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0:40:08

现代财务

现代财务范文篇1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一)企业筹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企业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一方面要确定筹资的总规模,以保证所需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的选择,合理确定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

(二)企业投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项目投资决策必须运用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用来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便于完整、准确、全面地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资金营运的财务管理对营运资金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加速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的周转速度,降低营运资金的持有、管理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四)企业收益分配的财务管理依据一定法律原则下,如何合理确定分配规模和分配方式,以使企业的长期利益最大。

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滞后的财务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现代企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体制

由于现代企业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企业总机构必须妥善处理好与下属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做到既能灵活地集中财力,保证生产重点需要,使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分支机构的积极性。

1、适当集中财权,强化管理。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力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总机构,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适当集中财权,实现有效监控。

2、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监管。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要科学,财力管理制度要健全统一,执行要有刚性,检查、监管要到位。设立内部结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资金和加强监控。实行公司内部财务信息联网,提高财务监控质量。

3、实行目标管理,健全激励机制。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考核最终成果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方式,实现对下属分公司的绩效评价与控制,是最理想的激励方式,对调动下属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来说,是一种强制约束机制。

4、统一采购物资。实行类似政府采购制度的统一采购制度,以利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仓储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

1、超脱型。即在董事长下设财务总监,分管企业财务会计业务。这种机构体现了董事会的授权,又有利于充分体现财务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有效地维护股东或投资者的权益。

2、专家型。即在总经理下设总会计师,负责分管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大多采用这种设置。这种机构充分体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专业性和决策中专家意见的权威性。

3、分权型。即在总经理下设负责企业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这在美国的企业中比较常见。在这种机构中,负责业务的高层主管都拥有财务副经理的头衔。直接向总经理报告财务情况。

就我国企业来说,股份制企业可以实行第一种超脱型,而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实行第二种专家型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

(三)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要求,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应该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1、一般会计。即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它完整地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并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向外报送财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层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提供投资者和股东作为投资的参考。

2、责任会计。责任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会计,主要利用价值形式,通过建立各级责任中心、目标管理、差异分析、责任转账、编制责任报告和责任报表等方法,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耗费、占用和成果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且与班组经济核算相结合,与各级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挂钩,使企业内部做到责、权、利结合,从而达到企业管理目标优化的目的。

3、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积累资料,以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主,面向未来的规划和控制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数据资料。它主要通过对企业价值的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包括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利润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控制与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新产品开发预测和销售预测等,为加强企业管理,参与决策服务。三、财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三、作为电子商务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物--电子商务会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标准、报告内容及至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蕴育着财务管理应用领域内一次划时代的制度变迁。

(一)电子商务会计的产生

“电子商务会计”是运用网络财务软件,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帐、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的在线财务管理。其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1、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时代已经来临,1998年仅美国国内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290亿美元,预计到2002年将达到2500亿美元,Internet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效率最高的、最安全的市场。因此,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必然要推动电子商务会计的出现和发展。2、业务处理的必要性。财务管理迫切需要能解决诸如合并报表、分析财务状况等这些问题的具有处理远程数据、分析存储数据功能的财务系统。因此,财务管理的业务需求,促使了电子商务会计的产生。3、技术发展的可行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发电子商务会计软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另外,Internet防火墙技术、windowNT用户安全机制等为电子商务会计软件的研制成功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促使了电子商务会计的产生。

(二)电子商务会计的特点:1、电子商务会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2、书写电子化,传递会计信息数据网络化;3、会计帐务处理实现实时跟踪;4、周到的智能化会计服务;5、交易费用大幅度降低。

现代财务范文篇2

财权1.财权的基本内涵“财权”概念是一个与“产权”相似的经济学范畴,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这一支配权显然起源于原始产权主体,与原始产权主体的权能相依附、相伴随。随着产权的分离,财权的部分权能也随着原始产权主体与法人产权主体的分离而让渡和分离,这样原始产权主体在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同时,也拥有收益权这一财权(当然是产权的权能);法人产权主体在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产权权能的同时,也拥有了与此相联系的收益权、投资权等财权(当然也是产权权能)。这样对独资企业而言,由于产权没有分离,企业在拥有完整的产权的同时,也拥有全部的财权。对于产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而言,财权随着产权的分解而分解,公司只拥有部分的财权。在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下,法人产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权能具有独立性,公司的财权在其拥有的范围内也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公司是否拥有独立自主的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是否能独立理财在涵义上是协同的。由此,理想的财权在独资企业是独立的,在公司制企业也应是独立的。同产权一样,财权同样应具有可分性、可明晰性和独立性等特征,否则便成了与模糊产权关系相伴随的模糊的财权关系,或称模糊的财务关系。作为财产权的产权,它从两个方面对财产实施管理,即实物形态的财产和价值形态的财产,如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基本上是从实物形态对财产实施产权管理,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所实施的职能基本上处于这种状态。而财权侧重于对财力的配置,也就是从价值形态上对资金(本金)进行配置或支配。也就是说,在财权归于产权的内容中,主管价值形态的权能,并构成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内容。如收益权以及收益分配权、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订价权等。

2.现代财务与传统财务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我国传统的国有经济中,国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唯一所有者,企业作为经营者只有有限的管理权,国家政府融行政职能、经济调控只能和所有者职能于一体,造成了国家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和经济关系混淆不清,国有企业的内部无论原始产权还是对生产要素的支配、占有、使用权都统归于国家所有者,企业不是独立的产权主体。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法人产权得以提出和确立。企业产权的拥有者就是产权主体,当企业所有产权的边界都十分清晰时,市场经济的主体才能真正形成,企业才能成为既有内在动力,又有行为约束机制的经济实体。与产权制度相适应,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实质上属于没有财权的“财务”,企业财务是财政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成为国家驻厂的“核算员”,一切按计划行事,“专款专用”、“三段平衡”,企业没有独立的财权(也没有法人产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传统国有企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及其活动,至少可称为无财权的“财务”。那时所谓的“财务活动”是与会计活动融为一体的(会计无需财权),因此,在没有财权的前提下,要对财务和会计作出区别是十分困难的,理论界关于“大财务”或“大会计”的分困难的,理论界关于“大财务”或“大会计”的争论也就不足为怪了。随着企业产权主体地位的确立,企业也相应取得了自己独立的财权,企业有权在法人产权的范围内独立行使投资权和收益(分配)权等各项权能。可以说,独立财权的确立,是现代企业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是企业是否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志,也是财务区别于会计的重要“法码”。

、“财权流”是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依上所述,财权作为一种与现代产权思想相适应的财务观念已经渗透到现代财务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这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重视和共鸣。“从西方财务的研究内容来看,在对融资政策、财务结构、投资规划、利润分配、公司改组等一系列财务基本问题的分析阐述中,始终渗透着‘权力’问题,完全可以说是‘价值’与‘权力’的综合考察,如果单纯从‘价值’来论述财务问题,会将其引入歧途”。而且,“单纯以‘权利’论‘权利’,或者单纯以‘价值’论‘价值’,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也不利于发展财务理论,服务财务实践。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资金运动”还是“本金运动”都只是一种价值的运动。如果说,“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资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的话,那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某种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力”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而且这一“权力”与该“价值”、“价值”与相应的“实物”都是附于一体的,只是前者比后者更抽象、更接近事物的内在本质。为此,我们提出关于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

财权流。1.财权是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也是企业是否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准。因此,用“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有利于体现财务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会计这一最相近的学科范畴)的矛盾特殊性,更有利于体现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本质特征。“本金投入与收益论”可以作为任一时期的财务本质的一般表述,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就很有必要把“本金论”背后带支配力量的矛盾特殊性体现出来,“财权流”的表述符合了这一要求。

2.一种理论的推进,往往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而不是全盘否定。“财权流”的本质表述是在吸取了“本金论”、“资金运动论”等“价值流”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下得出来的。所谓的财权,是一种“财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权力”的结合,即“财权”=“财力+(相应的)“权力”。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是企业的财务资金或本金,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的所具有的权能。这样,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表述,一方面可用“财力”的流动来替代“本金”、“资金”等“价值流”,发挥它们在本质理论上的优势,而且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企业“应收”、“应付”项目已十分普遍,这些项目与其说是资金或本金,不如说是一种“权力”或“财力”,这样,用“财权流”来表述或许更加贴近现实。另一方面,通过“权力”的流动来体现一种在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与财力相伴随的“权力”的流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处理权力双方“财务关系”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金运动论”及“本金投入与收益论”在字面上不能反映财务关系的缺陷。从产权角度看,一组产权的交换或流动,实质上包括着一组价值的运动,也体现了一定的权、责、利的关系。现代产权经济学表明,“物质商品的交易实质上可以看成是这些物品所有者的一组权利交换,这一点是产权实际存在的原因。尤其对于一个复杂的交换过程来讲,产权的思想意味着权利的交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交换实际上可以分解成不同的人拥有的不同权利之间的交换。”阿尔钦教授干脆说道:“产权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

现代财务范文篇3

在我国,财务本质理论的讨论由来已久,主要有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分配关系论、价值运动论、资金活动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几种观点,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的某些特性,也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财务本质理论的建设。本文试从现代产权理论入手,从与“产权”相近的“财权”角度,对现代财务的本质作一初浅的探索。

一、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标志:

财权

1.财权的基本内涵“财权”概念是一个与“产权”相似的经济学范畴,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这一支配权显然起源于原始产权主体,与原始产权主体的权能相依附、相伴随。随着产权的分离,财权的部分权能也随着原始产权主体与法人产权主体的分离而让渡和分离,这样原始产权主体在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同时,也拥有收益权这一财权(当然是产权的权能);法人产权主体在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产权权能的同时,也拥有了与此相联系的收益权、投资权等财权(当然也是产权权能)。这样对独资企业而言,由于产权没有分离,企业在拥有完整的产权的同时,也拥有全部的财权。对于产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而言,财权随着产权的分解而分解,公司只拥有部分的财权。在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下,法人产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权能具有独立性,公司的财权在其拥有的范围内也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公司是否拥有独立自主的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是否能独立理财在涵义上是协同的。由此,理想的财权在独资企业是独立的,在公司制企业也应是独立的。同产权一样,财权同样应具有可分性、可明晰性和独立性等特征,否则便成了与模糊产权关系相伴随的模糊的财权关系,或称模糊的财务关系。作为财产权的产权,它从两个方面对财产实施管理,即实物形态的财产和价值形态的财产,如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基本上是从实物形态对财产实施产权管理,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所实施的职能基本上处于这种状态。而财权侧重于对财力的配置,也就是从价值形态上对资金(本金)进行配置或支配。也就是说,在财权归于产权的内容中,主管价值形态的权能,并构成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内容。如收益权以及收益分配权、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订价权等。

2.现代财务与传统财务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我国传统的国有经济中,国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唯一所有者,企业作为经营者只有有限的管理权,国家政府融行政职能、经济调控只能和所有者职能于一体,造成了国家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和经济关系混淆不清,国有企业的内部无论原始产权还是对生产要素的支配、占有、使用权都统归于国家所有者,企业不是独立的产权主体。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法人产权得以提出和确立。企业产权的拥有者就是产权主体,当企业所有产权的边界都十分清晰时,市场经济的主体才能真正形成,企业才能成为既有内在动力,又有行为约束机制的经济实体。与产权制度相适应,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实质上属于没有财权的“财务”,企业财务是财政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成为国家驻厂的“核算员”,一切按计划行事,“专款专用”、“三段平衡”,企业没有独立的财权(也没有法人产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传统国有企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及其活动,至少可称为无财权的“财务”。那时所谓的“财务活动”是与会计活动融为一体的(会计无需财权),因此,在没有财权的前提下,要对财务和会计作出区别是十分困难的,理论界关于“大财务”或“大会计”的分困难的,理论界关于“大财务”或“大会计”的争论也就不足为怪了。随着企业产权主体地位的确立,企业也相应取得了自己独立的财权,企业有权在法人产权的范围内独立行使投资权和收益(分配)权等各项权能。可以说,独立财权的确立,是现代企业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是企业是否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志,也是财务区别于会计的重要“法码”。

二、“财权流”是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

依上所述,财权作为一种与现代产权思想相适应的财务观念已经渗透到现代财务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这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重视和共鸣。“从西方财务的研究内容来看,在对融资政策、财务结构、投资规划、利润分配、公司改组等一系列财务基本问题的分析阐述中,始终渗透着‘权力’问题,完全可以说是‘价值’与‘权力’的综合考察,如果单纯从‘价值’来论述财务问题,会将其引入歧途”。而且,“单纯以‘权利’论‘权利’,或者单纯以‘价值’论‘价值’,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也不利于发展财务理论,服务财务实践。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资金运动”还是“本金运动”都只是一种价值的运动。如果说,“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资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的话,那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某种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力”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而且这一“权力”与该“价值”、“价值”与相应的“实物”都是附于一体的,只是前者比后者更抽象、更接近事物的内在本质。为此,我们提出关于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

财权流。

1.财权是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也是企业是否真正开展财务活动的标准。因此,用“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有利于体现财务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会计这一最相近的学科范畴)的矛盾特殊性,更有利于体现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本质特征。“本金投入与收益论”可以作为任一时期的财务本质的一般表述,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就很有必要把“本金论”背后带支配力量的矛盾特殊性体现出来,“财权流”的表述符合了这一要求。

2.一种理论的推进,往往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而不是全盘否定。“财权流”的本质表述是在吸取了“本金论”、“资金运动论”等“价值流”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下得出来的。所谓的财权,是一种“财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权力”的结合,即“财权”=“财力+(相应的)“权力”。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是企业的财务资金或本金,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的所具有的权能。这样,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表述,一方面可用“财力”的流动来替代“本金”、“资金”等“价值流”,发挥它们在本质理论上的优势,而且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企业“应收”、“应付”项目已十分普遍,这些项目与其说是资金或本金,不如说是一种“权力”或“财力”,这样,用“财权流”来表述或许更加贴近现实。另一方面,通过“权力”的流动来体现一种在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与财力相伴随的“权力”的流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处理权力双方“财务关系”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金运动论”及“本金投入与收益论”在字面上不能反映财务关系的缺陷。从产权角度看,一组产权的交换或流动,实质上包括着一组价值的运动,也体现了一定的权、责、利的关系。现代产权经济学表明,“物质商品的交易实质上可以看成是这些物品所有者的一组权利交换,这一点是产权实际存在的原因。尤其对于一个复杂的交换过程来讲,产权的思想意味着权利的交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交换实际上可以分解成不同的人拥有的不同权利之间的交换。”阿尔钦教授干脆说道:“产权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

现代财务范文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财务会计的理念、政策法规以及业务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企事业单位非常有必要在财务会计工作方面积极寻求改革与创新之路,积极推进财务会计的现代化改革,提高财务会计的业务水平。然而,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财务会计的现代化改革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障碍和问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就要求现代化财务会计的改革工作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改革逐步发展,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最终实现财务会计现代化的科学改革。

二、财务会计现代化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在经营和发展中并没有对财务会计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的产业结构和经营内容逐渐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如此复杂的发展局势,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以及操作方法自然无法适用于新时期的企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的需求,这就迫切的需要企事业单位转变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开展财务会计的现代化改革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也因其僵化死板、缺乏灵活性而无法满足当前的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所以,进一步实现财务会计现代化改革是满足当前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实现了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现代化改革,才能进一步满足当前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和步伐,从而有效满足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现阶段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1.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决策需要。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都还停留在简单的财务数据整理与分析、财务资金与费用的审核与管理上,并未深入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中。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也日趋繁复,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压力与以往相比也更加突出,面对如此复杂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事业单位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经营决策方面更加科学谨慎。然而现阶段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并不能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指导,无法满足管理者的决策需要,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综合性不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与经济信息也日趋丰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现阶段,财务会计的信息采集与整理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很难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如果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损,就势必会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综合当前的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来看,很多都只是围绕固定资金和资金费用等方面来开展,往往忽视了企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管理,这就使得财务信息的综合性也不高。

四、财务会计现代化改革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工作理念。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创新,这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现代化改革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与此同时,还需要企事业单位树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工作理念,以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首先,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重视起财务会计工作,在业务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内容和制度规范及时进行调整和创新,同时对财务会计工作与其他日常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也要做好协调与平衡。其次,作为财务管理部门,要以财务会计工作为根本,树立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创新和优化工作理念,积极推进本部门工作的开展。2.加强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财务会计工作必要的管理流程,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首先,从制度规范方面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和岗位规范,以此来规范和强化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其次,财务部门内部需要加强岗位之间的制约,采取出纳与会计岗位分离的原则来对部门内部进行监督与制约。3.促进财务会计的信息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财务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企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引进新的信息化和计算机设备,实现信息化财务会计处理。与此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普及和强化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办公技能,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效率。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财务会计的现代化改革必须依托于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强化财务会计体系建设,优化工作流程和内容,从管理和财务会计工作本身着手,全面实现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改革,为企事业单位的正确决策和长远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汪祥耀.国际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现代财务范文篇5

关键词:成本控制;现代酒店;财务管理

一、现代酒店财务成本管理

对于现代酒店财务成本管理而言,指的是酒店树立财务成本管控理念,确定结合实际情况树立财务成本管控目标,在经营过程中,针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实施控制与调节,从而完成现代酒店财务成本管控的基本目标。对于现代酒店的成本而言,具体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了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还有人工成本,这些均是现代酒店财务成本管理的对象。现代酒店开展财务成本管控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实际运营期间,减少运营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效果,最终提升其在竞争激烈市场上的核心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酒店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对财务成本管理认识不足。当前,部分现代酒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财务成本控制认识不足,对成本控制和酒店服务质量的关系没有清晰的认知,所以在经营管理时,费用支出不合理,当成本较低时,未能提供优质的服务,不利于现代酒店的长远发展,也降低了现代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二)内部机制不完善。现代酒店为了完成成本控制的目标,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在内部机制的作用下,确保成本控制可以落实。但是,一些现代酒店的内部机制不完善,导致成本控制未能认真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不利于成本控制的实施,也对现代酒店财务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机构设置不健全。现代酒店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过程中,以成本控制作为目标,但是执行期间,因为机构设置不健全,导致现代酒店成本控制的目标难以有效完成,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监督力度不足,在成本控制管理时,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交流不及时,当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难以做出合理的调整,当成本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必然影响到现代酒店的经营利润,降低了财务管理的质量。

三、成本控制体系下提高现代酒店财务管理质量的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现代酒店为了获取较多的经济效益,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还要加大财务管理工作力度,保证成本得到控制,避免资金浪费。酒店在成本控制体系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防止出现预算不合理限制酒店发展的情况。酒店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市场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针对自身酒店的发展状况,掌握各项费用的支出,继而为对年度支出予以科学的预算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确定了酒店经营消耗定额,针对餐饮成本以及各项费用支出方面实施预算。为了提升财务管理质量,酒店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将其作为对成本进行预算的标准。通常情况下,在对成本予以控制过程中,采购是控制的关键环节,为了实现对采购成本的合理控制,酒店需要将采购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采购费用的使用方面,予以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同时,酒店的各个部门之间密切联系,其他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开展工作,使得财务部门不但掌握市场的行情,而且对酒店的各项费用支出有全面的了解,结合实际市场变化,在采购费用方面,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为了提升现代酒店财务管理质量,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参与酒店管理,根据实际经营实施成本预算,确保酒店的成本得到控制。(二)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完善内部机制。现代酒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必须转变经营理念,不断的更新落后设备,降低由于设备存在故障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在提高服务质量,在保障客户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成本,达到现代化管理的目标。为了向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酒店的客流量,应该加大内部管理力度,针对电器、照明和卫生用品等方面,意识到维修的费用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多,尽管管理的事项比较繁琐,但这事项与服务质量、酒店的耗能有着密切联系。基于此,在对酒店进行管理过程中,结合岗位的情况,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机制,对采购予以监督与控制,促进对成本的控制,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酒店在经营期间,餐饮部与客房部是能耗最多的两个部门,所以在财务管理时,为了确保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需要向两大部门下达成本控制的指标,同时成本控制也要认真落实到个人。另外,酒店的其他部门也要积极节约资源,从而降低成本。为了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要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方案,增强日常保养意识。总之,在对成本进控制时,为了提高现代酒店财务管理效果,要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使得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三)建立健全的现代酒店财务成本控制机构。为了确保成本控制能够得以落实,需要在相关机构的监督与考核的作用下完成,那么,现代酒店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以成本控制为前提,为了合理的降低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应当建立健全的现代酒店财务成本控制机构,充分发挥该机构的效能。现代酒店财务成本控制机构需制定流程,财务负责人要掌控成本控制的效果,确保成本控制取得显著成果。在成本控制制度方面,财务成本管理机构要发挥其作用,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与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成本控制制度。因此,现代酒店财务成本控制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现代酒店成本控制的顺利执行,并对执行的情况加以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发挥了财务管理的作用,减少了现代酒店的经营成本,而且对提高现代酒店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总而言之,现代酒店要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成本控制予以高度重视,通过财务成本管控,从而增强综合实力。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规模也逐步扩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酒店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当然也加大了酒店之间的竞争力度。现代酒店为了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崭露头角,就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通过采取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与理论等,合理的控制成本,正确的制定酒店的预算,最大程度的使得酒店成本得到下降,确保现代酒店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永新.成本控制视角下的现代酒店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经贸,2017(15):205.

[2]蔡夏琳.浅谈酒店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0):225-225.

[3]张云鹏.浅谈酒店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7(33):183.

现代财务范文篇6

Abstract:Themodernenterpriseisbecominganimportantnewforce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process.However,withtheexpansionofinvestmentscalesofmodernenterprisesandgrowingextensionofinvestmentlevels,theModernenterprise’sfinancialcontrolisbecomingincreasinglyurgent.Thiscommonplightiscommonlyfoundinthestate-ownedandprivateenterprises.Currently,themodernenterpriseisgraduallybecomingthedominantforceofChina’senterprises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Inamarketeconomy,whethermodernenterprisesgainsuccesslargelydependsonthegroup’sfinancialmanagement,andfinancialcontrolisacenterlinkofmodernenterprises’financialmanagement.ManymodernenterprisesenableincreasingefficiencybystrengtheningfinancialcontrolsoftheGroup,evensomemodernenterprisesatlossmakeenterprisesrealizinggainment.Bystrengtheningfinancialcontrols.Inthispaper,onthebasisofexpoundingthemainissuesofChina’smodernenterprisefinancialcontrol,summaryarecarriedonthechoiceoffinancialcontrolstyle,contextsofthefinancialcontrolisanalysed,andfinallythemainfactorsofchoiceofmodernfinancialenterprisesareillustratedwhichprovidesacertainextentmeaningfulviewsforimprovementofmodernfinancialenterprises’control.

Keywords:modernenterprise;Financialcontrol;;Factors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控制;问题;因素

前言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集团必须在世界舞台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竞争。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还不如人意,虽然有国家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其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控制不完善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集团凝聚力不强,集团内各子公司各自为阵,无法发挥整体优势;重复建设、盲目引进屡见不鲜,投资小型化、分散化问题突出:资金管理混乱,造成频繁失控,资金浪费现象严重;财务控制形同虚设,财务管理漏洞百出。近几年来,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问题己经得到了我国财务界的关注。总之,此问题的探索在我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显然,我国现代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解决财务控制方式问题的基础,财务控制方式的选择是关键,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内容是内涵,而财务控制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最终归属点,本文按此思路对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

1.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概述

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重要环节,它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概念按照传统的定义,财务控制是指“财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成为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

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是在出资人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围绕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利用各种财务手段,对各成员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引导、控制和监督,使其经营管理活动符合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财务控制是一种权力控制,一方对一方进行控制,必然基于一种或几种权力。财务控制实质上是对企业中利益相关的组织、人员行为的控制,即通过控制财务活动中的资产、人员行为,来协调各方的目标,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出资所有者的财务控制和企业管理者的财务控制。从出资者角度看,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出资者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出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到企业以后,其资本就与债权资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出资者这时失去了对法人财产的直接控制权,出资者为了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就只能通过控制其资本的方式操纵法人财产,以实现出资者资本价值的最大化。而控制资本既是产权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财务控制的前提与基础。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看,其财务控制的对象就是其运营的法人财产。

2.现代企业财务的控制方式

现代企业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从总体上要解决的问题是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因此,财务控制模式的焦点也是如何处理财务控制权的集中与分散问题。

2.1财务权利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现代企业管理与单体企业管理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产权为基础的管理,主要反映在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权、重大资金的筹资决策权、资产收益分配权和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等等上面。可以看出,这些权利都是和财务领域密不可分的。在经济学当中,一切权利都是围绕配置与利用资源的目标而产生的。具体到财务领域,财务目标决定了财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资源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当前和未来经济利益。围绕财务目标产生的不同层次和角度,财务权利大致可以分为:财务决策权、财务资源调配权、财务资源使用权和财务监控权。

财务决策权是宏观上经营者财务权利的最高层次,它内在包括其他财务权利,还可以分解为财务战略决策权和财务运作决策权。财务资源调配权是根据具体项目和生产情况调动财务资源的权利,是财务决策权分化出来的权利。这种权利在分布上依据生产特点和项目性质而异,在分配上依据职务等级而异。如预算审批权、流动资金调配权等。财务资源使用权是最低一级的财务权利,是财务资源调配权行使后的体现,也是财务资源真正发挥作用这一层次上的权利。财务监控权是对其他几个层次的财务权利的分配过程和行使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权利。在低层面上,财务监控权是财务决策权派生出来的监督财务资源调配和使用情况的权利,在更高的层次上,它是企业所有者用于监督企业经营者的财务权利。

2.2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财务控制权限集中程度的不同,现代企业财务控制可分为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两种。

(1)集权模式

在集权模式下,现代企业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均集中于集团母公司,集团母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作出相应的财务决策,所有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集团母公司的决策,按集团的决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子公司只有日常业务决策权限和具体的执行权,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母公司财务部门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总管,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子公司决策的执行过程,子公司在财务上被设定为母公司的二级法人。

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为:一是有利于保证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目标的一致性。由于不同层次上的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可能存在差距,加之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总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各自实际追求的财务目标产生偏差。财务控制的集中化可以大大减少集团内部各有关单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有助于确保集团内部各层次、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所追求的财务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重大财务决策同集团总体财务目标保持协调一致。二是有利于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的整体利益与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局部利益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集权化更加有助于实现现代企业的整体利益。三是有利于有效地进行投资方向的战略调整。当现代企业需要作出战略调整时,它就必须集中一定的资源,这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具有相应可供调控的财力。只有在集权式财务控制模式下,才更易于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现代企业顺利实现战略调整。四是有利于迅速果断地作出决策,财务控制效率较高,能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五是企业的信息在纵向能够得到较充分的沟通,便于实现资源共享,现代企业较易调动内部财务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六是通过集团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集权的缺点在于:(a)压抑了下级的积极主动性;(b)企业信息在横向不利于沟通;(c)管理权限集中在最高层,管理者距离生产和经营的最前沿较远,不熟悉情况,容易做出武断的决策。

(2)分权模式

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将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下放到子公司,只保留少数关系全局利益和发展的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财务控制的分权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a)分权管理的重心在于强化对结果的评价。在分权制下,母公司或管理总部对子公司的管理主要通过对结果的评价来进行。(b)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分权制并不等于对子公司的所有权利都下放。(c)子公司财务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分权制下,母公司财务部门负责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与预算管理,负责对各子公司的业绩评价与考核。

分权模式的主要优点有两个:一是有利于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财务分权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各成员单位在拥有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后,其理财积极性和创造性必然较高;二是财务决策周期短,决策针对性强,应付市场变化能力较强。成员单位在授权范围内可以直接作出决策,不需要事事进行“上”与“下”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决策程序减少,效率提高。

但分权模式也有其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目标的不协调。第二,各成员单位资源调动受到一定限制。由于各成员单位有较大的经济自主权,现代企业财务权利的行使将受到一定影响,对不同单位之间的资源调动将受到各成员单位财务自主权的制约,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过度分权增加了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导致内部资源配置上的重复浪费,造成现代企业整体实力及市场竞争力下降。第四,分权控制很容易形成随意挪用资金和私设小金库等行为。

3.我国现代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现代企业正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主导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的财务管理,而财务控制又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我国现代企业财务控制仍处于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阶段,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1财务控制集分权模式两极化,效率低下

在财务控制的集分权模式上,我国的现代企业两极分化严重。现行的集团财务控制要么过度集权,把成员企业当作没有法人地位的附属工厂或车间,整个集团被看作一个大企业管理,领导财务权利绝对化;要么过度分权,大量的财务控制权下放到子公司,任其自由发展。

另外,现代企业财务控制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财务控制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没有有机统一。如果下属企业中拥有很少的财务决策权,那么对临时发生的财务问题总要层层上报到集团总部,再由总部层层决策下来实行,这样就很容易错过市场商机。反之,当子公司财务决策权过大,又容易造成财务决策盲目而失误,不仅对集团参与市场竞争起不到决策参谋作用,而且还会成为向市场竞争对手提供竞争信息的工具,有碍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2财务控制缺乏一体性

财务控制按照所有者意图,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和标准,通过一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促使与财务活动有关的各方面按照财务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往往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许多现代企业在事前决策形成之后,对于进一步的财务控制工作往往注重于年度利润规划,满足于制定出全年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等几个总括性目标,而没有进一步将决策具体化,编制出据以进行控制管理的月份、季度、年度财务预算。因此,期中预算与经营业绩比较也就难以进行,事中控制流于空谈。至于事后控制,虽基于年终考核之需而能得到一定的重视,尚可在年度利润规划的基础上辅之以相关会计资料勉强为之,但有效性亦颇受影响。既然事前控制未必有效,于是下属企业对决策的整个执行过程基本上超出了核心企业的财务控制范围,游离于核心企业的财务控制之外。

现代企业自身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机制,财务控制各自为政,母公司不能从现代企业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融资活动,整个集团盲目扩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欠佳,对外举债失控,财务结构极为虚弱,一旦经济不景气或产品销路不畅,资金流动出现障碍,集团就会陷入困境难以自拔。内部财务考核指标过于单一,不能全面考查子公司业绩。相当多的现代企业的内部考核指标仅有合同额和利润额两项。

3.3财务与会计职能不分,机构设置不规范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与会计机构通常是合二为一的,这种机构设置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尚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但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比,其弊端暴露无遗。表现在:(1)财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所有者,它具体运作和操纵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事务,而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外部利害关系人,其提供的公开化会计信息必须体现“真实公允”的原则。将服务对象和灵活程度不同的两项工作合并一处,必然导致财务的灵活性干扰会计的公允性。(2)财务部门承担着资金筹划、财务管理的艰巨任务,但是其工作任务弹性较强、程序和时间要求比较灵活,而会计承担的是信息收集、处理、报告等核算工作,其工作任务弹性较弱,程序与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和规范。如果企业尤其是现代企业把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混杂在一起,很容易造成较为“刚性”的会计核算工作挤兑较为“弹性”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摆脱长期以来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局面。

3.4现代企业资金运作不规范

目前,现代企业的资金运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代企业资金条块分割严重。一些现代企业仍未超出以某种契约关系为联系纽带而进行资本营运,其实质仍是行政命令虚拟的企业联合形式,集团内部各成员仍严格划分势力范围,较难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配,难于发挥大集团大资金的作用。二是现代企业存量资金盘活效果差。由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重产值、轻效益、重外延、轻内涵、重投入、轻产出”的惯性作用,使得企业内部可供盘活的资金账面金额大,但实际盘活余地少,从而影响到存量资金效果。三是现代企业内部聚积大量的沉淀资金。

3.5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目前企业财务监控中内部审计工作成为流于形式的过程。一是审计管理形式化。现代公司每年都要组织不同形式的审计,己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程序,然而由于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处于同一层次,因而对公司财务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深究,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走过场。这种审计不仅起不到监督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企业少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二是审计责任虚无化。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是审计人员受集团委托对成员企业财务进行检查监督的过程,因而审计人员都负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但在现实中审计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审计人员无论认真与否,均无需承担责任,因而使得审计监管乏力。三是审计结果虚假化。审计结果应当真实可*,但在现实中不同的审计机构对同一企业同一时期的情况审计,结果往往不尽相同,且相差甚远,这些都是审计结果虚假不真实的表现。

4.选择财务控制模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现代企业选择财务控制模式时主要应考虑这些因素:股权集中度、子公司对母公司财务战略的影响程度、组织结构、发展战略、集团规模等。

从集团层次上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关联公司的控制,对全资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相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因此,母公司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和优势控股子公司采用集权控制,对质量参股子公司和任意参股子公司采用分权制。为维护和增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不同重要程度的子公司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模式。对具有重要影响的子公司,母公司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控制权与管理权,即使是部分分权也必须局限于集权的框架内;对与集团发展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业务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关系一般、影响不大的子公司,从提高管理效率、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角度,采用分权型的管理体制较合适。

从组织结构上看,U型结构是一种典型的集权化结构,相应地,其财务控制模式也应是集权式的。H型是一种有机的组织结构,各部门之间联系较松散,部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这一组织结构下,采用分权式的财务控制模式较为合适,而M型结构属于相融式组织结构,因此其财务控制既可采用集权模式也可采用分权模式。

从经营特点上看,现代企业的经营特点不同,选择的财务控制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单一化和一体化经营的情况下,集团内部各单位在业务上有着较大的联系,财务控制自然地要求集权化程度高一些。企业采取多角化经营时,由于各子公司所在行业的不同,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比较少,现代企业难以实施统一的集权化控制,因此对各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应给予适当授权。

从发展阶段来看,现代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也会采取不同的财务控制模式。通常来说,公司在发展的初期规模较小,业务比较单一,采用集权化财务控制模式,可以较好地发挥同样决策和资源整合的优势,在行业中形成管理上的规模效益。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领域的不断开拓,集权型的财务控制模式就不能满足公司在财务控制和经营方式上多样化的需要了,这时候,就需要对子公司在各方面进行更多的授权,从而使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模式逐步向分权化发展。

另外,财务控制模式应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思想。公司的发展战略可以分为稳定型战略、扩张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和混合型战略。企业在某一阶段不同的战略选择需要依*不同的财务控制模式。通常实施稳定型战略的公司内部可以集权化程度高一些;实行扩张型战略的公司则倾向于比较灵活的分权型控制模式,以适应其开拓市场的需要;实施紧缩型战略的公司对企业的各项重大财务活动都要严格控制,因此强调集权;对于实行混合型战略的公司,则应根据子公司经营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参考文献:

[1]韩伟模.财务与会计监管热点问题述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林钟高.财务治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M],2005

[3]李晏野.徐星美;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理论述评及启示,经济学动态[J],2006

[4]吕杰.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改进和管理,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J],2007

[5]陈潮鹏.完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措施,商业会计[J],2007

现代财务范文篇7

谢旭元

[甘肃省嘉峪关市地方税务局735100]

摘要:通过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作用及影响,全面阐述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决策、计划分析、决策控制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运用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为财务决策、计划和控制提供广泛的帮助。随着会计制度、投资体制、税收制度等深入改革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完善,对现代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显得越来越必要,越来越迫切。

一、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区别于传统企业财务分析,不同于某些专题分析

(一)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与传统企业财务分析的区别。

1.分析目的不同。传统企业财务分析是为了满足国家计划管理的要求,重点对企业完成国家资金、费用、利润计划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影响企业完成国家计划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和揭露,检查企业是否执行国家各项政策、法令;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是建立在新的理财环境及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之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企业财务分析提出新的要求,其分析的目的表现为既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又衡量当前的财务状况,还预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2.分析对象不同。传统企业财务分析主要是为国家及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情况,特别是国家有关的政策法令及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则主要是为企业的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财务决策所需的信息,同时为政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提供相关信息。

3.分析评价标准不同。传统企业财务分析主要评价企业财务计划完成情况,而企业的财务计划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情况、国家的政策要求制订的,很少考虑市场情况,所以评价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划制订是否合理;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是以市场状况及各种指标值和平均值等规范的资料为依据,既不受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外部个别因素变动的影响,从而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等适应市场的能力和企业财务运营的效果。

(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不同于某些专题分析。按照现行有关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企业除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财务分析外,还要进行某些专题分析,但任何专题分析均不能取代财务分析。

1.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不能取代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1995年财政部颁布了一套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及社会贡献率等十大指标,借以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尽管按照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综合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过程;但从实质上看,该指标体系只是一套为了消除不同企业营运差别,采用市场经济的通用语言来衡量、评价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规模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些指标虽构成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但主要是现代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手段和方法,更何况有些指标还超出了财务分析的范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财务分析。

2.依法披露企业信息不是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根据《公司法》及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等法律、法规,企业应在营业中期和营业年度终了后的一定时期内,通过上市公告,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形式披露企业的信息,客观公正地公开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以及为实现财务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同时还要公开企业下一年度财务预测目标。其实业务报告主要是介绍企业为实现财务目标而采取了哪些措施,包括许多非财务信息,更不涉及具体财务指标的分析,对报告期内影响财务目标值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不作深入分析,因而这也不是现代企业财务分析。

3.国有资产经营分析有别于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制订的《国有资产经营分析报告制度》规定,企业应于每个公历年度终了后60天内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交两份国有资产经营分析报告,并对企业国有资产经营分析的具体内容作了规定。其主要作用是对国有资产经营的效益、资本结构和对外股权投资结构等状况进行揭示和分析,给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企业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一般不涉及企业的财务活动,因此国有资产经营分析的内容只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且国有资产经营分析只要求一年分析一次,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因此,这有别于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

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在西方国家,企业之所以十分重视财务分析,是有多种多样的目的,这些目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

(一)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为了正确地确定投资方向,决定信用发放,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不管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还是企业管理当局,都必须了解企业的过去经营情况,比如说,净收益为多少,投资报酬率如何等等。财务分析有助于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个人和集团,以及企业管理当局正确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并与同行业的企业相比较,检验其经营成败得失。

(二)衡量当前财务状况由于财务报表只能概括地反映企业财务现状,如果不将报表上所列数据,进一步加以剖析,就不能充分理解数据的含义,无法对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做出有事实根据的富有说服力的结论。只有通过财务分析,发掘各数据的经济涵义,才能揭示出企业的营运绩效和获利能力,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当局正确衡量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提供依据。

(三)预计未来的发展前景在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中,管理当局必须针对目前的情况,预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拟定若干供选择的方案,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才能把企业财务方面可能出现的各个因素及其作用弄清楚,明确重点,趋利避害,促进有关因素的最佳组合。

三、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通过以上论述,我们明确了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特点及目的。接下来应解决的问题是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根据国际财务管理惯例结合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笔者以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利润的实现情况。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直接动因,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少最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效。因此,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是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要揭示企业利润的构成情况,影响利润发生增减的因素及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等。具体包括:

(1)企业利润的目标分析,分析企业目标利润和同期利润比较的增减变化情况;

(2)企业利润的先进性分析,分析企业利润与同行业同地区同规模企业比较的情况,找出企业同兄弟企业的差距;

(3)企业利润的结构性分析,解剖企业利润的组成情况,看各种收入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同企业经营规模,市场价格水平联系起来分析企业成本费用开支合理情况。既要分析成本费用总水平的配比程度,又要解剖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生产经营成本的构成情况,还要对重点费用项目和企业重点部门的费用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企业增收节支的途径,引导企业调整业务活动。

(4)企业利润的质量分析,揭示企业在完成利润时的投入资本规模,承担防治环境污染、支持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社会责任及依法经营等方面的情况,引导企业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维护企业的声誉。企业利润分析的重点应放在对获利能力的研究上,对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及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质量指标应进行认真分析。

(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是企业各方面利害关系人最关心的财务能力之一。在我国还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经营活动的现代企业,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偿债能力的分析应成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应结合企业现金流量分析,首先应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质量指标,揭示企业举债的合理程度,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构成的效益性,举债经营的效果,及清偿债务的实际能力等。分析时应解剖:

(1)资产变现的能力,主要是解剖资产的质量,其价值与社会价格的背离程度以及潜在的变现能力;

(2)资产的流动性,具体解剖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是否能即时变现,有无沉淀性的流动(速动)资产及造成的原因;

(3)企业举债规模与企业经营规模的分析,看企业举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4)举债资金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分析,财务杠杆作用分析等。

(三)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等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不仅从总额上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而且从相互联系的比例上,反映企业资金的周转情况、企业经营的稳定程度以及企业的支付能力。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一要分析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其经营效率。二要分析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揭示企业资金周转的情况,反映企业销售质量、购货质量、生产水平等。三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构成状况,揭示企业资源配置的情况,促进企业改善资源配置。通过营运能力的分析解剖,引导有关人员掌握企业在财务营运过程中的效果、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企业筹资和投资能力分析。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合理筹资,实现企业经营的不断扩大需要选择科学的投资方向,在一定意义上讲,筹资和投资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而筹资和投资的合理程度,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短期经营效果,而且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因此,现代企业经常分析筹资和投资的合理性,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1)要分析企业筹资的保证程度,看企业筹集的资金是否足额有效地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需要;

(2)要分析企业筹资成本的合理性,合理的财务结构既能筹集到有效资金,还能节约资金成本,通过筹资成本分析,揭示资金的实际效果,促进改善资金筹集方案;

(3)要分析企业投资的科学性,通过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企业的适应程度,投资获利状况、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看企业投资的科学程度,促进企业改善投资管理。

(五)企业扩张能力分析。企业扩张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等。企业扩张经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绝对课题。分析时,既要看企业经营、利润、各种资产、资本的增长情况,更要对企业的经营前景进行预测分析,找出企业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并就企业发展的前景进行财务预测和论证,充分揭示企业扩展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及预计影响程度,引导企业正确把握经营方向。

四、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应注意的问题重视财务分析,对于优化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决策水平,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无疑有着重大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并非绝对准确,有时可能会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在于财务分析本身所固有的各种局限性。财务分析局限性来源于财务分析方法本身的局限性;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以及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的局限性。譬如公司可以采用窗饰技术(WindowDressingTechniques)[4],使其财务分析依据的财务报表变得较为有利的状态以蒙骗财务分析师。例如在1998年底时,宁波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从银行得到一笔金额为200万元的贷款,但该公司将这笔资金作为现金搁置几天后,就提前于1999年1月4日将贷款还清。这种做法可以提高该公司在1998年底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但这种改善只是一种暂时的假象而已,当公司在1999年初将贷款还清后,公司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又恢复到现状。针对上述种种局限,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采取如下弥补措施:

1.尽可能去异存同,增强指标的可比性。例如,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了横向比较等;

2.企业应当根据需要设置一些适合企业内部经营决策需要,有助于揭示各种深层次财务信息的分析指标。在计算时应尽量消除通贷膨胀的虚假影响、季节性因素的歪曲影响,并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有机地纳入分析过程;

3.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4.不能仅凭某一项或几项指标便草率下结论,而必须将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及获得利能力等各类、各项指标综合权衡,并结合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企业内部不同时期经营理财目标的不同进行系统分析,力求通过指标的现象揭示企业经营理财状况的实质,我们还可以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各项指标相互影响后的净结果,然后再根据分析结果来判断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最后以此为标准,将公司进行分类,以便进行财务决策。

5.不要机械地遵循所谓的合理性标准,而应当善于运用“例外管理”原则,对各种异常现象进行追踪调查和深入剖析。

参考文献

1.全国会计资格考试考办编.财务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财政部CPA考办.经济法规汇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现代财务范文篇8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财务绩效

一、引言

现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传统税收制度已经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2016年5月1日,随着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的范围,我国完成了自2012年以来的营业税向增值税过渡的历程。“营改增”政策的目的是减轻企业税负,提高经济活力。“营改增”政策减轻了我国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税负,并且税负下降程度越大,改善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财务绩效的作用越强,而且企业原材料等成本的投入比率与企业财务绩效成正相关关系。同时,“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时间越长,税负变动率与原材料投入比率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的繁荣势必会带动其他产业,并且作为“营改增”试点的先锋,其效果也可以作为研究税各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二、研究假设

现代服务业在“营改增”之前适用5%的营业税率,“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率为6%,但从税率方面看,税率有所提高。但由于此行业会涉及很多外包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接受外包服务和购进固定资产等业务都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由此产生的进项税可抵扣,从而降低税负。企业税收负担的最终变化情况,取决于税率上升带来的增税效应和实现进项抵扣带来的减税效应两者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净效应。“营改增”会通过影响企业的税负来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三、样本数据与实证模型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基于“营改增”试点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各省份的试点时间不尽相同,作为第一批次纳入“营改增”试点的地区是上海地区,第二批次纳入试点的分别有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浙江、天津、湖北等地区,第三批次则为剩下的省份地区。将全部样本按地区分为三个批次如下表所示:本文采集各样本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及各公司年报。(二)变量设计。参考以往学者们的研究,本文选择的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固定资产增长率、财务杠杆、企业成本可抵扣占比率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等。具体变量定义见表2:(三)实证模型。以“事情年”分组(2012年),以P表明,如果企业归于处理组,那么其值为P=1,相反则为P=0。如果企业在事情年之后,将其赋值为Y=1,2012年前为Y=0。这样,样本企业被分为四组,P*Y为处理组虚拟变量与试点年度虚拟变量的穿插项。面板两层差分回归方程为:其中,Yit表示被解释变量,分别反映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YP×表示解释变量即“营改增”政策变量,LNSCA、LEV、FAI、BVC、CR分别表示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固定资产增长率、财务杠杆、可抵扣占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itε代表随机误差项。其中会有两项差异:一是处理组试点企业政策实施年前后的差异和对照非试点企业政策实施年前后的差异;二是处理组与对照组上述两个差异相减所产生的差异。这两种差异反映在交叉项1β系数上。双重差分模型可以分析出试点企业“营改增”的效果,也可以作用于非试点企业的改革效果。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Excel2010与Eviews7.2对样本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运算,得到表3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以及图1的变化曲线。从图1曲线所呈现的走势可以看出,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当年各个批次企业的业绩均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企业通过自身调整适应政策后财务绩效逐渐出现回转,第一批次试点企业的财务绩效已经出现超过改革前的迹象,“营改增”对企业绩效趋向积极态势,证明了假设2,同时也说明政策改革的目的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二)面板双重差分回归分析。利用Eviews7.2进行面板双重差分的回归,并对个体效应进行控制,得到表4的结果。将上述模型根据变量的增减具体分为两个小模型,其中模型1没有加入控制变量,只加入了虚拟变量来检验“营改增”政策效果;模型2中加入了控制变量,以此检验虚拟变量系数的稳定性。表4中控制变量固定资产增长率与生产成本的可抵扣占比率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系数为正,均通过了10%显著性检验,表明政策通过影响企业税负对绩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我们还发现公司规模与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呈正向相关关系,公司规模越大,运营活动现金流量越大,企业财务绩效越好,这一联系通过了1%的显著性查验。运营活动现金流量对企业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司可动用的现金越多,在“营改增”的改革中才会有满足的资金购买和更新设备、扩展企业的规划,才能更好更快去习惯“营改增”大潮。因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此次“营改增”的改革中要进步其财务绩效就应该恰当重视现金流量的办理和运用。此外,模型2中的财政杠杆系数为正且有必定的显著性,暗示了税盾效应的存在,即企业能够通过必定程度的负债运营以完成更好的成绩作用。

五、结论

“营改增”政策对现代服务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在改革当年变化最大,都是负向效应,三个批次在改革当年都出现财务绩效下降的现象。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作用逐年好转。以上海为例,营改增试点后的第三年,财务成绩相比于改革前已经有很大的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学者预测的其存在的滞后效应。该效应充沛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状况,对全国范围内的“营改增”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滞后效应的存在充沛诠释了“营改增”方针终究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减税,而是要理顺工业间投入与产出的联系,促进分工协作,提升专业化的水平,终究完成我国各工业的转型和晋级。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朱启华.“营改增”对航空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探析——以东方航空公司为例[J].交通财会,2015年04期.

[2]徐敏丽,王亚丽.“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6年05期.

[3]余彬.综合零售类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以武汉市鄂武商、中百、中商、汉商为例[J].财政监督,2015年23期.

[4]李永红,贺璐,孙晶.“营改增”对企业财务能力影响实证研究---以现代服务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7年07期.

现代财务范文篇9

一、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

1.财务理论起点应具有内生性。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财务理论的基本内容或基本要素,它是财务理论体系中其他理论建立的基础,即作为逻辑起点应当具备高度的内在逻辑性。只有这样,它才可能成为整个财务理论研究的主线,从而使该理论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推演性。

2.财务理论起点必须能够连接财务系统与理论环境。企业的财务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要从资本市场上获取信息和资本,还要在资本市场上为其多余的资本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这要求财务系统不仅要立足于微观的财务主体,还要立足于宏观的理财环境,财务理论的研究起点应成为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之间的桥梁。只有这样,财务理论体系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并指导理财活动。

3.财务理论起点必须能够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现代财务理论研究不仅注重规范性研究,更注重实证性研究,从而使现代财务理论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财务理论的研究起点不仅要在财务领域起到出发点和统驭的作用,还必须将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密切联系起来。而且这个逻辑起点只能是惟一的,即财务基础理论、财务应用理论和财务实践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否则,多个逻辑起点只会引起理论结构的混乱和不连贯。

二、当前财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观点的评述

1.环境起点论。环境起点论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内容及方法的变化,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现代财务理论研究必须适应现财环境变化的要求,以现财环境作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考察西方的财务理论,其发展与外部环境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但由此把环境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其内在的缺陷表现为:第一,任何一门应用学科,其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受环境影响颇深,那么由此断定任何应用学科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都是外部环境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财务环境只是研究财务理论的一个背景。第二,理财环境只是财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现代财务理论本身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素。因此,将其作为逻辑起点难以给财务理论的深层次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理财环境复杂多变,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财务理论结构,是极不稳定且难以成型的。

2.假设起点论。假设起点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因为它为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基础。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研究当然需要一些合理的假设,财务假设理论也是财务理论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假设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但是以财务假设作为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财务假设是人们根据客观环境作出的主观设定,因此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取决于财务运行所处的外部环境。假设起点论难以克服理财环境的复杂多变所导致的缺陷,从而不利于现代财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其次,该理论较多地借鉴了会计理论的研究思路。但过去一直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会计理论研究,也逐渐放弃了这种观点,而改用实务性的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可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其理论起点的确立不能仅考虑方法和逻辑上的成立,更要强调其实务性,即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3.本质起点论。本质起点论认为:财务本质体现了财务的内在规律性,并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由此而进行财务理论体系研究和发展是科学的、合理的。其实,长期以来我国的财务理论研究都是以“财务本质”为起点,逐渐阐述财务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原则。方法和任务等。这一观点无疑符合我国传统的哲学思维习惯,强调了财务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但是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的理论范畴,侧重于财务基础理论的研究。尽管它完全可以作为财务基础理论的研究起点,但作为应用理论的逻辑起点则显得牵强,因为财务本质并不具备沟通财务理论与实践的特征。

4.目标起点论。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只有确立了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这种观点突出了理财目标在财务理论结构中的作用,也是理财理论趋于务实的一种表现。

现代财务范文篇10

一、资本预算方法

现代资本预算方法,主要有非贴现投资回收期法、贴现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NPV)、内部收益率法(IRR)、净现值率法、获利指数法等。调查结果表明:美国的大多数公司最常用的资本预算方法是NPV和IRR,74.9%的财务总监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NPV,75.7%的公司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IRR。

其中,大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明显地比小公司更可能使用NPV;负债率高(负债率大于30%)的公司比负债率低的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NPV和IRR,而且更可能使用敏感性分析法和模拟分析法;成长型公司(市盈率大于或等于15)与非成长型公司所使用的资本预算方法没有差异;具有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CEO(行政总监)比非MBA未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CEO更可能使用NPV;支付股利的公司比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NPV和IRR;公众公司明显地比私营公司更可能使用NPV和IRR。

除NPV和IRR外,非贴现投资回收期法也是最常用的资本预算方法之一。这一调查结果很让人吃惊,因为几十年来美国的财务教材一直在数落投资回收期法的缺点(如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忽视了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等),而一种通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来消除投资回收期法缺点的贴现投资回收期法,则很少有公司使用。小公司使用投资回收期法几乎与他们使用NPV或IRR一样频繁;在小公司中,非MBA的CEO更可能使用投资回收期法;无论是在小公司还是在大公司之中,成熟的CEO(年龄在59岁以上)或任期长的CEO(在职期限超过9年),都特别喜欢使用投资回收期法。这说明缺少高深的知识是投资回收期被普遍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资本成本

1.权益成本的确定。调查结果表明,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计算权益资本成本的最普遍的一种方法;735%的公司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CAPM,列在第二、三位的方法分别是股票平均收益率和多因素CAPM;很少公司从股利折规模型中倒推出权益成本。大公司比小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而小公司更倾向于使用投资者所要求的资本成本;有MBA的CEO比非MBA的CEO更可能使用单因素CAPM;负债率低的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CAPM;私营公司与公众公司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公众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有境外销售收入的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

2.确定折现率时所考虑的风险因素。公司在计算折现率时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率风险、公司规模、通货膨胀风险和汇率风险。计算现金流量时,许多公司考虑商品价格。GDP增长率、通货膨胀和汇率风险的影响。有趣的是,很少公司根据财务括据风险调整折现率或现金流量。

这些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对于小公司和大公司而言各不相同。对于大公司,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市场风险除外)是:外汇风险、营业周期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利率风险。外汇风险是最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对于小公司,这些风险因素的排序则不同,小公司受利率风险的影响比受外汇风险的影响更大;境外销售收入大的公司对未意料到的汇率波动更敏感;负债率高的公司认为营业周期风险更重要;成长型公司比非成长型公司对外汇风险更敏感;制造型公司比非制造型公司对利率风险更敏感。

绝大多数公司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来评估项目。58.8%的公司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5l%的公司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与风险匹配的折现率来评估项目。大公司比小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与风险匹配的折现率,如《财富》500强公司更可能使用与风险匹配的折现率来评价国外项目,而较少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很少公司用不同的折现率评价同一项目的不同现金流量;成长型公司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评价项目岭人吃惊的是,有外汇风险暴露的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来评价其海外项目;公众公司比私营公司更可能使用与风险匹配的折现率;任期短的CEO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

三、资本结构

l.资本结构理论。最佳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公司可以通过均衡负债的成本与收益来确定其最佳资本结构,负债的主要利益是利息抵税的好处,主要成本是财务失败成本和收到利息收入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调查结果表明,负债的抵税利益在资本结构决策中的重要程度为中等,对于大型的、规范的和支付股利的公司而言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公司的所得税税率高,因此存在使用债务的较大的抵税动机。相反,我们发现公司在作出负债或权益决策时,很少直接考虑个人所得税。财务拮据成本对负债决策的影响并不重要,可是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很关心其信用评级。

公司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调查结果表明,19%的公司没有目标负债率,另外37%的公司有一个灵活的目标,34%的公司有严格的目标或变动范围,其余1O%的公司有非常严格的目标负债率。这说明公司为了获得最佳资本结构而均衡负债的成本与收益。相对于小公司而言,大公司的目标负债率更严格;任期短或年轻的CEO更重视目标负债率的确定。

公司通过发行权益证券来保持目标负债率,尤其在公司负债率高、所有权分散或CEO年轻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