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3:31:44

药学教学

药学教学范文篇1

1.1课程安排改革。改革前的生药学安排在第七学期,是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唯一接触的与生药材有关的课程,但由于第七学期也是大部分学生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关键时期,学生课堂听课效果,课堂互动及课堂反馈效果不理想。但《生药学》不仅是某些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复试、执业药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内容,也是毕业生将来从事医药相关工作相当重要的知识及专业储备。因此,生药学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相当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生药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毕业生水平,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将本门课程由第七学期提前到第五学期,保障教学效果。1.2学时及教学内容改革。生药学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分散,知识点多为记忆性的内容,且条目相似容易混淆,历来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费时费力的一门课程[2]。生药学基本内容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生药化学成分及其生源、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技术,生药标准化的意义及生药的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各论讲述141种生药(按植物科属分类)的鉴定特征及分析方法。药用植物学为生药学的前导课程,也是学生具备识药辨药实践能力的基础知识储备课程,比如:生药大多来自于药用植物的根和根茎,如没有药用植物学基础,学生只知道根和根茎都长在地下,却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结果只能死记硬背。为了让学生既有良好的前导课程的基础,又能抓住课程重点理解难点,本门课程理论学时由30学时调整为45学时,加入药用植物学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内容,为各论各生药材的讲解奠定基础。通过学习药用植物器官的显微构造掌握各器官的共性,在学习各生药材的显微特征时,在其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其特性,即不容易混淆又省时省力。精简教学内容,重点讲述46味重点药材,其他药材的学习以自学形式完成,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条件和信息,告知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根据学习报告情况给出成绩,计入平时成绩。1.3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教师把自己所学所见的药材典故及案例引入到课堂中,避免满堂灌的现象,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生药材的全面深入理解与记忆。中药典故[3]的引入能够使学生们了解一味生药的前世今生,赋予药材生命力而更加鲜活。案例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如双子叶植物类生药星号药材细辛,我们引入了案例版生药学的案例[4]:药监局到某农村药店抽检药品,发现其出售的细辛为带根的干燥全草,认定该细辛质量不合格,要求立即停止出售。药店老板不服,拿出2000年版《中国药典》及一些中医药典籍,均表明细辛为全草入药。我们带着案例中产生争议的问题学习生药材细辛,最后解释案例是因为马兜铃科植物大多含有马兜铃酸,能引起严重的肾毒性,而细辛中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叶中,根及根茎中含量很低,所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细辛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由此与学生进一步讨论社会热点问题,17年的马兜铃酸事件,同学们虽然了解马兜铃酸有肾毒性,但当对中药毒性持何种科学态度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时,有些学生还会有一些极端的看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避免过于偏激或错误的思想,给出应如何对待中药毒性的客观合理的观点,弘扬中医中药的正能量。

2实验教学改革

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生药材的基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是生药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生药学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为了使学生完全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性实验技能,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展示生药材图片、饮片及标本以外还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内容,如准备多种生药材粉末,混合任意3种,通过显微理化鉴别确定生药材种类,同时每次实验课鉴别8种生药材饮片,包括生药材的名称、科目和入药部位,根据学生识别种类的多少计入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开展滨州医学院本草园药用植物实地观察,使学生对生药的基源及植物形态等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实验教学综合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药材识别与鉴定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生药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为我们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参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考试方式改革

生药学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获得生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得到相应的基本技能训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生药学的课程特点,我们对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方面。课程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30%,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自学成绩占总成绩的5%,通过交作业完成;生药材饮片及标本的识别,每节实验课每位学生识别8味生药材饮片,占总成绩的10%,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实验考核,学生通过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10%;实验过程评价,考察学生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出勤率及课堂整体表现,占总成绩的5%。终结性考核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本门课程为必修课,闭卷考试,试卷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考试后及时进行试卷质量及试题难易度分析,使考试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小结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基础课,同时也是内容枯燥,知识点繁琐,容易混淆,识记内容多的课程,所以课程要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的重要性合理地调整上课的时间及学时,重视前导基础课程的重要性,结合课程的特点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讲解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适当地引用中药典故和案例,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课堂的生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改进考试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科研思维方式,为后续课程及将来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适合药学本科专业生药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少青.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郑承剑,张宏,韩婷,等.《生药学》教学体会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7):61-62.

[3]张虹.一本书读懂中药典故功效及用法[M].中原农民出版社,2013.

药学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中医药理论

临床药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以具有专业教育背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过程、指导患者用药为特点,使药物治疗及疾病预防达到最合理化的学科。随着我国各级医疗单位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师在疾病治疗及药物合理应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县级及以上医院设立了临床药学科,配备了相应数量的临床药师,这不仅使临床药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还对其培养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中医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保障国民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各级医疗单位中,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的中医院占有一定比例,同时中医药也是很多患者选择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作为临床药师如何正确指导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这也对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所在教研室在临床药学专业教学实践及授课反馈中,发现补充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有助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理解生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有利于其未来在临床药师实际工作中对生药能熟练应用,突出临床药学专业教学特色[1,2]。

1中医药理论在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临床药学专业是药学类专业中与临床合理用药关系最紧密的一个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及特点,要求其掌握的临床医药知识范围更广、难度更深。生药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目前国内医药类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主要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药学》,内容以生药的植物来源、形态、采收时期、性状理化鉴别、药理学研究等为主,比较适合传统药学专业本科生。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来说,传统药学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生药学中占较大比例的生药植物来源、采收时期、性状鉴别等内容,在临床药师工作中应用较少,而药理活性、功效、用药禁忌及临床应用等知识,则是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在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及考核中,生药的功效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但是目前教材中药物功效部分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内容相对较难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因为没有学习过中医药理论,对生药的功效特点、配伍等存在一定困惑。学生对于传统中医药基础知识,如阴阳五行理论、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知识、药性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配伍中的君臣佐使等没有概念,导致在学习生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时无法结合中医药理论进行准确理解。因此,在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课程中合理、适当引入相关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必要性。笔者所在教研室根据临床药学专业特点,组织生药学课程授课教师学习、探讨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为使学生全面理解和系统掌握生药的功效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除对生药学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外,着重结合中医药理论讲解生药的药性、功效及临床用药特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文献及相关报道进行综合分析、讲解,使学生不仅掌握生药的基本性状、理化鉴别、炮制等知识,还对临床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临床生药学》教材的编著与探索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充分掌握适合本专业、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知识,是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师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及教研室相关授课教师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学生反馈信息,针对临床药学专业特色和学习特点,提出了编著《临床生药学》教材这一计划。我们先组织授课教师对接受生药学教学的临床药学专业班级进行调查,针对教材内容理解难易度、实用性、编排方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调查结果显示,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对生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内容存有一定困惑,对常见生药的毒副作用及急救措施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结果,结合未来临床药师工作特点,我们对《临床生药学》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将传统《生药学》教材中生药的植物形态、拉丁名、采集方法和时间等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缩减,在总论部分增加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着重讲解阴阳五行理论、八纲辨证、药性四气五味及配伍禁忌等内容。同时还对与临床应用联系较紧密的药理学作用以及生药的毒副作用、急救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补充,更新来源于生药的新药及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在总论中增加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后期各论学习中对生药功效及临床应用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生药学》教材编著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生药的药性知识和临床应用,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在教材中增加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外,编委会还提出以常用中成药方剂的临床应用为实例展开教学。筛选临床疗效确切、应用范围较广的各类中成药的处方进行案例编写,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常用中药制剂,按照生药组方构成和《药典》规定用量,参考相关文献、古籍等对其适应证、禁忌证进行总结归纳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生药的临床应用及常用中成药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解。学生通过对《临床生药学》教材内容的学习,可以从个体单味生药和整体中成药方剂两方面进行学习比较,对生药的功效有了从局部到整体的概念,为其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安全用药打下坚实基础。

3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特色

临床药学专业是药学类专业中具有较强特色的一个专业,同时临床药师工作与临床治疗、合理用药关系十分密切,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药学相关基础知识和临床用药知识。如何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对授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3,4]。

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的生药学教材和教学大纲,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我们提出在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中引入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并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开展案例教学、访谈等活动,使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目的是进一步强化临床药学专业教学特色,为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提供科学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岩,王健慧,段静雨,等.临床药学专业特色教育中生药学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2(3):73.

[2]王健慧.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内容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97-98.

[3]张春平,陈谱,乔红,等.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课程案例结合访谈教学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8):97.

药学教学范文篇3

1充分调研,根据对象特点和岗位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通常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时间较短,而开设的课程却较多,涵盖了医、药、护等多个专业的知识。而且,学员多来自基层部队,其素质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员基础薄弱,专业对口率较低,这是当前士官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状。《药物常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整合了药理学、药剂学、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且需要医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知识作为基础。在授课过程中,如何讲解才能让无医学基础知识的学员听得懂,成为教员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使授课内容更贴合部队实际卫生工作,学校多次组织教员到基层部队及医院参观,深入了解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岗位安排、卫生员主要工作内容、日常药品管理、常用药物(营连常备基本药品和背囊携带药品)等。这样,教员对岗位需求及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计课程内容。同时,针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的特点,对《药物常识》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修订。精简过深、过细的内容,严格围绕部队常见、常用药物展开,以代表药品的说明书内容为“主线”,加强药物成分、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学习,体现授课内容的实用性。此外,采取药房见习的方式,让学员实地了解与部队卫勤保障相关的知识内容、操作技能等,如调剂药品时的“四查十对”、药品的仓储管理、特殊药品(麻、精药品及高危药品)的管理等。

2选用专科临床药师授课,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

“无缝对接”为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体现授课内容的实用性,我们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药物常识的课程不是常规地由学校的药学院承担,而是交由附属医院的药剂科承担。由工作多年,且具有丰富临床药学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临床药师进行授课。各系统章节由各专科临床药师专门负责,如呼吸科药师负责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科药师负责消化系统药物等。同大学专职理论教学的教员相比,附属医院的临床药师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及规范化培训,且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对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更贴近临床实际,对药师服务临床的认识更为深刻[2]。而这种认识和实践经验是院校教员在短期内难以学到的[3]。专科临床药师对本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常用药物都非常熟悉。因此,能更好地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进行授课,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丰富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传授给学员,有利于药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更利于学员理解从以“药品”为中心向“药品—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4]。临床药师还可以按照临床诊疗思路去引导、启发学员,使其逐步熟悉诊疗路径、方法、程序,从而不断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3充分考虑对象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预选卫生士官医学基础薄弱,而药学知识本身又较为枯燥,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很容易让学员心理产生厌烦。为充分启发学员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我们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多数预选卫生士官学员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适当的案例引导下,可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式的思考,再配合教员的讲解,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因此,案例式教学对预选卫生士官是最佳的选择。教员们精心选择恰当、生动、具有代表性的临床药物治疗案例;用心设计,增趣设疑,以问题为导向,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病例,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使学员逐步理解并掌握各类药物的特点、临床应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模式和药学知识应用能力。

4加强交流互动,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讨论、提问、模拟、演示等多种方式,增强趣味,加强互动,力争让学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问题。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与学员交流,认真听取学员的反馈意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结束后,对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满意度由2014年的70%左右提升至2016年的80%以上。说明持续改进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军队改革的深入进行,卫生士官教育正向着实用性、复合型发展。教员应从实际出发,以部队卫生士官岗位任职需求为导向,围绕卫生士官胜任本职工作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根据教学对象特点,不断探寻适合预选卫生士官培训的教学新模式,改变学员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提高学员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好适应部队卫勤保障需要。

【参考文献】

[1]支国成,蒋鹤生,燕颖军.关于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改革探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3):271-272.

[2]余瑜,杨竹,赵春景,等.药物治疗学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4):341-345.

[3]蒋君好,李勤耕,曾渝,等.构建院校合作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J].药学教育,2011,27(1):11-13.

药学教学范文篇4

1课堂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

除了演示教材本身的内容外,CAI教学中还可添加大量的相关基础学科内容、临床病案病症以及现代中药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1-2]。如中药学中活血化瘀药、祛湿药、祛痰药、消食药、补益药等都常配伍行气药,为方便学生理解可在相应章节的CAI教学中添加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知识: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湿邪重浊粘腻,易于阻碍气机;痰随气机升降,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消;食积内停,易致气机不畅,气滞则食积难消。再如学习清热燥湿药时,可用超链接或音频的方式复习六淫中火、热、湿的致病特点,从而明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意义;也可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肺热、心火、胃火、胃肠湿热、肝胆湿热等具体病症的临床表现,为讲述相应药物的主治奠定基础。大量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加入到CAI教学中,使表现形式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加深其对每一味中药的记忆,对于具体中药能够达到知其名、识其物、治何病,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同样是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羌活和藁本善治太阳经头痛,疼痛部位多是后头痛牵连项部,巅顶头痛甚者更是多用藁本;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疼痛部位多是前额头痛以及伴随牙龈肿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疼痛部位多为头之两侧,连及耳部。如果仅凭教师口头描述这些疼痛部位,学生的印象不深也不容易记住,CAI教学中加入相应的经络走向图,辅以动画的形式,把以上药物治疗头痛的具体部位与脉络走向结合展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

2模拟实验教学,提高兴趣

我们利用多媒体手段以视频、图片、动画、讲解的方式,情景呈现中药学中的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中药学总论中介绍的用量,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描述中药剂量的词,如估量词匕、勺、盏、撮、溢、束、握等和拟量词麻子大、小豆大、枣大、蛋黄大等。CAI教学能直观地呈现药物分量的多少,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古籍时,对古医籍中的一些中药剂量特殊的描述方法有一个准确的量化认识。再如中药的煎药方法涉及许多的实验物品和实验条件。对于学习中药学课时较少的班级来说,没有足够的时间能让他们对每一种煎煮方法都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CAI教学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通过模拟仿真,将汤剂的煎煮过程、特殊药物的煎煮处理过程和机器煎药模式完整地呈现出来。

3使中药术语及难点易记易懂

中药学中涉及大量的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等课程中的内容,而且药物本身具有多重功效,学生在学习时经常觉得理解和记忆困难[3]。因此在课堂上要适当运用合适的比喻,再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加以说明,辅以一些直观的方式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止血药这一章中有一节是化瘀止血药,在学习这节药物时,学生们会提问:这些药物为什么会同时具有止血和活血化瘀看似相矛盾的两个功效呢?首先,给学生说明化瘀止血药主要用于瘀阻经脉,血不循经而妄行外溢所致的出血证及其他出血而兼瘀者。然后,在课堂CAI教学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瘀阻经脉所致出血证的形成过程,可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模拟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运行,当血管壁上有沉着物时(似中医的血瘀)势必影响血液的运行,造成血管壁的压力增大,最终导致血管壁破裂出血。化瘀止血药可消除血管内的瘀滞,使血液恢复正常运行,减缓血管壁上的压力,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再如中药有许多有毒的药物,为了让学生重视以及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可在CAI课件的制作中加入中药中毒时出现的一些临床症状的视频,如马钱子中毒时出现的典型苦笑状态(口角向后牵引),以便学生今后工作明晰中毒原因,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

药学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医院药学;药师;教学培训模式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药师是整个医院药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药学教学工作不仅要满足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还需不断改革与探索医院药学多元化服务、差异性服务以优化患者治疗结果的人才培育模式。目前,我国的临床药学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规范化培训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借鉴国外药学实践与药学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1],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优化调整,但学术性教育转型以及临床药学专业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致使人才培养的产出质量尚不能真正满足医院药学实际工作的需求[2,3]。因此,职业化培训与继续教育已成为提升医院药学人才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我国卫计委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4]、《医院药师毕业后教育大纲》[5]等系列工作文件要求,结合某院药学学科博士授权点、北京市住院药师培训基地、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学本科及多所院校的药学本科生带教基地等教学模块,依托医改前沿阵地的丰富资源与经验优势,将不同培训对象的教学培训经验进行总结。针对教学方案实施细则不够具体、教学对象缺乏学习主动性,教材不够完善,教学实施过程尚存随意性、师资自身能力与带教能力有待提高、主观性较强等实际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利用PDCA原理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初步探索出系统化与层次化的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

1层次化的培训目标

构建多元化的药学人才队伍才能满足医院药学职能的不断延伸和发展,除配备药事管理和药品供应保障的药师以外,能够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相关的合格药师。医院药学教育需从职业化教学为出发点,兼顾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知识技能的需求,制定适合自身职业化需求的教学培训目标。医院按培训对象的差异性,将培训对象分为5个层次:住院药师学员、药学研究生、药学本科生、药学进修生、药学工作人员,见图1。5个层次培训所需达到的目标各有高低不同,但培训过程与培训要点互有交叉,共性的内容设置了普适性的药学基础培训,包括各类人员都必须掌握的药品基本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医院药学工作流程等内容,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则更多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的运用,包括参与患者用药教育、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临床实际用药的指导与规范等内容。

2教学管理中的制度工具

注重发挥“管理出效益”的管理理念在教学工作的应用,从而加快教学成果的产出。首先,强化教学管理过程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日常管理遵照《北京地区专科医师(药学)培训细则》《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的药房管理规范》《医院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制度》《休假与考勤制度》等相关规定执行。同时,按培训对象的层次性明确培训目标、培训模式、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带教师资与日常工作管理的相关内容,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教学培训对象的教学规范与制度管理体系,为药学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规划化的制度保障。医院组建了药师培训指导工作组,成员包括药事部主任与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各级药师的培训计划、监督及指导工作。药师培训指导工作组严格执行月度的例会制,阶段性的总结与解决现有问题。另外,优化师资团队的结构与质量,公开选拔具有优秀品质、较高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与带教能力的药师担任师资。以药师分级为依托,发挥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体系在教学管理流程中的促进作用,细化绩效考核标准与方案,将教学工作量、教学能力、教学成效、学员阶段考核成绩、学员满意度作为绩效考评的主体,实现教学工作的专岗专责与优劳优酬的绩效模式,更合理地配置与发挥师资能力。通过上述举措不断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将医改与科室发展经验运用于基地建设与教学,完善教学培训与轮转的制度与内容,以科室大发展带动师资与学员的能力提升,初步取得了基地教学水平与人员能力协同提高的共赢,做到教学相长。

3教学方法的临床实用性

目前,药师执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联系不够紧密,一方面来源于传统的药学教育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际缺乏结合,缺少医院药学工作技能与实践经验的指导。另一方面,很多新入职的药师与学员从事医院药学一线工作时间较短、对药学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基础不牢。因此,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计划,从实例中提取典型的教学案例和实施要点,采用互动式教学有效引导学员思维方式,活跃教学气氛,进而不断巩固教学结果。

3.1教学内容与计划的科学性

药事部通过“普遍提高、重点培养、勇担责任”的举措,建立了由“内”(科室、部门、组内培训)到“外”(出国进修、外出进修学习)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更个性化与科学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与计划。首先,综合评价药学学员层次、教育与工作经历、知识技能水平,以科室→部门→带教师资→药师为主体进行设置培训计划,具体将培训划分为:全科培训、部门培训、精英药师培训,师资培训与基地学员培训、新职工入职培训等专项。按照岗位目标、理论基础、技能应用、药学前沿四个层次设计教学内容,涵盖必修项目与针对性的可选项目,涉及药品调剂与用药指导、临床药学服务、药品风险管理、药学科研等方面内容,初步实现自上而下、由大及小、由广入微的教学模式。普适性的全科培训适合于全体药师,既包括医改政策、国内外药学现状与进展的解读、药师基本知识与技能、药学部门的管理经验交流、个人能力与修养的自我提高、团队建设与核心竞争力、药事管理指标考核等内容。其次,各部门的基层培训更加突出岗位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药学实践的环境与条件,在门诊药房、病房药房、临床药学等部门的轮转实践中发现知识点,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使参培学员更快地适应医院药学的工作内容[6]。例如处方点评、患者健康用药大讲堂、门诊用药咨询中心,门诊药历、药讯专刊等形式多样的药学服务模式,锻炼了师资与学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基层培训在药学服务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精英药师培训主要针对住院药师基地的带教师资与研究生以上学历骨干药师的集中培训,以讲解题目的价值意义为突破口,进行重点掌握的知识点相关用药案例模拟,着重围绕临床思维的培养。精英药师培训中加入医院药学学科建设、领导力与高效能团队、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科发展储备后续人才。新理念、新知识、新能力得以在各部门之间、师资之间、学员之间进行传递,起到小范围的提高带动大团队整体提升。于此同时,入职后的岗前规范化培训让学员更快、更深入地了解医院药学的本质与功能定位,使之更顺利地融入到实际工作[7]。岗前培训一般采取活泼、生动的交流形式,内容更具引导力与亲和力,由经验丰富的药师分别从职业心理、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细则、医院与科室发展进程的人文教育、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引导,使新学员充分认识医院药师的职责与任务,有效帮助学员更快地完成心理过渡期与适应期,使学员突破迷茫、发挥主动作为,有目标、有计划地完成医院药师的培训内容,完成自身的职业定位与规划,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与积淀。为不断提升团队整体的教学培养水平,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与科室发展的需求。药事部兼顾“引进来”“走出去”的培训策略,外派药师参加院外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与学术会议。同时,拓宽药师与外界的交流渠道,邀请医院药学专家进行经验的分享与指导,使学员更加深入了解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更切合实际地制定职业规划。积极与美国布朗大学罗德岛医院、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等国外学术机构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培养学员完成培训记录、学习心得与科室建议的分享,将外部培训式教学变为更深层次的解读与归纳,借鉴国外医院药学管理与药学服务的经验,探索与国外医科院校联合培养高素质医院药师的新模式,实现学员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的快速提高,满足新形势下科室发展的需求。

3.2教学方法巩固教学效果

目前,医院的药学教学方式主要以导师制教学和轮转制为主。导师制教学方式主要针对科学研究型的本科、硕士与博士生的专项性教学,以导师的专业方向作为科研目标进行研究专项的培训与学习,不断完善专业方向的数据与研究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与能力。轮转制的培训主要针对住院药师基地学员与毕业后刚刚进入药学部门工作的药师,以药学部门的岗位职责与专业技术为教学内容,在岗位轮转过程中,直接面对临床与患者,培养与锻炼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导师制教学和轮转制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综合地、相互合作和交互式学习,通过实际用药案例,引导学员掌握药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并熟悉医院药学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课堂上的活跃教学气氛是基于问题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发动学员积极发表意见与建议,使大部分学员提高专注力,相比于以往传统的以讲课人为主要发言者的大课授课形式,教学模式更加灵活,互动交流机会更多,教学内容更具个性化,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带教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发挥引导、示范与监管作用,师资的带教能力也得以提升。医院药学教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是临床药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综合体现导师制和轮转制的教学。已有多所高校设立临床药学专业,特别是很多医院作为卫生部临床药师师资和学员培训的双基地[8-10]。临床药师基地的同质化与标准化已成为临床药师培养与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医院内部临床药学教学的规范性与实效性更凸显紧迫性。我院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以临床案例分析为引导的药学监护教育,促进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的协作,提升多学科会诊的药学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培训效果与卫生部临床药师师资和学员培训双基地教学初步接轨。

3.3评估工具对教学成果的验证

发挥药师培训指导工作组的教学质量评估作用,着重强调对实践能力与技能的考核,主要包括:入岗培训考核、组内阶段性的月度与季度考核、轮转出组考核、出科考核,科室层面的年度考核,主要使用药学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题库,随机选取试题的方式,全面考核药师调剂能力、药物咨询和特殊剂型药物用药指导技能、药事管理和药品质量管理技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和评估技能及临床药学等关键技能。同时,通过模拟考场、应用案例教学方式重点考核审核、调配发药、用药教育、处方医嘱点评、不良反应报告、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等技能考核,从而确保“三基”培训的成效[11]。对于临床药师专业的专项培训更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多以现场提问等方式,定期检验药学查房技能、检查药历书写情况,注重临床的表现与应变能力,规范的步骤流程进行考察评估。利用岗位技能比赛与练兵、知识竞赛、教学授课比赛等方式检验教学成效。每半年进行一次岗位技能练兵,并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药学技能比赛,内容涵盖药事管理实例分析、临床用药典型案例讨论、处方医嘱点评问题解析、药品制剂调剂及质量检验等内容。使学员通过技能比赛更深刻地熟悉与掌握药学相关的概念、用药原理。以期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代训的效果,促进药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通过理论知识与技能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检验教学效果。

4药师队伍能力水平的逐步提升

通过上述举措,针对不同层级培训对象构建系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方式更适合于医院药学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需求,药师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药师在处方干预质量、用药咨询、保障患者安全用药以及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了更为重要的“把关作用”,处方不合理率从2012年9月之前的超过15%降至目前的0.3%,体现药师价值。2013年至2015年医院药师基地考核的通过率为100%。更多药师的优秀能力得以展现,在2015年北京市“技协杯”药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团队、个人冠军、亚军的奖荣誉称号,荣获北京市药学会“创新管理之星”、“药学服务之星”和“临床药学之星”称号、中国药学会青年医院药学奖、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培养项目等优异成绩。医院药学培训的模式经过尝试获得初步的经验与成果,但在内部教学内容的衔接与侧重点的确定、师资带教经验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医院将不断完善医院药学培训体系,从教学培训目标、培训制度、计划、考核等方面持续改进与优化,实现教学目标并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医院教学体系,力争为医院药学输送更多业务精、技术好、素养高的优秀药师。

作者:安卓玲 苏晔 张东肃 刘河 刘丽宏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参考文献:

[1]MichaelF.Powell,张伶俐,全淑燕,等.美国医院药学教育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5,26(13):1729-1735.

[2]程希印.不可或缺的医院药学继续教育[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药房管理分会学术年会,2013.

[3]刘瑜新,宋晓勇,张永州.从医院药学角度对我国药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药业,2013,22(2):38-40.

[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J].中国执业药师,2011,8(3):41-44.

[5]吴永佩,颜青.医院药学毕业后教育的继续药学教育.中国药师,2000,3(1):10-14.

[6]王晶,葛卫红,张晋萍,等.医院药学部药学实习带教工作的思考[J].中国药房,2012,23(8):767.

[7]张颖.医院药学人员岗前培训内容与形式刍议[J].食品与药品,2013,17(5):377-378.

[8]张婧,李丹露,胡宝荣,等.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模式浅析[J].中国药房,2015,26(12):1721-1723.

[9]朱曼,郭代红,孙艳,等.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1):53-56.

药学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医药分开;临床药学服务;课程改革

医师的多点执业、自由执业、医药分家、药品零加成、两票制引发医院处方外流,催生了医院药房托管的经营管理模式,逼使药品从业人员正在向提供临床药学服务方向转型;但因医、药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完整,无法帮助患者在面对品类多样,剂型多种的药品做出满意的选择,尤其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指导用药及后续用药咨询时突显的专业技术服务已难于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分析当前教学存在不足,探导新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顺应未来的药学服务模式。

1传统药学教育存在不足

传统药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研究,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是以化学为主线的关于药品研发、生产与检验,关注的是药品生产质量与产品服务,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对药理学学习仅停留在基础理论的层面上,缺乏临床思维与技能,无法与临床医师、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推荐药品和指导用药,难于信任以“患者为中心”全程化的药学技术服务。不懂门诊常见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结核,消化系统疾病中胃炎、胃肠炎、肝炎,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看不懂实险室和特殊检查报告单以及医疗文书内容[1]。

2基于工作岗位内容要求探导药学教育的课程改革

2.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已从传统的“药品保障型”向“药学服务技术型”转变,医疗行为从医病到医人、从个体到群体的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注重药物与人的关系[1]。“医药分家”、“零加成”、“两票制”带来处方的外流,如何帮助学生清醒认识正视自身不足,如何熟知临床专科常见疾病发病机理、治疗流程及要点,在医师作出诊断同时,药师能“开方”,为达到个体化临床治疗效果,思考首选药品是什么、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药风险评估等是当前药学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面临的神圣使命与职责[2]。2.2启动新的课程设置。调整专业核心课程减少传统药学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学时,增加临床专科的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学习。处方的审核,用药的评估、用药咨询、用药的干预及疗效的追踪,参与查房、参加疑难病案讨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与实施是当前药师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3]。医师的专长是对疾病的诊治开方,对结构复杂、品类多样、剂型多种和质量要求严格的药品难以全面掌握,常在开方时出现: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给药途径与病情轻重不适宜、给药的时间及间隔不正确、用药对象不适宜等。增设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理学、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诊断学、循证药学、药学伦理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和人的关系、给药方式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力求满足药患彼此间应有的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的服务。2.3临床实践性教学。除按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实习时间外,对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学生还应同步组织到医院药房、住院专科病房见习,选择固定的1~2个的临床专科病房或就某一类药物如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围手术期药物的使用监测,由临床专科医生、临床药师实施带教指导,参与日常药物治疗实践,熟悉临床岗位工作[4,5]。医院药房见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处方进行形式审核、用药适宜性审核,调配核对处方与发药能力,学习处方点评要点,熟知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掌握特殊药品、高危药品、贵重药品、有贮存要求药品的管理与使用,学会使用行业的服务语言与沟通技巧解答、指导患者用药,提供用药咨询的服务[6]。住院专科病房见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临床药学服务,熟悉临床常见疾病或慢性病的诊疗流程、临床的症状、实验检查,依据患者病情和检体诊断商讨、调整治疗方案与实施,给予用药建议和用药指导;较熟练阅读医疗文书,学会药历的书写,参与对危重患者急救,病例讨论及对重点患者用药监护[1,5]。2.4采用多途径教学方式及加强实践技能和综合知识应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学习软件,选取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或病例为中心教学法(CBL)、小组讨论(SGD)教学法及药物整合(Med-Rec)模拟教学法[7],通过学院的模拟药房、模拟连锁药店,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临床专业的医师、临床药理师线上或线下方式授课。教师围绕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准备典型病案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临床访问、对典型病例药物治疗分组讨论、解答,包括临床症状、检查、临床诊断、诊疗路径重点与难点,选择药物的依据、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过量等制作成PPT。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修正或补充完善。教师作出点评后整理、归纳汇编再发回给学生共享学习[4]。如审核处方教学:由授课教师简介患者病情,布置存在有形式性和用药适宜性审核错误的处方,让学生分组(5人/组)完成处方综合审核的任务,解答路径包括【处方审核】是否合格,【原因】分析原因,【处方分析】对使用的药品进行分析点评。学生通过在“学中做,做中学”的多渠道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岗位工作综合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

3结论

药学教学范文篇7

一、采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roblemBasedLearning,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1969年加拿大首创。该方法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把学习设置为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有意识的研究,能够学习到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收获的大小与学生付出的多少成比例,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越多,收获也就越大。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面对种类繁多的中药,感兴趣的内容也不一样。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使教与学能够互动。为此,笔者把提出的若干问题。先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然后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再提出若干问题,如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是否有科学道理,现阶段有哪些现代的研究成果等。如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一次大剂量或小剂量长期服用,可对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国际上对所有含“木通”的中药材和成药采取了全面封杀的措施,2005版《中国药典》也予以删除。通过这样的事例,让学生自己找出还有哪些常用中药有毒,对身体产生毒性的原因是什么,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综述,作为部分考核成绩。选修《中药学基础》课程的学生以临床专业、临床7年制学生最多,他们表现出对临床病例很感兴趣。问题提出后,笔者针对学生查阅的临床报道病例,提出几个问题。例如某患者,男,49岁,因心悸失眠,用民间验方朱砂(9g)加水煮猪心(1个)食用,分2天4次服完。食至第10天,心悸失眠逐渐好转。连续服用1月余,出现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自认为是胃肠炎,曾口服土霉素等药物,症状缓解。继续食用朱砂煮猪心1月后,出现全身无力,双下肢浮肿,蛋白屎,少屎,逐渐无屎。血尿素、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均明显升高,肝功转氨酶升高,血钾升高,血糖降低。诊断汞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要求学生查资料解释为什么会导致汞中毒,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是什么,朱砂的临床应用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如何避免上述中毒死亡现象的发生?在讲解清热泻火药石膏时,笔者还举例临床单用生石膏治疗高热、超高热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停用其他一切退热药物,58例患者,体温在24小时内下降者18例,在48小时内下降者23例,在72小时内体温下降者15例,总有效率95%。笔者要求学生查资料解释为什么生石膏可以治疗高热?生石膏和煅石膏在临床上应用有何不同?通过若干实例,唤起了学习西医、西药学生对中药的浓厚兴趣,使很多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中药的应用价值。

二、结合PBL教学法,精心编排各章教学内容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于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在中医院校中药学课程都在100学时以上,主要围绕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基本知识包括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常见中药的分类、来源、炮制、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基本理论主要指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是要根据中药理论明白药物的配伍,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以及中药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三基”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标准,将药材按临床应用情况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在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分析、比较、综合、前后连贯并结合药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的目的。笔者在授课中注意与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这对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大有好处。在授课方法上,教师针对不同内容采用启发式、精讲式,如以“性能-功效-主治”为纲,将其他相关内容一线贯通。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在学习每章的重点药物时,运用药性理论对其药性详加分析,掌握主药后,以点带面,就可以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该章药物的基本内容。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解决难点,阐发疑点。有些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门课程可能是他们接触中药的唯一机会。本课程除了采用药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外,还通过主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加以提示,使临床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药的作用。例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病变,从而引起的一种细胞株病。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应用中药诱导凋亡剂雄黄,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一定的疗效。患者在原用羟基脲(HU)剂量的基础上,加用雄黄口服胶囊(每粒0.25g,)每天0.3~3.75g,分次口服,待症状完全缓解后逐渐减少羟基脲用量,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早在1970年代,根据民间验方制成的癌灵一号内含砒石和轻粉,用于治疗白血病和其他肿瘤。1990年代用癌灵一号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2例,其中9例已存活10年以上。砒霜经胃肠道口服毒性较大,若采用非胃肠道给药,如静脉滴注、肌注、瘤体注射、动脉介入等方法给药,则毒副作用明显减轻。近10年来,砒霜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引起了医药界的高度关注。目前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已获得我国SDA和美国FDA批准上市,可用于白血病和其他肿瘤的治疗。在介绍莪术药材时,笔者简单介绍了莪术油,从行血破瘀中药莪术中提取,对癌细胞有直接抑制和破坏作用,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能促进肿瘤的消退。临床上,用莪术油中的榄香烯乳注射液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结果比单纯化疗组疗效高,患者生存质量也优于单纯化疗组。也有报道用莪术油治疗肝癌也取得良好效果。在介绍姜黄药材时,笔者选择公认具有抗癌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的姜黄素为例。其在治疗癌症方面,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被认为是治癌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和价格低廉的药物。美国国立肿瘤所已把姜黄素列为第三代癌化学预防药,并列入美国药典,国外已有成药面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研究已进入临床四期,姜黄素降低甘油三酯、血胆固醇,疗效高,效果好,结果令人满意。通过这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临床难治疗的疾病,有时采用中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唤起学生对传统中药浓厚的探索欲望,为将来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更好地弘扬我国的宝贵医学遗产奠定了基础。

药学教学范文篇8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哈尔滨医科大学2006级临床药学专业的全体学生52人,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52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47份。

2.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通过了解带教临床药师、参与实践的临床药学学生的意见和参考《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药学实习测评手册》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情况:调研学校、临床实习基地、带教教师以及临床药师等是否重视临床药学专业的实习,是否了解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实习过程中希望能涉及到哪几个科室等内容;(2)实践要求:调研学生是否深入了解药物使用情况,是否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是否参加日常查房、病例讨论,是否掌握药例的书写等内容;(3)时间安排:调研实习时间安排40周是否合理,在大学五年级安排学生实习是否合理,轮科过程中,在每个科室实习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等内容;(4)考核指标:调研药历评分标准是否合理,病例分析的评分标准是否合理,药房出科考试难易程度如何,用药教育的评分标准是否合理等内容。所有问题均为选择式问题。

3.数据汇总与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向录入。经比对确保录入信息无误后采用SAS9.1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二、结果和讨论

1.实践要求

接受调研的47名学生中分别有27人(构成比为57.45%)、37人(构成比为78.72%)、31人(构成比为65.59%)认为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参与会诊、为医护人员提供药学信息三项实践要求对专业知识要求过高,本科学生难以胜任;其他实践要求则获得大部分学生(构成比为89%以上)的认可。调查显示:所有参与本调查的临床专业学生认为掌握用药教育书写要求是有必要的;有97%的学生经过实习以后,认为掌握药历书写要求以及熟悉常用药品的有关知识是很重要的;97%的学生同意参与日常查房;在这些调查项目中,只有21%的临床药学学生认为参与会诊是有必要的。学生认为深入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参与日常查房、参加病例讨论等要求有助于灵活掌握临床用药知识和全面了解临床疾病诊疗过程,能够为日后从事临床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掌握药历、病例分析、用药教育的规范书写是未来成为临床药师的必要条件,同时在书写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对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等临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考核指标

调研显示:大部分学生(构成比为95.0%以上)认为药历、病例分析、用药教育的评分标准清晰明确,但有16人(构成比为34.04%)认为每个月两篇药历书写的规定对学生压力过大,无法保证质量。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接受调查问卷的所有学生对药历的评分标准都清晰(构成比为100%),97%的学生对病历分析的评分标准清晰,95%的实习学生对用药教育的评分标准清晰。然而学生普遍认为药历的书写要求较高,且内容繁琐,每个月两篇药历对学生压力过大。由于部分科室要求掌握的疾病种类较少,每月两篇药历的硬性规定会导致药历所涉及的疾病出现重复,对学生临床用药知识的掌握并无明显促进意义,只是增加了实习学生的课业压力。本校首次制定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药房出科考试、药历的书写等内容,主要倾向于对学生临床药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而对临床疾病诊疗知识的考核则略有欠缺,因此有部分学生建议增设临床病房出科考试、安排定期病例分析讨论,以加强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除了对所调查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回答以外,部分学生认为在实习的时间安排上,应给予适当的调整。40.43%的学生认为在第五年进行临床实践与学生的就业找工作和考研的时间有所冲突,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宝贵的实习时间。

三、建议和结论

1.合理调整实习要求,扩大自主学习空间

由于本科学生尚不具备足够的医学专业知识,因此过高的实践标准,例如要求临床专业实习生直接参与会诊、为医护人员提供药学信息以及介入临床药物治疗等工作,势必会给实习学生和带教医师都带来较大的困难和压力,应当予以取消。可建议学生自主选择,以旁听的形式参与到这些临床工作中,以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践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必须走进临床,掌握、积累常用药品的用药知识,熟悉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主动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药学信息。针对学生提出的实习时间与找工作和考研有冲突的问题,建议适当调整实习时间。尤其在进行临床相关专业知识授课期间,应适当采用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周的形式,在大学四年级时候,适当增加进科实习机会,让学生先了解实习过程,需要掌握的主要实习内容。这种临床进科实习周形式的教学方式,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也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的时间冲突问题。

2.增设考核项目,完善考核标准

药学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中药学;必要性;教学改革

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中药学就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性能、功效及临床作用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情怀,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让学生接受正确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1]。目前,多数高职教育的学制短,在校学习时间短,还面临实习就业、对口升学、深造等实际问题,所以进行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必须遵守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课程体系的安排不仅要突出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要体现出学生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是将未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2-3]。

一、目前高职院校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方面问题

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习目标不明确,无积极性,求知欲不强等现象。学生自身的基础较差、好玩,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由于以上原因,为了保证学生的出勤率,高职教师经常把课堂出勤率作为成绩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但对大多数学生听课效果不佳。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学习规定的内容。课堂听课成为习惯,缺乏主动自主学习意识;课堂讨论不善于提问,缺乏主动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以获取高分为目标,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和学习提升动力。

(二)教师方面问题

受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长期采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和体系。教师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习惯以传授知识为主,不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的需求,忽视学生能动性的培养,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被动接受,机械地灌输知识,很难产生学习热情,学生不易理解掌握,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教师授课方式呆板,缺乏教学热情。情况如表1: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为主。例如:在学习各味中药时,老师是按照自己授课计划所规定的学时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中药认识度、接受能力不了解。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功效及对应临床应用,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至于考试结束后自动忘记了所学内容,也不会动脑思考。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单一。大部分教师在期末考试仍主要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作为学生学习中药学课程的成绩,而忽视了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现行的教学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4].

(三)学校方面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中药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无法与社会接轨,课程安排不能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课程编制缺少特色。教学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很多高职院校中药学课程往往遵循以往的教学模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不能独立思考运用归纳比较法区别中药性能功效及应用相似药物的能力。学校的课程分配不合理,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均衡这就造成了学生发展的阻碍,无法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社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5]。

(四)社会方面的问题

长久以来,教学模式一直以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教学模式,突然改变了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是不适应的,此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冲击,改变陈旧对以“教”为主教学方式,重构新型对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如果将小学至高中的教学模式都进行改革,这样学生对大学的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更容易接受。

二、高职院校中药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世界的发展的总趋势来看,高职院校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的,向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医院、药厂输送具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高职教育中药学课程只注重知识输出传递,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中药学课程必须对教育模式采取全方面的改革方案,进而为基层医药卫生事业提供保障[6]。新时代高教40条中提出推进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推动学习革命,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7]。围绕金课建设,将教学理念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通过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教学信息化为主导。本研究基于“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将一致性建构的思维和LCCD教学理念充分融入到中药学课堂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将“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教学课程设计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适应人们新的择业观的需要。《中药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对学生完成该专业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中药学》又在各课程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受教学任务、课时量、学时的限制的情况,目前《中药学》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实际能掌握的中药内容少之又少[9]。

三、高职院校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构建中药学课程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前期对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的中药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研究团队针对“以教为中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设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增加目标检测模块,以此强化那些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内容,使教材体现高职教育理论够用、内容适用、实训重用的特点[10]。设计重点突出“学习活动”环节,通过设计小任务,提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在“学习测评”中让学生有展示自我成就的机会,促进知识点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联结。在“学习测评”环节,通过提高中药功效背诵能力以及临床的应用能力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中药学课程全面主动学习。

(二)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增强同伴合作能力。在LCCD理论指导下,对中药学课程的实用性进行实操,学生深挖素材,丰富教学内涵发挥其“主体性”,教师将课程融会贯通,突出重点难点展示其“主导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全面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决策与选择能力、自主地完成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三)课堂形式由听课为主转化为讨论为主

长期以来,“老师讲,学生听”似乎就是学校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实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对知识对探究,能够对所学知识体系框架主动建构。教师通过对课前体验、观察与实践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再针对共性问题具体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讨论,进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例如,为什么说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什么是人参滥用综合征?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先让同学们讨论然后进行发言,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通过这种课堂形式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改善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点对掌握更加牢固。

(四)教学效果由掌握知识转化为提升能力

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只能单纯的完成教师课堂的任务,对教师所授的内容单纯的记忆,并且对中医临床对病症知识点晦涩难懂,或者是死记硬背不会建立知识体系框架,考试结束以后,记忆内容所剩无几,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达不到教学目的。通过“以学为中心”课程改革,学生前期的查阅材料可以与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学科联系紧密,涉及面广,知识点繁杂,对中药学这门课程对学习具备了扎实的中医知识。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知识掌握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中药学课程的兴趣。

四、教学效果

(一)学生全面主动学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通过“以学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转变,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过程性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基础性知识点,学生会主动查阅文献资料,积极讨论每味中药的功效,研究每味中药功效对应的适应证及辩证配伍。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投入并参与到课堂学习与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更能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兴趣性得到很大提升

通过课前布置任务,查阅搜集资料,让学生通过案例研究、游戏、角色扮演在课堂上充分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学习兴趣性。学生将有能力确定如何继续学习其领域的前沿内容。学生将为更好学习课程而增强某些必要技能,比如阅读、做笔记、考试等方面的技巧。学生将在不同学科领域学会知识如何衔接以及如何构建体系,比如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方法。

(三)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中药学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中药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并能初步用于临床实践。中药学课程“以学为中心”教学改革与探索也是着重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思政融入,人文素养得到很大提升

“课程思政”融入《临床中药学》课堂教学的重大意义。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培育学生的传承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唤起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坚持“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引领、激励和促进作用,亦能将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推向新的高度[11]。通过以上“以学为中心”课程改革实践的证明,这种方法的运用极大地改进了中药学课堂存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反馈,该教学设计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这些改革措施也将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进一步改善措施和方法,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滕坤,车环宇,武子敬.中药学专业实验课程改革必要性探讨——以“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为例[J].通化师范学报,2014,35(04):75-76.

[2]孙学农.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7(20):29-30.

[3]肖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策略探究[J].电大理工,2017(03):17-18.

[4]唐建红,黄佳伊,刘川玉.中药学课程授课现状及改革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9):18-20.

[5]王梦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发展模式探析——谈职业教育由学校模式向校企合作模式的转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9,32(03):109-112.

[6]徐晓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及实践[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11(04):55-57+60.

[7]于紫珣.中医药语境下的英语学习策略——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个案[J].才智,2019(32):110.

[8]刘晓兰,胡彬,娄立娟,杨丽萍,袁智.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中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52-53.

[9]刘晓兰,胡彬,娄立娟,杨丽萍,袁智.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中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52-53.

[10]朱丽芳,武林志,李入林,郭红玉.高职高专《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决策探索(下),2018(06):64.

药学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临床药学

传统临床药学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课,且实践教学方面较为薄弱,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综合能力都比较低,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随着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往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院对药学人才的要求,所以探究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更贴近临床实际,能有效提升以学生临床以学生体验。本研究对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016级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岁-23岁,平均年龄为(21.39±3.08)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岁-23岁,平均年龄为(21.2±3.13)岁。

1.2方法

教学内容以肺炎的药物治疗为例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根据教学大纲进备课,再进行讲课与课后答疑等,最后进行理论知识测试。观察组学生采取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如下:①选择标准化患者。条件:具有责任心、有敏锐观察力、有一定医学知识与表演能力的临床教师,且能清楚知道在面对临床药师时患者真正的反应等。②对选定的标准化患者进行培训。由一线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药师对其进行培训,如熟悉培训材料、介绍所扮演疾病的背景、熟悉病例背景等,便于其能完全模拟患者整个发病过程。③教学过程与方法。首先由教师向学生讲解肺炎相关知识及流行状况,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后,由学生对标准化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与查体等,由教师提问而学生回答患者基本情况、诊断思路、鉴别诊断等;其次,由教师与标准化患者共同进行点评与示范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病例,再针对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及重难点进行详细解析,教师再进行总结。第三,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评论,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与创新点或闪光点。最后进行理论知识测试。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学生测试成绩。同时,采取自制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进行自主打分,内容包括人际沟通能力、独立思考与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等五项内容,每个项目总分为10分。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成绩为(80.78±6.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6±4.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独立思考与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药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但我国临床药学教学模式还停留在教师讲授上,学生被动学习,导致学生在进入临床后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且缺乏独立分析与思考能力。而将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引入临床药学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完成由医学生到临床药师间的角色转换,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有效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还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医学生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良好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成绩与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学生成绩以及综合能力水平,从而提升临床药学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将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应用在临床药学教学中,有利于实现临床药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的一体化目标,在今后临床药学教学过程中可将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单独或者和传统教学模式联合使用,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傅瑜,樊东升,鲁明,等.教师标准化患者结合病例导引教学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7):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