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5:01:40

新企业

新企业范文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与企业相关的产物,这种产物是无形的,与企业策略、管理理念息息相关。而企业文化创新则是为了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地位,对自己原有的企业进行优化、调整,使之与新时展相适应。

一、企业文化创新与管理的关系

1.文化创新是管理的源动力

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管理而言,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动力。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创新是开展文化实践的基础,故以文化创新带动管理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指导意见。在企业发展中可创新企业的发形式,打开企业发展之路。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竞争就是一种文化的竞争,而对文化的创新则是提供企业文化竞争动力,并且能提升企业竞争地位的有利方法。

2.文化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中,其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影响巨大,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影响。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发展主要表现在优化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让员工、社会间的关系能和谐发展,并且加快企业与知识型社会的接轨,让企业的工作环境、氛围都得到改善,提升企业总体竞争力。

3.文化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影响

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这两方面的地位是相同的,两者可相互促进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可促进管理方面的创新,文化让员工思想得以凝聚,让每个员工在企业的地位都得到了提升,而这样可以大力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能让企业处在新世界中也能保持着自己的纯洁性,得到更好、更快发展。企业文化创新以及企业管理创新两者可同时进行,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文化创新对企业的影响

1.打造积极、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创新是系列的思想文化创新,包括知识方面、诚信文化、发展观、核心价值观、服务文化等等。原有的企业文化可能是比较零散的,无法将员工统一,而在创新文化下企业里的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即是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己任而不断努力前进。这种努力向上、积极的发展状态是可以让企业与员工相互影响的,企业员工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合作、交流,对其他人也能产生无形的影响,打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企业在发展中,这种正能量的文化氛围能给员工带来无尽的工作动力,用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

2.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

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理解,企业文化内涵会深深植入每一个员工思想里,这种无形的文化传输也会让员工的思想内涵更一致,让他们的思想意志始终“统一战线”。在企业发展中每个员工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其发展目标也相同,自然所前进的方向也是一致,在这样意识状态的影响下可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减少因为思想不统一而发生的问题,方便企业内的管理。

3.提升工作质量

员工的被动工作或主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效果。如果员工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完成现有的工作内容,那工作的完成质量高于被动完成的质量。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创新可以能起到积极引导员工主动完成工作任务作用,让企业管理更方便,让员工在有限时间内提升工作效率,出色完成工作。

三、加快文化创新的方法

1.提升软实力,重视文化发展与传承

对于企业而言,对文化进行创新是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企业原有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落后观念等剔除,但也要对过去仍合适现阶段发展的优秀理念继续发扬与继承,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忽略原有企业文化的科学性。并且企业可以多借用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本土化”,与自己实际情况相整合,找到一条最合适自身企业发展的道路。

2.提升文化创新实践,加快企业管理创新脚步

企业在开展文化创新时需要重视对理论的实践力度,不可过于盲目追求那些没有得到过实践的理论而盲目将发展速度看成是发展的必要产物。例如,企业在借用一些优秀的管理理论时,将这些管理运用至实践之前需要先进行一段时间观察,确保可以这些理论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实效性的,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所以,在企业文化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的优化过程中,实践是最重要的,也是不能忽略的。

3.提升总体竞争力,重视企业改革与人才培养

企业创新发展中,其无形、有形的经营方式、物质等均是企业文化的精华,这也被称之为企业的实力,并且是企业用以竞争的主要方法。当企业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依靠文化的软实力才能更好发展,并且利用文化创新实力能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国兵.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02):126-128.

[2]姜峰,乔丽平,潘健.立足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6(30):157-157.

新企业范文篇2

要一部摩托车?到重庆去准没错。重庆是全球机车的首都,全世界二分之一的摩托车由这里产出,但比生产数字更引人注目的,是重庆机车制造的运作模式,尤其是设计师、供应商及制造厂如何自行组合,形成一个富有机动性与创业精神的合作网络。

重庆的民营机车厂(如隆鑫及宗申),并没有本田或铃木等外国大型合作伙伴带来的丰厚资金及成熟设计,所以,他们创造了一个不同的商业模式,既简单又有弹性。对于供应商所提供的零组件,他们只要求重要的规格(如体积和重量),其他的细节,就由供应商自行创作。

创新专家、同时也是施乐PARC实验室前负责人的约翰·西利布朗认为,这种所谓的“地方化模组式生产”,十分成功,有助于大幅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他强调,像这样的商业模式创新,远比传统的产品或流程创新来得全面且彻底。

□中国成为全球管理创新中心

商业模式创新,正如雨后春笋般从发展中国家冒出,威胁到既有的跨国大企业。西利布朗认为,民营企业的蓬勃,显示“中国正快速崛起,成为全球的管理创新中心,各种开创性的管理技巧,多数的美国公司现在才开始领略个中奥妙。”

亚洲的崛起,彰显了推动创新的两大力量:全球化及资讯科技的普及。这两大力量的结合,使得像重庆机车制造业这种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得以产生。

另一个例子,是台湾纺织业的承包厂商所搭起的设计网络。亚洲有许多创意十足的即时生产供应商,由供应链专家(如香港的利丰集团)管理,为西方时装及消费产品公司供货。他们和日本的集团化大公司不同,日本的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是透过相互交叉持股,形成联盟关系(keiretsu),而这些亚洲公司则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合作关系。他们愿意留下来,是因为可以从中学习并获利。在某些方面,他们很像美国硅谷各厂商间灵活机敏的网络关系。

一开始,亚洲公司可能受惠于廉价劳力,但这种优势只是暂时的。印度的软件公司,一度被认为只是廉价的海外及后勤工作供应者,但现在,Infosys、Wiper及TatarConsultancyServices(TCS)等公司,已成为全球商用软件服务的佼佼者。TCS执行长劳曼多瑞说,他的公司视“创新为提高生产力的利器”。他的公司在研发上的投资已超过25年,拥有好几十项专利及著作权。TCS的“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将学校的研究室、新创公司、创投公司、大型纺织软件公司及重要客户结合起来。

创新也正在改变制药产业。运用网络合作的方式,小型生技公司正逐步超越大型制药公司。这种方式,也为一些亚洲竞争者,如Ranbaxy及DrReddy''''sLaboratories,打开一条新路。这些公司过去主要仿冒西方的专利,制造廉价的学名药。但现在,他们逐渐转向制程创新,甚至研发新药。

□“以合用为主”的创新

这些创新,很多是因应需要而来的。中国的创业家必须和得天独厚的国营企业,及跨国企业分公司竞争。这使得他们非常懂得灵机应变,以打进国际市场。相较之下,印度和全球经济的结合较不紧密,所以许多公司在一开始时,想出各种创新的方式,致力打进“金字塔底层”的消费者。例如印度太阳能先驱Selco,发现它的客户大多居住在偏远地区,因此训练当地的技师,形成服务网络,来销售、安装与维修产品,并提供小额贷款给客户。

中国和印度的发明家,大多默默无闻。但假以时日,一定有人会闻名遐迩。中国现在有四百多家公司做晶片设计,大多是“非常实际,以合用为主”的设计,他们很快就会成为国际级的创意家。在汽车业,印度的Tatar汽车即受到相当的瞩目,正在开发的“国民车”,可能彻底改变设计、制造及销售流程,以达到它的目标价格——低于3000美元。

产业的“知识组件”(knowledgecomponent)不断增加,降低了许多行业的进入障碍。不过,创新的普及化,不只让新创公司受益,也能帮助既有的大公司激发更多的创新。有些跨国企业已开始在亚洲这么做,以和当地的企业竞争。

以往,跨国企业一直以为,印度与中国消费者买不起高档的西方产品,所以要做亚洲人的生意,就是多卖廉价的次级品给他们。事实上,在印度及中国消费者的压力下,跨国企业现在开始设计较贴近当地需求的高级产品,这也使得亚洲的跨国企业,创新能力大为提升。这些跨国企业,雇用班加罗尔、北京等地的优秀工程师及设计师,密切注意当地市场的趋势及做法。他们推出的产品,不但贴近当地需求,更可以销售到世界各地。

例如,GE(通用电气)在中国的研究室,推出一种简易型的磁震造影机,售价远低于在富有国家销售的机种,GE现在计划将这种简易机型卖到全世界。Google在中国的人员,开发出问答式的“知识社群”产品“天涯问答”(Wendy),以解决当地网站内容不足的问题。今年六月,Google也将同样的产品引进了俄罗斯。

在印度拥有强大销售网络的联合利华,进一步成立“大能”(Shakily)计划,训练印度乡村妇女销售便宜、小包装的联合利华产品以维持生计。这个做法十分成功,所以联合利华跟着推出了高科技版,让那些妇女创业家开始经营零售摊,里面装设了个人电脑,村民可以租电脑来传送电子邮件,并上网搜寻对生活十分重要的资料,例如市场价格。

□“知识组件”带来显著成效

创新的“知识组件”不断增加,也为重工业带来了日益显著的成效。德国西门子公司主管软件与技术的副总裁雷厚德·阿克兹就宣称,他们经历了一场无形的电子革命:“我们的软件工程师比甲骨文及SAP还多,但外人都看不出来,因为我们的软件研发,全都内建在我们的火车、工具机及工厂自动化设备里面。”

阿克兹估计,西门子的营业额中,至少有60%含有软件。工具机的开发,更高达90%与电子及相关硬件有关。汽车业的情况也是这样,他表示,现在的BMW汽车,“其实就是一套连结不同电脑的网络。”

阿克兹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BMW新推出的Hydrogen7轿车,只要按下方向盘上的一个钮,就会立即从燃烧汽油,顺畅地转换为氢气推动。能有这样的进步,专精于资讯科技与汽车结合的BMWCarIT执行长尤里奇·魏恩曼指出,主要归功于聪明软件。其实,汽车内装置电子设备已有数十年历史,但都是各自独立的“笨系统”。现在,汽车内满是电脑网络,由聪明软件操控监管一切。新的BMW甚至能和苹果电脑的iPhone同步,也能在行车的同时,从Google下载地图及方位。

□降低进入汽车业的门槛

不断的创新,也降低了进入汽车业的门槛,新的汽车公司从各处冒出头,挑战业界的老大哥。其中之一,是将在线付费系统PayPal以15亿美元卖给eBay的艾伦·穆斯克。他的Tesla汽车公司,设计出能在4秒内将时速从零加速到60英里的电动跑车,而且最高时速可达220英里。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及超轻的碳纤车身,使得TeslaRoadsters只要充电一个晚上,就能跑200到250英里。明年,第一批大量生产的新车就可以上市。虽然价格高达10万美元,但穆斯克正在兴建新的工厂,生产只需一半价格的家庭车种。

Tesla等后起之秀崛起的另一个原因,是汽车业的许多关键智慧财产权,不再紧锁在大汽车厂里。现在,通用及福特等公司的新车制造(除引擎之外),大多外包给全球的零组件供应商,由外部的公司组装成各个“模组”。这使得新进公司可以较容易地买到他们所需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创办汽车厂的成本,已大幅降低。丰田及通用成立Lexus及钍星这两家半独立的新公司时,花了好几十亿美元,现在,后起之秀只需几亿美元。IBM研发主管保罗·宏恩相信,汽车业只是“垂直整合商业模式崩解的一个例子。过去高度整合的汽车业,现在几乎不制造任何东西了——他们变成了‘价值网’的整合者。”

□为生存,必须加快创新脚步

创新的压力之大,许多高级主管都有切身之感。为了生存,必须加快创新的速度。原因之一,是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宝洁的科技长吉尔·克罗伊研究美国消费产品的生命周期发现,从1992到2002年之间,寿命缩短了一半。他的结论是:宝洁必须让创新的速度,加快一倍。

新企业范文篇3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和飞跃。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学教授威廉·大内第一次在《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提出“企业文化”,从此拉开了全世界研究探索企业文化理论的序幕,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企业文化理论介绍到我国大约是1985年,当时除翻译出版了提出企业文化理论的一些国外源头著作外,我国部分企业管理的专家、学者开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1986年起,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向企业介绍企业文化理论,帮助企业建设和提高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别是1987年下半年后,全国各地的企业文化研讨活动日益活跃,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深圳、大连、安徽等省市先后召开了以理论界或企业界为主的研讨会。1988年11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此后山东等省市也相继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也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室。

在企业文化的实践方面,我国企业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类型。概括地讲主要有生活福利型文化、文化娱乐型文化、技术生产型文化和思想教育型文化等几种类型。(1)生活福利型文化。主要是指企业从物质生活、福利保健等方面关心职工。例如,提高个人的经济收入水平,如增加工资、奖金、津贴和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补助;建立完备的职工退休福利劳保制度;为职工提供医疗保健、方便的交通工具、丰富而价廉的食物。(2)文化娱乐型文化。指企业内部广泛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以及带有文体娱乐性质的庆典活动和传统风俗活动。例如,企业内开展的运动会、各部门之间进行的球类和棋类比赛,企业组织的假日旅游、交谊舞会、文艺演出、音乐欣赏、电影评论和故事讲演等活动。上述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进了职工相互的情感沟通。文体活动在企业的重大场合能烘托出团结、轻松、活泼的文化气氛。(3)技术生产型文化。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由企业倡导或职工自发组织的、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问题而开展的各类群众性的技术活动,如企业中进行的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技术操作表演等。此外还有提合理化建议、参与决策、自主管理、管理咨询、劳动竞赛、质量管理小组等一系列综合性、群众性的技术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生产管理水平,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4)思想教育型文化。是指企业向职工灌输文化信念、企业精神宗旨,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思想教育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观念宣传、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树立模范四个方面。观念宣传是企业对其价值观念、精神宗旨、经营原则、最高目标、传统作风、经营历史的宣传教育活动。文化教育是企业对职工的基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和政治经济形势等方面的教育活动。技术培训是企业对职工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在企业思想教育型文化中,树立企业的模范人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模范人物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和组织力量的缩影。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到在企业当中的普遍推行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与企业制度创新结合起来

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进行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形式的公司制来说,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重要方面就是文化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企业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企业制度建设和创新来进行。但是从现实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来看,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脱离,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化,没有体现出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文化”。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没有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管理,而企业管理是一种硬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软管理与硬管理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硬管理是通过管理纪律、条例来进行管理,侧重于企业中的组织因素,强调正式组织的作用,强调明确分工、职责范围、纪律、服从等。而企业文化做为一种软管理方式则侧重于企业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从激励人人手,来树立企业形象,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促进硬管理的有效实现。但是从我国企业文化建立的实践来看,一些优秀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脱离,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都是一种文化娱乐型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无非是搞一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来丰富企业职工的业余生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不紧密,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比较低。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未能有效结合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应当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为企业发展服务。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且还要走出企业,在树立形象上下功夫,为企业发展服务。例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重视名牌产品的开创与宣传;重视建立企业标识,以利于公众了解企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重视企业家形象的宣传,重视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等。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知名企业大部分都能做好这些工作,例如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就非常重视企业形象的宣传、名牌的创造与宣传、市场的开拓等。但大多数企业文化的建设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未能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未能在企业社会化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四)企业文化缺乏中国特色

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影,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要体现中国特色,就是说这种企业文化建设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要体现出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非常宝贵的思想精华,其中许多方面被日本借鉴和运用到了企业管理中,如日本人把中国的“忠”、“孝”思想运用到其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提倡员工忠于企业、为团体效忠。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实施中,日本的员工时时表现出尽忠职守、刻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不如日本,没有重视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企业文化建设没能体现出中国特色。

三、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创新的对策

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来看,企业文化总体的特征是创新不够。因此,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创新,通过创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创新的总体思路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企业制度创新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企业形象塑造、名牌产品创造与宣传、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上下功夫,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的社会化上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具体对策有:

(一)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纵观各国企业文化,无一不具有本国特色。这是由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的深刻原因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可以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但是,作为一种管理实践,却是不能超越国家民族界限的。如果把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美、日等国作一番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社会政治制度的差异,民族文化历史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等。因此,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照搬套用国外的企业文化,要在考虑了自身面对的民族文化背景、经济社会环境、经济目标、企业组织模式等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西欧、韩国等国家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创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以下特色:

1.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树立人本观念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悠久的文化传统。“企业文化建设中所提倡的种种思想,许多都可以在中国历史上找到萌芽或渊源”,特别是传统儒家学说中所强调的“天地之性人为贵”或“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与企业文化中的人本观念趋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要吸取这种关于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思想,注重人的因素,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体现社会时代特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作为群体意识体系的企业文化,必须反映出这一历史阶段改革、探索、开拓、创新的一系列新观念。“要以共同理想建设为中心,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为重点,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反映出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现代意识,如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效率观念等。这是建设我国企业文化首先要体现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3.培育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在团队生产的状况下,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凝聚力,而这些都需要团队精神来实现。因此,培育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群体意识的要求。在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职工精诚团结、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使企业成为一个协调、融洽、和谐的群体。同时,要给个人以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机会。这样,个体意识就能融汇成群体意识,从而形成团队精神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4.树立社会责任感企业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既要注重企业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坚持“合义取利”、文明经营的道德原则。讲企业道德、讲行业道德等,都应当成为我国企业群体的行为规范。

(二)以名牌产品的创造与宣传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的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产品运营阶段、资本运营阶段和品牌运营阶段。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已经进入品牌运营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要以名牌产品的创造与宣传进行企业文化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产品的总体水平不高,除了技术、工艺、装备和管理等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开发和设计投入不够。过去我们搞产品经济,面对卖方市场,许多产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自然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以及企业名牌的创造,企业形象的宣传。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内产品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强烈冲击。我们在这方面应学习日本的经验。日本企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十分重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据统计,1965~1981年日本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平均增加2111亿日元,平均增长率为182%,远远高出同期美国69%、英国73%、法国62%。日本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比率1987年度全产业平均为25%,而大企业尤为重视,本田公司为41%,松下电器为57%,日立制作所为92%,日本电器公司高达113%。”日本企业每年有上万种新设计的产品投产,他们用6个月开发新产品、进行设计活动,3个月组织生产,1个月销售。这些源源不断的新产品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为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新产品的设计是一门集现代科技、文化、艺术和管理为一体的新兴应用学科,它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文化的和艺术的角度对某种特定物质对象进行构思创造,使企业设计和生产出优质、美观、舒适和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物质文化产品,使消费者在消费物质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种文化价值高的新产品市场竞争力强,树立起了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人说,当今时代已进入产品设计的时代。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教授说:“十五年前各个公司在价格上竞争,今天在质量上竞争,明天将在设计上竞争”。如今,许多国家已把工业设计当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因此,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重视以名牌产品创造为中心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产品的设计、名牌创造和宣传都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中,创中国名牌,创国际名牌。

(三)立足于企业的制度创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建设崭新的企业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要求。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新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将面临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冲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的束缚,抛弃陈旧过时的企业管理价值观,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崭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立足于企业的制度创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确立现代企业经营价值观,以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所以,塑造企业文化必须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必须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目标以及企业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因此,重新塑造的企业文化必须体现七大意识和五大精神。七大意识是:现代意识、市场意识、人才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和经济文化一体化意识;五大精神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面向顾客的竞争精神、以人为本的团队精神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冒险精神。从而,使塑造的企业文化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企业文化一个最大特性就是个体性,强调的是“我们会成功,因为我们与众不同”。这就要求在塑造企业文化时,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技术水平、管理状况和职工素质特点,提炼和概括出反映企业特色、并为广大职工所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果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的实际,不能为企业广大职工所认同。那么,这种“企业文化”就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甚至阻碍企业生产的发展。所以,企业的实际状况决定了我们在重新塑造企业文化时,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而“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创造自己的特色。”为此必须做到:(1)积极推行相应的管理模式,以促进内外环境的沟通,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与硬管理的结合。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不可能建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内外沟通、纵横交错会给企业文化提供丰富的内容。(2)强化现代管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无论是物质层、制度层还是精神层文化,都要体贴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的观念。做到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激励人的创造热情,挖掘人的潜在能力。(3)培养和造就一代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企业家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企业职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代表,是企业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四)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来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一种管理文化或一种软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它只有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仅仅把企业文化理解为一种文化活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去搞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而与企业管理相脱离,这是毫无意义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企业文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受到企业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的制约,因而企业文化的目标有多元性。既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价值观念,又要培养职工的精神境界;既要塑造企业形象,又要培养群体竞争精神,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之中。海尔企业文化的成功设计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在企业技术进步和营销体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其企业文化,通过名牌产品的创造和宣传,推动其市场的开拓。我国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都没有象海尔一样进入到其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借鉴海尔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努力把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2.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统一性从一般意义而言,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企业发展的实际,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促进企业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有统一性,要统一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创新的案例来看,它们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中,紧紧围绕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出发点上,它们以实施名牌战略为出发点,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企业名牌产品创造的过程之中。在企业文化内容方面,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在企业管理中实施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以良好的质量和信誉在社会上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创新的特点方面,以企业文化为指导,以创名牌形象为内容,建立健全海尔的国际国内市场营销体系,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和国际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海尔产品进一步走向国际化。这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中国企业文化创新中我们要克服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相脱离的现象,努力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五)站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中国目前面临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且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中国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面对这一趋势以及这一趋势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1)在企业文化的功能创新上,要由管理手段层面向企业文化力的培育方面转化,为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服务。(2)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上,由过去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方面转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和市场创新。在企业文化内涵的创新方面,由单一的内涵向多元化的内涵转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建立一种为企业全体职工认同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同时又要有包容性,包容多元文化,使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共同为企业发展服务。(4)在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把内在的文化建设,如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观和企业精神等与企业的外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拓展到企业的产品设计、社会服务、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环境建设的多个方面,提高企业的文化附加值,把企业内在的文化素质与外在的企业形象树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胡政荣等.企业文化:现代企业之魂[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2]范周.企业文化导论[M].北京:世界文化出版社,1991.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

[5]李正赤,程春燕.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0,(1):112.

[6]左中海.日本市场经济体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7]林泽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方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新企业范文篇4

这些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提高质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的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以获得企业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有人说,企业经营是龙头、管理是基础、技术是工具,把企业分成了若干个子系统。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系统,而是把企业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机连结并高效运转,从而实现企业利益。必须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技术创新以技术进步为工具,而不等同于技术进步。但是有些人却没有搞清楚,错误地把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发明新技术等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码事。技术进步是技术概念,以技术为导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利益,追求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切中市场,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哪怕获得了诺贝尔奖项也不能算技术创新。

但都还不足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人才?技术?资源?还是资本?都不是全部加起来也还不是认为,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简称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技术、资源和资本等都不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是可流动的技术迟早要被突破,资源是可分享的资金是有限的唯有企业的灵魂是别人学不去拿不走的唯有创新力形成的竞争力是独有且长久的因此说,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力是企业组织技术创新活动并且取得技术创新成果的能力,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如何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如何培育创新力?

一、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首先要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企业领导者的事。其次,实施技术创新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切合实际地分配适宜的人、财、物资源,需要领导者进行组织和推进。因为,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必须领导者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追求经济利益、解决核心竞争力,这等大事应该由领导者亲自抓。但现实中并非如此,往往在谈到技术创新时,任务就交给了技术部门,其结果自然是流于形式和浪费人力物力。可以这样回答上述两个问题:谁的观念要创新?企业领导者;怎么创新?身体力行去实践技术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创新是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观念决定行动。观念存在于人脑之中,无形的但时刻影响着人的言行。什么人的观念要创新?怎么创新?企业领导者实践技术创新后再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以市场为导向,经营创新要求我先研究市场。市场今天要什么现在就做什么,市场明天要什么现在就储备什么。欧美国家企业的策划部门和商业工程师负责提出“做什么”管理部门和工业工程师负责提出“怎么做”企业领导者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决策,屡屡成功。巴西铌公司的商业部最初进入中国大陆的时候,先不谈商业问题,而是与钢厂进行铌铁合金化应用技术的交流,教会了许多钢厂使用铌铁合金,获得了可观的铌铁市场份额,这就是能动地影响了市场需求。可见,经营创新不仅仅是经营模式的转变,还要将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经营模式结合起来。

根据生产需要去采购物资—即供应,传统企业的经营要领是供销做买卖。工厂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即销售。这种供销式的经营模式在新中国的企业盛行几十年,目前仍然存在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模式在人们观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经营是占据市场和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技术创新活动中。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企业经营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两大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要掌握市场需求,不但要掌握现实的需求,更要捕捉潜在需求,做到洞察先机,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二是要研究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更要研究如何能动地影响市场需求,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三是要解剖自己、解剖竞争对手,发现对手优势和劣势,做到知已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参与竞争。这就要求经营与技术有机结合,但现实中,企业往往人为地将管理、经营和技术分割开来,有人搞管理,有人搞经营,有人搞技术,人马都齐全就是拢不到一块,形成不了合力。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技术创新的模式去组织企业的经济技术活动,企业的关键部位脱节所致。试想,工程师蹲在厂里不去研究市场、不去研究竞争对手,而是习惯于技术导向,搞了半天的技术进步,结果还是脱离市场的技术;经销人员不懂技术,只管推销,销售业绩稀里糊涂的好起来,又稀里糊涂的滑下去,卖不出去了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价格问题还是服务问题,搞得清楚吗?

三、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

管理的任务是解决秩序、纪律和积极性,

而调动积极性则是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管理创新要以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为核心,要建立并有效地运行三大机制:

1.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一方面,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创新,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没有产出的投入则是浪费。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就是要辩证地解决好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技术创新约束机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则落后,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技术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应纳入考核范围,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形成约束力。

新企业范文篇5

已过去的2006年是物业公司在走向市场化、行业化和规范化之路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的一年,在这个探索和尝试过程中,可以说经历是曲折艰难的,获得是喜忧相掺的,但他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却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是证明了我们的工作努力是扎实有效的、奋斗发展的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在这一年里,为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品质,为了赢得业主和商户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广大员工同志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也承受了无数的委屈,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正因为你们的付出才保证了我们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保证了我们今年各项经营指标的顺利完成。

在这一年里,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广大员工能够主动转变观念以适应社会变革,前用企业发展的思想武装自己,与公司同舟共济、勇闯难关,作为公司经理我向大家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也涌现了许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先进个人和精诚合作、齐心奋斗的先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集体,他们为了百花村物业公司“客户至上、服务第一”宗旨的切实体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其他员工学习和赶超的榜样,是物业公司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中坚力量,让我们向这些同志表示真诚的敬意!同时,希望成为先进的同志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希望在我们物业公司全体员工都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新企业范文篇6

时光如梭,转眼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岁更月替,实现了一年一个阶梯的跨越。今天的,是国际打火机安全与质量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奠定了在世界行业的地位。在资本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过去的2009年,金融风暴肆虐,经济危机深重。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上下砥砺奋进,共克时艰,逆势勇为,绩效卓著。

我们所拥有专利达565项之多,获誉“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公司技术中心获评省级优秀企业技术中心,“CR打火机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XINHAI”商标荣获“浙江出口名牌”称号;公司被授予“宁波市创业创新综合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市诚信百佳企业”、“宁波市外经先进企业”、“宁波市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等荣誉称号;公司再次被评为“慈溪市十强企业”、“慈溪市自营出口十强企业”;经慈溪市委批准,公司党总支升格成立党委。

我们的生产销售在逆境中保持平稳发展。杭州湾园区顺利投产,打火机、点火枪打入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欧盟经销商分两批应邀“打火机之旅”,从欧洲引进的世界打火机博物馆成功落户。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离不开我们人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团结奋进,离不开员工家属的默默奉献和热心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兄弟企业、合作单位的深情厚爱,离不开社会各界朋友和海内外客户的鼎力支持。借此机会,我再一次向大家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公务员之家:

金牛负重,留下厚重的印迹;玉虎张翼,鼓荡奔腾的气运。新的起点承载新的使命。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消散,前行之路仍不平坦通畅。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始终围绕“跻身世界行业前三强”的目标,持续抓好营销、研发、生产运营、管理这四方面的创新,更加注重质量管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更加注重技术改造,更加注重降本减耗,更加注重安全生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为员工成长搭建更大平台,为股民带来更好回报,为社会承担更多责任。

新企业范文篇7

回顾十二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取得的成绩,在座各位和同行业界是有目共睹的,这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归功于公司全体职工和领导共同努力,这里有很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秀职工,是你们缔造了广铝的诞生,你们的功劳将载入广铝的史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这几年来我们取得了骄傲的成果:一九九九年取得了iso质量体系认证:2006年被广州市建委评为广州推荐使用产品,并在同年我们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广铝、白云牌商标;在二00五年我们生产的铝材被国家技术监督总局评为全国首批、广州首家铝型材国家免检产品;在二00六年,广州市工商局授我公司为“重合同、守信誉”企业称号;二00六年十二月份评定我公司“广铝”、“白云”两大品牌为广州市著名商标,并且年底完成iso换版认证和方圆质量认证工作。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肯定了我们大家的成绩和多年来对工作的付出。

在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我们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求实进取的精神和稳步发展的原则,进化形成了四项基本建设项目。

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不同时期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组织架构模式管理,并且在行业中吸收了大批的行业精英加盟,也在企业内部培养,提拔出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来完善管理队伍,目前我们的管理队伍,专业水平过硬,思想觉悟高,对企业无比的忠诚,正所谓是一支呼之则来,挥之则战的精兵强将的团队,为今后企业在竞争中起到了致胜的先决条件优势。

硬件设施建设

由于我们注重企业良性健康发展,首先在原来厂房和生产线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分批增加新的设备建设,并在2005年底完成江高厂区一期建设:新增三条挤压生产线,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置了1800t、1000t、450t、台湾和我国生产的挤压机和铝棒加温,热剪切,出料牵引及成品切割的全套自动化生产系统,并且购置一条英国露达公司生产自动粉末喷粉生产线系统,增加了一条目前欧洲最流行的隔热断桥生产线。同时,根据目前建筑市场和工业用型材发展的需要,引进一整套铝合金深加工设备。至此,我公司在建筑用幕墙系统,欧标门窗系列,工业用材系列和阳极氧化表面处理,电漆表面处理、粉喷涂处理等生产加工能力完全达到国内及国际生产水平的前列,有了完善先进的硬件,让我们公司在今后的发展当中赢得了有力的保障。

生产、经营运营体系建设

在iso管理体系模式基础上,我们结合原来管理制度和经验汇编制定了一套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让产品设计、销售、生产、销后服务等一系列运作有了一套基本的模式运营,另外我们改进了信息化建设的配套,投入近百万元购置了设备和软件,让生产、销售、财务数据及时、快捷地提供给管理部门和领导,使管理更及时、高效、准确、量化。

在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程序化同时,我们采用了以奖励为主,处罚为附的手段,制定了各岗位和部门、绩效考核方案对各岗位和部门客观、真实地评价,并且能量衡每个岗位绩效及时给予奖励和计资。有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就具备了发展的动力和引力,使企业始终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能与时俱进,稳步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

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不能称为民族,没有自己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生命的企业。在世界发展历程中我国结合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公司也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出要走有广铝特色的民营企业道路,以投资者、管理者、工作者三方利益共存、共赢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制定了一套企业发展纲要,指导了全企业的一切行为准则,明确了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存在价值、企业自身发展的要素、管理准则、企业与社会成员三方的关系等。确立了行为准则,树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就使我们为企业能在茫茫商海航行中找到了目标,找到了方向,顺利地抵达胜利目的地。

今年公司工作重点会放在职工文化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上花大力气。首先我们投入专人和外请专家对我公司由管理层到后勤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的全员培训后评价和考评,对合格上岗,不合格再培训学习,直至合格上岗的原则,其目的是提高竞争力,提高素质,提高广铝的综合实力和价值。

在全员素质提高的同时,我们也注重职工的经济收入的提高,首先我们优化工作流程,配置设备和工具,在效率上提高产能和减少劳动强度,并且在经济指标上制定行之有效和绩效相适宜的考评任务,让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职工多领收入,多取报酬。

同时,也向大家提出要求:“纪律化、流程化、专业化、创新化”这一四化建设任务,在

今年企业内外形象建设、工作工艺规程执行、管理制度落实上也都有新的改进和强化实施,希望大家从精神面貌开始直到工作面貌都有质的提高。

新企业范文篇8

2005年,在各级经营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维科先后取得了与**公司合资、夺得**开发权、进军**产业、发展板块启航等振奋人心的重大突破;集团2005年各项经济指标比往年有了较大增长……这些令人欣喜和振奋的成绩证明:**公司的战略是清晰的,定位是准确的,决策是正确的;通过这些成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在这里,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更感谢一年来全体维科人的不懈努力!

诚信缔造伟业!面对集团05年良好的运营状况,**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更为远大的目标。当前,我国的经济生态系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良性的互动之中,新财经政策、WTO第三年的新竞争环境、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启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06年,**将在“创建国际一流品牌,建设中国百强企业”的进程中,在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上次第推进,演绎出浓墨重彩的一章,而留下的将是全体**人丰满的商业智慧和勤奋实干的串串足迹……

创新成就未来!变革创新、知行合一是**通向未来之路。在当前,变革创新就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的三个层面的管理体制,加大激励力度,实施企业再造与流程创新,在管理力度和管理风格上实现突破;知行合一就是针对不同的层面,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经营上慎重求实、在技术上掌握核心,真正做到战略合理、组织高效、制度完善、流程顺畅,人员精干。

新企业范文篇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结束,结束内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收制度并行的局面,建立适用内外资企业的统一税制,已是势在必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一、新所得税法的亮点之处

(一)新所得税法首次引进“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对纳税人加以区分

我国现行的内资税法以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为纳税人就地纳税,外资税法实行企业总机构汇总纳税。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个人以外的组织或实体课税,是以法人作标准确定纳税人的。实行法人税制是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更规范、科学、合理的确定企业纳税义务。因此按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新所得税法采用了“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企业。因此,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纳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新所得税法采用“登记注册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做了明确的界定。为了增强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协调,避免重复征税,新所得税法明确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二)新税法对其所涉及的税率做了更科学、合理的调整

1.统一了适中偏低的25%的税率。我国现行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均为33%,根据全国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资料测算,在现行内资税法和外资税法的实施过程中,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5%左右,内资企业高出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新所得税法实施后,内资企业所得税法定名义税率由33%降至25%,降低了8个百分点;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定名义税率也由33%降低了8个百分点,但由于一些外资企业原来可以享受24%或15%的低税率优惠,从而使法定名义税率分别上升了1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因此,内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税率必将促进统一、规范、公平竞争市场的建立。确定25%的税率,主要是考虑是对内资企业要减轻税负,对外资企业也尽可能少增加税负,同时要将财政减收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还要考虑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国家(地区)的税率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地区)平均税率为28.6%,从我国周边18个国家(地区)来看,平均税率为26.7%。所以,25%的税率在国际上属于适中偏低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与吸引外商的投资。

2.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低税率不再受地域限制。高新技术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特殊地位,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是必要的。新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高薪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重点向高科技、环保等企业倾斜。据现行所得税法,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但仅限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区外政策待遇不一致。新所得税法对高新技术企业所享受的低税率优惠,不再做地域限制,而扩大到全国范围都适用,目的是继续保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稳定和连续性,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步伐,推动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公益性捐赠扣除比例提高到12%。新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扣除。”根据现行税法3%的纳税扣除比例,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超额部分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以至于企业多捐赠却未能少纳税,这对企业参与公益性捐助的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抑制。而新税法与现行税法相比,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的纳税扣除额度提高了9个百分点,新所得税法关于慈善公益事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意在鼓励企业和社会更多参与公益性活动,为实现社会财富的更公平分配提供机制保障。

二、新所得税法的改革与实施对企业、地方财政和国民经济方面带来的影响

(一)两税统一,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1.使内资企业实力增强。内资企业即包括我国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等无外资渗入的国内企业。过去的内、外资企业的税率有差别,是为了吸引外资的历史原因,但现在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外企本来就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处于全面优势,再给予其税收上的优惠,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而言确实非常艰难。为内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非常必要。新所得税法对广大内资企业而言是个大好消息,它降低了内企的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有利于内资企业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而且也有利于树立内资企业的信心。新企业所得税法有助于实现最大的公平,让内企和外企站到同一起跑线上,税率降低后,内企能将更多的收益投入再生产和研发,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其经济收益。两税统一,给内资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将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产业升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平等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两税合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2.对外企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新企业所得税法并没有全部取消税收优惠,只是将优惠原则从过去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变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对外资企业的税负虽然有所增加,但在新所得税法实施后的一定时期内,老的外资企业还可享受过渡性照顾:既对现行所得税法规定享受15%和24%等低税率优惠的老企业可在新所得税法实施后5年内过渡到25%的税率。实际上,外资是否决定在当地投资,要看投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国际经验表明,稳定的政治环境、发展良好的经济态势、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不断完善的法制环境和政府服务等,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税收优惠只是一个方面,甚至并不一定是主要因素。例如,乌拉圭曾是世界上对外资征税最低的国家,但它对外资的吸引力并不大;美国尽管对外资企业不实行税收优惠,但过去它一直是世界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因此,我国企业所得税并轨改革不会对外资的流入产生多大影响。

(二)促使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寻求更大出路

由于中央与地方的目标并不重合,地方的GDP崇拜导致部分地方官员对地方本身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关注普遍不够。信贷优惠、劳动力廉价、土地优惠和税收优惠,是地方吸引外资催高GDP的四大法宝,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本、劳力与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扭曲与税收的扭曲。地方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虽然也改进了一些公共服务与设施,但其使用的地方所得税减免、经济开发区或其他名义的税收优惠减免,给外资超国民待遇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地方政府一旦偿到了甜头,就会形成惯性,资源也被固化在为外资服务的这一方面上,而缺少探索其他途径的积极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当前经济增长模式较为单一的重要原因。因此,新所得税法的税率并轨没有朝减免内资税率,使其享受“外资”待遇的方向改进,在事实上说明中央对地方的可持续发展的忧虑,而进一步要求地方政府以更多途径来发展地方经济。同时,新税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税率,也将使地方的经济向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从而摆脱固有的产业模式,促进地方经济的大力发展。由于新所得税法实行了总分机构汇总纳税,可能会带来部分地区税源转移问题,对税源移出地财政收入有一定影响,但随着中央的均衡力度的不断加大,转移支付的补偿机制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这一问题也会有效的解决。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

1.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目前内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不同,税负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外资企业具有较低的税率、优厚的成本费用扣除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两税合并有利于内资企业增加税后净利,大幅改善其与外资企业竞争中的不利态势,使税收环境更加公平。制定统一使用于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法,解决税收待遇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使各类企业在税负公平的条件下平等竞争,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为各类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2.调整产业结构。我国基础产业落后,农村道路、交通运输、公用事业、通讯等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亟待发展,西部需要大开发,老工业区要改造,高新技术产业薄弱呼吁社会支持,经济的发展要求产业扶持政策的登台。与之相适应,吸引外资需要向引进资金、吸纳先进技术,促进我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瓶颈产业倾斜。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将税收优惠由“区域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地区倾斜为辅”的新格局,与我国目前的产业调整方向相一致,有利于正确引导外资投向,改善基础能源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我国进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关税逐步接近最终减让水平,非关税措施即将全面取消,服务市场的开放力度迅速扩大,外资进入的地域、数量和股权份额的限制也逐步消除,内资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两税统一,使内资企业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与外资企业竞争,有利于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

3.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地域性的优惠政策,外商投资的地域主要分部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内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不公造成地区差异不断扩大,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尽管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也出台了一系列比沿海地区更为优惠的政策,但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欠佳,使其仍难以真正吸引东部地区资金向西部转移。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规范各种优惠政策,使税率优惠趋于一致,内资企业能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与外资企业展开竞争,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四)有利于遏制“假外资”等避税现象

为了防范各种避税行为,新所得税税法借鉴国际惯例,对防止关联转让定价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增加了一般反避税、防范资本弱化、防范避税地避税、核定程序和对外补征税款按照国务院规定加收利息等条款,强化了反避税手段,有利于防范和制止避税行为,维护国家利益。而目前内地企业避税措施主要是利用开曼群岛、英属维系群岛等避税地进行避税。方法之一是到避税地注册,而后以外资身份回国投资,享受三资企业税收优惠,即所谓的“反程投资”和“假外资”现象;另一种是内地企业把国内投资收入汇到避税地并注册公司,然后将这些收入按投资汇回国内,并与原企业合资从而享受三资待遇。而大量的“返程投资”企业未被纳入境外投资管理体系,形成管理真空,影响了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质量,更造成了国家税源的大量流失。因此,我国推进企业所得税的并轨,内外资企业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从源头削弱内资企业的谋惠动机,从而减少或避免“假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的威胁,增加我国的税收收入。

新企业范文篇10

一、企业科技创新的SWOT分析

1.优势。(1)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顺应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和分工专业化的新趋势,推动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率达到98.2%,高端工业产品不断涌现。目前全市拥有36家部级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3亿元。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泵业园区的泵阀产业基地、数字产业基地、泳装和新材料基地等特色基地建设均取得较大进展。企业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的47件增加到2016年的1160件,开发出了一批标志性自主创新产品以及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大型干燥机用总臂轴螺带式喂料机”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大型企业科研创新力量雄厚。K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大型企业科研具有良好的底蕴。K市的科技力量,尤其是研发人才、科研装备等科技资源,在几家大型企业中体现明显,拥有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研机构设置、研发团队构成、高级技术人才比例、大型科研设备等,软硬件条件较好,其研发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企业当中,也具备比较优势。(3)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逐步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研发服务平台发展取得一定突破,在石化装备、泵业、船舶、泳装等领域形成了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特派信息服务平台、高新区共享信息化平台等平台建设顺利推进,泳装产业基地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龙湾硅谷”项目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未来将成为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平台载体。2.劣势。K市企业多属传统产业,向现代企业转型进展缓慢,企业活力不足,存在着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意愿不强、高端人才聚集难等诸多问题。(1)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2016年,K市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分别为120.5亿元和27.4亿元,两者总量在省各市中排在最后。K市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以模仿性、渐进性创新为主,原创性、突破性创新偏少。K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力量尤其薄弱,研发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多集中在中专到本科学历,没有以硕士、博士为主的研发团队,具有高级职称的研发人员比例也极少。研发投入少,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发十分薄弱①。由于高端科研设备多数是进口装置,中小企业买不起或买不到,制约企业创新和产品升级。(2)企业创新意愿不强。虽然K市的大型企业其研发能力具备比较优势。但国有企业一直得到国家从资金到政策上的诸多优惠,很容易取得政策性资源,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获取使国有企业不需要高度关注市场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有创新的能力,但无创新的动力。高新技术企业从数量角度讲,并不理想。而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很多是围绕几个支柱产业,且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为多数。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产品结构调整意识,创新观念淡漠。在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多是在挖大企业的墙角。很多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使用上视野狭窄,企业缺乏人才培养和企业升级的战略意识。(3)高端人才聚集难。财政科技资金规模偏少。2015年,K市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5%,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7个百分点。由于待遇问题以及企业缺少科研课题,使科研人员不能才尽其用,特别缺乏技术创新人才和科研领军人才。而对于中小企业,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缺乏稳定性,而引市曾经是重要的工业城市,随着创新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后继乏力。K市必须尽快将经济发展从进高级人才需要较高的待遇,致使一些中小企业留不住人才。K市专业化人才资源供给不足,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求职者总数的0.04%;技师、高级技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占0.86%、0.21%和0.11%。企业内高级管理和研发设计人才紧缺,研发力量不足,这势必影响到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3.机会。(1)创新全球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爆发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创新要素加速流动,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区域创新体系更加系统化、平台化,更具开放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升级发展面临广阔的机遇。(2)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摆在全局最重要的位置。未来五年,国家将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重大举措。(3)“十三五”期间,K市迎来了五大发展战略机遇--“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第二轮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2016年2月,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旨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培育和催生社会发展新生力量。4.威胁。(1)工业革命对企业的要求提高。在全球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企业处于新旧产业的更替期和发展动能的转换期,新兴经济体经济引领世界新常态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果根本性转型升级没有实现,那么在未来的全球产业分工中将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2)产业竞争加剧。老工业基地是石化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的聚集地,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本、价格、服务、交货期等要素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面临同行企业激烈竞争、潜在竞争者入侵等巨大压力。(3)市场需求变化频繁。当前,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面对的是复杂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为了适应需求变化,创造新的市场,企业的主导技术面临着不断的更新换代的迫切要求。

二、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K市传统产业居多,应抓住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升级、“互联网+”等机会,通过高端链接和借势发展来弥补自身科技资源相对匮乏的劣势,抓住一切有利于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机遇,推动K市企业行稳致远、做优做强。1.挖掘潜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属于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生命力旺盛的朝阳产业,企业在产品转型过程中,应注重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实现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柔性化精细化发展、加快大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培育发展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1)挖掘现有资源加强新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鼓励有条件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围绕K市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泳装制造等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共性技术研发中心等新型产业研发组织。依托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现有资源,按照“企业主导、院所合作、政府支持”的原则,整合和建设一批面向全行业的开放式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小试中试、产品检测等公共服务。通过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柔性化精细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品牌创优+渠道创通”(四创),推进产业向高端转型升级。(2)围绕重点产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协同。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努力建立起知识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一是寻求战略合作。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技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在K市创建各类研发机构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搭建科技对接平台,发展“分享经济”、“飞地经济”。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产业链上的企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平台及机制。二是盘活要素存量。在大学、科研机构、高新区等创新要素集中地,盘活利用存量楼宇、仪器设备、闲置厂房等资源,打造虚拟空间、创客平台、创业社区等众创载体。鼓励推动K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向社会全面开放共享,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避免或减少重复购置,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2.激发活力,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让企业真正发挥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发挥,离不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鼓励引导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改变“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观念,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价值观。由于科技创新具有时效性差、创新投入与产出经常不成比例的特点,在K市的企业家中,“小富即安”和“故步自封”的价值观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但创新意识不够。政府或行业中介组织可以通过短期培训、组织一些企业家到国内外的先进地区参观考察以及举办专家讲座和“企业沙龙”等多种形式,开拓企业经营者的眼界,帮助他们更新思维和理念,提升承担科技创新风险的魄力和能力。3.强化支撑,构建创新人才供给机制。创新理念本质上是“人本理念”,“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是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的支撑要素。因此,科学搭建人才政策体系,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培育紧缺适用人才,引进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是发展K市创新型经济根本点和立足点。(1)打造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政府应积极构建与产业升级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形成一套有效的产业人才培养及供给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优秀创新团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的科技人员发挥创新骨干作用,建立创新团队,引领全市科技创新。大力实施“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广泛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能大赛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职工科技素质。(2)打造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引进大型产业项目,造就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实现项目吸附人才、人才支撑项目的良性循环,为科技人才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支持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导和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要特别重视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技术寻求型的对外投资,通过独资、并购、合资、参股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吸收技术溢出、适应目标市场、不断推进技术研发的国际化。在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设立海外孵化基地,就地利用海外人才,带土移植引进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形成境内境外联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谋求高层次的技术合作和引进。大力引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海外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海外高级工程师和科技创新团队。(3)健全科技人才奖励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和兼职。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②,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继续坚持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有效方式对于服务企业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采取优先晋升职务职称等奖励措施,改革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为科技研究人员营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6(17):1-2.

[2]赵志耘.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软科学,201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