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4:01:42

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方法探究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幼儿最早期对其影响最深刻的教育。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有哪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呢?

一、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便是自己的家,和他们密切相连的人便是家庭中的成员。家庭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幼儿接受这种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这种教育方法看来是无意识的。而恰是由于无意识地进行教育,才更易于幼儿接受,教育的效果才更明显、更深刻。朱庆澜先生说:“家庭生活环境好比家庭的气象。气象就是样子,家里是个什么样子,小孩子一定变成那个样子。家庭气象,好比立个木头.小孩子好比木头的影子,木是直的,影子一定直;木是弯的。影子—定曲。”。可见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多么的大。怎样为幼儿创造有利的、形成积极的家庭环境呢?首先家庭氛围应是愉快、温暖、轻松与和谐的。在这种氛围的家庭中生活,幼儿会感受到爱,进而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去爱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其次家庭环境应该是清洁、卫生、舒适宜人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将家庭布置得多么奢华与漂亮,即便是很简陋、很小的家,也应当是干净、整洁,布置体现主人风格的。小朋友默默的妈妈无论工作多么的忙和累,总是要将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各种物品的摆放也总是井井有条的。两岁的默默没有人教他分类收拾玩具,但是每次玩完玩具,小家伙总是将汽车、娃娃、积木等各类玩具分别放在不同的纸盒里并贴墙摆放好。这个小小的例子就让我们看到在妈妈每天创造的整洁环境中儿子自然就形成了收拾玩具的好习惯。最后家庭成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尽在孩子的眼中。如果做父母的整日抱怨、懒散,那么就会给幼儿带来消极的影响;如果父母自身兴趣广泛,保持充沛的精力,平日读书学习,那么幼儿受到的肯定是良好的、积极的影响。

二、不要对幼儿“太爱、太管”放手让幼儿去做

“太爱”即穿衣服爸爸给穿,吃饭妈妈给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幼儿很少甚至从不自己动手。“太管”是家长对幼儿事无巨细,全部包办。如果做父母的“太爱、太管”,幼儿怎能具备基本的技能呢?家长应积极引导,放手让幼儿去做,鼓励幼儿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从中学习各种技能技巧,培养好的行为习惯。首先父母对幼儿要有耐心、恒心,要多鼓励、多积极引导。幼儿在学习各种技能的时候肯定不是一学就会、一帆风顺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其次允许幼儿失误,不要打击其动手的积极性。幼儿在学习某种技能或完成父母给的小任务时由于缺乏经验和能力,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家长面对失误要做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总结经验,鼓励他们再实践,这对他们养成好习惯是很有好处的。最后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让幼儿去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幼儿的实际能力出发,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

三、对幼儿实行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表扬奖励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因为表扬奖励可以使幼儿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取得更多更好的进步,可以进一步巩固发展幼儿的优点与长处;还能让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但是不能只有表扬奖励,批评惩罚这种教育手段也是很重要的,它会让幼儿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内疚、难过等情绪,但是这样可以使孩子明辨是非,还可以促使他们用意志克服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所以在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中要将两者结合起来,科学应用。很多家长认为表扬鼓励很简单,就是夸孩子,给物质奖励。其实不然,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也有学问。应用得当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幼儿的表扬奖励要及时,但也不要事先许诺。二是对幼儿的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表扬奖励对幼儿不但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评价,让幼儿在家长的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那么在进行批评惩罚时怎样做效果才会更好呢?一是批评惩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批评不是简单地对幼儿进行体罚,体罚百害无一利,这一点家长一定要明确。二是正确对待和应用“自然后果的惩罚”。“自然后果的惩罚”这—理论是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他主张幼儿犯了错误不给予人为的惩罚,而是让幼儿在错误造成的直接后果中自作自受.从而体验不快或痛苦,从而迫使其改正错误纠正过失。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对幼儿进行说服教育,要让幼儿明白为什么,并且在好的时机还要进行补救,不能将动机只停留在让幼儿吃苦头的层次上。

四、结语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宋庆龄教育思想;幼儿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思想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这样形容宋庆龄:“她的外表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而内心是力图冲破罗网的雄狮。”

一、宋庆龄的幼儿家庭教育思想

(一)宋庆龄的幼儿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宋庆龄对幼儿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宋庆龄对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她曾多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儿童的,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亦是我国每个公民的目标和义务。(二)宋庆龄的家庭德育教育观宋庆龄对幼儿的教育目标与其他人不同,她认为应该着重发展幼儿的健康教育。幼儿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知识的学习,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但也不能忽视对幼儿品德的教育,德育起初是受到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教会幼儿正确的德育观。好的德育观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性交往是人类生存技能的必备条件之一,培养幼儿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家庭教育,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示范作用。由于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极为深刻,幼儿在幼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在成年后很难改掉,从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体验到遵守规则是一件快乐的事。社会性不仅仅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行为标准,日常生活中,家长带领孩子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等小事,都是培养幼儿社会性的一种表现。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有固定的场所和形式,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它依赖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德育教育方式的失误在现代社会经济的重压下,很多家庭教育往往是重智轻德。家长过分重视幼儿的智力教育,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开始报早教班、脑开发班。家长普遍认为幼儿越早地接受知识的教育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就会占据主导地位。在硬式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幼儿只会学习文化知识而没有良好的品德发展。他们往往表现为自私、不懂得与他人分享、举止行为不礼貌等,这些行为都是由幼儿在童年时期家庭教育方式的失误。很多家长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是幼儿园和学校的责任,和家庭教育无关及父母本身无关,但其实幼儿真正的教育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以,宋庆龄谆谆告诫父母们说:“以为父母只管生、养,不管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二)家庭教育内容的偏离1.缺乏爱的教育在现代家庭中,普遍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无限地享受这父母和长辈给予的爱,很多幼儿在上小学时都不懂得爱是什么。家长也认为在幼儿小的时候不需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爱,家长好像也不需要他们的爱,家长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知道爱父母了。试问一个都没有经过爱的教育的人又怎么能懂得如何爱别人呢?幼儿从小不懂得爱别人,不懂得付出,也没有人告诉幼儿爱是相互的,在大多数幼儿成年以后也会觉得父母对他们的爱是理所应当的,是不需要回报的。这样的幼儿在未来的社会中也不懂得怎样对他们付出,只是一味地索取,这样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因此,为了孩子,父母更应在他们小时候就播下爱心的种子,并精心培育。2.缺乏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有“曾参杀猪”的典故,现代有宋庆龄冒雨赴约的感人故事,可以说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诚实的品德是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养成了,幼儿的诚信往往来源于生活中的小事。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幼儿诚信品德的因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在家里打碎了一个碗,很多家长采取的是批评的方式,但这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促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害怕犯错误,因为犯错误就会受到批评,所以很多幼儿选择犯错误后用说谎去隐藏自己的错误。3.缺乏劳动的教育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让幼儿从小就了解得来是之不易的,懂得珍惜身边的事物,使幼儿真正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当前,很多父母过分溺爱幼儿,认为幼儿做不了的事,自己帮助他们做,但这样阻碍了幼儿自己动手做事情的能力,导致很多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后不会自己穿衣服,在家里玩玩具后不会收拾玩具,不懂得如何通过劳动去生活,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三)家庭教育忽视幼儿品德教育发展1.家庭德育观念的轻视成功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着不同的看法,它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认为子女将来有好的工作、好的事业发展就是成功的。但应该没有人回应,做一个好人、一个品德高尚但学习不是很好、事业不是很成功的人是一个成功的人。可见,我们眼中的成功只是局限于物质财富的拥有,却很少是品德的培养。在对百来位学前幼儿家长的访谈中发现,当被问到“您希望您的孩子以后从事什么职业”时,27%的家长选当公务员;28%的家长选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30%的家长选择希望孩子当企业家;有15%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做什么都无所谓。2.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的缺失(1)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占据主要地位。现代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五种:民主型、专治型、溺爱型、冷漠型、分歧型。而现在大多数家庭以溺爱型为主。溺爱型教养方式通常存在于隔辈家庭教育的幼儿,幼儿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老人往往给予了幼儿过多的爱,会满足幼儿所有的要求,使幼儿养成自私的不良习惯。这样的幼儿在上幼儿园时多数会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执,且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导致幼儿的品德发展产生偏差。(2)家长忽视自身的言传身教。很多家长认为幼儿的教育应该是幼儿园和教师的责任,过于重视教师的为人师表,甚至认为幼儿的品德缺失是教师没有教育好,很少家长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幼儿造成了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因此,父母的行为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总是认为只要对幼儿进行行为上的教化就可以改变幼儿的品德发展,但研究者认为家长的行为示范更加能使幼儿记住良好品德行为。

三、传承宋庆龄家庭教育思想

(一)对幼儿来说,思想教育比之物质更为重要教育工作中,思想教育更为重要。宋庆龄认为:“在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中,物质条件是重要的,应该毫无例外地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们。然而重要得多的是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在《源源不断地供给孩子们精神食粮》(一九五五年九月六日)中,宋庆龄正是从“思想教育比之物质更为重要得多”这个观点出发的。“《儿童时代》的刊号,便是在给儿童教育指示正确的道路,启发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走向光明灿烂的境地。”宋庆龄指出:“要使他们的生活有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把个人的前途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联系起来。要使他们有正确的世界观,确立明辨是和非、正义和非正义、真理和谬误的标准。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从人类克服一切艰难障碍而长期进行的斗争中吸取教训,这场斗争是为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消灭剥削、压迫和战争。”宋庆龄要孩子有“志气”,并区分了“立志愿和选职业”。“立志愿和选职业是两回事情,过早地定下当工程师、当医生之类的目标,将使孩子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而且随着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和祖国的需要,孩子的这些志愿会变得不切实际,甚至造成思想上的负担。真正的志愿不是选择什么职业,而是和树立什么人生观联系在一起的。革命后代的大志应该是革命,立志做个革命者,做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终生奋斗。”(二)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型家庭德育教养方式1.民主家庭培养幼儿独立、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有一个民主的家庭。家长要充分摆脱家长制的思想,要学会与幼儿商量,听取幼儿的意见。倾听幼儿的心声,树立正确的幼儿观,但是很多家长只是知道却做不到,家长习惯去约束幼儿,让幼儿按照他们的意愿和想法去做事情,忽略了幼儿的感受,使幼儿没有独立的人格发展,只会依靠父母,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民主性家庭则是依照幼儿的想法,家长给予适当教育,充分让幼儿自己做事行情。在家长有错时,及时向幼儿承认自己的错误,使幼儿习得了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幼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树立了自信心,懂得讲道理。学会与他人商量,听取他人意见。2.阳光家庭父母要以自身的品德修养为幼儿创设出一种阳光、绿色的家庭氛围。德育行为取决于人的德育意识,父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幼儿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熏陶。父母一定要富于同情心、爱心、责任心、乐于助人,多为他人着想。多对幼儿讲述社会上的“阳光事件”,让幼儿感受到社会是充满阳光的,促进幼儿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家庭德育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与每个家庭也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新技术人才,也需要有着良好德育发展的人。因此,家庭教育成为一个重要载体,我们每个人在未来都将成为家长,教育子女是我们的责任。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是促进学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由于家庭教育十分复杂,家长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家长应该不断深入学习,为幼儿创设新型的家庭德育方式,努力为学前幼儿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宋庆龄一生都非常关心少年儿童,她曾说:“我的一生是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她把对少年儿童的培养称之为“缔造未来”。宋庆龄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她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这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我们要传承宋庆龄的家庭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宋庆龄的家庭教育思想[J].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3(4).

[2]吴小红.学前幼儿家庭德育教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宋庆龄.宋庆龄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18.

[4]宋庆龄.宋庆龄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03.

[5]李雪英.宋庆龄思想纲要[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6]李琴.学前幼儿家庭德育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3

享受的同时也去感受

许多独生子女大多是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当成“小祖宗”、“小皇帝”,对孩子百依百顺,给他们无限关怀与疼爱,家长付出了很多,孩子却无法感受到。孩子以为众人对他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懂也不会去爱别人。经常能看到这么一幕:爷爷奶奶背着书包,孩子一手一个苹果,一手一个面包。忘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脱口而出的理由便是:都怪我奶奶……。我们除了摇头之外还需要做些什么?

五天之内,宝贝是奶奶家的成员。只是晚餐时聚一会儿,要是工作忙起来,根本无法保证那点小聚的时间。因为公公还未退休,一遇上什么突发事件,大家都没空照顾宝贝时,儿子只能寄养在平时还有些来往的亲戚家。第二方案:干脆跟着爷爷去上班。往往这种情况下,我会感觉亏欠孩子。可慢慢地却发现:无心插柳使孩子会汇报爱了。使爷爷不停感叹:忆苦思甜让人更珍惜。宝贝一向是崇拜爷爷多一些的,觉得爷爷能帮他修小汽车。在他的世界里这可是大事。奶奶也就是要他吃不喜欢的豆豆。说实话,一直都反感宝贝对奶奶的态度。犹如天天泡在密罐里,也就不觉得甜了。

小家伙一脸疑惑:“我们是去吃小笼馒头吗?”

老公在暗示我要给孩子:“善意的谎言。我很理智地告诉他:奶奶今天要去旅游,不能在家陪宝贝了。她难得出去一次,你要配合哦”

“我们去哪里?”面对宝贝的惊慌,我显地不以为然。

“就是那个很喜欢你的奶奶家,上次去过的啊”小家伙神情紧张地看着我。

我掏出手机告诉他:想奶奶了用手机打电话给她。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紧张地使劲捏着手机,在阿姨怀里使劲挣扎。也许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远离亲人的恐惧,但这是他独自面对困难的第一步。平时,公公提出的建议我们都采纳。当时,面对公公心疼地在送走孩子后提出:今天没什么大事,我一会去接。我没有同意,我感谢公公没有在当时就喊停,而是背着孩子商量。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做的很好。

“凡事总有第一次。如果今天去接回来了,那他今天哭也是白哭了。造成他知道怎么对付大人的招数。那样不好”我们达成协议,第二天他不愿去时,可以平等交流。限度是:爷爷下午去接他。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生活地很辛苦。可临睡时,我还不忘和宝贝聊天:谁是最爱我的人。告诉他,奶奶为了宝贝都不去锻炼身体了。平时去哪都把宝贝带着……让我欣慰的是晚上和奶奶通电话时,他使劲说:“我想奶奶了,想你回来抱抱”当时宝贝一岁半,都说我的教育太早,孩子不理解。他即使不懂但他至少能感受到,奶奶在和奶奶不在时的不同待遇。

思考:1、家庭教育需要大家的配合,体现教育的一致性。达成共识才能教育孩子。有不同想法时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结果往往是谁在孩子面前妥协就将成为孩子的奴隶。

2、适当的时候,让孩子经受一点风雨未必是坏事。就如日本孩子冰天雪地里穿着短裤晨练,是一种意志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孩子需要吃苦,富孩子也要寒养。忆苦思甜使他们更珍惜。宝贝和奶奶也越来越亲了,更意外的是他到现在还经常主动要求把好吃的带去阿姨家。我们会暗地好笑,称之为:享受不忘受苦时。其实,孩子会想着对别人好了。我们比谁都幸福。

3、往往教育时机就在于生活中的一瞬间,抓住了就是胜利。教育孩子的弦一刻不能松。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失去一个绝佳的机会。

4、除此之外,如果没有把握好方法,或是犯了教育的大忌:半途而废的结果便是适得其反。

宝贝在家会帮着奶奶洗袜子,满地是水我们也不去打击他帮助奶奶做家务的好意。遇上雨天,他会叮嘱去奶奶:小心点走路,要摔交的哦。临出门会主动想到顺便把垃圾袋拿下去。面对老人把好东西省给他吃,他会很激动地推开,象个小大人样的。无论什么时候,拿起好吃的他就会一个一个分配好。长幼有序,大小有别。在我们家没有“独食现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因此,父母记得要从小在孩子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才能收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多时候,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检点自己的言行,并为孩子创造磨炼他们行为的机会。

隔代更疼再所难免,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一回到家,婆婆便告诉我,今天在健身场上宝贝被邻居家的孩子抓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孩子的脸上只有轻微的伤痕,便问:“是不是你认识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婆婆在一旁气急:“为什么不抓他?”我有些耐不住了,着急地问:你后来抓别人了吗?宝贝轻声说:奶奶让抓,我不敢。

总算松了口气,心平气和地和宝贝谈。等我把事情来龙去脉问清,婆婆也脸红了。是宝贝先拿了别人玩具没有事先和别人说。面对捍卫自己和心中有亏的处理不能简单等同。

于是,趁着还不到晚饭时间,我说是要来考宝贝和奶奶。宝贝可起劲了,一个劲催奶奶准备。一开始婆婆还一脸迷茫,慢慢也悟出了几分。

第一题: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可他是不小心的。你怎么办?

答:道歉就原谅

第二题:是你错在先,被打了怎么办?

答:承认错误。(承认自己的错后,告诉别人我错了就告诉我,别做野蛮人)

第三题:有人老是打你,怎么办?

答:告诉爸爸,爸爸打他(先讲道理,再是用自己力量保护自己)

婆婆听到也要保护自己态度就诚恳多了。为了给孩子一个是非观念,我申明;奶奶今天那么说,是因为他不了解情况。所以明天见面你要道歉,而且还要和他一起玩”对我的做法,奶奶也表示了赞同。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4

享受的同时也去感受

许多独生子女大多是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当成“小祖宗”、“小皇帝”,对孩子百依百顺,给他们无限关怀与疼爱,家长付出了很多,孩子却无法感受到。孩子以为众人对他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懂也不会去爱别人。经常能看到这么一幕:爷爷奶奶背着书包,孩子一手一个苹果,一手一个面包。忘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脱口而出的理由便是:都怪我奶奶……。我们除了摇头之外还需要做些什么?

五天之内,宝贝是奶奶家的成员。只是晚餐时聚一会儿,要是工作忙起来,根本无法保证那点小聚的时间。因为公公还未退休,一遇上什么突发事件,大家都没空照顾宝贝时,儿子只能寄养在平时还有些来往的亲戚家。第二方案:干脆跟着爷爷去上班。往往这种情况下,我会感觉亏欠孩子。可慢慢地却发现:无心插柳使孩子会汇报爱了。使爷爷不停感叹:忆苦思甜让人更珍惜。宝贝一向是崇拜爷爷多一些的,觉得爷爷能帮他修小汽车。在他的世界里这可是大事。奶奶也就是要他吃不喜欢的豆豆。说实话,一直都反感宝贝对奶奶的态度。犹如天天泡在密罐里,也就不觉得甜了。

小家伙一脸疑惑:“我们是去吃小笼馒头吗?”

老公在暗示我要给孩子:“善意的谎言。我很理智地告诉他:奶奶今天要去旅游,不能在家陪宝贝了。她难得出去一次,你要配合哦”“我们去哪里?”面对宝贝的惊慌,我显地不以为然。“就是那个很喜欢你的奶奶家,上次去过的啊”小家伙神情紧张地看着我。我掏出手机告诉他:想奶奶了用手机打电话给她。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紧张地使劲捏着手机,在阿姨怀里使劲挣扎。也许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远离亲人的恐惧,但这是他独自面对困难的第一步。平时,公公提出的建议我们都采纳。当时,面对公公心疼地在送走孩子后提出:今天没什么大事,我一会去接。我没有同意,我感谢公公没有在当时就喊停,而是背着孩子商量。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做的很好。

“凡事总有第一次。如果今天去接回来了,那他今天哭也是白哭了。造成他知道怎么对付大人的招数。那样不好”我们达成协议,第二天他不愿去时,可以平等交流。限度是:爷爷下午去接他。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生活地很辛苦。可临睡时,我还不忘和宝贝聊天:谁是最爱我的人。告诉他,奶奶为了宝贝都不去锻炼身体了。平时去哪都把宝贝带着……让我欣慰的是晚上和奶奶通电话时,他使劲说:“我想奶奶了,想你回来抱抱”当时宝贝一岁半,都说我的教育太早,孩子不理解。他即使不懂但他至少能感受到,奶奶在和奶奶不在时的不同待遇。

思考:1、家庭教育需要大家的配合,体现教育的一致性。达成共识才能教育孩子。有不同想法时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结果往往是谁在孩子面前妥协就将成为孩子的奴隶。

2、适当的时候,让孩子经受一点风雨未必是坏事。就如日本孩子冰天雪地里穿着短裤晨练,是一种意志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孩子需要吃苦,富孩子也要寒养。忆苦思甜使他们更珍惜。宝贝和奶奶也越来越亲了,更意外的是他到现在还经常主动要求把好吃的带去阿姨家。我们会暗地好笑,称之为:享受不忘受苦时。其实,孩子会想着对别人好了。我们比谁都幸福。

3、往往教育时机就在于生活中的一瞬间,抓住了就是胜利。教育孩子的弦一刻不能松。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失去一个绝佳的机会。

4、除此之外,如果没有把握好方法,或是犯了教育的大忌:半途而废的结果便是适得其反。

[NextPage]宝贝在家会帮着奶奶洗袜子,满地是水我们也不去打击他帮助奶奶做家务的好意。遇上雨天,他会叮嘱去奶奶:小心点走路,要摔交的哦。临出门会主动想到顺便把垃圾袋拿下去。面对老人把好东西省给他吃,他会很激动地推开,象个小大人样的。无论什么时候,拿起好吃的他就会一个一个分配好。长幼有序,大小有别。在我们家没有“独食现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因此,父母记得要从小在孩子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才能收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多时候,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检点自己的言行,并为孩子创造磨炼他们行为的机会。

隔代更疼再所难免,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一回到家,婆婆便告诉我,今天在健身场上宝贝被邻居家的孩子抓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孩子的脸上只有轻微的伤痕,便问:“是不是你认识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婆婆在一旁气急:“为什么不抓他?”我有些耐不住了,着急地问:你后来抓别人了吗?宝贝轻声说:奶奶让抓,我不敢。

总算松了口气,心平气和地和宝贝谈。等我把事情来龙去脉问清,婆婆也脸红了。是宝贝先拿了别人玩具没有事先和别人说。面对捍卫自己和心中有亏的处理不能简单等同。

于是,趁着还不到晚饭时间,我说是要来考宝贝和奶奶。宝贝可起劲了,一个劲催奶奶准备。一开始婆婆还一脸迷茫,慢慢也悟出了几分。

第一题: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可他是不小心的。你怎么办?

答:道歉就原谅

第二题:是你错在先,被打了怎么办?

答:承认错误。(承认自己的错后,告诉别人我错了就告诉我,别做野蛮人)

第三题:有人老是打你,怎么办?

答:告诉爸爸,爸爸打他(先讲道理,再是用自己力量保护自己)

婆婆听到也要保护自己态度就诚恳多了。为了给孩子一个是非观念,我申明;奶奶今天那么说,是因为他不了解情况。所以明天见面你要道歉,而且还要和他一起玩”对我的做法,奶奶也表示了赞同。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5

一、家庭教育为幼儿教育做好准备

幼儿园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是以游戏教学为主,因为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幼儿在面对这瞬息万变的陌生环境中会有很大的抗拒心理,有的孩子刚来到幼儿园感觉是没有办法适应这样的环境,这时候就会变得比较沉默寡言的,有时候不能很好的和小朋友进行融入。孩子在进入到幼儿园之前家长就要做好相关的家庭教育,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的入园焦虑,有效的缩短孩子在进入到幼儿园的适应时间,孩子能够快速的掌握很多相关的知识。家长在孩子没有进入到幼儿园的时候多给孩子讲一些相关的幼儿园故事,这样可以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还有就是多带孩子和社区的小朋友来进行玩耍,可以鼓励这些孩子多表演一些儿歌、舞蹈来让孩子提前感受一些幼儿园的气氛,平时可以有时间带孩子去幼儿园的门前看看小朋友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也可以带孩子进行参观,对幼儿园的老师多进行接触,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孩子的陌生感。幼儿在进行入学以后都要求孩子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还有就是自己来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家长在平时可以有意识的来引导孩子进行记忆,比如记住自己毛巾的颜色、记住自己小茶杯的图案,这样孩子就可以有意识的来观察周边的环境,还有就是家长要让孩子做一些他们能够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书架生的书取下来,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孩子的知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就是在睡觉以前给孩子讲故事,还是对于故事都是喜欢的,他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把故事讲一半,另外的一半让孩子自己来进行补充[1]。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园的延伸和巩固

1.家庭环境的布置

家长在进行家庭环境布置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来进行布置,有的家长为了体现童趣就会把家里布置的太过于儿童化,其实在进行布置的时候要符合孩子的特点,还有考虑到孩子在进行成长的过程中的需要进行的知识,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鲜明色彩的墙壁图案,也可以设置幼儿喜欢的卡通图案、玩具。这样可以给孩子充分的视觉和触觉刺激,幼儿的玩具不一定是非常贵的,但是要有创意,可以用一些废旧的塑料瓶、包装盒来进行修饰就能够成为一个不错的玩具,还有要在孩子房间的角落里面放一些图书角,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给孩子一个小的地方来让孩子进行自由的发挥,有的家长给孩子一面墙让孩子进行自由的写和画,定期把孩子的成果用相机记入,这样可以满足孩子进行自由创作的习惯。

2.对孩子的作息时间进行安排

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上要最大限度的向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靠拢,这样孩子在上幼儿园就不会感觉时间和正常的作息时间的区别,还有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的孩子在家里是家庭生活的重心,所以平时吃饭是时候是家长追着喂饭,还有的孩子挑食比较严重,在吃饭的时候是边吃边玩。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是比较忙碌的,很多时候没有时间来陪孩子,所以为了进行补偿就会纵容孩子的一些行为,还有就是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一家就是这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所以有时候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管教的时候,长辈的爱护给孩子造成了错觉就是无论犯多大错都可以通过撒娇和求情来逃避。但是在幼儿园中就要提倡孩子的独立和自主,培养他们自主的生活能力,所以家长就在平时要培养孩子自己独立吃饭的好习惯,还有就是出现问题和犯错误要勇敢的面对。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家庭教育;家园共育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关爱。家长和幼儿园应该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互补,共同努力,携手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很多家长都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幼儿园就是孩子唯一的教师。这种教育理念是错误的。幼儿教师要积极转变家长的这种教育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增进和家长的沟通,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互补。笔者作为多年的幼儿园教师,深入研究了如何把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以实现幼儿教育的互补。

一、教师要积极渗透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萌芽时期。教师要积极渗透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完善幼儿园和家长的沟通机制,一方面,可以及时向家长提供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效果,及时得到家长的反馈。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刚入园时就建立一个孩子的家庭档案,及时登记父母双方的联系方式,了解孩子家庭的一些基本情况。教师可以定期、及时和家长电话沟通孩子的一些基本情况,表扬幼儿的每一个进步,不让家长错过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很多家长平时的工作比较忙碌,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却有心无力,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如微信公众号、QQ群等,上传一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视频,让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在放学后可以准确、有效地辅导幼儿做作业。教师还可以在家长交流群里分享一些幼儿教育方法,让父母也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充分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转变中国式父母的教育理念,给幼儿一个独立自由的生长空间,杜绝家长对孩子作业、生活大包大揽的行为。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向家长渗透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自发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深化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互补

目前,很多家长都存在与孩子沟通少或者陪孩子时间少的情况,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特别缺乏。幼儿园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给幼儿和父母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让亲子在互动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用家长的榜样作用来补充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亲子阅读活动,每天布置一篇亲子共同阅读的小文章,由家长帮助孩子注音,亲子共同完成阅读任务。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家长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让孩子在阅读中提升学习能力。第二天,教师可以让孩子复述昨天的阅读内容,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家长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成长,规范家长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还可以布置手工任务,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个手工作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制作过程,要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做好孩子的“助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手工的主要任务,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可以进一步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学中,让家长充分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这样,家长在家里可以进行科学辅导,亲子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其实,幼儿的学习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家长的一次学习和成长,能实现家园教育的互补性。

三、积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增进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

一些中国式家长的典型教育理念是,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家长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家庭教育对塑造幼儿的性格,丰富幼儿的兴趣爱好比幼儿园教育更有效果。家庭教育应该对幼儿园的艺术教育进行补充。教师应该积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引导父母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对幼儿感兴趣的特长班,家长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支持,最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样,家长能对兴趣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有利于辅导孩子练习。教师还应该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这两个方面,家庭教育的效果要优于幼儿园教育。家长应该担负起对孩子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培养,实现家园教育的互补。例如,家长在家里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个小任务,像今天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学会帮妈妈洗菜等基本的家务,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向孩子传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推行家园教育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教师要正视这一要求,向家长积极渗透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深化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互补,积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意识到自己也是幼儿教育的参与者,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晏梅.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新课程(小学),2016(02):18.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7

论文摘要:幼儿教育包括了幼儿因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两者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对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家园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能很好的进行相互合作、交流,以便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使教育真正服务于幼儿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也日益突显。在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园教育也随之备受关注。幼儿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奠基阶段,对人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同时,与之并列的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并且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两者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两者的教育优势。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体现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心理特点为依据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有序,以及注重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与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一一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度过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

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8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体现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心理特点为依据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有序,以及注重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与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一一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度过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

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幼儿园对家长的教育工作应进行指导

对家长教育工作的指导,也是实现家园合作的一种形式。许多家长在教育幼儿时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原因就是缺乏一些理论的指导,而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家长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关于教育幼儿的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还可以把属于自己园内的教育特色、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以便使家园合作紧密相连,相互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还可以把自己园内所创立的一些教育方法,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得到检验,促使幼儿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办园质量,这一过程也使幼儿成为了教育的受益者,使教育真正做到是从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是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而服务的。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影响;成长

家庭教育是人生奠基性教育,幼儿从出生那天起,就把父母当做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肩负起教育幼儿的重任。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在这个承袭关系中,具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先天遗传因素,第二个因素是后天教育影响因素。父母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特征,给幼儿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甚至成为幼儿终生效仿的榜样。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在人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并且在学校教育的整个阶段内,一般都自始至终伴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结束后,家庭教育仍在继续,甚至影响终生,这充分证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都希望教子成才,但是如何对自己的孩子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很困惑,对其知之甚少。

一、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幼儿在心理和智力等方面尚未发展成熟,所以他们行为的塑造大部分是靠模仿身边人。在幼儿时期,父母是幼儿最主要的模仿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着幼儿的行为。幼儿期是幼儿行为塑造的关键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长想要达到幼儿将无意识行为转化为有意识行为的效果,必须对幼儿实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家长在家庭中使用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幼儿身心需要得到了满足,并且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养成健全的人格,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或者人格不健全等问题。在幼儿6岁前,家庭是其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亲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受影响最大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产生最直接的效果,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认真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清醒、全面的认识幼儿行为问题,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对标准是:必须与年龄相符;必须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通过学习能掌握所处社会的语言,参与社会生活相互交往;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遵守纪律,能懂得奖与罚的意义;能正确处理与小伙伴的关系;能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且其情绪表现与环境是一致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离不开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的。家庭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养成影响深刻。父母是与幼儿关系最密切的个体之一,父母之间的关系和谐幸福,给幼儿营造一种温馨快乐的家庭环境。在父母的爱护下,在良好家庭环境的渲染下,幼儿性格外向,对外人恐惧感较低,心态乐观,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做出的行为。亲子关系亲密,幼儿与父母互动行为良好且频繁,幼儿的行为符合常规标准。亲子关系恶劣,家庭环境沉郁,亲子互动有问题且较少,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带有明显的忧郁性。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形成更是起到了决定作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要求幼儿必须对家长说的话绝对地服从,不能反驳。这类家长沉浸在“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我的孩子好”这样的错误思想中,他们认为幼儿年龄小,缺乏经验,自己做的决定比幼儿做的决定好,强迫幼儿做家长喜欢的事,幼儿只要服从就可以。但是,在幼儿一味地服从中,幼儿最基本的自主性、创造力、社会性发展等珍贵品质都在慢慢消退。接受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幼儿,他们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他们习惯了言听计从,不愿意反驳,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性格非常压抑且易怒。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表现在家长对幼儿所有的要求都给予满足,家长认为幼儿犯的所有错误都应该被原谅,不会追究。特别是目前独生子女过多,每一个家庭都把幼儿捧在手心里,出现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家庭越来越多。生活在这种教养方式的幼儿,只要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大哭大闹,不能控制自己。当他们犯错误时,第一反应会是推卸责任,对造成的后果不以为然,任性冲动。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主要表现为家长对于幼儿的成长漠不关心,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状况都与自己无关,认为教育幼儿的任务应该是幼儿园承担的,与幼儿是很少进行沟通的。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他们很少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所以比较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冷漠,自卑敏感。当他们犯错误时,他们意识不到错误的严重性,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出现攻击行为。但是由于父母长期不予理会,他们自理能力强,独立性较高。民主型教养方式表现为父母对于幼儿虽然管理比较严格,但是给予幼儿尊重。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有张有驰,把幼儿当作是独立的个体,善于倾听幼儿自己的想法,处理事情民主合理。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在父母的影响下,性格积极向上、乐观阳光。他们社会性发展良好,能够轻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他们懂的尊重他人,诚实温和,合作能力强。

三、教育建议

(一)说服教育:民主与幽默。俗话说“以理服人”。说服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对子女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是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的前提是我们了解事实真相。掌握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说服教育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就不能凭个人的喜好和感受去教育幼儿。如果父母不了解事实真相就开展家庭教育,会致使幼儿从内心里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弄清楚事实真相,方法得当。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教育感染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父母自身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父母为幼儿做出的榜样会使幼儿对其产生认同感,进而会模仿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对幼儿进行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父母的良好道德和高尚。在说服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注意与幼儿的情感沟通。情感是人们普遍共有的,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情感在家庭教育中会发挥出很强的感染力,能起到巨大的调节作用。幼儿期间已经有了丰富的心理活动,也具有丰富的情感,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情感的滋润。在说服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投入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思想沟通,为家庭教育疏通了渠道。因此,需要避免以势压人、强制命令等幼儿抵触的教育方式,为此,父母需要将民主与幽默作为重要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民主的沟通方式就是父母不要把幼儿作为教诲的对象,而是给幼儿留出解释、提问的机会。幽默是说服教育的调味品,是智慧的火花,也是调节家庭关系的润滑剂。民主与幽默的说服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艺术,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置身其中,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对其健康成长起到作用。如果想要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家长可以朝着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努力。一是父母要根据家庭条件,注意美化家庭生活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的创设和家庭经济条件的贫富没有必然的关系,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在家庭中创设和改善干净、整洁、美好、幸福、快乐、互助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的美化要鼓励让孩子积极参与,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在美化家庭环境时,父母尽可能的做到科学化、审美化。二是父母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创造和谐的家庭生活。父母在家庭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父母要根据幼儿的知识层次和智力水平安排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可超过幼儿能够理解的水平,而且家庭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多彩,花样翻新。不仅如此,还要为孩子创设和谐美好的心理环境,在家庭活动氛围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心理系统中,亲子关系的培养是创设美好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在对子女的关系发展中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首先从父母做起。三是创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家具的摆放要符合美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修养。创设家庭幼儿文化氛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有利于幼儿时期的发展,也对未来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三)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育儿先育己!父母对于幼儿而言,不仅是养育与陪伴者,更是幼儿最早学习、最早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行为习惯及思维方式对幼儿都能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尤其是生活中的细节,将会对孩子产生至深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父母一直都是孩子长期学习的榜样。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利用情景再现,培养幼儿自我思考简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通过演示解决困难和获取答案的过程,培养幼儿善于利用工具解决简单困难的能力,以达到最终目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做好孩子的榜样,给予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家庭教育是在幼儿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无法代替的作用。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对幼儿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等,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幼儿茁壮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文晶.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及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3,(3).

[2]张爱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J].教育科学,2016,(3).

幼儿家庭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1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是家长一路牵着孩子们的手往前走。好的家庭教育让幼儿受益终生,而不好的家庭教育则会影响幼儿的一辈子。1.1家庭教育-幼儿扬帆起航的起点。从出生开始,幼儿关注着父母的每一个举动,在进入幼儿园前,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说直接反应的是家庭教育下的差异。有的父母在孩子还没有进入幼儿园时,总会说:你再犯错误,再犯错误,上了幼儿园,老师要教育你了。长此以往孩子对幼儿园、对幼儿园老师充满了恐惧;而有的父母则会和孩子说:宝贝儿,幼儿园可好玩了,那里有爱你的老师,有陪你一起游戏的小朋友,你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本领,玩很多有趣的游戏,妈妈想想都很期待呢!长此以往,孩子对幼儿园充满兴趣和向往。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应出的也是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后完全不一样的情绪状态。1.2家庭教育-幼儿不断前行的动力。在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下,父母懂得如何以平等的态度教会孩子坚持、努力,并陪着孩子一起面对各种困难、思考共同解决的方法,进而共同感受收获的喜悦。案例一:安迪是个午睡“困难户”,为此教师们头疼不已。在与妈妈沟通之后,教师从不午睡的危害为切入点,和妈妈咨询了安迪在家午睡的现象,以及妈妈是如何处理的。基于此教师将方法、建议提供给妈妈,希望妈妈在家里帮助改正。慢慢地安迪午睡情况得到了大大改善。1.3家庭教育-幼儿展翅高飞的平台好的家庭教育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此为幼儿展翅高飞提供托举的平台。案例二:刚进入小班,成成不会上厕所、不会拎裤子,吃饭更是大难题,因为他从来没用过勺子。每天吃饭和入厕都成了成成最害怕的时间,为此成成感到很焦躁。为此我们与成成妈妈进行了沟通,有目的地锻炼成成自己的动手能力,慢慢地,成成的动手能力加强了,入园焦虑也大大缓解。

2当前教育形式下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祖辈教育理念与父辈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祖辈教育理念和父辈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是影响家庭教育最大的“拦路虎”。在这其中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祖辈们本身受过很好的教育,愿意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而父辈由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时对孩子缺少陪伴,完全放给祖辈进行教育;还有一种祖辈对隔代的孙儿较为溺爱,不愿意放手,抱着“孩子大大自然就好”的理念,不断干涉父辈对于子女的教育,直接造成父母一边教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边护短的情况发生。这些现象直接使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理念的不一致上升为“家庭教育行为的不一致”,直接给幼儿造成了思想上的误区,对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也具有非常不良的影响。2.2父母本身教育水平、文化程度的差异。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有的父母自身受过良好的教育,平时也很关注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信息,不管多忙也愿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示范,这样的家庭教育自然也不会差;而有的父母由于年龄很大生的二胎,或者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则会导致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家庭教育模式。2.3父母对于教师信任之间的差异也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发展。当然,除此之外,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还有父母对于教师的信任程度。当家长信任教师时,他们会欣然接受教师所给予的教育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而当家长不信任教师时,他们会对教师给予的意见表现出抵触、排斥的态度,甚至是认为教师别有所图。

3如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3.1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种家庭教育理论、信息以及书籍开始浮现在家长们的眼前。如:除了平时在幼儿园老师布置的家长园地中,及时关注教师分享的育儿知识、家庭教育知识之外,通过微信公众号、书籍、一些家庭教育文章等都是家长可以利用和选择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信息获取途径。3.2加强沟通,寻求教师的专业指导。当家庭教育中出现困惑或问题时,家长应该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寻求教师的专业分析、专业指导和良好的意见,并以此为指引,促进家庭教育能力的提高和不断发展。3.3乐于借鉴,发现身边的优秀做法。家长之间自身的资源也是非常丰富和可以利用的。如:通过家长交流会、家长之间的小型聚会,既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是家长之间良好家庭教育策略的分享会,在这样的氛围下,家长之间彼此亲密、放松,围绕同样的教育话题,更有话语权,学习效果也较好。古人语: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都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家庭教育,是家长们背起知识行囊,开启的一段“寻爱之旅”,寻找我们爱孩子的初心、寻找最适合孩子们的“爱”,寻找最合适“爱”孩子们的方式。寻爱,让爱处处都在,让孩子生活在爱的家庭教育之下,听青藤浅语,品花香满怀!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Z].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

[3]王优娟.论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好家长.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