战略意义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0:37:49

战略意义

战略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印度崛起地理背景经济基础战略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在崛起”的呼声骤然增多。要(真正)客观地了解印度的崛起及其战略意义,不仅要考虑印度在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现实表现,更需要深入探讨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

一、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

(一)地理区位和地缘优势

(一个国家的崛起,必须考虑其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这是它吸引世界资本、技术、市场的前提,也是提升制造、销售、储备、运输竞争力的基础。)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印度洋之间,陆上边界15200千米。三面环海,东邻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面隔保克海峡同斯里兰卡相望,海岸线长达5560千米。作为亚、非、欧之间的海陆交通枢纽,它扼东南亚到中东的陆上交通要冲,控制着素有“海上生命线”之称的印度洋战略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的亚太地区的转变,这条由欧洲、非洲、西亚到太平洋的海上大通道,愈显重要。

9.11以后,从中东经中亚、南亚、东南亚至东北亚的濒海地带动荡加剧,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调整;美国借助(于)反恐,完成了全球地缘战略重点从欧洲向亚洲这一“弧形”地带的转变,而印度恰好位于这一弧形战略带的中央,且西、北、东三面都是伊斯兰国家,美国进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反恐、控制海湾石油及实行刚推出的“泛中东行动计划”都离不开印度的支持①;印度东北与中国接壤,并与中国有领土争端,而中国的崛起已引起美、日、俄及东盟等战略力量的忧虑,它们不同程度地谋求借印制华;印度也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抓住时机与美、俄、日、东盟等发展各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扩大(提升)本国影响(地位),巩固他已有的(这个南亚)最强大的南亚-印度洋国家的地位。上述因素使得南亚-印度洋地(本)区成为世界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活动非常频繁的地区。

(二)人口优势

印度人口为10.9亿(2005年),居世界第二位②。众多的人口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吸引外国资本、技术的进入。人口的年龄结构为年轻型,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从人口的知识结构看,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57.2%,其中女性成人识字率45.4%。整体国民受教育水平较低,但高等教育发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拥有一支人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的科技队伍,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丰厚的人才储备使得印度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同时还有一批拥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本土企业和人才,又由受英统治的殖民地历史较长,国民的英语水平比较高,这都使印度的企业在与国际化接轨、拓展对外贸易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加之宗教信仰使得印度流行忏悔文化,民众深受伦理道德与宗教信条的严格约束,保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海外旅居、定居、工作的人大约有2000万。其中的一大批精英愿意选择回国创业。他们不仅加强了本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民间经济往来,而且带来先进的知识技能、管理经验和海外人脉关系,刺激本国更好地走向全球化。印度的海外汇款绝对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在2004-2005年间就达到207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全年GDP的3%③,这对改善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巨大的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国内需求,构成了今日印度经济发展的强大内动力,同时也将是未来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和目标;还会成为吸引外资持续进入的基本因素。

(三)土地、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为印度崛起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农业生产取决于自然环境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合理匹配。印度是个有65%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位居世界第七。除北部少数山区外,其地形可分为北部山地、南部半岛高原和中部平原三大部分。平原地势坦荡,河网纵横。山地和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1000米,实际是台地或丘陵。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绝对优势,不仅方便交通,而且在良好的气候和广布于平原上的肥沃冲击土、德干高原上富含矿物质的“棉花黑土”的土壤条件的配合下,绝大部分可供农业利用,其垦殖指数之高,在世界范围内亦属少见。这与有1100万平方千米冻土区的俄罗斯、只有8%的国土能作为耕地和牧场的加拿大、可供大农业利用的耕地和林地等只占国土面积27%的中国是大不相同的。而且,印度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水、热、土、地形的良好匹配使得印度发展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潜力巨大。

(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印度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经过印度相关机构的深入调查与勘探,确认其基础工业所需的重要资源──煤和铁的蕴藏量极其丰富;近年工业开采的64种矿物中,储量丰富的还有锰、云母、铝土和稀土矿,其中云母储量居世界首位,其它几种也居世界前列,有的还部分出口;核燃料矿物资源比较多,其中铀的储量为1200亿吨煤当量,钍的储量为6000亿吨煤当量;耕地面积广,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灌溉面积高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至少还有将近2000万公顷的可耕荒地;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还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著名河流;森林面积6800万公顷,占整个陆地面积的22%左右;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前面数据来源于何处?应当注明),虽目前利用率较低,但大幅度发展的潜力很大。。。。。。这些都为印度的崛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二、印度崛起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基础

现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基础对于一个国家当前及未来的安全和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印度也不例外。

(一)民主政治平稳,外交政策抉择正确

印度的政体是议会民主制。过去的50多年中,印度一共经历了14次大选,每次都保证了国家政权平稳过渡,体现了它在印度的适应性以及对社会矛盾的调节能力。这种制度已经深深植根于印度的政治生活之中,得到了民众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普遍认同。在外交政策方面,大力推行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现任政府指出,印度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时维护与传统盟友以及新伙伴的关系。总理辛格强调,将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关系,继续推动谈判进程并从政治上解决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他指出,印度与美国已经得到巩固的双边关系对印度“相当重要”。同时,新德里还将继续与传统盟友俄罗斯加强经济合作,并在国防、高科技、航天和核能等方面进一步合作。

(二)产业结构升级,知识经济发展迅猛

印度独立后经过50多年的努力,经济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农业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1978年开始实行粮食自给,并有少量出口。工业体系相对完善,钢铁、煤炭、冶金、机械、汽车、原子能、军工、通讯等均已达到较高水平,有些甚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20世纪90年代,政府又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产品、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以软件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印度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分别为20%、26%、54%,以软件服务为中心的第三产业非常发达④。当前,印度政府又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短缺所带来的机遇,一方面大力发展面向全球的服务型知识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一方面又努力实施各项改革措施,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平台,吸引外资,改进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科技人才辈出,科技水平日新月异

印度独立以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科技人才日益增多,科技成果引人注目。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论,印度的科技水平不仅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名列前茅,而且在整个世界上也占有相当地位:电脑技术蓬勃发展,核能力令人震惊,空间技术成果卓著,遗传工程技术独特,海洋开发进展明显,地球科学基础扎实。。。。。目前,印度的综合国力排名为第12位。另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年鉴2004》,印度排名第34位,比2003年上升16位。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印度已经明确提出成为“世界六大力量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以便在多极化的世界上取得一席之地。

(四)加强军备,军事实力雄厚

自人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上台后,为实行其大国抱负之梦,不惜投入巨资,扩充军备,开发核武器,军事实力大增。现在,印度的军事力量分为常规武装力量和核力量。常规武装力量包括陆海空三军,总人数为132.5万,预备役53.5万人。之外,印度还有各种准军事化部队,包括国家安全卫队、海岸警卫队、特别保安部队等。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现代化举措后,21世纪初,印度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南亚军事强国。目前,印陆军实力雄厚、海军居世界第七、空军居世界第四。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称,印度已拥有60枚核武器。而印度计划到2010年时拥有80枚核弹头,2020年时拥有150枚核弹头,2030年时拥有200枚核弹头。

三、印度确实在崛起,但崛起之路不会平坦,而且会相当漫长

表1.印度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年平均递增率%)

1951-1980年1980-1993年1993-2002年2002-2006年

国民生产总值3.55.26.87.5

人口2.22.11.91.7

资料来源:陈才主编,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任彦:耳闻目睹印度崛起,人民日报2006-08-25第七版;Countryreport:IndiaDecember2004

表2.2005年印,中,日GDP比较

国家世界各国总排名中位次GDP(亿美元)占世界比重

200520042005200420052004

印度10121473269191.68%1.67%

中国4622257193165.00%4.70%

日本22457134587110.30%11.10%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2005年按汇率计算的18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

(一)经济进入惯性加速阶段

基于以上地理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连年取得骄人成绩。印度确实在变,而且是大变。从表1不难看出印度近年来经济实力在增强、发展速度在加快。资料表明,1951—1980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率只有3.5%;1960-1970年其增长速度在全世界106个(有可比统计的)国家中仅列84位;1970-1980年在111个国家中尚列72位⑤,但是1980以来的25年中,印度经济稳步快速增长,1980-1993年间增长速度达到5.2%,在125个国家中前进到第13位,1993-2002年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进一步达到6.8%,2002年以后,经济增长更猛,2002-2006年间的平均增速达到了7.5%。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473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发展中国家第二位⑥。这是除中国之外,经济增速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另一大国。这样的增速在印度历史上是空前的,绝大多数学者对于印度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印度将会继续保持7%-8%的速度增长。

(二)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再看其人均的GDP增速和消费状况的变化,由表1可知:GDP的增长速度在稳步加快的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却在逐步降低,人口激增的问题逐渐得到改善。目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低到1.7%。与此同时贫困人口在减少,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均国民收入也实行了快速增长,国内需求上升。最近新得里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约有2.5亿印度人进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据国际货币基金统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1178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3051美元,成为继美国、中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⑦。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享受,其中轿车成为很多人的第一需要。据统计,1991年汽车销量为仅15万辆,而现在的年销量达到了100万辆。国内需求的上升,促进了零售业的繁荣以及与家庭服务、保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包括金融、保险、通信以及文教医疗在内的服务性行业的生产效率也在迅速提高,其他一些关键性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如不断提高的投资率、适中的通货膨胀率、逐步降低的财政赤字等。

(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巨大

如前所述,印度崛起有强大的自身优势,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和声望有所上升,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看好。主要大国竟相拉拢并纷纷与其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美国还公开宣布要帮助印度成为21世纪的大国。国际环境对印度的崛起比较有利。印度则利用自己的战略地位同诸大国展开平衡外交,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从中谋取最大利益。此外,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相当完善的私企竞争机制、比较发达的高等教育、相对独立的司法体制、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都将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印度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这些都表明印度正在崛起且潜力巨大的事实不可否认。

(四)为世界强国之路还很漫长

当然,在看到印度取得巨大成就及崛起的优势和潜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它存在着的不少问题及诸多制约因素。像人口问题、贫富悬殊过大、地区发展失衡、大面积失业率、部分资源尤其是能源短缺问题、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失调尤其是制造业不发达、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困扰印度,并且这些问题不容易短时间内解决,持续增长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制约着印度的进一步发展。况且,它与其他大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仅从经济上来说,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印度的名次由第12位进入到第10位,但是2005年印度的GDP只相当于中国的1/3、不足日本的1/6(而日本只占世界总量的10.3%),印度仅仅只占世界总量的1.68%。印度经济仍然算不得是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总之(一句话:),印度崛起为强国之路不会平坦,而且会相当漫长。

四、印度崛起的战略意义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早在1939年,就认为:“今天世界上令人敬畏的两大强国是俄国和美国…….将来世界的强国是印度和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1988就断言:“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

这两位伟人的话耐人寻味。其中隐含一个真理:中国、印度所具有的潜质和优势注定要崛起为世界大国,赢得大国所应有的地位、获得大国所应有的尊重、起到大国所应起的作用;中国、印度的崛起将会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将使亚洲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影响扩大、地位提高,从而改变东西方力量的对比;21世纪是亚洲世纪,中印两国都希望双方发展强大起来,并不想通过打击对方来抬高自己。这样,我们可以把印度崛起的战略意义归结为三个层面;

(一)印度崛起将会给整个人类带来巨大贡献

首先,印度的崛起将为印度本国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有将近11亿人,随着印度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它不但会提高本国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且会为其它国家的发展提供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其战略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其次,印度崛起的发展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印度崛起所采取的那种独特的、与东亚尤其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而非出口,依赖消费而非投资,依赖服务业而非工业,依赖高技术而非低技能制造业,尤其是它以技术密集性为主的服务业(包括电讯、软件开发到外包服务和电影)等第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劳动力丰富、资本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珍贵借鉴和参考。对那些靠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制造业起家、现在又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国家意义更大,对这些国家未来政策的调整、模式的转变、科技创新的力度、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都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印度的崛起有利于推动多极化进程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印度的战略目标是“做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立志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甚至“排名三甲”的强国。对于一个想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国家,都必然在其影响力到达世界范围以前先做到国内安定、周边安全、和平。正处在“崛起”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印度,和平的周边是其从南亚扩展到亚太甚至世界,崛起为世界大国的必然选择。印度政府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2003年在继续发展与美俄关系的同时,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缓和同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这是它为创造良好周边和国际环境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所以,印度的崛起会给南亚、亚太带来建设性的力量,随着印度经济发展和周边国家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增强,印度的发展壮大将会成为亚洲共赢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一个蕴含着巨大潜力的市场。

国际格局对国际秩序具有决定性影响,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必须从转变国际格局入手。很多国家希望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以使国际力量对比尽可能地趋于平衡,借以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印度是一个发展中的东方国家,其崛起虽不足以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形成挑战,但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东、西方力量的对比,它崛起为世界第六极的趋向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的又一大动力。

(三)印度的崛起并不能取代中国,最终也削弱不了中国。中印应当将竞争化为互补,探索出一条互补发展的道路

印度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最主要的邻国,其地位和力量,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日益达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这几年一直有“跟进中国”趋势。比如,载人航天、登月计划已经进入日程;“让孟买赶超上海”的蓝图也在启动。可以看出,印度急于赶超中国。而且,中国和印度作为相邻的两个大国,具有的许多共同特性决定了其竞争性。如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又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有望成为当今或未来世界的力量中心之一,另外两国都正经历着经济上的巨大发展,都渴望引进外资,都对石油、能源及其它重要战略资源有着极大的需求。还有历史上一些遗留问题悬而未决,国家利益的冲撞必然会因地理上的邻近而产生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也使得中印关系变成了起伏很大的双边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崛起过程中,印度谋求地区大国、世界强国地位的强烈愿望派生出来的大国排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强权主义情节和在中印领土问题上的固执态度将会影响南亚-印度洋地区国家和中国的发展,影响到正常的中印国家关系的发展。

虽然印中客观上存在竞争关系,但正如尼赫鲁和邓小平的讲话中所透露出的历史情感一样:中印两国都希望双方发展强大起来,并不想通过打击对方来抬高自己。关键是如何把这种竞争转化为互补,探索出一条互补发展的道路。近年来两国在政治、经贸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从实践中证明是完全可行的。在经济上,中印合作大于竞争。印度的长项是信息技术,而中国具有强大制造业能力及城市改造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双方在技术和市场,甚至在产业转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在过去三年中,中印贸易额持续高速增长,2002年为49.46亿美元、2003年为76亿美元,2004年为136.04亿美元、2005年18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7.6%,53.6%,78%,37.5%,大大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⑧。2005年4月总理访印期间,两国签署了中印《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提出中印贸易额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或更高的目标。在政治方面,两国当前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在国际事务中协调与配合增多,印度日益理解缓和南亚局势,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与中国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印度必须谋求改变对华敌视心理,争取改善对华关系。对中国来说,为了确保中国对外贸易大通道印度洋的畅通也希望通过与印度洋沿岸地区最重要国家印度建立起一种更加信任的相互关系,(以)为这条海上航线的安全提供保障,2003年6月,瓦杰帕伊访华期间,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全面规划了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在2006年11月主席访问印度,中国和印度于11月21日发表联合宣言指出:双方一致认为两国面临共同发展的前景,不是对手或竞争者,而是互利合作的伙伴。双方还决定,努力使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得到400亿美元。⑩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印度的崛起将对中国的繁荣、亚太的稳定和共赢、世界的平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够在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事业中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①Linlimin,"9.11",2004fifthissueofGlobalEconomyandPolitics。林利民:“9.11”,[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5期。

②InternationalWeekly2006-08-02。国际周刊2006-08-02

③TheTwoPrimaryLeversofIndia''''sRise,Roundtheworldentrepreneur,2007-07-12印度崛起的两大杠杆,[J]环球企业家,2006-07-12,

④Huangyasheng,WhatdoChinaLearnfromIndia''''sRise?,ReferenceNews,2006-02-0116thedition。黄亚生:中国能从印度崛起中学到什么?[N]参考消息2006-02-01第16版。

⑤Chencaiedited,InternationalEconomicalgeography,BeiJingNormalUniversityPress,2001。陈才主编,世界经济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⑥RenYan,WittnessingandHearingtheRiseofIndia,People''''sDaily,2006-08-257thedition。任彦:耳闻目睹印度崛起,[J]人民日报2006-08-25第7版。

⑦Huangyasheng,WhatdoChinaLearnfromIndia''''sRise?,ReferenceNews,2006-02-0116thedition。黄亚生:中国能从印度崛起中学到什么?[N]参考消息2006-02-01第16版。

⑧Thedatesoriginates:Huangyasheng,WhatdoChinaLearnfromIndia?,ReferenceNews,2006-02-0116thedition。数据来源:黄亚生:中国能从印度崛起中学到[N]参考消息2006-02-01第16版

战略意义范文篇2

关键词:水安全;战略意义;重视

前言

水是地球万物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极为重要而活跃的因素,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

目前,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共计约17亿人喝不上洁净水。中国也有很多人口不能引用洁净水,甚至饮水都成了首要问题,前一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持续干旱造成的饮水困难,更让人体会到水安全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正视现实,关注水安全,从全局的、战略的、长远的高度和角度,审视对待水安全问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节约保护、科学利用水资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饮水安全、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水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我们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关注水安全,防治并降低水污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水安全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命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果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依赖于水安全,即水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支撑。

水与空气、食物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水是一切生命和环境的血液,既是人类生命之源、又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水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能有效的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水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无论在游牧部落时代,还是在农耕社会,无论是今天,还是在未来社会中,水总是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资源,人类傍水而居,依水而发展,水使人类生生不息,水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诞生与发展,而文明的演进又赋予水更多的光彩和灵气。人不能没有水,生态环境更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更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家安全要素由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诸要素而扩展到包括科技、文化、环境等非传统要素,水正是这样一个非传统的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要素之一。水安全问题从形成和发展阶段就深深地打上了国家或区域的烙印,是国家或区域安全的基础条件之一,是战略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以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古今中外都把水作为社会与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政治手段和有力的武器,治水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出自人道主义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然历史条件以及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纵观中国的历史,历朝历代的盛衰,无不与水、治水活动密切相关,正如古人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试想一个洪水泛滥的地区,怎么可能有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秩序,甚至会出现社会不稳。如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处在洪涝灾害的威胁之中,经济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社会稳定就难以保障,人民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同样,如果人的饮水问题解决不了,或者喝不上安全洁净的水,连当代人的生存、健康都受到威胁,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我们也应当注意,水安全是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绝对的水安全是不可能的。当出现水安全事故,如果有充足的准备,能够及时处理事故,并能控制事故损失和对损失进行补偿,这样我们就确保了一定程度水安全。

总之,水安全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产生水安全问题的直接因子是自然界水的质、量和时空分布特性;二是水安全的社会经济属性,即水安全问题的承受体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三是水安全的人文属性,即安全载体对安全因子的感受,就是人群在安全因子作用到安全载体时的安全感。具体说就是水安全和水资源系统的丰枯等属性有关,和人类社会的脆弱性有关,和人群心理上对水安全保障的期望水平、对所处环境的水资源特性认识以及自身的承载能力等有关。人群的安全感是水安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即人群必须感觉到水供应、水环境质量、洪水预防等是安全的,如果人群感觉到威胁,就会引起恐慌,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正常秩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悬河,虽然河堤可以保证洪水顺利通过,但河边的人群肯定感到恐慌和威胁,从而不能安居乐业。

因此,水安全问题的出现有三方面的原因,这和它本身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因此水资源被称为基础性自然资源;二是水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水资源是稀缺资源,人口增长是水资源稀缺的最原始驱动力,由于不能满足人们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存在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等安全供给问题;三是水资源系统的整体性,水资源系统内部存在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如果水资源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如水质污染等会导致水资源系统功能衰减甚至消亡,进而产生水安全问题。

《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这是“十一五”时期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一项重要的指导方针。说到底,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路,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水安全的战略意义

水安全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使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水安全问题,不仅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

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初和最近在进行的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看,中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应该说,水安全的威胁更多来自人们自身的行为,无节制的水需求、污染水和浪费水都给水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些问题多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要解决水安全的问题,人类需要严格自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严格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建设好和谐社会,规范人类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从而为实现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纵观许多古文明的兴衰,我们发现,这些文明之所以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生态规律,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因此,要从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协调型、恢复型和建设型的生态文明,节约保护水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公务员之家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掠夺,以致出现了人与人争水、地区与地区争水、人与生态环境争水、污染物与生态环境争水、污水与径流争河道、人与水争地等不良现象,使水资源不断减少,污染加剧,水体弱化或丧失正常功能,不能维持其社会与经济价值,改变了水文循环平衡,并且降低了水质,直接影响人类对水的基本需求,该作用后果是隐性、广泛和滞后的,当长期作用累积超过承受阈值时,就会危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循环,进而引发一系列水安全问题。我们在防止水对人侵害的同时,更要防止人对水的伤害,如果人对水的侵害不及时控制,反过来又将出现水对人类更大的伤害。水资源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水利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矛盾交织,情况复杂。因此,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自然、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的关系,统筹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阻碍和影响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社会深层次矛盾,消除阶级、种族以至国家间的资源环境歧视,通过实现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不同区域之间的人的公平,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水:治理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方红松,刘云旭.关于中国的水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

[3]王星桥.全球关注“水安全”[J].瞭望,2000,(4).

[4]王菊思.中国的水污染与水短缺问题[J].生态学报,1990,(1).

战略意义范文篇3

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icalenvironment;environment;protection

1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部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标志了它是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地走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资源方面: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

5科学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往往并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发展观上进行不断的科学创新。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消耗,一味的拼资源、拼能源、高污染,表面上看GDP是在增长,但实际上如果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也可能是负增长或者低增长。而生态环境的透支往往是要人类加倍偿还的。所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使我们的发展真正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工作,牢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才可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使我们国家更快、更好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决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成低投入、少污染、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既保证当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根本上看,我国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增长方式粗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从而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致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形势相当突出和严峻。

如何才能不走弯路?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广泛采用符合域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包括投资少、效益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无害处理技术等,全力推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变传统工业“资源—生产—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为“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方式,促进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

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责任,自觉地调整行为,力求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标,以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6.1发展观的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以GDP增长评价各国发展状况被普遍认同。在这种背景下,相当多的人把GDP增长本身当作发展的目的和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GDP快速增长掩盖下的某些缺陷,如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工农、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而且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掠夺性开采资源、污染再大的项目也要大干快上,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明确阐明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包括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的需要。我们不能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损害其他方面的需要,不能为了GDP的增长而损害环境和健康,削弱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一般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要增长方式,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为主要驱动力。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的状况,应该说与此有关。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两高两低”的传统增长方式转变到与之相反的“两低两高”的增长方式,就要在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上做好文章。

6.3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是谁战胜谁的问题,而是和谐相处。面对未来发展的重重压力,把“生态良好”纳入文明发展道路之中,既体现了当代人的切身利益,又关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十六大报告要求,“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没”。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利用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发展保持在承载能力之内,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

7实例

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在过去20年中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在今后的发展中,深圳如何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决策者们意识到: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遐迩闻名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旅游景点曾经是深圳机场的最佳选址。在国家环保局的支持下,深圳有关部门毅然“忍痛割爱”,放弃了这个相对投资省、施工易的预选方案,确定了远离市区,有很大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黄田。而黄田机场,也因为拥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而被国家定为4个重点建设的国际货运中转机场。80年代中,当深圳的外资项目大多是“满天星斗”时,“一轮明月”就主动找上门,希望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深圳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一个每年可提炼数百万吨石油的炼油厂。所有的可行性分析都显示这是一个对深圳经济推动极大的项目,唯有环保部门的结论是对东部沿海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决策者当即一票否决。

在深圳,“环保一票否决权”从建市之初就开始执行了。深圳明确规定:“凡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先经过环保审批,才能办理工商登记。”从1993年起,深圳市政府每半年就要将最新的《投资导向目录》和“环境保护限制发展项目清单”一起,严格将重污染项目拒之门外。目前,全市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只有5.4t和0.05t,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8月,深圳跨进了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列。

与某些“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不同,深圳一直将环保超前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融入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在深圳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有76%的非建筑用地被用作城市的生态用地,以此建立起城市的环境背景—绿地生态系统。整个城市被分为9个规模不等、功能各异、配套齐全的组团,各组团间及交通干线两侧分别设800~1000m和15~30m的绿化隔离带。这是一个横亘在老市区与新市区中间的一个宽800m、长4km的绿化带。随着特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当初的这片偏远之地变成寸土寸金,不知道有多少房地产开发商打着这片地的主意,但市领导不管谁的“条子”都不予理会,最后,这片土地进入人大通过的市规划国土法定图则,以法律形式保护起来。接着,市政府又投入巨资加以改造,并正式取名为市中心公园。中心公园四周的楼盘纷纷打出“俯瞰中心公园”的口号,沿中心公园的土地陡然升值,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局面悄然浮现。

深圳人已经意识到:只要体制、政策对头,经济高速增长并不难,难的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还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

8建议

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成功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参与,更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要通过对民主参与意识的启蒙与培育,使公众通过民主渠道自觉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为保证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要保障公众知情权,定期将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和生态破坏态势,以及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其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通报社会各界,提高政府行政和决策方面的透明度。并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咨询机构、大众信息网络和质询制度的建立,便于公众及时适当地获取信息资源,依据信息参与决策与监督。

(2)要强化政府与公众的联系,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密切沟通与合作的纽带。政府要制定公众参与的指导原则、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技术和资金支持,引导和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3)要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从立法上明确公众参与的程序、公众表达意见的处理、公众意见的效力等,强化公众参与。此外,还应确立和完善公众提起环境诉讼的法制制度,实现公民依法进行环境诉讼的权利等。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战略意义范文篇4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是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的企业,最终导致大家也都不能在这里工作。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和绩效。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战略意义上重视沟通!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没面子过不去。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致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不过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给企业的沟通管理一些有益的启示,但愿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这个故事中获益。

启示一:员工应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

优秀企业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企业从上到下都重视沟通管理,拥有良好的沟通文化。员工尤其应该注重与主管领导的沟通。一般来说,管理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杂,许多时间并不能为自己主动控制,因此经常会忽视与部属的沟通。更重要一点,管理者对许多工作在下达命令让员工去执行后,自己并没有亲自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因此没有切实考虑到员工所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总认为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导致缺少主动与员工沟通的精神。作为员工应该有主动与领导沟通的精神,这样可以弥补主管因为工作繁忙和没有具体参与执行工作而忽视的沟通。试想,故事中的墨子因为要教很多的学生,一则因为繁忙没有心思找耕柱沟通,二则没有感受到耕柱心中的愤恨,如果耕柱没有主动找墨子的行动,那么结果会怎样呢?不言而喻啦!

启示二:管理者应该积极和部属沟通

优秀管理者必备技能之一就是高效沟通技巧,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向更上一级沟通,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必须重视与部属沟通。许多管理者喜欢高高在上,缺乏主动与部属沟通的意识,凡事喜欢下命令,忽视沟通管理。试想,故事中的墨子作为一代宗师差点就犯下大错,如果耕柱在深感不平的情况下没有主动与墨子沟通,而是采取消极抗拒,甚至远走他方的话,一则墨子会失去一个优秀的可塑之材,二则耕柱也不可能再从墨子身上学到什么,也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了。对于管理者说,“挑毛病”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切不可走极端,“鸡蛋里挑骨头”,无事找事就会适得其反,挑毛病必须实事求是,在责备的过程中要告知员工改进的方法及奋斗的目标,在“鞭打快牛”的过程中又不致挫伤人才开拓进取的锐气。从这个故事中,管理者首先要学到的就是身为主管有权利也有义务主动和部属沟通,而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简单布置任务!

启示三:企业忽视沟通管理就会造就无所谓的企业文化

如果一个企业不重视沟通管理,大家都消极地对待沟通,忽视沟通文化的话,那么这个企业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形成一种无所谓企业文化。任何企业中都有可能存在无所谓文化,员工对什么都无所谓,既不找领导,也不去消除心中的愤恨;管理者也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大家共同造就了企业内部的“无所谓文化”的企业文化。在无所谓文化中,员工更注重行动而不是结果,管理者更注重布置任务而不是发现解决问题。试想故事中耕柱和墨子如果两者都认为一切都无所谓,耕柱心中愤恨不去主动积极找墨子沟通,墨子感觉耕柱心有怨言,也不积极主动找耕柱交谈以打消其不满的情绪,那么故事的结局想必很明显吧?墨子没有优秀的学生,其学问不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耕柱呢?也就只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心中愤恨日久生怨,说不定还会做出很极端的事情。

启示四:打破企业无所谓文化的良方就是加强沟通危机防范

要打破这种无所谓文化,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提高所有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应该在管理者与部属之间建立适当的沟通平衡点。如果管理者和部属没有沟通意识,就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产生沟通愿望,而不能让他们麻木不仁,不能让他们事事都感觉无所谓。企业内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所有的人也就会没有在这个企业中工作的机会。

深圳华为老总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震撼了业界。用任正非的话说,“十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海尔老总张瑞敏说:“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企业从上到下都应该重视沟通管理,主动进行沟通危机防范。在WTO大潮已经袭来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最需要具备的,就是沟通管理的危机感和真正抓好沟通管理的勇气。

启示五:沟通是双向的,不必要的误会都可以在沟通中消除

沟通是双方面的事情,如果任何一方积极主动,而另一方消极应对,那么沟通也是不会成功的。试想故事中的墨子和耕柱,他们忽视沟通的双向性,结果会怎样呢?在耕柱主动找墨子沟通的时候,墨子要么推诿很忙没有时间沟通,要么不积极地配合耕柱的沟通,结果耕柱就会恨上加恨,双方不欢而散,甚至最终出走。如果故事中的墨子在耕柱没有来找自己沟通的情况下,主动与耕柱沟通,然而耕柱却不积极配合,也不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结果会怎样呢?双方并没有消除误会,甚至可能使误会加深,最终分道扬镳。

战略意义范文篇5

关键词财务战略内容制定与实施

1企业财务战略的意义

最近20余年以来,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实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已成为企业繁荣的首要。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平台,已经逐步渗透到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职能领域。然而,由于的财务管理并没有把企业战略作为一项关键性的或决定性的因素给予正式的和明确的考虑,结果导致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不能完全适应战略管理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战略管理的背景下重新认识现行的财务管理理论,提出财务战略这一新的观点。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企业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企业财务战略应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的影响,这是财务战略环境分析的特征所在;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应具备战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应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

企业财务战略是基于战略管理思想而对财务管理进行的一种新的认识,这决定了其具有以下特征:

(1)从属性。财务战略要体现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为其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有效合理投放,只有这样,企业整体战略方可实现。若不接受企业战略的指导或简单的迎合战略要求都将导致战略失败,而最终使企业受损。

(2)系统性。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企业管理,需要考虑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必然与外界进行长期的、广泛的资源及信息等的交换,从而使系统与外界保持一致。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也存在着长期的、全面的资源与信息交换。为此,要始终保持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的动态的联系,并试图使财务战略也能支持其他子战略。

(3)指导性。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资金运筹的总体谋划,它规定着资金运筹的总方向、总方针、总目标等重大财务问题。正因为如此,财务战略一经制订便具有相对稳定性,成为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

(4)复杂性。财务战略的制订与实施较企业整体战略下的其他子战略而言,复杂程度更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固定化”特性,即资金一经投入使用后,其使用方向与规模在较短时期内很难予以调整。因此,财务战略对资金配置稍有不慎,就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陷入财务危机而很快导致企业破产。此外,企业筹资与投资都直接借助于市场,而金融市场复杂至极,变幻无常,这也增加了财务战略制订与实施的复杂性。

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它提高了企业财务能力,即提高了企业财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财务战略注重系统性分析,这提高了企业整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协同效应;财务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进而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战略意义范文篇6

关键词:体验需求体验营销市场机会

美国俄亥俄州战略地平线顾问公司的共同创始人约瑟夫·派因二世(B·JOSEPHPINEⅡ)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1998年7—8月号“欢迎体验经济”文章中,提出了人类社会已进入体验需求的新的经济时代的著名观点,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体验需求?体验需求的出现会引起企业营销发生什么变化?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所谓体验需求,是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认知商品并决定接受与否的一种市场需求。体验需求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消费者购买力十分有限的条件下,人们最关心的是满足温饱,而无心去体会感受。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的是能够买到商品,实现商品数量的满足,而不可能有体验的需求。只有当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人们生活有了极大改善,社会产品空前丰富时,体验需求才会产生。

与传统形态的社会需求比较,体验需求呈现以下显著特征:

在需求结构上,情感需求比重增加

消费者在注重商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寄托和愉悦,购物过程的心理追求往往超过生理追求。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再是出于生活必需的要求,而是出于追求某种特定产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对某一商品的取舍,有时仅以其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大小为标准。于是,能够迎合这一变化的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从意大利的足球联赛到好莱屋的美国大片,从愈来愈多的成人玩具到迪斯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鸦,无一不是最好的例证。

在需求内容上,大众化标准产品日渐失势,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方兴未艾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形成,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追求新、奇、特产品已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消费现象。它一方面缩小了企业规模经济的空间,加大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压力,凸出了经营风险,同时也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了无穷的市场机会。

在消费目标上,从注重产品本身向注重产品感受转移

进入新经济时代,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根本性改变,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追求的目标正在从传统的注重产品本身向注重接受产品时的感受转移。人们不再更多地注重产品的消费结果,而是更多地注重产品的消费过程。例如,在休闲业,消费者从过去的观光旅游逐渐变为体验旅游,像野外生存训练、挑战极限等都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传媒业,类似央视的“挑战主持人”、“幸运52”、“超级模仿秀”等节目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人们消费目标的变化,预示消费者产品消费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向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在产品经营上,仅满足于消费者的生理需要,即物有所值已经远远不够了。还必须保证消费者在产品消费的全过程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这实际上向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营销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哪一家企业做不到这一点,哪一家企业在市场上就要丧失竞争力,进而被淘汰。

在产品接受方式上,人们不再满足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要求直接参与设计和制造

支付能力的增强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消费者产生这一欲望的根本原因。人们越来越希望和企业一起按照自己的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开发能与其产生共鸣的“生活共感型”产品,开拓反应消费者创造新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生活共创型”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再加工。通过创造性消费来体现独特的个性、自身价值,进而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海尔三角型冰箱的成功和戴尔电脑在PC市场上的一举成名,都证明企业紧紧抓住并有效利用这一需求趋势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体验需求要求体验营销。所谓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采取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目标顾客体验产品(服务),以使其认知、偏好并购买产品(服务),最终创造满意交换,实现双方交换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体验营销是现代营销理念的集中反映,它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的核心地位,使顾客满意由购中、购后的认知转变为购前的预知,从而使消费者的购物风险得到了提前释放,切身利益得到了可靠保障。也正因为如此,体验营销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正在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锐利武器。根据体验营销的要求,企业营销战略应做如下调整:第一,营销活动应突出“顾客体验”,努力贴近顾客,满足顾客的心理要求与感受,开展“情感营销”;第二,营销重点应以满足、创造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主;第三,在营销手段上应突出顾客参与,加强企业与顾客的互动。

与其他营销方式比较,体验营销具有显著特点,因此,在开展体验营销时只有遵循其特有的规律,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才能达到目的:

明确目标顾客

体验营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向目标顾客提供产品购前体验,显然,只有明确目标顾客,才能对不同类型的顾客提供恰当的体验方式和体验水平,在保证顾客体验效果的同时,将体验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在具体运作时,应注意信息传递由内向外的扩展性,可把同外部顾客接触的企业员工也作为目标顾客,使其先体验产品,这样,在向外部顾客推销产品时,他所传递的信息会更准确,更令人信服。

认识目标顾客

即了解和掌握目标顾客的需求点,他们购买商品追求的是什么,最担心、最顾虑的问题有那些,进而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体验手段,满足其需求,解除后顾之忧。

确定体验内容与方式

要注意使顾客的需求同企业的目标有机结合,双方兼顾。顾客的需求是通过体验来选择最佳的购买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企业则通过提供体验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卖出更多的商品。只有较好地满足二者要求的营销体验,才是可采用的较为理想的体验方式。

组织顾客体验

企业需事先准备好让顾客体验的产品或设计好让顾客体验的服务,并确定出便于到达目标顾客的渠道,以便利其进行体验活动。

评价与控制

每一次体验营销活动结束后,企业都应进行必要的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活动组织的质量,提高营销效益。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活动效果;顾客满意程度;顾客购买风险的释放程度;风险是否转移到企业及转移程度;企业承担转移风险的能力等等。据此,企业可对未来营销方案进行修正和调整,以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此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消费者的反应及条件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使营销活动按预计的轨道进行。

企业在开展体验营销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充分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

当企业的目标顾客众多,产品的地域分布较广时,一些体验手段不可能遍及每一个顾客,这时可通过舆论领袖体验后的口碑传播,影响带动其他消费者,实现体验营销的目标。

防范风险转移

体验营销之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使其购买行为的风险得到提前释放,实现了零风险或低风险的购买。但它极易将释放出的风险转嫁到企业身上。因此,企业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在方案实施前制定出完备的防范措施和预案。须指出,当这种风险不能化解时,企业不仅无法从体验营销中受益,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战略意义范文篇7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物料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价值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循环。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这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和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个层次的物质循环,可以达到既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凸显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在取得巨大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视为生产函数,企业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原材料和能源是企业投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价格。随着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资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受制于资源投入产出率。

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也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

近几年,南方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石油、铜等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进口大幅度增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拉动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自03年起经历了粮食、煤炭等的涨价,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不得不增加其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若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就会逐渐失去持续盈利能力并逐渐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源约束面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仅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并非仅有成本支出而无利润贡献。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

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在“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人们选择产品的标准正由传统的“物美价廉”向“环保、无污染、无公害”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目前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以节能为主要目的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这些情形表明,自觉实践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新芝、刘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2]崔铁宁、刘双喜.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

[3]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

[4]孙彦泉.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1)

[5]陈良.生态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J],2007,9

[6]刘伟明.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模式[J],台湾农业探索,2007,1

战略意义范文篇8

[关键词]智慧工会;党的群众基础;工会数据库;智慧服务平台;工会干部队伍素质

一、智慧工会的内涵与特点

智慧工会发端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就开始关注互联网发展趋势并启动政府信息化建设,启动了所谓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及金卡工程,目标是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提高我国政府及社会组织的信息化水平。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又提出“三网一库”建设,其中三网是“内网、外网、专网”,“一库”指的是政府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我国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互联网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和目标任务。在此战略思想指导下,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具体领导下,我国政府开启新一轮信息化建设。2015年,我国政府从战略高度提出“互联网+”;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党的报告八次提到互联网,并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在国家政策的强势推动下,“互联网+”成为政府和社会各行业的热门话题,在移动互联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下,网络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传统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模式,重构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工会工作也不例外,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工会工作的改革创新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智慧工会建设应运而生。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随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要制定和实施工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7年,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020年)》,提出:“‘互联网+’工会就是充分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在工会的广泛应用和融合发展,构建‘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不断提升运用网络服务职工的能力水平,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1]2018年,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建设智慧工会”。建设智慧工会是贯彻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根本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工会工作的现实需要,是主动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从“互联网+工会”到“智慧工会”,是中国工会伴随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技术条件以及中国职工网民数量不断增多的现实基础,针对工会更好“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权益、竭诚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提出的战略举措。比较而言,“智慧工会”比“互联网+工会”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扩展,服务对象范围更广,联系职工群众更紧密,服务方式更人性,服务流程更便捷,服务体验更满意,能够更好帮助工会履行基本职责,也可以说“智慧工会”是“互联网+工会”的升级版。如果说“互联网+工会”突出的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这一手段的话,那么“智慧工会”不仅包含工会建设的手段,也包含工会建设的目标和使命。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互联网+工会”的相关论述,可以把智慧工会定义为:智慧工会是以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背景,依托工会组织和工会网上平台,以满足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履行工会基本职责为使命,对工会系统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加工,推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以职工为中心、网上网下深度融合、相互联动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竭诚服务广大职工群众,推进工会工作和社会治理。综合来看,智慧工会的主要特点有:第一,组织网络化。通过网络把工会部门及职工群众广泛联系起来,形成工会系统内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职工之间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全方位直接交流沟通。这种网络化打破了工会部门之间及会员之间的界限,使资源、信息、知识等在工会内快速流动、传播和共享,提高了工会工作的效率和效益。第二,办公智能化。《辞海》将“智慧”定义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与传统的工会工作模式相比,智慧工会不仅体现在办公过程中通过对新技术、新机器和新设备的应用,实现办公的无纸化、科学化和自动化,还体现在人工智能以及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这意味着通过这些智慧化的技术支持和设置,工会能更好地把握职工的精细需求并竭力满足,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提升智慧服务的即时性与自发性,使职工得到工会更便捷、更有效、更满意的服务。第三,决策数据化。数据化是将工会各部门业务、会员信息的传统物理媒介(纸质表格等)转变成计算存储的数字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数据的挖掘和统计分析技术,各级工会不仅能宏观把握工会工作的基本情况,而且能根据数据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和预测,避免了主观决策、片面决策,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第四,服务普惠化。工会网站、微博等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向职工展示、推送工会的服务,加强与职工的互动,倾听职工的呼声,实现对职工的全覆盖和服务时间的全天候,实现服务的普惠性。通过数据化的信息平台和精细化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调用、汇总、统计、分析、收集会员对服务的反馈评价,不仅能最大范围地服务职工群众,而且通过分析职工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及时调整和改善服务举措,提高服务的精准性。

二、智慧工会建设的战略意义

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适应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和基层工作、群众工作需要,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充分体现群团组织的政治性、群众性特点,防止机关化、娱乐化倾向发生。”[2](p14)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群团之一,智慧工会建设意义重大。(一)智慧工会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智慧工会建设有利于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并感受到“家”的温暖,是贯彻落实关于工会工作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随着国家单位制的逐步松散,单位制下的职工流动性越来越大,城市中的“单位人”和农村中的“生产队人”纷纷进入城市社会,流动性人口越来越多,而国家依靠单位来整合社会的能力逐步减弱,原来的传统社会组织如工青妇等的社会整合能力也随之减弱,传统的工会组织方式已经很难组织一个个“原子化”的职工群众,为数不少的职工群众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削弱了党的群众基础。而智慧工会建设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它使工会触角更加深入基层,更加便利倾听基层职工群众的呼声,使工会更加“接地气”,方便职工群众找到“家”,也有利于工会找到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使广大职工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智慧工会建设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坚持眼睛向下、沉到基层,做到群众在哪里、工作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服务的支架就要架设到哪里,为职工提供更直接、更精准、更普惠、更便捷、更温心的服务帮扶,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社会治理的层面来看,智慧工会建设能够扩大广大职工群众的民主参与渠道,为更多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和社会治理创造方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加直接和有效。我国传统的职工民主参与主要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和职工董事与监事等制度设计,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职工的民主参与不再局限于这三种正式的制度,参与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宽泛和多样化。智慧工会建设使工会组织业务流程更加便捷,工会内外联系更加方便,给工会和职工群众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条件。例如,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了职工群众最广泛的民主参与。武汉市职工群众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实行网上投票,参与到整个评选活动当中。根据武汉市总工会的统计,整个活动过程累计120万人踊跃参与了投票。市总公众微信号关注人数暴增5万,跃升为关注度最高的热门微信号之一[3]。智慧工会建设使武汉市总工会有条件把原来局限于工会系统内部的评选工作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也使广大职工群众有条件参与进来,最大程度实现了民主参与,不仅很好地发挥了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而且最大程度地发动了职工群众,联系了职工群众,党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和牢固。(二)智慧工会建设有利于推进工会改革创新智慧工会建设是工会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群团组织要提高网上群众工作水平,实施上网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群团网站,推进互联互通及与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的合作。加强网宣队伍建设,综合运用维权热线和网络论坛、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上引导和动员。站在网上舆论斗争最前沿,主动发声、及时发声,弘扬网上主旋律。”[2](p14)智慧工会建设打造出一个基于大数据库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综合性一体化的工会服务线上平台和虚拟化的办事大厅,结合线下的工会组织及职工驿站等,再造和优化工会服务流程,减少了服务成本,使工会服务职工群众更加智能、便捷、高效和优质,优化了职工群众的服务体验,职工群众的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工会工作的改革创新。信息共享的业务协同系统及平台的构建,打破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碎片化以及数据壁垒状态,实现了工会上下级及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高速度、全方位和直接交互,减少了繁琐的信息传递中间层次和环节,提升了数据信息的传递效率,使工会组织结构渐趋开放和扁平,逐步减少工会的管理层次。(三)智慧工会建设有利于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服务当前,新的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产业构成、产业形态,从而深刻地改变着职工的职业构成、技能需求、劳动关系,具体表现为劳动者队伍迅速扩大,流动持续加快,利益诉求分化增强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工会必须直面挑战,竭力运用新技术扩大工会服务职工覆盖面,竭诚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服务。强调:“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4]智慧工会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工会大数据库建设,以会员管理体系和信息资讯平台、网上办公平台、会员服务平台、移动终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以及自动化办公系统、普惠制服务系统为主要内容,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网上“一键式”服务,促进形成互联互通、资源集约、高效便捷、上下协同的智慧化服务体系,切实为职工提供便捷、普惠暖心服务。例如,北控数字工会“12351”服务体系涵盖:1库(大数据库)、2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3网(工会门户网、微信微网、三级服务网)、5平台(文化平台、云商平台、教学平台、扶助平台和即时通讯平台)、1家(北控和谐之家)。北控数字工会的上线,使得职工不管身在何处均能享受“家”服务[3]。

三、智慧工会建设的基本思路

战略意义范文篇9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要素,其核心价值层面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内容构成。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和根本,也是和谐文化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以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境界。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我们要使所有这些价值诉求能够实现,就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协调性,深刻认识现实基本文化关系中还存在着诸如需求与供给、普及与提高、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农村与城市等或隐或显的结构矛盾性,深刻认识文化滞后必然最终从根本上制约和谐社会进程的危机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强调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应是被社会广大成员广泛认同的主流文化。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就构成了它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根本性标志。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和谐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路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而理性地遵循人类文化生存的普遍规律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就是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作为战略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及摒弃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运作模式;就是要在社会全体成员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一代具有和谐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代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将深入人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就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能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和谐文化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战略意义范文篇10

关键词:品牌营销;战略;作用;实施

当前,国际市场上的生产力已经处于过剩状态,几乎所有采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入到了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手段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取胜的主要竞争手段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和服务本身,还包括良好的品牌资产建设的方法和策略等。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这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中国企业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一点。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品牌可以是一个名称,一个术语,一种记号,一种象征或设计,也可以是上述若干因素的组合。换言之品牌是用以辨别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文字,图形或文字,图形的有机组合等。

一、品牌营销战略的作用

现在,品牌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标记了。按照营销学权威P道尔的解释是:“品牌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费尔德维克是著名的广告商BMP公司的执行董事。在过去的大约20年里,该公司开创性地使用较完善的研究技术来了解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品牌,是20世纪90年代营销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它是用来解释成功品牌与不成功品牌之间区别的一把钥匙,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1、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首先是品牌具有识别商品的功能,为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提供了基础,对消费者购买商品起着导向作用。其次,有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将有力遏制不法竞争者对本企业产品市场的侵蚀。第三,商誉好的商标,有利于新产品进入市场。第四,名牌商品对顾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

2、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

品牌是商品质量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评估系数和识别徽记,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无形资本。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精心维护品牌的商誉。对产品质量不敢掉以轻心,害怕砸自己的牌子。创名牌的过程必然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过程。

3、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品牌是销售过程中。产品品质和来源的保证,有助于消费者购买自己偏好的品牌,以得到最大的满足。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有助于消费者的损失得到补偿。

二、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

那么如何才能使企业品牌战略更好的实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

商业企业的经营者,首先是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的经营者,要通过学习现代商业知识,和了解国内与国际商业发展的形势,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深刻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争夺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手段之一。更是商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贡献的一个大途径。有志于商业的经营者、企业家,应从这样的高度和理念,树立起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

2、选准市场定位,确定战略品牌

商业企业通常经营的商品种类,少则成百上千,多则成千上万。实施品牌战略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发展这么多的品牌商品。而是经过市场调查,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开发一、二个品牌(通常一个品牌也就足了)。目前,全世界的大品牌也不过五百强,大企业集团也不过五百强。关键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使消费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开发的同质化商品,要体现出异质性。唯其这异质性才是品牌开发的成功之处,关键所在。这一异质性是要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来开发的。所有著名品牌正是开发到了这一在同类别产品中的异质性才获得成功的。这一异质性就是跟着市场走。

3、利用信息网,实施组合经营

品牌一经开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上网。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通过高速信息公路,可以实现最快的组合经营。其一,新开发的品牌迅速上网,不仅可以迅速进入新品推进的导入期,推广营销、拓展市场,还可大量节约必要的广告宣传投入,这种投入是开发任何一个新品所必需的,而且是巨大的。因为上了网,这一投入节约了,而市场却开发出来了。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开发的。其二,新品信息上网,能以最广阔的视野寻求到贸易伙伴。如果上了垒球信息网络,那这个视野就是全球性的。寻求到的贸易伙伴越多,那么,组合营销的程度就越深,收效当然也就越大。其三,随着信息网的普及,网上购物将成为销售的最佳渠道,而这又成为组合营销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所以,实施品牌战略,不可不运用信息网。

4、运用资本经营,加快开发速度

开发资金不足,可能是当前商业企业在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但不能以此为理由等待,更不能因此而放弃开发。一个发展现代商业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运作资本经营,以加快品牌开发的步伐。资本运作的形式是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特许经营。有偿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进国际国内现成的品牌。创立品牌是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经营品牌则是品牌发展的高级阶段。从美国商品品牌的发展过程来看,已经历经了创立品牌——经营品牌——买卖品牌的三步曲。我们不妨借鉴这个经验,实行品牌的资本经营。到底是运用资本经营去收购、兼并别人的品牌,还是将自己的品牌运用资本经营转让、有偿使用,特许经营出去,这要从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有资本经营的理念,懂得买一个好的有市场的商品品牌,就等于买到了一个好的市场。时下,这种品牌资本运作经营,在国际上已司空见惯,在国内也已屡见不鲜。

5、营造优良的开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