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十篇

时间:2023-09-04 17:12:54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1

关键词:税法;教学方法;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14-02

《税法》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也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之中,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税制改革,税法的变化和企业对税务工作的重视都对税法课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税法课程本身讲的是法律制度,但与法学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更多注重税法的理论分析,一般不太涉及很具体的业务不同,财经类专业税法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将知识点众多、内容烦琐的税法条文应用到千变万化的经济活动中去,学习在复杂的账目中计算出应纳税额,并能够了解和掌握税收申报等方面的知识。为此,必须结合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目标,基于《税法》课程艰涩难讲、内容繁多、课时紧张的教学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做好课程教学。

一、《税法》课程的特点

1.税收相关制度法规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

税法作为国家制定用以调整税收分配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具有法学的本质特征,是逻辑严密、系统性强、语言简明严谨、内容抽象晦涩的博大体系。而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渐进式税制改革策略,又使得每年都有大量的税收文件实施与修改,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税法的变动比会计变动还快,跟固定资产修理差不多,甚而有“10年更新,5年改造,3年大修理,1年小维修”的说法,国家税务总局每月新颁布的各类税收法规或修订基本都有30多条,这些调整并不限于个别小税种的局部调整,主要税种的相关管理规定也在不断地修改完善过程之中。如作为2013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扩大试点,国家税务总局与财政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自2013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12月了《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为促进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针对企业从事研究开发活动发生的费用支出情况,制定了新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在已有政策基础上增加了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5个范围。这些税收制度法规的重大变化,必然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同时,税法内容的频繁变化,也导致现有的各类教材相对滞后,给教学带来较多困难。

2.税法内容与相关学科内容紧密关联

尽管从表面看,《税法》课程主要讲述有关税收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似乎讲解这门课程只要懂得税收的规章制度即可。但是作为社会性、专业性强的经济类法规,学习《税法》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法学知识,而且由于税收作为分配手段,涉及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各项涉税事务与经营管理活动、企业会计信息等密切相关:企业具体经营管理活动决定着企业应缴纳的税类,企业会计信息奠定了计算应纳税款的基础。因而,要想将《税法》课程讲深、讲透,并让学生能够理解吸收,需要学生具有法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课程的学习经历,特别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深刻领悟相关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只有把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于《税法》教学与学习之中,才能讲好与学好这门课程。

3.课程教学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正经历着大规模调整,表现为由一元化的精英教育迈向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因而,本科教育需要更多考虑实现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尽力缩短学校教育和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毕竟对于毕业生就业市场而言,无论是财政、税务等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更多需要的是熟悉税收业务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对《税法》教学内容的安排,包括案例分析的选择,都要强调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由于财经专业学生的实习企业或初次就业单位一般为小型企业,而在小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比会计核算更为重要,会计核算基本以按时、准确纳税为主要目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视为税务会计,这就要求财经专业的毕业生只有具备过硬的税法知识和操作能力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即不仅能够正确计算各种应纳税额,还能独立处理税务申报全过程的各项事务。

二、税法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在各种层次的财经类考试中,税法往往是单独考核科目或主要内容,因而在财经类专业教学中,《税法》课程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个院校的重视和关注,显著改进了课程的教学手段、实训方法、测试方式、教材建设等方方面面,为提升《税法》教学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与制约,却使《税法》课程教学效果普遍不佳。

1.对税收法律法规搜集整理能力的培养亟待增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一般以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但由于税收相关制度法规近年来始终处于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之中,使现有《税法》教材不可能与实际税收法律法规完全接轨,而且无论多新的教材也不可能与实际的税收法律法规完全同步;退而论之,即使教材能够与税收法规完全同步,也无法满足学生毕业后在税法常变常新的情况下处理相关涉税业务的需要。因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课程教学培养的不应是学生死记硬背法规条文的能力,而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相关基本法理的理解能力,以及跟踪、搜集、梳理不断变化的税收法律法规的能力,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丰富的方式满足工作中正确处理涉税事务的需求。

2.对纳税业务资料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亟待增强

在现有教学模式中,为了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领会相关涉税业务的处理,一般采用简化处理的方法,以抽丝剥茧的方式,直接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税法相关规定,对明白无误提出的特定事项进行税务处理,而缺乏对企业经营各个环节涉税事务的整体介绍,以及相关会计信息处理的训练。但是实际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需要了解企业经营涉及的税收相关事务,最为复杂的是对原始经营管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好这两项工作,明白企业经营活动要交什么税,并准确计算每类税收的应缴税额、清缴时间、纳税地点等,是合格财会人员的应有职责。也就是说,能够独立理解并整理企业经营管理信息资料,发现税法规定的应税项目并进行正确的税务处理,是对合格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学生往往在面对一大堆原始凭证时却理不出头绪,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纳税业务资料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亟待增强。

3.对涉税事务实际办理能力的培养亟待增强

税收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税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工作处理技能的重要环节。然而,《税法》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却是,很少有院校会配备税收方面的专门实验(训)设施,而且大部分院校教学师资也缺乏实务教学能力和经验,可以说鲜有教师具有税收实务从业经历,课程教学不得不“重理论、轻实践”。因为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操作机会和环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特别是一般教学对税收程序法关注较少,对于增值税发票网上认证、办理税务登记、办理税种的认定、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申请、办理减免税申请、税务文书签收、税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提起等纳税申报的具体业务很少涉及,对学生办税能力、专业沟通能力的培养严重欠缺,而这些能力又都是从事实务工作所不可或缺的。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状况,直接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弱等诸多问题。

4.对税收筹划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亟待增强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在《税法》课堂教学中一般只对纳税筹划等进行浅尝辄止的讲解,而且讲授也通常以理论为主,可能时才辅之以高度简化的所谓案例,即在先学习某税种的税法规定及税额计算之后,接着学习该税种的筹划技术,缺乏综合型、接近实务环境的训练。而作为企业亟须的应用技能,合理的纳税筹划不仅能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税收负担,也能顺应税收政策的调整方向促进国家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其作为一项实践性、操作性要求都很高的业务,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的相关税法知识,也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全面深入地对具体实际业务进行分析、比较,否则纳税筹划就无从谈起。因此,脱离了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单纯就所涉及的税法知识谈纳税筹划,对于纳税筹划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可以说是无意义的。

三、《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现行《税法》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亟待改进的诸多方面,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与思考,笔者认为《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精心设计,创新启发式教学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向笔者反应要求“少讲理论知识,多讲应用型知识”,这表达了在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教模式下,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应用型知识的偏好,即学生在主观上存在着“轻理论,重应用”的趋向。但作为系统性的课程和学科来说,理论知识是教学内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税收相关制度法规处于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厘清各税种相关规定背后的立法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税收法律法规搜集整理能力,应对日后税收法规常变常新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就要尝试新的理论知识讲解方式,让学生不产生厌倦感。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通过把抽象的税法条文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便于学生对税法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有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为此,一是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考虑未来工作中有关知识利用度,根据学以致用原则,可以选择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利用频繁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种作为教学重点,或与时事结合,将当年税制改革重点融入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关注税制变化;二是科学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授课时简明扼要、提纲挈领,通过理清脉络、解析难点讲解主要知识点,通过启发思考、提供参考资料等方式将其余大部分内容交由学生自行学习、理解和总结。比如在确定增值税的销售额时,规定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额;授课时需要讲解清楚之所以这样规定,既是因为销售货物与收购货物是两个不同的业务活动,销售额与收购额不能相互抵减,也是为了严格增值税的计算征收,防止出现销售额不实、减少纳税的现象。

2.引入案例,丰富讲解教学

目前,案例教学法已在高校管理学科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在许多高校案例教学更是形成了规范化模式。《税法》课程因其极强的技术性、实践性特征,通过将授课方式由传统的单纯讲解式转变为讲解式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显著改进教学效果。例如从法系上讲,我国的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也称成文法系),各项法律以成文法为主要形式,法律结构比较完整,内容比较严谨,条款比较原则,在进行税法讲授时,对于具体条文可先以讲解方式从立法精神说起,讲解税法的内在规定性和应用问题;然后,引入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适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以感性的方式理解税法条文和应用税法条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现有的经验看,单问题案例对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是无益的。因而,案例的选用应尽量避免简单化、公式化,需要尽可能基于实践中企业经常遇到的、税务机关检查时常发现的问题,设计、筛选代表性案例进行教学,通过讲解具有实践基础的具体税收事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深入分析、思考应纳税额计算,纳税时间、地点确定,税收筹划等问题,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多措并举,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税法》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整个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提高《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一是可以尝试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税收工作的典型环境中以感性经验促进理论学习,即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与税收相关的开业登记、发票领购、防伪认证、申报纳税等具体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切身体会整个税收征管流程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并通过不断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工作实践,使学生一方面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吸收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高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是加强模拟实训教学,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根据目前各院校的会计学专业都基本设有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训)室的情况,可以考虑在其中设立税收模拟实验,如让学生按照税款缴纳的流程模拟纳税人进行具体税种的纳税申报,按照办税人员实行岗位轮换等,通过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三是鼓励税法教师到企业实践,把各种最新信息传授给学生,即建立相应机制引导、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实习,增强对涉税实务的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真实的纳税流程及其最新变化,熟悉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之道,促进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映春.税法的实践性教学分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2).

[2]李丽昕.《税法》课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的结合问题[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3]石泓,费琳,林艳,王虹.大学本科税法课程教学改革与质量优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3).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2

摘 要 在我国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按税法规定计算出应交所得税,同时按照相同的数额确认所得税费用,即采用应付税款法。本文将解读新准则,剖析新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建议。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 资产负债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一、解读新所得税会计准则

(一)广域权责发生制和资产负债观的解读

1.从权责发生制广域基础出发确认资产和负债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并与国内新颁企业所得税法相一致,都确立了以权责发生制为计价基础。可以说确认资产和负债是权责发生制得以全面应用的体现。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都作为收入总额。将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界定为取得的现金、存款、应收账款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在计算非货币形式收入时,必须按一定标准折算为确定的金额。依照实施条例,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

2.资产负债观

从利润确定角度讲,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收入和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即可确定企业的盈亏。资产计价和利润确定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从外在形式上看,由收支相抵确定企业盈亏,符合常规,更为直观。从内在实质上看,重视净资产的变化,更能够体现实物资本保全的现代会计观念。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顺应这一趋势,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而与世界所面对的资本市场需求相一致。

(二)基本概念的难点透析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中,有几个关键概念值得注意:

1.账面价值

不可将此概念简单地等同于账面余额、账面净值等旧有概念。账面价值这一语汇,在会计应用中,要与限制词“资产的”或“负债的”相联系。

2.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纳税的根脚,旨在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计税基础这一词汇,在会计应用中,不是作为独立概念使用的,也要与限制词“资产的”或“负债的”相联系,形成“定语+名词”的固定搭配形式。

3.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

(1)会计收益,又称会计所得、利润总额或税前会计利润。“会计收益,指一个期间内扣除所得税费用前的净损益。”

(2)应税收益,又称纳税所得、应税利润。在资产负债观下,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分别表示为:会计收益=期末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期初净资产的账面价值(1)应税收益=期末净资产的计税基础-期初净资产的计税基础(2)。

从(1)式来看,资产和负债的账面基础是按会计准则确认、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2)式表明,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是税法计税时归属于该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4.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资产负债表收益观的衍生概念,暂时性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从性质上讲属于时点指标。时间性差异强调差异的形成与转回,而暂时性差异强调差异的内容。

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准则中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具有很多优越性,但其在具体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能反映全部计税差异。虽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暂时性差异不仅包括所有时间性差异,还包括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但并不能反映会计与税法之间关于所得税的全部差异。此外税法中还规定对“三新”研究开发费用实行加计扣除的鼓励政策,而新会计准则并未对此作出规定。

2.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由于新准则规定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对以前年度会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这样可能会使一些会计报表产生较大的波动。如果企业的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此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就可能导致投资判断和决策的失误,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3.新所得税准则的推行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几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被采用的情况是,应付税款法最多,递延法其次,损益表债务法最少,从应付税款法或递延法直接过渡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我国会计行业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广大财务人员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推行资产负债表债债务法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过程的问题对策研究

新准则制定中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现了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化趋同,但对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各层执行者都应积极努力去解决。

1.新会计准则的政策制定者应尽快编写更加详细的会计指南来提高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降低准则的模糊性,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使准则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困难减轻,以便新准则得到更广泛的推进,使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解性更强,涵盖范围更全面。

2.企业的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应当对于新准则实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会计给予充分的关注,避免在对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时产生较大的波动,造成投资判断和决策的失误以及不必要的损失。

3.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以适应形势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财务人员不仅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还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这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在业务能力上,逐步由“单一型”向“一专多能型”转变,以适应会计现代化的需要,提高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降低准则转变成本。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7.

[2]杨海燕.论资产负债观的确立.经济师.2007.2.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3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第一堂课时,先利用多媒体放一小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生活当中税收无处不在,与我们以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接下来提出问题:摸拟一个企业,根据经营业务分析该企业应纳的主要税种有哪些?让全班分成8组,每组摸拟一个企业,经营业务自定,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让学生自己简单阅读教材、讨论。使学生对该门课有一个系统、简单的认识,为后面学习具体税种作准备。紧接着让每组派代表上台简单陈述,每组发言后其他小组可就相关问题要求发言小组回答。学生通过该活动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该活动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不要怕回答错,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的兴趣和热情。发言及回答问题后由其他7组同学委派评分员评分,第一堂课教师不参予评分,由学生互评,教师把各组案例收集待以后讲授具体税种时再进一步分析。第一堂课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一定能学好这门课。该方法在09、10、11级会计电算化专业应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因材施教,突出教学重点,主次分明讲授

    我国现行税收法律体系有20多个税种,几乎覆盖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在中职《税务会计》教学过程中,课本介绍的税种也有10多个,其中有些税种如土地增值税等,对于十多岁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根本就没听说过,且课本内容难度较大。笔者在08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面面俱到,逐个介绍各税种的构成要素,如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目、税率、税额计算、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等内容,再介绍各税种的计算方法和账务处理,这样必然导致课时紧张,内容繁琐,主次不明,甚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09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授课开始,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本着够用、实用原则,突出重点,对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部分内容作重点详细讲解,在课时分配上有所侧重,对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则作适当讲解。主次分明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有利于学习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

    三、结合案例,联系实际,积极开展案例教学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税务会计》课程,如果仅局限于税收法律知识和会计知识的介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运用案例教学,采用仿真度较高的典型性事件,联系生活实际,使抽象的知识理论变得具体,使枯燥、乏味的税收规定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讲授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时,可根据部分学生到蜂星通信、易初莲花实习等具体情况,借用手机“买一送一”、“以旧换新”等业务开展增值税业务的学习,使学生在通俗易懂的案例中学到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案例的趣味性、连贯性、综合性。要考虑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及理解能力,尽量使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将知识点融入案例,采用具体化通俗化的业务。在设计案例时,从单一税种的案例教学,到多税种结合的综合性案例教学,业务层层递进,从而建立一个较完整的税收案例教学体系。例如,某服装厂销售服装涉及增值税一般销售账务处理,用服装作为福利发给职工涉及增值税视同销售账务处理。当服装厂换成化妆厂销售化妆品时该业务既涉及增值税账务处理又涉及消费税账务处理,当出租闲置厂房时又涉及营业税的账务处理。通过设计不同案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税种到多税种,让学生根据业务判断缴纳税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

    四、学科结合,开拓视野,注重财税差异对比分析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是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学习《税务会计》的。其中,《财务会计》遵循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而《税务会计》既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又要受税法的约束。当两者相抵触时,应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根据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财税结合,对不同学科交叉性知识的整合度要熟练把握,既要解决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涉税业务,又要解决企业税款核算中的会计业务,更要注重对财税差异的对比分析和纳税调整。例如在学习企业所得税的过程中,同一企业按财务制度计算的应税利润和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有差异的。由于先入为主的因素,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自觉地运用《财务会计》来解决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借用图表采用分项列示作比较的方法,并运用案例数据,以帮助学生明晰概念,理清思路,巩固知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业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税收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并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五、关注热点,活用教材,养成良好学习工作习惯

    税收属于经济学范畴,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经济业务,税收法规的变化也层出不穷。教材的更新远没有经济政策的变化来得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关心经济新政策、新法规的出台,不要一味地照搬照抄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应反映最新的经济动态和趋势,应及时更新知识,将最前沿的会计税收信息传递给学生。例如笔者在2013年6月初讲授营业税的过程中,由于广东省已于2012年11月纳入营改增试点,试点的行业则是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具体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六大服务业)。国务院也明确自2013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同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营改增扩容是一种趋势。而目前中职教材没有体现营改增的内容,如果按照教材内容讲授,我校11级会计电算化学生2014年毕业时将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此情况下,笔者及时将最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并在讲授新课前先布置学生上网搜索营改增试点行业、税率变化等内容,再通过提问学生对比新旧政策的变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注重实践、贴近生活,突出互动,积极开展实务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经验为重心”的教育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做法:1,奥飞动漫是汕头市的上市公司,我校又开设了动漫专业,很多学生对该企业较熟悉。课堂上可通过调查学生是否到奥飞动漫实习过,是否知道奥飞动漫广州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企业,是否知道所得税三年内按15%征收的情况,这样通过提问式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到企业所得税的学习中。2,针对学生刚从企业中期实习回来的具体情况,征询学生在实习期间企业是否有工资发放。在这样的征询下,学生一下子七嘴八舌讨论起来,这样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工作经验引入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种互动的教学效果。3,在讲授税款申报时,让学生通过汕头市税务局网站软件下载中心上网下载资料,体验税收申报流程。积极开展务实教学,注重生活实践,通过灵活多变的交流方式,突出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4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 日后事项 调整事项

2006年6月财政部修订并完善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出台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范围、事项类型等进行了总体规范,《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又结合案例对各种调整事项的认定及调整方法作了更进一步的解读。然而本人经过认真学习研究认为,有些案例对于调整事项的所得税调整处理存在瑕疵,其会计处理的合理性有待探讨。

一、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诉讼案件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结案的所得税调整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将该类调整事项描述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也就是说准则只把承担义务一方被证实的赔付义务确认为调整事项,而完全忽略了取得获赔权利一方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被证实的权利也应当属于调整事项。好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在本章的案例讲解中在为承担赔付义务一方进行调整处理的同时,也将获赔一方被证实的经济权利进行了调整处理,但是案例中个别调整处理并不是很合理。

为新准则的权威解读资料,应当考虑解答的全面性,还必须告诉我们该案件如果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结案应如何调整。本人认为如果该案件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结案,则承担赔付义务的甲公司不需要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65 000元,只需要继续确认新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3 000元,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3 000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 000元”,其赔款损失只能在新一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而作为取得获赔权利的乙公司则应当确认198 000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98 000元;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98 000元”,其赔款收入只能在新一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二、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的所得税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中没有提供进一步确定购入资产成本的调整案例,只以销售退回为例介绍了该类事项的调整处理。

例30—5甲公司20×7年12月20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丙企业,取得收入100 000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80 000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按应收账款的4%计提了坏账准备4 680元。20×8年1月18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按税法规定,并经税务机关批准,在应收款项余额5‰的范围内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扣除,本年度除应收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②《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P457、458

该案例分别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和汇算清缴后两种情况作了解答。如果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则甲公司有关所得税的调整分录为:

(1)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4 6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 680

(2)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 406.9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 406.95

•注:6 406.95=(100 000—80 000—117000×5‰)×33%

(3)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 351.3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 351.35

•注1 351.35=(4 680—117 000×5%o)×33%

如果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则甲公司有关所得税的调整分录为:

(1)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4 6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 680

(2)调整所得税费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 406.95

贷:所得税费用6 406.95

(3)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 351.3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 351.35

两种情况的解答极为接近,只有分录(2)稍有不同。这恰恰是最为关键的一个调整分录,是本题所得税调整的关键,即甲公司由于销售退回减少应纳税所得额20 000元(100 000元—80 000元),也应当减少纳税义务6 600元(20 000元×33%)。而如果销售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则可以直接减少资产负债表所属年度的应交税费6 600元,由于已经扣除了193.05元(117 000元×33%),所以调整分录中只需调减6 406.95元(6 600元—193.05元),并同时冲减因坏帐准备被核销而应同时核销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 351.35元[(4 680—117 000×5%o)×33%],也就说第一种情况的解答是完全正确的。而第二种情况(即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的解答就有问题了,既然甲公司在退回发生前就已经完成了资产负债表所属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那么其后由于销售退回应当减少的纳税义务只能在新的会计年度享受,就不能再直接冲减“应交税费”科目了,必须先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核算,待新的会计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加以扣除。但是所得税费用必须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资产负债表所属年度的,坚决不能直接冲减“所得税费用”科目,那根本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这样说来第二种情况解答中的分类(2)就完全错了,它既错误地冲减了资产负债表所属年度的“应交税费”科目,又错误地冲减了新会计年度的“所得税费用”。

三、结论

所得税会计处理始终是会计领域的难题之一,而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有关的所得税问题有加大了会计处理的难度,希望各种权威资料在语言描述或案例解答中尽量做到严谨精确,以避免给会计核算或会计学习形成误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2006.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5

一,做好新税法宣传贯彻工作

2009年,国家税务务总局在陆续对企业所得税政策方面的各项政策进行了完善,并且新营业税条例和实施细则2009年正式施行。特别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期间,各项新政策连续以紧急通知的方式下达。为确保汇算工作质量,税政科不管工作多忙,也要加班加点将这些政策及时进行转发,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并通知到每个基层单位。

在对纳税人的政策宣传方面,税政科先后两次组织召开企业办税人员会议,讲解新企业所得税政策,讲解新企业所得税在申报表,讲解新营业税条例的政策变化,讲解新企业所得税汇算软件的操作使用,我们税政科的职责就是要使各项税收政策及时准确得到落实,2009年这项工作我们认认真真地去做了,我们尽到了我们的职责。

二,做好2008年企业所得税汇算工作

2009年又是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第一个汇算清缴年,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地税局陆续出台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一系列配套政策税收政策的宣传落实情况直接影响汇算质量。为此,税政科结合“2009年企业税收服务年”活动,通过网络,通过税收宣传月通过培训等方式,对全体税务干部,和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了宣传贯彻,并对各项税收扣除标准的政策把握尺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和办理程序进行了宣讲,并在1-5月全部汇算期间认真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数据的抽查审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数据的录入辅导工作,保证所得税汇算数据的及时录入上报。

2009年,我们共对Xx市辖内所有正常经营的按帐征收户41户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60户企业进行了汇算,共汇算企业户数101户,其余243户均为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户,

汇算清缴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总计477.8万,调整减少所得额55万,调整增加项目主要是业务招待费超支310万、多提工资未支部分23万、多列经营无关费用85.8万、不合法原始凭证入帐76万,资本性支出39万等问题。

2009年,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22户,其中小型微利企业减免19户,减免税额3万元;残疾人加计扣除2户,扣除金额15万元减免税收4万元;2户粮食储备企业补贴收入减免收入额12万元,减免税额3万元,总计减免所得税近10万元。审批资产损失1户,损失额6.7万元。

三,加强地方各税管理,促进税收收入

2009年,在各税种管理方面,针对各税种涉及行业特点具体制定措施,强化管理。

1,流转税方面,

进一步规范建筑、房地产行业的日常管理。一是进一步健全跟踪台帐制度,将所有较大规模的工程项目纳入台帐管理,对工程完税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进一步健全部门信息沟通机制,及时获取土地审批、城建规划等基础信息,掌握工作主动权。三是建立工程项目巡查责任制,及时将新开工项目纳入台帐管理。

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备案制度,将建筑、房地产行业项目纳入“电子动态管理图”实行监控管理,随时掌握项目进展和纳税情况。

努力将教育劳务单位纳入税收管理,2009年共教育劳务单位共办证户,补税13万多元。

在资源税征收管理中,继续推行“政府主导、地税主管、部门配合、综合治理”的综合治税模式,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2,所得税管理方面,

主要做好2009年度的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申报工作和积极推广个人所得税全员申报管理,及加强长亏低零申报所得税管理。

2009年度的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申报工作难度很大,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2008年Xx市重点企业的个人收入也很受影响,出于对企业未来效益的不良预期,几个企业都取消了年度分红,仅此一项就比去年减少申报人数8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两年来的个人申报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比对分析,确定工作重点,通过有针对性地辅导宣传,挖掘申报增长点。截止2009年3月底共完成年所得12万以上个人申报人数20个。

Xx市地税局上半年全面推行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1.2版,实现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管理。扣缴义务人系统年底上线率要达到100%,目前该项工作正进行中,我上半年我们已对全市所有个税扣缴义务人进行宣传发动,发放了宣传品,并和联通公司一道对全市扣缴义务人进行了软件安装使用有关方面的培训,与联通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沟通方式。

2009年,我局全年已在户纳税企业中成功推行个人所得税全员电子申报。

我局根据《Xx市地税局、Xx市国税局关于加强长亏、低零申报企业所得税管理暂行办法的》的规定,结合Xx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Xx市地税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着重强调了税务稽查对企业征收方式的鉴定工作上的发言权,稽查毕竟在调查取证,审核处理,案卷管理上有一套比较正规的操作程序,并且执行的很规范,又能置身事外,能起到很好的公平监督作用,在我们已经形成的方案中,对低于预警值的企业,规定必须经过评估和稽查两道程序,相关结论吻合后才审批按帐征收。

3,财产行为税方面,

主要是联合国税、土地、建设、房管等部门互通信息,形成全市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综合治税格局。二是针对车船税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公安、地税、保险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出了“政府协调、保险代扣、交警查验”的车船税征管模式。三是在房产税征收方面,通过与房管、建设等部门加强合作,及时掌握房屋登记、租赁的各种信息,切实把握纳税人的变更情况。四是按照“全面清理、分工合作、规范管理”的原则,政府先后出台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专项清理整治的通知》、《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房屋租赁业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城镇土地使用税集中清理整治和房屋租赁业税收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规犯核定征收范围,正确执行税收政策,促进印花税税收收入。

加强两税比对工作,通过调取国税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入库情况,和地税征收城建税附加进行详细比对,查找城建税征收漏洞,加强城建税的征收和管理。

四,做好税收执法责任制的监督服务工作

1,税政科2009年通过对基层各个税收执法岗位的认真梳理和归纳,我们将每个基层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进行了总和,一方面在征管系统中的执法流程上配置到位,另方面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一般人员与所长签,所长与局长签。责任到人,职责到岗、具体到每一项工作,使每一个税收执法人员都熟悉自己在什么岗位,具体负责那些工作,熟悉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防止出现税收执法程序错误。

2,税政科2009年通过召开税收执法工作会议的形式,对税收执法责任制规定的主要税收业务的执法流程及性详细讲解,并对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评,通过介绍经验的形式达到共同提高,另外通过短信平台,对税收征管各个时期容易出现的税收执法责任制问题对基层税收执法人员进行提醒服务,如针对过节集中请销假,对具体税种纳税期限的调整,对节假日纳税期限顺延等。通过提醒服务,大大减少了税收执法差错。

2009年全年,我局税收执法自动化考核正确率,在全Xx市16个单位中排第2。

五,做好2009年度营业税调查工作

2009年上级分配企业所得税调查户数17户,比2008年增加9户,填表工作繁琐,调查数据复杂,营业税户数,有大部分属核定征收户,企业财务核算数据不准确,大部分拿来的填表数据不完整,且逻辑关系混乱,为确保调查工作质量,我们认真地审核,挑拣每一个数据,理顺逻辑关系,再一户一户认真地输入软件,直到全部审核合格通过进行上报。

六,积极开张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2009年Xx市地税局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的,对列入方案内的工作项目逐项进行落实,做好各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档案资料的规范准备工作。

根据河南省地税局制定的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及有关四项配套制度的有关规定及上级局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税政科认真进行了落实,一,认真组织学习了省局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及有关四项配套制度的有关文件,并在10月中旬进行学习情况考试。

2009年,我局被Xx市地税局提名为行政复议先进单位。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6

【关键词】安全生产费;准则解释;税法扣除

安全生产费用,根据财企〔2006〕478号文件规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以及道路 交通 运输的企业以及其他 经济 组织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深入贯彻实施和扩大实施范围,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近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财会[2009]8号),其中第三条涉及“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做出了新的解释,能够较好地解决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会计处理的实际问题。

一、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费管理规定沿革

2004年5月,财政部、国家 发展 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财建[2004]119号文,要求煤矿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专门用于煤矿安全生产设施投入;2006年3月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财建[2006]180号文,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按照年度销售收入提取,列入成本,专门用于安全生产投入;2006年12月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又联合下发财企[2006]478号文,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的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煤炭开采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不执行此规定。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第十条规定:煤炭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安全费用时,应将按照国家规定标准 计算 的提取金额,借记“制造费用(提取安全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费用”科目。同时又规定,费用性支出直接冲减安全费余额;形成资产的,在转资时一次性提足折旧。

为了与《企业会计准则》相衔接,《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又对安全生产费的处理做出了的规定,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在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项下以“专项储备”。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不再从成本中列支,而是做为利润分配的一种形式。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则对安全生产费会计处理做出了最新的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专项储备”科目。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比照上述规定处理。本解释前未按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二、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

高危行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意义和作用众所周知。如果改在“利润分配”列支,除与《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有悖外,也与制订这项支持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政策的初衷相背离。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样基本和原会计处理一致,只是在计提时,原规定安全生产费应在计入生产成本的同时,确认为负债——长期应付款;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改为,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专项储备。

(一)安全生产费用的计提

计提时,借方记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贷方记入“专项储备”科目。不同于新准则讲解要求,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各项费用,应当在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项下,以“专项储备”项目单独反映,即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贷记盈余公积——专项储备;也不同于旧规定中要求安全生产费用在提取时直接记入负债,即借记制造费用——提取安全生产费用,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生产费用。新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记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而是贷方记入“专项储备”科目,“专项储备”不再为二级科目。

(二)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方面

一是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不同于新准则讲解要求企业按照安全生产费用实际使用的金额在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结转,结转金额以“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余额冲减至零为限;也不同于旧规定中在相关费用实际发生时直接冲减“长期应付款”的处理方法。二是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形成固定资产时不同于前规定要求企业应当按正常购建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在形成费用性支出时,计入当期损益。新规定中在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形成固定资产时,一次性全额计提折旧,在资产以后使用期间不再计提,并且在形成费用性支出时,也并不计入损益科目。

例1,山西某金属矿山 企业 属井下矿山,该矿山企业安全费用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提取标准井下矿山为每吨8元,原矿产量月9 000吨。2009年7月10日,经有关部门批准,购入一批需要安装用于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的安全防护设备,价款为10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元,安装过程中支付人工费20 000元,7月26日安装完成。该同类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2009年7月27日,企业另支付安全生产检查费用2 000元、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3 000元。

会计 分录处理如下:

1.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9 000×8=72 000

借:制造费用 72 000

贷:专项储备72 000

2.动用安全储备支付费用性支出2 000+3 000=5 000

借:专项储备 5 000

贷:银行存款5 000

3.动用安全储备购置安全设备等固定资产(2009年开始进项税可以抵扣)

借:在建工程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贷:银行存款117 000

4.支付安装费

借:在建工程 20 0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5.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120 000

贷:在建工程 120 000

6.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借:专项储备 120 000

贷:累计折旧 120 000

(三)注意执行时间

根据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本解释前未按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也就是说在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前,高危企业按照《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等执行的,要按照《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进行追溯调整。

三、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费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 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 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综上所述,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企业计提的安全生产费用如何处理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因此,企业在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所得税处理时,可以比照国家颁布的相关的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来进行操作。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只有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合理的并实际发生的”支出才能准予税前列支。高危行业企业按国家规定标准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虽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合理,但并未实际发生支出。在实务中,发生的安全生产支出,属于费用性的支出,直接冲减安全生产费余额;属于资本性的支出,转资时,固定资产要一次性提足折旧。企业在处理税务事项时,通常的做法是,将本年度提取的安全生产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对于费用性支出,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对于资本性支出,要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各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分年度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另外,企业还需要注意,符合规定的安全生产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所称税额抵免,是指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险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接例1,在申报纳税时将本年度提取的安全生产费72 000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填在主表的14行:纳税调整增加额(填附表三);对于费用性支出5 000元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填在主表的15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填附表三);对于资本性支出120 000元,要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各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20 000×(1-5%)/5=22 800元分年度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填在主表的15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填附表三)。若该设备符合《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条件的安全生产设备,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100 000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填在主表的28行减:抵免所得税额(填附表五)。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关于高危企业生产安全费的

规定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国际准则概念框架,均不具有负债性质,应当列入所有者权益;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要防止成本外部化。《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兼顾了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对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作了相应调整。但企业应遵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 参考 文献 】

[1]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s].国务院令512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7

尊敬的企业界朋友们、尊敬的纳税人:

大家好!欢迎各位到地税局座客。说座客,其实是礼节上的客套,从同喝朝阳水、共走朝阳路的角度讲,从共同为朝阳经济社会做贡献的角度讲,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朝阳的主人,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我们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把大家当成了朋友。正因为是朋友,朝阳地税要打开大门,让各位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朝阳地税人要敞开心扉,让大家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我们制定助推“五个一工程”工作方案,不是为了摆花架子、要政绩,而是要让38个平台里的每一个纳税人,从地税这一角度感受到朝阳人的热情与真诚,我们聘请各位做我们的廉政建设监督员,不是走走过场、做做秀,而是要真正地拜托大家,帮助我们带队伍,让我们专管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时处处受到企业的监督,促使他们循规蹈矩、遵纪守法。我觉得,这是朋友们应该做的。

全力打造“五个一工程”搭建38个平台,面向京津冀,融入京津冀,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战策,也是当前的中心工作。这38棵“梧桐树”,引来了各位“金凤凰”。但如何能在朝阳这块宝地做窝、产蛋、成长、腾飞,仅仅有了“梧桐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各个部门真心实意地、全方位的扶持和服务。

地税部门做为执法部门,也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执法和服务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并不会相互掣肘、相互矛盾,相反,却会相互促进。可以肯定地说,依法收税,是地税机关的天职,为纳税人服务也是我们的天责。我们知道地税机关和纳税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企业依法经营,创造财富,地税机关依法征收,为国家聚积财富,目的完全相同。但不容忽视的是,纳税人和地税机关的法律关系是不对称的,因为税收是有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征。同时,主动的、积极的、全方位的为纳税人创造宽松、舒适的纳税环境,让这种法律关系的不对称,变成情感上的完全对等,是税务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要履行好这个责任的开始,尤其是对于从外地来到朝阳做贡献的各位企业界朋友,更当如此。

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的手段,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十分丰富,朝阳地税就要把这些手段运用到极致,最大限度的、最深层次的为各位服务。刚才,我们的方案里,已经说的很详细。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说一些理念性的东西和各位分享。

第一,要涵养税源,不能杀鸡取卵。每年的税收任务指标,压得税务机关透不过气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切为税收任务让路”的理念。要转变这种错误理念,就是要树立实事求是的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注意倾听企业的呼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充分运用政策手段来调节。首先,要将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从优惠政策出台的那天起,就要及时传递给企业,并把以往的税收优惠政策汇编成册,印发给企业,并辅导企业运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使其真正落实到位。其次,实施纳税辅导。要帮助企业掌握好税收政策,把那些依法必须缴纳的税种税款,做好税收方面的资金预算,以防止出现滞纳金、罚款等不良情况的出现。第三,对于刚刚投资建设企业,要充分了解企业困难,尽税务机关的绵帛之力,帮助协调社会各个方面出现的其他问题,对于资金暂时确有困难的,要依法按照程序办理缓征手续。

第二,征纳关系“零距离”。我们这次设立联系点制度,其目的就是建立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直通车。这个直通车,不仅可以直通到专管员,还可以直通征收局局长,更可以直通到市局局长。直通内容是全方位的,是无限制的。无论是咨询、答疑、投诉以及解决困难,都可以通过这个直通车来进行。特别是对于专管员存在的问题,哪怕是细小的、给企业带来麻烦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直通车得到解决。这就是我们建立联系点的目的。当然,被动倾听纳税人呼声还不够,我们还要阶段性地深入到企业,面对面的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是事无巨细,问题不论大小,解决一件是一件。但前提是不给企业添乱,不打扰企业经营。市委蹇彪书记告诫我们要“亲”商,要理直气壮地和企业家交朋友,要“清”商。要身心干净的和企业家交朋友,做到心怀坦荡,情真意笃。当然,交朋友,是既要讲原则,又要讲感情的。先讲原则,后讲感悟,只有这样,感情才会长久。

第三,重管理,轻稽查。管理不是治理,不是整人,而是从税收的角度和有关税种的角度帮助企业筹划。对此,我们要研究新办法和新规则。对于38个平台里的有关收费,我们可以内部掌握一些原则办法,特别是养老保险等由于没有实施全面统筹而产生的问题,可以联合人社部门妥善解决。关于税务稽查,我们可以承诺,对于招商引资企业,一到两年内暂不立案稽查。

第四,真诚托请,帮助监督。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干部队伍通过多年的教育和培养,绝大多数都是好的。但队伍里总是有个别的人,有个别的事,存在吃拿卡要,甚至刁难企业。对此,我们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因此,我们在这里拜托各位,不要害怕打击报复。我们不会让这样的干部再去管理企业。我们要不定期的向企业发放意见调查表,以便于大家及时地向我们反馈情况。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在朝阳这块热土上经营过程中,不受到来自地税部门的任何干扰,做到心无旁鹜。

第五,整合大厅,为办理税收事项创造良好的环境。目前,国地税两家正在开展深度合作,所谓深度合作,就是合作范围无边界、合作项目无限制、合作地点更统一。我们朝阳地区正在全力打造国地税合一的纳税服务厅,使纳税人再办理纳税事项时,不再多跑路、各费事,而是一个窗口可以办两家的事,这一点,即将成为现实。同时,我们还将打造24小时自助纳税平台,纳税人可以随时到纳税服务厅办理纳税事项。

总而言之一句话,各位是朝阳人用真诚请来的客人。客人长期在此生产经营生活,逐渐就变成了主人。客人也好,主人也罢,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为朝阳的繁荣和兴旺而不懈地努力。那我们就都是朝阳人,也是 领域的人。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没有理由不成为朋友。是朋友就要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我们相信,这种合谐的、融洽的税企关系一经建立,便会瓷实,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新的阶段。

歌里说,朋友来了有好酒。但八项规定说,酒就不能再喝了,那就让我们用情感的琼浆代替美酒,滋润着我们不断前进。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8

1 “一带一路”战略介绍

我国经济开放之后,在经济发展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部分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继续开辟新市场。我国的钢铁、水泥等行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行业,这些部门尤其需要一个新的发展市场。我国“一带一路”沿线联系众多国家,利用我国自身技能、资本、资源优势,运用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将我国产能过剩的资源向外输出,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共赢的伙伴关系。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没有能够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的红利。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的西部发开发战略、中部崛起计划等对中西部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最庸,但是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仍然十分严重,运用“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发展中西部经济的潜力,改善这种不平衡现象。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推动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为落后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经济平衡发展。

1.2 税收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格局需要大幅度的提升,许多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和海外贸易之时,不能仅仅满足与产业的生产和加工。在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中,由于国际之间税收制度的差异,难免存在关于税收的争议。除此之外,在企业的国际贸易交往之中,部门企业可能存在利用利用税收协定的漏洞避税逃税的显现,对企业的合作者造成了经济损失。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税收法律政策,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保证国家税收收入,增进两国间的贸易往来。

随着 BEPS项目的落实,许多国家加速了自己国家和国际之间的税法,进一步增加恶劣企业投资的风险,此时,若是企业缺少相关税收处理的经验,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两国之间进行贸易交往时,制定完善税收协定,规避税收风险,进行积极维权。

国际之间的税收制度差异会阻碍生产要素的流动,引起国家之间的恶性税收竞争,增加税收负担,破坏税收的中立性,阻碍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定税收制度的共识,以协议形式对一些税务问题加以确认,可以抵制不良税收竞争。

1.3 税收方面为推动“一带一路”实施已做出的努力

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加快了与沿线国家谈签税收协定。2015 年,我国与印尼签署税收协定议定书和谅解备忘录,针对油气资源税问题与越南签订相关协议,与俄罗斯签署税收协定议定书。另外,我国也与一些国家如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进行了相关谈判。 除此之外,我国和其他国家为了减轻企业的境外税收负担,积极与沿线国家进行税收谈判,对税务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以更好的处理好企业之间的税收争议。为了深入协调企业之间的税收争议,处理企业处理常见问题,我国税收总局设立税收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专题网页,及时讲解关于税收的政策法规,税务工作动态,向企业详细介绍税收争议解决相关案例,配置专业人才研究分析并分国别对外投资税收指南。各地税务局也联合当地税务师事务所对企业开展培训及讲座,探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可能的税收风险及解决方案。

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及投资风险分析

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情况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制度差异较大,这多国际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涉及跨国贸易和投资之中能够,企业所得税制对资本流动影响最大。其中,从中东欧16个国家的企业所得税来分析,这些国家采用属人与属地结合原则。如立陶宛规定的税收原则较为特别,立陶宛国家规定居民纳税人需就全球收入减去常设机构收入纳税,但该常设机构需设立在欧洲经济区或与立陶宛缔结税收协定的国家内,且通过常设季候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须在常设机构设立国家缴纳企业所得说(或其他类似税收);非居民企业需就来源于立陶宛的收入以及位于立陶宛的常设机构所获得的收入纳税。12个国家规定了企业境外税收抵免方法。

2.2 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可能的税收风险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涉及国家众多,且多为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资源丰富,但局势动荡,政策缺乏稳定性,这使我国企业“走出去”到这些国家时面临着较多的风险隐患,这些风险会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的降低,加上“走出去”的企业对沿线国家经济政策、税收制度、签订的税收协定的条款等缺乏了解,对国际税收争议的解决缺乏经验,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往来。在与沿线国家的税收争议和纠纷中,最主要的问题时境外并购产生的风险。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外企的戒备,难免会设置阻碍,增加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各国对于投资并购的审查、监管制度的差异可能会让我过企业在海外并购时,由于对东道国法律的陌生而延长并购时间,增加并购财务风险。如果没有对收购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不熟悉东道国在被收购时要求的条件,则并购后的企业将面临承担被收购企业遗留的纳税义务的风险,增加企业收购成本。

3、完善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3.1 完善税收政策的目标原则及思路

在完善我国税收政策,我国要坚持税收的公平原则、讲究效率原则和互利共赢原则。税收公平原则要求我国税收部门在制定税收政策时要根据纳税人实际能力制定,坚持分担的公平性。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要制定一定经济补偿机制,做到制度制定更公平。其次,既要讲究税收政策的效率,又要节约国家资源,保证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地位。最后,“一带一路”战略中,我??要积极参与国际税收事物之中,推动改革当前的国际税收协作机制,保障双方利益。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9

关键词:需求;技能;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当前,在高校的会计专业中,税务类课程主要有税法、税务会计,纳税筹划。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应当是能够掌握税收技能,能够正确核算并进行纳税申报以及能够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但在教学中还是存在各种问题,所以有必要剖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税务知识与技能在会计类专业中的重要性

1.税务类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个核心部分

在会计专业一般会开设税法、税务会计、纳税筹划这些课程。会计专业的学生从考入大学首先就面临考取会计证。会计证从业考试中的《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里面就包含了一部分税法的内容,很多高校顺应学生的这一需求,开设了这一门课程。另外,会计人员的各级职称考式,都没离开税法的内容,比如在助理会计师的《初级经济法》,中级会计师的《经济法》,也都包含了税的内容,而且税的知识点成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还有就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税法也是必考科目。由此可见,税务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会计专业中显得越来越突出。

2.社会对税务人才的需求很紧缺

当前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制度变化很快,比如我国的营改增从2013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试点推广至全国,到当前的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2014年11月、12月关于消费税的政策进行调整;2014 年12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又出台新政策;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三证合一”。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学到当前最新的知识。通过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很多大中小型企业,这里也包含一些家族企业,他们的会计人员对当前的新的会计制度、新的税收法律政策不了解或者理解的不透彻,可想而知,他们如何高效的为企业申报税,如何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税,并且规避筹划风险。很多企业需要注入新的力量,招贤纳士,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最新的税收知识,学会纳税核算与申报,从而提高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二、高校税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税法基础知识、税的会计处理、纳税申报、纳税筹划这几个模块完全被割裂开

这些模块本应该构成一个体系,在实际中则不然,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种情况,学校税法课程由文法系教师授课,教学中只能是讲解法律条款,不能将税的法律条文,税的计算和税的会计处理结合起来,而且在税务会计开设时老师再重新讲解这些内容,就存在学时浪费。第二种情况,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够完整,仅仅开设了税务会计,课时很有限,大概在60学时左右,并且仅仅安排在了一个学期,不能形成一定的连贯性,课堂上为了追进度,只能提高速度,很多只是对法律条纹的介绍和讲解,给予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不能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在期末的考核过程中,一般闭卷考试,就是大量题目,学生应对的方法就是临考前死记硬背,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中偏离实践性,那么学生在就业中没有竞争力

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很多毕业生在刚入职时,先接触到的就是开发票,然而在学校学习时,主要侧重于税的计算,有关纳税申报流程以及各种发票,比如折扣发票、清单发票、差额发票的开具丝毫没有接触。虽然这些难度并不大,但就因为没有动手的机会,甚至连打印机都没接触过,显得适应起来就有些慢,甚至也因此不能获得就业的机会。根据我校对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发现会计专业跟其他建筑专业,机电专业比较,签约时间晚,这里面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会计专业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较高有关。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难以被企业一下就接受。如果我们在学校的教学时注重实践环节,那么就能提高就业率,也会有利于高校的会计专业的招生。

3.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紧跟税改动态,且实践经验不足

在高校,教师虽然学历都达到了硕士,博士,但实践经验不足,或者忙于科研,或者忙于上课,没有时间去企业参加实践,在教师队伍里缺乏双师型教师。另外,税的学习,本来就很枯燥,尤其是学习纳税筹划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无法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去讲解一些案例分析,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只能照本宣科。

三、几种改革措施

1.做好教学计划,建立税务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就是为了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学科知识和实践环节按一定的比例和逻辑关系顺序建立的一个知识系统。税法基本知识,税的会计处理,纳税申报、纳税筹划,不能人为的把这些课程割裂开来,课程必须全部由会计系教师担任,课程开设时间的安排要有连续性。税务知识可以安排在三个学期,大概150学时。第一阶段税法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大概60学时,此时应该是已经学了基础会计,第二阶段学习税的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 50学时(其中纳税申报安排30学时),财务会计也在同步开设或已经学完。第三阶段学习纳税筹划,40学时。纳税筹划课程有必要开设的晚一些,这门课程主要是根据税法的规定给企业涉及一些节税的方案,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精通税收政策。所以说它的专业性很强,涉及到税收学、管理学、财务学、会计学、法学等综合性的知识。教材的选用,一定慎重,三本教材最好为一套的,应当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具备一定的连贯性,又避免内容的交叉和重复性。

2.学校要创造实训条件

第一,学校应当建立专门的税务实训室,通过调研购买合适的税务软件,可以考虑航天的报税软件,当前企业应用较为广泛,也可以考虑税友集团的税务实训软件,它提供35套系统,特点是高仿真、产品全、能评分、带案例,后期维护挺不错。通过实训课程,学生可以练习发票领购,开具正常发票、清单发票、折扣发票、红字发票、差额发票,以及税的纳税申报等各环节的训练。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税务技能大赛,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师生间的学习和和对专业问题的探讨。第二,最终的课程考核方式也要改革,不能仅以最后的试卷成绩定优劣,教师应当注重实践环节,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考虑把期末试卷和实践环节两方面。

3.教师应当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税收制度变化很快,教师要关注税改动态,及时学习,参加培训,这样才能充实课堂,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修改。具体可以关注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网站。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参加企业的税务核算,纳税申报。把教师送出去,把专家请进来,跟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增加教师的实践机会。学校要重视校内外实训场所的建设,在校内按照企业的要求建立实训和工作场所,这样给教师提供更好的机会,可以和企业的税务精英一起去研究,去学习。

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纳税,我快乐!

在这春风和煦的四月,在这繁花似锦的季节,在这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的时刻,我们迎来了第21个“税收宣传月”。这是税务系统盛大的节日;这是广大纳税人喜庆的日子;这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节日。我在这大声地说“我纳税,我光荣!我纳税,我快乐!”。

纳税,真的快乐吗?请和我一起回忆一个小故事:我在读初一时,有一天半夜就被父亲叫起来,睡眼曚昽中。就听爸爸吩咐:“帮我拿起火把,我们挑粮食去仓库交农业税。”由于是小路,再加上我睡意犹存,一不小心,摔了一大跤……路程很远,到仓库时天刚蒙蒙亮。因为粮食不干,缴不了税,只好在仓库院坝里翻晒。直到第三天晚上,我和爸爸还在仓库熬夜,我当时很恼火,小声嘀咕:“交什么税嘛!这么折腾人!”尽管小声说,还是被爸爸听见了,差点被爸爸打一耳光。爸爸对什么税都认真对待,还常教育我说:“孩子,该交的税应该交,再穷也要交,不能抱怨!”

小时候的我总不明白,直到我参加工作以后,常与在地税工作的朋友聊天。我才真正地明白:税收对于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税收是祖国的血脉,税收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时,我才知道父亲的伟大!虽然他目不识丁,但对于税收却有很高的觉悟!

各位朋友,请想一想——如果没有税收,那么我们的国家将是什么样子呢? ——“国将不国”一点也不夸张吧!因为国家的一切都要靠税收来实现。说小一点,我们的家庭有老有小,都需要吃、穿、住、用、行。需要过平安、稳定的生活,这其中,没有一项能离开税收。孩子读书的学校是靠税收修建的,治病救人的医院是靠税收支撑的,村村通公路是靠税收修成的……讲大一点,国防、军队的经费开支来自税收,铁路、航空的建设投资来自税收,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来自税收,农业税的免除、农村中小学学杂费的免除、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等等,这一切,无一不靠税收,无一不是税收作出的贡献。朋友,难道我们还能说税收和我们无关吗?难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税收工作吗?难道还有什么理由不依法纳税吗?

下面我要讲的这个纳税人更让我敬佩,那是河南省鹿邑县一等伤残退伍军人樊州让,因为他在部队中执行任务时,左腿摔伤,后被高位截肢,成为了一等伤残军人,他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申请退伍还乡。他仅靠一条腿的支撑,先后卖过水果、蔬菜、也摆过地摊,不论挣钱多少,他都按时交税。有人问他:“你是伤残军人,为啥不申请享受税费减免优待?”他却说:“我是党员,身残也要给国家做贡献。”后来他又患上了肺癌, 面对自己只有一条腿又患有肺癌的病情,他是那样乐观地说:“还是那句老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造福乡亲,无愧祖国。”当听到老樊的故事时,我惭愧啊!我们每月从工资里扣除的那一点点个人所得税,算得了什么?杯水车薪啊!微不足道啊!

朋友们,以上我讲的故事虽小,但却讲述了纳税人诚信纳税;体现了“纳税光荣,偷税可耻”;弘扬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精神。所以我再自豪地说“我纳税,我光荣!我纳税,我快乐!”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关注税收、一起支持税收、一起维护税收!让我们普安的明天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范文二:促进纳税遵从,防范税务风险

各位尊敬的纳税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在这里,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共聚一堂,以“促进纳税遵从,防范税务风险”为主题,共同研讨提高税法遵从度,有效管控税务风险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一主题,谈几点认识。

一、对税务风险的认识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这几年经资本市场公开披露,或经媒体公开报道的“税务门”事件,这几个事件都是知名大企业税务风险爆发后自身蒙受巨大损失、有代表性、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实例:中国平安集团因税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导致其股价大幅波动,A股市场再融资计划受到影响;四川长虹集团虚开巨额增值税专用发票被国税部门查处,导致其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国美电器因涉嫌隐瞒销售收入被税务部门查处,遭遇空前信誉危机;谷歌在我国境内投资子公司涉嫌偷税,严重影响了其在华经营和企业形象……

由此可以看到,税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的一个“定时炸弹”,如何应对税务风险的巨大挑战,将税务风险管理到位,是纳税人面临的重大课题。而税务机关在大企业管理中也确立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提高纳税人自我遵从度的核心工作理念。让我们一起从三个方面对税务风险进行深入剖析:

(一)税务风险的基本内涵。

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三类风险,即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在企业运转中,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管控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机制,而税务风险引起重视的程度远不及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实际上,税务风险的地位与企业面临的其他各项风险同样重要,影响同样巨大,一旦管控不当,往往会造成企业自身利益的巨大损失。这种损失的直观表现是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等企业因不遵从行为而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而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企业的信誉。尤其在当前市场化条件下,很多企业上市经营、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的情况下,信息披露要求很高,税务上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商业伙伴、客户的信任度。这对企业长远利益带来的损失是无可估计、无法弥补的。

企业做投资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但这一原则并不适用于税务风险。由于税收法律法规的刚性,税务风险这根“高压线”一旦触发,给企业带来的只会是巨大的损失,而不存在所谓的收益。即便是从财务的角度上看,一些所谓的筹划和避税行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短期的利益,但这些行为一旦触犯到税法的规定,由此带来的损失却会是很多倍的放大,而且问题发现得越晚,采取措施越不及时,企业的损失就会越大。

对于企业而言,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税务管理方面出现问题而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因多缴税款或未用足税收优惠政策等而减少应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二是因主客观原因导致企业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发生偏差,受到税务机关的查处而增加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额外支出的可能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企业的整体管理架构,企业的财务核算以及税务管理水平,企业发生的各种交易行为,企业对税收政策理解方式和准确度,企业员工的税收遵从意识等等,都会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二)税务风险管理的提出背景。

税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所有企业管理者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税务机关优化纳税服务,实现管理方式变革必须解决好的一个课题。税务风险管理这一课题的提出,是与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和税收法律法规环境不断优化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企业自身的组织架构、经营规模和盈利模式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化,使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税务管理等工作变得任务更加繁重,职能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的税收政策出台,利用税法漏洞进行所谓“避税”和“筹划”的空间越来越小,纳税人遵从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纳税人必须高度重视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执行,依法合规纳税,才能保证在政策的“落地”环节不出现问题。

因此,无论是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客观需求,都要求企业将税务管理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不断提高对税收政策的遵从度,认真做好风险管控。

(三)税务风险的特点。

根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来看,税务风险的存在往往并不一定是企业的主观不遵从或者故意避税等原因造成的。有的税务风险源自企业对税收政策把握的不到位,导致对涉税事项的处理与政策的规定出现偏离;有的风险则表现为企业对税收政策调整产生的预期所带来的风险。

税务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税务风险管理体现刚性。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的特点,这是税收刚性的基本体现。对于税收刚性在税收实践中的具体要求,体现在税收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中。但归根结底,税收的刚性需要通过严格的企业遵从和税务机关的严格管理来实现。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应该认真履行法律的纳税义务,而税务机关也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进行各项管理和执法工作。一旦试图挑战这一刚性,就会带来税务风险。基于税收刚性特征,税务风险管理也必然具有刚性,而且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涉税事务的日益复杂而不断加强。在这一过程中,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为保证自身经营发展必然要筑牢的一道防线,绝不可有任何的漏洞,否则就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税务机关也会密切关注企业的税务风险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帮助企业避免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税务风险管理使税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都得到有效加强,为税收执法的公正、公平提供了又一工作平台。

第二,税务风险管理体现前瞻性。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来看,税务风险的存在,绝不仅仅是在税收的核算、申报、发票领购、涉税事项报批备案等税务管理的具体事项中,更加深层次的诱因,往往是在企业经营和发展等前端环节中。企业的重大投资、并购、重组、利润分配、关联交易,以及各类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点等种种事项,其中往往都蕴含着巨大的涉税风险。因此,税务风险的这一特征要求企业具有前瞻意识,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至企业的各项决策环节,就是在事前要做好对相关税收政策的充分研究,将税务风险管理的活动内嵌到每一重大风险事项的全过程,这是避免企业因风险遭遇损失的最好方式。

第三,税务风险管理体现收益性。一般认为,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下的一项分支性工作,税务管理只可能给企业带来管理方面的费用,而不会产生什么收益。实际上,税务风险一旦管控到位,企业将受益无穷。潜在损失的避免,是税务风险管理的直接收益;而企业在税务管理工作中积累的诚信经营、依法合规、严格风险管控等经验和做法,将沉淀为企业的一种无形的财富,如果能够运用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将为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间接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将为企业创造巨大的收益。

第四,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企业形象。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进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成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自身信用度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资本市场上各类投资者也密切关注着企业的各类信息,由此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而在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趋势下,企业的纳税情况往往被国外的投资者和经营伙伴看作是对企业实力和诚信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不能有一丝疏忽,一旦发生问题带来损失,影响企业的经营甚至生存,这个责任没有人能担得起。

二、税企共同做好税务风险防控的四个支撑点

风险管理不仅为纳税人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也为税务机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课题。无论是国家税务总局还是北京市国税局,均在近年对税务风险管理,尤其是对大企业、重点税源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多次指出,要坚持大企业管理的风险导向,防范控制税务风险,引导和帮助企业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的自我防控,以风险为导向,前移管理重心,依据企业税务风险程度,实施有差别的税收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让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为有效指导企业管控税务风险,总局也出台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从税务风险管理的总体原则、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监督和改进六个层面,为大企业、重点税源企业搭建了税务风险管理的完整框架。北京市国税局也制定了对于大企业税收风险防控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按照上级税务机关的要求,基于大量具体的实际案例,我们深刻总结了税务风险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近两年通过实践,我局确立了征纳双方共同做好税务风险管理的四大支撑点,即互信、互学、互通和共赢。

互信。是指税务机关和企业间建立起以诚信为原则,以和谐征纳关系为目标的良性关系。企业是税务风险管理的主体,企业自身的努力是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大企业已经建立起严格规范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实施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高素质从业人才,有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税务管理,提高税务风险辨别和管理能力,实现自我遵从。税务机关基于企业的实际遵从情况和法律赋予的权限,给予企业的政策辅导、风险提示等服务,是税务风险管理的外因。税企双方的风险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以诚相待,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共同掌控好风险管理的要点。

互学,即税务部门要积极向企业学习,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交互式的税收管理。由于重点税源企业往往具有经营结构和层级复杂、经营业务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涉税风险事项日益增多的特点,税务机关向企业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税务机关将税法规定与企业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提供准确的政策服务的前提;同时,税务机关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使企业参与到税收管理中来,积极邀请企业政策研讨,听取企业对政策的理解,税企共同识别政策执行的主要风险点,达成共识,这既是对税务机关工作的帮助,也是企业了解税务机关政策执行要求的有效途径。

互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明确指出纳税人有对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对纳税程序的知情权,也负有及时向税务机关提供直接涉税信息和报告其他重要涉税信息的义务。用好权利,履行好义务,都需要税务机关与企业的充分沟通和信息交流。因此,互通即税务机关主动为税企沟通交流创造良好的平台和方式,双方能够就自身掌握的信息充分开展交流,税务机关及时将政策法规执行要点、涉税管理具体规定以及关注的主要风险事项及时提示企业,企业则应将自身诉求及时反馈到税务机关。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变发现型控制为预防型控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实现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源泉控制。

共赢。通过“互信”、“互学”、“互通”,税务部门实现依法治税,纳税人实现对税收政策的自我遵从,税务风险自我管控,纳税义务有效履行,达到税企双方共赢的结果和目的。这是征纳双方都希望看到的成果,也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方向。

三、西城区国税局风险管控的主要举措

西城区国税局承载着上级税务机关和辖区内纳税人的期望,为纳税人管好风险,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全面开展税务风险管理有效举措。

制定重点税源企业风险管理指引。制定《西城区国税局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指引》,将占我局所得税税源规模95%的230余家企业纳入重点税源企业管理框架。在这一指引中,我局明确指出了重点税源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方面需要重点防控的十类风险项目,为企业确立了重点事项的风险管控标准以及税企双方需要完成的“规定动作”,使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开展重点税源企业驻厂调研。在详细研读总局《重点税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基础上,以《西城区国家税务局落实<重点税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了解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全貌;按照调研提纲,组成调研团队,深入企业了解该企业的内控制度、财会及税务核算管理方式,辅导企业提前防范税务风险,实现自我遵从。目前,我局已经开展了对中化集团、中国人寿保险股份以及部分电信行业骨干企业的调研工作。

借助中介机构对重点税源企业实施管理。我局确立了10类风险管理重点行业,选出每个行业中一到两家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税源企业作为深度管理对象,税务机关与税务中介一起参与到重点税源企业的涉税审计和汇算清缴工作中,挖掘行业涉税共性,发现涉税风险点,并从税收监管的视角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和中介的审计方案提出合理建议,在此基础上完善和推广对整个行业的管理经验。

加强重点税源企业政策执行情况风险提示。明确税务机关、纳税人和税务中介在重点税源企业管理中的法定责任,构建企业所得税涉税风险提醒机制,以《税收政策执行操作工作规范》为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的规范指引。对政策执行中发现的问题,以《重大涉税风险事项提醒问询函》的形式,向企业发函进行核实,督促企业在规定时限内自行纠正。明确不按规定执行政策,会造成由理解偏差造成的客观违法转变为明知故犯的主观违法的后果。通过对我局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重大涉税风险事项进行提示,我局已为部分重点金融企业、电力企业等及时管控风险提供了有效帮助。

(二)扎实推动税务风险管理服务工作。

我局将政策服务作为税务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核心,树立“帮助纳税人管好税务风险就是最好的纳税服务”的理念,搭建起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服务平台。

构建政策服务模式。在对税收政策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我局成立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团队,与大企业、中介机构一同研讨税收政策执行要点、口径和风险点。截至目前,我局开展了文化转制企业税收政策、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基金行业政策等多场专题政策研讨,对所得减免税、资产损失、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等10余项税收政策的执行要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深入研讨。基于我局纳税服务站这一政策服务平台,自去年以来,我局已经组织了对合并纳税企业及下属成员企业、大型商业企业、电信企业、金融企业等一系列政策培训工作,为企业指明了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增值税政策执行等方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