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价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9:42:15

运输价格

运输价格范文篇1

关键词:道路运输价格机制改革

运输价格,简称运价,是指运输劳务的销售价格,是运输劳务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包括水陆客货运价、搬运装卸价格、车辆维修价格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驾驶员培训、运输服务业收费等。

运输价格是国民体系价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经济杠杆。运用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运价政策和保持合理的运价水平,不仅能促进运输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道路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

均衡价格理论是市场经济价格形成机制的普遍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路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也必须遵循均衡价格理论。因为:

当道路运输价格下降的时候,人们会放弃其他运输方式,更多地选择道路运输方式,道路运输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道路运输价格下降时,可运输可不运输的货物选择运输,可出行可不出行的人选择出行,货物运输和人出行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大。随着价格的下降,道路运输需求量也会增加,道路运输需求曲线表明了价格与市场上愿意接受道路运输服务的数量关系,即价格越低,市场对道路运输的需求量越大。

当然这些分析是在特定条件下所作的,比如当前的道路运输条件、收入水平、运输成本、市场环境、其他运输方式的价格等等相对不变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一个或多个变化了,都会引起道路运输需求曲线的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均衡。而这种移动和均衡是经常发生的。如开征运管费后,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实际利润减少,供给量随着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每次向道路运输业增加税费,都伴随着道路运输需求量的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都使其他运输方式得到更多的市场。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路运输价格应有的形成机制,即由市场竞争形成道路运输价格。干扰这个机制,都会影响道路运输的健康发展,都会影响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作用,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现在市场出现的低水平过剩,并不是市场机制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结果。因为市场机制本身具有自动调节供求关系趋向均衡的功能。市场机制通过淘汰落后来维持市场均衡。现在我们人为地保护落后,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和低水平的过剩。

道路运输价格由市场形成,只会使价格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使道路运输行业竞争力提升,促进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如果有人实施低于均衡价格或高于均衡价格的行为,那必定会受到市场的惩罚,最终必被市场所淘汰。

二、道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道路货运价格

在道路货物运输价格方面,道路运输市场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大量的个体户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车辆加人到营运性货物运输中,再加上各地普遍采用单车承包制,使得道路货运市场的运输主体越来越多,运输经营规模越来越小。道路货运市场已经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除了运送抢险救火物资、军事物资等特殊情况,道路货运价格基本上已由市场调节。总体上讲,虽然货物运输价格有一定波动,但由于道路运输市场已经全面开放,再加上一些不正常的因素,道路货运价格处于一种非正常的价格竞争状态。

2.道路客运价格

道路旅客运输是按照审批的客运线路运行,其竞争度相对比货物运输小,所以基本上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道路客运价格。但是一些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的地区,道路客运价格执行的难度很大。在道路客运淡季,道路客运经营者之间相互压价争夺客源;在道路客运旺季,又提高客运票价。同时,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公共汽车的公交线路逐步拉长,许多公交客运线路已经延伸到农村和道路运输客运线路上,与道路客运形成了竞争局面。由于公交运输享受财政补贴,对道路客运价格造成一定冲击。

3.道路运输价格及其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道路运输市场开放后发展形势的需要,中国的价格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运价体制和运价水平进行了必要的改革调整,这些措施对于道路运输市场机制建设和促进道路运输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从根本上说,目前的道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运价管理体制不顺、责权划分不合理;二是汽车运价法规不完善、运价实施缺乏监督检查,从而导致目前道路运输市场竞争无序、效益不高。自从汽车运价改革开放以来,交通部门一直非常重视汽车运价法规法制建设,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制度,对促进汽车运价改革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人,现行的《汽车运价规则》和《公路运价管理暂行规定》中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必须进行相应完善。

三、改进我国道路运价形成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道路运价形成机制的改革要坚持全面深化和重点推进相结合。一方面继续增加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比重,把不该由国家直接管理和具有竞争性一类的客货运价进一步放开,继续完善已经初步建立的道路运价的结构和运价体系。另一方面要重点推进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为内容的道路运价改革。特别要完善有关运价的法规,强化对道路运价的监督检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1.赋予交通部门对道路运价管理的应有权限

众所周知,交通部门及下属运管机构,在道路运价管理上有丰富的经验,有一批业务熟练、力量强的专业管理队伍,有的地方还有着装上路的权力,而物价部门需要对各行各业的价格实施管理,对于具体的道路运价,由于力量和精力有限,监督起来力不从心。因此,应当把目前由物价部门的部分监督检查权委托给交通部门及其下属的运管机构,充分利用交通部门的人力和物力。当然对于违反运价政策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仍然由物价部门负责。今后,交通部门和物价部门在管理道路运价上承担的责任、权力应有一个明确分工,并要在法律上形成制度,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道路运价管理体制创造基础。

2.构建新的道路运输价格结构

客运价格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且有一定程度的自然垄断性,在目前情况下应主要采取指导性价格形式,并实行省、地分级管理办法。

(1)跨省和省内跨地、市的线路班车旅运价实行国家指导价,其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由省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物价部门确定;地、市范围内的线路班车旅客运价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可由地、市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物价部门确定。各级主管部门确定的基准价应及时随物价指数变化进行调整。

(2)对于高档汽车、包车旅客运输实行市场定价和协议价,涉外旅客运输中两国有运输价格协议的,从其协议。

(3)出租汽车运价实行国家定价。汽车货运市场基本属于完全竞争性市场,货运价格可采用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形式。

3.加快道路运输价格的法规建设

建立健全道路运价政策、法规体系。首先,现行的《汽车运价规则》的内容需要有大幅度的修订,特别是货运方面,其中大多数由政府干预的部分都应当取消。在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法规建设方面,要根据《价格法》制定相应的道路运价管理规则,以此作为道路运价管理的总方法和原则,内容应包括:适用范围、价格形式、管理权限、运价行为规范、法律责任等。应明确界定涉及运价主体违规的行为包括:相互串通、操纵道路运输市场价格、损坏其他消费者或经营者的行为;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进行压价的行为;以及其他不正当和谋取暴利的行为。在存在自然垄断或关系国计民生道路运输服务方面应着重于政府定价行为的规范,包括关于按公正报酬确定价格、反垄断、价格决策听证制度等。此外,应制定必要的配套的、可操作的运价规则和措施,包括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具体罚款等。

4,完善政府对道路客运的定价制度

道路公共客运具有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特性,同时也是公众的一项基本需求。因此其服务由为数不多的实体来提供,并由政府管制定价才适当,其价格的形成机制应当与主要由市场调节的道路货运价格相区别。

政府在制定普遍客运价格时,首先应考虑客运企业适当的报酬率。道路客运管制价格简单地说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准许成本十准许利润,以此为原则的定价称为公平报酬定价法。也可借鉴有些国家的“价格上限制”。

其次,道路客运经营应当引人竞争机制。应在公平的规则下,建立多家企业为获得某一线路客运服务经营权而竞争,同时打破一家公司垄断而允许几家客运公司在一条线路上竞争,以便从根本上改进服务、降低成本,从而大大削弱垄断性定价。

再次,强制实行提价听证会制度。对道路客运企业的提价要求,管制部门有责任召集听证会,听取广大旅客的质询。19%年以后,一些地方政府公用事业提价已尝试性地举行听证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应当在道路客运部门推行,并使之制度化。

5.加强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

运输价格范文篇2

关键词:航空运输管制;经济学分析;价格管制;市场管制;放松管制

中国航空成立五十多年来,经历了几次大改革。经过改革,航空发展的经济环境明显宽松,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法规体系更加完备,为航空运输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航空运输近年来来放松管制措施有:放宽市场准入、放松价格管制、放开航线航权管制、逐步开放航权、扩大代码共享、允许外商投资、开启资源流动共七大项(包随义,2006)。随着航空运输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新航空运输运行管理体制开始加速运转。作为行业政府的两大块职能,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明显滞后,尤其是市场管理体系,从法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到管理内容、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航空运输发展的需要。

一、中国航空运输业价格管制

第一,航空价格管制背景。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2004年4月20日正式实行的《航空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指出:政府主管部门由核定航线具体票价的直接监管,转变为对航空运输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的间接管理,赋予航空公司在限定幅度下自主定价的权利,但仍然存在着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定价。从长期来看,需要进一步放松价格管制,使航空公司成为定价的真正主体。

第二,自然垄断性。自然垄断产业及其政府管制问题是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比较活跃的问题之一。中国航空运输业自1980年开始了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步伐,实施了从行政性垄断经营逐步走向市场竞争的一系列过程。航空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网络经济效应,这三个基本经济特征使得航空业属于传统的自然垄断性产业。

一是规模经济效应。城市之间的航班,对于一个航空公司而言,随着往返飞行次数的增加,公司的单位固定成本逐渐减少,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随着整体管理的更加合理,也使得飞机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因此,随着航班量的增加,航空公司的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即为规模经济。

二是范围经济效应。一个航空公司在多个航线上提供服务时,随着其航线的递增,每一航线上的运输量会相应增加,并使总运输量以递增的速度增长,从而使每一航线上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体现出明显的范围经济效应。

三是网络经济效应。在多个区域性市场之间,轴心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庞大的网络,这种网络的任意两点之间都可能连接,进一步提高航空的便利性,促进市场的加速增长,使得整个产业的总成本降低,这就是其网络经济性。

航空业的三个基本经济特征使得大规模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有限的市场需求决定了由极少数几家企业经营更有效率。航空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巨大,并且一旦投入退出很难,会产生很大的沉淀成本,这也构成了航空业较高的进入壁垒。由于航空业的垄断产业特征,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政府管制,其中价格管制是最主要的管制方式。1997年7月1日,中国航空实行票价并轨:中国航空对境内外游客乘坐国内航班实行同价政策。同年11月,进一步推出“一种票价,多种折扣”的政策,拉开了中国航空放松价格管制改革的序幕。这也使得中国的航空公司有了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但却很快发生了全国的票价大战,并导致1998年全国航空业出现巨额亏损。1999年2月1日,原国家计委、航空总局联合发文,明令禁止滥打折扣,并又在之后几年之内发出政策,试图从机制设计上限制航空公司的打折行为。

第三,边际定价分析。根据边际分析法得知:只有当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相等(MR=MC)时,企业才能获得利润最大化。由图1中可知:当票价低于PA时:MC>MR,航空公司每增加一位乘客所付出的成本高于所获得的收益,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减少乘客数量增加利润。相反地,当票价高于PB时:MCPB,所以这样的决策使得航空公司会失去一部分乘客,虽然规定的最低限价避免了航空业可能出现的恶意价格竞争,但却削弱了航空公司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的积极性;相反地,航空公司在没有最低限价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施行差别定价将有利于各航空公司加强自身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目前中国航空企业的平均成本(AC)居高不下,造成以空运输的社会平均成本(AC)为主要基础的基准票价水平过高。

第四,价格放松管制意义及建议。

一是价格管制的意义。综上可知,航空价格的放松管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标志着航空新型政企关系的基本确立和政府角色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其次,它有利于对企业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实行间接管制,给予企业更多的定价自主权,另一方面有利于对企业经营产生刺激,促使其切实加强管理,进行管理和营销创新,努力降低成本。再次,它有利于航空政府管制部门学习和掌握间接管理航空事务的能力,为进一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制体制积累经验。最后,它有利于加快航空业的整体市场化进程。放松价格管制,就是让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

二是政策建议。鉴于上述放松管制重要意义的分析结论,在航空业的管制改革及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上给出了如下建议:首先,逐步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继续深化管制改革,促进航空运输总量增长。其次,取消价格管制,实现市场自主定价,通过市场机制形成能真实体现市场需求的价格,从而有效配置资源。再次,取消航空保障及延伸服务等可竞争性领域的经济性管制,促进运营成本的降低。最后,逐步取消行业准入管制,通过竞争机制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航空运输业市场准入管制

第一,市场准入管制背景。自1987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民航总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实施步骤的报告》后,中国航空业在市场准入管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2002年的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和2004年的民航价格体制改革。使中国民航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此外,在第六届珠海航展开幕当天举办的“2006中国新支线航空市场论坛”上,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王昌顺表示,中国正逐步放开支线航空运输市场准入。中国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但实际取得的改革效果却仍然不能适应中国发展需求,市场准入依旧是制约中国民航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二,进入壁垒。中国民航业存在很高的市场进入壁垒,从市场结构来看,国内航线中四大集团的集中度高达84.2%,属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张光远等,2005)。使得航空运输行业呈现该特点有以下原因:政府部门严格控制航空市场的进入资格;航空运输业现有在位企业会以低价,有时甚至会降低到成本之下,这就使得新进入者被迫退出;航空运输业需要的启动资金较为庞大;技术壁垒对新进入者有很大的影响;已在位企业在航线的占有、飞机的时间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先进入者的优势。

第三,价格刚性。垄断会导致航空市场的无效率,因而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对于寡头垄断的中国民航业而言,若将票价提升则竞争对手将因此获利而不会跟随提价,自己则会丧失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若将票价下降则竞争对手为保持市场份额将跟随降价,自己则只能增加与低票价所引起的市场总需求增加相应的幅度(见图2)。高于P*的需求曲线较平缓,即需求价格弹性相对充足;低于P*的需求曲线较陡峭,需求价格弹性相对不足。对某一寡头航空公司而言,其市场需求曲线会是一条折拐线,如D所示,相应的边际收益线则由三段构成。这就意味着即使边际成本从MC增加到MC′,该航空公司制定的价格P*和产量Q*仍然是最优抉择。由此可见,寡头航空公司没有调整价格的欲望和压力。这种价格刚性与科技进步带来的各行业产品价格下降是格格不入的。唯有靠放松进入管制、改变市场结构,才能有效消除中国民航业的价格刚性。

第四,供给变动与消费者剩余。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可以使航空运输业市场的竞争性加强,减弱该行业的垄断地位,在票价方面,由于竞争因素的影响,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同时会使总供给量增加,进而减少无谓损失,增加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之和,提高市场整体效率。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航空运输属于非必需的奢侈品,其需求价格弹性是充足的,降价将会极大地刺激市场需求,使民航业的总收入大幅增加,效益将大幅提升,从而使中国民航业步人良性循环中。市场准入的分割提供了航空公司在本区域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其可以获取垄断利润;同时,市场分割为航空公司通过进入新市场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制造了障碍。因而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放松航空运输业的市场准入管制。

第五,放松市场准入的意义及建议。

运输价格范文篇3

一、铁路运价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在我国目前铁路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体制下,铁路运输企业一方面因为垄断经营,受到社会方面的挤压;另外一方面又承担了大量政策性、公益性运输任务,政府与市场责任划分不清。这种政企合一的体制直接结果是人们都不把铁路当企业看,而认为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要求铁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铁路的投资和发展却要铁路部门自己解决。交通基础设施事实上承担着普遍服务职能,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各国政府普遍重视的问题,多由政府直接投资或者采取支持政策。而我国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支持力度却明显不足,自“七五”期间实行“大包干”以来,中央财政不再直接投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现有的铁路建设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铁路货物运输价格中形成的铁路建设基金、地方政府财政性资金、大型国有工矿企业投资、国内外金融贷款及铁路建设债券等方式。

“政企合一”体制对铁路运价的影响也很明显,各种价格矛盾都希望从铁路运价中找到出路。在通货膨胀严重、价格上涨时,为了稳定价格水平,维护社会稳定,铁路运输不能提价;在通货紧缩时期,为降低成本,减少企业负担,促进生产企业发展,铁路运价也不能调整。运价体系是历史上每一时期针对当时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不同的调价措施逐步累加形成的补丁价格体系,缺乏能适应市场变化和铁路运输特点的机制。

二、铁路运价总水平和构成不合理

1.铁路基本运价总水平仍然偏低

由于对铁路客货运运输成本缺乏深入研究,定价基础不牢靠,保本微利的指导思想使铁路运价长期偏低。铁路企业存在成本不清、经营效率不高等垄断行业的通病,依据成本定价缺乏科学性。首先,铁路运输只有总成本,客货运成本分摊缺乏客观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定价的科学性。另外,因为铁路属于基础设施,影响面大,调价时也多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从严掌握,根据铁路亏损额和运输周转量大小,计算需要调整的运价,调整到可以使得铁路不亏损。其次,不同的货物的运价和运输成本缺乏直接相关关系。这些因素都导致铁路运价水平不高。

2.铁路建设基金未能与基本运价有机结合,使运价配置资源的经济功能不能得以正常发挥

不可否认,铁路建设基金的征集对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采取这种征集办法对铁路运价配置经济资源功能的发挥,却是不利的。因为人为的将货运价格划分为运营价格和基金两部分,按不同的标准计收,制定专门用途,不仅使货主负担不公平,铁路部门无法统筹合理安排铁路运营、建设基金,削弱了铁路建设融资能力,而且产生了不利的社会影响。一方面,铁路建设基金针对用户占用的铁路运输能力按吨收取,没有考虑货物类别和递远递减等因素,造成货主负担不均衡;另一方面,铁路建设基金不参加盈亏计算,降低了铁路运输企业盈利能力,这使得铁路运输企业自从1994年连续5年亏损后,从1999年到目前为之也仅处于保本状态,无力吸引民间或者国外资本,以直接的方式进入铁路建设、运营领域,利用社会资金停留在银行贷款等较低层次,对铁路发展起到了相当的阻碍作用。

3.运价体系复杂,削弱了铁路在综合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

铁路运输价外收费过多,导致广义运价总水平偏高,铁路运杂费同主体运价的总和呈同一水平。铁路运输业目前各项附加收费名目繁多,而铁路运力紧张的路段利用其垄断地位乱加价、乱收费现象也更为严重。一些地方政府越权征收建设费、附加费,许多建设费或附加费与铁路建设没有关系。铁路运输的延伸服务不服务也收费,这些乱收费现象扰乱了价格秩序,加重了铁路运输企业负担,导致一方面铁路运营亏损大,另一方面货主感到运价太高,承受不了。过多和过高的价外收费也使提价困难重重。三、现行铁路运价形成机制及相关体制存在的问题

1.运价形成机制行政化过浓,运价调节机制僵化

我国铁路法规定国家铁路的旅客票价率和货物、包裹、行李的运价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货物运输杂费的收费项目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目前由中央统一管理运价占铁路运价的主要部分,运价由国家根据自己的判断在适当的时期进行一次性调价,不仅周期长,而且一定下来就很难变动。这种高度集中的、行政化过浓的铁路运价形成机制的直接后果,是铁路运价机制僵化,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在运输市场中只能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我国铁路实行低运价政策曾长达40年之久,铁路的低运价水平抑制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造成铁路运输能力出奇短缺,“买票难、坐车难”曾日甚一日地困扰着企业和旅客。而当传统计划经济在向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转轨时,其他运输业纷纷走向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占领客运市场,铁路运能开始逐渐饱和,需求呈下降局面。这时,“铁路客运价格却大幅度上调,造成运力结构失调,客流量急剧滑坡”。其次,由于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势必形成各条线上个别成本的不同,以及各地运输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全路实行统一运价,难以充分体现各铁路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和创造的价值,可能会造成不同地区运输企业之间的不公平。

2.现行制度存在缺陷

按照财务制度区分,铁路运输企业的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运输生产,这是铁路运输的主业,其收入全部上交铁道部,实行“管内归己、直通清算”,铁道部统收统支统分,统负盈亏;另一部分是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其经营权和收入分配权归企业支配。而且由于国家铁路在组织上集中统一领导,运输上统一调度指挥,经济上统收统支统分,所以实际上是一家大企业,各铁路局名义上虽是国家铁路运输企业,但并未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没有独立完整的经济核算。这种制度一方面使铁路运输企业在运输经营中,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压力,缺乏利益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约束机制,对主业运营效益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导致铁路运输企业过分重视多种经营的发展,通过种种手段对客户进行价外收费,从而也干扰了价格秩序。

运输价格范文篇4

一、LNG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分析

1.LNG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构成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天然气供应成本主要由天然气开采费用、净化液化费用、运输费用以及接收再汽化等费用构成。根据资源状况、运距等的不同,各项费用所占比例变化范围很大(见表1)。

(1)LNG开采和净化、液化环节费用及其与国际市场FOB价格的关系

国际市场上的LNG价格,不论是长期合同价还是现货或期货价,都是指LNG的离岸价(FOB价)。FOB价由天然气的开采费用、净化液化费用、资源国征收的税赋和公司的利润构成。在1993-2003的10年间天然气的开采费用随气田情况的不同差异很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天然气的净化和液化费用已经降低了35%~50%。但是LNG的FOB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一样,随国际地缘政治、经贸关系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LNG的净化和液化费用相对稳定,不稳定的是开发商的利润和产气国的税收。

(2)LNG的运输费用

LNG的运输费用主要包括LNG运输船的折旧费用、燃料费用以及管理和人员费用。随着LNG贸易的发展,LNG的运输费用降低了40%。13.8万吨级的专用船,1995年的造价为2.8亿美元,到2003年已降到l.5亿~1.6亿美元。LNG运输船的设计航行年限一般为20年,如果船舶在运营期间无重大故障发生,即使航行40年也属正常,所以LNG运输船的折旧费用在不断下降。2003年以包租船运合同方式进口LNG的运输费大约是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当于0.16元/立方米左右。其中折旧费、燃料费和管理费所占比重分别大致为(3~4)∶(2~3)∶(3~4)。这个比例显然随造船费用的高低、运输距离的远近、燃料价格的涨落而不同。但是可以肯定,随LNG的FOB价格升高而升高的燃料费用不会对运输费用产生太大的影响。

(3)接收站和汽化、管输费用

LNG接收站和汽化、管输费用的成本主要包括接收站和管道设施的折旧成本、再汽化成本及人工管理费。一个年接收量为几百万吨的LNG项目工程站线总投资需要几十亿元人民币。折旧期按20年算,其折旧成本分摊到天然气费用上,相当于0.04~0.08元/立方米。而汽化和输送的能耗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与汽化方案、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采用传统的海水/加热炉补充燃料加热汽化方案,这两笔费用总计约在0.3元/立方米或稍多一点。

2.利用冷能降低汽化成本

LNG在汽化的过程中可以释放约860~830kJ/kg的冷能。如果对这些冷能加以充分利用,可以节省大笔电费。LNG冷能的利用范围很广,但会受到接收站附近用户市场的制约。具体的利用方案和利用效率不同,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同。从低于-150℃的低温到常温的LNG,其冷能的价值按当量电价计算约为420元/吨。如果对冷能加以充分利用,将获得0.3元/立方米的经济效益,可以抵消LNG的汽化费用。即使冷能利用效率只有50%,其降低汽化费用的经济效益也是很可观的。

3.用湿气源LNG冷量分离轻烃降低下游供气成本

根据LNG中乙烷、丙烷、丁烷等重烃类(C2+轻烃)含量的大小,LNG可分为湿气和干气,C2+轻烃含量在10%以上的,可以看作湿气。

LNG湿气的热值高于干气。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热值标准,将湿气中的C2+轻烃分离出来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热值调整方法。同时,轻烃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化工原料,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因此,利用LNG的冷量分离出其中的C2+轻烃,不仅可以调节LNG的热值,使之与管道天然气的热值相匹配,还可以代替石脑油等重组分原料生产乙烯,降低乙烯工业的成本,从而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按照近年来沙特C3、C4合同价与LNG的差价,当C2+轻烃含量在15%时,每分离出1吨C2+轻烃用作乙烯原料,扣除分离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净收益约在150元左右;可降低下游供气成本0.09~0.10元/立方米。C2+含量越高,效益就越大。可见从湿气中分离轻烃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LNG项目的下游供气成本。

4.利用挥发的LNG做槽车燃料降低运输成本

低温液化后的天然气较常压下的体积缩小625倍,槽罐内液体的温度一般为-162℃。通过低温绝热技术,LNG运输期间液体的挥发量很小,如果槽车采用LNG发动机,则挥发的LNG正好可以用做槽车的燃料。目前LNG运输每100千米的燃料费约为0.03元/立方米。

以LNG的FOB价为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为例,按美元汇率8.0折算后的价格为1597元人民币/吨、1.16元人民币/立方米,加上船运成本0.16元/立方米,汽化、接收站和管道的投资折旧和管理费0.35元/立方米,LNG项目公司的利润0.11元/立方米,则下游门站供气价为1.78元/立方米。即离岸后的下游环节成本增加了0.62元/立方米。必须说明的是,目前国家对LNG项目予以扶持,进口材料和设备免关税、增值税,LNG免进口关税,而且由获利年度起所得税实行“两免三减”政策(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该成本未列入税收成本。这样,下游环节成本所占门站价中的比例为35%。

如果LNG的FOB价格随油价上涨到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美元汇率仍按8.0折算,则合1.747元人民币/立方米。如果下游环节成本保持不变,仍为0.62元/立方米,那么门站价将变为2.37元/立方米,即涨幅约为33%,远小于FOB价格的涨幅,但下游环节成本所占门站价的比例已经减小为26%。

按照上述的LNG下游各环节成本分析,可以看出:1)船运成本因LNG的FOB价格上涨而增加,即增加了0.016元/立方米,其余部分保持不变;2)汽化成本由于可以对LNG冷能加以回收利用而由正值变为负值,冷能利用效益达到0.10元/立方米是不难做到的。这样,LNG下游各环节成本可以降低0.084元/立方米,变为0.536元/立方米,门站价为2.286元/立方米。下游各环节的成本在门站价中所占的比例变为23%。如果能够进一步采用LNG冷能措施,分离其中的C2+轻烃,则下游供气成本还会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LNG下游各环节的成本相对稳定,并不随着FOB价格的上涨而上涨,所以门站价上涨的幅度恒小于FOB价上涨的幅度。2)对LNG中的冷能加以利用,分离湿气源LNG中所含的轻烃,有助于进一步降低LNG下游各环节的成本。

二、LNG下游用户的定价策略

LNG项目要与下游用户签订“照付不议”合同。其市场定价以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有四个基本定价原则:成本核算原则、资源利用效率原则、替代对象价格决定承受能力的原则以及市场开拓导向原则。

根据中国今后一段时期LNG下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曲线,可以把LNG的消费者划分为以下群体:联合循环电站用户,城市民用燃气用户,规模化的城市/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用户,炼油、石化等工业燃料用户,制氢和化工原料用户,车用燃料(LNG/CNG加气站)用户,车载罐箱运输的LNG所拓展的各种网外天然气用户。下面按照上述LNG的四个基本定价原则,分析对不同的LNG消费用户应采取的定价策略。

1.联合循环电站用户

此类用户直接由LNG接收站供气,其价格组成包括门站价,管线、调压设施的折旧费用,以及管理费和毛利。在LNG项目投产初期,联合循环电站用户承担着保证到岸的LNG能按照“照付不议”合同稳定消费的重要作用,用气规模大而稳定,管道输送成本低,主要替代低价的煤炭发电和水电。但是,这类用户竞争力不强,价格承受能力较低,应当使其享受尽可能的低价,以LNG接收站保本为底线。

由于目前中国天然气与煤的等热值比价已经达到2.5~3.0的高位,我国不可能大规模地发展天然气发电,所以天然气发电只能在LNG项目启动初期占下游用户的较大比例,发挥市场先驱作用。如果仅仅依靠低价售气给发电用户,LNG项目是难以回收投资成本的。此外,天然气电厂一般只能作为调峰电站,受电网负荷和需求变化的限制较大。随着LNG项目下游市场的逐步开拓,发电用气所占的比例将逐步缩小。

2.城市民(商)用燃气用户

此类用户主要是城市居民、旅店、餐馆等商业用户,天然气主要用于炊事、洗浴供热。其主要特点:一是城市燃气公司大多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LNG的消费量相对较小,不可能成为市场开拓的主力;二是用户十分分散,要求天然气输送管道逐级降压、调配,因此燃气公司的投资折旧和管理财务成本较高;三是天然气用于低温加热,属于高能低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四是在没有管网的城市,天然气主要替代昂贵的LPG,用户的价格承受能力较强。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城市民(商)用燃气用户价格宜较高,这部分用户是项目早期的主要市场之一,也是投资回收的主要来源。

但是,天然气又是居民基本的生活所需,城市民用天然气的定价必须考虑居民中贫困人口的负担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按量累计计价的方法,即保证最低生活需要的燃气价格较低,超过这一基量的部分,累计价;或者对低保户给予一定的补贴。

3.规模化的城市/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用户

分布式能源系统(DES)是在有限区域内采用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ColdHeatandPower,CCHP)技术,通过管网和电缆向用户同时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用冷冻水服务的综合能源供应系统,所以总称“冷热电联供,DES/CCHP”。分布式能源有两大优势:一是天然气发电后余热梯级利用,将蒸汽和热水直接供给用户,可以使能源利用效率高达70%~90%,并降低发电成本,使LNG的经济性大大提高。二是发电在10kV电压下就地直供,可避免升降压和远程传输的设备投资,降低电力损失以及运营费用,降低终端供电成本,因而是效率最高的天然气能源利用途径。

适合于在中国推广应用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DES/CCHP)分为满足城市商住建筑群用能需求,满足工业和工业园区对电、蒸汽、热水和冷负荷需求两大类。这两类用户将是天然气下游市场的最大用户。因为相对于现有的城市以电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相对于现有的电、热(蒸汽)和冷分别转换和供应的工业能源系统,DES/CCHP替代的是电或低效率利用的天然气或重油,因其高效和直供而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具有一定规模的DES/CCHP用户,直接从高压干线管道引进天然气,因而供气成本较低,这也为低价销售天然气创造了条件。

DES/CCHP用户是天然气下游市场迅速扩大的关键,也是LNG项目公司和城市燃气公司的投资能够在合理的期限内回收的关键。为了使这类用户市场尽快地发展,燃气公司应当采用“薄利多销”、“放水养鱼”的策略,给予其尽可能优惠的燃气价格,让DES/CCHP项目在使所有用户获得廉价能源实惠的同时,也使投资者能够在8~10年回收投资。

4.炼油石化等企业用户

炼油石化企业等工业用户,将天然气作为制氢原料和燃料,所替代的是目前市场上价格较高的轻烃或重油,这有利于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有利于减少对国际原油的过度依赖。所以,对这类用户应实行较低价格,鼓励其大量采用天然气。

5.车用燃料(LNG/CNG加气站)用户

此类用户以LNG或CNG替代大量柴油和部分汽油,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由于汽柴油的价格远高于LNG的价格,所以这类用户对LNG价格的承受能力很强。不过,按照广义的成本计价原则,还必须考虑到LNG车辆(LNGV)的开发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做支撑,包括购置LNG发动机(或改装CNG发动机),加装LNG/CNG燃料箱,建设加气站,投资车载罐箱运输公司车队等等。因此,LNG项目公司或燃气公司制定LNG燃料售价,必须给罐箱运输公司、加气站、汽车改装业主等留下合理的投资回收和利润空间,不可以随意抬高价格。

6.槽车运输所拓展的卫星站用户

此类用户包括除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站之外的所有用户。它们的定价机制同前面是一样的。只是LNG通过槽车运输到卫星站的投资折旧和运营费用,与LNG在接收站经汽化后通过干线管网输送到各个门站的投资折旧和运营费用有所不同。只要按照实际情况做出技术经济分析测算,就可以确定具体价格。

LNG通过槽车运输所拓展的卫星站用户,是LNG接收站重要的下游市场用户。目前,中国已经有多个液化天然气工厂,多家LNG槽车运输公司,上百个正在运行的LNG卫星站,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陆上LNG槽车运输市场。在离沿海地区几百千米的范围内,LNG槽车是LNG项目不断开拓市场、延伸管网的先锋队,LNG槽车运输将可能与管输方式长期互补并存。因此,LNG接收站向槽车运输公司出售的LNG价格,应当充分考虑市场开拓因素,适当让利给下游公司,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祁,吕连浮.世界液化天然气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04(7).

[2]李珩,肖进.液化天然气贸易与船舶运输需求[J].水运管理,2006(2).

[3]华贲,熊永强,李亚军,杨晓梅.液化天然气轻烃分离流程模拟与优化[J].天然气工业,2006(5).

[4]华贲,LNG产业链下游市场开拓策略探讨[J].能源政策研究,2006(5).

运输价格范文篇5

关键词:铁路运输价格制定问题分析

在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过程中,铁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铁路运价制定也越来越规范和科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铁路运价在管理体制、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中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铁路的发展。

一、铁路运价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在我国目前铁路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体制下,铁路运输企业一方面因为垄断经营,受到社会方面的挤压;另外一方面又承担了大量政策性、公益性运输任务,政府与市场责任划分不清。这种政企合一的体制直接结果是人们都不把铁路当企业看,而认为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要求铁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铁路的投资和发展却要铁路部门自己解决。交通基础设施事实上承担着普遍服务职能,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各国政府普遍重视的问题,多由政府直接投资或者采取支持政策。而我国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支持力度却明显不足,自“七五”期间实行“大包干”以来,中央财政不再直接投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现有的铁路建设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铁路货物运输价格中形成的铁路建设基金、地方政府财政性资金、大型国有工矿企业投资、国内外金融贷款及铁路建设债券等方式。

“政企合一”体制对铁路运价的影响也很明显,各种价格矛盾都希望从铁路运价中找到出路。在通货膨胀严重、价格上涨时,为了稳定价格水平,维护社会稳定,铁路运输不能提价;在通货紧缩时期,为降低成本,减少企业负担,促进生产企业发展,铁路运价也不能调整。运价体系是历史上每一时期针对当时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不同的调价措施逐步累加形成的补丁价格体系,缺乏能适应市场变化和铁路运输特点的机制。

二、铁路运价总水平和构成不合理

1.铁路基本运价总水平仍然偏低

由于对铁路客货运运输成本缺乏深入研究,定价基础不牢靠,保本微利的指导思想使铁路运价长期偏低。铁路企业存在成本不清、经营效率不高等垄断行业的通病,依据成本定价缺乏科学性。首先,铁路运输只有总成本,客货运成本分摊缺乏客观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定价的科学性。另外,因为铁路属于基础设施,影响面大,调价时也多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从严掌握,根据铁路亏损额和运输周转量大小,计算需要调整的运价,调整到可以使得铁路不亏损。其次,不同的货物的运价和运输成本缺乏直接相关关系。这些因素都导致铁路运价水平不高。

2.铁路建设基金未能与基本运价有机结合,使运价配置资源的经济功能不能得以正常发挥

不可否认,铁路建设基金的征集对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采取这种征集办法对铁路运价配置经济资源功能的发挥,却是不利的。因为人为的将货运价格划分为运营价格和基金两部分,按不同的标准计收,制定专门用途,不仅使货主负担不公平,铁路部门无法统筹合理安排铁路运营、建设基金,削弱了铁路建设融资能力,而且产生了不利的社会影响。一方面,铁路建设基金针对用户占用的铁路运输能力按吨收取,没有考虑货物类别和递远递减等因素,造成货主负担不均衡;另一方面,铁路建设基金不参加盈亏计算,降低了铁路运输企业盈利能力,这使得铁路运输企业自从1994年连续5年亏损后,从1999年到目前为之也仅处于保本状态,无力吸引民间或者国外资本,以直接的方式进入铁路建设、运营领域,利用社会资金停留在银行贷款等较低层次,对铁路发展起到了相当的阻碍作用。

3.运价体系复杂,削弱了铁路在综合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

铁路运输价外收费过多,导致广义运价总水平偏高,铁路运杂费同主体运价的总和呈同一水平。铁路运输业目前各项附加收费名目繁多,而铁路运力紧张的路段利用其垄断地位乱加价、乱收费现象也更为严重。一些地方政府越权征收建设费、附加费,许多建设费或附加费与铁路建设没有关系。铁路运输的延伸服务不服务也收费,这些乱收费现象扰乱了价格秩序,加重了铁路运输企业负担,导致一方面铁路运营亏损大,另一方面货主感到运价太高,承受不了。过多和过高的价外收费也使提价困难重重。三、现行铁路运价形成机制及相关体制存在的问题

1.运价形成机制行政化过浓,运价调节机制僵化

我国铁路法规定国家铁路的旅客票价率和货物、包裹、行李的运价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货物运输杂费的收费项目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目前由中央统一管理运价占铁路运价的主要部分,运价由国家根据自己的判断在适当的时期进行一次性调价,不仅周期长,而且一定下来就很难变动。这种高度集中的、行政化过浓的铁路运价形成机制的直接后果,是铁路运价机制僵化,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在运输市场中只能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我国铁路实行低运价政策曾长达40年之久,铁路的低运价水平抑制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造成铁路运输能力出奇短缺,“买票难、坐车难”曾日甚一日地困扰着企业和旅客。而当传统计划经济在向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转轨时,其他运输业纷纷走向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占领客运市场,铁路运能开始逐渐饱和,需求呈下降局面。这时,“铁路客运价格却大幅度上调,造成运力结构失调,客流量急剧滑坡”。其次,由于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势必形成各条线上个别成本的不同,以及各地运输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全路实行统一运价,难以充分体现各铁路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和创造的价值,可能会造成不同地区运输企业之间的不公平。

2.现行制度存在缺陷

按照财务制度区分,铁路运输企业的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运输生产,这是铁路运输的主业,其收入全部上交铁道部,实行“管内归己、直通清算”,铁道部统收统支统分,统负盈亏;另一部分是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其经营权和收入分配权归企业支配。而且由于国家铁路在组织上集中统一领导,运输上统一调度指挥,经济上统收统支统分,所以实际上是一家大企业,各铁路局名义上虽是国家铁路运输企业,但并未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没有独立完整的经济核算。这种制度一方面使铁路运输企业在运输经营中,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压力,缺乏利益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约束机制,对主业运营效益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导致铁路运输企业过分重视多种经营的发展,通过种种手段对客户进行价外收费,从而也干扰了价格秩序。

3.铁路运价调整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够

现行铁路价格制定和调整的依据主要是《价格法》和《铁路法》,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铁道部的相关文件、通知和规定,在《价格法》中没有专门针对铁路定价的内容,只有对垄断行业价格相关问题的规范,《铁路法》也只有对铁路运价的制定、调整办法也只有一些原则性规定,而没有具体的、细化的说明,而且这两个法律实施的时间久远。同时,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的相关文件、通知主要是对一些特殊的、具体的运输方式的价格制定和调整办法。目前没有一个管理办法对制定和调整运价的方法、权限及相关信息的取得和披露等做出科学的规范。>

参考文献:

[1]李文兴:铁路运价形成机制改革的设想[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05)

[2]黄世全:关于铁路运价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铁道经济研究,2000,(05)

运输价格范文篇6

凡是做过公路工程概预算的工程技术人员都知道,公路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的计算,采用的是实物法计算。即按定额规定的实物量指标,摘取分项分部工程量以后计算的实物量指标,与其相应的预算价格进行计算,然后才能准确地计算出材料费。因此材料单价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

2材料单价的计算

材料预算价格,是材料(包括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由来源地或交货地,到达工地仓库或施工地点堆放材料的地方后的综合平均价格,由材料的供应价格、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及仓库保管费四部分组成,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预算价格=(材料供应价格+运杂费)×(1+场外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包装品回收价值

由于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多、来源渠道多、工程种类多、施工分散点多,为了规范各类工程及其分部分项工程材料费的计算,我们在上述材料预算单价的计算公式中,不论哪一类工程材料,对构成材料预算单价的各个因素,一般均以一个建设项目为对象,作为综合计算的依据,这样就有利于规范各类工程及其分部分项工程材料费的计算。

2.1材料供应价格的计算

公路建设工程将材料供应价格划分为外购材料、地方性材料和自采材料三种。

2.1.1外购材料

外购材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国家或地方同一分配的工业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主要指三大材(钢材、水泥、木材)及沥青、油燃料、爆破器材、五金等。外购材料供应价格应按当地市场的批发价或工业产品出厂价确定。特别注意,若一种材料有多个价格,应取加权平均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加计供销部门手续费和包装费。

材料供销部门手续费是指材料不能向生产厂家直接采购、定货供应,必须经过物资部门或供销部门供应时,按规定支付给物资部门或供销部门的附加手续费。供销部门手续费标准,应按国家规定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供销部门手续费=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率=材料净重×供销部门手续费(元/吨)

包装费是指为便于材料的运输或为保护材料免受损坏而进行包装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包装材料的折旧摊销及水运、陆运中的支撑、蓬布摊销等费用。包装费已计入材料原价的,其包装材料回收值应从材料价格中扣除。包装材料的回收价值,应按有关部门规定计算。

2.1.2地方性材料

主要是当地乡镇等企业统一开采加工出售的石灰、砂、石等建筑材料。地方性材料供应价格应按当地主管部门和当地物价管理部门规定的价格或实地调查价格确定。特别注意,若品种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需要加工改制时,可参照《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第八章“材料采集及加工”的规定,增加其改制加工的费用,作为供应价格。

2.1.3自采材料

主要是施工单位作为公路工程施工自行组织生产加工的砂、石等材料,自采材料的供应价格按《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第八章“材料采集及加工”的开采单价加辅助生产现场经费确定的料场单价作为供应价格,辅助生产现场经费为定额开采单价乘以辅助生产现场经费费率,其费率为15%。特别注意,若开采的料场需开挖盖山的土石方时,可将这部分费用综合分摊在料场单价内,至于发生的料场征地赔偿费和复耕费则应计入征地补偿费中。

2.2运杂费的计算

运杂费是材料自供应地点或产地至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堆放材料的地点的一切费用,包括装卸费、运费,有时还应计囤存费,以及过磅、检签、支撑、加固等杂费。其计算公式为:

运杂费=(运距×单位运价+装卸费)×毛重系数

针对运杂费计算公式,我们必须做出如下几点说明:

(1)材料的运输:根据材料运输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社会运输和自办运输两种情况。社会运输是根据公路工程分布情况、材料来源地、运输里程、运输方式、运输工具,根据国家或地方规定组织材料运输的一种方式。自办运输是指施工企业根据公路建设项目所在地交通不便、社会运力缺乏的情况,结合本企业运输能力而组织材料运输的一种方式。无论哪一种运输,凡有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材料,应按《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规定的毛重系数计算运杂费。

(2)运距和运价:公路工程建设不仅材料用量大,品种多,而且同一品种的材料可能来自若干供应地点,其运费的计算都应根据不同的运距、运量、运价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通常都是先计算出加权平均运距,然后再与单位运价相乘得出运费,这样量价分离就有利于规范材料运费的计算。

计算加权平均运距时,材料运距的起点即为各种建筑材料的供应地点;材料运距的终点应为工地的仓库或堆料场,当施工组织设计不能提供工地仓库和堆料场位置时,材料终点位置为:路线工程为路线中心里程桩号;大中桥或独立桥梁工程为桥梁中心桩号。应该强调的是按上述要求计算的加权平均运距,不得在工地仓库或堆料场之外,再加场内运输运距或二次倒运的运距,也不得在加权平均运距的汽车运输便道里程中乘以调整系数,因为定额中已计“工地小搬运”项目,并在汽车运输台班已考虑了工地便道的特点。在各个运输环节中,凡通过公路、铁路、水路等部门运输的材料,应按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规定的运价计算。由于公路运输的运价标准,大都按路况分等制定的,故若采用汽车运输时,要注意了解道路的路况,以便按道路等次分别取不同的运价。过路、过桥、过闸费、调车和驳船费,专用车辆运输增加费等,均应视同运费一并计算。

(3)装卸费:装卸费要考虑不同的装卸方法、环节、次数以及物品单件重量(一般单件重在250kg以上为笨重件要加价)、危险品等的不同规定分别计算。如钢筋一般都成捆以吊车进行装车,其装卸费就应按吊车装吊价格计算。

(4)自办运输运杂费的有关规定:

a运输距离L>30km的长途汽车运输,按当地交通部门规定的运价计算运费。

b运输距离10km对于按交通部门运价计取运费的汽车运输货物,还应根据运输货物的等级(超长、超重、危险品的种类),另加计相应的运费,此时运杂费公式可变为:

运杂费=〔运距×单位运价×(1+货物等级%)×(1+50%)+运杂费〕×毛重系数

c运输距离L≤10km的汽车运输以及人力场外运输,应按《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第九章“材料运输”计算运杂费,其中人力装卸和人力运输的还应按工费加计辅助生产现场经费。

2.3场外运输损耗

场外运输损耗是材料在正常的运输过程中会发生损耗,这部分损耗应计入材料预算单价内。以材料的供应价格加运杂费之和为基数,乘以损耗率计算。损耗率可查《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所规定的品种和损耗率。

2.4材料采购及仓库保管费

材料采购及仓库保管费是材料供应部门(包括工地仓库以及各处材料管理部门)在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的过程中,所需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办公费、差旅及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试验费及材料存储损耗等各项费用。材料采购及保管费,以材料的供应价格加运杂费及场外运输损耗的合计为基数,乘以采购及保管费费率,采购及保管费费率为25%。

我们在编制概预算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构件、成品或半成品直接从生产厂家购买后安装的情况,诸如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钢桁梁、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加工钢材等半成品,其预算价格的计算方法与材料相同,所不同的是设备、构件的采购保管费费率取1%。

运输价格范文篇7

一、评价背景

自1991年武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湖北省高速公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6098公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高速公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均有显著提高。2018年湖北省高速公路网收费车通行流量达到2.7亿辆次,通行费收入达218.95亿元,实现车流量和通行费收入双增长。同时,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不少公路物流企业面临“无货可运”的尴尬局面,货运规模增速趋缓、空驶率增加,公路运价持续走低,车流量和通行车收入双增长的趋势与运价走低等格局相悖,不能真正反映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反映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状况的景气指标体系,分析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变化趋势。

二、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考虑影响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因素,并结合航空、铁路、航运和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中对景气指数指标选取的研究,从运输生产、运输供给、投资收益、经济与其他等5个方面对影响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为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指数的指标选取提供依据。最直观反映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的指标为车流量,故以湖北省高速公路车流量为基准,分析其他指标对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的影响。1.运输生产。(1)高速公路客车流量、货车流量。高速公路车流量的增长将吸引更多投资,高速公路运营里程随之增加,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将得到改善,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也将提高。反之,当车流量处于下降趋势时,反映了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的下降。(2)高速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在车辆载荷固定的情况下,当高速公路通行客车、货车车流量增长时,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将随之增长,进而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3)高速公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在运输距离、运输车辆载荷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依据周转量定义可知,随着周转量的增长,车流量也会随之增长。高速公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的增长对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具有促进作用。2.运输供给。(1)高速公路运输里程。交通条件的优化对地区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对出行舒适度、出行时间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对货物运输的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公路逐渐无法满足居民对出行及货物运输日益提高的需求,高速公路亟需加强建设。2018年5月,湖北省政府在《湖北省综合交通公路水运部分4个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中,明确了全省高速公路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了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进行,也为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随着高速公路运输里程的增长,途经地区通行条件将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旅游业、制造业等产业将得到发展,高速公路车流量将逐渐增长,进而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2)客运车辆、货运车辆工作车日。随着湖北省高速公路客货运市场的发展,湖北省客货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但运输企业为保证营运收益仅会使用部分车辆,并最大程度提高车辆装载率。工作车日指报告期(统计期)内,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需要进行修理或维护即可参加运输的车日中,车辆实际出车工作的车日。工作车日的持续增长能为湖北省客货运市场提供足够运力支撑,促进高速公路客货运市场良性发展,从而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3.投资收益。(1)固定资产投资。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行业投资力度的加大,高速公路里程也会随之提高,进而改善途径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高速公路车流量。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提高对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具有促进作用。(2)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是高速公路运输业提供运输服务的价值体现,该指标波动受到运输量和运价的双重影响。当运价保持一定水平时,通行费收入上升,运输量将上升,车流量将增加,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将上升。同理,当运输量保持在一定水平时,通行费收入上升,运价将上升,车流量将增加,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将上升。(3)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营运收入。当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营运收入提高时,运输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资金更新运输设备,提高运输效率,改变运输策略,运输企业将得到更好发展。同时,也能够吸引社会对高速公路基础建设的投资,提高高速公路运营里程,以此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4.经济。(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应用较多的宏观经济指标。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连续上升(下降)时表示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政府会对经济情况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平稳,因此,只能通过定性方法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力和宏观经济情况。湖北省宏观经济影响了运量、运价水平等因素,故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会影响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2)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是反映我国经济领土范围内,某个时期公路物流运输价格变动程度和变动趋势的主要指标,反映了公路物流成本的变化。当公路物流价格指数上升时,公路物流成本将提升,对高速公路运输的非弹性需求将产生影响,故将对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产生影响。(3)通货膨胀与紧缩率。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无法计算出通货膨胀与紧缩率,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最充分、最全面反映通货膨胀与紧缩率的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紧缩)率的影响因素也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相同。(4)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是景气指数的逆指标,即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波动方向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指数相反。当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时(可简单理解为油价上升),将导致运价提高,从而导致运输量下降(即车流量下降),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将下降。当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下降时,将导致运价下降,从而导致运输量提高(即车流量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将上升。5.其他。(1)其他产业。目前缺少对高速公路货运产业的调查报告,故以公路为例讨论其他产业的影响。公路货物运输结构中,主要以工业原材料、中间品和耐用消费品为主。《2008年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显示,煤炭及制品、农林牧副渔产品、机械设备电器、矿物性建筑材料、钢铁等五项货物的运输周转量占比最高,因此可以找出与公路货运业联系最紧密的产业,这些产业对公路货运的需求最为显著,对公路运输景气度的影响也最大。矿物性建筑材料、水泥属于建材类产品,建材是为房地产行业服务的,所以将建材归为房地产行业。煤炭及制品显然属于煤炭行业,机电产品(机械、设备、电器)涉及的行业众多,无法一一划分,因此,整体归为装备制造业。钢铁产品属于钢铁业,农副产品包含的产品种类非常多,归类于农业。房地产行业、煤炭行业、装备制造业、钢铁业、农业等五项产业对公路货运有着相当大的需求,其波动特征与公路运输的景气波动具有相似性。(2)高速公路运输量占湖北省运输总量比值。交通运输行业对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先行地位,而且与国家的政治、国防、文化密切相关,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交通运输业总产值不变的前提下,高速公路运输量占湖北省运输总量比值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波动具有一致性。当高速公路运输量占比提高时,表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提高,反之表明高速公路运输景气度降低。

三、景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选取原则。(1)系统性原则。高速公路运输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行业,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遴选景气指标时,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选取指标,这样指标体系构建才具有系统性。指标选取要从高速公路车流量、运营里程、企业运营收入等多方面进行考虑。(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是指所选指标在反映高速公路运输行业景气度上具有重要地位,并且代表行业活动的一个领域,所选指标综合起来代表高速公路运输活动的主要方面。(3)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是指景气指标在数据获取、模型计算上能够实现,包括数据可以量化、获取便捷等。(4)可替代性原则。在统计方面,某些数据由于保密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无法获得,或者有部分数据缺失,可以通过其他类似的指标替代数据缺失的指标,替代指标在本质上要与原指标表达的意思相近。2.选取结果。基于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可初步筛选出湖北省高速公路运输景气指标体系,见表1所列。湖北省高速公路客运量、货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目前仅能查询2019年2—4月的数据;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营运收入、高速公路客货车工作车日数据,需对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进行专项调查,暂时无法获得,故最终可获取指标共12项,见表2所列。随着高速公路运输景气气指数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可逐步完善客运量、货运量以及周转量等数据,通过对高速公路运输企业进行专项调查可获取营运收入数据,以完善指标体系。

四、结语

运输价格范文篇8

一、成品油市场基本情况

1、成品油市场基本稳定。调查中了解到,当地成品油供应总体较为稳定,能够保证正常供应,无论是汽油还是柴油都能及时保障供给。

2、成品油价格一路攀升。到目前为止当地市场上比较常见的90#、93#汽油零售价格分别为5.60元/升、6.03元/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22.8%和30%,与年初相比分别上涨了16.9%和16.8%;0#柴油零售价格为6.04元/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为22.6%,与年初相比上涨幅度为18%。

二、油价大幅上涨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1、交通运输行业燃料费用增高。运输行业的用油成本占运输成本的绝大部分,因此油价上涨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冲击最为严重。

(1)货运方面。目前货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货运价格的调整无法与油价同步上涨,货运利润空间减少;

(2)公交运输方面。成品油一直在高价位运行,受冲击最大的要属客车及出租车,油价上涨对以营运谋生的客车和出租车来说是一次大的冲击,因为油费在运输成本中的比重一般占45-50%,油价的上涨直接造成交通运输成本增加。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了以石油及其产品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如化肥、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这无形中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

3、油价的上涨对建材价格影响也较大,成品油价格上涨和公路治超,造成交通运输行业运输成本大幅度的上升,推动货运价格上涨,导致建材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三、对策及建议

运输价格范文篇9

季节性因素起作用

国际运输市场特别是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每年的⒎月份都是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的淡季,由于运输需求不足导致运价处于低位。翻开国际干散货运输价格指数走势图就可以看到,今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月初是干散货运输指数年内的低点,而去年月底月初的点也是全年的低点。

平安证券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罗雄表示,随着北半球秋季的到来,粮食、棉花、大豆等农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并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对国际运力的需求开始增加,从而推动国际海运市场的繁荣,导致运价上升。从中国进口情况看,对棉花等进口开始增加,统计数字显示,今年月份我国棉花进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了%。另外,随着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煤炭、油等贸易量也出现增长。

因此,国际干散货运输价格指数上升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基本面形成支撑

但如此强劲的反弹显然还有更为基本的原因。江南证券资深研究员姜昧军认为,国内及国际经济形势比原先估计的要好,这是影响国际海运价格反弹的基本面因素。他分析,原先对国际经济的增长前景估计过于悲观,特别是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许多人士都认为国际经济将受到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将不可避免。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美国经济运行仍然良好,原先预计的加息步伐放慢了,而且加息幅度也比预计的要小。特别是目前美国经济的许多重要指标都处于良好状态,也没有发生通货膨胀。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也处于进一步的复苏中。最近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季度增长了%,为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长,其中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而国内经济发展仍然乐观。据有关预测,国内经济增长率今年仍将达%左右,外贸增速仍然很大。他认为,这些重要经济体经济的增长,必然带动外贸的增长,并增加对国际运输市场的需求,从而推动运价上升。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国际干散货的反弹势头看,短期仍然会维持一个上升的态势。但这一趋势难以长期维持。

从较长时期看,罗雄认为,国际干散货运价将呈现振荡下跌走势。他分析,由于从××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运输市场需求大幅增加,运价指数大幅上升并创出点的历史高点,船运公司盈利大幅上升,由此刺激了船公司对运力的投入,纷纷投资购买货船。数字显示,××年-××年间,全球船只的年增长率不足%,而目前的增长率在%-%。从新船建造数据来看,××年、××年新造船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总运力增幅将达到%左右。由于造船周期通常在年左右,因此从今年底明年初开始新的运力将陆续进入市场,运力供应将大幅增加。这将不可避免地抑制运价的上升。当然,他也表示,从一个很短的时间看,国际运价具有不可预测性,受各种因素特别是投机因素影响比较大,短期的振荡有时是比较大的。

上市公司运价未受影响

运输价格范文篇10

对满足直供条件的物资实行直供,并对其进行经济成本分析

水泥的价格相对稳定由厂家直供,一般要直接对厂家进行招(议)标,签定供货合同明确供应单价,及调价依据(一般以当地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文函件的通知为准),在签定合同时一定要注意要求厂家必须保证,合同期内逐月合同计划数量的供给,否则如果不能满足造成的损失必须由厂家承担。火工品、油料一般由当地的经营单位专营我方没有采购自主权,要主动与这些单位协商争取批发价、优惠价,采购过程中如遇价格调整,要收集好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调价文件通知等,作为日后补差索赔依据。周转材料要依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好配置计划,尽可能的调配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改制,对于一些断面相近设计标准相近的隧道衬砌台车、桥墩整体钢模要主动找设计单位进行变更,以套用现有资源,如果以上情况都不能满足配置计划需要对外采购,要注意对厂家设计方案(设计重量、设计参数)及单价的比选。。线上料、防水材料、土工材料、砼外加剂、锚杆、锚具等大宗物资价格相对稳定,要取消中间商组织不少于三家同类物资供应厂家,实行招(议)标确定供应厂(商)明确供应单价(单价一但确定合同期内一般不与调整),明确质量标准并签定供货合同;这几类物资全国范围内的价格差别不大,可由工程公司将在建项目划分区域统一组织招(议)标,下文公布分区域的采购价格及供应商名册,由项目部在文件规定的范围内与供应商签定合同实施采购。

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对铁路、公路以及运输车辆进行运距、运价综合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