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2:46:31

优生范文篇1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出色完成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特选拔学科基础扎实、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超群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从而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学校增光。

二、辅导对象:

三、情况分析

在智力、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相对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常常被认为是好学生,也被称为优生。由于这些学生认知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决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优生在年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却颇大,抓好对他们的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有很大作用,这些学生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工作无疑会对班级工作局面的好坏产生很大影响。优生比“差生”学习成绩好,常常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他们的优越感与日俱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优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却忽视对优生的心理障碍的疏导。

四、具体措施

1.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3.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4.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5、教师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要完成一本课外书习题。

6.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优生范文篇2

一、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优生工程的必要性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低生育水平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一直稳定在5‰以内,对**市“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将成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仍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据统计,我市每年发现肉眼可见的缺陷儿(孕28周-出生7天内)约为450例左右。由于受监测手段和诊断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部分出生缺陷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发现。根据国内外出生缺陷统计数据分析,出生7天内仅能发现实际缺陷儿总数的1/3-1/4。若以此推算,我市每年出生缺陷实际发生率约为15‰,缺陷儿约为1500例。目前,我市出生缺陷的种类主要为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的发生不但容易导致婴幼儿死亡,而且大部分生存下来的婴幼儿将来可能成为终身残疾,这将给家庭和个人造成痛苦,给国家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全面普及优生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优生意识,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积极实施优生工程,提高优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总体目标

(一)育龄人群优生优育科普知识普及率2008年达85%以上,2010年达90%以上,其中新婚夫妇及孕产妇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率2008年达90%以上,2010年达95%以上;

(二)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优生咨询服务网络,新婚夫妇和孕妇的遗传与优生咨询服务覆盖率2008年达80%以上,2010年达85%以上;

(三)全市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率2008年达60%以上,2010年达90%以上;

(四)育龄妇女孕前保健及优生四项检测率2008年达80%以上,2010年达95%以上,对阳性对象的咨询服务率达98%以上;

(五)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以上,孕妇早孕建卡率达90%以上;

(六)高危人群产前筛查率2008年达20%以上,2010年达40%以上;

(七)住院分娩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

(八)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以上;

(九)病残儿家庭再生育优生监护率达100%;

(十)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0%以上;

(十一)加强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提高残疾儿童的康复率;

(十二)加强妇女孕期劳动保护,严格落实妇女孕期享受特殊劳动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落实率达98%以上。

三、主要原则

(一)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纳入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倡导政府投入,免费推行优生工程。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优生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教育先导、社会参与原则以公众教育为先导,动员育龄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优生宣传和健康教育,真正使优生知识深入城乡和社区,提高广大育龄群众参与优生工程的自觉性。

(三)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原则以预防严重和高发的出生缺陷为重点,突出做好孕前-围孕期优生咨询指导、孕期保健服务和产前诊断工作。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各区市、各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本地出生缺陷发生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制定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具体措施,注重组织和培养优生专业技术队伍,发挥当地技术和人才优势,分级分类地组织实施。

(五)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原则坚持以广大育龄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按照不同群体和个人的需求,选择使用效果肯定、群众易于接受的预防技术和措施,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加大优生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自觉参与优生的意识

1.宣传的主要内容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自主婚检等文明、进步、科学的婚育观念;国家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出生缺陷的严重危害性及其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各种性病和艾滋病的防治等。

2.宣传方式

(1)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的大众传媒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公益性宣传,真正使优生科普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关注优生的良好氛围。

(2)发挥各部门优势开展宣传。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通过设立优生咨询门诊,开通热线咨询电话和网上咨询等,向育龄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宣传和咨询服务。宣传、人口计生、卫生、环保、食品药品监督、民政、劳动、教育、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计生协等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

(二)开展婚前和孕前医学检查

1.倡导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围婚期青年自觉进行婚前医学检查,提倡由政府出资免费提供婚检服务。对检查中发现应禁止结婚、因患有疾病需暂缓结婚、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或需要选择性别生育的服务对象,医务人员应向当事人说明原因,提出预防、治疗或采取其它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

2.提倡开展孕前医学检查服务。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咨询及了解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征得夫妻双方同意,通过医学检查,掌握准备怀孕夫妇的基本健康状况。同时,对可能影响生育的疾病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不宜生育或需要选择性别生育的,应向当事人说明原因,提出预防、治疗或采取其它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并开展随访服务。

3.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四项(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检测。自**年起由市、区市政府出资免费为城市无业和农村合法生育的育龄妇女提供孕前优生四项检测服务。“十一五”期间,积极探索将城区职工孕前优生四项检测纳入生育保险。如在检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指导治疗,并提供持续的随访服务。

(三)开展优生咨询指导

建立健全优生咨询指导服务体系,在市、区市、镇(街)三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优生咨询门诊,开展咨询服务。咨询医师应根据服务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相关医学检查的结果,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按照普遍性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服务对象进行孕前、孕后的咨询指导。帮助服务对象了解和掌握优生基础知识,选择适宜的受孕年龄并做好孕前准备,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毒物,远离有毒有害工种和各种传染源,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指导其按时参加产前检查,动员有家族遗传史的育龄夫妻积极参与出生缺陷风险评估和遗传与优生咨询等。

(四)加强孕期保健

1.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市、区市、镇(街)三级孕产妇保健服务网络,指导并督促育龄妇女怀孕3个月内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接受个性化的孕期保健指导。动员怀孕的育龄妇女主动根据围产保健的有关要求,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合理搭配孕期营养,科学进行家庭自我监护。

2.积极开展产前诊断。经批准开展产前诊断的服务机构应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产前诊断质量。其它医疗保健机构应积极配合,做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工作。对经诊断确有严重畸形的胎儿,经本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并征得孕妇本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实施终止妊娠手术,以减少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

3.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管理。对在早孕建册及产前检查中发现有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遗传性疾病、不良孕产史、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等情况的孕妇,应进行重点指导,适当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并采取必要的产前检查手段,尽可能地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对病残儿母亲申请再生育的,应加强优生指导和孕期监护,建立和完善病残儿再生育家庭优生管理档案。

(五)加强产时保健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进一步提高接产质量和服务水平,严密观察产程,及时、科学地处理各种产时并发症,坚持实行新生儿科医生进产房制度,降低新生儿产伤、窒息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和治疗

设置产科的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规定》的要求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各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智力测查。对已发生的出生缺陷儿,接产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及时向缺陷儿父母或其家人提出检查和治疗意见,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七)建立和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网络

建立和完善以区市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中心、其他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监测点的出生缺陷监测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区市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负责指导、督促辖区内的医疗保健机构和镇(街)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做好出生缺陷监测的相关工作,并建立和完善出生缺陷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及时、准确、系统地收集、登记、整理、分析优生四项检测、B超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分娩后发现的所有缺陷儿的有关信息资料,及时发现各种出生缺陷的发生、变动的原因和分布特点,以确定区域内出生缺陷的预防和研究重点。

(八)开展出生缺陷的防治研究

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和相关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医疗保健信息和计划生育服务信息之间的资源共享,建立优生工程系统化管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各部门之间育龄妇女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围产儿保健和出生等有关信息的共享。加强对全市出生缺陷信息的分析研究,引进和吸收国内外遗传、生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加强对严重、高发、致残性出生缺陷防治技术的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及应用,积极推广简便易行的适宜技术。

(九)加强病残儿童的康复治疗与康复训练工作

进一步加强病残儿童医疗康复和康复训练机构的建设,为各类病残儿童提供医疗和康复训练服务,对贫困家庭的病残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帮助其早期治疗、早期康复训练和早期教育。

(十)改善环境质量

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改善饮用水质量。全面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居民生活环境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加强对食品药品,特别是各类营养保健品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

优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优生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建立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优生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建立部门定期通报制度,共同做好优生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支持、参与优生的各项活动。

(二)加大投入力度,为优生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实施优生工程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政府应将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投入作为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

1.加大优生重点科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区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大对优生重点科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渐配齐和更新实施优生工程所必需的仪器设备,确保优生工程高质量、高标准的推进。

2.保障免费筛查项目的经费投入。各区市要积极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大力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四项检测。有条件的区市要逐步探索实行包括产前筛查等项目在内的优生系列化免费服务,为全面推进优生工程提供保障。

3.加大对贫困家庭优生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贫困残疾儿家庭减免部分或全部康复治疗及手术等费用。

优生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以提升技术服务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为主线,紧紧围绕提升质量、优质服务、改善民生的目标,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人口计生系列化优质服务,努力提高群众满意率,为建设“美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1、确保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按时达标。已创建达标的县区要巩固创建成果,继续提高服务水平;镇县要确保按期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标准;其他县区要做好创建前期准备工作。

2、加快完成人口文化阵地建设任务。各县区建成“人口文化一条街”或“人口文化园”,启动镇(办)“人口文化大院”建设。全市建成20个人口文化阵地建设暨生殖健康进社区示范点。

3、全力做好“两项工程”。各县区完成第三轮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检查任务60%以上,患病率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优生促进工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面达到85%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比上年降低0.5个千分点。

4、大力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整治活动不少于3次,全面落实二孩全程优质服务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107的县区,完成年度下降超出部分10%的目标任务。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计生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各县区要保障辖内30%以上的镇办中心计生服务站配齐“母亲健康工程”检查设备和“优生促进工程”实验室常规检验设备,具备开展“两项工程”的基础条件,30%以上的村(社区)计生服务室达到“123”的标准要求,即:“一块全市统一标识牌、两间工作用房、三个服务设备(一张B超检查床、一套桌椅、一个药具发放专柜)”。县区计生服务站要按照“两项工程”的实际需要,配齐重点服务设备,建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验室,其中汉滨区、旬阳县计生服务站要按时启动新建项目。各级计生服务机构要提高人口信息数据库的应用水平,推进全市计生技术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行计生技术服务信息及时录入、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二)加强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各县区要推进成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工作机构,满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经常化工作的需要。按照《省县级、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管理办法》的要求,以每万人设置0.8至1.5个的标准,确定县区计生服务站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数量,至少应确保有18名以上的医疗技术人员,编制不超过50个。镇办计生服务站要配备4名以上的医技人员,满足经常性计生技术服务的需求。人口计生等部门要加强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准入、职称晋升、考核奖惩为一体的职业化管理,新招录和选调人员中,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人员不得低于新进人员总数的80%。同时,要积极开展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再教育,定向培养适用人才,并建立分级分层业务技能培训的工作机制,完成各项专业技术培训任务。

(三)加强依法服务、依法管理力度。人口计生、卫生、公安部门要全面落实二孩全程优质服务和出生实名登记,健全完善出生人口住院分娩、户籍登记信息的月通报、季报表制度,健全完善镇办摸底排查、部门日常自查、季度联合督查、个案深入调查为一体的打击“两非”长效工作机制。严格按照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开展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计生服务机构参与城镇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严格实行计生技术人员执业准入制度,严惩无证和超范围执业的违法行为。县区计生服务站要成立质量控制室,建立县区、镇办计生服务站联查帮扶制度,实行计生技术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的日常评估考核。计生技术服务档案资料要达到“县有信息库、镇有健康档案、村有统计表卡、户有健康手册”的管理标准。

(四)健全计生服务机构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星级动态管理办法》,各县区要全面建立县镇计生服务机构星级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星级差别的免费服务补助资金,县区计生服务站要达到四星级标准,辖内30%以上的镇办中心计生服务站达到三星级标准;建立计生服务机构科学管理、事务公开、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全面推行全员竞聘、以岗定人、绩效考核、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增强发展动力;健全完善村(社区)计生干部的管理服务机制,落实村级计生专干、中心户长“公开选聘、教育培训、考评奖惩、待遇保障、分流辞退”五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城区—街道办—社区—楼院人口计生四级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基层网底作用。

(五)打造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品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推进“两项工程”,健全完善“母亲健康工程”查、防、治为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建立“优生促进工程”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人口计生民生品牌;深化新型人口文化宣传,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全面推进人口文化宣传阵地建设,积极组织引导成立村(社区)文艺宣传队,开展经常性的民间人口文化文艺宣传活动,打造特色突出的人口文化宣传品牌;扎实开展生殖健康“五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活动,以社区为单位,以家庭为核心,以“两项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活动,打造生殖健康服务城镇品牌。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将“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纳入年度人口计生综合考核。

3、组织计生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计划生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计生技术服务规范、管理的全员培训。

(二)组织实施阶段

1、认真开展自查。按照活动内容逐项开展调查摸底,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

2、落实推进措施。针对发现的问题,落实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制定工作计划,细化责任到人,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3、加强督促检查。对活动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评估,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完成任务。

(三)考核评估阶段

结合年度人口计生综合考核,对“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的目标任务逐项进行考核评估。市上将对成绩突出、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县区给予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纳入到人口计生目标责任考核当中,夯实工作职责任务,实行综合考核奖惩。针对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优生范文篇4

锣鼓家伙敲起来,

不知说好说不好。

试试来。

耕地有减没有增,

粮食产量有顶峰,

人口增长无止境,

受穷。

独生子女就是好,

国家政策有关照,

养老保险人心快,

不赖。

孩子多了要吃喝,

娶妻修房花钱多,

盲目生育危害大,

罪过。

痴呆不能结姻缘,

近亲结婚后果多,

非法婚姻要堵严,

把关。

党的政策就是好,

人民生活都提高,

家家户户变了样,

舒坦。

一对夫妻一个孩,

少生孩子多攒钱,

建设祖国做贡献,

大干。

计划生育是国策,

少生快富大家乐,

重男轻女旧思想,

改掉。

一个孩子生活好,

营养丰富智力高,

环境优美育新苗,

个准高。

多子多福旧观念,

愁吃愁穿受贫寒,

这样的教训不吸取,

危险。

新社会、新风尚,

生男生女都一样,

男到女家去落户,

真棒。

计划生育政策好,

人口素质要提高,

少而精、多无用,

多好。

计划生育党号召,

少生优生好宝宝,

夫妻恩爱甜如蜜,

请指导。

今天的观众真不少,

男女老幼有领导,

优生范文篇5

关键词:社会优生学;政策法规;计划生育

优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个目标,社会优生学是优生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广义的环境优生学的一个部分,与狭义的环境优生学关注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生殖过程和生殖结局的影响不同,社会优生学则是关注社会领域中对优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促进优生立法,实施优生政策,开展优生宣传教育,以提高人口素质。此外,进行优生的健康教育与大众传播等优生宣传以及对其效果的评价和推广,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优生研究[1]。

1社会优生学的出现

人类很早就注意优生问题,优生实践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直到1883年,英国学者高尔顿才首创了“优生学”(eugenics)这个名词。优生学的建立是在生物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曾经,优生学被种族主义利用和误导,甚沦落为法西斯主义作为种族主义统治的理论工具,因此,优生学的发展历经曲折[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优生学发展的分水岭,其中一部分国家如日本,优生学的发展延续了以前的方向,但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则由于期间优生学的“错误”使用,大家对优生学敬而远之,无人再愿提及,相关的研究仅部分在人类遗传学等纯生物领域开展。同样我们国家二战后优生学发展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重建起来[3]。与国际优生学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的优生学1883年到1949年期间是民族主义与精英主义主导的优生学,中断了三十年后,1979年重新提出了新优生学,并且,随着生命科学与人类基因组各领域的发展,优生学的科学基础得到了拓展和发展1986年优生学划分为基础优生学、社会优生学、临床优生学和环境优生学四个领域[4]。其中社会优生学也进一步完善与细化到社会学,人口学,法学,伦理学,政策学,经济学等相关研究领域。人类的优生是通过个体的优生来实现群体遗传素质的提高。因此,采取有效的社会措施,使优生措施社会化、普及化,惠及到每个个体,才能真正实现优生,提高人口素质。目前,社会优生学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社会宣传等,因此社会优生学是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同时还需要基础优生学、环境优生学、临床优生学其它三个学科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数据来进一步推动优生立法、贯彻优生政策、进行人口预测。

2社会优生学的发展及现状

2.1优生立法的发展。优生立法是国家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推进优生工作,以法律手段予以保护,使其得以顺利实现。最早立法是1907年美国颁布的《优生法》,法律禁止某些遗传病患者结婚和生育。日本也于1940年公布了《国民优生法》,1948年对其进行了废止并制定了《优生保护法》,同时1996年将《优生保护法》更名为《母体保护法》[5]。优生立法的实施,大大减低了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出生率。同时杜绝了不良基因的扩散,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我国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部法律首次体现了优生思想,禁止了部分有遗传问题的患者结婚。之后,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优生进一步要求,先后于1980年和2001年对该法进行了修改。同时,各地政府也先后制定了相应的优生法,以保证优生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并且,1993年,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交优生保健法草案。最后于1994年修订为“母婴保健法”,旨在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6]。之后,我国为规范管理母婴保健技术管理,先后制定实施了计划生育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产前诊断技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孕产期保健技术等技术服务管理办法,对技术开展的机构、人员、服务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同时,为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规范地开展,出台了系列母婴保健技术规范和标准,切实保障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大大降低了不良生育的发生,逐渐实现了在生育全过程的医疗保障,以此达到优生。此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为健全高危病例救治体系,制定了危重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和管理指南,以提高高危病例的救治服务质量。绝大多数国家与优生相关的立法都包含于婚姻法、民法、人口法、生育法律之中。但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病因学研究发现,除了遗传因素以外,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用药、环境等)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在各国的妇幼卫生保健的法规中,都具有关于孕期保护方面的规定。此外,环境保护、劳动卫生、公共卫生等法律中的有关内容也是优生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7]。2.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特色。其主要目的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数量和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优生优育作为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体现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方方面面。也为优生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计划生育政策从确立至今,一直都在调整与变化,达到使我国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的。总的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是鼓励生育阶段(1949-1968)、宽松计划生育阶段(1969-1979)、严格计划生育阶段(1980-2010)以及放宽计划生育阶段(2011-至今)(表1)。优生的最终目标是联合优育来提高人口素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不到半个世纪时间内,人口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15岁以上成人识字从1982年的65.51%上升至96.38%;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增加到2017年的9.3年。高等教育机构的入学率从1978年的0.72%上升到2016年的48.44%。略低于中高收入国家50.74%的平均水平。人口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也进一步达到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正逐步接近美、英、法等高收入国家[8]。这些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升,计划生育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尽管最初的一胎政策为我们现在带来一些新的人口问题,如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等,但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下,有效控制人口使得中国在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的同时,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有利于保证出生儿童的全面发展,获得更优质充足的教育资源和生存资源,从而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公平发展,以提高人口素质,并且每个阶段的人口政策目标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家行政资源状况相适应。面对全新的人口形势,我们需要制定相应合乎发展需求的人口战略,与时俱进。2.3我国的优生宣传。科学技术的进步,优生立法和政策的制定是优生的重要方面,但是这些只有每个个体理解并接受后,才能做到真正的优生,因此广泛深入科学的优生知识普及是提高群众的优生意识,进而做到优生的重要保证。回顾中国优生学工作的发展历史,自1980年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国家在优生学的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地计划生育部门、卫生部门等采用电影、录像、报刊等各种传统媒体形式进行大量宣传。同时普及书籍、画册、海报等,来向群众宣传优生知识。在社会各个部分协力帮助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计划生育的实施和优生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下,新媒体的出现,能够更加有效、广泛及时地宣传优生信息,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依托新媒体平台,让大众更加快捷便利地了解优生知识,树立优生意识,做好优生优育,为子孙后代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社会优生学的展望

优生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医学遗传学、人类遗传学、医学实验生物学、胚胎学、畸形学、妇产科学、围产医学、儿科学、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等多学科,进行协作研究。而社会优生学,从社会角度进行优生研究,主要为了推动优生立法、贯彻优生政策,开展优生宣传教育。这不仅需要基础优生学、环境优生学、临床优生学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进行支撑指导,还需要综合考虑当前的政治体制、政治文化以及基本经济情况,结合时代背景,不断与时俱进,使优生宣教全面化、普及化,优生措施社会化、群众化,进而实现优生优育,保证国民人口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芬,王和,主编.优生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2]张慰丰.优生学发展述评[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54-58.

[3]蒋功成.新旧优生学的区别及其社会建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172-178.

[4]严仁英.实用优生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5]陈明光.关于优生立法的历史发展[J].中国社会医学,1988(5):47-49.

[6]王贵松.我国优生法制的合宪性调整[J].法商研究,2011(2):34-43.

[7]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和改革探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8]苏杨,尹德挺,黄匡时.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J].ChinaPopulationToday,2008(5):7-18.

[9]谭乐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完善研究[D].

优生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政府主导、计生带头、部门配合、技术支持、群众参与为机制,以宣传倡导、健康促进、咨询指导、科学筛查、全面干预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育龄人群,充分发挥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优势,全面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建立综合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切实提高怀孕夫妇的风险意识,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通过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完善出生缺陷预防体系,形成出生缺陷干预网络。至“十二五”规划末期,育龄群众优生科学知识得到基本普及;计划怀孕夫妇普遍享有科学规范的孕前指导服务;将预防关口前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基本建立人口计生系统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机制,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具体指标如下:

一)计划怀孕夫妇科学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二)计划怀孕夫妇接受规范的优生咨询服务率达80%以上;

三)对生育病残儿夫妇再生育优生指导率达100%

四)与卫生系统合作开展的免费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覆盖率达到100%

逐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技术支撑、群众参与”工作机制。人口计生系统开展科学规范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内容

大力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墙报专栏、文图宣传品、培训讲座、文艺演出、群众活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宣传倡导。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网络优势。深入开展宣传倡导工作,使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尤其是新婚、待孕及已孕人员必须人人皆知,努力营造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预防保健意识,为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引导待孕、已孕夫妇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念,健康促进。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高危环境,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戒毒,远离宠物,适当的运动等,培养健康行为,促进怀孕前后妇女和胎儿健康。

帮助服务对象选择相应对策,优生咨询。咨询医师或从事医学遗传的专业人员对前来咨询的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解答。注意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疏导;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对其提供的病史和家庭史给予严格保密;开展与出生缺陷相关的筛查、诊断检查及预防,做到知情同意。

曾生育遗传病患儿、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的夫妇,高危人群全程跟踪指导、随访。高危人群是指存在出生缺陷高发风险的人群。主要包括: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者。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35岁以上准备怀孕的妇女,长期接触高危环境因素的育龄夫妇等。对高危人群要重点做好预防出生缺陷的指导工作。组织参加预防出生缺陷知识讲座,重点进行孕前指导,提供婚育咨询,组织专家进行再生育子女出生缺陷再发风险分析,组织开展孕前预防出生缺陷实验室筛查和孕期重点监控。各镇街要依托现有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收集本地分娩缺陷儿及高危人群等相关数据,结合病残儿鉴定等工作发现高危人群,将高危人群家庭史、遗传病史、既往病史、生育史及生活、工作环境中风险因素接触史等相关信息及时登记汇总,并详细记录高危人群接受的干预服务、妊娠结局、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按要求逐级上报。

帮助计划怀孕夫妇了解基本健康状况和影响生育的危险因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指为计划怀孕夫妇在怀孕前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专项服务。

居住在区满半年的流动人口中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户籍地在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非区户籍。

2.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主要内容。

必要时拍摄胸部平片。1国家规定的检查项目:①夫妇双方体格检查和生殖系统专科检查;②女方查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淋球菌检测、沙眼衣原体检测)血常规、血糖、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甲状腺功能检测(促甲状腺激素)③夫妇双方查尿液常规、血型、肝功(谷丙转氨酶)乙肝五项、肾功(肌酐)梅毒螺旋体筛查实验室检查;④女方妇科B超检查。

2区级检查增加项目:夫妇双方HIV女方微量元素实验室检查。

或者怀孕后出现流产、死胎、死产再次准备怀孕时,3.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要求。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每孩次提供一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如计划生育的夫妇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后未按计划怀孕。应根据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自费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流动人口中计划怀孕的夫妇,原则上在现居住地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育龄妇女普遍缺乏叶酸、碘、铁、钙等营养素及微量元素,六)实施营养素补充。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是胎儿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因受地理、环境条件等影响。因此,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是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重点。育龄妇女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地予以补充叶酸,孕前和孕后各3月内,每日补充叶酸0.4mg以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四、工作职责

一)部门工作职责

制定全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联合相关部门编写、制作优生检测相关知识宣传材料,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统筹、部署。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组织辖区内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各项工作,汇总辖区内的出生缺陷儿登记表》与统计报表同步上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保障资金投入,区财政局负责设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专项资金。并采取实报实销的结算方式,每半年结算一次,上半年结算时间截止当年3月31日,下半年结算时间截止当年9月30日。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通知》国人口发〔〕31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试点期间每对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经费结算标准为340元。

将准予接产的医院全部纳入出生缺陷监测范围,区卫生局负责配合开展孕产期保健、产后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年。落实出生缺陷登记制度等。配合区人口计生委做好检查中出现疑问的病例的转诊服务。

配合区人口计生委向其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区民政局负责为结婚对象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做好优生筛查知识的宣传,让结婚对象自觉参加免费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二)镇街工作职责

通过上门随访服务,主要负责宣传倡导、健康促进、均衡营养并协助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以下简称区生殖健康中心)开展相关工作。收集本镇街待孕夫妇的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在产妇分娩42天内。采集产妇妊娠结局有关信息,如发现出生缺陷儿,应及时采集信息,填报《出生缺陷儿登记表》见家庭档案)按规定与统计报表同步上报区生殖健康中心,不能确诊的报告区生殖健康中心组织专家确诊核实,或转诊到有关医疗机构复诊。组织村(社)技术人员培训、公众健康教育等。

三)服务机构职责

各镇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好配合工作。全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定点在区生殖健康中心。

逐人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1.区生殖健康中心工作职责:1负责全区孕前优生技术人员知识培训和指导;2负责待孕对象健康教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3负责待孕对象优生风险评估、咨询指导及干预;4负责建立全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档案。负责检查信息统计、汇总、反馈和上报工作;5指导镇街填写各种技术表格;6负责全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调研,质量控制。

普及优生知识;2负责待孕夫妇健康教育,2.各镇生殖健康服务站、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1负责优生宣传倡导。签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知情同意书;3负责待孕夫妇信息、病史采集,规范填写采集表;4负责妊娠、不良妊娠、出生缺陷儿调查、随访、上报等工作。

五、服务流程

计划怀孕夫妇→村(居委会)计生专干填写家庭档案首页→健康教育→发放宣传资料→口服叶酸片→签订知情同意书→定时定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区生殖健康中心)收集夫妇双方一般情况→体格检查→临床检验→出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评估建议(区生殖健康中心填写)早孕随访(计生专干填写)妊娠结局随访(计生专干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表(区生殖健康中心填写)

六、实施步骤

完成机构组建、人员选配、方案编制、宣传资料、工作制度、职责标准、流程、表格等前期准备工作。准备阶段。年5月20日—6月15日。

完成宣传动员、人员培训工作。宣传培训阶段。年6月16日—6月25日。

完成全区目标人群的健康检查等全年试点工作任务。具体实施阶段。年6月26日—12月31日。

于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年建档总结工作。建档总结阶段。每月汇总上报工作小结。

并增设10分作为考核分值,考核评比阶段。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纳入年终人口计生党政目标考核和业务目标考核。严格考核奖惩。

七、工作要求

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各镇街要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人口计生委。成立领导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确定专人开展工作,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设立专项资金,保障经费投入。区财政局要将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建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投入机制。

各镇街、区级各部门要利用广播、标语、板报、会议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是一项涉及广大育龄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广泛宣传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和要求,使广大育龄群众知晓政策,积极配合,广泛参与。

成立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指导组(附件2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区生殖健康中心确定6-8名具有资质的技术服务人员,加强培训指导。为保证项目质量。各镇生殖健康服务站要确定1名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优生范文篇7

一、贯彻全省烟叶收购会、局长经理会议精神情况

(一)贯彻全省烟叶收购会精神情况

一是*月*日,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烟叶生产收购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职员有各县区县区长、分管领导,烟办主任、局长、经理、分管专卖的副局长、分管烤烟生产的副经理、生产科科长;市直烤烟收购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市局(公司)**副经理站在全市烟草公司系统的角度,以《规范程序,强化监管,严厉纪律,全面完成我市烤烟生产收购任务》为题,讲了四个方面的意见;副市长**传达了全国、全省烟叶收购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并联系**烟草工作实际,认真分析了当前烟叶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题目,提出了今年的烤烟收购工作意见;市委**副书记作大会夸大讲话。

二是**月6日,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烟水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职员有:各县区县区长、分管领导,烟办主任、局长、经理、分管副经理,烟水办主任、水利局局长、建设局局长;市直相关部分领导。市公司、市水利局领导分别作了发言,市政府**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成绩突出的**三个县(区)给予表彰奖励;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市人民政府**年度烟水工程建设责任状》。要求:各县(区)实施方案必须在**月15日前上报市烟水办审定;各县(区)预算报告必须在**月25日前上报市烟水办审查;各县(区)工程建设必须在12月31日前全面完工验收。

(二)贯彻全省局长(经理)会议精神情况

**月22日,市局(公司)召开本部召开全体中层干部大会。会上,市局(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传达了全省局长(经理)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二、烟叶生产情况

今年的烟叶生产,我市总体上是按照省公司“育壮苗保深栽、深翻地高起垄、适时揭膜促治理”三个工作重点来开展工作的。具体来讲,主要围绕“两次例会”、“三次现场会”和“一系列实施文件”来开展工作。两次例会就是往年底的全市烤烟生产会和今年**月烤烟收购会;三次现场会就是*月*日在**区召开的全市烤烟漂浮育苗现场会、*月*日在**县召开的全市烤烟预整地现场会和**月*日在**区召开的全市**年烤烟生产揭膜培土工作现场会;一系列实施文件,既有市政府的,又有市公司的。特别重要的就是《**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抓好**年烤烟生产的通知》和《**市**年度烤烟生产收购措施到位率考核办法》。作为今年的上半年烤烟生产,一是计划治理意识明显增强;二是生产治理措施进一步优化和落实;三是烟用物资预备充分,就位及时;四是科学种烟取得新的进步;五是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为突出抓好烤烟中后期田间治理,市烟办、市公司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5月下旬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烤烟大田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集中气力,根据大田各生养阶段烤烟的生长发育特点,结合品种特性良种良法配套,把各项大田治理措施落到实处,为全面进步**烟叶整体生产水平奠定基础。

(二)切实抓好以揭膜培土为中心的中耕治理工作。市公司在**月*日召开了全市揭膜培土工作现场会,对揭膜时间、揭膜同步操纵、揭膜界定区域作了明确的夸大。全市今年共揭膜培土**万亩,占移栽面积的**%。要求各县(区)加强对低热烟区揭膜培土工作的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让广大烟农充分熟悉揭膜培土对烟株生长的提质增效作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效益引导、技术培训等方法,把揭膜培土措施变成烟农的自觉行动。低海拔低热烟区及起垄低、移栽浅的烤烟进进旺长初期必须无条件全面实行揭膜培土。

(三)继续强化成熟采收和烘烤治理工作。一是加强对烟叶烘烤技术的培训指导,进一步扭转烟农“忽视变黄期、只重视定色期”的不良烘烤习惯。市公司先后培训**个县(区)技术职员**人,烟农**人。二是加强烟叶烘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切实做好特殊天气、特殊品种的烟叶烘烤技术指导。三是进一步进步对养烟叶成熟度的熟悉,把养好烟叶成熟度作为进步烟叶质量的重点来抓,采取发放“准采证”、控制开烤“第一炉烟”和适当推迟开秤收购时间等方式,分类指导烟农做到成熟采收。

三、当前烟叶收购工作情况

(一)收购站点设置情况

全市**年共设站点**个,其中**个站、**个点。除**县**站、,**县**站不实施收购,实际收购站为**个、收购点为**个。

(二)收购开秤时间

全市在**月1日-10日之间,已相继开秤收购。

(三)收购进度

到*月*日止,全市累计全级别收购烟叶**担,占收购计划的**%。其中:上等烟占**%、中等烟占**%、下等烟占**%。均价**元/担。

(四)烟叶进户预检

按照省公司“同一标识、同一材料、同一规格、同一订制”的预检包装物要求,市公司往今两年同一组织采购烟叶预检片**万条,可以完全满足预检工作的需要,塑料编制预检袋必须全部取缔,不再使用。全市今年培训预检员**人,预检员培训烟农**人次。认真分析往年预检工作,今年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切实解决好预检员业务培训、预检工作盲区、预检程序把关、预检员配置标准、预检员工作经费、预检员绩效评价挂钩考核治理,以及预检员治理制度等题目;二是认真制订好预检烟叶的标准题目;三是认真解决好“虎头蛇尾”、前紧后松,甚至后期不实施预检的题目。

(五)市公司第一年启动实施烟碱化学成分辅助定级

在往年就位设备并建立数学检测模型的基础上,今年市公司第一年启动实施烟碱化学成分辅助验级方式。重点实施中上等烟叶和中上部烟叶。

(六)按计划、按合同组织收购的措施和办法

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牢牢捉住合同制这条主线,以国家局烟叶信息治理基础软件的推广实施为重点,严格按合同组织收购;以进步执行力为重点,严格合同治理,坚持合同收购。不论是指令性计划,还是分级别的出口备货计划,既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又不能以任何理由突破,切实维护国家计划的严厉性。

1、认真按合同组织预检、组织收购。烟农交售烟叶时,必须查验烟叶合同、预检单及相关证件,并逐单(次)扣减合同剩余数目,确保终极收购量不突破合同签订量。

2、充分利用烟叶信息治理系统,加强收购合同全程治理。实施联网收购的基层站(点),收购数据必须同步上传;对未实现联网传输数据的微机收购和磅秤收购站(点),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数据代报功能进行数据上传,实现对烟叶收购工作的实时监控,确保收购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3、执行合同公示制度。收购结束,以村委会为单位分别对烟农合同签订和烟叶交售数目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视。

四、国家局烟叶信息基础软件运行情况

市局(公司)对国家局烟叶信息治理基础软件的推广工作高度重视,先后经历了成立推广领导小组,开展硬件设备和实施环境调研,省、市网管员、统计员操纵培训,县(区)微机操纵员培训,系统安装,系统联调测试等阶段。通过*月*日的测试结果和目前的运行情况,整个烟叶收购系统运行基本正常,主要存在题目已基本解决,全市烟叶收购工作已进进正常收购阶段。

鉴于我市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全市还有**两县*个站点还需继续实施传统磅秤收购。所以,特向省公司提交了《关于开通国家局烟叶信息基础治理软件磅秤收购数据代报功能的请示》。目前,磅秤代报功能模块已经开通,由原来申请**等四县(区)**个收购站点,调减为**两个县**个站点,实现我市收购数据回口治理,同一传输。

到目前为止,烟叶收购系统还存在以下具体题目:

(一)基层站版

1、基层软件。(1)合同信息录进轻易出错。为了减少录进相同省合同号的错误,建议增加检测录进相同合同号时的提示;(2)除皮功能不适应正常收购的要求;(3)操纵繁琐。如收购出口备货烟叶、数据备份、恢复操纵等,建议在收购出口备货时,把超出的部分自动转为指令性计划。(4)电子秤过磅响应时间较慢,有延迟现象,导致收购速度慢;(5)软件升级后,电子秤数据端口通讯兼容性差,数据通讯时断时续。(6)目前,只解决无网络收购站点业务数据的代报功能,而基础数据还不能代报代传;(7)版本升级频率太快;(**)无收购职员绩效考核治理模块。(9)**区“一机多秤”系统不支持题目;(10)不能自动扣减出口备货烟叶转为指令性收购计划题目。

2、硬件设备。电压不稳定,导致数据传输不正常。

3、通讯链路。(1)通讯链路状况不好,与市公司服务器连接不正常;(2)安装vpn软件后,会导致收购系统不稳定。

4、微机操纵员。(1)收购业务操纵流程不熟悉;(2)对系统、发票、调运初始化工作重视不够;(3)收购微机日期时间设置不正确;(4)收购结束,对烟叶类型统计重视不够。

5、收购环境。由于交通、通讯条件差,数据代报、系统维护难度大。

(二)公司版

1、收购报表功能不完善。(1)所需报表不能满足日常查询、分析的需要。如到收购点的小等级结构比例题目;(2)不能查询补录发票和发票汇总日志;(3)报表打印时无横表功能设置;(4)报表保存与实际打印内容不一致,无填报单位、填报日期、填报时段和计量单位等。

2、没有**市个性化收购报表;

3、没有查询权限;

4、30**报表无各烟站的收购计划和收购比例。

五、今年烤烟生产形势的评估

全市计划收购量**万担,其中:指令性收购量**担、出口备货**万担。固然我市遭受前期低温顺后期干旱天气的影响,但就目前我市烟株长势及成熟情况来看,若后期天气正常,烟叶能够正常成熟,全部可以采摘进炉烘烤,烟叶不过流的情况下,可以完成**万担的收购任务。若后期天气异常,收购量可能会下降。

六、当前工作面临的主要题目及建议

1、存在收购合同跨收购站、跨县(区)的调整。

优生范文篇8

1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统一高效的领导机制

我们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高度,将实施国家孕前优生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健康重庆”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确保领导重视到位。一是组织保障。市委常委就试点工作提出了“强力推进、务求实效”的明确要求。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文件,全面安排部署,明确职责任务。试点区县也分别成立了由党政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机构,以党委政府名义出台实施方案。二是制度保障。建立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试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将试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人群参检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奖惩。三是经费保障。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经费纳入市和试点区县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并制定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2加强宣传引导,着力构建群众参与的工作

机制我们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服务对象的理念,通过加强宣传,努力找到行政要求与群众需求的切合点,确保群众参与到位。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报刊、网络、手机短信、计生赶场等形式,广泛宣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目的、意义、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普知识;二是制作各类挂图、海报6000余套,印制宣传折页、手册15余万份,向5万个家庭发放公开信,举办孕前优生健康讲座,在“院坝电影”时播放知识短片,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深入人心;三是为参检夫妇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免费早餐等热情周到的服务,极大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试点区县宣传覆盖率达98.8%,优生知识知晓率达97.5%,优生咨询指导率达100%。

3加强职能建设。着力构建优质便捷的服务机制

我们将国家孕前优生项目试点工作作为推动技术服务提质提速的重大机遇,不断加强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职能建设到位。一是健全网络。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健全覆盖全市城乡的区县、乡镇、村居三级服务网络,采用“村居摸底、乡镇汇总、区县审核”方式,准确掌握计划妊娠夫妇底数,建立县乡共同服务模式,成立服务小组,深人乡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提高服务的可及性。二是加大投入。投人1620万元为试点区县服务机构配备先进仪器,全面加强优生检验室规范化建设。三是强化培训。先后对180余名专业人员开展临床和检验技术培训,对全市所有区县325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优生服务能力培训。四是建立机制。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分解为宣传教育、医学检查、咨询指导、随访服务、信息化管理等具体工作任务,逐一落实到人,利用国家孕前优生项目和市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工作量,作为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和服务机构年度考核依据,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责任到人、奖惩到位”的精细化管理机制,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加强规范运作,着力构建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加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服务科学规范。一是组织知名专家成立市级专家组,成立孕前优生技术指导中心,负责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和信息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建立市级孕前优生检验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基地,全面建成占地约500平方米、完全达到国家二级临床医学实验室和生物安全要求的标准检验室,指导区县健全室内、室间质控制度,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三是建立一年两次的现场质量检查和专项督导制度,按一定比例抽检孕前优生技术服务家庭档案,逐一核查风险评估结果,加强督导检查。四是组织专家组编写《高危人群风险评分指南》,统一高危人群评估标准,试点区县服务机构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建立集体讨论制度,提高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全市5个试点区县对筛查出的6623名高风险人群开展了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和跟踪服务。

优生范文篇9

为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的意见》(政发〔2008〕82号文件)精神,现就我市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以下简称“两免”)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两免”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特别是实施婚检自愿选择后,我市出生人口缺陷率逐年上升,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脑积水、神经管畸形、脑瘫发生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实施“两免”措施,把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做在怀孕之前,是降低新生儿缺陷发生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两免”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推进“两免”工作的落实。

二、“两免”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

到年,已婚育龄夫妇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新婚和待孕夫妇优生咨询指导率达80%以上;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0%以上;孕前优生检测率达70%以上;非遗传性病残儿夫妇生育二孩的优生指导率达90%以上;镇(街)、村(居)符合“两免两检”对象的告知率达90%以上;预防出生缺陷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1、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具体仍按义政发〔2007〕37号文件精神执行。

2、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即免费参加“优生三项检测”(风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弓形虫抗体)。检测机构按规定项目做好检测工作和医学指导工作,对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需暂缓或不宜怀孕生育的妇女,要及时提出预防、复查、治疗等相应的医学建议,并跟踪随访指导,待身体康复后再怀孕、生育

3、免费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优生咨询指导。对青年新婚夫妇开展以预防出生缺陷发生为重点的优生咨询,指导已婚青年夫妇正确选择时机怀孕,加强孕期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提高群众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水平和预防能力,尽可能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

4、免费开展病残儿产前筛查、诊断。建立和完善病残儿再生育家庭优生管理档案,对第一个孩子经医学鉴定为病残儿并批准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提供遗传咨询指导,加强围产期保健,进行孕前和孕期的全程指导和监测。

三、“两免”对象和服务程序

(一)服务对象

1、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对象为:在本市结婚登记的青年男女。

2、免费“优生三项检测”对象为:户籍或本市登记结婚领取《生育证》的待孕妇女和依法批准再生育领取《再生育证》的待孕妇女。

(二)服务程序

在适龄青年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婚姻登记中心要积极指导,让其自觉到医疗保健机构参加免费婚检的同时参加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妇女,在向镇(街)计生办提交再生育申请报告后,要自觉参加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或者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参加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医疗保健机构按规定项目认真做好咨询指导、检测、跟踪随访和保密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两免”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担任组长,(市府办)、(计生局)同志为副组长,财政()、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重大决策和部署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市人口计生部门为“两免两检”组织实施的牵头单位,负责协调和指导等工作,卫生、民政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相应工作。

(二)健全服务体系。实施“两免”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在做好婚检工作的同时要开设优生优育咨询门诊,做好孕前检测工作,为待孕妇女进行科学检查指导。要加强对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考核,切实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相关部门间要建立信息互通互换制度,通报婚姻登记、婚检及孕前优生检测等有关数据和情况。

优生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民生,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为宗旨,依托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开展孕优检查。提高服务绩效,严把全流程服务质量关,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协作联动、管理科学、群众满意的孕优工作模式。

二、目标任务

全面建立城乡统筹的免费孕优检查制度,辖市(区)全部进入国家项目点,“十二五”期间,孕优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年均达到90%以上,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室间质评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5%以上,市、县室内质控体系建设率达100%。

三、服务内容

为我市符合生育政策并计划怀孕的夫妇每孩次提供一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优生健康教育、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19项服务。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计划怀孕夫妇,原则上在现居住地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服务。

四、检查机构

按照资源整合、就近服务、充分发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职能的原则,孕优检查工作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承担。城区根据工作实际,经市人口计生委认可,可委托区妇幼保健服务机构开展孕优检查,上述机构统一纳入全省实验室室间质控评估体系。

五、资金保障及经费结算

(一)结算标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经费结算指导价为每对计划怀孕夫妇240元,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金坛、溧阳、武进所需资金由中央、省、辖市(区)财政按2:2:6负担。城区(除武进外)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辖市(区)财政按2:2:4:2负担,其中,市级财政承担部分在当年的人口计生专项资金中落实。同时,市人口计生委结合工作实际,安排孕优检查工作经费,用于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后续随访等工作。

(二)结算方法:实行据实按例结算。辖市(区)人口计生局每半年填写《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量及质控情况汇总表》(附件1)并报市人口计生委审核确认,市及辖市(区)财政局按审核确认数与孕优检查机构每半年结算一次。人口计生局留存原始材料和单据,以备核查。

六、质量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