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1:53:36

园林化

园林化范文篇1

刚才,彬县做了很好地经验介绍,可以看到,彬县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部署早、启动早,投入大,推进有力,成效明显,许多经验和做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后边,省林业厅王建阳副厅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城乡园林化再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快速启动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但是,由于造林绿化的重点在高山远山,致使道路、河流、城镇、村庄、出入境口、工矿区、旅游景区等绿化相对薄弱,影响了我市的对外形象。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结合省上实施关中大地园林化工程,经过调查研究,做出了实施全市城乡园林化工程建设的重大部署。开展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既是我市贯彻省上实施关中大地园林化工程的具体行动,又是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有力抓手,必将对提升造林绿化档次,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产生积极作用。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保障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创新措施,扎实做好项目争取、衔接、整合等前期工作,迅速掀起园林化建设的高潮。

二、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我市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全市新增绿地100万亩,到2020年,全市新增绿地面积达到150万亩,基本实现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庭院园林化、渠路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的目标。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紧盯目标,量化任务,拿出分年度实施进度表,逐村镇、逐单位分解细化,确保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破解瓶颈,抓好落实

着力解决好以下个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责任主体问题。市上已经明确,各县市区政府是城乡园林化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辖区方案编制、用地协调、项目招投标及施工管理等工作。各县市区要进一步明确牵头单位,落实乡镇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保证工程按节点顺利推进。各级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和督促考核,着力实施好绿色家园建设、宜林荒山造林和坡耕地退耕还林等绿化工作。交通、铁路部门要做好公路、铁路建设规划范围以内的造林绿化,将新建公路、铁路两侧林带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建设。城建部门要把城市绿化和环城绿化同城市规划相结合,留足空间,挖掘潜力,保证绿化用地需要。水利部门要把河流水系和渠道绿化纳入建设范围,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旅游部门要高标准绿化旅游景点,着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旅游目的地。

二要解决好土地问题。城乡园林化涉及公路、铁路、渠道两侧大部分土地属于农耕地和经济林用地,妥善解决好土地问题是关键。基于此,市上对林带建设宽度作了适当调整,高速公路两侧林带宽度原则上不低于5米,国道、省道和铁路两侧林带宽度控制在5米。两侧已有的经济林和疏菜大棚,全部予以保留,缺株断带的以同树种苗木予以补齐。各县市区政府对涉及占用农耕地的,要采取土地租用的办法来解决,租用期限和租地费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既要保证农民既得利益,又要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成效巩固。

三要解决好资金问题。要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建设资金。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负责筹措建设资金。市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城乡园林化建设的以奖代补。各县市区要把城乡园林化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纳入地方年度预算,采取财政补助、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等方式,加大投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林业政策,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民个人参与绿化,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要解决好管护问题。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树随地走”的政策,明确管护责任,及时核发林权证,确保农户林木的所有权和受益权。要将统一管护和农户自管相结合,发挥森林公安、护林队的作用,加大对林带建设的巡查管护力度。要切实兑现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调动群众管护的积极性,扩大造林成果。

四、加强领导,确保成效

市上将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城乡园林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要把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立即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责任和时限要求,逐级细化分解任务,夯实责任。要按照省、市下达的任务,搞好规划设计、摸底调查等工作,尽快启动建设。要严把苗木、整地、栽植、浇水等各个环节,保证工程质量,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林业局,加强督促检查,做到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对工程进度快、建设质量高的,要及时推广经验;对进度较差的,要通报批评。

园林化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县大地园林化为目标,紧紧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县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经济基础较好的区位优势,坚持县城、乡镇、村庄、道路、河流、荒山荒坡“六位一体”,统筹实施六大创建工程,全面提升县大地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带化、河流湿地生态化、荒山荒坡全绿化,使县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美。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生态优先,产业促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项目整合,共建共享。

三、工作任务

2014年全县绿化总面积32350亩。其中:道路绿化长度110公里,面积1270亩;城市绿化1500亩;镇绿化750亩;村庄绿化2600亩,结合新农村建设,完成“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10个;河流湿地绿化长度11.3公里,面积1230亩;荒山荒坡绿化25000亩。

四、建设标准

(一)道路绿化高速公路两侧营造5—10米的绿化带,国道、省道两侧营造不少于5米的绿化林带,县、镇公路两侧营造不少于3米的绿化带,镇村公路两侧各至少栽植一行乔木。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搭配常绿乔木、灌木等,做到乔、灌、草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主要栽植垂柳、中槐、塔柏、红叶李等,其中垂柳、中槐、红叶李要求胸径统一在3厘米以上,塔柏苗高1.5米以上。

(二)城市绿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宜绿化土地全部绿化,无裸露地面。突出植物造景与周围的环境、建筑、绿地有机结合,常绿、落叶树种的配置合理,观叶、观花、观果树种齐全,植物造景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一是全面提升城市道路、城市门户、城市水系绿化,重点抓好团状、带状森林景观和特色街道;二是加强城市街头绿地、广场、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的绿化,通过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以乡土树种为主,栽大树,栽古树,广植树木花草,使单位庭院绿化与城市公共绿化相互辉映连接成片;三是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工程,抓好城市公园改造和新建;四是在县城郊区周边建设50-200米集防护、景观、休闲为主的团状、带状森林;五是大力建设“劳模林”、“党员林”、“三八林”、“共青林”、“纪念林”、“企业林”等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文化传承林,开展多种形式的绿地林木“认养”、“认建”、全民义务植树和“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标准为胸径5厘米以上中槐、刺槐、香椿、法桐等,苗高3米以上塔柏、侧柏等,苗高30厘米以上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红叶小檗、豆瓣黄杨、冬青、龙柏等,苗高50厘米以上月季、木槿等花卉。商业门店按店面大小在店内外摆放鲜花每间不少于3盆(不含假花)。

(三)镇绿化按照镇所在地城镇绿化现状,高标准建立符合镇人口分布、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态系统,既要有与市政设施相配套的园林休闲绿地,又要有乡镇周边的生态防护绿地。以乡土树种为主,配套生态景观树种,落叶乔木胸径3厘米以上,常绿乔木苗高1.5米以上。

(四)村庄绿化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开展以庭院绿化、街道绿化、道路绿化为主的绿色家园建设,实现路渠、街道、庭院全面绿化,围村片林50亩以上,实现“一片庭院一个特色,一个村庄一片森林”。街道绿化:街道两侧以栽植吸尘效果好的干杂果树和有经济价值的常绿高大乔木树种为主,合理搭配灌木、花卉和草皮。村庄四旁绿化:村内空地和村旁空地进行植树种花,以栽速生林、常绿混交林和干杂果经济林等为主,形成环村生态防护林。广场绿化:每个广场保证6棵以上乡土大树,做到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棚架和花卉草皮合理搭配,为村民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活动场所。绿化树种及规格要求:大树要求胸径20厘米以上,选择中槐、柳树、楸树、核桃、柿子、枣树、杏树、雪松等;乔木要求落叶树胸径5厘米以上,常绿树苗高3米以上,选择雪松、侧柏、龙柏、女贞、红叶李、栾树、合欢、银杏、垂柳、龙爪槐、山楂等树种,做到常绿与落叶按3:1搭配;灌木要求苗高30厘米以上,选择冬青、豆瓣黄杨、小叶女贞、紫叶小檗、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红叶李、龙柏等;花卉要求乔木类1.2米以上,灌木类50厘米以上,选择月季、玫瑰、木槿、紫薇、牡丹、榆叶梅、丁香、碧桃、樱花、海棠等;草皮选择麦冬、白三叶、黑麦草、二月兰、波斯菊、萱草等;藤本要求苗高50厘米以上,选择葡萄、爬山虎、紫藤等。

(五)河流湿地绿化泾河和主要水库、渠系的绿化,凡城市段河流以园林绿化为主,建设高标准的河滨公园或湿地公园,建设宽度不少于100米的生态景观林带,合理搭配园林景观树种,落叶乔木胸径3厘米以上,常绿乔木苗高1.5米以上;非城区段河流,有设防河堤的区段,两侧建设宽度不少于20—50米的护堤护岸林带,树种以速生杨为主,胸径3厘米以上。

(六)荒山荒坡绿化在各级公路及旅游景点沿线,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乡土树种侧柏、油松、刺槐、五角枫、杨树等进行绿化。侧柏、油松容器苗,苗高35厘米以上;刺槐、五角枫、杨树裸根苗,苗高1米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县上成立县城乡园林化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其它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领导小组下设6个组,宣传组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工作由宣传部牵头实施,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配合;村镇绿化美化组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工作由县新农办牵头,各镇实施;河流湿地和荒山荒坡绿化组由县委常委、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工作由县林业局、水利局负责实施,各镇配合;道路绿化美化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工作由县交运局、旅游办牵头实施;城市绿化美化组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组长,工作由县住建局牵头实施,县城管大队、工商局、商务办等部门(单位)配合;督查考核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工作由县委督查室牵头,县政府督查室、考核办配合。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绿化美化项目支持力度,强化业务指导,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各镇、各部门(单位)要明确各自任务,加强领导,严格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夯实工作职责,扎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二)搞好四个结合,确保质量。要以县城乡园林化建设为主线,坚持与我县实际相结合,与各部门(单位)的绿化方案相结合,与旅游景点建设观瞻相结合,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同时,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把好苗木选购、调运、挖坑、浇水、栽植关,并抽调4-6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理小组,跟踪指导,确保建设质量。要求先挖好栽植坑,经验收合格后再调运苗木栽植,严禁苗木运到后再组织挖坑栽植。苗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种类和规格标准选购,并做到当日掘苗、当日运输、当日栽植。栽后要浇足坐根水,确保成活率。

(三)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今年县上安排2000万元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全县城乡园林化建设。各镇、各部门(单位)都要积极向上“跑项目、争投资”,做好现有项目沟通和衔接,多渠道筹集和整合建设资金。县发改局、交运局、林业局、新农办、住建局、水利局在绿化美化方面,争回资金不得少于1000万元。并认真落实“谁造谁有”和允许继承、转让的政策,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民个人参与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园林化范文篇3

一、充分认识城乡园林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全市以建设“绿色、生态”为目标,依托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1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6%,较“十五”末提高了8.5个百分点,每年提高1.7个百分点。完成绿色家园生态示范村建设1238个,绿化学校500多所,绿化城镇60多个,绿化道路1200多公里。全市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但是,近年来全市造林绿化主要在高山远山,城市郊区、主干道路、河流水系、城镇、村庄、旅游景区等人口聚集区绿化相对薄弱,城乡差距较大。目前,全市主要河流绿化长度仅占可绿化长度的19%,高速公路、国省道两侧宽幅景观防护林带尚未形成,规模小、标准低、景观效果差、生态功能薄弱;城市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不足,绿化起点较低;以绿色家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绿化才刚刚起步;出入境口、工矿区、重点旅游景区绿化落后的现状依然存在,影响了我市对外形象。

城乡园林化建设是针对我市城乡绿化现状,以主要交通干线、主要河流沿线绿化为骨架,以城市中心区、城市郊区、重点城镇、出入境口、旅游景区、工矿区、村庄、单位、社区绿化为重点,多层次、立体化、远近呼应、点面结合、城乡一体、田林交错、山川平原衔接的大型系统工程。实施城乡园林化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全市造林绿化档次,促进“身边增绿”,改善我市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城乡园林化为目标,紧紧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经济基础较好的区位优势,坚持城市、城郊、道路、水系、村镇、单位、厂矿区、旅游景点“八位一体”,统筹实施八大创建工程,全面提升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庭院花园化、渠路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使城乡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

(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生态优先,产业促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项目整合,共建共享。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布局:根据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等,将全市划分为山地水源涵养林景观区、中部旱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区和平原城镇田园生态景观区。通过造林绿化,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生态防护景观林和连霍、高速公路景观林为“三带”,水源涵养林、中部旱腰带生态经济防护林、田园生态景观林为“三区”,13个县(市、区)为“片”的园林化景观格局。

(二)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市城乡新增绿化面积143.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其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以上;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学校绿地率达到3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绿地率达到25%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路渠绿化率达到100%;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0%;以为主体的河流两岸、湿地滩涂绿化率达到90%以上;出入境口实现绿化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实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三)建设标准:

道路绿化:高速公路两侧营造5—10米的绿化带,国道、省道两侧营造不少于5米的绿化林带,县、乡公路及铁路两侧营造不少于3米的绿化带。交通部门负责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界桩范围内的绿化;铁路部门实施铁路界桩范围内绿化;林业部门负责县、乡、村公路两侧绿化;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两侧宽幅林带建设由所辖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

城市绿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一是全面提升城市道路、城市门户、城市水系绿化,重点抓好团状、带状森林景观和特色街道;二是加强城市街头绿地、广场、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的绿化,通过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广种树木花草,使单位庭院绿化与城市公共绿化相互辉映连接成片;三是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工程,抓好城市公园改造和新建。2015年前市区新建或扩建3个公园,新增绿地面积1200亩,每个县市区建成1-2个城市公园,新增绿地面积不少于580亩;四是大力建设“劳模林”、“党员林”、“三八林”、“共青林”、“纪念林”、“企业林”等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文化传承林,开展多形式的绿地林木“认养”、“认建”、全民义务植树和“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分别由市城建部门和所在县市城建部门负责实施。

环城绿化工程:在城市郊区和县城周边建设50-200米集防护、景观、休闲为主的团状、带状森林。分别由市城建局和所在县市城建部门负责实施。

河流湿地绿化:、泾河、沣河、清峪河、漆水河、泔河及主要水库、渠系的绿化,凡城市段河流以园林绿化为主,建设高标准的河滨公园或湿地公园,建设宽度不少于100米的生态景观林带;非城市段河流,有设防河堤的区段,两侧建设宽度不少于20—50米的护堤护岸林带。分别由市水利局和所在县市水利部门负责实施。

渠岸绿化:跨县域干渠渠岸每侧绿化宽度5米,县域内干渠每侧绿化宽度3米,田间支渠渠岸每侧绿化宽度2米。分别由市水利局和所在县市水利部门负责实施。

重点出入境口及旅游景点绿化工程:在省际间公路交接口,规划营造较高标准的景观林,绿化范围沿路纵深不少于1000米,两侧辐射宽度不低于30米,也可结合实际营造小片林地、草坪、花坛等。在城市内的重点出入口由城建部门实施,在城市以外的国道、省道出入口由所在地交通部门实施;旅游景区营造风景林,由各旅游景点负责实施。

荒山荒坡绿化: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两侧第一山脊线1000米内的直观坡面,县城两侧直观坡面的宜林荒山荒坡全面绿化。由所在县市区林业部门负责实施。

村庄绿化: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开展以庭院绿化、街道绿化、道路绿化为主的绿色家园建设,实现路渠、街道、庭院全面绿化,围村片林50亩以上,实现“一片庭院一个特色,一个村庄一片森林”目标。由所在县市区林业部门负责实施。

(五)建设任务:

到2015年,全市城乡新增绿地面积96.78万亩。其中:道路绿化面积5.26万亩;河流渠岸绿化面积10.83万亩;湿地绿化面积0.23万亩,建成3处部级湿地公园;城市绿化面积9.69万亩;乡镇绿化面积2.38万亩;村庄绿化面积29.21万亩;出入境口绿化面积6.49万亩;荒山荒坡绿化面积32.69万亩。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确保城乡园林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市政府决定成立城乡园林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城乡绿化工作的副市长分别任副组长,市林业局、城建局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林业局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各级政府是实施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要把这项工程作为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乡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事来抓,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全力抓好实施。要将城乡园林化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层层签定责任书,明确任务,加强考核。各级绿化委员会和城建部门要积极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加大投入。城乡园林化建设是一项长效的系统工程,要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原则,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建设资金。市级有关部门按照任务分工,负责筹措所需的建设资金。市财政要逐年安排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城乡园林化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专项预算。林业部门要把城乡园林化与各项林业工程相结合,同时认真落实谁造谁有和允许继承、转让的林业政策,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民个人参与绿化工程,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园林化范文篇4

1.1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1958年8月,在北戴河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山河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1~3]。同年11~12月,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应当争取在若干年内,根据地方条件,把现有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逐步缩减到三分之一左右,而以其余的一部分土地实行轮休,种牧草、肥田草,另一部分土地植树造林,挖湖蓄水,在平地、山上和水面,都可以大种其万紫千红的观赏植物,实行大地园林化”[1]。1959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和短评,指出“大地园林化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1]。随后,中国林业出版社汇集有关文章,出版了《大地园林化文集》第一辑和第二辑[1、2],总的看法认为大地园林化是一个可以实现的伟大理想。

大地园林化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全面规划,在一切必要和可能的城乡土地上,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并结合其他措施如修建文化娱乐设施,经营风景旅游事业,结合山川名胜增辟景点,修筑亭、台、楼、阁及其他游憩建筑等,大力而有步骤地改造荒山、荒地,治理沙漠、戈壁,从而减免天灾、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行大地园林化,既要保护自然、美化大地,又要大兴山川草木之利、发展生产、提高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平。绿化是大地园林化的基础,大地园林化是其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大地园林化较之绿化,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它是绿化祖国的高级阶段,其规模和形式是因地制宜、多种多样的。但总的内容还是以树木为主体,组成有色、有香、有花、有果、有山、有水,有丰富生产内容和诸多美景的国家大花园[1、2]。

大地园林化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祖国锦绣河山生态环境建设和全面绿化、美化以及文态建设宏伟目标的向往。今天在全国人民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再提大地园林化,实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3]。

1.2城市园林化是大地园林化的重点

与大地园林化一脉相承并为其重点组成部分的是城市园林化。城市园林化或称城镇园林化,即要在城镇所辖范围内实现园林化的任务。在城市园林化规划与实施之前,须先对其意义与特点有个清晰的认识。

(1)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污染严重、无生命设施(高楼大厦、广场、道路等)过多导致热岛效应严重。市民生活、工作于“水泥钢铁牢笼”中,环境嘈杂紊乱,失去生态平衡。在文态方面,既缺乏高品位民族文化内涵,又日益感受庸俗低劣文化之压力。至于地方特色与乡土气息,也在逐渐受挤和淹没中。各地出现城市病、工业病和现代病的人数渐多,市民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城市园林绿地近年虽有增加,但仍分布不均,绿量不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2)国内皇家园林、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广场绿地与绝大多数寺庙和文人园林,早已开放,游人如鲫。故城镇园林绿化仍亟待大发展,并达到美化、香化、彩化。总之,要真正做到园林化,就既须提高城镇品位和形象,又须逐步实现城郊一体化,做到城中有乡,林中有镇,使城镇在大园林中,园林绿地在网络系统中。

(3)在城市园林化中,既要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又要提高文态建设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美、自然、洁净、安静、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文化氛围丰富而品位高尚,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环境来。总之,城市大园林要发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游憩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综合的效益,使城乡居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兼得其利,获取双丰收。

2大地园林化与城市大园林

2.1城市大园林与大地园林化一脉相承,是应时而生的产物

由于近几十年尤其是近20年的城市化大发展,人们迫切希望居住和工作于优美、清洁、宁静的环境中,城里人要求青天白云,接近自然;郊区人要求有商业设施和交通便利,拥有更多的“第二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大园林就在多年大量造园实践基础上,顺应时展的形势和需要,应运而生。它是城市园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城乡一体化的一种好形式。

2.2城市大园林是大地园林化在城镇辖区的落实

大地园林化是环境建设和国土美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城市大园林则是其在城镇辖区的具体落实。城市大园林是放大了的、综合性更强的、城乡一体化更为严密的大地园林化重点。实现城市园林化要做具体文章,应采取多种多样措施。现总结出城市大园林这一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过渡形式,在步骤上循序而进,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它的确是贯彻大地园林化理想的一个里程碑。

2.3城市大园林是一个综合网络系统,具备各种功能

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都是综合性绿化网络系统工程,它们具备多种多样的功能。城市大园林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具体来讲,则要求先规划好城镇大园林网络系统,再分批分期逐一落实。其特点在于该绿色网络系以树木为主体,以不同形式将树木花草、地被、藤蔓等组成森林、绿地、花园、公园、广场等,实行用植物表现大色块、大手笔、大气派的配植风格,突出应用复层混交于风景林构成,以展现磅礴气势和自然风韵,充分发挥城市大园林之环境、社会、游憩、经济、文化等诸多效益,发挥其独特功能——在有生命的维持生态平衡措施中获取富有四季变化之美的享受。

3实现并发展城市大园林中的有关问题

3.1城市大园林中的生态与文态问题

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还有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问题。所谓生态,主要是讲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当然很重要。但在讲求生态时,要全面考虑园林网络系统对市民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不能只讲生态,而很少讲文态。也不应相反,即只抓文态,不管生态。而要把两者融会贯通,巧妙地结合起来。

从中国悠久历史来看,我们强调“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奉行朴素的生态观,把文化艺术等文态氛围当作园林绿化的灵魂来对待。实现大地园林化,尤其是城市大园林,就要求有丰富文化内涵,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生态是重要的,现在城市生态失去平衡,亟须通过整体园林网络,来逐步收复失地,恢复平衡——这是不容置疑的。这也就是西方有识之士把城市园林地位抬得很高的实质所在。大地园林化是个大气磅礴的理想,其重点城市园林化(大园林)应当早日实现。

生态建设和文态建设,都是实现大地园林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文化历史未遭中断的文明古国,这是埃及、希腊、巴比伦等无法望其项背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浩如烟海,要弘扬、继承并发扬光大才是。当然,应该用今天的眼光来对待传统,古为今用。要改革,要推陈出新,方可切合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的需要。

城市大园林中的文态建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涵:

(1)风景名胜及有关故事、传说;

(2)文化历史及自然遗产;

(3)单体园林绿地的造园艺术,特别是大园林整体网络之布局美;

(4)森林之蓬勃气概及其植物组成在复层混交中表现之艺术性与科学性;

(5)古树名木之美及其文学故事;

(6)将园林艺术美发挥得淋漓尽致的造园空间之巧妙运用;

(7)树木花草四季变化和生长发育过程显示的动态之美;

(8)建筑物与小品添景等的艺术美;

(9)名人故居;

(10)帝王宫苑及御花园等;

(11)诗、文、书法、绘画、匾联等在园林中之巧妙运用;

(12)山石、雕刻、碑碣、坡岸、水景等;

(13)专类林、专类园(如松柏园、荷花池、梅岭、竹园、玉兰园、牡丹园等),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更是中华园林古老优秀传统;

(14)不少村镇民居绿化,饶有地方特色,又富乡土气息,兼顾实用、经济、美观,不乏佳作,值得挖掘、研究。

3.2传承文明和与时俱进

偶听有人闲谈:“不要办了新奥运,丢了老北京”。刚一闻之,疑近讥讽;仔细思量,大有深意。

我国为眼前和局部利益而损害或毁灭长远、全局甚至根本利益的教训还少吗?例如北京古城,如果当年国家领导人虚心听取梁思成、林徽音夫妇的血谏,收回拆城墙的成命,而在昌平或大兴另建一个“新北京”,那么,北京古城今天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旅游古都,城墙上也可像梁思成在《新建设》上所发表的文章那样,建成全球唯一的城墙公园了。可惜,梁教授夫妇的谏言和建议都无济于事,他俩受到了批判,北京古城墙还是被推倒,此事也从而成为千古遗憾。

但是在这之前,梁教授还是办成一件挽救外国历史名城和园林文化于危急之中的义举,使世人为之敬佩不已,其英名永垂万世。那就是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昆明,他想到日本京都和奈良的城市园林文化,不仅是该国的精品,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东方代表作。当时,我国和美国是日本共同的敌国,为了保护世界园林文化,他冒着生命危险与当时盟军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联系。经协商后约定,让日方在该两城市之四角,用其国旗铺地为标志,以便飞虎队投弹时手下留情。这事经过一番交涉,终于如愿以偿。京都、奈良幸免于难,其东方城市与园林美景至今保存良好,供世人参观欣赏。著者曾于1985年趁参加国际造园家联盟(IFLA)大会之机,访问了京都和奈良。日人至今犹惊喜交加,庆幸他们几十年前的虎口逃生。

今天我们应该多从历史经验与教训中汲取教益。结论应是:既要继承优良传统文化之精华,又要慎重而大胆地与时俱进,切合时代精神,不断开拓和创新。“改革名花走新路”、“改革名园走新路”“改革名城走新路”——此之谓也。

3.3城市大园林建设中的群众路线与关心市民生产生活问题

不论走群众路线也好,关心生产生活也好,实质上都是个发扬民主的问题。

3.3.1园林建设中的群众路线问题

人类渴望回归自然,城市呼唤办好园林化。“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讲起来尽人皆知,可真正做起来,则是要放下架子,又要倾听群众呼声,还要真心实意地结合专业,为人民办事。

仅以城市树种选择与规划而论,如何选定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最好由园林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召集各界代表认真讨论,充分发扬民主,然后慎重定案。在树种选择与规划上,切忌之举是:

(1)长官意志过强,听不进群众的不同意见;

(2)要求树种十全十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缺点。这样,好树也会落选的,从此可用树种就越来越少了。如在北京,我起初为槐树不平。后来,它选成市树之一,我又为椿树(臭椿)抱屈。现在,‘千头’椿上街了,我仍为榆树(白榆)鸣冤;

(3)不能真正挖掘并认准一个树种的优点与特点,用其所长,旧物新用。如北京地被植物较少,而山荞麦(花蓼)就是喜阳、耐旱、耐瘠土又耐轻度践踏的优良地被。至于金银花常仅作攀援植物应用;其实,它是一种耐荫而开美丽香花且迅速铺满地面的理想地被植物;

(4)各级领导不应过多考虑个人“政绩”。应发扬“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精神,注意选用珍贵慢长树种。

又如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外地都大办苗圃,准备提前卖到北京、青岛等地赚大钱。其实,主要苗木,尤其是珍贵常绿针叶树大苗(如白皮松、雪松、桧柏等),大部分应先在本地机关学校和郊区农民中作普遍调查,再在双方同意下签订协议,要求1~2年断一次根,并加强抚育,以便2008年前定植于奥运场馆等地。这样既节省了运费,又可提高成活率。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园林和奥运等部门均需主动耐心,深入基层,发动群众,把事办好,做到树成活、人欢笑,政府部门和机关、群众皆大欢喜,为能给奥运做贡献而自豪。

3.3.2在城市大园林建设中,要关心群众生产和生活,做到在发挥综合效益的前提下,提高市民尤其是郊区农民的生产与效益。如适当较多发展果树、经济作物以及畜牧、副业生产等。事关群众积极性,必须认真办理,收到实效才好。

3.4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在城市大园林中的体现

3.4.1城市大园林中的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则是必须遵办的方针。园林事业办得不理想,往往就是因为背离了可持续发展,陷入了被动。

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4、9]。中国园林艺术长期在古代独树一帜而深受邻国和西方推崇以致对东西方不少国家的造园,产生了巨大影响[4、8、9]。但时至今日,我国园林建设中的一些短视行为、“赶浪潮”、“纪念碑观念”、哗众取宠、追求一时华丽而不顾遗患于子孙和不切合国情硬搬西方措施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此,亟应从思想观念上,短期与长期关系上、个人与集体利益上,来彻底想通,转变观念,同时改革体制,结合发展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使城市大园林走上有经济开发内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既为市民群众创造了优美的环境,同时又繁荣了经济和文化。

3.4.2城市大园林中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在实现城市大园林规划中,地位十分重要。因目前我国城镇园林中,观赏植物种类贫乏,品种单调,使人兴味索然。大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昆明、西安等地较常用的露地观赏植物总数多在1000种(不是品种)以内,有的甚至在500种之内,仅广州较多,约达1700种。反观世界名城如华盛顿、旧金山、伦敦、巴黎、华沙、新德里、东京、新加坡、墨尔本等,则常用绿地观赏植物总数多在2000~4000种之间。园林之母的大国落到如此境地,实在令人汗颜啊!这种反常现象为外国人所不解,纷纷提出不少友好的批评。但在我们评选“园林城市”活动中,仍未对生物多样性有何明确的数字规定。这就要领导部门下定决心,彻底改变观念,定出具体标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经不懈努力,就可逐步提高,在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方面赶上甚至超过世界水平。

3.5城市大园林中部门间的协调问题

城市大园林是一桩新事物,其内涵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这种城郊一体化的新型城市大园林,要求园林、林业、农业、城建、文化、交通、旅游、环保等部门齐心协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彼此支持,各尽其责,给别的部门以方便和支持,力戒“大国沙文主义”。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几何式整体增长”,彼此拆台的结局则是数败俱伤,一事无成。在大力推行邓小平理论和党中央“三个代表”的今天,应把行动和理论真正统一起来,为人民办实事。给千秋万代造福,为大地园林化做出全新贡献。

3.6园林化新理论的诞生被赋予划时代的重任

英国造园专家杰利科(G.A.Jellicoe)1954年在国际造园家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s,简称IFLA)大会上说,世界造园史三大派,就是中国、西亚和古希腊[8],我国园林古建专家罗哲文在《中国古园林》中说:“园林环境是人类居住的最佳环境,希望园林城市早日实现,整个大地都园林化”[9]。——这的确是伟大时代的迫切要求,更是新世纪对中华文明古国的新呼唤。

但是,尽管城市大园林理论是在近几十年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一朵新花,可这仍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系统而深入的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大园林理论,尚有待于艰苦的、进一步的钻研、提炼、归纳和提高。

今后总的目标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园林之母的国家,造园与栽花技艺千百年来均居世界最前列,定要精益求精,存精髓,创新意,既弘扬老传统之精粹,又面向新世界和广大群众而有所创造,有所发明。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要组织一批专家边实践,边总结,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扬我之长①,避我之短②,同时引入他国特长与创造,革除我固有之糟粕。要像300年前英国人来华学园林艺术那样,结合本国特点来虚心学习他人特长与绝招,不求形似,但求神似[4]。这样创造出来的中华新园林——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大园林)的新模式,将既有民族特色与地方色彩,又富于时代精神,切合广大人民群众物质与文化之诸般需要,充满了中华大地的生机与活力,使海内外炎黄子孙为之齐声欢呼,全世界人士也为之赞叹不已。这是可以预期的伟大成功和创举。

参考文献:

[1]陈俊愉.从绿化到园林化[N].人民日报,1958-11-18(8).

[2]包志毅.大地园林化[A].陈俊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陈俊愉.重提大地园林化[N].科学时报,2002-02-19(1).

[4]陈俊愉.西方园林与环境·序[J].中国园林,2000(2).

[5]陈向远,陈自新.城市大园林论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6]陈向远.现代化城市需要建设城市大园林[J].中国园林,2001(5).

[7]自新.城市大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园林,2001(5).

[8]童寯.造园史纲[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第二版,1985.

[9]丹青.熔秦铸汉话古园——读罗哲文《中国古园林》[J].中国园林,2000(2).

园林化范文篇5

对于现代住宅区域的设计,应当更多的从人的角度出发,所谓人居环境,意味着应当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统一。随着社会的更替发展,城市空间,尤其是城市的居住区域已经成为景观设计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最佳的人居环境便是园林。因此,应当重视人居环境中的园林化设计,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尊重可持续发展思想并结合当地地理人文特色,创造设出天、地、人合一的园林化人居环境。

1以人为本,创造合理的环境空间

1.1保持安全感的空间设计

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安全感是一项很重要的主观感受,人居环境的园林化景观设计,若能从人的心理出发,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设计规划时,应当注重朝向和视野的便利和开阔,使人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隐藏自己,保护隐私,视线上又不受到过分干扰,与外界形成良好互动。设计出能够保证安全感的人居环境,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放松自由,达到“可望”、“可居”的理想状态。

1.2合理利用边界区域

给停驻的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环境,是开放式空间功能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园林化的景观设计中,人居环境设计要重视合理利用边界区域,例如座椅、阶梯、箱体、护栏等,从细节处发挥,相应增加辅助设施,创造舒适合理的、人性化的户外行动空间,以此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2生态化的景观设计

2.1科学的景观植物配置

景观植物的科学配置是园林化人居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住宅景观设计中,植物扮演着多种角色,除了观赏、调节光照等作用外,植物还起到分割空间、遮挡物体、导向等作用。为了保证舒适良好的人居环境,要结合住宅区地形特点,以生态理论为依据,科学合理地配置景观植物,规划出既能使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适宜,又具有高效生态功能的绿化环境。例如,种植草木花草时,重视空间切分,既能形成视觉上的美感,又方便通行。又如,创新设计屋顶绿化、室内绿化等新型绿化方式,增加审美和居住乐趣。此外,在配置景观植物时,要格外注意所采用的植物品种,虽然许多外来品种的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很可能在引入地区难以存活,因此,应当科学选取配置植物,可以少量选取适应性强、观赏性高的外来品种,但从长远考虑,景观植物应当首选当地植物。

2.2水景设计

水,是园林化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不同走向、不同行形状的水景设计带给观者的感觉也不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既有助于调节气温,又能改善干燥的空气状况;从人的主观感受上来说,大多数人是亲水的,依水而居,观水、听水是回归自然的体现。在住区环境中规划出良好的水景,与周围配置的植物或假山等设施相协调一致,做到在视觉和功能上相互衬托和补充。

3园林化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3.1营造园林意境时要结合时代背景

在景观植物的选用和水景设计中,要格外注意营造出优美自然的园林意境,但若是过分追求所谓的“异域风情”,或者严格依照传统园林的规划,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华丽亮眼的异域风格设计或许能较快吸引眼球,但与当地文化习俗相去太远,则很难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反而会破坏人居环境的整体协调性;过于遵循传统园林意境的搭配也会带来负面效果,例如九曲回廊虽然有曲径通幽之美感,但却不利于人们日常通行。因此,在进行现代人居环境的园林化景观设计时,要注重与当地人文习俗相结合,配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园林化设计成为更受人们青睐的人居环境景观规划的方向。

3.2生态系统的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注重绿化和水景的观赏性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任务,但园林化人居环境的生态系统设计也要有强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不是仅仅追求一时的美感。自然生态的设计要充分利用花草树木的气候和湿度调节能力,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视觉享受设计大规模的观赏性草坪等,而降低综合生态效益。注重绿化生态的可持续作用,是人居环境园林化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

4结语

良好的人居环境需要结合社会、文化、人文、生态等多层面综合协调设计,而“以人为本”应是园林化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从人的感受出发,创造合理的空间环境、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景观设计园林化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

作者:刘鑫平 单位:宁夏华林融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第二篇: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1引言

在城市绿化系统中,居住区的绿化是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现代城市出现的新型绿地。由于住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逐渐成为发展城市绿化的重要闪光点。因此,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值得分析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2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基本功能

2.1休闲活动功能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备基本的休闲活动功能,即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场所,有效满足居民的需要,并重视园林景观的参与性,在居住区内合理设置共享空间、硬质景观,使居民能够有场地休闲、活动、交往,帮助营造友善、和谐的人际关氛围。

2.2景观文化功能

在城市居住区设计的园林景点应拥有参与性、观赏性、艺术性的特征,并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品、雕塑等,容游乐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为一体,做到寓教于乐,并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品位[1]。

2.3园林生态功能

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能满足人们的生态环境需要,在居民生活中渗透生态环境理念,达到视觉效果的清新、舒适、宜人,从而改善居住区空气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居住区的园林景观布局设计需层次分明,做到步步有景,并保证四季有花、长年见绿,表现园林之美。

3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3.1合理设计空间以及布局

按照城市居住区的建筑形态及规模,园林景观的规划布局设计应有特色构思,从空间、平面两点入手,合理配置用地,科学安排景观层次,并做好设施配套,设计出空间层次明确、结构清晰的园林景观总体布局,营造整体和谐的居住区景观。

3.2科学设计居住区构筑物

居住区构筑物是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科学设计构筑物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还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同时提供服务。在设计构筑物时,不但要响应居住区整体环境,还要独特、精心,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与文化品位,从而提高其观赏价值,创造园林式景观环境[2]。

3.3以比例与韵律设计景观

应用比例与韵律法则设计居住区园林景观也是一种基本的设计方法。居住区步行道空间尺度的控制要依赖道路两侧的小品、建筑和绿化,从而获得更强的领域感;而在设计道路的线型时需统筹安排道路两侧的建筑空间,科学设计小品和绿地,创造开放空间,使居住区建筑形态能在统一韵律中出现变化、对比。

3.4应用绿化种植设计手法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是实现生态住宅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基础。合理选取并适度把握花园、广场等主题能帮助提升居住区整体环境的品味,为人们提供宽敞的交流空间;考虑到景观绿化、生态绿化的综合应用,可利用土、石、水等天然材料,同时依据地域特点设计不同的植被,合理搭配不同树种,能实现灌木、乔木植被的交叉化、立体化、层次化,促进人和环境的结合。

3.5融合多种景观设计手法

通过融合借景、分景、组景、添景等设计手法能让居住区环境实现内外协调,让小区园林景观能延伸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最终实现小区环境与建筑、自然的融合。如滨临河道的居住区应充分利用水资源,设计亲水景观,让园林景观设计富有个性和深度。

4提高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的措施

4.1强调绿色健康理念

人们对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提出的基本要求在于健康,设计只有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下去,才能不断优化居住区环境。绿色健康理念具体体现在居住区植物的四季常绿,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绿化、香化、果化、药化等。绿化就是设计师要合理搭配常绿植物,让居住区的乔木、灌木、草地尽可能常绿;香化就是多设计一些四季飘香的、有较长花期的植物,包括桂花、樱花、栀子花等;果化就是多设计一些景观效果好、寿命长的果树,包括柿树、石榴、枇杷等;药化就是多设计具备药用价值的药材类植物,包括麦冬、香樟、杜仲等。换言之,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尽可能应用植物的体形、姿态、花期、四季叶色变化、花色等因素,保证居住区园林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以提高景观的艺术效果,创造优美环境。

4.2注重环境景观共享

园林景观环境是城市居住区的共同财产,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一两块草地、几个花坛,而是要求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绿化景观[3]。居住区内的每一个居民都应享受自然环境,所以设计师要打破栏杆、围墙、隔断等的限制,让每一套住房都有优良的景观效果。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尽量利用居住区既有的自然环境来营造人工景观,让人们享受优美的环境,共享环境资源;加强居住区空间的连贯性,将园林景观串联成整体,使人们获得休闲交流场所;绿化面积应超过建筑面积的30%,并合理应用植物、园路、园林小品,达到空间上的景随步移的园林景观效果。

4.3重视园林水景设计

人们的生活不能缺少水,城镇自古以来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尤其要重视水景设计[4]。水景设计应充分考虑水质、水形这两个要点,有水是很容易实现的,但难的是成景,居民往往会对一潭死水掩鼻而过、叫苦连天。即便居住区的水流不便在地面上沟通,也可应用地下的暗管来沟通,做到园林景观的活水设计。所以在设计水景时要注意补充、排泄、循环和净化水,实现园林景观绿色、生态等目的。正所谓流水不腐,水景设计可以涌泉、瀑布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使水体自然流动,设计出跌水、溢水、涓流等动态水景,增加水体与砂石、大气的接触,提高其含氧量。如果是大型水面,水景设计还要兼顾交通、生产、娱乐等需要,尝试开挖水渠、缓坡等,在体现自然的同时节省费用;流域附近的居住区绿地则可选择自然水灌溉,形成对雨水的回收利用及水的生态良性循环;水体环境不同,设计的动植物也应不同,水边的芦苇、水里的荷莲、鱼类等能让人们产生回归自然之感。设计师将完美的水系作为居住区园林景观的主体,将绿化空间、步行空间串联起来,同时巧妙应用石、阶、廊、栏、树木、花草、桥等园林景观构成元素,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加以点缀、延续,从而有效增加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深度,达到自然和谐共生。如下图1所示的某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就加大了景观的深度,居住环境自然、清新。

4.4实现感官体验设计

感官体验设计的目的在于在城市居住区营造自然活动的体验空间,让人们能在钢筋混凝土中亲近自然。感官体验设计手法包括:充分利用居住区的自然地形和环境,设计富有地方特色的空间绿地,可保留居住区特有的自然植物群落,也可选择临摹的设计手法来塑造自然空间;按照居住区建筑间距、住宅层数,同时考虑人们的日常需要,有机结合自然空间与墙面、阳台、窗台等绿化,营造整体的立面空间,增加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垂直绿化层次,从而形成空间景观、立体景观,丰富居住区自然景观;重视时间的改变,适当保留感官记忆,包括邻里交往记忆、儿时记忆、老旧工业文明记忆、社会飞速发展痕迹等,通过设计功能性设施、景观小品等来保存这些记忆,使它们重新回到自然,构成新的居住区体验空间,从而沉淀和升华人们对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感官体验。

5结语

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这是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必然趋势,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质量的直接体现,高质量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身心健康。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需优化设计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并坚持创新,不受已有成就的束缚,努力为人们创造自然、亲切、舒适的居住环境。

作者:许童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静.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法的探讨[J].福建农业,2014(09):153.

[2]邱慧.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与相应工程管理注意事项分析[J].四川水泥,2014(07):120.

[3]李德巍,王莹,李英华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4(14):29-32.

[4]汪华胜,仇多荣.现代城市居民区园林景观设计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65-66.

第三篇: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住宅区的园林景观已经成为住宅区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优美的居住环境,人性化的园林布局已经成为住宅区品质高低的重要标榜。良好的园林景观不仅令居民在忙碌之余感到身心舒畅,更能有效地调节住宅区局部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有效吸收空气灰尘,使得居住环境更舒适。住宅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在现代化发展潮流中遇到一定瓶颈,许多住宅区的园林景观由于布局规划不合理,既不能起到很好的观赏作用,也不能为住宅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这样不仅浪费植物资源,更难以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要求,因此,完善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真正意义上展现出园林之美,对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1园林景观在住宅区的作用

园林景观之所以受到城市规划与居民住宅开发的重视,是由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空气质量不断下降所决定的。在住宅区开发园林景观对提高住宅居民的生活质量十分有帮助。

1.1园林景观能降低外界噪音

住宅园林景观基本上以绿色植物为造景基调,绿色植物能有效降低城市噪音,绿色植物降噪的优点在城市规划中清晰可见。住宅区的园林景观因为整体密度较高,从而能使住宅区内部更为幽静,为人们的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

1.2园林景观能有效优化住宅区的空气质量

住宅区的园林造景因为整体面积较宽,所以良好的造景设计能在住宅区内部形成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除了能有效降低城市噪音,更能及时吸附城市空气的灰尘,减少住宅区域内的空气污染,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增加空气湿度,从而改善住宅区域内的空气质量。

1.3住宅园林景观为居民日常休闲提供场所

人性化的住宅园林设计可各方面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包括健身运动、植物观赏、孩童嬉戏等,全面考虑到人群的需求,根据需求来进行园林设计能有效满足居民精神上的要求,更能促进住宅区和谐发展。

2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现代化园林设计在我国国内起步较晚。自我国建国以来,为了走出一条自身的经济发展道路,举国上下集中发展工业,今天,一个个城市为高耸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撑起,绿化景观走入人们的视线。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现代化园林景观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缺陷,发展也不够成熟。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大多数城市过于对“档次”的追求,而忽视了居住人群的实际需求,例如对改善居住区的空气质量、满足居住人群的精神愉悦、以及老人小孩的实际需求,同时忽视了动态造景与静态造景结合,在视觉上缺乏美感。许多住宅为了楼盘销售需求,在楼盘售完之后便拆除原有的园林,化为他用获取更多的利益,或改为低廉粗糙的景观搭配,不仅造成极大的植物资源浪费,更不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在实际住宅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住宅园林景观的美感。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缺乏创新,许多住宅的造景设计为了赶进度而盲目抄袭别的住宅区的设计。缺乏个性是国内在园林造景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千遍一律的住宅园林造景难以为不同区域的居民提供精神享受的需求。理论上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由于气候、水土差异,因此各地的植被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利用好这些特色植物才能有效反映出不同区域住宅的造景特色,才能给居民增添不少的亲切感。此外不少的造景设计中,设计景观区域并非名副其实,许多景观名称虽美但是内部的景观却缺乏新意,毫无特色,不仅主题功能不明确,且不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另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效果不相符也是住宅景观设计的问题之一。有些住宅景观的设计图纸效果美观,但却严重脱离施工实际,如没有考虑到住宅区域内其他工程的干扰、没有对景观施工场所地下的管线布局进行详细了解与记录,从而导致施工遇到阻碍,有些设计甚至不具备施工可行性,也存在一些景观设计,设计师一味考虑美观,而忽视了植物的来源,这些都成为施工实际与景观设计脱节的重要原因。

3现代化住宅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随着“绿色、生态、环保”成为经济发展的热搜词汇,回归自然舒适而又健康环保的人文居住环境成为城市生活居民的追求,在现代化的住宅景观设计中,应跟上时展的步伐,重视人本设计理念,合理布局老年健身区域、小孩娱乐区域以及一般人群的散步观赏区域,同时在造景设计时充分融入低碳环保的时代精神,选择园林造景植物时尽量选择固碳性较强的观赏植物,同时在园林布局设计上,根据人群的分布量合理安排景观区域的垃圾箱,避免生活垃圾对园林的污染。

4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思路创新

住宅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改变过去千遍一律的设计方式,力求创新。园林景观布局设计不仅要满足住宅居民的空间需求,更要兼顾城市的发展特色,坚持生态美、文化美以及生活美相结合的设计方向。

4.1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要善于继承与创新

造景设计的继承创新,首先要善于发掘古代传统的园林美景,运用中国美学去审视现存的中国传统住宅园林,如苏州园林,它集中国古典美学于一身,整体园林展现出了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这种美既有内涵又温婉典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璀璨遗产,即使在现代,当建筑的布局发生如此大的颠覆时,我们依然应该积极挖掘在中国优秀园林中集聚的中国美学,同时结合现代化园林设计的优秀成果,两者结合设计出有内容,美感十足的中国式园林。这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美的继承,也是对现代园林设计优秀成果的创新。

4.2应该充分体现区域文化独具一格的特色

当前各个城市住宅区的造景大同小异,并不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在植物选择上也没有反映出各个区域的特色。在创新住宅园林造景时必须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不仅要从区域传统文化中找到创新的落脚点,更要在园林的布局与园林植物搭配以及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反映各自区域的特色。我们只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却不知它离不开各个区域文化的锦上添花,因此不同区域的园林造景师在景观园林设计时要对各自区域文化加以深入了解,同时景观布局时在尊重使用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城市的特色设计有特色的住宅园林,此外在园林植物选择上要就地取材,根据当地植物的特色进行搭配,这样不仅能节省造景成本,更能反映区域植被特色,且存活率更高。最后,现代化住宅园林还应反映现代化时代特色,在坚持低碳环保造景理念基础上,积极借鉴外国园林造景的优秀成果,引入科技成果增添园林的整体时代感。

5结语

住宅区的园林造景在国内由于起步晚,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其中住宅园林的千篇一律化是当前造景急需攻破的问题。创新住宅园林造景,既要积极挖掘中国传统园林的古典之美,又要借鉴外国园林发展的成果,反映现代化特色,同时更重要的是反映各自区域的文化以及植被的特色。

作者:王冕 单位:吉林亚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姜明.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1)

2许少龙,劳光明.具有特色与个性的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3(2)

3吴棣.高层住宅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0)

园林化范文篇6

关键词:城乡乡村二元结构经济

生态学家马世骏曾强调,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目前,城乡一体化建设在紧锣密鼓的展开,遇到了不少顽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1、农村庄园化

庄园立足于自然村落,没有人口聚居就难以成为庄园。而在一个村庄中,房屋、土地、人口是主要的构成因素。庄园结构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土地和人口的结合。没有土地,人民无以为生;没有人民,土地不得耕种。土地又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同时,庄园经济有助于保护区域农产品的经济优势,能够统筹人力、科技、政策等资源,让农民们树立“依山靠山富于山,依水靠水富于水”的意识。切实的保护好环境,避免农村盲目发展其他产业带来的巨大污染的问题。自营地中的果园、菜圃之类可能为篱笆或栅栏所圈围,但耕地多以条田的形式散布于村庄的几块大田之中,而很少连成一片。虽然,自营地所占耕地多数是较为肥沃的土地,但集体共耕的原则使之与农民的份地交错分布。

庄园经济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以前的农民都是单纯的出售农产品,有附加值的很少,更别说全球眼光了。庄园经济通过严密的组织,通过宣传、策划、加工、营销,把简单的农产品变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有效地遏制了“谷贱伤农”。

2、城市园林化

城市园林化或称城镇园林化,即要在城镇所辖范围内实现园林化的任务。怎样有效解决好城市的环境恶化是一个长期问题,城市郊区的科学规划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环节。这里应该成为一个缓冲带,城市的设计上就应该以园林化为主,对入驻企业实行严格要求。主要以低污染低能耗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高科技农林生产企业,各大职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为主。

2.1、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污染严重、无生命设施过多导致热岛效应严重

市民生活、工作于“水泥钢铁牢笼”中,环境嘈杂紊乱,失去生态平衡。在文态方面,既缺乏高品位民族文化内涵,又日益感受庸俗低劣文化之压力。

2.2、开放园林景观

国内皇家园林、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广场绿地与绝大多数寺庙和文人园林,早已开放,游人如鲫。故城镇园林绿化仍亟待大发展,并达到美化、香化、彩化。

2.3、在城市园林化中,既要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又要提高文态建设质量

城市大园林要发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游憩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综合的效益,使城乡居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兼得其利,获取双丰收。

3、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政策制度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还需要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繁荣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需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改变我国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要保持城乡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成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

结束语

通过两化一统的建设,城乡结合更加紧密,唇齿相依。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全面协调,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长期、和谐、健康的发展,最终创造出高度发达,鸟语花香的美好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田玲,云南大学2008-

园林化范文篇7

科学发展观专题:方案讲话讲稿调研演讲生活会汇报体会剖析整改制度经验总结升学专题2009年半年工作总结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首页>>文章浏览〖原字体中字体大字体〗2009年7月18日星期六

县长关于抓生态环境建设促县域经济发展的汇报讲话(2008-5-10)

县长关于抓生态环境建设促县域经济发展的汇报讲话

xx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干石山区、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川壮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的宝地。改革开放以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变全县贫困落后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治本工程、造福工程来抓,2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29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突出成效。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展望我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景,我们倍感自豪,也更加充满信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态环境建设迈出大步伐

一是持续大搞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改革开放20多年来,xx县八任书记、十任县长紧紧围绕“在万分之一的国土上搞绿化、做贡献”的战略决策,持续开展绿化接力赛,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树绿化志、干绿化事、创绿化业,将原来只有7万亩次生林的荒山秃岭建设成为近90万亩的涛涛林海,使全县150多个山头无山不绿,3368条沟壑沟沟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7.6。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2000年起,我们发动群众肩扛手抬,用石头垒起了7000多华里的森林防护墙,被誉为“天下第一墙”,并夺得某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是突出狠抓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我们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沟坡岭河滩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新修基本农田8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万亩,打井建水窑7000孔(眼),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84处,解决了全县287个村庄、9.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城镇绿化和小城镇建设。我们以打造中国北方绿城为目标,按照风景化、园林化、林荫化、多样化的要求,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持之以恒地大抓县城绿化工作,县城及县城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2406亩,绿地面积达到1267亩。建设园林化庭院、园林化单位、园林化小区80多个,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20.54,绿地率达到11,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1.81平方米,山水园林县城初见雏形。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园林化乡村建设,全县涌现出了常平、晋庄、桥上等一批园林化乡镇和小逢善、河西庄、西柏林等一批园林化村庄。

四是大刀阔斧治理工业污染。近年来,我们采取“关、停、并、转”等办法,先后取缔中小企业65个,淘汰关闭落后生产能力企业8家。投入巨资对重点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大力推行清洁无害化生产,使企业内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吃干榨尽,实现循环生产。目前,全县工业废水污染排放达标率达到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7,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探索绿色经济路子,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新效应

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依托全县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实施绿色战略,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培育绿色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绿色经济的新路子。

第一,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从1978年到2004年的20多年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47.6。水土流失面积由83下降到15以下,年侵蚀模数由4300吨下降到了150吨,年降雨量达到近600毫米,气候相对湿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无霜期延长10—15天,旱、洪、雹、霜等自然灾害减少43,豹、鹿、红豆杉等濒危珍稀动植物重现高山深峡,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县也因此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球环保500佳提名奖”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第二,绿色产品开发初见成效。全县绿色种植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有7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认证,奶牛、肉驴特色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建有奶牛、肉驴养殖小区36个,奶牛达到1650头,肉驴达到2900头。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九牛寨乳业、郭氏羊汤、紫团饮业、辛寨陈醋、西街裕丰酿造、西柏林豆制品等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带动了一产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36元。

第三,旅游产业开发快速发展。地外我县东南部的太行山大峡谷,绵延百里,景色奇异,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近年来,我们充分依托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制定了整体规划,修建了旅游循环路,改善了通讯设施,开发了旅游商品,兴建了接待设施,打造了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等一批精品景点,尤其是在某、郑州、石家庄、太原等城市举办了宣传推介会,去年5月份成功举办了“中国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邀请赛”,进一步扩大了太行山大峡谷的知名度。

第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大力发展,大大加快了全县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常平集团200万吨炼钢一期工程采用世界一流的四机四流连铸技术,环保严格按照国家要求采用二次除尘,转炉采用全电脑控制,实行清洁式生产,是长治市第一家环保型钢铁企业。壶化集团4000万发钢性药头电雷管自动生产线项目的设计规模、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居世界领先水平。环海集团20万吨热轧不锈钢带项目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庄益通公司1000吨电子精细硅微粉项目在科技含量上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这些高新项目带动下,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7.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生态经济建设再创高水平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去年我县被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确定为山西省首家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实验区,为我县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决心以此为新的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推进生态与经济双赢共进:

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实现新飞跃。牢固确立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和修复,更要注重建设的理念,把建设“绿色壶关”作为最大的生态工程,在发展中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中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继续大搞植树造林,切实抓好低效林改造相混交林建设,全面加快草地发展、城镇绿化、通道绿化、园林化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基础工作,力争利用3—5年时间彻底绿化剩余的近20万亩荒山面积,使全县有林面积达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要在生态农业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实现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壮大紫团、壶化、开源三个乳制品加工企业,玉米加工、小杂粮加工、陈醋、羊汤、豆制品加工等8大龙头企业,积极引资建设肉制品加工项目。突出抓好优质玉米、小杂粮、无公害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奶牛、生猪、肉驴、羊、鸡和特种养殖。认真搞好农业高科技项目的引进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要继续抓好小泉小水、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村交通、沃土工程和农村沼气等农业基础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发展。

三要在做大旅游产业上实现新目标。牢固树立抓旅游产业就是抓生态经济的新理念,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搞好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各景区详细规划,建设旅游专用交通道路,加大精品景点开发力度,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增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力度在太行山大峡谷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两块牌子的基础上,把大峡谷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培育成全第市一、全省一流、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园林化范文篇8

xx县人民政府县长xxx

xx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干石山区、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川壮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的宝地。改革开放以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变全县贫困落后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治本工程、造福工程来抓,2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29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突出成效。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展望我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景,我们倍感自豪,也更加充满信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态环境建设迈出大步伐

一是持续大搞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改革开放20多年来,xx县八任书记、十任县长紧紧围绕“在万分之一的国土上搞绿化、做贡献”的战略决策,持续开展绿化接力赛,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树绿化志、干绿化事、创绿化业,将原来只有7万亩次生林的荒山秃岭建设成为近90万亩的涛涛林海,使全县150多个山头无山不绿,3368条沟壑沟沟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7.6%。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2000年起,我们发动群众肩扛手抬,用石头垒起了7000多华里的森林防护墙,被誉为“天下第一墙”,并夺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是突出狠抓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我们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沟坡岭河滩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新修基本农田8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万亩,打井建水窑7000孔(眼),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84处,解决了全县287个村庄、9.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城镇绿化和小城镇建设。我们以打造中国北方绿城为目标,按照风景化、园林化、林荫化、多样化的要求,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持之以恒地大抓县城绿化工作,县城及县城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2406亩,绿地面积达到1267亩。建设园林化庭院、园林化单位、园林化小区80多个,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20.54%,绿地率达到11%,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1.81平方米,山水园林县城初见雏形。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园林化乡村建设,全县涌现出了常平、晋庄、桥上等一批园林化乡镇和小逢善、河西庄、西柏林等一批园林化村庄。

四是大刀阔斧治理工业污染。近年来,我们采取“关、停、并、转”等办法,先后取缔中小企业65个,淘汰关闭落后生产能力企业8家。投入巨资对重点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大力推行清洁无害化生产,使企业内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吃干榨尽,实现循环生产。目前,全县工业废水污染排放达标率达到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7%,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探索绿色经济路子,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新效应

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依托全县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实施绿色战略,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培育绿色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绿色经济的新路子。

第一,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从1978年到2004年的20多年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47.6%。水土流失面积由83%下降到15%以下,年侵蚀模数由4300吨下降到了150吨,年降雨量达到近600毫米,气候相对湿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无霜期延长10—15天,旱、洪、雹、霜等自然灾害减少43%,豹、鹿、红豆杉等濒危珍稀动植物重现高山深峡,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县也因此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球环保500佳提名奖”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第二,绿色产品开发初见成效。全县绿色种植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有7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认证,奶牛、肉驴特色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建有奶牛、肉驴养殖小区36个,奶牛达到1650头,肉驴达到2900头。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九牛寨乳业、郭氏羊汤、紫团饮业、辛寨陈醋、西街裕丰酿造、西柏林豆制品等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带动了一产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36元。

第三,旅游产业开发快速发展。地外我县东南部的太行山大峡谷,绵延百里,景色奇异,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近年来,我们充分依托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制定了整体规划,修建了旅游循环路,改善了通讯设施,开发了旅游商品,兴建了接待设施,打造了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等一批精品景点,尤其是在北京、郑州、石家庄、太原等城市举办了宣传推介会,去年5月份成功举办了“中国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邀请赛”,进一步扩大了太行山大峡谷的知名度。

第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大力发展,大大加快了全县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常平集团200万吨炼钢一期工程采用世界一流的四机四流连铸技术,环保严格按照国家要求采用二次除尘,转炉采用全电脑控制,实行清洁式生产,是长治市第一家环保型钢铁企业。壶化集团4000万发钢性药头电雷管自动生产线项目的设计规模、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居世界领先水平。环海集团20万吨热轧不锈钢带项目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庄益通公司1000吨电子精细硅微粉项目在科技含量上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这些高新项目带动下,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7.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生态经济建设再创高水平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去年我县被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确定为山西省首家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实验区,为我县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决心以此为新的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推进生态与经济双赢共进:

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实现新飞跃。牢固确立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和修复,更要注重建设的理念,把建设“绿色壶关”作为最大的生态工程,在发展中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中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继续大搞植树造林,切实抓好低效林改造相混交林建设,全面加快草地发展、城镇绿化、通道绿化、园林化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基础工作,力争利用3—5年时间彻底绿化剩余的近20万亩荒山面积,使全县有林面积达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要在生态农业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实现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壮大紫团、壶化、开源三个乳制品加工企业,玉米加工、小杂粮加工、陈醋、羊汤、豆制品加工等8大龙头企业,积极引资建设肉制品加工项目。突出抓好优质玉米、小杂粮、无公害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奶牛、生猪、肉驴、羊、鸡和特种养殖。认真搞好农业高科技项目的引进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要继续抓好小泉小水、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村交通、沃土工程和农村沼气等农业基础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发展。

三要在做大旅游产业上实现新目标。牢固树立抓旅游产业就是抓生态经济的新理念,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搞好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各景区详细规划,建设旅游专用交通道路,加大精品景点开发力度,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增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力度在太行山大峡谷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两块牌子的基础上,把大峡谷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培育成全第市一、全省一流、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园林化范文篇9

1、做好了城区绿化的日常管养工作。做好了城区道路、公园、广场等绿化的日常管养工作,保护了现有的绿化成果。

2、搞好布衣公园景观建设。实施了布衣公园景观建设,做好龙神湖栏杆整修工作。

3、搞好城北防洪工程建设。及时组织实施城北防洪工程建设,做好天晟市场至华旗酒店段河道右岸挡墙浇筑及滨河路西侧改造工程。

4、搞好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完成了广州大道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建设并投入使用。

5、搞好垃圾填埋场建设。及时组织实施垃圾填埋场建设。

6、开展单位庭院和城区校园绿化活动。大力开展单位庭院和城区校园绿化工作,按照乔、灌、花、草相结合,绿化、美化、彩化、亮化相结合,开展单位庭院和城区校园植树工作,增加单位绿量。

园林化范文篇10

xx县人民政府县长xxx

xx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干石山区、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川壮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的宝地。改革开放以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变全县贫困落后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治本工程、造福工程来抓,2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29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突出成效。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展望我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景,我们倍感自豪,也更加充满信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态环境建设迈出大步伐

一是持续大搞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改革开放20多年来,xx县八任书记、十任县长紧紧围绕“在万分之一的国土上搞绿化、做贡献”的战略决策,持续开展绿化接力赛,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树绿化志、干绿化事、创绿化业,将原来只有7万亩次生林的荒山秃岭建设成为近90万亩的涛涛林海,使全县150多个山头无山不绿,3368条沟壑沟沟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7.6%。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2000年起,我们发动群众肩扛手抬,用石头垒起了7000多华里的森林防护墙,被誉为“天下第一墙”,并夺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是突出狠抓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我们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沟坡岭河滩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新修基本农田8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万亩,打井建水窑7000孔(眼),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84处,解决了全县287个村庄、9.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城镇绿化和小城镇建设。我们以打造中国北方绿城为目标,按照风景化、园林化、林荫化、多样化的要求,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持之以恒地大抓县城绿化工作,县城及县城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2406亩,绿地面积达到1267亩。建设园林化庭院、园林化单位、园林化小区80多个,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20.54%,绿地率达到11%,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1.81平方米,山水园林县城初见雏形。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园林化乡村建设,全县涌现出了常平、晋庄、桥上等一批园林化乡镇和小逢善、河西庄、西柏林等一批园林化村庄。

四是大刀阔斧治理工业污染。近年来,我们采取“关、停、并、转”等办法,先后取缔中小企业65个,淘汰关闭落后生产能力企业8家。投入巨资对重点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大力推行清洁无害化生产,使企业内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吃干榨尽,实现循环生产。目前,全县工业废水污染排放达标率达到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7%,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探索绿色经济路子,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新效应

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依托全县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实施绿色战略,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培育绿色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绿色经济的新路子。

第一,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从1978年到2004年的20多年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47.6%。水土流失面积由83%下降到15%以下,年侵蚀模数由4300吨下降到了150吨,年降雨量达到近600毫米,气候相对湿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无霜期延长10—15天,旱、洪、雹、霜等自然灾害减少43%,豹、鹿、红豆杉等濒危珍稀动植物重现高山深峡,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县也因此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球环保500佳提名奖”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第二,绿色产品开发初见成效。全县绿色种植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有7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认证,奶牛、肉驴特色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建有奶牛、肉驴养殖小区36个,奶牛达到1650头,肉驴达到2900头。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九牛寨乳业、郭氏羊汤、紫团饮业、辛寨陈醋、西街裕丰酿造、西柏林豆制品等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带动了一产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36元。

第三,旅游产业开发快速发展。地外我县东南部的太行山大峡谷,绵延百里,景色奇异,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近年来,我们充分依托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制定了整体规划,修建了旅游循环路,改善了通讯设施,开发了旅游商品,兴建了接待设施,打造了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等一批精品景点,尤其是在北京、郑州、石家庄、太原等城市举办了宣传推介会,去年5月份成功举办了“中国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邀请赛”,进一步扩大了太行山大峡谷的知名度。

第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大力发展,大大加快了全县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常平集团200万吨炼钢一期工程采用世界一流的四机四流连铸技术,环保严格按照国家要求采用二次除尘,转炉采用全电脑控制,实行清洁式生产,是长治市第一家环保型钢铁企业。壶化集团4000万发钢性药头电雷管自动生产线项目的设计规模、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居世界领先水平。环海集团20万吨热轧不锈钢带项目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庄益通公司1000吨电子精细硅微粉项目在科技含量上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这些高新项目带动下,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7.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生态经济建设再创高水平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去年我县被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确定为山西省首家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实验区,为我县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决心以此为新的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推进生态与经济双赢共进:

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实现新飞跃。牢固确立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和修复,更要注重建设的理念,把建设“绿色壶关”作为最大的生态工程,在发展中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中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继续大搞植树造林,切实抓好低效林改造相混交林建设,全面加快草地发展、城镇绿化、通道绿化、园林化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基础工作,力争利用3—5年时间彻底绿化剩余的近20万亩荒山面积,使全县有林面积达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要在生态农业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实现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壮大紫团、壶化、开源三个乳制品加工企业,玉米加工、小杂粮加工、陈醋、羊汤、豆制品加工等8大龙头企业,积极引资建设肉制品加工项目。突出抓好优质玉米、小杂粮、无公害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奶牛、生猪、肉驴、羊、鸡和特种养殖。认真搞好农业高科技项目的引进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要继续抓好小泉小水、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村交通、沃土工程和农村沼气等农业基础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发展。

三要在做大旅游产业上实现新目标。牢固树立抓旅游产业就是抓生态经济的新理念,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搞好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各景区详细规划,建设旅游专用交通道路,加大精品景点开发力度,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增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力度在太行山大峡谷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两块牌子的基础上,把大峡谷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培育成全第市一、全省一流、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