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0:45:44

养老险

养老险范文篇1

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历史演变

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真正兴起是以20世纪50年代国家统一的《劳动保险条例》为标志的,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1—1992年的现收现付制阶段和1993年至今的部分积累制阶段。

(一)现收现付制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先后经历了“国家—单位保险”、“企业保险”以及“社会保险”的历程,但其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一直未变。

1.“国家—单位保险”阶段。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是包括一揽子社会保险计划,涉及养老、疾病、伤残等。在筹资模式上采用现收现付制,企业单方缴费,缴费额占工资总额的3%,其中70%由企业自用,30%上交全国总工会,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1]45。

2.“企业保险”阶段。“”的十年使得我国刚刚建立起来的劳动保险制度几乎陷入瘫痪。继在劳动保险管理上撤销内务部之后,1969年财政部又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退休金在营业外列支,即由企业各自负担退休金。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劳动保险走上了彻底的企业保险,基金也停止了积累。

3.养老保险制度恢复与探索阶段。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了退休、退职条件和退休费标准。作为劳动保险制度的延续,随后又建立了离休制度。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开始探索从“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转变。

(二)部分积累制阶段

部分积累制又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和完全积累两种模式的结合。在此模式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2]。

1.“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筹资模式的推出。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对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做了三项原则性规定: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以及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1994年,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全面推开。这两年是我国养老保险决策比较关键的两年,1993年侧重于该不该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而1994年则侧重于如何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1]48-49。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199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进一步统一了缴费率、个人账户规模和养老金计发办法,而这个文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筹资模式的正式形成。

2.“统账结合”筹资模式的完善。由于“统账结合”混账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2000年国务院了《关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试点意见》,提出了“统账分开,做实账户”的养老保险分账管理模式,并决定在辽宁省进行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2003年,试点扩大到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而做小做实个人账户的具体操作,随后形成了“辽宁模式”和“黑吉模式”。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3.我国选择部分积累制筹资模式的原因。我国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选择了部分积累制,主要有以下几点考量: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现收现付制由于没有积累,难以维持制度的继续运行。二是通过个人账户的建立,可以发挥个人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责任共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三是我国不宜实行完全积累制筹资模式。首先,世界上那些向完全积累制转变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居民储蓄率很低,而我国居民储蓄率过高;其次,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若采取完全积累制,那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会面临很大问题;最后,完全积累制缺乏互助互济性,强调自我保障,不符合社会保险的本质要求。四是部分积累制在理论上既可以保持现收现付制的代际转移和收入再分配功能,又能够发挥完全积累制刺激个人缴费积极性和培养个人自我保障的责任等作用。

二、部分积累制的三种定位

对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积累制的筹资模式,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定位。第一种仅仅把部分积累制作为应付人口老龄化的一种过渡筹资模式,在老龄化过程的前期进行积累,用于弥补老龄化高峰时的支付,等到出现静态人口年龄结构时,重新进入现收现付制。第二种将部分积累制作为向完全积累制过渡的手段。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如果采取这种定位的话,通过80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实现这种过渡。第三种将部分积累制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最终筹资模式,长期坚持执行下去[3]。究竟我国应采取哪种定位?一方面,我们要考虑三种定位各自的可能性,亦即我们能够积累多大规模的资金。从部分积累制过渡到现收现付制,需要积累的资金最少,第二种定位需要积累的资金最多,第三种定位需要积累的资金介于两者之间[3]。另一方面,我们要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的目标模式有一个明确的选择,而这会涉及很多因素的考量。不仅要考虑人口的经济参与率、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资金回报率等因素,还得考虑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年龄结构等。因此,关于部分积累制的定位,这是一个涉及众多因素且非常复杂的问题。

三、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思考

从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来看,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之所以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会选择现收现付制,不仅由于现收现付制的一系列优点,如没有保值增值的压力等,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老年负担系数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收现付制是年轻型人口结构的产物。而后来一些国家如智利放弃现收现付制走向部分积累制或完全积累制,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亦即人口年龄结构不再年轻,老年负担系数变大。前文已经论及,若要确定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的目标模式,需要考量经济、社会、政治等一系列因素。然而我们可以选取一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本文将从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这一视角来探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亦即当前的部分积累制是否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最终筹资模式。

(一)老龄社会的两种状态

老龄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就视为进入老龄社会。但老龄社会有两种状态:一是动态的老龄化过程,二是作为老龄化结果而形成的静态老龄社会[3]。静态老龄社会是相对于动态的老龄化过程而言的,具体指老年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趋向稳定且老年人口数量不再增加的一种人口结构模型。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从2001年到2100年的100年间,我国的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快速老龄化阶段(2001—2020年)。这一阶段,我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596万,年均增速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速。第二,加速老龄化阶段(2021—2050年)。这一阶段,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年均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第三,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2100年)。这一阶段,老年人口将稳定在3亿至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根据老龄社会两种状态的划分,我国从2001年到2050年这个阶段可以界定为动态的老龄化过程。而自此之后,我国将进入静态老龄社会,因为自2050年之后,我国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老龄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二)静态老龄社会两种模式的比较

在动态的老龄化过程中,亦即我国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这个阶段,学者们基本倾向于部分积累制,而且我国当前的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正是部分积累制。但在静态老龄社会,部分积累制是否依然优于现收现付制,我国是否只能继续走部分积累制这一条道路。完全积累制由于其缺乏互助互济性,不符合社会保险的本质属性,故本文在此不做讨论。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口结构,即从业人员与退休人员的比例要相对稳定。虽然实施初期缴费率较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缴费率则会不断提高,面临支付危机。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人口老龄化动态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在静态老龄社会,根据“以支定收”,由于老年人口数量比较稳定,那么养老金支出就会稳定,从而缴费率也比较稳定,不会存在支付危机的顾虑。然而,在动态的老龄化过程中,现收现付制也不一定会发生支付危机,关键在于经济增长速度与人口老龄化速度之间的差距[4]。其次,现收现付制的抵抗资金风险能力强、制度确定性大、社会稳定性强,更加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5]。再次,根据《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会全方位地满足国民社会保障需求并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届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们生活比较富裕,而且将享有体面的老年生活。也就是说,到那时,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人们的缴费能力也会增强,从而通过现收现付来实现养老保险是完全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届时无论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完善,现收现付制都不会面临资金保值增值压力,而部分积累制则需要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并保证资金收益率高于通货膨胀率。

养老险范文篇2

一、农民工概述

1、农民工。对于“农民工”,中国社科院张雨林教授在1984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随后被大量引用,并且又不断延伸出很多称谓,如城市边缘人、产业工人、城市外来人口、外来务工者等等。综合现有研究,本文将农民工界定为,户籍不在城镇、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2、农民工分化。对农民工的分化,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层。他们把农民工在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和政治地位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作为分化的依据。朱力按照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程度,将其区分为三个“隐性”的次群体,即滞留型、摇摆型和回归型的农民工。不同的农民工对城市化存在着明显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知态度及政策需求。纵观目前多种分类,笔者比较赞同朱力的划分方式。本文把农民工区分为留城和返乡两种,划分依据是农民工的工作和留城意愿。受雇农民在城市工作签订合同一年以上(包括一年),或无雇主雇佣的进城农民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职业大于等于一年,且打算一直留在城市,则为留城型,除此之外,则将其划分为返乡型。下文的农民工养老模式也是以此为依据进行探讨的。

二、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意义

1、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实意义。我国首部宪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虽然宪法开宗明义规定了人年老后有获得救助的权利,但是并不是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得到。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障十分不公平,农民及农民工养老基本没有保障,城镇居民需自己缴纳部分,体制内人员养老则是国家全包,这种附加身份限定的养老保障制度,有悖于宪法精神。80年代后农民及农民工自费养老,公务员养老国家全包。农民工的养老制度不健全,实施起来更缺乏可操作性。这就为我们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提供了现实意义。

2、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理论意义。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看,经济学理论当中的消费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世代交替理论属于消费理论的社会保障观之一。阿拉斯、萨缪尔森和戴蒙德等人创立了世代交替模型,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社会保险和资本积累的关系。这一理论将人的自然生命分为三个阶段:儿童、成年和老年。理论的前提是假设一个人只有在成年阶段才工作,即有收入,则个人在工作期内的收入必须分成三部分:一是当期自身消费;二是老年退休后的消费;三是抚养下一代。同时,世代交替模型又将个人生存分为两期,第一期是储蓄和消费;第二期则是将全部财产消费掉,取得其一生的效用最大化。由此,消费就不只是单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对整个社会财富的消费、家庭、个人未来作出最优安排的问题,即“黄金律”稳定状态。人类是靠世代交替而组成的生命运动,一个国家或社会应该以什么方式,把当前创造的多大规模的财富用于老年以后的消费,或者把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多少比例转移给退休一代用于养老及各项开支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才是最优的?如果按黄金分割律的意义,应把社会或个人创造的财富的三分之一用于养老或其他福利开支。依据此理论我们在计算农民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额度时也应该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各自负担三分之一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国家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农民工养老得到切实保障,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现有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确定基本要素及参数的依据和标准不统一。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能看到必要技术参数的大体框架,但并不清楚各地依据什么确定这些参数,如何确定标准。这引起了对同一个参数,往往出现很多种标准的情况。在缴费基数和缴费率方面,北京以本市上年度职工最低工资为缴费基数,上海则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深圳和天津以农民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各地有自己的规定,因为缴费比例的确定和当地的养老负担、养老金的平衡有关,因而在养老负担轻的地方,其缴费比例就低一些,如特区深圳,在养老负担重的地方,其缴费比例就要重一些,如北京和天津。在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和方式上,某些地方规定农民工和城镇职工领取条件相同,但附加了一些地方性规定,比如深圳。大部分地方农民工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与城镇职工不一样。有些规定实际上与农民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相违背。

2、农民工得到的利益不多。尽管按照统筹部分的处理办法可以看出,城市农民工对个人账户拥有所有权,并且可以转移、退还和继承,然而企业缴费的绝大部分进入了统筹部分,比如在北京市有关规定中,企业缴费比例为20%,其中15%~18%进入统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的仅有4%左右。按照条例规定,农民工只能在达到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后,按月或一次性领取按一定计算方法得出的数值,否则就不予发放,也不能跨统筹区转移。因此,统筹部分具有属地性,只有在统筹区内有效,出了统筹区就得不到承认。虽然近几年,国家正在朝跨省区统筹、全国统筹方向迈进,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需要各方面积极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3、按照现行养老保险政策,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本人操作起来有很多不便。养老保险条例一般都规定不能提前支取养老金。如北京的养老保险条例第10条规定,“农民工个人账户存储额,只有在本人达到养老年龄时,才能支取”;第12条规定,“农民工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养老年龄,方能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暂按享受一次性养老待遇处理”。因此,流动性强的季节性农民工领取养老金很不方便,领取养老金的路费甚至可能大于领取的费用。

4、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与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否能够顺利建立起来并运行有极大关系。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政府除规则之外承担的责任较少。这就使得农民工养老保险更类似原来在农村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政策运行机制比较松散,体现在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两方面,也没有建立相关的政策支持系统。

四、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分类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结合笔者在第一部分对农民工的“留城”和“返乡”两种分类,对于“留城”类,应当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模式,使其与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养老待遇,这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针对各省确定基本要素及参数的依据和标准不统一、农民工领取养老金不方便、在全国统筹未完全实现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跨地区计算农民工养老保险金的方法。为什么不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这是因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体系一体化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发展趋势。四川的农民工综合养老保险的成功实践以及将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合并的发展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于“返乡”类,应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积累模式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模式结合模式。

2、跨地区计算农民工养老保险金方法。根据欧盟规定,必须累加计算劳动者在不同成员国工作时的参保缴费时间,劳动者在本国的全部参保缴费时间应为各国将计算得出的总时间,将计算出的相应养老金待遇,乘以这位劳动者在本国实际参保缴费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得出实际应支付的养老金,分别向本人发放。下面举例说明,假设一个人全部的工作及履行养老保险义务时间有40%在法国,30%在英国,还有30%在德国。那么,他将有权按假设他终身在法国工作所能获得的全部养老金数额的40%从法国领取养老金,同时按假设他终身在英国工作所应获得的全部养老金数额的30%从英国领取养老金,并按假设他终身在德国工作所应获得的全部养老金数额的30%从德国领取养老金。结合我国实际,为了解决“留城”类农民工流动性强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欧盟的“跨地区计算”方法,保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不变,在不转移统筹基金的前提下,按各参保地规定分段计发。

在劳动者按法定年龄退休后,应该将他所有参保工作地的缴费时间进行累加得到总缴费年限,各地均将该总年限视为劳动者在本地区的全部参保缴费时间,根据当地标准计算出相应的养老金待遇,再乘以劳动者在该地实际参保缴费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得出实际应支付的养老金,分别委托相关金融机构发放,互不干扰汇入同一账户。(注:假设条件:农民工参加工作年龄18岁,48岁退休,因此工作总年限设置成30;农民工先后在A、B、C三地工作,根据农民工年轻时流动性强的特点,农民工在A地待的时间最短即8年,在最后归属地C地工作时间最长为12年。)

养老险范文篇3

一、养老保险档案的构成与特点

参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养老保险档案可以定义为:企业和各经办机构在办理养老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所以,养老保险档案不仅是对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全过程的记载,还包括了有关文件、个人台账和经办业务记录,比如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台账、花名册、变更表、各类报表以及有关财务凭证等,不仅有书面记载的,还有数字化记载的。养老保险档案有以下特点:

1.涉及范围广。养老保险管理与个人、企业和社保经办机构以及财务部门都有涉及,凡与养老保险业务有关的都应纳入养老保险档案范畴,是对养老保险管理工作全方位的记载。

2.信息化要求高。现代化的养老保险管理必须采用高度信息化的平台,很多业务过程都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那么养老保险档案也要高度信息化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3.保管期限长。与参保人员个人有关的记载一般要长达数十年,对于企业和社保经办机构来说就更长了,只要养老保险管理工作在继续,那养老保险档案的记载就不会停止,所以养老保险档案的保管期限非常长,从几十年到一百年甚至是永久保管的都有。

4.安全性要求高。养老保险档案有纸质记载的,也有电子记载的,有些记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比如个人手册、个人基数确认表等,有些记载涉及隐私问题,比如个人收入或待遇、单位工资总额等。这就要求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安全性,除了妥善保管、有效备份以外,在网络化发达的今天,还要防止不法分子对数据信息的非法窃取、删除或篡改。

二、养老保险档案的作用

1.养老保险档案是开展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的办理要有凭有据,要符合国家政策,要能经得起检查,养老保险档案就是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痕迹,必须要以准确、翔实和完整的记录,保障国家、企业和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2.养老保险档案是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的延伸。准确完整的养老保险档案不仅能提高业务经办效率,推动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工作,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具有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合理转化的功能。

3.养老保险档案是提高统筹层次的必要条件。由于现有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问题,各地养老保险信息不能互通,资源不能共享,通过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档案,就可以逐步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为提高统筹层次创造必要条件。

4.养老保险档案是整合社保档案的必要条件。由于各险种的统筹层次、归属经办部门不同一,目前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有一定难度。但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中实施最早,数据最齐,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所以先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档案,同时其它险种依照各自特点和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台账,随着社会保险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统筹层次的不断提高,为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险档案创造必要条件。

三、如何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档案

1.充分认识养老保险档案的重要性,加强基础管理。如果缺乏对养老保险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没有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那么,即使给齐各种材料,档案也必定是丢三落四、杂乱无章,那么养老保险档案只不过是沦落于形式而已,根本无法保证其能够充分发挥价值。所以要把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列为一项基础管理工作,是养老保险工作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以清醒的头脑和正视的态度去做好这项工作。

2.对养老保险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和有序整理。档案分类不仅是档案管理中的一个工作程序,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主导作用,养老保险档案同样如此。没有科学的分类,养老保险档案从建立之初就无法进行有效地整理和组织,更不用说健全了。所以,确定分类标准,实现科学分类,是养老保险档案建立健全的基础,引导其它各项后续工作的有序展开。一般来说,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养老保险政策,可以按文件的出处、类型、文号、实施时间等要素分类归档,对于经办机构和企业在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记录,比如社会保险登记证、各类报表、说明或证明材料等,可以按归属部门、材料类型、时间等要素分类归档,对于与参保人员个人有关的材料,比如缴费手册或卡片、人事命令、账户转移情况表等,应为每一个人单独建档进行管理。在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有序整理。一是要规范编号,包括个人身份证号、养老保险编号、单位编码、社保登记证号等,在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都要进行整理和规范。二是要把握业务规律,比如日常业务、月度业务、年度业务等,在养老保险档案中要能清晰体现。三要做好动态管理,对于已经办理完毕的事项,相关材料要及时分类归档,对于还在办理过程中的事项,要注意及时跟进,掌握动态。四要做到常态管理,经常性、制度性的整理养老保险档案,保持档案材料之间的联系,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

3.养老保险档案的保管要做到制度建立、专人负责、安全存放和交接衔接。社保经办机构和企业应建立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分工和职责,对档案建立、维护、交接等环节进行制度化管理。档案纸质材料应当排列整齐有序,储存在专门的场所,重要材料应复印备份,档案电子数据应当有比较强的网络安全性,必须做到异地备份,数据格式要有清晰的说明以便日后升级维护。这里特别要强调交接环节一定要尤其重视,严防脱节,否则会给后续工作带来无法预计的困难。比如少数铁路单位就是在生产力布局调整中没有对养老保险档案的交接给予足够重视,造成单位几经变迁后,原有资料或不知所踪,或部分丢失,又或存放零乱,给继任者的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例如农民合同工补缴花名册、精简职工花名册等资料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一旦损毁就无法弥补。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养老保险档案交接环节的管理,可以结合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督促管理人员既要在在岗时认真履行好职责,又要在换岗时做好交接工作,以保证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延续性。

养老险范文篇4

一、养老保险扩面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在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之前已经退休或已经在职的职工,在实行"统账结合"后其个人账户中应有养老保险金(称为老体制欠下隐性养老金债务),要完成养老保险制度的转换,就应按他们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予以充实,所需资金是制度转换所需支付的成本即转换成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退休年龄的职工越来越多,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由于覆盖面一时不能扩大,统筹基金不足,不得不挪用个人账户资金,使个人账户普遍为"空账",原来对"老人"和"中年人"的隐性债务显性化。其次,近年来,尽管养老保险覆盖面有所扩展,但幅度有限。截至目前,各地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基本上全部参保,三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的就业者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如此之多的非公企业职工游离于社会养老保险之外,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带来了很大阻碍,加强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势在必行。

二、非公企业扩面难的问题和原因

1.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未参保的单位和个人对参保存在模糊认识,有些企业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混同于商业保险;有些政府领导认为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由于上级要求严、抓得紧,列入了政府绩效考核,故而比较重视。而非公企业的社会保险,由于没有主管部门,政府及人社部门对其缺乏硬性行政管理手段,弄不好,怕影响招商引资,故而引不起重视。

2.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一些非公企业,职工还比较年轻,认为缴费多、回报少,不如不缴。职工个人因年轻,距退休还有漫长的时间,也认为缴不缴费都无所谓,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有一企业只给少数骨干人员办理养老保险,认为普通劳动迫于就业问题对养老保险也不敢问津,觉得有份工作就不错了,还要感谢老板的仁慈和恩惠,怎么还敢去提参保的事呢!

3.许多非公企业劳动关系不规范,致使人社部门无法进行统一核查。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非公企业不断涌现。这些三资、私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用工不规范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却没有在劳动部门备案,致使社会保险机构无法统一进行核查,对各类企业的数量、用工人数、用工情况无法了解,进而使扩面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4.措施不过硬、联动不协调。一是国有、集体企业由政府主管,人社部门对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约束力较强。而非公有企业则无主管部门、政府及人社部门对其缺乏硬性行政管理手段。因此,推行工作显得软弱无力。二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责任不明确,缺乏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有的部门各自强调自身的眼前利益,甚至互相制约,难以形成合力,致使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举步维艰。

5.社保管理体制上不完善。目前,社保经办机构明显存在四个不一致:一是名不符实,社会保险五个险种,分成三个经办机构,各自为政,互相牵涉,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名称不规范,如社会保险局、社会保险中心、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等,以前还称作社会保险公司、社会保险所,难怪社会上还有不少人认为社会保险是赚钱的企业,把参保说成是买保险;三是职能淡化,对扩面、清欠、拒绝参保,社保部门也没辙,只能喊一喊、催一催,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是经办机构,也不能对企业怎么样;四是机构编制人数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员编制数还停留在刚成立时的几个编制数,怎么能有更多精力、人力去扩面呢?目前,事业单位面临改革,规范社会保险机构名称、编制人数,理顺各自职能,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为了尽快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早日建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应针对养老保险扩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参保意识。针对一些社会成员因对社会养老保险缺乏足够认识而不愿参保的现象,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更应强化服务意识,在办理业务的同时多做宣传工作,让公众了解养老保险政策,认识到养老保险对他们的重要作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社会养老保险,使社会养老保险真正深入人心。在搞好宣传报道的同时,对应参保而不参保,拖欠保费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提高全民的参保意识。

2.规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是职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书面契约,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也是搞好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要做好这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强制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每个职工签定劳动合同;其次,每个单位与职工签定的的劳动合同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第三,劳动合同管理与社会保险管理要相辅相成,劳动合同管理的信息可以作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企业参保情况核查的一个依据。

3.政策要配套,执法要到位。政府可采取措施把社保扩面工作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年底考核、奖罚分明,纳入单位领导末位淘汰制。对于应参保而未参保的企业,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外,还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行政措施加以限制,强令其参加社会保险。

4.实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凡是与社会保险有关的政府部门都应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配合社保部门全面做好社会保险工作,部门该制约的要制约,该处罚的要处罚,该曝光的要曝光,实现法制缴费,真正把这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来。

养老险范文篇5

一、贵州省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

根据2006年1月国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贵州省建立起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贵州省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有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和政府转移支付三方面。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缴费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0%,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职工工资的8%,政府采取不定期补贴的形式,向养老保险基金划拨资金。贵州省养老保险基金个人缴费的比重最大,个人的负担比较重。个人和企业缴费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财政补贴却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呈逐年递增,贵州省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呈逐年递增。但是,增长的幅度逐渐减小,而且覆盖率的总体水平还是偏低。贵州省的养老保险收缴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收缴率的低下,加之覆盖面不高及逐年减少的财政补贴,给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贵州省养老保险基金一直处于收不敷支的状况,而且差额逐年扩大。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加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难度大,管理制度不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将不断扩大。在贵州省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中,对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管理实行的统账结合的“混账”模式。统帐结合是指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实质就是建立个人账户制度,把以前的虚帐建成现在的实帐。这样虽然说方便了管理,但是相应的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统账结合使得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这将使得贵州省养老保险面临巨大的支付风险。

二、贵州省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财政补贴所占比例偏低,近年甚者有所减少。贵州省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中,国家财政补贴所占比重偏低,且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征缴的收入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财政补贴的负增长,以及极少的利息收入,让整个总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小于总支出的增长幅度。加之贵州省已经进入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社会保障覆盖面有待提高,社保资金收缴难度大。贵州省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虽逐年递增,处于养老保险之外的年老所面临的问题得不到保障。而贵州省的养老保险收缴率又偏低,并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覆盖面及收缴率的低下,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面临很大的困难。现行养老保险筹资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加之征收力量不足,手段缺乏刚性,贵州省养老保险费拖欠、不缴或少缴的现象较为普遍。据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倘若不及时扩大社保覆盖面,增强社保筹资刚性,将很难保证社保资金的来源。

3.存在巨大的基金缺口,养老保险面临巨大的支付风险。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及巨大的转制成本的存在,贵州省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虽有所增加,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低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贵州省根据1995年3月国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即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资金的使用;而个人账户大户与个人性质,不具有互济功能。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试图通过20%的统筹和8%的个人缴费率来抵御未来老龄化的冲击。可当时的设想是基于工资与储蓄利率基本同步增长,且基金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基础上。然而,经济的波动和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使基金难以保值增值,由转型带来的基金缺口至今尚未填补。另外,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大幅增长等原因,导致支出增长较大,使得基金结余有一定减少,基金支撑能力同比约有降低。基金支持能力还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平衡状态,特别是县级经办机构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脆弱。

养老险范文篇6

一、养老保险扩面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在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之前已经退休或已经在职的职工,在实行"统账结合"后其个人账户中应有养老保险金(称为老体制欠下隐性养老金债务),要完成养老保险制度的转换,就应按他们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予以充实,所需资金是制度转换所需支付的成本即转换成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退休年龄的职工越来越多,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由于覆盖面一时不能扩大,统筹基金不足,不得不挪用个人账户资金,使个人账户普遍为"空账",原来对"老人"和"中年人"的隐性债务显性化。其次,近年来,尽管养老保险覆盖面有所扩展,但幅度有限。截至目前,各地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基本上全部参保,三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的就业者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如此之多的非公企业职工游离于社会养老保险之外,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带来了很大阻碍,加强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势在必行。

二、非公企业扩面难的问题和原因

1.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未参保的单位和个人对参保存在模糊认识,有些企业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混同于商业保险;有些政府领导认为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由于上级要求严、抓得紧,列入了政府绩效考核,故而比较重视。而非公企业的社会保险,由于没有主管部门,政府及人社部门对其缺乏硬性行政管理手段,弄不好,怕影响招商引资,故而引不起重视。

2.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一些非公企业,职工还比较年轻,认为缴费多、回报少,不如不缴。职工个人因年轻,距退休还有漫长的时间,也认为缴不缴费都无所谓,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有一企业只给少数骨干人员办理养老保险,认为普通劳动迫于就业问题对养老保险也不敢问津,觉得有份工作就不错了,还要感谢老板的仁慈和恩惠,怎么还敢去提参保的事呢!

3.许多非公企业劳动关系不规范,致使人社部门无法进行统一核查。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非公企业不断涌现。这些三资、私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用工不规范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却没有在劳动部门备案,致使社会保险机构无法统一进行核查,对各类企业的数量、用工人数、用工情况无法了解,进而使扩面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4.措施不过硬、联动不协调。一是国有、集体企业由政府主管,人社部门对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约束力较强。而非公有企业则无主管部门、政府及人社部门对其缺乏硬性行政管理手段。因此,推行工作显得软弱无力。二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责任不明确,缺乏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有的部门各自强调自身的眼前利益,甚至互相制约,难以形成合力,致使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举步维艰。

5.社保管理体制上不完善。目前,社保经办机构明显存在四个不一致:一是名不符实,社会保险五个险种,分成三个经办机构,各自为政,互相牵涉,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名称不规范,如社会保险局、社会保险中心、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等,以前还称作社会保险公司、社会保险所,难怪社会上还有不少人认为社会保险是赚钱的企业,把参保说成是买保险;三是职能淡化,对扩面、清欠、拒绝参保,社保部门也没辙,只能喊一喊、催一催,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是经办机构,也不能对企业怎么样;四是机构编制人数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员编制数还停留在刚成立时的几个编制数,怎么能有更多精力、人力去扩面呢?目前,事业单位面临改革,规范社会保险机构名称、编制人数,理顺各自职能,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为了尽快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早日建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应针对养老保险扩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参保意识。针对一些社会成员因对社会养老保险缺乏足够认识而不愿参保的现象,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更应强化服务意识,在办理业务的同时多做宣传工作,让公众了解养老保险政策,认识到养老保险对他们的重要作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社会养老保险,使社会养老保险真正深入人心。在搞好宣传报道的同时,对应参保而不参保,拖欠保费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提高全民的参保意识。

2.规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是职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书面契约,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也是搞好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要做好这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强制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每个职工签定劳动合同;其次,每个单位与职工签定的的劳动合同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第三,劳动合同管理与社会保险管理要相辅相成,劳动合同管理的信息可以作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企业参保情况核查的一个依据。

3.政策要配套,执法要到位。政府可采取措施把社保扩面工作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年底考核、奖罚分明,纳入单位领导末位淘汰制。对于应参保而未参保的企业,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外,还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行政措施加以限制,强令其参加社会保险。

4.实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凡是与社会保险有关的政府部门都应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配合社保部门全面做好社会保险工作,部门该制约的要制约,该处罚的要处罚,该曝光的要曝光,实现法制缴费,真正把这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来。

养老险范文篇7

1.人口老龄化。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据统计,2007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1.5340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1.6%;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1.0636亿人,占总人口的8.1%。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到202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50年,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2051年~2100年,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2.保障人权。一个人年轻时为国家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在他年老时并且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国家要保障他的生存权,并尽可能地让他体面地生活,这是养老保险的应有之义。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未能有效地践行宪法以及劳动法的精神,仍有许多老年人未能得到国家的庇护,这就需要国家着手进行改革,充分履行其社会职能。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是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这迫切需要国家构建一个覆盖面更广、惠及更多群众、待遇更加公平、抗压能力更强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过程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首次提出要以社会化管理为主。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如《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建设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它们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阶段。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在养老保险方面,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对中国现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1.健全养老基金运作。《社会保险法》规定,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内的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而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1年12月13日公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作为战略储备养老金的社保基金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办法》中原则规定了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比例: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其中银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0%;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这相对于我国传统的“安全性投资模式”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安全性投资模式”仅允许社保基金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严格禁止其投放其他金融部门和经营性事业,包括上述的基金、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养老基金是对退休者的负债,是退休人口的基本生活来源或“养命钱”。养老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关系到养老保险目标的达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退休人员的人权保障和其养老保险权的实现,因此,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必须格外注意安全性,必须保证本金的收回,并取得预期的收益。而“安全性投资模式”则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反观改革后的基金运作模式,它具有较大的风险,增加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例如股票投资,其风险性体现得最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信息披露十分有限,市场信息共享性很差,加上政府在公布政策等方面的失误,使得股市大起大落时有发生;散户众多,对股市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加上法规不健全,使得庄家操纵、内幕交易和投机活动比较盛行,这加剧了股市的波动。所以,笔者认为,《办法》规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40%比例值得商榷,应当适当下调,即只能有少量的资金用于投资如股票等的高风险资产;投资的过程应受到监督机构高度紧密的监督,保证信息的及时披露、充分的事前和事中监督以及严厉的事后制裁。

养老险范文篇8

首先是2003年至2008年的新农保地方试点阶段。2006年北京市大兴区等县市区,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养老金由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各级政府和村集体应逐步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投入力度相应加大。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近2000个县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50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300多亿元,有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其次是2009年至今的新农保中央试点阶段。2008年政府提出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截至2010年底已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纳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总覆盖面约为24%。至2011年新农保试点范围已扩大到40%的县,2012年新农保有望实现全国覆盖。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内容和试点地区实施现状

新农保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在个人缴费方面,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在集体补助方面,有条件的村集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截至2010年5月,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27个省区800多个县和4个直辖市的部分地区已有5199万人参保,占试点地区16周岁以上农村人口总数的78%。以河北省试点为例2010年2月共有175.1万人登记参保,收缴养老保险费5.31亿元,参保率51.2%,截至2011年9月底全省已有106个试点,2160.9万人参加新农保,参保率为87.5%,基本实现了新农保制度在试点的全覆盖。

三、基于理论视角分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

1.影响新农保参保率的主观因素。

1.1农户特征。年长者的养老保险内在需求比年龄较小者强。年长者面临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对养老考虑较多,而年龄较小者与自己的老年相距较远,从而其养老保险内在需求较弱;文化程度高的农户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内在需求强度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户;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民对养老保险的内在需求较强;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农户对保障未来老年生活的月支出额的预期较高,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在需求较强;土地耕地面积小的农户对农村内在需求较强,其自我养老保障能力差,从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较强,相反较弱。

1.2农民养老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严重,农民的养老需求宏观上呈现出迫切的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农民在养老需求的内容上要求越来越广泛;养老需求水平也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农民的养老需求越迫切、需求内容越广泛、养老水平预期越高,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在需求可能就越强;反之较弱。

1.3农民养老观念。养儿防老观念强的农民认为养老应该主要依靠子女,而不是自己或政府,通过自己缴纳保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较弱;养儿防老观念较弱的农民对子女养老的期望较低,认为养老应该主要依靠自己或者政府,通过自己缴纳保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较强。

2.影响新农保参保率的客观因素。

2.1制度设计。缴费水平,由于我国多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农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了解,所以大多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最低的100元/年。从符合条件的参保人群分析,出现了年龄越小,参保率越低的状况。另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将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再长,基础养老金仍是55元,中青年参保积极性低于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发放存在缺陷,中央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每人55元,年满60周岁的,符合相关参保条件的可以领取养老金。而事实上必须是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金发放,同时其子女必须参加新农保之后才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即养老金的发放是与子女个人参保缴费捆绑的。

2.2政策执行。新农保政策宣传不到位。虽然试点地区各级工作人员注重对新农保的宣传,但很多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投保档次、养老金发放数额等一些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参保最基本认知层面;执法和管理不够规范,保金的管理缺乏透明性和科学性。法律的欠缺给新农保的实施带来了诸如保险对象不明确、管理方面盲目等问题,这就会降低新农保运行的效率也使农民对于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无法形成稳定预期,从而表现出对政策稳定性质疑态度。

2.3集体补助。新农保除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外,还有集体补助。但根据2010年试点现状,74.2%的农民反映没有村集体补助。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不均衡性,加之对村集体补助缺乏约束,在经济条件不好的地区,普通农民很难享受到村集体补助,从而影响新农保基金积累及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对策建议

1.提高农民收入。应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支付能力。面对农村存在贫富差距的问题应在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持之外,完善对农民的增收减负政策,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挖掘农业增收的潜力。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同时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从而为推广和普及新农保以及城乡社会保障衔接奠定基础。

2.弱化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应理性对待家庭养老,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强化的过程中逐步弱化家庭养老。现阶段仍应重视家庭养老方式,让新农保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共同达到在保障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同时,其精神慰藉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家庭养老将逐步弱化,社会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将是农民养老的主要方式。

养老险范文篇9

一、数据、模型与变量

1.数据描述。本文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1年7月组织的由经过培训的中南民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在湖南、广西、湖北、贵州、安徽和云南六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具体抽样方法为:每个省选择1-2个县,每个县选择2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30个农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9份,有效率为92.3%。此次调查样本中侗族、苗族、壮族、土家族、瑶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占82.1%,汉族占17.9%;男性占66.3%,女性占33.7%;没有上过学的占4.6%,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占32.9%,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1.1%,具有高中、中专文化水平的占17.4%,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4.0%;年龄在16-29岁以下的占14.9%,30-44岁之间的占40.4%,45-59岁之间的占30.4%,60岁及以上的占14.3%;家庭人口数在3人及以下的占19.0%,4人的占31.6%,5人的占27.7%,6人的占14.8%,7人及以上的占6.9%,家庭平均人口规模约为4.6人;所处地理环境为山区的人占79.6%,所处地理环境为丘陵的人占11.7%,所处地理环境为平原的人占8.7%。调查样本中,对于“您自己年老时最希望采取哪种方式来养老?”这一问题的回答,有49.7%的人选择子女养老,有35.6%的人选择社会保险养老,有12.2%的人选择个人储蓄养老,有2.5%的人选择商业保险养老、集体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是依靠子女给钱的占55.3%,依靠自己储蓄的占26.4%,依靠国家提供养老金的占13.6%,依靠其他来源的占4.7%。

2.变量与模型选取。调查样本中有79.3%的农户所在县(市、区)进行了新农保试点,有20.7%的农户所在县(市、区)还没有开展新农保试点。其中,新农保试点县的农户中有86.1%的人参加了新农保,13.9%的人没有参加新农保;非新农保试点县的农户中,有88.2%的人表示如果将来实施新农保制度愿意参保,有11.8%的人表示不愿意参保。本文研究的因变量为民族地区农户是否愿意参加新农保,对于新农保试点县中参加了新农保的农户和非试点县中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农户赋值为1,对于试点县中没有参保的农户和非试点县中不愿意参保的农户赋值为0。这里用yi来表示因变量,yi的取值范围为:yi=1,参加保险yi=0,{没有参加保险由于因变量是一个二分变量,故本文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计量模型[11]为:pi=P(yi=1|xi)=11+e-(α+βχi)其中,χi为影响农户参加新农保的各个因素;βi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即在控制其它自变量的条件下,某单个自变量一个单位的变化所引起的对数发生比的变化;pi=P(yi=1/χi)是在给定一系列自变量χ1i,χ2i,…,χki的值时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概率。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影响农户参加新农保意愿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着重从个人特征因素、家庭资源禀赋因素、社区环境因素和制度环境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个人特征因素包括民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四个变量;家庭资源禀赋因素包括家庭总人数、家庭人均纯收入、家中有无成员外出打工、家中有无党员四个变量;制度环境因素包括农户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和预期养老方式两个变量;同时选取被调查者所在区域这一变量来反映社区环境因素。其中,家庭总人数、家庭人均纯收入两个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民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中有无成员外出打工、家中有无党员、所在区域、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预期养老方式9个变量属于虚拟变量。本文将民族分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汉族为参照组;年龄分为16-29岁、30-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四类,16-29岁为参照组;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四类,小学及以下为参照组;所在区域分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此次调查的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属于中部地区,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属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为参照组;对政策了解程度分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不太了解三类,不太了解为参照组;预期养老方式分为商业保险等其他方式、社会保险、子女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个人储蓄养老为参照组。自变量基本特征描述见表1。

二、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因变量民族地区农户是否愿意参保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从模型回归分析结果看,模型χ2=55.756,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统计性显著,表明所选的自变量对因变量联合解释效果很好。但就单个自变量解释效果来看,11个自变量中只有年龄、教育程度、所在区域和预期养老方式4个变量统计上显著,其他7个自变量统计上不显著(见表2)。

1.民族因素。从表2民族地区农户参保意愿的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看,“民族”这一因素对于民族地区农户是否愿意参保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目前在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混杂居住,经过长期的交流和相互融合,住在同一地区的各民族农户之间思维方式、养老保障的方式与意愿逐渐趋同,各民族之间的差异逐渐弱化。

2.性别因素。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对于民族地区农户是否愿意参保没有显著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新农保制度试点地区绝大多数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缴费的,即农户家中凡是符合参保条件的成员要么同时参保,要么都不参保。这种“捆绑式”参保制度设计使得农户进行参保决策时,会把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会考虑家庭内部男性和女性的需求差异。

3.年龄因素。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所处的年龄段对于民族地区农户是否愿意参保具有显著正影响。对于60岁之前的农户来说,年龄越大越愿意参保。从幂值来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30-44岁的人愿意参保的概率是16-29岁的1.582倍,45-59岁的人愿意参保的概率是16-29岁的4.828倍。这主要是因为对于45-59岁的人来说,很快就会面临养老问题,而且如果现在参保,60岁后就可以像“城里人”那样每月领取养老金,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农户参保积极性最高。对于部分45岁以下的农户来说,目前还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养老问题,而且国务院《指导意见》中规定,最低累计缴费15年后,60岁时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这就使得16-45岁的农民认为自己还年轻,等到45岁以后再参保缴费也不迟。对于60岁及以上的农户来说,其参保意愿与16-29岁的人参保意愿没有显著差异,这与事实相符。因为《指导意见》中规定,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就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1]。

4.教育程度因素。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对于农户是否愿意参保具有显著影响。从幂值来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的人愿意参保的概率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的5.245倍。初中文化水平的人与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参保意愿没有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回归系数是负的,即相对于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更不愿意参加新农保。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虽然户口在农村,但大多在城镇或城郊工作,与待遇较低的新农保相比,他们更愿意参加待遇较高的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5.社区层面。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所在区域”这一变量在α=0.01水平上统计显著。从幂值上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于中部民族地区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概率是处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户参保概率的23.650倍。这主要是由于虽然都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但处于西部的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较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调查样本中,中部民族地区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平均值为3000.45元,而西部民族地区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平均值为2611.37元。

养老险范文篇10

一是坚持“政府统一管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二是养老基金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大账户小统筹”的模式,并设立了激励机制,改变了“老农保”的单一的个人账户的模式。三是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衔接。四是公共财政大力支持。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立法滞后

我国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多年,却至今仍未出台一部专门的综合性法律加以规范,难以适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需要。立法工作严重滞后、立法层次低、立法体系不健全、法律的监督和实施机制薄弱等问题,表现十分明显。虽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指导意见》,但新农保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也仅仅是停留在政策层面,尚未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

(二)“新农保”统筹层次较低,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大

“新农保”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直接实行省级管理,但从“新农保”的试点情况来看,都是以县级为单位进行试点。这就意味着“新农保”只能在县级统一筹集资金,统一调配资金和运营资金。一般来说,统筹层次越高,风险越分散,养老越有保障。统筹层次越高,资金集中管理和运营,集中投资,资金保值和增值越有保障。同时,从其他各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各自的缴费标准、待遇计发和基金运营都不尽相同,这样就会出现各地制度多样化和碎片化趋势,同时基金保值增值也会受到制约。

(三)“新农保”对一部分农民的吸引力弱,政策宣传力度需加强

目前,虽然各地都在积极的加强政策宣传,但大部分地区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上传下达和应对上级检查上,并未深入地进行“新农保”的详细解读上,很多农村老人仅仅是知道有“新农保”这个政策,但对“新农保”到底能带来多少益处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一部分农村居民对“新农保”存在“短视行为”。如何解决农村居民的“短视行为”,是“新农保”面临的一个难题。

(四)覆盖面小,执行成本高

目前的“新农保”的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现行的政策体系下,农民工只能取出城市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把它转到新农保个人账户中。另外,我国目前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执行成本高,主要是指社会保障资金中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成本高。

三、完善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

(一)加快立法建设,促进制度稳定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仅仅依靠政策性文件来实施,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中国的立法原则有自己的特色,基本上是由低到高,由规范性文件、规章逐步上升到法规、法律。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在《指导意见》的规定下,在试点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新农保”制度,在制度不断规范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新农保”政策向法规、法律过渡。

(二)加强对“新农保”基金的管理与保值增值

“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直接关系到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和“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一是要尽快出台“新农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指导意见或条例。二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新农保”基金投资管理中的责任。三是进一步探索“新农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如发行国债、用于具有稳定回报的项目投资等。四是加强投资监管。建立与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融为一体的监管机制,定期对“新农保”基金收支和投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

(三)加强“新农保”的宣传,积极争取农民参保

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要加大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应培训专门的宣传队伍,深入浅出的为广大农民解释“新农保”政策益处,及时解答农民的相关疑问,指导农民积极参保,增强农民对“新农保”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