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运营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2:30:45

移动运营商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1

盛大文学自与移动运营商合作以来,无线业务收入急剧增长,2011年全年达到1.74亿元,同比增长188.2%。同年盛大文学成为三大移动运营商阅读基地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同时,也是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最大付费内容供应商。盛大文学的这些移动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向移动运营商的阅读基地提供版权内容的运营分成。

1.移动互联网战略现状概述云中书城现已推出Android客户端、iPhone客户端、PC客户端、云中书城Web站、云中书城手机WAP站等移动互联网终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丰富图书资源,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电子书。其中Android客户端一经推出,即在优亿市场等四个重要的安卓应用市场夺冠,并且安装量猛增。iphone客户端推出后,其高居AAPstore排行榜。而云中书城WP7版面问世,将进一步深化盛大文学移动互联网战略。盛大发力移动互联网无疑丰富了移动运营商的客户端,同时也进一步宣传了盛大文学,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行业竞争力。

2.手机互联网阅读体验手机互联网阅读拥有全新的UI和交互体验,可控的书架同步,可以自定义书签进行管理,更方便的图书查找和专题推荐。多数用户反映手机互联网阅读有更流畅、愉悦的阅读体验和更直接的交互体验。这种更加便捷亲切的教会体验大大增加了盛大文学的用户黏性。

3.盈利现状自移动阅读基地运营以来截至2011年底总访问用户数1.15亿;2011年年度总访问用户数6800万。

其中总付费用户数2100万;月均pv16亿;在原创畅销总榜前十中占比60%,在原创畅销总榜前100占比50%。移动阅读业务增长迅猛,盛大文学2011年无线业务收入达到1.74亿元(2009年该收入还只有576.3万元),而总收入为7.01亿元,占比24.82%。说明移动运营商对盛大文学的影响不可小视。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盛大文学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模式面临威胁分析

盛大文学的移动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移动运营商的阅读基地提供版权内容的运营分成。截止2011年底,其移动运营基地总访问量达到1.15亿,2011年用户访问数达到6800万,总付费2100万。同时盛大文学占整个中移动手机阅读收入的50%以上,已提供中移动手机阅读基地60%内容,成为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最大的付费内容提供商。

随着盛大文学公司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的深入,盛大文学移动业务收入对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利润分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日益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也为盛大文学发展埋下了众多的潜在威胁。

1.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导致运营商移动增值业务受到冲击,盛大文学主要依靠移动运营商分成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在智能手机普及以前,消费者移动阅读主要依赖运营商服务,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提升,现在读者可以便捷地通过智能手机下载丰富的阅读内容。自2011年下半年中国移动运营商的阅读基地业务增速已经趋缓。作为中国移动移动阅读基地最大的内容提供商,盛大文学面临的威胁日益严重,如何保证来自运营商的巨大收入已成为盛大文学急需考虑解决的问题。

2.盛大文学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模式存变数,面临运营商独立开发数字版权威胁。移动运营商近年来一直在重新研究其各大基地业务,一是希望向上收权,二是实现运营商全国统一管理。

3自2010年四川移动数据部原总经理、中国无线音乐运营中心总经理李向东潜逃事件爆发后,中移动对各大音乐基地进行整顿,导致一大批靠音乐基地生存的公司倒闭。自去年开始出版行业就盛传移动运营商要抛弃众多CP,独立开发数字版权。随着移动增值业务趋缓,移动运营商寻求必然改变,同时无风不起浪,盛大文学面对变化的市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3.盛大文学与移动运营商各自独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盛大文学独立发展机遇:(1)网络文学内容提供处于垄断地位。(2)拥有大量的读者,由于阅读黏性读者短时间很难改变阅读对象。(3)文学作品内容与移动阅读基地读者收入、阅读口味匹配。盛大文学独立发展挑战:(1)缺乏像中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成熟的收费结算体制不同,需要重新培养智能手机用户付费阅读的习惯。(2)发展独立移动终端缺乏必要的经验和硬件支持。移动运营商独立发展机遇:(1)可以利用巨大利润分成吸引作家。目前网络作家可以从盛大文学分到11%-13%的利润,独立发展后作家利润可达40%。(2)移动阅读基地地位稳固,经验丰富。移动运营商独立发展挑战:(1)缺乏独立运营内容经验,独立运营要组建庞大的队伍去处理相关事宜,并不擅长。(2)触及众多中间商利益,阻力大。(3)体制原因导致经营内容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盛大文学移动业务面对威胁必须利用多项措施寻求突破。

现代市场千变万化,面对各类潜在威胁,盛大文学必须谋求自身变革来获得自身发展。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盛大文学必须提高企业品牌、文学作品品牌认可度,增强网络作家对企业的忠诚度,实现企业吸引作家优势多样化。现代企业中品牌既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也是企业重要的资源。盛大文学面对挑战必须依靠现有的市场优势,提升企业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为作家提供更多福利措施来提升网络作家对盛大公司的忠诚度,防止收入成为吸引网络作家唯一的手段。同时开发更多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增强受众对企业的忠诚度。

2.重视网络文学作家社会地位,为提升其社会地位提高提供渠道和方法。网络作家是网络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也是保持网络文学创新力的源泉。在发展过程中,盛大文学必须重视网络作家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提供宣传机会、打造网络作家名片等多种方式来提升他们的社会认可度,改变现在对网络文学作家低俗化的社会偏见。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2

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和业务的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最主要特点和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移动通信市场处于高速发展之中;2)语音仍然是业务的主流;3)语音业务不会再有大的增长,今后的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数据。

移动通信毫无疑问是电信市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领域,并且仍然在高速增长。2000年全球移动用户增长达52%,亚太地区的增长率最高。移动通信业务的收入也在越来越成为电信业的最主要收入。

然而,近几年被高度关往的移动数据业务至今没有启动的迹象。WAP遭到失败,只有日本的i-mode取得了成功。最近电信行业内正在重新评估语音业务,行业内近几年一直在期待移动数据产生新的所谓“杀手应用”,但是实际发展却令人失望,如今不少人醒悟过来,认为其实语音就是最好的“杀手应用”,在5月份举行的全球3G大会上,甚至出现了“语音就是上帝”的口号。

虽然语音仍然是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但其收入的增长率已出现下降,全球普遍出现移动用户的ARPU(每用户年业务收入)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价格的降低,而用户的业务量普遍又没有增加。因此,只有出现新的业务,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收入来源,而新的业务显然是数据业务。尽管数据业务的发展尚难预测,但毫无疑问如果有新的业务增长的话,则肯定在于数据业务。一般预测,到2003年数据业务所占的比例将达到40%。

以上的趋势在欧洲特别明显。目前欧洲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己达70%,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没有,进一步的业务发展只能是来自数据。因此欧洲是最为积极地推动数据业务发展的集团。所以,欧洲运营商的3G策略,包括业务应用、建设部署、运营策略等,基本上都是针对数据业务的。

但是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和发展有很大的特殊性,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全球的一般情况。中国移动通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移动电话用户仍在急速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移动语音业务仍在大幅度增长;到数据业务仍无启动迹象,前景更加难以预测。

中国2000年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接近100%,目前移动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而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只有大约3%,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将超过3亿。因此,移动电话市场在中国仍将有极大的发展。

移动语音业务仍在大幅度增长。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0年移动业务收入的增长约为50%,其中语音业务占绝大部分。因此,可以预计,近几年移动语音业务仍将高速发展,成为带动电信业务市场增长的主力。

数据业务方面,2000年中国电信的数据业务收入仅仅占总业务收入的5%,而移动数据业务的比例可想而知。目前最主要的移动数据业务是短讯业务,而WAP的用户数极少,业务量更是微乎其微,移动数据用户(即移动Modem用户)的数量更少。中国移动的GPRS投入运营后,其主要业务仍然是WAP(当然是基于分组的WAP)。目前还未有任何大的移动数据业务出现,因此近年内还难以期望移动数据业务会有大的启动和增长。

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市场策略根据以上对世界和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市场策略应该是: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能力确保在高速发展中的话音业务市场上占有必需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能够提供先进的数据业务,并且能够升级到未来的3G型宽带数据业务。

三、3G是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通信当前已经处于业务和技术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个时候进入移动通信领域,显然应尽可能避免采用2G技术,特别是TDMA的GSM。为了适应业务和市场发展的变化,现有的GSM运营商已经不得不将网络改造演进为基于CDMA和包交换的3G网络(WCDMA),而新的移动运营商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应再考虑GSM。

如果采用3G,则无疑为未来的数据业务作好了准备。然而更为首要的问题是,所采用的3G技术能不能满足目前的电话业务的要求。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对3G的首要要求应该是,它必须能够比GSM更为优越地提供话音业务。只要这个要求能够满足,那么以3G技术进入移动市场就将获得具有决定性的优势,既能在电话业务上比GSM更有竞争力,又能提供更多的先进业务,更加为未来的发展作好了准备。因此,对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机遇,只要策略正确,采用3G进入移动市场就能后来居上,一举超越对手,从此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反过来,如不采用3G技术,则有可能处于永远落后和被动的境地。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WCDMA的推迟,国内出现了“3G的推迟己成定局”这类的说法,这是非常片面的。首先,推迟的仅仅是WCDMA,而美国和韩国的cdma2000发展顺利并没有推迟,WCDMA并不是就代表了3G,因此不能只因为WCDMA的推迟就说3G推迟。其次,这类说法本身就暴露了目前在“3G”这个概念上产生的混乱和模糊,以及欧洲式的思维定向。对于WCDMA,过度的炒作和巨额的执照投资之后,宣传中的“3G型业务”的巨大市场并没有出现,以提供这种业务为目的的网络建设和商用化计划的推迟是在预料之中的。其实,3G除了采用的技术,还与业务的定位和策略有关,欧洲的问题并不等于就是3G发展的问题,除了欧洲方式的演进外,还有其他的演进方式,各个国家、各个运营商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和策略,每个运营商的3G都可能是不同的,所谓的3G并没有统一的含义,更加不能一概而论。

四、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的特殊牲

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其3G更加具有特殊性,与国内外的其他运营商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

1、业务重点不同,业务重点是语音而不是数据

对于欧洲的运营商,由于移动电话已经达到饱和,以后的增长完全在于数据业务,而且由于现有的GSM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因此其3G网络主要承担的是数据业务。在中国,移动电话业务仍在高速发展,而中国现有的移动运营商都已有2G网络可以承受电话业务发展的需要,他们发展3G同样主要是为了今后的数据业务。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3G是自己唯一的移动网络,移动话音业务的市场是现实的、巨大的,必须全力进入,而数据业务市场则是未确定的,需要为它作好准备。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网络的业务重点是语音业务,这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是与已有的移动运营商不同的。

2、建设策略不同,必须是全面覆盖而不是局部覆盖

对于国内外的其他运营商,既然3G网络主要承载数据业务,那么根据数据业务市场发展的特点,选择孤岛式覆盖作为起步的建设策略是很自然的。然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没有2G网络,业务重点又是语音业务,因此必须尽可能以全面覆盖的策略进入移动市场。

3、没有2G网络

国内外其它3G运营商绝大多数都是原有的2G运营商,他们的3G技术体制选择基本上是由其2G网络的演进方式所确定的。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没有2G网络,因此一方面不存在、不关心2G演进的问题,在技术选择上不受限制,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3G网络同时要承担2G网络的任务,这对技术决策也是有重要影响的。

由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的这些不同,可以说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对3G的关注和重视要超过国内其他的移动运营商,而由于自己的3G需求的与众不同,也就不得不面;临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对各种技术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技术的怦估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对建设、规划、运营策划、合作等方面,都要进行特殊的研究,所有这些,都加大了研究。评估和决策的难度。

五、技术制式的选择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特殊条件,在技术选择上必须坚持3个基本的原则:1)以话音业务为最主要的业务;2)先进性;3)保险性。

未来几年内移动电话业务仍然是主流的移动业务,电话业务的收入将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将会急速增长。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3G网络一定要以能够在移动电话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作为基本的定位,以电话业务作为最主要的业务。3G提供的电话业务必须能够在质量上和成本上与GSM竞争,并且因为能够比GSM提供更多的先进业务、同时具有向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空问而对用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新用户和老用户,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至于先进性,就是必须保证网络具备提供3G型数据业务的能力,一旦市场出现这些数据业务的大量需求,网络能够满足提供业务的需要。网络必须符合技术和业务发展的趋势,能够满足未来业务的需要,向未来的发展演进。此外,网络在具备这些业务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同时,其功能和性能必须是先进的,具有竞争力的。

保险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尽管数据业务代表了今后先进业务的发展方向,但是其市场发展却是难以预测的,具有极大的风险,例如现在2001年就仍然没有出现数据业务的实质性启动迹象,与曾经被广泛认同的预测不相符合。因此,既要要求网络能够很好地提供数据业务,又不能完全将发展的筹码压在数据业务上,这就要求网络必须具有必要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当万一数据业务需求未大量出现时,网络仍然是一个最好的话音业务系统(应该比GSM和cdma-one更加优越),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风险,时时掌握主动。

从迄今为止的发展来看,尚没有哪一种技术制式能够完全满足全部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各种技术制式进行认真研究和试验评估,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权衡得失,全面、综合地进行考虑。

下面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角度,对几种3G主流制式的利弊作一些分析。

WCDMA

WCDMA目前最大的优势是在电信运营业得到最广泛的接受。除了GSM运营商选择WCDMA外,而其他的TDMA制式如日本NTTDoCoMo的PDC及北美的D-Amps也选择了WCDMA。因此,WCDMA的覆盖地区遍及全球。众多的运营商和制造商的接受和加入有利于技术上更加优化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同时,在实现主球漫游上也更为有利。

WCDMA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是否能够很好地支持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二是产品化问题,特别是手机。从原理上讲,WCDMA技术支持话音业务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至今还没能够有事实证明WCDMA对于语音业务是一个优良的系统。因此,WCDMA到底能否有效地提供话音业务,还需要进行论证、评估和测试验证,不仅仅对技术,也包括产品化问题,如果技术上能够提供,但没有相应产品的实现计划,也同样不可能解决问题,因为产品实现需要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WCDMA,中国新移动运营商需要做深入和广泛的试验和测试,还需要制造商的合作,尽快开发主要针对话音的手机产品。如果经验证实WCDMA能够很优化地支持话音业务,则能否在所需要的时间提供商用化的产品以及手机,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cdma20000

如前面所述,3G近期的发展发生了一些逆转,cdma2000近来发展顺利。cdma20001x自去年10月份开始在韩国小规模商用,目前已经由SKT、KTF以及LG-Telecom正式全面投入商用化,提供的话音业务比cdina-one质量更高,而系统容量提高近一倍,提供的数据业务速率可达144Kb,韩国和日本生产的1x手机也已经大量生产供应。美国Verizon和SprintPCS两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将原有的cdma-One系统全面升级为cdma20001x,将在今年内全面商用化。1xEVDO和1xEVDV也取得较大进展。

cdma2000的最大优势是其优化的语音业务已经被证明并且已经商用化。cdma20001x将“高质量话音业务”作为主要开发目标之一,其成功的商用化已经证明cdma20001x能够满足以话音业务为主要业务、同时又能够提供先进的3G型数据业务的要求,并且在今后能够升级到1xEV,提供IMT2000所要求的宽带做据业务。万一3G数据业务的市场发展不理想时,cdma2000也还是最好的话音业务系统,没有大的风险,非常符合既有先进性又具有保险性的基本原则。

cdina2000最大的间题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欧洲运营商采用,这样,在全球漫游上cdma2000要比WCDMA困难。

TD-SCDMA

TDD技术不需要成对的频带,因此在频谱利用上更加灵活、有效和方便,并且特别适合于Internet的不对称型业务,具有一定的优点,加上中国是TD-SCDMA标准的主要发起人,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一个国际技术标准,TD-SCDMA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TD-SCDMA无疑应该在中国的3G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

TD-SCDMA的主要问题是与其他两个主流标准相比,无论在标准化进展上还是在产品开发上都大力滞后,至今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标准,也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和测试,产品化方面的差距就更加明显。除此之外,由于TDD技术上的限制,TD-SCDMA的覆盖能力较差,终端高速移动时的业务性能也受到限制,因此TD-SCDMA不适宜独立全面组网,而是更适合作为WCDMA或cdma2000的辅助系统进行混合组网,用于室内低移动性场合以及用户密集地区的覆盖,以增加网络的容量。

对于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这3种制式,都需要开展全面而且深入的研究和试验、测试,以及策略方面的研究,进而在话音业务能力、先进性、保险性、全球漫游能力等诸方面认真评估、论证、权衡,最后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六、建设策略

对于已有2G网络的移动运营商,其3G网络主要是为了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因此其建设策略将与2G网络明显不同,大多数运营商计划在2003年左右数据业务开始全面商业化的时候,只是在大城市等业务密集地区提供覆盖,即以孤岛式覆盖起步,再逐渐扩大到最终的全面覆盖。

然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一是没有2G网络,二是必须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与其他运营商相比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也应采取不同的建设策略。对于话音业务,必须在一开始就提供全面的覆盖,而对于数据业务,则在一开始只在大城市业务密集地区提供,以后逐渐扩大覆盖范围。大体说来,就是以类似2G网络的方式进行建设,即必须以大覆盖、小容量的方式起步,进行大规模全面覆盖的网络建设,先以全面的覆盖保证话音业务的能力,然后再根据用户数量增长以及业务种类和数据速率变化的情况,逐步加大网络的容量,调整网络的布局和结构,优化网络的性能,使网络性能和业务能力始终能够满足市场和业务发展的要求。

七、试验测试和有关的研究

由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在3G上的特殊性,除了行业内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外,中国新移动运营商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加上对几种可能采用的制式都要进行试验,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试验和测试的规模、范围和深度都会比较大,内容多,工作量大,必须很好地进行方案设计和计划制定,认真组织实施试验测试工作。

试验和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大规模商用化环境下各种业务的能力和限制;

2、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各种业务和应用的功能和性能,包括话音业务、突发性数据业务、实时性数据业务及视频流等;

3、话音业务的性能、质量以及经济性;

4、各类终端设备的可用性;

5、网络的性能指标,如数据吞吐能力、各种业务的移动性性能、呼叫处理能力和性能、切换性能、延时、QoS能力等;

6、容量和覆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3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运营商;网络安全建设

1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现如今网络安全问题可谓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对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相关的合法权益造成威胁。但是,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却不以为意,这也就意味着从互联网移动运营商这一角度而言,必须要加强互联网安全建设,从而保证互联网用户的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本文列举了互联网网络安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各类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2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2.1恶意软件

根据笔者所搜集到的一部分资料显示,现如今在互联中肆意横行的恶意软件已经达到了800种以上,然而这仅仅是来自于笔者搜集到的一小部分资料,由此可见,恶意软件的数量之多,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完成数据统计。然而这些恶意软件往往是“糖衣炮弹”,表面上装作“人畜无害”的样子,实际上却是“暗藏杀机”。这些恶意软件大多数都是在互联网用户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装在用户的移动终端之上,并且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并不了解这些“糖衣炮弹”的真实危害。这些恶意软件不仅仅会牢牢附着在互联网用户的移动终端之上,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体验,还有一些恶意软件内部存在一些病毒,这些病毒往往会深深地隐藏在互联网用户的移动终端内部,难以被发现,且这些病毒具有多变性,往往会根据不同的互联网用户呈现出不同的病毒属性。有一部分恶意软件是通过给用户发送骚扰信息来盗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的隐私信息,还有一些病毒会出现恶意订购、恶意安装、恶意支付、恶意转发、垃圾短信、垃圾讯息等各类恶性事件,严重威胁到了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权以及相关的合法权益,甚至严重威胁到互联网用户的财产权益[1]。

2.2隐私泄露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着一些关于互联网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会在不经意间通过各种途径被泄露出去,有一些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是通过社交软件,有一些个人隐私泄露则是因为在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一些购物软件、浏览器软件、通话软件、个人信息保存软件等各类软件窃取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在此处,有一个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也是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权利的一部分,属于互联网用户的正当合法权益。但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并以此牟利,比如出售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盗用、冒充、顶替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是利用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此过程中,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对于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毫不知情,甚至这些互联网用户对于一些社交软件非常信任,并且把自己的许多个人信息或者一些隐私信息保存于社交软件之中。综上所述,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保护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更重要的是查明互联网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根本原因。表1为本文针对搜集的资料所分析的大部分互联网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原因以及用户的知情情况。

2.3恶意骚扰

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属于互联网用户随身携带的设备,这就很有可能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导致互联网用户的个人行程信息被暴露,进而就会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行程信息,从而给互联网用户发送一些恶意骚扰短信或者是骚扰电话、垃圾信息等,进而影响到互联网用户的个人生活。但是在此过程中,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不会对此类恶意骚扰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互联网用户并不会认真思考这些恶意骚扰短信来自何方,也不会认真地思考这些恶意骚扰短信的真正用途。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垃圾骚扰短信或者是骚扰电话才成为严重影响互联网用户个人生活的“隐藏毒药”“定时炸弹”。表2列举了互联网用户重视的安全问题以及互联网移动运营商的重视程度。

3互联网背景下移动运营商助力网络安全建设策略分析

3.1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的安全运营框架

互联网移动终端安全框架建设主要指的是智能终端的安全建设问题。智能终端具有开放性、互联性、智能性等突出特点,但是这些特点也往往成为智能终端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智能终端的“双刃剑”性质的重要表现之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也不断在更新换代,但是无论技术如何创新,都会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这些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无处不在,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威胁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定时炸弹”,智能终端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互联网病毒、含有木马病毒的一系列软件、恶意社交软件、恶意代码、非法访问链接、互联网个人信息开放式平台、恶意短信终端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操控互联网软件、制造一些恶意链接或者是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通过一些吸引互联网用户下载软件或查看链接的手段,促使互联网用户的智能终端“进入圈套”,这些恶意互联网软件或者一些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就会在无意间窃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严重的则会骗取互联网用户的个人财产。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移动终端安全框架建设非常必要,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更应该重视互联网移动终端安全框架的建设问题,为互联网用户的良好使用体验创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及时排查含有木马病毒的各类软件、恶意社交软件、互联网恶性链接等,一旦发现可能对互联网用户的良好使用体验造成负面影响的事物,就必须及时地进行清理与整治,不断地优化互联网的使用环境,切实地保护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相关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2]。

3.2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

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一刻也不容怠慢,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必须要着重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早在2G以及3G时代,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就已经注意到了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但是并没有采取过多的措施来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仅仅是开展了一些清理垃圾短信、骚扰短信之类的活动,并没有针对日益泛滥的互联网安全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安全问题排查与治理工作。但是,随着4G时代的到来以及现如今出现的5G技术,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不得不加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建设,毕竟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参与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潮流之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意识到了保护自身个人隐私的重要性。移动运营商应该加大对各类信息的检查力度,不仅仅要排查互联网各类浏览器网站的各类信息,也要及时地排查各个“应用市场”或者是“应用商城”中的各类软件,包括但不仅限于排查各类社交软件、购物软件、浏览器软件、功能软件、娱乐软件、工作软件等。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要积极地准备好迎接来自互联网各类恶意软件以及各类木马病毒的攻击,同时也要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可以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平台建设的渠道,积极接纳来自于互联网用户的各种反馈,及时地整合互联网用户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线索,针对于互联网大范围内的各类软件、链接、提示框等进行全面的排查[3-4]。

3.3保证互联网用户的业务安全

针对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所反映的业务安全问题,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工作软件、工作链接等,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也要考虑到工作软件中各类工作应用的实际应用效果,不要“一棒子打死”,也要根据具体的工作软件的应用途径,详细分析互联网工作软件中各类病毒或者一些垃圾骚扰短信的来源,针对工作软件中的非法访问链接、非法恶意操作软件、非法访问业务等进行详细的数据技术分析,从中分析出这些非法访问链接、非法恶意操作软件、非法访问业务中含有的一切不利于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因素。与此同时,也要建立一系列的软件安全机制,帮助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各类软件尤其是工作业务软件的过程中确保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3.4互联网安全的相关关键技术

互联网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技术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技术创新,针对于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互联网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定期提醒的方式,使互联网用户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的隐私进行多重加密,或者由互联网移动运营商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个人信息的保障渠道,使包括互联网用户居住信息、行程信息、社会关系信息、个人基本信息等各类隐私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护。

4结语

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影响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互联网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互联网的移动运营商应该重点分析互联网安全的建设问题,从而为互联网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使用环境。本文也深入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移动运营商助力网络安全建设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互联网移动运营商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樊宁,刘国荣,沈军.5G商用初期运营商移动网络安全分析[J].中国信息安全,2019(7):85-87.

[2]吴沈括,谢君泽.电信网络诈骗防治视野下伪基站犯罪治理[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25(6):50-66,170.

[3]石一桥,武强,朱辉辉.“互联网+”时代的移动运营商和网络安全[J].电信网技术,2017(10):52-56.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4

关键词:营销管理;网格化;客户体验;整合营销

一、移动通信运营商4G业务新竞争形势分析

随着行业重组和4G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通信行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宏观形势、社会环境、产业环境和业务发展不断出现新特征,移动运营商在区域市场竞争中,面临诸多新的课题,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从传统移动业务向4G业务转型,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能力提升面临挑战:作为传统移动运营商,倚重于语音业务,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在4G业务及移动互联网运营方面,存在诸多弱势。二是市场普及率不断提升,用户对移动号码的忠诚度出现下降:随着市场普及率不断提高,语音消费需求逐步走向饱和,从用户手机使用历程来看,从语音到短信,短信到彩信,彩信到手机互联网和APP,用户对移动互联网ID的依赖越来越强,如微信号、QQ号、支付宝号等,这又进一步降低了用户对手机号码的忠诚度。三是价格持续下降,挤压行业价值与利润空间。近年来,电信行业发展呈现量收不同步,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客户增长速度,收入利润增幅远远低于业务量增幅,行业价值与利润空间大大压缩,运营商需要利用品牌、网络、业务、服务等多种优势,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和挖掘客户价值。同时,迎来三大机遇,一是移动通信替代固定通信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移固替代,三网融合趋势日益显现,网络、终端和业务融合日益深化,移动业务为核心的融合将成为主流,在家庭客户和企业客户中,移固替代,三网融合的需求更加显现。二是全社会对信息化的需求逐渐升温:信息化已提升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信息化领域发展迅速,方兴未艾,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崭新的发展前景。三是宽带互联网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需求将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纵深化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大力介入,进一步呈现井喷式发展。

二、区域市场营销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精细化营销能力有待提升:移动通信用户逐渐呈现出个性化需求,而运营商产品业务趋于同质化,寻求差异化优势成为竞争的重点,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客户进行细分成为运营商必须要做的一件事,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展开差异化竞争。

(二)成本效益理念有待深化:目前营销管理尤其是战略性市场规划、消费者行为研究、营销渠道整合等方面都较为薄弱,对营销活动的事后分析和评估也有待加强,容易出现企业营销成本与收益的不匹配现象。

(三)整合营销能力有待强化:现有的营销推广主要以电视、报纸、机场、户外等传播媒体的广告投放为重点和优先区域,没有充分利用移动自办厅、10086热线、公司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用户直接触点进行营销和推广,没有能够发挥整合营销推广的协同效应,用户对移动业务的感知不够深入。

三、移动运营商营销管理模式变革设想

(一)实施网格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过营销阵地前移,减少中间管理层级,使企业各项决策在生产经营的最前线得到快速落地和执行,从而有效提升区域市场的掌控能力。通过压缩管理层级,实施区域扁平化管理,按照地理位置在全地区划分成立多家区域营业部,将渠道管理、集团维系、客户服务和市场拓展的职能向区域营业部下放,实行扁平化管理,公司营销组织架构由原来的四个层级转变为三级管理模式,缩短管理层级,增强区域一线直销团队的人员配备,保证区域市场得以有效拓展。同时充分考虑各区域间手机、固话、宽带普及率以及区域经济情况、运营收入规模等纬度,分析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市场成熟度,实行区域分形态管理,突出区域发展特色。

(二)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完善产品服务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面向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前后台和横向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优化和固化服务流程,科学设计和有效执行服务评估,加强服务培训,打破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壁垒,建立前后台浑然一体的服务体系。运用精确营销,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与体验,通过产品线管理、生命周期管理整合各项业务,实施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提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应用。实行差异化服务,将细分客户群分为高端、中端和普通客户,并根据价值细分结果对不同细分客户群实施不同的服务策略,包括服务成本和资源的倾斜,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以最有效的投入实现全面服务质量的提高,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创新营销策略,实施整合营销,构建商业合作模式。随着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公司需要不断创新营销管理模式,深入实施触点整合营销、品牌整合营销和合作营销。触点整合营销:有效的营销行为强调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和合适的时机进行,在一个合适的时刻和地点更容易激发客户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对最佳接触点进行把握,并利用关键触点进行营销推广。品牌整合营销:通过品牌整合包装,可以不断提升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与忠诚度,并充分利用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来进行市场拓展。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形象塑造,通过对企业的核心价值、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外显识别把企业的整体形象推向社会,努力使公众认识、认可企业的整体形象;在品牌架构方面,树立4G业务运营商形象,结合不同的目标用户需求,按照不同的业务模式,包装整合有效的子业务品牌,有效提升用户品牌认知和品牌影响力。合作营销:不断完善和拓展产业链,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优化端到端业务提供模式,打造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新型产业生态环境;在加强与合作伙伴、商的合作及对整个产业链的引导和控制中,通过灵活的管理方式,有效的扶持政策,合理的沟通,优惠的酬金等,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创新,与合作伙伴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构建共赢的商业合作模式。

(四)以“互联网+”为载体,推动提升综合数字服务能力。以“互联网+”代表的数字信息服务为载体,推动行业转变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创新发展。围绕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服务需要,依托ICT产业的整合优势,推进传统实体经济和综合数字服务的深度融合,逐步培育运营商专属的综合数字服务能力,向“互联网+”生态圈提供一系列的生产生活服务与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底层管道、基础设施与能力封装,向大众市场客户提供的应用及服务,从而助推传统行业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变革与产业链重构。针对大众市场加快服务能力培育“: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等专项行动,这与群众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方式联系紧密,围绕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逐步将其消费方式与习惯转移到互联网上来,重点做好内容分发、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安全支付等特色应用与服务,全面提高公众对于“互联网+”的体验感知。针对企业市场加快“互联网+”渗透。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量的传统企业仍然将“开通互联网网站、实现原材料与成品的网上购销”作为企业互联网化的标志。运营商需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把准传统行业切入“互联网+”的脉搏,通过提供标准化或定制化的行业应用、系统化搭建企业内部互联网应用平台,帮助传统行业加速推进“互联网+”。

作者:蔡晓琼 单位:中国移动绍兴分公司

参考文献: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5

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和业务的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最主要特点和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移动通信市场处于高速发展之中;2)语音仍然是业务的主流;3)语音业务不会再有大的增长,今后的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数据。

移动通信毫无疑问是电信市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领域,并且仍然在高速增长。2000年全球移动用户增长达52%,亚太地区的增长率最高。移动通信业务的收入也在越来越成为电信业的最主要收入。

然而,近几年被高度关往的移动数据业务至今没有启动的迹象。WAP遭到失败,只有日本的i-mode取得了成功。最近电信行业内正在重新评估语音业务,行业内近几年一直在期待移动数据产生新的所谓“杀手应用”,但是实际发展却令人失望,如今不少人醒悟过来,认为其实语音就是最好的“杀手应用”,在5月份举行的全球3G大会上,甚至出现了“语音就是上帝”的口号。

虽然语音仍然是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但其收入的增长率已出现下降,全球普遍出现移动用户的ARPU(每用户年业务收入)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价格的降低,而用户的业务量普遍又没有增加。因此,只有出现新的业务,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收入来源,而新的业务显然是数据业务。尽管数据业务的发展尚难预测,但毫无疑问如果有新的业务增长的话,则肯定在于数据业务。一般预测,到2003年数据业务所占的比例将达到40%。

以上的趋势在欧洲特别明显。目前欧洲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己达70%,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没有,进一步的业务发展只能是来自数据。因此欧洲是最为积极地推动数据业务发展的集团。所以,欧洲运营商的3G策略,包括业务应用、建设部署、运营策略等,基本上都是针对数据业务的。

但是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和发展有很大的特殊性,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全球的一般情况。中国移动通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移动电话用户仍在急速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移动语音业务仍在大幅度增长;到数据业务仍无启动迹象,前景更加难以预测。

中国2000年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接近100%,目前移动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而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只有大约3%,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将超过3亿。因此,移动电话市场在中国仍将有极大的发展。

移动语音业务仍在大幅度增长。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0年移动业务收入的增长约为50%,其中语音业务占绝大部分。因此,可以预计,近几年移动语音业务仍将高速发展,成为带动电信业务市场增长的主力。

数据业务方面,2000年中国电信的数据业务收入仅仅占总业务收入的5%,而移动数据业务的比例可想而知。目前最主要的移动数据业务是短讯业务,而WAP的用户数极少,业务量更是微乎其微,移动数据用户(即移动Modem用户)的数量更少。中国移动的GPRS投入运营后,其主要业务仍然是WAP(当然是基于分组的WAP)。目前还未有任何大的移动数据业务出现,因此近年内还难以期望移动数据业务会有大的启动和增长。

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市场策略根据以上对世界和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市场策略应该是: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能力确保在高速发展中的话音业务市场上占有必需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能够提供先进的数据业务,并且能够升级到未来的3G型宽带数据业务。

三、3G是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通信当前已经处于业务和技术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个时候进入移动通信领域,显然应尽可能避免采用2G技术,特别是TDMA的GSM。为了适应业务和市场发展的变化,现有的GSM运营商已经不得不将网络改造演进为基于CDMA和包交换的3G网络(WCDMA),而新的移动运营商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应再考虑GSM。

如果采用3G,则无疑为未来的数据业务作好了准备。然而更为首要的问题是,所采用的3G技术能不能满足目前的电话业务的要求。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对3G的首要要求应该是,它必须能够比GSM更为优越地提供话音业务。只要这个要求能够满足,那么以3G技术进入移动市场就将获得具有决定性的优势,既能在电话业务上比GSM更有竞争力,又能提供更多的先进业务,更加为未来的发展作好了准备。因此,对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机遇,只要策略正确,采用3G进入移动市场就能后来居上,一举超越对手,从此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反过来,如不采用3G技术,则有可能处于永远落后和被动的境地。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WCDMA的推迟,国内出现了“3G的推迟己成定局”这类的说法,这是非常片面的。首先,推迟的仅仅是WCDMA,而美国和韩国的cdma2000发展顺利并没有推迟,WCDMA并不是就代表了3G,因此不能只因为WCDMA的推迟就说3G推迟。其次,这类说法本身就暴露了目前在“3G”这个概念上产生的混乱和模糊,以及欧洲式的思维定向。对于WCDMA,过度的炒作和巨额的执照投资之后,宣传中的“3G型业务”的巨大市场并没有出现,以提供这种业务为目的的网络建设和商用化计划的推迟是在预料之中的。其实,3G除了采用的技术,还与业务的定位和策略有关,欧洲的问题并不等于就是3G发展的问题,除了欧洲方式的演进外,还有其他的演进方式,各个国家、各个运营商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和策略,每个运营商的3G都可能是不同的,所谓的3G并没有统一的含义,更加不能一概而论。

四、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的特殊牲

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其3G更加具有特殊性,与国内外的其他运营商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

1、业务重点不同,业务重点是语音而不是数据

对于欧洲的运营商,由于移动电话已经达到饱和,以后的增长完全在于数据业务,而且由于现有的GSM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因此其3G网络主要承担的是数据业务。在中国,移动电话业务仍在高速发展,而中国现有的移动运营商都已有2G网络可以承受电话业务发展的需要,他们发展3G同样主要是为了今后的数据业务。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3G是自己唯一的移动网络,移动话音业务的市场是现实的、巨大的,必须全力进入,而数据业务市场则是未确定的,需要为它作好准备。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网络的业务重点是语音业务,这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是与已有的移动运营商不同的。

2、建设策略不同,必须是全面覆盖而不是局部覆盖

对于国内外的其他运营商,既然3G网络主要承载数据业务,那么根据数据业务市场发展的特点,选择孤岛式覆盖作为起步的建设策略是很自然的。然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没有2G网络,业务重点又是语音业务,因此必须尽可能以全面覆盖的策略进入移动市场。

3、没有2G网络

国内外其它3G运营商绝大多数都是原有的2G运营商,他们的3G技术体制选择基本上是由其2G网络的演进方式所确定的。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没有2G网络,因此一方面不存在、不关心2G演进的问题,在技术选择上不受限制,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3G网络同时要承担2G网络的任务,这对技术决策也是有重要影响的。

由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的这些不同,可以说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对3G的关注和重视要超过国内其他的移动运营商,而由于自己的3G需求的与众不同,也就不得不面;临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对各种技术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技术的怦估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对建设、规划、运营策划、合作等方面,都要进行特殊的研究,所有这些,都加大了研究。评估和决策的难度。

五、技术制式的选择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特殊条件,在技术选择上必须坚持3个基本的原则:1)以话音业务为最主要的业务;2)先进性;3)保险性。

未来几年内移动电话业务仍然是主流的移动业务,电话业务的收入将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将会急速增长。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3G网络一定要以能够在移动电话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作为基本的定位,以电话业务作为最主要的业务。3G提供的电话业务必须能够在质量上和成本上与GSM竞争,并且因为能够比GSM提供更多的先进业务、同时具有向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空问而对用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新用户和老用户,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至于先进性,就是必须保证网络具备提供3G型数据业务的能力,一旦市场出现这些数据业务的大量需求,网络能够满足提供业务的需要。网络必须符合技术和业务发展的趋势,能够满足未来业务的需要,向未来的发展演进。此外,网络在具备这些业务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同时,其功能和性能必须是先进的,具有竞争力的。

保险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尽管数据业务代表了今后先进业务的发展方向,但是其市场发展却是难以预测的,具有极大的风险,例如现在2001年就仍然没有出现数据业务的实质性启动迹象,与曾经被广泛认同的预测不相符合。因此,既要要求网络能够很好地提供数据业务,又不能完全将发展的筹码压在数据业务上,这就要求网络必须具有必要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当万一数据业务需求未大量出现时,网络仍然是一个最好的话音业务系统(应该比GSM和cdma-one更加优越),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风险,时时掌握主动。

从迄今为止的发展来看,尚没有哪一种技术制式能够完全满足全部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各种技术制式进行认真研究和试验评估,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权衡得失,全面、综合地进行考虑。

下面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角度,对几种3G主流制式的利弊作一些分析。

WCDMA

WCDMA目前最大的优势是在电信运营业得到最广泛的接受。除了GSM运营商选择WCDMA外,而其他的TDMA制式如日本NTTDoCoMo的PDC及北美的D-Amps也选择了WCDMA。因此,WCDMA的覆盖地区遍及全球。众多的运营商和制造商的接受和加入有利于技术上更加优化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同时,在实现主球漫游上也更为有利。

WCDMA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是否能够很好地支持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二是产品化问题,特别是手机。从原理上讲,WCDMA技术支持话音业务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至今还没能够有事实证明WCDMA对于语音业务是一个优良的系统。因此,WCDMA到底能否有效地提供话音业务,还需要进行论证、评估和测试验证,不仅仅对技术,也包括产品化问题,如果技术上能够提供,但没有相应产品的实现计划,也同样不可能解决问题,因为产品实现需要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WCDMA,中国新移动运营商需要做深入和广泛的试验和测试,还需要制造商的合作,尽快开发主要针对话音的手机产品。如果经验证实WCDMA能够很优化地支持话音业务,则能否在所需要的时间提供商用化的产品以及手机,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cdma20000

如前面所述,3G近期的发展发生了一些逆转,cdma2000近来发展顺利。cdma20001x自去年10月份开始在韩国小规模商用,目前已经由SKT、KTF以及LG-Telecom正式全面投入商用化,提供的话音业务比cdina-one质量更高,而系统容量提高近一倍,提供的数据业务速率可达144Kb,韩国和日本生产的1x手机也已经大量生产供应。美国Verizon和SprintPCS两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将原有的cdma-One系统全面升级为cdma20001x,将在今年内全面商用化。1xEVDO和1xEVDV也取得较大进展。

cdma2000的最大优势是其优化的语音业务已经被证明并且已经商用化。cdma20001x将“高质量话音业务”作为主要开发目标之一,其成功的商用化已经证明cdma20001x能够满足以话音业务为主要业务、同时又能够提供先进的3G型数据业务的要求,并且在今后能够升级到1xEV,提供IMT2000所要求的宽带做据业务。万一3G数据业务的市场发展不理想时,cdma2000也还是最好的话音业务系统,没有大的风险,非常符合既有先进性又具有保险性的基本原则。

cdina2000最大的间题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欧洲运营商采用,这样,在全球漫游上cdma2000要比WCDMA困难。

TD-SCDMA

TDD技术不需要成对的频带,因此在频谱利用上更加灵活、有效和方便,并且特别适合于Internet的不对称型业务,具有一定的优点,加上中国是TD-SCDMA标准的主要发起人,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一个国际技术标准,TD-SCDMA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TD-SCDMA无疑应该在中国的3G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

TD-SCDMA的主要问题是与其他两个主流标准相比,无论在标准化进展上还是在产品开发上都大力滞后,至今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标准,也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和测试,产品化方面的差距就更加明显。除此之外,由于TDD技术上的限制,TD-SCDMA的覆盖能力较差,终端高速移动时的业务性能也受到限制,因此TD-SCDMA不适宜独立全面组网,而是更适合作为WCDMA或cdma2000的辅助系统进行混合组网,用于室内低移动性场合以及用户密集地区的覆盖,以增加网络的容量。

对于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这3种制式,都需要开展全面而且深入的研究和试验、测试,以及策略方面的研究,进而在话音业务能力、先进性、保险性、全球漫游能力等诸方面认真评估、论证、权衡,最后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六、建设策略

对于已有2G网络的移动运营商,其3G网络主要是为了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因此其建设策略将与2G网络明显不同,大多数运营商计划在2003年左右数据业务开始全面商业化的时候,只是在大城市等业务密集地区提供覆盖,即以孤岛式覆盖起步,再逐渐扩大到最终的全面覆盖。

然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一是没有2G网络,二是必须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与其他运营商相比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也应采取不同的建设策略。对于话音业务,必须在一开始就提供全面的覆盖,而对于数据业务,则在一开始只在大城市业务密集地区提供,以后逐渐扩大覆盖范围。大体说来,就是以类似2G网络的方式进行建设,即必须以大覆盖、小容量的方式起步,进行大规模全面覆盖的网络建设,先以全面的覆盖保证话音业务的能力,然后再根据用户数量增长以及业务种类和数据速率变化的情况,逐步加大网络的容量,调整网络的布局和结构,优化网络的性能,使网络性能和业务能力始终能够满足市场和业务发展的要求。

七、试验测试和有关的研究

由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在3G上的特殊性,除了行业内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外,中国新移动运营商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加上对几种可能采用的制式都要进行试验,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试验和测试的规模、范围和深度都会比较大,内容多,工作量大,必须很好地进行方案设计和计划制定,认真组织实施试验测试工作。

试验和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大规模商用化环境下各种业务的能力和限制;

2、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各种业务和应用的功能和性能,包括话音业务、突发性数据业务、实时性数据业务及视频流等;

3、话音业务的性能、质量以及经济性;

4、各类终端设备的可用性;

5、网络的性能指标,如数据吞吐能力、各种业务的移动性性能、呼叫处理能力和性能、切换性能、延时、QoS能力等;

6、容量和覆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6

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和业务的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最主要特点和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移动通信市场处于高速发展之中;2)语音仍然是业务的主流;3)语音业务不会再有大的增长,今后的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数据。

移动通信毫无疑问是电信市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领域,并且仍然在高速增长。2000年全球移动用户增长达52%,亚太地区的增长率最高。移动通信业务的收入也在越来越成为电信业的最主要收入。

然而,近几年被高度关往的移动数据业务至今没有启动的迹象。WAP遭到失败,只有日本的i-mode取得了成功。最近电信行业内正在重新评估语音业务,行业内近几年一直在期待移动数据产生新的所谓“杀手应用”,但是实际发展却令人失望,如今不少人醒悟过来,认为其实语音就是最好的“杀手应用”,在5月份举行的全球3G大会上,甚至出现了“语音就是上帝”的口号。

虽然语音仍然是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但其收入的增长率已出现下降,全球普遍出现移动用户的ARPU(每用户年业务收入)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价格的降低,而用户的业务量普遍又没有增加。因此,只有出现新的业务,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收入来源,而新的业务显然是数据业务。尽管数据业务的发展尚难预测,但毫无疑问如果有新的业务增长的话,则肯定在于数据业务。一般预测,到2003年数据业务所占的比例将达到40%。

以上的趋势在欧洲特别明显。目前欧洲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己达70%,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没有,进一步的业务发展只能是来自数据。因此欧洲是最为积极地推动数据业务发展的集团。所以,欧洲运营商的3G策略,包括业务应用、建设部署、运营策略等,基本上都是针对数据业务的。

但是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和发展有很大的特殊性,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全球的一般情况。中国移动通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移动电话用户仍在急速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移动语音业务仍在大幅度增长;到数据业务仍无启动迹象,前景更加难以预测。

中国2000年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接近100%,目前移动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而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只有大约3%,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将超过3亿。因此,移动电话市场在中国仍将有极大的发展。

移动语音业务仍在大幅度增长。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0年移动业务收入的增长约为50%,其中语音业务占绝大部分。因此,可以预计,近几年移动语音业务仍将高速发展,成为带动电信业务市场增长的主力。

数据业务方面,2000年中国电信的数据业务收入仅仅占总业务收入的5%,而移动数据业务的比例可想而知。目前最主要的移动数据业务是短讯业务,而WAP的用户数极少,业务量更是微乎其微,移动数据用户(即移动Modem用户)的数量更少。中国移动的GPRS投入运营后,其主要业务仍然是WAP(当然是基于分组的WAP)。目前还未有任何大的移动数据业务出现,因此近年内还难以期望移动数据业务会有大的启动和增长。

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市场策略根据以上对世界和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市场策略应该是: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能力确保在高速发展中的话音业务市场上占有必需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能够提供先进的数据业务,并且能够升级到未来的3G型宽带数据业务。

三、3G是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通信当前已经处于业务和技术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个时候进入移动通信领域,显然应尽可能避免采用2G技术,特别是TDMA的GSM。为了适应业务和市场发展的变化,现有的GSM运营商已经不得不将网络改造演进为基于CDMA和包交换的3G网络(WCDMA),而新的移动运营商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应再考虑GSM。

如果采用3G,则无疑为未来的数据业务作好了准备。然而更为首要的问题是,所采用的3G技术能不能满足目前的电话业务的要求。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对3G的首要要求应该是,它必须能够比GSM更为优越地提供话音业务。只要这个要求能够满足,那么以3G技术进入移动市场就将获得具有决定性的优势,既能在电话业务上比GSM更有竞争力,又能提供更多的先进业务,更加为未来的发展作好了准备。因此,对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机遇,只要策略正确,采用3G进入移动市场就能后来居上,一举超越对手,从此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反过来,如不采用3G技术,则有可能处于永远落后和被动的境地。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WCDMA的推迟,国内出现了“3G的推迟己成定局”这类的说法,这是非常片面的。首先,推迟的仅仅是WCDMA,而美国和韩国的cdma2000发展顺利并没有推迟,WCDMA并不是就代表了3G,因此不能只因为WCDMA的推迟就说3G推迟。其次,这类说法本身就暴露了目前在“3G”这个概念上产生的混乱和模糊,以及欧洲式的思维定向。对于WCDMA,过度的炒作和巨额的执照投资之后,宣传中的“3G型业务”的巨大市场并没有出现,以提供这种业务为目的的网络建设和商用化计划的推迟是在预料之中的。其实,3G除了采用的技术,还与业务的定位和策略有关,欧洲的问题并不等于就是3G发展的问题,除了欧洲方式的演进外,还有其他的演进方式,各个国家、各个运营商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和策略,每个运营商的3G都可能是不同的,所谓的3G并没有统一的含义,更加不能一概而论。

四、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的特殊牲

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其3G更加具有特殊性,与国内外的其他运营商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

1、业务重点不同,业务重点是语音而不是数据

对于欧洲的运营商,由于移动电话已经达到饱和,以后的增长完全在于数据业务,而且由于现有的GSM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因此其3G网络主要承担的是数据业务。在中国,移动电话业务仍在高速发展,而中国现有的移动运营商都已有2G网络可以承受电话业务发展的需要,他们发展3G同样主要是为了今后的数据业务。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3G是自己唯一的移动网络,移动话音业务的市场是现实的、巨大的,必须全力进入,而数据业务市场则是未确定的,需要为它作好准备。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网络的业务重点是语音业务,这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是与已有的移动运营商不同的。

2、建设策略不同,必须是全面覆盖而不是局部覆盖

对于国内外的其他运营商,既然3G网络主要承载数据业务,那么根据数据业务市场发展的特点,选择孤岛式覆盖作为起步的建设策略是很自然的。然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没有2G网络,业务重点又是语音业务,因此必须尽可能以全面覆盖的策略进入移动市场。

3、没有2G网络

国内外其它3G运营商绝大多数都是原有的2G运营商,他们的3G技术体制选择基本上是由其2G网络的演进方式所确定的。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没有2G网络,因此一方面不存在、不关心2G演进的问题,在技术选择上不受限制,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3G网络同时要承担2G网络的任务,这对技术决策也是有重要影响的。

由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的这些不同,可以说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对3G的关注和重视要超过国内其他的移动运营商,而由于自己的3G需求的与众不同,也就不得不面;临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对各种技术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技术的怦估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对建设、规划、运营策划、合作等方面,都要进行特殊的研究,所有这些,都加大了研究。评估和决策的难度。

五、技术制式的选择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特殊条件,在技术选择上必须坚持3个基本的原则:1)以话音业务为最主要的业务;2)先进性;3)保险性。

未来几年内移动电话业务仍然是主流的移动业务,电话业务的收入将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将会急速增长。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3G网络一定要以能够在移动电话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作为基本的定位,以电话业务作为最主要的业务。3G提供的电话业务必须能够在质量上和成本上与GSM竞争,并且因为能够比GSM提供更多的先进业务、同时具有向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空问而对用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新用户和老用户,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至于先进性,就是必须保证网络具备提供3G型数据业务的能力,一旦市场出现这些数据业务的大量需求,网络能够满足提供业务的需要。网络必须符合技术和业务发展的趋势,能够满足未来业务的需要,向未来的发展演进。此外,网络在具备这些业务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同时,其功能和性能必须是先进的,具有竞争力的。

保险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尽管数据业务代表了今后先进业务的发展方向,但是其市场发展却是难以预测的,具有极大的风险,例如现在2001年就仍然没有出现数据业务的实质性启动迹象,与曾经被广泛认同的预测不相符合。因此,既要要求网络能够很好地提供数据业务,又不能完全将发展的筹码压在数据业务上,这就要求网络必须具有必要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当万一数据业务需求未大量出现时,网络仍然是一个最好的话音业务系统(应该比GSM和cdma-one更加优越),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风险,时时掌握主动。

从迄今为止的发展来看,尚没有哪一种技术制式能够完全满足全部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各种技术制式进行认真研究和试验评估,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权衡得失,全面、综合地进行考虑。

下面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角度,对几种3G主流制式的利弊作一些分析。

WCDMA

WCDMA目前最大的优势是在电信运营业得到最广泛的接受。除了GSM运营商选择WCDMA外,而其他的TDMA制式如日本NTTDoCoMo的PDC及北美的D-Amps也选择了WCDMA。因此,WCDMA的覆盖地区遍及全球。众多的运营商和制造商的接受和加入有利于技术上更加优化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同时,在实现主球漫游上也更为有利。

WCDMA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是否能够很好地支持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二是产品化问题,特别是手机。从原理上讲,WCDMA技术支持话音业务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至今还没能够有事实证明WCDMA对于语音业务是一个优良的系统。因此,WCDMA到底能否有效地提供话音业务,还需要进行论证、评估和测试验证,不仅仅对技术,也包括产品化问题,如果技术上能够提供,但没有相应产品的实现计划,也同样不可能解决问题,因为产品实现需要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WCDMA,中国新移动运营商需要做深入和广泛的试验和测试,还需要制造商的合作,尽快开发主要针对话音的手机产品。如果经验证实WCDMA能够很优化地支持话音业务,则能否在所需要的时间提供商用化的产品以及手机,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cdma20000

如前面所述,3G近期的发展发生了一些逆转,cdma2000近来发展顺利。cdma20001x自去年10月份开始在韩国小规模商用,目前已经由SKT、KTF以及LG-Telecom正式全面投入商用化,提供的话音业务比cdina-one质量更高,而系统容量提高近一倍,提供的数据业务速率可达144Kb,韩国和日本生产的1x手机也已经大量生产供应。美国Verizon和SprintPCS两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将原有的cdma-One系统全面升级为cdma20001x,将在今年内全面商用化。1xEVDO和1xEVDV也取得较大进展。

cdma2000的最大优势是其优化的语音业务已经被证明并且已经商用化。cdma20001x将“高质量话音业务”作为主要开发目标之一,其成功的商用化已经证明cdma20001x能够满足以话音业务为主要业务、同时又能够提供先进的3G型数据业务的要求,并且在今后能够升级到1xEV,提供IMT2000所要求的宽带做据业务。万一3G数据业务的市场发展不理想时,cdma2000也还是最好的话音业务系统,没有大的风险,非常符合既有先进性又具有保险性的基本原则。

cdina2000最大的间题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欧洲运营商采用,这样,在全球漫游上cdma2000要比WCDMA困难。

TD-SCDMA

TDD技术不需要成对的频带,因此在频谱利用上更加灵活、有效和方便,并且特别适合于Internet的不对称型业务,具有一定的优点,加上中国是TD-SCDMA标准的主要发起人,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一个国际技术标准,TD-SCDMA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TD-SCDMA无疑应该在中国的3G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

TD-SCDMA的主要问题是与其他两个主流标准相比,无论在标准化进展上还是在产品开发上都大力滞后,至今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标准,也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和测试,产品化方面的差距就更加明显。除此之外,由于TDD技术上的限制,TD-SCDMA的覆盖能力较差,终端高速移动时的业务性能也受到限制,因此TD-SCDMA不适宜独立全面组网,而是更适合作为WCDMA或cdma2000的辅助系统进行混合组网,用于室内低移动性场合以及用户密集地区的覆盖,以增加网络的容量。

对于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这3种制式,都需要开展全面而且深入的研究和试验、测试,以及策略方面的研究,进而在话音业务能力、先进性、保险性、全球漫游能力等诸方面认真评估、论证、权衡,最后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六、建设策略

对于已有2G网络的移动运营商,其3G网络主要是为了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因此其建设策略将与2G网络明显不同,大多数运营商计划在2003年左右数据业务开始全面商业化的时候,只是在大城市等业务密集地区提供覆盖,即以孤岛式覆盖起步,再逐渐扩大到最终的全面覆盖。

然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一是没有2G网络,二是必须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与其他运营商相比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也应采取不同的建设策略。对于话音业务,必须在一开始就提供全面的覆盖,而对于数据业务,则在一开始只在大城市业务密集地区提供,以后逐渐扩大覆盖范围。大体说来,就是以类似2G网络的方式进行建设,即必须以大覆盖、小容量的方式起步,进行大规模全面覆盖的网络建设,先以全面的覆盖保证话音业务的能力,然后再根据用户数量增长以及业务种类和数据速率变化的情况,逐步加大网络的容量,调整网络的布局和结构,优化网络的性能,使网络性能和业务能力始终能够满足市场和业务发展的要求。

七、试验测试和有关的研究

由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在3G上的特殊性,除了行业内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外,中国新移动运营商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加上对几种可能采用的制式都要进行试验,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试验和测试的规模、范围和深度都会比较大,内容多,工作量大,必须很好地进行方案设计和计划制定,认真组织实施试验测试工作。

试验和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大规模商用化环境下各种业务的能力和限制;

2、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各种业务和应用的功能和性能,包括话音业务、突发性数据业务、实时性数据业务及视频流等;公务员之家

3、话音业务的性能、质量以及经济性;

4、各类终端设备的可用性;

5、网络的性能指标,如数据吞吐能力、各种业务的移动性性能、呼叫处理能力和性能、切换性能、延时、QoS能力等;

6、容量和覆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7

关键词:手机终端;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5G

对于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来说,终端和业务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在多个方面均有着直观体现,具体影响主要源于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其他网元、核心网测算模型均会受到影响。为有效应对相关影响,本文围绕终端和业务对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的影响展开分析。

1终端和业务对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的影响

1.1对智能终端的影响。通过分析网络流量规模,可以深入了解智能终端带来的影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4G用户总数分别达到13.65亿户、8.88亿户。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智能终端承载多元化业务对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带来的影响日渐提升。结合《休闲绿皮书:2019-202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可以了解,国民平均每日在线休闲时间达到4.9h,且大多通过智能终端完成,这使得智能手机用户的月平均使用流量不断提升。受智能手机不断普及的影响,逐渐上升的户均流量对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提出了较高的挑战。在手机使用的总流量中,智能手机使用流量占98%以上,由此可见智能终端对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的影响较大[1]。1.2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社交、电商、短视频、新闻资讯、综合视频、音频和商务办公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极为迅速,以微信和QQ为代表的社交应用便属于其中典型,这类社交应用需要占据大量数据和网络资源,会直接影响无线网络。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移动社交应用对无线网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硬件接入层面,贡献资源会在无线终端接入一侧产生,也可以将其称作3CH资源。在大量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无线网络的过程中,大量OTT业务资源会由移动社交应用占用,AGCH通信通道在整个无线网区域内受此影响也会被大量占用,无法被控制的3CH资源受到通信通道被占用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堵塞、延迟等问题,智能手机接收信息的实时性将受到直接影响。这种堵塞会随占用通道变多而日益严重,信息资源也会随之愈发延迟。通过针对性调查可以发现,移动社交应用对网络资源的占用最大,这使得其对无线网络终端带来的影响也更为深远。以无线终端微信为例,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微信每传输1MB流量,存在超过210min的空口占用,同时存在超过720次的所占用空口连接次数。围绕核心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核心网交换机会受到直接影响,仍以移动社交应用代表微信为例,频繁转换用户状态的微信用户在使用过程会导致负荷方面的影响,核心网络交换机设备受到的这类影响类似于“心脏负荷”,负荷越大说明影响越严重。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移动社交应用的资源利用率较低,这会导致用户的体验舒适度下降,终端使用用户可能因此减少,不仅不利于移动社交应用业务发展,终端商运营成本也会同时出现间接增长。1.3对其他网元的影响。在智能手机使用过程中,很多用户发现将高耗流量应用软件关闭后,智能手机仍会产生较多流量,这种情况往往会引发用户的不解、反感。结合相关调研可以发现,其他网元方面受到的终端影响同样较为深远,如手机中的杀毒软件、体检软件、防火墙等保护软件,很多软件植入的第三方应用软件或广告虽然在表面产生的流量较小,但往往会带来较大的隐形流量消耗。同时,还应关注智能手机对配套设备带来的影响,如计费网关。计费网关在防火墙实时监控能力提升方面具有出色的表现,且能够修改防火墙的参数,但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耗能问题。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用户的各类新需求不断形成,因此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但由此带来的流量增加将产生更多负面影响,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因此受到的影响必须得到重视[2]。1.4对核心网测算模型的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核心网络关键设备会受到终端种类差异的影响,为了更深入了解终端和业务对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的影响,本文将围绕传统核心网络测算模型弊端进行分析。围绕传统核心网测算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全面测算网络容量是模型运行的基础,结合这一基础还需要同时规划带宽。也就是说,传统核心网测算模型对用户差异性和个体性的考虑不够全面,由此开展的预测仅适用于较低终端形式和单一业务类型。在3G时代,网络中不存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变化的各项参数,这种情况下用户规模和数量的科学规划可依托用户数量、用户忙时附着比例等指标实现,需要满足的网元需求也可通过统计得出。但随着5G时代的来临,在对终端要求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传统核心网测算模型的实用性大幅降低,无法有效区别客户之间的特征,也无法针对性提供相应的终端类型,同时无法提供满足运营商需求的服务。因此,基于现阶段的移动网络资源,必须设法优化、改革、调整核心网测算模型,以此得到实用性较高的新模型,以满足移动运营商技术进步的需要。

2应对终端和业务影响的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路径

2.1基本配置路径。为有效应对终端和业务影响,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可从新型网络测试模型的构建入手,不仅需要结合传统核心网测算模型存在的具体弊端,还要重点关注终端需要连接的用户数量,以此评测初步规模,保证构建的模型有据可依。同时,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需要关注手机的转换比例、多项网络数据信息、不同品牌手机所占的市场比例和销量情况等,以此完成终端用户规模测算、设备吞吐率测算、设备容量测算。测算模型建设需要同时考虑非智能终端和智能终端的差异,并关注4G终端和5G终端的差异,以此明确网络承载终端变化,即可更好地提供支持,适应未来流量变化[3-4]。考虑到移动社交应用对网络的影响较为深远,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还需要设法降低这类影响,在与各类APP厂商开展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可以从精细网络建设、业务分流强化、网络动态评估3方面入手。精细网络建设需要关注5G手机的变化,不同区域存在的个性化业务特征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保证网络布局的合理规划,通过应用新技术、升级版本等方式控制信令风暴带来的影响。业务分流强化需要关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迁移,向4G、5G网络的迁移属于其中的关键,充分利用5G优势能够有效应对终端和业务影响。网络动态评估需要设法实现业务类型、用户终端、网络负荷的可视化,以此对网络性能进行动态评估,运营商移动网络的高效建设可结合规划支持实现;在运营层,运营商需要加强与APP厂商的合作,同时进一步开展多样化的探索。在与APP厂商的合作探索中,需要关注上文提及的微信等移动社交应用带来的影响,苹果手机建立的位置寄存器APNS便属于其中的代表,通过联合所有APP实现心跳的统一发送,即可有效延长心跳间隔时间,降低相关影响。也可以考虑与腾讯、阿里等企业进行合作,设法延长心跳包间隔时间,降低运营商移动网络受到的影响。在多样化计费机制的探索中,需要结合以用户收费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计费模式,结合5G技术发展成果重视电商、短视频、新闻资讯、综合视频、音频、商务办公等移动互联网应用,以此打消用户的困惑,更好地适应5G发展。在此基础上,不同移动互联网业务存在的网络资源占用即可通过计费手段更真实地反映出来,部分APP存在的不公平占用网络资源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规避。2.2基于5G的配置路径。应对终端和业务影响的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还需要关注5G技术发展,作为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5G用户接近2亿人,同时已建成约70万个5G基站。作为新型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在性能和频谱利用率方面均实现了飞跃性发展。相较于4G技术,5G技术的传输运行速度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无线覆盖范围、传输速度、用户的体验感也得到显著改善。通过结合其他无线通信技术,5G技术能够形成全新的移动信息网络,人们的网络需求可更好地得到满足,而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灵活性不断提升的5G技术可实现自我调整,终端和业务对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的影响在这种自我调整下能够有效降低,5G技术的智能化属性也能够有效提升运营商的移动网络性能。因此,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必须关注5G技术的发展,以此充分利用最新的发展成果,加快5G网络建设。

3结语

综上所述,终端和业务对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的影响较为深远。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基本配置路径、基于5G的配置路径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亚男.基于多业务的NB-IoT网络高并发接入优化方法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20,33(8):69-72.

[2]钟宜峰.基于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的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6.

[3]陈坤.终端和业务对运营商移动网络配置的影响研究[J].区域治理,2019(4):167,185.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8

1.1盈利大势所趋

通讯行业的盈利方式均以即时通信作为基本平台,然后发展其附加业务和服务,比如:QQ秀、移动梦网的QQ短信和腾讯QQ的虚拟货币,该些衍生业务和服务项目均给腾讯公司带来了非常大的利润。而雅虎通与MSN的盈利额并非雅虎和微软的主要方向,其主要盈利方式为利用用户流量,将用户的注意力放在消费即时通信的衍生服务上。据研究调查发现,今后即时通信的发展仍然以聚集用户为根本目的,但即时通信未来的收费方式将由免费—收费进行变化,而该发展方式十分有效。

1.2行业大势所趋

几年前据AC尼尔森调查发现,由于即时通信软件之间不能形成互通,导致许多互联网用户对即时通信工具出现许多的不满,一半以上互联网用户提出建议,希望不同属性的软件之间能够兼容和互通。自2006年MSN与雅虎通完成共通后,该现象得到了许多运营商的支持,即时通信软件互通已成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向。

2移动即时通信面临的挑战

2.1安全性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用即时通信软件扩散的病毒会对客户端形成或多或少的损害。针对企业内部用户,该安全问题也较容易出现,其中有可能伴随着公司的商业机密,因此许多公司已经开始监督员工的即时通信会话信息。确保安全属于即时通信软件的最根本的前提,所以移动运营商需创建一套健全的安全系统,确保互联网用户信息的安全。

2.2即时通信软件的互通

我国电信运营商移动即时通信业务的前景研究文/温静虽然部分即时通信软件已经出现互通关系,但是软件互通并未得到广泛普及。许多用户仍需于自身的客户端上装置多套作用相似的即时通信软件,并且采用不同的即时通信账号进行登录。马化腾曾说,虽然即时通信互通属于大势所趋,但不容易维持,该关系着安全、资费和技术等方面问题,要实现互通需根据统一标准的协议下的开放和互通。比如互联网的互通。

2.3计费方式

计算机时代的今天,即时通信软件营造出了许多功能迥异的服务,而计费作为其运营下去的支撑点,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实施阶段性集合的计费方法不仅可提升终端用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防止包月方式造成的具体业务额的下跌。

2.4即时通信对移动业务的冲击

Skype(讯佳普)属于一款网络语音聊天工具,其有着即时通信所需的作用,例如多人聊天、视频聊天、语音会议和传送文件,针对传统话音属于一个巨大的冲击,移动即时通信的语音功能将对移动的传统语音服务造成影响。于数据业务,即时通信提供商提供的信息,直接涵盖了移动当前的大部分重点增值业务,同时现许多信息属于移动运营商所没有的业务。实施即时通信业务的移动运营商需设计一套合理的计费方案,一边需满足用户的需求,一边需尽力防止收入额下降。

3移动即时通信业务的发展策略

3.1增强安全管制

针对用户信息的安全性,移动即时通信运营商需增强安全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移动即时通信的发展。即时通信用户间的个人会话信息应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同时应解决个人通信秘密和自由的关系,方便信息的维护。所以移动运营商将自身的特色作为优势,运用即时通信促进自身发展呈综合化和多元化,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3.2实现大规模互通

针对大范围的形式而言,互通指代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和互联网三者之间的链接,针对较小的范围而言,互通指不同的用户终端和不同即时通信软件间的兼容和联系。互通不仅仅局限在即时通信软件可在各不相同的操作平台上交流,而推向范围更广的即时通信网络承载平台,由初始的互联网开阔到电信网以及广电网,并且各网络之间存在着共通的关系。与此同时,即时通信服务所开设的工具应该呈现多元化,促使用户能使用手机、PCC和PDA等工具实现即时通信。

3.3整合多项业务

全新的即时通信服务和以往的纯文本不相同,全新的即时通信服务需整合语音、视频和文字等交流元素。新时期的即时通信软件能实现基础交流外,同时还能进行语言和视频的沟通,于数据传输、游戏、文件共享、个性化设置和娱乐等具有不断的创新。因此,多媒体化属于即时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将移动即时通信业务进行整合,例如服务和收费,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由个人应用向企业应用发展

随着个人应用市场的逐渐饱和,移动即时通信的目标销售市场可由个人应用转向企业应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地鼓励经济发展,至此企业建设的脚步不断前进,而即时通信可根据企业的工作性质,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创建,将个人应用发展到企业应用,进而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当今时代,许多大型企业与单位均逐渐采用多功能的移动即时通信系统作为日常交流和沟通工具,所以企业应用承载着无限的商机。

4结论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电信运营商;营销模式

1引言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步地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一种资源。人们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不仅可以随时浏览网络信息,还能够进行购物等多样化活动,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流程优化及营销模式转型,以适应网络时代。电信运营商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当前我国服务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需要高度重视如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通信消费的需求,谁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谁就有可能会赢得这个行业。本文从对电信运营商的分析角度入手,分析了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优化营销模式的一些有效措施。

2背景

2.1“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是指我们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将移动互联网与其他包括我国行业的各个相关方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新兴的领域里去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态模式。

2.2现状与挑战

所谓网络营销,广义上泛指电信运营商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向合适的客户,通过合适的渠道推送合适的产品或者服务,以期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包括营销收入、顾客保有等)。具体从电信运营商来说,其营销主要目的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客户的保有及增值,常见的案例如4G用户向5G用户转换、增装智慧家庭类产品等。第二,终端营销,常见的营销手段主要有预存话费换终端设备等多种套餐组合。第三,增量型营销,常见的如新增号卡用户、流量包营销等。在传统营销模式中,电信运营商通过实体门店与客户接触,营销相应产品,在新的生态环境下,入店客流越来越少,门店成本居高不下,客户精准定位不足,营销成功率有待提升。

2.3结合当前用户行为的优化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实现精准化、实时化、智慧化等多种营销管理技术和能力,就成为电信运营商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所述,总结和分析目前仍被认为必须优化的3个主要问题如下:第一,通过客服随销、企业微信、线上线下协同、装维随销等营销模式的建设,疏通自有、第三方、线上、线下的渠道,达到发展的目标,实现对企业营销的整体管控;第二,需要针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营销支撑系统的架构进行重新的优化,以满足其互联网化、实时性的营销场景;第三,需要充分整合电信运营商各项营销职责,共同打造从营销策划、资源配置、营销推广、执行到闭环评估的一套全流程管理体系。通过营销服务平台的模块设计,对系统的能力按照不同的角色分别进行归类和整合。

3全新的营销模式

3.1客服随销

电信运营商客服系统每日可接触到大量用户,可通过精准推送千人千面的商机推荐到话务门户系统,在用户呼入客服系统时精准适配和展示,实现客户代表在接话过程中的伺机随销,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满意度。客服随销重点在统一思想,强化客服全员“服务营销化,营销服务化”理念,明确不同目标用户群的“主推和次推”,区分话务中心各岗位的营销重点,同时通过营销支撑平台实现精准商机的推送。为保证客服随销的效果,一是可开展“远程把脉”精准服务,试点和线下社区、渠道共同开展全屋Wi-Fi等智慧家庭类业务精准服务营销活动,针对性制定营销话术。可在客服成立“全屋Wi-Fi精准服务营销”推进小组,组织宽台和外呼营销人员结对子,形成互补[1]。二是要强化员工的营销和业务技能。为使公司能够深度挖掘潜在用户的需求,不放过任何的在线营销机会,抽调各种营销小能手成立营销小分队,优化其营销脚本,提供各种类型场景推荐指引,结合在线维系工作,辅助全体员工开展在线营销,促进其在线营销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三是灌输员工指标意识,提升员工参与感。制定营销竞赛,在小组、培训等会议上向员工宣贯工作导向,按天跟踪每个营销工作完成率。不断地优化企业的营销激励手段和方式,明确企业团队领导者的奖惩规则,加强员工之间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企业员工的市场营销活动积极性。

3.2借力企业微信平台,创互联网化销售新模式

为促进客户服务向互联网服务化转型,客服营销团队可以利用企业微信“建立可信赖的客群关系、精准沟通、营销推广以及客户数据管理功能”的微信服务核心优势,开展企业微信服务,以优质、专门、高效的服务,为广大客户打造一个足不出户、无需营业厅排队等候、方便快捷的线上一对一专属客服服务平台。具体举措可通过制作微信营销人员的企业微信个人名片,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引导原微信客户逐步搬迁到企业微信上,面向更广泛的客户可以进行短信群发宣传,以及在公众号中上传企业微信营销员的地理位置资料和宣传,满足客户查询周边最近的营销人员需求。客户添加营销人员企业微信是在使用电信产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企业微信找到营销人员进行处理和解决,营销人员以提供专业、高效和优质的服务来满足顾客的业务和消费需求的同时,与顾客之间建立起可信任和信赖的联系,当顾客有业务办理的需求时,将会第一时间通过自己的微信寻找到企业微信营销人员进行办理,形成了商机。

3.3线上线下协同

为响应我国移动互联网化的需求,构建一个具备融合、生态、智慧等多种特色的综合渠道系统,可有效促进通信服务的能力、效率、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提高。可通过构建一个智慧门店运营的OAO协同网络体系,将线上的电子商务渠道触点和线下社区门店紧密地融合,实现了渠道服务优势互补,一方面,通过公众号、微厅、网厅、企业微信等线上向线下订单引流,为门店带来客流,满足线下门店商机获取、当面营销的服务诉求。另一方面,通过线下门店的上门服务,解决了线上快递寄送中存在的号卡激活和售后服务瓶颈等问题,提升了订单的响应效率、激活成功率,并降低实名制风险。通过OAO协同让线下服务网点能够精准地寻找到目标用户群体,在售后服务的过程中与目标用户之间建立定向服务的关系,在提高用户对服务的感知的同时也利用上门服务的契机挖掘目标用户需求,可开展拉新、导高、维系等二次营销,推动宽带、移动号卡、融合、智家等多类型的售后服务。OAO协同体系主要通过实施线上线下渠道之间优势的互补,提供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服务能力和渠道协同应用工具,推进线上线下渠道协作发挥合力,提升业务的发展和用户服务体验。可构建订单智能运营机制,支持根据订单收货地址、订单来源渠道、订单受理流程等信息,结合就近派单、定向派单的模式实现精准匹配、智能派单。同时结合订单智能调度机制,实现订单超时提醒、线下网点订单转派以及转派门店智能推荐,满足差异化的运营服务诉求[2]。

3.4装维触点随销

装维触点是可以有效接触到用户的重要触点,而且用户对装维人员的信任度与熟悉度比较高,随销成功率也比较高。为充分发挥装维人员的接触客户优势,提升在营销技能上的短板,可通过社区门店与装维人员结对的方式,由社区门店支撑装维人员的入户随销。具体可开发装维门店交互系统,事先设定好装维人员与各门店的对应关系,对接施工调度系统生成的施工单,自动触发沟通单。社区门店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沟通单下发的短信提醒。在装维人员上门前,由门店负责人查询目标客户存量套餐类型、名下副卡、高清机顶盒、天翼看家、宽带、近3个月消费金额等所有相关资料,均填写到沟通单上所对应字段。同时,门店根据客户的相关资料,形成初步的市场营销建议,然后把沟通单流转至装维人员。装维人员在接受到沟通单上所下发的提醒短信后,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的“工作助手”APP进入该门店系统,查看门店填写的用户信息和市场营销意见建议。装维人员上门后,再结合用户实际情况开始触点营销。施工完毕后,将所有相应反馈资料填写到沟通单中的反馈栏,完成闭环。“装维门店交互系统”可以使装维人员与门店之间的沟通成本大大缩短。系统使用前,装维人员查询用户实际消费情况和套餐使用情况平均需要耗费15~30min,并且部分复杂业务或者商机需要通过微信或电话与内勤、门店反复沟通。使用系统后,门店承担了查询和建议的工作,装维一般在上门前就能收到相关信息,同时大幅缩短了装维人员的准备时间,使得装维人员能更快地投入现场工作。

4业务支撑系统

4.1总体思路

在新时代“移动互联网+”大环境下,为有效支撑新的营销模式,电信运营商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全新的技术需求,通过对各种不同的业务场景进行梳理,要求营销支持平台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模块:触点模块、策划模块、执行模块、运行管理模块[3]。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打造一个从营销策划、资源配置、营销推荐、营销实施、营销考核与评价全流程的平台,掌握营销运作的最好时机与最佳触点,提高营销的成功率。①触点模块。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处理用户的各种资料,包括业务信息、使用信息、行为偏好信息、地理位置资料等数据,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多种类型及层次的客户标签,方便进行营销的目标用户的筛选输出,辅助人工决策。目前标签类型包括基础标签、应用标签、画像标签。②策划模块。按照营销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需求,支撑从制定营销目标、资源配置、申请审批、营销、产品下线等全部营销管理职责。③执行模块。直接接受营销活动的要求,完成营销订单拆解、落地等执行任务。④运行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各种渠道的运行,同时对整体营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时追溯监控和预警,并对事中、事后进行营销分析和评估,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4.2系统内部交互

策划模块主要负责对已经策划配置好的营销目标进行定义,配置营销活动,对营销信息进行管理,并把已经配置好的活动上传到执行模块。营销执行模块主要的功能就是收集和分析各类渠道发起的申请信息,并且要通过智能化的推广导向引擎对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营销的内容来设计和完成CRM等网络支持体系的交互。营销操作管理流程模块可以对整个营销的操作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及分析,其中包括状况质量分析、执行分析等[4]。

5主要创新点

5.1端到端的营销运营管理流程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服务平台专门为渠道量身提供从产品管理、营销战略规划、营销执行、营销质量监控评价分析等整个服务流程的开始到结束的解决方案和系统功能,实现从目标用户筛选、策略匹配、营销触点匹配、执行闭环评估全过程管理,从逻辑上我们可以分为如下2个模块:第一,营销口触点模块,主要负责采集和处理客户的各种资料信息,并通过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形成了各类目标客户的标签,精准圈定特定用户;第二,营销规划模块,根据企业需求制订具体营销计划,配置具体的营销规划实例。营销服务平台可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的营销模式对目标用户筛选、匹配策略与资源、派送触点、执行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需求。

5.2分布式的技术架构

首先,营销服务平台的数据库中心采取全云化和分布式部署架构,能够同时支持各个渠道的开发营销模式。其次,对核心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保障,由于各个营销的核心都是分布式部署,所以要求能够在高速并发率的应用场景下,通过独特的客户端自带流量管理监测控制器,严格地控制与CRM等多个核心系统的信息交互频率,避免了对于多个核心系统的客户端过载造成的宕机。此外,通过引进分布式结构化数据库等新兴技术手段,将一些常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同步,避免了高频次地与其他核心系统交互[5]。

6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以及营销服务平台的优势和功能,提出适应于新生态的全新营销管理模式,并就其作为营销支持体系的搭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通过搭建基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学习分析营销模式,达到营销目标,从而形成精准的营销客户群,丰富多样化的营销商品,实现各个渠道之间的协同发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晓璠,郑玉谦.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7):14-16.

【2】张敏.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转型策略和方案[J].数字化用户,2019,25(12):31,104.

【3】黄鸿飞.移动互联时代通信运营商营销管理模式探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9(10):62.

【4】高巍.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公司营销策略研究[J].信息通信,2019(07):271,273.

移动运营商范文篇10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运营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是商业模式,本文在分析手机终端、手机电视、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典型商业模式基础之上,探讨对运营商的借鉴性。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运营模式运营商

移动与互联两网日益融合,web2.0业务风靡全球,手机正成为新的互联接入工具。截止到2009年6月,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半年内增长了32.1%[1],而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上网人数将会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互联网企业围绕各主流业务纷纷走上多业务发展道路,并且快速布局移动互联业务领域。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合理布局,夺得移动互联产业链的主导权,从战略进攻角度和战略防御角度均有重要意义。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融合趋势从战略进攻角度:能够支撑运营商战略转型、增强用户忠诚度、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夺取产业主导权、增强业务创新能力。

从战略防御角度:一方面能够应对互联网企业的渗透压力。传统互联网企业布局移动互联战略,渗透电信领域业务,运营商需抵御互联网企业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能够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竞争对手进入互联网领域,获取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竞争力,逐渐侵蚀客户和收入。电信和联通利用宽带优势和固网运营经验,对互联网与媒体化具有自身优势。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是企业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高度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最终将增值的商品和服务传递到客户,并通过最优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同时使系统达到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商业模式的本质: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而这种价值创造逻辑包括顾客价值创造逻辑、伙伴价值创造逻辑和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逻辑[2]。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各细分领域的企业都在积极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中国移动集团副总经理鲁向东指出,“WAP网站没有正常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无线的信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肯定会比有线信道成本高得多,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不可能支撑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认为,“Web2.0的挑战在于没有商业模式,一年找不到商业模式可以,两年找不到商业模式也可以,三年、五年找不到商业模式就会出问题”;爆米花总裁吴根良说,“未来视频分享将插播付费广告”。

二、移动互联网典型商业模式分析

移动互联指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PDA或其它手持终端为接入手段,以无线接入方式,通过各种网络接入互联网(还是通过TCP/IP通信协议、WAP通信协议)。移动互联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终技术到业务的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推动,才能保障其持续健康发展[3]:(1)通道:访问速度;(2)终端:接入方式;(3)业务:产业链各方以合作、开放、共赢的态度开发出更适合移动终端用户所需要的业务。

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主要有五类:(1)通信类:语音、视频电话、PushtoTalk、公共无线局域网、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等;(2)信息类:资讯、手机导航等;(3)交易类:手机购物、功能集成、移动信用卡等;(4)娱乐类:下载、手机游戏、娱乐信息定制、FLASHDIY等。(5)移动互联类:移动社区、移动RSS、移动博客、手机邮件等。

本文选取三家移动互联细分领域旗舰企业进行深度研究,挖掘成功的商业模式,进而总结对运营商有哪些借鉴性。

(一)移动终端—iPhone与运营商合作分成盈利

第一,运营模式

iPhone运营模式第二,盈利模式。(1)与运营商合作分成收入。通过与运营商签订协议,终端销售帮助运营商提高用户规模和收益,所得到的运营商收入分成收入;合作销售终端收入。(2)增值服务收入:基于终端提供长期持续的内容服务,包括影音娱乐、应用软件、互联网应用等在线服务。(3)自有渠道(专卖店、网上商店等)终端销售收入。

(二)手机游戏—空中网按游戏时间和增值服务收费

第一,运营模式

空中网运营模式第二,盈利模式。手机游戏业务主要盈利模式:(1)按游戏时间来收费;(2)虚拟物品和游戏周边来收费。而百宝箱单机版游戏,主要以包月、一次性下载等收费模式为主,空中网和运营商收入分成模式。虚拟物品和服务通过第三方收费平台或是运营商代收费的方式付给空中网。

(三)手机音乐—TOM音乐与运营商分成音乐服务收入

第一,运营模式

Tom音乐运营模式第二,盈利模式。TOM音乐收入主要来自与运营商分成收入。运营商通过包月下载、流量等形式收取费用。

三、对运营商的借鉴

互联网行业的领先企业,在战略上都将向电信领域进行渗透,Google等企业的跨界战略已取得相当成绩,电信运营商以积极姿态应对这种渗透的战略与执行,日益紧迫。

在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已明显高于电脑,但手机用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使用活跃度处于较低水平,提升ARPU值是个难题,更好地从发展移动互联服务获益,大势所趋。

移动互联——获得价值以分享价值为前提。

对于各移动互联业务,运营商首先需要决策的战略是:是否完全基于自身的资源进行发展;对于一些难以基于自身资源进行发展的业务,不论是主导合作还是对等合作,均需要明确各业务的运营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是业务发展最大决定因素;伴随对“客户价值”理解的深入,所有使客户为我们带来价值的业务,都由运营商行使绝对主导地位,并不科学。有时,获得价值是以分享价值为前提的[4]。

按照市场当期获利性与运营商资源完备性(自有资源对业务的支撑完备性)两个维度衡量,运营商具体应采取的策略如下:

(1)运营商资源完备性强且市场当期获利性高的业务(比如:移动IM、手机邮箱等),应通过加速研发获得加速发展,在提升用户黏性前提下拓展收入。

(2)运营商资源完备性弱且市场当期获利性弱的业务(比如:移动商务、移动流媒体、移动搜索等),运营商应通过共享获益,以合作姿态提升市场获利性为主

(3)运营商资源完备性强且市场当期获利性弱的业务(比如:移动社区、手机广告等),市场未成熟,但紧握先入为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

[2]王欣,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探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