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0:24:51

小学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奠基;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我们知道,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它对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儿童阶段的品格养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审美意识、价值观的形成和都起着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采用适合的评价性语言

我们的学生从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开始,就以童话作品为主。在他们的感官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和谐、美好的。这些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对他们的性格养成起到一个极好的引领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学生完全沉醉于童话的世界,孩子与成人的认知能力差别较大,教师虽然不能做到让孩子以成人的视觉和思维方式去认识我们的世界,但也要通过我们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我们从童话故事里接触的世界是与现实的认知方式不同的,是存在差异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后果和童话世界的也是不同的。在新课程全面推行后,我们教师大都注意要给孩子多些鼓励,于是,“真棒”、“很好”等已成为教学中的惯用语。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存在滥用评价的情况,比如,教师在提问中问道你喜欢秋天吗?学生回答喜欢,也会给予你回答的很好的评价,这样评价就失去了意义。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对不同层次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比如对不喜欢发言的同学,当他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要给予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鼓励,对语文素养好的同学我们则不但要求他回答正确还要他回答的语言精练、规范,语音抑扬顿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说:你回答了问题,你真勇敢,对回答声音响亮的同学要评价他发言声音洪亮,对回答规范、准确的同学要评价他回答的准确、规范。在评价中给学生传递一种学习的榜样、范本,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动力去做的更好。让评价起到推动促进学生进步的作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滋养,教师应多方位、多角度的让他们去尝试和实践,我们常说:不摔跟头是学不会走路的,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本就有磕磕绊绊。正如对孩子的身体来说需要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功和失败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

二、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2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升学生兴趣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这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信息技术的载体———多媒体,也能在语文课堂上以更为直观、有趣的形式创设出情境,为学生展现语文知识。学生通过感官体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为有利。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也使得教师可搜集的资料量增多,便于教师和学生查阅更多相关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也便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教授《秋天》一文时,通过观赏秋天的风景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改变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语文课堂中,可以使储存的教学信息得以重新再现。在《,你在哪里》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以此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比如:都做了哪些事情呢?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为什么去世了?诗人想通过此事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当学生的思维活跃,问题如井喷一般的时候,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得到提高。

(三)节约教学时间,加大课堂密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离生活实际以及这个时代较远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很大的精力,借助信息技术就能有效讲解这方面的内容。譬如,在《石头书》这一课中,涉及很多关于“化石”和“煤炭”形成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视频影像资料,这样就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这些知识内容。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科学知识,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二、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一)转变角色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再只通过教师,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光盘等。所以,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好的指导,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掌握先进的小学语文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广泛吸收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和信息;经常利用网络观摩学习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优质课;养成凭借网络发表作文、论文的好习惯。

(二)做好备课工作

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难点,树立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语文课。虽说信息技术具有最佳的表达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兴趣,但是有的教师也越来越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再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而是将多媒体中的相关内容照搬入课堂。这样不仅发挥不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反而会使课堂质量下降,得不偿失。

(三)注意师生间的互动性

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确实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各种教学屏幕,未注意到学生的反馈和交流,这样只是变“人灌”为“机灌”而已,跟传统教学并无差别。教师若能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并进行及时交流与反馈,就能让学生产生受重视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三、结语

要想真正运用好信息技术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还需要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只有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才有利于整个语文教育事业发展,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作者:张永忠 赵引弟 单位:静宁县阿阳小学

参考文献:

[1]农民强.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12):135-136.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品质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现在主要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教学工具只有教材,部分教师还会稍加使用多媒体,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往往对文章里的内容一知半解,不能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同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其根本不能牢固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主流思想,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进行语文的学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众多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诸多学校与教师却对课程资源的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就目前来看,我们可以将课程资源的理解主要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从广义上来说,课程资源是为了课程教育开展而组成的各种辅助因素,如社会文化、教师的知识储备等等;从狭义上理解,课程资源就是指语文教材、多媒体等教材工具的使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要通过不断寻找生活中的资源,将资源与语文内容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主要是掌握汉字的相关知识,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就是被汉语言文化包围的,所以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较为乏味、枯燥,加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教师一直在课堂上按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难以提升,所以教师必须拓展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更加有趣味的学习环境。

2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践

2.1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教材资源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工具,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是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的,它涵盖了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在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第一步,就是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对教材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文字和篇章结构都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中,编纂者也是为了学生尽可能掌握知识而进行结构的设计。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在进行文章的学习时,前面就会设计单元导读的环节,而且在文章的后面还配套相应的章节练习,让学生在学习完文章之后可以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例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中,在文章之前设计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图片,而且还有对桂林山水的相关介绍,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对桂林山水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背景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文章后面设有相应的练习,如寻找书中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对某些段落的理解,作者在一些语句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就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内容。

2.2巧妙地开发与利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在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教师还要善于使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一描述自然景观的文章时,可以将标有这一景象的挂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在《桂林山水》的一文中就可以通过使用挂图等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挂图对风景进行描述,通过学生的主观表达,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磁带等方式,让学生跟着磁带进行美文朗读的模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样,减少文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桂林山水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

2.3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生活、身边、自然中的课程资源:除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我们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教学资源,将生活中的所能接触的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课前5分钟交流环节,通过一种轻松愉悦的聊天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分享学生之间的生活趣事,拓展他们的所见所闻,往往在学生两天的过程当中学习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师还可以设置意见箱,让学生将一些不能与同学进行共享的事情以悄悄话的形式对教师表达,将一些自己的心理话与教师分享,同时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教师则要以一种更加成熟的角度给予学生的解答,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和自身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4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所以在拓展教学资源时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入其中,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优势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而绘画的内容就是来源于语文教材,将古诗词以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对诗词进行诠释,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这种形式来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成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语文教材之中了,教师需要不断地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语文信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角度寻找语文的存在,同时通过资源的利用也让学生提高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也一定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孟建萍 单位:金阳县天台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知识;背诵方法;教学实践

小学一直是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面对小学生发展学习的特点,教师需要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去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巩固知识等方面的热情,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更好把握,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热情。通过和学生的有效交流能够使得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师来说,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理解教学内容是其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措施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对于课程开发的能力,以推进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面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其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教师开展趣味性教学的能力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比如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参加教学培训等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教师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于课后知识的联系和把握,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课程内容的记忆。

一、小学语文课程背诵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课程背诵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不能有效地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现阶段的教师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多的是在课上进行知识的教授与课文内容的普及,而不在课堂活动中去进行背诵技能与相关技巧的教授,只是将背诵的教学内容放置到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自己去背诵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这个阶段中没有教师的教授与指导,只有学生自己去对教材内容的重复性背诵,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知识,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背诵教学来说,教师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不是仅仅将背诵内容放置在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背诵课文知识。教师应该提高对于背诵教学的重视程度,在课堂上加入背诵环节,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对学习的文章内容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进而在教师对于背诵技巧的传授之下,再加上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在课程活动的过程中就对于文章内容有良好的把握,从而使得学生在对于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通过多次的反复练习就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课程知识,从而在课后再进行一些熟读即可做到课文的熟练背诵,所以在学生对于文章的背诵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可以完全不管不顾的,相反,教师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需要教师采取更多的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程背诵教学的意义

优化小学语文课程背诵教学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背诵能力,以促进自己对于文章内容的更好把握,才能够奠定未来初中、高中甚至更高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可以掌握学习的技巧以促进自身对于知识的更好把握,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够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更加复杂的知识的掌握。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不是让学生掌握复杂的语文知识,而是让学生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以促进学生对更复杂的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也是树立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对于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应该采取多样的方式来树立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才能够更好地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三观。对于教师来说,其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科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综上所述,无论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教师来说,有效提高小学阶段的背诵知识的能力,对于课程活动的开发建设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小学语文课程背诵教学的有效措施

1.加强教师对于背诵教学的重视,增强教师授课能力

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对于背诵教学的重视对学生掌握文化知识与相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到背诵知识在学生学习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提高对于背诵教学的重视程度,以促进学生背诵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去采取多样的措施去提高自己的教授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有利于对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教师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调动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对于文化知识更好地了解,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幻灯片以促进学生对于诗人描述景色的了解,进而通过教师对于文下注释的解释,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了解,让学生能够置身于古诗描述的情境中更好地去感受作者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诗人的遭遇,引导学生去体会当时诗人的心境,进而可以使得学生对于古诗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产生深切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去诵读诗文内容,有目的地划分朗读的段落使得学生掌握诵读古诗的能力,继而使得学生多遍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对于课文诵读的熟练程度,然后通过有效的引导强化学生对于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把握,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背诵能力的提升。

2.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背诵能力

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只有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师教授课程的活动得到有效开展。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去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热情,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对于古诗内容的了解,加强对于文章内容的把握,通过对于古诗背景和情境的描述去加深学生对于诗句的了解,进而深化学生对于文章描述情境的理解,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把握。在现阶段的语文背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于诗人人生经历的介绍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有效掌握。在这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去通过对于诗句的朗读去强化学生对于古诗的韵律美的掌握,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绝句的知识,增强学生对于古诗结构的了解,进而加强学生对于古诗结构和内容的把握,通过对于诗句内容的了解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进一步把握,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和对于情感的更好把握。

3.加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氛围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促进课程活动的开展与课堂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了解和对于文章情感的更好把握,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熟练掌握。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古诗文知识的更好把握,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去推动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的放映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进而促进学生对于古诗内容的更好把握和对于文章情感的更好掌握,提升教师教授课程的能力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技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授课程的水平,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热情,以更好地让学生把握古诗知识,从而可以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内容和古诗结构,从而在课程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到背诵课文的技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去背诵课文。

4.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加强对于学生复习背诵的检查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背诵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特点,为学生组织形式多样且与背诵有关的课堂活动,以此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除此之外,温故而知新对于语文背诵也不可或缺,语文教师应该经常性地检查学生的背诵进度。小学阶段的学生记忆力远远不及高学段的学生,语文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进行背诵,让学生能够对课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加以长时间的记忆。例如,当小学语文教师讲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这一节课时,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诗歌进行朗诵,纠正学生的错误字音并让学生对于这首诗有初步的印象。之后,语文教师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背诵时间,随后为学生起头让学生进行诗词接龙等活动。通过这些课堂活动,加强学生的记忆与背诵能力。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首诗进行简短的表演,学生在表演时能够加深对于诗的理解,对于背诵有着很大的帮助。最后,语文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几名学生进行背诵,并检查他们对于诗歌与重难点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学习时遇到难题可以及时向语文教师请教,教师在进行背诵教学时也要注意为学生传授有关背诵的技巧与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背诵效率。

四、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科知识,对于文章内容有更好的把握,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课程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强化对于文章的熟练掌握,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去背诵课文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掌握,促进学生背诵能力的提高,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美英.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0-21.

[2]朱园园.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4(2):59.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整合

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深度的融入了小学课堂。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的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因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的学科整合,就是要更加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内容,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同时也是其创新的表现手段。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小学语文学习的领域、创新教学方法,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创造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方式

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的整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了,每位一线教师都在自己的课程实践中,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去充实自己的课堂,对其整个方式,各位专家和学者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关于其整合方式,笔者认为可以分类为“大整合”与“小整合”。“大整合”主要指的是将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到小学语文的课程体系中,改变课程的结构和体系。“小融合”则是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和丰富教学氛围等,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现状

(1)教师对信息化整合的认识不够深入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大多都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例如,他们会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会播放动画音频等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多数教师对信息化与语文课堂的整合也仅仅停留在前文中所叙述的“小整合”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都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他们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教学的过程。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注重了课堂教学的部分,而忽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各个层面的作用。例如,在课堂准备的作用,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在学习过程管控中的作用等。(2)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过程中的投入不够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们都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但是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课前准备所需要投入的精力是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由于关于小学语文的信息教学资源还比较贫乏,信息素养也存在的欠缺,因此整合的深度、速度和质量还有待于提高。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要加大投入,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提供支持。同时,更重要的是投入人力无力去丰富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3.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整合方向

(1)针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也就是前文中多提到的“大整合”与“小整合”。在“大整合”里,整个不能是生硬的信息技术套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框架上,而是要将信息技术深入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设计、课前准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中都将信息技术融合进来。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平台,讲课程框架结构等在平台上进行资源共享;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评价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对每一次教学进行实时评价,从而达到教师对教学整个过程的及时诊断和管控的目的。(2)在整合过程中,要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目前教师自己制作的PPT、动画、网络课程等信息化教学资源,通常所占的角度是如何让教师“教好”,较少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信息技术课件的制作中,教师设置的教学情景通常是为了导入课程内容中教师想要交给学生的内容,这样一来,过多的引导反而会限制住学生的思想想象,就与小学语文培训学生开放性思想的理念背道而驰了。所以,信息技术是手段,是工具,不能让它里面的信息阻碍学生的想象。教师在制作这些多媒体信息技术资源时候,要更加注重其交互性,而不是被资源牵着走。(3)找准结合点,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小学语文的信息技术资源具有可复制课重复使用性,因此,对于部分教师和部分学生来说,也成为了可以“偷懒”的工具。例如,教师可一个课件的制作可以用几年,不去修改和调整。或者某些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直接到网上去搜索答案。所以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中教师要能够明确知道课程整合契合点,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要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和符合教学内容已经教学目标。否则,只会单纯的将传统教学的板书,转为了课件播放。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表现语文的文学性特征,同时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合理性,才能将整合能效充分发挥出来。(4)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要充分考虑学情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情。在不同的年级侧重点也应该不同。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学中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境况可以尽量用逼真的图片代替,提高低年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课件的运用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思考,教学过程也更应该趋向于合作交流的模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同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专研教学创新方法。从思想上正确理解整合,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朱雅琴.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3(9).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审美教育;新课程教学;主导与探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和应用型学科,语文学科富含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美”的元素,如语言文字美、结构形式美、音律节奏美、人物形象美、精神道德美和情感意蕴美等。正是这些“芸芸众美”,让语文学科担负着审美教育的重大职责。俗话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小学阶段是审美教育的原始黄金时期,如何引导小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知美、体验美和表达美,既是语文课程活动的应有之义,又是实现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教无定法,却有章法。”如何以“审美教育”来有效主导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呢?

1.寓美育于情境之中,引导小学生不断地发现美

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的敏感度欠佳,尤其对于孕育语言文字中的各类“美”还缺乏足够的“发现”能力。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引入或创设良好情境,帮助小学生借助“观察”等途径不断地“发现”美,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情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达成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以《三亚落日》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这一技术平台,不仅呈现了极其浓郁的三亚风情,而且借助“缓放、定格、回放”等功能,把三亚落日如何像“快乐孩童”、如何像“大红灯笼”以及如何像“跳水员”那样,先后呈现在小学生的眼前,为他们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让他们在“视文互动”中切实地“发现”到了“三亚落日”的美不胜收。

2.寓美育于读写之中,引导小学生不断地认识美

“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吸收。”阅读与写作既是语文课程活动中的基础项和常规项,而且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写作就是学生把习得语文知识进行“实体化”或“融合再现”的实践过程,这其实也是对“语文美”的一种不断认识与积累活动。换言之,积极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的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小学生一方面不断地认识“芸芸众美”,一方面自觉主动地积累与积淀审美的意识与能力。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例。在教学结束后,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请结合实际认知来说说写写。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与发现”,小学生还从中“认识”了许多文本之外的大自然之美。他们把这些“绿色之美”梳理并充实到自己的“习作资源库”,这也是一种对美的“认识与强化”过程。

3.寓美育于朗读之中,引导小学生不断地感知美

自古即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书读百遍,其美自见”的一种实质性感知呢?比如,通过反复深入地朗读与体悟,可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切实感知杜甫的“欣喜若狂”形象和“渴盼归家”心理;从《示儿》中,读出到了陆游那“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强烈情怀。从对比朗读中,还可深切感知杜甫的“喜极而泣”和陆游的“终身悲憾”,同是一种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之美,更是涵养并滋润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优质基因。再如,反复诵读《黄果树瀑布》,让人感知大自然的天设地造与神赐壮美;反复诵读《最后的姿势》,让人感知谭老师的爱生如子与恪尽职守;反复诵读《天游峰的扫路人》,让人感知七旬老人的老当益壮与乐观豁达;反复诵读《我和祖父的园子》,让人感知“我”的无忧无虑与自由快乐……

4.寓美育于想象之中,引导小学生不断地体验美

如果“想象”是思维的有效训练活动,那么,“激情想象”自然就是美好思维的有效训练和人之情感的美好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情趣思维,有效训练并不断扩张他们的思维想象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攫取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的“双赢”效益和良好效应。比如,在《游园不值》教学中,引导小学生从“一枝红杏出墙来”想象“春色满园”的美好景色是什么样子;在《所见》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小牧童“捕鸣蝉”的经过和结果如何;在《宿新市徐公店》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思考想象为什么会“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在《爱之链》教学结束后,引导小学生想象乔依醒来获取老妇人“悄然资助”后是如何想、如何做的……既可促进小学生的深层次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美好体验。

5.寓美育于实践之中,引导小学生不断地表现美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它意在强调“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语文学科还是审美教育,都具有综合性、能动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教师善于把两者寓于综合实践,能够引导小学生从“理论联系实践”中赢得善教乐学的“1+1>2”效果。比如,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有感情朗读与叙述、故事演讲、专题辩讨、读写互动、书法绘画、课本剧表演、社会观察与调研等语文实践活动,并且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学”的良好效应。在“自我完美”心理作用下,小学生会把最好最美的一面充分地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德育、智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三大组成元素。我们应以语文学科及其教学活动为有效载体和良好支撑,善于突出审美教育的价值意义和优势功能,切实全面推促小学生的健康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钰.童真与童趣——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保证学生“在场”[J].语文天地,2015(3).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7

21世纪即将到来,展望未来,人类社会一方面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恩惠,一方面国和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摘要:“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把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当前就21世纪的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作一些思索,其意义当是不言自明的。

一、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向

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学习”,它是上述四个“学会”的前提条件。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探究成果,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

1.把握熟悉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

2.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3.泛读和理解的技能;

4.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

5.获得、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6.创新的意念;

7.开展探究的能力;

8.终身学习。

上述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今后的基础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和上述追求相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之一是实际学力低下。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可以说各国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进行课程改革。美国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充分协调而富有学术内容的课程来取代肤浅的“自助餐式的课程”。此项工作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要求小学毕业生应具有读写能力。近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提出8岁儿童应能读会写。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条文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惟一未使用全国统一课程的英国明令统一课程,这足以说明此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法国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课程改革经历了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实行合科教学到恢复分科教学的过程。实行合科教学试图通过综合性质的启蒙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是削弱了某些学科的教学,导致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新的教学计划,认为小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应包括七个方面,据此开设七门课程。联邦德国80年代课程改革的一个特征,是在教学计划中布置了大量跨学科课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平安教育、交通教育、环保教育、法律教育、欧洲新问题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做好预备。原苏联1985年颁布十一年制中小学新的标准教学计划,80年代末颁布了各门学科新的教学大纲。而后根据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出一套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改革的教科书,特征之一是既适合于学校教学使用,又可作为学生自学用书。教科书内容构成包括摘要:1.必修的基本内容(占70%-80%);2.反映民族和地区特征的内容;3.反映学校特色的内容;4.教师根据需要增加的内容;5.学生自由选择的内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小学日本语改革目标中,强调培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个性。在具体目标中,强调转变观念,精选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善评价学习的方法等。从上述情况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较自由化的美、英等国,加强了对课程的统一管理;一些国家在课程改革上迈出较大的步子,如法国实行合科教学,联邦德国开设跨学科课程;有的国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如原苏联在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以及功能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创建更宽松、更有个性的语文课程。上述改革的办法、经验,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乃至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有启发、借鉴功能。

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思索

近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不同学派对课程设计有不同主张,主要有学科或知识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都要受到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上述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学的一面摘要:只强调制约课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理想的课程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又顺应社会的需要,非凡是能够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国内有的探究人员初步勾勒了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概括为以下四个特征。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追求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课程设计和编制的结构化。包括学科教学内容的结构,要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得知识,还包括构建合理的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学校课程结构。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体系。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做到二者互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国内外探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索。

(一)有关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瞄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凭借。

(二)有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今后的小学语文课程,应当由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和语文环境教育和实践三部分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80年代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就有5个国家在小学阶段开设选修课,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也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第一步,可以增加语文活动课的选择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诸如喜好小组、文学社团、讲座、竞赛等)中自行选择,在喜好盎然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学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母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给希望小学的小伙伴写信,走向社会消灭错别字,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努力探索跨学科的,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课程形式。闻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发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她的做法是,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就某个主题,如“我爱祖国妈妈”,从各科教学到教育,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家庭、社区),利用内容的“相似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深度、广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负责等优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语文课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索、练习、作业的时间以外,建议专设自由阅读课(每周低年级1课时,中年级2课时,高年级3课时),让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读自己爱读的书,记下好词佳句、心得心得。坚持数年,学生的读写能力定会大大提高,长期养成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课程方面要打破语文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优化教学结构,加强课外活动,开发环境课程,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举,课内外、校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有关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品种上,适应课程的多元化,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还要有提供给教师的活动课教材以及有关开展大语文教育的有切实指导功能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人的一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提高儿童少年“情商”的一个良方。还因为通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做人,学语言,而且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说明文。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能阅读科技说明文,应当是下个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体系上,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语文练习为主线,由目标系统、练习系统、检测系统组成的语文教材的练习体系。

支撑这个体系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课本看作知识的发源体,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导体,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现代教学观念强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由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并在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一教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标系统、练习系统和检测系统。

目标系统包括全套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把教学目标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是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每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索练习”之中。

练习系统是教材的主干。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要非凡重视从小培养能够出口成章的说话能力,能够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能够写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的作文能力以及能够主动获取、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还应把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观察思维以及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要求分别列出,各自形成练习序列,再根据低、中、高年级教学的阶段性,把上述练习重点分层有序地编排在各册教材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练习网络。为了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还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等的画、批、注,起到辅导、示范功能。教材还应采取办法,如编成开放的、可增删调整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改编重组,以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此外,教材要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弹性,比如,识字分“四会”“两会”,课文分必读、选读,练习有必做、选做,做到因材施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8

一、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向

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学习”,它是上述四个“学会”的前提条件。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探究成果,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

1.把握熟悉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

2.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3.泛读和理解的技能;

4.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

5.获得、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6.创新的意念;

7.开展探究的能力;

8.终身学习。

上述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今后的基础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和上述追求相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之一是实际学力低下。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可以说各国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进行课程改革。美国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充分协调而富有学术内容的课程来取代肤浅的“自助餐式的课程”。此项工作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要求小学毕业生应具有读写能力。近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提出8岁儿童应能读会写。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条文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惟一未使用全国统一课程的英国明令统一课程,这足以说明此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法国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课程改革经历了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实行合科教学到恢复分科教学的过程。实行合科教学试图通过综合性质的启蒙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是削弱了某些学科的教学,导致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新的教学计划,认为小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应包括七个方面,据此开设七门课程。联邦德国80年代课程改革的一个特征,是在教学计划中布置了大量跨学科课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平安教育、交通教育、环保教育、法律教育、欧洲新问题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做好预备。原苏联1985年颁布十一年制中小学新的标准教学计划,80年代末颁布了各门学科新的教学大纲。而后根据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出一套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改革的教科书,特征之一是既适合于学校教学使用,又可作为学生自学用书。教科书内容构成包括摘要:1.必修的基本内容(占70%-80%);2.反映民族和地区特征的内容;3.反映学校特色的内容;4.教师根据需要增加的内容;5.学生自由选择的内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小学日本语改革目标中,强调培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个性。在具体目标中,强调转变观念,精选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善评价学习的方法等。从上述情况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较自由化的美、英等国,加强了对课程的统一管理;一些国家在课程改革上迈出较大的步子,如法国实行合科教学,联邦德国开设跨学科课程;有的国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如原苏联在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以及功能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创建更宽松、更有个性的语文课程。上述改革的办法、经验,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乃至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有启发、借鉴功能。

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思索

近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不同学派对课程设计有不同主张,主要有学科或知识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都要受到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上述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学的一面摘要:只强调制约课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理想的课程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又顺应社会的需要,非凡是能够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国内有的探究人员初步勾勒了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概括为以下四个特征。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追求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课程设计和编制的结构化。包括学科教学内容的结构,要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得知识,还包括构建合理的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学校课程结构。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体系。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做到二者互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国内外探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索。

(一)有关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瞄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凭借。

(二)有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今后的小学语文课程,应当由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和语文环境教育和实践三部分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80年代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就有5个国家在小学阶段开设选修课,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也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第一步,可以增加语文活动课的选择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诸如喜好小组、文学社团、讲座、竞赛等)中自行选择,在喜好盎然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学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母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给希望小学的小伙伴写信,走向社会消灭错别字,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努力探索跨学科的,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课程形式。闻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发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她的做法是,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就某个主题,如“我爱祖国妈妈”,从各科教学到教育,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家庭、社区),利用内容的“相似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深度、广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负责等优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语文课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索、练习、作业的时间以外,建议专设自由阅读课(每周低年级1课时,中年级2课时,高年级3课时),让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读自己爱读的书,记下好词佳句、心得心得。坚持数年,学生的读写能力定会大大提高,长期养成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课程方面要打破语文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优化教学结构,加强课外活动,开发环境课程,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举,课内外、校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有关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品种上,适应课程的多元化,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还要有提供给教师的活动课教材以及有关开展大语文教育的有切实指导功能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人的一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提高儿童少年“情商”的一个良方。还因为通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做人,学语言,而且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说明文。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能阅读科技说明文,应当是下个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体系上,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语文练习为主线,由目标系统、练习系统、检测系统组成的语文教材的练习体系。

支撑这个体系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课本看作知识的发源体,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导体,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现代教学观念强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由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并在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一教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标系统、练习系统和检测系统。

目标系统包括全套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把教学目标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是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每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索练习”之中。

练习系统是教材的主干。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要非凡重视从小培养能够出口成章的说话能力,能够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能够写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的作文能力以及能够主动获取、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还应把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观察思维以及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要求分别列出,各自形成练习序列,再根据低、中、高年级教学的阶段性,把上述练习重点分层有序地编排在各册教材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练习网络。为了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还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等的画、批、注,起到辅导、示范功能。教材还应采取办法,如编成开放的、可增删调整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改编重组,以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此外,教材要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弹性,比如,识字分“四会”“两会”,课文分必读、选读,练习有必做、选做,做到因材施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9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课程;生命教育;内涵价值;目标;路径

叶澜教授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近年来,中小学生漠视生命的事件层出不穷,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突然逝去令人心痛。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对生死缺乏认知和思考,这与我国较晚实施生命教育和不重视生命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着不同于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独特价值,它无须专门分配课时,也不会给学生增添课业负担。特别是语文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是重要的生命教育资源,理应成为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主阵地。探讨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1968年,美国学者华特士最早提出生命教育,随后生命教育在全世界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的含义,国内不同学者看法不同。冯建军教授认为,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吴增强提出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态度、生命价值”。根据国内学者的观点,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生命教育不仅关注人的生命和人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命,更关注人的生存能力培养与生命价值提升;狭义的生命教育只是对人的生命和人周围环境中所存在生命的关注。

(二)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价值

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很多好处。首先,能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自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随着社会发展,各种信息涌入学生的视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影响,形成畸形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教育从某种层面来说是一种精神教育,能够触及心灵。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且不可逆转,应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体会生命的美好与人生的精彩。教师通过普及科学的生命教育知识使学生明辨是非,接受正确人生观的引导,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其次,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生命具有整体性,在生命教育中不仅要使学生具有保护生命安全的意识和面对困境的坚定信念,而且要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未知的好奇心等,进而塑造健全人格。最后,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营造和谐、稳定而积极的学习环境。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爱惜自我生命,还要让学生尊重他人生命以及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

二、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将生命教育渗透到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引导青少年尊重生命、珍视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是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育要求,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为了使生命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小学语文教师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引导中小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尊重生命

中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教材中有些课文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慨叹,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例如,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茂盛,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尊重;在《斑羚飞渡》中,作者通过描写羚羊们“惊心动魄的生命壮举”,揭示了自然界中每个物种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要敬畏生命。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描绘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更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自然,从自然中寻找生命启示,构建生命意识。

(二)引导中小学生感受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精彩

中小学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处理好社会关系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社会关系中的生命关怀。《回忆我的母亲》与《背影》通过质朴平实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父亲深切的爱;《藤野先生》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无限感激;《羚羊木雕》表现出了孩子间友情的纯真与美好。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心中播种爱的种子,学会感恩父母和教师无私的爱,学会用友爱平等的态度对待朋友,用宽容和欣赏的眼光善待他人,创造和谐的社会关系,感受人性的美好与生命的精彩。

(三)引导中小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

教育应该培养完整的人。学生应该去认识真实的人和世界,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完成自我健全人格的建构,成为完整的人。《愚公移山》虽带有一定的神话主义色彩,但在科技发达的当代,愚公的执着仍有推崇的意义,愚公面对大山时的坚定信念是在面对困难挑战时所需要的;《邓稼先》一文中,邓稼先低调无私、忠于事业、奉献国家的高尚人格打动人心。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勇于挑战、树立目标,进而唤起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引导中小学生拓宽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

中小学语文教师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也要引导学生探寻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在《最后一次讲演》中,闻一多慷慨激昂的演讲使人感受到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学生能自觉萌发出民族与国家意识,从而树立远大的志向。古人也有不同的人生追求,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恬淡,有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不羁,也有李贺“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英勇豪情。生命的意义不是只能通过某种特定方式凸显,发现自身的长处、树立适合的目标并为目标付出努力,就会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三、将生命教育融入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有效路径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蕴含着生命教育的元素,教师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并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引导。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

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具备从生命角度看待文本的视野,充分挖掘课文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摆在首位,而不是“唯分数论”。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挖掘。1.关爱、敬畏自然生命。大自然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资源与环境,人类应该感恩、敬畏自然并爱护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自然事物的文章值得学生鉴赏,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朱自清的《春》用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画卷。春花、春雨等常见的自然之物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春天里的人们也都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处处蕴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特别是文章最后用三个排比句把春天的美丽与欢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课文中蕴含着关爱、敬畏自然生命的情感,启发学生:人类也应踏着春天的步伐,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2.人际关系中的生命关怀。人是群居性动物,个人必然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亲情、友情、师生情等都是人性中十分重要的情感。如《再塑生命的人》讲述了在作者迷茫无助时,拥有高超教育艺术的莎莉文老师带给了她爱的光明,唤醒了她的灵魂,使她对世间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更是通过对“水”的学习,让海伦获得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情感,拥有了求知的美好感受。莎莉文老师仿佛是海伦人生中的灯塔,给她深切的爱并启示世间的真理,对海伦来说是再次塑造生命的人。语文教材中的这些课文描写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情谊,蕴含着无穷的爱与生命关怀,等待着学生感悟。3.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生活充满挑战与未知,不可能只有美好,有时人们也会遇到艰难险阻,所以人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勇往直前。《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主人公被困悬崖后在爸爸的引导下成功走出困境的故事。作者对被困到悬崖上进退两难、孤立无援而后慢慢脱险的心路历程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不禁让人感同身受。就像作者所说,悬崖经历给他上了宝贵的一课,面对困难保持从容不迫的良好心态,把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来完成,让他能轻松应对生命中的很多困难时刻。

(二)发挥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引导学生升华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语文“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应通过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引导学生认识、感受生命,在个性和人格塑造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引导学生升华认识。1.联系背景,增进理解。有些课文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要从课文中获得作者对生命的认识经验,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是一条重要途径。例如,教师教学《秋天的怀念》时介绍史铁生的患病背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坚毅与刚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具有直面挫折的勇气,对生活充满乐观的精神。2.诵读课文,激发情感。诵读是体会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学《乡愁》时,教师在背景音乐中饱含感情地朗诵,学生更容易从诗歌回环往复的整齐句式中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对祖国的绵绵怀念之情,进而使学生懂得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3.联系生活,增强体验。在浅层理解的基础上,只有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中的生命进行碰撞,才能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验。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学生可能只觉得孔乙己这类封建社会时期的底层人物很可怜,难以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与孔乙己联系到一起,让学生明白生命没有贵贱之分,懂得尊重生命,深化对生命的感悟。此外,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善待那些有新奇点子的学生,杜绝讽刺挖苦与冷眼相待的言行,避免学生因被教师不公平对待而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轻生行为。在赏析课文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胆给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学生充满生命关怀的评价。学生的独特观点可以展现学生的个性,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充满生命关怀的评价能够与学生的见解形成生命的碰撞及情感的共鸣,从而构建具有良好生态的课堂环境。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把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中小学生树立生命意识,感受人性的美好,关注自身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张扬个性,敞开心扉,舒展生命。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语丝[J].基础教育月刊,2004(5).

[2]冯建军.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

[3]肖川,马朝阳,曹专.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J].人民教育,2013(24).

[4]吴增强,高国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6]冯建军.我国学校生命教育的经验、反思与展望[J].中国德育,2020(9).

小学语文课程范文篇10

关键词:课程标准研读评价

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评价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传统的评价标准对于新能力有相当的局限性,或者说,新的能力是不能用过去的评价方法度量的。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基本用于区别胜利者和失败者,而不是作为一种转变性的协调发展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与学习个体,不存在简单划一的评价标准,评价是为了调节学生的行为。究竟怎样运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改革研读中的评价呢?笔者在开展小语研究性阅读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研究性阅读的推出,促使评价方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评价目标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研究性阅读应由以往教育评价偏重总结性评价转向重视形成性评价。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而获得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全员参与。评价行为应该贯穿整个研究性阅读的始终,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情感、行为进行积极评价,而不是只注意学习结束后的说教与总结。抓住研究性阅读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和行为的细微变化,适时点评、适度点拨,必然会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阅读。教师的评价艺术,还表现在热切的激励性上。这种激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优秀的反馈信息的激励,如某个学生理解得很正确甚至有独创性,回答问题正确、流利、干脆等,教师就可说:“某某学生答得很精彩,大家为他(她)祝贺!”这时,其他同学一齐鼓掌。教师还可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或者说“你的理解很有创造性,希望你继续努力!”等。与对“优生”的激励相比,对“差生”的激励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差生”的一个很突出的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而在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譬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过程中,学生在研读蔺相如的语言时,有的体会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教师马上评价:“你的体会很正确!”;有的体会到了“蔺相如身为宰相,为人谦和”,教师也高兴地说:“你的理解很深刻!”;还有的学生说:“我体会到了蔺相如是在说理,而不是在斗气。”教师同样给予高度地评价:“你真会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评价对象的转变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将学生的行为或取得的成绩作为教育绩效的基本标志。研究性阅读的实施,使人们意识到,学生的研究是他们在实践中成长的必然过程,也是实践中成长的象征和结果。学生获得的积极的内心体验乃是成长的结果和评价的标准。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应征:“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实施研究性阅读,不能用传统的分数或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教育效果,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也不能只停留在“知”的程度上,而要关注学生在实践中有没有研究,研究到了什么。“只要围绕课题,占有了较为丰富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又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课题,我们就应给予较高的评价。”

如学习《赤壁之战》一文时,教师让学生研读课文,说说在赤壁之战中,谁当赏首功。一部分学生认真研读后说:“黄盖当赏首功,因为在赤壁之战中是黄盖提出‘火攻’的计策,并写假投降信,还精心准备材料,火攻曹营。”这时教师立即给予肯定性评价:“你们真会研究,请把你们的研究成果简要地写在黑板上。”另一部分学生则说:“周瑜当赏首功。因为是他肯定‘火攻’是个好主意,并且带兵追杀。这之前,他还调兵遣将,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哦,我看过《三国演义》,是周瑜巧借东南风!”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真善于抓住课文中的隐性信息进行研究!”这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曹操当赏首功。”其他同学大笑起来。他接着说:“因为如果曹操不被假投降信所迷惑,加强防备,周瑜他们完全不可能获胜。”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感到他说的也不无道理,周瑜他们的胜利还真得归功于曹操呢!教师则兴奋地说:“你的思维很奇特!的确,没有曹操的掉以轻心,周瑜他们不能获胜;但这是曹操的过失,不能说是他的功劳。”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她)能在研读的征程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并逐渐由“差生”转向“优生”。如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反馈信息中合理的内容,哪怕是一丁点儿,也应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扬。这就好比一棵断树,只要还有一根树脉未断,它就还有生存并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关键是能否用百倍的爱心去关心呵护它!

三、评价人员角色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研究性阅读应改变过去“评价由教师说了算”的做法,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见作为学生的集体决定,应十分重视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角色,要从教育者转变为研究性阅读的设计者与参与者。研究性阅读的评价也应尽可能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特别应当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也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随着年级的升高,能力的增强,要组织学生参与评价,在学生互评、自评中,得到锻炼,受到激励。”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性阅读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的形成也应当是研究性阅读的重要目标之一。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可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又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与完善。研究性阅读促进了教学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把重点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变成以学为主。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因为采用了研读策略,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以自定的进度进行学习,所以评价方法也多以个人的自我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也不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研读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个人自我评价的优越性在于,学习者可以不顾及评价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评价会更客观确切地反映学习者的实际情况。

如研读了《镜子小史》这一篇课文后,我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这次研读过程中你有哪些得失?有位学生说:“我通过研读,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按镜子的发展史来写的。”这时又有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不但体会到了这一点,还发现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也有它的发展史。像从1946年诞生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到现在的新一代计算机,它的发展真正称得上日新月异,我可以通过查资料来完成《计算机小史》这篇文章。”另一位学生说:“我通过研读,也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也可以写《灶的演变》,研究一下柴灶、煤球炉、蜂窝煤炉、液化气炉、煤气灶(天然气灶)、电炉、微波炉等。”有一位学生则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研读时对青铜镜太感兴趣了,导致在这一部分内容上花了很多时间,来不及好好研读其它的内容。”

又如在学习《说茶》这一课时(主要写了茶叶的种类、饮茶的好处、茶具的造型),教师让学生开展研究性阅读,可自由组织学习小组,愿意研究哪一方面的内容就去研究。当各学习小组交流完之后,教师让学生评价:“你们交流的三方面,哪一点在课文中最重要。”一开始学生由于不愿服输都认为自己小组研读的最重要,经过自我评价,发现这三方面在课文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自己发现课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的。公务员之家

对同一内容的研读情况,不但要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还要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直至他们满意为止。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评价手段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研究性阅读应重视评价的多样性,否定评价的单一性。由于学生主体意识的个性化,加之他们的感悟能力的差异性,同时又受到现代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研究性阅读的评价应该以每个学生为评价对象,将其在研究性阅读中的感受变化作为具体评价内容,构建一个新型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手段,可以是在研究性阅读过程中的考核与评价,也可以是研究性阅读后的相互点评与自我小结。讨论、评比、成果展示、少年论坛、记学习笔记、写学习体会等都是可以采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