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9:45:35

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范文篇1

当我们把企业看作“经济人”时,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当企业从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中所获取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企业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常成为制约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

会计信息的披露成本是指企业为进行会计信息披露而可能发生的一切支出项目,以及由于某一披露行为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损失(机会成本)。主要由以下几种成本项目构成。

1.提供信息的成本(S)提供信息的成本是指从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按成本项目支出的性质分为初始成本(S1)———即为建立会计信息系统而发生的成本支出和维持成本(S2)———即为维持会计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转而发生的费用。一般说,初始成本要高一些,而维持成本则随企业经营规模的变化有所不同。多种经营的公司由于其业务复杂,会计处理相对麻烦,维持成本也较高。当会计制度发生变化时,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要发生相应支出,也会增加维持成本。

维持成本(S2)又可分为会计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成本(S21),即搜集、处理、审计、装订、传递以及信息的成本的总和,和对已披露会计信息的质询进行处理和答复的成本(S22)。此外,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的成本(S3)应当从我们所讨论的S中剔除出去,因为无论这类信息是否对外披露,企业都会要承担S3。故,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则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可表示为:

S=S1+S2-S3

S最终将由企业的所有者承担,而其他信息使用者则不必负担,这便是所谓的“自由骑士”或“搭便车者”(Freerider)。因此,大部分的信息使用者总是期望企业披露的信息能够越多越具体越好。

2.竞争劣势成本(R)竞争劣势成本是指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调整其经营策略或谈判策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引起的成本。可能导致竞争劣势的会计信息包括且不限于:(1)有关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信息。如生产过程、更为有效的质量改进技术、营销技巧等。(2)有关企业未来发展的信息。如企业发展的战略、计划和策略、研究与开发的项目、新的市场目标等。(3)有关经营的信息。如分部门(地区)的销售和生产成本数字、市场开拓费用与营销预算、产品成本结构、人力资源开发与开支等。

这些信息的披露越是充分详细,就越有可能导致竞争劣势而增加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因此企业在披露此类信息时往往加以淡化,一笔带过,或者含混其辞,有的甚至不予披露。但事实上,此类信息往往又是投资者在决策一家公司是否有发展前途,是否值得其投资时特别关心的最具相关性的信息。因此,如何既能满足使用者分析决策问题的信息需求,同时又使企业不会因此而处于竞争劣势,是目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其实,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任何企业都可能拥有了解其竞争对手的多种渠道。这样,仅仅通过财务报告的详细披露而引起竞争劣势的可能性就相对减少。本世纪50年代,一些西方企业曾强烈反对披露其销售收入和分部信息,但现在看来,披露这两方面的信息并没有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由于会计信息披露所引起的竞争劣势是相对的。在所有企业都作公平披露的前提下,每一个因为会计信息披露而带来竞争劣势的企业,同时也会相应地从其竞争对手的披露中获得竞争优势。如果其他企业没有竞争优势,也就谈不上一个企业的竞争劣势问题了。因此,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在相同的准则要求下作公允如实的披露,竞争劣势问题就转化为了对称博弈的问题了。但目前问题的难点在于要求“所有企业都作相同的公允披露”这一前提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第一,不同国家对自己的企业的披露标准是有所差别的,如果一个国家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比较高,而其国外竞争对手所在国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比较低,要与这些国家的企业竞争,就必然会由于不能对等地得到这些国家企业的信息而处于竞争劣势。第二,在同一国家中,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显然要承担更多的披露要求,并且比非上市公司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披露其会计和相关信息,这样,上市公司所要承担的竞争劣势成本显然就会大于非上市公司的。第三,即使处于竞争对手地位的两家公司都是同一国家的上市公司,其所承担的竞争劣势成本和能够从对方的信息披露中获得的竞争优势也会有所不同,技术领先的企业显然会比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失去更多。因此,公司在披露其会计信息时,总会由于考虑信息披露将可能带来的竞争劣势的影响而放弃部分信息的披露,从而影响信息的相关性。

竞争劣势成本不能简单地根据企业市场份额的减少来作为量化标准,因为由于会计信息披露所引起的竞争劣势往往并不直接就表现在当期或下期。因此,要量化R往往并不容易。这里我们简单地引入“净竞争劣势”概念。即对一个特定的企业而言,从其他企业的信息披露中获得的竞争优势或者形成这种竞争优势的潜力,将伴随着企业自身的披露带来的竞争劣势。因此。

R=R1-R2

其中:R1———企业由于自身的会计信息披露而引起的竞争劣势

R2———企业从竞争对手的会计信息披露中获得的竞争优势

R1和R2并不能够容易地取得,一般地说,它多需要借助于富有经验的企业家的专业判断能力。

3.行为管束成本(O)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由于会计信息披露而给其行为带来的限制也是一种重要的披露成本,这里称之为行为管束成本(O)。例如,假定一家公司在年初披露了本年度的每股盈利预测值,管理人员就不得不在本年度内尽量采取恰当的措施,以保证到年末时目标值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就意味着管理人员将有可能不愿意使企业在本年度内的收益最大化,从而损伤股东的利益。所谓“收益平滑”(IncomeSmoothing)技术就是这种动机在会计技术处理上的一种表现。“收益平滑”往往或者以放弃企业收益最大化的机会为代价,或者要追加收益分配与费用(成本)分摊的手续与程序,从而增加信息的披露成本。因此,O的存在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不太愿意披露一些对他们的将来的行为可能形成约束的会计信息,如企业的盈利预测信息、企业的发展目标等,以免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压力。

行为管束成本具体可分为:(1)企业刻意为平滑收益,谨慎披露会计信息而追加收益分配与费用(成本)分摊的手续与程序,从而增加的披露成本(O1)。(2)因企业未能实现预测目标而造成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不信任,从而产生的失信成本(O2)。(3)因企业为了实现短期的预测目标,而放弃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但对短期目标不利的投资方案所产生的机会成本(O3)。其中O3可以用两种投资方案下的净收益对比的差异来衡量。

由此,企业由于会计信息披露而带来的行为管束成本O可表示为:

O=O1+O2+O3

4.诉讼成本(L)企业可能会因为会计信息披露而引起法律上的争端。例如,尽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非常关注,但企业一般可能不太愿意披露收益预测方面的信息。因为这些预测值并不完全由企业管理当局的主观意志所左右,而且有时往往与实际的结果相差甚远,信息使用者可能以此为由指控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使人误入歧途,并要求补偿其损失。如我国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中就规定:若年度实际经营结果与盈利预测存在重大差异,应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说明;若实际经营业绩与盈利预测的差异达到20%的,证监会将对此进行调查,上市公司将可能因此而受到处罚。故而我国上市公司对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除强制性的外,一般都不会再追加作更多的自愿披露。因此,由法律争端而可能引起的诉讼成本(L)也是影响企业决定考虑是否披露或如何披露某类信息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许多国外的大型公司在披露其财务报告或其他正式信息时往往都要经过其法律顾问的严格审核。

一般地说,由于诉讼成本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为了更科学地考虑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与诉讼成本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时,应当将纯粹是由于信息披露而发生的诉讼案件与只是牵涉到信息披露的案件区分开来。首先,应当区分由于指责信息披露不充分而引起的诉讼和由于指控信息误导而引起的诉讼,只有后者才是由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所产生的;其次,要区分是否确定信息误导而引起的诉讼,确是由误导性的信息披露所引起的诉讼,也不应是我们要考虑的诉讼成本的范围。因为如果信息已经被充分披露或者正确披露了,诉讼事件就不会再发生了。我们要考虑的诉讼成本是企业在遵守了信息披露规则的情况下如实预测但预测失误所引起的诉讼成本。因此,L包括案件的立案费、诉讼费、结案费、公关费、律师费(L1)和由于诉讼案件使管理人员偏离正常工作状态和精力消耗而产生的损失(L2),以及由于诉讼案件使公司形象在公众中下降所引起的损失(L3)。由于不同的案件所引起的L2和L3难以准确地计量,只能简单定义如下:

L=L1+αL2+βL3

其中:α、β为加权系数,随诉讼事件的不同而不同。

5.政治成本(P)在西方,如果一个企业在其财务报告中显示出其利润水平高于其他企业,政府往往会考虑其利润水平是否合理。如若政府认为该企业存在“超额利润”,便经常会采用一些行政手段(例如税收征管)来将其“超额”的部分予以平均化,使不同的主体共享。这样,企业就有可能因为其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而承担“超额”的社会负担,如税收负担等,这种负担就是提供会计信息所引起的“政治成本”(P)。P的存在显然会使企业在披露其会计信息时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以尽量为企业减少麻烦。如此一来信息使用者就有可能得不到相关的具体信息以作出最佳的经济决策,从而影响了信息的相关性。

政治成本在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中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例如一些经营较好的企业,为避免合法税负以外的政府有关部门的非法摊派,在披露其会计信息时,采用少报、延期上报、故意隐瞒不报等做法来尽量减少或者甚至扭曲其会计信息的披露。

6.会计信息披露的总成本及其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负担的会计信息披露成本TC可由下式表示:

TC=S+R+O+L+P

其中S、R、O、L、P的计算分别见以上分析。

二、其他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因素

除去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如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完善程度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可能使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从而影响信息的相关性。

1.会计理论的完善程度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是除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以外的另一影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关键因素。某一信息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影响能否合理解释预测、并提供可操作方案的制约。理论上无法解决的东西在实践应用中必然受到限制,而会计理论发展的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和知识经济的飞速推进,企业的经济业务也日趋复杂并不断地在创新,走在了会计理论发展的前面,从而使得许多复杂的经济业务难以纳入或者较规范地纳入现行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之中。而关于这些新兴业务的信息正是使用者所特别希望关注和了解的。如复杂的表外筹资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人力资源的信息以及企业所担负的环境和社会责任等。因此,具体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也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带来了相当的困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会计理论的研究,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将是增进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2.政府监管的态度事实表明,政府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并不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完全吻合,因为显然前者很难完全了解并适应后者。因此,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政府通过法规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可能过大,也可能过小,始终是处于调整状态的。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也受到其自身成本的制约,包括组织成本、研究成本、对企业的监督成本以及由于措施不当而造成的整个企业成本的上升等。而企业的披露行为是直接受政府的监管影响的,因此,如果政府对使用者的需求了解详细一些,受其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小一些,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强制一些,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就可能更具体、相关一些。

3.自愿披露的动因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企业在法定的披露要求以外,主动向外界披露一些非法定披露内容的情形,我们称之为自愿披露。显然,自愿披露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但披露更多的自愿性资料就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可是为什么有的企业要选择自愿披露呢?由于我们假设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人”,因此自愿披露一定是能为企业带来一些额外的收益,否则企业将不会选择花费更多的成本来进行自愿披露。

检索目前国内外对公司自愿披露成因的研究,发现这些研究的结论都颇不一致。其中一些实证研究以个别披露项目作为因变量,如中期报告密度、分部报告、过往财务资料等。其他的研究则利用综合披露指标(自愿披露项目的总数量)作为因变量。这些研究旨在测试自愿披露程度与一些经济性自变量的关系,包括资产、公司规模、负债比率、独立董事比例、报告频率、上市地位、行业、审计师规模、计划、借贷合约、产品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及税率等。其中很多自变量只能解释小部分因变量的差异。但研究仍显示出,规模较大、长期资本对外部的依赖较大、实际税率较高、负债比率较低、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及资本密集性的公司比较倾向于披露更多的自愿性项目。

一般地,我们认为,影响企业提供自愿性的会计信息的因素包括:

(1)合同动机。根据契约理论,在股东———经理合同中,若股东无法了解经理是否为其努力工作,一般会要求在合同中订明以公司的经营成果代表其努力的程度,使签约双方都同意以此作为经理工作业绩的计量,于是,公司需要编报净收益等指标,但披露内容的多少等问题则取决于双方的协商。于是,为了向股东证明自己的工作业绩,经理们就会非常愿意主动披露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但在实践中,合同动机是否成立很值得怀疑。因为签定这样的合同所需涉及到的主体太多了,我国公司股票上市必须满足的一项基本条件就是“千人千股”,何况不同的主体都有自己不同的对信息的需求和偏好,公司管理层根本不可能就信息的披露问题与众多的合同对方协商达成一致。而且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合约成本和信息披露的成本之大对股东本身也不利。

(2)市场机制的作用。管理人才市场和企业并购市场的存在共同影响着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在管理人才市场上,经理的价值由其工作的业绩决定。因此,经理们总是被激励着为增加公司的价值而努力地工作。而企业并购市场的存在更是时刻提醒着公司的管理人员要倍加努力工作使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否则他们的生存地位就将受到威胁。为了使公司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管理层会尽力地去控制公司的资本成本,其中一种措施就是通过披露更多充分可靠的信息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Mertom(1987)的研究表明,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公司可通过自愿披露使更多的人了解公司,从而不断扩大公司投资者的规模,进而增进了公司价值。

DiamondandVerrecchia(1991)的研究也曾表明,自愿披露降低了公司与市场与市场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增大了公司股票的交易量。

所以,由于管理人才市场和企业并购市场的共同作用,再加上公司证券的市价机制,也促使着企业主动地向市场披露一些信息。

参考文献:

[1]何顺文:会计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6。

[2]FASB:《论改进企业报告》(陈毓圭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信息披露范文篇2

20世纪频发的财务造假案件迫使诸多国家开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本文将深市主板公司2015年数据做为研究对象,构造内控信息披露指数,讨论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和公司绩效的关系,以期完善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制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企业披露内控信息会传递一定的消息,外界可据此推断企业的质量。内控完善的企业,经营越有效,股价相应上升,而不进行信息披露的公司则被认为是低质量或存在不利消息的,其股价预期会下降。故本文假设: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5年深市主板公司作为样本,为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剔除ST、*ST及金融企业,得到441个研究样本。公司违规行为所受处罚的信息来自深交所的披露信息,其余数据来自万得数据库,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完成。

(三)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基本每股收益(EPS)作为企业绩效的指标,国内外学者研究都主要采用了这些指标,同时能综合地反映企业经营风险、股东收益和股东财富的变化。2.解释变量杨有红、陈凌云(2009)将内部控制五目标简化为3个:合规性、正确性、可靠性。本文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等信息中提取重要信息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记为IICI,从而反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具体赋值说明如下表)。3.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公司规模越大,绩效会越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会越大。本文是对公司期末总资产金额取自然对数对其进行衡量,记为SIZE。IICI的构建(2)资本结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大,股东和债权人所承担的风险越大,其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会增加,导致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从而对公司绩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采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资本结构,记为ALR。(3)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对于公司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股权集中度的衡量指标,记为JZD。

(四)模型的建立

根据研究内容,构建以下模型:(1)α0为常数,α1至α4为各指标的系数,是模型的误差项。(2)其中,β0为常数,β1至β4为各指标的系数,ε2是模型的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方面,仅2家被出具保留意见,占0.45%,428家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97.06%,0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内控审计意见方面,仅2家被出具否定意见,占0.45%,标准无保留意见共计410家,占比为92.97%。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公司的内控披露良好。样本中总资产收益率的极小值为-39.6379%,极大值为47.532%,标准差为6.92,说明以该指标衡量的公司绩效差别较大;每股收益极小值-2.65,极大值为2.99,标准差0.58,以该指标衡量的公司绩效差别较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的极小值为0.5,极大值为2.5,标准差为0.299,表明样本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质量较好;资产负债率极小值为2.92%,极大值为97.52%,标准差为21.08%,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很有必要;公司之间股权集中度的差别比资产规模之间的差别要大。

(二)多元回归分析

经过相关关系分析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规模与公司的经营绩效成正相关关系,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负相关。以ROA为被解释变量时,内控信息披露、资本结构和公司规模的t值分别为3.246、-4.258和0.566,在1%水平下显著;股权集中度变量的t值为2.501,在5%水平下显著,得到方程:ROAi=5.508+3.644IICIi+0.156SIZEi-0.072ALRi+0.053JZDi以EPS为被解释变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资本结构和公司规模的t值分别为0.910、-4.591和6.698,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得到方程:EPSi=1.663+0.08lIICIi+0.144SIZEi-0.006ALRi+0.003JZDi。

四、结论与建议

(一)有关结论1.实证分析得到样本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有效监督和激励管理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绩效。2.上市公司规模与经营绩效正相关,公司规模越大,治理机制和内控较好,经营绩效提升;股权集中度和绩效正相关,股权集中时,形成制衡机制,提升经营绩效;当企业过度举债面临较大还款压力时,会计舞弊的可能性增加,内控水平下降,绩效下滑。

(二)政策建议

1.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利于公司的绩效和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提升。因此,企业应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主动披露;监管部门要强化相关法定要求,加大对违规披露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2.内控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需标准化现阶段我国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够标准化,导致公司信息披露的形式各异,影响披露的质量,因此建议财政部对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做出统一规定,实现信息披露的具体化、标准化和明确化,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作者:奚燕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方红星、孙嵩.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12):67-73.

信息披露范文篇3

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无外乎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两类问题。按照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效率和公平是配置或分配过程中的原则性问题,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过程的两个方面,效率与公平是这两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或尺度。

所谓证券市场的效率,是指证券价格对影响证券价格变化的会计信息的反映程度。证券市场效率的判定标准是,证券的价格是否充分地反映了可提供的信息,考虑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证券市场的效率有有效和无效之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即市场对某些信息系统而言是有效的,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信息系统也有效。关键是对前述证券市场效率判定标准中“充分地反映”程度或“可提供的信息”外延的界定问题,即证券价格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公开信息,还是完全反映所有公开信息,甚至完全反映包括内幕在内的所有公开的信息。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学教授尤金·法玛(EugeneFama,1970)将此三种情况分别称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根据法玛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划分标准,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在对我国证券市场现状进行了充分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已处于弱式有效阶段的结论,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是符合我国现存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

公平就是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它既是一种分配、裁判规则,也是一种主观体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性,这个概念如果相对于某一特定上市公司来看的话是比较容易界定,它是指上市公司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充分性,并且其披露的内容对所有信息使用者来说是公平的。它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公司的会计信息必须充分、真实、及时地披露;二是此信息必须公平地披露给所有信息使用者。然而该概念如果站在证券市场的角度相对于投资者(包括现存或潜在)来说,则界定较为困难,它与各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选择有关,由于由各上市公司披露的所有会计信息中的每一种信息都可能会导致市场中的部分投资者的福利变好而另外一些投资者的福利变坏,投资者进行选择并采取行动时,就存在公平问题,因此,其判定标准是,财富是否合理地在经济中的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考虑的是收入的分配问题。假设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某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能公平地在信息使用者之间进行披露,则每个投资参与者从该信息中获取的超额预期回报为零,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认为会计信息的披露相对于投资者是公平的;反之某会计信息事先被少数人掌握,则他们就会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来操纵证券价格,谋取暴利而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我们认为是不公平的。

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第一,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方案指出,在某种市场状态下,可能导致经济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更有利的位置而没有人处于一种更不利的位置。该方案作为评价市场效率的著名法则,实际上也兼顾了公平原则,我们把它放到证券市场来理解,如果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并且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是公平的,投资参与者通过获得的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交易时将较少关注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他在交易时也将不会获得超额预期回报,另外,在此市场里,谁也就不会操纵证券价格,因为,所有可获得的会计信息都已反映在证券的现行价格中。第二,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两者之间又是有矛盾的,证券价格的变动是投资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即投资者的财富会随着证券价格的变动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公平并不是绝对的平等或平均。可见,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两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但是无论证券市场的效率还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都必须以可提供的信息充分披露为基础和前提,信息披露实质上是左右证券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看,会计信息不仅能为维护良好经济秩序提供可靠信息和基本保障,而且能提供使社会资源、个人收入得到合理配置、分配的依据。

二、政府与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的关系

在政府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学术界的理论探讨还是改革者们的实践探索,往往带有一种倾向性甚至错误的观点,一者认为市场调节解决的是效率问题,政府规范解决的是公平问题,持这种观点者是受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另者认为政府规范所解决的不是公平问题,而应该是效率问题,提出效率优先的观点,持这种观点者是根据我国特定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进程归纳、总结出来的;再者在资源配置问题上大谈公平,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大讲效率,颠倒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进而无法准确研判政府规范领域,持此观点者目前仍大有人在,必须加以纠正。我们认为在我国证券业发展道路上政府与效率和公平这两者都有关。所谓政府规范,是指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开展工作、施加影响,使被规范的对象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政府的行为体现了政策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政府规范反映着证券市场和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和公平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我们承认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是一对矛盾体,如果一项规范政策的出台忽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则会造成新的矛盾出现,但是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又不是相互对立,水火不相容的,不能因此而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同时,我们又认为政府规范应有所侧重,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规范的重点是证券市场的效率,还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呢?

就证券市场的效率而言,证券市场是比较典型的自由市场体系,其运作往往要受到政府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证券市场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帕累托最优”,而实现此目标也是政府的愿望,政府可以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缺陷。然而,政府规范的效用并不是万能的,人们似乎有一种错觉:政府能够修补所有的市场缺陷。一旦发现市场问题,马上就想到政府,而不去分析政府能不能补救,或者说这种补救在多大程度上奏效。人们必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1)有效市场假说本身就蕴含着信息竞争,有效市场假说本质上是由零利润均衡状态扩展为不确定性情况下竞争市场的动态价格行为。(2)没有价格影响不一定就是规范不当,而有价格影响的市场也并不足以证明就是规范的效用。(3)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有有效的规范环境,也不可能把“滥用”水平降为零。就是有这种可能,也会因为达成此类结果的成本过高而不具有可行性。(4)政府因缺乏投资者信息需求的证据有可能产生介入性偏差(implementationerror)。因此,在证券市场的效率问题上,应本着市场调节为主的原则,政府不能去管那些本由市场决定而不该管的事情,否则会事与愿违,揽险于身,扭曲市场的功能,影响上市公司创新概念的推出,降低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用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李剑阁的话说:“一个成熟投资者不应该期望政府维持和推动令大家满意的市场价格,但有理由要求政府建立和维护令大家放心的市场秩序。”

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而言,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在没有规范的情形下,证券市场存在着诸多信息不对称情况,导致了经济后果与利益关系人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如,专业信息用户与非专业信息用户之间信息的差异性;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信息用户之间偏好的差异性;上市公司生产的连续性和披露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等等。拥有信息的这种不对称在本质上是不公平的,它会产生两种不良现象,其一是道德危机(moralhazard),即上市公司将利用超级信息的有利位置去最大化其自身利益而牺牲投资者的利益;其二是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即掌握信息多的一方会利用信息使用者的无知来获取额外利益。这两种现象的出现,给内幕交易者大开方便之门,影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性,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

因此,为了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保护较少信息的投资者不受较多信息投资者的伤害,必须转变政府规范的理念。政府规范的重点应放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性上,我们认为,立足于降低私人信息搜集,确保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充分地、公平地向投资阶层流动,并在及时性的基础上保证可提供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是我国目前政府规范的总体目标。当然,将政府规范的重点放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性上实质上已经兼顾了证券市场的效率,因为会计信息披露是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与前提,基础与前提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政府只有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公平拥有,才能在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下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证券市场由弱式有效向半强式甚至强式有效的过渡。

三、政府应如何把信息引入到公开范围内披露

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不是无效市场,证券价格能较充分地反映已提供的会计信息,证明市场调节机制已经在发挥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又不是强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还不能充分地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说明市场还不成熟,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陷,但这并非政府规范所能弥补的,如果政府强行涉足,则市场将重蹈前些年被外界议论为“政策市”的覆撤,与政府规范初衷相悖。虽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处在弱式有效阶段,但并不是说那些没有公开披露的信息就无价值可言,更不能由此作为阻碍会计信息充分披露原则贯彻执行的借口,我们甚至更有理由认为建立、健全系统而完善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体制已成为必要。政府是会计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政府对投资者利益的有效维护是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倡导“追求阳光下的利润”,并将其作为引导市场的主旋律,这一选择是非常理性的,尽管借助于法律责任(如《证券法》)、直接监管也能实现此目的,但建立一个强制要求哪些会计信息必须予以披露的规范机制则更具证券市场规范的特色,同时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充分、真实、公平地向投资者流动,让所有投资者都能沐浴到阳光下的利润,政府还要做许多工作。

在我国现行规范体制中,关于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规范部门主要有财政部和证监会,尽管其他政府机构和独立的规范机构也可能影响效率和公平作用的发挥。从原理上看,财政部的管辖权可以看成是制定会计准则,而证监会的管辖权则在于披露。但是其权限界定却比较模糊,财政部制定的许多准则中都包含披露的内容,而证监会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会计准则的制定。但是,无论是财政部还是证监会,作为政府规范部门,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两者在规范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在有效降低私人信息搜集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政府规范部门可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社会政治因素、环境保护等的前提下,通过制定足够的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及其内容与表达方式进行规范,阻断(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会计信息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向私人流动,使信息使用者能公平地获得必要信息,从各方面制约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自由度,使证券市场在良好的秩序下运行。那么,政府应如何把信息引入到公开范围内披露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随着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长,政府可考虑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参照国际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探索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框架。要求操作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信息披露,以便使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

(二)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技术时代,构成经济决策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在某些环节非财务信息往往比财务信息对决策更具价值。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理解公司的经营思想,弥补了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政府应限制性地提倡上市公司对某项经济决策的作出,不仅要揭示其财务信息,而且还要揭示其非财务信息(如战略管理会计)。

(三)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仅仅是事后报告,然而,投资者却更希望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和财务状况。建议政府应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中(而非仅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中)增加一个对企业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投资额和其它方面的发展水平的未来前景报表,鼓励公司进行适当的自愿披露,包括披露一些有一定依据的预测性、前瞻性会计信息和管理当局的意图等。

(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子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各不相同,总括的财务信息可能会掩盖某些项目的实质,因而,投资者还希望了解上市公司的分部信息,以确认和分析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分析赢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由于分部信息比整体信息更为准确、客观和有效,政府可要求上市公司按年度、甚至季度披露其分部信息。

(五)“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为满足非购买者(包括股东以外的、关心上市公司的社会各界)了解公司信息的需求,政府可鼓励上市公司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之外,另外增编增值报告、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

(六)如今的会计仅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报告上,而未能提供更多关于公司诸如知识、软件、商誉、人力资源价值等软性资产的信息。报告软性资产的信息已变得十分重要。政府应采取必要的会计规范,使这些软资产价值的变动额得以适当的形式真实地加以反映。

(七)为使投资者全面、及时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资料,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的和传输逐渐由现在的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形式,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会计信息收集、分析和检索网络;另一方面尽可能地缩短报告周期,建立一种持续披露制度,逐步增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使用户可以随时进入上市公司信息库。

参考文献

1[美]威廉·H·比弗.薛云奎主译.财务呈报—会计革命[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1999

2汤云为,陆建桥.论证券市场中的会计研究:发现与启示[J].经济研究,1998;7

3陈国辉,李长群.论证券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J].北京:会计研究,2000;8

4杜兴强.谈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及改进设想[J].财会月刊,1998;4

5董琼慧.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J].上海会计,2000;5

信息披露范文篇4

关键词:分部信息披露;SSAP;FASB;IASC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报表使用者需要的是综合或合并的财务报表。然而,这些报表并不能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近年来,对包括分立或分部财务信息在内的附加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分部报告的概念

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的财务会计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布或地区分布)提供的有关各组成部分收入、资产和负债等信息的报告。换句话就是将企业按照其组成部分或分部进行分解,在这一分立的基础上报告每个分部的财务信息。

二、分部信息的披露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集团化、一体化、跨国化、区域化逐渐成为主流。然而,这也给会计披露带来了相应问题:一般来说,同一企业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业务具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而合并会计报表主要针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难以反映出企业各分部的风险大小和收益水平。事实上,单靠合并会计报表已不能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全面信息的需要,这使得分部信息披露越来越有必要。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条:

(一)更好地理解企业以往的业绩

一个投资者首先要了解一家公司的情况之一,可能是它过去的业绩是否令人满意,回答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比较该公司的业绩与相似公司的业绩。然而,这样的标准对于多元化经营的公司而言通常是无法取得的,分立数据的提供使得使用者有可能对个体分部业绩与非多元化经营公司,或与其他多元经营公司的分部进行比较。整个公司成功的理念是建立在对这些单个分部进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收益

如果充分披露分部信息,使用者将有可能把特定公司信息与外部信息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他们评估公司的未来前景。例如,关于公司行业销售的情况,可以与有关特定行业发展前途的情况结合起来,以助于更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类似地.地区在公司经营中相对重要性的情况可以与有关在特定国家经营风险和发展前景的信息相结合。

(三)从整体上对企业作出更有根据的判断

股东一般被视为最重要的使用者群体。股东投资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司,因此他们所关心的是整个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前景,而不是单个分部。正因为这样,有人认为分部报告对于股东没有相关性或有用性,但这是对分部报告含义的误解。一个公司是由各组成部分构成的,只有当你了解各个部分,你才能了解整个公司。不同行业和国家有不同的盈利潜力、成长机会和不同类型、程度的风险,有不同的投资回报率和不同的资金需求。因此,只有当使用者了解每个经营类型和地区在整个公司经营中的重要性时,才能了解一个公司过去的业绩和它将来的前景。

三、披露规则国际比较

(一)英国

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分部信息披露提出要求的国家,于1965年就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行业披露分行业的营业额和利润额以及分地区的营业额;1967年公司法首次作出公司应披露分布信息的法律规定;1990年6月,英国当时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C)综合有关法律规定和股票交易所的要求,了SSAP25《分布报告》,并从1990年7月1日起生效。这也是ASC被新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取代前的最后一份标准会计实务公告,它至今仍然有效,并被ASB以后的任何财务报告准则(FRS)所代替。

1.SSAP25的报告范围

适用于以下报告主体:(1)作为上市公司或有一子公司为上市公司的报告主体;(2)银行、保险公司或集团;(3)超过《1985年公司法》第248节定义的中等规模公司标准10倍的报告主体。

此外,SSAP25还有以下豁免规定:(1)如果信息的披露将严重影响利润,则企业不必披露分部信息;(2)如果法律不要求对企业营业额作出披露,则本准则也不要求披露分部营业额;(3)如果母公司是,但子公司不是上市公司、银行或保险公司,不必按本准则要求披露分部信息。

2.SSAP25的划分和确定

SSAP25要求将财务报表中的分部信息按以下两种主要的方式加以分类:行业分部(classofbusiness)和地区分部(GeographicalSegment)。根据SSAP25的名词定义行业分部是指一个企业中可能区分的,提供不同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地区分部是指企业经营或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某个国家或一组国家构成的地理区域。在确定报告分部时,SSAP25要求董事们考虑提供部分信息的总体目的和财务报表使用者需要的关于企业不同经营类别或不同地区的下列信息:(1)由剩余经营能力产生的投资回报;(2)所承受的不同程度的风险;(3)所具有的不同的增长率;(4)所具具有的不同的发展潜力。SSAP25认为,分部的数量不宜过多,企业只能对重要的信息予以单独报告。

SAP25的第9段的规定,重要分部是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1)它对第三方的营业额占企业对第三方营业额的10%或以上;(2)它的分部成果,无论盈利或损失,占所有分部盈利或损失的10%或以上;(3)它的净资产占企业净资产的总额的10%或以上。

3.SSAP25的披露内容及要求

SSAP25要求企业在其财务报表中对财务报告的每一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作出定义,并披露营业额、分部成果和分部净资产等有关信息。

(二)美国

迄今为止,美国对分部信息的披露最为详尽。从1969年开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要求上市公司按行业或地理分部来披露分部信息。1976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SAB)颁布SFAS14——《企业的分部财务报告》;以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陆续了第18号准则公告(1977年)、第21号准则公告(1978)年、第24号准则公告(1978年)和第30号准则公告(1979年)等分部报告有关准则,1997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SFAS131——《企业分部披露和相关信息》以取代SFAS14——《企业分部财务报告》。

1.报告范围

第21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将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第24号准则规定了企业免予编报分部信息的几种情形。

2.划分和确定

SFAS14——《企业的分部财务报告》,这个准则着重于要求企业按行业、按国外经营、按出口销售收入以及按主要客户披露四个方面的信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规定,所有可报告分部来自非相关客户的合并营业收入,最低应占所有行业分部相应合并营业收入的75%。SFAS131以企业内部管理方式而不是按产业、地理和主要客户来确认可报告分部。要求企业在年度报告里公开报告经营分部信息,明确的将经营分部定义为:一个企业的组成部分:a.它参与经营活动,发生费用并从中获得收入,b.企业的主要经营决策者要定期对其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以作出关于对分部的资源分配的决策并评价其业绩,c.对于它而言,可得到个别的财务信息。并要求在给股东的中期报告里报告某些信息,同时它还对产品和劳务、地理区域和主要客户的相关披露作出了规定。

3.报告内容及其要求

在行业分部披露方面,要求企业将世界范围的产品和劳务进行分类,当行业的营业收入、损益或者资产分别占企业联合营业收入、损益或者资产的10%以上时,就要进行行业分部披露。行业分部一般由产品性质来确定,以便相近的产品能够归为一类,并按行业披露营业收入、经营损益和可辨认资产,这类信息披露可作为对企业期中和年度主要财务报表的一个补充。企业按国外经营披露有关信息,通常是通过地区分部披露来实现的。地区分部披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将企业经营按国内经营和国外经营分开披露。二是将企业国外经营按国外地区分部分开披露。按主要客户的销售信息披露,如果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10%以上是向一个客户销售而取得的,那么这个销售额就必须披露。主要客户的类别可以是任何单个客户,也可以是国内政府机构的汇总信息,或者是国外政府的汇总信息。SFAS131要求披露的信息更详细,包括财务信息和描述性信息。企业必须报告:①总体信息,包括用以确认企业可报告分部的因素(包括组织基础)、每个可报告分部取得收入的产品和服务类型。②关于盈利或损失和资产的信息。③计量基础。④调整数据。⑤以前信息的重新表达。⑥在企业范围内关于地理区域、产品和服务、主要客户的信息。中期需报告的信息有: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部间收入、分部盈利或损失的计量、从上一年度报告起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总额、从上一年度报告起分部基础和盈亏计量基础变化的描述、分部盈亏调整为企业在所得税、特别项目、持续经营和会计原则变更累积影响之前的合并利润。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1981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颁布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IAS14)

从而成为最早对分部报告进行规定的组织之一,其内容与美国的第14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相当接近。1995年,IASC颁布第51征求意见稿《报告分部财务信息》,1997年对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

1.报告范围

1997年的IAS14《分部报告》则将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在公开证券市场上发行的权益性或债务性证券发行过程中的企业”。

2.划分和确定

ISA14要求企业按行业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分部信息。修订后的IAS14的特色在于其主要分部披露形式(或主要报告形式)和辅助分部披露形式(或辅助报告形式)的确定方面。修订后的IAS14认为,在确定行业分部披露和地区分部披露谁为主要分部披露形式,谁为辅助分部披露形式时,企业的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和实质具有决定作用。具体地说,如果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的差异性影响,则行业分部披露是主要分部披露形式,而地区分部披露是辅助分部披露形式;相反,如果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企业经营的国家或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影响,则地区分部披露是主要分部披露形式,而行业分部披露是辅助分部披露。主要分部披露所列报的信息量比辅助分部披露所列报的信息量要大得多。ISA14还规定,如果将企业已报告的分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相加,其总额不到企业总收入的75%为止,企业将增加报告的分部,直到其来自客户的收入总额达到75%为止。

3.报告内容及其要求

IAS14将分部报告划分为主要的分部报告形式与次要的分部报告形式。并要求在主要报告形式中披露以下信息:(1)分部销售收入或其他营业收入(应区分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收入和来自企业内部其他客户的收入);(2)分部的成果;(3)分部资产的帐户金额总额;(4)分部的负债;(5)本期购入的分部资产(财产、厂场、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总成本;(6)分部资产本期的折旧费和摊销费的合计数;(7)除折旧费和摊销费以外的重要的非现金费用合计数;(8)如果实质上全部有关联的业务只与该分部有关,应在分部信息中披露企业在关联企业、合营企业或采用权益法褐色的其他投资的净损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合计数,以及有关投资的金额。此外,它鼓励企业对分部收入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作出披露,对具有相似规模、性质或影响的分部费用项目作出披露,还鼓励企业对分部的现金流量信息作出披露。

次要报告形式应披露以下指标:(1)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分部收入;(2)分部资产的帐面金额;(3)本期购入的预期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分部资产(财产、厂场、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总成本。

四、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

1994年以前,我国分部信息的披露完全处于自愿披露状态,没有成文法规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进行这方面的披露。直到1994年1月10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首次对上市公司分部的信息披露要求作了模糊的定性描述。1995年12月21日,中国证监会了《准则第二号》的第一次修订稿。对于分部信息披露,修订稿除了保留以往正文中很模糊的描述性要求以外,还在附件中特别给出了“分地区、分行业资料”的披露格式,要求公司按产业和地区分类提供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并且要求对集团内分部间的交易结果予以抵消。1997年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又了《准则第二号》的第二次修订稿。这次修订稿只对多元化公司的行业分部作了定量披露要求,而且准则仅要求披露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利润信息,不再要求披露原来所要求的分部净利润和净资产数据。为了规范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财政部于1998年颁布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其中专门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应按年编制“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作为利润表的附表。2001年11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2005年7月19日财政部再次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草案)。但至今尚未正式颁布有关分部报告的具体会计准则。

五、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分部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考察,我国明显滞后于美英等西方国家。以下针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存在的若干缺陷,提出相应建议。

(一)报告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草案)没有对分部报告的范围作出限定。个人认为应鉴有关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和国际会计准则公告,将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上市公司及一些拟将要上市筹资的公司。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极大分离,其财务报告使用者众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国家对其监控力度明显较强,对其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要求也明显较高;拟将上市筹资的公司将要面对着广大投资者,本着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态度,提供分部报告有助于其更好的投资决策。广大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只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其决策的基本依据,选择上市公司提供分部报告,既有助于财务报告用户的决策,也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划分和确定

对于分部的具体划分,我国尚未有详细规定,但在(草案)中已作了极大的修改。在划分时考虑到风险与报酬同时结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予以确定。然而在实践中,企业对分部定义还是难以准确把握。笔者认为应根据美国1997年FASB了SFAS131的要求,采用“一致法”原则,即对分部的划分采用“管理法”来界定“经营分部”,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来决定划分分部的主要基础,让企业分部报告与内部报告保持一致。企业在对外报告中所划分的分部,应该与向企业高层管理部门(或董事会)报告时所做的划分一致。FASB认为“管理法”能够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和报酬的洞察力,能够“直面企业经营者是如何进行经营管理、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如何抵御风险的,即提高了分部信息的相关性同时,以企业内部管理框架作为划分标准也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

信息披露范文篇5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表现出的局限性

1.财务报告无法反映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因素

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因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财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但经营成果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只能使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因素,尤其是表外非财务因素缺乏必要了解。

2,现行财务报告主要是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这一特点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

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报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性信息,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

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为它可以“以小搏大”,所以企业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

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为主的财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洽是事业的前景状况。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展示着过去辉煌的业绩,但随后经营状况却直线下降,此时投资者也往往受财务报表的蒙蔽而遭受损失。

3.现行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财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试问,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样长的时间间隔内,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发生怎样大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巴林银行,1994年底其帐面净资产为450亿一500亿美元,而到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原因。企业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一笔交易而使财务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目前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来看,这种变化是无法及时使决策者获悉的。

除以上几点外,财务报告还有其它几点局限性,譬如它只能列示以货币表现的项目,经常把重点放在法律形式上而不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上等等。、综上所述,种种局限性的成因可分为两种:一是由财务报告本身内在属性所决定的;一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财务报告赖以发挥作用的条件有所变化,使财务报告的质量有所下降。对于前者,我们不应过分指责,相反的,应考虑用其它方式宋弥补。我们考虑的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应怎样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使其逐步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未来财务报告模式

为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财务报告应考虑到投资大众的广泛信息需求,将企业经营面临的机遇、风险、前景、背景等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出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目前的财务报告体系必须在内容、体系等方面做相应改进,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1.财务报表的改进

(1)不再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

前文已列示了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的种种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末来的财务报告将同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譬如针对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可采用公允市价来计量。在选择计量基础时,随着对信息相关性的日趋重视,将来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有可能作为一种计量基础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报告模式,但就短期来看,由于可靠性等原因,似乎现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一时不能被取代。

(2)更多的披露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提高,不确定性信息大量增加,企业需要加强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控制,财务信息使用者也迫切需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7年发表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特别工作小组报告》,专门对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和财务弹性的披露问题发表意见。因此,财务报告将更多的披露有关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3)更多增加分部信息

跨国经营的大集团公司的经营业务及分支机构都比较复杂,提供分部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分部报告的目标是:就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提供多种标准的补充信息,因此分部信息是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机会和风险的重要依据。有关分部信息的确认与披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改进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4)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将日趋增加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前文中指出许多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非财务因素无法披露,类似的这种信息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因财务报表的复杂化,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某些必要的说明又必须加以补充,所以要在附注中说明。另外,还有一些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等内容将更多的扩充到表外的附注中去,以便使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多地获知企业各方面的信息。

2.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

财务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不仅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有时也为某些别有动机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人们迫切要求及时获得可靠的信息,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成为可能。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取代传统手工的财务报告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相可靠性。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后,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都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使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变动情况及其它主要事项,虽然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给传统财务会计及报告理论带来冲击,但相信它是会计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很不规范。在证券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仍稍显滞后。财务报告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与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应特别注重完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这也是我国目前“财务披露不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一个方面。

1,协调各项会计政策,规范信息披露

我国会计规定可谓政出多门,关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有两个部门来制定:财政部和证监会。前者通过会计准则及具体准则对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后者主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和《财务报表附注指南》进行规范。两者尽管分工较默契,但协调性不够。应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使各项会计政策协调起来,以便更好的指导信息披露工作。

2,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加快具体准则制定工作

我国目前已发表的具体准则只有很少一部分,在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会计改革和财务报告的改进都需要具体准则的尽快出台。而相应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定位和具体内容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完善

3,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审计鉴证作用

充分发挥审计的签证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对财务报告的改进和信息披露的规范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菲·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探讨[J]·财会月刊,1998(2)

信息披露范文篇6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表现出的局限性

1.财务报告无法反映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因素

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因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财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但经营成果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只能使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因素,尤其是表外非财务因素缺乏必要了解。

2,现行财务报告主要是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这一特点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

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报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性信息,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

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为它可以“以小搏大”,所以企业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

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为主的财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洽是事业的前景状况。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展示着过去辉煌的业绩,但随后经营状况却直线下降,此时投资者也往往受财务报表的蒙蔽而遭受损失。

3.现行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财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试问,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样长的时间间隔内,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发生怎样大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巴林银行,1994年底其帐面净资产为450亿一500亿美元,而到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原因。企业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一笔交易而使财务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目前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来看,这种变化是无法及时使决策者获悉的。

除以上几点外,财务报告还有其它几点局限性,譬如它只能列示以货币表现的项目,经常把重点放在法律形式上而不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上等等。、综上所述,种种局限性的成因可分为两种:一是由财务报告本身内在属性所决定的;一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财务报告赖以发挥作用的条件有所变化,使财务报告的质量有所下降。对于前者,我们不应过分指责,相反的,应考虑用其它方式宋弥补。我们考虑的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应怎样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使其逐步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未来财务报告模式

为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财务报告应考虑到投资大众的广泛信息需求,将企业经营面临的机遇、风险、前景、背景等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出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目前的财务报告体系必须在内容、体系等方面做相应改进,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1.财务报表的改进

(1)不再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

前文已列示了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的种种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末来的财务报告将同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譬如针对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可采用公允市价来计量。在选择计量基础时,随着对信息相关性的日趋重视,将来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有可能作为一种计量基础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报告模式,但就短期来看,由于可靠性等原因,似乎现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一时不能被取代。

(2)更多的披露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提高,不确定性信息大量增加,企业需要加强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控制,财务信息使用者也迫切需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7年发表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特别工作小组报告》,专门对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和财务弹性的披露问题发表意见。因此,财务报告将更多的披露有关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3)更多增加分部信息

跨国经营的大集团公司的经营业务及分支机构都比较复杂,提供分部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分部报告的目标是:就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提供多种标准的补充信息,因此分部信息是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机会和风险的重要依据。有关分部信息的确认与披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改进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4)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将日趋增加

前文中指出许多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非财务因素无法披露,类似的这种信息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因财务报表的复杂化,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某些必要的说明又必须加以补充,所以要在附注中说明。另外,还有一些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等内容将更多的扩充到表外的附注中去,以便使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多地获知企业各方面的信息。

2.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

财务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不仅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有时也为某些别有动机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人们迫切要求及时获得可靠的信息,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成为可能。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取代传统手工的财务报告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相可靠性。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后,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都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使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变动情况及其它主要事项,虽然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给传统财务会计及报告理论带来冲击,但相信它是会计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很不规范。在证券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仍稍显滞后。财务报告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与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应特别注重完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这也是我国目前“财务披露不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一个方面。

1,协调各项会计政策,规范信息披露

我国会计规定可谓政出多门,关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有两个部门来制定:财政部和证监会。前者通过会计准则及具体准则对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后者主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和《财务报表附注指南》进行规范。两者尽管分工较默契,但协调性不够。应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使各项会计政策协调起来,以便更好的指导信息披露工作。

2,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加快具体准则制定工作

我国目前已发表的具体准则只有很少一部分,在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会计改革和财务报告的改进都需要具体准则的尽快出台。而相应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定位和具体内容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完善

3,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审计鉴证作用

充分发挥审计的签证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对财务报告的改进和信息披露的规范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菲·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探讨[J]·财会月刊,1998(2)

信息披露范文篇7

我国已颁布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不多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目前主要有国家环保总局《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公告》(环发[2003]156号)以及《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申请上市企业和申请再融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规定》等法律法规再加上企业环保责任不确定性、环境信息收集与计量复杂性使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相当落后但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涉及环境信息披露问题另外大多数企业对排污费和新项目环保设施支出进行了单独账务处理对于其它与环境有关支出89%企业进行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划分近年来由于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要求申报上市公司必须实行环境审计这使上市公司中强污染行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呈上升趋势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企业主要以上市公司为主披露比例低现阶段我国只对上市公司做出了披露环境信息要求但单就上市公司来说其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也不尽人意对2004年沪市A股827家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分析显示827家上市公司中披露环境信息公司有321家披露比例为39%其中重污染行业披露比例为60%非重污染企业披露比例为23%而根据调查2000年全球最大250家公司中编制环境报告比例已经达到35%;而北美、欧洲、澳洲有50%以上公司编制环境报告因此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企业相对较少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以强制性为主一项关于企业环境报告原因调查表明企业编制环境报告原因主要政府管理机构强制要求我国政府有关法规规定企业应定期向地方各级环保部门提供“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污染物检测与治理等方面环境统计报告而对2004年沪市A股827家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调查显示重污染行业总体披露比例为60%非重污染行业总体披露比例为23%两者相差比较悬殊主要原因也在于国家环保总局强制要求重污染行业对其环境事项进行披露由此看来我国目前环境信息披露主要强制性披露而非自愿性披露

(三)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以政府管理机关为主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主要使用者为政府管理机关其次投资者、金融机构、顾客、新闻媒体、雇员、财务分析师、社会公众等这说明我国目前企业所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国家宏观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忽略其使用者信息需求其提供环境会计信息也可能不完整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乏明晰性和全面性以环境支出项目为例调查显示排污费、按现行法规要求对原有设备改造和重置环保支出、新投资项目环保设施支出和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这四个项目企业最常发生“环境支出”项目而大部分企业仅对排污费单独立账但对于企业其环境支出项目单独立账比例都没有超过50%且企业披露大部分信息企业可以轻松获取但对于隐形成本和次有形成本如企业形象和关系成本等则少有披露

(五)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多样缺乏可比性我国企业目前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有五种:(1)包含在年度报告中(36%);(2)内部工作会议记录(36%);(3)单独报告(14%);(4)包含在会计报表附注中(9%);(5)包含在董事长报告中(5%)各个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不一样也没有一种占绝对优势披露方式使得不同企业之间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成因分析

导致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存在原因多方面有利益关系人对环境信息需求不足也有理论研究不足还有外部法律监管不足

1.利益关系人对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不足在环境会计信息生成和报告过程中其质量高低取决于需求强弱当对环境会计信息需求力量很弱时环境会计信息提供者不能从信息供给中得到直接经济利益甚至不能补偿信息披露成本会计主体缺乏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动力环境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生成环境会计信息各种规则、机制难以健全环境会计无法进行发展与创新只有对环境会计信息需求很强烈时这一切问题才将迎刃而解需求强弱取决于利益关系人对环境会计信息需求否充分

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政府、股民、债权人、公众和媒体、民间环保组织等其中各级政府作为环境会计信息最大需求者其实际需求量远远小于政府在环境问题方面应当掌握环境信息需求量这造成了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主要以上市公司为主信息披露比重较小局面政府对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不足也直接影响了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力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通常采取干预手段而在我国由于一些政策失误缺乏科学性政策措施以及政策本身存在缺陷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存在使得政府干预收效不大也进一步制约了政府对环境会计信息需求更为严重由于企业造成污染其危害性有不能直接或短时间内显示出来这使得作为政府环境政策重要执行机构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需求度不够

信息披露范文篇8

摘要:文章从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必要性入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和原因,提出一些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关键词:内部控制;披露;财务报告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制定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企业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从此,我国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由自愿披露过渡到了强制披露阶段。一、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必要性(一)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供附加信息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一系列财务丑闻的披露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以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缺乏信心。单纯的财务报告已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二)对于上市公司自身来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管理当局可以在导致重大后果以前发现内控中存在的缺陷,及时改进企业管理、减少舞弊。同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是管理当局解除受托责任的一种方式,委托者可以通过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来判断受托者是否尽心尽职履行受托义务。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和原因分析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随年报一同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的情况;内控制度及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风险和处理情况;对本年度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完善内控制度的有关措施以及下一年度内部控制有关工作计划。而且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对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应参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出具评价意见。查阅上交所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可以发现,大部分上市公司仅在年度报告第十部分重大事项中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一项或详或略地披露了公司内控的相关信息,多是流于形式,有的公司甚至仅以“公司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基本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各个业务环节,保证了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等空洞的语言一笔带过,即使是披露较为详细的公司,也未能完全包含《指引》中所要求披露的内容,并且几乎所有公司都没有披露聘请注册会计师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出具评价意见的信息。由此可见,大部分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内控信息均未达到《指引》的相关要求,上市公司普遍缺乏对内部控制信息详细披露的动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从内部控制信息供求角度分析作为信息的需求方,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股市投机性强,投资者的专业性较差,对数据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较弱,对高质量会计信息需求不足。而作为信息的供给方,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问题是造成这一现象根本原因。只有信息产生的效益大于信息的成本,信息的生产才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进行问卷调查(周勤业,2003)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负担日益加重,集中于在指定报纸刊登信息披露文件的费用和定期报告的审计费用,上市公司认为信息披露对产品销售、品牌宣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不是太大,对改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意义也尚未体现出来。(二)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角度分析首先,《指引》对披露内容的规定不完善,没有说明上市公司评价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的标准,使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信息含量下降,可操作性差。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的标准体系。除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以外的上市公司一般是参照2001年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该规范是目前我国内部控制领域比较权威的标准,也是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所依据的标准,但其将内部控制定位于内部会计控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立足点还是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进行规范,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在这种缺乏内部控制评估标准情况下,不同企业对内部控制发表的自我评估结论很难具有可比性,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应采取哪些程序、遵循哪些标准没有规范可依,其执业风险大小不好衡量。其次,披露要求中缺乏董事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责任的相关表述。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报告中表明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可以增强其内部控制意识,通过管理层改善控制环境,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内部控制信息实际上也是董事会解脱受托责任的一种方式。另外,《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没有对违反该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关处罚的条款,《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指出对公司及其有关人员违反该指引规定的行为参照《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总的来说,处罚力度太轻,这也从客观上导致了《指引》在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未能被严格执行。三、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一)加强引导,使管理当局认识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作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是加强企业自身管理的重要措施,对公司来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它能够使股东和其它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管理现状和财务状况,从而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兴趣;另一方面,公司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达到战略目标。(二)尽快出台内部控制的标准和评价规范只有制定出类似于美国COSO报告(2003年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的框架,指出企业风险管理的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八大要素,《指引》采用了此观点。)比较统一、权威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以后,内控信息的披露才具有操作性和可比性,注册会计师也才有了判断企业内控完整、合理、有效的标准。200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牵头发起,证监会、国资委共同参与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正式在北京成立,并于2007年3月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借鉴了美国COSO报告的已有成果,这表明我国已开始积极规划出台既吸收了国外先进内部控制理念,又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内控建设和评价的相关制度和规范,使财务报告中内部控制评价有统一权威的标准可以参照。(三)进一步规范披露内容和形式证监会应当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体内容和格式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除现有规定外,内部控制报告应增加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内部控制报告应表明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建立、实施和维护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当局的责任,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法律和法规的遵循性。2、内部控制报告还应说明所依据的内部控制的标准或规则框架。内部控制标准是用来指导公司设计和执行相关内部控制的基本依据,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3、内部控制报告应声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或除已表述的重大缺陷以外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不存在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对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有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4、有必要在报告中说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缺陷,有效的内部控制也只能对经营、财务、法规遵循三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且,随着环境和情况的变化其有效性可能会发生改变。(四)制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核实评价意见的标准目前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核业务是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在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及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时,要求拟发行证券的公司和上市公司披露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做出自我评估意见,同时要求注册会计师指出“三性”是否存在重大缺陷。)进行的。该指导意见规定了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程序、方法和报告等一般性要求,却没有涉及评价内部控制的操作性工具,因此不能明确注册会计师应该对上市公司的哪些控制内容和要点进行测试,以及测试标准和对应的评价意见类型。建议可以借鉴美国COSO报告所提出的评价工具,设计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工具,将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作为内部控制评价工具的框架,从而服务于经营、财务报告以及法规遵循这三大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五)明确界定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引入问责机制,细化对各种违法违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告以及内部控制报告行为的处罚条款,对违法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追究当事人个人及其所在企业的民事及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样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管理层舞弊的动机。

信息披露范文篇9

关键词:新准则信息披露公允价值披露形式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按照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且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在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会计准则无疑发挥着标杆的作用,信息披露的数量、质量以及方式、方法都受到会计准则的制约。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与现行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会计处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将会极大地影响财务报告数据和信息披露的含量,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简要回顾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自1951年起一直实行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除对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对股份制企业执行《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以外,对其他企业执行的是分行业的40多个行业会计制度。各个行业会计制度之间差异较大,不仅会计信息不可比,甚至会计记账方法都不统一。20世纪70年代末,受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及相应的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经各方面的努力,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签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后改称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企业财务通则》(简称“两则”,随着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企业财务通则》的作用日渐式微),在此基础上,财政部又组织制定了l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简称“两制”),并于1993年7月1日起实行,同时废止了原有的行业会计制度。这样,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正式出台,以会计准则取代过去统一会计制度的改革,初见成效。此后,财政部会计司加快了具体准则制定的步伐,自1994年2月14日至1996年1月4日陆续了29个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截至2006年2月14日,财政部共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l6项具体会计准则。此外,财政部于2000年l2月29日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1月27日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4月27日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另外,2004年还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39项会计准则(包括首次的22项新具体准则和修订了的1项基本准则和l6项具体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先行实施。这22项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府补助、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分部报告、金融工具列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

二、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准则在会计的目标、假设、计量属性等许多重要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准确理解这些变化是我们分析新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影响的基础。因此,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简单概括一下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第一个层次,是起到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第二个层次,即38项具体准则。包括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一般业务准则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与计量要求;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与计量;报告准则规范财务报告。第三层次,应用指南。金融类、非金融类两大类会计科目报表体系。这是起辅助作用的应用指南。

(一)基本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会计目标的变化。新准则第四条明确说明“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而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的目标主要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新准则考虑到了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国家的利益。

会计基本假设的变化。原准则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货币计量、会计期间、持续经营四项,新准则第九条增加了“权责发生制”这一新的会计假设,指出“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计量属性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转为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增加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一般原则”的变化。将“一般原则”更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该部分提出了八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包括一贯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其中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并删除了原有的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配比等规定。配比原则,即指营业收入和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相互配比。“配比”原则经常成为上市公司推迟确认费用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本次修订的基本会计准则中,将这一条原则调整到“费用”要素下第35条“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中不再强调收入和费用在逻辑上的配比,更注重该项费用的支出是否能带来经济利益。

会计要素的变化。在原《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各会计要素的定义、分类、确认、计量等问题已经做了阐述,但这部分内容目前已经有许多不适用的地方。如没有明确资产的确认标准,没有考虑利得和损失影响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费用要素定义不够严密,在利润要素中没有考虑利得和损失,在收入要素的定义中没有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等。在新《基本准则》中,明确资产的确认在满足定义的前提下,还要同时满足:(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否则不能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相应的,将负债的确认标准明确为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同时满足:(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考虑了利得和损失因素,即考虑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重新规范了收入和费用定义,特别是在收入要素确认标准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的规范,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即会计要素确认标准的国际性。

在基本准则中,增加了财务报告,这是一个创新。准则第十章采用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术语,还出现了“披露”这个术语。提出“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

(二)具体准则的主要变化

除原来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外,又增加了22项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原有准则的主要内容也有大的变化,例如,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交易中恢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债务重组中债权人豁免的债务可计入当期损益,而原准则计入资本公积;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将不允许恢复;自行研制开发的无形资产的支出不再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可以有条件的资本化;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仅仅局限于直线法,并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存货的计价核算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等等。

三、新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会计准则同是证券市场会计规范的内容,区别在于前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信息的表现形式,如披露什么、怎样披露、何时披露等;后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实质,如会计怎样通过特定程序生成符合用户需要的、具有一定质量的会计信息等。只有先生成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才谈得上信息如何披露。之所以研究会计准则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会计准则通过影响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最终会产生经济后果,从而加速或者滞后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因此,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理论出发点。

(一)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会计准则是一项公共契约,因此会计准则是具有经济后果的。这直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作为社会利益相关者经管责任落实、经济利益分割、经济资源配置愿望与诉求集中体现的基本规则与制度安排,会计准则的制定也自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法定使用者和非法定使用者。会计信息法定使用者主要指股东和债权人。股东是公司最终产权的所有者,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有者将自己的公司财产委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从而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就产生了委托关系,形成了企业契约。股东支付给经营者相应的报酬,而经营者也负有保值、增值的义务。如果股东对经营者的激励存在相容现象,这就很可能引发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经营者就会利用会计准则的滞后性或漏洞实施盈余管理,操纵利润。情况严重者就是管理当局与外部监督人“合谋”提供“恶性经济后果”的会计信息,演绎财务欺诈,这最终损害股东的根本利益,使企业价值受到侵蚀,直接影响股东当期收益,债权人很可能血本无归。更糟的是,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出现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独立财权的丧失将导致股东作为所有者名存实亡,股东将面临灭顶之灾。这是“恶性经济后果”的极端表现。由于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物品,在会计提供会计信息时,不仅法定使用者会获取信息。而且他的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雇员、中介机构、媒体等非法定使用者也可无代价地获取信息。这些非法定使用者也可能是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也会影响他们的投资、信贷决策。而另一方面,报告公司为了获得良好的市场形象,可能选择使财务报告更“漂亮”的经济行为。这些影响的直接结果是可能有一部分人受益,另—部分人受损,而这种漂亮的经济行为是以会计准则的人为扭曲企业实际经营业绩为前提的。这从侧面反映了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性质。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必然带来广泛的经济后果,产生十分深刻的经济影响。会计作为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它的作用是通过对外传播和披露来发挥的。因此,新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自然成为首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于证券市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而言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增加了新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领域,从披露的内容上看这种变化主要来源于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运用。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将引起一些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披露形式上的变化。本文将重点研究新会计准则中新增的公允价值计量对信息披露内容,以及由于新会计准则修订后引起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两个领域中的影响。

(二)公允价值对会计披露内容的影响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全新的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智双方充分考虑市场的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达成共识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按FASB的说法,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非清算的交易中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清偿)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定义类似,即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因此,所谓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的市场交易中,自愿的双方所达成一致的市场交易价格。实际上,公允价值与公平市场的交易价格是一致的,其本质就是市场对计量客体价值的确定。从外部条件来看,只要有公平交易,就可以有公允价值。一般来说公平交易是以活跃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所以人们往往把公允价值与活跃市场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才能运用公允价值,其实这是对公允价值的一个误解。活跃的市场可以存在公平交易,但也可以存在不公平交易。存在公平交易的市场不一定是活跃的市场,即公平交易不一定以活跃市场作为条件。公允价值的本质是公平交易,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允价值需要活跃市场”中的“公允价值”实际上是指那种“排除了现值的公允价值”。这种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定,主要存在于活跃的市场,当缺乏活跃市场这个条件时,这种“排除了现值的公允价值”就无用武之地了。这时,要解决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就得依靠现值这种比较复杂的公允价值。在活跃市场的条件下,市价容易得到,用到现值的机会就少;在不活跃的市场条件下,使用现值这种公允价值的机会相对还多些。依据现值是公允价值的一部分的概念,也就是说,在非活跃市场的条件下公允价值也是有用武之地的。

对公允价值的最大争议在于其可靠性和可计量性,尤其是将其与历史成本对比是否具有优势。历史成本由于有原始凭证作为依据,而公允价值的取得则存在很多的主观判断和不确定性因素,似乎历史成本比公允价值更易验证,但这无异于用一个人出生时的体重计量其一生中任何时候的体重。错误的关键在于将可靠性等同于可验证性。同时认为,历史成本由于能得到原始凭证的支持因而更符合可验证性的特征,进一步又将可验证性与会计信息的反映真实性等同起来,得出历史成本较公允价值更真实的结论,这是对可验证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理解,也是对可靠性的严重误解。而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无疑是较历史成本反映的信息更加如实的,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从技术角度讲,其客观性也不逊于历史成本,关键问题在于其可验证性的财务会计信息导出的结果应能由不同的独立提供者在采用相同方法的条件下,从实质中提取出来。虽然公允价值的取得存在很多主观判断和不确定性因素,这一直是阻挠公允价值得到具体运用的难题。但由于经济学、理财学对金融工具计量模型的突破,会计界在公允价值的具体技术问题上已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公允价值的运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综合来看,公允价值还是利大于弊的。

“公允价值”对会计披露的影响,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

具体来说在金融工具的披露方面,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而且是衍生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这是因为很多金融工具的交易或事项并未实际发生,不符合传统会计的计量标准,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解决这一问题。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工具将使其能在表内反映,这让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有更好的理解,也容易评价企业通过使用衍生工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根据现行会计计量模式,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仅在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这样,企业可能仅仅为了增加会计利润而进行某项交易,以此掩盖核心业务的不良业绩。而且,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应用可以使金融工具计价模式更加一致,金融工具将在相同的时点、根据相同的原则进行计量。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中须单列反映投资性房地产信息的项目,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为主导;如有活跃市场,能确定公允价值并能可靠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种模式下不计提折旧或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计人当期损益。以前上市公司拥有的物业都被计入了固定资产,因此物业的升值与否并没有体现在会计报表中。近几年物业升值迅速,因此如果上市公司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其早些年购入的投资性房地产,则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应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被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将对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子公司的债务,并会使一些隐藏的或有负债显露出来;上市公司各分部间的转移交易应当以实际交易价格为基础进行计量,转移价格的确定基础及其变更情况,应当予以披露。这一规定可以防止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此外,新准则的合并范围不包括合营企业的合并,合并方法根据不同的合并方式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目前中国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前合并对价形式上是按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而这并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尽管该公允价值也要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认,但是人为操纵因素过多地干扰了公允性的实现。因此,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合并重组一夜暴富,甩掉亏损帽子的事例屡见不鲜。新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企业滥用盈余管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双方自愿交易,讨价还价的结果,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因此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可确认购买商誉。这一规定是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市场经济发育的实际出发,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以提高企业利润的可信度。

新准则在企业合并中的变化,还体现在:1)不记录“负商誉”(或称“合并价差”),支付对价低于“公允价值”的部分,增加“当期收益”,以往,企业处置资产或股权,才带来非经常性收益;以后,非同一控制人之下的企业合并,也可能给主并方带来当期收益;2)“商誉”不再逐年摊销,而是每年做减值测试,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年度不能转回。这样的规定,其实给了企业很大的灵活性:如果注重当期收益指标,可以不做处理;如果注重现金流,可以加速减值以获取所得税递延。

债务重组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人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进入利润表。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于是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其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获得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这可能会极大地提高每股收益。

非货币性交易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交易》规定,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上述条件没有同时满足,则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准则还规定了判断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要看双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三)新准则对披露形式的影响

这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财务报告的构成上,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在保留了原准则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1)财务报表将由延续多年的“三大”变成“四大”,第四张财务报表就是在新会计准则中被“扶正”的原资产负债表的附表———股东权益变动表。按照最新颁布的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股权权益变动表的格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股东权益变动表,主要按照股东权益的组成项目列示,主要包括股本、资本公积、法定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新公司法已取消该项目)、未分配利润。而新的股东权益变动表,则是根据股东权益变动的性质,分别按照当期净利润、直接计入股东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股东投入资本和向股东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等情况分析填列。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对股东权益本年年初余额的影响,目前主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体现,很容易被投资者忽略。新的股东权益变动表则直接将上述两项列示,使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对股东权益的影响一目了然。(2)将“附表”改为“其它财务报告”,使其包含的内容更多。(3)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采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和净利润项下单独列示的方式。(4)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相应调整了财务报表格式,每股收益在利润表内列示,并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关报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动态体系。(5)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对不同企业存在各不相同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宜通过会计准则作统一规范。

为了便于监管机构的监管,《分部报告》准则进一步从披露的形式上强化了披露的要求。《分部报告》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分别根据业务的性质披露业务分部报告和地区分部报告,并将其中的一种分部方式作为主要报告形式,另一种分部方式作为次要报告形式。对于主要报告形式,企业需要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分部损益、分部资产总额和分部负债总额等信息。企业在次要分部报告中,需要披露分部收入和资产等信息。并且上市公司各分部间的转移交易应当以实际交易价格为基础计量,转移价格的确定基础及其变更情况,应当予以披露。

这些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使得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逐步完善将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这必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使用价值,增强上市公司业绩的可预测性。但由于新会计准则更强调公司的会计政策能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并赋予企业很大的调整会计政策的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投资者分析信息的难度。因此,新准则仍然无法完全杜绝上市公司虚假信息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2.

[2]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1992,11..

[3]李玉环.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论坛,2005,1.

[4]傅磊.会计信息披露与证券市场[J].管理世界,1998,2.

[5]李筱强.新准则与证券市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监管[J].上海证券报,2006.

[6]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

[7]庞碧霞.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J].事业财会,2006,3.

[8]邢丽云.浅谈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商业会计.2006,9.

[9]陈淑萍,陈颖.论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推行[J].经济论坛.2006,17.

[10]张月玲.新会计准则解读[J].会计之友,2006,9.

[11]赵小克,任静梅.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6.

[12]刘兆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审视[J].首席财务官.2006,8.

[13]李书玲.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8.

信息披露范文篇10

一、分部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按分部编报财务报告中将分部信息披露定义为:按照一个企业的分部,具体说就是按企业的不同行业和经营的不同地区编报财务资料。

首先,由于各个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利润率、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投资风险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需要有分部资料来评定一个多元化经营企业的前途和风险,按分部提供资料的目的,就是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关于从事多种经营的企业的不同行业分部和不同地区分部的规模大小、利润贡献,以及发展趋势的资料,使他们对整个企业作出更有依据的判断。

其次,由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在经营范围和内容上相差很远,根据合并报表计算的各种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即不能代表母公司的营运效果,也不能说明子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合并报表的有用性大打折扣。

再次,由于各地区的物价水平不一致,在不同通货膨胀条件下,币值也不相等,将不同币值的报表合并在一起,并不能反映各地的购买力水平;特别是在外汇市场剧烈变动时,合并报表采用单一汇率把多种货币折合成统一货币,这种折合还受汇率、利率和各国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

最后,分部报告能满足不同层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有时某些财务信息的接受者不是与整个集团有直接联系,而是与其中的某一分部有关系,所以分部报告对他们来说更为相关。他们不但需要了解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更加关心对他们有直接影响的集团中某一分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分部信息披露的基础

1997年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及格式)》(以下简称准则第二号)规定上市公司应按行业披露分部信息;而国际会计准则以行业和地区作为分部的基础,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行业分部、国外分部、出口销售分部和主要客户分部信息。笔者认为,最合适的做法应该是按行业和地区分部披露。因为从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来看,有些从事各种经营的企业集团并不是按照行业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而是按地区来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此外,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由此给各个地区分部带来的机会和风险也不相同,所以一个企业应当分别揭示不同地区的经营活动,帮助信息使用者了解各分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但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跨行业的资产重组如火如荼,主营业务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因而按行业披露资料也是十分必要的。证监会不要求按地区分类编制资料,也许是因为行业分类信息更符合我国国情,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三、分部的划分

1.行业分部的划分。国际会计准则把行业分部定义为: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的客户,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美国的定义与此类似。但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都指出:行业分部的恰当确定终究归属于管理上的判断。

在实务操作上,可以参照政府或其他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行业或产品分类。例如,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将经济活动分为17个部60个类别;国际标准产品分类将主要产品分为10个部69个大类;我国将国民经济活动分为16个大行业和87个子行业。企业在划分行业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既不能分得过细,造成信息冗余;也不能分得过粗,以至无法提供必要的信息。一般而言,企业组织上的组合,如部门、分支机构或子公司,通常是根据企业在管理上的需要来建立的,这些组合常和企业内可以确定的分部相一致,这样做便于分部资料的编报。此外,企业可以将对外报告中所划分的分部与向内部高层管理部门和董事会报告时所作的划分统一起来,以节约信息成本。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地区分部的划分。国际会计准则对地区分部下的定义是:一个企业内可以划分的,在根据企业特定情况确定的特定地区区域内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中,经营业务的各个组成部分。地区分部可以根据企业营业的地点或者销售市场确定,也可以根据这两者共同确定。美国会计准则对地区分部的界定与此相似。我国公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把地区分部表述为:公司所在的省、自治匹、直辖市,这一限制明显太狭隘。对跨国公司而言,其国外经营既可以整体作为一个分部,也可以分国别或分区域报告,其具体划分仍然依赖于管理人员的判断。

四、报告分部的确定

根据重要性原则,并不是所有的分部信息都要披露。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单独披露的分部、合并披露的分部以及可以不予披露的分部。我国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对此未作规定,准则第二号也只有行业分部的重要性判断标准。我们可以参照国际惯例完善这方面的法制规范。

1.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对分部的重要程度可以采用一定的标准,并且合理地限制分部的数目,以免过于繁杂。这些标准可以是占企业合并收入、或营业利润、或资产总额的10%。不过这些标准并不是确定编报分部信息的唯一因素。

2.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比较详细:

①对营业额、利润或可辨认资产占全公司的营业额、净收益、或总资产的10%的行业分部应当披露;

②对营业收入或可辨认资产占全公司营业收入或总资产的10%以上的国外经营分部应予披露;

③如果某一分部不符合上述条件,但管理者认为需要单独报告以提高各期报告之间的可比性时,该分部仍可予以单独报告;

④应报告分部的收入合计应占企业对外销售收入总额的75%以上,若未能达到这项要求,应加入其他分部,直到达到要求;

⑤单独报告的分部个数不应超过10个。

3.准则第二号规定“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含10%)以上的,应按行业类别披露有关数据。”笔者认为单一指标可变性强,易于操纵,管理当局容易根据需要,只披露对企业有利的信息;采用多项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保证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在确定可报告分部的界限时,有人建议采用绝对数额,也有人建议将绝对数额与相对数额相结合,即首先规定一个相对较低的百分比,然后划定一个绝对额下限。笔者认为分部的重要与否决定于分部指标在总公司指标中的权重,而不是其绝对数额的大小,因此不应采用绝对数指标。同时,为了防止信息冗余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规定分部信息的披露数量。

五、分部信息的内容

1.国际会计准则区分重要分部和次重要分部分别规定披露要求。对重要分部提出的要求非常高:企业必须揭示收益、经营成果、资产现值、负债、取得资产成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成本与折旧、每股收益、合资企业投资情况。对次重要分部则要求揭示收益、资产和取得资产的成本。

2.美国会计准则要求对各应报告部分和不单独报告的合并分部揭示如下信息:①收入,包括向外界客户的销售;分部之间的销售或转移,以及这类销售或转移的核算基础,核算基础变更的性质及其对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的影响;分部收入调节为合并损益表上的收入;

②获利能力信息,包括每个分部的营业利润或亏损;分部之间营业费用分摊方法变更的性质及对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的影响;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调节为合并损益表上的税前收益;

③可辨认资产信息,包括折旧、折耗及摊销费用总额;资本支出;按权益法计帐的投资;会计原则变更对应报告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的影响。

3.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分部信息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折扣与折让、税金及附加、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资产总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等指标。准则第二号要求企业披露行业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的上年与本年对比数。笔者认为,前者规定的内容过于宽泛,企业不易准确确定分部各数据;后者规定的过于狭窄,信息披露不充分。

结合国外的做法,笔者认为,分部信息应披露以下内容:

①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营业收益,其中营业成本要揭示共同费用的分摊方法,披露这一信息是为了防止管理当局通过分摊方法的选择,操纵分部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