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4:31:30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1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西藏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西藏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西藏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西藏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西藏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西藏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西藏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西藏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西藏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4]第二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会议文件.2003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2

论文摘要:增长极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理论,用来指导区城经济的发展有其严格的条件很设。当前中国经济落后地区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也就不能用增长极理论来指导这些落后地区的区城发展。文章认为,为使我国更快地实现全面小康,实行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重战略,培育区城产业集群,这是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区城经济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如何通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并以此带动区域经济整体推进,实现共同发展,许多地方政府仍把“增长极”理论作为制订区域发展计划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方法积极加以实施。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各地区经济基础各不相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如果不加区别、千篇一律地套用增长极模型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不具有操作性,而且很可能使区域开发走上歧路。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讲,不能盲目寄希望于通过确立“极化”效应来实现经济腾飞,应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积极实施发展战略,逐步提高区域竞争力,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并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一、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范畴和主要特点

增长极的概念,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于1955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一篇题为“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佩鲁认为空间是一种“受力场”,经济空间与一般的地理空间完全不同,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按照佩鲁的观点,济的长主要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而创新并不是在所有产业均衡推进,总是倾向于集中在一些特殊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是主要的创新源,因此它的产值增长大大高于工业产值和国民经济产值的平均速度。当这种产业增加其产出(或增加购买生产性服务)时,对其他产业具有极强的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能带动其他产业(或投人)的增长,这种产业就是推进型产业(PropulsiveIndustry),或称之为增长诱导单元(Growth-InducingUnit),即增长极,而受增长极影响的其他产业就是被推进型产业。佩鲁认为,这种推进型产业和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的“产业联合体”,通过产业间向前、向后的连锁反应,从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到最终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

分析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我们发现这是一种发展的理论,并不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组织模式,它和赫希曼、缪尔达尔等提出的“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和“回流效应”、“扩散效应”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长极是一个抽象的纯经济概念,与地理空间无关。增长极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是没有经过严格逻辑证明的,它在怎样确定推动型产业和适宜发展增长极的地点、增长极对其他产业或其他地区扩散经济效果的机理分析、增长极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动力解释等方面都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佩鲁所认为的增长极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全球性的,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心与的地域集聚、扩散并不一致。而他所认为通过增长极能使整个区域得到发展的“通道”,并非是人们所熟悉的空间上的运输路线、通讯设备等外部性设施,而是特指经济的内在联系。

2.增长极理论强调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技术进步或创新,而创新一定集中于一些特定的产业(推进型企业)。佩鲁进一步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熊彼特片面注重私人厂商的作用,特别是大型私营厂商的作用。但是当局和他们的首创精神以及较小的、为适用于当地情况所作的创新也同样重要,不容忽视”。在佩鲁看来,最具有创新性的经济活动必定发生于大的经济单元中,这种经济单元往往也就是推进型产业。增长极既是创新的发源地,又是扩散源,因此短期垄断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极化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要通过积极培育增长极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3.增长极理论强调“产业联合体”。联合体中的每一个体相互间既是供应者又是消费者,存在着支配和联系的关系。一方面,推进型产业的成长和创新速度要比其外界快得多,处于产业联合体中占支配的地位,能够完全实现规模经济,在自身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支配产业的发展,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型产业的成长可以通过产业之间前向连镇、后向连锁以及旁侧的联系,把经济增长扩散到各个企业或各个地区,最终达到收人分配的均衡,正因如此,佩鲁主张政府要对推进型产业进行投资,保证其绝对的支配地位。

二、用增长极理论指导经济落后区域发展的陷阱

自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西方许多国家都把它应用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之中,但效果其实很不理想。比如意大利南部的开发计划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例。在1957一1966年期间,意大利为了解决南贫北富的地区二元结构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南部选取4个增长极典型区,建立了钢铁、石油化工、机械、金融加工、电机等“推进型”产业,还配置了与此相联系的一大批小企业,然而由于增长极自身的一些缺陷和运用不当等多种原因,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在我国,增长极理论也曾广泛被各地方政府作为振兴区域经济的法宝而加以积极实践,但总的看来,成功者寥寥(东部沿海不少地区取得的成功,其实是实施了“综合改良”后的增长极理论,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在此不加展开和讨论)。比如宁夏西吉县政府曾经以增长极理论来制定区域发展计划,希望通过大力扶植和创建豌豆、土豆、畜产品加工等“推进型”企业,形成“产业联合体”,然后利用这些产业向前、向后的连锁来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全县的经济增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还是无法实现县政府的意图。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增长极理论在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实践中的不成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反思:

1.理论自身的不完整性。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发展理论,可以说增长极理论是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证明的。佩鲁及其追随者在提出“增长极”概念的基础上,没有进一步将该理论系统化、模型化,以至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怎样来确定推动型产业和适宜发展增长极的地点,推动型产业的支配效应即集聚经济的正负效应表现如何,增长极理论自身的数量、规模、内部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所有这些理论的缺失,都将导致实践的无法落实。因此,当经济落后地区从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简单地将增长极理论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其实践肯定会出现问题,有的甚至是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操作。

2.理论的不可操作性。严格讲,增长极理论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只可作为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不能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模式。在增长极理论中,经济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全球性的,与我们认为的地理空间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在这种空间中的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空间中的集聚、回流、扩散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如果按照增长极理论的要求,我们其实是无法考察任何空间中两个地方的各种物质流、资本流、劳动力流、技术流、信息流,从而也就无法在实践中去讨论增长极的支配效应、联系效应以及分配效应。如上面提到意大利南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新建的大型现代化企业与当地的产业没有发生预期的联系,无法形成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因此也就无法形成增长极。

3.理论的区位选择和时间选择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来讲,正是由于增长极理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区位背景,决定了其不适合指导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佩鲁是从处在比较成熟阶段的经济现象出发来研究增长极的,因此,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前提就是市场的有效需求。而能形成有效需求的地区,一般来讲区域经济都已经进人成长的阶段,区域内各类产业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区域产业链基本形成,然而,这些条件恰恰正是经济落后地区希望通过形成增长极来达到的。由此可见,这种实践中的悖论注定了增长极理论不能作为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组织模式。综观我国不少落后地区实施增长极模式最终失败的案例,大都经历了以下的过程:地方政府大力在落后地区新建“推动型”企业~企业生产率低下,缺乏商品市场开发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新的企业无法发展下去,产业之间无法形成连锁,要素无法向外扩散~增长极无法形成,暂时形成“飞地”经济~原来的“推动型企业”进一步萎缩,经济发展受阻。

三、对经济落后地区推进区域发展的两点建议

综观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后各地区的发展,东部沿海绝大部分省市已经实现了经济的起飞,而大多数中西部地区还是无法摆脱贫困,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逐渐拉大的趋势。如何加速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国地区经济差异逐步缩小并最终全面走向现代化,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

1.实现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重战略

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劳动力相对充足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奈赋特点,可以通过发展资源输出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但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创造性资源”,而这些非自然性质的资源在国际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性非常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地区要素察赋的依赖。因此今天再在缺乏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的情况下实施单一比较优势战略,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样,按照后发优势理论,经济落后地区可以直接学习、模仿、引进发达地区的技术和制度,超常规地提高效益,达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但是这种后发优势并非是落后地区实际拥有的优势,它只是潜在的一种发展可能,而且对人力资本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缺少了投资环境和高素质的人才,那么只有模仿没有创新,最终也无法实现经济的腾飞。

从当前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看,既具备比较优势的基础,又具有后发优势的条件,因此可以采取双重优势战略的组合,既避免依靠单一优势的缺陷,又综合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特点,迅速缩小同先发地区的差距。通过比较优势建立起一批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成地区特色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同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学习、模仿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轨迹,在技术和制度上与发达地区接轨,甚至后来居上,使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实现经济转型。日本和许多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都是采用了双重优势战略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务员之家:

2.培育区域产业集群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3

论文摘要:增长极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理论,用来指导区城经济的发展有其严格的条件很设。当前中国经济落后地区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也就不能用增长极理论来指导这些落后地区的区城发展。文章认为,为使我国更快地实现全面小康,实行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重战略,培育区城产业集群,这是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区城经济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如何通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并以此带动区域经济整体推进,实现共同发展,许多地方政府仍把“增长极”理论作为制订区域发展计划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方法积极加以实施。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各地区经济基础各不相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如果不加区别、千篇一律地套用增长极模型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不具有操作性,而且很可能使区域开发走上歧路。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讲,不能盲目寄希望于通过确立“极化”效应来实现经济腾飞,应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积极实施发展战略,逐步提高区域竞争力,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并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一、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范畴和主要特点

增长极的概念,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于1955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一篇题为“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佩鲁认为空间是一种“受力场”,经济空间与一般的地理空间完全不同,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按照佩鲁的观点,济的长主要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而创新并不是在所有产业均衡推进,总是倾向于集中在一些特殊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是主要的创新源,因此它的产值增长大大高于工业产值和国民经济产值的平均速度。当这种产业增加其产出(或增加购买生产性服务)时,对其他产业具有极强的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能带动其他产业(或投人)的增长,这种产业就是推进型产业(PropulsiveIndustry),或称之为增长诱导单元(Growth-InducingUnit),即增长极,而受增长极影响的其他产业就是被推进型产业。佩鲁认为,这种推进型产业和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的“产业联合体”,通过产业间向前、向后的连锁反应,从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到最终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

分析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我们发现这是一种发展的理论,并不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组织模式,它和赫希曼、缪尔达尔等提出的“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和“回流效应”、“扩散效应”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长极是一个抽象的纯经济概念,与地理空间无关。增长极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是没有经过严格逻辑证明的,它在怎样确定推动型产业和适宜发展增长极的地点、增长极对其他产业或其他地区扩散经济效果的机理分析、增长极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动力解释等方面都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佩鲁所认为的增长极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全球性的,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心与的地域集聚、扩散并不一致。而他所认为通过增长极能使整个区域得到发展的“通道”,并非是人们所熟悉的空间上的运输路线、通讯设备等外部性设施,而是特指经济的内在联系。

2.增长极理论强调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技术进步或创新,而创新一定集中于一些特定的产业(推进型企业)。佩鲁进一步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熊彼特片面注重私人厂商的作用,特别是大型私营厂商的作用。但是当局和他们的首创精神以及较小的、为适用于当地情况所作的创新也同样重要,不容忽视”。在佩鲁看来,最具有创新性的经济活动必定发生于大的经济单元中,这种经济单元往往也就是推进型产业。增长极既是创新的发源地,又是扩散源,因此短期垄断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极化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要通过积极培育增长极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3.增长极理论强调“产业联合体”。联合体中的每一个体相互间既是供应者又是消费者,存在着支配和联系的关系。一方面,推进型产业的成长和创新速度要比其外界快得多,处于产业联合体中占支配的地位,能够完全实现规模经济,在自身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支配产业的发展,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型产业的成长可以通过产业之间前向连镇、后向连锁以及旁侧的联系,把经济增长扩散到各个企业或各个地区,最终达到收人分配的均衡,正因如此,佩鲁主张政府要对推进型产业进行投资,保证其绝对的支配地位。

二、用增长极理论指导经济落后区域发展的陷阱

自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西方许多国家都把它应用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之中,但效果其实很不理想。比如意大利南部的开发计划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例。在1957一1966年期间,意大利为了解决南贫北富的地区二元结构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南部选取4个增长极典型区,建立了钢铁、石油化工、机械、金融加工、电机等“推进型”产业,还配置了与此相联系的一大批小企业,然而由于增长极自身的一些缺陷和运用不当等多种原因,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在我国,增长极理论也曾广泛被各地方政府作为振兴区域经济的法宝而加以积极实践,但总的看来,成功者寥寥(东部沿海不少地区取得的成功,其实是实施了“综合改良”后的增长极理论,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在此不加展开和讨论)。比如宁夏西吉县政府曾经以增长极理论来制定区域发展计划,希望通过大力扶植和创建豌豆、土豆、畜产品加工等“推进型”企业,形成“产业联合体”,然后利用这些产业向前、向后的连锁来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全县的经济增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还是无法实现县政府的意图。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增长极理论在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实践中的不成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反思:

1.理论自身的不完整性。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发展理论,可以说增长极理论是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证明的。佩鲁及其追随者在提出“增长极”概念的基础上,没有进一步将该理论系统化、模型化,以至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怎样来确定推动型产业和适宜发展增长极的地点,推动型产业的支配效应即集聚经济的正负效应表现如何,增长极理论自身的数量、规模、内部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所有这些理论的缺失,都将导致实践的无法落实。因此,当经济落后地区从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简单地将增长极理论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其实践肯定会出现问题,有的甚至是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操作。

2.理论的不可操作性。严格讲,增长极理论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只可作为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不能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模式。在增长极理论中,经济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全球性的,与我们认为的地理空间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在这种空间中的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空间中的集聚、回流、扩散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如果按照增长极理论的要求,我们其实是无法考察任何空间中两个地方的各种物质流、资本流、劳动力流、技术流、信息流,从而也就无法在实践中去讨论增长极的支配效应、联系效应以及分配效应。如上面提到意大利南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新建的大型现代化企业与当地的产业没有发生预期的联系,无法形成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因此也就无法形成增长极。

3.理论的区位选择和时间选择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来讲,正是由于增长极理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区位背景,决定了其不适合指导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佩鲁是从处在比较成熟阶段的经济现象出发来研究增长极的,因此,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前提就是市场的有效需求。而能形成有效需求的地区,一般来讲区域经济都已经进人成长的阶段,区域内各类产业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区域产业链基本形成,然而,这些条件恰恰正是经济落后地区希望通过形成增长极来达到的。由此可见,这种实践中的悖论注定了增长极理论不能作为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组织模式。综观我国不少落后地区实施增长极模式最终失败的案例,大都经历了以下的过程:地方政府大力在落后地区新建“推动型”企业~企业生产率低下,缺乏商品市场开发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新的企业无法发展下去,产业之间无法形成连锁,要素无法向外扩散~增长极无法形成,暂时形成“飞地”经济~原来的“推动型企业”进一步萎缩,经济发展受阻。

三、对经济落后地区推进区域发展的两点建议

综观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后各地区的发展,东部沿海绝大部分省市已经实现了经济的起飞,而大多数中西部地区还是无法摆脱贫困,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逐渐拉大的趋势。如何加速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国地区经济差异逐步缩小并最终全面走向现代化,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

1.实现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重战略

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劳动力相对充足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奈赋特点,可以通过发展资源输出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但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创造性资源”,而这些非自然性质的资源在国际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性非常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地区要素察赋的依赖。因此今天再在缺乏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的情况下实施单一比较优势战略,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样,按照后发优势理论,经济落后地区可以直接学习、模仿、引进发达地区的技术和制度,超常规地提高效益,达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但是这种后发优势并非是落后地区实际拥有的优势,它只是潜在的一种发展可能,而且对人力资本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缺少了投资环境和高素质的人才,那么只有模仿没有创新,最终也无法实现经济的腾飞。

从当前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看,既具备比较优势的基础,又具有后发优势的条件,因此可以采取双重优势战略的组合,既避免依靠单一优势的缺陷,又综合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特点,迅速缩小同先发地区的差距。通过比较优势建立起一批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成地区特色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同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学习、模仿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轨迹,在技术和制度上与发达地区接轨,甚至后来居上,使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实现经济转型。日本和许多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都是采用了双重优势战略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务员之家:

2.培育区域产业集群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4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最初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者地区,按照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增长极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乡村旅游中的增长极就是需要重点建设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即通过精心选择和努力培育乡村旅游的增长极来带动辽宁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在对辽宁省乡村旅游进行整体布局时,需要把那些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旅游目的地作为乡村旅游增长极来培育,集中主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开发,并以此来带动其他周边乡村旅游地的发展,促进区域乡村旅游的有序推进和健康成长。

二、增长极理论对乡村旅游效应分析

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由于其自身拥有的一系列优势和所处的领先地位,决定它对区域旅游会产生示范作用。不仅会自身形成强大的规模效益,而且会与周边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互动,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乡村旅游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要素不断趋向增长极。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旅游要素生产和分配的极化,然后形成区域上的极化,从而获得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2.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乡村旅游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边乡村旅游区域扩散的过程。扩散效应促成各种旅游经济要素从增长极向周边地区扩散,或者是凭借其影响力带动和分流一部分经济要素向其周边地区聚集。通过发挥增长极的推动力带动周边落后乡村旅游地区经济向前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作为增长极乡村旅游区域的差距。在乡村旅游增长极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应当发挥主要作用,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扩散效应会逐渐加强并超过极化效应从而带动增长极周边乡村旅游地区共同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中依据增长极理论发展辽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

1.辽宁省乡村旅游市场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缺少核心竞争力。辽宁省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乡村旅游建设思路容易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背离了“朴素、自然、宁静”的基本要求,有贪大求全的迹象,其娱乐配套设施与乡村旅游的本质也不相符合,高档餐饮、高档洗浴豪华客房等设施越来越多,扭曲了乡村旅游的本色,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原意,也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采用增长极理论区分对待不同的地区乡村旅游,确立并重点培育增长极,树立并提升增长极的核心竞争力,打破低质化、同质化乡村旅游格局,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新道路。

2.辽宁省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并不均衡。根据吴必虎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乡村旅游地应当主要分布在距主要城市100km范围内,而且在总体上呈距离衰退趋势,即与城市距离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规模越小。辽宁省有14个城市,但各市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均衡,辽宁中部城市群形成比较早,集中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一大批大中型城市,城镇化水平之高居国内城市群的前列。这一区域大多数乡村旅游目的地与城市距离都接近100km距离内,因而非常适宜城市居民“逃离城市到乡村休闲”的需要。此外,辽宁南部以大连为前沿的沿海经济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滨海乡村旅游资源,城镇化进程也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与之形成对比的辽宁西部和北部的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环境压力较大,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特色不十分明显,乡村旅游缺乏吸引力和便利条件。因此从全省范围来看,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阶段对全省的乡村旅游区域分层次的进行层级定位,确定不同层级的增长级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增长级,充分发挥不同增长极在不同阶段的效应。对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增长极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育,实现有层次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

四、增长极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增长极发展理论注重选择合适的增长极,通过其极化效应,吸引各种经济要素,实现规模效益,然后通过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经交通线(轴线)波及整个区域,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其基本思路如下:

1.在辽宁省以沈阳中心,大连为前沿,丹东、锦州为两翼,选择一些发展条件成熟、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级增长极,明确确定其发展目标,完善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功能,形成一批引领作用强、示范意义突出乡村旅游目的地。

2.在辽宁中部城市群、滨海旅游区、辽东中朝边境旅游区和辽西走廊旅游区已经开辟的乡村旅游一级增长级周围选择若干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交通干线通过的乡村旅游潜力比较好的旅游地带,开发二级增长极,积极引导帮助这些地带受一级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作用影响,加速发展,形成轴线,点轴贯通,促成点——轴格局。

3.在发展轴线周围和阜新、朝阳等乡村旅游纵深区域再选择一些新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三级增长极,并通过扩散效应形成新的轴线。不同等级点、轴构成的点——轴系统逐渐形成,随着点——轴密度的不断加大,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相互协作的乡村旅游圈,从而实现辽宁乡村旅游的整体协调发展。

五、增长极理论应用于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精选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增长极,加强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建设。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重点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市场潜力大、配套条件好、带动作用显著的乡村旅游项目作为示范基地。针对这些重点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需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为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科技和艺术含量。每一个增长极应根据当地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突现个性、特色与新奇,防止与周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项目雷同,避免形成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2.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要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特色。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特色,避免城镇化倾向。乡村旅游开发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和挖掘,强化资源的特色和差异性,强调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安宁的环境氛围,突出休闲和野趣,展示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此外在保持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要注重开发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产品。要提供给旅游者栽种、采摘、耕耘、推磨、捕捞等乡村劳动的机会,让旅游者在体会农事艰辛的同时,获得农业知识、童年回忆、以及健身和娱乐。

3.围绕各级增长极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由增长极到点轴布局,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提高与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乡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好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就有了基础。在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中,要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交通、餐饮、住宿、洗手间、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点等配套设施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进行村容村貌整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营造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4.采取多种促销方式大力提高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辽宁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想获得主动权,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需要采用多种促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开设乡村旅游专栏和专刊、增设乡村旅游专题、调整乡村旅游节目时段,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要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结合自身定位,找准目标市场,有针对性的重点进行宣传促销。同时要利用当地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增长极的认同,自觉进行“口碑”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福建高等教育区域化增长极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高等教育走地方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福建省高教系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下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同样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本文认为要增强福建高等教育的整体竞争力,在省内也必须走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区域高等教育政策以促进省内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差异的扩大,协调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福建省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2006年,福建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7所。在校研究生2.28万人,本专科在校生46.13万人,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生136.28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2.87万人,副教授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25.76%。从地区分布看,闽南三市就集中了54所高校,已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八成,其它六市高校数量较少,区域分布极不均衡。

2006年每万人口在校生数全国排名16位,每万人口在校研究生数列全国第13位,在校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数占全国比例分别为2.58%、2.22%、1.69%,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区域GDP比重为全国第24位。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均在全国15位左右。

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其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不均衡,重要原因在于省内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其次是高等教育基础不平衡和各区域的文化、历史传统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只要是开放的高等教育系统,区域间冲突就不能避免,但任其发展或激化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会带来一些问题:教育公平等社会问题,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亦导致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根据经济学中的“鲶鱼效应”,如果一个区域存在几所实力相当的高等院校,才有可能相互竞争、相互促进,但是福建目前一流高校的稀缺造成区域内部高校的竞争动力匮乏;实践表明,高校实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关系,但该省高校竞争力整体不高、规模增长缓慢,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种不良循环,对全省高等教育事业、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负面影响。

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策略

(一)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来的,其中关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成为区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如前所述,与此相类似的,高等教育布局是否合理,对区域发展和高等教育全局发展亦有重要的影响。研究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问题,首先应该注意到区域发展理论群中的非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地高等教育的现状,这是教育资源不足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尤其对于高等教育不发达区域而言,这种状况尤为突出。

增长极(growth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布索•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部门增长极,即经济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空间增长中心,指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布局同样存在两种增长极: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增长极和高等院校的空间增长极。这两个增长极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有正负影响效果,即极化和扩散。其中,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核心地区积聚了周围区域的发展要素,剥夺了周边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相对应的,增长极对周围区域所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即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可以看到,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增长极(福州、厦门、泉州)对于其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也同时存在着极化和扩散作用。其中,极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也不难看到它们对周边区市的扩散作用。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总是同时存在,但并不是相等的,极化效应往往比扩散效应大得多。这也印证了福建省高校长期集中在极少数的几个区域,并呈现出增长极与周围区域差距日益加大的趋势。处于增长极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未引起周边落后地区的明显改变,而是整体发展缓慢,同时处于增长极的高等院校数量过少,缺乏竞争,陷入发展停滞不前的不良循环中。

(二)区域发展理论的运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解决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差异扩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该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增长极体系,合理配置专业增长极和空间增长极,强化增长极的正面作用,弱化增长极的负面影响。同时沿循高教专业增长极和高校空间增长中心这两条增长极主线培植新的高等教育增长极,具体可采用以下策略:

完善省内高等教育发展增长极体系。我国高等教育有全国一级的增长极,相当于省区级的增长极,如长三角地区;省内地区级增长极,如福建省以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市作为省级增长极;再往下,还可以分级到地区、县内增长极。

福建省应着力增加地区级增长级数量,选择适宜的地区培植新的高等教育增长极。依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通常不是布置在原有相当规模的地区中,而是在其附近或边缘,处在不发达的较低层次的发展轴线上,这样既可以使增长极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又能使一定区域获得增长极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三面傍山,属多山地带,且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眦邻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全省高等教育以福州、厦门为制高点,泉州为支撑,使闽东南沿海地区的高等教育率先得到发展。广大中部、闽北、闽西地区地处山区,经济不发达,高教事业也相当落后。闽北南平、三明地区,闽东宁德市以及闽西龙岩市等地区具有特殊的倚山临海的区位优势,有潜力培植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增长极。

培植地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增长极。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利用增长极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推动型产业。在研究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时,这一问题则转变为如何根据地方经济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确定龙头学科专业,打造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再依据优势学科专业所在地确定相应的高等教育空间分布格局。

合理规划高职高专院校是发展该省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一步,这是因为高职高专院校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上具备重点高校所不具有的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以下积极的作用:

扩大教育规模和范围,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级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市场短缺人才,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而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培养短缺人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具有显著的作用;推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通过不断生产出新知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以福建省高等教育不发达的漳州地区为例。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隔海相望。在产业结构方面,漳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拥有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和建材、旅游两个重点产业;目前漳州市仅有1所本科院校、5所高职高专院校,高校数量少且高职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漳州的高职院校应该着眼海峡西岸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漳州市支柱产业,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科学设置专业,注重专业极增长,致力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技术的发展。

地处闽东地区的宁德市海洋产业已成为闽东条件最为优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同时闽东农业资源丰富,茶叶和食用菌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但由于宁德地区高等教育严重滞后,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相当有限。为发挥当地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农业资源优势,应该加大对宁德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建立资金筹措的有效机制,以多种形式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多渠道吸引外资,创办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

加强闽南地区高教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根据福州、厦门、泉州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处主导作用和龙头地位的特点,闽南三地的高等教育应以海峡西岸经济中心区战略研究为重点;应通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扩散效应,带动全省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在继续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中,建设好一批部级和省级重点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优势学科,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提升办学水平,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发展新兴学科,积极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相互渗透。建设好福州地区国际大学科技园和厦门大学科技园,建立有效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

实施高校园区资源共享工程。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教园区集中办学的优势,整合资源,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开展高校间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设施共用。建设共享型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结论

计划管理体制的制约使高校存在教育资源结构性、规模性和管理性浪费,逐渐失去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为地方服务的热情,且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运用区域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重视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推行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模式,可使全省高等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实现优化配置,控制区域差异扩大,协调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同时服务地方,促进区域发展,为福建省实现高等教育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尝试运用经济学中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区域发展理论来探讨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策略,文中利用“增长极”概念探讨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不均衡性,另外,区域发展理论中的区域差异论、协调发展论及中心地理论等理论对区域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都有所启示,但限于篇幅,加之笔者研究尚浅,文中未详细展开。笔者希望本文能为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献计献策,也对区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秉安,李闽榕.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湘西;旅游业;不平衡发展;增长极

湘西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湘西州的简称。湘西地处武陵山脉中部,云贵高原东侧,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多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64.58万人,其中土家族105万人,苗族8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9%,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集居区。但是,湘西风景优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少数民族文化积淀浑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特色鲜明。现实条件决定了湘西经济发展只能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建立旅游优势产业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兴州富民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加入WTO以及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湘西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以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据,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实现旅游业快速发展,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统一,是当前湘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研究论题。

一、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内涵

不平衡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用来研究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工业为主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之前,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以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拉格纳为代表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区域差异是均衡机制失灵的表现,而这种失灵主要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妨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瓶颈。但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一体化,区域差异将自动消失。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平衡增长理论是从理性的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的方法,把问题过于简单化,在实践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缺点。因此,不平衡增长理论及其相应的发展战略就被提出来了,这一与平衡发展理论针锋相对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认为: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平衡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恰恰是不发达国家所没有的。因此,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来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域和产业。这就是不平衡发展理论中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来。他指出,“增长极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速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佩鲁的增长极思想所关注的是增长极的产业结构特点,他认为增长极既包括区域内部的主导产业,也包括与其密切相关的推动产业。主导产业与推动产业形成联合化、序列化的技术、生产和经济联系的产业综合体。佩鲁指出产业综合体的形成可以通过其伴随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但佩鲁忽略了增长极的空间意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布代维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推广,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把地理含义引入到增长极理论之中,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相联系的产业结构关系,而且包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因此,现代的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的含义包括了以产业综合体为中心的产业增长极,也包括区域关系中的空间增长极,在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经济效应出现。

(一)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生长和隆起运动,其生长的驱动力来源于创新能力很强的推动产业,推动产业将通过产业关联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链拉动资金、劳动、资源和人才、技术源源不断地流向增长极点,从而形成包括经济极化、产业极化、生产要素极化、功能极化和空间极化的复合型强劲增长极,在这个增长极里企业部门一般可以达到投资成本下降和纯收益增加的效果。

(二)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表现为生产要素由增长极向周围地区的“倒流”或“外溢”过程。产生“倒流”或“外溢”的主要原因是极化后的增长极的带动作用,随着增长极的增长,它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原材料及其配套部门发展,必须依托自身通过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传统产业外泄、企业裂变外迁等途径,一方面满足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湘西旅游业发展的概况

自古以来,湘西为湘川咽喉之地,历史悠久、山水奇特、民风淳朴,全州辖有吉首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八个县市。在这八县市的广袤大地上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历史文化积淀浓厚,民族文化景观荟萃,堪称旅游大观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湘西立足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开发了一大批美丽神秘、特色宣明、形式新颖的旅游景观。旅游业已逐渐上升为湘西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也成为湘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数据见表1。

湘西旅游业在早期的开发中决策者为了兼顾公平和效率,采取大推动战略为代表的平衡发展观。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有计划的在较大范围内对旅游业和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艰苦努力,湘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人问津到拥有国际品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2001年到2005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增加了3倍,旅游收入从仅仅2.18亿元,几乎增长了10倍达到20亿元,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达到16.15%的比例,远远大于湖南省7.01%的平均水平,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湘西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湘西州内旅游名胜区、森林公园、民俗园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实现了县县有景区,多区域、多角度开发多种旅游品种的全面开发,全州总动员大搞旅游项目,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有凤凰古城、吉首德夯民俗风情园、猛洞河漂流、永顺小溪原始次森林公园等。湘西旅游业开发一遍红火,与此同时,均衡发展的大推动战略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尖锐。旅游产品重复雷同,旅游市场混乱、竞争无序以及重复建设,对本身有限的资金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与破坏。当今,世界旅游市场大爆炸已经开始,我国加入WTO后,旅游市场的开放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为湘西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由于湘西经济的欠发达性、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性、要素的稀缺性和旅游市场的开放性,全面发展的大推动战略已经不再适应这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竞争的残酷现实,要求我们集中优势资源和要素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部门和地区,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有差异的发展优势产业和具有优势的地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全面发展。因此,以不平衡发展理论为指导规划发展湘西旅游业已是当务之急。

三、湘西旅游业采用点域发展战略模式培养增长极面临的现实困难

增长极的培养和发展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和政策环境之上,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应用,其目的也是通过增长极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以达到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当然这要一个发展过程,首先是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吸取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发展壮大自身,然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当然,在湘西这样一个客观条件存在不足的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实现在湘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很多方面的现实困难。

(一)招商引资难导致增长极发展资金供给不足

湘西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又闭塞,对资本的吸引力小。早期的经济开发过程中,政府采取“灵活处理”的态度,地方政府就拼命上项目,不择手段拉投资。部分政府官员大搞“形象工程”,把拉投资作为政治任务来部署,不惜牺牲自然资源和出台与自身条件不相符合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这样做并没有扩大招商引资,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造成规划不统一,管理也不严格,导致县市之间、乡镇之间恶性竞争,投资环境日渐混乱,一度出现投资者看好湘西的丰富资源和开发的大好势头却没有合适的项目去投资。2006年1-4月份湘西共有44个项目引进投资,实际到位资金2.7623亿元,位于全省倒数第一位。旅游业开发和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连续投资,与旅游业开发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失去了招商引资这一重要的融资渠道,光凭政府的财政来开发湘西旅游业是远远不够的。

(二)交通网络不够发达导致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受阻

增长极的发展是通过区位优势吸引周边的资金、人力等要素以产业集聚的形式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通过技术、组织、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等形式向周围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要素的流动、信息的传递都要以运输、邮电、通讯等交通网络为物质基础和媒介。湘西坐落在湖南西部的边远山区,离省会长沙有400多公里之遥,湘西一直把交通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湘西仍然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地区。全州还有30%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每平方公里的公路覆盖率不足1公里,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过州内的319、209、310、320、326国道年久失修,承运能力有限,唯一的一条过境高速公路还在建设之中,对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贡献也不大。通讯和邮电由于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发展缓慢,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均少于全省平均水平,落后的交通网络远远不能满足湘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成了湘西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瓶颈。

(三)经济结构支持不力影响了旅游增长极的发展速度

湘西地区不但经济总量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低,而且经济结构也比较落后,第一产业的比重太高,而第二产业比重过小。2005年湖南省的产业结构之比为19.5∶40.0∶40.5,湘西的产业结构之比是21.3:35.7:43,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旅游是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活动,缺少第二产业的支持,与旅游相关的商业和服务业就会受阻,游客除了观光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活动。那么,旅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就会大受影响,制约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四)城镇化建设落后影响了空间增长极的发展

湘西地处偏僻,远离大中心城市,受其辐射作用小,区内城镇数量太少,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小,城镇群体能力弱。因此,城镇内聚力和辐射力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其城市的应有作用,特别是宾馆饭店、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城镇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增长极理论,意味着应把资本集中地投入到区域最大的城市中心和产业中心的密集型产业,通过经济中心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是旅游空间增长极形成的基础,在旅游业规划、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湘西城镇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湘西旅游业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构想

所谓区域经济点域发展战略就是把区域内重点产业作为产业增长极,同时也是把区域内条件优越的点状区域作为空间增长极来发展的战略组合。

由于历史的沉积,湘西一直背着贫苦边区的沉重包袱。2005年全州GDP为123.87亿元,增长10.6%,人均GDP为4681.76元,而全省GDP增长为11.6%,人均GDP为10366元。湘西在经济总量的增幅和人均占有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湘西在旅游业开发的区位也很尴尬,北有张家界世界级自然、生态旅游胜地;南有怀化的芷江和通道等风景名胜区,居怀化交通枢纽而有通畅的交通网络;东有长株潭地区,是资金和人才的富有地,在发展旅游方面有资金和人才的相对优势;西有大西南旅游圈,地域广袤、资源丰富。客观上,湘西是旅游业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因此,发展湘西旅游业应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要素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具有资源优势的旅游景点。采取不平衡发展观的增长极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点域发展战略模式,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不平衡发展观的增长极理论上,故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也可叫增长极战略模式。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中的增长极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前者是区域内部的战略重点产业,后者是区域内部的战略重点区域。公务员之家

(一)确定湘西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增长极

空间增长极是指区域内部的战略重点区域,这个区域一般都是发展条件比较好、产业综合优势比较突出、区域条件好、投资环境较为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并有在短期内迅速崛起的点状区域,如城市、资源富集区、工业区、经济特区等。因而是决策者集中投资的重点受资区域,通过增长极的繁荣,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旅游业是一个依托性很强的产业,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可以在区域内部选择一个资源丰富且集中的点状区域作为发展的重点。通过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形成包括经济极化、产业极化、生产要素极化、功能极化和空间极化的复合型强劲增长极,为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商业、管理以及基础设施服务。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还会通过市场运行机制,产生扩散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中,同一区域内部增长极可划分为多个级别的增长极,湘西旅游业可以开发凤凰为一级空间增长极,吉首、永顺为二级空间增长极,采取一级增长极与二级增长极协调发展,共同带动的增长模式。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7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界爆发了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或不平衡增长的大论战,经济发展极理论应运而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等著作中首先提出以发展极为标志,以不平等动力学或支配学为基础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20世纪80年代增长极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其合理成分为我国的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所借鉴并有所创新,提出了梯度转移理论、点轴系统理论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但开阔了人们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视野,同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支持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的大背景下,转变传统的均衡发展思路,让发展基础和对外开放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率先成为区域增长极,通过他们的发展辐射带动全国发展,作为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在国家对外开放、体制改革、投资、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下,东部的极化效应得到发挥,吸引了包括海外资源和中西部资源的大量涌入,在东部沿海从南到北围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城市圈形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经济,形成了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增长极。

进入世纪之交后,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理论,特别是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大大地加快了中西部地区新增长极的形成。从中部地区看,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的主要增长极,比较令人瞩目。2004年以来,湖北省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全省生产总值在2005年6520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15806亿元,五年增长1.42倍,实现了年增长由1000亿到2000亿的跨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从728亿元增加到1919亿元,年均增长2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1.9%。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8万亿元和1.46万亿元,增长超过1.5倍。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03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5年的投资总和;“十一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9.6%。“十一五”以来,不但武汉及武汉城市圈率先发展,同时宜昌、襄阳两市的发展也随之提速。2008年,宜襄两市GDP双双突破1000亿元,是继武汉之后全省GDP率先超千亿元的大中城市。2009年两市经济总量达2544.34亿元,占全省比重19%。2010年两市经济总量达3085亿元,占全省比重19.51%,“省域副中心”作用开始显现,表明全省“一主两副”三箭齐发的格局开始形成。

但“一主两副”的格局尚处雏形阶段,增长极作用有明显的局限性。它具体表现在:第一,“一主两副”对全省的带动力仍显不足。从总量看,湖北地区生产总值不仅一直低于河南,与湖南相当,而且也低于2010年江西和山西。从经济增速看,“十一五”时期,湖北省GDP增长1.43倍,低于湖南(1.44);人均财政收入明显低于山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江西和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山西和湖南。第二,“一主两副”三极中,“主”强“副”弱的格局并未改变。2010年武汉GDP为5515亿元,占全省比重34.89%。第二位的宜昌为1547亿元,占全省比重9.78%。第三位的襄阳1538亿元,占全省比重9.73%。与河南省比较,郑州GDP为4000亿元,占河南省比重17.43%。洛阳2380亿元,占河南省比重10.37%。南阳2065亿元,占河南省比重9%。与湖南省比较,长沙市4547亿元,占湖南比重28.59%,岳阳1539亿元,占全省比重9.68%,常德1491亿元,占全省比重9.38%。第三,除“一主两副”三极外,湖北其他增长极太弱。昔日全国有名的老工业基地黄石市居然由湖北第二跌落至湖北第九。截至2010年末,湖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只有3个,而河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有12个,湖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也有6个。这也就是近两年湖北GDP被湖南超过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考虑强化新增长极的发展。就武汉城市圈这个老增长极而言,结构也亟待优化,改变武汉与周边八个城市发展差距太大的局面。根据2010年的数据,黄冈市GDP为850亿元,孝感市为800亿元,几乎只相当于武汉市的零头,且“1”对“8”的引领作用也不够。各市的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湖北以外,而不是武汉。在缺乏社会性专业化和协作的条件下,由政府通过计划和重点投资建立起来的增长极与增长极的自组织过程,被严格的行政体制所隔断,而且由政府推进建立的增长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表现出极大的疏离,使得企业间的连锁作用、扩散作用都未发挥出来,从而使现有增长极成为孤岛或飞地。

二、湖北老新增长极并举的基本思路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增长极理论;产业集聚;推进型产业

一、增长极理论及综合保税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涵。20世纪50年代,针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均衡增长观点,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最先提出来增长极的概念,奠定了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础。后来,以布德维尔和赫希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正,从而使增长极理论演化成区域发展理论中有影响的发展极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涵为:(1)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2)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增长具有规模性,二是增长具有推动性,三是增长的载体是工业的集合体。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3)增长极既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形成,也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诱导形成。一般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具备增长极自发形成的条件,只能依靠政府有计划的诱导,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立若干个经济增长极,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促进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2.综合保税区对区域开放性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也可以是城镇、城市群等等。中国选择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内陆城市建设综合保税区,依托综合保税区搭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平台,促进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并通过产业关联、地区联系发挥辐射、扩散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是目前各地政府运用增长极理论打造开放型经济的实践应用。综保区作为开放性经济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于:(1)综合保税区的区位优势、功能定位以及政策洼地,吸引外向型企业进区,通过产业聚集形成外部经济效应,使得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外部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外部经济效应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相比沿海城市,内陆地区对外经济水平不高,为保障和支撑综合保税区经济的发展,在选址上,主要考虑那些区域产业之间基本上形成投入产出链,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并且具备一定的要素禀赋的地区,再加上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政策优势,吸引了一批优质的外资企业、走出去企业,这些外向型企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通过外部经济效应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区内经济的迅速发展。(2)综合保税区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带动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区域品牌效应等一系列效应对邻近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撬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有研究表明,综保区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而在于带动区外经济的发展。综合保税区对邻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区内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带动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区域品牌效应等一系列效应充分发挥其区域增长极作用。综合保税区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和开放型经济的平台,区内面积一般不大,不能满足全产业链入区的需要,入区企业主要是产业链上的外向型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资金雄厚,拥有核心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产品附加值高,处于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其他譬如提供原料材、零配件生产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围绕龙头企业在区内或区外提供配套支持,并拉动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高端入区,周边配套,辐射带动,集聚发展的格局,综合保税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目标,以产业集聚为支点,通过扩散效应,撬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二、增长极视角下的湖南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状况自

2006年12月,国内首个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截止2017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有70多家。目前,东部沿海拥有综合保税区最多是江苏共计17个,而湖南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拥有衡阳、湘潭、长沙、岳阳和郴州5家综合保税区的省份(见附表1)。湖南综保区建成运行时间虽短,但发展速度快,2017年,全省共完成外贸进出口额2434.3亿元。同比增长3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四,位居中部第一。作为外向型经济集聚地的综合保税区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建成较早的衡阳综合保税区为例,2017全年进出口总值21.72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48.5%;增速位列全省五大综保区第一;一般贸易进出口额3.04亿美元,位列全省第三;共征缴税收总额3.28亿元。当年封关运行的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仅半年时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1.9亿元。但综保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主要表现为:1.综保区发展后劲不足,自身经济总量还有待提高。综保区的进出口量在封关运行后出现过高速增长,但在其后的1-2年内却急剧下滑和阶段性倒退,显示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据统计,2015年衡阳综保区完成进出口55.2亿元,2016年仅完成1.50亿元,同比增长-97.3%,仅占2015年全年的四分之一。2016年湘潭综合保税区在封关运行次年即完成进出口37.2亿元,2017年仅完成14.57亿元,不及上年的一半,同比增长-61.1%。从综保区对地区进出口额的贡献分析,以2017年的数据分析,岳阳城陵矶综保区为55.5%,郴州出口加工区为18.7%外,其他三家综保区都不足10%。综保区的自身的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见附表2资料来源:根据海关总署有关数据整理。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数据为当2017年7月-12月,郴州综保区为原出口加工区数据2.高端产业缺乏,区内产业层次还不足以对区外经济产生辐射作用。相比于全国大部分综保区,湖南省综保区起步较晚,在借鉴其他综保区的经验基础上,湖南综保区的产业定位基本上遵循错位发展,各有特色。衡阳综保区和郴州综保区对接广东产业转移,定位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装备的保税制造业,岳阳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和现代航运物流业;湘潭综合保税区主要目标是打造区域性智能制造集聚区、国际物流集散区和配套服务样板区;长沙黄花综保区主要发展临空偏好型的物流业、临空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保税贸易等四大产业。但纵观这几年的发展,湖南五大综合保税区普遍入驻企业质量不高,缺乏高新企业、龙头型企业,特别是外商和跨国公司入驻,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甚至有的综保区入驻企业中的大部分均未开展实际业务,有些企业入驻后因各种原因又转移业务重心,或办理注销登记,或从事与综保区产业定位不适宜的行业。衡阳综合保税区在前期入驻企业达23家,目前实际运营企业企业仅3家;岳阳综保区招商引资工作缓慢,目前仅7个项目开工建设,大部分项目处理签约和在谈阶段。高端产业缺乏,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是目前湖南省各综保区普遍现状,综保区内产业层次还不足以对区外经济产生辐射作用。通过分析,造成湖南省综保区对经济影响有限的原因既有先天不足,也有后天发展的阻力和障碍:(1)湖南省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但外向型经济水平不高。2017年,湖南进出口总额排名全国19位,在中部六省中仅高于山西。很显然,这种对外经济状况无法支撑综保区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决定了综保区的起步不高。(2)综保区作为适于贸易、物流和出口加工企业发展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般规划面积都不大,大多在3-6平方公里,适合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入驻。湖南省支撑产业为机电产品、工程装备等出口产品,对占地、厂房面积需求大,入驻园区形成龙头的困难较高。(3)一般认为,依靠全球采购并主要销往国外的电子、信息类产业是海关监管区域的最佳选择,但湖南省在承接沿海城市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中未能抢占先机。加上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现代化物流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物流成本和运营成本偏高,吸引外商投资的优势不明显。(4)湖南省综合保税区主要分布于湖南东部,布局过于集中,经济腹地出现重叠,各综保区各自为政,相互竞争,已形成的优势和资源不能共享。

三、进一步培育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型经济增长极的对策建议

1.重点培育创新型或推进型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产生的条件是必须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产业或推进型产业,能对上游和下游产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综合保税区要作为开放经济的增长极,需要培育一批外向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型、支柱性企业;主要途径有:(1)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培育本地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湖南省内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加工为主,可通过税收和土地租赁上的优惠,鼓励出口导向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区内设立研发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高附加值环节比重,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端产业升级转型。(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高新企业外商投资。有研究指出,相比于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应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的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先进制造、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培育创新型或推进型企业过程中,应做到:①避免出现飞地经济,所谓飞地经济是指这些新建设的推进型企业同当地的企业资源脱节,出现产业链的断层和连锁效应的中断,严重依赖资源,这些增长极被喻为“嵌在落后地区的飞地”,无法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更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②协调非贸易公司和贸易公司的比例。非贸易公司是指不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的企业,主要指区内金融企业、物流企业等服务贸易型企业。这些非贸易公司的存在为综保区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过多的非贸易公司入驻违背了综保区作为适于贸易、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企业发展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建区宗旨,不仅浪费了综保区内有限的土地资源,也挤占了其他贸易公司和生产企业进区的机会,不利于综保区长远的发展。2.创新政府管理机制,优化园区投资和运营环境。我国综保区都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起来,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一个统一的政府部门来规划和领导,在湖南省经济总量不大,外贸依存度不高的前提下,为避免各综保区之间无序竞争,建议:(1)在商务厅管理下设立一个综合保税区协调处,将全省综合保税区纳入整体规划,负责全省综保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招商引资导向及功能设计等事宜。各综保区管委员则负责政策落实、具体招商引资工作、日常运营监管等。建立协调机构有助于打破各个综保区的部门利益,避免重复招商,功能雷同,有利于加强各综保区的资源共享。(2)探索各综保区之间以及综保区与海港、空港的区区联动、区港联动机制,对内形成“一中心+四区”的格局,对外打通综保区与港口的物流通道和海关监管通道,确保各综保区之间,综保区与海港和空港的无缝对接,形成立体多方位的联动体系,优化园区投资环境。(3)切实解决好综保区和入驻企业员工的住房、教育、医疗、购物、银行等公共服务配套,努力营造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的园区软环境,确保入园企业扎下根来、放手发展。另一方面综保区管委员应多做企业工作,帮助其尽快知晓政策、利用政策、合法经营,同时坚持按国家法律法规办事,不断优化投资环境。3.争取海关新政复制推广,拓宽园区发展空间。2016年11月10日,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提出将自贸区形成的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其中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包括:“入境维修产品监管新模式”、“一次备案,多次使用”、“委内加工监管”、“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大宗商品现货保税交易”、“保税展示交易货物分线监管、预检验和登记核销管理模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保税货物流转监管模式”等7项。另外在全国部分海关特殊监管区试点推行了“内销选择性征税、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贸易功能区”等多项新政,郴州综保区成为“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在湖南省唯一的试点区。自贸区可复制政策的落实拓宽了园区企业发展的空间。如常州综合保税区复制推行上海自贸区的“特殊区域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政策以来,已有温康纳、恒泽供应链、天合光能等多家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开展实务操作,有效盘活园区库存资源2万平米,场站业务量提升50%以上。为促进这一利好政策顺利落地,各综保区应结合园区实际,加大对自贸区海关监管新政和试点政策的研究力度,并主动与税务、海关等部门对接,全力争取海关新政尽快在区内推广落实。

参考文献:

[1]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1997(1).

[2]田绿莎.衡阳综合保税区发展不容乐观值得关注[J].金融经济,2017(8).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9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西藏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西藏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西藏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西藏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西藏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西藏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西藏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西藏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西藏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增长极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理论;模式

引言

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当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结合区域规划理论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及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二者都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一,是建设增长中心,发挥经济带头作用;其二,是点轴网状空间建设,利用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优势。

一、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理论分析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创立的,世界经济要素的作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而非均衡增长是从区域增长极开始的,增长极的形成需要具备三种条件。其一,该区域需要有足够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群体。其二,该区域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其三,该区域要具有适宜的经济增长环境。例如,2015年甘肃省兰州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比重的30.9%,在全省市州中居第1位,生产总值是经济第二大城市庆阳市的的2.86倍,是天水市的3.85倍。因此是全省最大的增长极。甘肃酒泉、庆阳市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较小,但具有丰富的资源储藏,同时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酒泉等地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相反,甘肃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如甘南地区、临夏地区,虽然第三产业在该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较高,但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增长方式较为单一。因此,很难与省内其他地区的经济保持平衡发展①。费朗索佩鲁也提出这种非均衡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并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以致对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法国经济地理学家就此提出了“增长中心”的概念,布德维尔将经济活动在地理上产生的极化,可以看作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进行传导,其增长极的产生与地理空间推动有着极大的关联。巨大的推动将使得经济增长围绕出发点集中。由此,增长极以推进型产业复合体的城镇出现。增长极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推动型产业也可以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增长极的出现将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先产生极化效应其后产生扩散效应。

2.“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点轴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陆大道先生在1984年提出的,其理论是基于增长极理论和生产轴理论提出的。他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要素会在较好的城市区域集聚,聚集点即为城市,也可看作该区域的增长极,增长极呈无序点状分布,生产轴即为交通干线、水源干线或通信干线。点轴渐进扩散理论首先要在轴线上选择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进而在整体上推动该地域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进程。渐进扩散主要体现在轴线上城市的技术、人才、资源、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将向城市外落后的地区进行传播和渗透。轴线之间的紧密连接,也形成了线状基础设施束,线状基础设施束上的经济设施为周边各点之间生产要素的交换提供了可能。进而促使周边落后地区发展中心及轴线的形成。不同层级的发展轴线的形成,使得点与轴线相互连接组成的网状空间结构有序化,进而形成了点轴系统。点轴渐进理论揭示了地域空间结构的渐进式演化过程。这样的布局既可以避免中心城市孤立发展的局面,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引导周边区域的发展。例如在甘肃地区,其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且深居我国内陆腹地,受交通条件的影响,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更严重的是该地区人口的增长率较高,建设资金的缺乏更是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因此,现阶段甘肃区域经济规划的战略取向是“非均衡协调发展”,致力于经济增长轴的选择和培育。同时甘肃兰州地区也实施了“点轴渐进扩散”理论,通过建设不同等级的经济发展带,来调整国民经济,利用该发展模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区域各种经济活动中,使其在中心城市及发展轴线上产生巨大的集聚效果,以达到较快增长该区域经济的效果。

二、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分析与规划

1.区域分工、规划。根据我国类型经济区划分的经验,甘肃省的经济带划分可分为三个地带。例如中部的兰州经济带、西部河西经济带及东部的陇东南经济带。兰州经济带主要为兰白经济区与兰州新区,河西经济带包括张掖、酒泉等地,陇东南经济带包括平凉、陇南、甘南、庆阳等地。中部兰州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水平最高,兰州做为省级中心城市起到了极高的示范作用,在科技、经济、体制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兰州经济带的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具备综合性功能。河西经济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居中,但其发展潜力巨大,其拥有商业粮基地、有色金属基地等发展优势,河西走廊建设也成为了现代化经济中心,其为西北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陇东南经济带依托区位、产业、科技、文化的综合优势,突出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特色林果区等首位产业。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此外,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区按照经济发展强度可分为经济强发达区域、经济发达区域、经济相对不发达区域及经济落后区域。甘肃省的经济强发达区域即是兰州市,兰州市作为甘肃的工业区,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投资兴建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兰州市内具有大型企业较多,全区的工业经济总量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20%。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雄厚,以兰州、酒泉为中心的区域,其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相对不发达区域的特征是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活力不足。经济落后地区的特征主要包括自然条件较差、交通运输困难、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在改革开放后即得到证实,增长极的规划和制定需要考虑其地理位置、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情况。例如,甘肃河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即以“增长极”作为理论依据,以河西经济发展大致平衡为发展规划的基础,虽然河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在某些方面依然呈现出一系列不平衡的特性,但其作为经济增长极的潜力巨大。目前河西区域的经济增长趋势较缓,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极化效应的周期,并从空间上扩散效应的范围。

2.产业布局规划。兰州经济带的产业布局重点即为发展科技,以高新技术和重要技术装备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机械电子、医药食品、有色冶金及新兴建材等产业。各地区应按照不同层次的政策建设优良的龙头产业,促进龙头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使其为中心城市服务,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例如,以兰州新区为例,兰州新区应按照“两区一城四片”的布局构想发展。目前,兰州新区开发的目标已经转向内生性经济能力的培养,使其作为区域城市功能网络的重点节点,实现跨界基建、生产合作、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区域协调。此外,甘肃区域经济也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金融、信息、旅游、商贸等领域的发展。例如,河西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成为了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积极推动河西经济带旅游业及沿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利用沙产业的研究成果推动工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应做到资源环境的共享、依存,以合作、协调的态势统筹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发展。以河西经济区域为例,该地区建立了省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负责河西地区经济、环境状况、社会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并编制区域规划,对经济区各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进行协调和干预。

三、实现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对策

1.壮大兰州实力。兰州是甘肃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关键地区,加快兰州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居民生活设施、交通、通信、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为该地区人民创造与外界经济交流的硬件环境。甘肃省的公路干线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但想要发挥兰州的区域优势,就必须发挥其作为西北地区交通、科技、通信、商业贸易中心的优势。要加快公路干线网络化、高速化建设,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到各地市间的公路建设。同时也要提高干线路段的技术标准,提升铁路运行能力及速度。将全省14个地州市通过路网布局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交通运营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陇南线至兰州复线的建设,改善了西陇海兰新线路段运输的“瓶颈”,提高了该路段的交通运营能力。除了加快交通运输建设,还应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及金融融资的相关机制,以吸引东部地区及国外资金、技术和具有相对发展空间的产业。加快兰州市资本市场的发展,形成健全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能够促进兰州地区金融的深化。同时,直接融资更能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更能体现市场金融交易关系。兰州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并不完善,还需要一套适应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当地政府应鼓励地区性的金融机构,发展本地经济建设,同时也吸引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在兰州市建立分析机构,或吸引外资金机构到兰州建设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此外,要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力度。通过机制创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创造能够走出甘肃、打入全国市场的特色产品,增加企业效益。

2.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根据各地区的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的高级化与合理化。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人、分工互动、联动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特色经济区域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要以科技发展观指导产业的调整,用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例如,陇中地区兰州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要充分发挥兰州市交通、信息、人才的优势,发挥西部开发的关键作用,同时应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大力发展以兰州、白银为中心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新材料、医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术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建设。同时也应重视产业链条的拓展,将培养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育为工作的重点,尽快将甘肃地区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多环节、多层次地增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例如,河西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集聚为基础,加强酒泉、张掖等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培育和组群发展。大力发展冶金、精细化工工业,实现密集型绿洲,提升绿洲规模效益。河西地区以莫高窟最为有名,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应大力发展该区域的旅游产业,并以此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给甘肃地区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渠道。例如,针对甘肃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南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商贸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同时应注重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并积极强化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以利用外界的资源促进自身区域的发展。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