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4:40:18

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范文篇1

供给制约

供给决定需求。要提供有效供给,一方面需要有效生产,即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需要流通,及时将产品运送到市场,让产品变成商品与消费者见面。从生产来说,生产决定消费,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为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1]。所谓生产制约消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就不会也不能被消费,冰箱不制冷,电视机不出画面,汽车不能跑路,显然就不能进入市场,即使进入市场也卖不出去。二是生产的产品数量不合理。要么是产品绝对短缺,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处于绝对短缺状态,即使有钱也要受到粮票、布票等各种票证制度的限制。要么是相对短缺,也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有的商品数量过多,超出了消费者需要,自然其超出部分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有的商品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现实的消费需求。从目前我国商品结构来看,绝大多数商品处于供大于求或供过于求的状态,但是也有少数产品满足不了需求,如部分旅游产品、廉价医药等。产品结构不合理的根源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这种商品价格比较低,生产者不愿意生产。比如一些廉价的药品,非常受患者喜爱,但是由于利润率低,厂家不愿意生产;有的是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生产者不了解市场需求;有的是因为某些商品出现了绝对的供大于求的情况,占用了社会资源,自然导致短缺商品无法生产出来;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大量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不仅挤占了优质商品资源,而且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由于伪劣产品价格低,因而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选择了劣质商品,这种需求没有反映真实需求,是一种虚假需求,最终结果可能是优质商品退出生产,形成恶性循环。当然,生产出来商品之后,还需要流通环节,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被堆积在仓库中不及时地运送到市场,自然就不会被消费。改革开放之前,一方面各种商品(严格意义上讲是产品)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商品生产出来之后被积压在仓库没有卖出去。流通是生产和消费的中介环节。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生产决定消费,是因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对象,厂商不生产电视机,消费者就不可能消费电视机;面包商不生产面包,消费者就吃不上面包。但是其前提是流通顺畅,没有顺畅的流通,不及时将产品运送到市场上,自然消费者也没有办法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讲,流通作为中介,既“决定”生产也“决定”消费。之所以说流通“决定”生产,一是因为流通本身就是再生产的一个环节,流通就是生产。“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的两种形式,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它属于生产阶段的形式,是生产资本的形式”[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就曾经指出,“既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第一,很明显,在生产本身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直接属于生产,并且从本质上组成生产。第二,这同样适用于产品交换,只要产品交换是用来制造供直接消费的成品的手段,在这个限度内,交换本身是包含在生产之中的行为”[3]。二是因为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互为前提。“如果我们对这三个形式进行总的考察,那么,过程的所有前提都表现为过程的结果,表现为过程本身所产生的前提。每一个因素都表现为出发点、经过点和复归点。总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成为流通过程的中介,反之亦然”[4]。“连续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技术基础所决定的,虽然这种连续性并不总是可以无条件地达到的”[5]。三是因为在再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受阻,都会直接影响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的运行。如果流通环节受阻,商品就不能进入消费环节,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得以实现,这时受损失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所有者,生产就要停止。之所以说流通“决定”消费,是因为没有顺畅的商品流通,再好的产品不及时地运送到市场,消费者就无法消费。改革开放之后,在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流通业也得以飞速发展,物流业越来越发达。从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物流成本过高、物流设施不健全、物流体制不完善直接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既不利于生产者,也不利于消费者。

消费品价格制约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成为制约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消费品价格对消费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单个消费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比,即需求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下降而上升。“由于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我们就说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正确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非常普遍,因此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定理(lawofdemand):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6]。这里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加以分析:第一种情况是: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他类似商品价格不变或下降,那就意味着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因为价格上升而下降,但是存在替代品,人们转而消费其他消费品,从全社会来看,消费总量基本上是不变的。馒头价格上涨了,人们更多地消费面条;牛肉价格涨了,人们更多地消费羊肉。第二种情况是:所有商品价格都上涨了,这时就需要看消费品对消费者的必要程度,因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显然就要发挥作用。在价格上升的条件下,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需求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例如,对食盐的需求不会因为价格的上升而下降,也不因为价格下降而上升,因为这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弹性非常小。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则需求量会下降,享受型物品一般价格弹性比较大,如果生活必需品消耗了更多的收入,自然要挤占享受型物品或服务的消费。用在吃和穿等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增加了,用在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自然要减少,用于旅游等休闲娱乐品和服务的支出自然要减少。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一是商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者的消费影响最大,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恩格尔系数最高,他们往往把更多的收入用于食品支出。对高收入者的影响最小,因为高收入者的恩格尔系数最低,在整个支出结构中,食品支出比例极低,不会因为食品价格上涨而减少消费。对于中等收入者的消费影响则处于中间状态,有影响但不是太大。二是不同消费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影响。如果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所有消费者都要为此付出代价,比如粮食、肉类、蔬菜等,因为人们每天都要消费此类商品。有的商品虽然也属于必需品,但并不是影响所有人,而是只影响购买此类商品的部分消费者。如房子价格上涨并不影响所有消费者,只影响购房者家庭的消费支出,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买房。同理,如果奢侈品价格上涨而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影响的只是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居民收入一直处于较快提高过程中,在收入提高情况下,价格上涨对消费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收入的提高快于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这时消费总量就会增加。第二种情况是收入的提高与价格上涨呈现同步状态的时候,消费品零售额总体增加,但居民购买的消费品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第三种情况是收入的提高赶不上价格上涨,消费量就会减少。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提高呈现不均衡状态,有的居民收入提高快,有的居民收入提高慢,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大凡收入涨幅快于价格涨幅的,一方面会更多地追求生活必需品的质量,如是不是有机食品,食品的口味是否符合消费者需要;另一方面会增加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需求,如旅游、文化等产品的需求。如果收入涨幅慢于价格涨幅,实质上是收入降低。在收入降低的情况下,消费者首先减少的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进而是必要的生活资料。从我国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固定价格制,同时通过票证制度限制消费,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也就是说价格与消费没有关系,价格处于严重扭曲状态,消费处于严重压抑状态。改革开放之后,逐步放开了消费品价格,其走势总体上一直处于上扬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1978年以来,除了1998年、1999年、2002年和2009年四个年份之外,其余年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13个年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5%以上。如果把197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定基指数为100,那么到2011年则上升到了565,如果按照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8亿元,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3918.6亿元,后者是前者的118倍;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则2011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32552亿元,后者是前者的20.89倍。当前世界各国都处于开放环境,不同商品价格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消费者自然要选择更低的价格。从世界范围来看,同样商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奢侈品的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其结果必然是更多的国内富人到国外大量购买国外商品,带回国内消费,实质上相当于把更多国内市场让渡到了国外,拉动了国际消费而制约了国内消费。

消费预期制约

预期是指经济决策者对于与其当前决策有关的不确定的经济变量的未来进行预测,其本质上是主观的,是一个特定个人的判断。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要作出消费决策,必然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果对未来作出乐观的判断和良好预期,就会增加当期消费;如果对未来作出悲观的判断和缺乏良好预期,自然就会减少当期消费。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消费者良好的消费预期,主要是收入预期。无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给出的一系列向好政策,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收入与2010年相比要翻一番,还是绝大多数地方政府不断提高的最低工资标准,抑或是最近几年构建的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等,都改善了城乡居民预期,为扩大消费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许多不良的消费预期直接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其中主要是刚性支出预期。一是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广大中低收入者不敢消费。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刚刚建立,保险水平比较低,养老保险刚刚起步,城市居民虽然有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但保险水平相对较低,难以确保城市居民在市场经济中遇到风险时还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为应付不测,就需要压缩当期消费。二是子女教育需要庞大的开支。虽然全国都实现了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布极端不均衡,择校热、补课热等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都需要家长庞大的教育支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开支更是十分庞大,有人形容农村一个孩子上大学全家都要受穷,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三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必然面临急迫的购买住房的压力,原有不少城镇居民居住狭小或是无房户,也面临着购房的巨大压力,而房价居高不下,很多城乡居民无力购房等。如此这般,不少人只得压缩当期消费,将钱存入银行,尽管在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利息率,也就是说存款属于负利息,但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一直呈现快速上升势头,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居民不敢消费。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总体比较低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从表二中可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总体上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下降速度比较快。

消费环境制约

消费需求范文篇2

党的十六大报告具体提出了要“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一新的决策,是针对以往消费比重低所做出的重大调整。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既是过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1、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比例失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总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更高达80%以上。而在我国,1996—2002年各年的年均最终消费率仅为50%多,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我国自1998年以来一直实行扩大内需的积极宏观经济政策,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这种效果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相对而言,消费“启而未动”,消费和投资的不协调非常突出。消费需求的不足,也使得投资的高增长缺乏持续的基础,成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费不足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消费品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失衡,部分产品的相对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

2、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拉大。1992—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0.0%,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25.4%。而自1997年起,城乡收入增速下降,差距也逐年拉大。城镇居民在1997—2002年5年间的年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下降为7.8%,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3.1%。2003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47元,同比增长9.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44元,同比增长7.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02元,比上年同期仅增80元,消费支出1115元,仅增84元。占人口主体的农村居民收入偏低且增长乏力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

3、体制性障碍导致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出现明显反差。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具有跨期的特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居民的消费行为日趋理性化,从攀比消费和集中消费向追求多样化和跨期效用最大化转变。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是未来支出预期,从而导致即期消费紧缩的局面。与此同时,原来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相继转变为居民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与费用。因此,增加储蓄就成为大多数居民的必然选择。

4、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居民消费倾向(指居民消费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仍然偏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有资料表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自199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导致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削弱。因此,如何通过增加消费来带动自主投资的增长,进一步扩大内需,逐步降低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依赖,成为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对扩张消费的建议

1、提高居民收入。收入是决定扩张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实现扩张消费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收入,一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以支持居民收入的增加。二是重点扩大中低收入者比重,使之成为扩张消费的中坚力量。中低收入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比较高,增加收入后转换成即期消费的份额也会比较高。第三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控制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同时调节过高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特别是要抑制非法和不合理收入所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高收入群体的恩格尔系数低,新增的收入是“闲钱”,对其消费的刺激作用不明显,有的相反还扭曲了消费行为。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结构性调整,以利于消费的正常发展。其主要措施是完善个人所得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高收入者要实行高额累进式税率。可考虑对私人购车、购房实施税收抵扣政策。从全社会看,从高收入群体中多征一些税,用来补助低收入者,是“抽肥补瘦”,有利于调节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进一步扩张消费,繁荣经济。

消费需求范文篇3

1.中国电影消费趋势

我国消费者对电影历来有着空前高涨的热情和需求,而对于文化的渴求也是以往所未达到过的。预计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将达到42400亿元,占个人消费23%。而消费者在享受着生活的同时也承担着来自社会与生活的重重压力,逐渐将其消费需求转向了寻求休闲放松。而今中国观众早已不再满足于观看电影本身,由电影所引起的消费热潮正在社会生活中被追捧。消费趋势也发生巨大变化:同一产品的需求转向多样性,并向文化、思想、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价值取向转移。

2.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现状

我国的第三产业日渐兴旺,电影作为文化产品,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并得到了社会文化消费的集中肯定。而观众对电影后产品的消费需求更是浮出水面。电影后产品,是指除电影票房以外,随电影产生的相关产品,包括生活日用品、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品。电影后产品中的“后”并不意味电影放映后所开发的产品,它贯穿于电影制作各个环节中。中国现今电影行业的后产品研发如同襁褓中的婴孩,还在不停地摸索中,市场上升空间很大,仍需借鉴国外电影的成功实践。近几年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例子,《英雄》、《长江七号》、《手机》等让电影开发商逐渐意识到电影后产品背后巨大的市场,唤起对后产品开发的意识。

3.电影后产品的特点

电影后产品能够使消费者联想到特定电影的情节、场景、人物、故事等等,同时电影后产品依附了电影的知名度以及美誉度,更快地拉近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而它除了具有与同类其他产品相同的属性外,还包含了自身的特性:(1)依附性。电影后产品对电影本身有极强的依托关系,其附加价值的体现更多地倾向于电影品牌,如若脱离了电影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娱乐性。它作为观众消费电影后的再消费品,传承着电影的娱乐性,是精神上的再延续。(3)文化辐射性。电影后产品承载着电影所要传播的文化和意识,并且潜移默化改变观众的审美取向和地区时尚潮流等。电影后产品与以往产品的生命周期呈现出不同的走势,其引入期较短暂,成长期更快速,加速了资本增值。而消费者渴求电影后产品能够充分地满足其人性的、情感的欲望。并且好的电影后产品可以激发消费者的灵感,编织消费者与之独有的故事。

4.美国电影后产品开发经验

美国好莱坞对于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始于上世纪初期,并打造出自身品牌产业,可谓电影文化产业领域的“巨无霸”。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一切手段和模式,其最终经济目的,都是为了树立电影品牌,形成区别于其他电影的差异化的个性定位[1]。而好莱坞影片的成功之处正是得益于“塑造”品牌,它不仅实现了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五位一体”的电影营销构架,而且以2:8的盈利比率,使票房和后产品开发齐头并进[2]。在《哈利波特》拍摄之前,华纳利用各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宣传造势,长达半年之久,并在电影公映前,就开始与商家洽谈片中魔法棒、棋盘、魔法帽等产品开发权利,同时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更让人叫绝的是,《哈利波特》在取得创票房纪录下,华纳看重《哈利波特》的长久发展,避免长期宣传而带来影迷的厌倦情绪,集中注意力策划《哈利波特》续集,将其电影的生命力与品牌价值延续下去,有节制而又谨慎地开发。好莱坞的电影后产品开发确切地说是一种品牌开发、延伸和衍生,涵盖玩具、旅游开发、日用消费品、网络游戏、邮票等各方面,并配合媒体的传播时间间隔,步步抢占市场空间,提高品牌附加价值。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他们始终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了解消费需求的变化与趋势,从中做出准确的产品定位,确定“5W1H”(what、who、where、when、Whichandhow),选择适当营销手段,引起观众合适的观影期待,创新开发电影后产品,持续电影品牌效应。

5.中国电影后产品的出路

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在参与电影前期创意设计和后期产品宣传方面力度不够,这一点和国外正好相反[3]。电影后产品不是等待成功影片出现后开发,应在影片未开拍前就着手准备各项预期工作,有目的、有安排地做好策划工作,寻找可开发的资源,抓住消费趋势,由制片方、设计师等共同参与合作。而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设计需借鉴“双关”原则:(1)类型电影与电影后产品的关联性,需区别对待、合理开发。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科幻片《创战纪》相较爱情片《单身男女》等在玩具、电子游戏等方面开发空间较大,《非诚勿扰》在旅游业有过显著成绩,使杭州西湖西溪湿地人流量空前火爆。一般而言,具有时尚元素的商业化电影比较容易开发后产品,而艺术片和主旋律影片则因自身局限性不易开发[4]。(2)目标消费者与电影后产品的关联性。中国消费群体间差异极大、群体内差异极小,需准确定位目标群体,合理开发设计。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因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而衍生出针对单身男女群体的相亲节目。《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后产品由迪斯尼全权发行,针对情侣、儿童等群体创新开发不同电影后产品。但如若呆板地抄袭复制电影中的情节、人物形象等,电影后产品研发将进入市场的坟墓。设计师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更好地做到人性化,增强产品的趣味性,使产品达到人性化设计的高度[5]。通过引入新技术与新卖点,结合受众的口味和电影发展的新趋势,将电影的故事、文化元素等信息转化为设计元素,应用于产品设计中,使电影后产品与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好地服务于用户。而非物质设计是与体验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思想[6]。电影产业在这块领域还未很好地实践,关注度不高。产品创新的内涵由物质领域向非物质领域转变,越往外发展空间越大[7]。用户也越来越追求非物质的交互体验,这为中国电影产业提供很好地机遇。

消费需求范文篇4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农民纯收入;社会保障体系

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约七成,因此,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有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咸阳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

咸阳地处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下辖秦都、渭城两区和兴平市,共十县、216个乡镇,3800多个行政村;全市人口500万左右,其中农村人口近80%。根据我们对咸阳农村消费需求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消费需求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商品消费水平不高农民在商品方面的消费呈现出实惠、低价的特点。他们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对价格很敏感。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农民在购买商品时,有63%的人首先考虑价格。商品消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用品消费。农民平时的劳动场所多在农田,对日用消费品要求不高,实用、低价的产品最受欢迎,高档日用品的消费需求不多;二是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对于这类产品农民看重的是其操作简单、皮实耐用的特点。我们在咸阳农村调查发现每百户拥有手机97.4部,电视机56.7台,洗衣机47.9台,电脑7.6台、冰箱16.2台和空调8.6台。在交通工具方面每百户拥有自行车33.6辆,摩托车37.6辆,私家车3.8辆。这些耐用消费品占有量都比咸阳市的居民低。

1.2医疗和教育消费需求有所提高,但消费水平偏低随着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农民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但是咸阳农村医疗水平不高,大多数医院设备简陋,医生业务水平有限。农民生病需要到咸阳市的大医院去治疗,一方面路远不方便,另一方面市里医院看病费用高。虽然有些农民加入了新合疗,但是医药费的报销比例不高,一些农民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看病,导致“小病扛、大病拖,重病等着见阎王”的现象。在子女的教育方面,重视意识有所增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户家子女不止一个,子女多,教育费用大。农民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文化知识学习方面上帮不上多大的忙,要求也不高。虽然也有想让孩子通过良好的教育跳出“农门”的想法,但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昂学费也让他们望而却步。

1.3农资价格高,农田水利建设落后目前,农资方面的消费支出较多,农民在良种、优质化肥方面需求很大,希望提高收成来改善生活,能够提供优质农资的厂商不多,优质农资产品价格偏高,农民消费不高。咸阳农资市场上仍存在质量低劣的农资产品在销售的情况,“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咸阳地处内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咸阳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总体上呈下滑趋势,很多地方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超负荷运行、老化失修、配套不全等问题,北部及中部地区的农村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

2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

2.1农民收入水平低,限制消费需求根据咸阳市2009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3935元,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4206元,可以看出,咸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我们调查发现有93.3%的农民认为2010年的收入水平不会比2009年有显著提高。

当前咸阳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从农产品销售中得到收入;另一方面是来自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收入。由于我国农产品和农资产品在价格方面存在“剪刀差”,优质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花费较大,农业生产成本有所提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一些地方对政策理解不准确,对组织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大幅缩减,农田水利建设速度明显减缓。这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而且严重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许多人认为种地已经无利可图,仅仅就是为了获得当年的口粮和平时所需的蔬菜。农村的现状是人多地少,富余劳力外出打工。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什么技术,在城市里从事的工作所得薪水不高,再加上城市里日常花费大,农民工省吃俭用将钱寄回家,也仅够家中的老人和小孩的日常开支,剩余的钱基本都变成了储蓄,制约了消费需求。

2.2农村消费环境差,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由于农村消费需求不高,针对农村的消费商品不多,生产和销售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市场中,对农村市场并不看重,造成产品的生产结构与农村市场的需求不适应,价格适宜、功能简单、使用方便的商品不多,高档商品农民买不起,滞销商品农民又不愿意买。农村水电设施不完善,有线电视、通讯信号不稳定、售后服务跟不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清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和手机的使用。咸阳很多农村都有乡间公路,但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远,大型超市和休闲娱乐场所极少。调查发现有83.5%的农户家的附近没有大型超市,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不利于商业网点的设置。农村乡间公路路灯很少,影响人们夜晚出行,抑制了晚间消费。

2.3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政府投资不足咸阳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农村医院、学校人员的工资偏低,很难留住人才。政府对农村医院、学校的资金投入不够,使得医院、学校设施不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医生、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业务水平提升缓慢。由于条件不好,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才,导致现有的医生、教师年龄偏大,很多人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漠。农民得了稍重一点的病,农村医院、县城医院都治不了,必须到市里医院去治疗;农民子弟上学,到了高年级只能去县里极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或到市里的学校就读,给农民造成了很重的经济负担。

2.4农民的消费观念保守,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一直都是咸阳农民的传统消费观念。国家虽然出台了刺激消费的政策,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咸阳农民的收入有所改观,但是消费需求并没有随之而扩大。究其原因是相关的农村保障制度不完善,再加上农民收入不稳定,他们认为还有更重要的方面需要花钱,比如子女教育、盖房、子女结婚、看病、养老等,如果家中有余钱,农民宁愿储蓄而放弃当前消费,更谈不上超前消费了。

3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

3.1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1.1因地制宜,增加农民收入首先是政府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种植农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增加收入,帮助农民拓宽农业生产经营思路。咸阳市周边的农村可以种植无公害的蔬菜、水果和时令花卉等适合城市消费的农产品。随着咸阳市居民私家车数量的增多,距离城市稍远的农村,农民可以通过大棚栽培技术,种植反季节的水果和花卉,吸引城里人去采摘;还可以开办“农家乐”,给城里人提供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样也增加了收入;中部地区的农村可以将分散的农田集中起来种植粮食,走商品粮集约生产的道路,扩大粮食增产幅度。虽然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有所提高,但国家肯定会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农民的收益自然提高;咸阳北部的农村是丘陵和半山区,昼夜温差大,这里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种植核桃、苹果等经济果木。如果引进良种、提高养殖和种植技术,形成规模也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其次,咸阳市历史古都,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旅游景区的开发带动周边农民收入的增长;再次,政府可以进一步推广“一村一品”工程,将当地有名的土特产品做好做大,比如武功县的手织布;最后,对于需要进城务工人员,政府可以利用咸阳较丰富的教育资源,鼓励他们学习一定的技术,掌握一技之长后再进城找工作,工资收入会有所提高。

3.1.2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保证农业生产加大政府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建立起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和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控制筹资筹劳标准,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政府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和“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建设和管护责任主体,积极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3.2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消费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投资改善农村的电网、供水排水系统,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覆盖率,增建通讯设施,使家用电器和现代通讯工具迅速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将原先分散居住的农户集中起来,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成居住区,这样便于建设规模较大的消费场所。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一些有实力的商业企业到农村设置商业网点,方便农民购物,刺激农民消费需求。同时,在农户聚集区设立维权部门,其实保障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切实保障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我们不仅要注重农民的物质消费需求,还要重视他们精神上的消费需求。休闲、娱乐、健身、网络等精神产品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在增加。积极开发农村服务性消费,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倡导农民科学消费、健康消费。

3.3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投资随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健康和教育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追求。政府要加大对县、乡(镇)医院和学校的投资,提高医生和教师的待遇,让他们能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增加医院和学校的设备,完善医疗和教学设施;送更多的医生和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和教学水平。尽快实现农民就近治病、就近入学的愿望,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

3.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收入与其决定消费倾向。要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就必须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建立一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其覆盖率。市县两级政府对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的补助要足额列入财政预算,针对贫困家庭和“五保户”看病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设立贫困医疗救助金予以解决。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子弟,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制度;对于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农民子弟,通过政府设立的专项教育救助金来解决。加快农村养老制度建设,让农民感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只有将这些保障度建立、完善并实行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凌海波,郭福春.“三农”经济基础[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消费需求范文篇5

制约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二是消费意愿。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不低,以2002年为例,据测算,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78.3%,农村居民为74.1%。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不均等化和增长不快造成的。

首先,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聚集于第一产业,收入较低,购买力严重不足。农村储蓄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城市,扩大了城市的投资和全社会的总供给能力。20世纪80年代,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约束还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农业效益下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加速拉开,成为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不断降低,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7%,下降到2002年的37%。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为3.1:1,消费水平之比为3.5:1。

其次,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造成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影响着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实行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虽然在一定时间里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总体上看,规模效益较差,同时加剧了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状况。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40.5%,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达到70%至80%。城市化不足导致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增加就业1个人,在服务业可就业3个人。我国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美元的国家相比,服务业产值比重低2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低30个百分点,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再次,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支劳动后备大军长期存在,压低了劳动力价格,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我国工资水平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4.5%、8.4%和7.5%;90年代,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和5.2%。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且二者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低工资和廉价劳动力虽然使我国产品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低工资也成为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的阻碍。

此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不均等化的重要原因。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在新形势下,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如不尽快打破,长期来看,将加剧消费需求不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这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呈迅速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支出增长放慢。需求缩小引起市场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生产增长不能同步,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发达国家居民的食品支出一般只占15%左右,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因此若仅依靠农业,农民收入不可能获得大幅度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在住房、汽车等商品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这些行业的高速成长,标志着我国工业化进入新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这也意味着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趋势。1996年至2001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75万亿元,但工业部门就业减少2000多万人。1999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23.0%,2002年下降到21.4%,工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已经较弱。同时,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为了生存发展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少。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良种、化肥、农药的使用,农村机械与能源使用的显著增长,都使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大为减少,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过剩。按照1988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所需总劳动力为2.33亿人,而按照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只需要1.3亿劳动力,农业内部劳动力剩余程度相应上升到60%。

由于以上原因,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工业就业人口增加缓慢甚至减少。就业压力集中到第三产业。据统计,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1999年第一产业为50.1%,2000年至2002年保持在50%;第二产业1999年为23.0%,到2002年下降到21.4%;第三产业1999年为26.9%,2002年达到28.6%。

从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资本增密”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要转移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仅靠工业化增加就业是做不到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化。

加快城市化扩大消费需求

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从根本上说要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使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从而逐步使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与总需求水平相适应。同时,农民进城后,最需要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家庭耐用消费品,将为这些产业的新一轮大发展开辟广阔市场。而随着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空间与就业空间会逐步释放出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努力,把城市化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消费需求范文篇6

1.国际金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外需萎缩,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外贸出口。就拿中国出口总额在2003年到2007年之间的那段时间同比增长率超过25%,但是,到2008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波折,前三个季度步伐已经缓慢基本保持在20%。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国家受到波及,其中尤以发达国家受到打击最为沉重,国际间的需求受到很大影响,我国也在这种大的国际环境下出口下降。2009年整个一年都陷入困境,无法回转。出口总额回升的时候已经到2010年了,到2011年又开始进入平稳。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一次下滑。在这种困境下,人民币在国际各界的压力下不得不升值,我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2.国内需求不足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属于外因,其影响毕竟只是短期的,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我国消费需求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政府投资和出口,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居民消费率较低直接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包括政府消费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根据我国最终的消费需求构成来说,最终消费中政府消费的比重在24%~28%之间,而且其呈现缓步上升的趋势,居民消费率却仍然处于下降趋势,这也是影响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关键。根据居民消费的内部结构来说,农村居民消费率在居民消费中下降幅度很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从1999年的34.8%不断下降到2010年的23.2%。城镇居民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65.2%到2010年的76.8%。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就必须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关注。

二、扩大内需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1.税收政策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现代消费理论规定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及消费环境等都是某一特定时期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从而直接影响消费需求。

(1)要想对居民的消费能力产生影响,应该加强税收政策的实施,可采用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方法。消费支出主要受到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税收政策对消费最大的影响就是税收和消费的“收入效应”。政府征税可直接导致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更加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所以,税收收入越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则越低,这就需要政府在对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增加居民的可分配收入,不仅使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同时还对居民的消费支出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刺激。

(2)优化消费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税收政策来拓展消费领域和调节消费品供给结构。税收政策可以采取价格信号的方式对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予以引导,特别是税收减免和税收优惠两方面的体现。然后再对产业之间、不同产品的资源再配置,以及相关产业结构和消费品供给结构进行有效调控。

2.税收政策与企业投资的关系

税收在投资需求方面不仅能为政府投资提供直接资金支持,同时还能在民间投资方面发挥有效的强针对性的调控作用。税收通过对投资的刺激和制约两方面影响投资。通过降低投资行为的成本、降低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加快投资成本的回收来实施其刺激功能。

三、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建议

1.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民消费需求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并使其陷入低迷状态。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造成农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慢。所以,我国的税收政策应该注重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其消费需求的增长。

(1)要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该有效结合农业补贴与农业生产资料增值税退税。一般情况下,对农产品进行免税,也可以通过对农民年终汇总填表的方式进行退税等办法,对农民购买的生产资料负担的进项税额是很有益的。同时,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税收对农民进行农业补贴。

(2)税收政策对改善农民消费外部环境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农民消费进行引导。对产业外、区域外的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税收政策的鼓励实施。还可以对农民生活家电消费方面的扩大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

2.扩大城镇低收入人群就业

目前,我国的低收入人群还包括我国城镇部分下岗职工、在业贫困职工和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因为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保障对城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增加就业的措施。

(1)可对中小企业进行税收政策扶持形成新的就业能力。

(2)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来扩大鼓励,促进了再就业率的提高。国家税务总局对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进行鼓励和扶持。同时还制定了针对某一范围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一系列政策的作用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完善个人所得税

居民手中可支配的消费资金受到个人所得税的影响。消费水平因为我国的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各不相同。因此,为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提升整体消费水平,政府应该通过中下阶层居民收入税收的降低,税收范围的缩小来实现。所以,这就要求必须要改革个税征收点,创新税收模式,实施混合所得税模式,依据不同消费对象的具体情况对所得税进行征收。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进行分析,将一些投资性或者没有消费费用扣除的项目进行分类,包括股息、利息以及红利所得的收入。同时,还应该对扣除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把个人财产作为扣除对象。同时还在制定税收政策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像个人赡养老人,以及子女等具体情况,从而对不同的税收扣除范围进行确定,充分照顾我国的低收入人群。最后对超额累计税率进行调整,同时降低税率,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四、结束语

消费需求范文篇7

旅游是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高层次的生活需求。从目前世界范围看,在发达国家,旅游已不再是时尚的象征,它正在演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并成为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消费者优先选择的第三大消费项目。而为旅游者提供行、游、住、食、娱、购系统性服务的旅游业,也以其投入少、效益高、增长快、活力强等优势,被誉为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

旅游消费市场迅猛发展的主要依赖因素:一是居民收入达到相应水平。据国际经济统计资料表明:当一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1000美元时,将产生国际旅游的动机;超过3000美元,将产生洲际旅游动机。二是居民业余时间相应增多。随着人们劳动时间的逐步缩短,各种假期的日益增多,为提升生活层次与生活质量,人们将会用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和享受生活。三是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强。美国《幸福》杂志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消费者集中追求的5个目标是时间、质量、健康、环境与家庭,能同时满足这5个目标的最佳消费领域就是旅游活动。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成长阶段。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带薪假期的增多,使得我国国际和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潜力无限。

从理论上讲,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的300美元,发展到2000年的850美元。就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支付能力而言,70%的工薪阶层已处于适宜国内旅游区间。据统计,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员达7.84亿人次,其中城镇居民3.74亿人次,农民4.09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522.36亿元人民币;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9.3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708.3元,农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212.7元。

另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展望报告分析,在未来的20年,全世界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将分别以每年平均4.3%和6.7%的速度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旅游业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但客观地讲,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相比较差距还较大,尤其是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相比明显落后,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二、我国当前旅游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我国当前旅游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我国,旅游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倾向,且旅游消费水平的高低同居民收入水平与居民消费倾向成正比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消费模式的情况下,居民收入水平高,则居民消费倾向高。当前我国旅游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可归结为:

1.收入水平相对下降

对我国城乡居民来说,改革开放带来的最大、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收入的增加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的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1年的6859.6元,自1997年以来年递增率超过6%;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降到37.9%。这为居民旅游消费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随着住房、医疗、交通、教育与养老等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的各项预期支出也在大幅度增加,这就使得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对于支出而言,有下降趋势。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旅游消费需求的最根本的因素。居民收入水平的相对下降,必然导致旅游消费市场与居民购买力相脱节,总消费需求不足。

2.收入差距日益拉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02年底,我国人均GDP首次接近1000美元;上海人均GDP已近5000美元。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地域间收入差距、城镇与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日益拉大。

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社会财富又较多地集中于少数高收入阶层,而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虽然较高,但其潜在的消费需求因收入增幅下降而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导致了我国当前居民的总体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并成为旅游消费需求的强大抑制力。同时,社会收入差距扩大,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层,进而形成了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结构的断档。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统计:中国家庭财产在15-30万之间的中产阶层,即中等收入以上者所占比重已达15%以上。另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占居民家庭户数7%的豪富家庭,拥有中国现有全部金融资本的32.2%,这一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而占85%的消费主体,又因收入水平相对下降,旅游有效需求不足。

3.收入稳定性较差

居民收入稳定性较差,给居民的旅游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不良预期,并出现了居民压缩现期消费趋向。根据统计,仅我国居民在金融机构中的存款,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00亿元发展到2002年11月底,已增加到8.35万亿元。且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众多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持续下滑,给居民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加之社会转型期下岗、失业、伤残、疾病等严重影响生计或生活质量因素的不可预见性,致使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急剧下降,从而尽量压缩即期消费,形成了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有钱不敢花”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分析,我国反映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98年已超过0.5。

4.旅游消费信贷不畅

消费信贷是缓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发达国家颇为流行。然而,当前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特别是旅游消费信贷业务还相当滞后。这种滞后与我国现阶段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对下降、收入稳定性较差及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而言,发展消费信贷有三个基本前提:一是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储蓄能力;二是收入水平比较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较高;三是消费观念较为超前。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虽然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总体而言,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还较低,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大规模开展住房、汽车与旅游等信贷消费等还有一定距离。同时,居民收入的稳定性还较差,造成了广大城乡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稳定,因而对开展旅游消费信贷也就心存疑虑。即使有足够的能力,由于受传统消费意识的影响,也往往不敢盲目贷款旅游消费。所以说,收入水平下降与收入增长不稳定,深深妨碍着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

三、我国当前启动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收入的稳定性是旅游消费需求的最终决定力量。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是当前启动旅游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关键。笔者认为当前启动旅游消费需求应采取如下对策:

1.适度增加居民稳定的可支配收入

旅游消费需求是旅游市场活跃与产品旺销的原动力。在我国,由于占80%以上的消费主体属低收入阶层,旅游市场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同时,富裕人员的边际消费倾向又较低,最终势必造成社会旅游商品相对过剩,市场供需结构错位。正因为如此,实实在在地增加居民稳定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有效购买力,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才是最直接、有效地扩大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根本出路。

根据《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2年)》调查显示:2001年国内旅游的出游比例,家庭月收入1000~1999元的出游者位居第一,占34.4%;家庭月收入2000~2999元的出游者位居第二,占24.0%;500~999元的出游者位居第三,占13.5%;家庭月收入3000~3999元的出游者位居第四,占12.2%;家庭月收入4000~4999元的出游者位居第五,占5.9%。

由此可见,在职职工是旅游消费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旅游消费直接取决于他们的工资增幅与收入同支出的比率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变化。当前,我国在职职工的各项支出所占比例较高,致使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及预期未来收入有下降趋势。鉴于此,国家应适当而稳定地提高在职职工的工资,使其工资收入在扣除各项支出之后能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不仅减轻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压力,而且也可激活社会旅游消费总需求量,从根本上解除居民旅游消费的后顾之忧。

2.发挥旅游业独特的就业优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业的增加意味着消费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作为关联带动性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旅游业,具有劳动力需求量大、就业领域宽、就业成本低等特点,尤其是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景区等行业都可直接与间接地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一独特就业优势是发展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从业人员,就可间接为社会提供近5个就业机会。另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10年,我国发展旅游扩大就业的目标是要继续保持适度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新增就业岗位4000万个,年均增加400万个左右。到2005年,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可达850万人。“十五”期间新增直接就业机会250多万个,新增间接就业机会1250万个,旅游直接与间接就业人数可达5000万人。到2010年,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1250万人,旅游业与间接就业人数将达7500万人。

由此可见,旅游业在扩大劳动就业机会与扩大社会内需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下岗职工与失业人群的大量存在,势必给从业人群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强化人们的储蓄心理。同时,下岗与失业者多属收入的“弱势群体”,这一阶层人员数量的增加以及收入的降低,势必导致社会旅游消费总需求的不足。为此,充分发挥旅游业独特的就业优势,不仅可提高从业者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可激活与扩大旅游消费需求。

3.积极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收入分配差距的日益拉大,导致了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收入差异过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只是简单地增加居民收入,不但不能刺激旅游消费,而且还有可能造成旅游总需求的持续下滑。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呈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一则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东部及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要高于老、少、边、穷地区10倍以上;二则税收杠杆调控不利,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设置和征收不科学,偷税、漏税现象较为严重,我国每年税收流失至少达1000亿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的大量流失,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也使我国出现了不公平的“暴富”群体。作为中产阶层以上的社会“暴富”群体,虽然其收入高,但边际消费倾向却较低,从而影响了我国的旅游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水平。

要真正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我国有关部门要积极利用有效途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特别是要完善科学的税收体系与强化税收的力度。同时,要积极鼓励高收入人群消费,特别是鼓励旅游消费。通过旅游消费将高收入人群的部分收入转移到相对贫困人员的收入中,从而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看,在扩大高收入人群消费的同时,也增加了贫困人员旅游消费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多属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使中西部地区将自然旅游资源与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我国东西部区域间的社会收入差异。

4.大力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国民经济29个部门与108个行业,可谓是多行业、多部门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系统产业,且已成为我国当前提升居民生活层次,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前沿产业。为扩大我国旅游需求规模,就必须大力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旅游消费市场。现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的观光旅游产品,虽然所需投资少,并深受游客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游客需求的变化,尤其是重游客人数量的增加,旅游经营者必须一方面要开辟新的旅游景点或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对原有观光型产品充实新的内容,提升其文化含量,如可开发丝绸之路游、风俗风情游、江南水乡游等历史文化型、专题型观光旅游产品。只有大力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才能拉动我国总体旅游消费需求;同时,游客需求的多样化,也会促使我国旅游业大力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从而使我国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与完善。

【参考文献】

消费需求范文篇8

一、消费需求的内涵与类型

1.消费需求的内涵

一国的支出法GDP等于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之和。最终消费是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总和,因此,最终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这三部分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三个最重要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居民的消费需求指的是城乡居民在一个时期的市场上,在特定价格下根据自我意愿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数目。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指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需求,必须是消费者有主观愿意购买,并且是有能力进行支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产生消费。

2.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

首先,是消费者的收入。在商品价格固定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需求成正比,消费者支付能力越强,消费需求就会越大。其次,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在一定收入下,商品的价格与消费需求成反比,商品价格越高,消费需求就会越小。再次,相关商品的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作为替换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再次,是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喜欢的商品消费,对其消费的需求就自然会多,对不喜欢的商品,消费需求就少。再次,是政府的消费政策。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商品的消费需求可以起到影响作用,宏观经济政策对消费需求具有一定影响。当人们预感物价会下降时,会等待观望,一般不会去消费。除此之外,消费需求还会受到政治、文化、气候、历史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3.消费需求的类型

首先,收入性消费需求。这种类型指的是建立在消费者收入的基础上,决定因素是收入,收入提高,消费需求就会增长。反之消费需求则降低。因此,要增强收入性消费需求,首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其次,信贷性消费需求。这种类型指的是建立在信贷基础上的消费需求,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借款消费。一种是信用性信贷,就是银行根据消费者信用来决定给消费者贷款。消费者的信用度越高,贷的款就越多,自然而然消费就多。一种形式是抵押性信贷,消费者通过把有价值的东西抵押在银行,获得贷款进行消费。还有一种形式是担保性信贷,就是由别人担保,银行借钱给消费者,然后消费者进行消费。再次,预期性消费需求消费者预期越好,就越敢消费。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医疗、教育、住房仍是居民最大消费领域,这些都极大地抵销了居民的消费热情。要扩大消费,就要扩大预期性消费,提高人们的预期[2]。

二、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有着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辩证统一,它们相互依存。生产为消费提供物质对象,消费提出生产的对象。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相互创造对方。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在总量上要相互平衡,这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消费是生产的基本归宿,是最终的需求;投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增加投资,必须要依靠消费来实现,仅仅投资增长,而消费持续低迷,必将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有所下降,要想增强经济较快发展的可持续性,就需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一种长期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同时,全面扩大内需,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扩大内需,增强居民消费需求,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消费需求有巨大的提升潜力

我国拥有13亿人口,经济持续增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商品消费市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在未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还将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39万亿元,每降低1%的储蓄率将直接增加消费3210亿元,也会带动GDP增长9441亿元[3],这是非常巨大的消费规模。

三、影响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障碍

1.影响支付能力的主要障碍

首先,收入增长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增长的速度却在不断下降。2010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滞后于GDP增长率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滞后于GDP增长率1.8个百分点。新世纪新阶段,这种情况进一步拉大。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购买力严重不足,造成消费倾向走低。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降至69.5%,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在74%左右。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47以上,2015年竟然达到了0.49,这表明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低收入群体严重抑制了消费增长[4]。其次,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居民消费信贷提升了居民的支付能力,帮助其实现了实际的购买力,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我国居民保守的生产生活观念,对“借钱消费”难以完全接受。信贷市场的不发达,影响了消费信贷的营销积极性,制约了消费信贷服务的推进,导致我国消费信贷制度发展滞后。

2.影响消费预期的主要障碍

首先,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在通常条件下,消费与储蓄成反比。居民的储蓄越多,与之对应的是很低的消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居民有钱就喜欢存在银行以防不测。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是不完善的。不同区域内有差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严重滞后;社会保障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基金统筹层次低,民众负担成本过高。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的消费欲望。居民对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预期支出较大,直接导致消费需求的下降。其次,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我国社会公共服务支出严重不足。我国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与同类型国家相比,分别低11.5%和22.8%,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1%,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5],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影响了人们的心理预期,使我国居民即使有钱也不敢消费,而是选择增加储蓄。

四、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及其对策建议

1.建立支付能力稳定增强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收入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强其支付能力,这是扩大消费的最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就要合理调整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国家经济同步提高,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6]。要建立农产品价格保障机制,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支持。还要进一步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其次,加快消费信贷的发展。消费信贷在增强城乡居民的支付能力方面作用很大,而且还可以长期发挥作用,成为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要引导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要积极培育多层次的消费信贷体系;要不断丰富我国的消费信贷品种;要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制度;要加快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的法律体系。

2.建立改善预期促进消费的机制

首先,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振消费信心。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需要从广覆盖向提高质量方面升级,我们还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其次,要增加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要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比重,确保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增长,积极培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

3.建立改善供给拉动消费的机制

首先,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要完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创新产业业态促进产品供给结构的优化。要高度重视物联网、智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低碳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不断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开发贴近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还要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其次,要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坚持不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严惩商业欺诈、强化对食品药品等的质量和卫生监管,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需求范文篇9

关键词:扩大消费需求现状政策性建议

当前,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缓解国际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1、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走底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恩格尔系数所反映的就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所以恩格尔系数在国际上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同时也成为反映一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这说明食品支出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正呈下降的趋势。

2、旅游等休闲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中国是一个旅游的消费大国。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的时候,旅游消费就进入到快速增长时期。我国显然已经进入到了这样的时期,当然,它也要求有制度性的安排来与其配合。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假日消费后,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开始是"周休两日制"促进了旅游消费,继而"七天黄金周",也大大地带动了国内旅游消费的增长。旅游业将是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垃圾、噪声使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因此,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已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兴起的生态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所以,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随着以人为本的生活观念日益突出,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越来越多,这一范畴的消费也随之增加。相对于消费的效益性需求而言,消费的效率性需求将上升,即消费者在关注消费的效用和质量的同时,更关注消费的便捷性和快速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家政服务、家庭医生、家庭病房等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3、住房,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重点

从住房需求来看,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有能力购买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200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已经达到了32247万平方米,比1991年增长了近10倍,增长是非常快的。从未来的发展看,城市化和人均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房屋的自然折旧还将带来对住房的巨大市场需求。中国确实已经进入到住房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时期。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住房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因此,未来住房的需求潜力是非常大的。房地产业也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从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10000美元的时候将进入汽车消费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一些城市,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因此,汽车消费出现较快增长的时期。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

二、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性建议

1、确保城镇居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收入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从长期来看,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调整关系。拉动内需的根源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只有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才能拉动并维持城镇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2、加强收入结构性调控,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是消费意愿最为强烈的群体,但收入来源的缺乏限制了该群体将消费意愿转化为购买力。要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就必须着重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宽他们的收入增长机制和手段。为此,应积极利用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加强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时的结构性调控,对低收入群体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范围。

3、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释放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性支出保持稳健增长的中坚力量,但近年来医疗、教育等成本不断上涨已经对中等收入群体造成了极大压力,突出表现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意愿降低、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速放缓等各方面。为此,国家应该大力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的力度,以解决城镇居民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4、优化消费支出结构,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大力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是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过程。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应加快服务业产业的提升和改造,积极拓宽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消费热点,创造一个良好诚信的服务性消费环境。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等居民需求潜力大的产业,改善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实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5、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控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城镇居民的购房建房行为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起直接拉动作用,但高房价带来的购房支出成本的过快上涨同时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因此,国家应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使高房价快速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避免房价缓慢回落对居民消费心理的反向抑制作用,扩大城镇居民的自住性购房需求,发挥好房地产业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辉,周荣军,叶慈南.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与预测[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消费需求范文篇10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消费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乡村振兴。2017年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在2018年党中央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二)农村留守妇女。经研究发现,针对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群体,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将农村留守妇女定义为长年生活在农村,其丈夫常年在外的已婚妇女。由于丈夫常年不在家,她们往往独自承担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劳动强度大,除了种田种地,教育孩子、赡养老人等诸多琐事,全权由其负责。日程生活的艰辛加上长期缺乏伴侣的陪伴,她们内心往往孤独、无助,使得她们时时刻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一些社会治安较差的农村地区,对留守妇女的保护措施较少,使得她们的安全感指数很低。

二、当前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消费需求现状

(一)家庭照顾任务重。总体说来,农村留守妇女的子女个数一般是2到3个,个别留守妇女是1个,极少部分是4个以上,相对来说,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照顾教育子女的强度差不多。她们普遍表示,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现的很吃力。农村留守妇女需要照顾的一般是公公婆婆,有小部分需要照顾自己的父母亲,还有部分需要照顾丈夫的爷爷奶奶。(二)受教育程度低。农村留守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都是初中以下文凭,高中及大学以上文凭的留守妇女占极少数,且这部分留守妇女大都为妇女主任等村干部。(三)留守时间长、收入低。大多数留守时间都在3年左右,部分留守时间长达5年以上。大多数留守妇女的主要收入是务农和打零工,做做小工,维持生活,极少部分买保险或者享受低保获取经济收入来源。农村留守妇女的月收入大部分在900元以上,极少部分在300元以下,能够基本维持生活。(四)文化消费水平低、意愿弱。留守妇女所在村镇举行文化活动的次数比较少、种类不多且形式不丰富、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空闲时间较少、劳动强度较大等原因,导致留守妇女不能经常参加村镇举行的文化活动,她们平时大部分时间花在织毛衣、玩扑克、打麻将、串门聊天上。大多数留守妇女家庭中没有购置电脑,她们几乎不玩电脑,不收听广播,也不关注国内资讯,倒是经常看电视、看VCD。平时经常玩QQ、玩微博、看书、看报纸、看杂志的留守妇女特别少,平时主动购置书籍阅读学习的留守妇女几乎没有,听音乐会、看话剧、看歌剧、集邮收藏、养花鸟鱼虫、养宠物、下棋、绘画书法等修生养性活动基本没有,学习职业技能、继续再教育也缺乏。随着广场舞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下载微信、抖音等软件,开始网络观看视频学习舞蹈排练节目了,越来越多的文体竞赛活动(如广场舞)现场,有了她们的身影。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对村镇设立的图书馆、文化组织及文化设施是不满意的,她们普遍希望村镇多组织集体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活动氛围。总体来说,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文化消费水平较低,消费意愿较弱,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度较高,文化生活需求强烈,整体对自身文化生活满意度不高,亟需改善。

三、满足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消费需求的对策

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消费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着其主观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指数。留守妇女作为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力,她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也直接影响着她们的主力军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更关系着乡风文明之风的树立、和谐农村的构建以及乡村振兴的实现。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留守妇女文化消费水平。(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化物质保障。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结伴而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因而,只有加快三农事业的推进,振兴乡村经济,不断加快农业建设脚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才能为满足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消费需求提供物质保障。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继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财政资金缺乏成为了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因而,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采取相关倾斜性政策,如减免税收、减息、贴息、补息,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专项扶持计划或政策,最大程度地实施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财政和政策倾斜,才能保障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满足农村留守妇女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二)发挥村委会协助作用,提供组织保障。在农村,留守妇女闲暇时间并不多,农忙时要忙于农业生产,非农忙时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文化生活质量并不高。为此,村委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协助改善。1.农业生产机械化,减轻负担。要鼓励留守妇女农业生产机械化操作,使其获得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2.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联动协同作用,开展好书下乡、科技下乡、普法宣传、电影放映、专题讲座等文艺活动。3.开展娱乐文体活动。充分联动其他文化部门,着力打造一支专门服务留守妇女的文艺队伍,定期编排贴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实际的节目,定期组织相应的娱乐文体活动,如歌唱比赛、村民趣味运动会、手工技能大赛、广场舞大赛。4.组织竞技比赛。村委会可以充分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大型传统节日,动员广大留守妇女积极参与。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组织丰富多彩的竞技比赛,同时表彰一些优秀先进留守妇女。5.建设文化娱乐基地设施。村委会应加强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如设立运动场、篮球场、农家书屋、妇女之家。利用这个平台,留守妇女可以组建专业协会,可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或者召开会议,讨论农业生产、养儿育儿、服务老人、婚姻家庭、创业致富等与她们息息相关的话题。同时也鼓励留守妇女组建各类文艺表演队伍,如舞蹈队、歌咏队,其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加入自己喜爱的队伍,打造一支属于留守妇女自己的文艺骨干队伍。6.设立乡镇图书馆。一是村委会可与妇联合作,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妇女信息管理库,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妇女的文化消费需求,特别是知识需求,并做好记录。乡镇图书馆可采购一些贴近留守妇女需求的书籍,供其查询阅读。二是乡镇图书馆应根据留守妇女的休闲时间,灵活调整图书馆开馆闭馆时间,以便其有效利用图书。三是可开展相关的女性专题讲座,如疾病预防、女性权益保护、婚姻家庭调试、心灵减压。四是针对留守妇女开展专门的电脑培训,将其培养成有文化、会技术、懂经营的新型留守妇女,使广大留守妇女从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束缚中走出来。(三)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培养“有文化、会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内容。当前广大农村留守妇女科学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远远达不到乡村振兴素质要求。因而,政府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满足各受教育阶层妇女的需求。首先,应完善巩固基础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保障农村学龄女童接受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扫除农村青壮年女性文盲。对于已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受教育阶段的女性,可以鼓励她们通过自学接受最新知识,相关部门适当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村留守妇女开设一些专门的特殊教育课程,以提高她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可以充分发挥或者链接农村当地的大学生、教师等高学历人员主观能动性,适时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其科学文化水平,减少文盲率。适时开展各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使留守妇女获得更多技能的同时,提升她们的自我价值观感和自信心。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法律专题讲座,增强其法律意识。通过基本的法律知识普及,使其知法、懂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在2018年国务院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而乡风文明的首要一步是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进程。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封建落后思想的废除,也有利于破除一些农村旧风气和残余陋习,更有利于文明之风在农村的植入。因此,应在农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留守妇女树立集体意识,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传统家庭美德。在留守妇女中树立模范代表,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鼓励并培养留守妇女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采取贴合留守妇女实际的宣传方式,如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传播科学先进思想,倡导文明新风,使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得以充实,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汪淳玉,叶敬忠.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留守妇女的新特点与突出问题[J].妇女研究论丛,2020

[2]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

[3]沈彤,赵丹.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9

[4]苏琪.乡村留守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发展问题及路径研究———以C市S县为例[D].西南大学,2019

[5]张亚玉.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优化发展研究[J].知识经济,2018,15

[6]徐冉.地域文化下的村落景观设计创新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3

[7]曾煜东.新时代内地高校港澳学生政治认同教育[J].教育评论,2019,11

[8]陈佩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