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括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06:14:22

药学概括论文

药学概括论文篇1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中图分类号】R2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68-01

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四性理论。对于中医药学而言,无论疾病多么复杂,最终均须以阴、阳统之,基本概括为寒、热二证。治疗上必须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原则,“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所谓寒药、热药中的寒与热即指中药四性属性。中药药性理论尽管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内容,但归结起来,寒热药性是其根本,也就是说,无论中药属性多么复杂,最终均需以寒、热两类药性总括之,以应对寒、热二证。《本草经集注》指出:“其(指药性)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可见,是否能够准确把握药性之寒热是临床使用中药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但是,时至今日,中药寒热药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寒性药与热性药到底有无可界定的科学依据?若有,这个依据又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加以解决。再者,基于历史、文化、地域、学术流派和学术水平等不同的客观原因,中医界不同人士对同一药物药性寒热的具体描述往往有所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如上种种问题,不仅造成了中医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临床应用中药时的迷惘,同时也滞碍了中医学术发展。在科学技术高度昌明的今天,这一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应该得到解决。

1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主要用以概括说明中药的寒热温凉属性。寒凉与温热是本质不同、互相对立的两种药性。温与热、寒与凉则是本质相同、程度有别的同一种药性属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内经》云:“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进一步指出:“入腹则知其性。”充分说明四气的确定,是在病人服药以后,以中医寒热辨证为基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症状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认识的。也就是说,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凡能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的药物,性属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的药物,性属温热。部分文献中将药物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则是对药物四气属性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区分。此外,中药药性理论认为还存在平性药物,是指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比较缓和的一类药物。但从理论上讲,并不存在绝对的平性药物,所谓的平性药物仍然存在着微寒、微温的药性属性,仍未超越四气范畴。总之,药物四气属性充分反映出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用以概括说明中药功能属性和作用特征的主要依据之一。

2五味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五味既是对药物性能的抽象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标示。五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洪范》,曰:“润上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味作为药性内容之一,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把五味同阴阳五行理论、天人相应理论、脏腑理论等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刚柔、升降、归经、引经等药性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井将药味与功能联系起来。《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最早概括了味与功能的关系。《本草备要》记载:“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泄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中药五味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际口尝感觉有关,二是药物临床应用的归纳和总结。因此,本草书籍中记载的药味,有时与实际口感味道并不相符。五味主要包括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也有人认为应包括淡味和涩味,虽说药物的滋味不止五种,但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药味,所以仍称“五味”。

3归经

归经理论是中药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药物功能作用的向位属性概括。所谓“归经”,主要用来标明药物对人体特定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归是走向、归属之意,经指经络。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经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点内容之一。归经理论源于《内经》的“五入”、“五走”。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在论及“泽泻”时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它意。”这可能是用“归某某经”字样的最早记载。在《苏沈良方》等同期著作中,亦有“某药入肝、某药入肾”等相关论述,均属对中药归经的不同认识。将零散的归经理论总结成为体系应是张元素的功劳,在其著作中,归经概念基本确立,其后,主要是完善和补充。正式提出“归经”概念并将“归经”单列一项而全面应用者,始自清代沈金鳌的《要药分剂》。归经理论对中药临床应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徐灵胎所言:“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概括起来,应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可以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兼顾脏腑的关联性、拓展药物的适应性。

药学概括论文篇2

【关键词】中药;药性;沿革

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中医理论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是随着传统中医的医药实践而逐渐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它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既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依据,又是我们研究和理解历代医家使用中药的临床经验和药效规律的工具。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等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相关,以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总结了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临床运用的一般规律。其内容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功效、剂量、使用禁忌以及七情、配等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把握了药性及药性使用的规律、特点。它们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其中四性(四气)、五味理论又是整个药性理论的核心。为此,有学者[1]将药性内涵概括为:根据中医传统认识,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或属性;或者,决定一种物质成为中药的性质或属性。

1药性的涵义

药性即性能,[2]是用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特点的高度概括,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的重要依据。

药性是指中药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所以它包括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因而,阐述药性的物质基础、对机体的影响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它是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药性”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列》:“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从这句话的含义中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药性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药性,而是指中药的制剂宜忌,只是现代药性的一部分,而不能包括整个药性涵义。后世历代医家对药性多有论述,但涉及的范围不尽相同,而且,虽说中医古籍浩如烟海,但药性理论的专著却为数不多,对药性的论述大多是散在于各本草以及综合著作中。

2中药药性的历史考证

2.1春秋战国之前――中药药性理论开始萌生:中药药性理论是以药物为基础的,因此尽管明确见“药性”一词在《神农本草经》中,药性理论的出现却与药物的认识同步,自人类认识药物起,就同时产生了药性理论的萌芽。《说文解字》:“,治病,从,声”。“治病”应该是对药物性能初始的理解,也就是对药性初始的认识。

2.2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中药药性理论初步形成:药性理论初成时期比较长,大概从春秋战国到东汉末年。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它对药性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该书对于“气”、“味”有较多的记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阳为气,阴为味”,《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结合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逐渐产生了“四气”、“五味”的概念及其在具体药物中的应用。《素问・汤液醪醴论》:“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石针艾治其外也”,这里虽然提出了“毒”的概念,但此处指的是药物的偏性,而并非后世医家药物有毒无毒之“毒”。

另一部对药性理论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是《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序列》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药性”一词,这标志着药性理论的正式建立。《神农本草经》首次在书中具体给出了四气、五味的概念,并在所载药物下具体列出了药物的四气、五味,书中虽然提出了七情以及用药禁忌的雏形概念,但在具体药物中未见记载。书中所载的某些内容如有毒无毒尚不准确。

值得一提的还有《吴普本草》,这是这个时期另一部重要的本草著作,该著作原著已佚,现有著作为尚志钧辑录,该著作的对各药之下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等药性记载较多,个别药物还有七情的记载。另外还有药物的形态描述、产地、采收、功效、主治等,该书的另一特点是博引诸家药性,注重实际药效。这一时期药性理论的内容还比较局限,相对粗糙。

2.3晋隋至唐代――中药药性理论的有了进一步发展:晋隋至唐代时期对于药性理论发展,贡献较大的医药著作主要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药性论》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如《名医别录》、《药性论》中大部分药物项下都标注了七情内容。而且《名医别录》对《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四性做了部分的补充与修正,使药物的四性记载更趋完善。《本草经集注》保留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内容,不仅使理论知识得以保存,并给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到唐代时,第一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的问世,使药性理论得到了整理与继承,为其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此时期药性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2.4宋、金、元时期――药性理论更加充实:宋代官方曾多次组织编纂本草著作,其中收录的药物大量增加,为药性理论的充实打下了物质基础。金元时期,对理论的发展贡献较大的著作主要有《本草衍义》、《汤液本草》等。宋代寇宗在《本草衍义》中首先提出“四性”之说,一改以前的“四气”之说,并将四气禀受于天之说、五味与五行相结合用来分析具体药物的药性。元代王好古综合了这一时期的理论经验,对归经理论进行了总结,使归经理论得以完善,并将之应用到具体药物上,同时还将四气、五味与药物的升降浮沉联系起来,充实了升降浮沉理论。总之,这一时期,在众多医家的不懈努力下,丰富、完善了归经、升降浮沉等理论,使药性理论更加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药学概括论文篇3

关键词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生药学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概述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指出人类的学习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从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①有意义接受学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是指现有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即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而内部因素是指学生具有一种在现有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即具备意义学习的心向。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是在学生将现有教学内容与自己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发生的。对于学习者而言,已有的知识结构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大致分为三种:第一,原有知识是下位的,新知识是上位的,即上位学习;第二,原有知识为上位的,新知识是下位的,即下位学习;第三,原有知识和新知识是并列的,即并列结合学习。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备了原有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性强、抽象性高的命题或概念,便产生了上位学习。一旦上位知识形成,又可以成为下次新的学习中同化下位知识的原有知识,这时学习便转化为下位学习了。当新的知识或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既不是类属关系,也不是总括关系,而是并列联合关系时,便产生并列结合学习。奥苏伯尔指出,在学习任务开始之前,给学习者先行设计引导性材料是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这种引导性材料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的要素与已有认识结构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接受新的内容。

2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生药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该课程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科学。课题组在建设生药学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将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应用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性状鉴定是生药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通过我们的感官,对生药进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生药的形状是最直观、最易于鉴定的,许多难于理解的常常通过有意义的学习,采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加以概括,易懂易记,比如“冬麻”最主要的特征红棕色顶芽,被形象地称为“鹦哥嘴”;再者,防风的根茎部分被称为“蚯蚓头”;党参根头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牙痕称“狮子盘头”;海马的外形称为“马头蛇尾瓦楞身”;山参的主要特征被描述为“芦长碗密枣核,紧皮细纹珍珠须”,这样的描述与讲解使学生与已有的生活中的概念联系起来,有利于理解与记忆,同时,学生在真正地药材鉴定实践中,有利于辨别真伪和优劣。

显微鉴定是生药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生药学的先修课程药用植物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和术语已被学生所接受、掌握和理解,所要学习的显微鉴定内容是药用植物学中某个概念的扩展。例如,双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特征“无限外韧型维管束”与药用植物学概念“维管束”具有相关性,可采用奥苏伯尔的“上位学习”法,借助学生已有 “维管束”的感性认识来理解“无限外韧型维管束”这个概念,“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是“维管束”六种类型中的一种,即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韧皮部和木质部是维管束必备的部分,而形成层为增生组织,只有在无限型中存在;同样,“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也是“维管束”六种类型中的一种,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可以借助“并列结合学习法”,结合“无限外韧型维管束”,进行对比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再者,当讲各味药材时,比如葛根、黄连和甘草等双子叶植物根的横切时,运用奥苏伯尔的“下位学习”法,将根据双子叶植物根的显微横切特征,从外到内由木栓层、皮层和维管束三部分组成,结合各种中药材的特征,如甘草,木栓层为红棕色细胞、皮层狭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包括具有晶鞘纤维、射线弯曲的韧皮部、环不明显的形成层和具有晶鞘纤维、导管成束的木质部,即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学习延伸、扩展,实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有意义的学习。

理化鉴定也是生药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生药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来鉴定生药的真伪和品质优良度的一种方法。比如生药槟榔根据其结构为生物碱,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能发生浑浊,放置后可见石榴红色球形或方形结晶进行鉴定,再进行学习时奥苏伯尔的“上位学习”法,帮助学生回忆有机化学所学生物碱的结构及化学性质,通过迁移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药中的生物碱具有同样的性质,真正理解槟榔的理化鉴定;再比如学习北柴胡理化鉴定时,首先将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结合起来,再提取学生已有的概念-柴胡皂甙在无水乙醇-浓硫酸黄绿色~蓝绿色这一原有知识,然后北柴胡横切片加1滴无水乙醇-浓硫酸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木栓层,栓内层和皮层显,提示北柴胡的有效成分柴胡皂甙存在于以上部位这一知识点,即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最大限度地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生药学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结合药材生产及科研实践的不断发展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才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而在生药学学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中,运用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优化生药学课堂教学。

药学概括论文篇4

1中药的新概念及其意义

1.1一些权威著作定义的中药概念与范畴

中药的定义已有十余个,但目前尚无一个完整的公认的概念。传统的中药概念,或囿于封闭,或拘于保守,或过于宽泛。一些权威著作的定义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中药是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似可涵盖传统中药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植物药、甚至普通的西药(为中医所用)也可纳入其中。

《中药学》: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可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甚至西药中用等。无确切中医依据的民族药、民间草药、引自国外传统药物、植物药、洋生药,难以包含于其中。

《中药学》: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似可总揽传统中药、民间草药、民族药,但现代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洋中药、植物药似难以纳入。

1.2 笔者定义的中药概念与范畴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门传统学科,中医药学理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现代科技成果,中医药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不能拘泥于传统,应与时俱进,内要符合中国国情,外能接轨国际惯例。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中药的概念和内涵应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并与时俱进。

笔者认为,广义的中药(ChineSe Herbal DrugS)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疾病预防、治疗、诊断和康复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的总称。这里所说的“中医理论”是指广义的中医理论,而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狭隘、抽象的中医理论。广义的中医理论应既包括高度抽象的基本理论,也包括丰富而具体的临床经验,同时浩如烟海的现代相关研究资料也应涵盖于其中。这里所说的“指导”既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指导,更应包括基于中医药理论、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各种提示、参考、借鉴和延伸等。

据上,传统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草药及其制品,民族药及其制品,中草药提取物,进口中药和植物药及其制品,中药和天然药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品、有效成分结构修饰物及其制品、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药物等均可涵盖于广义的中药范畴之中。

也就是说,广义的中药范畴既包括汉族药,也包括少数民族药;既包括已上市的中药和天然药物,也包括未上市的中药和天然药物;既包括国内传统药物,也有引自国外的传统药物;既有天然产物,也有人工合成产物;既有混合物,也有单体化合物。也不论是洋人还是国人率先研发和使用的,也不论是西医药学人还是中医药学人率先研发和使用的,都可以算是中药。新近出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已将天然药物、进口中药和植物药纳入中药注册管理范畴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药与天然药物、中药与“洋中药”之间的界限已被打破,传统的中药概念和范畴已悄然在变。

所以,中药不应拒洋排外,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如西洋参、象牙、玳瑁、乳香、丁香、豆蔻、沉香、槟榔、砂仁、龙脑、苏木、番泻叶、胖大海、藏红花、儿茶、血竭等早已被我们的老祖宗“洋为中用”了。而今为何要将复方甘草片、莪术油注射液、黄连素类、青蒿素类、莨菪碱类、阿托品类、吗啡类、咖啡因类、水飞蓟素类、甘草酸类、斑蟊素类、七叶皂苷类、苦参素、秋水仙碱、三尖杉碱、喜树碱、鬼臼毒素、石松杉碱、延胡索乙素、芦丁、川芎嗪、穿心莲内酯、薏苡仁内酯、人参皂苷 Rg3、熊去氧胆酸、三氧化二砷(砒霜)等源于中草药的中药精华药物斥之为西药?

所以,中药不应拘于传统,应该“与时俱进”,岩白菜素、丁香罗勒油、鸦胆子油、八角茴香油、薄荷脑、西瓜霜、青黛、冰片、枯矾、苏合香、枫香脂、颠茄叶及其制剂、水飞蓟、洋地黄叶、罗布麻叶、长春花、萝芙木、黄花夹竹桃、毛果芸香叶、当归流浸膏、甘草流浸膏、大黄流浸膏、绞股蓝、红景天、贯叶金丝桃、紫锥菊等不已纳入中药管理了吗?

所以,笔者认为,在《中国药典》中,一部收载的不一定都是中药,二部收载的不一定都是西药;在新药审批注册中,按中药办法审批注册的是中药,但是按化学药办法审批注册的不一定就是西药。如中药新有效成分可以按中药一类新药申报,也可以按化学药一类新药申报。虽然绝大部分中药有效成分新药是按化学药一类新药途径申报注册,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拒绝这些本属于中药创新与现代化的高精尖产品和成果。如青蒿素实质上是按化学一类新药申报注册的,《中国药典》是将它收录在二部而不是一部!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拟将不经化学修饰的天然药物纳入中药管理范畴,是一个进步,但还不够。笔者认为,天然有效成分经化学修饰,毒性降低,疗效增加,或采取成本更低、符合环保,更利于工业化生产的合成和半合成方式制备的“天然有效成分”,也应可以纳入中药注册管理范畴。

1.3 现代中药的概念和内涵

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中药”已成为中医药人的口头禅和研发目标。但什么是现代中药?现代中药是否等于现代化中药?这些至今亦尚无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和界定。笔者认为,现代中药是相当传统中药而言,它包含现代化中药,但不等于现代化中药。根据现代化程度,中药可分为以下传统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Drug)和现代中药(Contemporary Chinese Herbal Drug),现代中药又可再分为近现代中药、现代化中药、后现代中药(亦称创新中药)。

1.3.1 传统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Drug)包括中药材、草药、饮片和一些古方经典制剂等。这些制剂主要以生药粉人药,剂型古老,主要为药膏、丹、丸、散等。

1.3.2 近现代中药(Near-Modern Chinese Herbal Drug)主要指1960年以来的中成药制剂,多以粗提物入药,以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等剂型为主。

1.3.3 现代化中药(Modem Chinese Herbal Drug)严格说目前尚无一个“狭义”的现代化中药。近年来成功开发的个别一类、二类和四类中药基本接近现代化中药水平。主要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入药,药效物质基础基本明确。部分洋中药、植物药、天然活性单体药物,均可纳入现代化中药的范畴。如德国的银杏叶制剂、水飞蓟制剂,优秀的日本汉方制剂,国内的复方丹参滴丸、康莱特注射液、榄香烯乳注射液、杏灵颗粒、青蒿素、靛玉红、川芎嗪、亚砷酸、薏苡仁内酯、人参皂苷Rg3、小檗碱、麻黄素、三尖杉酯碱、长春花减、紫杉醇、石杉碱、芦丁、延胡索乙素、斑蝥素、五味子素、葛根素、雷公藤甲素、山莨菪碱、灯盏花素、天麻素、士的宁、水蛭素、熊去氧胆酸、齐墩果酸、甘草甜素、葫芦素、黄芩苷、绞股蓝总皂苷等。

1.3.4 后现代中药(Post-Modern Chinese Herbal Drug)亦称创新中药(Innovative Chinese Herbal Drug),由于非自然因素的作用,属性(形态、结构、性质、成分和作用等)发生明显改变的中药。它可包括:①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化学药物以及成盐衍生物:如二氢青蒿素和蒿甲醚(均以青蒿素为基础的结构改造产品)、联苯双酯(以五味子丙素为先导物的半合成品)、双环醇(联苯双酯的换代改进产品),甲基斑蝥胺、羟基芦丁、盐酸小檗碱、盐酸麻黄素等;②以生物技术生产的天然活性物质和生物制品(如组培人参毛状根及其制品、黄芪毛状根及其制品、虫草发酵菌丝及其制品、重组水蛭素等);③人工化学调配药材(如人工牛黄、人工麝香等);④药材代用品:塞龙骨(代虎骨)、水牛角(代犀角)、虫草菌丝粉(代冬虫夏草)等;⑤转基因药用动植物: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和生产天然药用成分,在转基因奶牛中表达和生产天然药用成分。

鉴于中药现代化程度的不同,笔者认为,中药的概念和范畴不仅包括“粗、大、黑”的传统中药,也包括“半粗、半黑”的所谓现代中药(如中药有效部位制剂,也仅有50%的大类成分清楚,还有50%的大类成分不清楚。即使50%的大类成分清楚,但究竟含有哪些单体成分、它们之间组成关系如何、作用机理如何等问题都不清楚),更应包括“不粗、不黑”的基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化学药(既包括未经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也包括经过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甚至以中草药有效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药物也不应被拒之门外)。“不粗、不黑”的中药是中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新境界。正如基因、基因组学等新概念、新知识,传统西医学教科书中是没有的,现在很自然地被纳人现代医学(西医)范畴之中。同样,中医药学也不应拒绝新的东西,要及时吸纳新的东西,否则中医药学永远停留于传统,难有真正的出路。

2 关于中药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

2.1 中药现代化的基本概念

目前中药现代化的定义不多,有称中药科学化的,也有称中药现代科学化的。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当属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在联合制定的《中药科技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定义:即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但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究竟是什么?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能否与现代科技结合?如何结合?这是很难明确回答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药现代化就是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药。同样,这里的中医药理论和经验是指广义的中医理论,中医药理论和经验在中药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既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指导,也包括基于中医药理论和经验的各种启示、提示、借鉴和参考。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包括GAP,GEP,GLP,GCP,GMP. GUP,GSP,贯穿于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药现代化既包括行为、过程,也包括结果。2.2 中药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目前中药现代化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现代中药模式;二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的化学药模式(包括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结构修饰);三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的植物药(洋中药)模式。在中医药界,普遍认为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并具备有传统中医药内涵的现代中药模式才是真正的中药现代化模式,化学药模式和植物药模式都不是中药现代化。人们不禁要问,中药现代化的内涵和核心是什么?是医学理论体系还是物质基础?是科技含量还是临床疗效?笔者认为也许都应包括,但首先应是临床疗效。因此,中药现代化的模式并不十分重要,临床疗效是检验中药现代化成功与否的最好标准。将中药现代化模式分为现代中药模式、化学药模式和植物药模式,实质上是“惟医学体系论”,夸大了中西医对立性,对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的多元化发展、跳跃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

笔者认为,实现中药现代化,首先要作到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发展就是硬道理”、“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等这些适合国情国是的宏论,也应该同样适合我们抉择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许,化学药模式、植物药模式可能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不大,但其工艺先进、质量稳定可控,疗效可靠,有市场竞争力,并成为国外发展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的成功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医药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中医药事业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推进作用。因此,对于中药现代化模式的抉择,我们不仅要“古为今用”,而且要“洋为中用”,化学药和植物药模式不应拒绝,应该积极地吸纳进来。中药现代化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之上,但也离不开包括西医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持。

转贴于 2.3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就是:中药现代化(科学内涵建设)和现代化中药(医药产业开发)。也就是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医疗保健需求,全面提升我国民族医药产业,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不少人士认为,中药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国际化。笔者认为中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若作为近期目标,尚不现实。中国国内的医药市场如此巨大,面对人世的挑战,中药产品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能牢牢把握国内医药市场并辐射到海外华人市场,这就是了不起的胜利和成功。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不可能完全接受中医药,中医药不太可能驰骋于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即使有一天,中药产品真的在美国 FDA完全通过了,但在浩瀚的、波涛汹涌的国际医药市场搏击,很可能是沧海一黍或昙花一现,缺少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现实目标应定位在:能与“洋中药”抗衡,敢与国产化学合成药媲美,能与生物制剂比肩;巩固和扩大中药作为食品补充剂或保健品在海外非主流医药市场的占有率,同时逐步闻摸一条出击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通道。

再者,美国FDA对化学药和生物制药是有很成熟的审批制度和很丰富的审评经验,但对植物药和中药则不然,美国《植物药新药研究指南》刚刚出笼,他们对植物药和中药新药的审评经验尚不及我国SDA。所以,既不能把能否被 FDA批准作为检验中药科学化现代化的标准,也不能把能否打入美国市场作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

2.4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措施

针对不同的环节,中药现代化可采取不同的途径和对策。最主要的应该是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推进中药产业化国际化。下面,笔者仅就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常常面临或常常忽视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2.4.1 关于中药现代科学化

2.4.1.1 中药药效物质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也一直是中药科研的热点和难点。任何一种中草药所含成分成百上千乃至上万,更不用说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了。要想从中获取微量乃至微微量级的有效物质,无异于大海捞针。虽然可采用活性示踪的化学分离方式,但工作量浩繁,并且假阳性、假阴性、亦彼亦此等试验结果’止人难以定论有效物质。可否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多快好省地验证中药药效作用或筛选中药活性物质?一是“去伪存真”法筛选中药活性物质:在肯定其药效的情况下,可先分离除去较易确定的无效(无活性)物质,然后确定和除去可能的有害(毒性)物质,剩下的可能就是药效物质。这与传统的大海捞针式分离筛选活性物质的方式有所不同。一是“无心插柳”法筛选或验证中药药效作用:对正常健康动物进行阶段性或长期给药,即主要采取一般药理学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观测动物有无异常反应,一些重要的或特殊的异常反应可能是该中药的主要药效作用,也是研究者可以深入研究开发的药效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开展一个二类新药(有效部位入药)的长期毒性试验时,发现该药的新作用新适应症,且疗效颇佳。“无心插柳”在国际医药研发中有很多成功的范例,这对多成分、多作用、多靶点的中药药效药理研究是值得考虑和借鉴的。

2.4.1.2 中药提取、分离、分析共性技术平台 建立规范化的中药提取、分离、分析共性技术平台,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立技术平台,要防止片面求新求异,要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要清楚地认识到,高科技不一定带来高品质,高品质不一定产生高疗效,高品质也不一定产生高效益。

囿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技术平台本身的成熟性,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提取、分离和分析的实际应用中进展缓慢。笔者认为,在中药现代化中,一方面不仅要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而且要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对简单易行的中药传统提取分离分析技术实现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和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以保证制剂质量和临床疗效的稳定性。

2.4.1.3 新药开发的临床试验在中药研制和审评中,重基础(药学、药理、毒理)轻临床的现象较普遍,新药临床试验的中心地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药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更是稀有。鉴于中医药的优势与劣势,目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普遍采用与西药并无二致的临床试验策略,可能会抹杀中医药治病的特色和优势,损害中医药医疗地位和作用。为了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临床适应症定位及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显得非常重要。中医药长于对证治疗,亦可对症治疗,但全能型的对病治疗已是不可能的了。中药临床试验治疗方案既可采取单独治疗,更应考虑联合治疗(特别是与西药联合);既可重在对抗治疗,也可强化辅助治疗;既可采取序贯治疗,也可考虑替代治疗(中药替代西药)。中医药治疗指数既要重视有效性,也要重视安全性;既要考察近期效果,更应考察远期效果。

中西复方新药研发应是中西医药结合最佳有效切合点之一,也可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新药审批办法对中西复方新药要求较高,许多人望而却步,近年来中西复方新药的研发几乎是一个空白。

2.4.2 关于中药现代产业化

近年来国家对中药产业化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设立一批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对中药现代化、全面提升中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存在着重产业化轻示范性、重硬件轻软件、重市场轻生产、重广告营销轻科研支持等倾向,甚至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

笔者认为,中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一是要加大产业化开发力度,二是要突出示范性、前瞻性,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一是要通过中药生产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艺、质量和药效的稳定性;二是要开展并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再研究,以进一步夯实临床基础,突出特色和优势,阐明作用机理,了解不良反应,建立和优化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药一中药;中药一化学药;中药一生物制剂);三是要加强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的科研攻关与技术装备,实现工艺再优化、质量再提高、剂型系列化。四是在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各个环节,要全面制定和实施GAP,GEP,GLP,GCP,GMP,GUP,GSP等各种标准和规程。

2.4.3 关于中药国际化

我国加入WTO后,中医药国际化将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二是如何有效地应对“洋中药”的冲击?当今,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的前景可谓喜忧参半。近年来美国FDA颁发的《植物药研究指南》为中药(植物药)开绿灯,欧盟新近修订出台的《欧洲传统药法论》却为中药(植物药)亮黄灯、红灯。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抵御“洋中药”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入侵”甚至比让中药走向世界更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如何保护民族医药工业、实现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课题,目前国内尚未找到特别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笔者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模式和目标多种多样,中医药进军国际市场的途径和策略也是多种多样。一个中药作为药品,得到美国FDA的认证,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流医药市场,当然应是我们始终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同时不要忘记中药作为食品补充剂进人全球市场特别是海外华人市场可能是中药国际化的最便捷、最有利的途径:更不能忽视的是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广大东南亚地区,将可能是中医药走向世界主流医药市场的最佳的起跳板。

作为祖国医药宝库的精髓,在应对“洋中药”大肆进口的反击战中,中医药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起到桥头堡、护身符和杀手锏的作用,可用以制定中医药、植物药国际技术贸易措施,营造一个缓冲地带,为民族医药工业发展赢得宝贵时间和空间。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一个标准、一个法规、一个专利”。具体来说:

一是制定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国际规范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一是制定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不违反国际惯例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有一定的“外严内松”的倾向;

一是申报好中医药及其相关产品的专利,保护我国民族医药知识产权。

在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时,可以通过突出中医药理论指导或强化中医药学的科技文化内涵建设(包括处方依据、用药历史习惯和经验、复方配伍关系、药物相互作用、中草药来源道地性及其安全质量标准等),这样做一方面将是基于保护我国国民、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同时将有效地缓冲洋中药的长驱直入;此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洋人对中医药的偏见,使洋人对中医药理论变歧视为正视,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有助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

3 结语

药学概括论文篇5

中医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记者:毛主任。作为我国专业从事中医文化研究与推广的专家。您对“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是如何理解的?

毛嘉陵:世界上对“文化”的解释有很多,虽然实质上人们已经对“文化”太熟悉了,但要给“文化”下个定义却并不容易。迄今为止,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高达数百种之多。在这些繁杂的定义中,有一个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即“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纳入文化范畴”。所以,有专家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总体来说,文化就是人类智慧成果和实践活动的概括。包括不同国家、地域、民族所特有的道德情操、学术思想、价值观认知、思维、审美、宗教、信仰、习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各种制度等要素。

记者:有了对“文化”的基本认识,您又是怎么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呢?

毛嘉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实践的概括,包括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健康理念、认知思维模式、诊疗方式、养生方式、生活方式、药物处方、医患关系和运行体制等医学知识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记者:发展中医是不是必须从发展中医药文化入手?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毛嘉陵:“从文化人手发展中医药”,目前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往常不少人认为,中医药文化工作就是讲中医历史故事,写名医传奇,传授中医养生知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释道对中医药的影响等。我们认为,这些虽然没错,也很有必要,但仅仅如此却还不够,因为这没有抓住“文化”的核心。可是如果再按照“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来理解,那么,中医药的一切都应属于中医药文化,似乎有关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一切中医药工作都可以纳入中医药文化的范畴。很显然,这样又太宽泛了,在现实中也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因此,中医药文化工作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高谈阔论、附庸风雅,而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即挖掘和把握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中医药文化工作,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记者:什么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呢?又有哪些具体工作呢?

毛嘉陵:根据以上对“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医药文化具有三大核心――“中医的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是价值观,即“天人合一”;二是认知思维模式,即“象思维”;三是行为方式,即“道法自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不仅是中西医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也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之所在。

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这三大核心,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三大中心工作:一是,大造声势,宣传中医药的“价值观”。创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推力”和“造势”;塑造良好形象,维护中医药利益,与有损中医的言行进行“斗争”;宣传中医药的健康观和临床上的特色优势;二是,合理解读中医药“认知思维模式”形成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现代科技文明背景下,如何认识中医药知识体系,如何认识科学,科学应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中医药是不是科学,为什么说中医药是东方科学,中医药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三是,创意策划和推广中医药的“行为方式”。汇集中医药发展思路,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标准、产业模式的制定,发挥咨询参谋作用;发展中医药创意产业,构架面向国内外的大型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和连锁机构;实现中医药学术和科普信息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有效传播。

以上这些,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主要工作和奋斗方向。我们希望更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中心工作。同时,也为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而努力。

记者:为什么说做好中医药文化三大中心工作可以提升国家“软实力”?

毛嘉陵: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后,人们发现,在信息时代,仅将眼光盯住GDP、军事、资源等“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关注“软实力”,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重要。“软实力”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文化。正因为如此,“文化”成为现在使用非常普遍而又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中医药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一是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科学知识体系;二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知识方面唯一延续至今、仍然自成一体的一个行业;三是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东方科学”:认识发展的新主张

记者:毛主任。您首先提出了“中医属于东方科学”的概念,您能否解释一下“东方科学”指的是什么?

毛嘉陵: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东方科学”的概念,据我所知,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和新华社高级记者姜岩提出的,而我仅仅将其引入到了中医药领域,以对中医药学术体系进行更准确的诠释。现在有人认为,只有文化才能搞多元化,科学不是文化,只能有一个标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使在西式的现代科学体系中。也难以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就连英国科学家霍金也承认:“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的认知形式、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态、科学的标准和科学的模式也应当是多形式的,单一的科学认知和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

因此,在世界向多极点、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科学并非只有西方现代自然科学这一种认识方法、一种表述形式和一种评价标准,它也有多元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认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会

产生不同形态的知识或科学。

基于以上学术观点,我认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它们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认知思维模式、评价方法和学术标准。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难以相互“沟通”的。以此形成的知识体系或科学。必然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的“百花齐放”,我们认为有必要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区分。分别称为“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

记者:那么,“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的具体界限或区别是什么?

毛嘉陵:“西方科学”有着鲜明的西方文化背景,起源和盛行于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世界各国具有较大影响,为目前国际上的主流知识形态,也即现代主流观念所认可的“知识真理”。它以现代逻辑思维方式为主,强调以物质为中心的可证实性: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解、还原研究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西方科学”常常通过对低层次物质运动的研究来解释高层次的物质运动,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释所有高层次物质运动的问题,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西方科学“强调可视的物质性、理化性、空间性、结构性,重视普遍规律性,具有微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统一化、机械化、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了解到较为准确的物质变化情况,从而得到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不足是忽视了对人体整体的把握,忽略了对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东方科学”起源和盛行于中国,流行于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朝鲜及东南亚等东方国家,目前处于弱势地位。“东方科学”以“象思维”方式为主。包括灵性思维、模糊思维等,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的形象概括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东方科学”常常通过一些宏观的观念、经验和理论来诠释所有的事物变化,但也有部分知识来源于微观研究的认识;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类别属性、时间性、功能状态,重视个体特性,具有宏观化、定性化、非标化、个性化、随机化、非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在不破坏对象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研究,并获得有关知识:不足是难以避免一些较主观的臆想,缺乏数据的支持。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是“东方科学”最重要的价值观,“太极”、“阴阳”、“五行”、“气”是“东方科学”最基本的学术表述形式。“东方科学”的这些特色和以“人学”为中心的世界观,与“西方科学”以“物质”为核心的还原论思想正好相对应,可以完美地形成优势互补,共同造福人类。

记者:您提出“中医属于东方科学”,是出于何种思考的呢?

药学概括论文篇6

关键词:校地交流平台 社会实践与交际 字道零壹贰叁 大学生科研 政经产学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13-05

参与科研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中增强主体意识,提升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开展学生科研活动不宜散兵游勇地让学生去单打独斗,而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阿坝师范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教研室这方面作了非常有益的实践,把政经产学研用结合一起,构建独特的学生科研体系,并在羌医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乃至综合素质的培养开拓了新路子。

一、商学结合的校地交流平台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商学平台由阿坝师院体育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教研室(“学”)主导下构建,基本机构是成立于2013年1月23日的阿坝师范学院字道零壹贰叁保健与康复协会(校内,“学”)和字道零壹贰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校外,“商”)。字道零壹贰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是完全按现代商业社会之市场经济制度下建立的控股企业,与学校协会有着共同的理念与训词;公司董事长为专业教研室里资深的商业家刘建钊老师,股东均为本校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师生,法人代表由董事会决定。公司负责字道零壹贰叁这一健康品牌的经营以及专业毕生生在这一品牌下的联盟创业,这一职责体现了公司生存的核心价值。协会作为公司与专业的联络、协调机构,负责科研调查、年会筹办、经验交流等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需要经费等支持主要来自于公司的赞助。正是得益于该公司的大力驰援,专业教研室与协会共同完成了“羌医药理论”课题的调查工作。基于学校与地方特别是阿坝州政府的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协会与周边县的许多乡镇构建了校地交流平台,直接与村寨保持着互动互助的交际与友谊,为大学生社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创造了条件。

二、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研究的对象是羌族医药基本理论,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

在体育系刘伟主任、龙正印书记和韩明均助理的领导下,教研室巴洪冰主任和课题负责人覃荣周老师带领专业老师组成研究团队,把专业教研室成员和协会会员分成六组,在充分论证并做好计划、预案和其他安全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分别前往四川省汶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平武县和北川县进行实地调查,不同的调查组在学校和各县间进行了20-50次不等的往返,前后历时两年余,访谈的对象包括羌族释比、医生、药工和其他普通百姓。

三、 研究结果

收集归纳了羌族传统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即羌医药中周论,包括羌医药中周论的哲学观点、羌医药理论体系对正常人体和异常人体的认识,羌医药中周论中有关羌医诊断、辨证、药物、方剂、养生、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独有原则与特色方法。

(一)羌医基本哲学理论――羌医中周论的基本内容

1. 中气本原论

这里的中,是基本、本原、核心的意思,中气本原的涵义是指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本原、基元是中气,也称中元或简称为气。这个中气是指物质的基本形态,是世界万物的原料,与中医理论里的中气概念意义不同。尽管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但气是极其细微,并不能由肉身俗人所能认识的,所以一般人会认为气是无形的,视为“无”。无形之气可化有形之石,精石是构筑世界有形万物的基础。不同的物质由于不同的结构而拥有了不同的属性与特点,万物中最基本的属性分类是阴阳。在相关事物的统一体中、同一对象的内部中或气的同一等级(气所构成的有形事物在数量、质量和表现形式上处于相对同等的范围、等级)结构中,在性质上存在相互关联的对立双方,即阴和阳。阴与阳相互吸引,而阴与阴、阳与阳则相互排斥,这其中的相吸相斥的作用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能量本原。与中医阴阳学说相类,羌医阴阳论也包括阴阳交互、互根互用、对立制约、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基本内容,在说明人体生理功能、解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方面有广泛而积极的作用。[1]

2.五周变易论

五周论,也称五石论、五系论,与我国传统的五行论相似,但不强调五系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五石之间关系密切,变化无穷,所以五石论也被Q为五周变易论。羌人崇石,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物质皆由石所化生,白石是石之精华。石分五系,分别为黄赤青黑白;对应五行分别是:土火木水金;对应五数分别为四、六、八、十二、二十。四尖(尖,也称突,即顶点)尖石,锐细入微,变化多端,可孕育稼穑,故属土,五名为象。六尖长石,尖利有芒,性烈走窜,属火,五名为合;八尖方石,平稳方正,如木之可塑,生长而久远,五名为荒;十二尖圆石,其有二十面,圆润如滴,温和柔软,无处不在,故属水,五名为支;二十尖宝石,其有十二面,契合自然法数,乃天生恒石,肃净高贵,清静无为,变化无穷,乃石中之尊,其色归白,五行属金,五名为廿――双十圆满,十全十美之意。[1]

(二)羌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内中周论和外中周论构成了羌族医学对正常人体的基本认识。

1.内中周包括中心元神和周身形体

中为元神,融入人体之内,控于脑髓,通于灵神管道。元神亦为气所造,其气者极其细微,不可观见。神融汇于人体,赋予肢体感官,使人能视能听、能感能应。万物皆有灵,聚灵可成神,散神而化灵。灵附于物,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者为生命。灵聚越紧,生气越华。凡生命皆可修炼聚灵之功,灵愈聚,其能愈彰。意欲聚灵援神者不可以食用有灵之物得以助长,唯有通过修道感化召归;更不可食用有元神之物以期助长其神,因元神相斥,反伤贪食之体,故修炼者忌杀生。“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可见,聚灵强神,以德、善为道。养气以壮周身,修德以强元神。[1]

人之周身,是指有形之体,包括四质、六脏腑,八官、十二管道(支道)和二十经脉(廿经)。[1]四质也称四相或四象,五行中属土,包括气、血、精、津(羌语称为莫斯、萨、吉纳、滋),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与中医理论相应名词的涵义相近。六脏腑包括心和小肠、肝合胆、脾与胃、肺及大肠、肾共膀胱、心包络同三焦,五行中属火,是生命之火的根本原动力。羌医中通常所说的六脏学说并不是单指六脏,而是指六脏结合相表里的六腑形成的六脏体系。在羌族传统医学中,六脏腑并不单独与五行一一对应,而是六脏腑整个体系对应五行中的火。六脏腑运化的后天水谷精微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动力,“燃燃乎,令薪火相传生命不息”[2],故六脏系属火。八官是指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包括脑兼脊、卵并乳、胰加迎、髓联骨。[1]这里的脑包括端脑、间脑、小脑、脑干及其中内分泌腺的功能;卵,在女子主要是指胞宫及其附件,在男子主要指及附睾;迎,也称厌、咽,是指甲状软骨周围组织器官的总称,概念上包括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功能。也有学者把八官学说称为八腑学说,但为了与六脏体系中的六腑相鉴别,笔者认为以八官或八官器称呼更为合适。八官在五行中属木,具有生长条达的特性,滋养人体并储存精气。支是指地支,共有十二;支字上“十”下“又”,“又”部包含有“二”的意思,故支字之意表示十二。支道是指人体中的十二个管道体系,包括灵通道、脑髓道、感窍道、骨肉道、气息道、水液道、食物道、脉管道、肌肤道、腺道、卫体道和生殖道,其中生殖道又有阴阳之别。[2]十二管道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现代解剖学上的人脑特殊结构系统、中枢神经一般结构系统、感官系统、运动系统、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循环系统、皮肤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廿意二十,廿经是人体循行分布的二十条经脉,包括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任脑脉、督脊脉、冲卵脉、带乳脉、阴维胰脉、阳维咽脉、阴F髓脉和阳F骨脉。二十经的组织结构、循行分布和功能特点与中医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相同。但需要指出的是,羌医中的络脉与中医的十五络或十六络不同,而是二十经皆有络脉,其中十四经络脉与中医相同,其余六脉各有络穴。卵冲脉之络乃气血旺盛之脉,有协同脑任脉之用,源于脑任脉之阴交;乳带脉之络具辅助乳带脉约束另外十九经的作用,源于脊督脉之命门;阳F之络主肢端阳气,源于膀胱经之申脉;阴F之络承先天之精而养腰膝,源于肾经之照海;阳维之络汇集后天运化之清阳,源于胃经之头维,亦名胃之大络;阴维之络协助阴维脉维系周身后天之,源于脾经之腹哀。[1]

2.外中周

外中周理论认为,中是有形的人体本身,而外周是指附于人体周围的五个充满能量物质的热场,称为人五周、五周天、五光、五能等。是保护人体自身特别是中心元神的精微物质,由潘组成的。攀瞧的能量聚合体,尽管比气的体积大,但仍然极端细微,非俗家所能感知。如果说人的肉体是有形之体,那么五周天就是人的无形之体,也是人的必然构成部分,是客观的存在。五周天分别为土、火、木、水、金,环绕人体,与人体直接以“外经”(相对于体内二十经脉而言)连通。五周天与人体连通的外经数量多寡不一,土周天之外经有四,连通于四质;火周天之外经有六,连通于身体六脏腑;木周天外经有八,连通于八官;水周天之外经有十二,连通于十二管道(支道);金周天之外经有二十,连通于形体二十经络。五周天也与外界大自然相连接,可传递精微物质和能量。[2]

(三) 羌医对异常人体的认识

1.病因

病因大体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内伤四食、内伤六邪、内伤八情、内伤十二瘀、内生二十虚。[3]内伤四食包括过饥、过饱、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内伤六邪是因为气机失调、运行失和而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异常而产生类似风、寒、热、湿、燥、火的病理状态。内伤八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和恶八种情志在超过心理调节范围的情况下刺激人本身而导致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引起疾病产生。十二瘀是指血或津液郁结于人体十二管道导到廿道系统不通畅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淤血、痰饮、结石、Y积、痞块和骨疽等,既是病中产物,也是致病因素。石虽为万物本原,但体内成石(绕)也是引起疾病的原因。瘀郁成石,体内形成了病理产物积石,患者可有堵、肿、痛、僵硬等症状。石病有泥石、沙石、中石、巨石等程度之分,有内脏石(如胆石、肾石)、关节石(如腰石、膝石)等部位之别,还有雪石、软石、硬石、火石等性状之异。石病理论(石病学说,RRAOWYJI)以及前面在中气本原论中提到的“气石本原论”,都被认为是羌族医学中最具特色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医学实践使羌医药取得了瞩目的成果。[4]二十虚是指人w二十经络功能状态低下的表现,如胎弱多因冲任虚,体劳多成脾经虚,神劳常致心经虚,房劳易成肾经虚,等等。外因主要有四伤、六淫、八疫、十二虫、二十毒。四伤是指力损伤、热冷伤、金属伤和虫兽伤。六淫是指风(昔比沃蒙)、寒(么呗)、暑热(莫尔唉迪)、湿(也称水湿雨,资木尔唉尼)、燥(干么斯)、火(摸格阿)六种外感病邪,例如自然界的阴寒雨露水湿之气侵袭机体而致外水病。[3]八疫是指八种常见的疫疠之气,包括鼠疫、霍乱、天花、麻疹、伤寒、疟疾、痢疾和脑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十二虫是指常见的十二种寄生虫包括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蛊虫、阴虫和疥螨等导致的寄生虫病。二十毒是包括石毒(射线)、烟毒(CO)、铅毒、汞毒、蛇毒、蕈毒、酒毒、食毒、水毒、湿毒、火毒、疮毒、胎毒、梅毒、淋毒、丹毒、风毒、虫毒、兽毒、药邪之毒。

3.病机

人全的基本病机分为内中周病机和外中周病机,而前者又包括元神病机和周身病机。

人在天地之间,存道修德,高于万物之灵,元神独立。凡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寿夭以及气血精津的充养,喜怒哀乐的调控,对大自然宇宙世界的适应等诸多生理活动,无不赖神所主宰。人之中有元神,融于周身各部亦各有其神。人体六腑八官器、十二道二十经、百骸千筋和孔窍皮毛皆在神的统摄之下,方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若道之不存德之不修,神混意乱,则四质失充,六脏失运,八官失养,支道失调,廿经失畅,百病丛生。[1]

四质失常是六脏、八官、支道和廿经病机的基本前提,而四质失常又往往以体内的阴阳失调以及体内外邪正盛衰的力量对比为先导因素。四质的失常一般包括量、质和运动的失常。气的失常包括气量不足和运动失调,前者主要表现为气虚,后者包括过动而妄、不动而滞、过上(或不下)而逆、过下(或不上)而陷、不出(或收固)而闭、不收(或过出)而脱。血的失常包括血量、血质和血动的失常,如血虚、血热、血瘀。津不足是量的失常,而输布、排泄障碍为其运动失常。羌医常称肿胀、分泌物增多类的津病为水病,分为外水和内水。内水是由于六脏腑、八器官的水液代谢失衡,导致余水停蓄,常有肺水、胸水、腹水、肾水、胞水(子宫积液)、盆水和关节水等。精亏常因年老体衰、久病耗损、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引起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缺乏或功能不足,可表现为婴幼少青之时生长发育迟缓或过早停止,或青壮之时早衰、性退、精少、齿松耳鸣、腰膝酸软、月经失调、神疲健忘等。[1]

六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六脏腑失调的病机与中医所述的六脏六腑之病机基本相似,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区别留待进一步研究。

八官包括脑脊、卵乳、胰咽、髓骨四对器官,它们没有六脏腑那样典型的脏腑阴阳特征,但与后者共同构成人体的内脏体系。中心元神融会于整个机体,与整个躯体紧密结合,并且与外周天相通达。但在有形的躯体中,外在表现的中枢在于脑,在那里进行着视、听、嗅、味、触、温等信息的输入,言语应答、表情眼神和举止动作等信息输出,以及信息存储(记忆)和信息综合(思考)等活动。脑功能失常则可表现出五觉迟钝、肢体痿弱、失眠健忘和智力减退等症状。脊、髓、骨功能失常,则通常会出现脊柱弯曲、颈腰失利、骨髓空虚、关节软弱、骨质松脆等。女子卵胞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经、带、胎、产的异常,男子卵丸功能低下可能会出现不育等。

十二管道(支道)学说也称为赛米管道学说,支道主要病机的特点是全身气化失常和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另外,管道系统贯通了人体这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器官的病变,可以通过支道向其他部位传变,

引起疾病的发展变化。

经络是运行四质、联络六脏腑八官、沟通十二管道、调节内外上下的路径。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二十经络系统可引起其生理功能失常,出现四质虚实、滞留、逆乱等病变。廿经病机突出表现有二,一是经络病变时的四质变化为核心的基本病机,即经络之四质盛衰偏倚甚至热极、衰竭,或者经络之四质运行不畅乃至逆乱;二是二十经及其络脉各自的病机。

人是自然人,人通过土、火、木、水、金五大周天与外界相通。这里的周天与中医传统的大小周天概念不同,这里“周”是指人体形体之外的“气周”(能量场),“天”是指大自然、宇宙,“周天”是指人之有形躯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结构,它是人体本身的部分,是由中心元神中非主动意识所主宰。羌人认为,邪如利石,破人周天,非道公(羌族巫师,亦称端公、释比、许)不可解。[2]

(四)中周论指导下的羌医诊断与辨证

1.羌医中周论的诊断思想

在羌医诊断思想中,也分为中心元神诊断和周身诊断。元神诊断相类于现代的心理咨询、精神诊断;周身诊断的意义则相当现代普通诊断学意义上对伤病的识别与判断,其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四嗅六听八摸支望廿问”。为了体现现代诊断的科学思想及约定习惯,可以把羌医诊断内容的顺序倒转一下,把问诊放在前面,形成:廿问支望八摸六听四嗅。此五诊法又分别称为宝石诊、圆石诊、方石诊、长石诊和尖石诊,或称廿金诊、支水诊、荒木诊、合火诊和象土诊。

二十问[1]:一问姓名与岁年;二问性别与工干;三问婚姻与生养;四问素体与既往;五问起病与转变;六问疼痛与不畅;七问温热与凉寒;八问呼吸与逆陷;九问饮水与出汗;十问食欲与饭量;十一消化与二便;十二心跳与血管;十三皮肤与五感;十四骨骼与筋关;十五头晕与痛胀;十六麻木与知验;十七迟速与闭崩;十八接种与受伤;十九起居与习惯,后问家族与遗传。十二望[1]:子望神情和举止;丑望思喜怒恐悲;寅望颜色兼纹理;卯望萎盈瘀暗虚;辰望发育并形体;巳望唇面爪发泌;午望运动有无力;未望肉脉筋骨皮;申望舌苔形态质;酉望口咽目耳鼻;戌望呕吐及尿屎;亥望涎汗泪唾涕。八摸[1]:一摸寸口卅脉象;二摸血流与心脏;三摸皮温热寒凉;四摸包块或肿胀;五摸大小位深浅,六摸轮廓及边缘,七摸腔壁之紧张;八摸肢体和力量。六听[1]:一听失音与声哑;二听语言断续寡;三听呼吸喘哮卡;四听咳嗽怯重发;五听呕吐声势撒;六听呃逆嗳气拔。四嗅[1]:一嗅体汗味腥膻;二嗅鼻口气涕痰;三嗅疮痈脓腐烂;四嗅矢气大小便。

2.羌医中周论的审机与辨证

羌医中周论下的审机和辨证,也称为辨算。寒热虚实是阴阳理论在辨证中的延伸,可以视樽芨伲坏由于没有结合具体的病位,所以并不能直接应用到理法方药当中来。结合形体病位的羌医五辨(五周辨算)分别称为四质辨、六脏腑辨、八官辨、支道辨和廿经辨,对应证为尖石证、长石证、方石证、圆石证和宝石证,或称象土证、合火证、荒木证、支水证和廿金五证。五种辨证方法互为补充,不可截然分开。

四质辨证即气津(液)血精辨证,主要用于外感温热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气分、液分、血分和精分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说明病位深浅,病情轻重,各阶段的病理变化和疾病的传变规律,为治疗康复提供依据。四质相传的规律并非一成不变的,临床上可能会表现为病邪直入液分、直入血分等情况;另外,如果病体久虚,损耗正气,出现四质虚实寒热等病变。六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功能、病理表现为基础,将四嗅六听八摸支望廿问所得资料运用羌族中周论进行分析综合,以推断病位、病性、病因和邪正盛衰关系的一种辨法。包括六脏病辨证、六腑病辨证和脏脏兼病辨证等。八官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类,只是辨证对象发生变化。支道辨证是中医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十二管道为纲,对疾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廿经辨证是以二十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的若干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病理机转的一种辨证方法,是羌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

(五)养生、预防和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中周理论的养生原则包括:注重中神,形神兼修;保养周身,脾肾共济;强调周天,顺应自然。基本的方法有悟道修德、清静养神、调摄情绪、起居有常、劳逸有度、节欲保精、饮食得当、运动适宜、亲近自然等。预防的中心思想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做法的关键是中神有意识、有信念,强化有形周身,修养周天潜能。对于调摄中神尤为重要,因为它同时也是有形之周身和无形之周天的主宰。[2]《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恬葱槲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管视物角度如何不同,但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所以,无论是羌医,还是传统中医,在本质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治疗的原则首先强调中心元神的作用,主张加强患者对治病的意识和意志。第二是补充和调理气血精津四质,包括补气养血填精益津、调理气机血运、固精、祛水湿化痰饮等,扶正以祛邪;第三是调理六脏腑八官器,根据病情缓急确定治标治本之优先或同治,调整脏器阴阳平衡;第三是通调支道与廿经,维持周身条达舒畅;第四是调整外周天与自然的和谐,治疗讲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治法上,羌医有许多独特的治法,如羌医骨科手法(压部捂)、醋坛熏蒸法(箕夸波尔)、羊皮疗法(波尔得)、打通杆(娃柳知)等。[5]

(六)羌族药物与方剂的中周论

传统的羌医药中周论认为,羌药有中气和外性,中气是指药物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药物的特质,是上天、大自然赋予的,不能随便被毁灭的。而外性是指药物表现出来外在性能,包括四气、六向、八味、十二功和二十归经。四气是指药物的寒凉温热四种属性;六向反映的是药物作用趋向性,包括升降浮沉收散;药之八味包括甘淡苦酸涩咸辛辣;十二功是指汗、和、散、清、温、通、补、泻、吐、下、消和燥这十二种药用功能;二十归经是指一种药物对某一或几经(包括其连属的脏器即六脏六腑与八官)发生明显的选择性靶作用的过程。对于药物的毒性,根据其作用于周身不同对象所产生毒性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土毒性、火毒性、木毒性、水毒性和金毒性,是根据药物毒性对四质、六脏腑、八官、十二管道和二十经络的亲和力差异即毒性作用于人体组织器官系统所产生反应的不同程度而进行分类。这种分法是模糊的,因为有些药物只会体现对某一脏器产生毒性,如生南星具有脑毒性而不是对八官中的所有器官都具有毒性作用。也有羌族医家把羌药毒性分为无毒、微毒、小毒、常毒、大毒和巨毒,分别归于廿经、支道、八官、六脏腑和四质,并认为:无毒治周身,微毒入经络,小毒走管道,常毒及八官,大毒害脏腑,巨毒危四质。

羌医药方剂组成的指导思想也有中与周的理论,“中”是指方剂本身所固有的阴阳属性,简单而明确;“周”之义涵盖了方剂组成的理念、方法和功用,这些特点是人们在对于方剂的理解与应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包括方剂的四成、六变、八配、十二功和二十归经。四成是指方剂中君臣佐使组成原则。六变是指方剂应用时可有组方思想、药味加减、同药制法、同药用量、同方剂型和煎服方这六种变化(药制变化是指同一味药炮制方法不同而功效有的变化)。八配是指在联合用药时药物相互作用而出现的八种性效体现,包括:共升效、被升效、共降效、被降效、共减毒、被减毒、共加毒和被加毒,这里“被”的意思是指其中一味或部分药物的某些特性被反映出来,但整个方剂在治疗作用、副作用和毒性作用等方面上并没有根本性的质变;八配的理念,类似于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使、相恶、相杀、相畏和相反等概念的意义,但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描述整个方剂的配合后特征,而后者常指两味药配伍后产生功效上的相互作用。十二功和二十归经在方剂中的意义与其在单味羌药里的意义相同,认为药和方剂都有相应的十二类功用和二十经归属的特性,两者紧密结合而形成独特的羌医药方分类体系。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于羌族文字缺失,以致羌族医药文化,羌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技能等唯有依靠家传师承以言传身教、方药易物或药方对换等方法传世。正是由于无字载文、教育落后以及家规习俗、传承方式的保守封闭,导致了许多有价值的医药知识失传,有些还出现了误传。我们利用商业机构、学校合作的方式,通过查阅文献、广泛深入民间走访人民群众特别是与老羌医老释比,在共同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理清羌医羌药的概念,总结出一部分的羌医药的理论,与同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时下研究羌族医药、羌医和羌药的学者及其文献都逐渐多起来了,这对于挖掘、传承和发扬羌族医药文化是一件好事。可是,在已经发表的成果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都会把羌族医药、羌医药、羌医和羌药这几个概念混为一谈。例如在有关羌族医药的多数论文中,里面不过是写羌药的生长环境、地理影响、应用特色,或者是相关的文化传承等内容,根本没有羌医的影子。即便是把这些研究的“羌医药”狭义地理解为“羌药”,这也有问题:因为这些研究者并没有交待清楚什么是羌药,只是简单地把盛产于羌族地区的药物理解为羌药。[6,7]所以,要准确地研究羌医、羌药,应先要厘清其中的概念。我们研究团队认为,羌医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过程里产生的一门有关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防治及养生康复等理论和方法等内容的独具特色、独成体系的医学科学;羌药是羌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7,8]所以,羌药包括但不限于羌族地区盛产的药物以及羌族人民常用的药物。羌医羌药这两个概念的基础就是羌族医学理论体系,脱离了羌医药理论体系就无所谓羌医,也只能空谈羌药。

羌族民间的中周论是羌医药的基本理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族流传下来的羌族医学理论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作为基础理论,可以求同,也可以存异。笔者把不同祖传而来的理论整理成体系,以供研究。传统理论不应该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也会有发展与创新。羌医药理论中也有许多与中医理论相通的地方,这说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体系的传统医学理论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故作特色而臆造异论、画蛇添足。而且,羌族与汉族同宗同源,羌医药与《神农本草经》关系密切[9],羌医药与中医药同出一系,这是历史所决定的;再者,中医也是多民族智慧的共同结晶,其中必然吸收了包括羌族在内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所以,并不能说那点理论是中医,哪点理论是羌医;同一个观点 ,放在中医体系里是中医理论,放在羌医体系里便是羌医理论。

五、结论

调查所得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体现了科研本身的真实价值,科研过程师生的参与方式体现了科研、教育面向所有学生的广谱性,师生同甘共苦的努力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深入崇山峻岭乡野农家的扎实考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过程体现了研究团队课题管理更注重过程而不是成果目标。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必须经历亲身操作的过程,作为老师要做到“手把手”教会学生,在初始阶段,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学生一起完成一个科研课题。这个过程就像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过程,培养了师徒的情感,成为了学生尊敬老师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正确科研态度乃至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不畏困难、乐于助人等精神品格的塑造,真正体现了教师言传身教、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阐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涵义,这也是教育最基本、最核心价值的回归。

参考文献:

[1]蔡光正.蔡家祖传羌医中周经[EB/OL].字道零壹贰叁网中京洛都西京长安站,http: ///swd= %B2%CC%BC%D2%D7%E6%B4%AB%C7%BC%D2%BD%D6%D0%D6%DC%BE%AD,2013-01-23.

[2]⒔钊,王莉,蔡光正等.羌医药基本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周零一四六八支廿[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4(3): 78-79.

[3]杨福美,杨伟钦,李红梅等.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6): 6-7.

[4]杨福寿,包希福,李红梅等.羌医石病学理论指导下治疗1570例膝石病的临床疗效报道[J].中药与临床,2011,2(5): 78-79.

[5]杨福寿,包希福,王战国.羌医特色疗法规范研究[M].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

[6]覃荣周.汶川地震后羌族聚居区药用植物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7): 136-139.

[7]包希福.羌族医药的历史及现状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S1): 23-24.

药学概括论文篇7

摘要:本文介绍了学好中药知识应注重的三点:抓要点,灵活应用;抓重点,事半功倍;抓共同点,举一反三。

关键词:中药知识;有效学习;方法

《中药学》对无论是从事中医中药的人士,还是学习中药专业的学生,都是一门很重要、很有用的课程,但大部分人在学习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多而且杂,特别容易混,不容易记住,结果考试考不好,要用用不上。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好《中药学》,要抓住以下三点:

一、抓要点, 灵活应用

1.抓作用的特长每个药物的作用一般可以在功效上有所反映,但反映的一般不会很具体,离具体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要用中药首先要知道该中药的特长并加以运用,才能体会到中药的疗效。如生姜因具有很好的止呕作用,被称之为呕家圣药,可以用于多种呕吐; 被称为疮家圣药的连翘,因具有泻火解毒、消痈散结之功,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各种疮痈肿毒;蒲公英是治疗乳痈、胃炎、热淋难得的佳品要药;白头翁是治疗热毒血痢的要药;大黄是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附子为回阳救逆的要药;川芎具有很好的活血作用,能上行脑海,下行血海,是治疗头痛的要药,但出血性头痛时禁止使用;黄芪为补气之王;水蛭为活血之首。将中药的这些特长应用到具体的病症中,可以加深对药物作用的记忆和理解。

2.抓药名所包含的作用中药的取名具有一定的规律,它往往反映了该中药的产地、性状特征、采收加工、生长特性、作用、传说等信息,对于能反映中药作用的药名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记住。

3.抓所治病来说明药物作用。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往往存在一定的致病因素, 以及因此导致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异常变化,用药治病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病因,使机体功能恢复到常态,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掌握中药的作用,还能学会中药治病用药的某些特点。

4.抓处方来说明药物作用。中药的作用往往从治病中体现,中医用中药治病是通过处方来发挥,处方反映了中医治病的方法、药物配伍规律和作用。

二、抓重点,事半功倍

1.中药基本理论中药的基本理论指的是中药的性能和应用,将中药治病的多种多样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是中药的性能,主要内容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 是学习中药的基础,我们不仅要掌握它们的概念、作用,还要明确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药物的四气为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五味是酸苦甘辛咸(淡涩),不仅是中药的真实滋味的反应,更是中药作用的概括,如具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的中药为甘味。把中药作用的趋势和部位称之为升降浮沉,根据病势趋向选择相应药物。升浮中药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等功用,往往作用人体的上部;沉降中药具有泻下、清热、降逆等作用,往往作用人体的下部。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是指中药对机体的某部分的选择性的作用,而对其他部分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根据中药用于人体之后对人体的危害情况,而将中药分为有毒和无毒,以此提醒人们使用有毒中药要特别注意,以免发生中毒事件。

2.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功效是中药作用的高度概括,往往集中反映了中药气味归经、应用、注意事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干姜的功效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由此可见其气味归经是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可用于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亡阳欲脱证、寒饮咳喘证;薄荷的功效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由此可见该药属辛凉解表药,可作用于肺、肝等经,常用于风热引起的感冒或温病初起 以及由此导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半夏的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该药味辛性温, 归脾胃肺经,用于湿痰、寒痰、胃气上逆呕吐、心下痞、结胸等证。

3.中药的分类及药物大多数中药书把常用的中药分为20大类,有的大类还分成几个小类,如清热药可以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等五类,基本上把常见的病症用药的治法概括其中,可以通过中医八纲辨证来统领药物作用的分类,如表证者可选用解表药,虚证者可选用补益药、收涩药,里寒证者可选用温里药,里热证者可选用清热药, 里实证者可选用泻下药、消食药、驱虫药、活血药等。

三、抓共同点,举一反三

1.同科的药物对生物的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也就是把极其烦杂的各种各样生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以确定生物的种、属、科、目等, 同种生物的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同属的生物作用也有相似之处,但属一级的分类太多不易记。一般在植物学、动物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等学科都非常重视科一级,要求记住常见的科所包含的生物,在此基础上去掌握同科中药的作用,就相对要容易一些。比如蓼科大黄属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蓼属的何首乌、虎杖、羊蹄等的根或根茎具有泻下作用; 芍药科的芍药、川赤芍、草芍药、牡丹等植物的根或根皮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芸香科的橘、酸橙、香圆、枸橼、佛手等植物果实或果皮具有行气作用;大戟科大戟属大戟(京大戟)、甘遂的根和续随子、巴豆的种子都具有峻下逐水作用;百合科百合、黄精、玉竹、知母、麦冬、天冬的根或根茎及鳞茎均具有滋阴的作用。

2.成分相同的药物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每一味中药内, 都由许多化学成分所组成,中药所具有疗效是由其所含的某种(某些)成分在起作用,当不同的中药含有相同的化学成分时,往往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掌握了含这类成分的中药, 就掌握了这类中药的作用, 如含有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有大黄、何首乌、虎杖、番泻叶、决明子,它们均具有泻下通便的功用;含有人参皂苷的人参、西洋参、三七,均有一定的补气作用;含有小檗碱的中药有黄连、黄柏、三颗针、十大功劳,味苦,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药学概括论文篇8

摘 要:“辨证论治”一词自提出之后,由于未有准确而统一的概念,因而产生多种误用情况,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前二者包括:第一、使用了病、症和证的新定义,其实这三者本身含义基本相同,均是指“临床表现”的意思,新定义使中医教材变得混乱;第二、关于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其中的“辨病”可分为“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和“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两大类,前者并非理论上的结合,而是临床优势互补,后者则是从根本处已经结合了,无需另提结合。

关键词:证;证侯;辨证;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用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16-02

Five Types of Misusing 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1st Part)

Lee Yu-ming

(Dongzhimen Hospital, The 1st Clinical Schoo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phrase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raised, because of no accurate and unity on its concept, it causes several misuses, which could mainly divide into 5 categories. The former two categories are: Firstly, the use of "Disease, Symptoms and Pattern" by new definition, in fact these three words share the same mean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new definition made the Chinese Medicine textbook more confusion; Secondly, about the integration 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Disease identification, in which the "Disease" can be divid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identifying the disease by Western medicine and Pattern on CM", and "integration of identifying the disease by CM and Pattern on CM" two major categories, the former one is not integration on theory, but is complementary on clinical strength, while the latter one is already integrate fundamentally, it is not necessary to men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Pattern;Zheng;Patter identification; Sydrome differentiation; Patter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Treatment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Misuse

收稿日期:2010-10-13

作者简介:李宇铭(1981-), 男,香港人,博士研究生,香港注册中医,研究方向:仲景学说理论、经典方药量效关系规律。

“辨证论治”是指按照辨别证候时所获得的依据,经过分析后作出治疗方法的判断,是中医的主要特色之一。其中“证”即指“证侯”,本义是指能够反映疾病本质的“临床表现”。可是,自50年代起提出“辨证论治”一词后,一直未有统一且准确的概念范围,因而发展出许多新的看法,虽然是戴着“辨证论治”的名,实际上却是指别的概念。综合了众多学者的看法,这些误用主要可归纳为5个方面。

1 病 症和证的新定义

1.1 问题的形成

中医教育的统编教材中,对“证”、“辨证论治”使用了新的定义,因而造成了新的问题。如在5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1]。”而6版教材更分开了病、症和证三者的定义:“病是指特有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证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而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因、病位、病性和正邪关系[2]。”

1.2 误用的矛盾

如果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病理概括”在中医术语上来说就是“病机”,病机在中医理论上必然是阶段性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证”等于“病机”。

马克思说:“如果现象型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3]。”由于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事物内部的本质,本质不是透过“辨析”而得,而是需要从外在表现观察分析才能获知。本质是必须透过对现象的抽象思维而认识的,因此辨证论治所“辨”的,不是病机,而是临床表现,即“证候”。

再者,“病机”和“证”是在《内经》时已经有的两种不同概念,现在把他们合二为一的话,当我们面对古代众多的医学典籍时,必然造成学习上的混乱与尴尬。把证的含义扩大和改变,“既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出中医学的诊治规律和基本特色,又造成了中医学常用术语、概念的混乱,并且给中医理论的规范化和对外交流都带来了有害的影响[4]。”

这种把“病”解释为疾病全过程的病理概括,而“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在这个定义下引申出多种问题,如在《伤寒论》中,太阳病整个发病过程的病理是怎样的?太阳病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中风、伤寒、温病等从这个定义来看是“病”还是“证”?外感风寒所引致的外感病,其全过程的病理概括是怎样?这些都难以回答。即使是《中医内科学》里面,能够把每一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但仍不等于疾病全过程的病理概括。如果从中医角度来看,中医在临床所能辨别的只能是“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机必然是阶段性的,而不可能说清某一疾病的全过程。

类似的问题不单出现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亦普遍存在在各科教材里。因为在病、证的新定义下,产生了很多新的“证”,而却又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这些新证的涌现,实质上是对教材中证概念混淆的效法与惩罚。在本来已混乱的证概念中,重新加入众多不规范的新造证,更使这种混乱雪上加霜。”[5]

1.3 正确的认识

要了解疾病的全过程,是透过对“辨证方法”的认识,比如六经辨证可以解释伤寒外感病的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可以温热病的传变规律;脏腑辨证可以揭示疾病在脏腑之间的传变关系等。但实际上,疾病的演变是千变万化的,难以用某一种辨证体系去解释清楚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因此临床上主要是透过每一次对病机的诊断,灵活地评估疾病的趋势。

2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是近数十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几乎成为中医界的共同目标,其含义一般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二是指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

显然,以上两者所指的“证”,是指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而不是证的本义。但除此以外,这种说法亦存在不少矛盾,以下分别讨论。

2.1 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

2.1.1 问题的形成 此种结合的提出,一般认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有局限性,因此应该要运用西医辨病的方法来补充其不足,互相取长补短[6-7],甚至认为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8]。

2.1.2 误用的矛盾 但如李今庸指出:“说‘辨病施治是把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从‘辨证施治到辨病施治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是两种非常荒谬的错误论调。其结果只能给人民的健康事业带来危害,给中医学发展设置障碍。”[9]

众所周知,中医跟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利用西医的辨病方法,或能够提高临床总体疗效,却不可能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因此属于临床上的互相补足,而没有在理论层面上达到真正的结合。

2.1.3 正确的认识 因此,“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的内涵,是指临床上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当我们为了提升临床疗效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在互勘过程中逻辑方法不严密的错误……如形成简单的证型、症候群模式,证的机制被病的机制掩盖,将西医的微观指标与证相套,然后执此指标为证的标准以深化辨证”等等[10]。

2.2 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

2.2.1 问题的形成 不少学者指出,中医本身是有辨“病”论治的内容,如有说:“在辨病论治基础上的辨证论治才是中医学临床诊疗的完整模式和固有特色[11]”;更从古代开始溯源认为中医具有辨病论治的体系,应以辨病论治为基础,辨证论治为主导[12];《金匮要略》中是以辨病治疗为特点等[13]。此等提法十分普遍,但其实也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误解。

2.2.2 误用的矛盾 从文字的本义上看,“病”跟“证”、“病证”的意思基本相通[14],都是临床表现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从根本处已经结合了,不须另外提出辨病论治。

强调“病”和“证”的区别,即与前述教材中提出的疾病“全过程”与“阶段性”的问题一样,中医所重视的是疾病的病机,病机必然是阶段性的,中医也不可能把疾病发生的全过程说清楚,疾病的全过程是体现在辨证的方法上。实际上硬要在中医的理论中分开:“病是全过程、证是阶段性”,这并不符合中医理论本身的原意。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主要手段之一,除此以外,还有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15];还有学者相继提出中医除了辨证论治以外,还有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辨体论治等[16];亦有说辨证论治包括局部辨证论治和全身辨证论治[17]。实际上“辨证论治”一词其实已经包含了以上的内容,不需要创造一些新的术语去补充,以免造成更多混淆。

2.2.3 正确的认识 因此,“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的说法,本身所指并不清晰,其本质的内涵是想强调“辨别证侯”时需要注意证侯的多层次、复杂性,亦需要以辨证的方法来注意疾病发展的整个演变过程。

参考文献

[1] 印会河.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8.

[1] 吴敦序.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

[2] 马克思[苏]. 资本论(第三卷)[M]. 北京: 三联书店, 1950: 959.

[3] 成肇智, 李咸荣. 病机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J].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9(5): 5-8.

[4] 梁茂新, 洪治平, 李东安. 中医证名问难[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 10(3): 101-102.

[5] 戴高中, 沙玲. 关于辨证论治的思考[J]. 医学与哲学, 2001, 22(4): 51-52.

[6] 丁成华. 略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优势与不足[J].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9(5): 5-8.

[7] 钟伟. 关于建立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体系的探讨[J]. 医学与哲学, 1996, 17(6): 316-317.

[8] 李今庸. 灵魂不能丢,优势要发扬[J]. 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3(2): 41-42.

[9] 匡萃璋.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个参照系、两种对象的互勘[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23(2): 82-87.

[10〗 毛德文. 辨病论治研究的方法学探讨[J]. 湖南中医杂志, 2002, 18(3): 1.

[11] 朱文锋, 阳晓, 王行宽. 辨病论治体系初探[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20(6): 2-5.

[12] 朱文锋, 阳晓, 王行宽. 从金匮要略看张仲景的辨病论治思想[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 19(3): 24-25.

[13] 符友丰. 证候著论训诂一瞥[J]. 医学与哲学,1993,5:19-21.

[14] 吴敦序.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

药学概括论文篇9

1课程内容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1)药品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2)药学实践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3)药品生产、经营、流通等领域的基本管理规则;(4)药师职业道德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5)解决药学实践问题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对我国药品管理的体制、机构,药事法律、法规以及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并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为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与实践

2.1案例教学法

药事管理学涉及的法律问题非常多,为了让学生对这些枯燥的法规条文感兴趣,并能牢牢记住,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讲述、归纳、分析和讨论。例如,在绪论中,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管理内容出台的背景及实施的重要意义,我们有针对性地列举了3个典型案例:1937年发生在美国的“磺胺酏剂事件”,死亡107人(其中大多数为儿童),促进美国国会通过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对西方药学产生了重大影响;1957年的“反应停事件”成为20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1984年的“晋江假药案”触目惊心,震动中国。通过这几个案例,激发了学生学好本课程的兴趣和决心。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中我们还列举了很多经典案例,如讲授有关药品时,制作了“药品十宗最”的案例,使学生对新药研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介绍药事管理法的渊源时,列举“白武松案”,强调刑法与本法的重要关系;在假药、劣药及相关法律责任的教学中,介绍2006年的“齐二药事件”和“欣弗事件”,让学生进行课堂案例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案件的能力;另外,针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违法药品广告”和“药品商业贿赂”等社会热点问题,选择整理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如“网上虚假伟哥案”、“曲美违法广告案”和“医药代表七步曲”等,引导学生关注医疗体制改革,实事求是、诚实做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3方面的问题,首先应优选建立案例库,选择的案例应注重其典型性、时效性、准确性以及难易度[3]。其次在运用案例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切忌过于频繁地插入案例,能够启发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即可。最后,案例问题的设置关系到案例分析讨论的实施,问题设置不当,可能导致讨论和分析时的偏题。

2.2情景互动式教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及查阅文献,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及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尝试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情景互动式教学方法。选取“药品经营监督管理”这一章,组织了药品学术推广课堂模拟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小组,小组自行分工,推选1-2名同学为重点发言对象。各组在国内外知名药企中选择一家企业,围绕企业文化及主打产品的药品信息,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以及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检索资料,制作学术推广PPT,准备时间为1周。再进行课堂宣讲,时间15min左右,由学生评委评定打分,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此活动在2个班级作了试点,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制作的幻灯片中既有动画,也有视频文件,可以看出学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2.3双语教学法

双语教学成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4]。我们也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在绪论中,用较浅易的英语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内容等,让学生用中文讲解,然后教师给出中文的对照,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比如将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概括为3个方面[5-6]:Masterthemajorlawsandregula-tionsinpharmacypractice(掌握药学实践中的基本法律法规);Distinguishthelegalbehaviorsandillegalbehaviorsduringtheprac-ticeofpharmacy(明辩药学实践行为中合法与违法);Analyzetheproblemsexistinginpharmacypracticeandsettlethembyusingthemethodyoulearnedinthissubject(分析社会实践领域中的各种药学现象和问题)。具体章节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运用中、英文概括讲解。每章中的重点英语专业术语,如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traditionalmedicine(传统药)、OTC(非处方药)、prescriptiondrugs(处方药)、ADR(药品不良反应)等,要求学生能够立即反应并说出对应中文及英文全称。

2.4习题教学法

课程中法律法规条款较多,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也多。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习题教学方法效果也非常好。根据各章教学重点,按照执业药师考试的形式设计一些习题,也可以选历年执业药师的考题,每次讲完理论后,抽出5-10min的时间让学生做,可促进学生消化吸收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助于记忆。

3教学改革的设想

3.1PBL教学法的应用

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将应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模式,比如根据“普药大王”四川蜀中制药为降低成本,用苹果皮制作板蓝根,最终导致其中成药生产线被令停产、GMP证书被收回的案例,设计了“由苹果皮引发的惨案”的PBL教学素材,将以模拟法庭,实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尝试PBL教学,将学生分成了法官、公诉方、被告方及律师。按各自分工,检索所需的相关资料,把知识片段连在一起,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链,完成整个庭审过程,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法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地运用。

3.2评价模式的优化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对考试模式进行逐步改革[7],把考核分成两部分,即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如参加活动,课堂提问,案例分析作业等,占30%;期末以笔试形式考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占70%。这种考试模式能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情况,既考结果也兼顾过程,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3其他借鉴相关院校的教学方法与经验

我们将依托我校教务处的精品课程系统,积极构建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此外,在案例和多媒体教学中,适当配以图片和视频,对教学也将会有一定促进作用。

4结语

药学概括论文篇10

中医药学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病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开发利用的实用价值。但其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信息获取的需求,阻碍了对中医药学知识与信息的有效利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现代科技对中医药知识信息进行重组和利用已得到认同,相关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将计算机领域先进的本体理论与技术引入到中医药知识组织研究中,构建中药本体,实现中药信息的知识化重组,可为中药领域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提供数据基础[1]。

中医药学知识信息对现代生物医学的医疗实践和科研都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信息研究工作也随之逐步深入,例如在数据挖掘领域,医学信息数据挖掘是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同样在中医领域也受到广泛重视。但目前的医学信息组织方式与数据挖掘之间存在着诸多“瓶颈”,尤其是中医领域的数据挖掘研究,仅仅得到诸如“石膏与知母具有配对相关性”、“六味地黄丸可治疗阴虚”等数据挖掘的结果,只是对简单知识的简单认证,而其结果无法解释。究其原因,“数据整理”是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的瓶颈。近年来,领域本体构建技术已逐渐成熟,并迅速在各个领域形成研究热点。构建领域本体(ontology)可以从数据整理与信息组织方面更好地实现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在客观需求和条件具备的双重推动下,在中医药领域内开展中药本体构建工作切实可行。

1 本体的概念及特点

ontology是一个哲学概念,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本质,通常译为本体或本体论(在本文中称为“本体”)。本体论与认识论在哲学上是两个相对的理论,认识论指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而本体论则指客观存在本身。

自20世纪90年代,ontology引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后,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迅速形成一个研究热点。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知识工程、系统建模、信息处理、数字图书馆、自然语言理解、语义web等领域之中[2]。研究人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对本体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体理论与技术也随之日趋成熟。

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关于本体的定义是: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3]。这个定义包含了概念模型、形式化、明确、共享4层含义。即本体的目标是捕获相关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概念或术语,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这些概念及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

本体不仅描述概念、术语,而且对概念、术语间的关系描述得更为广泛、细致和全面。即,本体不仅明确了概念,同时也明确了概念间的属性及属性间的关系,它是从“属性”的角度出发去确定一个概念,能够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从而真正达到知识理解的目的。这也是本体作为知识组织方式的最重要的特点。可以看出,与传统的mesh表相比,本体描述的概念关系是网状、立体的。在本体中可以描述的概念间关系有反义关系、上位关系、下位关系、整体-部分关系、部分-整体关系、转指关系、近义关系、同义关系、动作关系等,而不仅是传统的信息组织工具mesh中所描述的参照、用代、隶属关系[4]。

在中医药领域中,中药的概念术语相对较明确,选择中药作为突破点,首先构建中药本体,逐步实现中医药医学信息的知识组织与构建。

2 构建意义

本体建设的目的是应用,这方面的研究遍布人工智能、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相关的各个领域:①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特别是网络搜索引擎和数字化图书馆。②基于本体的数据集成、机器学习等。③领域本体的应用,比如,在生物信息学中已建成的geneontology,尽管只包括了part of等简单的关系,但是对生物信息学界已经有巨大的影响。④语义web服务。⑤在线元数据管理和自动信息。⑥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5]。

中药本体作为领域本体的一种,通过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全面描述中药的本质,揭示中药本身及中药间复杂的功效与物质关系,澄清中药的知识结构,为中药的知识表达提供数据基础。例如:可以提供基于语义的信息服务,通过语义检索,为用户提供知识层面的语义检索服务;定题服务,进行相关的数据挖掘,帮助人们发现隐含的知识,如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揭示药性、药效、物质基础间的关系,归纳构建基于现代科学语言的中药药性表征理论体系等应用型研究。中药本体既具有专业领域性,亦具有普遍性,可应用于其他信息工程与知识管理等方面。

3 中药本体概念关系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领域本体的构建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gruber在1995年提出的5条规则[6]得到较广泛的公认。中药本体的构建同样遵循以下5条原则:①明确性和客观性。ontology应该用自然语言对术语给出明确、客观的语义定义。②完整性。所给出的定义是完整的,能表达特定术语的含义。③一致性。知识推理产生的结论与术语本身的含义不会产生矛盾。④最大单向可扩展性。向ontology中添加术语时,通常不需修改已有内容。⑤最少约束。对待建模对象应该尽可能少列出限定约束条件。

3.2 构建方法

目前,利用现有的领域内公认的知识以及领域专家的参与,是一致认同的构建领域本体的最优方式[7]。

构建中药本体,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概念关系体系的确立。在注重知识结构关系的原则上,可借助已有的中药分类法。中药分类方法主要有按药物功能、药用部分、有效成分、药材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等。中药本体概念关系体系的构建采用比较成熟的自然属性分类法(主要参照《中华本草》[8]的现代自然属性分类法),即采用植物学分类法、动物学分类法,能够更好地反映中药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异特征。此外,该分类法还有以下优点:对药物来源、属性、药物部位等一目了然,条理清晰便于查检,便于更新和修改,便于不同专业的人操作中药本体的建设工具。

各个中药类目下设定27个属性,属性设置包括:正名、异名、释名、品种考证、发生发展史、产地、原植(动、矿)物、栽培(养殖)要点、采收加工、贮藏、药材及产销、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能与主治、应用与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附方、制剂、现代临床研究、药论、集解、附注、参考文献。中药的属性可以根据需要与新发现进行修改。

通过属性参数,从各个角度尽可能全面地描述中药,更精确、全面地确定概念,并显示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理论的科学实质,为中药药性研究提供数据挖掘的基础资源,实现中药药性的知识发现与理论创新。

4 结语

领域本体的开发和完善是一个反复叠加的过程,没有一种“唯一”的途径或方法,但无论从客观世界具体的角度或者是从逻辑抽象的角度出发,领域本体中概念的设计都应该贴近于研究者要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客观对象和对象间的关系法则[9]。因此,中药本体构建模式是一种探索,建成之后仍然需要维护和不断进化。据此还可以继续构建中医本体,实现中医药领域内知识信息的知识化组织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 耀,段慧明,穗志方.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数据基础研究——以中医药古文献语言知识库的构建为例[j].情报杂志,2006,(9):21?26.

[2] 曹树金,马利霞.论本体与本体语言及其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632?637.

[3] studer r, benjamins vr, fensel d. knowledge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j].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1998, 25(1-2):161?197.

[4] 牟冬梅,崔艳玲.mesh、本体论在医学知识组织中的作用[j].情报杂志, 2005,(7):120-122.

[5] 袁 媛.领域本体建设的方法论和工具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 peter d karp, thomas r gruber. a generic knowledge-base access protocol[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 montreal,1995.

[7] 刘 耀,穗志方.领域ontology概念描述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5):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