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优教十篇

时间:2023-03-28 07:13:16

优生优育优教篇1

关键词:农村优生优育优教和谐社会对策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31-02

计划生育国策实施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如何提高人口素质随之成为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议》中讲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拉大,农村无论是在生育率还是在生育质量上都与城市产生了很大差距。“三优”工作在城市的实施效果,证明了此项工程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在农村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工作,目前尚无理论和实际指导。

笔者管理的乡镇现有9个行政村,共计人口数为5205,其中育龄期的妇女1454人;在2012年1月1日以后结婚的夫妇有29对,在2012年1月1日后怀孕的妇女45人,正在抚养0―3岁的婴幼儿的抚养人数为102。所以,做好优生优育优教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对笔者所在的乡镇尤为关键。笔者通过结合自身在农村工作的经历,对农村“三优”工作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今后工作提供一些依据。

1在农村贯彻实施优生优育优教工程的现实意义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0.32%,仍占据了社会人口的大部分。由于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农村人口较多但素质总体偏低,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社会财富的人均拥有水平,还增加了人口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全民素质水平,在农村贯彻落实优生优育优教工程成为发展新时期农村人口工作的必然要求[2]。

2在农村贯彻实施优生优育优教工程的实际问题

2.1农村“三优”工作经费缺乏。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相关部门对农村“三优”工程关注程度不够,缺乏少生和优育的鼓励措施,缺少资金投入和财力保障。

2.2农村优生工作难以落实。作为提高农村优生水平的保障之一的婚前检查工作在农村实施困难。许多农村青年局限于传统贞洁思想的限制,害怕暴露个人隐私,对婚前检查这项工作很是抵制,这就造成了农村生殖系统疾病、遗传病、指定传染病、精神病等疾病的传染和遗传。2012年全市实行免费婚检后,婚前检查的比例有了大幅度回升。

2.3农村优育工作知识匮乏。由于优育知识在农村的传播不够广泛,农村青年夫妇育儿观念落伍,没有科学的母乳喂养、婴幼儿护理保健知识,缺少生理、心理、卫生、营养等方面的育儿知识,阻碍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2.4农村优教受到严重忽视。笔者所在的乡镇中,家长大多忙于赚钱和工作,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关注不够,几乎没有家长会注意婴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做够的吃穿即可,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培养[3]。

2.5农村“三优”缺少法律保障。农村人口的法制观念本就单薄,况且“三优”工作并未被纳入法制轨道,逃避婚前检查、超生、忽视婴幼儿教育等现象在农村层出不穷,但是因为缺乏相关法律的保障,这类现象虽被严令禁止但是仍然大量存在。

2.6农村“三优”意识观念淡薄。虽然有人口计生部门和“三优”指导中心的干预,但是在农村实施“三优”工程仍然不被人们理解,大多数人认为“三优”工程与自己利益无关,甚至损害了自身利益,而且农村人大都有“排外”思想,所以农村“三优”工程的开展受到严重阻碍。

3在农村贯彻实施优生优育优教工程的应对政策

3.1加大农村“三优”财政支持。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农村“三优”的重视,应以满足农村群众“三优”需求为导向,各级计生部门更要将“三优”财政支持切实列入当地经济规划中。

3.2加强农村优生指导力度。普及优生的科学知识,端正农村人口对婚前检查的认识态度,大力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帮助适龄妇女选择合适的怀孕时间,加强对孕期妇女注意事项的宣传和指导。

3.3提高农村优育认知力度。持之以恒地对农村人口进行优育教育,提高农村人口对婴幼儿健康护理和胎教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孕妇家庭成员给予孕妇足够、合理的营养饮食,指导婴幼儿各个阶段的医疗注意事项,如及时注射疫苗等。

3.4扭转农村优教意识观念。儿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以0―3岁婴幼儿的监护人、抚养人为重点目标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指导目标群众科学合理地对婴幼儿进行教育,杜绝过分溺爱、放任自流等教育方式在农村的存在。

3.5制定农村“三优”法制规范。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制定优生优育优教法律规范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呼吁国家学习国外的相关法律制定经验,尽快制定出农村“三优”法制规范[4]。

4结语

长期以来,农村人口的素质提高缓慢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时时都要进行人才竞争的社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进而提高全民素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认真对待农村的优生优育优教工作,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村人口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村人的生育观念,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孟亚.如何做好农村优生优育优教工作[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5):114

[2]项夏景.计划生育工作重心应适时从控制人口向保障优生优育转移[J].中外医疗,2008,15(07):149

优生优育优教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8月1日~2013年7月31日婚检的新婚夫妇100例,年龄20-45岁,文化程度:大学25%,中专(高中)40%,初中以下35%:职业:干部20%,工人33%,个体户16%,农民20%,家务11%。以上资料与门诊检查孕产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①配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医务人员从事婚检咨询指导工作,将选取样本进行婚检的新婚夫妇建立健康档案,专人管理,婚孕前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婚前性知识教育,婚后生育计划安排,出生缺陷三级预防,遗传病和优生优育咨询,孕前检查和影响优生优育可控因素进行孕前干预。②配合政府开展免费婚检及孕前优生筛查工作,广泛开展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本地电台、电视台、报纸开辟健康专栏,制作发放宣传手册,发挥计生人口学校作用组织孕产期知识培训,使群众有机会获得婚孕前保健知识,认识到婚孕前检查的重要性,提高其自觉检查的意识。③每月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并且要求每对夫妇都听讲座1次,讲座内容:如何预防出生缺陷、医学检查的作用与意义、孕前准备及孕期保健、传染性疾病、遗传咨询内容等。

2 结果

2.1 婚孕前检查疾病结果

100例婚孕前夫妇中有22例检查出异常和疾病,阳性检出率24.5%,其中生殖系统疾病患10例,占11%,遗传性疾病1例占1.1%,传染性疾病5例,占6%,内科及其它6例,占6.7%。婚检要求外的优生优育的检查项目有染色体检查、致畸五联、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传染病等。通过对婚孕前夫妇家族史的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检测,提供相应的遗传咨询检出可能影响优生优育的疾病或异常,积极,根据指导及干预尽量让一切有害因素在婚孕前消除。

2.2 实施免费婚检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以来,加强了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婚孕前夫妇掌握了更多的保健知识。受孕的生理、胎儿宫内发育的过程等健康教育课程,使他们了解到受孕中最易引起缺陷的时期等重要知识,吸引了更多的育龄妇女前来听课,尤以文化程度低的夫妇更为认真。学习前后优生优育知晓率也有所提升,据统计学分析,P<0.05。

屏蔽此推广内容

2.3 影响优生优育因素 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性、遗传因素和不良因素接触,孕妇年龄、居住环境污染、孕期疾病,早期用药、孕期并发症防范等。听课后的夫妇能改变不良因素,禁止吸烟喝酒、不洁性生活等不良习惯,有病治病,保持心身健康。

3 讨论

3.1健康干预提高了婚孕前夫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康教育讲座是很受欢迎的,对学习掌握优生优育知识教育是最好的途径。从学习前后调查结果评价,能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的内在联系,加强孕期保健,孕期尽量避免接触农药、毒物、宠物、致畸药品、合理膳食、增强体质、尽早期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讲座,宣传单,一对一的咨询等及时干预,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和办法,帮助其作出对双方和下一代健康有利的决定和安排,达到自我健康及孕育优良下一代的目的。

3.2婚孕前检查开展优生优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出生缺陷最合适的时期,完整的婚前检查包括三个方面:体格检查、婚前性知识咨询、婚后生育计划的安排。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包括孕前防范,孕期保健及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及干预。

综上所述,婚孕前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是婚孕前夫妇落实各项相关全身检查和化验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产检率的手段,使婚孕前夫妇提高了对优生优育的认识,预防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l] 范迎,孙江平,等.婚前医学检查开展情况及影响因素[J].健康教育,2006,3(22):225.

[2] 赵静,刘小宁,吴丽蓉,等.加强孕前医学检查促进优生优育[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08-309.

[3] 杜莉,陈英耀,等.婚前医学检查的作用与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48.

[4] 黄嘉佳,洪蝶玟.孕妇产前检查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报,2006.2(13):9-11.

优生优育优教篇3

郭顺玉 提到对待学习的心理虐待,一般人就会想起成绩差的孩子,似乎只有他们才是被教师批评、威胁、嘲笑的对象。优秀生则是教师的宠儿,家长的骄子,与心理虐待无缘。然而,学业优秀的学生真的没有受到过心理虐待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优秀生同差生一样受到了心理虐待,只不过这种虐待更加隐蔽罢了。 对优秀生的心理虐待表现为两种方式: 一、“一白遮百丑”——优秀生没有缺点。 因为优秀生学习成绩好而对其身上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对其所犯的错误包庇原谅,不闻不问,导致这些学生在品德和心理方面产生问题,如,滋生骄、娇二气,瞧不起同学,妄自尊大,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自恃聪明,抗挫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等。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教师的这种态度,使这些潜在的心理问题被掩盖起来,长期得不到矫正,为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埋下隐患,造成深远的、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 二、奉行完美——优秀生不能有缺点。 对优秀学生奉行完美主义的教育,要求优秀学生各方面都优秀,不允许他们有任何闪失。一旦有所闪失,师长们则谆谆教导,以防患于未然,使这些学生自信心受挫。 如何走出这种教育误区? 首先,要还优秀生以“孩子”的本来面目。优秀生也是孩子,成绩好不代表心理健康。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一样,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也需要老师的关爱与帮助。任何漠视、忽视优秀生身心发展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教师应把每一个优秀生都看做是普通的孩子,“教书”与“育人”并重,既重视优秀生的学业成绩,又重视他们品德与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既做他们学业上的良师,又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护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完美主义要求学生,不允许优秀生有缺点、犯错误是违反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久而久之,只会徒增学生的心理负担,酿成心理上的疾病。 其次,要充分认识优秀生在学生群体中的特殊性,优秀生不同于一般的孩子。由于他们学习成绩的优秀,使这些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正面评价的环境中。他们认知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善于理解,有独创性;勤奋,有进取心,具有排除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活泼开朗,组织能力强等。这些孩子由于表现突出,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同学的羡慕与尊敬,使他们在班集体中有很强的优越感。同时因为这种过分的重视和额外关注又使他们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容易形成自负、自私、脆弱等不良性格,这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要充分认识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这种特殊性,并根据其特殊性采取相应措施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 总之,对学业优秀的学生,既要把他们看做是普通的孩子,防止因学习成绩优秀而忽视对其心理的辅导,又要认识这些孩子心理上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下一代。

优生优育优教篇4

【关键词】现代大学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92-01

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具备良好的知识与文化素养之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此才能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大学教育中,除了专业教育之外,院校还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教师还需要根据具体实际,优选教学方法,如生活化教学法、讨论法等,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一、注重生活化教学法,联系实际,增强体验

在现代教育中,提倡生活回归。由生活大课堂看,本身蕴含丰富多样的教育因素,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倘若教师巧妙的将心理教育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优选生活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则可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积极情感,增强学生心理体验,让学生主动融入教育活动,把握相关心理知识,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1.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心理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巧,学会活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纯理论式教学内容,而需结合学生实际,由社会生活方面优选教育内容,如情绪和情感困惑;生涯规划问题等等,并引入相关的生活案例,比如:①有关适应的案例:未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集体生活;不知道怎样安排自习时间等;②情绪困惑案例,如遭遇失恋等;③生涯规划案例,如不知道怎样选择就业方向,是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听从家长的安排;是先就业,还是选择继续考研等等,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态度,正确认识生活,有效处理生活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来看,并不是理论式教育,而是融合了实用性、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讲授理论知识,还需要组织多种实践性活动,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自身体验。

如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既可拓宽教育空间,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也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教育。例如: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教师可联合院校组织多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525我爱我”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主要;“525我爱我”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我的心灵故事”征文评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板展示。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心随影动”心理电影展播和赏析活动。此外,还可邀请心理健康专家现场咨询或者组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从而让学生更主动的融入心理学习与实践活动,自然而然的接受心理教育。同时,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师生可协助合作,制作相关横幅、宣传板报、海报,甚至利用校网页、校广播站等进行宣传,营造和谐心理教育活动氛围。

再如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关于“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本课内容,并结合自身心理发展需求而选取或提出相关课题,比如《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影响分析》等等。而后学生合理构建研究小组,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关于“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应对”的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通过调查问卷、采访、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大学生挫折心理,并收集相关案例,归纳大学生受挫后的行为反应,总结归纳影响挫折感的因素,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应对挫折的策略,以实践报告、演示文稿、演讲稿等形式展现研究成果。

另外,还可利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做到知行合一;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体会不同角色心理及其行为状态,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意识与学习热情。或者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评述,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心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便于迁移应用,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此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学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有反馈互动作用。在新课程下,教师应注重生活化评价。既运用动态方法,将评价置于生活与学习环境下,如开展情境测验等;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自我反思,相互评价,感悟分享,记录成长;运用不同标准对每位学生加以评价,赏识教育,发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使其自觉形成良好行为,提高心理素质。

二、把握讨论教学法,畅所欲言,感悟升华

所谓讨论教学法,即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以找出解决方法并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展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问题性、体验性、独立性、主动性特点,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训练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由新课程标准看,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而讨论法符合上述要求,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并在教学中使用。同样,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也可以灵活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

比如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不少学生存在中度焦虑,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情,自由讨论,谈谈焦虑的形成原因,相互分析怎样消除焦虑,怎样需求帮助等等。再如讲授“大学生的爱情心理”时,教师可引导学习爱情心理知识,并组织恋爱心理讨论,让学生学会处理爱情心理问题。如烟台大学生开展恋爱心理讨论。课堂上,郭老师通过故事形式呈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发同学们对恋爱心理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我最近总是梦到班里的那个女生,还幻想着与她在一起,我这是怎么了呢?”如此开头引起学生哄堂大笑。然后在快乐氛围中呈现更多的案例,诱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讲讲自己或身边的恋爱故事,这样,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也让学生踊跃参与,学习如何处理恋爱心理问题。

当然,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方法远不如上述所说,还有问卷调查法,以了解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组织教育活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有效解决自身发展中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探寻解决方式与途径,把握一定的咨询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实践操作,从而帮助他人走出各种心理困惑。

总之,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若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他们乐于接受知识与教育,教师需要优选方法。而选择方法时,教师需要思考如下方面,以营造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注重课堂动态生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营造开放、多元、互动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唤起学生情感,丰富学生经验,打破空洞说教,尽显心理教育活动的魅力,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陶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 成功.教育. 2012(09)

优生优育优教篇5

【关键词】孕前健康教育;出生缺陷;孕期保健;医学检查;优生优育

婚前健康教育现已成为婚前保健技术服务的法定内容和重要策略,对于优生优育国策的执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婚前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婚检质量、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根据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了婚前保健的法定服务内容,婚前医学检查及咨询和婚前卫生指导。而婚检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病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的医学检查,既对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指定的传染病、有关精神病等检查。

婚检能够及早发现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与病死率,实行优生优育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等作用。我国每年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加上0~14岁期间出现的先天残疾率共为4%~6%。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残疾儿童80万~120万。目前,遗传病患儿一旦出生后,还没有很好的手段可以根治。所以,遗传病重在预防,我们要采取各种检查手段,以杜绝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按照政府以及相关法律等方面的规定要求,早已积极开展免费婚检工作,实行专人管理工作,检查对象统一检查项目,听讲座,遗传病咨询等全面干预措施,实施二年来随机抽查90例与2008年未进行婚孕前检查产妇90例对比,出生缺陷率明显下降(P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进行婚检的新婚夫妇随机抽取出90例,年龄20-45岁,文化程度:大学22%,中专(高中)45%,初中以下33%:职业:干部19%,工人43%,个体户19%,农民21%,家务8%。以上资料与2008年首次门诊检查孕产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①配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医务人员从事婚检咨询指导工作,将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进行婚检的新婚夫妇建立健康档案,专人管理,婚孕前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婚前性知识教育,婚后生育计划安排,出生缺陷三级预防,遗传病和优生优育咨询,孕前检查和影响优生优育可控因素进行孕前干预。②配合政府开展免费婚检工作,广泛开展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本地电台、电视台、报纸开辟健康专栏,制作发放宣传手册,使群众有机会获得婚孕前保健知识,认识到婚孕前检查的重要性,提高其自觉检查的意识。③每月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并且要求每对夫妇都听讲座3次,讲座内容:如何预防出生缺陷、医学检查的作用与意义、孕前准备及孕期保健、传染性疾病、遗传咨询内容等。

2 结果

2.1 婚孕前检查疾病结果 90例婚孕前夫妇中有22例检查出异常和疾病,阳性检出率24.5%,其中生殖系统疾病患10例,占11%,遗传性疾病1例占1.1%,传染性疾病5例,占6%,内科及其它6例,占6.7%。婚检要求外的优生优育的检查项目有染色体检查、致畸五联、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传染病等。通过对婚孕前夫妇家族史的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检测,提供相应的遗传咨询检出可能影响优生优育的疾病或异常,积极治疗,根据指导及干预尽量让一切有害因素在婚孕前消除。

2.2 实施免费婚检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 2年以来,加强了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婚孕前夫妇掌握了更多的保健知识。受孕的生理、胎儿宫内发育的过程等健康教育课程,使他们了解到受孕中最易引起缺陷的时期等醇要知识,吸引了更多的育龄妇女前来听课,尤以文化程度低的夫妇更为认真。学习前后答卷正确率也有所提升,据统计学分析,P

表1:婚孕前健康教育学习前后答卷正确率比较

学习内容

学习前(%)

学习后(%)

孕前保健以及营养

30

96

如何预防出生缺陷

18

93

性疾病防治

26

92

遗传病咨询

30

87

孕前检查项目的重要性

39

94

正常受孕的生理过程

18

89

围产期保健

40

98

性知识和避孕节育

32

86

2.3 影响优生优育因素 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性、遗传因素和不良因素接触,孕妇年龄、居住环境污染、孕期疾病,早期用药、孕期并发症防范等。听课后的夫妇能改变不良因素,禁止吸烟喝酒、不洁性生活等不良习惯,有病治病,保持心身健康。

3 讨论

3.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三维彩超、胎儿心电图、妊高征监护仪等先进仪器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大大的提高了产前诊断技术水平,这样可以做到产前筛查诊断,早期发现畸形,早期终止妊娠,有效降低出生缺陷。

3.2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婚孕前夫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康教育讲座是很受欢迎的,对学习掌握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教育是最好的途径。从学习前后调杏结果评价,能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的内在联系,加强孕期保健,孕期尽量避免接触农药、工业毒物、宠物、致畸药品、合理膳食、增强体质、尽早期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讲座,宣传单,一对一的咨询等及时干预,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和办法,帮助其作出对双方和下一代健康有利的决定和安排,达到自我健康及孕育优良下一代的目的。

3.3婚孕前检查开展优生优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出生缺陷最合适的时期,完整的婚前检查包括三个方面:体格检查、婚前性知识咨询、婚后生育计划的安排。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包括孕前防范,孕期保健及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及干预。

综上所述,婚孕前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是婚孕前夫妇落实各项相关全身检查和化验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产检率的手段,使婚孕前夫妇提高了对优生优育的认识,预防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l] 范迎,孙江平,等.婚前医学检查开展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06,3(22):225.

[2] 赵静,刘小宁,吴丽蓉,等.加强孕前医学检查促进优生优育[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08-309.

[3] 杜莉,陈英耀,等.婚前医学检查的作用与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48.

优生优育优教篇6

一、待优生的成因

待优生的形成往往是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家庭影响

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影响重要而深远。家庭方面对待优生的影响一般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放任自流,缺乏管教或过分的娇惯,使学生丧失斗志。二是教育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简单粗暴,结果适得其反。三是有些家长思想觉悟不高,行为不端正,子女从小耳濡目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四是有些家庭夫妻离异或一方外出务工,孩子缺少母爱或父爱,心灵受到创伤。

2.社会方面的影响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新的读书无用论、不健康的舆论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及其不良的影响。不当的社会交往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低的学生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沿着羡慕到模仿的路线越陷越深,从而无心向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造成学生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有些教师对优等生宠护有加,却视待优生为包袱,求全责备,致使他们自暴自弃。有些教师对待优生第一印象欠佳,嫌弃、厌恶,严重挫伤其上进心,把一部分学生逼进了待优生的群体。

4.自身原因

待优生之所以成为待优,自身的原因决不能忽视,自身原因有心理障碍方面的,也有学习基础、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有些学生步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急剧变化,心理也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

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最佳成长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这应该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二、待优生的转化

待优生转化问题始终是困扰教育者的一个难点,在全国上下积极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形势下,待优生却没有呈现减少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育者的失误和悲哀。待优生的转化需要我们正确面对,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待优生的转化策略。

1.耐心教育、用爱感化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对待优生,我们更应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耐心,少一份嫌弃。在工作中,我们应以“爱”字当头,不抛弃、不放弃,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对待优生要倾注更多心血。当他们有困难时,无微无至的关心帮助他们。当他们犯错时,不是急于批评,而是耐心的说理教导。

2.挖掘闪光点、放大表扬度

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被赏识时,他心里就会产生成就感,进而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待优生只是某些方面暂时处于落后,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身上一定会有闪光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可能劳动很积极,平常经常违反纪律的,关键时刻可能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旦发现了待优生的优点便当众给予放大表扬,这会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克服自卑心理。转变待优生,放大表扬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每一个待优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待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对症下药。待优生这个特殊群体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智力型待优生。这种学生的智力发展比同龄人稍晚。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不能对他们求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把目标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个别差异。

优生优育优教篇7

1.1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进一步了解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本研究将济宁医学院作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管理人员6名(校长及院系主任),教师7名(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本科医学生7名(临床5人、检验1人、预防1人),共计20人作为访谈对象。

1.2调查方法及设计

采用访谈的方式对济宁医学院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从教育管理者、教育实施者和医学生三种角度,直观了解济宁医学院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实施途径,以便调查研究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访谈内容设计具体内容如下:管理员访谈: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是什么?你认为医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施途径具有哪些?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教师访谈: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应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应开始哪些课程?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你认为医学生要怎样学习才能更好地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医学生访谈: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才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你认为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或学习环境才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你认为应设置哪些课程才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

1.3调查结果

采用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首先选取访谈回答中的典型语句,然后从典型语句中提炼关键词;然后归类统计不同关键词出现的频次。

1.4结果分析

根据访谈结果可知,从教育体系构成来看,济宁医学院教育管理者、教育实施者和医学生均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应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规范的教育方式和课程内容。从关键词出现频次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方式15次、课程设置12次、教育目标7次、教育理念4次、教师队伍2次。出现频次越高表明这方面越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目标理念定位不明确,导致教学开展度不够。现阶段大多数医学院校设置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重专业教育,轻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观。在这种教育观下导致大多数医学院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理念不明确,只是将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将优秀传统文化课只当作通识课程来开。未能如实体现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理念及意义,而教育开展也仅限于表面,未深入到学生内心,无法实现传统文化对医学生的影响,更谈不上培养及提升医学生素质和能力。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强。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如此长的文明史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如果医学院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简单地设置成选修课或通识课,将课堂教学内容简单地理解为四书五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面对医学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特殊性,面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面对各专业学科医学生不同文化需求,这种不合理的、针对性不强的课程内容设置,会导致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落实不到位,导致课堂效果难提升。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处于这种变革下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应随着时代变革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医学学术教学可以运用灌输式等方法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有多个方面,但由于医学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起步较晚,仍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致使教学方式方法还相对比较单一,落实到位还有待提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落实不到位,必然会导致课堂吸引力不够,课堂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对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结合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现状,下阶段教育工作沉重而又艰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2.1更新教育理念,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

教育的目标并非引导学生“学会做事”,还应“学会做人”,因此我们将教育分为学科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只有坚持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才能使学科教育与文化教育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研究指出: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仅有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够的,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需得到社会、学校等各环节的支持,社会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办学思想,方可扎实推进,收到教育效果。在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一定要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更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创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引导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让医学生全面学习律己修身、勤俭廉正、自强不息、尊道贵德、诚信好礼、以义制利、务实宽厚等传统美德的内涵,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2.2渗透教学内容、融入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各环节,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培养传统文化思维。孙丽霞等人认为:针对目前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严重西化现象,医学院校应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重视中医学的人文属性,重视中医学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是中医学教育的根,只有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人才。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创造性地渗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块,如语言文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基础传统社会学科课程,同时也应设置医学哲学、辩证法、社会学与医学学术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还应开设一些经典民歌、民乐、戏剧以及国画、书法等内容的选修课。体育课可增加中国武术等教学内容。另外,各学科还应结合学科特点选择相应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在学习中医四大经时,可以开设四书、周易、唐诗、宋词、汉赋、楚辞、元曲等选修课,在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感悟经典。

2.3整合信息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优生优育优教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 待优生 转化

待优生通常是指那些缺乏理想信念,学习目标不明确,经常迟到旷课,痴迷网络聊天,游戏,早恋,法制观念淡薄,不时发生冲突打架,考试作弊等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注重情感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家庭情况,从根本上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去理解、关心和爱护这些“待优生”,使他们尽快转化成正常的学生。

一、待优生形成的原因

1.客观因素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1)家庭因素:单亲家庭、溺爱型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他人代管等造成子女任性、孤僻的心理。(2)学校因素: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素质教育,而待优生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方面形成障碍,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了家长和老师的责难,久而久之就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各种坏习惯随之显现,形成恶性循环。进入职校后,没有了升学压力,而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因为怕出事,放弃了许多有益的活动。缺乏积极引导,使学生过剩精力无处宣泄,时常会出现一些破坏性事件。(3)社会因素:由于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传统观点认知偏见导致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加之,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抵抗力比较弱的学生,导致他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逃课上网,经常光顾歌舞厅和游戏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主观因素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正值青春期叛逆期,对自身、他人、社会的认知及行为都处于过渡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心理变化最激烈,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自控能力非常差,感情容易受到挫折,容忍度非常低下,导致出走、打架、斗殴等情况经常发生。

二、对待优生的转化方法及对策

1.尊重学生,深入了解,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尊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基础太差或素质较低而歧视他们。要多与他们接触、交谈,在了解中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2.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与他们交朋友,充分了解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耐心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缺点,使他们尽快转变过来。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比如说大部分待优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不努力,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增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经常打架、斗殴的学生则要多与其谈心,使其增强对老师的信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取得学生的信任后再对其加以引导,事半功倍。

3.发现待优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我们要及时发现待优生身上的优点,并加以鼓励、表扬,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同时可以开导他们,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让他们多参加实践,培养动手能力,这无疑对他们的学习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4.创造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氛围。对于待优生,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他们同样是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在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他人的好评和尊重。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有能力的待优生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掘自己的优点,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联手加强对待优生的教育。一是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家长要给孩子以鼓励和希望,让他们感到“我还是一个有希望的孩子”;在家庭里不骄纵,不溺爱,让孩子承担适当的家务,多与孩子谈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给予他们以平等和信任,树立他们自己的尊严和信心。作为学校,应该定期召开“问题学生”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签订育人责任书,明确家长职责,要求家长在人格、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做子女的表率,创造良好家庭环境。二是与学校周边的派出所居委会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形成周边良好的育人环境。净化学校周边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为待优生的教育转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我们要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发现待优生的闪光点,多给予他们关爱、谅解,和宽容,再密切配合家长,通过正确引导带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海立,房超平.让问题学生喜欢教师[J].人民教育,2007

[2]柏猛.浅谈待优生的转化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4

优生优育优教篇9

人才强教,优质师资向农村倾斜

大兴区教委主任李达指出:“师资的均衡配置是推进教育均衡的根本,学校的长远发展靠的是软实力。”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引进人才?如何留住人才?这些都是师资均衡配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大兴区通过整体培训提升、重点对象培养、校际交流带动、适度倾斜农村等措施,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兴区已创立了15个名师工作室,通过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推动中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加快农村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速度,除了上述的人才培养策略,还应注重引进与稳定优秀的人才。在区域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大兴区努力体现向农村倾斜的制度,每年优先派大学生补充到农村学校,同时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人才的稳定,靠的是教师待遇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近五年来,大兴区为农村地区学校新配备教师班车47辆,并对74所农村学校的教师宿舍进行了改造,为农村教师办了实事。

让优秀的人才流动起来,才能让优秀的教育理念落实下来。近年来,大兴区实行城乡之间干部教师交流制度。2009年,大兴区共调整、交流干部60人。

名校办分校,优质接力促均衡

目前,已有北京小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景山学校等13所市级名校先后在大兴区开办了15所分校或实验学校。

优质的教育,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备,更在于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与有效教育行为的落实。

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校长张文凤说:“分校牌子挂上了,并不等于自己就是名校了,只有抓住名校的发展内涵,领悟名校的理念与思想,使校内师生形成一种共识,并扎扎实实地付诸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分校。”

学校以《绿野仙踪》这本经典童话为主题,把“翡翠城”作为切入点,开发了“翡翠城多维系列课程”。张文凤校长说:“我们分别以童话中四个人物形象的名字命名了课程,包括小狮子系列课程、铁皮人系列课程、稻草人系列课程、多萝西系列课程。这四个人物形象分别代表了人生的四种品质,即勇敢、智慧、爱心、归属,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北京小学翡翠分校(以下简称“翡翠城”)拥有专业的形体教室,伴随着优雅的乐曲,学生身着绿色形体服翩翩起舞,犹如萌发的春芽破土而出。那一刻,记者深切感受到成长是生命的主旋律,更有感于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像古筝课、形体课,这种城区不少小学还不能开设的课程,在“翡翠城”都有专业的教师。

置身于以森林为主题的“悦读林”,记者看到个性化阅读的魅力。像小松树一样的绿色书架,地面上错落有致的绿色藏书格,学生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他们可以围坐在圆桌旁读书,可以趴在地上阅读,也可以在电脑前阅读。这种行散而神聚的课堂,不正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吗?

目前,“翡翠城”正着力实行“二三四工程”。“二”指二有,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六年中有一次游学的经历;“三”是三会,会形体、钢琴、游泳或高尔夫;“四”是四优,即英语口语、读书、写字和生活自理能力优。

在丰富课程体系的背后,记者更感动于“翡翠城”的教育文化。学校办公室与教室的标牌都是一个个拼图木块做成的,这是“翡翠城”的拼图文化。在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会骄傲地说:“我就是拼图中的一小块儿,只有学校中的每个人都相容在一起,才能组成我们美丽的‘翡翠城’。”

“一体两翼”,扩大优质资源辐射区

除了从外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大兴区还通过区内优质校和薄弱校合并重组,实现优质校一校两址,或多址办学,扩大优质资源规模和辐射范围。目前,优质学校大兴二小、大兴五小、大兴三中、大兴七中都设立了自己的分校区。在学校内部管理上,学校真正让两个校区之间的师资流动了起来,实现了教师团队的共同提升,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校的规模。

离开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后,记者走访了大兴七中西校区,西校区是原来的芦城中学,基础薄弱。大兴七中贾海军校长介绍:“2007年,原芦城中学并入大兴七中,整合后的大兴七中形成‘一体两翼’的分址办学格局,面临着直属校与农村校如何对接,优质校与薄弱校如何联姻等诸多困难。为此,我校全体教师实行东西校区轮岗制,全面盘活了优质教师资源,并确立了‘品牌建设东校区,优质发展西校区’的发展思路。”

在西校区,记者走进了以冯志伟、吴鹏飞两位教师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在参观中,记者充分感受到贾海军校长提出的办学目标“把大兴七中办成一所名校是我们的目标,但成为名校绝不是我们的唯一目标,办名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七中得到成长、得到发展,受益一生”。

“鹏飞工作室”主要用于学生的艺术创作。工作室陈列的是学生以手工捏塑为主要创作方式的人物陶艺作品。在形态各异的造型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学生的创作中得到体现。学校希望从这里走出的每位学生,不仅拥有创作美的双手,还能具备感受美与传递美的心灵。

优生优育优教篇10

学优生通常是指学习成绩好,思维敏捷的学生,他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自信心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平时深得教师的关爱和同学的羡慕,整日生活在奖励和赞赏之中,特别是教师或家长容易出现一白遮百丑的“晕轮”效应,只看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而忽略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学优生听到的多是赞誉和褒扬之辞,得到的是教师和家长的夸奖,看到的是同学和朋友羡慕的眼光,久而久之,他们就渐渐陷入飘飘然、忘乎所以的境地。孰不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尤其对于这些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而未完全成熟的学生来说,不可避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作为教师更应慧眼发现其在成绩掩盖下的缺点及不良倾向,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这样才能使学优生成为优秀生――承担重任的国家栋梁之才。否则,他们就可能会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只能听表扬的话,听不得批评之言,有的甚至发展为爱慕虚荣、嫉妒报复、孤僻狭隘、自私冷漠、感情脆弱,极个别的还会误入歧途,危害他人和社会。那么,应如何管理和教育学优生呢?

一、“一分为二”,引导他们辩证看待自己和他人

由于学优生的努力、家庭的重视和教师的培育,他们身上确实存在着许多优点和长处,也取得一些荣誉和成绩,但是教师务必要让他们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若没有教师的辛勤引导、同学的互相帮助、家庭的鼎力支持,自己断不能有今天的成绩。引导他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对他人和自己都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山外有山楼外楼,还有英雄在前头”的深刻含义,自己的优秀不过是暂时的“闻道于先”,他人的落后更可能是“术业有专攻”,自己只有虚心向一切高手和能者学习,取长补短,把他人的长处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把他人的缺点当作自己反思的镜子,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妒忌心理,真正从心里悦纳欣赏他人,才能让自己“蜕变”更优秀更完美。

二、加强情感交流,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