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4:52:27

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范文篇1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承知识和拓宽基础的途径,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因而,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锻炼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体系“本科化”、“学术化”色彩较浓,与本科、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区分度不高;各高校培养目标雷同,缺乏自身特色,且缺乏可操作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理论性课程过多,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脱节;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评价主体单一,以总结性评价为主。[1]鉴于此,研究生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文件《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教育部文件明确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指出研究生课程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教育部在2015年5月份出台了教研[2015]1号文件《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中,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指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要把案例教学作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来源于论文的写作和专业实践,同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锻炼。教育部文件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中的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实践也表明,当今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最直接并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与现状

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作为师生互动和新的教学方法,即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3]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切入,通过典型而生动的个案的描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采用讨论法,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个人学习阶段、小组讨论阶段、集体讨论阶段和教师点评阶段。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案例的收集、概括、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指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学模式单一。在能力培养方面,仍片面强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专业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在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程内容不分,多数情况是很多课程合上,教学内容创新意识不强。即使已试行案例教学的单位,案例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从已有的案例教学的情况看,案例教学存在诸多困境,如案例教学重视度不够、本土案例较少且质量不高、案例缺乏系统性、缺少专业案例教学教师等。[4]二是从各专业方向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看,案例教学的学科分布不平衡,教育、思政两门学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语文、英语学科,而历史学科所占比例较低,只有3%,这说明案例教学在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运用研究较少。[5]三是课程案例库建设严重滞后。目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的课程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课程案例开发的教材少;即使有,质量也不高。

三、《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

《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是贵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使学生在系统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熟悉中国历史的相关研究动态与研究史料,掌握中国历史研究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理解中国历史争论的热点问题,揭示中国历史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以及逻辑分析的能力,把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奠定较为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是一门既强调理论又关注实践,既注重历史又联系现实的课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如何选择案例,就成为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一)《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选择的原则典型案例的选择是案例库建设的关键。《中国史前沿问题专题》案例库素材的选择应突出以下原则:一是典型性,案例呈现的问题要具有代表性,即关注典型教育素材和有普遍意义的历史问题。二是前沿性,关注历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案例呈现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成果与研究动态。如大数据史学、环境史学、新文化学等。三是区域性,处理好区域性和通史性的关系。我们在选择案例时,关注西南或贵州本土的民族历史文化,精选在全国有影响、有说服力的特色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案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们感到亲切、乐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也有利于配合以后中学乡土历史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亲切感。四是现实性,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等。五是实践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中学培养人才,因而《中国史前沿问题专题》案例库素材应紧密联系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二)《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的基本类型《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包括经验型案例、实践性案例、理论性案例和综合性案例等。1.联系实际古为今用的经验型案例。历史的重要功能是借鉴功能,即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案例选择可借鉴历史成功的案例指导当前的社会发展。如当前我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历史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这些案例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历史发展构成的实践性案例。以精选和优化的中国史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现象作为对象,有利于以其案例说明论证理论知识,也有利于从实践中总结和升华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以指导实践。如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对今天倡导的“一带一路”有重要指导意义。3.史学理论案例。注重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案例的选取,为理论知识教学寻找理论依据和理论辨析例证。特别是针对古今中外的一些史学家提出的观点、命题、概念范畴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亦可针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热点、学术前沿的理论信息与成果、新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些案例可精选史学名著或名家观点。如美国学者孔飞力《叫魂》为我们了解清代社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堪称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典型案例。4.综合性案例,即史学活动所构成活动案例。史学研究、批评、传播等活动环节构成的案例。科学发现的过程往往比发现的结果更重要。田野调查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展现了问题发现的过程,因此,很多田野调查发现历史或纠正历史记载错误的案例生动而有启发性。(三)《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的结构1.引言:介绍案例背景,导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对象,说明案例的个案价值和典型意义,这是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案例内容:教师概述案例情节,围绕主题展开描述,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3.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做出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提出问题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与联想,这个过程体现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4.案例解析:教师针对案例和讨论做出总结性的概括归纳,并对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阐释。5.教学建议:说明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以及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6.参考文献:交代案例的来源以及相关成果,引导学生课后阅读。

四、《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是培养掌握扎实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较强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承担基础教育阶段历史学科教学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突出了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以及人文素养。事实上,自高中试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加强“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同时还有培养“人文素养”的新目标。因此,加强主干课程的案例库建设,实行案例教学,对于作为主要以培养高中历史师资为己任的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共同构成非学术型硕士的质量特质。[6]《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作为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必修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升。这些可概况为“学”、“才”、“养”等三方面。“学”指专业知识、基础理论。案例选择的原则是典型性和前沿性,关注学术前沿,关注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其类型包括史学理论案例和综合性案例,这些案例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增长学识的历史见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这些案例突出了中国史案例的知识性和理论性。“才”指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能力的培养是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意在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归纳。启发性是案例教学的首要特点,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启发性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学习,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养”指即人文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或“价值观”。中国历史文化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思想。《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通过精选中国历史典型案例,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历史智慧,培养各种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引导学生自强不息。“学”、“才”、“养”等方面的培养贯穿于案例教学各环节。另外,重视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保证。教师在课前布置参考书目,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案例分析的发言提纲。

参考文献:

[1]陈兴荣.教育硕士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第3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5.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402.

[3]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7.

[4]于欣华,王涛.我国研究生案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未来与发展,2013,8.

[5]段晓战.案例教学法在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5,3.

[6]高桂娟.打造与职业准入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8):39-41.

学科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青年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

在党的报告中,习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国际竞争中,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主动权。因此,我国在加大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必须提升人才的自我培养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良好的教育是造就人才队伍的基础,青年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为我国大量人才的涌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升青年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必要性

(一)科学知识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丰富性前所未有,只有学习、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才能赶得上知识发展的速度。有学者考证,“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80年至90年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年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为社会培育人才的教育行业,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形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时掌握这些丰富的知识,把握知识发展的最前沿,在日常的教学中将最新的知识成果传播出去,以提升教学质量。(二)教学对象知识素养日益提升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社会,由于受传播手段的限制,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较为单一。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空前的多样化,且非常便捷。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准入门槛几乎为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海量的信息,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阅读量、信息量都极大地丰富,人们所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都大大地提升。在教学对象知识素养日益提升的情况下,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能力素质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提升。尤其是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提升空间大,更需要及时地提升知识的广度、深度,为跨学科教学奠定坚实的知识素养。(三)社会治理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空前丰富,但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群体事件等等时有发生。其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举措都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可以胜任,必须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解决。有学者指出,现代社会的矛盾表现形式和传统社会的矛盾表现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社会矛盾的积累最终以改朝换代的“零和博弈”告终,而“现代经济生产的细密化以及职业分工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得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实际联系与合作程度大幅度提高”,因此,社会矛盾表现不似传统社会那样剧烈,但是也日益交织化、复杂化。这就决定了青年教师必须提升多学科的知识素养,以更加理性地认识现实问题,进而能客观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答教学对象所遇到的困惑,提升教学对象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总之,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事业必须担负起历史所交付的新使命,每一名青年教师都要提振精神,积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为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的飞跃培育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制约青年教师跨学科教学的不利因素

(一)思想认识上亟待提升。面对时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部分青年教师对于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在思想上认识严重不足。一些青年教师仍然认为只要固守住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做窄而深的专家即可,没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涉猎。而且对于现实问题关注不足,常常沉浸于象牙塔式的精神追求之中。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定了青年教师中的专家多而通才少,形成精一艺而不通其他的不利局面。(二)知识结构上存在一些不足。近代以来分科教学在我国逐步确立,学问的精细化、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传统的通才式的教育逐渐被西方专家型的教育模式所取代。虽然在人们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分科治学更利于掌握一门知识或技艺,但是知识本身的互通属性、社会发展的全息性等特点对分科治学提出新的要求。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通过学院式的教育而走上教育行业的,在这种分科治学的影响下,其知识构成存在一定的缺陷,除了自己所精通的专业知识之外,其他专业的知识比较匮乏。(三)教育体制机制上存在一些不足。目前的教育体制机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青年教师跨学科教学的因素。在绩效考核方面,各单位比较重视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并制定了较为明晰的硬指标,而教学方面的要求则相对弱化。因此,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往往大于教学压力,这就使青年教师的精力大部分放在了科研要求上。而且,青年教师所面临的评职称的压力也非常大,而现行的职称评价体制,也是突出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含金量往往大于教学上的业绩,这就使广大青年教师往往将科研放在首位,制约了教学能力的提升。当然,影响青年教师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因素是多样的。而面对时展的新要求,青年教师必须积极地面对这一新要求,自觉地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

三、提升青年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路径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跨学科教学。对于分科之学的弊端,很多学者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如,吴大猷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由来已久,它不仅制约了科学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传统学问之法非常重视“通才”教育,如传统史学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地理、天文等全部包括其中,“才、学、识、德”都要兼备。因此,当前的教育观念仍然需要发挥中国儒家的基本精神,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力图为人类寻求一条中和位育、遂生乐业之道”的教育路径。因此,当代青年教师要充分重视跨学科教学,清醒认识分科治学的不利影响,积极顺应时展的需要,利用各种途径自觉地涉猎多学科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素养,切实提升个人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二)积极增强学习本领。习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学习能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变革的当下,更应该重视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广大青年教师要积极地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坚守所从事专业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学习多学科的知识,不仅注重传统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现实生活的新变化,以构建自己宽广、深邃的知识体系,为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奠定坚实的知识根基。当然,学习的过程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广大青年教师要保持足够的耐性和定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用辛勤之汗水浇灌智慧之花。(三)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及内容的创新。跨学科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因此,无论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与常见的专才教育有很大区别。为此,在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训练的同时,更需要重视授课对象的认识水平、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内容上,要有丰富性,不仅要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而且要将二者进行充分的交叉、渗透、融合。在教学的形式上,也要讲究多样性,在开设常规课程的同时,也要开设一些综合性、交叉性的各种学科讲座,举办一些专题型的讨论会,开展专题讨论课等等,以进一步激发教学对象的求知热情。(四)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教育体制机制。邓小平同志早已指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要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提升跨学科教学的主动性,必须从教育体制机制上进行切实的保障。必须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定制度,要切实改变单一的唯科研论的评价体制,突出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定中的权重,进而调动广大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各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在绩效考核体制中,也要充分体现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至少将科研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考评,让教学和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当然,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并不是说要忽视专业性知识的学习,而是要补救专而窄的学问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对于人才类型需要的深刻变化。因此,专才教学和跨学科教学是一体的,专深的知识为基础,综合性的知识为补充,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总之,广大青年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扩大知识涉猎,关注现实问题,提升个人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为跨学科教学奠定基础,为更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涌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朱文鸿.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

[3]吴忠民.社会矛盾新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4].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N].学习时报,2013-04-28.

学科教学范文篇3

内容提要:该文从加强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意识、现代德育意识;加强管理,制定措施;重视教学内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开拓;尽可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教书育人;加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等方面,探讨和总结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的“整体、科学、现代、主体、优化、深层、实效”的教学实践。

近几年,我们重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重视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

学科德育渗透,关键是各级行政领导,基础是教师。要使教育工作者能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和全日制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离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渗透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环境的意识。为此,要组织教育工作者认其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各学科教学大钢等。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教育工作者从培养跨世纪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高度,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地位,来,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认识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统一认识,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加强组织管理,制订措施,保证学科德育渗透的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为保证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全面、正常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学科德育渗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科德育渗透规范化,佛山市教委制定了《佛山市中学实施德育大纲细则》、《佛山市小学实施德育纲要细则几把中小学的德育实施细则中有关学科德育渗透,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由于行政部门制定了措施,促使学校的学科德育渗透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佛山三中在学科德育渗透上做得较好。他们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管理:第一,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成立“德育的学科渗透领导小组”,专门组织、研究这项工作。第二,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佛山三中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凡是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第三,编写《佛山三中“中学德育大纲”分年级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中学阶段各年级的教育要求和任务;做到中学教育的层次化、系列化,使教师明确任务,掌握尺度,做到适度。第四;围绕“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课题,组织全校教师研讨,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找出结合点,并把每章节的渗透点列举出来,整理汇编成《佛山三中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作为教学中教育渗透的依据,使德育渗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保持经常性。第五;组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讨课”,同时请有经验的教师上全校性的德育渗透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渗透的方法、技术手段及其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效果。第六,编辑出版《佛山三中德育渗透教案集》(各学科有1-2集),共十余本。第七,编辑出版了《佛山三中德育渗透论文集人并组织评选优秀教案与论文。佛山三中做到了有领导、机构、制度、要求、计划、目标、总结、科研、检查督促评比,并包含所有学科,全部文化课,使“离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深入了一个层次,迈出了新的一步。

为了及时总结和推广佛山三中“依法治校,依织青人”经验,1997年底,佛山市教委在三中召开了““佛山市在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现场会”,佛山三中介绍了“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的实践与思考,加快了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工作的进程。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索。

教师除重视把握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专题教育,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外,还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层意义,坚持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唐朝对外关系时,讲述唐代的中国,经济、政治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有不少日本人,如阿倍仲麻吕、吉备实备、空海等到唐朝学习,但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学,而是学成回国后,传播、消化中华文化,在创建日本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鉴真、玄奘两位高僧,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了寻求学问,放弃较为安逸的生活条件,长途跋涉,飘洋过海;忍饥挨饿,担受风险。这种为了求学,为了文化交流,不顾个人安危的忘我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给人们这样的启示:一个国家,只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才会受人敬仰;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原因之一,是唐朝推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文化交流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学习的好机会,好方法。只有善于学习,才会有所收益和进步。

又如;在讲香港失而复得的历史时,教师讲述自从17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科技的高速发展期。与时俱进的则国运兴隆,抱残守缺的则江河日下。中英两国相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英国因工业革命成功而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而中国则因闭关锁国而停滞不前。在这背景下;两国相遇必以中国失败告终。百多年来,志士仁人,都没有忘记收回香港;以圆振兴中国的理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决定收回香港时,中英的相对国力已倒过来,所以在整个谈判中基本上是中国定调。失而复得,正是这种力量对比变化了的结果。它给人们三大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本;历史潮流,不能抗拒,包括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大潮;上一个世纪的较量,是物质力量的较量,下一个世纪的较量,将是知识力量的较量。又如,音乐教师在教唱《南泥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时,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的欣赏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讲解: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到了南泥湾,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战员,用勤劳的双手,使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学员们深受教育;向三五九旅英雄们献上了新编的秧歌舞《桃花篮》。《南泥湾》就是这个秧歌舞的插曲。在教唱时,教师后发学生用学过的表现音乐的手法,用领唱、齐唱的方法,通过优美的旋律;描绘陕北江南美景,礼赞劳动模范的功勋。前半段是两个优美柔婉的柔情性长句,用领唱方法;后半段用齐唱,同时在前奏部分和后半段的节奏跳跃部分,加民族打击乐来烘托歌曲,产生欢快愉悦的气氛,使学生既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又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由于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内容;再哼上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情上会产生共呜。

四、挑战二十一世纪,随时代前进,努力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书育人,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在此,以历史学科为例。佛山市中学历史学科开展了“方法、手段、内容、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教学实验,我市历史教师称之为“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实验”或“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实验”。我们运用整体性观点和综合性方法,紧紧把握住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方法、手段、环节及其总和,处理实验变量及其各种因素。这包括四个变量(方法——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式教法,或“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启导式教法;”技术手段——多种传播媒体(含多媒体计算机)的综合运用;内容——知识结构、图式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认识的有机结合的教学),四个因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和十个方面或环节(教纲、考纲、教材、教学目标、方法、技术手段、练习考试、评讲、评价、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把握其总和。并加强历史室、电教室的建设。它促使佛山市中学历史教学走向“四个转变”(即“变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为“启发导学式的能力型为主的教学”;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教学;“变传统的讲解、板书、挂图等手段的教学”为“传统媒体手段与现代媒体手段,含多媒体计算机手段优化组合的教学”;“变单一的班级课堂教学”为“班级课堂、历史室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力求达到“二个五要点”(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思想认识有机结合;②在“整体、主体、现代、优化、深层”上体现学科的德育渗透),改变“五点状况”(学科思想教育的随意性、零碎性、局部性、表层性和说教式),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方法,建构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能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德育实效性,回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若干问题,回答了“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若干问题。(《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获1997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1997年《德育报》中小学德育论文一等奖,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该《实验报告》刊登在《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佛山三中《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开展德育渗透的研究和买践活动》一文,介绍了生物、英语、地理、语文、历史、物理、数学等学科教学,在“构建教育框架,明确目标、内容、步骤,把握住结合点”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等方面,加强德育渗透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的经验。

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讲究方法;采用激励法,如目标激励、兴趣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采用识别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碍、情绪障碍、思维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等的识别与排除;采用调节法等,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学科教学范文篇4

一、聋校数学跨学科教学的内涵

在日常教学中,聋校数学教师不知不觉已经有了跨学科教学的尝试。例如,数学教材中行程问题与物理学科知识的整合,数学概念、定义、法则的文字解析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利用数学教材中的轴对称图形知识可以画出蝴蝶图案、剪纸从而与美术学科的整合,等等。但是这些尝试过于零散和无意识,教学研究的意义并不明显。

二、聋校实施数学跨学科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整合各学科知识,开发数学跨学科课。程资源鉴于聋生存在听力障碍,对聋生实施数学跨学科教学的目的与对普通学生实施数学跨学科教学的目的类似但又有区别。二者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大多数聋生来说,主要是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更好地独立生活、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因此聋校数学跨学科教学内容设计上应更趋浅显,更具生活化。聋校数学新课标要求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聋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7]聋校数学跨学科教学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教学,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聋校数学学科教师要利用跨学科教研平台,联合其他学科教师,将聋生未来在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综合性的数学问题提炼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场景,“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了解所学知识(包括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8]学校还可以选择优秀教案编写校本教材,为以后的跨学科教学积累经验,既丰富了聋校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资料,也是对教师研究成果的肯定。(二)实施跨学科教学,开拓聋生知识视野。1.聋校数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众所周知,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聋生由于听觉障碍,语言发展严重滞后,对思维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语言教育也应贯穿于聋校数学教学的始终。”[9]中学阶段的聋校数学教材相比小学阶段出现了大量的文字表述内容,对聋生书面语的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聋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课题组曾就“一个数同另一个数相加”中的“同”字的意思掌握情况,分别对三个聋职高班的25名聋生进行调查,竟然只有一名来自聋人家庭的聋生打出了“和”的意思,其余聋生则认为“同”是“相同”的意思。鉴于此,聋校同一任教班级的语数教师要经常进行交流研讨,了解本班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业水平及数学教材中超出学生现有理解水平的语言文字,以便进行跨学科备课,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语文学科的一些知识运用于数学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数学知识。例如,在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不同点时,课题组上课教师首先给出了三个成语:“有始无终、有始有终、无始无终”,然后用手语解释这三个成语的意思,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所理解的成语意思判断这三个成语分别指向哪一种图形。通过把三个成语与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联系在一起,引起了聋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掌握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不同点,激发了聋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类似的语数跨学科教学,让聋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既学会了用“一般的阅读方式来理解数学中的文字”,又学会了用“特殊的阅读方式来理解数学中的数与符号”。进而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语言教育也应贯穿于聋校数学教学的始终”的要求。2.聋校数学与科学学科的整合。义务教育阶段的聋校数学学科与科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材中涉及众多科学学科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对其中的一些知识进行整合,借此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理性地观察分析周围的世界。以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为例,教材呈现了各种形状的树叶,由于听觉障碍,聋生对自然界的一些树木只知其形不知其名。教师将这部分学习内容与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材下册《叶和花》有关“叶”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教学不仅让聋生知道了数学教材中呈现的各种树叶的名称,还教会了聋生有关树叶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如不同的树,树叶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相同的树,树叶虽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似,以及一片叶子包括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等等。课上教师又要求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每种树叶的10个样本,分别测量每片树叶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记录在统计表中,然后比较10片树叶的比值,算出10个比值的平均数,让聋生在分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到:尽管树叶有大有小,同一种树叶长和宽的比值是比较接近的,而形状明显不同的树叶,长和宽的比值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聋生经历了“动手测量、记录数据—计算比值、分析数据—利用数据、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实现数学学科及科学学科提出的“能运用表格、统计图表等形式分析整理数据资料”的要求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科学、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聋校数学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听力障碍既严重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又严重影响聋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给数学学习带来困难。”[10]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借助美术学科教学元素,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利用图形帮助聋生进行数学思考和想象,实现数学问题与图形之间的转化,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轴对称图形》时,在“复习巩固”环节安排聋生动手剪一剪雪花、蝴蝶、蜻蜓、裤子等对称图形,让聋生通过回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找到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动手创作出轴对称图形图案,既加深了聋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又让聋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到数学的美。(三)采用多元评价,促进聋生和谐发展。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各个智能发展水平不同,但又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聋生多种智能的基础上,给他们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聋生不同的兴趣点和潜在智能,让每一个聋生的个性得到发挥。传统的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片面、形式单调、主体单一,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聋校数学新课标指出,“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聋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聋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聋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语言表达、沟通交往等潜能的发展,帮助聋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11]可见,新课标倡导的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关注聋生多元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聋校数学跨学科教学正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一种多元化教育教学方式,其教学评价方式也必然是多元的。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科整合的优势,坚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多元化的评价内容,把对聋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聋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进而促进聋生个体的主动和谐发展。聋校实施数学跨学科教学应着眼于培养聋生综合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对不同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的同时,要重视学科间功能的整合。新课标背景下,聋校数学跨学科教学是对聋校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有益尝试。它不仅服务于聋校数学学科,也服务于其他各学科。只要我们尊重聋生的认知特点,尊重聋生个体间的差异,不断探索研究数学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间的联系,采用适合聋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促使每个聋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聋生人人获得适合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聋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2]

作者:王琦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学科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生涯教育;学科教学;教学理念

2014年上海、浙江成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天津、北京等四省市,2018年河北、江苏等八省市相继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全国近半数省市已经或即将迎接新高考。各省市高考方案虽然并不相同,但普遍取消了文理分科,赋予了学生考试科目的选择权[1]。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指导学生科学选科,是新高考改革的需求,也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生涯教育仅靠生涯规划课或主题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渗透到所有学科教学中,发挥所有教师的力量,才能达到生涯教育的效果。学科生涯渗透,不打破学科教学体系,不占用专门课时,在日常教学中点滴渗透,力争实现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将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绝大多数高中生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思考未来,面临高考选科决策,他们渴望了解生涯知识。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与学科相关的职业、大学专业和招生院校的情况,使学生在确定选考科目和高考填报志愿时减少盲目性。学科教师也能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学科发展建议,能有效地助力学生的未来发展。长期坚持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能帮助学生清晰地树立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科学习兴趣,提升学科学习效果。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尝试构建高中各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策略,为生涯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现从教学理念、教学氛围、渗透内容、渗透形式、开发资源等方面总结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重视生涯教育

党的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明确了目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2]高中各学科教师,为了适应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实高中课程教育教学目标,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必须更新教学理念,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立足学生发展调整教学目标,努力实现学科育人功能。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切合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符合高考综合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各学科日常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我校接受学科渗透生涯教育的学生中,7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61%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育形式,59%的学生希望各门课程都进行生涯渗透。可见,学科生涯渗透是生涯教育的有效方式,能促进学生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各学科教师作为学科生涯渗透的实践者,必须充分重视生涯教育,理解生涯教育的意义,努力提升生涯教育意识,主动学习生涯教育理论,掌握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方法,才有能力实施学科生涯渗透。

二、营造教学氛围,培养生涯意识

要使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顺利实施,学校必须营造生涯教育氛围,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生涯教育最好得到学校领导的倡导与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要架构学校的生涯教育体系,设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开设专门的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提供团体和个体的生涯辅导。为此,可以利用班校会进行生涯主题教育;可以开展招聘会、模拟职场等丰富多彩的生涯探索活动;可以开设各类职业技能培养的校本课程;条件允许的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到各类高校了解大学专业,感受大学生活,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走近工作环境,感受职场氛围;可以把校外人士请进校园,听他们讲专业发展,讲职业感悟,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等。总之,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生涯意识,使学生对生涯发展有所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就成为整个学校生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生涯教育和学科教学中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梳理生涯知识,确定渗透内容

高中生生涯规划主要包括生涯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专业认知、生涯决策、生涯管理、生涯规划等内容[3],这些内容都能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但生涯认知、自我认知、生涯决策、生涯规划等生涯知识的渗透,对学科教师生涯教育能力要求较高,只有受过生涯理论专业培训,最好有生涯课程实践的教师才能胜任,一般的学科教师难以实施。生涯管理以及生涯素养的培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一致、内容交叠,二者差异不大,不必做明显的区分。与学科相关的职业、关联的大学专业、主要招生院校、学科选取要求和依据、典型的学科生涯人物分析,这些生涯知识资料丰富,易于查找,学科教师既有所储备,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又有了解的需求,在教学环节中很容易体现,教师实施起来容易把控,适合作为学科生涯渗透的内容。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渗透内容。(一)职业渗透。与学科相关的职业可以归类整理,参照澳大利亚中学的做法,制作本学科相关的“职业靶心图”[4]。靶心图中几乎囊括了当前社会与该学科相关的全部职业,在学科绪论课中介绍靶心图,让学生了解学习该学科将来可以从事的相关职业。在学科教学的适当章节,介绍与之相关的职业,比如:物理学科在讲授“力学”时,可以提到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建筑工程人员、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航空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讲授“电学”时,可以介绍高级电工、电信技术员、电路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等职业;讲授“光学”时,可介绍摄影师、验光师、眼镜配制师、光谱分析师、医学影像师等职业。教师要有一定的资源储备,可以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详细了解相关职业的路径和通道。(二)专业渗透。在学科教学的适当章节,对与学科相关的大学专业及高校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或者与相关职业一起呈现给学生。比如物理学科在讲授“电路及其应用”时,说明学习电路知识的应用价值,对接大学的《电路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电路与电子学》等课程,是本科“工学”中机械类、仪器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可以在介绍“电气工程师”这个职业时,让学生了解这个大学专业需要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自动化”专业,要学习《电路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适时地将“阳光高考网”等方便查询大学专业分类的网站告诉学生,方便学生对感兴趣的大学、专业及相关课程进行深入了解。(三)人物渗透。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都有自己学科的杰出人物,学科教学中都会涉及这些人物,语文、英语、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材中人物素材更加丰富。巧妙利用这些人物作为载体,根据不同人物的经历和特点,可以渗透生涯教育的不同内容。例如,可以通过不同性格人物的成功案例说明职业与性格匹配的重要性,渗透自我认知的作用;可以通过人物的分析介绍职业、专业及其关系;可以通过人物说明生涯决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可以通过人物引领学生规划和管理生涯等等。比如物理学科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一定会讲到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伽利略从青年时遵从父命学医,到后来研究感兴趣的数学、物理并取得伟大成就,告诉学生专业选择要适合自己;通过伽利略敢于质疑权威,经过反复实验不断探索运动规律的故事,告诉学生选择之后的坚持和管理至关重要。总之,各学科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开发学科教学中的人物素材,结合学生教育需求和教学需要,渗透多种生涯教育内容。(四)随机渗透。学科教师要对生涯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在此基础上,对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有一定的整体设计,制定出高中三年的生涯教育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具体的生涯教育目标,计划渗透哪些生涯知识,提升学生哪些生涯规划能力。学科教师把生涯渗透作为备课的必备环节,为了达成每个学期的生涯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习题讲解等各个环节,都可以适时适当地加入生涯教育因素。这种生涯渗透没有形式、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可以事先安排,也可以信手拈来,只要能促进学科生涯渗透目标达成即可,所以称之为“随机渗透”。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这些选考科目,可以在教学中介绍高校哪些专业会对本学科提出选考要求,本学科学习需要哪些专业能力,选考本学科有利于哪些能力的发展等。各学科也可以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科思想的提炼升华等与生涯教育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为依托,实现学科教学和生涯教育的有机融合,共同为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服务。

四、结合学科特点,确立渗透形式

在各学科日常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主要有三种渗透形式: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学科实践活动。(一)课堂教学是学科生涯渗透的主阵地。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主阵地,各学科应从本学科的视角确立生涯教育目标,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生涯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涯认知与规划能力。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介绍、故事(案例)分享、视频播放、讨论分析、角色扮演等,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1.直接介绍教师讲授某部分教学内容时,适当地插入相关职业或专业的介绍,或者在合适的教学内容中加入生涯意义的点评,使学生明确其生涯教育价值。比如学习“曲线运动”时,说说中国女排“十冠王”,其训练团队少不了对抛体运动的研究,指出球类、田径等项目的教练员、训练师、运动技术监控人员等都要懂“力学”,明确大学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学习需要物理知识做基础。2.视频融入教学中需要播放视频时,可以有意在其中融入生涯教育因素,也可以利用视频中已有的可承载生涯教育的内容,通过教师的点拨渗透生涯教育。比如讲到“超重与失重”或“液体的表面张力”时,很多老师都会播放“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视频,可以从视频中航天员的生活状态,说说航天员的选拔与职业要求,提一提我国著名的航空航天大学。3.同伴分享课堂上经常会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无论分析人物还是讨论事件,或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设置讨论题时,有意识地加入1~2个生涯教育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涯话题,分享生涯认知,在交流探讨中培养学生生涯意识,增长学生的生涯知识,提升生涯规划能力。比如学习“原子核”知识,组织学生讨论时,可以加入“你了解核物理专业吗?”“说说你知道的核物理专家?”等问题,既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核领域的成就,也对核物理专家或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4.角色扮演在学习学科人物、学科发展史时,让学生扮演学科人物,亲自感知学科探究活动,或进入相关职业从业者角色,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比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让学生扮演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角色,感知科学发展的历程,也增进对科学家的了解。学习“电路及其应用”时,让学生扮演电工的角色,统计家里家用电器的数据,排查家庭用电安全隐患等,初步感受电工的工作和知识需求。事实上,只要学科教师用心,课堂教学时时处处都能渗透生涯教育,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能为渗透生涯教育服务。(二)课后作业是学科生涯渗透的延续。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生涯渗透针对的是群体,重在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引领学生关注生涯知识和相关信息,很难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在课后作业中渗透生涯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科学漫步”等拓展知识,也可以利用课后练习中的素材渗透生涯教育。可以在学期末的寒暑假,布置学生课后查找感兴趣的相关职业或专业资料,搜集自己喜欢的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或相关专业学习的学长进行访谈等生涯任务。学生查找的资料或完成的任务与哪科相关,就由哪科教师负责,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提出的问题,从学科专业发展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生涯指导。(三)学科实践活动使生涯渗透更加丰富多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研究性学习、学访交流活动等机会,开展学科专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走访企事业单位等。比如:物理学科可以组织学生到汽车修理厂参观汽车维修,了解机械故障和电路故障的排除,调研家用汽车的常见故障与保养等。并与企业工程师、技术工人进行交流,对他们进行职业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了解物理学知识的学习在技术工作中的作用。回校后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实践活动的收获。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工作岗位去实习,请家长帮助孩子联系适合的实习单位,参与1~2周的实习工作,通过社会实践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生涯发展的思考。渗透生涯教育的学科实践活动能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五、挖掘学科资源,积累渗透经验

我国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时间较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资料并不丰富,需要广大高中教师在开展学科生涯渗透的实践中,不断挖掘资源、积累经验。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各学科高中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涯教育素材,一些学科教学网站和生涯教育网站上也有生涯教育资料,阳光高考网上有丰富的大学专业和各类职业信息。但是,这些资源并不系统,也不适合所有学校的学生使用,学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按照学校生涯教育的整体目标、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整理、提炼、加工、使用、积累。

总之,各学科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适合本校学生的学科生涯渗透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实施渗透生涯教育的教学研究,并不断积累经验、尝试调整,力图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学科渗透生涯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发[2014]35号,2014.09.03.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Z].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

[3]程雪峰,缪仁票,潘怡红,王静丽,谢文婷,钟峰华.智慧走人生高中生生涯规划[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学科教学范文篇6

一、生活化入手,拓展英语跨学科教学的“维度”

(一)英语跨学科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在英语跨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关注。例如,在“英语+工业分析与检验”跨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不同品牌的矿泉水入手,引导学生为矿泉水品牌设计英文个性宣传语。或从与水相关的谚语入手,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同一主题可以通过多样的搭配选择,创新跨学科生活化教学内容,拓展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例如“诸暨山下湖盛产的珍珠(pearl)”就可延展出方方面面的学习板块:知识技能型的珍珠种类分辨、珍珠养殖技巧、珍珠饰品制作,以及精神熏陶型的珍珠饰品美学、珍珠文学典故、珍珠宣传文案等。语文、数学、美术、养殖等学科都可参与其中,占得一席之地。(二)英语跨学科教学的可持续性需求。跨学科教学的可持续性取决于教师能否开拓,能否使跨学科教学始终保持生命力。比如,在“瓶装水的秘密”——“英语+工业分析与检验”跨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学生是否关注过包装瓶上写的英语名称;在超市购水的时候,学生是否留意到国外瓶装水包装上的英文信息;学生是否关注过价格差异悬殊的瓶装水之间的产品介绍;等等。“瓶装水的秘密”以“英语+工业分析与检测”跨界融合组织课堂教学,从瓶装水包装中英文名称识别为起点,引出瓶装水分类定义、种类区分要点、水质pH测定,继而延伸到生命健康、环境保护和创意宣传等。就“水”这个主题,“英语+工业分析与检测”后期还可以增加其他多样化的跨界尝试,例如城市用水检测的实验双语报告、进口检测设备说明书解读、国产瓶装的水的国际宣传文案等。围绕“水”,积极准备多样的教学素材设计跨界课堂,让学生成为在专业里懂英语、在英语中懂专业的双通技术人员。

二、全能型为主,提升英语跨学科教学的“效度”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智造2025”等,职业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一带一路”倡议中沿线国家的英语地理文化科普知识带领学生领略别样文化。“中国智造”中的典型案例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科技体验。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一名员工通常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兼顾协调沟通、产品介绍、预算制定、团队管理。“专”技能的“一技之长者”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选手”会越来越受欢迎。随着全球化发展,世界和国家也越来越需要兼具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综合型人才[3]。(二)打造“全能型教师”。作为英语教师,只知道教材和本学科知识的教授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中职教师要做到“多元思维、多能并举”,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美好形象,更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教师需要“润物细无声”地做到跨学科渗透与教学。英语文章中出现的关于科技发展、历史典故、文化背景、天文地理、娱乐熏陶、生物技术等相关内容都可以是学生跨学科的一次契机。阅读中出现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都值得学生细品[4]。(三)构建“跨界式课堂”。一是授课内容选取的跨界。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从现实情境中挖掘跨学科教育素材,进而整合形成全新的、有意义的课程。比如,围绕“地球”这一主题,可以开展地球性质研究、地球生命关系研究、地球资源研究、地球共生文化研究,可以涉及地球上的动植物科普、微生物介绍、自然资源归类、环境污染原因探索、循环再利用倡导、语言体验、风俗风采领略、音乐欣赏等。二是授课环境设定的跨界。“瓶装水的秘密”跨学科课堂尝试让企业专家参与,并在专业pH测定时给予指导,对水质监测的业务进行科普。课堂在企业环境中开设,把课堂搬到企业,在企业开设跨界特色课程。特殊的参与让学生学习了瓶装水的分类、介绍与pH测定,全面熟悉了水质检测业务,进而关注生活,关注环境。三是授课形式编排的跨界。授课内容选定时需要考虑全面性,授课形式上也可以尝试多样性。英语教学互动可以向其他学科“取经求宝”。科学课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探寻物理、化学的奥秘,美术课的绘画可以让学生理解美学的含义,音乐课的演绎可以让学生感受情感的悲喜,计算机的人机互动可以让学生体验智造的魅力,语文课的配乐朗诵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与表达,等等。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成为全能型选手做好准备,提升跨界教学成效,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得心应手,随机应变。

三、创新性点睛,提高英语跨学科教学的“高度”

(一)创新需要谋篇。前期的摸索与研讨是创新的前提和保证,真实合理的情境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在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围绕“知标准—寻资源—品生活—盯趋势”途径,教师可以敏锐地发现跨学科教学的融合点和创新性突破口。一是知标准。认真关注国家标准,明晰能力范畴,强化技能训练。二是寻资源。积极搜索网络资源,激发灵感并尝试新鲜项目。三是品生活。密切联系生活日常,寻找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四是盯趋势。及时关注国家大事,发现地方特色并建设资源。中职英语教师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学生的兴趣点、生活日常资源或地方特色入手,挖掘有效、有趣的“英语+”跨学科素材。例如,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推出绍兴年味体验的国际宣传课、古城桥乡文化双语宣传册制作课、绍兴黄酒国际推广活动会等。教师在设计上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推进更有意义的研究学习。(二)常规增添新意。常规课堂建设是必要的,在常规课堂中加入新元素,融入新思维,可以使常规课充满创意。“瓶装水的秘密”跨学科课堂围绕以下四点搭建课堂。一是教学理念引领,演绎跨界创新。基于任务教学,尝试“英语+工业分析与检验”跨学科融合,建立跨学科融合教学,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设计教学课堂,学员(在校学生+企业新员工)合作完成测定项目,并掌握相关专业词汇的表达。二是巧定学习情景,贯穿任务始终。比如,一家外企正在进行一项“寻找最佳瓶装水”的项目活动,而目前流行的弱碱性水很受大众欢迎与追捧。因此,该公司委托检测公司进行不同品牌瓶装水的pH测定。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线上学习、微课学习、实验探究等形式参与该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新知,实现校企共赢。三是明确教学目标,聚焦重难环节。“瓶装水的秘密”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有四个:第一,认识瓶装水上的英语词汇,准确区分饮用水类型并用英语简单介绍;第二,准确使用酸度计对各类瓶装水的pH测定并记录;第三,结合实验所得数据,填写信息汇总表并进行英语数据呈现描述;第四,了解pH测定的适用范围,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和关注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集中在学生对瓶装水的英语辨识与专业鉴定,向外企负责人推荐合适的瓶装水等方面。四是明晰教学路程,开展多样活动。教学流程可分为“课程介绍,破冰暖场”“任务引入,了解情景”“任务开展,学思践悟”“任务拓展,科普增补”“作业布置,学以致用”五个步骤。其中“任务开展,学思践悟”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可细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初识瓶装水”“‘碱’测瓶装水”“综述瓶装水”。跨学科课堂实践不仅能够让教师发现跨界教学的优势,也能够让教师在跨界教学实践中发展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结合英语跨学科教学的多样需求和可持续性需求,在尝试中摸索前进,在前进中及时反思,积极开展“跨学科课堂”的创新尝试,致力于培养“全能型”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403-408,480.

[2]郭庆民.论英语教育的人文内涵与价值[J].外语学刊,2017(5):85-91.

[3]蒋洪新.关于新时代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39(2):49-51,67.

学科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跨学科;多科融合;项目驱动;课程模块

一、前期研究基础

1.文献研究。近年来,国内高校“多学科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教学实践案例较少,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课题组查阅、分析了其他学科和领域的跨学科教育研究成果与经验,梳理、总结了现阶段国内跨学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固守本科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大学跨学科教育试点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推广,长期固化的学科界限难以被突破,一些教师和学生依然固守未来职业选择中专业对口的观念,缺乏全面和长远的规划;其次,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部分任课教师自身不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面临困境;最后,基于市场变化、教育资源的集聚和流动、技术变革趋势等专业自身内生性发展需求形成的跨界融合教学方法的研究尚停留在对问题的描述和议论层面,缺乏对内在成因的深层关注,专业实践教学多停留在课程实践层面,“泛实验化”倾向比较突出。2.实地调研。在分析其他学科跨学科教学研究成果的同时,课题组走访了相关院校,了解并掌握了其针对跨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比较不同类型的学校跨学科教学的不同目标、路径、方法,并比较、分析其教学成果,其中的共性与差异性特征及其成因都给此次教改课题研究带来很多启发。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初步将艺术设计跨学科教学分为不同类型。以不同的教学阶段划分,其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基础阶段的跨学科通识教育(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阶段的跨学科教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贯穿四年的工作室制跨学科教学(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以课程内容划分,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并贯穿于课程的每个环节;另一类是将部分授课内容交叉融合。以学科构成划分,其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两名及两名以上教师共同承担一个专业班级的某一门课程;第二类是由一名教师承担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来自不同学科或专业的学生参加课程,课程内容具备跨学科特征,此种类型的跨学科课程多为研究生阶段课程或本科高年级阶段的选修课;第三类是由不同学科或专业的教师分别带领各自专业的学生共同协作完成某一门课程的项目,或协作完成两个不同专业两门课程的任务(这两门课程具备内在逻辑关联)。通过比较、分析被考察高校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并结合相关教师的深度访谈,课题组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现象成因,基于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梳理并归纳了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学的不同类型及其对应的教学方法,以期为后续教改实践环节的前期课程设计打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与实践

1.课程设计。在第一阶段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前期跨专业教学初步实践的基础上,课题组重新完善了课程设计,总结分析了其他院校跨学科教学成果的利弊经验,对标当代设计人才的特征、本地区人才需求的能力与素质,立足于本专业“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兼顾本专业师资现状,拟定符合专业发展建设目标的环境设计专业“多科融合+任务驱动”的跨学科教学思路与框架;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以实际项目驱动的实践能力训练为核心,跨专业协调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在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方面分别提出切实可行的新的跨学科教学形式、内容与方法。其一,基于前期的研究结论,在大连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高年级阶段选择课程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其二,针对本专业师资、学生能力现状,采取第三种跨学科课程构成方式,即首先确定一门环境设计专业课,再选择一门与其匹配的其他专业或学科课程,由来自这两个不同专业的教师分别带领各自专业的学生共同协作完成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最终达成各自的跨学科教学目标。这里强调协作课程之间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层面应具备内在的逻辑关联。其三,搭建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特征的跨学科课程架构,设计以下两种类型课程流程并分别开展课程实践。第一种类型:前期理论授课阶段,不同专业的教师分别给各自的学生授课,主要讲授本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后期课程实践环节合并授课,开展跨学科协作教学,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一项实际项目。第二种类型:在前期理论授课阶段,各协作专业共同授课,协作专业教师交叉讲授各自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后期课程实践环节,两个学科的学生交叉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实践项目。其四,重新调整原教学内容,补充新的知识点,使学生理解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拓展跨学科的思维角度,学习跨学科的思考路径和设计方法。2.课程实践。其一,首次跨专业课程选择环境设计专业大三上学期的餐饮空间设计课程与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二维动画设计课程开展跨专业协作,即在课程实践环节进行跨专业交叉。其二,笔者承担环境设计专业大三下学期的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并与课题组其他教师共同承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进行第一种课程流程类型的跨专业协作,即在课程实践环节进行跨专业交叉。其三,第二次跨专业课程选择设计学的环境设计专业大三上学期的餐饮空间设计课程与美术学陶瓷艺术方向的陶艺专题课课程进行跨学科协作,将跨学科交叉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课程环节,包括理论授课与课程实践。在后两次跨学科课程中,教师将社会实际项目引入课程设计环节,使学生针对实际项目深入理解知识点,并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从最初设计委托方提出环境的设计诉求到过程中的项目论证和结项评价,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根据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以得到通过虚拟课题难以获得的锻炼和收获(第二次跨学科课程实践项目:大连西岗区更生社区老旧街区微更新项目;第三次跨学科课程实践项目:大连晶体管厂老旧厂区中可兹咖啡厅改造项目)。3.实践论证。课题组对“多科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效果与以往的教学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三次跨学科课程实践的教学效果,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课程过程、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作业质量及课后对学生的调查,梳理、总结课程实践经验,细化不同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完善“多科融合+任务驱动”课程体系奠定基础。通过新的跨学科教学形式、内容、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施,课题组总结经验,得出以下阶段性结论。其一,知识层面:“多科融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相较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固有授课方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问题为导向,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兴趣;在跨学科交叉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重要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跨学科的知识链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其二,能力层面:“多科融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际项目为驱动,培养了学生对环境要素的统筹把握能力,进而让学生具备全局视野,增强了学生创造性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跨专业的协作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其三,素质层面: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思考及协作完成项目,学生打破了固化思维模式,有利于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协作完成同一个项目,遇到的问题比以往课程形式中的更为复杂,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其四,师资建设层面:促进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在业务、工作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师资建设与发展。

三、后续跨学科课程实践思考

1.前期实践存在的问题。其一,在高年级阶段实施跨学科课程,优势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能够避免因过早地关注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而使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不完整。同时,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如,学生容易形成单科思维的固化模式,即便能够理解跨学科的优势与价值,在面对具体设计问题时却难以打破专业壁垒,也难以灵活运用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知识协作解决设计问题。其二,由于跨学科课程与普通课程相比知识密度与难度加大,原有的课时难以让教师高质量地完成课程目标。其三,不同专业与学科的专业课程在时间安排上难以协调一致,前期完成的跨学科课程实践是由本院的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协作完成的,如果与其他学院合作,将会带来一系列排课问题。2.后续跨学科课程实践举措。其一,将原有课程体系重新构建为四个跨学科课程模块,分别为设计文化导论、设计实践1、设计实践2以及毕业设计,并分别对应四个学年的课程。每个课程模块对标特定的教学目标,包含集成在一起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并形成以课题任务为驱动的模块化课程培养计划。如,第一个模块设定在本科一年级阶段,以设计文化导论课程为引导,针对设计文化、美学、设计基础等理论知识架构系列课程组,形成一个系统解决设计基础认知问题的课程模块。其中涵盖有关跨学科思维价值与方法的讲座,同时介绍今后将要开设的跨学科课程的概况,使学生提前树立跨学科思维意识,并在后续学习中关注相关问题。其二,搭建跨学科平台(工作室群),形成课堂内外有机配合的跨学科协作联动机制。跨学科平台由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提供专业(学科)交叉学习与设计实践的机会,使不同专业或学科得到充分交叉与融合。这种课后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转变学习观念与学科思维方式,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完善教师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科间的整合,逐步完善多科融合的师资培养机制。其三,相关部门领导、教学负责人、教师需要积极协作,协调好跨学科课程的课时和教学地点,以保证不同专业课程间的配合问题,以及课时不足导致的课题设计质量等问题;争取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使跨学科课程的授课内容不局限于以学期为框架的排课形式,通过对原系统课程的分解与重组,构成纵向的课程系统,形成以课题任务为驱动的模块化课程培养计划。基金项目:该文系2019年度大连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环境设计专业‘多科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中期成果(项目指南号:1-6)。

参考文献:

[1]田娟,孙振东.跨学科教学的误区及理性回归.中国教育学刊,2019(4).

学科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工艺美术;本科教学

1近现代工艺美术专业的源起与概念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央工艺美院的设计教育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拥有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而这个特色就是工艺美术。田自秉先生对工艺美术曾下过这样的定义:“工艺美术主要是通过美的创造,通过美感的作用,以体现其社会作用。”(《田自秉文集》158页)由此可见,美术是这一类创造活动的主要方法。但中央工艺美院的美术体系有意地区别于纯造型专业中的“美术”概念,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概念。工艺美术这一学科流传至今,仍有学者把工艺美术曲解为民间工艺,这完全就是发生在原点上的错误。在中国的文化范畴中,工艺美术的内涵外延是较为明确的,它是指那些作为事物外表美化极尽工巧的行为和行当。这些行业并不在社会生产的核心或者主干位置,它们发挥的最大作用仍是利用人们的审美习惯来融合物品与人类的关系。可见,工艺美术的落脚点还是落在了审美的“美术”二字,是一个完全的美学概念,常被人曲解的民间工艺是落脚到“工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工艺美术从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功能及历史发展脉络上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实用型,一类是欣赏型。手工业时代,人们的日生活常用品主要是靠手工制作来实现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在富裕阶层日益显现。他们对物品一方面要求既能满足使用的功能性,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出其不同的阶级身份与差别或者是文化品位。因此,手工艺品不仅要体现使用功能,还要体现出一定的美感。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生活快节奏的变化以及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使得人们不再按照以往的方式生活。传统工艺品毕竟是手工时代的产物,工艺美术的概念也不再局限于手工艺,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更需要去紧跟工业信息时代的技术,借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与审美观念,结合工艺美术的内涵与美学根基,获得新时代的新发展。

2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2.1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内容滞后与市场脱节。现如今,很多高校的设计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实践教学案例与理论观念陈旧落后。课堂的设计案例与现今审美观念脱离,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的眼界与知识面还停留在之前已经被时代和市场所抛弃的那个审美层次上,学生的所学所专与现在的市场与需求完全对接不上,这无疑是对设计资源与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应该是设计教育最应该避免的问题。在这个以变化更新为特点的创新创意行业里,学术上设计理论与观念的变化,科技的创新带来的技术上的和制作工艺上的变化都日新月异,以应用型为主要培养目的的设计学科如果不紧跟时代设计潮流,不紧跟科学发展,那就谈不上是合格的应用型学科教育,更谈不上学术上的创新与进步。2.2艺术设计学科下的工艺美术专业的特殊问题。与现状除了前面提到的艺术设计学科的现有阶段的一些问题外,比如教学案例陈旧落后,教学观念与现今社会市场实践脱节,学生在建立起完备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之后,所需要做的就是对现今设计趋势与潮流的把握和感受,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与眼界,教师也要从单纯地灌输纯理论知识转向引导与介绍,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学科的自主研究,进行设计领域的自由探索。所谓介绍就是介绍给他们最新的设计思潮和风格,帮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研究新的知识与专业革新。工艺美术这一门带有浓厚历史传统背景的学科,它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又会比艺术设计学科的其他专业更加特殊。人们对工艺美术的曲解还停留在民间工艺的那些基本手工艺层面上。湖南现有的工艺美术教育大多还是停留在继承传统工艺手法上的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漆艺、金工、陶瓷、编制、木工雕刻等技法的传承。并不是说这样的传承教学是错误的,只是对学科的发展有所更新和创新的话,只停留在传统上是不可能会有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设计出现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柳冠中曾指出,“传统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继承的。即使非要说继承,以慰祖先之恩,那也不是元素、符号的继承,而应该是基因的传承,绝不是表面之象的模拟。否则,我们是否该永远待在树上?基因的传承也必须要在‘物竞天择’的原则下,或被淘汰,或主动变异,人类和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发展”。笔者特别为认同此话中的观点,而且这样的观点也为湖南工艺美术本科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结合湖南本土的地域特色与学科优势,也针对湖南首个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优势,我们从发展办学之初就把培养人才方向定位落在了应用型的工艺美术实践人才这一条道路上。

3艺术设计类别下的应用型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策略

3.1立足美术,传承工艺。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须立足于对传统美学的传承和对学术高度的把握上去建立,立足于“美术”这个美学基础,与手工时代小作坊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美学上拉开高度,着重对学生进行美学熏陶。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技艺的培养和联系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工艺美术外延内涵的传授,笔者这里所阐述的传承工艺不仅是对指工艺美术“法”的掌握,更是要注重对“道”的理解,正如柳冠中先生所说,这是对工艺美术基因的传承。只有具备了这样硬件与软件、内外兼修的学生,才有能力转化为应用型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现在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几何倍数爆发的信息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手工时代的审美注定跟不上人们改变的步伐,光停留在传统技艺上,不与市场和社会技术变化接轨的传统工艺美术肯定会被现代审美所抛弃。3.2格物致知,探究理论。“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对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来说,学生对所学科目的专研程度,决定了他所能领悟到的高度,格物致知就更是重要。笔者在中央美术学院国际预科任专业辅导老师时,曾与外籍教师共同配合教学,国际预科的教学完全沿袭的是西方高等美术教育的思路和标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是教学的重点,在引导的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观点的建立与深化。对创意概念的铺开以及未知学科领域的交叉学习与探究,是所有专业课的教学特色和基础,设计研究过程的考究与推敲非常强调逻辑严谨论证充分;并且根据不同的专业知识点,将类似知识点凝练成由浅入深的一系列课题性质的设计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项目负者人和设计总监的角色,引导学生提出概念,完善想法,并且在自身想法基础上发散思维,辅助以专业设计知识的穿插教授与实际设计案例的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点和课题,建立自己的设计习惯与思维系统,从而构建自身独有的思维方法与设计哲学。这就是笔者在上文阐述的“格物”的过程;经过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建立起自身的设计逻辑与思维体系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具体实践过程。从“格物”到“至知”也就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这套教学体系虽说是国外艺术设计教育所推崇的系统,但是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儒家很早就提倡此类学习方法,“格物致知”在设计学科教学上的运用也可以被推广与实践。3.3接轨市场,设计实践。对理论的探索研究,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基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学生有了完备的基础知识与设计理论,才有前提去进行设计的实践创作。就如上文所阐述的工艺美术学科教学中,不应只注重对工艺美术技艺能力与水平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工艺美术内涵理论的教授与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中美的概念的理解与体会。有了对工艺美术核心美学概念的理解体会,具备了完备的设计理论体系与设计方法,才有可能进行成熟的设计实践,才能够与市场接轨,与消费者和大众的审美与消费需求进行无缝对接。作为艺术设计应用型专业下的工艺美术学科,面对新时代的消费文化与审美变更,更应该在保留自身美学内涵与文化传承的前提下,积极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潮流与技术变化,积极地探究消费需求与市场规律,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的同时也要接轨信息社会的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审美变化。在学科的人才培养上也应在格物致知之后,将所学到的完备的设计理论与体系与市场接轨,进行检验。设计学归根到底是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所衍生的产物,用研究去丰富和完备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再由实践去指导教学,这应当是艺术设计教育值得尝试的一条路。

4结语

学科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子媒介人;艺术学科;教学模式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按照媒介环境学的观点,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可以借助媒介变迁作为标准,虽然不同学者的历史分期不同。例如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把人类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表意文字阶段、字母文字阶段、印刷文明阶段、电讯文明阶段和电脑文明阶段①;而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则按照同样的思路,将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口头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阶段②。不管如何划分,电子媒介的诞生是惊天动地划时代的革命。不过,对于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不同学者的命名也并不一致,例如信息时代、第二媒介时代、泛传播时代,等等。命名虽然不同,但都遮盖不了一个明显的事实:以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工具为主导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本文将会采用更为众所周知的“新媒体时代”来命名。虽然“新媒体”已经是耳熟能详的名词,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在概念上却一直缺乏精确定义,也常被与“全媒体”交替使用。一般说来,业界和学界对“新媒体”约定俗成的共识,“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新旧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③。因此,新媒体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数字化。这是新媒体的本质,即信息的生产、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介质壁垒;第二,互动性。这是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即受众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状态中挣脱出来,对传播内容具有主动接受与回应的自由;第三,个人化。这是新媒体的延伸性,即新媒体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呈现不同的内容与界面。新媒体时代对于媒介的普遍运用,在本质上意味着人的媒介化,或者说,每个人都处在媒介的深刻影响之下。“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不仅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来构建,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④从而,新媒体时代的个体成为了“电子媒介人,即是指生活于媒介化社会,拥有各种电子媒介,具备随时和接受电子信息便利,成为媒介化社会电子网络节点和信息传播主体的人”⑤。因此,随着“电子媒介人”的诞生,新媒体时代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模式:“从狭隘交往到普遍交往,从现实交往到虚拟交往,从单向交往到多向交往。”⑥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身处其中的电子媒介人的存在事实,对今日高校的教育模式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作为与时代潮流紧密联系的艺术学科,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感受到新的挑战。本文将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对艺术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与回应。

二、艺术学科教学模式的变革

学科教学范文篇10

在我国,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其学科设置和教学体系都有着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教学理念会贯穿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而毕业设计就是学科设置和教学体系“个性”的缩影。虽然不同高校都有自己的指导方向和理念,但是在国内整个教学大环境下,还是存在着很多相通问题。本文立足于探讨跨学科教学实践如何解决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所存在问题。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制作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跨学科教学实践的优势指导毕业设计,从而得出跨学科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思维易被束缚

毕业设计是对本科生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测评,是将四年里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毕业设计的作品里。这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作为基础,娴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依托,更需要综合而全面的系统化的知识架构作为后盾。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通常会与时下热点、企业项目、命题研究项目等相结合,这对毕业生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将专业方向划分的过细,设置的学科之间交叉性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专业理论知识仅限于本专业。即使有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但大多都是泛泛而谈,不能使学生很好的吸收并加以综合应用。所以在毕业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学生选题困难,思维发散不开,理论知识不足,理解发生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既制约着毕业设计的进度,也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

2.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较差

在大学阶段,上课主要是以老师授课为主,其教学方式又与中学相差较大,课程时间安排相对比较零散,课业压力不大。这种改变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差,往往会到结课时才开始赶作业;另外,在校上课期间,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以书本和理论性的教学为主,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比较少,导致一些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这些平时积累起来的学习习惯,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学生会让导师直接选择毕业设计的命题,但因为不是自己所思考出来的,导致学生在对命题的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和错误;其次,学生自己定好设计题目后,在与老师在意见相左时,会习惯于听从老师的意见,而忽略甚至放弃自己的设计想法;最后,在实现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因为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过硬,学生往往不能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很好的表现出来,如:由于软件运用的能力差,动手制作成品模型时,往往会产生与效果图不一致等问题。

3.教师资源不足,整体协调性低

一般来说,大学毕业设计都是由一名老师带多名学生做毕业设计,在做毕业设计前,基本上都是先选导师,再定选题内容;所谓“术业有专攻”,每名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但是毕业生的选题,往往五花八门,什么样的内容都有,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选题不在导师擅长的范围类,就会发生两种状况,一方面,尊重学生的选题方向,但是因为不是导师擅长的领域,毕业设计可能做得不够到位,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的不统一,导致一些误差的出现,对于学生答辩比较不利;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能得高分,选择导师擅长领域的选题,这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束缚,不能灵活运用学科间的穿插知识。有些高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同意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做毕业设计,配备一到两名导师做指导。这在资源上做到了很好的补充,但是,也是会有一些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会有意见和建议不统一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影响毕业设计进程的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解决,会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实现。

三、跨学科实践教学的优势

在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所需要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意味着,高校必须对在校学生进行全面且有效的培养。如何做到这一点,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开始在与国内整体教学体系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跨专业教学实践研究。但是“跨学科”一词的概念非常模糊,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则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2]跨学科教学实践是今后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因为跨学科教学实践有着诸多的优势。一是,跨学科教学实践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将各学科之间的精华加以提炼,再进行加工,往往能有着1+1≥2的思维效果;跨学科教学是一种衍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新生命,跨学科教学实践更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这点解决了毕业设计中学生思维局限的问题,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灵活性很强,能够有效地针对不同问题、不同项目进行自由组合,这样可以解决毕业设计中学生的主动性差和资源不足的问题。三是,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对时下热点问题,企业难题,研究项目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巩固了团队做毕业设计的协调性问题,有主有次,让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都得以发挥。综上所述,如果将跨学科教学实践运用到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将能有效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四、跨学科实践教学法的实施

在我国,综合性大学占绝大多数,相较于工学类、农学类的大学,在资源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这就给跨学科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方式比较自由,组合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有些教育学者经过研究,将跨学科教学实践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种:单交叉跨学科教学,多交叉跨学科教学,以及研究性跨学科教学。单交叉跨学科教学一般指两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或者是一种学科内的两种不同方向、类别之间的互相交叉。多交叉跨学科教学指的是多种学科之间的自由交叉,可以是一次交叉也可以是多次交叉,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立体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结构。研究性跨学科教学,一般指的是,在一个项目里总是包含着一些重大的社会性问题,这种命题的面非常的广,不是一种学科就能全面的分析和解决的,这就需要跨学科教学实践合作,共同研究,共同分析,共同解决。所以跨学科教学实践在毕业设计中至关重要,也是未来教学事业发展的趋势。

1.努力开拓学生思维,设置跨学科公开课

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宏观的把握毕业设计方向;全面、多视角地运用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以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为例,在灯具的设计中,灯具的造型可以是形态各异的,一般来说,灯具的使用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之下的。有些灯的功能是照明,有些是渲染环境的,有些是起到装饰效果的;灯具是在一个大背景下进行设计,要根据环境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功能,这就需要环境艺术设计的原理和实践方法进行支持。不论是工业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都是属于艺术类学科下的两种不同方向,所以这属于单交叉跨学科教学。当学生将灯具所处的环境设定为室内客厅吊顶照明灯时,得到的有效信息是,室内用灯,功能是照明。通过得到的信息,设计完灯具造型后,就要开始制作模型,学生要选取适合室内照明灯制作的材料,要了解制作材料的属性,以及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灯具最后是要能够使用的,其中照明电路等问题就要用到机械理论知识。这些内容可能在课堂上有专门学过,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部分,这时就需要材料学院以及机械学院的老师进行跨学科教学实践的辅导,来完成灯具的毕业设计。艺术类,材料类,机械类是多门学科间的跨学科辅导毕业设计,这就属于多交叉跨学科教学。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毕业设计不仅仅局限在本专业,它需要很多跨学科的知识进行辅助。所以学校可以设置一些跨专业的公开课,让有兴趣或者有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或者可以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担任客座讲师,为学生讲解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专业性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拓了设计思路,全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为后期的实践奠定基础。

2.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加强跨学科互动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是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习惯性的依赖于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完成作业,都需要老师的督促,这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为薄弱;在校期间,基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因素,学生实际能参与实践的机会相对比较少,所以在毕业设计后期的模型制作环节,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模型制作公司,花钱进行最后的模型制作。跨学科教学实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毕业设计中,跨学科教学实践,更多的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导师作为辅助指导参与毕业设计。一是,在做毕业设计时,不再是先选导师,再定选题,而是根据学生做得选题,配备相关领域的老师来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指导;另外,学生应该从聆听的角色转化为主动论述的角色,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让导师了解毕业设计的构思和创意,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指出不足。例如,每年毕业设计,都有学生做关于车辆类的设计,但都仅限于表面,不能对细节进行深度推敲,否则就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问题。运用角色转换,让学生讲解车辆的设计思想、制作环节、材料的选择、人机工程、机械构造等原理,通过学生的讲解,老师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问题的提出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更有主动性的去了解汽车设计中要用到的各种原理和实践方法。这种跨学科教学实践的互动模式,将学生和老师的地位进行互换,有助于调动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3.打破学院和专业壁垒,实现资源互补

资源的不足是毕业设计中最突出的问题,如师资资源,选题资源等。毕业设计一般是采取“一师多生制”,这样会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狭隘。其实,可以在学生选定题目后,配合一位本专业的老师和多名辅助老师,辅助老师不用参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只需在毕业设计的某个环节给予指导,而主要的老师要全程参与毕业设计,并且帮助学生掌控毕业设计的各项环节。例如,家具的设计,本专业的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造型方面的建议,但是像材料的选择和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本专业的老师可能研究的不够深入,我们就可以请材料学院的老师做指导,这样在最后答辩环节,就不会出现“虚有其表,没有内涵”的产品。另外,学校也可以与一些加工厂或者相关的设计公司进行合作,让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亲身感受一个产品,从构思到实物成型的过程,不仅加强了理论学习,还能增强实践参与性。课题项目性的毕业设计也是在近几年出现的比较频繁,这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往往涵盖了一些社会热点,企业难题等,涉及面广,需要运用到综合性学科知识较多,这就体现出跨学科教学实践在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毕业选题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出现,既能全面地对项目进行研究,又能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艺术学院申请的“新能源汽车的设计”项目就涵盖了设计、材料、机械等学科,可以由这几个跨学科专业的学生老师来共同做毕业设计,共同进行答辩,不仅可以取长补短,更能使毕业设计变得丰富、系统、全面。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