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9:10:47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1

今年以来,我市畜牧业生产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市畜牧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收为目的,积极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科技含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快产业化进程,使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

上半年,我市肉类总产量87.5万公斤、蛋类总产量38万公斤、奶类总产量10.1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2.7%、11.8%、16.1%,分别占年任务的120%、128%、101%;生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61万头、、8.1万只,分别占任务的115%、135%;生猪、牛、羊、家禽出栏达到1.01万头、0.06万头、0.16万只、4.65万只,同比增长14.8%、23.7%、5.3%、0.9%;新建成养殖专业村2个,占任务的100%;新增养殖专业户75个,占任务的167%;畜牧业总产值完成104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37%。

二、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畜牧产业化发展迅速

进入2003年来,我市畜牧产业化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养殖龙头企业迅速壮大,由去年的义华养殖公司一家发展到今年的义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无公害养殖基地、义马市畜牧养殖培育中心、顺达牧业公司四家。其中,义华公司产值450万元,利税45万元,存栏商品猪5800头,种猪150头,带动农户600个,实现产值370万元;新建的义马市畜牧养殖培育中心一期工程投资680万元,采用全程微机化封闭式管理,为当前河南省内最先进的种猪育种企业,建成后年出栏父母代种猪5000头,商品猪6200头,上半年存栏种猪达到510头;无公害养殖基地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搬迁扩建工作,现存栏种猪130头,商品猪650头。顺达牧业公司总投资120万元,建设圈舍600平方米,现存栏小尾寒羊1000余只,鲁西黄牛30头,发展带动农户120余个,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全市从事畜牧养殖的农户达到420个,占总户数的45%,其中专业户、重点户1830个,各类规模养殖场达到27个,养殖专业村(组)6个,牧业产值的80%来自规模场、专业户和重点户。

(二)畜禽品种改良和种畜禽管理工作

上半年共完成黄牛改良360头,山、绵羊引进种羊1100余只,共引进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种猪510头。在种畜禽管理上,除加大《条例》宣传工作外,共开展种畜禽市场检查2次,印发宣传品1000余份,完成了义华公司、畜牧养殖培育中心、顺达牧业公司等规模场的种畜引进验收工作,地一步规范了种畜禽市场秩序,维护了养殖户的利益。

(三)草业工作。

今年我市紧紧抓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结合退耕还林工作,大力发展林草间作、林药间作,累计发展牧草、中草药等2700余亩,其中,千亩片一个,百亩片四个,占三门峡目标任务的270%。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

近几年来,我市畜牧业发展迅速,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份额逐年加大,畜牧业正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为此,市政府把加快畜牧业发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成立了由计划、财政、农业、经贸、税务、交通、工商、金融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义马市畜牧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畜牧业的规划、指导、监督、协调、服务等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单位也成立相应组织,并召开了2003年畜牧业发展专题会议,下发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的激励机制,确保了各项政策和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

上半年我们根据市场需求,立足城郊型农业,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优化调整畜牧业结构。继续稳定发展猪、鸡生产,依靠科技进步,主攻出栏率和饲料报酬率;结合退耕还林,推广林下种草,实行林牧结合,草畜配套,舍饲圈养,大力发展牛、羊、兔等食草节粮型家畜;积极引导消费,加快奶业发展,继续扶持以乌鸡、肉狗等为主的特种养殖业。二是调整优化畜禽品质结构。积极推广畜禽良种,努力扩大良种畜禽覆盖率,不断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使良种猪覆盖率达到80%以上,鸡90%,牛、羊达到60%。三是调整优化畜产品结构。大力扶持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经济效益。

(三)强力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一是抓龙头企业。重点对义华养殖公司、畜牧养殖培育中心、无公害养殖基地等企业加强了扶持力度,增加其科技含量,提高带动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把义华养殖公司建成豫西地区最大的生猪出口基地,使畜牧养殖培育中心成为省内科技一流、设备先进的种猪生产龙头企业,把无公害养殖基地建成产、加、销一条龙的示范企业。

二是“三专”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抓好专业场、专业村、专业户的建设,引导农户变散养为圈养,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三是抓市场销售。积极抓好产业化销售服务组织工作,发展壮大运销实体和营销大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销售带动作用,确保畜禽产品货畅其流,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了完善毛沟生猪交易市场,规范运作,提高交易能力,上半年外调生猪达到4500头。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2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动物防疫及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动物防疫工作是关系到畜牧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和畜产品安全的大事。我站专门召开了春季全区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举办了一次有关防疫知识培训班,并购置全区免疫所需的疫苗、耳标以及各种治疗药品、器械,保证春防工作顺利开展。今年的春防工作于5月5日圆满结束,主要进行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的防疫。全区共防猪18362头,免疫率100%;防疫牛374头,免疫率100%;防疫羊4551只,免疫率100%。家禽共防疫315440只,其中鸡302298只,鸭4795只,鹅3545只,鸽子4802只,免疫率100%。总配戴耳标21163套,配戴率达100%。免疫证明全部发放到户,免疫档案登记详细规范。

(二)、全面开展春季长江禁渔工作:今年四月一日,长江开始每年的春季禁渔工作,我站配合市渔政站做好宣传,查处违法行为。

(三)、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为养殖户制定发展规划、技术方案和免疫程序,定期到养殖户家里进行指导工作,帮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四)、积极开展市场检疫工作,严格规范执法。××区辖区内有城区白肉市场4个(安民、陶庄、向山、平山)及银塘镇白肉市场,大小农贸市场18个(育才路、××商城、××西路、湖西路、采石、九华、汤阳、向山、南山矿、小高炉、纺织新村、鸳鸯小区、马建一公司、二公司、三台、佳马、银塘镇等)。市场检疫工作是关系到广大市民肉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我站特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检疫员11人,负责全区白肉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检疫工作,并为他们定制了检疫员证,做到持证上岗。2009年上半年共检疫生猪1.4469万头,家禽217.5万只,剔除病害家禽463只,回收耳标1.3456万套。

依法审核,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集体6张,个人78张,兽药经营许可证2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1张。

(五)、定期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为加强我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我站定期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羊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监测地点包括种畜场、种禽场和规模养殖场,散养户以及家禽交易市场等20场点。疫病监测将为制定本地区(企业、养殖户)防疫规划和免疫程序以及指导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4月、5月,我区春季监测完成猪230头、家禽110只,山羊10只、奶牛20份的监测样品采样任务,并承担部分实验室检测工作。

(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饲料添加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和滥用兽药专项整治工作。本次专项整治从2009年1月开始,4月10日结束,为期3个月,分自查自纠、清理整顿、规范巩固三个阶段进行。区农委调查掌握非饲料添加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和滥用兽药的情况,确定了整治的重点单位为辖区内的1家饲料生产企业、3家专业化合作社组织、2家规模化养殖场、8家兽药饲料经营单位饲料,重点品种为瘦肉精、三聚氰胺和省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公布的相关品种。督促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企业进行自查自纠,形成自查自纠报告。对发现的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开展突击检查、区域整治、专项抽查和风险监测等行动,对辖区内所有发证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对其经营的饲料及添加剂进行登记审查,依法严厉查处无证生产、添加非饲料添加剂、滥用兽药等违法行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牵头,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共拉网式检查了我区范围内兽药饲料经营单位35户次,检查品种包括瘦肉精、三聚氰胺和省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公布的17个品种。督导企业建立和实施规范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加强行业诚信和自律机制建设,规范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同时,进一步严格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机制。此外,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每周对白肉市场的待宰活猪进行瘦肉精、磺胺类药物检测,避免问题猪肉流入市场,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七)、积极防控猪流感: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成立了××区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并于4月30日下午召开了紧急会议,对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争取做到对疫情发现及时,控制措施有力,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一是“五一”期间各级兽医部门安排24小时专人值班,专家组24小时待命,做到人员到位。二是立即启动疫情网络直报监测系统,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三是加强消毒灭原,降低病源潜伏与传播的风险。加强对养殖场、散养户、生猪屠宰场的消毒,特别是散养猪圈舍的定期消毒工作;加强对粪便、污染物的管理,采取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四是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监管以及证章管理等工作,严禁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上市,对发现的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必须依法进行处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五是科学宣传引导,增强对猪流感病的防控意识。加强宣传猪流感防控措施,告诉群众猪流感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3

年初以来,我局在市畜牧水产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为搞好我局的行风建设,首先成立了局行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局一把手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两办主任及各股站负责人为成员,并专门设置了行风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总支办。

领导小组成立后,立即召开小组成员会,研究制定了局民主评议行风的实施方案。

二、认真落实整改方案,完善单位各项制度

实施方案制定后,我们于5月初召开行风工作动员会,会上学习了县委赤发[2004]9号文件,局主要领导在会上做了动员报告,宣读了局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实施方案,让全体干部职工人人明白行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进一步完善了单位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待客用餐制度》,并加强各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局长在赤城有线电视台公开向社会在技术服务、畜牧生产、畜禽保护、行政执法、严格执行畜牧收费标准等方面做出承诺,并按照承诺积极开展工作。

从5月中旬开始,我们通过发征求意见表、聘请参评员、召开行风评议座谈会、走访基层单位、养殖户和群众等形式,广泛征求各界对畜牧水产工作的意见。现征求意见工作正在落实中。

搞好信访接待工作,单位设立了信访接待室,确定了星期二为信访接待日,由局主要领导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答复和解决。

三、抓好执法队伍管理,树窗口形象

在执法队伍管理上,针对我局执法项目多,队伍人员多,又直接面对群众的特点,结合今年的行风建设工作,我局重点抓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两个方面,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并重,在内部管理上,我们从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入手,严把用人关,注重人才质量,严格工作要求,一是要求执法人员必须达到大专以上水平;二是未取得职业技能合格证、行政执法证的人员不得进入执法队伍;三是搞好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学法懂法;四是建立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把不适合的人员及时清理出执法队伍。在外部管理上,我们坚持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树立畜牧部门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做好部门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加大了对《动物防疫法》、《草原法》《渔业法》等有关法律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有关法律规定,积极配合我们工作,推动我局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经省批准建立了后城骆驼山和雕鄂两个检查站,彻底纠正了公路“三乱”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动检执法,强化了动检队伍的管理。

在树窗口形象上,我们狠抓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克服了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生硬现象,为了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我们严格控制假、伪、劣兽药、饲料及其它不合格畜牧产品上市,有效地制止伤农、坑农现象的发生。

四、转变作风,积极下基层为群众办实事

今年以来,我局结合行风建设,从树立宗旨、转变作风入手,抓住本单位本部门的特点,进一步拓宽为基层服务的领域,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为群众办了以下几方面的实事:

1、抓好禽流感预防工作:为了搞好禽流感预防工作,我局开展了禽流感防治百人下乡活动,对全县的禽类进行了全面的摸排工作,做到不漏户、不漏禽,共摸排鸡18.2万只,鸭0.4万只,养鸡场37个,对全县存栏禽类由县免费供给疫苗,全部进行了免疫接种。以讲课发资料等形式对基层养殖户进行了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培训达5000多人(次),经过全局技术人员不断努力,全县没有发生一起疫情,保证了群众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2、搞好兴仁堡奶牛养殖小区的技术服务:

兴仁堡奶牛养殖小区是我县的一个龙头养殖点,为发挥好小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全县养牛业的发展。局班子十分重视小区的服务工作,从年初就选派了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5名技术干部,长期对小区进行疫病防治、配种改良、青贮、饲草加工等项技术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区养殖的技术问题,小区养殖户数由原来的8户发展到19户,奶牛数量由原来的89头发展到现在的近400头,奶站由原来的一座发展到两座,该小区现在真正起到了在全县的龙头带动作用。

3、积极帮助养殖大户开展人工种草工作:

饲草不足是养殖大户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局以饲草饲料站技术人员为主,积极帮助养殖户开展人工种草工作,局积极为养殖户提供草籽及种植技术,目前已为养殖户配套种植沙打旺、紫花苜蓿等牧草8000亩,指导养殖户开展微贮500万公斤,草粉加工1000万公斤。

4、搞好扶贫及后进村转化工作:

今年我局的扶贫及后进村转化联系村是三道川乡刘官夭村,为搞好该村的帮扶工作,局除确定一名技术人员长期蹲点外,结合“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宣讲活动,局主要领导带领四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专门到该村进行养殖技术服务,养殖户听课200多人,向群众发放科技资料300份。技术人员走村串户现场解决了养殖户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

单位向刘官夭村无偿提供沙打旺草籽800斤,种草400亩,达到每个养殖户户均3亩草。出资1万元对该村村委会的房屋及院墙进行了维修。

五、加强单位廉政建设,做好机关工作

我们把行风建设与单位的廉政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严格控制公款吃喝、公车私用、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我们按照县纪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了各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严格财务、人事、车辆、招待费方面的管理,坚持局纪检组长与广大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廉政建设。全局廉政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局面。招待费及其它开支与往年相比有了明显下降。

今年我局进一步加强了政务公开工作,在职称晋升、人事调动、畜牧收费等项目及时向群众公开,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确定了7名基层防疫站站长,采用了笔试、面试、站内考评、局考评等形式,做到了人员任用公开,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增强了畜牧工作的透明度,受到了局内外群众的欢迎。

同时,我们加强了单位的政治思想工作,积极倡导“文明用语”,进一步美化单位环境,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全局出现健康向上凝聚实干的良好局面,为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存在的问题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4

一、防疫工作: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今年春防我镇准备早、行动快,从2月26日开始防疫到3月31日结束,历时1个月,成立了14支防疫小分队,在全镇14个村72个社里同时开展防疫消毒。特别是110国道横穿我镇,为了避免人、车流量大有可能将疫病带入我镇,针对这一情况,畜牧站成立了防疫督查小组,从打针到消毒,再到建立隔离带,都有人严格把关,责任到人。在全镇的防疫消毒中,坚决不漏一户一畜。真正做到内疫不发生,外疫不传入。

二、建立起了五个高标准养羊示范社,一个德美种公羊改良基地,三个授精站,两个奶牛养殖小区,一个大型的肉羊交易市场。

今年,将真正体现养殖小区和高标准养殖这一总体思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这些示范社里圈舍、种公羊的引进、农机具的购进、青贮窖的建设等都是高标准的。五个示范社分别是新红二社、夹道子四社、红隆永一、五社、新胜七社、美联三社;德美种公羊改良基地是明星村;三个授精站分别是新丰二社、夹道子四社、明星村。这三个地方都已经装修;两个奶牛小区分别是西圪梁奶牛小区和明星二社奶牛小区;交易市场是美丰村交易市场。

三、重点抓好了肉羊的品种改良,建起了三个无寒羊公羊示范社,今年我镇的整体肉羊改良率将达到70%以上。

今年,我镇有三个社成为无寒羊公羊示范社,分别是新红二社、红隆永一、五社、夹道子四社。新购进纯德(澳)美种公羊17只,分别放到了夹道子四社和红隆永一、五社。通过购进和农户相互串换相结合的办法,这三个社将全部淘汰寒羊种公羊,在全镇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今年购买种公羊,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买一只种公羊县里补300元,镇里补200元,而且是农民自己挑选,自己搞价,自己成交,全部是公开化。

四、成立协会,建立高效益机制。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5

200*年上半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畜牧经济强县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实施畜牧养殖“双百”工程为动力,大力推广生猪三元杂交和种草养畜配套技术,加快优质畜禽养殖产业带建设步伐,切实加强动物防疫监督,规范动物检疫执法行为,加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市场管理,深入开展畜牧系统行风建设,增强干部职工的纪律观念和服务意识,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统计,2004年1—6月全县出栏生猪199907头,比去年同期的200488头减少581头,下降0.3%;出栏肉牛8899头,比去年同期的8891头增加8头,增长0.1%;出栏肉羊58659只,比去年同期的57785只增加874只,增长1.5%;出栏小家禽畜347.95万只,比去年同期的344.5万只增加3.45万只,增长1.0%。2004年6月末全县存栏生猪259148头,比去年同期的270220头减少11072头,下降4.1%(其中:能繁母猪18978头,比去年同期的19417头减少439头,下降2.3%);存栏牛40953头,比去年同期的39563头增加1390头,增长3.5%;存栏羊85842只,比去年同期的76630只增加9212只,增长12%;存栏小家禽畜387.61万只,比去年同期的386.39万只增加1.22万只,增长0.3%。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狠抓了畜牧“双百”工程建设,努力推进了畜牧生产发展

我们把加快发展畜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工作重点。一是明确了目标任务,狠抓了责任落实。县畜禽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精神,《关于下达2004年畜牧生产任务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梓畜组[2004]1号),对“双百”工程养殖大户标准作了适当调整,明确了畜牧生产目标任务,制定了考核奖惩办法。县畜牧局继续实行了领导包片、科技人员联系乡镇包大户的联系帮扶责任制,局机关工作人员与局领导签订目标任务书,将帮扶工作与年终奖考核挂钩,实行逗硬奖惩。各乡镇将畜牧养殖“双百”工程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领导和驻村干部的头上,拿出部分工资和年终奖与任务挂钩,严格考核和奖惩。6月末全县有养猪30以上的大户350户(养猪100头以上的大户96户);养牛10头以上的大户65户;养羊100只以上的大户113户;新发展养母猪3头以上的大户213户。二是依托畜牧龙头企业,加快了规模养殖进程。圣迪乐村养殖优质蛋鸡100万只,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宏仁、长卿、文昌、豢龙等乡镇农户养禽业快速发展。东盛公司大力开展种草养畜,建立良种母牛基地,现已引进西杂母牛1050头,分别投放到东石、豢龙、仙鹅、金龙场等乡镇的农户饲养,建立了梓潼县养牛协会,引进了成都大业化司优质奶牛胚胎移植技术,为开展种草养牛、助农增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推广草种2500公斤,春播牧草3800亩。三是强力推进了畜禽良繁体系建设,以《推广生猪三元杂交综合技术》项目为依托,争取省财政科技扶贫资金100万元,引进长白、约克外种母猪100头,引进外二杂母猪800头,在黎雅、仙鹅、观义、双峰、许州等乡镇大力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帮助长林公司在玛瑙、仙峰建设生态生猪科技园,现已存栏优质生猪400余头,并取得了由省畜牧食品局2004年2月12日颁发的有效期为3年的《四川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证书》,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四是实行了科技兴牧战略,加大了对养殖技术培训推广力度。2004年1—6月共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45期,培训畜禽养殖户11000人次,发放养殖技术资料8000份。我局参加了县委、县政府统一组织的在演武乡开展的科技下乡活动和在县城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接受群众咨询养殖技术的人员达1500人次,发送养殖技术资料2300份,优质草种100公斤,增加了干部群众的科技兴牧意识,提高了农户的养殖技术水平。

(二)切实开展了防制禽流感工作,有效控制了动物重大疫病危害

2004年年初,针对国内部分省、市(地区)和我国周边国家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我们切实开展了以圣迪乐村为重点的禽流感防制工作,县政府办公室以梓府办发[2004]3号文件决定,成立了梓潼县动物重大疫病防制指挥部。挥挥部以梓动防指[2004]1号文件印发了《梓潼县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县财政安排专项防疫经费5万元,县政府决定在圣迪乐村中区、东区各设立一个防疫消毒站,每个消毒站由县畜牧局城关动物检疫站、圣迪乐村各配备1人24小时值班,实施防疫消毒,县畜牧局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局机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两个月,取得了防制禽流感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我局以梓牧发[2004]17号文件制定了动物防疫工作操作规范,加强了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规范管理。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按照县畜牧局的安排,从2月初开始,按照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统一免疫质量评价的“五统一”要求,组织动物疫病防治员全面开展了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和畜禽圈舍防疫消毒,3月末全县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结束,4月初,我局抽派机关工作人员组成5个督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分别对全县5个片区的32个乡镇开展动物防疫、动物检疫、生猪税费征管、畜牧生产和行风整顿等5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督查。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中,全县注射猪、牛、羊“五号病”疫苗22.5万头,猪三联苗1.2万头,猪瘟冻干苗4.5万头(佩戴生猪免疫耳标45000套),鸡新城疫苗18万羽,兔巴三联苗1.5万只,犬狂犬病疫苗1500只,使用大卫消毒药苗100件。猪瘟和猪、牛、羊“五号病”免疫密度达100%,鸡新城疫免疫密度达80%;动物疫病死亡率分别为:猪0.7%、牛0.1%、羊0.5%、小家禽8%,均达到并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认真履行了职责,依法加强了税费征管

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税收征管的通知》(梓府办发[2003]153号)和县政府2004年3月8日召开的全县生猪税收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县畜牧局受县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的委托,自2004年4月1日起生猪税费。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片区动物检疫站按照县畜牧局的安排部署,积极行动,克服了人员、经费、装备等诸多困难,围绕生猪税费做了大量工作。针对运行两个月的情况,我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畜牧税收工作的通知》(梓牧发[2004]30号),规范了畜牧税费工作的管理,保证了国家税费的收缴入库。

(四)加强了畜牧行业作风建设,开展了防疫检疫行风整顿

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2004年民主评议行风暨回访复查工作的通知》(梓委办[2004]17号)和市畜牧局《关于印发绵阳市动物防疫检疫系统行风整顿实施方案的通知》(绵牧发[2004]32号)的安排,我局切实加强了全县畜牧系统的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了动物防疫检疫队伍的行风整顿,以梓牧发[2004]15号文件制定了《梓潼县动物检疫工作考核办法》,还以梓牧发[2004]40号文件转发了《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等五个专业标准。3月29日在县人武部会议室开展了为期3天的有全县动物检疫员、动物防疫监督员、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片区动物检疫站站长共95人参加的全县动物防疫检疫行风整顿动员和行政执法培训。从县畜牧局到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层层建立了行风整顿的组织机构、组织职工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帮助广大职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行风建设的目标任务,激发了职工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干部职工守职尽责的自觉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了行业作风的明显好转。自2004年5月1日起,在全县各乡镇实施了“放心肉”工程。巩固和发展了行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对民主评议行风中反映的问题得到了纠正,没有出现反弹,受到了县民主评议行风回访复查组的一致好评。

(五)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切实加强了机关自身建设

根据县委《关于加强干部管理、严格纪律作风的通知》(梓委发[2004]9号)和县委、县政府2004年6月7日召开的全县干部作风整顿会议精神,结合县畜牧系统的实际,我局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管理和严格纪律作风的通知》(梓牧发[2004]35号),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重申了学习教育制度、工作纪律、公车管理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了职工教育,强化了内部管理,干部职工的纪律作风有了明显转变。鉴于局机关办公用房简陋拥挤的实际情况,报经县政府同意将文昌镇翠云街422号原梓潼报社办公楼二楼(并租用一楼6间门面)划拨给县畜牧局作为机关办公用房,2004年4月17日局机关搬迁至新址办公,较好地改善了局机关的办公条件。我局还加强了信息宣传、票证管理、三优一学等工作,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止了安全事故发生。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畜牧生产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年上半年全县的草食牲畜(牛、羊)的出栏和存栏虽略有增长,但其总量不大;生猪出栏和存栏比去年同期下降,而且是两个季度持续下降。如果未能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生猪生产发展,势必影响全年畜牧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依法实施动物重大疫病防制的工作难度较大。有的乡镇对动物重大疫病防制工作有松劲麻痹情绪,工作作风不深入,防疫措施不落实,防疫经费不到位;有的动物疫病防治员任意减少注射疫苗的剂量,降低了动物免疫效果;有的农户对动物防疫工作不理解,不愿意对所养畜禽实施预防注射,增大了动物防疫工作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动物防疫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部分乡镇拖欠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防疫费的问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经费奇缺,工作难以正常运转,职工队伍难以稳定。

(四)税费困难较大,我局在生猪税费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工作经费,造成部分税费流失,畜牧税费征管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有效地防止生猪税费流失。

(五)长林公司生猪屠宰加工环节的检疫检验由于费用不到位,检疫检验设备设施、人员均无法到位,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能依法全面实施屠宰检疫检验,长林公司屠宰加工的猪肉产品的卫生与安全无法保障。

三、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要继续以抓实施“双百”工程统揽畜牧工作全局的指导思想不松,奋斗目标任务不减,对乡镇畜牧工作双向考核和发展双百大户优惠政策不变。当前要大力组织农户增加生猪存栏量,加大以生猪为主的品种改良工作力度,限期依法淘汰土、劣、杂种猪,加强对种畜禽生产经营的法制管理,提高畜禽良种化程度和良种在畜牧业增收中的贡献份额。确保全年畜禽生产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要严格实行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做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切实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制,规范动物防疫档案管理,严格执行动物计划免疫制度和兽医生物制品管理制度,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规范管理,保证全县猪瘟和猪、牛、羊“五号病”疫苗免疫密度达100%,免疫耳标佩戴率达到100%,鸡新城疫免疫密度规模场达100%,农村散养户达80%以上,畜禽圈舍、屠场、市场消毒面达100%,迎接国家农业部、省、市的检查验收。

(三)要加大饲料兽药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品、伪劣饲料的违法行为,规范兽药、饲料市场秩序,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6

20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的关键年。我局按照“抓示范、强基地、突规模、上档次”的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发展规模化养殖建立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为突破口,狠抓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努力实现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全区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1—6月,全区出栏生猪、肉羊、家禽分别达到17.41万头、1.35万只、100.76万羽,分别占全年任务数的49.74%、48.21%、47.98%,同比增长6.67%、0.71%、0.22%。存栏生猪23.92万头,其中母猪存栏2.54万头;存栏肉羊4.58万只、长毛兔11.09万只、小家禽163.15万羽;实现肉类总产量16238吨,畜牧业现金收入1.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农民人均牧业增收100元。完成国税入库100万余元,占全年任务数的45%。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着力畜牧业质的提升,狠抓品种改良

建设规范化生猪人工授精站(点)40个,新增推广杜洛克种公猪16头,全区杜洛克种公猪存栏总量达到74头;继续规范了文村乡荣华村、江源牧业、昭化天雄养殖场等外二杂母猪繁育供种场(基地)建设,存栏纯种母猪431头(其中长白86头、约克345头),切实加快了以LY、YL为主的外二杂母猪,以LYB(长约本)、YLB(约长本)为主的内三杂母猪推广和选留步伐,新增推广LY、YL外二杂母猪268头,新增选留LYB、YLB内三杂母猪3600头,建立和完善了母猪管理档案,为生猪外三元杂交和内四元杂交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6月底,全区母猪存栏总数25440头,其中:二杂母猪存栏21409头(内二杂母猪19892头、LY或YL母猪1517头),内三杂母猪存栏3600头,外血纯种母猪431头,良种母猪普及面达到100%,全区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98%以上,其中外三元杂交面达到21.8%(含内四元杂交)。母猪情期受胎率达86.5%,超过国标1.5个百分点;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达到61%以上,生猪品质总体水平居全市第一、列全省前茅,全面实现了建设全省生猪三元杂交普及县(区)的奋斗目标。

继续巩固和完善了大朝波尔山羊种羊场、白果乡南江黄羊选育基地建设,存栏纯种波尔山羊168只,波黄杂交F2代、F3代8000余只,累计向区内推广波杂种公羊800余只,广泛开展波尔羊纯繁和波黄杂交改良;新引进和扩繁乐至黑山羊100余只,山羊良种覆盖面达60%以上。广泛宣传当前兔业经济发展形势,加强“巨高牌”长毛兔的扩繁和推广,加快毛兔的换种工程进度,加强毛兔专业村社、专业大户的培育力度,推广巨高长毛兔1000余只,全区巨高牌长毛兔存栏占长毛兔存栏总数的70%,有效提高了只平产毛量和兔毛质量。

(二)着力畜牧业量的扩张,狠抓规模养殖

立足传统生猪生产,从改造生猪圈舍入手,按照“20头起步,50头上路,100头为规模户,500头为重点户”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生猪规模养殖大户。文村乡云台村在建成生猪养殖小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做大生猪产业,连片发展年出栏商品肉猪100头以上的大户76户,引导和带动了全乡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全乡拟计划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户达170户。虎跳镇积极盘活粮站、供销社等闲置资产,培植生猪养殖大户和专业饲养场,成为带动全镇生猪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目前全镇已建成年出栏生猪500头大户1户、200头大户2户、100头大户10户、50头大户50户,引进外地业主3家,并初步建成了以东沟、毗田鹿为主的生猪规模养殖示范村。昭化镇立足本地资源,通过内引外联,引进业主建设年出栏生猪1000头和3000头的养殖场各1个,打破了该镇生猪长期以来徘徊的局面。据统计,今年全区共新增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924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427户,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达20户,新培育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5个,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场1个,全区生猪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为进一步实施生猪“百万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依托畜牧扶贫种草养羊项目的实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建设要求,广泛推广了高床漏缝式舍饲羊圈和“5751”肉羊生产模式,着力打造大朝乡五堆村、陈江乡陈江村肉羊养殖基地,成为继白果乡养羊基地乡后的又一批养羊产业发展基地乡。按照“育大户、成规模、建产业、成支柱”的发展思路,以磨滩镇为核心,通过培育毛兔养殖大户、专业社、专业村为依托,层层推进,稳步实施,以提高毛兔单产和兔毛质量为突破,狠抓毛兔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全镇存栏毛兔近30000只,达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兔毛产量12吨,创兔业产值160万元,成为拉动全镇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继续坚持优品种、大规模、高效益的基本思路,围绕服务城市消费,着力建设柳桥乡柳桥村、元坝镇长坝村、杏树村等优质肉禽生产基地,成为城周畜牧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着力产业化建设,狠抓专合组织培育

在广泛论证和各级的努力下,建立了元坝区第一个以畜牧兽医站、肉猪育肥大户、母猪饲养大户、种公猪饲养户、生猪运销户及铁骑力士饲料公司、福润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共同组建的“文村乡猪业经济发展协会”,采取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组织销售的“四统一”服务,协会为入会农户提供优良猪种、优质饲料、优质服务、贷款贴息,并与龙头企业签订肉猪购销协议,实行厂户直销或会员联户直销,减少销售中的中间环节,让利于会员农户;会员农户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建圈、饲养管理等,保证养殖规模和品质。截止目前,该协会已组织销售生猪2500余头,实现销售额150万余元,为会员农户直接增收近10万元。

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流通组织,一方面通过有效地信息手段,吸引陕西、安徽、甘肃、重庆等地的客商,参与区内生猪、肉羊等畜产品流通,提高畜产品价格;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畜禽及畜禽产品流通,培育农民经纪人,初步形成了太公、紫云、明觉等为中心的仔猪流通集散地,以白果为中心的肉羊集散地,以磨滩镇为中心的兔毛集散地,以王家、卫子为中心的小家禽集散地,全区从事仔猪、兔毛、肉羊贩运的流通队伍随处可见。另一方面,引进了铁骑力士作为我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的专用饲料,实行饲料厂家与养殖大户的直接对接,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实行裸价销售,目前全区销售饲料600多吨,为养殖户节约饲料投入成本近30万元。

(四)着力养殖水平提高,狠抓科技推广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强化乡镇、村社干部及畜牧行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先后组织区级有关部门、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及畜牧行业人员到南部县、武胜县和江油市、铁骑力士集团、中国西部第一村—圣迪乐村、广元福润等企业进行了考察学习,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维,增强了抓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区内各乡镇先后自行组织20余批次到广安及区内文村、虎跳、青牛、张家、陈江等生猪产业发展好的乡镇参观学习,以实例证明了发展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召开流动现场会等形式,对全区100余名基层畜牧技术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能讲会操作,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科技宣讲的“二传手”,并专门从绵阳铁骑力士集团聘请了高级管理人员,先后对全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局内全体干部职工及部分养殖大户代表进行了现代管理知识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吸收了现代管理理念,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引进了新的养殖技术和方式方法。

同时,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养殖业主、专业大户,通过集中学习、现场示范、指导,从良种、饲料、兽药等方面给予扶持,以场联农户的形式支持农民发展养殖,言传身教,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局机关专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深入28个乡镇及村社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100余场次。采取办夜校、科技赶场等多种形式,围绕种草养畜、品种改良、圈舍改造、疫病防治、无公害养殖等方面,狠抓农民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印发养猪、养兔、养羊、种草等技术资料2万余份,举办乡、村、社干部、畜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等各类培训200余场次,受训人数上万人。

(五)着力无公害生产,狠抓动物保护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疫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以口蹄疫、禽流感为重点的重大疫病防制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和疫苗预防注射力度,实施“五强制、两强化”措施,使全区偶蹄动物的口蹄疫预防注射和清圈消毒工作达到100%。广泛推行“猪瘟+口蹄疫”双免体制改革,严格实施骟割申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有效防止了打假针、失效针的发生。创新检疫体制,大力推行和全面完善《动物和动物产品申报检疫证明》和《屠宰动物准入证明》制度,狠抓产地和屠宰检疫程序化管理,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围绕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执法体系,规范执法程序,加大对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格实施饲料兽药投入品市场资格准入制度,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了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了畜禽投入品市场,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无公害生产顺利推进。区食品公司和华康有限公司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生猪产品认证,福润公司猪肉产品也取得进京入沪资格。进一步加强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狠抓国税工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监督机制,严防跑、冒、滴、漏,确保了国税征收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着力产业结构优化,狠抓种草养畜

坚持“立草为业、以草促调、以牧增收”的工作思路,按照“种草养畜、草畜配套、四季轮供、商用结合”的原则,以建立家庭小牧场为切入点,积极挖掘种植潜力,解决人畜争地的矛盾,着力于草畜结合、合理搭配的思路,狠抓优质牧草种植技术的创新和组装配套,大力推广苜蓿平畦小厢条播、菊苣垄作栽培、病害防治及刈割利用等实用新技术,以及“苜蓿+菊苣+黑麦草+饲料玉米”四季轮供种草模式,努力开发桑草、果草、粮草、商品草业等多种农田种草。新增种草0.4万亩,种植饲料玉米1万亩,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初步形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

(七)着力为民服务,狠抓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以“务实创新、服务三农”为主题的畜牧行业作风整顿,对涉及畜牧规费的收取实行收费公示,对执法人员实行执法公开,广泛推行了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深化联乡帮扶工作,局机关干部职工每人联系1个乡镇、1户年饲养二杂母猪20头或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对年出栏生猪达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厂),局机关指派专门股室和人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子,负责种苗引进、防疫灭病、新法喂养等技术指导,并免费为新引进的猪只进行补免注射,确保建一个场,亮一个点,带一方百姓。

同时,针对多年来基层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指导生产乏力的现实,大力鼓励和引导系统内干部职工创(领)办规模养殖场(厂),在发展畜牧养殖的具体操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截止目前,全区畜牧行业人员创办或联办养殖场(厂)46个,其中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30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8个,在行业人员的带动下,全区各乡镇兴起了规模养殖热潮,发展规模养殖已渐深入人心。

(八)着力增强合力,狠抓班子建设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学习好、团结好、勤政好、廉洁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目标,狠抓班子建设,坚持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确保局班子在组织上、行政上高度一致和全系统政令畅通、团结协作。积极开展帮贫扶困活动,先后三次深入到拣银岩村王宗玉残疾夫妇家中,及时指导和协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和养殖技术上的难题,并为其赠送铁骑力士良种猪专用饲料1200斤、三杂仔猪4头及牧草种子,使王宗玉夫妇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所联系的紫云乡金花村义务开挖猕猴桃栽植沟200余米,并为所联系户资助帮扶资金800元,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群众的好评。积极支持区委政府中心工作,派人巡回到所联系的王家镇开展烤烟督查,并捐资1万元支持当地烤烟发展。局机关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干部职工学习和素质教育,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着力从改变服务态度和作风转变入手,坚决摒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式作风,取而代之的是办事快捷、服务周到、文明礼貌的温馨式服务,赢得了服务对象和广大老百姓的普遍赞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上半年的畜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规模化养殖的比例仍然不大,零星分户饲养仍是当前我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式,没有真正形成具有优势的特色畜牧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较弱。二是畜禽品种改良发展不平衡,人工授精站建设仍需进一步规范,与生猪三元杂交工作息息相关的饲养管理、发情鉴定及配种等技术普及较缓,内三杂母猪和外二杂母猪选留和推广力度不够;优质“巨高牌”毛兔普及面仍然较低,波杂羊的推广力度也需加强。三是受市场价格行情的影响,加之部分乡镇缺乏及时有效的宣传引导,畜禽养殖总体呈现徘徊中发展。四是由于行业人员有限,对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普及乏力,对面上的技术普及缺乏力度,乡镇科技“二传手”仍然较为缺乏,实用技术到村入户率技术普及面总体较差。五是政府对产业发的资金投入与整个产业发展的力度不相匹配,特别是原已制定的奖励政策未能及时兑现,造成一些农户养殖信心缺乏。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7

20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的关键年。我局按照“抓示范、强基地、突规模、上档次”的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发展规模化养殖建立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为突破口,狠抓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努力实现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全区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1—6月,全区出栏生猪、肉羊、家禽分别达到17.41万头、1.35万只、100.76万羽,分别占全年任务数的49.74%、48.21%、47.98%,同比增长6.67%、0.71%、0.22%。存栏生猪23.92万头,其中母猪存栏2.54万头;存栏肉羊4.58万只、长毛兔11.09万只、小家禽163.15万羽;实现肉类总产量16238吨,畜牧业现金收入1.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农民人均牧业增收100元。完成国税入库100万余元,占全年任务数的45%。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着力畜牧业质的提升,狠抓品种改良

建设规范化生猪人工授精站(点)40个,新增推广杜洛克种公猪16头,全区杜洛克种公猪存栏总量达到74头;继续规范了文村乡荣华村、江源牧业、昭化天雄养殖场等外二杂母猪繁育供种场(基地)建设,存栏纯种母猪431头(其中长白86头、约克345头),切实加快了以LY、YL为主的外二杂母猪,以LYB(长约本)、YLB(约长本)为主的内三杂母猪推广和选留步伐,新增推广LY、YL外二杂母猪268头,新增选留LYB、YLB内三杂母猪3600头,建立和完善了母猪管理档案,为生猪外三元杂交和内四元杂交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6月底,全区母猪存栏总数25440头,其中:二杂母猪存栏21409头(内二杂母猪19892头、LY或YL母猪1517头),内三杂母猪存栏3600头,外血纯种母猪431头,良种母猪普及面达到100%,全区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98%以上,其中外三元杂交面达到21.8%(含内四元杂交)。母猪情期受胎率达86.5%,超过国标1.5个百分点;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达到61%以上,生猪品质总体水平居全市第一、列全省前茅,全面实现了建设全省生猪三元杂交普及县(区)的奋斗目标。

继续巩固和完善了大朝波尔山羊种羊场、白果乡南江黄羊选育基地建设,存栏纯种波尔山羊168只,波黄杂交F2代、F3代8000余只,累计向区内推广波杂种公羊800余只,广泛开展波尔羊纯繁和波黄杂交改良;新引进和扩繁乐至黑山羊100余只,山羊良种覆盖面达60%以上。广泛宣传当前兔业经济发展形势,加强“巨高牌”长毛兔的扩繁和推广,加快毛兔的换种工程进度,加强毛兔专业村社、专业大户的培育力度,推广巨高长毛兔1000余只,全区巨高牌长毛兔存栏占长毛兔存栏总数的70%,有效提高了只平产毛量和兔毛质量。

(二)着力畜牧业量的扩张,狠抓规模养殖

立足传统生猪生产,从改造生猪圈舍入手,按照“20头起步,50头上路,100头为规模户,500头为重点户”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生猪规模养殖大户。文村乡云台村在建成生猪养殖小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做大生猪产业,连片发展年出栏商品肉猪100头以上的大户76户,引导和带动了全乡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全乡拟计划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户达170户。虎跳镇积极盘活粮站、供销社等闲置资产,培植生猪养殖大户和专业饲养场,成为带动全镇生猪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目前全镇已建成年出栏生猪500头大户1户、200头大户2户、100头大户10户、50头大户50户,引进外地业主3家,并初步建成了以东沟、毗田鹿为主的生猪规模养殖示范村。昭化镇立足本地资源,通过内引外联,引进业主建设年出栏生猪1000头和3000头的养殖场各1个,打破了该镇生猪长期以来徘徊的局面。据统计,今年全区共新增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924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427户,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达20户,新培育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5个,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场1个,全区生猪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为进一步实施生猪“百万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依托畜牧扶贫种草养羊项目的实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建设要求,广泛推广了高床漏缝式舍饲羊圈和“5751”肉羊生产模式,着力打造大朝乡五堆村、陈江乡陈江村肉羊养殖基地,成为继白果乡养羊基地乡后的又一批养羊产业发展基地乡。按照“育大户、成规模、建产业、成支柱”的发展思路,以磨滩镇为核心,通过培育毛兔养殖大户、专业社、专业村为依托,层层推进,稳步实施,以提高毛兔单产和兔毛质量为突破,狠抓毛兔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全镇存栏毛兔近30000只,达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兔毛产量12吨,创兔业产值160万元,成为拉动全镇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继续坚持优品种、大规模、高效益的基本思路,围绕服务城市消费,着力建设柳桥乡柳桥村、元坝镇长坝村、杏树村等优质肉禽生产基地,成为城周畜牧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着力产业化建设,狠抓专合组织培育

在广泛论证和各级的努力下,建立了元坝区第一个以畜牧兽医站、肉猪育肥大户、母猪饲养大户、种公猪饲养户、生猪运销户及铁骑力士饲料公司、福润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共同组建的“文村乡猪业经济发展协会”,采取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组织销售的“四统一”服务,协会为入会农户提供优良猪种、优质饲料、优质服务、贷款贴息,并与龙头企业签订肉猪购销协议,实行厂户直销或会员联户直销,减少销售中的中间环节,让利于会员农户;会员农户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建圈、饲养管理等,保证养殖规模和品质。截止目前,该协会已组织销售生猪2500余头,实现销售额150万余元,为会员农户直接增收近10万元。

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流通组织,一方面通过有效地信息手段,吸引陕西、安徽、甘肃、重庆等地的客商,参与区内生猪、肉羊等畜产品流通,提高畜产品价格;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畜禽及畜禽产品流通,培育农民经纪人,初步形成了太公、紫云、明觉等为中心的仔猪流通集散地,以白果为中心的肉羊集散地,以磨滩镇为中心的兔毛集散地,以王家、卫子为中心的小家禽集散地,全区从事仔猪、兔毛、肉羊贩运的流通队伍随处可见。另一方面,引进了铁骑力士作为我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的专用饲料,实行饲料厂家与养殖大户的直接对接,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实行裸价销售,目前全区销售饲料600多吨,为养殖户节约饲料投入成本近30万元。

(四)着力养殖水平提高,狠抓科技推广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强化乡镇、村社干部及畜牧行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先后组织区级有关部门、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及畜牧行业人员到南部县、武胜县和江油市、铁骑力士集团、中国西部第一村—圣迪乐村、广元福润等企业进行了考察学习,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维,增强了抓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区内各乡镇先后自行组织20余批次到广安及区内文村、虎跳、青牛、张家、陈江等生猪产业发展好的乡镇参观学习,以实例证明了发展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召开流动现场会等形式,对全区100余名基层畜牧技术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能讲会操作,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科技宣讲的“二传手”,并专门从绵阳铁骑力士集团聘请了高级管理人员,先后对全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局内全体干部职工及部分养殖大户代表进行了现代管理知识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吸收了现代管理理念,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引进了新的养殖技术和方式方法。

同时,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养殖业主、专业大户,通过集中学习、现场示范、指导,从良种、饲料、兽药等方面给予扶持,以场联农户的形式支持农民发展养殖,言传身教,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局机关专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深入28个乡镇及村社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100余场次。采取办夜校、科技赶场等多种形式,围绕种草养畜、品种改良、圈舍改造、疫病防治、无公害养殖等方面,狠抓农民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印发养猪、养兔、养羊、种草等技术资料2万余份,举办乡、村、社干部、畜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等各类培训200余场次,受训人数上万人。

(五)着力无公害生产,狠抓动物保护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疫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以口蹄疫、禽流感为重点的重大疫病防制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和疫苗预防注射力度,实施“五强制、两强化”措施,使全区偶蹄动物的口蹄疫预防注射和清圈消毒工作达到100%。广泛推行“猪瘟+口蹄疫”双免体制改革,严格实施骟割申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有效防止了打假针、失效针的发生。创新检疫体制,大力推行和全面完善《动物和动物产品申报检疫证明》和《屠宰动物准入证明》制度,狠抓产地和屠宰检疫程序化管理,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围绕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执法体系,规范执法程序,加大对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格实施饲料兽药投入品市场资格准入制度,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了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了畜禽投入品市场,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无公害生产顺利推进。区食品公司和华康有限公司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生猪产品认证,福润公司猪肉产品也取得进京入沪资格。进一步加强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狠抓国税工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监督机制,严防跑、冒、滴、漏,确保了国税征收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着力产业结构优化,狠抓种草养畜

坚持“立草为业、以草促调、以牧增收”的工作思路,按照“种草养畜、草畜配套、四季轮供、商用结合”的原则,以建立家庭小牧场为切入点,积极挖掘种植潜力,解决人畜争地的矛盾,着力于草畜结合、合理搭配的思路,狠抓优质牧草种植技术的创新和组装配套,大力推广苜蓿平畦小厢条播、菊苣垄作栽培、病害防治及刈割利用等实用新技术,以及“苜蓿+菊苣+黑麦草+饲料玉米”四季轮供种草模式,努力开发桑草、果草、粮草、商品草业等多种农田种草。新增种草0.4万亩,种植饲料玉米1万亩,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初步形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

(七)着力为民服务,狠抓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以“务实创新、服务三农”为主题的畜牧行业作风整顿,对涉及畜牧规费的收取实行收费公示,对执法人员实行执法公开,广泛推行了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深化联乡帮扶工作,局机关干部职工每人联系1个乡镇、1户年饲养二杂母猪20头或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对年出栏生猪达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厂),局机关指派专门股室和人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子,负责种苗引进、防疫灭病、新法喂养等技术指导,并免费为新引进的猪只进行补免注射,确保建一个场,亮一个点,带一方百姓。

同时,针对多年来基层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指导生产乏力的现实,大力鼓励和引导系统内干部职工创(领)办规模养殖场(厂),在发展畜牧养殖的具体操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截止目前,全区畜牧行业人员创办或联办养殖场(厂)46个,其中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30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8个,在行业人员的带动下,全区各乡镇兴起了规模养殖热潮,发展规模养殖已渐深入人心。

(八)着力增强合力,狠抓班子建设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学习好、团结好、勤政好、廉洁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目标,狠抓班子建设,坚持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确保局班子在组织上、行政上高度一致和全系统政令畅通、团结协作。积极开展帮贫扶困活动,先后三次深入到拣银岩村王宗玉残疾夫妇家中,及时指导和协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和养殖技术上的难题,并为其赠送铁骑力士良种猪专用饲料1200斤、三杂仔猪4头及牧草种子,使王宗玉夫妇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所联系的紫云乡金花村义务开挖猕猴桃栽植沟200余米,并为所联系户资助帮扶资金800元,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群众的好评。积极支持区委政府中心工作,派人巡回到所联系的王家镇开展烤烟督查,并捐资1万元支持当地烤烟发展。局机关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干部职工学习和素质教育,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着力从改变服务态度和作风转变入手,坚决摒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式作风,取而代之的是办事快捷、服务周到、文明礼貌的温馨式服务,赢得了服务对象和广大老百姓的普遍赞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上半年的畜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规模化养殖的比例仍然不大,零星分户饲养仍是当前我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式,没有真正形成具有优势的特色畜牧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较弱。二是畜禽品种改良发展不平衡,人工授精站建设仍需进一步规范,与生猪三元杂交工作息息相关的饲养管理、发情鉴定及配种等技术普及较缓,内三杂母猪和外二杂母猪选留和推广力度不够;优质“巨高牌”毛兔普及面仍然较低,波杂羊的推广力度也需加强。三是受市场价格行情的影响,加之部分乡镇缺乏及时有效的宣传引导,畜禽养殖总体呈现徘徊中发展。四是由于行业人员有限,对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普及乏力,对面上的技术普及缺乏力度,乡镇科技“二传手”仍然较为缺乏,实用技术到村入户率技术普及面总体较差。五是政府对产业发的资金投入与整个产业发展的力度不相匹配,特别是原已制定的奖励政策未能及时兑现,造成一些农户养殖信心缺乏。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8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根据监测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区生猪出栏84.3万头,肉牛出栏8.65万头,肉羊出栏16.1万只,禽出笼1022万只,实现了全区畜牧业生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回顾上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贯彻落实力度。为了切实保障全区畜牧生产的发展,今年区委、区政府以襄区发[2009]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明确了全区2009年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围绕保持全省“畜牧大县”地位的目标,

继续深入开展畜牧板块基地、畜牧大镇建设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积极推广高效养殖模式和标准化生产技术。2009年,××区在积极落实国家各项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区政府继续对新建的“150”、“500”养殖模式进行奖励,凡新建一栋标准化“150”、“500”模式猪舍,经验收合格后,奖励1.5或3万元。由于奖励政策的推动,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建“150”标准化猪舍58栋,“500”标准化猪舍6栋。

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客观影响,生猪市场出现供需矛盾,价格频频走低,养殖利润不断缩水。为了及时恢复养殖户的信心和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区畜牧兽医局采取办电视专栏、送科技下乡、贴宣传标语、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特别是在生猪价格走低的情况下,区畜牧兽医局技术人员深入各镇指导养殖户及时调整母猪存栏结构,控制养殖规模,加强疫病防控,在市场低谷期,进行猪舍标准化改造,推行健康养殖和清洁生产。上半年,我局对全区养殖大场大户进行了轮训,共培训养殖大场大户人员2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册,提高了养殖户对疫病的防控能力和对标准化养殖的应用水平。

三是加大养殖新模式推广力度。在抓好“150”、“500”标准化养猪模式、“1235”养羊模式、“165”养牛模式、“100”养牛模式、“500”养牛模式工作的同时,区畜牧兽医局继续与正大公司联合推广猪小龙、鸡小龙“代养”模式,经区畜牧兽医局牵线搭桥,宣传推广,该模式已在全区得到广泛应用,吸引了诸多商家资本投入到畜牧养殖事业上来。在2008年全区建设鸡小龙22栋、猪小龙10栋的基础上,2009年上半年新发展猪小龙5栋,鸡小龙5栋。以上“代养”模式适合于有经济实力欠缺养殖技术的投资者,而针对不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农户,2009年正大公司同时推出了适合散养户发展的“正大散养标准化1+1+1模式(一定饲养量+自由采食和自动饮水+科学防疫)。目前该模式在××区已发展了34家,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东津镇李运生,一次性养殖45头,年出栏90头,年利润3万元,龙王镇陈义生一次性养殖50头,年出栏100头,年利润3万余元。

四是成立养猪行业协会。近年来,我区生猪产业发展迅猛,生猪出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是全市最大的生猪产区,但同时也存在品种结构不优,养殖水平参差不齐,产品市场信息不灵等不足,影响了我区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全区生猪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生产流通,增加生猪养殖收入,推进我区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地发展,在××区畜牧兽医局的积极筹备和协调下,我区成立了

“襄樊市××区养猪行业协会”,网络了全区建设标准高、技术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养猪大场大户近百家。我区养猪行业协会的建立,将在促进全区生猪市场信息和技术交流、抵御市场风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2009年,我区在继续注重规模化养殖场户的培植,优先支持大户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了各类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努力使全区畜牧业提档升级。在区畜牧兽医局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支持下,全区畜禽养殖小区发展较快,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区新建各类养殖小区10余个,其中硒山禽业养殖小区有限公司、古驿镇罗岗养鸡场等5家蛋鸡养殖小区通过了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奖代补项目建设的验收,金农惠种畜禽有限公司、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2个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已建设完毕,准备迎接省市检查。

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区是全省的畜牧大县,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龙头企业少,配套功能不强。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区委、区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重点,争取年内引进1—2家龙头企业。区畜牧兽医局在去年成功引进良友金牛的基础上,目前正与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徽五星养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肉鸡养殖项目进行洽谈,我们将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周到的服务,争取龙头企业早日入驻我区,以进一步推动全区畜牧业提档升级。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09年上半年全区畜牧业得到了一定得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生猪市场面临着周期性波动,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和“甲型h1n1流感”引发的恐慌,使猪肉消费量减少,猪肉价格频频走低,生猪价格的波动暴露出生猪生产、加工、消费产业链的脆弱,生猪产业在抵御风险方面存在隐患。为了稳定发展全区畜牧业发展,我们下半年打算从五个方面入手:

1、在落实国家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补贴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对养殖户发展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奖励扶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鼓励高标准、规模化养殖。

2、加强畜牧适用技术推广,科学引导养殖户稳步发展生产,提高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的防控质量。

3、

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培育各种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把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4、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减少养殖风险。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畜禽养殖和加工企业,带动我区畜牧业快速发展。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9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及各乡镇、办事处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任务及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不断调整养殖业结构,改善养殖生产环境,勤政务实,认真执法,搞好服务,使我市的养殖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牧水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上半年工作情况(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1、生猪出栏25.86万头,存栏30.9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10.2%和1.6%;2、商品肉牛出栏1.4万头,比去年增长16.6%;3、家禽出笼476.2万羽,存笼656万羽,分别比去年增长3.3%和0.5%;4、禽蛋产量5258吨,比去年增长5.2%;5、肉类总产30250吨,比去年增长8.5%;6、水产品产量1610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7100吨,分别比去年增长6.6%和16%。(二)上半年养殖业运行特点1、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仔猪补栏快。全市生猪散养户空栏率小于5%,规模养猪场生猪生产总量呈上升趋势。上半年生猪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家禽生产逐渐恢复。今年年初,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特别是水禽生产明显滑坡,禽流感过后,家禽养殖呈恢复性增长。目前,家禽生产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所有山塘水库边形成了有水就有鸭的良好局面。3、牛、羊及牧草生产有所突破。今年以来,活牛及肉牛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各乡镇办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种草养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养牛的积极性,一批种草养牛户、繁殖小牛户发展起来。养羊生产由于小尾寒羊、南江黄羊在我市落户并持续发展,养羊、养牛成为畜牧业增长的一个亮点。4、水产养殖模式发生变化,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力度加大。水产养殖由过去的混养、人放天养向主养、单养、精养模式改变,立体化养殖模式在我市的一些山塘水库得到了推广。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价格直线上扬,养殖效益大大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如:樟树银鲫、彭泽鲫、鳜鱼、淡水珍珠等一些特种水产品落户我市,并形成规模化养殖势头。(三)上半年工作成绩1、畜禽生产由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的无公害方向转变。在生猪生产保持良好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以无公害生产为突破口,培植养猪大户发展无公害优质生猪,并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今年,我们以发展生态牧业小区为重点,加快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步伐。2、种草养畜和奶肉牛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发展。今年,全市种草养牛、养羊发展势头较好,养牛、养羊生产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提高,特别是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肉牛品种,还培植了一大批养牛专业户,为今后牛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动物防疫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今年年初,我市对口蹄疫、猪瘟实施强制免疫,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全市牲畜强制免疫密度达100%。特别是4月份实施的仔猪调入准调证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我市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大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4、名优特新水产品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樟树银鲫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全市异育银鲫(樟树银鲫)养殖水面达7000多亩,其它特种水产如彭泽鲫、鳜鱼、叉尾鮰、中华绒蟹、南美白对虾、淡水珍珠等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可观。二、下步工作要点(一)抓疫病防治,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在动物疫病防治上,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防疫密度达100%,严防W病、Q病发生和流行;二是狠抓动物疑难病的诊断,不断提高兽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诊断准确率,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三是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五关”,即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交易。(二)抓市场整顿,确保畜禽产品安全。认真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严厉打击制造、出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假冒兽药及其它破坏养殖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法行为,确保养殖业顺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三)抓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兽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二是大力开展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三是建章立制,狠抓全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本系统工作人员严格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四)抓好科技下乡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大力宣传和推广养殖业新技术、新成果,积极指导群众引进良种,调整品种结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开展各项技术服务,以此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优化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五)抓作风转变,为民办实事。一是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倡导勤奋好学,敢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的良好风气,全面了解和掌握养殖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二是认真按照上半年确立的十件实事抓好落实。办好《樟树畜牧水产简讯》,成立养猪、养鸭、养鱼等行业协会组织。在市畜牧水产局的指导下,组建上联市场,下系养殖户的流通服务机构,使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得到全面发展,解决养殖生产中买难、卖难的供需矛盾,使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得到长足的发展。三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獭兔、优质种猪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养殖业项目,促进全市养殖业生产更上一个新台阶。四是抓好畜牧和水产养殖业龙头企业和无公害基地的申报和准备工作,争创地方品牌和产品特色。

畜牧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10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及各乡镇、办事处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任务及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不断调整养殖业结构,改善养殖生产环境,勤政务实,认真执法,搞好服务,使我市的养殖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牧水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上半年工作情况(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1、生猪出栏25.86万头,存栏30.9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10.2%和1.6%;2、商品肉牛出栏1.4万头,比去年增长16.6%;3、家禽出笼476.2万羽,存笼656万羽,分别比去年增长3.3%和0.5%;4、禽蛋产量5258吨,比去年增长5.2%;5、肉类总产30250吨,比去年增长8.5%;6、水产品产量1610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7100吨,分别比去年增长6.6%和16%。(二)上半年养殖业运行特点1、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仔猪补栏快。全市生猪散养户空栏率小于5%,规模养猪场生猪生产总量呈上升趋势。上半年生猪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家禽生产逐渐恢复。今年年初,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特别是水禽生产明显滑坡,禽流感过后,家禽养殖呈恢复性增长。目前,家禽生产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所有山塘水库边形成了有水就有鸭的良好局面。3、牛、羊及牧草生产有所突破。今年以来,活牛及肉牛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各乡镇办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种草养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养牛的积极性,一批种草养牛户、繁殖小牛户发展起来。养羊生产由于小尾寒羊、南江黄羊在我市落户并持续发展,养羊4、水产养殖模式发生变化,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力度加大。水产养殖由过去的混养、人放天养向主养、单养、精养模式改变,立体化养殖模式在我市的一些山塘水库得到了推广。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价格直线上扬,养殖效益大大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如:樟树银鲫、彭泽鲫、鳜鱼、淡水珍珠等一些特种水产品落户我市,并形成规模化养殖势头。

(三)上半年工作成绩

1、畜禽生产由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的无公害方向转变。

在生猪生产保持良好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以无公害生产为突破口,培植养猪大户发展无公害优质生猪,并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今年,我们以发展生态牧业小区为重点,加快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步伐。

2、种草养畜和奶肉牛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发展。今年,全市种草养牛、养羊发展势头较好,养牛、养羊生产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提高,特别是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肉牛品种,还培植了一大批养牛专业户,为今后牛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动物防疫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今年年初,我市对口蹄疫、猪瘟实施强制免疫,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全市牲畜强制免疫密度达100%。特别是4月份实施的仔猪调入准调证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我市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大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名优特新水产品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樟树银鲫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全市异育银鲫(樟树银鲫)养殖水面达7000多亩,其它特种水产如彭泽鲫、鳜鱼、叉尾鮰、中华绒蟹、南美白对虾、淡水珍珠等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可观。

、养牛成为畜牧业增长的一个亮点。

二、下步工作要点

(一)抓疫病防治,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在动物疫病防治上,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防疫密度达100%,严防W病、Q病发生和流行;二是狠抓动物疑难病的诊断,不断提高兽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诊断准确率,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三是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五关”,即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交易。

(二)抓市场整顿,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认真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严厉打击制造、出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假冒兽药及其它破坏养殖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法行为,确保养殖业顺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抓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兽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二是大力开展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三是建章立制,狠抓全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本系统工作人员严格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

(四)抓好科技下乡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

大力宣传和推广养殖业新技术、新成果,积极指导群众引进良种,调整品种结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开展各项技术服务,以此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优化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