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1:55:08

行业监管

行业监管范文篇1

一、煤炭行业财务管理的理念

树立新观念、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保障,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的血液。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资金的运作和使用,从实质意义上谈,就是资金运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企业为主体的财务关系。树立煤炭行业财务管理理念是煤炭行业财务管理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也是煤炭行业从传统行业的模式向新兴行业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煤炭行业属于国家统一管理的行业,而来自市场的冲击力和社会的生存压力,使煤炭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正确认识和处理财务关系,可以使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认识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企业的财务活动情况和规律性,比如,企业活动中的资金是如何筹集、使用、耗费、回收和分配的,构筑企业财务循环系统的这五个环节是如何联系的。同时,还要了解财务活动的最终目的,不管是财务管理中心论,还是资金管理重点论,归根到底,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是各类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各种管理都是围绕效益来组织和进行的。

二、提高资金使用率和统一管理

煤炭行业因企业内部资金较为充裕,因此,对资金使用率的认识不到位,缺乏资金使用率的管理和资金的统一管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大的阻碍。提高资金使用率,可以使煤炭行业能够多次利用资金,发挥资金的充分性,对财务中所出现的资金缺乏问题能够有效地加以避免。

对于如何提高资金使用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合理控制资金流向,完善资金管理模式,从制度上规范资金的支出;(2)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处理和维护,固定资产在煤炭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率,而一些设备长期使用会造成老化和报废的现象,对这些老化的资产进行处理可以进行资金回收;(3)集中企业内部财务处理工作,进行有效预算和审核,降低财务工作中的中间环节,减少现金的流出。

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要从实际出发,就是指对煤炭行业中企业所运营的各项资金和项目进行统一预算和规划,统一办理各项信贷和支出业务,从整体性和全局性进行统筹管理。对企业的采购过程中各部门采购的方式应该改为统一采购,这样既可以减少采购的中间环节和隐性成本,又可以防止不法分子从采购中提取回扣和揩油的情况发生。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煤炭行业本身作为传统重工业的巨头,企业一成立就会拥有很大数量的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又是煤炭企业不可流动的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很大程度上,煤炭企业像其他重工业企业一样,并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长期处于一种闲置状态。

煤炭行业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更好地利用企业资金,对一些长期使用的设备应该进行定期维护和统计。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彻底核查和清理,建立固定资产登记档案,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还应该做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当煤炭行业引进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时,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合理性。

大型设备是固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在资产的调配方面,要做到严格的控制和约束,使资金能够使用得当、杜绝浪费、科学合理。煤炭企业是否能够合理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从本质上讲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改进之处,对大型设备的管理和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也是企业资金充分利用的体现。

四、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和数据化

目前,信息化已经渗入到各大行业的运营中,而信息化财务管理也是当今时代对煤炭行业财务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运营建立一条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从传统的人员记录到信息化的数据处理,是信息化在煤炭行业财务管理中的主要体现。煤炭行业所涉及的资金问题和数据项目较为繁琐。传统的人员记录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很容易出现差错,很小的数据错误都会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信息化数据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也降低了数据错误的发生概率,并且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和处理功能,能够更好地应对煤炭行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信息化和数据化存在着很多优势,加快了数据管理模型的构建,提高了企业效率,更好地对企业财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和纠正,为企业创造了更高的利润。同时,信息化还存在着可供查询的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以在数据库中对以往的财务数据进行查看,对一些审核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找到纰漏。而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如果需要查阅一份数据或是一份资料需要翻阅大量的账簿和目录,工作量相当大,并且会由于存储不当而无法找到原始数据。

财务管理信息化和数据化是煤炭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改革,也是将现代技术融入到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渠道,而两者的融合必定能够发挥巨大的优势和作用,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五、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行业监管范文篇2

1.利率政策

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式是明确的,即渐进、有序,原则上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明确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利率市场的起步较晚,从1996年开放同业拆借利率开始,此后又开放了银行间债券利率。2000年开放了外币利率(小额外币存款除外),2004年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至今也尚未形成基准利率体系,自然也没有简单的金融衍生工具,如期权和期货。这使得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差距。

2.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即城市商业银行不能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暂行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城市商业银行在地级以城市设定,一个城市只能设立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第二条规定,城市商业银行主要为本市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清理整顿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物。与此同时还承担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重担。城市商业银行人员素质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风险高度集中。这是监管政策明文规定城市商业银行不允许跨区经营的背景。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商行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城商行提出了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跨区域发展的要求。对此,银监会与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并达成共识,城市商业银行完全可以走出城市。2009年4月,银监会调整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准入政策。规定中小商业银行的机构发展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不再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分行和支行设定统一的营运资金要求,从而实现了基本上统一监管标准,实施同质同类监管。

3.混业经营

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最初期,我国金融业并不是分业经营的。当时,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比如,交通银行和太平洋保险就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后来金融业出现了一些混乱情况,当时一种主流的看法认为这些混乱来自于混业经营,因此就逐渐把金融业务切分开来;同时在立法上加以保证,形成了一种比较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1995年通过并于2003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相关思路

我们正处于一个金融市场迅速创新、竞争不断加剧的年代。这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业法规建设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监管部门应当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明确相关政策法律改革调整思路,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

完善调整金融市场主体关系的主导性法律制度。首当其冲的即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调整。这些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剥离不良资产,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风险控制、财务管理、薪酬激励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由于进行市场主体制度设计过程中主要按照政府意志展开改革,而未按照私法原理明确主体权利与义务,导致体制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改革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未来几年,法律需要在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出资人制度、股东权利与义务、股东行为约束、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在深刻理清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作出科学明晰的规定,在私法层面明确银行在市场中的商事主体地位,保护其自治权利,维护市场对于市场主体的选择和对于金融资源的配置。

建设开放性市场准入制度,培育多层次金融市场主体。银行业是有限持牌的行业,我国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这是完全必要和合理的。但过高的准入门槛也容易导致市场垄断,我国现有金融机构之间在服务方式上、组织构架上、经营模式上、服务对象上、产品设计上、业务流程上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同质化情况严重,供给动力不足。因此,如何实现经济的平等性是今后中国银行业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要方面。作为国际政府管理的长期趋势,放松管制对于银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金融机构的丰富可以使优质资本进入银行业,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实力;另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不同的产品,实现服务多样化,从而解决金融市场供需矛盾。

行业监管范文篇3

为全面完成“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以下简称“十小”整规)任务,巩固三年整规成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市“十小”行业长效监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政府“全面规范、长效巩固、转型发展”的要求,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帮扶鼓励为主,注重长效、加强协作,加快建立“十小”行业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县市统筹协调、部门牵头指导、乡镇具体负责、村社属地管理、业主责任落实、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构建“机制模式化、经验制度化”的长效监管体系,全面规范“十小”行业;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进“十小”行业转型发展,实现整规工作从突击、短期、治标向常态、长效、治本转变。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行业引导机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个体加盟、专业配送等新兴业态,创新“十小”行业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方式,优化结构、提升业态,推动“十小”行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打造一批有影响、辐射强的“十小”集聚区。“十小”行业生产经营主体需依法登记注册。涉及前置审批的,遵循“先证后照”原则办理。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业,要严格准入,把好源头关。各部门要定期分析“十小”行业现状,根据行业特点,加快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长效管理。

(二)建立健全帮扶激励机制。各级县(市、区)要加快改造小菜场、小客运等行业的硬件设施,提升行业服务质量;鼓励开展“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研究制订表彰奖励办法;结合“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加大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十小”行业发展状况,研究制定促进“十小”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调整有关标准规范,为“十小”行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各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指导作用,定期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基层,加强对“十小”单位的技术指导,并利用蹲点联系、咨询热线、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为“十小”经营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三)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涉及“十小”整规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和突发事件,由各县(市、区)政府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协调解决。涉及若干部门的项目审批,要进一步理顺关系,调整或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时效。各牵头部门要定期通报整规工作情况,在日常监管、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定期通报制度。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各成员单位及时按有关要求移送不属于本部门法定管辖范围的举报投诉,并做好记录。

(四)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开展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卫生、工商、质量技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及时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和经营单位标准符合性情况。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行业,应定期分析安全形势。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各牵头部门要认真记录巡查情况。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经营单位要加大监管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建立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十小”整规工作要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既要创新监管载体,围绕民生抓规范;又要纳入“平安金华”、新农村建设等载体,实施常态管理。要围绕解决“十小”行业可能出现的阶段性、突发性问题,将“十小”整规纳入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不断调整和完善“十小”行业动态数据库,“十小”经营单位信息档案要实行动态管理。

(六)建立健全培训指导机制。通过分级、分批、分类培训,实现“十小”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十小”行业业主和从业人员素质。

(七)建立健全典型示范机制。积极参加省级“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形成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先进典型。对先进典型实行定期检查评审、动态管理。各牵头部门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引导各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示范创先活动,培育一批经营规范、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示范站、点、店、户。

(八)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按照层级化责任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将“十小”行业监管工作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保证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十小”行业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未及时解决,或发生恶性质量安全事件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责任。

(九)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机制。充分利用银行、税务等监管部门的诚信系统,推进“十小”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完善信用评价标准,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完善信用等级的动态管理和结果运用机制,实行诚信公示制度,提高经营单位的诚信经营意识。

(十)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十小”整规中的作用,实行行业自律。未建立协会的“十小”行业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建行业协会。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十小”行业监管的工作格局。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巩固和延续“十小”整规成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小”行业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务求工作实效。

(二)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对“十小”行业要加强引导,尽快研究和制订行业发展措施,加快改变行业“散、小、低”等状况,推动“十小”行业优化结构、提升层次,适应经济转型与消费升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三)创新思路,建立机制。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要系统总结、提炼整规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制订相关制度;研究分析“十小”行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行业监管范文篇4

关键词:二次供水;管理水平;日常监管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城市供水压力不断增大,水质安全难以保障,市政直供的供水方式已满足不了高层住户的用水需求,需增设二次供水设施来达到相应要求。但目前,水质、水压、水量等问题造成的投诉事件日益增多,因此有效规范二次供水行业管理行为,已成为二次供水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1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现状

二次供水是指用户对供水的水量、水压等需求超过了市政公共供水管网或自建设施的供水能力,采用加压、储存等设施进行供水的一种供水方式。[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二次供水方式也已成为目前主要的供水方式。二次供水管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是民生保障的基础。因二次供水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普遍存在着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主体多元化,各方责任不明确,日常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老旧管网设施等漏失率高、安全防范等级低等问题。4部委(建城〔2015〕31号)文件中指出要将保障二次供水安全提升到改善民生和国家反恐战略的高度,拓宽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维度,提升管理能力已迫在眉睫[2]。

2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短板分析

结合西安市二次供水行业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工作实际,发现二次供水日常管理工作之所以不规范,是由于以下几点问题:

2.1前期建设问题

2.1.1二次供水前期设计不规范

设计单位未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或设计不合理,对后期二次供水设施建设造成影响[3]。比较常见的问题有:(1)泵房设置位置不合适,周围存在污染源、污染物、污水管线等或与污染源之间的距离不在安全范围内。(2)水箱进出水口设置不符合要求,进出水在同一侧,造成水流短路,形成死水区,对用水安全造成影响。(3)水箱溢流管、泄水管与排污管道等排污系统直连,没有留足适当的空气间隙,不符合卫生的要求,造成水质污染。(4)水箱顶部有排污管,一旦排污管道出现爆裂、渗漏的情况,污水就会进入生活水箱,供给居民使用,造成一定的水质安全隐患。(5)水箱四周与建筑内部结构间距不够,没有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对后期设备的维修保养造成影响[3]。(6)蓄水设施未设置通气孔,或未按照规定设置足够数量的通气孔,通气孔高差不足,管径大小不合适,造成水箱中的空气不流通,带来水质隐患。(7)未设置溢流、泄水孔,或进水管的管径大于溢流管,容易造成水箱水满溢,带来安全隐患。(8)二次供水设施没有设置独立的泵房,其供水管网、水箱(池)、水泵控制系统和管理用房等与消防供水系统、热水供水系统等混用,不仅生活用水水质不能得到保证,也容易造成后期管理混乱的情况[4]。(9)供水分区设计不合理、供水方式选用不当或水箱容积不合理,导致小区后期用水水压、水量不足,居民用水困难。

2.1.2前期建设标准低

因前期无统一的建设标准,有些建设单位为节约成本,二次供水水泵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导致投用的二次供水设施质量低,为后期运行管理带来安全隐患。如蓄水设施采用混凝土水池,二次供水的设施产品及二次供水所采用的材料、设备不符合安全及卫生要求,供水设备达不到到节能降耗的作用等[5]。

2.1.3施工过程不规范

二次供水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不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某些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甚至有些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节省空间,私改二次供水设施,私自将供水设备改换管道泵,水箱、供水设备等与原设计不符,原本设计中有的设施后期未建设安装,供水分区与原设计不符,带来安全隐患[6]。2.1.4设备落后缺位二次供水设施设备落后,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防范措施缺失、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消毒设备缺位[7]。

2.2后期管理问题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未按照工作要求进行管理,管理行为不规范、不完善,存在管理漏洞[3]。

2.2.1管理单位重视度不够

有些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对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的认可度不高,思想上不重视,没有成立专职二次供水管理机构,没有专职供管水从业人员,存在应付行为,让某些未经过体检和培训的临时工作人员违规上岗作业[8]。

2.2.2操作行为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1)水泵房环境差,水泵房内部存在污染物,未定期进行清扫、整理,有的设施管理单位甚至将厨房等废水排入水泵房,统一由排污泵抽取后排出,污染供水环境。(2)水箱“四孔”管理不规范,水箱检修孔未加锁、不严密,溢流口、泄水口、通气孔未加装防护细纱网,导致某些小动物、脏物等落入蓄水池或水箱,对水箱水质造成影响。某些犯罪分子为了报复社会,甚至向生活水箱进行投毒,造成人身伤害[9]。(3)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未按照要求对二次供水水池(箱)进行清洗消毒,有的单位1年仅清洗消毒1次,有些单位甚至多年不清洗消毒,造成微生物滋生,带来用水不安全问题。(4)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应急管理措施缺失,应对突发事件准备不足。(5)未履行相关手续投入使用,达不到使用标准,带来安全隐患。(6)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未按照规定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日维护、月维护、专项维护等),未按规定对设施进行保养。未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维修保养,或维修保养未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未建立维护工作台账[10]。(7)安全防范缺失。泵房无人值守,泵房门无锁,无关人员随意出入,监控设施缺位等。(8)为减少运行成本,私自将设备停用,造成小区用水问题。

3监督管理措施

3.1修订二次供水相关技术规范

造成二次供水诸多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二次供水行业标准的缺失和空白,因此为了提高二次供水管理水平,统一工作标准,急需修订、完善现有标准,以标准为抓手,搭建标准化管理框架,以标准来规范二次供水前期建设、后期维护管理行为,为二次供水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3.2加强二次供水监管力度

二次供水监管部门可以灵活采用日常检查、不定期巡查(电话抽查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等办法,对二次供水监督管理单位进行监督检查[11]。

3.2.1监督检查内容

(1)泵房环境泵房是否干净、整洁、无杂物,是否有除湿、防结露、保温、通风、照明等防护措施,泵房周围污染物情况。(2)设施运行情况泵、水箱、消毒设备等二次供水设施是否运行良好、水泵机组、管网、控制柜等设备是否定期维修保养。②蓄水池(箱)检修孔、通气孔、溢流管、泄水管等是否按照有关要求进行防护、管理(检修孔是否密闭加锁,通气孔、溢流孔、泄水孔是否加装防护细纱网等)。③水泵房是否加装不低于50cm的挡鼠板。④安防系统的运行情况,水泵房是否有安全防护措施(门禁、监控系统等)。(3)管理单位管理情况①设施管理单位是否配备专(兼)职人员进行水泵房管理,是否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②各项管理制度(二次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巡查检查登记制度、设施操作规章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管理制度)是否齐全;从业人员是否定期体检,具备有效期内的从业健康证。③蓄水池(箱)的清洗消毒情况,是否按照规范定期进行清洗保洁,是否有蓄水池(箱)清洗报告、水质检测报告、消毒记录等。④供管水人员对设施设备的巡查检查、发现隐患、处置隐患情况。⑤供管水人员对水泵房水质日常检测情况。

3.2.2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要求

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要熟悉工作内容,检查二次供水设施设备时,避免触电,攀爬高处时,注意做好安全防护,确保人身安全。检查中认真查看二次供水设施情况,进行信息登记,内容全面,真实、准确,无误。日常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设施管理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并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工作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现场检查和电话相结合的方式对下发整改通知的管理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并且做好记录工作,对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管理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由水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处罚。

3.3加大行业管理培训力度

定期对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讲解二次供水政策文件、法规、技术规范,就二次供水日常管理注意事项、设备运行维护、安全防护、应急工作等方面进行说明,提升行业人员工作技能,规范行业管理水平,创建沟通渠道,建立工作机制,提高管理工作质量。

3.4创新监管模式

以“互联网+二次供水监管”模式开展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上,一是完善更新二次供水设施,增设灵敏度高、便捷、高效的设备,提升工作效率。二是以科学的工作方法,科技的工作手段,高效开展二次供水监督管理工作。三是畅通群众沟通渠道,根据民生需求,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监管局面。

4结语

行业监管范文篇5

关键词:保险市场;保险监管;市场行为;诚信建设

一、我国保险监管发展的新形势

新中国商业保险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市场主体从少到多,保险产品不断丰富和增加,保费收入规模越来越大,保险员工队伍不断扩大,商业保险成功走入了千家万户。伴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做大,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行为正变得越来越不理性。不公平竞争、不正当竞争、不诚信竞争屡屡见诸报端,受到各方的指责。保险公司的外部生存环境和社会信誉正变得越来越糟糕。

“十一五”时期,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保险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稳定运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行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自我救助能力和抵御系统性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主体多元化、竞争差异化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保险集团和专业性保险公司;基本建成一个业务规模较大、市场体系完善、功能作用突出、服务领域广泛、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保险市场。

2006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保险业。关于发展保障,要求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若干意见》强调,要建立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为“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制度。在对偿付能力加大监管的今天,市场行为监管仍不能掉以轻心,它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保险监管者对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哪些是应该监管的,哪些是公司自己内部管控的行为应当作出很明确的界定。否则,将导致保险市场监管者的缺失,最终损害保险市场效率和投保人利益。但是目前保险监管中对保险市场行为重视和研究力度仍然不够,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和不诚信经营时常存在。为此,研究影响保险市场行为的因素,最终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恶性竞争是饮鸩止渴,服务提高才是治根之本

1、在保监会的重压下价格战势头有所缓解。价格战曾是恶性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对付价格战,保监会一再下发文件,对许多险种的最低保费做出限制。2006年8月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订并下发了四大项目的财产险条款费率指引,今后包括电厂、公路、地铁、楼宇在内的重大工程保险,将以不低于该费率指引标准进行承保。保监会委托保险行业协会制订指引的目的,是要改变目前重大工程保险恶性竞争,费率被严重压低以至在国际再分保市场上无法分保的局面[1].

2、商业贿赂现象叠出,保险监管力度加大。很多保险人在买保险的时候,会比较哪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更便宜,有更低的折扣;就连部分保险公司的人在谈论其他保险公司的优势时,也大谈其他保险公司的保险打的几折,给客户返多少佣金,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说的这些竞争优势都是违反保险法规定的,是典型的商业贿赂。

根据1999年2月1日财政部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规定,保险行业可以向方和经纪人给付最高不超过保费8%的手续费,且还是要扣过税款后以转账形式支付。但现实情况是,个别保险企业为了争夺这些保险方和经纪人,不断给出更高的手续费或变相提成,手续费或提成甚至达到保费的50%以上。2006年3月16日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指出治理商业贿赂将成为下一阶段保险监管专项工作,商业贿赂已经引起保监会的高度重视。

3、监管要适度,禁止恶性竞争并不意味着不要竞争。有市场就必须有竞争,否则,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是不健康的市场。为了保持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险市场需要适度的监管。为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防止保险市场失灵造成破坏,保险监管的重心应放在创造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放在对形成和保持适度竞争的格局和程度的监测上,要求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既限制竞争又不消灭竞争,既追求利润又不盲目冒险,既有风险又保障安全。

4、推进自主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关于创新与服务,要健全以保险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保险创新机制。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保险,为自主创新提供风险保障。稳步发展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促进消费增长。积极推进建筑工程、项目融资等领域的保险业务。支持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努力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人民群众需求的各类财产、人身保险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也是节约。现在大家都在提倡节约资源,在保险业,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就是节约,它可以为客户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让更多的人正确的认同保险。

三、保险市场暗流涌动,诚信建设势在必行

虽然近年来保险业在诚信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误导欺诈、拖赔欠赔等失信行为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保险业的信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方式,注重实效,逐步构建政府监管、公司内控、行业自律、社会评价和舆论监督多层次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2].

笔者在此着重指出保险中介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保险营销员。中国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部副主任吕宙指出,2005年全国保险业通过中介实现保费收人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总收人73%.未来五年,保险中介市场基本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出发点,坚持诚信专业化经营,不断提升保险中介行业社会信誉,实现保险中介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保险业又快又好做大做强做出贡献[3].初步测算,到2010年,保险专业中介公司将接近4000家,保险营销员保持150万人左右,保险机构10万余家,保险中介业务年均增长超过30%,保险中介的保费收人超过6000亿元,其中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人超过1000亿元。

据了解,保险的诚信问题主要出现在销售和理赔两个阶段。由于保险业务收入的40%以上来自营销员,而全国近147万名营销员直接面对消费者,虽然销售过程中的诚信问题影响面非常大,但保险公司由于考核机制等原因,普遍存在短视心理,希望能在短期内实现业务的快速攀升、占领市场,这使得保险公司的领导和管理者通常以保费论英雄,将那些保费收入高的业务员视为公司的骨干,给予各种奖励。不诚信不要支付成本,长此以往,不诚信反而成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负面示范。公务员之家

针对这一现状,中国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部副主任吕宙也提出过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完善中介监管的法律、法规,提高中介监管有效性。努力形成一套包括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保证金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保险信息披露制度、惩罚制度在内的完整的制度体系,加强现场和非现场的监察,严厉打击损害被保险人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总的来讲,要通过社会信用服务机构进行诚信建设,调动全社会公众进行积极监督,使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内容;要强化保险企业的诚信管理,同时还要加强保险诚信的宣传教育,树立一批讲规范、重服务、守信用的典型;要把治理从业人员失信与治理保险公司失信结合起来,加大对公司法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治理失信行为;进一步落实保险营销员持证上岗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营销员资格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认真把好行政审批关。

四、强化市场行为监管

针对保险市场行为的监管,《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市场行为监管,改进现场、非现场检查,严厉查处保险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市场行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目标的提出给保险监管指明了方向。要按照高标准、规范化的要求,严格保险市场准入,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实施分类监管,扶优限劣。健全保险业资本补充机制。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逐步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建立和完善保险监管信息系统,提高监管效率。规范行业自保、互助合作保险等保险组织形式,整顿规范行业或企业自办保险行为,并统一纳入保险监管。研究并逐步实施对保险控股(集团)公司的监管。健全保险业与其他金融行业之间的监管协调机制,防范金融风险跨行业传递,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此外,笔者认为随着保险竞争的加剧和保险信息化的发展,保险与银行、证券相互渗透的趋势正在加快,由此导致了监管交叉和监管真空问题。对此,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与银行业、证券业等监管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定期进行业务磋商,交流监管信息,解决混业经营趋势下的分业监管问题,支持保险公司拓宽业务[4].与此同时,加强与各国保险监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加入国际保险同业监管体系,通过该体系监管国内保险市场上的外资保险公司、国际保险市场上的本国保险公司以及接受本国分保业务的国外再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卉当前我国保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南金融,2005,(4):22-23

行业监管范文篇6

关键词:银行;保险;监管;整合

2018年2月,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根据方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银监会、保监会。在经济、社会、金融环境新的格局下,整合组建银保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准确领会银保监整合现实必要性和操作可行性,有利于银行业保险业监管融合,从而更好实施行业监管。

1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1.1混业经营格局已成。21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张,金融创新层见叠出,混业经营模式逐渐成形,其中银行业、保险业在多个层面、领域呈现出融合发展格局。在业务品种上,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保险业资金运用方向方式不断拓展,与银行产品交叉、同化趋势明显。人身保险公司推出的储蓄型保险与普通银行存款功能类似;投资属性的保险产品(分红险、万能寿险、投资联结险等)投向为债券、大额银行协议存款、证券投资基金、非标资产等,与银行理财功能相近。在银保合作方面,除了银行渠道代销保险产品、代支保险金的传统模式外,保单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履约保证保险等成为应用广泛的银保合作产品。在交叉持股方面,以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为代表的金融综合经营实体为银行、保险搭建了机构融合的平台,具体体现为银行控股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控股银行、金融集团分别控股银行保险、产业资本分别控股银行保险等类型,银保牌照的纵横整合迅速发展。银行业、保险业的融合发展,衍生出金融风险的跨界传播,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可忽视的策源领域。1.2分业监管弊端尽显。分业监管模式按照机构类型划分监管对象,在银行业、保险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分业管理已经难以适应混业经营业态。第一,影子银行不断扩张,同业业务无序膨胀,表外业务野蛮发展,产品层层嵌套,底层资产不透明等乱象不断出现。第二,跨机构的捆绑销售、内幕信息、关联交易等不规范金融行为层出不穷。第三,银行、保险同类或类似业务因机构主体不同而面临不同的监管标准,造成机构与监管之间的博弈,降低了监管有效性。第四,分业监管难以对金控集团内部的风险传染形成有效监控和防范,相关监管手段和法律法规也不成熟。银行业、保险业的重复监管、监管套利、监管空白等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分业监管“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弊端。1.3金融管理体制滞后。需要指出的是,整合银行保险监管职能,组建银保监会是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要放到金融宏观管理体制整体改革的大格局下观察。在经济“三期叠加”和金融风险点多面广的大背景下,金融业发展和宏观管理需求的能力对金融管理体制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着眼于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健,宏观审慎功能需要强化,并与货币政策保持紧密配合。另一方面,微观审慎要将功能监管融入机构监管,在混业经营形势下,更好维护机构个体稳定,同时保护好消费者权益。金融委的建立、央行强化宏观审慎、合并银保监微观监管职能则是对这一要求的“一揽子”回应,银保监管改革是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银保合并水到渠成。1.4监管资源配置失衡。保监会、银监会自成立以来,在全国各省区以及部分城市分别设立了派出机构,在省级单位和重要城市均分别设立了36个局(机构设置数据来源于原银监会、原保监会官网),但在省级以下则呈现出监管资源的显著差别。合并以前,银监会在地市及以下设立了304个银监分局和1730个监督办事处,与此相比,保监会则仅有5个保监分局,在区县更是零机构,监管难以覆盖广大地市以下区域的机构和业务。保险基层监管力量的薄弱造成了监管盲区,成为保险基层市场混乱无序的重要原因,拖累保险市场朝健康有序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另外,无论是银监会还是保监会,监管力量、监管权威、监管资源都呈现出从中央到基层逐层递减的格局,导致越到基层监管越乏力。

2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融合的可行性

2.1行业属性的一致。银行保险的经营理念、融资方式、风险种类、风险特征非常相近。在经营理念上,银行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通过期限匹配来实现借贷资本的融通,保险业则通过运营保费来实现资金保值增值和资本提供。在融资方式上,都属于间接融资,发挥信用中介功能。在风险种类上,都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风险特征上,两者都是高杠杆运行,杠杆率远高于一般工商业,且都对储户、投保人存在到期兑付或按约偿付义务,风险外部成本很大,关联性、传染性强,一旦出现风险不仅对消费者带来损失,还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行业属性的一致性是监管融合的最根本依据。2.2监管理念的共通。由于行业属性的一致,银行业保险业在监管理念上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强调“有多大本钱,做多大买卖”,资本充足性位于银行保险监管的核心,通过资本数量、质量的要求,实现风险有效覆盖。巴塞尔协议采用风险资本理念,设立了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三大支柱。保险监管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巴塞尔协议理念,以偿付能力为核心,强化资本数量质量、保险机构自身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偿二代”就被称作保险业的“巴塞尔协议三”。此外,均对系统重要性机构实行额外监管要求。2.3监管手段的相像。在监管对象上,银行保险都以管机构为主,维护机构的稳健合法经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公众利益和信心,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围绕资本和偿付能力的核心要求,设立一系列指标要求和规则,在具体手段上,以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市场准入、行政处罚为主要工具。此外,在监管机构设置上,除保监会派出链条较短外,银监会、保监会在派驻条线设置上基本平行,监管力量的梳理整合成本相对较低。

3银行业保险业监管融合的重点方向

3.1做实功能监管,优化机构监管。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功能监管”概念,与之相对的是“机构监管”。机构监管是针对机构抓准入、抓经营、抓风险、抓退出,通过全程审慎监管和风险控制,保障单体机构稳健,并延伸至风险机构的处置,从而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但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业务出现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机构监管难以适应风险的交叉传染,因此功能监管应运而生。功能监管关注业务本身,对各类金融机构所开展的同类型业务采取一致的监管标准,有利于减少监管套利、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管。银保合并后,探索强化银行保险的功能监管,针对类似业务设置相对统一的法规和操作办法,理顺监管资源,将是重要任务。需要指出的是,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并非非此即彼,而是纵横交织、并重并行、相互补充,通过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合力,既确保单体机构稳健,又能应对跨业、跨界的业务风险,从而更好防范银行业保险业风险。3.2统筹监管资源,加强基层监管。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统筹金融管理资源,加强基层金融监管力量。银保合并后,亟需整合监管资源,充实基层监管力量,打牢监管基础。一方面,在各个行政层级充分整合资源、人员,完善人才资源跨层级、跨行业、跨区域统筹流动机制,同时,重点配备市县两级保险监管力量,夯实保险监管地基。另一方面,开展系统性培训,按照急用先行、问题导向原则,在全系统开展银行、保险监管业务培训,通过理论教学、案例讲解、边干边学、新老搭班等方法,提高干部队伍两行业监管技能。此外,针对微观风险、区域性风险频发的问题,明确权责、突出衔接,加强与地方政府、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具体来讲,省市两级新设的普惠金融处室,要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加密切对接,使普惠金融监管着实下沉至地方。3.3统一监管规制,力促合规发展。金融业监督管理是高度法治化的行政行为,银保监管融合后,要求原银行业保险业的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统一标准、梳理整合,基于银行保险行业属性和监管理念的共通,建立一整套更加严密的规制体系。对于根本性、广泛性的制度、流程、方法、技能等,进行梳理整合,尽快形成统一的监管标准。在此基础上,推动行业间统一的规范发展建设,促进监管对象打造更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合规文化、合规制度和问责机制,从而提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念霜.浅析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利弊———基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设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9).

[2]祁红.从“万宝之争”看中国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下的金融监管[J].西南金融,2017,(3).

[3]张辰,杨韵夏.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的法律规范构想[J].北方金融,2017,(3).

[4]时磊.格局变迁:中国金融监管的“分与合”[J].中国银行业,2019,(1).

[5]谢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银行保险监管的新使命[J].甘肃金融,2019,(2).

行业监管范文篇7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

可以这样看,银证分业经营是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政府为保护金融市场所采取的干预行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强大,政府必然要逐步减少和放宽对这一领域的干预。这是证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最初都是由银行全资设立或控股设立。但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银证混业经营的许多问题。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成分过大,市场泡沫过多,价格起伏剧烈,若实行银证混业,势必将广大储户置于高风险之中,不利于银行体系的安全和储户利益的保护。1995年《商业银行法》通过,该法明确了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成为我国银证分业经营的法律依据。

我国证券业与保险业也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我国《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由此,证券业与保险业的分业经营也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新近出台的《信托法》并未像《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那样明确规定证券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而是较为宽泛地规定了受托人的诚信义务。由于信托并不像银行与保险那样牵扯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法律给予了信托业更广泛的空间,允许自然人作为受托人从事信托活动,而将调整的重点放在了对“信用”的保护,强调受托人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管理义务。

三、关于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我们知道,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其本身并无优劣可言。采取哪一种制度,关键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状况下,无论采用分业或是混业都会各有利弊,立法者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分业或是混业,这种利弊的权衡也当然会随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采取分业经营制度,多数学者认为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虽然采取混业经营,使业务范围扩大,形成规模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使大量资金置于高风险之中,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势必牵连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其它业务,甚至面临支付困难的境况。同时,我国金融立法尚不健全,《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都只对相关方面作了较为抽象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面临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细则法规定。因此,法制环境也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另一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2002年4月11日举行的“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应对措施”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应当继续执行。同时指出,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仍将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是出于对金融市场的稳定的考虑。但笔者认为适当的分业虽有利于保险业、银行业自身的安全,但完全将证券业与保险业、银行业人为阻断,并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

首先,我们不应只注重分业经营管理的优点,而忽视混业经营也有其优势。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银行、保险资金混入,增加证券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国际融资手段的进一步证券化,另一方面也将更有力地推动证券市场朝着国际化目标迅猛发展。这些都是金融业繁荣壮大的积极因素,也是提高本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仍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由于呆、坏账比例较高,使银行不得不提高对贷款人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普遍贷款困难,银行也缺乏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从而又制约了银行的发展。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相当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这就使呆、坏账比例大大降低,银行也不用停留在争夺居民小额储户的低水平竞争层次上了。怎样拓展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笔者认为目光应放在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上。

其次,我们应该仔细考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分业经营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是否能够取得相应的利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很成熟,市场投机比率过大,而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否就完全不具备适当混业经营的客观条件,或者说,实行适当混业经营是否会完全破坏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呢?答案并非如此。

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而言,实行分业经营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即大危机的爆发。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有些选择战争转嫁危机,而另一部分(尤指美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由于在资本主义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首次实行了这一政策,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摸索。虽然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在金融业里选择了完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就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放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应是这样。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先后松动了原本完全隔离的证券业与银行业。这一行动表明西方国家在探索分业与混业经营制度过程中改进了自己的做法。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学习看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应该考虑方法改进的原因。由于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界限不可能十分明显,必然有所交叉,那么完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来看,原则上应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在某些方面应当逐渐松动分业的限制,采纳适当的混业经营。单就保险业与证券业的关系来说,国际上保险业进入证券市场投资已十分普遍。“现代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增加保险收益,降低费率,减轻投保人负担,从而扩大保险覆盖面。”3自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7次降低银行的存款利率,由于保险资产有40%~60%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经历降息之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扩大,保值能力却不断缩小。为此,国务院于1999年10月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虽然保险基金目前只能循序渐进地间接进入股市,但这已表明适当混业经营是有其优势和合理性的,我国今后必然要向这一趋势发展。在信托业方面,也必然出现委托进行证券投资的需要,可将信托的相关制度引入证券投资领域,从而使证券监管的法律渊源进一步扩大、完善。

若向银行业引入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相对折衷的方式。由银行设立控股公司,下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相互独立的子公司。这样做既可以拓宽银行的业务范围,又可以使子公司的业务不至相互影响,母公司可以根据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适当调整资金运用,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实力。

行业监管范文篇8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

可以这样看,银证分业经营是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政府为保护金融市场所采取的干预行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强大,政府必然要逐步减少和放宽对这一领域的干预。这是证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最初都是由银行全资设立或控股设立。但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银证混业经营的许多问题。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成分过大,市场泡沫过多,价格起伏剧烈,若实行银证混业,势必将广大储户置于高风险之中,不利于银行体系的安全和储户利益的保护。1995年《商业银行法》通过,该法明确了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成为我国银证分业经营的法律依据。

我国证券业与保险业也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我国《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由此,证券业与保险业的分业经营也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新近出台的《信托法》并未像《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那样明确规定证券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而是较为宽泛地规定了受托人的诚信义务。由于信托并不像银行与保险那样牵扯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法律给予了信托业更广泛的空间,允许自然人作为受托人从事信托活动,而将调整的重点放在了对“信用”的保护,强调受托人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管理义务。

三、关于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我们知道,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其本身并无优劣可言。采取哪一种制度,关键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状况下,无论采用分业或是混业都会各有利弊,立法者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分业或是混业,这种利弊的权衡也当然会随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采取分业经营制度,多数学者认为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虽然采取混业经营,使业务范围扩大,形成规模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使大量资金置于高风险之中,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势必牵连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其它业务,甚至面临支付困难的境况。同时,我国金融立法尚不健全,《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都只对相关方面作了较为抽象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面临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细则法规定。因此,法制环境也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另一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2002年4月11日举行的“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应对措施”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应当继续执行。同时指出,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仍将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是出于对金融市场的稳定的考虑。但笔者认为适当的分业虽有利于保险业、银行业自身的安全,但完全将证券业与保险业、银行业人为阻断,并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

首先,我们不应只注重分业经营管理的优点,而忽视混业经营也有其优势。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银行、保险资金混入,增加证券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国际融资手段的进一步证券化,另一方面也将更有力地推动证券市场朝着国际化目标迅猛发展。这些都是金融业繁荣壮大的积极因素,也是提高本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仍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由于呆、坏账比例较高,使银行不得不提高对贷款人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普遍贷款困难,银行也缺乏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从而又制约了银行的发展。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相当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这就使呆、坏账比例大大降低,银行也不用停留在争夺居民小额储户的低水平竞争层次上了。怎样拓展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笔者认为目光应放在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上。

其次,我们应该仔细考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分业经营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是否能够取得相应的利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很成熟,市场投机比率过大,而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否就完全不具备适当混业经营的客观条件,或者说,实行适当混业经营是否会完全破坏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呢?答案并非如此。

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而言,实行分业经营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即大危机的爆发。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有些选择战争转嫁危机,而另一部分(尤指美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由于在资本主义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首次实行了这一政策,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摸索。虽然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在金融业里选择了完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就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放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应是这样。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先后松动了原本完全隔离的证券业与银行业。这一行动表明西方国家在探索分业与混业经营制度过程中改进了自己的做法。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学习看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应该考虑方法改进的原因。由于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界限不可能十分明显,必然有所交叉,那么完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来看,原则上应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在某些方面应当逐渐松动分业的限制,采纳适当的混业经营。单就保险业与证券业的关系来说,国际上保险业进入证券市场投资已十分普遍。“现代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增加保险收益,降低费率,减轻投保人负担,从而扩大保险覆盖面。”3自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7次降低银行的存款利率,由于保险资产有40%~60%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经历降息之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扩大,保值能力却不断缩小。为此,国务院于1999年10月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虽然保险基金目前只能循序渐进地间接进入股市,但这已表明适当混业经营是有其优势和合理性的,我国今后必然要向这一趋势发展。在信托业方面,也必然出现委托进行证券投资的需要,可将信托的相关制度引入证券投资领域,从而使证券监管的法律渊源进一步扩大、完善。

若向银行业引入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相对折衷的方式。由银行设立控股公司,下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相互独立的子公司。这样做既可以拓宽银行的业务范围,又可以使子公司的业务不至相互影响,母公司可以根据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适当调整资金运用,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实力。

行业监管范文篇9

关键词:行业协会监管模式监管主体优位地位

AnalysisonSuperiorityofProfessionalAssociationn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ofTheStockInvestmentFund

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theactualsituationsofdifferentcountries,throughcomparativeanalysisondifferentorderofsubjects(includingstatesandprofessionassociation)amongdifferentmodeoffund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thisessaytriestoprovethatprofessionassociationshouldbecomethebasicallysubjectof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inthesystemofthefund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ofthestockinvestmentfund.Meanwhile,fromtheangleofjurisprudencetheassayshowsthiskindofsystemdesignhasitsinevitabilitytheoretically.Thenthearticleputsforward:duringtheprocessourcountryperfectsthe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ofstockinvestmentfund,tofoundthemodeof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onthebasisofthe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ofstockinvestmentfundhasagreatimportanceonthedevelopmentthestockinvestmentfundofourcountry.

Keywords:professionassociationmodeof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subjectof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superiorityposition

一、世界各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主要模式及其运作机制分析

美、英、日三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其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体制相对比较完善,所以其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制度对于其它试图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国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而相信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体制的完善也必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1、英、日三国监管主体的对比分析。

从监管主体来对证券投资基金监管进行分类,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基金行业自律”监管模式;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法律约束下的企业自律管理”模式;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严格管制”模式。

美国的监管模式是在严密法网规制下的国家机构与行业协会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如图二所示)。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The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①作为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主体负责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工作,行业协会——全国证券商协会(theNationalAssociationofSecuritiesDealers)等多个自律性组织作为监管的辅助机构。这种国家机构为主行业协会为辅的监管可以确保证券投资基金处于层层把关、处处防守的严格监管之下,有助于监管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及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基金经营中的风险,确保其谨慎稳健经营。

英国实行的是以制定法为后盾、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自律性监管体制(statute-backedself-regulation,如图一所示)。早期由证券与投资局(theSecuritiesandInvestmentBoardLimited)以半官方性质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监管,后该机构为金融服务监管局(TheFinancialServicesAuthority)所取代。但需要指出的是金融服务监管局的职能主要集中于负责制定基金监管方面的大政方针并不负责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具体工作。即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自律监管维持不变,自律性的行业协会是英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实体(它们包括基金管理人协会、投资顾问协会、投资信托协会等等)。与美国相比较而言,英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律监管体系较为宽松,以行业自律为监管体系的中心,强调“从业者自我管理”(Practitioner-basedSelf-regulation)。

日本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处处都留下了政府的影子,可以说日本证券投资基金是政府积极倡导和努力支持、培育的结果,其迅速发展与政府的严格管制是密不可分的。日本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权力集中于中央一级,形成了监管的一级格局(如图三所示)。根据日本1951年《证券投资信托法》,日本的“政府严格管制”是由大藏省(财政部)证券局负责证券投资信托公司的审批和监管。②尽管日本投资信托协会在1957年经大藏省批准成立,且其宗旨是通过自我管理,实现投资信托业务的公平合理,确保受益人与公众的利益。但由于是在“政府严格管制”的监管模式下运作,所以其活动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尽管后来的法律明确了其独立团体资格,作为行业协会其被授予了更大的监管权力,但该协会始终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该种形式的明显弊端,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进行了改革,以期能为证券投资基金提供更大的自由活动与发展空间。

对比美、英、日三国监管主体的体制设计模式可知:世界各国在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监管中,基本上都确立了国家与行业协会的监管主体资格。但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监管主体在实际监管中的作用却有很大的区别。在英美的监管体制中,行业协会(自律性组织)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起着主要的作用;而在日本的监管体制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是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主导力量。

2、国家与行业协会作为监管主体的位次分析。

法律作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必须根植于其所赖于存在的社会经济关系,而其制度设计也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只有把客观经济规律上升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才能准确地表现社会经济条件,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如前面所述,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金融创新的结果,其顺应了资本寻找投资途径的需求。而在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注意其作为金融产品自身的运行规则对于法律的制度设计的必然要求与限制。应该说证券投资基金是市场激发的产物而非人为主观创造的结果。因此其在运行过程中作为一种市场的产品有其自身特征,而在制度设计中这些特征必须予以考虑。因此,在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中,基于证券投资基金的自身特性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应处于基础性地位,而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应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监管主体存在。

二、行业协会在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体系中优位地位的法哲学分析

法哲学作为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对于各个部门法学的研究都具有相应的指导作用。在我们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的立法体制模式时,其亦应成为指导我们进行制度设计的一个标准。由于法哲学所研究的范围及内容极广泛。笔者仅选取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理论来分析行业协会在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体系中优位地位的合理性。

1、从法的作用看行业协会优位地位的制度设计。

法的作用,又称法的功能,泛指法对个人以及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法作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首先表现为对于社会主体行为的指引作用。在法的指引作用发挥的过程中,法可以使用不同的制度设计来实现其指引作用。法治社会条件下,体现在国家对于经济生活干预不同方式中,可以看到不同体制下不同的制度模式。

法在对经济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个别性指引;亦可使用规范性,即一般性指引。法的个别性指引在法律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体现为国家对于社会生活的直接干预。但不同的指引方式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不同时期内会有所不同。在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早期,国家是较多地使用个别性指引。应该说这种做法在我国建国初期为我国恢复及发展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全面向前的发展,由于社会经济主体的复杂化及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我们发现个别性指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使个别性指引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状态的弱点充分暴露,而市场经济主体独立自主性要求在心理上又不愿接受个别性指引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规范性指引由于其符合市场主体“倾向于过一种合乎理性的、比较稳定的、个人有相对独立性的生活,而反对生活在一个变幻莫测的、完全受他人支配的环境中。”③由于我国传统计划经济及其它落后观念的影响,尽管在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指引过程中,已注重法的规范性指引的作用,但是对对规范性指引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能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量的行政命令、领导指示等充斥于经济生活中,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因此,法在对市场经济进行正确引导的过程中,应逐渐改变指引方式,应注意“从台前退到幕后”,注意还权于市场主体。而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中行业协会优位于国家的制度设计恰当的体现了市场经济对于法的指引作用的转换要求。

2、从法的价值看行业协会优位地位的制度设计。

我们通常可以认为法的价值本身具有多元的特点,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法所促进的价值,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正义和利益两大类价值。”④证券投资基金法作为对于一种金融产品正常运行的规制法,笔者认为从法哲学的角度分析,其制度设计中同样应该体现法的正义与利益价值。

首先,行业协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其作用本身就是正义的体现。当代美国哲学家罗尔斯将“法治”称为是一种正义。一个国家达到了法治的状态至少实现了形式上的正义。而要实现法治,必须民主先行。民主作为一个法治社会的应有内涵,不但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之中,亦应体现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之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在经济生活中的民主色彩逐渐体现(例如:在产权结构中,我国建立了多种产权主体并存的结构,从而打破了公有制经济的单一产权主体格局)。古典民主理论通常把民主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现代社会的民主观则强调以自由来平衡传统的人民主权说,精义在于制约国家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强化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现代法治只能以民主制度为基础,是对由国家占主导的传统法律制度和法律理念的否定,也是各国主流法学思潮的看法。”⑤在经济民主的建设过程中,行业协会以其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及作用发挥着推动经济民主的作用。其即不同于简单市场交易主体又不同于拥有公共权力的国家。在对经济生活的调整过程中,使用的手段通常具有一定的融通性,从而在相对融洽的气氛中将经济冲突消弭于无形,而同时又给予经济主体以较大的活动空间,充分体现了其经济参与的民主性。在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主体的制度设计的过程中,行业协会作为一极监管主体将其优位于政府的位次设计本身就体现了民主的要求。

其次,行业协会主体的优位设计也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全新的利益分配理念。耶林认为,法律的目的是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利已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结合。从而建立起个人与社会的伙伴关系。而在法律具体的制度设计中,其通常是通过权利(权力)义务的分配来实现利益的分配。权利(权力)的基础是利益,权利是实现利益的手段。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同样应该是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来完成市场中利益的分配。而这种利益分配则表现为权利(权力)的分配。在一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国家权力无疑要对本国经济进行相应的干预。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国家是否要对经济进行干预,而在于国家应该在多大的邻域与强度范围内对本国经济进行干预。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模式,自身的特点要求给予经营主体以较大的自由度,由其作为市场的主体以市场的运动为导向、经济规律为原则自主进行经营。而经济主体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其对于以自由经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其对于权利也会产生不断膨胀的需求。从最终目的上讲,国家权力与经济主体权利都会致力于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但在经济的实际运行中,两种权力(利)的膨胀倾向必然会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的实质为相关利益的冲突。为此,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国家权力与市场主体权利之间就产生了衡平的要求。行业协会作为监管中的优位主体制度的设计改变了传统制度设计中国家优位的模式,应该说是法律制度设计中的一个进步。

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模式中行业协会的缺位及完善

1、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立法发展。

我国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最初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专管。1992年,国务院对基金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国务院证券委为国家对全国基金市场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的主管机构,中国证监会为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但由于国务院规定:“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基金证券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事实上形成了证券委、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多头监管的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体制。1997年11月,证监会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了中国证监会为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机关,中国人民银行除了对作为基金托管人的商业银行进行监督外,基本上退出了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2003年10月28日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延续了《暂行办法》的规定,仍然由证监会负责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监管。

2、现行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模式的缺陷及修正。

200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生效,其成为我国有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核心性法律规范。从该法规的内容来看,其所建立的监管模式秉承了《暂行办法》关于由证监会负责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监管一贯作法。⑥只有一条提及行业协会在证券投资基金运行过程中的监管作用,即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业自律问题。并且从相关立法的强制性上讲,其对于当事人而言也仅仅是一种选择性规范,没有强制适用的效力。⑦尽管早在2002年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委员会成立就已经成立,专门负责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自律管理。但在我国这部有关证券投资基金的核心性法律的相关内容中,并没有为其“正名”,不能不说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立法的一个缺憾。

有人提出,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其不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土壤中自发孕育而是由以政府作为主体催发而成,所以这种情况下必然形成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应该说这种说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其忽略了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制度的构建或变迁有“强制型”与“诱发型”。我们不能否认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在构建时是一种“强制型”的构建模式。因此,在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国家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当然是主导性的。但即使的“强制型”的制度构建,当其制度已经构建之后,在具体的运行中,必须遵循其自有的规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当然认为英、美的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模式就必然是对所有市场形式的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都是一种最佳模式,也不能就认为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模式就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以日本为例可以看到,日本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在形成机制,是以政府催生的形式形成了自己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但在日本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由于政府在基金发展与监管中起主导作用,不仅有关基金发展的方针,而且具体的实施办法等都由政府部门制定,从而造成在这种统管制度下,基金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行业自律性差。而同时也由于政府干预过多,基金企业的市场竞争空间很小,使得市场竞争不充分。此外,由于政府的严格管制,基金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均会受到较大的约束,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基金人才,也不利于一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国际化发展进程,而且,该模式带有浓厚的行政和计划色彩,容易滋生腐败与官僚主义。⑧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现实来看,日本的证券投资基金监管过程中所出现在问题也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行过程中出现。

通过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的前世今生”来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模式的理想设计,应该说在发展与完善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体系的过程中,应建立一种在法律框架下的综合、多层次的监管体制。

首先,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体系。我们经常说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制土壤不健康。应该承认,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文化素质等多种因素都制约了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于经济健康运行的应有作用的发挥。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无论其从业者还是参与者,应该是熟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的“高手”(而且通常情况下,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玩家”都是市场规则的熟练运用者,但在有些情况下,由于不健全的法律环境,被扭曲的市场规则往往成为他们中一些人获取暴利的手段)。所以,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必要的行为规制是不能或缺的,而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由于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是政府催生的产物,所以政府在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其本应作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监管主体。但需要再次指出的是,我们在设定政府的监管主体资格的同时,必须看到这种金融产品自身的特性,即其本来应该是市场经济自发孕育的产品,运作具有很强技术性与时间紧迫性要求。而在政府作为主要监管主体的情况下,政府的行政管理很难达到其较高的技术性要求(我们也不能对政府也这么高的专业性要求),同时,由于政府权力受到多重程序的制约,其亦难达到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对于时间的效率性要求。所以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健康运行就显得十分突出。而且从监管的位次上讲,其应该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监管主体。进而国家(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政府负责事前行为模式的制定与事后出轨行业的纠正,而在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中,行业协会起到基础性的监管作用。

①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组织结构是根据其职能划分的,各部门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对证券投资基金(共同基金)的具体监管工作由投资监管部(DivisionofInvestmentManagement)负责。

②1998年6月5日,日本通过了《关于金融体系改革相关法律的调整等事宜的法律》,根据该法,日本单独设立了金融监管部门——金融监督厅,将金融监管职能从大藏省分离出去,实现财政与金融监管业务的分离。从性质上看,金融监督厅作为总理府的外局直属中央官厅,但有很强的独立性,统一检查监督金融机构的活动。原本属于大藏省及其它各省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权集中交由金融监督厅行使,现有的金融监管机构也相应划归金融监督厅领导。因此,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相应的也由大藏省转移给了金融监督厅。

③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重排版,第83页。

④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重排版,第51页。

⑤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277页。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十章以一章的内容以唯一监管主体的形式规定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作为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主体所涉及到的职权及职责问题。

行业监管范文篇10

关键词:燃气;行业主管;安全生产依法监管;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对能源结构和环境的重视,燃气因价低清洁成为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组成,但其易燃易爆的特性,极易产生燃烧爆炸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形成发展与安全的矛盾。近年来,全国燃气事故层出不穷,造成较大社会影响,而从厦门市燃气安全行业监管角度看,安全形势也十分严峻。依法监管,就是推动燃气行业安全监管的深入变革,确保监管与发展相适应,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从监管角度出发,探讨厦门市燃气行业安全监管问题,介绍了该市在瓶装燃气市场安全依法监管的调整,分析其在燃气行业依法监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实践做法。

1燃气行业生产现状

厦门市燃气行业由7家瓶装液化气企业、一家管道天然气企业和四家车加气站企业负责日常运营,拥有各类用户数近200万。其中,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分布广泛,特别在居住环境恶劣的城乡结合部,新居民安全意识低,“黑气”现象猖獗,瓶装液化气安全难以用传统模式开展监管;管道天然气投入时间长,安全性往往受到工程质量、腐蚀老化、焊缝开裂、人为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占压及野蛮施工造成的错挖、挖破泄露现象频发;汽车加气站安检不到位和在工艺区使用电子通信设备等隐患频现。

2燃气行业安全监管问题

燃气经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在厦门市多年实际燃气行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因管理机制体制、企业利益驱使等方面因素,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实际问题。2.1制度建设滞后。原有行业监管依据《厦门市燃气管理条例》施行至今已经17年,已无法适应新形式新问题,制度建设滞后,开展监管依据不充分。2.2组织架构缺失。各区未建立专门的行业监管部门,缺乏有效逐级管理架构与机制;行业监管涉及部门多,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建设不完善。2.3监管手段落后。特别是瓶装燃气市场,本身流转复杂、时间长、步骤多,单纯依靠人员以现场检查为主的单一监管模式,时效性不足且根本无法覆盖全过程。2.4企业主体责任不足。特别是瓶装民营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置其不顾法律法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力。主要体现在安全投入少、供应站承包制难以管理、侥幸心理强等方面。2.5事故影响大。厦门市2014年“9.19”及“11.25”两次爆炸事件,伤亡严重,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巨大,带来严重社会负面影响。

3厦门市燃气行业依法监管具体措施

针对燃气行业现有状况,为规范行业生产行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市燃气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措施,创新推进行业监管工作。3.1健全监管制度。2016年1月正式实施新的《厦门经济特区燃气安全监管若干规定》(以下称“若干规定”),废止原《条例》,解决多年来突出的管理问题及主要矛盾,分解职责,建立新的依法监管法律依据。若干规定分清各部门职责,明确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对新问题新矛盾明确违法违规行为及其处罚标准,为多部门提供处罚依据。3.2完善监管架构。成立市区两级燃气管理中心,告别燃气行业没有具体管理机构的现状,形成市燃气管理中心主导、各区级中心联动的“网格化”监管机制,明确市、区两级中心的安全管理范畴,确立辖区管理职责。明确各区、各镇(街道)、社区燃气安全监管责任,要求配备燃气安全专职人员,形成严密的分级和网格化管理模式,指明职责及管理范围。3.3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推出“四统一,五必须”管理要求,对统一服务要求、企业经营规范、送气工管理、供应站点关系等规范生产,明确各企业公布送气电话,建立统一呼叫模式,切断黑气流通渠道;明确对用户的安全责任,与非居民用户签订用气合同、开展培训教育模式,改善用气环境及用气安全水平;明确供应站必须企业自营,防止站点合法身份非法经营;规定采用数字化管理,钢瓶采取可追溯查询管理。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安全评价工作,隐患问题整改后专家复查,采取专家会诊的方式整改难题,以停业整顿的模式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燃气行业诚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制定《厦门市市政园林林业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厦门市燃气企业诚信行为管理办法》,利用扣分及“黑名单”制严格管控企业违法违规行为。3.4建设智慧燃气系统。燃气市场庞大、分布广、使用条件参差不齐的特点决定监管是个多元复杂的过程,单一的人力检查模式不适合现代管理的需求,建立城市燃气信息化系统,开展网络化监管新模式工作迫在眉睫。按照《关于推进智慧燃气建设实施方案》,制定统一标准,市、区监管平台和企业信息化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针对钢瓶可追溯流转管控,对储配站充装、调拨、供应站入库、送气工配送、居民使用全过程实时跟踪,掌握全市钢瓶的直接流向。推动燃气企业完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数据采集监控、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安防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统一呼叫配送客户信息管理、危化车GPS管理、送气电动车GPS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等信息化子管理系统的建设。前期选择300个危险区域安装管道燃气泄漏报警器接入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燃气管道的情况,使全行业全面进入信息化生产、管理时代。逐步建设信息化区级平台,实现网络化网格管理。钢瓶实现实名制销售,控制重瓶流向确保行业安全。3.5创新行业保险机制。依据行业调研及管理实践,确定燃气行业统一责任保险机制,这一创新模式属全国首创。具备燃气经营资质的七家企业参加统保项目,共同承担保费,不增加用户使用成本,为整个瓶装燃气行业投保。该模式解决企业各自选择投保企业造成事故赔付标准不一、赔付时间长造成社会矛盾的问题。增加互助金新模式,保险公司根据理赔情况每年划转一定比例的保费作为互助金,解决事故中其他需赔付的地方,解决隐形矛盾。项目同时明确拒绝“黑气”理赔,进一步限制“黑气”生存空间。

4需全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

在监管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其根源基本一致且难以在一段时间内取得较大改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城市燃气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供燃气行业管理中共同探讨。4.1送气工管理。送气员工普通存在基本文化程度低、社会背景较为复杂等问题,这极易造成部分送气工自身操作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送气工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借助合格身份层层批发气源甚至批发“黑气”,造成实际送气工无上岗资格证且不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可能将未销售出的重瓶储藏无任何安全措施的密集居民区,一旦发生泄漏后果极其严重。4.2行业规划。城市燃气规划多年难以重新制定,对瓶装气需求大的城市集中区本身规划新供应站点较难,且难以规划一级供应站;原供应站点建设时满足周边安全间距的要求,城市发展造成间距反而不足的实际问题。结语厦门市作为南方城市发展的代表,始终重视市政公共安全。厦门市燃气行业管理因历史存在监管水平不足、经验不够的问题,燃气管理机构成立时间短,通过近两年的学习调研、推进信息化管理、创新保险制度等方式加强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就厦门市燃气行业监管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具体说明了实际对策,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仁宝,郭伟斌,潘剑冲.上海燃气安全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城市公用事业,2008(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