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5:20:58

择业范文篇1

一、建立健全组织,加强管理服务

随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逐年增多,全面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工作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支持部队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加强管理服务。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市应成立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办公室,与军转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各区市县应指定一名人事局领导或负责军转工作的同志负责,特别是区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还均应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做到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形成一个上下结合、专人负责的管理服务体系。二是明确职责,层层抓落实。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全市管理服务的政策指导、档案转接、报到手续办理、统计、退役金审核、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等,各区市县负责接转组织关系,办理落户手续,统计上报各种表册等,掌握辖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生活、工作、家庭及日常管理等情况,并于每年12月底前向市上报告一次。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中的党员编入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制定详细的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和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并具体组织与实施各种活动的开展,随时了解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生活状况,流动去向,思想、工作等情况。为便于管理服务,区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还应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建立联系制度,形成联系网,达到对有关的工作任务能够及时布置和迅速反馈,使其形成市、区(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始终置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关心关怀之中,让管理服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落实待遇,搞好保障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地方后,比较关心的是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因此,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落实待遇,提供必要的保障,既是解决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后顾之忧,亦是我国军转事业改革发展、增强自主择业吸引力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做好退役金发放工作。要及时审核调整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退役金,建立个人帐户,办理退役金发放银行卡,保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能在翌年按时、逐月、足额领取。二是落实医保、养老保险等问题。当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除退役金是统一由中央财政支付外,地方财政要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就业培训、以及管理部门的业务经费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并根据人数的逐年增加,可将这部分经费列入区市县每年财政预算。同时,还可按照国家规定和当地同职级公务员医疗补助标准,按时足额注入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保险专用账户,以保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三是抓好就业培训,搭建就业“平台”。各级政府要舍得花钱,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每年可按照一定比例和标准划拨必要的培训经费。各级干部人事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抓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就业意识,充分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和大专院校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实用技能和参与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真心诚意帮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再就业搭建“平台”,为推动我国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做贡献。

择业范文篇2

绝大部分创业者还是相当吃苦耐劳的承受创业的艰辛,上面所说有些极端。疲惫,紧张,失落,沮丧.....创业应当辛苦,但不应当艰苦。如果你经营自己的企业非常艰苦,甚至于如履薄冰,每日胆战心惊。应当怀疑和反思,自己可能已经走错了

特别是一些刚离开学校没几年的年轻人,很多人没有明白。发现这里的创业者。认识上有着很大的误区。

成家立业”好这个“业”什么?一份稳定的事业;中国有古话说“男人三十。

可以让你和你全家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从收入角度来说。能够赡养你父母,能够抚养你孩子,全家还能够出去旅游,去娱乐.....

社会阶层中(不要否认阶层的存在进入了至少中产阶层,从名誉的角度来说。全社会虽不仰慕,但至少尊重你

创业就是要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企业,可是很多人错了认为。要拥有巨额的财富,要名车美女,出入各种上流场合。

这是暴富心态。这不是创业心态。

不排斥暴富,关于暴富:这个社会中。如果有暴富的机会而又无多大风险,也一定挤破脑袋去抢。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商场没有惊喜"

二、打工和创业:举我两个好朋友的例子吧。一个是方正电脑前总裁:

A,典型的高级打工者。另一个是我的朋友B,他原先是阿尔卡特某分公司的总经理和总部某事业部的总经理。

A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职业经理人,离开了方正,他依然每月拿着高薪,在外还有自己的关联企业来处理业务过程中的一些项目。

B离开阿尔卡特之后着了魔一样想要自己当老板,现在开了自己的公司,然而长达一年一笔营业收入也没有(他是非常优秀的销售,但是他之前做的都是大客户,大项目,现在正在跟的也是大项目,对企业来说是没有很好现金流的),每天过得都很艰苦,每天都会产生新的希望,每天也都会失落和疲惫。

你们认为A和B谁才是真正的创业者?

创业不代表一定要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司,其实这是一种江浙的“老板文化”,职业经理人的道路也是一种创业,我们称为企业内部创业。比如大企业中“事业部”的形态就是典型的企业内部创业的范例,依托企业的平台和资源,事业部独立核算。

总计下来就是:创业是我们离开学校踏上社会之后为自己打造一份事业基础的过程。

三、你适合走怎样的创业之路?

a.)性格分析:人力资源体系将领导类型分为6种(某些理论中是5种或7种)。

有些人擅长战略规划而不善执行,有些人擅长执行但不擅长作秀(包括演讲,推销,包装等),有些人性格果断,有些人性格细致考虑周到,有些人温和,有些人严厉。这些都决定了你适合走什么样的道路。

具备任何一种性格的人都只适合成为职业经理人,而真正能够自己创立企业并且成功的人都是同时具备所有优秀性格的人。万里挑一!

b.)资源分析:即便你属于那一万个里面才有一个的人,创业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

创立一个成功的企业是需要全方面资源配合到位才可能的。包括但不仅包括

(资金,产品或技术,人力资源,法律,产业背景,管理能力,行业竞争,好的商业模式,客户资源)

具备以上所有资源的初创企业能够顺利度过第一阶段进入发展期的概率是70%。缺少任何一项资源,那么成功概率将迅速降低到10%以下。所以为什么大学生创业的成功者寥寥无几?刚从学校出来的朋友,你能具备那些资源吗?

四、创业分析:创业代表你进入了一个领域,开始要自己带兵打仗了。

孙子兵法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也就是说,事业就必须方方面面考虑清楚,否则就是少算甚至于无算。(有太多的创业者实在无酸的情况下怀着满腔热忱去选择自己开公司创业,最后头破血流的)。那么应该怎么算呢?给大家一个参考,需要创业者可以依据此给自己分析。

A.看你进入的产业,创业者进入的产业应当是已经处于上升期但还没完全达到大规模发展阶段。

处于下降期的产业说明进入企业已经太多,竞争激烈,几乎都是以规模效应来竞争的环境了(比如IT的网游,网络设备,PC电脑等),你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如何去做规模竞争?而且新创企业必须考虑发展,产业已经处于下降,有何发展前途?

而正好到达巅峰的产业需要的是你立刻进入战场厮杀,但是初创企业需要磨合,需要练兵,等你准备完,市场已被成功者瓜分,路边不到你了。(典型案例:盛大,网易的游戏成功后,大家看看仓促进入的其他网游厂商的境况)

B.应当选择自己具有优势的领域进入:所谓优势,

1.你有现成客户,典型如很多外贸公司销售出去自己创业,把自己积累的客户带去新公司。

2.你拥有技术,比如学徒工满师后自己开店,比如你先天具备某一领域的专长。

3.如果上面都没有,你的至亲好友中有着某方面特殊资源的人,比如我一个朋友,他无任何特长,本身学历也不高,但是他一个亲戚是银行行长,于是我让他选择去做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业务本身也符合a.的条件)

4.如果什么都没有,我想你不太适合独立创业。

依照A和B选择好进入的行业之后,应当仔细分析去做该行业所需要具备的其他资源以及能力了.

第一就是资金,每个领域需要的资金投入都各自不同,但是如果你是白手起家,又无任何足以打动风险投资人的项目的话,那么我劝你不要选择创业。白手起家主动创业的成功概率在当今接近于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80年代是靠银行骗贷来赚取第一桶金的)。

办公费用(房租,水电,物业,家具,办公用品,易耗品)按12个月计算.其中房租按13个月计算,因为押金。

人力成本(工资,福利,管理成本,电话费,招待费,差旅)按12个月计算。

采购成本(按周转率2倍计算)

这些都是基础的,你必须承担的费用,按12个月计算是因为初创企业一般来说一年内要做好没有业务收入的准备。也就是说资金至少要撑够一年,这样你才有可能在企业状况不佳时,在7,8个月的时候考虑转变。

如果没有这些钱,请你不要考虑创业,你几乎不会成功。

第二是人力资源,

a.合作者,你可能不具备所有资源,所以需要合作者来弥补。因此选择合作者的要素是资源上和你互补(而不是感情融洽),其次才是考虑性格问题。

b.员工,初创公司在员工的选择上其实与合作者是很相似的。(初创员工绝大部分都会转为公司成功后的合作者)。选择员工一样是需要合你互补。比如你拥有技术而销售能力欠缺那么你应当以招聘适合的销售为主。

前个月我一个朋友开了家公司,我这个朋友本身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销售。但是他却在新公司招聘了两名销售人员,月薪1千(在上海)。我和他说,首先你自己解决了公司90%的销售问题,你需要的是配合你项目推进和实施的人员,而不是销售。第二即便你招销售,1000元的月薪在上海找来的人不会有任何成绩。当时他不听,结果上个月他和我说,他把两个销售开除了,我说你何苦,白白浪费了2千元,还不如请我们喝酒。

第三是投资人选择:有些朋友或许拥有比较好的技术或者项目,有些朋友公司已经到了一定阶段可以吸收风险投资了。但是这个时候往往大家沉不住气,似乎有钱就想快点拉进来。

其实这个世界上钱很多,但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别人的目的是想从你身上赚到更多钱,而你也应当选择对你最有利的投资人。

怎么选择?还是那个原则,互补。投资人给你带来的不应当只是钱。投了钱进来,你出让了股权,这个代价比银行贷款要高很多很多。除了钱,投资人应当能够给你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品牌提升,更多的业务,更好的管理....这样才是最合适你的投资人。

第一次融资的企业最适合寻找与你关联行业的行业投资人,比如你开印刷厂,如果让造纸厂投资你那是最漂亮的。

如果已经到了一定规模,甚至于IPO之前的企业,那么著名的境外机构投资人是你应当争取的对象,它将给你带来很强的知名度提升以及严谨的财务管理体系。

五、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阶段,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一)草创阶段(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企业资金链紧张,人员较少,一般每人都是多面手。

这个阶段的企业主要任务应当是:

a.快速完成资本积累。

b.形成主营业务(公司70%现金流的提供业务)

这个阶段应当注意的是:

a.主营业务必须迅速定位完成,最大的忌讳就是这几个月做这个业务,发现不好做后几个月又转换到其他业务上去。这样前面打下的基础全部白费,全公司员工意识形态转变未必来得及,容易造成混乱,员工普遍会产生不安定感。

会这样随意转变的原因大体都是事先没有做过规划,没有仔细选择过进入领域。选择方法见我开头写的部分。

如果事先仔细考虑清楚,而又的确没有那种跨不过去的槛的话,那么就应当坚持,万事开头难,挺过去整个企业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b.这个阶段的企业往往是什么有钱做什么,跨领域甚至跨行业的项目也做。这本身并没有错。初创企业确实需要多种资金积累的手段。但是中间最大的应当规避的陷阱在于:

你可以做任何项目,但是你90%的成本应当投入到主营业务中去,只有最多10%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可以放在别处用。

因为,首先不熟悉的领域或行业都有其特定规则和门槛,贸然进入很可能摔跤,甚至于上当受骗。前面说了,初创企业现金流本来就非常紧,如果你把企业很多资金或其他人力资源挪威他用,万一遭遇损失你就彻底完蛋,毫无翻身机会。而非主营业务又恰恰是企业(不管大中小型企业)摔跟头摔得最多的地方。

举个身边的案例,我一个朋友,他从一家跨国的PC企业中离职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定位是做IT服务。应当说他做的IT服务理念和规划都是相当不错的,商业模式也相当具有可操作性。IT服务在他的带领下收入越来越多。就在2年前,他做了一个错误决策。由于他和金蝶,用友的良好关系。他果断决定公司同时进入软件外包领域,之后投入资金扩大了办公室,增招了20多名软件开发人员(工资都是相当高)。结果去年,由于金蝶的大量拖欠款(金蝶接业务转包给他公司开发),导致整个企业现金流骤然紧绷,直到去年年底终于撑不下去,企业整个财务体系混乱,对外频繁拆借,外面大量应收款回不来,又拖欠供应商款项被人逼债。只好最近请我协助出售其优质的IT服务部门(出售价格远远低于我为他评估的价值)。

c.一把手必须学会如何正确测算现金流,必须保证随时用严格的财务工具管理公司。千万不能赚了点钱就头脑发热去干别的事情。我上面说的那个朋友,他在前年上半年赚了些钱,结果都不测算公司处于发展期对现金流的需要而头脑发热去换更好的办公室,装修,买新家具,全国开了10个办事处,一下子整掉5,60万。

d.这个时期的管理往往都是中央集权制,也就是所有签字,日常管理都是由一把手负责的。这个阶段也忌谈什么企业文化。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喜欢追求那种做企业的感觉,明明公司还很小,却时刻大谈公司文化理念。其实这是错误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运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共性,而不是靠提口号形成的。

比如:做网络游戏的,整体共性就是开放,活泼

金融机构,整体共性就是严谨,一丝不苟,规章死板

这些都不是提口号提出来的。

至于某些口号,比如诚信,融洽等等,这些都是基本准则,不诚信的人不见得你提了口号他就会变得诚信,这些都是靠良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的,所以不提也罢。

e.关于这个阶段的管理:这个阶段更适合的是粗中有细的管理模式。所谓粗中有细,粗是指初创企业每个人都独当几面,因此不可引入那些大公司的日常管理制度,必须以更灵活,自由为原则。

所谓细,就是在财务控管上必须严格,要一丝不苟,斤斤计较。初创企业每一分钱的成本节约都是很有价值的。

f.关于待遇:先前说过,初创企业的人员必须精干,人海战术是不可取的,你请2个工资4千的人,远远不如你只请一个工资8千的人。还有就是这个阶段更适合以销售为导向,也就是说以非常高的奖金比例来和业务挂钩,这样更容易使你鉴别人才。

初创企业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就是技术型公司,这类公司通常都是引入风险投资创业的,这类公司有其特殊性,因此策略也相对不同,以后另外讨论。

(二)发展阶段(第二阶段):

怎么界定企业进入第二阶段了呢?从资产规模等等来界定显然不太合理。

我认为,一个企业形成了自己非常稳定的主营业务,同时该主营业务为公司提供了70%以上的现金收入,每年还能够去年轻松实现盈利。公司净资产为正。

符合以上的企业,应当说是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企业要注意如下问题:

a.与初创阶段相比,这时候的你应当更专注。多元化和专业化经营争论了很多年了,但是那是对于大企业来说的(大企业的多元化也应当是业务相关的多元化,而不是互不关联的多元化),对于发展阶段的企业必须实施专业化的策略。

因为这个阶段要开始发力了,企业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力要往一块使;同时你更无法接受摔跟头,这个时候就好比一个身高2米的巨人,每摔一跤都是很沉重的。

b.这一阶段,创业者应当进行必要的分工了,每一项专业工作都会耗费大量精力,身兼多职只会什么都做不好。同时一把手应当更多地去接触更广泛的社会相关资源。这些可能都是你在初创阶段不会也没必要去接触的。

这些资源包括:工商,税务,银行,政府关系等。

c.关于自有知识产权。分为两种,贸易,型的企业以渠道为主,在更好地维持渠道关系的同时你应当去开始设计好的商业模式了。而技术型的企业可以考虑引入自己的品牌。

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他原先是某世界500强的电源产品,主要是一些大型的电信,电力,厂矿企业会选用,价格比较高。他成功地这个产品系列做到了每年4000多万的销售额。这时他开始开发出了自己品牌的电源产品,主要面向于低端市场。这样他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扩展了产品线(国外品牌的地段产品价格太高),提高了利润。

当然某些企业是属于附生型的,也就是说这些企业是长期依托某大企业生存发展的。这种企业往往一开始是因为和该大企业领导间的千丝万缕关系。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你就应当学会布局,所谓布局是布人的局。你不能因为人事的变动导致你整个企业的崩溃。

d.这个阶段的企业可以开始有意的培养一些中层干部。因为创业元老有很多可能都未必适合大型企业的运作了。这些创业者应当引导他们在未来逐步退居成股东而非经营者,一批中层干部应当被培养起来接班。这样也更有利于一把手的长期权威。

关于管理,融资,企业的CIS导入等等,这些在第二阶段的企业中形态差异比较大,我就不一一描述了,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开始考虑建立或导入了。有需要咨询的朋友可以单独问我。

六、如何从打工走向创业-职业经理人的模式

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借力;打工,就是典型的借力创业的模式。企业给你提供了现成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有资金,人力,渠道,客户,产品...如何使用这些资源成为你事业的基础呢?

几个需要随时记住的关键点:

1.为企业赚钱

2.为自己赚钱

3.控制资源

4.学习经验

以上4点按1-4顺序,且缺一不可。否则就是失败的。

(一)选择你应当去的企业

有些人会说,现在工作这么难找,特别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有工作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挑三拣四。

但其实,绝大部分人在第一次找工作时是拥有至少2个机会的,即便你第一次工作时没有选择机会,那么工作一年之后,你在职场上一定是可以有机会的。分两部分讲。

(二)先说有工作经验的吧,毕业生择业也可参考。

首要的是看我们的职业目标,目标的组成包括:所处行业,职业类型(偏技术,偏管理,偏营销,偏财务....),个人未来(职业经理人还是自主创业)。

我先前说过,我们不可浪费年轻的资本。犹如我们五指张开,你从某一根手指方向走出去就走出去了,所有的资源,经验的累积都在这条道上。你不能回头走其他路,要走其他路你得先回到原点,这时你发现,别人已经在其他路上走到你前面了。每3年一代新人出现,到了40岁你应当取得人生第一个成功的时候你发现你已经被时代抛弃。你已经不再年轻,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千万不要浪费时间。

因此,选择行业很重要,俗话说“男怕入错行”。而你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你就应当选择与你之前的经验,资源相符合的企业。这样你才能更快适应工作,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不会在赛跑中落后于别人。

职业类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技能强项。你不能说我的目标就是当总裁;财务,人事,营销,技术,法律....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可以通向总裁之路。但是你首先要明确和了解自己适合从哪条路走,所谓“知彼还要知己”,否则的话,你贸然走了自己并不擅长或者喜欢的道路,结果一路走的跌跌撞撞,你明显已经在赛跑中落后于别人了。

所以必须客观地为自己做一个分析诊断。一般来说,性格外向,能说会道的适合去做销售,性格沉稳的适合做财务,人事,搞技术的除了你在技术上的经验专长之外你还必须有着对技术的狂热,否则你应当考虑转型.....

分析完自己之后,你对给你的工作机会就应当依据这个区筛选,不符合者,哪怕工资比现在高也不能心动。

个人未来决定了你选择处于什么阶段的公司。如果你想未来自主创业的,那么尽量选择创业型企业,或者选择台湾企业。想要走职业经理人道路的,那么尽量去大公司学习企业的运作流程和规则。

(三)毕业生工作选择原则

1.选择你感兴趣的行业,兴趣爱好决定了你是否能够长久地保持工作的动力,而不会对工作产生厌烦,失落的情绪。

2.某些人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特征,那么你就选择与你专业对口的行业,毕竟你花了很多年时间在学习这个专业。

3.也有很多人既没有明显兴趣爱好特征,本身专业也是那种很泛泛的专业(比如什么经济管理啦等等),那么你可以考虑看家庭或者朋友中有无在某一行业比较资深的?这些人能够保证你在工作的初始几年里得到更多照顾,使你更有可能在初始几年里便跑在前列。

4.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选择相对工资较高的那份工作吧。

选定了行业于是开始选择企业,一样的,如果想未来自主创业的,那么选择快速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或者台湾企业,这些企业的共性是把你一个人当几个人用,不要怨天尤人,这是上天给你的最好机会,是别人得不到的礼物。学会一生都用感恩的心态去看每一件事情。

择业范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择业思想;大学生;职业选择

1835年8月,马克思顺利通过了中学毕业考试,他在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以崇高的为人类服务的理想信念为中心,阐述了关于职业选择的思想和观点。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择业思想的内涵

(一)遵循追求人类幸福与实现自身完美相结合的指针。追求人类的幸福和实现自身的完美是马克思择业观遵循的主要指针。职业选择应当追求人类的幸福,应当为人类的共同目标而奋斗。人的价值在于贡献,人正是在为社会服务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只有可以为人类谋福利、可以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贡献的职业,才是真正伟大光辉的职业。同时,职业选择也应当实现自身的完美,应当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只有可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可以使自身趋于完美的职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这两种利益趋向并不矛盾,恰恰相反,追求人类幸福与实现自身完美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自身的完美程度在追求人类幸福的过程中得以提升,人类的幸福指数在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得以升华。所以,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必须遵循将追求人类幸福与实现自身完美相结合的指针,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得以协调发展。(二))运用将自身愿望与社会关系相统一的方法。统筹自身愿望和社会关系是马克思择业观运用的主要方法。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必须将自身愿望和社会关系紧密联系起来,有机协调二者的关系使其相统一。人可以按照自身的愿望选择职业,但是只能选择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其提供的可选的职业。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社会关系早在人能够对其产生决定性影响之前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确立了[1]457。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自然会融入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同时,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也会受到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选择特定社会条件所允许的职业。当代大学生唯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合理地将自身愿望和社会关系相统一,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才能在职业生活中找到自身价值。

二、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必然性

(一)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必要性。大学生由于尚未完全成熟且缺乏社会经验,在职业选择时难免陷入种种误区,他们或仅注重物质利益,或仅追求个人价值,或缺乏独立性过度依赖父母,或盲目攀比、不脚踏实地[2],总之难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当代大学生择业误区存在种种表现,但究其根本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即被虚荣心支配的职业选择和被职业美化支配的职业选择。虚荣心支配的职业选择倒逼当代大学生必须以马克思的择业观为指导。调查显示,近年来各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功利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奖金报酬成为影响择业的第一因素[3]。从客观因素来考虑,城市发达、物质条件较为优越的工作岗位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大学生需要投身于条件较为普通的职业岗位,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被虚荣心支配,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互相攀比,不肯扎根于平凡而朴实的岗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少数光鲜亮丽的职业竞争压力极大而更多朴素的岗位却无人问津的窘境。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固然是由岗位供给和就业需求失衡造成的,但也绝不可忽视高校毕业生不正确的择业观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职业美化支配的职业选择倒逼当代大学生必须以马克思的择业观为指导。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常常被幻想和突然的短暂热情所蒙蔽,正如马克思所讲:“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1]456大学生在择业时并没有对自己所选的职业进行细致观察和仔细研究,因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的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大学生在职业初期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美化,将其幻想成为人生的价值所在。但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对这种职业开始倦怠,甚至想要逃离。其实,这正是大学生职业美化所造成的必然后果,他们从未真正衡量过自己将要选择的职业,因而他们难以选择到真正喜欢的职业。(二)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性。用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谋福利,为人类而献身是马克思所树立的崇高的职业理想,马克思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践行自己职业理想——为人类服务的一生。固然,要求所有当代大学生都像马克思那样终身为人类奉献是不现实的,但运用马克思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找到一个更加适合自己、更能使他和社会都得以提高的职位。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接受和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择业观,引导自己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马克思择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升幸福感。马克思指出,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1]459。只有那些自觉服务于社会、为群众谋利益、为百姓谋幸福、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的择业观有利于为在全社会构建正确的幸福观奠定理论基础[4]。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应特别加强马克思主义职业观和幸福观的教育,倡导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服务于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奉献中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三、马克思的择业思想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现实启示

马克思在其择业观中体现出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冷静深沉的理性对于每一位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净化心灵、升华人格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表现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找到既能使自身得到完善又能推动社会发展,既体现个人志趣又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一)统筹各种因素选择最佳职业。当代大学生应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职业。体质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客观因素,决定着他是否能够持久地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代大学生应该强健自己的体魄以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一个体质较好的人自然更容易抵御生活的冲击,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工作,因而,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职业便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体质的职业。当代大学生应选择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能力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着其是否能够高效地工作。大学生选择职业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综合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中心,选择最能够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如果考虑不周,选择了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他就无法在这份职业中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则会丧失信心,产生挫败感;如果太过保守,选择了毫无挑战性、无法展示自己能力的职业,那么他便难以在这份职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然会产生空虚感和职业倦怠。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综合考虑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选择既能够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又充满挑战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代大学生应选择能够独立创造、有尊严的职业。创造力是一个人职业价值的核心体现,只有从事具有创造力的工作才能体现自身的独特价值。尊严是使人高尚起来的东西,而有尊严的职业恰恰是那些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独立创造的职业。然而,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全面考虑,仅仅为了就业而就业,没有考虑自己能为这份职业做些什么,也没有考虑这份职业除了金钱以外还能为自己带来什么,这就导致他们容易轻视这份职业,进而影响整个人生进程[5]。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前应该充分考虑就业形势,合理选择那些具有独立创造空间的职业,虽然这些职业可能各不相同甚至有些较为困难,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因为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完成。(二))追求人类幸福实现自身完美。追求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是马克思择业观中的主要指针和最高准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已经经历了184个年头,然而它并未过时,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仍然适用。如今我国已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对于中国当代大学生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奉献社会的最好途径,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使自身完美的最佳表现,这两者并不矛盾。因而,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在选择职业时,兼顾社会利益和自身利益,在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正如在北大座谈会上对当代青年所寄予的厚望:“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6]当代中国大学生在择业时应当遵循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的主要指针,在筑梦中国的伟大进程中圆梦自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彤彤.青年马克思择业观对大学生就业的启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8(2):15-18.

[3]刘淑艳,魏晓文.马克思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的现实启示——研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7):29-32.

[4]刘万振.青年马克思价值理想的当代意义[J].重庆社会科学,2016(9):121-126.

[5]李艳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之现实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1):16-18.

择业范文篇4

论文摘要:近几年医疗就业市场极度地不景气,供需矛盾日益加大,表现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高学历要求和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高期望值之间的矛盾、经济发达地区竞争过于激烈和偏远地区人才稀缺之间的矛盾、非公有制医院招人不足和国有医疗单位人才过剩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此,我们进行了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及意向调查,并就如何做好医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对策。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模式。医学毕业生由于专业的特点,较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面窄。为了准确、详尽地掌握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想法,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对沈阳医学院2005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就业指导工作对策。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调查所用资料均来源于实地调查结果。资料收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生自填问卷来收集定量资料;二是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获得定性资料。其中以定量资料的收集为主。

此次问卷调查的题目是课题组成员在阅读大量有关就业指导文献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问卷设计的。本调查因采取无记名形式,所以问卷的结果基本真实可靠。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403份,回收问卷403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为97.27%。

(一)择业心态调查结果显示,44.58%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乐观,40.36%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只有12.85%的学生持乐观态度,还有2.21%的学生对就业前景不清楚。由于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医务人员,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相对单一,且近几年医疗就业市场极度地不景气,一方面是大中城市人才饱和,毕业生都想往里挤,另一方面是小城镇、广大农村基层、边远山区缺医少药,医疗人员素质低下,毕业生又不想去,所以对医学毕业生来说“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因此,调查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感到就业前途渺茫。但是,调查也显示,对于毕业生前景持乐观态度的毕业生也占相当一部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还能有一成以上的毕业生乐观面对,其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要么是对自身能力有自信,要么是家庭或社会关系起作用。

在问到“你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最多可选择两项)时,41.14%的学生选择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24.96%的学生选择为生计的需要,32.33%的学生选择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19.68%的学生选择为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l0.84%的学生选择为社会发展做贡献,24.7%的学生选择为施展能力和完善人格,8.43%的学生选择为成名成家或提高社会地位,12.85%的学生选择为建立家庭奠定基础。总体看,我院大学生择业心态呈多元化趋势,但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二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是因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已越来越习惯于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笔者认为,追求个人发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学、发展自己的爱好,取得最优的成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寻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才干的地方,只有到这些地方就业才能取得自己人生道路上最好的成果。

(二)就业意向

根据调查,对“开始有了明确的职业意向是在什么时候”这一问题,50%的学生选择在大学期间,7.13%的学生选择大学毕业时,1.81%的学生选择上研究生期间,41.06%的学生选择在上大学之前。这说明尽管大部分同学感到就业前途渺茫,但他们早就有了就业心理准备。对“你期望的月薪是多少”这一问题,49.67%的学生选择800—1000元/月。这可能是通过就业指导,学生们就业观念在逐步转变,许多毕业生不再把目光盯在高薪水的好职位上,而是有了多样性的选择,这就使得可供选择的岗位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一方面,医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对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选择相对集中,好多毕业生只盯着大中城市、大医院,这与我国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恰恰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市场的平等观念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为社会职业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很多毕业生愿意到三资企业、民营医疗机构、私人医院就业。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应以事业为重,工作地点、单位性质都无所谓,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学生死盯着大城市、大医院不放,希望到国企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大大降低,而选择到三资、民营、私营医疗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有所增加。过去毕业生在择业中求稳,现在更注重个人的发展空间,更注重通过在不同的领域里为社会做贡献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为自己争得社会地位。

对于毕业后理想或希望从事的职业(或工作岗位)是哪类工作,57.63%的学生都选择了医生(含实习医生),这说明,尽管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但毕业生的专业思想还很稳定,都愿意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

(三)影响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个人的实际能力非常看重,这也是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亮点,说明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学生身上产生了积极向上的作用。医学是一门对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医疗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十分重视个人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其实求职的过程是一个考察大学生全面素质的过程,全面素质作为人才市场的竞争要素已越来越被广大学生所认同,这缘于用人单位求才的动力、人才竞争的压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单位人员结构的调整,对医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用人单位普遍采用的对医学毕业生英语要求达到四级、计算机达到二级以上的要求,以及要求既有较高医学专业知识,又在文艺、体育、文采方面有专长等一专多能综合素质的要求,都给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新的困难。同时,也对医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毕业生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自己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扎实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越来越“挑剔”的用人单位的要求。

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五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是寻求一份理想工作的主要因素,自身能力方面排在其后,这说明在就业政策、制度方面不够完善,就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过程存在许多不正之风,大多数毕业生处于无奈状态,他们认为学校和个人都难以左右社会的某些不良现象。

(四)就业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95.43%的学生非常赞同开设“就业指导课”,54.81%的学生认为“学校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33.13%的学生认为“信息来源渠道不够,信息内容不充分”,32.73%的学生认为“同用人单位的沟通不够”。对于“你认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应大力加强哪些内容”这一问题,49.35%的学生选择“为录用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搭桥”,44.78%的学生选择“向学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37.35%的学生选择“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通过座谈和个别谈话,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学生对就业形势和政策不十分清楚,希望学校多举办就业指导讲座,设立就业指导咨询日等。

三、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变被动为主动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怨天尤人,抱怨自己读大学刚好碰上这个劳动力过剩的年代,大学里又主要接受了应试教育而缺乏动手能力,还碰上大学扩招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好像什么倒霉的事都碰上,自己也无能为力,所以只能被动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为使医学毕业生顺利地完成对社会环境及工作任务从不适应到基本适应的过程,缩短适应期,较快地实现由学生到医生的转变,要求我们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医学毕业生对适应期的特点和规律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搞清楚决定适应期长短的因素,以及采取哪些措施来缩短适应期,指导医学毕业生利用学校的一切有利条件,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走向社会作好心理和认识上的准备。要帮助毕业生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尽早认清形势和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不断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进行合理的定位,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适应角色,并促使医学毕业生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创造能力,努力赶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二)变消极为积极

实践证明,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一次成功地选择到满意的职业,相反有的甚至经历了几十次的选择、面试、再选择、再面试的考验,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气馁,却认为这是一次人生的挑战和锻炼。正是这种乐观的就业态度促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通过邀请成功择业的往届毕业生回校做报告,用先进事迹感召在校生,从而调动毕业生择业的积极性。就业教育与指导,要坚持做到具有前瞻性,要改变过去那种就业工作只抓一毕业班的做法,把就业的工作对象拓展为全体学生,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对其进行全过程的就业教育与指导。

(三)变压力为动力

“就业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心理上的“就业难”,是心理压力造成的,许多毕业生都会问自己“我能干什么”,他们往往因为专业不热门、学校非重点而固步自封,自怨自艾,失去了闯荡的勇气和干劲。而这种勇气和干劲往往是个人成功的关键,是择业的动力。部分学生由于缺少来自家庭方面“经济”和“关系”的支持,往往较早地行动起来,在就业方面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找工作完全靠自己,他们必须抓住在各种招聘会中的机会较早行动,同时由于自己做主,找工作的目标也反而更加独立和明确,选择的地域也更广泛。当今社会发展如此迅速,一个人一生从事多种职业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毕业生不能因为就业难而消极地等待,而应面对现实,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自我调适,根据社会需求和自己的能力优势,不断修正自己的择业意向,使就业压力转变成动力。

择业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择业;企业需求

1高职毕业生择业需求特征

1.1“钱多活少离家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造成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父母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对于一些离家远、工作任务重、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希望找一个“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这种就业观念是不利于毕业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的,并且也不利于毕业生在企业中良好发展的。同时,“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也是不切实际的,是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不符的,毕业生应该摒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

1.2就业期望值过高

由于高职学生长期在校生活,对于社会的竞争态势以及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容易出现好高骛远的心态,没有深刻理解高职学校定位以及高职学生的社会定位,出去找工作的时候,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对于自己在就业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高职学生要认识到,高等教育已经由从前的只有少部分受众转变为较大规模群体普遍可以享受的专业化培养方式。由于社会需求和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原因,有部分企业宁愿雇用农民工也不愿雇用大学生,甚至出现了农民工工资比大学生工资高的现象。并且,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往年剩余的毕业生及社会失业人员,造成就业市场上企业的话语权高,所以高职毕业生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心态,找好自己的定位,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心态去求职。

1.3不能很好适应企业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各个方面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文化和对员工的要求也具有了时代的特征,更加注重效率和服从。同时,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比重降低,没有过多考虑员工的需求以及条件,对员工的个性化特点容忍度变低,并且对员工的团队配合协调能力要求变高,这样才能适应目前社会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特征。但是,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悠闲自在,好吃懒做,每天睡到自然醒,一旦进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就会感觉极度的不自在、不舒坦,公司但凡安排一点工作,就会觉得自己不堪重负,并且会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到公司。

2企业需求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节奏,也对员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1基本的自动化办公能力

21世纪也被称为信息社会,计算机的运用场景,基本已经扩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现代企业也对员工基本的自动化办公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诸如EXCEL表格、WORD文档、PPT的制作等,都会在各种场景上运用到,高职学生如果想在企业中有更好的发展,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自动化办公能力。当下,由于高职学生的自身定位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问题,虽然在学生当中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课程,但除计算机专业相关学生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并不重视基本自动化办公能力的学习。这就导致高职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对于企业中制作表格或PPT等,不能有效胜任,造成企业对高职学生素养低的印象。

2.2职业道德

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职业道德,但总的来说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对于企业来说,员工能否爱岗敬业,有组织、有纪律,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员工来说,也应该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价值,这也是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体现。但目前来看,初入社会的高职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中常常会表现出不爱岗不敬业的现象。同时,由于很多高职毕业生,大多在中小企业工作,企业的发展前景还不够稳定,企业员工的流动性较大,这也导致很多应届毕业生一旦在公司感觉受到委屈,或者觉得工作太苦太累,就会一纸辞呈离开工作,甚至不打招呼直接离开,这些没有职业道德现象的存在,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3专业技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再加上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经由以前的低技术含量、低知识水平,逐渐转变为高技术、高知识水平,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不管是在职业素养还是专业素养上,高职学生都应该重视起来,努力做到适应企业的需求,这样才更容易被企业所接纳。同时,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如果有更好的专业技能,也更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有更高的专业技能,也意味自身价值更高,对企业能够做更多的贡献,不可替代性也越高,对应地也就能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对未来的发展也更有帮助。

3毕业生择业需求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3.1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错位

相较于本科院校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在日常的教学和实训过程中,高职院校对市场和企业的敏感度稍弱,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讲授缺乏创新性,教学方式僵化陈旧,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职业教育的特有优势,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形成个人逐步成长和企业良好发展的双赢局面。

3.2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高职学生由于其自身底子差,其本身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也不够,导致其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理论知识方面,因高职学生文化底子弱的原因,其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擅长的,甚至有一定的抵制心理。其中有不少高职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常识知识都没能完全掌握,更不要提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同时,高职学生在一些社会礼仪和文明举止方面也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这也是其综合素质不高的一个体现。

3.3高职学生没能正确认识到目前的就业形势

大部分高职学生也是一直在校学习的,不能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而就业岗位却没有大幅提高,这就导致了目前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求职人员竞争激烈。而高职学校学生在高等教育中又处于较低序列,相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而部分高职学生还不能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期望值过高,这样往往会导致高职毕业生出现心灰意冷的心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高职学生就业需求与企业需求脱节应对措施

4.1转变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应积极与市场相衔接,了解企业需求,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训,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同时,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持续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

4.2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高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一门课程,对于大学生校内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高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视程度,及早给学生的未来生活指明方向,找准目标。这样,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生也就能更有目标,更有计划。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学生毕业前找工作的一门针对性专门课程,能够给毕业生提供一些求职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毕业生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高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并且列举一些实际案例,更加形象地展示本校学生毕业后一般的就业单位都是哪些、就业岗位都有哪些,以便毕业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未来的就业岗位和环境,做到心里有数,以便更切实际地求职,避免走过多弯路。

4.3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毕业生具有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不足的特点。高职学校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源于没有考上本科的学生,从客观上来说,其自身存在先天不足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培养目标,对一些基础性知识进行加强教育。并且,针对高职学生重实操的特点,努力提高其实操水平,扬长补短,以便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同时,高职学校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对一些常识性的社会人文知识和文明礼仪的教育,并且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便其在工作岗位能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最后,要注重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优良品质,要重视培养学生任劳任怨,不怕吃苦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仰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职业能力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106-107.

[2]徐雅婕.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营销探析[J].产业科技创新,2020,2(36):112-114.

择业范文篇6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扩招与就业制度改革,使毕业实习与择业之间的矛盾凸显,学生多把实习时间用于寻找工作。对此,各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毕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主动深入基层与用人单位了解信息。使实习与择业有机结合起来;政府主管部门要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整各类招聘会的时间,并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以减少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与求职时间,保证学生毕业实习质量。

毕业实习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前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毕业实习与择业之问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

一、毕业实习与择业之间的矛盾表现

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的毕业实习、就业分配带有计划性和指令性,接收单位把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来安排,实习单位与实习内容吻合,就业单位如期安排落实。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则是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以追求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接受学生毕业实习不再是指令性计划,而是互利互惠性质的。其结果是,部分企业囚经济利益的驱动,拒绝接受学生实习,或者是在收取费用的前提下接受;有的企业缘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企业技术进行保密,不愿意让学生接触先进的技术。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只能自寻实习场所。在自寻实习场所中,有的实习场所与学生所学专业内容完全没有关系,加上近年来高等教育就业形势严峻,有的学生就把毕业实习变成了寻找就业岗位,为满足有录用意向单位的要求,在实习单位从事与专业要求完全无关的工作。在目前“就业率指挥棒”的控制下,学校对此大多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005年5月,笔者对广州地区6所职业学院2002级4977名学生的毕业实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安排的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占44%,学生自找实习单位达到56%(见表1)。

对实习单位与专业对口情况的调查发现,完全对口的占55%,基本对口的占36%,不对口的占9%(见表2)。

另据周大现等学者调查发现,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参加供需见面的时间和参加次数比较多,不少学生毕业实习后期的主要精力、时间都花在择业上,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

二、毕业实习与择业之间的矛盾成因

自1994年以来,我国逐步实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由过去“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调整为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在目前人才市场不太规范的情况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在每年的上半年比较频繁,而每年上半年的前几个月,正是毕业生的实习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毕业生的择业与实习相冲突的情况比较多,学生无心实习,全心应付各种招聘会、面试及用人单位的测试。

此外,从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据统计,截至2004年9月1日,2004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61%,与普通本科院校84%的就业率相比有较大差距。哟推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教育部2OO3年专门下发了文件,文件指出: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从2003年开始,对连续3年7月份毕业生就业率低于本地区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专业总数。哒一文件的出台,引起了高校领导对就业率问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民办高校,更把就业率看成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将“以就业为导向”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对就业率的过分追求,使得教学工作与就业工作发生矛盾时,教学工作包括毕业实习主动为就业工作让步。

三、解决毕业实习与择业之间矛盾的措施

(一)充分认识毕业实习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社会生产手段高技术化,导致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培养出大量以智力为主的技能操作型人才,以满足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需求,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毕业实习是学生了解、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及流程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另外,笔者从一项调查报告中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不满意的素质与品质排在前5位的是:吃苦耐劳精神(62.6%)、责任感与使命感(55.6%)、爱岗敬业精神(52%)、动手能力(42.4%)、社交能力(37.4%)。而这些素质和品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可在毕业实习时得到锻炼。因此,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应正确认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以便采取措施,把毕业实习环节真正落到实处,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毕业实习安排形式,使毕业实习与择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前,有部分学校采取在校企结合、产学合作单位安排学生毕业实习,这种形式下的实习效果比较理想。近几年,高职院校和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多层面、多形式的实践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较好地解决了毕业实习与择业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围高职教育办学的楷模。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的“2+1”人才培养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的“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校企结合、产学合作的模式只限于少数学校或少数专业。多数学校或者多数专业的毕业实习还是采取其他形式进行。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安排毕业实习,要考虑的不但有专业对口、操作机会、企业接受意向等问题,还要考虑用人单位与学生就业的结合问题。在人才市场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缺乏了解,在选择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性、偶然性。如果学校在确定毕业实习单位前,能深入社会基层、用人单位多做些调研工作,了解相应专业用人单位的生产、岗位设置、人才需求以及企业发展规划等状况,不但能为毕业生找到专业对口实习单位,而且有利于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选择毕业生,真正做到毕业实习与择业的有机结合。

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高等教育扩招,使得学校统一安排毕业实习变得不太现实。学生的毕业实习不但要发挥学校的作用,而且要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实行学校安排与学生白找相结合的模式。不但要集中安排,还要采取分散的方式进行。其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情况灵活选择,包括委托实习、顶岗实习、用工实习等形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的,首先要考虑实习单位是否与实习内容一致,不能为择业而实习。对这类学生,学校要严格审批,要求学生按实习要求来做,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批;不按要求交实习手册、实习日记、实习鉴定表及实结的,不给实习成绩。绝不能让学生以自找实习单位为由,把整个实习阶段用于寻找就业单位。

(三)规范招聘时间、形式,提高择业效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多数学生从毕业前一年的11月份一直到毕业时的6月份,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参加各种类型的供需见面会。学生迫于就业压力,不得不奔走于各个招聘会,不但毕业实习受到影响,而且参加招聘会的各类费用也不少。建议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根据高校的教学特点,明确规定各类招聘会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每年5月份以后进行,各用人单位不得提前面试。在此时问前只接受书面材料,根据书面材料进行初步挑选,若需进一步面试,要求应试者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参加丽试。

(四)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及信息服务

择业范文篇7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大中专毕业生择业指导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年*月*日

*省大中专毕业择业指导办法

第一条为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大中专毕业生是指取得国家承认的中专、大专、本科及其以上学历,毕业后尚未就业的人员(包括"*"毕业生以及计划外招收的自费毕业生)。

第三条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各级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适时举办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大中专毕业生择业提供信息和各项服务,指导大中专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第四条大中专毕业生自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和到集体乡镇、"三资"、私营等企业就业,本人的户籍关系可不转移,其人事档案、学籍档案由县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管理。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应与毕业生签订人事协议书并按照《*省人事暂行办法》承办人事事宜。大中专毕业生为中共党员的,其组织关系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组通字(1994)1号]文件精办理。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可以按规定程序、岗位工作需要办理录用毕业生手续。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录用毕业生须在政府人事编制部门下达的人员编制定员以内进行。

第六条似录用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身体健康,适应岗位工作需要;

(三)年龄在18-35岁,特殊专业可适当放宽;

(四)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素质;

(五)特殊岗位应符合国家执业资格要求。

第七条省属企、事业单位,中央驻青单位录用毕业生,由用人单位考试考核并提出录用意见,持相关材料到省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录用手续。用人单位是全额、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还应在报告中提供政府人事编制部门下达的人员编制及现有人数的证明材料。

第八条州(地、市)、县(市)、乡(镇)所属企、事业单位录用毕业生按第七条规定程序由州(地、市)人事部门或委托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第九条毕业生就业后,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具体事宜按照《*省事业单位聘用制试行办法》办理。

择业范文篇8

择业挫折的理解

择业挫折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择业挫折同其他挫折一样,包括择业挫折情境、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认识三个方面的涵义,三者中择业挫折认识,即对择业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最为重要。对于同样的择业挫折情境,不同的择业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择业挫折情境越严重,所引起的择业挫折反应也可能越强烈,但是,他们并不总是成正比,有时择业挫折反应会大于实际的择业挫折情境,有时即便没有择业挫折情境的发生,而仅仅由于择业挫折认知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一般有二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择业时由于知识缺乏、能力缺乏、经验缺乏、物资缺乏而产生缺乏挫折;另一种类型是由于在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而产生的阻碍挫折,这种阻碍可能是物质性的,也可能是观念性的、社会性的。

大学生在择业时都有可能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如果择业挫折太大,太频繁,或者越过大学生的耐受能力且不能正确对待,则有可能会引起择业心理困惑或障碍。择业挫折属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它有利的方面,它会引导大学生对择业的认知产生创造性的变迁,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求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合理就业。

引起大学生择业挫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一般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上分析把握。从客观因素上来讲,首先,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就业形势。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在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绩,就业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但随着招生规模和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必将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难免遇到曲折和艰辛,这时大学生难免出现择业挫折。其次,毕业生政策有着严肃性和权威性,分配政策的执行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规范的步骤,如果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就业指导或政策宣传不到位,毕业生对政策缺乏了解,我行我素,这难免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再次,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不正之风还有一定的市场,往往出现好差学生分配上的“错位”现象,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信心动摇,导致价值观、择业观上出现了嬗变,因而不能正确地对待择业问题,不能正确地对待择业中的挫折问题。从主观因素上来讲,首先,一个人择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固然是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如果自身知识储备量少,能力不突出,综合素质不高,这种自身条件的限制和需求之间发生冲突,自然在择业中受挫。当然,在择业过程中的材料准备不充分、择业技能和技巧运用不得当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其次,不少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就业观念不更新,确定就业期望值偏高,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心理困惑,产生消极情绪。再次,择业动机冲突引起择业挫折。大学生择业时有时面临二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提供选择,二个单位都是一心向往的单位,“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出现了难以取舍的冲突,即双趋冲突。有时又面临两个不大满意的用人单位,自己又无法回避,出现“二者必居其一”的心理冲突,即双避冲突。其实,大学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心理冲突不尽然,还有更复杂的趋避冲突、双趋避冲突等等。

择业挫折反应

大学生在择业受挫后,无论挫折情境是由客观因素还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都会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带来相应影响。择业受挫的生理变化是由择业挫折情境所导致的情绪变化引起的。在强烈的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的作用下,受挫者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系统会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择业受挫后的情绪性反应更为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择业焦虑、择业冷漠、择业幻想、择业嫉妒、择业逃避等。出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大学生在择业受挫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某种活动方式消除或减轻内心的不平衡,这种择业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具有的摆脱痛苦、减轻不安、平衡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即为心理防御机制。择业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的,有消极的。积极的行为反应,可使大学生心理挫折得到一定缓冲的同时,还可能表现出择业中的自信、愉快、进取的倾向,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积极战胜择业中的困难和障碍。

择业挫折应对

1.大学生应对择业挫折的特点

(1)理性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知识储备较大,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思维理性化色彩较浓,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所以大学生在应对择业挫折过程中往往有理性成分。

(2)多样性。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往往不局限于某一种,而具有多样性特征,应对方式方法以自我控制、认知超脱、补偿、转移、潜抑、奋进等较为多见,这正是大学生特殊群体综合素质的体现。

(3)封闭化。大学生在应对挫折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封闭性,往往重于自身的力量而忽视社会的支持作用。

2.如何有效应对择业挫折

战胜择业挫折,社会、学校等外界环境是重要的。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快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学校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但要想真正战胜挫折,主要是依靠自己,这里重点谈一谈择业受挫的自我应对。

(1)正确认识择业挫折。大学生初次就业,难免遇到一些挫折,这是正常的。择业过程中的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它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的直接原因,大学生对择业挫折所持的看法,解释,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有的大学生怕就业,怕失败,对挫折不理解,认为不应该发生;有的大学生在挫折面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过分片面化;有的大学生对挫折过分夸大化,想象得非常可怕,无法挽回等等,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观念。大学生择业受挫后,要保持冷静、理智,树立自信心,找出挫折源,分析原因、性质及严重程度,然后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可行性,最后付诸实施。

(2)积极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个体是否能经得起挫折打击。挫折承受力较强者,往往挫折反应较轻,受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者,则容易受挫折的消极影响,甚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以减轻情绪上的痛苦,从而提高择业中的挫折承受力,为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提供时机。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提倡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升华、认同、补偿、幽默等。当然,不论何种方式都要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如何来准确把握,适时适度地运用。公务员之家:

择业范文篇9

摘要医疗单位的提早招聘困扰着中专护生,给尚未完成临床实习的中专护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使她们产生了一系列心理、行为的变化,导致了临床中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出现。笔者就2000届70位中专护生择业前后期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运用相应的带教对策,帮助学生们度过心理不稳定期,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关键词护生择业期心理带教对策随着护理事业的进展及教育体制的革新,护理大专生、本科生成倍涌现,直接威胁着中专护生在择业阶段的选择及应聘。中等专业学校不再象以往那样风光,不愁皇帝的女儿没处嫁,为了这些“女儿们”往往搅尽脑汁,到处争取机会。如此这般,既给中专护生带来了危机感、紧迫感,也间接地消弱了中专护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卑心理。笔者根据自己的带教体会,现试对中专护生择业期心理变化及带教对策谈几点浅见。1.择业前期的心理变化择业前期,中专护生将面临人生新的转折,必然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心态的不同,应对择业的表现也就不同。就中专护生群体而言,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种类型。1.1.孤僻怯懦型这类学生谨小慎微,不参与任何竞争,不肯冒半点风险,她们象蜗牛一样潜在贝壳里,即使择业即将面临,虽有紧张不安感,但无法面对强烈的竞争。容易听之任之,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在郁闷中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不愿意向别人展开心扉,更不愿也不敢证实自己的能力。1.2.随波逐流型在择业前,没有危机感,思想简单,整天糊里糊涂,对临床工作凭兴趣行事,心思涣散,得过且过,自己没有主张,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而表现出漠不关心,抱无所谓态度,时而又很想孤注一掷,努力奋进,故而群体的好坏对她们的影响尤为重要。1.3.奋发向上型此型学生积极进取,很有竞争意识,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习目标明确,肯开动脑筋,反应敏捷,护士角色适应快。能正确对待职业的选择,心理承受力较好,决不放弃一丝希望,善于把握机遇,展露自己的才干,这类学生尤如参加马拉松竞赛,能坚持到底,跑完全程,并直到自己达到最终的目的。2.择业后期的心理变化择业后期,由于中专护生面对成功与失败,喜悲不一,心态各异,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2.1.应聘成功的心理2.1.1.一如继往型成功的甜蜜刺激了学生更加努力奋发,对临床工作更加投入、专注。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对自身的言行定位更高,能积极配合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力争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技能知识,以便为今后的独当一面添砖加瓦。2.1.2.得意陶醉型应聘成功使她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认识到了自己价值所在,引以为豪。对临床工作已不象以往那样投入。思想开始松懈,工作开始滑坡,做事开始大意,整天洋洋自得,自信十足,这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差错率开始上升。2.2.应聘失败的心理2.2.1.消极自卑型低估自己的能力、品质,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丧失信心,进而悲观,不思进取,对临床工作提不起精神,做事不主动,对病人不关心。怨天忧人,动辄发怒,对应聘成功的同学冷嘲热讽。对老师的忠告不理睬,逆反心理强,自尊心受到了一定的伤害。2.2.2.大彻大悟型能分析找到导致自己失败的原因,给人以一种突然“顿悟”之感,认为让择业失败的阴影来影响今天的心理状态是没有道理的,很快从以往的幼稚进入成熟,对临床工作的热情与日俱增,并抱有平静的心态来适应失败的失落,紧抓最后轮转实习,学习知识技能,不断完善自己,吸取以往的教训,以便更好地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市场。3.带教对策择业期中专护生的心理变化对临床工作影响极大。作为带教老师,如何牵人以心,启人以志,帮助她们端正心态,直面人生,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必须因人施教,采取不同的对策。3.1.情理交融,使之激发潜能让学生能全面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评价,认识到自己是人并非神。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会一无是处,对自身的弱项或遇到挫折,持理智的态度。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将失败视为天塌地陷的事情,而是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现实。例如:针对孤僻怯懦型,要渗透到她们的心灵,关心她们的生活及交往的范围,不要以老师的威严震慑她们,而要以一个朋友的平常心来接近感染她们,使她们认识提高,斗志昂扬。而对随波逐流型,更要耐心劝告,以别人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与她们当前的情形作比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其认清竞争的形式,激发出自己的潜能。3.2.寻求补偿,使之抑短扬长对消极自卑型的学生,要设法予以心理的支持、补偿。因为有了自卑感就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弱点,强烈的自卑感会使学生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发展,即通过补偿的方式扬长避短,把自卑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归劝学生完全不必为自卑而彷徨,只要把握自己,成功的路就在脚下。在临床带教中,可适时地委以重任,体谅、信任她们,设身处地为其考虑,在消极期调整其工作岗位及强度,让她们有一个适应不良感受的阶段,以求得临床工作的安全。3.3.转移情境,使之自我完善转移对得意陶醉型非常受用,要让这些得意洋洋、自信十足、自我欣赏的学生从当时的情境转移到现实的工作中,提醒学生这种不良的心态很可能引起工作上的失误差错。注重血的教训案例分析,适当地挫挫她们怡然自得、孤芳自赏的傲气,让其归位现实紧张的工作节奏,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绝不能因一时的疏忽大意,从应聘成功的巅峰落到失败的低谷。3.4.正确引导,使之励志奋进对大彻大悟型,应正确引导、循循善诱,以积极的态度支持、鼓励学生,并帮助她们找出弱点所在,分析当前的择业形势,指引今后的方向,鼓起她们对待生活、工作的勇气,提高竞争意识,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今后漫长的道路,而对奋发向上型,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让她们承担起榜样的角色,要求其不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要提高小组成员的水平。在顾及临床工作的同时,要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协助带教老师搞好教学工作。4.小结择业期给中专护生带来了许多困惑,作为带教老师,要把握这段时期不同类型及性格学生的心理,并给予她们咨询帮助,以朋友的身份理解她们,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她们,使她们尽早地摆脱心理的障碍。降低择业期动荡的心理对临床工作的威胁性,顺利地完成实习。对应聘成功的学生,做好正确的引导,使其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而对应聘失败的学生,鼓励其从不幸中,提高认识,改善自我。与此同时,也建议医疗卫生机构能考虑将择业期定在整轮实习之后,以便降低学生紧张失措、心神不宁的心理,也让临床的带教老师们对学生的总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择业范文篇10

在**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一周年。区委、区政府邀请大家集在一起庆祝佳节,这是区委、政府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我们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关心。参加今天座谈会的有**区人民政府光良副区长,市军转办**主任和**同志,区公安分局国保大队**大队长、区人武部**科长、**科长,自主择业军转干部31名同志和区人事局股级以上干部。今天座谈会共有两个议程,一是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讲话,二是请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代表就半年来的工作作交流发言。下面进行第一个议程,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讲话,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二个议程,请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代表就半年来取得的成绩作交流发言,首先请**同志作交流发言,大家欢迎。

请**同志作交流以言,大家欢迎。

请**同志作交流以言,大家欢迎。

请**同志作交流以言,大家欢迎。

请**同志作交流以言,大家欢迎。

请**同志作交流以言,大家欢迎。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议程在大家积极的发言中圆满完成,会上,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作了重要讲话,**副区长总结了2008年上半年**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对我们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半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我们军队转业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同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代表结合自己半年来的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对我们下一步更好的服务好、开展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合理性建议,这些建议和光良副区长所作的要求,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