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产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1:16:53

衍生产品

衍生产品范文篇1

关键词: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一、引言

信用风险是金融领域最古老的风险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很难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和管理的风险。正因为如此,信用风险管理领域一直缺乏一种灵活的、与期货期权等市场风险管理手段相类似的风险对冲工具。直到1992年,在巴黎举行的ISDA(InternationalSwapsandDerivativesAssociation,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年会上才首次正式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作分散、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创新产品——信用衍生产品(CreditDerivatives)。

按照ISDA的定义,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交易双方通过签署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金融契约,使得信用风险从依附于贷款、债券上的众多风险中独立出来,并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风险转移机制。

尽管信用衍生产品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自1993年完成第一笔交易来,其市场发展速度相当惊人,2005年全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合约的名义本金余额达到了170000亿美元。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空前发展中可以得知,信用衍生产品在银行规避和转移信用风险、提高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2001年底到2002年初所发生的安然和世界通信的特大破产案中,美国多家银行正是由于运用了信用衍生交易,才使自己幸免于难。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不少学者和市场人士更认为其市场规模和重要性将会赶上甚至超过其他金融衍生产品。

二、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功效、避险机理及发展制约因素

1.信用衍生产品规避信用风险的内在机理。目前,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广为应用的产品主要有三种形式:信用互换、信用期权和信用联系票据。下面概要介绍这几种信用衍生产品转移、分散和规避信用风险的内在机理。

(1)利用信用互换对冲信用风险。①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信用违约互换是将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护买方转移给信用卖方的交易。信用保护买方向愿意承担风险的保护卖方在合同期限内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卖方在接受费用的同时,承诺在合同期限内,当对应信用违约时,向买方赔付违约的损失。②总收益互换(TotalReturnSwap)。总收益互换是指信用保护的买方在协议期间将参照资产的总收益转移给信用保护的卖方,总收益可以包括本金、利息、预付费用以及因资产价格的有利变化带来的资本利得;作为交换,保护卖方则承诺向对方交付协议资产增殖的特定比例,通常是LIBOR加一个差额,以及因资产价格不利变化带来的资本亏损。总收益互换在不使协议资产变现的情况下,实现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共同转移。

无论是在信用违约互换中,还是在总收益互换中,风险的承担者都无须增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而是将其作为表外业务加以处理。

(2)利用信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①信用违约期权(CreditDefaultOption)。信用违约期权的买方通过向卖方交付期权费,来获取当对应信用违约时,要求期权卖方执行清偿支付的权利。信用违约期权的买方即为信用保护的买方,卖方则是市场投资者。银行可以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购买一个违约期权,与该笔贷款的面值相对应。当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期权出售者向银行支付违约贷款的面值;如果贷款按照贷款协议得以清偿,那么违约期权就自动终止。因此,银行的最大损失就是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违约期权所支付的价格。②信用利差期权(CreditSpreadOption)。信用利差期权的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期权费,获取在未来市场利差高于事先约定的利差时,要求期权卖方执行清偿支付的权利。如果在市场利率变动时,敏感性债券与无风险债券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那么两者之间任何价差的变化,都是由敏感性债券的预期信用风险所造成的。这样,通过信用价差期权,便可以将敏感性债券的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剥离出来。

(3)利用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信用联系票据(Credit—LinkedNote)。信用联系票据是一种有价证券。信用保护的买方向信用保护的卖方支付发行债券的利率。如在到期时,对应信用违约事件没有发生,信用保护方只支付相应资产的票面价值;如果发生了信用违约事件,保护方补偿信用联系票据。信用联系票据实际上是信用违约互换的证券化形式。与信用违约互换不同之处在于信用联系票据在合约开始时,收益方收到保护方支付的本金。通过购买信用联系票据,保护方承担了债券的风险,而收益方则规避债券风险而没有增加其它信用暴露。

2.信用衍生产品的效率贡献。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为信用风险管理开辟了全新思路。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相比,信用衍生产品的突出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信用衍生产品作为一个加强银行自身信用风险管理的工具,使得银行不必过度依赖多样化授信降低信用风险,便可以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利用这一工具,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消极、被动的管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而且信用衍生产品也使银行在贷款定价上更加灵活,推进了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的集中,促进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一体化。

(2)解决信用风险转让与维持客户关系的悖论。债务人对银行或供货企业出售贷款或应收账款通常比较敏感,他们可能将债权人的这一举动视为对自己的不信任,担心会影响其市场信誉度。如果债权人为减少对大客户的风险暴露而欲向第三方转让债权,就需顾虑由此可能对客户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面临“悖论”。信用衍生产品将参考资产中的信用风险独立出来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债权人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进行表外交易,保留资产而出售其信用风险,从而将客户关系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分离开来。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不需牵涉债务人,且多在场外非公开协商,不会对客户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

(3)完善信用风险的价格发现机制。在价格发现方面,信用衍生市场较现货信用市场对参考实体信用品质变化的敏感度更高。信用衍生市场将所有形式的信用暴露置于一个共同的交易平台上,尤其是将债券市场和贷款市场联接起来,并允许市场参与者对不同的市场进行套利,使信用风险定价更具效率。在此之前,贷款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相互独立,对于同一个债务人,两个市场可能有不同评价,基于客户关系的考虑,非公开协商形成的贷款信用风险价差通常比债券市场价差窄。银行引入信用衍生交易后,不再简单地贮存客户的信用风险,而是有选择地出售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信用风险被重新定价,违约保护的成本将成为发放新贷款的定价参照。可见,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在原本割裂的两市场间发挥着桥梁作用,使信用风险定价在一体化的市场系统中完成,从而形成对信用信息更敏感的均衡价格。

(4)信用衍生产品为分别独立地管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创造了条件。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阶段,由于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两种风险都难以单独地剥离出来。因此,任何调整资产组合以规避、管理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的企图都会导致相应的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的变化,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在管理这两种风险时处处受到擎制,但是信用衍生产品的产生并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成功应用使得这种景况大为改观。金融机构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信用衍生交易,就可以在不影响市场风险暴露状况的前提下,将信用风险从风险资产当中单独剥离出来并通过市场转嫁给有能力的投资者承担;同时,在消除了信用风险的干扰之后,市场风险的管理也更加方便和有效。

(5)信用衍生产品帮助银行节约资本金,提高资本收益率。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一家银行的总资金不能低于风险资产总额的8%。银行持有的低违约风险资产,如银行之间的贷款,其风险权重为20%;银行持有的高风险资产,如对企业的贷款,其风险权重为100%。这样,一家持有商业贷款的银行可以通过向另一家银行购买信用保护来实现交易对手的转换,利用风险权重差异节约资本金,提高资本收益率,获得显著的财务杠杆效应。

3.影响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的制约因素。尽管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它毕竟是一类远未成熟的风险管理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引发新风险和监管困难等问题,成为影响其发展和应用的制约因素。

1)信用衍生产品会引发新的风险。信用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商业银行带来避险优势的同时,也会引发新的风险,主要有操作风险、交易对方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以及价格风险。此外,还有战略风险、信誉风险、道德风险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信用衍生产品使用者利益的损失。由于信用衍生产品本身发展历史并不太长,人们对其风险的认识也不是很全面深入,控制风险的方法也有待完善,因此,这些风险概率会增大,从而阻碍银行和投资者接受这种衍生工具。

(2)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影响到市场的有效运转。信息不对称包括两种情形: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当信用保护购买者(贷款人)比出售者拥有更多关于借款人的信息时,贷款人只会购买定价偏低的信用衍生产品,那么,出售者在平均意义上将遭受损失而退出市场。若出售者提高定价只会吸引高违约风险资产的持有者,进一步恶化购买者的构成。道德风险是指贷款人一旦通过信用衍生产品转移违约风险,就缺乏监督借款人的激励;而出售者由于没有贷款的所有权,无法对借款人进行有效监督,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很可能会增大,使出售者处于不利境地。信用保护出售者与购买者之间的重复博弈虽有助于减缓,但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

(3)对信用衍生产品的监管实施比较困难。一是监管主体难于确定。把信用衍生产品归于证券、互换或保险等不同类别,其就有不同的监管主体。目前,对信用衍生产品的归类尚未明确界定的情况下,相应的监管主体难于明确。二是信用衍生产品是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其设计相当灵活复杂,具有高度的投机获利性,同时涉及标的资产自身风险及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而且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衍生产品转移或承担的风险程度也难以确切测量,因此,即使监管主体明确了,对其实施监管的难度也很大。三是信用衍生产品的归类不同、监管主体不同,相应的监管规则也会不同。目前国家还没有完善的监管规则,只有一些未成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因此,监管活动往往无法可依。

三、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信用衍生产品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静态特征,使之呈现出动态管理的发展趋势。它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它使银行既能分散风险,又不割让客户关系,从而趋利避害,鱼与熊掌兼得。它使信贷市场参与者基础得以扩大、信用风险跨部门转移分散,从而扩大了资产组合配置的空间,便利了资产负债期限的匹配,进而能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1)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有助于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信用衍生产品能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加速资产证券化进程。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信用信息,并提供了转移信用风险的手段,可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

(2)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的“惜贷”问题。商业银行“惜贷”严重阻碍了资金的合理流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减缓了经济发展。由于“惜贷”的根源是信用缺失,解决这个问题也应该从信用入手。通过设计实用可行的信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能把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以合理的价格转移出去,“惜贷”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3)信用衍生产品能够避免和降低突发性事件对我国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提高我国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许多公司虽然认识到要对信用风险规避,然而受到流动性的压力而没有大量使用信用衍生产品来扩大其资产组合。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重新评价了信用衍生产品抵御突发性信用风险的重要性。信用衍生产品向人们证实了确实能够大大加强银行抵御突发风险的能力,从而避免了一些突发性事件给银行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2.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思路。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构成,笔者的建议如下:

(1)制订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相关法规与建立监管体系。我国可以借鉴一些新兴亚洲国家和地区对信用衍生产品的监管模式和法律规范,以指导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参与者的操作。

(2)建立以国内银行为主的信用衍生产品供方和需方体系。首先在国内银行同业之间进行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重点使国内银行相互调剂风险头寸,重组贷款结构,降低信用风险集中度。待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将其向国内机构投资者开放,待国内银行和金融机构能够熟练运用信用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防范,基本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与法律框架,并具备了参与国际衍生市场交易的条件之后,再考虑允许外资银行和国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该市场,实现中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国际化。

(3)建立信用衍生产品的场外交易。基于我国现状,目前发展“标准化”信用衍生产品合约有一定困难,我们可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间先发展OTC市场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应首先重点发展最基本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之后,再逐步推出信用衍生产品的其他产品。

(4)先期试行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在正式推出信用衍生产品之前,可先在某一地区试行该产品交易,随着操作逐步规范和稳定,再进一步正式推出。考虑到上海已经建立了相对健全的资金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和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并且世界前50家银行中的80%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因此,可以选择上海作为试点区,率先试行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待成功后再逐步扩大运行区域。

另一方面,在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内部市场的同时,还需建立适应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运作机制的外部环境,如债券市场的发展、信用中介机构的完善、信用文化的建设等,以创造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公平、安全、稳定、高效的交易环境。

四、结束语

衍生产品范文篇2

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它的价值是从其他的基础证券和基础变量的价值衍生而来的,因此成为衍生产品。国际上通常将金融衍生产品归为一种金融合约或金融产品,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金融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也叫衍生工具或衍生证券。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在1994年对金融衍生产品作了具体的定义:衍生产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出现货币资产过剩,将直接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是具有核心内容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得经济主体可以用较低的交易成本对各类资产风险进行独立管理并将风险进行分割和转移,增强了金融体系的弹性与抗风险能力,有助于虚拟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吸纳实体经济过剩资源,也可以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二、金融衍生产品迅速发展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迅速发展。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率先推出了英镑等六种外汇期货合约,开创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先河。此后金融期货、期权、互换、衍生证券等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兴起,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具有管理风险、杠杆效应等功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不足,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金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国家对金融市场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从我国企业内部因素看。(1)流动的需要。在经济形势变化加剧的时代,公司和个人更加关心资产的流动性,很多金融衍生产品就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设计的,其中,有的创新是为了容易获得现金,有的则是为了把暂时不需要的先行使用出去。(2)降低成本的需要。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为了降低公司的成本,金融市场创造出了股票期权等衍生工具。(3)防范风险的需要。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引入非常有效的纷繁管理工具和设计出非常精致的风险管理策略。

2.从外部环境看。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它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金融市场的发育和金融监管水平的提升。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日益复杂,各类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目前的金融会计制度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大多列入银行表外业务,难以准确计量交易合同的当前价值和奉献头寸。当衍生产品在市场中的风险逐渐积累,投机因素无法得到充分消化,衍生产品价格就会在投机力量的带动下背离基础资产价格,在经济出现过热时加速泡沫的形成和资产价格上涨,在政府调控时有加速泡沫的破裂和资产价格的回落。

3.从环境因素看。(1)价格波动性增强。金融商品的价格(利率、汇率)波动频繁,价格变动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例如,通货膨胀,传统金融结构的衰落与国际协议的破裂,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工业化等。(2)金融理论的推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FischerBlack和MyronScholes创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式(Black-ScholesOptionPricingModel),为各种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3)法规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巴塞尔协议在银行资本充足性方面达成了共识,而且逐渐演变成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管标准,各商业银行为了拓展业务,规避资本充足性的约束,业务发展存在表内业务表外化的趋势。(4)信息和交易成本降低。科技的进步不仅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市场的交易速度,而且交易的成本也降低了。

三、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要是为了对公、对私提供以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为主,尚没有提供人民币衍生交易。也就是说对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而言,商业银行提供的对公外汇衍生产品与对私衍生产品没有本质区别,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由于对公客户的个体交易金额较大,因而可以为对公客户提供更具有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对私客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往往需要通过聚合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因而为对私客户提供的衍生产品往往更加标准化,期限通常也比对公客户的交易期限短。1.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2004年,国内对几家商业银行取得银监会批准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资格,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推广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力度,推出了多种外汇理财产品,并逐步形成了各家行的外汇理财品牌。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对私人客户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和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基金基本上不会发生损失,收益相对稳定,适合普通的外汇持有者。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银行不会给客户保本金的承诺,客户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很高的收益,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本金亏本。这类产品门槛相对较高,主要适合那些对外汇市场有很好判断、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客户,适合较为职业的投资者。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类型:(1)利率递增可提前终止型;(2)目标收益固定、达标即止型;(3)固定利率可提前终止型;(4)“上浮封顶”型;(5)“滚雪球”型;(6)区间挂钩逐日累积计息型;(7)客户可提前终止型。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类型有:(1)“期权宝”产品;(2)“智汇宝”产品。

2.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1)金融衍生产品同质性高,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有限。由于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经营股票和商品交易,且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有限,因此,开展衍生产品交易的基础资产只能是利率和汇率,与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比较来看,国内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明显偏少,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具有高度的同质性。(2)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对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能力,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做市商,对于基本的衍生产品的交易都要完全同国际大银行进行对冲交易,主要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实际上是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将产品收益的绝大部分转让给国际大银行。(3)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认识正逐步深化,管理手段也在逐步完善,但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四、金融衍生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尽管近年来震动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和风波似乎都与金融衍生品有关,但金融衍生产品仍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

1.衍生产品的创新定价和套期保值。比如,新兴的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差,市场也不稳定,如何开发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回避就是热点之一。开发以多种资产为标的的衍生产品也日益受到关注。

2.信用分析和信用衍生产品的开发。在衍生产品被广泛使用之前,信用分析大多是一个主观过程,或者只简单地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及信用等级评定,但这些都不能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精确描述,同时,随着现代银行越来越多地涉及衍生产品交易,这些传统方法在很多领域都失效了。一个重大的创新就是信用衍生合约可以使用期权、远期和互换的形式,但其损益都依赖于一个信用事件,比如,宣布信用等级降级或破产发生。随着信用模型越来越复杂,一级企业对风险管理越来越集中,货款的定价及管理将会从衍生产品研究中获益匪浅。另外,经营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比如,遭到系统崩溃、政策调整和技术失败时的风险管理。这些问题具有挑战性,发生很少以至于很难通过历史数据构造概率分布,但当这些问题发生时,损失非常大,所以,研究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实践来对这些偶发事件的性质进行分析。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不可急躁冒进而应循序渐进,必须先经历以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为中心的国内经营阶段,在此阶段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培育交易主体,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步开放市场。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增多,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胡斌.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与利率市场化[J].国际金融研究,2005,(5).

[2]黄小维.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胡剑平,肖闪.透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2003,(12).

[4]罗熹.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及其有效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6,(12).

衍生产品范文篇3

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它的价值是从其他的基础证券和基础变量的价值衍生而来的,因此成为衍生产品。国际上通常将金融衍生产品归为一种金融合约或金融产品,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金融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也叫衍生工具或衍生证券。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在1994年对金融衍生产品作了具体的定义:衍生产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出现货币资产过剩,将直接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是具有核心内容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得经济主体可以用较低的交易成本对各类资产风险进行独立管理并将风险进行分割和转移,增强了金融体系的弹性与抗风险能力,有助于虚拟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吸纳实体经济过剩资源,也可以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二、金融衍生产品迅速发展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迅速发展。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率先推出了英镑等六种外汇期货合约,开创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先河。此后金融期货、期权、互换、衍生证券等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兴起,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具有管理风险、杠杆效应等功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不足,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金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国家对金融市场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从我国企业内部因素看。(1)流动的需要。在经济形势变化加剧的时代,公司和个人更加关心资产的流动性,很多金融衍生产品就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设计的,其中,有的创新是为了容易获得现金,有的则是为了把暂时不需要的先行使用出去。(2)降低成本的需要。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为了降低公司的成本,金融市场创造出了股票期权等衍生工具。(3)防范风险的需要。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引入非常有效的纷繁管理工具和设计出非常精致的风险管理策略。

2.从外部环境看。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它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金融市场的发育和金融监管水平的提升。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日益复杂,各类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目前的金融会计制度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大多列入银行表外业务,难以准确计量交易合同的当前价值和奉献头寸。当衍生产品在市场中的风险逐渐积累,投机因素无法得到充分消化,衍生产品价格就会在投机力量的带动下背离基础资产价格,在经济出现过热时加速泡沫的形成和资产价格上涨,在政府调控时有加速泡沫的破裂和资产价格的回落。

3.从环境因素看。(1)价格波动性增强。金融商品的价格(利率、汇率)波动频繁,价格变动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例如,通货膨胀,传统金融结构的衰落与国际协议的破裂,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工业化等。(2)金融理论的推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FischerBlack和MyronScholes创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式(Black-ScholesOptionPricingModel),为各种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3)法规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巴塞尔协议在银行资本充足性方面达成了共识,而且逐渐演变成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管标准,各商业银行为了拓展业务,规避资本充足性的约束,业务发展存在表内业务表外化的趋势。(4)信息和交易成本降低。科技的进步不仅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市场的交易速度,而且交易的成本也降低了。

三、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要是为了对公、对私提供以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为主,尚没有提供人民币衍生交易。也就是说对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而言,商业银行提供的对公外汇衍生产品与对私衍生产品没有本质区别,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由于对公客户的个体交易金额较大,因而可以为对公客户提供更具有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对私客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往往需要通过聚合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因而为对私客户提供的衍生产品往往更加标准化,期限通常也比对公客户的交易期限短。1.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2004年,国内对几家商业银行取得银监会批准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资格,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推广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力度,推出了多种外汇理财产品,并逐步形成了各家行的外汇理财品牌。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对私人客户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和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基金基本上不会发生损失,收益相对稳定,适合普通的外汇持有者。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银行不会给客户保本金的承诺,客户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很高的收益,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本金亏本。这类产品门槛相对较高,主要适合那些对外汇市场有很好判断、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客户,适合较为职业的投资者。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类型:(1)利率递增可提前终止型;(2)目标收益固定、达标即止型;(3)固定利率可提前终止型;(4)“上浮封顶”型;(5)“滚雪球”型;(6)区间挂钩逐日累积计息型;(7)客户可提前终止型。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类型有:(1)“期权宝”产品;(2)“智汇宝”产品。

2.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1)金融衍生产品同质性高,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有限。由于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经营股票和商品交易,且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有限,因此,开展衍生产品交易的基础资产只能是利率和汇率,与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比较来看,国内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明显偏少,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具有高度的同质性。(2)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对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能力,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做市商,对于基本的衍生产品的交易都要完全同国际大银行进行对冲交易,主要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实际上是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将产品收益的绝大部分转让给国际大银行。(3)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认识正逐步深化,管理手段也在逐步完善,但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四、金融衍生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尽管近年来震动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和风波似乎都与金融衍生品有关,但金融衍生产品仍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

1.衍生产品的创新定价和套期保值。比如,新兴的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差,市场也不稳定,如何开发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回避就是热点之一。开发以多种资产为标的的衍生产品也日益受到关注。

2.信用分析和信用衍生产品的开发。在衍生产品被广泛使用之前,信用分析大多是一个主观过程,或者只简单地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及信用等级评定,但这些都不能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精确描述,同时,随着现代银行越来越多地涉及衍生产品交易,这些传统方法在很多领域都失效了。一个重大的创新就是信用衍生合约可以使用期权、远期和互换的形式,但其损益都依赖于一个信用事件,比如,宣布信用等级降级或破产发生。随着信用模型越来越复杂,一级企业对风险管理越来越集中,货款的定价及管理将会从衍生产品研究中获益匪浅。另外,经营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比如,遭到系统崩溃、政策调整和技术失败时的风险管理。这些问题具有挑战性,发生很少以至于很难通过历史数据构造概率分布,但当这些问题发生时,损失非常大,所以,研究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实践来对这些偶发事件的性质进行分析。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不可急躁冒进而应循序渐进,必须先经历以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为中心的国内经营阶段,在此阶段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培育交易主体,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步开放市场。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增多,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胡斌.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与利率市场化[J].国际金融研究,2005,(5).

[2]黄小维.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胡剑平,肖闪.透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2003,(12).

[4]罗熹.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及其有效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6,(12).

衍生产品范文篇4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风险监管

全融衍生产品(DerivativeProducts)是指从传统的基础金融工具,如货币、利率、股票等交易过程中,衍生发展出来的新金融产品,其主要形式有期贷、期权和掉期等。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一直是人们注目的焦点,接二连三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联系在一起的触目惊心的事件的发生,一再引起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的注意和反省。本文试图从分析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产生的原因着手,探索如何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成因分析

(一)金融衍生产品自身的特点和潜在风险金融衍生产品设计的初衷是创造避险工具,排除经济生产中的某些不确定性,实现风险对冲。但是,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却越来越从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向高投机、高风险转化,这与它自身的一些特点有密切关系。作为传统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价值受制于基础商品的价值变动。金融衍生产品既“衍生”于基础商品(underlying,commodities),其价值自然受基础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因为它的价格是基础商品价格变动的函数,故可以用来规避、转移风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产品较传统金融工具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波幅也比传统市场大,所以风险系数加大了。

2.具有财务杠杆作用。衍生产品的交易多采用保证金方式,参与者只须动用少量的资金(甚至不用资金调拔)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由于绝大多数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在交易金额几乎是天文数字的今天,若有某一交易方违约,都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履约风险。此外,保证金“四两拔千斤”的杠杆作用把市场风险成倍地放大,从而微小的基础价格变动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3.产品特性复杂。“火箭科学家”(Rocketscientists,开发衍生产品的金融工程师的别称)像玩魔方一样,把基础商品、利率、汇率、期限、合约规格等予以各种组合、分解、复合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日趋艰涩、精致,不但使业外人士如堕云里雾中,就是专业人士也经常看不懂。近年来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无法对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运作风险在所难免。

4.产品设计颇具灵活性。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进行设计,让其达到充分保值避险等目的。但是,由此也造成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风险极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法律及各国法律的协调赶不上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步伐,因此,某些合约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往往不明确,其合法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要承受很大的法律风险。

(二)si-font-family:''''TimesNewRoman''''">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产生的宏观条件

分析最近兴风作浪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我们有必要回顾2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金融领域发生的一些变化,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变化趋势,才能及时调整有关金融政策,加强对金融衍生产产品交易的监控。

1.金融自由化。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衍生产品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它的副作用已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都带来了潜在的威胁: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的界限,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大量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使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各种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用来测量和监管货币层次的传统手段逐渐失效。

2.银行业务的表外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不仅可以绕过巴塞尔协议对银行最低资本的要求,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银行的盈利性,并且不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于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模日趋扩大,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传统的监管手段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3.金融技术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如波浪理论、随机指数、动力指数等,使风险控制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使这些金融理论在日常的交易中大显身手。大金融机构通过广揽人才,既有经济、金融、管理人才,还有数学、物理、电脑等多种专业人才,利用现代化交易设备,从事高效益、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虽然他们能为交易机构本身提供规避风险的条件,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风险依然存在,而且随着交易量的剧增,偶发的支付和信用风险的产生,随时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危机,因此从这一方面看是增大了市场潜在风险。

4.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随着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高流动性,并由此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通过计算机和卫星网络,全球性的资金调拨和融通在几秒钟之内便可完成,遍布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极大地方便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大了金融监管难度,使各国货币政策部分失效,降低了各国奉行独立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所以,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投资者大量参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并进行恶性投机,是毫不奇怪的。

(三)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产生的微观机制宏观金融环境日益宽松,交易技术手段不断改进,诱使投资者去尝试新的冒险。然而,这仅仅是产生风险的外部客观的条件,更主要的原因是投资机构内部的协调、配合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它包括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管理不严密和交易员操作的失误。

1.管理层的认识不足。金融衍生产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复杂的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而这通常不为一般企业的高层领导(甚至一些金融机构的领导)所了解,他们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难以准确地把握交易时的具体细节,不能对交易的产品种类、期限、杠杆系统以及时机等具体事宜作出明确的规定。由于不了解潜在的巨大风险,往往当金融衍生产品带来的危机就要爆发,决策者还不知道自己的决策已经失误了。

2.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不严密,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像巴林银行的覆灭,与其说是因为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还不如说是巴林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混乱到了极点。首先,巴林银行内部缺乏基本的风险防范机制,让利森一身兼清算部相交易部两职,很容易通过故假帐来掩盖风险或亏损。同时,巴林银行也缺乏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检查部门对利森所为进行监控;其次,巴林银行管理层监管不严,风险意识薄弱。在关西大地震之后,利森的衍生合约保证金不足而求助于总部时,总部竟然还将数亿美元调至新加坡分行;再者,巴林银行领导层分裂,内部各业务环节之间关系紧张,令许多知情管理人员忽视市场人士和内部审检小组多次发出的警告,以至最后导致整个巴林集团的覆没。

3.激励机制的过度使用。许多公司把交易员的业绩与薪水联系起来,有的还实行利润分成,这对调动交易员的积极性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冒险精神。交易员为了增加收入,在交易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加大了风险系数。另外,由于奖金是按当年盈利来计算,因此,交易员一般只关心当年的盈利,至于是否会因此而导致以后的灾难就漠不关心。据资料介绍,一些国际上著名金融公司的交易员一年的薪水和分红竞高达千万美元以上。根据高收益高风险的市场原则,一个人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收入,势必要承担或将要承担与之相当的高风险。

4.越权交易。虽然有的决策者对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交易赚取巨额利润时,并不一定会检查交易过程中是否有越权行为,交易员反而会受到表彰,以致得意忘形,风险意识逐渐淡薄,逐步加大交易金额,调高风险系数,使交易与原来决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初衷相背离。大量的案例表明,一旦交易员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进行违章越权操作,而机构内部的监管控制措施又不够有力时,往往都可能给从事该项业务的机构造成巨额损失。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规避和对冲风险,增加金融市场的流通性,提高投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但是,由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失败而引起的灾难又是触目惊心、层出不穷。其实,亏损、破产的产生以及市场动荡的出现,并非衍生产品本身的过错,而是由于对衍生产品的滥用和监管不力造成的,所以当务之急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多方面着手,分层次地来管理控制这些风险。

SPAN>一)金融机构内部自我监督管理。金融机构是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投资主体。首先,最高管理层应该明确交易的目的是降低分散风险,扩大盈利能力,提高经营效率和深化金融发展。应建立适当的“从宏观至微观”的控制系统,规定交易种类、交易量和本金限额,慎重选择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其次,要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控制交易程序,将操作权、结算权、监督权分开,要有严格的层次分明的业务授权,加大对越权交易的处罚力度;再次,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对交易人员的交易进行记录、确认、市值试算,评价、度量和防范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通性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该部门应直接对决策层负责,及时汇报有关市场情况和本公司的交易情况。

(二)交易所系统内部监管。交易所是衍生产品交易组织者和市场管理者,它通过制定场内交易规则,监督市场的业务操作,保证交易在公开、公正、竞争的条件下进行,对抵御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完善交易制度,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保证金比例,以避免发生连锁性的合同违约风险。根据各机构实际资本大小确定持仓限额,区别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套利者与造市者的不同,鼓励套期保值,适当抑制投机成分,避免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事情发生;其次,建立合理而严格的清算制度,广泛实行逐日盯市制度(mark—to—the—market)t加强清算、结算和支付系统的管理,协调现货和期货衍生市场、境内和境外市场,增加市场衍生产品的流动性和应变能力;再次,加强财务监督和信息披露,根据衍生产品的特点,改革传统的会计记帐方法和原则,制定统一的资料披露规则和程序,以便管理层和用户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风险暴露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建立合理科学的风险控制系统,降低和防止风险的发生。

衍生产品范文篇5

关键词:毛毡衍生;创新设计

一、毛毡概念

毛毡历史悠久,据记载最早记录距今约8000多年,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记载最古老织品形式之一,与纺织、针织等技术相比而言,更早为人类使用。毛毡是以羊毛、牛毛等动物毛料为原料,经过挤压、揉搓等工艺制作过程,毡缩形成制品,无接缝和经纬交错,一体成形。

二、毛毡制作工艺

毛毡产品工艺成形制作方法为三种:针毡、湿毡以及湿毡和针毡结合。(1)针毡。该方法在当下应用最广泛。使用工具简单,仅需泡沫垫和戳针,用针将毛混合缠绕固定,用戳针戳成预先设定图形。戳针分粗针、细针,针越细越适合处理细节部分。形状色彩随时可变,制作中需集中精力小心戳针,手指易受到伤害。该方法制成品视觉效果显著,具有独特造型色彩质感美。通过该技艺使生活节奏慢下来,充满浓郁人情味。(2)湿毡法。早期人们使用该方法,游牧民族如蒙古族利用湿毡法可制作蒙古包毡包。羊毛是主要制作材料,本身具有较好坚韧隔音效果,更成为易折叠便携式可移动房子。早期湿毡法须使用动物纤维,用肥皂水充分浸泡,再用大型机器碾压,结实耐用,常用于面积较大片状实用制品,如壁挂、衣帽等。湿毡法实用性更强,增加人们对艺术美的欣赏感悟。(3)湿毡和针毡结合法。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并进行制作,即利用两种方法优势互补作用结合应用。具体而言,先用湿毡法完成较大面积部分制作,待干透后,再用针毡法完成小面积的细节装饰处理,即使用戳针进行戳制完成细致精美部分。使用湿毡和针毡结合的方法,可实现强烈视觉冲击效果。

三、毛毡特性

(一)材料独特。毛毡材料具有很多特性。首先,具有可分解更新、循环利用特性,是我国低碳环保时代材料选择;其次,毛毡材料具有御寒保暖、不易褪色功能,如制作毛毡鞋垫;再次,毛毡触感令人舒软温暖厚重,与自然贴合,本身气质散发出原始味道,具有时尚品质感,易引起受众共鸣,如制作毛毡家居制品、造型独特的毛毡帽;最后,毛毡弹性性能好,可实现防震、密封、隔音、隔热保温等功能,效果良好,如汽车门窗密封条等。(二)工艺造型独特。首先,由于毛毡材料本身特殊性,不需通过纺织或针织手段进行加工制作,以加热润滑压缩步骤,使纤维自然缠结形成织品,一体成形。其次,羊毛在毡化成毛毡过程中,可以任意塑造,形成一个整体形状,省去了复杂裁剪工序。如毛毡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形状的帽子。市场上圆形礼帽等冬季帽,多是毛毡材料制作。最后,通过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利用毛毡材料属性,在毛毡工艺品中呈现出三维立体、肌理丰富等多变视觉效果。精心制作的工艺品,往往温暖独特实用,令生活充满人情味。(三)色彩独特。人们常常从自然界中借鉴获取灵感,对于色彩的提取与应用也不例外,体现了人们对审美、时尚、喜好等的不断追求,也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动物毛料具有高度吸湿性,可充分吸收染料较易染色,所以色彩变化多样,可分为天然色和白色。天然色如褐色、棕色等,白色如白色羊毛可通过高温煮染成色彩丰富材料,色彩表现细腻微妙独特,丰富了空间色彩关系,更能给人们带来不同视觉心理效应。

四、毛毡衍生产品的优势

大众眼里艺术品往往被高高挂起远远瞻望,很难走进生活。然而实际艺术已通过衍生品形式融入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作为新大众艺术消费模式,增添了人们的趣味性和审美性,以独有艺术表现形式,为日常生活变革注入新体验。(一)实用性。毛毡衍生产品种类多样,服饰领域如衣帽围巾等;家居领域如陈列装饰品、地毯等;个人生活用品领域如杯垫、开关毛毡装饰保护套等。毛毡衍生产品应用广泛,是充满创造性工艺品类。同时,手工制作毛毡衍生产品成为当下休闲娱乐活动。可与相同兴趣爱好者们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技能,静静地一针针创作出一件成型的实物作品。制作出来的实物成品,可以装饰点缀且发挥产品基本功能,也可作为旅游产品收藏纪念、馈赠亲友礼物等,起到沟通交流重要纽带桥梁作用。另外,人们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快节奏、繁忙生活状态,更能起到释放自我、调整良好心态的重要作用。(二)装饰性。(1)色彩。毛毡衍生产品经过工艺处理,利用一定工具,主要依靠制作者创造力和双手,变幻出丰富多彩的颜色,不同色彩呈现出不同视觉心理联想效果。如冷暖色调对比,面积大小色调对比等。(2)肌理。同时可通过不同质感和肌理效果进行表现,如紧凑或松散、纤细或厚重、软糯或粗糙等。(3)造型。毛毡衍生品可塑性较强,可制作出形态各异变化多端的造型,因此毛毡衍生产品具有强烈装饰点缀性,密切融入人们现实生活,应用到生活各领域。反映人们对审美的不断追求与审美力的提高,丰富人们娱乐方式,陶冶情操,从而更好地促使人们积极地投入到日常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三)可塑性。(1)不同种类、工艺手段制作出的毛毡衍生产品效果不同。其中羊毛毡,根据羊毛纤维的长短程度、粗细程度、卷曲程度等不同,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如较短羊毛纤维手感软糯、有弹性,毛毡制品较蓬松,稳定性弱,而较粗羊毛纤维相对强度大,产生较粗糙的肌理效果。(2)另外,羊毛毡材料是羊毛纤维在外力的影响作用下彼此缠绕成形,对工具依赖性较小,主要依靠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娴熟制作技能,是其想象力延展,并存在无限可能性,可塑性较强。(四)兼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毛毡衍生产品设计本身没有固定范式,开始不断尝试与其他工艺技法组合碰撞,同时也与不同材质结合,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兼容不同材料不同工艺进行大胆创作。(1)工艺技法产生新蜕变,如刺绣、编织、镂空等工艺与毛毡衍生产品进行结合,创作出很多别出心裁的特效。(2)此外,其材质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情感与触觉感受,促使创作者迸发出无穷创意组合灵感。艺术家们把玻璃、木质等材料结合创作,设计出更多变化,效果令人欣喜。通过不同搭配手法展现不同风格、不同特点创意设计。

五、手工毛毡衍生产品的创新设计

(一)毛毡衍生产品消费群的消费心理分析。当前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消费者不仅要满足生理需求,更加注重心理需求层面。因此追求时尚、标榜自我成为当下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消费更趋于品牌化,以更好地诠释自我,彰显自身地位以及个性、品位等。注重商品理念内涵和象征意义,注重消费体验及获取个性心理满足和愉悦。毛毡衍生产品设计消费,体现消费群体特有的审美观及对于新鲜事物的关注和热衷程度,它所代表的时尚低碳环保理念,成为被追捧的主要原因。所以选择消费毛毡衍生产品,更符合年轻群体的审美品位,体现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立场。(二)毛毡产品的创新设计。(1)设计理念的创新。设计理念体现了设计作品的内涵意义,使设计更具风格倾向和专业化。当下人们消费需求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因此毛毡衍生产品设计理念应与时俱进,需不断创新。仿生设计、跨界设计融入结合,诠释衍生产品全新概念。仿生设计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顾名思义从自然界中借鉴汲取创意设计灵感,让设计回归自然,促进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跨界设计将原本不相关元素,相互融合与渗透,形成全新设计形式;跨界设计越来越成为未来设计发展趋势代表,它是一种新锐视角与时代审美的巧妙融合。如手表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物品,毛毡跨界延伸到学习生活领域的手表设计中。手表采用同为毛毡材质的同心圆盘,小巧轻便,每个上面还有服装标签一般的白色标记,以代表表针,似乎可以抚摸感受下时间流逝。(2)工艺创新。镂空结合。镂空是雕刻技术,表面看是完整图形,实际里面是中空或镶嵌较小物件。毛毡制作的镂空产品强度高,不易脱散。①刺绣结合。它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图案总称。毛毡软糯有弹性。柔美精致绣线与自然淳朴毛毡对比映衬,营造特殊触感与视觉效果。②编织结合。它是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通过盘结等技法形成各种精彩纹饰造型,平面上有凹凸起伏独特效果。毛毡本身较强韧性等特性与编织结合,体现朴素美观视觉美感。③其他结合。如布艺、扎染等工艺结合,产生独特效果,赋予产品新的艺术感染力。(3)材料融合创新。材料是设计转化实物的重要载体,恰当的材料选择才能更好地诠释设计理念,不同材料表达不同设计情感。金属材料一般会造成科技冰冷感受,木质材料会给人纯朴感。毛毡衍生产品与金属、木质等其他材料融合,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赋予设计特定审美,引起人们丰富的视觉心理感受。(4)科技创新。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断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需求。设计是与时俱进发展的,科学技术发展影响、丰富着设计表现形式。随着时代进步,毛毡衍生产品与科技融合越来越紧密,充满科技前沿的时尚感毛毡衍生产品出现,其以一种崭新设计形式表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时尚品位、审美乐趣以及新体验情感等。科学技术给毛毡衍生产品创新设计注入新鲜血液,更为当下倡导的低碳环保作出贡献。

六、结语

毛毡衍生产品开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趋向多元化,新材料、科学技术等的应用将不断出现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毛毡衍生产品,它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更多人所接纳,有着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锐,马晓陈.手工魅力——羊毛毡产品的设计与制作[J].服饰设计,2015.

[2]王萌萌.毛毡在室内空间界面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3]李夏.毛毡在家居用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6.

衍生产品范文篇6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商业银行

一、金融衍生产品概述

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它的价值是从其他的基础证券和基础变量的价值衍生而来的,因此成为衍生产品。国际上通常将金融衍生产品归为一种金融合约或金融产品,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金融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也叫衍生工具或衍生证券。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在1994年对金融衍生产品作了具体的定义:衍生产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出现货币资产过剩,将直接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是具有核心内容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得经济主体可以用较低的交易成本对各类资产风险进行独立管理并将风险进行分割和转移,增强了金融体系的弹性与抗风险能力,有助于虚拟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吸纳实体经济过剩资源,也可以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二、金融衍生产品迅速发展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迅速发展。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率先推出了英镑等六种外汇期货合约,开创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先河。此后金融期货、期权、互换、衍生证券等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兴起,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具有管理风险、杠杆效应等功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不足,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金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国家对金融市场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从我国企业内部因素看。(1)流动的需要。在经济形势变化加剧的时代,公司和个人更加关心资产的流动性,很多金融衍生产品就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设计的,其中,有的创新是为了容易获得现金,有的则是为了把暂时不需要的先行使用出去。(2)降低成本的需要。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为了降低公司的成本,金融市场创造出了股票期权等衍生工具。(3)防范风险的需要。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引入非常有效的纷繁管理工具和设计出非常精致的风险管理策略。

2.从外部环境看。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它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金融市场的发育和金融监管水平的提升。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日益复杂,各类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目前的金融会计制度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大多列入银行表外业务,难以准确计量交易合同的当前价值和奉献头寸。当衍生产品在市场中的风险逐渐积累,投机因素无法得到充分消化,衍生产品价格就会在投机力量的带动下背离基础资产价格,在经济出现过热时加速泡沫的形成和资产价格上涨,在政府调控时有加速泡沫的破裂和资产价格的回落。

3.从环境因素看。(1)价格波动性增强。金融商品的价格(利率、汇率)波动频繁,价格变动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例如,通货膨胀,传统金融结构的衰落与国际协议的破裂,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工业化等。(2)金融理论的推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FischerBlack和MyronScholes创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式(Black-ScholesOptionPricingModel),为各种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3)法规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巴塞尔协议在银行资本充足性方面达成了共识,而且逐渐演变成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管标准,各商业银行为了拓展业务,规避资本充足性的约束,业务发展存在表内业务表外化的趋势。(4)信息和交易成本降低。科技的进步不仅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市场的交易速度,而且交易的成本也降低了。

三、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要是为了对公、对私提供以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为主,尚没有提供人民币衍生交易。也就是说对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而言,商业银行提供的对公外汇衍生产品与对私衍生产品没有本质区别,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由于对公客户的个体交易金额较大,因而可以为对公客户提供更具有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对私客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往往需要通过聚合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因而为对私客户提供的衍生产品往往更加标准化,期限通常也比对公客户的交易期限短。1.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2004年,国内对几家商业银行取得银监会批准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资格,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推广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力度,推出了多种外汇理财产品,并逐步形成了各家行的外汇理财品牌。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对私人客户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和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基金基本上不会发生损失,收益相对稳定,适合普通的外汇持有者。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银行不会给客户保本金的承诺,客户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很高的收益,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本金亏本。这类产品门槛相对较高,主要适合那些对外汇市场有很好判断、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客户,适合较为职业的投资者。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类型:(1)利率递增可提前终止型;(2)目标收益固定、达标即止型;(3)固定利率可提前终止型;(4)“上浮封顶”型;(5)“滚雪球”型;(6)区间挂钩逐日累积计息型;(7)客户可提前终止型。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类型有:(1)“期权宝”产品;(2)“智汇宝”产品。

2.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1)金融衍生产品同质性高,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有限。由于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经营股票和商品交易,且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有限,因此,开展衍生产品交易的基础资产只能是利率和汇率,与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比较来看,国内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明显偏少,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具有高度的同质性。(2)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对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能力,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做市商,对于基本的衍生产品的交易都要完全同国际大银行进行对冲交易,主要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实际上是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将产品收益的绝大部分转让给国际大银行。(3)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认识正逐步深化,管理手段也在逐步完善,但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四、金融衍生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尽管近年来震动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和风波似乎都与金融衍生品有关,但金融衍生产品仍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

1.衍生产品的创新定价和套期保值。比如,新兴的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差,市场也不稳定,如何开发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回避就是热点之一。开发以多种资产为标的的衍生产品也日益受到关注。

2.信用分析和信用衍生产品的开发。在衍生产品被广泛使用之前,信用分析大多是一个主观过程,或者只简单地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及信用等级评定,但这些都不能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精确描述,同时,随着现代银行越来越多地涉及衍生产品交易,这些传统方法在很多领域都失效了。一个重大的创新就是信用衍生合约可以使用期权、远期和互换的形式,但其损益都依赖于一个信用事件,比如,宣布信用等级降级或破产发生。随着信用模型越来越复杂,一级企业对风险管理越来越集中,货款的定价及管理将会从衍生产品研究中获益匪浅。另外,经营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比如,遭到系统崩溃、政策调整和技术失败时的风险管理。这些问题具有挑战性,发生很少以至于很难通过历史数据构造概率分布,但当这些问题发生时,损失非常大,所以,研究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实践来对这些偶发事件的性质进行分析。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不可急躁冒进而应循序渐进,必须先经历以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为中心的国内经营阶段,在此阶段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培育交易主体,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步开放市场。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增多,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胡斌.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与利率市场化[J].国际金融研究,2005,(5).

[2]黄小维.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胡剑平,肖闪.透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2003,(12).

[4]罗熹.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及其有效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6,(12).

[5]李晓岚,杨路明.金融衍生产品的运用及其风险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2005,(4).

衍生产品范文篇7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商业银行

一、金融衍生产品概述

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它的价值是从其他的基础证券和基础变量的价值衍生而来的,因此成为衍生产品。国际上通常将金融衍生产品归为一种金融合约或金融产品,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金融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也叫衍生工具或衍生证券。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在1994年对金融衍生产品作了具体的定义:衍生产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出现货币资产过剩,将直接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是具有核心内容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得经济主体可以用较低的交易成本对各类资产风险进行独立管理并将风险进行分割和转移,增强了金融体系的弹性与抗风险能力,有助于虚拟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吸纳实体经济过剩资源,也可以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二、金融衍生产品迅速发展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迅速发展。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率先推出了英镑等六种外汇期货合约,开创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先河。此后金融期货、期权、互换、衍生证券等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兴起,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具有管理风险、杠杆效应等功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不足,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金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国家对金融市场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从我国企业内部因素看。(1)流动的需要。在经济形势变化加剧的时代,公司和个人更加关心资产的流动性,很多金融衍生产品就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设计的,其中,有的创新是为了容易获得现金,有的则是为了把暂时不需要的先行使用出去。(2)降低成本的需要。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为了降低公司的成本,金融市场创造出了股票期权等衍生工具。(3)防范风险的需要。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引入非常有效的纷繁管理工具和设计出非常精致的风险管理策略。

2.从外部环境看。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它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金融市场的发育和金融监管水平的提升。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日益复杂,各类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目前的金融会计制度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大多列入银行表外业务,难以准确计量交易合同的当前价值和奉献头寸。当衍生产品在市场中的风险逐渐积累,投机因素无法得到充分消化,衍生产品价格就会在投机力量的带动下背离基础资产价格,在经济出现过热时加速泡沫的形成和资产价格上涨,在政府调控时有加速泡沫的破裂和资产价格的回落。

3.从环境因素看。(1)价格波动性增强。金融商品的价格(利率、汇率)波动频繁,价格变动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例如,通货膨胀,传统金融结构的衰落与国际协议的破裂,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工业化等。(2)金融理论的推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FischerBlack和MyronScholes创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式(Black-ScholesOptionPricingModel),为各种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3)法规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巴塞尔协议在银行资本充足性方面达成了共识,而且逐渐演变成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管标准,各商业银行为了拓展业务,规避资本充足性的约束,业务发展存在表内业务表外化的趋势。(4)信息和交易成本降低。科技的进步不仅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市场的交易速度,而且交易的成本也降低了。

三、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要是为了对公、对私提供以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为主,尚没有提供人民币衍生交易。也就是说对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而言,商业银行提供的对公外汇衍生产品与对私衍生产品没有本质区别,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由于对公客户的个体交易金额较大,因而可以为对公客户提供更具有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对私客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往往需要通过聚合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因而为对私客户提供的衍生产品往往更加标准化,期限通常也比对公客户的交易期限短。1.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2004年,国内对几家商业银行取得银监会批准经营金融衍生产品的资格,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推广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的力度,推出了多种外汇理财产品,并逐步形成了各家行的外汇理财品牌。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对私人客户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和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基金基本上不会发生损失,收益相对稳定,适合普通的外汇持有者。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银行不会给客户保本金的承诺,客户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很高的收益,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本金亏本。这类产品门槛相对较高,主要适合那些对外汇市场有很好判断、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客户,适合较为职业的投资者。与利率挂钩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类型:(1)利率递增可提前终止型;(2)目标收益固定、达标即止型;(3)固定利率可提前终止型;(4)“上浮封顶”型;(5)“滚雪球”型;(6)区间挂钩逐日累积计息型;(7)客户可提前终止型。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类型有:(1)“期权宝”产品;(2)“智汇宝”产品。

2.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1)金融衍生产品同质性高,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有限。由于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经营股票和商品交易,且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有限,因此,开展衍生产品交易的基础资产只能是利率和汇率,与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比较来看,国内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明显偏少,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具有高度的同质性。(2)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对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能力,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做市商,对于基本的衍生产品的交易都要完全同国际大银行进行对冲交易,主要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实际上是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将产品收益的绝大部分转让给国际大银行。(3)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认识正逐步深化,管理手段也在逐步完善,但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四、金融衍生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尽管近年来震动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和风波似乎都与金融衍生品有关,但金融衍生产品仍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

1.衍生产品的创新定价和套期保值。比如,新兴的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差,市场也不稳定,如何开发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回避就是热点之一。开发以多种资产为标的的衍生产品也日益受到关注。

2.信用分析和信用衍生产品的开发。在衍生产品被广泛使用之前,信用分析大多是一个主观过程,或者只简单地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及信用等级评定,但这些都不能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精确描述,同时,随着现代银行越来越多地涉及衍生产品交易,这些传统方法在很多领域都失效了。一个重大的创新就是信用衍生合约可以使用期权、远期和互换的形式,但其损益都依赖于一个信用事件,比如,宣布信用等级降级或破产发生。随着信用模型越来越复杂,一级企业对风险管理越来越集中,货款的定价及管理将会从衍生产品研究中获益匪浅。另外,经营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比如,遭到系统崩溃、政策调整和技术失败时的风险管理。这些问题具有挑战性,发生很少以至于很难通过历史数据构造概率分布,但当这些问题发生时,损失非常大,所以,研究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实践来对这些偶发事件的性质进行分析。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不可急躁冒进而应循序渐进,必须先经历以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为中心的国内经营阶段,在此阶段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培育交易主体,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步开放市场。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增多,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胡斌.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与利率市场化[J].国际金融研究,2005,(5).

[2]黄小维.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胡剑平,肖闪.透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2003,(12).

[4]罗熹.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及其有效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6,(12).

衍生产品范文篇8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内在根源外部成因

事实上,作为虚拟资本的特有形式,金融衍生产品是用来交换经济风险的一类特殊契约,其信用风险与身俱来。金融衍生产品运用不当,可能导致新信用风险的集中和突发,甚至引发骨牌效应。所以,只有深刻理解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才能认识到其信用风险的内在根源;只有全面分析金融衍生产品的契约性,才能了解到其信用风险的外在成因。这两者其实是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来阐述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来源。

1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内在根源

1.1金融衍生产品运行机制分析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与信用(基本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制度密切联系。“商品不是为取得货币而卖,而是为取得定期支付的凭据而卖”,而这种支付凭据作为商业信用的工具即商业货币进入流通,它已包含虚拟资本的成分。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出现了银行信用和银行券。在无黄金保证作为准备金时发行的银行券所追加资本,具有虚拟经济资本形式。“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纸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虚拟资本是商业和银行信用过度膨胀,伴随货币资本化的过程而出现的,虚拟资本是“生息的证券”,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这样,“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做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

显然,按照马克思的论述,没有实体资本或实体经济,就没有虚拟资本,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作为虚拟资本载体的有价证券成为商品能够流通,不是因为它们作为商品创造出来的,而是因为流通使它们成为商品。虚拟资本市场价值由证券的定期收益(成正比)和利率(成反比)决定的,不随职能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其价格波动决定于有价证券和货币的供求。所以,不是虚拟资本在先——虚拟资本产生货币收入,而是货币收入在先,虚拟资本在后——先有了一定的货币收入以后,人们才把这个定期获得的货币收入资本化为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虚拟资本虽产生于并必须借助于实体资本,但又是从实体资本独立出来的另一套资本。如果考虑到在有价证券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则同实体资本相对立的就可能是几套资本,因为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是虚拟资本的虚拟化,具有虚拟资本的双重性。因此,一旦金融衍生产品的膨胀脱离其物质保证,就会造成资本畸形繁荣,形成泡沫经济,误导资源配置,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进而使得信用风险孕育其间。

1.2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内在根源

虚拟经济是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并同金融衍生产品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的产品是各种金融工具,虚拟经济的工厂是各种金融机构,虚拟经济的交换场所是各种金融市场,虚拟经济的主要载体——金融衍生产品,在90年代步入高速发展阶段进一步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成思危,2000)。据统计分析,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显然,作为虚拟资本的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具有放大作用。

从马克思对虚拟资本内涵的论述中不难发现,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有价证券,是金融市场上交易双方签定的一种契约,它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只是某些有价值的商品或证券的所有权凭证。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是以较少的保证金垫付就能进行巨额交易,同时还存在着买空、卖空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但是,作为虚拟资本,金融衍生产品依然保持着“价值增殖的外衣”。金融衍生产品的持有者凭借手中的所有权凭证获取收入,因而,金融衍生产品就被资本化了,成为虚拟资本的表现形态。投资者从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上获取的收入,不论它是不是资本的产物,也都表现为原始投入的利息。作为有价证券的金融衍生产品又与商品实体相分离,是实体资本的代表和纸制复本,但金融衍生产品作为虚拟资本的本质未变。构成金融衍生产品的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其价格不是自身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有价证券的预期收入的资本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虚拟资本的内在特征与运动规律决定了经济高涨期的虚假繁荣和经济衰退期的危机爆发,使得经济泡沫的形成和发展,增加了金融与经济的不稳定性。

金融衍生市场上主要包括套期保值、投机与套利等三类参与者。套期保值者参与交易的目的是通过对冲交易降低由于商品价格波动而引致的风险;投机者交易的目的是通过买卖空交易,建立风险头寸,主动承担风险并以此获利;套利者的目的是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与其他相应的基础工具之间,或者衍生产品与其他衍生产品之间的不正常价格偏差,同时进行两笔或多笔交易而赚取无风险利润。这样,作为虚拟资本的存在形式,金融衍生产品的运动越来越远离具体的、单个的资本运动,与整体经济活动有关,但由于其投机性,又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受更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和拥有高回报率,以金融衍生产品形态出现的虚拟资本往往就成为人们炒作和投机的对象。基于网络基础上的无纸化虚拟资本,表现了高度的流动性,这就给企业与个人的资本运作带来极大的流动性便利。事实上,金融衍生产品的流动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退出机制。当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判断通过退出机制变现其持有的衍生证券,实现投资组合的调整,进而在确保投资主体利益最大化前提下,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金融衍生产品中的保证金制度及其由此产生的杠杆效应,强化了市场参与者的投机动机与行为,从而使得虚拟资本的规模远远大于实体资本,经济泡沫大量出现,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当然,“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款;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1000美元至少可以买进50000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1997)。因此,作为虚拟资本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运动,其杠杆作用和卖空机制也有效地放大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购买力。但金融衍生产品在当代经济中的快速发展是以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基本前提,然而金融衍生产品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信用制度往往又是脆弱的。因为在金融衍生产品发达的经济中,内外部的冲击引起信用收缩,在衍生产品高杠杆比率作用下,又进一步加剧了信用收缩过程,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加大。这就使衍生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变得严重,过高的信用风险使交易者减少交易数量和频率,从而削弱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又使机构交易者利用自身的信息垄断地位,隐藏自身拥有的真实信息,散布虚假信息,引诱散户投资者上当受骗;还使衍生交易监管难度加大,使监管变得更加复杂和不易。

所以,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比起一般的金融工具要复杂的多,其虚拟资本的虚拟化这一技术特征决定了金融衍生产品脱离实体经济的程度越大,运动过程的独立性越强,虚拟程度越高,交易泡沫也越易形成,不确定性增加。这实际上就是金融衍生产品各种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得以形成的内在根源。

2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外部成因

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是一种尚未履行的交易契约,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约定,这就决定了金融衍生交易在时间和金额上都是不确定的。进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交易主体既有金融机构,又有非金融机构,其多样化和复杂性导致了各交易者所处的信用等级参差不齐,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又使得交易双方很容易面临信用不对称;同时,交易主体目的性的不同,也导致了各自预备承担风险的程度甚至承担风险的意愿都存在很大的不对称;另外,因其他风险而导致的信用风险连锁反应也有可能累及其他的交易对手甚至整个金融市场。所以,契约性决定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参与者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信息,必然增大市场中的不确定性,种种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得诱发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外部成因可能随时出现。

2.1交易者的交易目的

一般而言,套利投机的程度越大,信用风险暴露越大。所以,当交易的目的从套期保值变为投机时:一方面,随机波动的价格使赚与赔的概率同时存在,签约双方主观预测能否实现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未来价值波动的随机性。这时如果仅仅凭借个人的主观判断铤而走险的话,就可能导致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机构出现盈利下降或亏损,甚至是破产或其他严重的财务问题,以至履约能力下降或丧失。这样,交易者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违约,信用风险随之产生。另一方面,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使交易者双方很难如愿以偿。因为金融衍生产品使用者双方披露的信息量越多、透明度越高越好,但由于双方各自追逐的风险利润和切身利益决定了一些重要信息很难得到或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太高,这势必影响双方掌握真实的、全面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将增加由双方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所带来的资金损失。即使双方在签约时拥有的信息基本对称,也会产生有关行动即合约执行的不对称信息。因此,不对称性信息的存在加大了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2交易者的履约能力与履约意愿

2.2.1信用风险的扩大效应导致交易者发生违约。信用风险具有滚雪球式的扩大效应,并能产生骨牌效应。一个因多种原因违约的交易者往往会使其交易对手也发生违约,进而违约风险会象瘟疫样在整个金融市场传播。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越集中,主要交易商之间的信用风险暴露也就越集中,一旦一家金融机构突然倒闭或无法履约,则整个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就会引起一连串违约事件而危及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2.2.2基于交易者品格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交易者品格包括其履行合约承诺的意愿及在契约期间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交易者必须诚实可信,努力经营。交易者的品格难以用科学方法进行计量,一般只能根据过去的记录和经验对其进行评价。在信用评级制度下,信用评级等级的改变导致债权资产价格变化,从而产生代表公司偿债能力的信用风险。

2.3交易场所和交易机构

正如巴菲特所言,“衍生品是大规模毁灭性的金融武器,其所具有的危害性,虽然现在隐而不露,然而终将致命。”(对于巴菲特的这种说法,虽然很多金融界著名人士如格林斯潘、梅拉梅德等持有异议,但它至少说明衍生产品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信用风险。)其理由就是金融衍生产品有巨大的信用风险,而且已经集中在少数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商手中。一般说来,在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期货、期权)是以标准化合约的方式进行交易的,且有一套特定的降低信用风险的制度安排,因而其信用风险小。在场外交易(OTC),没有保证金和集中结算要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履行只取决于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履约能力和动机。这样,具有明显递减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交易双方必然面临信用风险,由此决定了对场外衍生交易中交易双方的信用等级要求都非常高。金融远期、金融互换及复合衍生产品等的场外交易,只要一方违约,契约便无法进行,从而给对方带来损失。在契约期限内具有变动、不确定性的特征,使得衍生产品交易信用风险取决于交易对手的违约概率和信用风险暴露的变动。因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信用风险主要源自OTC市场。

参考文献

[1]张华.《金融衍生工具及其风险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2]熊玉莲.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一般性及在我国的特殊表现和控制.金融与保险.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5(9).

[3]曹敏.金融衍生产品及风险分析.上海金融,2004(6).

衍生产品范文篇9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内在根源外部成因

事实上,作为虚拟资本的特有形式,金融衍生产品是用来交换经济风险的一类特殊契约,其信用风险与身俱来。金融衍生产品运用不当,可能导致新信用风险的集中和突发,甚至引发骨牌效应。所以,只有深刻理解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才能认识到其信用风险的内在根源;只有全面分析金融衍生产品的契约性,才能了解到其信用风险的外在成因。这两者其实是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来阐述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来源。

1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内在根源

1.1金融衍生产品运行机制分析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与信用(基本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制度密切联系。“商品不是为取得货币而卖,而是为取得定期支付的凭据而卖”,而这种支付凭据作为商业信用的工具即商业货币进入流通,它已包含虚拟资本的成分。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出现了银行信用和银行券。在无黄金保证作为准备金时发行的银行券所追加资本,具有虚拟经济资本形式。“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纸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虚拟资本是商业和银行信用过度膨胀,伴随货币资本化的过程而出现的,虚拟资本是“生息的证券”,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这样,“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做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

显然,按照马克思的论述,没有实体资本或实体经济,就没有虚拟资本,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作为虚拟资本载体的有价证券成为商品能够流通,不是因为它们作为商品创造出来的,而是因为流通使它们成为商品。虚拟资本市场价值由证券的定期收益(成正比)和利率(成反比)决定的,不随职能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其价格波动决定于有价证券和货币的供求。所以,不是虚拟资本在先——虚拟资本产生货币收入,而是货币收入在先,虚拟资本在后——先有了一定的货币收入以后,人们才把这个定期获得的货币收入资本化为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虚拟资本虽产生于并必须借助于实体资本,但又是从实体资本独立出来的另一套资本。如果考虑到在有价证券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则同实体资本相对立的就可能是几套资本,因为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是虚拟资本的虚拟化,具有虚拟资本的双重性。因此,一旦金融衍生产品的膨胀脱离其物质保证,就会造成资本畸形繁荣,形成泡沫经济,误导资源配置,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进而使得信用风险孕育其间。

1.2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内在根源

虚拟经济是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并同金融衍生产品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的产品是各种金融工具,虚拟经济的工厂是各种金融机构,虚拟经济的交换场所是各种金融市场,虚拟经济的主要载体——金融衍生产品,在90年代步入高速发展阶段进一步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成思危,2000)。据统计分析,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显然,作为虚拟资本的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具有放大作用。

从马克思对虚拟资本内涵的论述中不难发现,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有价证券,是金融市场上交易双方签定的一种契约,它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只是某些有价值的商品或证券的所有权凭证。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是以较少的保证金垫付就能进行巨额交易,同时还存在着买空、卖空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但是,作为虚拟资本,金融衍生产品依然保持着“价值增殖的外衣”。金融衍生产品的持有者凭借手中的所有权凭证获取收入,因而,金融衍生产品就被资本化了,成为虚拟资本的表现形态。投资者从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上获取的收入,不论它是不是资本的产物,也都表现为原始投入的利息。作为有价证券的金融衍生产品又与商品实体相分离,是实体资本的代表和纸制复本,但金融衍生产品作为虚拟资本的本质未变。构成金融衍生产品的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其价格不是自身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有价证券的预期收入的资本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虚拟资本的内在特征与运动规律决定了经济高涨期的虚假繁荣和经济衰退期的危机爆发,使得经济泡沫的形成和发展,增加了金融与经济的不稳定性。

金融衍生市场上主要包括套期保值、投机与套利等三类参与者。套期保值者参与交易的目的是通过对冲交易降低由于商品价格波动而引致的风险;投机者交易的目的是通过买卖空交易,建立风险头寸,主动承担风险并以此获利;套利者的目的是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与其他相应的基础工具之间,或者衍生产品与其他衍生产品之间的不正常价格偏差,同时进行两笔或多笔交易而赚取无风险利润。这样,作为虚拟资本的存在形式,金融衍生产品的运动越来越远离具体的、单个的资本运动,与整体经济活动有关,但由于其投机性,又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受更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和拥有高回报率,以金融衍生产品形态出现的虚拟资本往往就成为人们炒作和投机的对象。基于网络基础上的无纸化虚拟资本,表现了高度的流动性,这就给企业与个人的资本运作带来极大的流动性便利。事实上,金融衍生产品的流动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退出机制。当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判断通过退出机制变现其持有的衍生证券,实现投资组合的调整,进而在确保投资主体利益最大化前提下,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金融衍生产品中的保证金制度及其由此产生的杠杆效应,强化了市场参与者的投机动机与行为,从而使得虚拟资本的规模远远大于实体资本,经济泡沫大量出现,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当然,“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款;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1000美元至少可以买进50000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1997)。因此,作为虚拟资本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运动,其杠杆作用和卖空机制也有效地放大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购买力。但金融衍生产品在当代经济中的快速发展是以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基本前提,然而金融衍生产品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信用制度往往又是脆弱的。因为在金融衍生产品发达的经济中,内外部的冲击引起信用收缩,在衍生产品高杠杆比率作用下,又进一步加剧了信用收缩过程,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加大。这就使衍生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变得严重,过高的信用风险使交易者减少交易数量和频率,从而削弱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又使机构交易者利用自身的信息垄断地位,隐藏自身拥有的真实信息,散布虚假信息,引诱散户投资者上当受骗;还使衍生交易监管难度加大,使监管变得更加复杂和不易。

所以,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比起一般的金融工具要复杂的多,其虚拟资本的虚拟化这一技术特征决定了金融衍生产品脱离实体经济的程度越大,运动过程的独立性越强,虚拟程度越高,交易泡沫也越易形成,不确定性增加。这实际上就是金融衍生产品各种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得以形成的内在根源。

2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外部成因

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是一种尚未履行的交易契约,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约定,这就决定了金融衍生交易在时间和金额上都是不确定的。进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交易主体既有金融机构,又有非金融机构,其多样化和复杂性导致了各交易者所处的信用等级参差不齐,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又使得交易双方很容易面临信用不对称;同时,交易主体目的性的不同,也导致了各自预备承担风险的程度甚至承担风险的意愿都存在很大的不对称;另外,因其他风险而导致的信用风险连锁反应也有可能累及其他的交易对手甚至整个金融市场。所以,契约性决定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参与者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信息,必然增大市场中的不确定性,种种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得诱发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外部成因可能随时出现。

2.1交易者的交易目的

一般而言,套利投机的程度越大,信用风险暴露越大。所以,当交易的目的从套期保值变为投机时:一方面,随机波动的价格使赚与赔的概率同时存在,签约双方主观预测能否实现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未来价值波动的随机性。这时如果仅仅凭借个人的主观判断铤而走险的话,就可能导致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机构出现盈利下降或亏损,甚至是破产或其他严重的财务问题,以至履约能力下降或丧失。这样,交易者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违约,信用风险随之产生。另一方面,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使交易者双方很难如愿以偿。因为金融衍生产品使用者双方披露的信息量越多、透明度越高越好,但由于双方各自追逐的风险利润和切身利益决定了一些重要信息很难得到或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太高,这势必影响双方掌握真实的、全面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将增加由双方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所带来的资金损失。即使双方在签约时拥有的信息基本对称,也会产生有关行动即合约执行的不对称信息。因此,不对称性信息的存在加大了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2交易者的履约能力与履约意愿

2.2.1信用风险的扩大效应导致交易者发生违约。信用风险具有滚雪球式的扩大效应,并能产生骨牌效应。一个因多种原因违约的交易者往往会使其交易对手也发生违约,进而违约风险会象瘟疫样在整个金融市场传播。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越集中,主要交易商之间的信用风险暴露也就越集中,一旦一家金融机构突然倒闭或无法履约,则整个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就会引起一连串违约事件而危及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2.2.2基于交易者品格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交易者品格包括其履行合约承诺的意愿及在契约期间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交易者必须诚实可信,努力经营。交易者的品格难以用科学方法进行计量,一般只能根据过去的记录和经验对其进行评价。在信用评级制度下,信用评级等级的改变导致债权资产价格变化,从而产生代表公司偿债能力的信用风险。

衍生产品范文篇10

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规制的历史回顾

(一)2000年以前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规制

1984~1995年是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初期。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出现过外汇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认股权证交易。1984年我国开始发展金融期货交易。中国银行开始了代客户进行境外外汇期货的交易,但相应的交易规则并没有同期颁布。1993年期货交易真正进入了有序发展阶段。同年推出了我国第一张国债期货合约,同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了《期货经纪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规则与交易同行”,所以当时期货市场有了较为稳定的发展。但因法律法规的不健全,1995年证券公司违规操作,导致国债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异常,市场出现了极度混乱的状态。为了尽快控制市场的风险,同年5月中国证监会紧急颁布《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使大多数品种被暂停交易。而对于外汇期货交易本来并不活跃,同时还存在大量违法行为,如收取投资者高额的手续费,将投资者的资金大量汇往境外等,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并且还损害了国家利益。为了减少损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996年3月宣布废除《外汇期货业务管理试行办法》,至此我国境外金融期货交易完全停止。从上述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试点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以前的较长时期,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投机行为十分猖狂,主要原因是法律规则不健全,为过度投机提供了可能。最后直接导致了许多品种试点的中止。所以,法律规制的不完善会极大地阻碍金融衍生产品的良性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最初没有遵循“规则先行”的原则,而是先发展起来,发现问题才想到如何去规范,形成了滞后效应。市场参与者过渡投机,市场执法者却无章可循。出现问题后只能采取一些临时性规定来限制,但这样很难有效地控制风险。法律具有滞后性以及无溯及力的特点,在金融这个特殊行业中,交易金额都较大,因法律规则缺失会导致较大程度的经济损失,等到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时,有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为了有效地遏制过度投机行为,以维护期货市场秩序,中国证监会于1996年颁布了《关于各期货交易所建立“市场禁止进入制度”的通知》以及《关于对操纵期货市场行为认定和处罚的规定的通知》,对期货市场从市场准入到操纵市场的处罚都给予较为完整的规定,这在当时对于过渡投机行为的遏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期货市场,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同年,中国证监会对其细则做了较详细规定,颁布了《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以及《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这使期货交易法规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2000年以后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规制

2001年至今,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交易品种、法律完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的颁布,使可转债在我国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2001~2004年,期货市场因为规范管理,逐渐走向成熟。很多投资者通过期货市场能够有效地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这使期货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各级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期货市场的各种制度建设也不断加强,使期货市场经受了多次系统性风险的考验。2007年《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通过,为期货市场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稳步规范发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颁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资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放开了中资商业银行对衍生品交易的限制。这为银行业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扫除了障碍。可见在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历程中,较长时期是出现问题才解决问题,这是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了较为规范的发展。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市场法律规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规制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期货行业协会发展的作用还十分有限,这会直接增加政府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对市场风险控制的责任,同时由于政府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各自监管的局限性,形成不少监控盲区。虽然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借鉴了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但是相关立法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法律制度立法层次较低

我国目前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立法层次不高,法律效力低。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法律规制主要是效力层次较低的法律形式。如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暂行办法、通知等,没有形成效力层次最高的法律层面,这导致其实施效力势必会受到影响。我国第一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专门法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已在2011年进行了修订。《办法》中不仅对衍生产品的定义、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分类有较具体的规定,同时还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市场准入、金融机构从事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风险管理、违反本办法的处罚等也作出了较详细的规定。但《办法》从法律效力来说仅仅是部门规章,效力较低。而法律层面的《证券法》只是对证券衍生品做了原则性规定,并无相关的具体细则。对金融衍生产品这样重要的金融交易形式,我国法律层面不但没有专门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律,而且相关法律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部门形成交叉管理

由于法律层面仅有原则性规定,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权限分配也不明确,导致很多部门交叉管理。根据各自的监管权相应颁布了相对应的暂时性法规,而这些法规也可能出现内容重复、交叉或冲突。形成有的现象各部门争相管理,有的却存在管理空白。对于某些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行为,各部门都有相关规定,但无法确定哪个规定更权威。虽然可根据制定法规的部门级别来确定法规的效力高低,但同级部门制定的法规却难以取舍。

(三)法律制度较为严厉和滞后

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使我国在其发展上一直采取较谨慎态度。关于金融衍生品的各种法律法规还是禁止性条文居多,任意性条款较少,并且有的地方还形成法律空白。如我国境内已出现包括可转换债券、利率期权协议、外汇期权、权证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期权交易,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规范。作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权证交易目前依据的主要是交易所的交易规则。这是较为严厉并且滞后的法律制度。对于金融衍生产品来说,过于严格的法律制度会阻碍投资者的积极性,并且进一步阻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科学的法律规制应是既能促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又能较好地防范风险。

(四)法律制度没有形成体系

我国现有对衍生产品交易的规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期货交易的规定,另一类是关于金融机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的规定。各种制度之间缺乏系统性、关联性,没有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大部分是监管部门针对具体现象或者具体主体而设立的规范。毕竟法律法规的设置应具有普遍性,对主体和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这是法律所应有的特性。另外将金融衍生交易仅限定在某些特定的种类上,局限性太强,并不利于金融衍生交易的全面发展。只有制定严密科学的法律制度,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才能把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又能让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规制的建议

(一)金融衍生交易的监管模式选择

当前,对金融衍生交易的监管并没有一个理想的模式。从世界范围看,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即以美国期货市场为典范的三级风险监管体系。所谓期货市场的三级风险监管体系,是指一国在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分三个层次进行,即期货交易所的一线风险监管、期货协会的行业自律性风险管理和政府主管机构的宏观风险监督管理。我国目前的期货市场整体运行结构是从欧美期货市场移植改造而来的。这一模式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基于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构建一个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行业自律为补充,注重金融机构内控,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的金融衍生产品监管体系。

(二)提高立法层次,健全法律法规

从立法层次上,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在法律层面上的规定只限于2005年修改后的证券法,其中只是一个授权性法规并且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其他法规立法层次较低,并且缺乏系统性。对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规制应从效力层次最高的法律层面考虑。如制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或在其他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内容包括金融衍生产品的发行、上市、交易、清算、监管、退出等全面性的规定)。修订《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本着“规则先行”的原则,统一整理各部门相关法规,对重复冲突的法规进行清理,对制度空白的予以补充,健全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法规,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

(三)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准入制度

当前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不健全。对于场内市场,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是对会员资格的限制。如《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在期货交易所的参与主体只能是期货交易所会员。但因为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交易主体还应设立更为严格的入场交易会员制度,需要交易主体具有更良好的财务状况,并且需要更为严密的内部风险防范体系。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对市场风险进行有效防控的第一个关键环节。金融衍生品交易并不是所有主体都适合的。对具备不同条件的交易主体,可能有的交易主体对未来的风险并不预知,甚至有的根本无法承受可能发生的风险。完善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应该能够保证每个交易主体都至少达到风险承受能力的最低要求,这对于降低以及防止各类金融衍生市场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四)健全金融衍生交易结算制度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主要形成于交易环节,通常表现在结算环节,投资人丧失支付能力而导致风险的爆发。所以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管理中,交易结算环节与市场准入环节共同构成了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这两个环节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会直接影响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从场内市场来看,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结算制度。但还应考虑建立统一的登记结算机构,这在金融衍生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使用较为普遍。即由该机构担任交易双方的共同对手方,这样一方面能有效的监测交易主体的信用风险,减少结算风险,另一方面又能提高结算效率。而场外市场的结算制度建设相对要困难一些。对于场外市场,首先应建立一个中央对手方交易结算机制,它不但能有效控制市场信用风险,而且又能提高市场效率;其次,应实行多边净额结算制度,该制度可以减少证券和资金交付的数量和金额,降低市场参与人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且降低交易成本;最后,通过履约担保制度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