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8:20:53

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范文篇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品除了要有良好的品质,还要有好的包装。近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包装随着消费心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着。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几个时期:“重信用时期”“宣传美化期”“促销时期”。以上时期的包装设计无论偏重何种功用,其设计都是从消费者的视觉感知的角度出发来满足人们的心理,包括人们对包装设计的色彩、外形、文字、材料等不同的视角认知。可以说,以视觉为中心的包装设计,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商品包装的辉煌时代。可是,人们对设计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对外界的认知也是多方位的。商品包装要做到全面地引导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就不仅要给人们视觉的愉悦感,还包括触摸感等。于是,包装设计师开始利用触感元素来进行情感化的包装设计,从而满足人们对商品包装的精神体验与诉求。

二、包装设计与触感

1.触感与情感

“触感”即触觉感,指人的皮肤感觉神经与物体接触时而产生的各种感觉反应,包括对材料肌理、纹路、湿度、温度、软硬程度、振动、位移等变化的感知,这就形成了我们对事物多元化的认知。

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和触觉彼此可以形成通感。触感是人类最原始的心理需求,婴儿在母亲的怀抱被触摸就会有安全感,人们对一件物品的再次认知时也往往前去触摸。从心理上分析,人的皮肤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抵御着外部世界,并从外部世界获取必要的信息。好的商品包装常常让人“爱不释手”,更重要的是以此获得一些情感波动,这种情感波动能触动内心潜在的丰富想象力。

包装触感设计不仅可以缓解视觉感知单一、疲惫的问题,还可以起到传递地方文化、加强民族情感的重要作用。包装设计师要充分利用材质的触感魅力来加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意蕴,这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材料与触感

中国古时的人们很早就采用了多种富含文化韵味的材料进行包装,诸如陶器、稻草、木材、竹子、皮革、贝壳等天然材料。触摸到用这些天然材料包装的商品,不仅可以感觉到它们浓烈的民间文化特色,也可以准确地触感到大自然带来的亲切感。比如用竹筒包装的茶叶、米等。当把包装的触觉心理与视觉感知融为一体时,商品的包装设计才能准确传达出产品的特征,满足人们的心理期望,达到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包装材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变化。工业革命之后,批量化生产决定了工业革命的特征是规模化的,因此视觉设计成为了重复、平庸、呆板的代名词。第三次产业革命之后,材料在包装设计中受到重视,设计师开始充分利用不同材质的材料来进行商品包装。包装材料一般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天然材料具有很好的生态性,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如竹、木、草、皮、革等,这些材料具有最原始的触感性。人工材料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次加工后发生质变的材料,如纸、陶瓷、玻璃、塑料等。纸材是包装设计总成本最低,也是最便于印刷的材料之一。纸的品种多样、历史悠久,当今更是花样翻新。新型的工业材料可根据包装设计师的需求而生产出不同质感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制作工艺和科技含量的提升,大大丰富了包装的触觉感知。

材料的丰富为设计师提供了传递思想内涵的无限可能性,设计师通过合理地选用材料把包装设计中的触觉与内容巧妙的结合,提升商品包装的审美品质,使购买过程变为一次愉悦的心理体验过程。

三、包装触感设计方法

1.工艺技术

触感设计的效果依赖于包装材料的物质属性,其中包括材料的形态、肌理、质感、光泽等因素的研究。“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故事”(美国建筑师赖特),而对材料特性的准确把握与运用,还有赖于设计师对材料加工工艺的熟知。在完成包装触觉感知设计的过程中,独特的工艺制作可以将设计师的意图发挥得淋漓尽致。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包装制作工艺手段也日益丰富。包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印刷、制陶制瓷技术、容器制模等。最常见的在纸品印刷技术中,便可产生不同的触感效果,如烫电化铝、击凸击凹、烫锡片、轧花、UV、啤形、覆膜、激光雕刻等工艺手段。在容器生产过程中,陶艺、瓷艺、玻璃技术参数不同,也可生产千变万化的形器。设计师应自觉地对材料特点和它们成型时的潜在性进行研究,就纸板、金属网、金属板、赛璐玢、聚酰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进行各种试验,创造具有新触感的包装材料。另外,包装设计师要多关注设计领域出现的变化,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多借鉴其他设计领域的材料为包装设计服务。

2.“天人合一”设计原则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从这个观点出发,当代包装设计被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包装设计,体现人、物和自然的审美和谐。

在包装的触觉设计中,虽然我们强调了以人为主体的感觉审美享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愿望,但最终的目的不是破坏人的生存环境,不惜代价地为满足包装的精神设计,把触感设计当作唯一目的去追求。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设计理念与大自然相交融,“合一”最根本的原则在于它们深层次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结语

触感设计在包装设计领域是一个新的课题,触感是包装设计元素之一,与视觉设计是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在包装的精神审美享受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包装设计的审美要求会越来越高,而触感设计为包装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沿着这条思路,包装设计将走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现代设计范文篇2

【论文摘要】中国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这就需要把握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即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概况

现代设计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二十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相关,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其设计物品以工业标准化为基础,是工艺和美术的结合。现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功能性,提倡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因此,现代设计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设计界改变以往专为权贵服务的方向,提出要为民众服务的口号下的产物,它的发展代表着设计民主化的进程。

触发的新文化运动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萌芽时期。其中,以鲁迅为代表,提倡吸收西方艺术形式的养分,包括俄国的构成主义和欧洲的新艺术”风格,并大量运用于书籍装帧的设计。因此,从那时起,“西化便等于现代化的观念便深埋在中国民众的心中。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契机,现代设计的概念才开始真正进入中国。从此,我们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对西方现代设计进行了认识、学习和模仿,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遍尝了现代设计的各种风格,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追赶型设计时期。虽然这使我们对当代世界设计潮流、设计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是这样做的另一个后果却是,我们在不断的模仿、抄袭中丧失了自己的创造力与个性,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二、中国现代设计存在的问题

互连网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加快了全球化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国际接轨”、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现代设计国际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设计语言和设计形式都受到西方现代设计的强烈影响。忽略传播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简单的模仿与盲目地移植西方的视觉设计语言”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普遍现象。中国传统的图形与审美趣味被抽象的、几何的视觉符号所代替。设计院校中三大构成”的地位远远高于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学习和认知。设计作品中对英文的排版设计比中文要醒目、突出、重要的多。中国现代设计评价的标准也是完全欧美化,这似乎成为许多专业人士判断和评价设计作品的准则。这诸多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

西方现代设计的发展与现代传媒手段、大众文化、个性创造、时尚流行观念紧密相连。他们在自己的文化传统背景中,寻求创造自身时代的丰富性和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悟。看看中国近些年的设计,不是偏向西化风的设计,就是把传统图形粗糙的挪用,有多少设计作品能真正体现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真实生活感悟”。在现代设计的国际舞台上,现代设计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仍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为主的基础上,仍是以欧、美为主的西方设计师和设计形式为主导。这个自现代主义成型以来一直维持至今的形势,使得我国许多设计师普遍崇尚西方文化潮流,对于自身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持藐视态度。这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中国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偶尔有那么几个设计大师玩出点中国品位的设计作品,也是凤毛麟角,无法与整个中国现代设计的西化风抗衡。

三、中国现代设计需要把握的“现代性”内涵

现代设计文化要素在时空中传播,在一定地域中存在,同一定的社会人群发生关联,形成现代设计的民族性;由于文化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即同一定的社会历史变迁相关联,产生了现代设计的时代性。而民族性与时代性,又构成了现代设计文化的本质属性。中国的现代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通古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因此,有必要重新解析中国现代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它包括以下几点:

1、民族性

它是指中国现代设计要体现出中国传统文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即要有民族性。它是把中国放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上提出的要求。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根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将潜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本土记忆翻腾出来,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传统艺术中渗透的中国特性。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都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习俗、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现代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如德国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理性的造型风格,日本的新颖、灵巧、轻薄玲珑而有充满人情味的特点,以及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浪漫情调等,这些无不诞生于他们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的氛围中。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对民族性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圆满、完整、对称、偶数、硕大等审美因素,表现在中国设计风格上,以形式上的完整性、对称性和平稳性、寓意性为特点。例如,中国传统图形——盘长,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在民间它常结合方胜图案来使用,并以此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就是采用了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该标志造型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整个标志都洋溢着中华民族流传的吉祥之气。

2、时代性

它是指中国的现代设计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日寸代的生命力。现代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一个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该民族文化分别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性特征。只要我们承认设计文化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就有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存在。这是因为设计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该民族各个肘代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日寸代的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设计文化的8寸代性特征,很自然地使我们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不能把今天或昨天的标准,当作唯一的标准。每个时代的设计文化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也都相应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这些认识、我们就不能对设计文化的时代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例如:汉代的荷花图形常常画在建筑物的梁上,是适应当时。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荷花为水物,所以用它代表水克火的观念。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兴盛,荷花图案的形式与内容都有别于汉代的荷花,它是作为佛的庄严象征而广为传播的。宋代文人雅士则崇拜莲荷的“出污泥而不染,用其象征君子,故文人画里爱画莲荷者甚多。明清时莲荷取其谐音连而形成“连生贵子、“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是当时世俗文化盛行的表现。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莲荷图形从内容到形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的其他许多图形也是如此。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而不是静止,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任何先进只是意味着它适应了今天的时势,并不意味着它在将来,相比于过去的落后者,也一定先进。所以,对传统的运用一定要符合时代。现代设计体现文化的传承、创造能力与民族个性。因此,中国的现代设计无论是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当随时代的前进,并不断地多方位吸收、更新,以建立健全一个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设计文化系统,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是中国设计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关键所在。

3、国际化

新世纪是一个注重交流的世纪,越来越宽泛的经济合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便利和企业家的利润,它伴随着的是文化的沟通与融合,甚至是强势文化的“侵略和弱势文化的消亡。文化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表现在设计上会更加突出。经济的全球化大潮导致文化的被迫趋同,设计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当代意义上的经典已经不仅仅是跨越时代还包括了跨越地域。当处在一个“地球村的时代,面对各色人等,你就必须考虑每一个潜在受众的需要及审美偏好,设计的功利性使得它无法摆脱国际化的趋势。

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设计的审美性又使它无法放弃对个性的追求。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人们在千篇一律中刻意地追寻自我,也只有这样,设计才会有个性,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民族性是共性中的个性,整体中的局部;国际性是个性中的共性,局部中的整体。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并吸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才能构建出既有自己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理念与实践体系。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说过:“没有自己的风格,恰恰是没有国际性的。如何既能融入国际现代设计的潮流之中,又能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是中国现代设计应该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民族化风格与国际风格的相融需要正确处理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在比较或斗争中相互吸收和借鉴,正确处理守旧和求新的关系,不能将设计创意点停留在单纯的视觉形态上,而是要深入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去。例如,徐冰设计的“文字系列作品,运用了人们熟知的笔划和偏旁部首、英文字体,重新组合成为一种全新的视觉图形。这种实验性的创新是国际化的共性与民族性的个性开创新的设计风格的典范。

现代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产品设计;创新;以人为本

想要达到增长消费的目的,就应该采用别出心裁的手段来做设计,创造全新理念,将技术方面的优势和美学完美地合二为一。除此之外,在产品艺术设计方面,作为一种包容性较强的文化创造实践,体现着形象的艺术性与技术性。产品设计将带给现代设计者极大的收获,这其中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设计者创新吸收的关键并非在于传统设计,所有设计的原理与造型,是学习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文化的存在来赋予设计生命力。不但能够借助很多真切的形象来做设计的“躯体”,还能够借助很多传统理念来做设计的“灵魂”。

现代产品设计主要显现“新颖”“整体”的原则,它是工程技术和现代美学、材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各项学科彼此融合的一种实用性学科,是在工业化基础上诞生而来的,并且能够为产品提供服务的,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现在,其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产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带给顾客最好的服务,效果作用处于首要地位,采取何种原料将产品创造出来同样十分关键,原料将影响到产品的品质与塑造.结构常常想要发挥出产品的作用,外在影响了产品的观看价值与美感、色彩的融合等。与此同时,很多产品应该讲究人体工程学,产品想达到预期销量,还应该在营销策略方面与消费者喜好方面做出努力。以此为根本做出的设计可以说是好的产品设计。新产品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获得经济收益,一定要从市场与消费者需求这两方面来考虑,完全达到使用需求。这是产品设计的根本标准。产品在使用时要确保以下几项要求。第一,使用时确保没有危险。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将使用环节上的所有危险情况都考虑到,使用有效手段进行预防与治理。第二,使用过程应确保可靠。可靠性和安全性密切相关。可靠性不好的产品,会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让公司形象遭受危害。第三,方便使用。大众使用的产品(如家电产品),

其方便性极其关键。第四,漂亮的外表与优质的包装。产品设计也应该想到与之相关联的美学、产品外观与使用情况、用户特征等。应该设计出受大众青睐的产品,增加产品的观赏性。现代产品设计十分重视新颖独特的设计原则。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设计将被带到“创新”潮流的顶端。创新,不但有理论方面的创新,同时也有制作方面的创新。网络时代实现了合作与共享,它带来的影响力是持久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产品重视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显示出人性化的设计宗旨,产品在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时,凭借产品外在形象、色彩搭配、材料等,给予产品人文气息的魅力,让产品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将人文与产品极好地融为一体。设计与测试新产品,应该将符合社会要求作为基础条件。此处谈及的社会要求,不单单为现在的社会要求,还应该是很长一个阶段的成长要求。想要达到社会进步、想达到社会要求,研究前卫新颖的产品,促进技术发展十分重要。所以,一定要对世界上的先进技术有所了解,积极采纳最新技术。做好策划、做好抉择,借鉴先进的设计理念,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产品设计体现了社会的经济、技术与文化。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对其形象、构成等要有明确的了解,产品设计内涵极其关键,一旦某种产品的设计没有具备生产理念,在其生产之际就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去整理与调换器材、原料与劳动力。优秀的产品设计,不单单体现在产品作用方面,还应该体现出它的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闫博宇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现代设计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现代设计现代性内涵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概况

现代设计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二十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相关,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其设计物品以工业标准化为基础,是工艺和美术的结合。现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功能性,提倡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因此,现代设计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设计界改变以往专为权贵服务的方向,提出要为民众服务的口号下的产物,它的发展代表着设计民主化的进程。

触发的新文化运动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萌芽时期。其中,以鲁迅为代表,提倡吸收西方艺术形式的养分,包括俄国的构成主义和欧洲的新艺术”风格,并大量运用于书籍装帧的设计。因此,从那时起,“西化便等于现代化的观念便深埋在中国民众的心中。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契机,现代设计的概念才开始真正进入中国。从此,我们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对西方现代设计进行了认识、学习和模仿,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遍尝了现代设计的各种风格,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追赶型设计时期。虽然这使我们对当代世界设计潮流、设计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是这样做的另一个后果却是,我们在不断的模仿、抄袭中丧失了自己的创造力与个性,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二、中国现代设计存在的问题

互连网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加快了全球化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国际接轨”、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现代设计国际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设计语言和设计形式都受到西方现代设计的强烈影响。忽略传播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简单的模仿与盲目地移植西方的视觉设计语言”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普遍现象。中国传统的图形与审美趣味被抽象的、几何的视觉符号所代替。设计院校中三大构成”的地位远远高于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学习和认知。设计作品中对英文的排版设计比中文要醒目、突出、重要的多。中国现代设计评价的标准也是完全欧美化,这似乎成为许多专业人士判断和评价设计作品的准则。这诸多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

西方现代设计的发展与现代传媒手段、大众文化、个性创造、时尚流行观念紧密相连。他们在自己的文化传统背景中,寻求创造自身时代的丰富性和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悟。看看中国近些年的设计,不是偏向西化风的设计,就是把传统图形粗糙的挪用,有多少设计作品能真正体现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真实生活感悟”。在现代设计的国际舞台上,现代设计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仍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为主的基础上,仍是以欧、美为主的西方设计师和设计形式为主导。这个自现代主义成型以来一直维持至今的形势,使得我国许多设计师普遍崇尚西方文化潮流,对于自身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持藐视态度。这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中国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偶尔有那么几个设计大师玩出点中国品位的设计作品,也是凤毛麟角,无法与整个中国现代设计的西化风抗衡。

三、中国现代设计需要把握的“现代性”内涵

现代设计文化要素在时空中传播,在一定地域中存在,同一定的社会人群发生关联,形成现代设计的民族性;由于文化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即同一定的社会历史变迁相关联,产生了现代设计的时代性。而民族性与时代性,又构成了现代设计文化的本质属性。中国的现代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通古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因此,有必要重新解析中国现代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它包括以下几点:

1、民族性

它是指中国现代设计要体现出中国传统文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即要有民族性。它是把中国放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上提出的要求。

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根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将潜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本土记忆翻腾出来,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传统艺术中渗透的中国特性。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都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习俗、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现代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如德国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理性的造型风格,日本的新颖、灵巧、轻薄玲珑而有充满人情味的特点,以及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浪漫情调等,这些无不诞生于他们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的氛围中。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对民族性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圆满、完整、对称、偶数、硕大等审美因素,表现在中国设计风格上,以形式上的完整性、对称性和平稳性、寓意性为特点。例如,中国传统图形——盘长,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在民间它常结合方胜图案来使用,并以此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就是采用了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该标志造型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整个标志都洋溢着中华民族流传的吉祥之气。

2、时代性

它是指中国的现代设计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日寸代的生命力。现代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一个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该民族文化分别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性特征。只要我们承认设计文化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就有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存在。这是因为设计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该民族各个肘代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日寸代的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设计文化的8寸代性特征,很自然地使我们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不能把今天或昨天的标准,当作唯一的标准。每个时代的设计文化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也都相应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这些认识、我们就不能对设计文化的时代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例如:汉代的荷花图形常常画在建筑物的梁上,是适应当时。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荷花为水物,所以用它代表水克火的观念。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兴盛,荷花图案的形式与内容都有别于汉代的荷花,它是作为佛的庄严象征而广为传播的。宋代文人雅士则崇拜莲荷的“出污泥而不染,用其象征君子,故文人画里爱画莲荷者甚多。明清时莲荷取其谐音连而形成“连生贵子、“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是当时世俗文化盛行的表现。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莲荷图形从内容到形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的其他许多图形也是如此。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而不是静止,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任何先进只是意味着它适应了今天的时势,并不意味着它在将来,相比于过去的落后者,也一定先进。所以,对传统的运用一定要符合时代。现代设计体现文化的传承、创造能力与民族个性。因此,中国的现代设计无论是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当随时代的前进,并不断地多方位吸收、更新,以建立健全一个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设计文化系统,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是中国设计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关键所在。

3、国际化

新世纪是一个注重交流的世纪,越来越宽泛的经济合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便利和企业家的利润,它伴随着的是文化的沟通与融合,甚至是强势文化的“侵略和弱势文化的消亡。文化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表现在设计上会更加突出。经济的全球化大潮导致文化的被迫趋同,设计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当代意义上的经典已经不仅仅是跨越时代还包括了跨越地域。当处在一个“地球村的时代,面对各色人等,你就必须考虑每一个潜在受众的需要及审美偏好,设计的功利性使得它无法摆脱国际化的趋势。公务员之家

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设计的审美性又使它无法放弃对个性的追求。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人们在千篇一律中刻意地追寻自我,也只有这样,设计才会有个性,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民族性是共性中的个性,整体中的局部;国际性是个性中的共性,局部中的整体。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并吸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才能构建出既有自己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理念与实践体系。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说过:“没有自己的风格,恰恰是没有国际性的。如何既能融入国际现代设计的潮流之中,又能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是中国现代设计应该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民族化风格与国际风格的相融需要正确处理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在比较或斗争中相互吸收和借鉴,正确处理守旧和求新的关系,不能将设计创意点停留在单纯的视觉形态上,而是要深入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去。例如,徐冰设计的“文字系列作品,运用了人们熟知的笔划和偏旁部首、英文字体,重新组合成为一种全新的视觉图形。这种实验性的创新是国际化的共性与民族性的个性开创新的设计风格的典范。

现代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医院建筑改造设计规划

步入21世纪,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保健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各地医院的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与日俱增。但医院建设如何根据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医疗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值得建筑师以及相关人士深入探讨。笔者通过多年的医院建筑设计及研究实践,深深体会到医院的更新改造设计已逐渐成为医院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思想与观念上存在的种种误区,则亟待设计工作者及建设方辨明。

一、医院的更新改造成为新时期医院建设的重点

1.注重改扩建工程

21世纪,我国医院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医院发展以改扩建为主,部分医院需要新建和翻新。据1997年统计,我国人均占有病床、医生数及一些现代化的大型高档医疗设备已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消费水平却还远远落后于中等发达国家,医疗消费水平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医院建设将更注重如何提高原有医院的工作效率与医疗品质,改善及规范医疗环境,适应医院现代化的要求,改扩建项目将成为医院建设的重点。

2.旧医院的局部更新建设

我国许多医院由于早期建设的观念所限,缺少总体规划与发展构想,医院建设一直处于见缝插针的状态,使得医院布局凌乱,功能不完善,难以满足新时期医院现代化的要求,许多医院采取更新重建的方式,进行局部新建,改善医疗条件。为完善医院规划,整合建筑环境,单体建设之前,必须进行远期规划,分期建造的设计。

3.建设前的可行性预测

目前大多数医院对要新建与改建的项目没有进行建设前的可行性预测,而医院建设必须有比较周密的准备分析论证阶段,对要建项目的实用性、可行性、经济性、前瞻性,以及用地指标、建筑规模、建筑层数、建设(改造)模式,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克服我国现代化医院发展的盲目性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建筑设计发展的历程,虽然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但医院建设急剧发展亦带来规划建设上相当的盲目性。如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扩大规模、盲目追求高标准、高层数、大气派等现象,建设观念上的误区需要辨清。

1.盲目扩大规模

根据医疗保健需要和卫生资源的配置,我国医院实行分级定编,其规模由小到大分不同的等级,国家政策也是向部属和省属大医院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两头倾斜,而中间层次医院在国内数量多,办得好坏对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完善医疗体系,促进两头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其意义重大。

我国医院建设经过建国以来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与现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已达到供过于求,造成目前一些医院门诊人数减少,病床和医疗设备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因此,对于医院建设,如果规模预测不合理,盲目扩大规模,就会使机构臃肿,人员超编,效率不高,加重病人的负担,也势必造成医院业务的萎缩。因此,医院的规模应立足于我国国情,根据疾病发展趋势和人口发展变化情况,预算今后10-20年全社会的医疗服务的需求量,以及按功能、技术特长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确立其在三级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的地位、任务和服务范围,充分发挥资源效用。

规模的预测,需综合考虑经济基础、人口增长、服务半径等多种因素。广东省东部某医院,在广东省区域卫生规划中属一类地区,在对其进行前期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地区及周边环境因素,制定合理发展规模,从医院方原定1000床的发展定位减为800床,避免其不顾实际地盲目扩大规模。

2.盲目建造高层

大医院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城市用地紧张,迫不得已采取集中式的高层或超高层建设模式。这就使得许多建设方以为高层即现代化。高层、全空调成为现代化的标志,产生认识上的误区。高层医院难以解决安全自救、隔离传染、高造价、高维护等问题,而且对许多医疗业务而言,水平联系较垂直联系更方便快捷。医院设计任务书中20年不落后的要求,不应体现在建筑的高度上,而应体现在设计的科学理念与功能上的现代化。

3.盲目追求气派

现代化医院建设应避免部分地区出现的追求气派的奢华风气。应真正以病人为中心处理好医院各部分的空间布局。下述设计倾向不可取:

1)门前追求大广场气派,占用医院仅有或少有的空地,忽视了医院的功能要求。

2)形体上追求标新立异,迎合业主口味或宣泄设计者的个人设计激情,而忽视了医院使用的合理性。

3)将医院建设成城市的标志,医院不同于其它公共建筑,不应也不可能成为城市的标志。

4.盲目引进医疗资源

80年代以前,我国三级医疗服务网内具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改革开发以来,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逐渐被竞争关系所代替,由于体制的不完善和医疗市场上的无序竞争,造成了资源的重复配置、低效率使用、费用上升等问题。医院建设,不应贪大求全,盲目引进先进设备,没有优化配置,就不能有效利用。医院应按其规模、功能、技术特长和所处的地区环境来确立自己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体系,使医疗资源配置与利用趋于合理与平衡。

三、我国医院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化医院应表现在医院医疗技术装备的先进性,管理的科学性,护理素质的高层次,以及医疗服务与建筑环境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缺一不可。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医院是我国医院建设的必由之路,片面追求高标准,医院养不起,病人住不起。现代化医院应加强如下建设:

1.医疗装备的先进性

医疗装备是否先进,是否达到世界水平,是衡量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具备快速、准确、数字化的诊疗设备,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实现彻底无胶片放射科和数字化医院,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趋势。

2.洁净标准的严格执行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生物洁净技术在医疗部门的逐步推广,为创造洁净、高效的医疗环境奠定了基础。我国医院建设应严格执行洁净标准,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1)手术、icu、烧伤、血液病房等,设计时应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进行空气净化、恒温与给湿。对目前经济较落后地区,没条件达到规定洁净标准的医院,设计时应做充分预留,以便资金充足时进行改造完善。

2)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循环系统,避免医院内感染。据统计,全国每年住院病人约5000万,有480万病人发生医院感染,而医院死亡病人中,有约1/3到1/4直接死于医院感染。现代化医院应倍加重视使用有效的消毒灭菌设备与技术。如对病人使用的床、床垫等用具进行处理、消毒,杜绝病菌的传播。

3.采用科学合理的医疗运作模式

采用科学合理的医疗运作模式,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提高现代化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如门诊实行信息化管理,电话挂号预约,减少挂号、交费、取药手续,流线组织便捷,缩短病人的往返距离与时间;等候时采用电子显示叫号,病人就诊一次到位,不必再采取二次候诊形式,减少等候面积,改善病人等候环境。

4.设计概念更新

设计概念更新体现在功能环境、卫生环境、空间环境、人际环境的设计,如:

1)总体布置适当集中,以利于发展、节能、交通与管理;

2)争取良好朝向应以自然通风、采光(能采取自然环境的,不取人工环境),避免暗室出现,建设新时代的绿色医院;公务员之家

3)外部简洁内部舒适考究,注意色彩运用,环境雅致,空间宜人,营造家庭气氛;

4)选用适当的建筑模数,护理单元、规模化,建筑设计具有通用性,为未来的发展变化做准备。

现代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仿生设计;特质;尺寸;家具设计

明代家具采用的是动物仿生结构装饰,通过模仿大自然中的生物形态来进行物品设计,是仿生学与设计学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设计形式。随着时展,不同学科以及技术手段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门新型的独特设计门类,其被称为“仿生设计”。

一、仿生设计与家具设计

(一)仿生设计的涵义

仿生学和设计学经过人类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独特设计门类,其被称为“仿生设计”。仿生设计是一种通过模仿生物的形态特质的设计手段。人类的仿生设计思想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萌发,主要是由于人类在有意识地与大自然进行长期不间断的矛盾对抗。仿生设计成为设计发展过程中新的亮点。仿生设计不仅能对生物体外形、行为进行模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仿生设计是设计者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从生物中提取相应生物体特征,对其进行分析从而选择与结合的应用。仿生设计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结合产物,为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仿生设计与家具设计的关系

仿生设计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的特征,运用人机工程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出与此生物体类似的生物特征,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此特征运用在家具设计领域,已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不同风格的家具设计都可以通过模拟生物的自然形态特质来获得天然素材,家具设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生物形态、功能的多样性为家具设计产业拓展了设计思路。

(三)仿生设计在家具设计中的意义

“仿生”这一词的出现给家具设计行业注入了更具特色的活力,设计形式的“仿生”是设计手段的创新,使得家具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融入自然界的灵感。设计师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结合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将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自然生物特征两者形态关联的“形”“功能”“结构”等相互结合,开拓了家具在外观设计方面的新途径,使所仿造的生物形象更加鲜明,引起情感共鸣。家具设计生产方式的改变源于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技术水平提高自然导致家具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不同品牌、不同厂家、不同销售商对于家具品牌,要从产品质量、产品卖点、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考量。

二、仿生设计特点在明清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明代是中国家具的变革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家具创作最好的年代,明清时期制作的家具又被称为“明代家具”,无论是其造型设计、技术工艺,还是制作材料、图案装饰,都达到了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顶峰水平。明代家具的主要特点体现在结构装饰上,其采用动物仿生设计结构装饰,这种装饰形式不仅美观、实用且具有故事性,还为现代家具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明代家具仿生设计通常包括平面形态仿生和立体形态仿生两个方面。

(一)平面形态仿生

明代家具中的平面形态仿生,主要是通过二维艺术形式的处理手法,将产品本身与自然界的生物原始形态相联系,形成一种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居艺术品。明代早期家具的造型比较简单,并未做任何加工,几乎维持了木材本来的形态特征,家具纹饰的形态特征单一。但是,随着工匠技艺的不断发展,明代后期家具设计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原本的美感特征,并结合木工以及雕刻匠的手工艺技法,展现了明代家具的繁式之美,为后来清代家具的繁式之美打下坚实基础。

(二)立体形态仿生

要对生物形态的特征进行归纳与简化,不能实打实地将生物本身的形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需要对其形态进行人为的主观再创作,在增加美感的基础上对家具的某些部位采取适度的仿生形式设计,主要集中于家具腿部样式的改造,如鼓腿、彭牙腿、马蹄形脚、三足脚等,这些几乎都是马的腿部仿生设计。这主要是历史原因,马的形象在中国人心中非常高大,所以明代家具、清代家具腿部多是与马腿相关的形态。

(三)文化形态仿生

明代家具中的众多图案蕴含着崇尚理想、追求浪漫的思想,是文化寓意与形态相统一,传统文化审美与理想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三、仿生设计特点在现代家具设计上的应用

(一)平面形态仿生在美学上的应用

明代的家具制作技术精湛,装饰手法多样,图案与纹饰造型丰富。现代家具设计为了追求明代家具的繁式之美,装饰纹样在部分保持原有图案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仿生设计原理,创造出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家具设计实物。现代设计师为使整个仿生设计富有现代感,多会采用夸张、简化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艺术手法的创作,增加其艺术表现力。仿生设计本身具有艺术美的特点,其元素来源于大自然,所呈现的形态也是自然与美的高度契合,展现了多元化的美学观,给人们带来自然、舒心的审美体验。现代家具仿生设计,也可以进行定制化的设计服务,按照需求、使用环境、使用人群的差异,可以制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定制家具,实现家具设计行业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现代家具与传统家具设计碰撞出火花。丹麦设计师汉斯维纳设计的“孔雀椅”(图1、图2),被誉为仿生设计中“最美好的设计”,主要是将孔雀开屏的形态运用在椅背的设计当中,椅背形态似张开的孔雀屏,借助此形态展现出优雅、舒适、清新的设计与使用氛围。随着工业技术与材料的多样性发展,“孔雀椅”在外观的设计以及材料的使用上都有改变。

(二)立体形态仿生在功能上的运用

明代家具的设计内涵能够带给现代设计众多的启发和借鉴,是由于明代家具结构的合理性、雕刻的复杂性以及纹样丰富的寓意。中国将仿生设计运用到了家居设计、建筑设计当中,其中以家具设计的表现最为明显。明代家具中的结构、雕刻、纹样等原理技术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也有应用,使现代家具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弥补了现代家具在原理技术和设计上的不足。数字“8”形状的公共座椅(图3)是一位法国的年轻设计师设计的概念性家具。设计师采用一个连续流动的曲线制作出“8”的形态,再将座椅中间位置加高形成椅背,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舒适度,还可以保持使用者的私密性。

(三)文化形态仿生在寓意上的运用

明代家具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其雕刻内容十分丰富,包含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等。比如帝王居所的家具设计常使用龙凤纹,龙凤自古就有“吉祥”之意,是一种生命生生不息、连绵不断的文化象征。

四、结语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对于仿生设计、明代家具、现代家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就一直通过模仿生物的特质来制作捕猎工具和建造房屋。进入到文明时代,人类的意识逐渐开始丰富,模仿就不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器皿,而是渐渐向文化意识形态进化,这在家具设计方面体现得很明显。

参考文献

[1]潘潺,刘露萍.明代家具图案装饰艺术特色赏析[J].兰台世界,2014(6):177-178.

[2]包慧敏.论小家电产品的形态仿生设计[J].艺术教育,2015(10):277.

[3]李羽羽.仿生立体构成的“千形百态”[J].美术大观,2013(4):114-115.

[4]李明珠.基于文化仿生的汽车造型设计探究[J].机械设计,2014(11):114-117.

[5]李颖.传统图案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61-63.

[6]张婷.探析明式家具的文化艺术内涵及其现代演绎方式[J].设计,2015(13):110-111.

现代设计范文篇7

关键词:展示设计人性化互动网络化多媒体虚拟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展示艺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展示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展示作为人类互相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媒介,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展示设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设计已经从传统单一的设计形式向科技与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转化。因此分析和研究展示设计在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展示设计的领域,现代展示设计从物质转向非物质,从现实转向虚拟,从平面转向空间,从有限转向无限。在知识创新大潮风起云涌的信息化时代,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向,如:设计人性化、参与互动性、信息网络化、设计多样化以及虚拟现实化等。

一、设计人性化

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展示设计的根本,人是作为主体来观赏、领悟展示内容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本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参观者的认知心理、环境行为做了许多研究,其成果直接在展示设计中得到了运用。如国外的很多展示场馆十分重视参观路线和照明等观赏环境的设计,注意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绝大多数考虑了无障碍设计,有些还设有儿童游戏室等。他们不仅考虑为公众提供陈列空间,而且还考虑到各种为公众服务的辅助场所。在信息时代,融科技和艺术于一体的展示设计呈现出更人性化、更亲切、更强调人在展示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物质与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要想使展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使他们从中获益,就要求设计者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要尽可能地满足参观者的信息需求与生理、心理需求。展示的效率是通过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来实现的,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场”。这个“场”的营造要有交流和对话的环境气氛,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要具有一种亲和力,使受众在展示空间中体验到造型、材料、实物、图像、声音等中介媒体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使展示空间有了像朋友聚会交流一样的感人魅力。

二、参与互动性

展示的互动性设计最为符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理念,也更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展的兴趣,这就意味着参观者并不是被动地参观展示,而是主动地体验展示内容,也体现了设计者对于参观者的人文关怀,参观者已不仅仅是旁观者,而变成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主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许多有远见的专家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陈列室内“请勿动手”的牌子逐渐被“动手试试”所代替。展示设计打破以往那种单一的静态展示、封闭式展示方式,变成了一种鼓励参观者参与,在真实的环境中去理解展品、体会展品,让参观者直接动手操作形成新意迭出的独特陈列。著名的美国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居然把公众引入地下真正的煤层,让人们亲自体验煤炭采掘的全过程。但在这些展示中,展品始终是展示信息传播的主体、设计的中心,其互动性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展示观念的更新,围绕着展示互动性的设计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在200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参展者、设计师非常重视对互动性的设计。法国展馆将设计概念延伸至室外,一艘垂挂着白色纱帘的威尼斯汽船航行在展区之间,供参观者登船参与讨论,此刻展示道具已成为处在主动位置上运动中的主体。

三、信息网络化

互联网(internet)是近年来电子通信技术快速成长所产生的新兴产物。互联网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开放式的架构整合各种资源,透过标准规格和简易的软体介面,以电子电路传送或取得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多元化资讯。作为以资讯传达为目的的现代展示设计也迅速地采用信息技术,创造具有国际化、网络化快速展示的方法,通过国际互联网,展示信息可迅速地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避免由地理位置、交通带来的局限,促进信息在国际间的频繁交流,达到展示的目的。在2000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上,网络与艺博会的“缘分”成为上海艺博会上别具风格的景观。此次网络与上海艺博会的“链接”,使人们在不同时期能够领略到众多的服务与视觉享受,在艺术的世界里自由“网来网去”。四、设计手段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是指结合不同媒体,包括文字、图形、数据、影像、动画、声音及特殊效果,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及压缩处理充分展示现实与虚拟环境的一种应用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改变了展示设计的技术手段。与此相适应,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先进的技术与优秀的设计结合起来,使得技术人性化,并真正服务于人类。它的应用,拓宽了展示内容及手段,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一展区作为跨入新世纪的象征大量地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这样既反映了我国在多媒体和互联网方面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也使参观者通过更多的渠道,用现代的手段了解信息并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

五、虚拟现实化

虚拟现实展示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创建和体现虚拟展示世界。展示空间延伸至电子空间,超越人类现有的空间概念,拟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方向。设计师可以不受条件的制约,在虚拟的世界里去创作、去观察、去修改。同时,计算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色彩,也极大地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使其有可能设计出更好的展示。据悉,Microsoft公司最近已投资开发虚拟艺术品展览的应用系统。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显示头盔,“看”到三维立体的艺术展品,并且通过触觉手套“抚摸”展品,从而达到欣赏艺术品的目的。

总之,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既对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先进和多样的手段和技术,为现代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韩斌.展示设计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

现代设计范文篇8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将创意产业发展及现代创新城市建设列为重点研究课题。“创意常州,常乐之州。”央视的城市形象广告中,以创意作为其主题定位,冠名为创意城市的,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城市群中,也仅常州一家。2012年8月,常州更是将发展“智慧城市”作为2012-2016年的发展规划,结合常州产业基础,立足常州实际,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

(一)常州创意城市发展的优势1.政府支持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挂帅的常州市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连续5年,共计投入2.5亿元作为专项扶持资金。拟订《十二五常州市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常州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2.经济实力常州经济发展很快,2011年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77473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已达12000美元。常州对各项文化体育传媒和教育支出增长分别为31.13%、28.98%,这些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3.创意产业常州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以中华恐龙园、“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中华纺织博览园、科教城、国家动画产业西太湖基地等为核心,创意产业常州综合实力已排名全国第5位,已形成功能定位合理、区域特色明显的创意产业空间布局。4.文化底蕴常州文化底蕴深厚,“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清时,“阳湖文派”“常州学派”“常州画派”“常州词派”和“孟河医派”名满天下,2500年的文明史,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享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的美誉。5.科研支撑常州科教城吸引了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入驻,有着国内一流的设备和部级的项目课题,同时立足高等、高职教育,合作研发科技产品,推动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常州创意城市发展的劣势1.城市品牌不突出、不深入常州有着丰厚的文化历史,具备建立城市品牌的条件,但是现实中常州的核心品牌模糊。熟知苏南的人,对常州的印象不及苏州、无锡深刻;不熟苏南的人,对常州的认知甚至不及扬州、镇江。2.制造业与设计产业缺乏联系就目前而言,常州的制造业与设计产业很大程度上缺乏彼此联系,这主要体现在双方之间互不了解。常州制造业目前的自主研发只是停留在现有产品的改良,而不是我们所谓的“原创”,在设计层面的关注更多是“工程设计”,而对于“人机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研究较少,生产的产品缺少“国际范”,故企业的竞争力也很有限。3.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非系统性常州的城市建设中存在开发过度的倾向,公共设施盲目引进照搬,过于程式化的设计,过度商业化的开发,无障碍设计的欠缺,及城市规划的不充分,使得常州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有很多地方急需改善。4.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传承性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7项,其中省级的有30项,部级的有12项。对民众的调查显示,对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很多的人几乎没有,而对于商业化较浓的乱针绣、梳篦了解的人则较多。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加上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很多项目在外的印象并非常州。另外市场经济及现代城市化发展,使得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受大众青睐,这不仅是传统技艺的消亡,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地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的消亡。

二、现代设计发展常州创意城市建议

(一)形象现代设计要求创新,城市设计尤其要创新、与众不同,体现其地域特点。通过对常州的城市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包装,能彰显常州独特的城市魅力。首先,要做好城市的定位。常州,别名中吴、龙城,具有5000多年历史,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南鱼米之乡,依山傍水,崇文重教,经济发达,是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目前世界范围的创意城市,都同时存在多种创意特色,他们一般都是区域性的创意中心。根据常州市政府提出的战略规划,可以将常州定位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动漫创意体验+文化旅游的现代宜居之城。45-49其次,凸显城市的视觉化符号。城市形象视觉化正是通过城市形象视觉化符号进行呈现的,是从美学的层面上,实现城市的象征涵义。将企业形象识别理论(CIS)引入到城市形象设计中,通过对城市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和环境特色进行归纳,设计符合城市精神的视觉化符号,这些视觉化符号包括市徽、市花、市旗、吉祥物、城市别称、公共指示系统、交通标志、富有特色的旅游点、建筑、绿地等。6需要把城市理念、城市精神等通过标语、口号、图案、色彩等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对张明月/现代设计构建常州创意城市研究及对策城市产生系统化的良好印象。再次,创造城市的工业制品优良的形象。从国外的实践来看,日本无印良品和意大利阿莱西能够有现在这样的品牌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与他们重视设计创新密不可分。发展工业设计是带动常州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建立属于常州制造业自己知识产权之路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推动常州由“制作基地”向“创造城市”转变的加速器,它将提升整个常州制造业在国内外特别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最后,推动民间艺术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民间艺术的保留和传承需要在新观念、新技术、新需求下,不断进行改变和创新,通过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形成特色的文化产业链条。现代的数字平台是民间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很好媒介,可以像韩国的“江南style”一样,创造出具有如此渗透力和全民参与性的MV,以此起到宣传作用。引入现代设计,加快开发具有民间特色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及传统体验区,使民众越来越理解民间艺术,也使民间艺术越来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功能现代设计要求“功能第一”,设计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使用情景。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布局合理、设计周到的系列基础设施能使居民和游客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赋予该城市以与众不同的都市形象和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显著的就是通过制成旅游纪念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城市旅游收入的同时,也传递了城市的文化特征。目前很多的旅游纪念品都只停留在欣赏类的工艺品层面上,功能在传统设计中并无太大创新。于是,适合新时代功能需求的旅游纪念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如现代人很喜欢IPHONE,能不能将常州传统的留青竹刻工艺与IPHONE紧密结合,设计出传统与现代并重的苹果手机配套产品,以此来获取更大的市场。

(三)情感现代设计要求城市设计融入人文元素,凸显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散发出特殊的气质,使生活在此的人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将代表常州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进行提炼,渗透到城市形象设计中去,感知繁荣的城市文化,形成一种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力量。城市的视觉化符号设计、基础设施人性化设计及工业产品的优良设计,通过美的享受和人性化的关怀,满足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品质,使人们生活愉悦、精神振奋,也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生态现代设计要求环境友好,城市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将对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小。尽可能地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使用电能或混合能源的交通工具,有节制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极大地减少经济开支,也减少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排放。通过对工业制品、旅游纪念品、动漫产品等进行设计,以便捷迅速、愉悦舒服、健全健康、广而告之的方式提供出来,使消费者感受到满意、自豪和荣耀,愿意花比产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而购买它,这就是附加值。现代设计发达的国家无不是利用设计而获得产品的最大利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设计提高附加值必定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人性化的设计使城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避免人对于环境的破坏。如公交站台的人性化设计,可以使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建立较高的人口素质,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环境生态,空气清新,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使人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舒适。

三、结语

现代设计范文篇9

装饰是一门美化物体、环境的艺术。它运用色彩、纹饰、材质、以及光、电、文字等,通过装饰的手段及构成原理去表现人类的某种观念或情感。装饰的艺术生命力取决于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取决于装饰材料的“得体”和“适宜”,适合于某一时代、某一地方或某一情景的特征。装饰纹样的造型、构成、色彩三要素的来源都是与当地、当时的生活(物质、精神)、生产劳动、制作材料相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原始社会的生活是从狩猎、捕鱼为生,反映在装饰上以动物纹较多,随着农业的发展,各地区对不同植物的认识,产生了不同植物造型的装饰纹样。不同制作工艺的发展产生了编织纹、彩陶纹、镶嵌陶瓷、镶嵌玻璃以及各种雕刻装饰艺术(浅雕、凸雕、凹雕、圆雕、浮雕),不同社会的宗教信仰,精神安慰,善与恶,美与丑的审美观不同,产生了各种纹样的构成形式及其色彩的爱好和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材质、新技术、制造工程等不断的开发,及人们审美观点的改变,在装饰艺术领域里不断渗人新的构成原理和形式法则,在世界各国的现代装饰中,常常以美的构成秩序和色彩的体验为中心,加上对材料的理解、体验,力求在量感、空间感、材料感上创造美的新装饰造型。设计家和艺术家们已常把这些装饰构成原理和法则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现代绘画之中。目前世界上,已开始进人绘画和立体构成相结合的现代作品,打破了原有的平面效果,以特有的立体视觉效果来刺激着人之心弦,激起我们的精神与心理之感动。此项艺术,在绘画中融会了构成主义、抽象主义、欧普艺术等新艺术概念,加之不受空间限制,从而可在一个多维的空间范围内展现出绮丽的景色。立体构成装饰绘画,集中了装饰绘画的色彩技艺,同时也集中了立体构成和雕塑的形态之美,把意想不到的色彩之美和经人类之手制作出来的“造型物”复杂地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显现了通常绘画方法表现不出的瑰丽、惊讶之效果,把观者引进一个如梦似幻的神奇现实的立体世界。21世纪是情报化的时代,光和电的发展,产生了光、电、艺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和艺术。从光变成电,还有从电变成光,根据电气通信,考虑光的变化装饰效果,即通过电流的强弱变化促使光的强弱,从而产生了装饰性的电光画像中。这种原理,运用了现代电气通信,传送映像,首先是把映像进行大量的小点分解,然后变化电气信号,产生光点的强弱。这样并列方式的电视屏在环境装饰中起到了一定的展示效果。在现代设计中,电气还能使声音见到,当然声音是不能见到的,但是,根据声音的声波变化电气信号,屏幕上能够见到声音,随着音量的高低、节奏变化,产生了符合音量节奏的抽象形线,根据演奏各种各样的乐器,利用激光投光装置就能见到声音的变化,利用这种物理原理,又可产生了现代性的边缘学科、激光装置艺术。在国外高大建筑壁面上已开始用激光器投射装饰画面,并且这装饰画面是在不断地变换。具有动感的装饰画,增添了环境的艺术性。这些都是由于受社会、经济、功能的影响,从科学到艺术、艺术又和社会、人性相结合,成为综合性的学科。

二、装饰的目的功能

装饰本不是单独的装饰品和欣赏品,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依附着物质材料,以特定的对象,环境而产生特定的装饰。例如室内纺织品装饰是依附于室内而存在,它的产生发展来源于人对室内的卫生化、舒适化和科学化的不断要求。室内纺织品的装饰造型和色彩的艺术处理就必须巧妙地融合于室内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室内纺织品的装饰功能取决于选择的材料在室内的应用,装饰的意义取决于它在室内环境中产生的美感如何。室内壁挂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也必须兼容并蓄。现代建筑、室内环境的壁挂装饰设计,是具有人间性的设计,要体现材料美、工艺美和功能美的设计。它不仅要体现时代精神,而且要和现代建筑相融合。现代壁画也同样如此,要从属于建筑,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筑的“构件”。从形式到内容,要与建筑、社会诸因素互相关联,取得整体的统一与和谐,壁画实际上是一种被建筑限制了的公共艺术的自由创作。壁画的发展,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建筑物的寿命较长,壁画装饰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在按照建筑要求、环境要求、社会要求、经济要求来选择各种可能性的前提下,同时考虑一定的工艺手段,取得时间上的持久性,做到这一点,从事于建筑,环境装饰的设计人员就必须对建筑风格,建筑功能的了解,对各种材料与工艺的研究,对施工、制作、安装以及组织工作的经验,对总体设计要求与方案实施的能力的培养。

三、装饰的语言、手段

装饰形象不是自然的如实模仿、再现,而是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用抽象的手法,进行大胆的提炼、概括、夸张、变化,进行理想化的再创造。装饰的语言是单纯简洁、突出主要特征,在单纯中求变化,追求形式的趣味与格调,追求秩序和谐。装饰的手段是从条理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为方式,利用视觉对象的形象、色彩、构图、空间,根据装饰的目的、功能、对象、环境、材料、制作等条件的特有性,进行装饰实践活动,形成各自特色和规律,形成各地区、各类别的审美装饰形象。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专业画种、技法,可作出各种成品的“装饰性”的设计表现,任何一种绘画技法都可以为“装饰艺术”服务,装饰的手段并不限于制作过程的技法,而是在于总的“装饰艺术”设计要求的本质,研究装饰性本身的艺术特征,从而开辟了广阔的装饰领域,服饰、产品装饰、建筑装饰、环境装饰等,同时也产生了各自的特有装饰语言和手段。

四、装饰的程式、规律

装饰的程式是装饰艺术表现的特有规律,长期积累的形式特点,根据内容、生产工艺的不同,在艺术实践中,提炼、加工、美化的结晶。世界各国,各类别的特殊程式化体现在装饰的造型、色彩、构图之中。程式化的形象是一种人为的“修饰美”,一种“理想化”的符合形式美的变形形象。具体的变化手法通常为“修饰”、“简化”、“夸张”、“添加”等,这也就是程式化的加工过程。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装饰变形,可进行结构变形、感性变形、几何变形。程式化的色彩,是在色彩配置上均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成就,富有民族传统的配色。程式化的构图是服从于视觉快感及装饰的需要,具有精神快感的艺术形态构图。在程式构图中追求形式统一。常以均齐、平衡、连续、格律、平视、立视等程式化构图形式来体现规律美、节奏美,从而达到装饰效果。但“程式”绝不是一成不变,程式本身是在实践中发展,积累起来的形式规律。世界各国因生活习惯、地理、气候、审美观的爱好不同,产生装饰的程式、变形是不同的,具有各自国家的程式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的艺术水平、鉴赏标准不断改变,艺术的程式也在演变进化。

五、装饰的色彩特征

色彩学运用在艺术上可分两大类:写生绘画方面的色彩和装饰方面的色彩。两者之间有共性,有特性。共性:在光学原理、色彩性能、调色规律等方面均是一致的。色彩的名词解释基本相同。特性:写生绘画色彩是强调自然、固有色、环境色,着重研究物体条件色的一些变化规律。像油画,色彩较细致。而装饰色彩是比较理想化、抽象化和真实自然的距离较远,人工的成分较多。着重研究的是固有色,颜色之间的关系,研究对比、调和。像工艺品,色彩有另一番构思,较抽象,常采用提炼、夸张、变色的方法反映画面色彩。它们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着,在绘画作品中在一定程度上可采用装饰色彩的表现手法,同样,在某些装饰艺术作品中也常运用写生色彩的表现方法,只不过是以不同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发挥不同的作用。装饰的新视觉色彩特征,要注意三次元、四次元的空间性的色彩视觉平衡及协调,还要注意色彩材料感觉的体现,二种以上的色彩材料质感,由于明暗调子的对照,能够构成美丽的色彩秩序,同一种色彩材料因形状的立体、空间配置、光线的照射、也能产生明暗调子,丰富色彩的层次。色彩是可见光,利用光的原理(反射、折射、交错、偏光等)、光的配合能构成千变万化的光画,利用玻璃等物的透明性和半透明性,产生明暗特征,这些光技术的使用,可在环境中创造装饰性的色光效应和色光环境,这是未来世界的需要,能使世界充满装饰色彩,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六、装饰的艺术设计

1.装饰画装饰画可用不同画种的颜料,画在相应的纸上、布上、板面或墙面上成“装饰性绘画”。平涂色块后勾线的那种形式绘画作品只是属于带有“装饰绘画”成分的一种通常表现形式,不能作为“装饰画”的定型看法,它有限于装饰画艺术设计的提高和发展。也就是说装饰画应该是避免公式化,应该是新颖悦目,当然还得装饰成好看的“新”样子,力求艺术的创新。既然是装饰,故在它的艺术表现形式上,就不是再现直观景象存在的全部具体的色、性,而是基于生活,选择和概括表现主题内容的本质色、形,加以艺术的装饰点缀。对于直观的色彩可以有所选择舍取,对于对象的色形比例和其自然结构关系,可以有所改变,这就是把属于“普遍性”的一般性的次要的东西简化、改变、美化,从而对比和衬托出同时加强概括的、突出的、修饰的、本质的“特殊性”的东西,使之更加美化到“重点装饰点缀”的程度。装饰画的形式处理可装饰性的构图(平视体、立视体、格律体等),色彩,进行自然描绘,抽象性的变形夸张,几何形态构成,装饰性油画(写实、变形、抽象),装饰图案和写实素描结合等。对于主要形象具体的形的表现,可概括加强形的特征表现,略去次要的转折,或者对主要的对象有所选择设计,予以细致的刻画,或只画大形最为突出的特征,不作真实人微的枝节结构表现。对于色彩构图在注意整体关系效果的同时,主体的色相关系,要成为别致而令人醒目的中心。色彩应基于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概括不是简单,概括是显其精美,主次分明,选择适当的表现因素,突出表现主题,具有强烈的感动人的艺术性。

2.壁画壁画可合理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法,把握不同形式的效果,重复发挥壁画艺术的宏伟感和永久性的特点。壁画工艺十分丰富,我国有传统的重彩画法,日本有传统的日本画法,随之丙稀颜料壁画、陶版花釉壁画、瓷版粉彩壁画、陶瓷无光釉壁画、高温瓷化玻璃镶嵌壁画、马赛克镶嵌壁画、瓷版三彩壁画、金属壁画、大理石拼镶壁画涌现而产生。其中磨漆画作为大型漆壁画及屏风装饰在东方艺术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中国、日本的漆工艺都持有长久的历史传统。日本从古亲良时代到现代,磨漆画一直作为日本独特的华丽工艺品,装饰品,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制造工程等不断开发,在磨漆画中除了镶嵌铜质、珐琅、贝壳等外还镶嵌人了现代材料不锈钢、玻璃、镜面等物质,通过一定的平面构成形式,使作品既有传统感又有现代感气息,这是现代意识融合在民族精神中,采用现代手段把民族民间的艺术形式转变成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西欧的现代壁画中,往往融合了绘画雕塑、工艺与光效果的各种特点,而成为一种新的工艺,平面的纯绘画性壁画已不多见。这种具有浮雕感的,同时采用新型工艺材料的壁画代表了欧洲新的潮流。光的调配,也进人了设计的组成部分,创造了空间与立体效果的幻觉世界,如果说设计是壁画的灵魂,那么工艺材料的使用则是它的血肉。国外大多采用天然石料进行镶嵌,或者是木头、玻璃、金属等混合材料,在国外常可发现在简练的几何纹色块板上放置抽象形态的金属腐蚀铜浮雕。或利用各种材料构成,如直接利用木纹进行浮雕装饰;木纹与其它材质,如布、皮革构成具有物肌效果的半浮雕装饰;平面木条和凹凸木条组合构成;装饰木板重叠;分割木板拼成整幅画面;抽象几何纹和凹凸浮雕结合;再加上贴金箔方法,使之装饰富丽堂皇等。故现在的壁画概念已不再是绘画之中的一种画种了,它已具有了多样化的趋势,题材的多样化,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材料使用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和处理手法的多样化,成为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在环境艺术中形成了一个艺术门类。

现代设计范文篇10

【摘要】今天,我们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实世界,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对中国传统艺术带来的冲击,新思想、新观念的不断涌现。如何认识传统绘画造型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成为当下设计应认真研究的课题。如果完全背离传统艺术形式,一味模仿西方的现代艺术,惟西方现代艺术马首是瞻,简单地挪用西方现代艺术形式,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的个性。

【关键词】传统绘画艺术现代艺术设计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下面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定的剖析。

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已由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

现代艺术设计它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集中概括的设计已逐渐成为主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代艺术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绘画讲究构思上的“以一当十”、“以少用多”,构图上“计白当黑”等审美追求能为平面设计师提供大量的营养。这已经在我国艺术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这实际上强调的也是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意境。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融合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又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水—生命—文化”招贴图形作品,更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2008年的深奥标志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在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等,特别是中国画,巧妙的运了用白底的匠心。民间剪纸和兰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现代招贴艺术的构图中得到印证。西方传统艺术,基于几何学空间观念,从模拟生活现象入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国艺术家则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沉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艺术家随着时代的要求,赋予它新的活力,常用而常新,这种程式化的处理在我国招贴画的装饰性形象处理上,也常得到应用,显示了夺目的光彩。齐白石曾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著名论断,我们的一些招贴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的可贵提升。靳埭强招贴作品“金、木、水、火、土”招贴图形设计,也充分显示了这种文化精神,萦绕着极其强烈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神光环。陈幼坚包装设计作品“奇礼”,靳埭强包装设计作品“双妹花露水”。设计者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对中国传统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挥洒自如。由于艺术设计的特征,决定了装饰色彩在设计画面上所起到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宋代苏轼曾画朱竹,有人责难他,难道有红色的竹子吗?他反问:难道有黑色的竹子么?意思是既然大家对“墨竹”习以为常,为什么不允许画朱竹呢?这说明传统美学观中对色彩的主观想象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这种主观想象不等于主观臆造,装饰色彩同样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样需要从客观事物中吸取营养。这正是包装画面所刻意追求的。“意足不求颜色似”说明了这种关系。人们常从彩蝶、霓虹、彩霞等自然色彩受到启发而创造出色彩绚丽的装饰效果。装饰色彩的主观性使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传统中国画中也经常把荷花画得红艳艳得,荷叶只用淋漓得水墨,面对这些形象,人们自然会觉得所画的水墨叶子是绿色的。在艺术设计作品上,常常也有这样的例证,一张蓝色的画面,上面画几束灿烂的焰火,这块蓝色自然会被人接受为深邃的蓝天。同样是蓝色的底色,画上几块白色的三角帆影,这块蓝色又会被人们视为无边的海洋。一张绿色的画纸上画一对嬉戏的小羊,这绿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为只是单纯的底色,空间更大了,给人的联想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