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21:27:22

小学校

小学校范文篇1

第1条为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中小学校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幼儿园、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第3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4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

第5条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不具备条件或不需要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体制。即在一定区域内,设置中心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财务活动。学校只设报帐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向中心财务机构报帐。

具体实行何种体制,由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6条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技术职称、任免奖罚,应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执行。

第7条中小学校校办产业、勤工俭学项目的财务活动,由学校财务机构统一领导。

第三章单位预算管理

第8条预算是指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中小学校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第9条国家对中小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合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标准根据中小学特点、学校收支状况、事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确定。

第10条预算编制原则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学校应当自求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11条预算编制办法

(一)收入预算,应考虑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

(二)支出预算,根据学校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的编制,应在保证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其他各项支出。

第12条预算编报审批程序

中小学校预算由学校提出预算建议方案,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分别上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预算控制数。中小学校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各有关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13条预算执行和调整

中小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确需调整时,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其余收入项目需要调增、调减的,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第四章收入管理

第14条收入是指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15条中小学校收入包括:

(一)财政补助收入,即中小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项事业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公费医疗经费、住房改革经费等。上述财政补助收入,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不同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和安排使用。

(二)上级补助收入,即中小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事业收入,即中小学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纳的杂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纳的学费;借读学生缴纳的借读费;住宿学生缴纳的住宿费;按照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的其他费用等。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纳入预算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要及时足额上缴,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四)经营收入,即中小学校在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中小学校附属独立核算的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社会捐赠,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

第16条中小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第五章支出管理

第17条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18条中小学校支出包括:

(一)事业支出,即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支出的内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二)建设性支出,即中小学校用于建筑设施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等新建、改扩建建筑设施发生的支出。

(三)经营支出,即中小学校在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四)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中小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第19条中小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必须以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为前提。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

经营支出应当与经济收入配比。

第20条中小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报送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21条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学校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第22条中小学校要加强对支出的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出,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第六章结余及其分配

第23条结余是指中小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经营收支结余应当单独反映。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其余部分并入学校结余。

第24条中小学校的结余(不含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专用基金管理

第25条专用资金是指中小学校按照规定提取和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第26条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奖教奖学基金等。

修购基金是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职工福利基金是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医疗基金是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职工医疗开支的资金。

奖教奖学基金是接受社会捐赠,专门用于奖励教职工和学生的无须保留本金的资金。

中小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提取或者设置其他专用基金。

第27条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八章资产管理

第28条资产是指中小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29条中小学校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30条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暂付款项、借款、存货等。

存货是指中小学校在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各类材料、燃料、消耗物资和低值易耗品等。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应收及暂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帐;对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及暂付款项,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经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对存货应当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31条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中小学校应根据规定的固定资产标准,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明细目录。

第32条固定资产的租赁,应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并向租赁者收取租赁费。租赁费计入经营收入。

第33条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当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批准。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计入修购基金。

第34条中小学校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

第35条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中小学校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计入事业收入。中小学校取得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计入事业支出。

第36条对外投资是指中小学校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校办产业、勤工俭学项目和其他单位的投资。

中小学校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

中小学校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对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项目投资取得的收益,计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对其他单位投资取得的收益,计入其他收入;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

第九章负债管理

第37条负债是指中小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38条中小学校的负债包括借入款、应付及暂存款、应缴款项、代管款项等。

应缴款项包括中小学校收取的应当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当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税金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代管款项是指中小学校接受委托代为管理的各类款项。

第39条中小学校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第十章财务清算

第40条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小学校发生划转撤并时,应当进行财务清算。

第41条中小学校财务清算,应当成立财务清算机构,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学校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国有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42条划转撤并的中小学校财务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中小学校,其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无偿移交,并相应划转事业经费指标。

(二)撤消的中小学校,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三)合并的中小学校,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移交接收单位或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国有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第十一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43条财务报告是反映中小学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定期向各有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第44条中小学校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45条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中小学收入及其支出、结余及其分配、资产负债变动、专用基金变动的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46条中小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中小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和专用基金变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财务分析指标包括预算收支完成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生均支出增减率等。

中小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

第十二章财务监督

第47条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以及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中小学校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并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

小学校范文篇2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我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没有统一标准等原因,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空间单一(多数只有普通教室和音乐教室等少量部室),农村学校建筑质量较差、校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张宗尧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通过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学校的设计标准,在对西部地区中小学校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校的功能构成(主要教学用房由普通教室及物理、化学、美术、史地等教室共同构成)及设计标准,大大提高了我国中小学校的设计和建设标准。出版基础教育建筑系列专著教材《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托幼、中小学建筑设计手册》,成为广大建筑设计师、教育管理者进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书。成果编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987),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是评判我国中小学校建筑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影响到我国数以千万的中小学校建设。

二、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及空间环境研究

特殊教育是对身心有缺陷,不适于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人所进行的教育。特殊教育针对残疾人的特点,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对残疾人进行教育,弥补他们因生理缺陷带来的困难,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目前国内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办有盲、聋哑、启智三种类型。盲、聋哑、智力残疾儿童在国内学龄儿童中占比不大,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残疾儿童的数量也很可观。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联合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4月1日,国内有各类残疾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34%。而截至目前国内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少年儿童的比例依然只有70%多。因此办好特殊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特殊教育的发展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普及教育是否充分,社会是否发达文明的重要方面。其次,残疾儿童的生理缺陷,对他们认识客观事物,掌握文化科学技术带来了困难。通过特殊教育,能够弥补他们的生理缺陷,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从消极地依靠家庭、国家照顾,变成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还可以为国家建设增添力量,同时也是残疾人真正成为一个平等的社会成员的必要条件。建国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还未专门制定过特殊教育建筑设计的统一技术规范,因而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施不齐全或布局不合理,在使用上没有体现残疾儿童的特殊要求。直至199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张宗尧与赵秀兰老师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一书中,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分成普通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盲校、聋校、弱智学校)两个部分,首次为特殊教育学校设计做出了示范。其中特殊学校设计的相关内容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之一《残疾儿童学校学习环境研究》(59278322),是我国对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第一次相对系统的研究与小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特殊教育学校各种教学用房的分类以及部分相关建筑设计实例。

2004年,由建设部颁布的国家设计规范《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正式实施,该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员包括上述的两位老师和李志民老师。该规范从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特殊教育学校的室外空间、交通与疏散、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等方面较系统全面的规定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要点,完成了特殊教育类学校设计规范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从此以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公共建筑及其理论研究所长期关注教育类建筑设计及无障碍设计领域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坚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由于在我国为视力残疾者、听力和语言残疾者、智力残疾者都建立了相应的特教学校,而肢残学校却是一个空白点,因此李志民老师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肢体残疾者行为特征及肢残特教学校环境研究》(59878041),对肢体残疾群体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该课题结合“全纳教育”的理念,客观分析了为肢残儿童建设特殊学校的不必要性,提出“随班就读”的教育方式,既弥补了特教学校的不足,又契合中轻度残疾儿童的自理能力特点,尤其适合没有特教学校可供学习的中轻度肢体残疾学龄儿童使用,并对“随班就读”模式下的包含肢残儿童的教学空间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颁布10年以后的201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李志民老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仍在继续坚持特教学校领域的研究。通过这些年来的不断跟踪监测,我们发现残疾儿童的总体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各类残疾类型的比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全国各地特教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盲聋生有所减少,智力残疾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增加明显。而在以往的特教学校研究中,对于启智学校的研究明显不足。调研发现启智学校的空间特点与需求与其他类型特教学校空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启智学校建筑空间模式研究成为了团队新的研究方向。目前李志民老师正在主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修编工作,并力导将特教学校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反映在新版设计规范当中,使规范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性的作用。研究缩短了目前我国在特教建筑方面的研究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尤其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弱智、肢残特教学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特教学校建筑设计理论,有助于完善我国特教建筑设计体系,并为肢残学龄儿童就学提供建筑设计理论依据,在该类学校规划设计方面进行前沿探讨,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残疾儿童的关注体现出以李志民老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也是我们所理解的建筑师的职责所在。不管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愿意一直坚持下去。

三、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指导下,从2000年开始,李志民教授开始关注素质教育改革对学校设计带来的要求,教育学界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及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方式的积极探索,为研究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建筑空间与环境模式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50578133)。首先从历史研究入手,整理小学校教育及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判定二者必将朝不断开放的方向发展,并得出学校从教学空间到社区不断开放的空间层级关系。从环境行为学角度研究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的关系,进一步验证教学环境对教育产生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较素质教育实践与国外教育改革措施的差别,分析素质教育与开放教育的异同,得出我国教育改革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这为素质教育改革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研究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奠定理论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对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进行分析。由于本研究时间、人力的限制,选取小学校建筑空间的主要部分——室内教学空间、走廊、办公空间、室外环境及建筑形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教学楼仍是以“编班授课制”教育模式所对应的“长外廊串联固定普通教室”的布局形式为主,相当于教育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发展水平,对比国外开放式学校的布局模式,提出小学校建筑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进而建立动态的小学校建筑设计标准体系。研究最后提出了适应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中小学校建设模式,有助于促进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的创建和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本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缩短了与教育发达国家在此类研究上的差距。相关研究成果编入(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修编工作。(2)修编《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建工出版社);(3)专业刊物上11篇;(4)学位论文13部;(5)结合工程实例,将部分研究成果运用到8项工程设计实践中,取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四、进一步研究方向

小学校范文篇3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在各项管理工作及教学、教研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涉及面广,包括综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毕业生工作、教学研究、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声像载体。

中小学校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中小学校发展的历程,是中小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它既是一个中小学校长期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促进中小学校在今后工作中扬长补短不断继续前进的重要条件。分析中小学校档案,可以全面掌握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延革和演变情况,更好地总结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的得失、成败,为新的时期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同时,中小学校档案汇集了中小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记录了中小学校优秀的传统和历年来先进教职员工的事迹,形成特色的教育教学总结,是中小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淀和记录,能有效的推动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当前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档案意识不强,在中小学校教学过程中,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他们“重教学、轻档案”的意识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中小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材料残缺不全

中小学校档案应为中小学校的发展留下真实生动的轨迹,应该客观完整记录下中小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但目前在很多中小学校普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没有综合档案室,学校各科室按照传统惯有的做法,只负责把自己科室自认为有用的材料加以收集整理汇总,档案保管各自为政;二是学校各部门与档案室协调工作严重脱节,档案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各科室全面收集,各科室教职工贪图一时之便,也没有主动移交手中的档案资源。加之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又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档案的错归错放、随意归档、缺失散失现象相当严重。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中小学校档案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更是一种信息资源。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成为中小学校工作发展的关键。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多是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工作上也只是“你查我调”,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三、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1.增强档案意识,健全各项制度

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中小学校领导要经常向全体教职工宣传《档案法》,通过举办档案法讲座、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来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其次,制定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从而使各部门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第三,建立档案的收集、保管、立卷归档和借阅制度,使档案资料进、出(室)及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第四,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保证。

2.认真开展档案业务工作

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这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中小学校各类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档案工作者要加强宣传,密切保持与学校各科室、部门的联系,全方位收集中小学校本身产生的档案,同时,努力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挖掘档案资源,比如收集分散的知名校友档案等,使室藏档案内容丰富充实起来。二是制定符合中小学校档案特点的管理规范,包括归档范围、立卷程序、保管期限及密级规定;三是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中小学校领导、各教研组和社会有关部门,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

3.合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已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现代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克服以往档案工作的人工操作的落后性,不断地添置现代化的设备,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档案的缩技术、扫描技术、传真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化的档案保护技术,使档案工作从落后的手工操作走向现代化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克服中小学校各部门之间归档材料衔接不紧、重复劳动等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文件、档案的全部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对文件信息的生成、档案信息的转化、档案信息的全文提供及利用实行一体化管理,使中小学校档案室不仅是管理部门,更是一个信息供应中心。

4.努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中小学校档案是展示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小学校档案工作要站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努力体现多姿多彩的生命魅力和独具个性的文化氛围,最大范围反映中小学校的文化风貌。为更好的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使档案室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开发和传递给利用者,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活化和共享,档案工作者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学校档案室的功能建设,努力与德育教育各类活动相结合,把档案室建设成集宣传、教育、信息服务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机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小学校范文篇4

1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有一部分中小学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期间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中小学校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认识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学校管理人员在认识上仅仅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中的“核算”,并且,很多中小学校没有认清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地位,在学校信息建设投入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不了解现代化管理下的信息资源的需求性;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应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为中小学校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也有部分学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重视硬件的应用,忽视软件应用的现象,这都不利于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次,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数据不够统一。有很多中小学在资源规划方面存在着规划不完善、投入零散的现象,并且在建设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等方面的原则。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经常会出现数据不够统一规范的现象,并且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作为规定的标准,最终导致中小学校的信息利用率低,整合度严重不足;同时,中小学校在传递各项信息方面,缺少共享性。再次,当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严重的缺少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中小学财务管理而言属于一大弱点。在信息化建设中,复合型人才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来完成信息统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为此,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中小学财务管理建设中这点往往成为建设的致命点。

2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上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被解决,必将影响该校的发展,为此,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校的重要任务。首先,中小学校应该调整财务管理建设思路,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之下,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实践表明,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领导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要确保领导能够有较高的信息化思想意识以及责任感,强化领导人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决心。同时,对于中小学校的基础工作而言,一些较为重要的决策需要领导人员亲自考察,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并且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人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其次,在建设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需要将基础工作作为重要的标准,制定信息规范化制度。那么最先应该做的工作就是统一规范学校信息编码,这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属于一项重要的工作,也属于基础性工作。在统一规范期间,需要严格的按照一定的原则展开。一方面要坚持统一规范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建设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展开科学的总体规划,确保能够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配置等”,要求实事求是,与实际状况相结合,从而为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坚持维护和开发市场化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要求在系统开发和维护方面需要展开机制创新,在培养、建立复合型技术人员的基础之上,确保能够按照市场化道路建设的原则开展,并且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确保能够与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软件公司合作,从而构建出市场化的服务体系。再次,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完善公共的基础网络建设,在有网络安全性的保障之下,不断的推动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这需要中小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内部资源的丰富性,并且要确保网速的速度。应用较为先进的、安全高效的方式,连接学校内的网络和校外的网络,在应用数据库技术的前提之下,确保能够有效的实现中小学数据远程传输等。

3中小学校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实践表明,中小学校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符合现代管理发展要求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需要保证中小学财务管理能够与改革和发展方面的要求相符合,在建设中树立“会计核算为基础,财务管理为核心等”现代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核心以及切入点,通过信息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有效的提升中小学财务管理建设效率。校园网络的存在,给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相应的保障,立足于某一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对学校内各种资源的一种管理机制以及一种管理理念等。学校通过高校以及准确的财务信息反馈,能够提高学校内的管理效率,控制风险,对于保障学习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2有利于技术方面的创新发展

实践表明,财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程度的不同,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将会计电算化作为基础,从而对数据展开有效的调整,加工会计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讲机械设备配合使用,而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等结合使用的一种手段。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该建设工作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它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在技术以及质量方面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它具备这一定的特点,如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信息量往往比较大,针对性也比较明显等。这些特点在数据统计与获取中表现的较为明显,它能够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及时的传递财务信息,这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无法与技术创新分割,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技术的创新,这在推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总结

小学校范文篇5

1.精细化管理概念。所谓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新型的管理理念以及方式,遵循细化、量化以及标准化的要求制定规范的运行流程,落实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在规范人员行为的基础上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当前,将精细化管理方式引进各个领域,能够提升经济效益。2.财务管理过程应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一是能够合理地对资金进行分配,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的关注,并且对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投入资金逐渐增多。不过,虽然中小学校获取了较多的教育资金,可是从资金实际管理情况来看,尚没有明显的进步,普遍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致使资金浪费严重。并且,当下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基于此,需要将精细化管理方式引进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明确各项职责岗位,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在监督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二是可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方式可以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性的监督和管理,在实行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基础上了解到中小学发展期间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动态分析项目自身具备的风险以及可行性,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此加快中小学教育建设进程。三是精细化管理方式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必然要求。实施精细化的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后期管理计划的经济活动,确保该项活动的规范性,使得每一项开支都可以有计划和有依据的进行使用。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大,并且每年呈现出逐步递增的态势。近几年伴随着教育机制改革,以往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需求,为了改变当前的滞后现象,促进中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就需要认真地分析中小学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找出合理的应对措施。1.财务管理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阶段,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财务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目前,仍然有部分中小学对于财务管理不够重视,与此同时,也无法正确了解到财务管理工作在小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会比较乱。再加上中小学校管理层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往往较为忽视,很多中小学财务部门仅仅是起到出纳以及记账的作用,对于学校来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更无法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也无法向学校管理人员提出相关管理建议,因此,很多中小学的财务管理部门无法发挥其财务监督职能。2.中小学校的财务制度不够完善,措施无法得到落实。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真正发挥其制度本身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时无法以规章制度为依据,无法充分履行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导致事前、事中的管控难以落实到位,并且事后管控也存在很多疏漏。如果中小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就会影响到中小学校的稳定发展。3.中小学财务管理队伍的素质不高。对于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中,包含了学校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及业务素质。在当前阶段,由于教师编制的限制,很多中小学校没有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部分中小学没有制定完善的财务工作编制考核,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这些老师来担任财务工作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发生了许多的问题。伴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中小学的会计工作量就会比较多,在当前阶段,很多中小学的会计核算工作都是由老师兼职完成的,这将直接影响学校的财务水平的提升。

三、中小学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策略

1.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预算管理工作方面需要结合中小学的财务管理情况全面展开,实现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中,对财务预算编制以及预算上报和执行分析等环节,要充分重视质量的控制。当前,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对资金进行合理使用,基于此,对于中小学来讲,必须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控制力度,从预算编制上报、批准以及执行和考核等多方入手,在动态性控制资金的基础上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再者,中小学还需要对预算方式加以改进和优化,制定出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以此为绩效管理动态控制和考核评价提供良好的依据。2.树立正确的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当前,在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大对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力度,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从多项环节入手,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理念,以此满足新时展需要。此外,加深财务管理和日常学习的连续性,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树立科学的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从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中小学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3.加大对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提升中小学财务管理效率。当前,为了达到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稳定开展的目的,就需要加强监督力度,制定相关的监督机制。在中小学财务管理期间,会计监督既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还是实行经济管理的主要方式,其产生的积极作用能够提升中小学的办学质量。通过落实监督管理工作,便可以为中小学财务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规范性的保障,以此促使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良好开展。4.加强建设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系统性财务管理模式。当前阶段,如果想要在学校内实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是最基本的保障。积极转变当前的思维观念,不断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工作开展,建立系统性的财务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可以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单位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流程管理、人员管理等。一是建设精细化管理机制。首先,需要在学校中建立起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其次,需要在中小学内部建立教育经费财务管理部门,与此同时,还需要专门设立监督部门,保证学校的教育经费安全合规的使用。最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教育经费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校长责任制度,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在最大限度上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二是学校职能方面。在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中,需要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情况建立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岗位,在建立财务管理岗位时,需要明确岗位的具体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三是财务管理的标准。在学校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法规以及相关的纪律,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财务管理的工作标准以及相应的规范,确保规章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四是完善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财务精细化管理质量的提高,就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支持。财务管理制度的修订是系统化的工程,这就需要财务部门进行完善,并结合其他部门对各年级部门的意见,从而对财务制度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充分突出。形成完善的以及便于操作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这样就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实施。5.建设专业化的财务管理团队,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要想实现精细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重点是建立高素质、专业性极强的财务管理团队。首先,对于中小学的管理者来说,需要建立专业化的财务管理队伍,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监督以及业务培训方面入手进行精细化管理,并且落实相关的制度。其次,需要在学校内部设立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只是起到会计以及出纳的作用,更离不开掌握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懂得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中小学教育经费的管理部门来说,需要将全区域内的学校进行统筹计划,从最初的教育培训入手,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性极强的财务管理团队。最后,中小学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实施,还要充分重视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加以应用,增强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保障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财务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以及责任意识。除此之外,还需要规范使用学校的教育经费,完善管理流程,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保证中小学校的正常运转,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发桂.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纳税,2018(10).

2.赵建利.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中国集体经济,2017(19).

小学校范文篇6

[关键词]智慧校园;物联网;智能化设计

在全国范围内,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小学校建设项目立项日渐增多,以各大企业为主导的民办教学机构建立需求也日益增长。而在近年来现代电子技术、互联网5G技术等新兴科技高速发展,“智慧理念”“智能化硬件”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环节,“智慧建筑”概念兴起,并日渐深入人心。教育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紧跟时代潮流发展,“智能校园”建设得以大力推进。本文以容东片区教育设施配套项目为例,选取重点智慧校园建设智能化专项设计,进行简要介绍。

1工程概况

容东片区教育设施配套项目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总建筑面积为97236m2,为96班完全中学。其中初中48班,班额35人;高中48班,班额40人,共计学生3600人,教师人数约在400人左右。根据雄安教育局对于本项目的功能定位,智能化专项设计要达到《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基本功能配置和交付条件、智能化要求》(以下简称为“要求”)中的各项要求。

2智慧校园设计特点

中小学校主要服务对象是6~15岁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在孩子的人生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该阶段青少年长期停留、生活的重要生活场所,良好的学校基础建设、先进的设计理念、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做好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科技、电信网络的蓬勃发展,手机、便携式电脑、平板设备等电器普及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当中,这些智能化个人终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布置、批改作业,在线网络授课,与家长沟通交流等方面开始应用手机APP、电脑软件,基于智能化终端使用的辅助教学、师生交流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校园霸凌、校园恶性治安事件等校园安全问题在社会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智能校园设计在中小学校安防系统方面的优势得以体现。对比其他公建项目,中小学校安防系统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针对以上特点,本工程智能化系统设置主要包括: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本文仅对中小学校需要着重注意和最有特点的几个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3信息设施系统

根据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要求,中小学校需要设置三套网络,分别为教师办公网、物业网(一般指的是安全技术防范和建筑设备管理)、校园信息网(智能图书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报告厅会议系统)。根据《要求》本工程点位设计原则为:(1)教室、实验室:每间教室设置一个弱电接线箱,内设信息点分别接至教室的前、后墙各设1个双孔信息插座、触控一体机(白板)、IP广播扬声器、PM2.5传感器及一个AP无线点;(2)每间教室门口设置电子信息屏,预留一个信息点;(3)每组储物柜设置一个信息点;(4)室内、公共区预留无线点位;(5)所有设备机房预留1个双孔信息插座;(6)教学楼、音乐厅入口处、电梯厅处设置信息显示屏预留信息点;(7)报告厅主席台侧引入一根6芯室内多模光纤;(8)音乐厅舞台侧预留一根6芯室内多模光纤;(9)体育馆、体育场预留智能化系统干线桥架,末端点位布置结合体育工艺深化设计布置到位。图1所示为教室智能化点位布置图,图中SC/NT为安防系统设备箱/网络系统设备箱;BELL为电子铃终端,六类线连接至教室内网络设备箱;CLO为电子时钟终端,六类线连接至教室内网络设备箱;PM为电子黑板终端面板,六类线连接至教室内网络设备箱;FS为光纤信息出线口,为示教/远程教学预留接口;IP网络摄像机为固定枪式摄像机,六类线连接至教室内安防系统设备箱;EBOX为电子储物柜信息点位,六类线连接至教室内安防系统设备箱;AU+2TD+2HDMI+PG+ZK+LCD为多媒体教学终端。

4基于物联网架构的公共安全系统及信息化应用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已在众多生活领域中得到应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沟通更加顺畅,人机交流、管理更加方便,数据处理更加灵活,这些优势在智能建筑领域,尤其是安防系统中,皆有卓越体现。中小学校园内一旦出现社会治安问题,社会不良影响极大。因此,中小学校园安防系统较一般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该模块,被寄予更多重视。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方案中,本单元应花费更多精力予以侧图1教室智能化点位布置图重。结合实际可以看出,中小学校具有人员结构相对单一(主要是学生与教职工),出入口控制更为严格的特点。这为设置物联网,构建自动化的智能安防系统提供了便利条件。物联网系统结构一般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组成(架构详见图2),感知层主要用于对信息的采集、识别及控制,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获得的数据上传到网络并进行处理,应用层则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需要将获得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进而实现智能化管理并方便使用者根据有关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判断。图2物在校园物联网安防系统的设计中,感知层的对象由“人”和“物”两大类组成,其中“人”主要包含:在校学生、教职工、来访家长及少数受邀游客。相对于“人”而言,感知层的“物”所涉及的对象种类更为复杂繁琐,如在校师生的校园一卡通、教学器械、实验室用品、图书馆内图书等。在传统安防系统中,这些庞杂的数据大多需要人工处理,消耗大量劳动力,且人工处理受限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出错率较高。而随着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的发展,如今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可以通过条形码、电子标签等,将信息通过RFID、蓝牙、ZigBee等物联网网络层技术进行上传。如果说感知层是物联网技术能否实现的技术关键,网络层则是信息传播的媒介,是信息之间实现自由传递的根基,两者在物联网技术中缺一不可。但是物联网系统的使用是否能够达到用户的需求,管理起来是否合理,则取决于应用层对大量信息数据的分析及处理能力。目前常规学校安防系统一般主要由入侵警报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组成。以某基于TCP/IPNetwork技术的安防集成系统为例,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由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入侵警报系统及门禁系统组成。传统的安防系统通过TCP/IPNetwork将监控视频传输信号上传至机房服务器,监控中心可以实时查看并储存相关传输影像。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结构由探测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及报警主机组成,监控中心人员可根据报警主机收到的相关信息确定事发区域。门禁监控系统通过电子门锁、读卡器、指纹识别、电子按钮等机构取代传统的机械闭门装置,方便人员管理,并可以灵活控制门的开关状态。以上三个系统在目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使用广泛,可靠性强。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1)各子系统完善但相对独立;(2)事故源头未知,处理安全事件被动;(3)安全响应速度慢。为了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使安防系统高度集成,系统联动性更强、智能化更高、响应更加快速,从而实现对学校有关出入口、通道,重点区域的立体管理,物联网RFID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与图3所示的安防系统相比,该安防系统有以图4融合物联网技术的安防集成系统结构图下特点:(1)监控对象明确:由于物联网感知对象明确,可以将有关信息进行采集。使监控人员第一时间找到被标记的对象。(2)组网控制灵活,集成度高:末端监控设备同样也可以作为物联网的感知对象,在安防系统响应时,监控中心可以根据监控对象所处的状态,对周围的监控末端设备作出相应控制要求。当出现安全问题时,也可以快速获取监控对象周围的监控信息,减少安保人员处理事件的时间,最大限度降的低安全风险。(3)原有安防结构不变: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融入,使安防系统更加灵活,智能,高效。从安防结构上,不破坏各系统的内部结构,各子系统依旧可以在不依赖于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靠运行,物联网则作为沟通各子系统之间的桥梁,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

5公共广播系统

校园公共广播系统一般分为公共广播系统(兼考务专用广播系统)、体育场广播系统,系统主机一般设计在广播室内,公共广播系统对全校区公共区域进行覆盖,分为室外园区和室内公共区域两部分。室内公共区部分的扬声器采用和消防广播共用的方式,单独设置音源(音源设置在校园广播站)。室外单独设置扬声器,分布在室外公共区域。该系统平时播放日常广播,在紧急情况下,由消防广播进行音源强切。在发生消防报警时,可自行切换到消防广播系统,只对发生报警的相邻区域广播,不影响其他区域的正常音乐播放。当必要时,可向所有区域播放消防报警广播。公共区域广播扬声器选用模拟扬声器,教室内设置IP扬声器,有重要考试功能的教室IP扬声器应有模拟接口,接入考试专用广播模拟信号作为备份,当数字信号有问题时,模拟信号起用。在体育馆、体育场设置独立的模拟广播系统,广播室设置在建筑内,广播主机选用网络主机可接入校园公共广播信号,也可接入自己的音源。

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如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已经成熟应用到了各个公建建设项目上,该系统采用集散式控制,现场总线采用Modbus、LonWorks、BACnet等技术,便于系统集成的实施,建筑设备监控中央操作站一般设在安防控制室,预留系统集成通讯接口,能有效帮助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管理园区各个机电设备,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7智能化系统集成

智能化系统集成设置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符合中小学师生的信息平台,主要用于组织师生活动、远程教学、联动校园各个安防子系统更好的保证校园安全等。集成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第三方管理软件为集成平台,由设施层、通信层、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层等组成,主要将各个智能化系统的后台设备和软件集成为一个整体,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学校内各类活动的需要。避免了个系统机房分散维护、管理不便的弊端。使整个校园各智能化系统不再单一运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8结束语

中小学校智能化设计需要着重考虑学生们的学习质量、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同时不能忽视教师们的教学体验,应根据学校功能房间进行精准分类(如实验室、普通教室、网络教室等),在智能化设计上要给予针对性的设计。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小学校建设项目、各类民办教学组织不断涌现,物联网技术和5G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必将影响到之后学校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希望本文能对设计同仁在设计学校智能化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吴大鹏,舒毅等.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朱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防,2014:31-33

小学校范文篇7

[关键词]中小学校德育;党的领导;体制机制

以来,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优先发展,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目前处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6—15岁的少年儿童,到2035年和2050年,正值人生的黄金期,更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教育者的使命担当。2020年9月,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方案》(京教工〔2020〕67号),在中小学开展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推进工作,按照工作要求,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六个方面。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机制的实践经验

(一)工作成效

1.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常态运行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运行趋于常态化。一般情况下,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由校长领导,分管副校长负责,德育处(政教处)管理,通过年级、班级组织实施,课堂是主阵地,活动是重要途径。2.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人心在中小学校,经过多年的学习理解和实践探索,“立德树人”四个字及其内涵已经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心中扎根,围绕着学生的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麵艮务水平不断提升,立德树持续提升。3.“三全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三全育人”简单说来,是指学校要着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校积极构建课程、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育人体系,更加有力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三全育人”格局逐步形成,努力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二)实践经验

在中小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有四方面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和传承。1.坚持正确方向,明确“为谁培养人”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坚持遵循规律,落实“怎样培养人”从育人目标到德育内容,从工作原则到方法途径,都努力做到三个遵循:一是遵循生命成长规律,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整体性和个别差异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无论是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还是西方现代的儿童心理科学研究成果(如科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在中小学校,知情意行始终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遵循;三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学校既是社会的一部分,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更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不断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不能改造或废除,但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在自己的行动中遵循和利用它们来改造社会,获得自由。对这三个规律的遵循,是我们科学育人的根本。3.坚持协同配合,清晰“谁来培养人”面对每一个鲜活的、正在成长的孩子,每一名成人都是“教师”。学校内部的育人实践起主导作用,家校社联动的协同配合作用不可忽视。4.坚持常态开展,形成“长效育人机制”德育工作没有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既要持之以恒,更要与时俱进、常做常新。以上的工作成效和实践经验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党组织领导德育工作的现实问题

(一)存在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结合三年多的区域督导工作经验,以及目前所在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基础调研,对标2016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2017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认真思考和梳理,发现在学校党组织领导德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上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1.组织体系不健全落实党对学校德育工作领导,需要健全的组织体系来保障。现实情况是,虽然不少学校党组织已经将领导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其职责列入了议事日程,但党组织领导德育工作的组织体系还没有得到建立和健全。2.制度体系不完善落实党对学校德育工作领导,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而现实情况是,制度体系中存在着核心的缺失,如党组织职责、党组织书记职责、相关委员职责不清晰、不明确,同时还存在着关键点的肓区,如党组织及书记、委员和校长德育工作内容的任务清单没有形成,很容易造成党组织的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职责边界不清晰、二者优势发挥不出来、难以形成育人合力。3.运行机制不顺畅落实党对学校德育工作领导,需要顺畅的运行机制来保障。现实情况是,在组织决策、沟通运行和评价反馈三个基本的关键环节中,组织决策有名无实,沟通运行常被忽视,评价反馈效果一般。

(二)主要成因

1.政策引导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1993年至今,北京市中小学三个《意见》对党、政、工三方面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是处理中小学校党、政、工关系的文件、政策依据。其中规定党组织起政治核心作用,并在发挥十项政治核心作用的第八条中提到了“要加强德育工作”,但没有领导德育工作的要求。2.上位管理制约2018年9月17日,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在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党组织领导德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党组织领导德育的组织体系未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和运行机制须顺畅三个根本性问题,需要尽快破解。

三、对策建议

基于上面两个主要成因,北京市中小学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对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建立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把握学校德育工作正确方向,明确党组织抓德育工作的具体职责,着重抓好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推动德育工作创新发展,全面提高育人水平。坚持分类施策,着眼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特点,细化不同岗位德育任务清单,明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抓德育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从管理角度讲,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完善,需要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一个共识,健全组织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规定:学校党组织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推动解决重要问题。校长要亲自抓德育工作,规划、部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这是我们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础。依据文件要求,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全面领导德育工作;成员具体分管德育的相关工作。支委会全体成员要集体进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状态,在书记、校长“一肩挑”的学校,书记兼校长任组长,其他支委为成员。在书记、校长分设的学校,可以由书记任组长、校长是党员的任副组长,其他支委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校长(或主管校长)兼任。然后再根据学校以往校长负责制德育工作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组织体系完善,做好组织保障。

(二)做到两个“突出”,完善制度体系

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党的领导,在健全制度体系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突出两类具体职责区分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校长职责;分管支委、分管行政干部职责。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要体现党组织的领导,并不等同于书记说了算。而校长负责制要体现在集体决策后的具体落实上。而分管支委负责什么,分管干部负责什么也必须清晰明确,以期更好地实现分工合作。分出担当,分出合力,分出效果。2.突出三项任务清单细化任务清单包括领导决策岗位、组织执行岗位和监督考核岗位,防止缺位、越位和错位。在中小学,特别是德育工作中,参与决策的人员和组织执行、监督考核人员的重合比例很高,对三类任务清单不进行区分和细化,在工作实践中则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把党对德育的领导在“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六个方面作用发挥,完善制度保障。需要强调的是:在具体职责区分和任务清单细化过程中,要把中小学校德育本身现存的问题和加强党的领导存在的问题,一并考虑进去。

(三)优化三个环节,顺畅运行机制

有了较为健全的组织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组织决策、沟通运行和评价反馈是运行机制中最基础的三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自身的运行状态、各环节之间的互动状态和整体的构成状态,对工作成效和系统成长作用巨大。因此,三个环节都需要建立简约高效的自运作机制和整体协同的互运作机制,来实现组织决策水平高、沟通运行效果优和评价反馈质量好的工作目标,做好运行机制保障。在德育工作管理基础好的中小学校,组织决策、沟通运行和评价反馈这三个环节的优化相对容易。而管理基础薄弱的中小学校,正可以利用这样的改革,进行全系统、全方位、全领域的提升。明确一个共识、做到两个突出、优化三个环节不是加强党组织领导德育工作的全部,只是加强党对德育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和健全的策略。我们的探索也是刚刚起步。一套完整而成熟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也不是放之四海皆适用的,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和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个性修订。受以往工作惯性的影响,中小学领导干部做事情相对容易,而通过做事搞研究,特别是这种提炼、升华和固化背后的“治理体系”的上位研究,相对较难。如何在中小学把这套“管理工具”落地,并能熟能生巧,不断推陈出新,还是要通过学习提升、案例研究和交流完善做好过程的研究,进一步研制和修订出可复制的成果,探索出易推广的经验,取得值得信赖的工作成效,形成可持续的管理系统。本研究报告定位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针对加强党对德育工作领导的现存问题进行的对策分析。而应对策略的实践应用应该是一个相对全系统、长周期的研究改进过程,需要锁定目标、整体策划、逐步推进、不断磨合。

[参考文献]

[1]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DB/OL].(2016-09-30)[2021-06-20].

[2]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DB/OL].(2018-07-03)[2021-06-20].

小学校范文篇8

一、学校及周边隐患整治情况

根据县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各校(园)对学校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摸底,教体局汇总后协调各成员单位结合部门职责,积极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治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教体局根据季节时令特点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全县中小学校防汛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工作大检查的通知》。组织学校安全工作督查组分片区到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学校防汛、治安管理、交通秩序、校车管理、校舍安全、食堂管理、学生校外租住安全以及校园治安巡逻等的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建立台帐,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和整治措施,及时把问题解决在校内、化解在基层。

县综治委在今年5月份重新调整和加强了学校法制副校长队伍,二中、龙塘学区小学等多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开展了法制讲座。

县公安局以“护校安园”行动为契机,在2013年8月15日—9月初,会同综治、教育等部门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校园安全检查。期间共检查中学9所,小学33所,幼儿园63所,发现隐患86处,整改62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80份。检查围绕学校保安人员配备、三防建设、内部安全保卫组织、师生宿舍及防火防盗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幼儿园未配备专职保安,配备的保安年龄较大不能胜任保安职责。农村教学点大部分未安装监控系统,上课期间校园未做到完全封闭。同时县公安局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的巡防力量,二中、三中等学校上放学时段社会青年滋扰学生的现象明显减少。

县交通运输局以运管所稽查队为排查整治小组开展常态化整治,每周五安排人员到鹅公镇、老城镇中小学校门口驱逐非法营运的黑校车,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拒乘黑校车。

县工商局安排各分局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中小学校文化娱乐、食品安全进行了隐患排查工作。全面开展了黑网吧整治工作,共出动人员110人次,执法车辆20车次,对学校周边无照经营的黑网吧进行重点清理整治,做到“发现就查、露头就打”。在县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分别查处中学周边1户、二中周边2户、鹅公镇4户黑网吧,查扣电脑设备65套。对鹅公镇的6户黑网吧,虽经多次打击,又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已将这6户无证经营的黑网吧名单通过案件查处移送函要求县电信部门协助查处,停止对这6户黑网吧的经营户提供宽带信号。对学校周边的各类商店、摊点、饮食点进行全面检查,共检查食品经营户894户、中小学校周边商店350家,重点对无证及“一证多点”食品经营者加强了清理、排查和登记工作。对三小、南丰小学周边商店的“三无”食品已责令全部下架,并要求店主进行整改。

县水利局结合我县开展的汛前检查,对全县所有水库、河道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排查,针对部分水库、河道未设置警示标志问题,已责令相关镇、业主进行了整治,目前已基本整治到位。岭北镇龙头学区小学附近水库、天九镇九曲学区小学学生上放学途中水库已设置警示标志。

县城管局对建设西路三小段道路改造以完成招标程序准备施工,并组织人员规范该路段两边建筑材料堆放。对县城幼儿园放学时段有小商小贩违规经营的问题,县城管局安排了市容监管人员下发整改通知,对小商小贩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其不得占道经营,同时安排专人在上学、放学时段进行监管。

县司法局加强了“法制教育进校园”工作的指导,并在2013年第二期《普法》整版刊登学校安全工作专题内容。

县消防大队结合“除火患,保平安”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县大力开展中小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高智勇大队长亲自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作了一个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并组织校(园)长观摩了消防作业展示。

县交管大队组织四个中队对全县中小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结合《县中小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汇总表》,提出了治理方案进行整改。根据道路隐患不同情况,对缺少交通标志标线的要求各中队限期增设,强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配置,目前相关治理工作正在进行中。利用护卫天使岗加强上、放学时段一小、二小等路段的交通秩序管理,增派警力进行交通疏导,同时加强对学生接送车辆的检查密度,对每部学生接送车辆每周检查不少于两次,减少涉及学生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县供电公司制订了县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安全用电大检查方案,于8月初-9月初对各中小学校园及周边供电服务设施进行了安全排查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要求各供电所针对本辖区范围内中小学校用电线路、设备以及学校周边线路进行一次彻底隐患排查,对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装有三级漏保,即总电源侧保、分支保、室内保)的线路、设备坚决给予整治,对各乡镇中小学校内部的用电线路和设备隐患,下发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对《汇总表》提出的3处大隐患,县供电公司将配合学校进行整改,并已将工程预算和整改通知书下发到学校。

县安监局于8月20—31日派出执法人员对全县中小学校周边是否存在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经营门点及场所进行了排查。经查,全县中小学周边未发现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经营门点及场所。

县卫生局于7月11日-7月底对全县42所中小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及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制定了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除中学及部分村小供应开水外,其余学校均使用“青云山”矿泉水,且均未对饮水机进行定期清洗、消毒,也未索取桶装水批次检验报告。大部分学校制定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并落实,开展了晨检、因病缺课登记等工作。卫生监督员对落实饮用水管理不到位的学校下达了责令整改意见书,要求存在问题的中小学限期整改。

县药监局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开展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组织执法人员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餐饮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从经营食堂的主体资格、环境卫生、清洗消毒设施、从业人员健康培训、质量安全责任管理、索证索票、食品加工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整治。此次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80余人次,执法车辆190台次,检查中小学(幼儿园)90家和学校周边餐饮单位100家。针对无餐饮服务许可证以及食品采购、贮藏、加工、烹调、售卖、餐具消毒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的学校食堂和餐饮单位,共下达监督意见书190份。

县质监局组织执法人员10人次对中学、三中、鹅公中学、岭北中学等四所使用锅炉的学校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学校锅炉及其安全附件是否定期检查,是否有日常运行情况及设备故障情况,安全管理员、司炉工是否持证上岗,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建立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本次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处,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份,要求有关学校限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鹅公镇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了一轮全面的、拉网式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如中小学生乘坐私人面包车问题,穆湖小学教师宿舍背后山体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问题,白沙小学厕所瓦顶漏水且木梁腐朽问题,黑网吧违规经营问题,校园周边武疯子(胡明华)问题等。鹅公镇已协调有关部门对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整治,部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历市镇组织人员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特别是对三小安全隐患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镇相关负责人邀请安监局和工程设计等相关人员一同前往实地勘查。经过实地勘查,已制定出除险方案,拟在三小背后实施挡土墙工程。现已设计好图纸,工程预算和具体工程实施方案。

岿美山镇安排了充足的干部力量对中小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并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治。前期发现的中心小学右边的危旧土坯房已经顺利安全拆除。

二、暑期安全工作落实情况

1、根据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当前全省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赣市教教安字〔2013〕23号)要求,我局及时召开校园长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校、幼儿园学期末及暑期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定教安字〔2013〕9号),要求各校在学期结束前,要组织开展一次以防溺水、防火、防交通安全事故、防食物中毒等为重点的专题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牢记防溺水事故“六不”,学会正确施救要领;放学回家坐车、过马路时要注意预防交通事故;在室外玩耍时要注意防中暑、防雷击、防触电;放假外出游玩时要注意防食物中毒、防诈骗等。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

2、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紧急通知》(赣市教安字〔2013〕27号)文件及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暑期防学生溺水工作的紧急通知》。我局及时通过召开中小学校长会及短信的形式,要求各校通过、家访、打电话、发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要求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各校根据教体局的统一要求,安排值班行政和值班教师,加强了暑期对重点区域的巡查,对发现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的一律严肃处理。同时借助县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学生防溺水工作。县水利局对全县山塘水库、各镇对辖区内水域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在部分隐患水域树立了安全警示标志。县广电新闻中心制作播出了《履行监护人职责,避免溺水事故》等防溺水知识专题片。县信息中心在政府网站公告了县教体局起草的《关于预防学生溺水告家长书》。

3、根据省防汛办《关于贯彻落实姚木根总指挥防台工作指示的紧急通知》及市防汛办《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值班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我局通过短信的形式要求各中小学校开展汛前排查和值班值守。同时派出检查组对历市镇车步学区小学厨房背后、老城镇丁坊小学背后山体、天九镇洋田小学周边正在平整土地,所垫土方堵塞了学校排水沟、二中学校北面围墙、三小新教学楼背后等隐患处进行现场查看,检查过程中未发现塌方等情况。

三、校车管理

1、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幼儿园86所,其中有校车的幼儿园19所,校车21部(均安装了GPS系统),其中专用校车4部,均取得校车标牌。

2、校车管理

(1)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县安监、教育、交管、交通及各镇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每2个月召开一次会议,掌握全县校车安全管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重大问题,研究和改进管理对策,促进部门协作配合,全面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合理规划了幼儿园布局,采取划片招生,引导就近入园,减少校车刚性需求。

(2)制定了过渡期校车服务方案,正探索以联营联办的形式组建校车运营服务公司。

(3)新购国标校车已申报、取得校车标牌。

(4)根据《市校车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我县积极开展校车补助登记、申报工作,目前已有4部符合条件的专用校车申报校车补助,县财政等有关部门对校车补助县级配套部分已作出经费筹措和安排。

(5)大力开展校车整治,加强联合执法,实行严管重罚,提高校车交通违法成本,压缩隐患校车生存空间,对安全不达标、不合格、不符合过渡期校车条件的一律取缔和停运,目前全县校车数量由原来的46部缩减至21部。

(6)我县目前正在营运的21部校车驾驶员均符合条件并取得校车驾驶资格。

(7)县教育、交管、交通、安监、财政等部门依法履行了校车管理工作职责。

(8)教育、交管、交通等部门建立健全了校车安全管理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出台了《县校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公布了举报电话,对举报非法改装校车、酒后驾驶校车、校车超载超速及货车、农用车、三轮车、报废车非法接送学生(幼儿)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按标准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公众监督校车交通行为的积极性。

(9)开展了幼儿园园长及校车驾驶员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流动宣讲等多种形式,讲析校车交通事故案例、解说校车安全注意事项、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幼儿园园长、校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和校车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10)县交管部门在开展路面管控中查处校车超载等违法行为3次,均按上限进行了处罚,县教体局根据《县民办幼儿园年检评估标准》,对一年内校车交通违法行为超过2次的幼儿园,吊销办园许可证。

(11)县教体局、交管大队与有校车的幼儿园签订了《校车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各幼儿园与校车驾驶员、跟车教师签订了《驾驶员、跟车教师交通安全责任书》,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校车交通安全。

四、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

根据《关于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县制定了《县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方案》,成立了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按照县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各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强化目标管理,积极开展了无证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工作。本次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我县采取“批”、“停”、“关”的办法,对74所达到办园标准的幼儿园进行了登记注册,颁发了办园许可证;取缔了10所办园条件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幼儿园,通过无证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幼儿园办园行为,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

小学校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一步一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及教师队伍建设。自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农村教育就已经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了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其中更加重要的是,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个教育大国。但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在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2.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3.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整个系统性、与文字教材配套等方面所存在问题比较突出。4.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尽管在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纷纷重视,而且也得到省、市、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原因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资源建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仍比较明显。

国家的各级政策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究竟是怎样的?教育资源建设如何能够弥合和跨越理论与实践断裂的深深鸿沟?这些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开展到现在以来一直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难题问题。教育教学资源能否真正的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它的效益,也仅仅只有在现实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必须要明确看到,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长期规划建设并不是最终目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只有真正实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能够有效地去促进农村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才能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为此,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应该必须应该以实用为导向,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所以,应当充分的重视这些资源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开发和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并且反复实践,不断完美完善,才能精益求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诸多地方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校就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目前我国过于分散的村级小学布局使学校人数相差过分悬殊,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解决这个问题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是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校际间教师相互流动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慢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平衡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做靓教育形象。四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应当向农村小学教师倾斜,这样才可以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五是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宣传,大力宣扬农村教育所作出的新成绩,宣传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有益的教师或者学生,真正的让更多的对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同志事迹得以宣扬,品德受到歌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的目的。六是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

在调整中,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人口测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农村小学校舍布局调整工作。不要因为学龄儿童少,大范围撤校并点,而违背了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三、师资力量薄弱

1.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村级小学教师并不能任教于自己所学的科目,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完全的发挥和施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学校缺哪一科教师,就安排新分配来的教师教哪一科。村级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自主性没有选择权,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在文化知识上面的提高。教师如果适应这个新的专业课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钻研,而这个过程已经实实在在的抑制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普遍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文化专业知识并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汲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工资之低是有目共睹的。就工作环境而言,社会各种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的优质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非常贫瘠状态。待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质量。虽然我校自2003年开始陆续补充了一些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当中,但仍然杯水车薪。二是学历水平过低,年龄结构完全畸形。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形势严峻。农村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这些教师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农村的教育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有限,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的现代教育的步伐。在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村级教育现状就可想而知了。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中,一至三年级的教师每人任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全部在教室中进行,并且只要是上课时间就不能离开教室。学生每一天、每一周甚至一年下来都只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教师工作量也非常大,就教学效果而言,效率很低,效果也差。而且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科目,根本就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一人多职的,即便是有了专业老师,因为教师队伍的严重短缺,也变成了一人多职。专业教师不足既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浪费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天赋。

四、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根本就无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由于农村小学的种种原因也无法去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愈演愈烈。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切实的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小学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2-54.

[3]秦庆武,徐锦英等.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小学校范文篇10

关键词:学校管理;责任;创新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是最高决策者,居于核心地位,其能力、素质、道德等方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全局和未来。那么,在小学校园管理中,校长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实施什么措施,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呢?下面,笔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校长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首先,校长要有事业心。事业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每个人所必须要有的基本素质,尤其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校长只有有了事业心,才会以校为家、爱岗敬业,才会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才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其次,校长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而态度决定着一件事的成败。制订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主持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组织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可以说,大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小到学校的物品添置,校长的工作艰巨而烦琐,若是没有一颗责任心,就不能保证学校教学成果突出、秩序井然,就不能促进学校发展、引领师生成长!再次,校长要有包容心。作为一个合格的校长,还应该要有一颗容人之心。只有器量大、心胸宽,才能听取各方面不同的意见,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职工团结一心,为了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校长应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

1.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校长自己应有一套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等方面。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全校师生来说是一种凝聚力、向心力,可以使全校师生同心同德,一起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努力奋斗。校长是不是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速度的快慢、办学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其次,一个好的校长,还必须是一个好的教师。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要带领全体教师,积极努力地探索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方法,要经常走进课堂,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甚至也要亲自站在讲台上为学生授课,这样才能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管理能力

首先,校长要知人善用。作为一名校长,要对学校每位教职工的能力、性格、特长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把每位教职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校长要善于协调沟通。对内,校长要协调学校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引导大家团结一心、协同作战,使全体师生拧成一股绳,为把学校办得更好而努力。对外,校长要积极努力与上级部门、其他学校或学生家长沟通,争取大家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与时俱进求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科学在不停地发展,教育在不断地进步。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校长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对新生事物不要抱以排斥态度,而应快速接纳和适应。校长不能仅靠以前的经验管理学校,而是要跳出以往的陈旧模式,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只有校长的思想意识始终存在着创新的念头,才能对身边的广大教师产生影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由这句话可以看出,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舞台,那么校长就是领舞者,校长舞跳得越好,全校师生才能跳得越好。既然如此,作为校长,就应该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业务水平,做好一名排头兵,在学校管理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作者:王军青 单位:河北省正定县城杨庄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