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23:13:29

园林论文

园林论文篇1

1综合基础综合基础

包括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用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潜力。

2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是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的实验实践环节所构成,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绘画及表现技法、制图方法、规划设计方法、插花技法、园林植物认知方法、栽培养护技术、育种技术,具备进行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表达、城市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及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3职业基础

职业基础是由综合实践、社会实践、园林综合实习2(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构成,着重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园林行业各岗位能力的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组织大一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全国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每年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专科生招生和毕业的人数;全国园林相关就业单位的情况;园林行业不同岗位对园林人才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情况。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园林行业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社会实践: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低年级学生主要围绕当年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达到“未进社会门,先做社会人”的目的,促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才能服务于社会,体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就业创业见习实习,根据专业特征、自身定位,提前进入行业,了解行业特征和需求,为将来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综合实习:大三下学期进行的园林综合实习2直接安排学生进入到园林设计公司、园林工程公司、设计院、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直接接触公司的实际岗位,了解园林行业每个岗位运行的具体情况、园林行业对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具体需求,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进行很好地转换,发现自己的不足,给自己将来的职业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并在大四最后一年的在校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锻炼职业所需的各项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大四下学期为毕业设计环节,时间为16周。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在校外进行,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鼓励根据就业意向单位/实习单位的实际项目制订毕业设计题目,使研究项目与具体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设计成果能被企业直接采用。这些与职业相关的训练,促进学生对园林行业的了解,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进行角色转变,更好地融入行业。

二、四个模块应对园林行业多样化的职业能力需求

突出实践教学理念中的“综合专业知识、重视职业训练”两个理念,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课按照园林要素类型和课程性质归纳为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4个模块,以模块为单位,系统研究这些课程实践大纲的内容、训练方式以及前后的衔接,做到必须训练的内容不重复、不遗漏。除了课程包含的课内实验实践训练外,还安排综合实习环节融合模块内所有课程实践的核心内容集中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理解相关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1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

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包括园林美术(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形态构成、表现技法等)、方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制作等课程的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掌握绘画技法、风景园林表现技法及电脑制图方法,具备手绘和电脑制图能力,能将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通过图纸完美地表达出来。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美术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3也对此模块内容进行重点训练,主要包括园林景观写生、手绘制图和电脑辅助制图等内容。

2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

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包括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草坪与地被、园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苗圃与树木养护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盆景学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园林植物的认知方法、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养护技术和育种技术等方面知识,具备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造型与应用的基本能力。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1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实习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植物认知、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等方面内容。

3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

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园林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图案设计、室内绿化装饰、遥感与GIS概论、园林史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室内绿化设计的方法,能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3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典型园林案例实测、园林综合设计等内容。

4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

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包括园林工程测量、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预算与决算、园林施工图设计与制图、园林工程管理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园林工程的测量、设计与施工、预算与决算及管理的方法,能从事园林工程制图、预算、施工、管理等工作。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2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工程材料认知、园林工程设计、制图、预算、园林工程施工及管理等内容。

三、结语

园林论文篇2

[论文摘要]论述温州园林中乡土文化元素的应用,如城市传承历史的园林框架,内涵丰富的园林场所要素,以及底蕴深厚的建筑符号方面等,试图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以求在温州园林得到更好的应用和体现。

浙江温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永昌堡”为代表的人文遗存敦实沉稳,历经数百年风雨而弥坚,建造精美,体现了温州悠久的传统建筑文明。温州山川秀美,溪水习习,历来就是钟灵毓秀之地。以“楠溪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吸收了江南山水的清新秀美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蕴涵着浓厚的江浙文明,讲究小桥流水、山回路转的文化意境。

一、得天独厚、传承历史的园林山水背景

温州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条件,以瓯江为主要的水空间轴,南、西、北为绵绵群山,环抱城市平原。东边为东海出海口又是百岛之乡的洞头列岛,瓯海江之中又有灵昆、七都、江心屿。城市中及郊区则是河网密布,又有一些小山头镶嵌其中。景观框架:

两圈:由山体围合形成内外两圈。

外圈:以城市周边远山包括瓯北罗浮群山、景山、吹台山、大罗山等,元宝型平原形态,形成城市的园林山水背景。

内圈:围绕老城区的郭公山、松台山、积谷山、中山公园、华盖山、海坛山等形成内圈,围合温州古城,是城市的历史文化极核,也是整个城区的园林公园框架。

两轴:由水体构成纵横双轴。

横轴为瓯江。它是温州的母亲河,是构成温州城市大山水的主轴线和景观通廊。轴中包含了(江心屿、七都岛、灵昆岛)三颗明珠。江心屿风光秀靓,古迹众多。这里是温州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的凝聚点,是温州的象征。纵轴是温瑞塘河。它是城市南北走向的生态轴。连贯温瑞平原,其支流密布延伸至城市内部各处,是构成城市内部山水园林的最主要场所。

一片:三水网,是温州水乡风貌的突出反映,是城市山水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点:杨府山是城区中部最高最大的山,是主城区中部的地标和景观控制点。

二、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园林场所要素

所谓的城市文脉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元素。它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及价值取向。文化是一个城市园林发展和形成特色的基础。城市园林的建设不仅要利用自然的山水环境条件,还要把山水诗和山水画这些诗情画意的文化内涵融于城市空间环境中。

(一)温州典型的山水园林空间的场所要素。古榕、小桥、河流、凉亭、远山,是温州典型的山水园林空间的场所要素,是“温州山水画面中的景物。”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既要保护传统的历史文脉和山水城市空间特征,又要力求把蕴涵其中的乡土文化元素应用其中,使温州园林更具地方特色,更具生命力。

(二)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生活空间。温州平原是水网地带,传统的村落基本上沿河布局,而且分布较散,许多村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创造了一些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生活空间,我们的园林建设应吸收其精华,使城市的园林山水空间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

(三)手法独特、别具一格的传统人文水景。“水”的意象来自于温州当地发达的山水文化。作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近水人家”、“九曲十八弯”……,传统的水系构成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山水当中,还体现在人文景观当中。村落、城市当中的水道不仅是生活用水的来源、交通运输重要的通道,还是文人墨客反复咏唱的题材,这种亲水的居住生活方式经积淀到当地居民的文化基因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昌堡”的护城河系统就是人文水景的典型代表。永嘉芙蓉村的水系处理手法尤为独特,其按“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星”指道路交汇处方形平台,“斗”指水渠交汇处方形水池。道路、水系都是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的,其规划布局隐喻村寨可纳天上之星宿望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如繁星。另一方面突出“利为战”的目的,其星可作战时指挥台,其斗贮水以利战时防火攻以水克火。主街中部南侧凿一内湖水色清冽。村内引溪水沿寨墙、道路沟通各“斗”形成流动水系清流涓涓,迁回于宅边、道旁既可供村民洗涤、防火,又可调整小气候。

三、古意浓郁、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符号

(一)楠溪江的耕读文化和民居建筑。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及其乡土建筑是中国乡土建筑文化中最为突出、最为综合的代表。乡土建筑的存在方式是村落。每个楠溪江村落大体可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圈,村民的杜会生活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楠溪江村落建村古老,有建于晚唐的,如茗番村、下圈村,建于五代的有枫林、苍坡等,大量的是两宋时期所建。楠溪江建筑类型相当丰富,几乎包括了商品经济发展前农村里可能有的全部建筑类型。尤其是以文化建筑,如书院、读书楼、文昌阁、文庙和一些起教化作用的牌坊和亭阁为典型。自隋到宋,特别是至南宋末年,宋室偏安江左,大量衣冠南渡,使楠溪江文化达到高崎。楠溪江以村落建筑为代表的文化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楠溪江的村落建筑虽然经历了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泰顺廊桥的古蕴遗风和精巧结构。泰顺被誉为“千桥之乡”、“浙南桥梁博物馆”,桥梁数量达958座,石碇步248条,结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堤梁式桥(即碇步)、木拱桥、木平桥、石拱桥、石平桥等。据《泰顺交通志》记载,到1987年底,全县现存桥累共计958座,总长16829延长米,其中解放前修建476座,7923延长米。包括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在内的明清廊桥30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木拱桥以较短的木材,通过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

四、结束语

21世纪的园林设计思潮不应该只是符合使用机能的需求,要力避大量制造普同性东西,更应在针对设计对象使用者的特殊性及个别性上多加著墨。今天的园林更加注重对作品本质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求,以特定的形式体现出对历史文脉和环境的关注。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但对历史的狭隘的理解却常常成为创作的羁绊。对历史的尊重不是沉湎于对昔日形式的怀念,而是创建一种符合当今时代的形式。园林人必须清楚,从设计对象所处的文脉中进行设计解析和创作,透过文化历史符号系统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同时还要尽量摆脱已往的符号形式与结构,用新的技术、材料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进行再诠释,发展那些有承接价值的传统文化。这样温州园林将更有乡土气息,有文化之根的作品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东.温州山水城市空间初探.现代城市研究,2001.1.

[2]彭慧锋.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华中建筑,2000.

[3]何光华.贝聿铭的建筑思想及创作手法[J].中外建筑,1998,(6):44.

[4]杨裕富.设计的文化基础[M].台北:亚太书局,1998.

[5]戈悟觉.《瓯越文化丛书》.作家出版社,1998.

园林论文篇3

【论文摘要】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与植物一起配置时,搭配得当,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1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

1.1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用花草树木来加以搭配,使之不孤立。

1.1.1园建筑的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建筑的外环境为植物提供基址。

1.1.2园林建筑对植物能起到背景、夹景、框景的作用私家园林以墙为纸、以植物绘,使建筑和植物组成优美的构图。

1.1.3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1.2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

1.2.1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对园林建筑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园林中某些景点是以植物为命题,而以建筑为标志。例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首先要体现主题思想“柳浪闻莺”,柳树以一定的数量配置于主要位置,构成“柳浪”景观。

1.2.2植物配置协调园林建筑与周边环境建筑造型、色彩等原因与周围环境不相称时,可以用食物缓和或消除矛盾。园林植物能使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软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及自然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的建筑物四周,选栽叶小枝纤、树冠茂密的树种。如园林中厕所旁边常植浓密的珊瑚树等植物,使其尽量不夺游人的视线。

1.2.3植物配置丰富园林建筑的艺术构图建筑物的线条一般多平直,而植物枝干多弯曲,植物培植得当,可以使建筑物旁的景色取得一种动态均衡的效果。如青岛的天主教堂前的枝干虬曲的古树配置于圆尖的建筑前,显得既有对比又和谐。树叶的绿色,是掉和建筑物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白色的香花衬托于灰色的墙前,尤为醒目。墙面上爬山虎更突出了这种色彩的对比。

1.2.4使园林建筑环境具有意境和生命力植物配置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在景点命题上体现植物与建筑的巧妙结合,在不同的区域栽植不同的植物或突出地方植物特点为主,形成区域景观的特征,增加园林的丰富性。

1.2.5丰富园林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景深植物的枝、干、叶交织成网络,可形成一种界面,利用它可以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使园种植物疏密相间,虚实呼应,高下相称,与建筑相互配合,呈现一种和谐美。

2各种园林中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2.1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特点是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而这种融合的美与环境气氛的创造,在很大的程度上以来于植物配置及配置得体,体现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皇家园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雕梁画栋、色彩浓重、金碧辉煌、布局规则严整、等级分明,建筑体型高大,为反应帝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宫殿建筑特点的特点。一般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如圆柏、海棠、银杏、国槐、玉兰等。

2.2私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以苏州园林为首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植物配置重视主题和意境,多于墙基、角落处种植松、竹、梅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体现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样高风亮节,象梅一样孤傲不惧。

2.3寺观、陵园等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寺观、陵墓等园林比较庄重严肃,所以主要体现庄严肃穆气氛,一般多用银杏、油松、圆柏、白皮松等植物。

2.4现代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现在建筑样式多样灵活,因此可以选择多种树种,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功能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的树种,如白皮松、榆叶梅、圆柏、海棠、玉兰、银杏、国槐、法国梧桐、合欢、龙柏等植物,栽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还是在现代化的园林;无论是在街头绿地,居民区的小游园,还是在大规模的综合性公园,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都会引起游人兴趣,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融的境界。因此,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的协调统一是表达景观效果的必要前提,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园林论文篇4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应有历史文化内涵

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四)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五)树种选择的论证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六)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三、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十全十美,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同时尽管原理相同,不同人的风格也不同,形式也有差异,都有可行之处。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同行研究,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删除,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要求,也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总之,对园林设计论证应加强其管理,规范其内容,使其制度化,与设计一同受到重视,相互结合,有效地对设计形成补充,完善设计工作,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后,需要说明园林设计不同于其他非生物性建设的设计。园林道路、土方、休息建筑之外绝大部分是活的植物世界,植物受自然环境因素的主使而生存,因此方案的论证对于许多不可知的自然界变化是难以预估的,所以论证后的规划在实施中也会发生变化,不可不加以注意。

园林论文篇5

1.1强调理论教学

忽视课程设计实践的创新《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将园林建筑构造、工程制图、设计表现等多种课程与园林建筑设计理论的融合,在各类型园林建筑课程设计实践中,提升学生对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地方院校多数园林专业老师较为年轻,缺乏一线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加之与园林建设设计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较少,对各类型园林建筑的设计认知与创新难以得到提升和更新,直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进行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论教学,而忽视紧跟当下园林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新要求,对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进行更新.

1.2过度依赖课本及参考书上的优秀方案

缺乏建筑的空间尺度感地方院校园林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以及受先前地方院校本身教学体制的影响,很多的园林教学实验设备不完善,如:与园林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类型园林建筑模型、建筑布局组合的沙盘、建筑构造与结构模型等很难在在短时间内配备,导致很多的建筑专业老师,只能依赖课本或参考书上经典的优秀方案来进行“弥补式”教学;另外,由于领导对专业的认识度较浅,多数地方院校的专业老师很少有机会带领学生到园林建筑营造比较好的城市进行实践实习,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很难感受到建筑的空间感、存在感,设计时空间想象力严重缺乏,课程设计实践中暴露出很多低级错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1.3缺乏“接地气”的实践项目

学生的设计兴趣难以提高地方院校园林专业老师由于受地域、自身能力以及在当地城市的社会认可度的限制,很难在课程设计实践中找到能够让学生亲临真实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区域现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该区域将是自己马上要进行某类型的园林建筑的设计.因此,地方院校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老师往往多采用假设的方式,通过选取某些参考书上现状地形假定为拟建在某个城市的相应区域,来进行课程实践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自然更难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1.4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思维模式根深蒂固

教学思路单一多数地方院校的园林专业老师由于受前期专业学习环境的影响,在进入教学工作岗位后,基本上是延续先前在各自母校老师的专业课程教学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没有充分结合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来进行创新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地方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人才很难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当初应用型园林专业的初衷.

2地方院校可用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区域园林建筑景观资源特征分析

2.1地方院校所处城市园林绿地种类齐全

园林建筑景观类型多样当前,在创建和谐生态文明城市大背景下,各类各级城市都在建设大量为城市市民能够在闲暇之时到户外休憩、游玩的园林建筑设施,包括居住区绿地、街头绿地、公园绿地等各类园林空间内部,而且在这些园林绿地中分布着各种类型的园林建筑景观,包括园林小品、亭廊架、园林大门、服务型园林建筑等,在进行园林建筑课程教学时,可以根据建筑理论和实践的需要,灵活选用不同园林建筑类型进行课程实践教学.

2.2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地域特色鲜明

每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这也是每一个城市亘古以来都在为之而努力的方向,而园林建筑作为城市构成要素的一部分,即使它极其微小,但它的存在对于塑造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城市园林景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兴办有园林专业的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也会带有这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专业教师可以在充分熟悉所在城市已建的园林建筑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照设计理论及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对比式教学,学生在感受建筑空间的同时,也建立起设计主题创作的源泉来自于设计对象的本身,而不是纯粹的理论这一正确的设计思路.

2.3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距离近

用于课程实践教学方便为了弥补对于一些距离远、且又有非常经典的现实园林建筑案例的造型和立面设计精髓,专业教师往往会借助于影像资料来进行教学,同时,由于教学经费和学生经济能力的限制,只有极少数的城市园林建筑景观,才会专门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学习,这样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做专项课程设计时,能够及时感受建筑及周边的空间关系.然而,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而且距离院校相当近,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不用,有针对性的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以弥补单一的利用影像资料介绍建筑案例进行课程教学的不足.

3充分利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路探析

3.1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

系统挖掘区域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往往多数通过课本及参考书,通过已建成的世界著名园林建筑空间设计实例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传统风格园林建筑特色及设计理论,之后结合各类型园林建筑课程设计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忽略利用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园林绿地空间中分布的各种类型园林建筑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过度依赖课本和设计图片,缺乏对场地空间的尺度感,针对单项的课程设计难以提炼出符合场地精神的设计主题,设计过于形式化.因此,地方院校园林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通过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所处城市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分布及其建筑设计特色,结合建筑课程设计的理论与设计实践,可以很好的弥补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园林建筑空间尺度感的缺失,同时能够更深层次的体会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在场地当中所体现的设计内涵,是如何通过建筑的造型和立面进行表现的.

3.2紧扣时代主题、发挥区域特色进行课程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科也应是紧跟时代向前更替和发展壮大的.2012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与此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写入,而2013年,中国东部众多城市陷入了雾霾的污染之中,人们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赋予了园林学科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园林营造,而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去探讨城市园林的景观建设,园林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应该紧跟环境改善的要求,协调好与园林环境的其他要素.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开设园林专业的地方院校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跟时展的主题,以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总目标,进行园林建筑的设计教学工作.同时,也应该充分分析所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的特色所在,进行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建筑课程设计教学,真正意义上为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而培育出大量适应区域发展的园林专业人才.

3.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园林论文篇6

通过生态平衡原则进行生态系统的创建,以此增强其稳定性,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出发,对绿化系统和自然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调节,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结构健全、功能齐全的种群复层群落结构,确保各种植物之间相互共处,合理进行植物之间的配置。

二、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都是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观设计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景观设计中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与协调机制都是对其起到指导作用的基本理论。随着生态学的快速发展,景观生态理论也越来越完善,这对大规模景观设计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进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有效结合生态科学技术与景观美学原则,在确保园林景观质量的同时,更应符合设计原理及美观。上世纪70年代,生态理念已开始逐渐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但生态学(以能量流和物质流为研究对象)和景观设计(以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之间并没有关联点及共同点,这种情况下,就增加了生态学向景观设计应用的难度。80年代后期,景观生态学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其主要研究对象为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联系与景观整体结构、功能等。土地或景观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利用空间、生态系统实现特定的美学效果。为此澳德姆提出了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分室模型”如图1所示。1986年在这个前提下哈贝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不仅应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并完善了景观生态规划方式。目前,在经济高速发展下,我国还面临着自然资源严重缺乏及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些都给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由此可见,生态设计在现阶段还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规划设计方式。传统景观设计主要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并遵循功能性、艺术性及社会文化性的原则进行设计,进而对人们的各种需求进行满足。相比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则需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必须考虑其长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现阶段,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一般都会将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完美结合,在对城市近期发展需求最大限度满足的同时,还要将可持续发展观合理、恰当地引入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并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在中国景观园林设计中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必然为其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此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把握未来,将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充分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推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1、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原则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其重点必须为生态环境与设计的结合,也就是说必须对自然提供的潜力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严格遵循自然的限制条件进行景观设计。在设计中选用的材料应为再生材料,尽量选用施工现场原有材料进行循环应用,并将材料的功能性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避免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过分消耗,并对当地传统文化特色进行保留。注重与自然结合的设计,倡导全新的设计理念,并以此形成生态设计理念。同时遵循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合理规划与设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我国文化中自古以来讲求的就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景观园林设计中往往认为只是将自然元素添加要设计中并没有与自然有效结合。为实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工作者必须将生态规划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在充分尊重自然及景观园林地域性的前提下,寻找与当地自然环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方式,并在设计中对当地文化特色加以利用,以此提升景观园林的功能性与审美性。2、向多元化、科技化发展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多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观与生活需求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基于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对景观个性化设计不断追求并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对人们日益增多的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伴随现代城市结构的完善,作为一项规模较大的综合工程项目,景观园林设计在城市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设计工作者必须不断对园林设计的理念加以更新,注重生态园林设计,并不断进行有效创新,这都为景观园林设计的合理化提供了可靠地依据。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这都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优化绘图设计,并进行模拟城市景观园林的构建,这也是今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园林论文篇7

提起“陶然亭”,我们大家没有不知道的,而且大家都会记住这个景观,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陶然亭这个名字的文化内涵。我们都知道,陶然亭源出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取名“陶然”就是借用深远的文化内涵的影响而增加景观的影响力。前文已经说过,园林景观的命名就是一种园林文化,而文化的提升注定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城市住宅建设现在基本上都是小区化,单独的一栋住宅楼几乎看不到了,而所有的小区建设都离不开园林景观建设,无论是假山、水池、花草、树木、酒店,甚至是WC的修建都纳入了园林景观建设的范畴,而在园林景观命名的时候注重文化内涵,取一些既文雅又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名字,必定会提高小区的品味和档次,除了楼房会卖个好价钱外,也为文化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景观命名存在的问题

以目前笔者所居住的城市来说,尽管现在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不可忽视的是景观文化建设却并没有跟上园林建设的步伐。尤其是为园林景观的命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是不同步、不和谐的,往往是一处处漂亮的景观(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却没有一个漂亮的名字相伴,使得景观建设缺少了一种文化的魅力,缺少了文化底蕴就缺少了内涵。笔者经常出入所居住的城市内的几处公园,以湖广公园为例,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建造上,以笔者的水平确实挑不出什么问题,但是总是感觉缺少了什么,最近才发现就是缺少了一种文化氛围,很多处比较漂亮景观都没有一个名字,而没有名字对于一个景观来说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例如在公园的东北角有一处景观我觉得非常漂亮,不知道是自然形成的还是有意种植的,七棵高大的白杨树自然的抱成一圈,特点鲜明,可惜的是没有谁为“他们”取一个名字。而笔者感觉到“他们”丝毫不比在曲阜孔庙内看到的“五槐抱椿”差,“五槐抱椿”不外乎是五棵槐树中间长了一棵椿树,但取名字的人充分发挥想象,虽然名字取的比较直观,但我却想到的是“五怀抱春”,头脑中出现的是五个怀春的少男手拉着手,而中间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如果我们的湖广公园中的那七棵高大的白杨树取一个“七侠聚会”(笔者胡乱写的)之类的名字,也许会让更多的人记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设计遗漏。工程师在整体设计时没有考虑每个园林景观的细节问题;二是后续跟进缺失。园林景观修建完工后,一些后续的细节问题没有跟进;三是缺少人才。没有为园林景观命名的专业人才。四是领导不够重视。负责园林景观建设的领导对园林建设的大局观缺少,对此类问题不重视。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就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3园林景观的命名

园林论文篇8

(1)涉及专业范围繁多。园林景观的施工林业、园林、建筑、工程测量、地形测量、给排水、电气设计等专业,同时还包括假山、喷泉、雕塑和古典建筑的项目建设,并与艺术类有不可或分的关系。

(2)造价管理难度较大。由于园林景观具有自然性,所以设计图纸与现场环境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设计单位领导导的临时决意,很可能出现设计变更的现象,使得施工情况难以掌握。

(3)资金运转困难。因园林景观施工中涉及变更较多,而且项目资金基本上都在变更单价或总价待审计部门和建设单位确认后,才能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比例进行支付资金,而且工程资金的要得到审计建设部门的确认,也要等到工程竣工后半年到一年,从而造成工程资金运转困难,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4)施工工艺复杂。同大型建筑工程不同,园林景观工程为了追求自然、美感、与众不同的感觉,设计中经常采用的手法变幻莫测,为了追求效果,往往多种设计手法并用,形成了中西园林理论大融合,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当前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施工队伍要求不严格。园林景观中的绿化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园林景观工作建设的技术性和严谨性一般相比要求较弱,施工单位和项目单位对景观工程认识重视不够,片面的认为园林工程项目只是种种树、铺铺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施工中施工人员也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能力。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在施工中致使技术能力低的施工队伍往往只能盲目的照搬图纸进行施工,无法认识到工程设计的真正意图。

(2)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由于景观设计对苗木的要求严格,导致苗木价格不断攀升,在景观施工中为了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成本,在选择苗木过程施工企业往往会忽视苗木的规格,而且在施工偷工减料减少大规格苗木的使用数量。

(3)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当前我国缺少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进行监督的部门,结果致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处于无人监管的现状,在施工和后期管理过程中过分节约自己的施工成本,忽视工程中的施基肥工作、植树的挖坑标准以及土壤的好坏等问题。这就使得在施工后树木、花卉等的成活率降低,生长质量不高。

(4)规划设计养护水平不高。许多地区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时忽略园林景观的特色,在建设过程中只重视建设的过程,忽略后期的养护过程,在亭台楼阁以及花草树木等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造成园林景观建设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5)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园林绿化工程进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而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这段发展时间内,大都数人都把从事园林绿化的施工单位当做“城市农民”,结果造成施工单位管理意识淡漠,施工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员工工作随意,工程结束后不能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的清理。

三、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培养专业型的施工人才。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与其它类型的建筑工程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化的园林的需求,必须有一支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施工人才,日常工作中要重点对施工人才进行设计、施工、管理和监督等几方面知识培训,还结合施工实际通过竞聘的方式适当招聘一些园林绿化专业人才。在管理中为提高现有施工人员技术能力,要通过奖惩制度、绩效评估、职称升级等考核的方式,强化施工人员的竞争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2)加强施工图纸设计管理。对施工图纸的设计以及会审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基础部分,它决定着施工现场是否返工和返工率的高低问题。施工单位拿到设计方提供的图纸之后,水和电、土建、绿化各个专业的工程师抓紧时间审图,把图纸存在的问题都一一列出来,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在图纸会审之后,施工单位还要到现场复核标高,因为其提供给设计院的标高,随着后期施工现场的变化,现场标高或多或少的出现偏差。特别是对于大的主景观,一定要把图纸标高与现场实际标高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请设计图纸提供方、监理和设计进行解决协调。以免施工放线后才发现问题,到时再请设计单位出设计变更,现场就会出现严重窝工、浪费材料等。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保证施工管理人员应做到不抢工、不延工,尽量减少工期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进度,对工程设计问题多进行专门的讨论会,考虑各方面因素,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艺术性、科学性进行详细的论证,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够针对项目工程的工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对项目施工部门间的各项工作进行及时的协调,确保工程按施工计划顺利推进。

(4)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为防止较低素质的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单位混入到工程中来,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园林景观绿化工程要秉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的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良好业绩且具备一定施工资格的施工单位。同时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主管部门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制定最适合当地情况的工程项目检查规范标准的制度文件,并且严格执行定期抽查的制度和项目跟踪的制度。而且在进行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投资评审工作时,要根据项目工程的变更情况及时的调整项目的预算并对浮动资金进行合理的预留的工作。

(5)优化成本控制体系。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为使园林绿化工程达到经济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工程中必须要求园林工程在满足景观设计所需的基础上控制工程造价。此外,还要做好园林景观工程中人力成本的控制,为保证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工期延误或者赶工现象,务必使成本与施工预算保持一致。

(6)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的专业力度。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园林管护中应对工人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将园林绿地管理推向市场,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具有养护管理资质、资信优良、经验丰富、报价合理的绿化养护单位为中标单位。要提高养护效果,必须要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绿化意识,树立养护树林花草光荣、破坏树林花草可耻的公德意识。

四、结语

园林论文篇9

1.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美学形式美——均衡对称

对称是美的法则之一,是城市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指的就是处于中心轴两次的形象相同或者相似,当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建筑对称造型形式的构图是非常多的,均衡对称是我国建筑景观中最传统的手法。对称造型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反射、平移、旋转和扩大四种,对称可以让园林景观建设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构图的各方面产生形态上的安定感。

2.城市美学审美趋向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城市美学的审美已经逐渐变为了能否引起大众视觉上的和情感上的愉悦,视觉上的和情感上的愉悦最初就是来自大众对建筑的造型和外观上的直接感知上,尤其是建筑的造型部分,所以我们在城市景观建设的审美上要更加注重形成特色景观。

二、当代城市建设

1.建设目标

当代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建设园林城市,建设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园林城市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主要原因就是当代城市设计所追求的就是情景交融、景观集合、空间序列、环境气氛、品味最优,这些都是当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要求。

2.设计规律

当代城市设计所追求的就是情景交融、景观集合、空间序列、环境气氛、品味最优,这些都是当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要求。城市设计的实质就是吧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当下的城市设计规律就是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趋向。

三、当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设计思路

1.根据人性需求进行设计

上文提到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惬意,这样就导致了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停留在空间形态、比例、尺寸和色彩等形式的层面上,而是要对人性的需求进行一定的研究了解,研究人的行为特点,设计出更符合人的需求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设计必须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满足于使用和功能的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性的需求。

2.空间与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对象就是人的户外活动,主要就是指购物、娱乐、商务和运动等,人的行为需要是我们所必须要先考虑的问题,接着我们就要在建筑的形式要求上进行一定的考虑,从而实现空间组织与设计。

四、结论

园林论文篇10

关键词:园林工程;电气施工;问题对策

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园林工程能够在防治城市生态环境污染起到重大作用,再结合我国城市化带来的压力,园林工程也逐渐增多。但由于园林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园林工程建设受到阻碍,影响了园林行业的发展,也制约了我国园林电气工程水平的提升,而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园林电气工程施工中亟待解决。

1目前我国园林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园林电气工程节能设计问题

园林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安装智能化设备,这些设备安装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园林工程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管理的实现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作用的发挥,这就对电气设备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结合我国当前园林电气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电气设备的利用和能源的供应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冲突,大部分电气设备难以被有效利用,浪费了很多电力能源,例如,甬道场所、景观亭等照明系统每年都会浪费大量电能。

1.2园林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出现

园林电气工程施工中还存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电气工程质量事件在很多地区都出现过,这对园林电气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园林电气设备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越趋复杂,园林电气工程施工的难度增加,再加上施工人员方面存在的主观因素,使得园林电气施工过程中的出现质量问题难以避免。园林工程建设在工程质量的检测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园林电气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这对我国的园林行业发展十分不利。

2解决园林电气工程施工中问题的对策

2.1加大园林电气工程节能的优化整合力度

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节能工程的进行,而电气工程节能必须要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整合处理。我国政府及园林工程建设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从思想层面上进行宣传,明确园林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电气节能思想,并将节能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施工操作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电气工程施工所需的电气设备。比如,在园林电气工程施工期间,可以计算变压器的供电能耗,然后对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变压器的选择,降低电能的损耗。在园林的景观照明方面,尽可能地选择低能耗和使用寿命长的电气设备,从而减少电能的浪费。

2.2合理控制园林电气工程的质量

2.2.1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单位一定向施工人员强调质量安全方面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施工人员进行园林施工技能培训,围绕施工人员建立起施工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考核,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将质量安全意识落到实处。

2.2.2完善园林电气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度。园林电气工程施工牵涉到的面很广,从工程的设计到材料的采购再到工程施工等,这些环节如果工作没做到位都可能产生质量问题。因此,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从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出发,注重细节方面的内容,确保施工期间工程质量不出瑕疵。

2.3园林电气工程建设线缆铺设

园林电气工程施工中电气设备的安装都必须依靠线缆的铺设才能实现,而线缆的铺设过程中如果控制得不好也能产生一定的问题,因此,也需要加强线缆铺设管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人工挖槽,槽的深度和宽度要适宜,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一般而言,线缆堆土的高度应控制在1.5m以下,不能超过该高度。线缆铺设要绕过消防栓和防火闸,穿线选择套管方式,避免线缆受到损坏,如果施工中出现断头电线,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密封处理。另外,电气工程施工的线缆铺设还必须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无论是线缆的采购还是安装都需要符合国家标准。

3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设计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工程的功能发挥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园林电气工程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别是在施工细节上,施工单位一定要重点强调,从节能设计、质量控制、施工安装等方面出发,提高园林电气工程质量及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园林行业的发展。

作者:郭金明 单位:邢台市园林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