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9:07:10

运作范文篇1

一、资本运作的概念和资本运作的方式

资本运作的概念为中国企业界所特有。西方没有资本运作的概念,只有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中国资本运作的概念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它除了包括西方的企业并购和整合外,还包括上市融资(注:上市融资其实也是零卖企业股权)和企业整体或部分资产出售。

企业资本运作的具体方式可细分为7种:

a、成立新公司;

b、发行股票或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

c、配股、派送红股、增发新股;

d、股权转让、转增股本;

e、股权回购(减少注册资本);

f、企业的合并、托管、收购、兼并、分立;

g、风险投资,等等。

二、我市外商投资企业资本运作的基本形式

近几年泰州市外商投资企业资本运作的形式主要有:外商并购内资企业股权后变更为外资企业;外方收购中方投资者部分股权达到控股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目的;外方收购中方投资者全部股权变合资为独资,达到独享丰厚利润的目的,同一外方投资的多家外资企业在各自定期减免税享受期满后进行合并;税后分得利润再投资转增股本;借壳上市企业股权被境外公司收购等等。

三、加强外商投资企业资本运作管理需要重点研究的法律法规

一是外商投资企业资本运作涉及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方面的规定。每个外商投资企业都须涉及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的概念。投资总额是一个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的总和;注册资本是投资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也是投资各方对外商投资企业承担责任的限额。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关系,可简单表示为: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借款。为防止注册资本过少,借款比例过大,风险分担不合理,中国法律规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须符合下列标准:

投资总额(美元)注册资本(美元)

300万以下占投资总额7/10

300万以上1000万以下占投资总额1/2

(若在420万以下至少210万)

1000万以上3000以上万以下占投资总额2/5

(若在1250万以下至少500万)

3000万以上占投资总额1/3

(若在3600万以下至少1200万)

因此,当收购或重组使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或注册资本发生任何改变时,应始终保持它们之间的比例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外合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企业法及其细则的规定,作为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企业,外方的出资比例至少占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25%,由此,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企业才可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及其他各种优惠待遇。

二是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7]71号),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资本运作涉及的有关营业活动延续性认定、资产计价、税收优惠和亏损结转等税务处理问题进行了统一和规范。通知规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后的企业,其内外资股权比例不符合有关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规定比例的,除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以外,不再继续适用外商投资企业有关的所得税法律、法规,而应按照内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法律、法规进行税务处理。同时,对重组前的企业根据税法第八条规定已享受的定期减免税,应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凡重组前企业的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权,在企业重组业务中没有退出,而是已并入或分入合并、分立后的企业或者保留在股权重组后的企业的,不论重组前的企业经营期长短,均不适用税法第八条关于补缴已免征、减征的税款的规定。

(二)凡重组前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在企业重组业务中,将其持有的股权退出或转让给国内投资者的,重组前的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适用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规定年限的,应依照税法第八条的规定,补缴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上述两个方面的规定,都从不同的侧面要求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25%这个底线。如果外商投资企业存在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以及不按期缴付注册资本的行为都要纳入工商、税务监管的重点。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在进行资本运作时,若因收购或重组导致外方的出资比例少于25%,则原有的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企业将被视同一个一般的内资企业,将丧失作为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企业可享受的一切优惠待遇,并可能包括补缴以往所享受的所有税收优惠待遇。

若外方要完全撤出其投资而将其在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或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中方或其他的中国公司,则原有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或外商独资企业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中国内资企业,正如以上所述它便不能再享受原来所享受的任何优惠待遇。同时,如果是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且经营期在10年以下的,则还须补缴以往所享受的所得税“二(年)免三(年)减半”的优惠及其他任何税收优惠。由于这些规定的存在,使得外国投资者采用股权转让方式撤资在经济上很不划算,因此,有些外国投资者通常谋取以外商投资企业清算解散的方式来撤资。

四、企业资本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涉税风险

一是外商收购资产设立新公司涉及的税收执法风险。外商可通过收购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资产并成立另一新的外商投资企业,而现有外商投资企业予以解散。这种收购资产的方式,对外商来说,其有利的一面是,外商作为收购方无需承担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任何债务或责任;其不利的一面是,收购资产一般会涉及多种税负,如增值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预提所得税等。对税务机关而言,无论是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整体出售,还是新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成立,都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监控管理问题。旧企业财产转让所得如何确认和计量、新企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和处置时对当期所得额的影响等,如果对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不熟悉、对企业资产转让与受让的时间、交割的价格和过程不掌握,就有可能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

二是外商收购股权变更原公司涉及的税收执法风险。外商也可通过收购现有外商投资企业中方或外方的股权而成为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一方,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继续经营。这种收购股权的方式,对外商来说,其有利的一面是,相对收购资产的方式,税务问题不多,一般只涉及预提所得税,所以实践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外商均采用收购股权的方式;其不利的一面是,外商作为现有外商投资企业新的投资方,要与其他投资方一样按投资比例承担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所有债务和责任。所以外商在收购现有外商投资企业中方或外方的股权前,一般都会聘请律师、会计师或审计师、工程师对现有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全面的谨慎的调查,以免掉入陷阱。外商收购股权,通常又有下列两种方式:

1、直接收购。是指外商在中国境内直接收购外商投资企业中方或外方的股权。这种收购方式有利的一面是,外商可以更有效地参与或控制其所收购的外商投资企业,此外,若该外商用其在中国其他外商投资企业所分得的利润收购或投资于一个新的外商投资企业,还可享受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退税40%的优惠待遇;不利的一面是,这种收购须经外商投资企业董事会和各股东方的同意以及原审批机构的批准,将来的再转让还须再经批准,有诸多不便。

2、间接收购。是指外商在中国境外通过收购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在中国境外公司的股权以达到间接拥有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这种收购方式的有利一面是,纯属中国境外交易,无需经中国任何方面的批准,再转让中国境外公司的股权也很方便,也不用缴中国有关的税负;不利的一面是,外商不易直接参与或控制外商投资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

上述收购股权的方式对税务机关来说,税收监控和管理的责任与风险依然较大。外商在中国境外间接收购企业股权,一般不涉及中国税收监管问题,但是,如果外商直接收购外商投资企业中方或外方的股权,就涉及到股权转让收益的税收监管和外商直接再投资退还企业所得税的监管问题。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转让中国境内企业股权,一般来讲,都要对股权转让收益按照10%的税率征收外国企业所得税。而外商以其在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税后分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新办外商投资企业或增加原企业注册资本可以享受再投资退税优惠。但是如果是用税后分得的利润购买已经存在企业的股权是不可以享受再投资退税待遇的。如果我们对政策不熟悉,对股权转让的价格、成本、收益计算不准确、对股权收购进行再投资的方式不调查清楚,就有可能少征税款或多退税款,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资本运作中注册资本和外方到位注册资本比例变化涉及的税收执法风险。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企业,无论是设立初期还是其后的资本运作,其合同、章程和相关批准证书中,外方的出资比例能够达到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25%,但实际到位资本中,外方的出资比例如何,仍值得关注。从企业方面来说,外商投资企业各方的出资应按法律和合同规定及时到位,包括收购或重组所需投入的资金也应及时到位。否则,外商在其实际缴付的出资额未达到其认缴的全部出资额前,只能按其实际缴付的出资额的比例分配收益。已投入的资本金未达到企业投资各方已到位资本金25%的外商投资企业,不予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收优惠待遇。就税务机关方面而言,如果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后,不及时掌握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比例的变化和外方实际到位注册资本比例的变化,就有可能让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从而导致税收执法风险。

五、关注企业资本运作,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无论企业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资本运作,税收执法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税务机关,无权干预企业资本运作的时机、方式,但有责任对企业资本运作的结果及所涉及的税收问题进行调查、监控和管理,防止因监管不力而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如何有效地防范企业资本运作可能导致的税收执法风险主要方法有四。

一是要积极主动地关注企业资本运作的信息披露。重点解读企业的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对企业对外投资、对内增资减资情况、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构成比例情况进行动态把握。

二是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重视对企业具体情况的实地调查和研究,不断促进税制和政策完善。针对税制本身的缺陷和税收政策的漏洞,作为基层税务部门而言,虽然没有修改完善的权力,但可加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积极向上级提出解决完善的对策,进而推动税制和政策的不断完善。

三是加强企业资本运作专题业务的教育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执法水平。建立和完善促进干部学习业务、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鼓励干部报考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将拥有这“两师”资格的干部放在国际税收征管第一线。

运作范文篇2

【关键词】资金运作理想状态现状对策

一、资金运作的理想状态

对企业的资产经营而言,所占用的资金应该能促使其快速流动,主要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资金的流动和周转。一方面,要保障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和现金支付及偿债信誉的良好,必须保证部分资金;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利润主要是靠流动资金的周转来实现的,所以企业要实现最大收益必须加快资金的流动和周转。

(一)资金平衡

企业要实现其有效地资金运作首先要使资金得到平衡和保证,主要从三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营运资金(也叫营运成本)要充足,结构性负债要大于结构性资产,以便为日常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资金。第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测算和平衡要得到保证。第三,归还短期借款或债务所需资金要得以平衡。

资金平衡和落实好的原则:第一,资金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得以保证。第二,按重要程度对资金使用期内的各项业务进行分类排序,优先安排既重要且安全度高、获利率高、占用期短的业务。第三,切忌资金使用上的平均主义,摒弃旧的资金使用习惯,去除过时的、不需要的、无效的业务支出。

(二)资金流动快速

1.存货比率要合理。存货比率是存货与流动资产总额之比。这里所指的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备品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因为所有这些都占用着企业资金并影响着企业资金的周转。企业应对采购物资实行定额控制,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使物资结构趋于合理,尽量减少储备资金和成品(商品)资金的占用。存货比率多大为宜,依各行业、各时期、各企业情况不同而不同。但首先必须转变“库存越多越保险”的传统观念,存货是越少越好。其次必须注意“原材料——生产——产成品”三段占用的分布,避免两头大中间小。

2.“三期”控制要严格。存货周期、应收账款周期及应付账款周期要严格控制。存货周期是通过当期的销售额和库存资金占用之比来体现的,只有通过缩短存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和减少库存,加速产品销售,才能缩短存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应收账款周期即账款回收天数,应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政策,千方百计缩短账款回收期。比如实行清欠收款责任制、奖罚制度、仲裁和诉讼等。应付账款周期是指充分利用供货方允许企业支付货款的期限,这样企业可以利用这部分资金来周转,但也应注意不能因拖延应付账款周期而影响企业信誉。

3.“三率”要合理。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要合理。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对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可用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以2:1为宜,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可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1:1为宜。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当前或近期需支付现金的能力,应努力保持企业各项现金收入之和略大于各项现金支出之和,即接近所谓理想的“现金余额为零”,说明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

4.“三费”要降低。即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要降低。这三项费用可以说是直接“耗用”了的一部分流动资金。我国由于历史形成的各方面因素,除产品销售费用相对较低外,其它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大大高于国外同类企业的水平,吃掉了企业相当大的一块利润。因此,严格控制并努力降低“三费”是企业当务之急。我国加入WTO后,企业与全球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而企业的资金运作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乃至企业现代化管理中举足轻重,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倍加关注,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二、我国企业资金运作的现状及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机制不健全,经营者的一些意识跟不上市场的步伐,以及资金运作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等。当前企业资金运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科学论证,投资盲目扩张,投资政策不当。2.负债过度,资本结构失衡,筹资政策不当。3.应对市场能力差。市场包括外部市场和资本市场。

三、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资金的占用和分布。企业资金如何分布和占用在企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资金,占用不同,效果大不相同。

1.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和压力意识,意识到企业的债务压力。企业占用的所有资金,不论是债务资金还是自有资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经营者而言都是债务,因为对前者必须还本付息,对后者必须保值增值。所以,综合考虑经营需要与资金成本、融资风险及投资收益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必须把资金的来源和投向结合起来,分析资金成本率与投资收益的关系,避免决策失误。

2.资金投向要科学合理。选择资金投向的科学性和最佳投入时间的把握是使投入的资金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关键。

3.流动资产和结构性资产的比例要合理。比例合理是用流动资产率即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百分比来衡量的。它不仅反映企业资金分布是否合理,也反映企业的资金运作是否灵活,一般认为控制在30%-60%为宜,视行业而不同。

(二)资金的来源和结构要加以改善。企业资金的来源和结构可以用“负债和权益”来反映。

1.企业的自有资金要增加。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经营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对外筹资的基础和前提。企业要保持和增加自有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并严格按公司法规定提取积累资金包括法定公积金、盈余公积金等。在追求增量筹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存量筹资。

2.合理预测企业资金需求量,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企业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筹资的数量依据。

3.资产负债率要合理。资产负债率既反映着企业经营风险的程度,又反映了企业利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和水平,是企业经营者必须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微观环境,特别是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和获利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科技咨询,2005,(27).

[2]史贵书,李丽.浅谈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河北煤炭,2005,(6).

[3]彭韶兵.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作范文篇3

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村级党组织的要求,黎川县采取“三个三”举措,从提高村干部素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规范村委运作方面入手,有效地提高了村级班子整体运作能力。

一、上好“三堂课”,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一是基础课。在县、乡党校开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组织全县426名村干部参加研讨,使村干部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弄清“做什么、怎么做”。二是自律课。组织全县村干部参观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馆,人人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和承诺书,树立廉政为民意识。三是技术课。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求每名村干部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在带头致富的同时增强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

二、结好“三个亲”,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组织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驻村指导员和新当选村干部,组成“亲农、亲贫、亲访”队伍,开展进千家“帮困、解难、听意见、理思路”活动。“亲农”,即邀请农业专家进行业务培训和现场指导,发展优势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亲贫”,即走访慰问贫困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亲访”,即掌握各村存在的上访问题,走进上访户,积极做好调解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该活动开展以来,已举办种植、养殖、针织、电脑等各类培训36场次,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3480人,调解各类纠纷170余起。

三、建好“三项制度”,规范村级工作运行。一是实施任期创业承诺制度。制定了《黎川县村干部创业承诺奖励制度》,每年年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干部履行诺言情况,对考核优秀、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只说不做的村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二是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民小组议事机构,完善村党组织和村民小组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村级自治水平。三是规范村级配套组织制度。注重发挥村干部特长,鼓励村干部在配套组织中兼职,充分发挥各职能机构的作用,确保村级工作中心突出,面面到位

运作范文篇4

这一种超越常规的管理方法它追求的目标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弱化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达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的效果在一个极端的情况下企业可能只一个没有任何实体资源的空壳只要它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比如它预测到某一种产品将会在世界范围内热销它就可以迅速地整合利用各类外部资源运用国际互联网组成一个完备的虚拟企业去完成该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策划、销售、订单履约和会计核算等工作如果该企业试图逐步建立自己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能力它将会错过这班船而痛失发展机会

一个虚拟的组织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以闪电般的速成度成长要知道在知识年代速度比规模更重要而且虚拟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所从事的都它最擅长的工作这样每个成员的效率都达到了最高克服了我国传统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致命弊端

虚拟运作的特点

组织动态性企业在进行虚拟运作时需按照项目或产品的要求构建一个虚拟的联盟组织虚拟组织存在的时间完全取决于项目或产品它动态的、暂时的一旦项目或产品完成虚拟组织即宣告结束

网络依托性Internet企业的虚拟运作必须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工程联网为硬基础能过-DI等信息网络建立动态联盟这样才能跨越时空界限企业因此能够在更广的范围遴选合作伙伴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核心功能与一般功能分离性虚拟运作突破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只控制核心功能即企业拥有的专利、品牌、商标和专有技术等最主要资产把这些知识和技术依赖生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它低增值部分则实行虚拟运作借用外部协作力量来完成

运作隐形性虚拟组织以任务信息为联系彼此的纽带只要能及时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时空的限制不存在的用户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关心何时何地由哪个厂家完成任务他们需要的只最终产品和服务也就说从顾客的角度来看虚拟运作中的服务提供者以及管理机制都隐形的顾客完全不必要也不可能知道每项服务由谁提供的

虚拟运作的基本形式

虚拟设计企业通过互联网和其它手段选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使他们组成一个虚拟的团体请他们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设计并在网络上进行大量的交流以便能产生最为合理的设计的产品波音777客机的设计就通过虚拟设计完成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的例子

虚拟生产这虚拟运作的最初形式即M例如世界驰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耐克公司在耐克鞋的生产中即如此耐克公司只生产产品的最关键部分—气垫系统而其余几乎100%的业务均由外部的供应商提供公司则集中主要力量专攻附加值最高的设计和行销使公司的产值以20%的年递增率增长

虚拟管理即在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中把某些职能管理部门虚拟化而将这些部门的职责依然保留只不过把它分解到属下的专业公司或其它专业化公司例如人事可委托人才中心物业可委托物业管理公司交通运输可委托专业汽车公司等

虚拟营销虚拟营销有两重意义一使销售网络虚拟化即企业总部对下属销售网络解放“产权”关系使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在选择销售网络时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可利用原有所属的销售网络也可利用全新的销售联盟;二实行网络营销开展网上营销业务这一种营销手段和营销环境的虚拟化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预计今年全球将有200亿美元的商品通过网络渠道售出通过网络企业可将供货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并与潜在消费者进行充分而细致的一对一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虚拟运作的评价与前景研究

虚拟运作的优势1.加速企业新产品开发步骤虚拟运作促使企业之间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进行各种资源与能力的交流和互补其开放性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界面通过各种非正式的交流和正式合作企业能减少开发费用缩短开发时间从时间上赢得市场竞争2.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多样化、个性化成了市场需求的特点为满足顾客特殊的需要产品的复杂性也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单一企业的生产系统受其内在的技术经济限制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适应市场企业必须借助外部范围经济运用虚拟运作一个本不具备完成任务的技术和资源实力的企业能够完成几倍、几十倍于自身能力的任务3.强化企业营销能力虚拟运作使得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与世界各地的企业结成销售联盟这一方面减少了管理成本和市场开拓费用的支出另一方面利用了当地销售部门的资金、社会关系和销售人才这些无形中增强了企业的销售力量

运作范文篇5

我们从(图1)中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是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险投资的第一步,就是风险投资家根据风险企业的创业需求到金融市场上融资,一般是以风险企业提交商业计划书为开端,是通过私人资本、各种基金、大公司资本、银行资本和国外资本等融资渠道形成有限合伙的风险资本的过程。

第二步,投资者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投资经验、投资策略以及本身的投资偏好对高技术的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战略性判断。对创业的投资项目进行筛选。

第三步,就筛选得到的项目,进行审慎调查和专业评估。调查和评估的内容有:该项目技术的先进型、成熟性、市场性以及可模仿性(指企业的产品是否易于其他公司仿效以及仿效的成本多大);该项目创业者的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信誉道德、需要给予的帮助;创业的风险因素以及可控性、所需要的风险成本及自身的承受能力;风险投资后的收益分析以及风险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

图1国外风险投资发展的运行机制示意图

附图

第四步,根据以上的分析做出决策。如果方案可行,则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机制,运用金融创性工具和投资手段对该企业进行注资。同时运用投资管理方法对该风险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及对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出相应的建议等。

第五步,在投资之后,风险企业成长价值如何,是否有增值的价值。如果没有增值,则进行清算,将清算回收的风险资本投回到风险资本市场上或投资者手中;如果有增值的价值,则根据投资者的战略和市场情况,选择上市或购并,或让创业者回购或其他方式,从风险企业中撤出已增值的资金。投资者将该资金在投入到风险资本市场或在进行下一个项目的风险投资。

另外,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到风险投资的除了以上微观主体的运作外,同时风险投资业也是在发达的市场机制、完善的金融市场、健全的法律政策体系的宏观的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二、风险投资成功运作的微观和宏观因素

通过上面对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风险投资运作的成功是要靠微观主体和宏观环境共同发挥作用。宏观环境的有效性是靠微观主体来体现,微观主体正常运作是以宏观环境的有效作为保障。下面我们将对风险投资运作的微观和宏观因素分别加以分析:

1、微观因素

(1)融资。风险投资的第一步就是融资,即风险投资基金的形成。其包括风险投资融资主体(一般指风险投资公司(i))和风险投资融资对象(即资金来源(x))。对于风险投资公司其不仅是风险基金筹集的发起人而且还是风险基金的管理者。他决定着对风险企业的投资规模、投资期限以及根据投资战略选择退出方式等。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具有立项、构建投资、联合、监督增值和促销等技能。可见成熟而有效的投资公司是风险投资成功运作的第一步。融资对象一般是稳定且具有一定规模的资金,因为,风险企业成功的概率较小(成功、持平、失败的概率一般是2:3:5),风险投资冒的风险较大。所以必须具备上述特点的资金才能承担该种风险。下面是美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表1)。可以看到其主要是以资金规模大、信誉高、相对稳定的公共养老基金和公司养老基金为主。

(2)审慎调查(s)。当风险投资基金形成后,下面的问题就是这笔资金投向。该过程是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企业提供的融资计划做出审慎调查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市场规模、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团队状况、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需要资本、经营范围、技术水平等。审慎调查是风险投资家在此获取收益和损失的地方,其决定了风险投资的安全运作、增值和以后的顺利退出。

(3)监管(w)。对风险投资的监管是风险投资家避免损失和获得收益的必要手段。在风险投资运作初期很多风险企业会遇到S曲线陷阱问题(图二),而通过风险投资家的服务和监管协助企业发展、实现企业利润,使那些不愿意向股份公司追加资本的风险投资家于后一阶段投资,即公司完全走出了S曲线陷阱,不必再考虑企业破产失败的可能性。

所以风险投资家必须每月都对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严密的监督,审核企业财务月报是否与投资合同相符,如果不符则及时提出警告并重新审视下一期投资。为企业提供有益的产品销售分析,协助企业进行市场调查服务,参加董事会议,利用风险投资家在投资领域的优势为公司在银行贷款等金融业务方面提供帮助以及运用投资计划来促使风险企业进行人事变动等。这里风险投资家必须成为风险企业中自由、而又能够提供帮助的职员,以致最终实现风险投资的增值,形成增值的风险资金。

(4)退出机制(r)。风险投资公司敢冒风险大胆投资,就是为了获得高额回报。风险投资家应使创业者清楚,风险投资家的五年内当投资达到最高值的时候卖出。退出的方式有公开上市发行、出售、股票回购、兼并以及清算或破产等方式。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学会从他们的投资组合中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在拥有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的美国,据统计(见表2),约30%的风险投资是通过公开上市发行的方式退出的,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企业资本结构和财务结构的调整。出售可分为一般收购、第二期收购和股票回购等三种形式。统计表明,通过这三种形式退出的美国风险投资的比例分别为23%、9%和6%,三项合计共38%,比公开上市发行所占的比例还高。另外,风险投资的巨大风险反映在高比例的投资失败上。美国有32%的风险投资是通过清算方式退出的,损失为原投资额的36%。

2、宏观因素

(1)法规和政策因素(L)。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和政策是风险投资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所必须的宏观因素。在进行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中必须涉及到相关的《公司法》、《合同法》以及《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条款,完善这些法律保障体系可以规范风险投资市场,保护投资人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政府也可以相应的制定《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公司法》、《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法》等约束投资者的行为,规范风险投资运作,使风险投资健康有序的发展。而政府的政策能够为风险投资主体提供利益驱动。政府的税收政策直接影响风险投资的发展。各国政府为发展风险投资均有相关的具体政策出台(见表3),其函概了对资金来源渠道、中介机构、审查机构、投资领域、税收政策以及交易制度作相应的规定。比如,在增值税问题上,台湾对投资于风险企业的投资者实行个人投资抵扣(相当于减税制度),而对于投资于一般公司或行业的个人无此项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也可以提供软贷款鼓励风险投资支持高技术中小企业,为风险投资走出S曲线陷阱提供条件。

(2)技术创新因素(T)。风险投资是高技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技术经济发展则是依存于高技术的发展。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以技术创新为生命线的。因此,如果没有技术创新的需求,风险投资的供给将失去其价值。所以在发展风险投资业必须以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客观需求为动力,不可主观盲目去遍地开花。

(3)金融市场因素(M)。风险资本市场是当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高度结合的产物。风险资本市场为了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经济性的要求,要具有速度投融资的功能;为了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联经济性的要求,应具有提供组合投融资的功能;为了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范围经济性的要求,要具有规模投融资的能力;为了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范围经济性的要求,要具有广泛投融资的功能,如此才能保证系统的风险资本供给。金融市场是实现该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多阶段性、结构耦合性、工具多样性的风险资本市场环境。并不是仅仅有了一些风险投资基金就可以进行风险投资运作的。风险资本的竞争性、流动性和增值性,来源于高技术产业发展投融资体系的系统性、金融市场的完善性。

表3:英国、美国和台湾地区针对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

附图

(4)风险资本家因素(C)。在实施风险投资的整个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并不满足于扮演消极的投资人角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对所投资企业运作过程的积极参与,为其未来的成功正如了增值活力。当资金的供给者和使用者结成合伙关系并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时,风险资本运作的效果就达到了其最理想的状态。正是由于风险投资家对特定项目投资过程一系列环节的积极参与,才使风险投资家从消极的资金供应者和投资上中脱颖而出。另外,风险投资与传统的银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在其整个过程当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特征。这就要求风险投资家具有较高的素质。根据ChrisThompsom对600名美国独立的风险投资家进行研究,其中97%有一个学士学位,85%获得硕士学位,55%获得MBA,18%从哈佛获得MBA。另外还有21名博士学位,14名拿到了会计师证书(CPA或CFA),并且他们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的经验(各种经验)的平均年限是21.8年。

通过以上我们对风险投资运作的微观和宏观因素的分析,我们得出风险投资运作的有效性(V)是受以下若干因素的影响:微观因素——风险投资公司的成熟性(i);风险资金来源的稳定和规模(x);审慎调查的完备性(s);监管的有效性(w);退出机制的合理性(r)等。宏观因素——法规和政策的合理性(L);技术创新的丰富性(T);金融市场的完善性(M);风险资本家的高素质(C)等。以上因素均与风险投资的有效性成正相关关系,用函数关系式表示风险投资运作的有效性为:

V=m(i,x,s,w,r,......)+M(L,T,M,C,......)

其中:m,M分别代表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

所以,任何国家发展风险投资都要对风险投资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因素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研判,微观和宏观并举,不能顾此失彼。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运作

基于以上的分析,风险投资若能够在我国成功的运作、发

展、壮大,也必须具备微观和宏观的双重因素。我国接触风险投资这个概念比较晚。在80年代中期,中国才开始了对风险投资的探索。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科技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予支持”。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至1998年,全国22个省市创建的各类科技信托公司、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以及科技信用社已达80多家,具备了35亿元的投资能力,为许多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宝贵的资金,风险投资业开始在我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1998年,民建中央在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著名的“一号提案”——《加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使风险投资迅疾升温,成为舆论界和社会各个层面关心的热门话题。虽然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我国风险投资的起步较晚,所以无论在运行机制、还是宏观和微观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我国在运行机制上与国际上一般的运作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见图2)

附图

图2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运行机制示意图

首先,政府在科技风险投资体系中的作用是倡导者和主要推动者。其主要任务为:1、建立保障风险投资正常运作的法律和规章体系。2、建立对各类机构运作的监督和调控体系。3、对各类机构建立、发展给予必要的扶植和支持。其次,我国风险投资法人股交易不畅和上市融资困难亦是主要的矛盾,这一点将在下文论述。

(二)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微观和宏观因素仍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融资。我国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风险投资的主体应该是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风险的个人、企业等私人部门。据1993年统计数据,在美国风险资本中,年金基金(主要是退休基金)占54%,私人资本占7%。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基金通常是由政府部门发起,以银行贷款、财政拨款为主要构成,很少有来自大企业、保险金、养老金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投入。这一方面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另一方面还使风险集中于国家身上,而无其他分散风险的渠道。由于资金严重匮乏,不少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据统计,我国每年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2万多项,专利2万多项,但是成果转化率只有20%。其中形成规模效益的只有15%左右,80%的高新技术成果沉淀,得不到转化。

2.评估。建立和完善技术评估机制。技术评估或技术定级是风险资本运作的起点。对技术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技术评估,可以使投资者优选投资方案,降低投资风险,把资本投向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技术项目,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但由于我国技术评估机制很不健全,对高科技企业缺乏明确的技术界定,从而造成当前高科技企业称号满天飞,使投资者无所适从的现象。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技术评估机制,对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进行公正、权威的评估与界定,以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

3.退出机制。我国高科技企业上市还存在着较多困难,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够完善。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风险资本产权交易市场。就正式的股票市场来讲,我国能够公开上市的高科技企业的数量还不多,限制了其作为风险投资基金“出口”的作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曾选列出截止1998年中期已在沪、深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共120家,尽管这120家还是一个广义范围的、宽口径的数字,但其流通股本也只占市场流通总股本的14%。虽然,通过高科技企业“买壳”实现间接上市后进行股权转让,不失为风险投资基金退出的一个现实途径,但随着“壳”资源的日趋稀缺及价格上升,这种途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在现有证券市场政策、法规框架下,由于股票上市实行配额指标制,公司股本总额和有形资产比重有下限要求,并且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有3年以上连续盈利的经营业绩,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处于创业阶段高科技企业的公开上市。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这就使一些潜在的投资者因怕“投进去,收不回”而对风险投资望而却步。

4.现行法律和政策的限制。现行政策法律对风险投资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如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进行投资,但现行法律规定,公司投资活动不得超过资本金的50%,致使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再如现行的税收体制是以生产性增值税为主,风险企业一般具有成本抵扣少、附加值高的特点,这样风险企业必然承担比较高的实际税负,导致风险投资公司受到事实上的税收限制。

5.科技创新。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是投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高科技项目,而这个项目的科技水平高低与未来高回报的关联度是很高的。因此,风险投资的存在前提要有一批科技水平高的科研成果,考虑到我国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在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大势所趋,我们所要投向的科技项目其水准应该是世界一流的,省内领先、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都很难在市场竞争中有上乘表现。到底我们的大批科技成果有多少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目前我们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主要是学术评价,学者们的意见占主导,应当说,学者们对一项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评价是最权威的,然而学术价值高低与其中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大小决不是等同的,只提供了可能性,但不是必然性。对风险投资家来讲,只能以经济价值为准则,在国际一流的科技成果中筛选具有潜在巨大经济价值的项目进行投资。由于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应用开发方面的科技实力还不强,应该清楚地看到真正国际一流的科技成果还极少,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衡量,我国实际上科技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两个因素所影响制约,一是现有的技术积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科技资源主要分布在独立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主要来源于此,他们在科研选题上的学术偏好是难以避免的,使得部分应用课题完全脱离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这也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我国已有大批高水平、并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科技项目待风险资金投入。

同时我国具有风险投资运作知识和相关经验的人才不足,从对我国现存的近二十家风险投资公司实地调查,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风险投资有比较正确认识的只有三家。有再多的资金再好的项目,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也难以将风险事业搞成。另外,我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还不规范、不成熟,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中国风险投资虽然面临着困难,但从总体上来看,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首先,近年来风险投资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中央领导到地方官员,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专家学者、下至普通平民百姓,对于风险投资的关心和重视程度空前。其次,中国风险投资的回报率比较高,正如美国IDG总裁麦格文所言,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比在美国风险小多了。因此,无论境内有志于风险投资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境外基金必将普遍看好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可以预计,未来的几年将迎来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风险投资发展高潮,当前迫切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1.尽快建立完善适应风险投资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便于风险投资公司运作的相关法规的建设,如《风险投资法》等,克服制度设计上的障碍,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税制调整,激励投资者介入。这应是政府的主要任务。强化执法。

2.加快二板市场的培育,催促高科技板发育,为风险资金退出建好通道。这是风险投资较好的退路。同时创造条件尽量降低出售股票、场外交易、兼并、股权回购、清算等退出方式的运行成本,规范操作程序,完善资本市场。这些工作也只能由政府完成。

3.多渠道大力培养风险投资家,这类人才的缺乏会使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需要送出一批人在境外学习培养,同时引进相关人才。

运作范文篇6

一、融资近况

随着我县经济的疾速发展,资金的需求日益增进。当前,我县融资方面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资金需求量大。据县县政府办在年2月的初步计算,我县工业和服务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达20.36亿元,城市基本设备对资金的需求量达12.6亿元。

二是融资总量有增进。金融本钱投放方面:至年3月底,全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5.3184亿元,频年初添加11.7038亿元,增进15.89%,同比多增5.1023亿元;各项借款余额为30.8513亿元,较年头添加3.0324亿元,增幅为10.90%,同比多增1.8981亿元。这些,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金融支撑当地发展的力度不时获得加大,但与我县经济发展对资金的要求仍不相顺应,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金融机构方面。一是金融机构活动性过剩问题。至三月末,全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5.3184亿元,各项借款余额为30.8513亿元,全县存贷差54.4671亿元,存贷比为36.16%,按剔除7.5%的缴存款预备金和预留5%的备付金核算,另有43.80亿元资金充裕因多方对接欠好而寄存上级行。二是底层行热情高,上级行求大求严的问题。首要显示在固然对县支行下放了必然的借款权限,但对大额借款依然审批严厉。三是底层行信贷审核压力大,影响底层积极性问题。如农行对惠农卡发放的要求是三保一挂钩(即:保发放、保治理、保回收、和薪酬挂钩)。四是底层行信贷人员遍及偏少,如农行13个底层做事处的信贷人员要面临辖内21个乡镇不计其数的农户,不足工夫和精神。

2、民间融资方面。据人行对3户中小企业、3户城镇居民、3户农户在2006年至2008年的民间假贷进行问卷查询计算剖析,预算上述企业2006年有民间假贷90万元左右,累计发作额120万元左右,全县中小企业510户,全年预算我县中小企业民间假贷15000万元左右,累计发作额20000万元左右;2008年有民间假贷150万元左右,累计发作额300万元左右,全县中小企业550户,全年预算我县中小企业民间假贷27000万元左右,累计发作额50000万元左右。从民间假贷状况来看,我县企业和农户对借款需求长短常兴旺的。

3、担保公司方面。因为中小企业实力较弱,抗风险才能较差,有担保才能的企业普通不肯意替其出具担保,而担保公司担保种类单一,即便承诺担保,中小企业也必需供应典当物给担保机构,或许需求供应反担保,致使中小企业寻觅担保坚苦,影响了中小企业在银行正常的信贷营业。

4、地盘典当方面。据调查,我县局部企业所购地盘未实时处理地盘让渡手续问题,一些企业主返乡兴办企业,投入了很多的积聚资金,在发展上碰到了资金坚苦,但却由于未处理地盘让渡手续短少银行融资必备的地盘典当前提。

5、中小企业治理方面。一是不少企业将银行资金作为自有资金运用,短贷长用较为遍及。很多银行反映,一旦给这些中小企业发放借款,借款本金就很难履约归还,必需不时续贷。二是相当一局部企业财政准则不规范,运营信息不通明,数据牢靠性差,影响了贸易银行对其借款的准确判别。信息的纰谬称加大了贸易银行借款搜检工作的难度,形成了本钱与收益的纰谬称,反过来又制约了贸易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撑的积极性。三是在中小企业群体中,也相同存在着一些优质的客户,他们在运营规划、创新认识、观念程度、盈利才能上也比拟强,可以接受较高的利率,可以使贸易银行经过进步理念的方法取得响应的风险和本钱赔偿。实践上,贸易银行也并没有无视这批客户。如建立银行进贤县支行当前就拥有一批运营实力较强、诺言优越的优质客户群体。

6、房地产评价方面。银行房地产典当借款手续繁、费率高、效率低,中小企业能作为典当物的首要是房地产,处理典当注销手续却包括典当注销、评价及典当合同公证等,触及工商、房产、财险、司法公证处多个治理部分,处理手续短则10天,长则30天。需求交纳的费用首要有两局部:房产部分首要有:借款额0.3%评价费,0.2%典当物一切权确认和注销费。地盘治理部分首要有:借款额0.1%—0.22%的评价费,0.1%—0.3%的公证费,综合收费率最低的也高达0.7%,当前收费价钱还在上升。因为评价注销的有用期常常与借款期限不匹配,需求从新评价,加剧了企业担负。

7、政银企民之间沟通方面。政银企民之间沟通渠道狭隘,首要显示在县政府和银行接触少,银行向县政府报告请示工作少,银行和企业、农户接触少,企业、农户对银行政策晓得的少。

8、维护金融债务方面。首要显示在:一是企业逃废债景象仍存在;二是金融机构胜诉案件执行率低;三是党政干部担保欠贷景象较多;四是企业和小我对银行信贷征询注销系统参加率不高,诚信观念和法制认识不强等等。

三、对策及建议

运作范文篇7

二、国际化内涵

国际化是指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优化,即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总体的长远的策略。企业国际化进程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由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

三、国际化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RichardRobinson,H.Perlmuter,H.IgorAnsoff等学者对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论述中,将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六个阶段。

1.国内阶段。在国内阶段,企业的经营重点完全放在国内市场,但当国内原材料市场供货紧张、价格昂贵,而国外原材料充分且价廉时,企业就会采取以部分产品换取国外原材料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生产问题。

2.出口阶段。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并有饱和迹象时,企业开始逐步开发国际市场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出口阶段,企业会设立专门开发国际市场的部门,统一管理产品的出口事宜。

3.国际经营阶段。随着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出口且利润较低的局面,而开始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建子公司。

4.多国阶段。多国阶段是指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规模日益扩大,而国内市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场的较小份额。

5.跨国经营阶段。在跨国经营阶段,企业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加强统一管理,使母子公司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度,从而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经营阶段。

6.超国家阶段。在超国家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遍及全球,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企业可能会出现无国别的约束,在国际机构注册登记,在法律上并无国籍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企业国际化的最高形态。

四、国际化路径模式

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渐进模式和跳跃模式两种:

1.渐进模式

Johanson等人认为,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这种渐进的连续形式主要包括国际化的地理顺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次序。渐进模式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理论。

2.跳跃模式

瑟威尔和巴克莱(1978)通过对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发现,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有采取“跳跃式”路径的案例,即由国内经营直接到设立海外子公司,进行海外生产和经营。五、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的对策

1.实行多方位的市场开拓战略

国际市场既是一体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因此,在生产技术方面,企业应对不同的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以取得比较优势;在经营内容方面,企业不仅要扩大产品出口,而且还要积极开展技术输出,劳务输出,工程承包,有步骤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2.制定地区投资战略,促进发展跨国企业

根据对方国别不同,结合不同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跨国经营战略,来发展海外企业。对于输出导向型投资,以保持和扩大市场、增加出口、多创汇为目标,一般可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对于输入导向型投资,海外企业最终产品返回国内,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及人才,资金流向以资源丰富的欧美国家为主。

3.开发国际型人才,保证企业经营国际化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企业国际化经营离不开国际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企业不仅依靠高等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人才,还要大力招聘国外经贸人才,聘用各类技术与管理专家为本企业服务。

4.采取“鼓励”和“限制”政策,引导并管理境外投资

对于外资,除了给予某些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其进入投资的优先领域外,还要对其进行“限制”,以维护本国主权和正当权益。既要提供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给予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还要限制外资进入的部门及参股比例,加强对外资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Antweiler,Werner,andDanielTrefler.“IncreasingReturnsandallthat:AViewfromTrade?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andUniversityofToronto,1997

[2]Chandler,A.D.ScaleandScope,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0

运作范文篇8

关键词世贸组织环保条款

90年代,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的环保潮流,国际贸易也被打上了深重的环保烙印,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主管世界贸易的多边机构对环境与贸易的关系作了概括,指出:“各参加方为了保护和维持环境的需要,为了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各方通过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所处的地位和需要相符合的方式来增强达此目标的手段。”这一思想原则也体现在世贸组织的相关协议中,我们称之为环保条款。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一原则并未真正得以实现,一方面是由于WTO对贸易与环境关系所做的仅是一般性的、粗略的概括,缺乏明确的约束性规范,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使环境与贸易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由此受到不利的影响,认真研究世贸组织的环保条款及其在实际运作中的缺失,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下维护正当的贸易利益、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if!supportLists]-->一、<!--[endif]-->世贸组织的环保条款

WTO是GATT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GATT运作47年后的一次飞跃,其中的环保条款仍以GATT中第20条“一般例外”中的(b)款和(g)款为基础。根据该条规定,“只要不对情况相同的缔约方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不对国际贸易隐蔽的限制”,任何缔约方都有权采取“保障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即(b)款]和“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有效配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即(g)款]。

新修订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卫生与植物检验措施协议》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都依照GATT第20条的“一般例外”条款的基本原则赋予各国为保护环境而采取措施的合法性。如《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中规定:“不得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合理的水平采取为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的必需的措施”。《卫生与植物检验措施协议》甚至更进一步,其第5条第7款引入了“预防原则”,即在成员方当时找不到足够的“科学依据”以判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的“必要”程度时,可以在“得到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临时地采取卫生或植物检疫措施。”

WTO将环境保护作为国际贸易的例外条款,其宗旨是为维护和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但WTO中对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仅作了粗略的一般性的概括,仔细分析有以下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这些条款均强调了“环保例外权”,表明环保权是成员方的一项当然权利,这就为各成员方以环境保护为由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提供了多边的合法性。如今,借助于上述过分强调“环保例外权”的环保条款,发达国家能够更“正当地”在贸易中设置环保壁垒。

第二、这些条款缺乏有效的、明确的约束性规范。对于何为“情况相同”,什么叫“武断的”、“不合理的”、“隐蔽的”,均没有具体精确的衡量标准;对一些关键词如“必需的措施”、“有效配合”内涵和外延的规定均过于笼统,这就使得环保条款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自由度,从而难以避免和有效遏制“环保例外权”的滥用。

<!--[if!supportLists]-->二、<!--[endif]-->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实行的贸易壁垒

GATT经过八个回合的谈判,使得各缔约国的关税不断调低,非关税壁垒也在逐渐减少。而环保措施存在的不完善性为缔约国各方创造了新的灰色区域,使得已经乌拉圭回合强化的非关税壁垒又以新的绿色保护的形式出现。这为发达国家实行新的贸易壁垒,削弱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经济实力强、环保水平高的优势,在WTO的政策空间内制定和实行了种类繁多的环保措施,使得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应付,从而形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

1、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发达国家对出口产品初使原料的准备、生产制造、包装销售及消费者使用和废物处理都做了严格的环保要求,发展中国家为达到这种标准,除了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更有技术方面的障碍,这样就导致了产品成本增加,影响了竞争力,甚至由于技术上达不到发达国家所定的标准而被拒于市场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此标志只有商品质量和环境标准均达到发达国家的规定才可取得,且各发达国家实行的环境标志在国家间也相互认可,如德国的“蓝色天使”,日本的生态标志,欧盟的CE标签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取得认证难度很大,据我国外经贸部统计,由于发达国家绿色环境标志的广泛使用,我国将减少4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3、绿色包装制度。如98年9月美国农业部签署一法令,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制包装必须有检验和检疫证书,证明其已经过防腐、薰蒸处理,以防止病虫带入美国。中国认为这种处理步骤将会对中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并且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也难以达到美国的标准,由此引起的贸易磨擦不断,预计中国将因此遭受180亿美元的贸易损失。

4、绿色检疫制度。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此项制度的规定已经超过了环保目标的要求,加之WTO《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的“预防原则”,使得卫生检疫制度更加苛刻和难以把握。另外,发达国家还以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实行贸易许可证制度等形式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行限制。

我们并不否认环保意识渗透到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从长远看,它必将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也会从中受益。但目前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环保技术落后的现实,片面强调“环保例外权”的作法,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简要回顾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以掠夺殖民地国家的资源、肆意污染环境而不负担任何成本为起点的。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目前不得不面临自然环境脆弱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双重困扰,而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理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并给予资金、技术的多方援助,促进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共同发展。然而发达国家从本国情况出发制定各种高水平的环保措施,却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削弱了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环境保护越来越难以得到源自经济实力增强带来的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更难以应付发达国家日益提高的环保标准,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

<!--[if!supportLists]-->三、<!--[endif]-->发达国家不合WTO原则的作法

发达国家虽然不断地援引WTO中的环保条款,强调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但在开发和使用资源、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和转移污染产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并没有真正贯彻执行WTO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原则。

1、据统计,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20%,却使用着全世界80%以上的自然资源,而其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源几乎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如日本,为了优化本国的生态环境,每年从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国家进口数千万立方米的木材,其贸易量占世界木材贸易的52%,发达国家的这一做法导致了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森林资源不断上升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雨林国家)森林资源的退化和衰竭,显然违背了WTO中“按照持续发展目标使世界资源得到最优利用”的原则。

2、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时,对国内和国外的厂商实行双重环境标准。例如日本,将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向东南亚及拉美国家转移,目的是实行远低于国内的环保标准,以逃避国内苛刻的污染处罚,获取超额经济利益。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自95年1月1日起,从国外进口的汽油,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要降到很低的标准,而国内的厂商可在一、两年内逐步达到这一标准。相反,若发展中国家出于对环保和本国企业负担的双重考虑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国企业提出较国内更严格的环境要求时,则会受到“违反国民待遇的指责”。例如93年,我国化工部环保局就因对进口化工产品制定了比国内产品更严格的环境标准而很快在当时的复关谈判中被指责为“违反国民待遇原则”。

3、发达国家向境外转移有毒废气物和污染产品。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工业发达国家产生的废气物占全球产量的95%,86年到98年间共有350万吨运往亚、非、拉地区。又如,美国法律禁止在国内使用涕灭威、杀虫脒等有毒杀虫剂,但并不禁止企业对这些有毒产品的出口,从91年到94年,美国向10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出口了2600万吨有毒杀虫剂。这一作法显然与发达国家所倡导的环境保护背道而驰,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同时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履行国际义务的难度。

4、世贸组织中虽然规定了技术方面的透明度原则,《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也要求成员方尽早公布环境方面的技术规定及提供咨询服务,但发达国家并无实质性的行动,据统计,发达国家并不愿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而宁愿推销环境产品,如日本、德国、北欧等,因为他们不愿在技术转让后受到发展中国家低廉同类产品的竞争。至于资金援助的问题,发达国家虽曾在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上原则承诺,将拿出GDP的0.7%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而实际上,这一比例仅为0.25%左右,总额仅有500亿美元。

如何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实现公平贸易与自由贸易的统一,一直都是WTO立足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难题,使得WTO中的诸多条款在实施中一直存在着向发达国家利益倾斜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利用WTO基本原则、维护正当利益时常常处于劣势。因此,WTO还需对环境与贸易问题作深入持久的探讨,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原则和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援助措施,加强对WTO基本原则履行的有利监督使WTO中的环保规范最终向着更详尽、更有效、更公正的方向发展。

<!--[if!supportLists]--><!--[endif]-->四、给发展中国家的几点建议

针对发达国家实行的新贸易保护措施和不合WTO原则的若干作法,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的正当利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发展中国家应当意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涉及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每一个国家都责无旁贷。虽然受技术与资金的限制,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中做出取舍,但经济发展绝不可以成为破坏环境的理由,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注意环境保护,甚至破坏环境,最先受害和受害最深的往往还是自己。

2、尽可能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实施国内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加强国内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控制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的转移,制定实施绿色产业政策与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使出口产品逐步符合国际环保的标准与要求,以高质量的环境友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中关于贸易环保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谈判,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警惕和抵制以环保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发达国家的不合理作法,并在多边谈判的基础上纠正现有环保条款的缺失,与发达国家成员共同制定能够真正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与要求的公正合理的环保条款。

4、加强国际间的环保交流,既要积极争取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与资金援助,又要积极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环境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各国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①《世界贸易组织惯例与中国涉外经贸》汪尧田邵望予汪明著

②《可持续发展导论》孙志东等著

③《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文件草案》1993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④《环境保护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准入的影响》1996年2月《世贸组织动态与研究》

运作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企业竞争力创新避免走进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的工业化之路,信息化的非凡功效,正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收益.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各个企业都感到了建设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人们的观念创新,可以改变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流程再造,它为企业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企业实现自我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信息化建设可推动企业思想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即要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1信息化建设带动思想观念创新

开展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接受信息化技术,这就需要学习新技术,接受新观念,这本身就是一个观念创新的过程。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新的软件不断出现,带动信息化建设不断升级换代,保持过去一成不变的看法必然会被掏汰,所以,信息化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员工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的过程。信息化技术进入企业管理和工作流程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使得企业员工必须以新的思维来工作。同时信息化建设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观念和感受,比如效率观念、创新观念、学习观念等等,冲击着员工的头脑,带动员工思想观念全面创新。

1.2信息化建设改变企业传统管理模式

信息化的建设,重新设计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替代了一部份职能,使得企业的某些岗位、部门的职能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各部门的职能重新调整、归并,这些都意味着传统管理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1.3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流程再造

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管理流程再造(BPR)。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客户、供应商等集成起来,完成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转移与优化,包括企业内部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办公自动化(OA)等功能全面集成优化实现网化。

1.4信息化建设推动技术创新

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各类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等等,企业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收集科学技术的信息,进行企业产品工艺的研发。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和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并行化、柔性化、智能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2但是要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就要用正确的思路建设企业信息化,在规划中要讲策略.避免走进信息化建设的误区,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2.1建设企业信息化,必须是企业一把手工程

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宜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能完成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共享本身就要求全员参与。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主观能动性,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全力推进,同时加强管理,建立机制、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从根本上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2必须设计好信息化建设框架和方向

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总体规划,把握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和方向,首先要坚持适应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其次是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后是效益性原则。在企业内部组织相关领导和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到信息化系统应用好的同行业单位考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解决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信息化建设主体框架,不仅使信息化始终与核心业务联系在一起,而且还避免了信息化建设各个子系统数据口径不一致、数据库类型不统一的“信息孤岛”现象发生。

2.3必须确保信息建设的资金投入

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投人一定的资金,是难以实施的。企业应从长计意,考虑到信息化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虽然短期内不能见到效益,但长远效益和为企业带来的后劲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越是困难就越要开展信息化建设。

24必须解决好信息化建设部门之间的壁垒问肠

信息化建设是基础产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和其它专业相配合,才能发挥出整体合力。企业各部门、各二级单位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壁垒,跨部门或跨专业办事常需要进行一些人及事的协调,而信息化建设工作涉及公司所有的单位和部门,协调工作更加重要。企业首先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一个全局的位置,对信息化建设坚持一盘棋思想,对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资源集中把握,保证软件开发的顺利进行。

2.5必须实行全员培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实用化进程

运作范文篇10

(一)追求裁判事实基础客观化

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无疑应当以裁判基础的真实性为基本前提,裁判基础(对事实的认定)的真实程度越高,裁判的公正性也就越高。尽可能地克服法官在认定事实中的“意志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接近案件的客观真实,使法院裁判客观化,是设置合议庭制度的内在根据之一。因为在合议庭共同认定事实的情况下,每一个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的逻辑思维过程中,既包括有客观的、合理的成分,同时也必然含有法官的“意志性”和“创造性”。在许多情况下,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中所包含的主观成分和客观成分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客观的东西更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因而在合议庭进行评议时,法官认识案件事实中所包含的客观成分会相互重叠、补充,从而强化对案件事实认识的客观化。与此同时,法官认识案件事实中所包含的主观成分则相互“碰撞”,其结果必然是相互抵消各自的主观性,使得对事实的认定更趋于客观化。

(二)抑制主观偏见,把握法律精神,统一适用法律

在已经认定的案件事实基础上,法官理解和适用法律作出裁判,同对事实的认定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主观性和创造性。不同的法官因其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品德、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潜在的好恶心理等个人因素不同,对同一法律条款都或存在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凯尔瑞斯认为“先例原则在具体案件中既没有导向作用,司法判决最终仍然是基于法官的价值取向而作出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因法官不同而不同,法律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注:王晨光:“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载《法学》,1999年第3期。)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在分析个人特质对判决的影响后,甚至认为个人的经历、社会环境乃至潜在意识、预感、直觉等决定了其在判决中的倾向性,而这些因素都难以归入“理性思维”的范畴。美国大法官霍姆斯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指出了法律的不确定性,他强调“法律的生命始终在于经验而从来不是逻辑”。(注:刘全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页。)可见,法官理解并适用法律进行裁判的过程中,由于其个体因素和主观性,使得裁判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行合议庭审判,依据多数法官的意见裁判,尽管不能完全排除理解和适用法律的不确定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或限制这种不确定性,抑制主观偏见,使裁判尽可能地体现出法律的精神。

(三)权力制约,防止滥用

法官是经过严格程序遴选出来的社会精英,一般均具有精深的专业技能,渊博的学识,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良好的个人品行,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倍受世人尊敬,被喻为“法律的保管者”、“活着的圣瑜”。可以说,在社会生活中,法官是公正的象征,法官通过其对审判权的行使所作出的裁判,向社会公众昭示着正义,导向人们的行为。在审判中,法官是独立行使其审判权,任何外在力量都不能影响法官对其审判权的行使。即使外界认为法官行使审判权不当,也只能在法官作出裁判以后,由当事人提出上诉或申请再审等救济途径纠正不当的裁判,而不能在法官行使审判权的过程中施加影响。然而,法官也是普通的人,具有人的本性,也可能因某种因素的影响,或者在某种情况下不当行使其审判权,甚至滥用审判权。因此,对可能出现的审判权的滥用和不当行使,只能通过合议庭成员平等行使审判权所产生的制约力量来防止。

二、合议庭评议原则

(一)禁止弃权原则

从前面对合议庭设置的内在机理和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到,由于法官的个体因素(受教育背景、审判实践经验、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品行、主观喜好等)存在差异,即使出于法官的良知和对正义追求的忠诚信念,对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和法律的理解也会出现不同的见解,其中可能包括不当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看法,更何况还不能完全排除个别法官的故意行为。合议庭评议案件时,每一个法官积极行使其审判权,就能抵消这些消极的后果。如果允许法官弃权,就无法实现这一功能,有悖于设置合议庭的根本目的。

审判权是一种国家权力,而国家权力不同于民事权利,具有不能放弃的特点。(注:周永坤教授在论述权力具有不可放弃的特点时,认为“权力行为的目的不在于权力主体的利益,而在于公共利益,弃权必使公共利益受损,有违设立权力的初衷,所以权力不可放弃。”周永坤著:《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其实,法律在设立合议庭制度的时候,要求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必须是三人、五人等单数,不得由双数的人员组成合议庭,其目的无非就是在合议庭评议案件进行表决时,能够形成多数意见,如果可以弃权,这一目的就无法实现。因此,在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合议庭成员不能以任何方式放弃对案件进行表决的权利。

(二)发言顺序限定原则

合议庭评议案件时,每一个法官都必须毫无保留地、充分地展示其心证过程,对案件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言词辩论终结以后,法官斟酌辩论的全部意旨以及调查证据的结果,依据理论法则和经验法则,本于自由心证主义原则对案件事实的真伪作出判断。就自由心证主义原则的实质来看,法官心证的形成是其本身的职责,也是独立审判的必然要求,不受外界干预。合议庭在评议案件时,法官必须如实地展示其内心所形成的心证,不应当受任何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合议庭其他法官所展示出的不同认识、不同判断等不同心证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为了确保每一个法官能充分展示其内心的真实心证,必须限定合议庭成员评议案件时的发言顺序。我国台湾地区合议庭评议案件时,每一个法官都必须陈述自己的意见,其顺序是,以资历最浅者为先,资历相同的,以年龄小的为先,最后由审判长发言。审判长一般就是合议庭中资历最深的法官,因为审判长由庭长担任,在没有庭长的情况下,由最资深的法官担任审判长。(注:陈荣宗、林庆苗著:《民事诉讼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19页。)

(三)过半数决定原则

合议庭法官对案件的处理都持相同的意见,自然将意见作为对案件裁判的最后决定。如果合议庭法官存在两种不同意见,无疑应以多数意见对案件作出裁判,因为此种情况下必然存在多数意见,而且该多数意见一定过半数。但是,并不是对任何案件的评议结果,都会存在超过半数的多数意见,例如,由三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在评议案件时有三种处理意见,或者由五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有四种或五种意见等,在这种没有过半数意见的情况下,该依据何种意见对案件进行裁判?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应当是非常肯定的,就是作为审判组织的合议庭必须依据评议意见对案件作出裁判。对此,我国台湾地区以这样的原则来处理:在每一种意见“各不达半数时,以最多额之意见顺次算入次多额之意见,至达过半数为止。”(注:陈荣宗、林庆苗著:《民事诉讼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19页。)如A、B、C三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对一个伤害赔偿案件进行评议时,A法官主张赔偿8万元,B法官主张赔偿9万元,C法官主张赔偿12万元。没有过半数的意见,于是,将主张最高赔偿额C法官的意见,算入主张次高赔偿额B法官的意见之中,此时出现了过半数意见,即应当判决赔偿9万元。再举一例说明:甲、乙、丙、丁、戊五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就一违约纠纷案件进行评议时,关于违约损害赔偿出现了几种不同意见:甲法官主张赔偿300万元,乙法官也主张赔偿300万元,丙、丁、戊三名法官分别主张赔偿400万元、500万元和550万元。在这四种意见中,虽然甲、乙二位法官的意见是多数意见,但未能过半数,不能作为最后的裁判意见。只能依上述原则要求,将主张最高赔偿额戊法官的意见算入主张次高赔偿额丁法官的意见之中,但此时仍未达到过半数意见,于是,又将该意见(即赔偿500万元)算入主张再次高额的丙法官的意见之中,这时便达到了过半数意见,即以赔偿400万元作为最后的裁判意见。(注:关于这一原则的具体运用,尚未见到学者的详尽阐述和说明,笔者在同台湾高等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郑杰夫先生交流时,专门提出了这一问题,本文对该问题的阐述即是根据郑法官的解释作出的。)

三、对我国合议庭制度的反思及其改进

(一)合议庭制度的现实状况及其弊端

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7条第1款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民事诉讼法》第40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合议制在我国的审判制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制度要求合议庭成员具有同等的权利和责任,每一个合议庭法官都必须自始至终地参与对案件的审判,中途不得无故退出或更换,同时还应当认真地参与案件的评议,如实地、充分地陈述对案件的裁判意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合议制流于形式,在审判实践中一直存在着名为合议庭审判、实为单个法官独自办案、三人署名的习惯做法。因此,就大多数案件而言,名义上是合议庭审理案件,实际上每一个具体案件只有一位承办人,由承办人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负重要责任。从庭前准备、证据调查到案件裁决的基本意见都是由承办人一人独立完成,其他合议庭成员并不直接参与审判活动,只是在最后评议案件时,凭阅卷和承办人的汇报意见,就承办人的裁决意见进行表态而已。案件的把关自然便交给院长、庭长,从而导致合议庭合而不议,合议制实质上变成了独任制,合议制应有的功能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注:刘春年:“审判工作机制的独立与监督”,载《人民司法》2000年第8期。)

这种状况存在的原因是,除合议庭在事实上没有对案件的裁判权以外,合议制本身不完善和欠合理的规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应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笔录。”因此,少数服从多数是合议庭进行评议的一项重要原则,(注:也有学者认为“合议庭的审判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参见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笫327页)。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其要求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在民主的基础上又要实行集中。这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相提并论。)如何具体实施该项原则,学者们都没有进一步的论述。笔者认为这一原则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中的“少数”或“多数”究竟是指法官的数量,还是意见的数量,规定不明确,含混不清。如由A、B、C、D、E五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对一侵害名誉权纠纷案件所涉及的精神损害赔偿费的表决意见分别是赔偿8万元、8万元、10万元、11万元和13万元,如果依少数依服从多数意见,主张赔偿8万元与其他三种意见相比将是多数意见,势必依此作为合议庭的判决意见。但是,依据少数法官的意见服从多数法官的意见,虽然A、B两位法官均主张8万元的赔偿费,但还有C、D、E三位持不同意见,因而赔偿8万元并不是多数法官的意见。可见,对“少数”或“多数”所指的对象理解不同,其运用结果也完全不同。我国有学者主张应当是指法官的人数,认为“合议庭成员的意见不一致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合议庭意见。”(注: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其实,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合议庭评议原则就是如此,该法第148条规定:“合议庭进行评议的时候,如果意见分歧,应当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但《民事诉讼法》没有这样具体规定,难免引起理解上的歧义,从而导致裁判结果上的悬殊。

第二,即使是像《刑事诉讼法》那样具体规定,按照多数合议庭成员的意见来决定,还是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合议的结果是否一定会出现多数意见?事实上,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性的前提,即合议庭只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因为只有这样,由单数合议庭成员进行评议的结果,才会必然出现“多数”和“少数”,也才能依此原则作出最后的裁决意见。但在具体的案件中并不总是如此,前面已经分析,不再赘述。当设立该项原则假设的前提不成立时,就必然无法适用该原则确定合议庭的最终意见。换言之,如果合议庭出现三种以上意见时,如何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确定合议庭对案件的裁决意见,立法没有予以考虑,也就没有进一步的规定。审判实际中,遇此情况便往往认为属于复杂、疑难案件,求助于院长、庭长的“把关”,或者提交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由此可以认为,合议庭不能充分行使其裁判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不够完善的合议原则相关联。

(二)完善我国合议庭制度的几点建议

基于合议庭制度设置的内在机理,为发挥合议庭制度的应有功能,针对我国合议庭运作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禁止结论性的评议意见。在进行案件评议时,合议庭成员必须展示其评判证据效力、认定案件事实的心证程度和心证过程,以及适用法律作出判决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禁止仅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之类的表态性的评议意见。对于合议庭中的人民陪审员,同样应当禁止其仅仅作出表态,他们必须阐明其意见的理由,但无须象法官那样严格要求。

第二,一次评议原则。合议庭在对案件进行评议之前,每一个合议庭成员理应充分了解案情,在评议时不得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必须阐明自己对案件的意见。根据合议庭成员的评议意见,依照合议庭的评议活动原则,合议庭必须作出对案件的最终判决意见。即使合议庭成员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也必须严格遵照评议活动原则,作出判决,禁止成员之间为取得一致意见相互协商、讨论、妥协和让步,更不允许反复合议,一次合议以后必须有判决意见。需要由审判委员会讨论的重大、疑难案件,在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前,合议庭也必须提出对案件的判决意见。实践中有这样的情况,合议庭的最后意见是:“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这种现象务必坚决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