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2:54:37

物流专业

物流专业范文篇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过这两个月的认识实习,我学到很多知识。不仅是专业知识上的提升,综合素质上的提高,都感触良多。走出校园美丽的象牙塔,感受外面的世界,才真正体会到社会竞争的现实性与残酷性。曾经如井底蛙、笼中鸟,丝豪感受不到社会工作的复杂与艰辛。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我长大,对我期望很高,但我学到的知识好少,远远达不到社会锁需要的。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物流业虽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很打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就业前景非常可观。但是,它是又是一种艰辛的行业,社会上需求更多是实际操作人员,而管理层人才往往需求较少。因此,在大学期间我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培训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对我们今后就业、择业非常有帮助。志当存高远,事应求卓越。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所以,再也不要觉得无事可做了。

同时短短的实习生活令我感慨颇多:自从走进这个公司,我告别了在校的时代,学会了去探索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摆脱了内向的性格,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因此我变得开朗、活泼了;身边结交了很多好友,拥有了无价“人脉”;我懂得了尊重别人、如何倾听他人谈话、学会了向他人表达我发自内心的赞美与鼓励;我学会了用朴实、亲切、准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我学会了忍耐、坚强、独立的面对一切,吧自己最轻松最自然最愉悦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学会了如何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定位自己的路线、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可以说是学校给了我殷实的知识,而在这里实习却让我褪去了稚气,逐渐成熟;给了我智慧,让我有了更开阔的视野,能更清楚的认识世界;给了我活力,让我有了力量去挑战艰难险阻,去创新世界……在这里实习,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选择了面对。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雨后,柔弱的我早已学会了坚强。原以为获得了学习专业突出是自己的聪明与才智的体现。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现在想起来才觉得远远不够。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学到的知识太少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我要好好地利用时间,多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感谢物流有限公司,我是在你给的每一种挑战与机遇中,懂得了生活,懂得了学习,懂得了时间的重要性。懂得了成长,懂得了奋斗和拼搏,是你为我架起走向成熟的桥梁,在漫漫人生长路中,你将是我多彩世界里永远美丽遇难忘的记忆。品味人生,才能珍惜人生。祖国岁月,走过季节,也走过了我的大学时代。最后也要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老师,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的人。大学的实习生活留给我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想想走过的路,想想现在的路,想想未来的路。

物流专业范文篇2

关键词:实践性物流管理培养模式

1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快速的发展致使绝大数企业出现了物流管理类人才缺失的社会现状,形成了高校“闭门造车”,企业“孤军奋战”的局面,一方面高校培养了大量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难以得到供给,形成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原因有以下4点:(1)课程体系与企业人才需求有一定差距;(2)教学过程中不能与本地产业紧密联系;(3)实训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4)考核体系缺乏灵活性。综上所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大势所趋。实践教学能力作为一种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物流设施设备能力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理论式教学存在差异,因此应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特色的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2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的瓶颈

2.1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薄弱。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理论课程的内容设置缺乏多样性及普遍性,没有体现出物流管理本身发展阶段性所出现的自身的特点,并未针对企业需求和就业前景来调整课程的内容。因此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完善需要重新革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关注理论教学,实践内容的教学环节也不能缺失。2.2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课程师资薄弱。由于物流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丰富的经验,因此师资薄弱成为高校的一大难题。物流软件模拟实训和物流设施设备(含机械装备)以及物流配送中心业务活动、集装箱进出口业务等课程不仅需要任课老师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且任课教师多数是专职专任教师,没有任何在物流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对物流实践教学环节本身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学生的学习程度很难得到提升。2.3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柔性。所开设的课程理论内容较多,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枯燥的理论教学学习兴趣不高,且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于物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较高的专业,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面,强化教学的柔性。2.4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够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因此导致学生也不重视实践教学内容,致使实践课程聊胜于无。2.5实践教学课程的外在影响因素。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设备演示由于学生群体较多,不易操作演示。同时对于一些设施设备危险性较高,因此在保证正常教学的过程中,还需保证学生的安全问题,无疑这会加大物流管理实践课程的难度。

3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是构建一套为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离不开理论知识,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中进行革新,譬如强化物流设备类的实际操作和相应的技能训练。同时理论教学内容更需精选出有一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理论知识,以此强化实际实训和实物实训的内容。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探索物流管理类的岗位模拟、案例分析、企业业务流程实训步骤等并且利用多媒体资源等教学方式,深化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的管理,明确可循环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形成有效的考核方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必须从实际出发,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基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实验教学三大物流学习平台,如图1所示,构建专业的理论功底、专业的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于一体的应用创新型培养模式。3.1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首先,加强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引用物流企业中高层讲师到高校担任实践教学的任课教师,针对高校较为薄弱的物流实践方面的内容和相应的实践技能开展教学。其次,带学生进入到物流企业开展实习实训任务,不仅仅只是参观或者是听讲座。最后,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给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3.2优化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深化物流实践教学内容,必须要加强校内实训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与更新。例如为了更好的讲授物流设施设备操作类的课程,高校可以购置堆高车、地牛等硬件设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3共享物流实践教育资源。高校之间可以建立区域联合物流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在周围高校之间试行,联合多家高校、企业共同构建物流人才基地,集中培养物流人才。有了实践基地,能够整合更多资源。这样既能提升各个高校的教学实践教育,又能节省高校的财力不足的问题,也能促进各高校各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促进物流毕业生的就业。3.4采用多元化的考评体系。为提高学生对于实践环节的重视度,将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训实习、社会实践、实践态度、综合实践报告等相关内容列为一项考核指标纳入期末考核环节当中用以督促学生重视实践课程的内容。3.5打造“双师型”团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需要相辅相成,有些教师有很好的理论功底,但缺乏相关企业实战的工作经验。因此,作为高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到相应物流企业中去挂职历练,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对一些物流实用性的课程进行二次开发,解决高校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4结语

应用型本科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地位,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合理的优化课程模块的学时分配,突出实践教学内容。本文对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分析,旨在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思路,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成林,邬跃,张旭凤.物流师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9(2).

[2]杨嘉伟.经管类社区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3(9).

[3]李庆满,吕赞.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1(10).

物流专业范文篇3

我国现代化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传统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升了物流产业的市场交易量,同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物流行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但是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差距,不仅是在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方面,物流人才空缺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既懂商学又懂物流管理的物流人才更是稀少紧缺,目前物流专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物流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二、基于市场需求促进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定向输出专业人才。现如今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与专业化物流人才的输出培养还存在一定的社会矛盾,我国针对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和输出还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当前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而基于市场需求来促进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的改革,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和了解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让中职学校实现资源的整合,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定向输出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创新。2.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中职学校为社会技术性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教学机构,但是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起步发展较晚,教学始终在实践探索的层面上。基于市场需求来促进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能够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革新提供方向性指导,另外,我国在物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经验,通过了解物流行业的市场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变化,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中职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也能大大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率,这对于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现状

1.专业建设相对盲目,缺乏对现代物流行业系统的了解。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所开设的物流专业和课程设置,普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对于物流行业的理解和认知浅显,整体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相对盲目,在物流专业课程规划当中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比较混乱,缺乏对现代物流行业的系统了解和认知,同时课程的教学也没有紧随物流行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更新,极大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满足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人才在社会就业当中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其整体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也都有待提高。2.教学设施和手段陈旧落后。目前中职学校整体的教学条件比较有限,在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方面还相对陈旧和落后,一方面现有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大多停留在理论讲解层面上,缺乏对现代物流实践以及管理的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专业人才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整体的教学资源和经费有限,并不能给物流专业的课程教学给予有效的条件支持,这极大的影响了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输出。

四、基于市场需求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1.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在新形势下,中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要充分把握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全面了解物流市场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树立明确的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方向。积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在课程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全面收集物流行业的发展数据,对于当前几大物流企业充分做好人才数据的调研工作。除此之外,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好物流岗位的人才需求并以此为教学目标,充分关注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这不仅可以加快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能实现人才的定向输出弥补物流行业的人才紧缺问题。2.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设施。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的效率,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优化现有的教学设施。在中职物流课程的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同时也可以用多媒体视频教学设备在向学生展示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特色,充分提高学生们对于物流行业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信息化教学也可以让学生用现代化的视角来关注物流行业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物理行业的发展和需求。3.促进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资源联动。基于市场的需求来完善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此过程中中职院校还需要进一步促进信息合作,为学生们搭建实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能够真实的了解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岗位的需求。

五、结语

综合上面的论述和分析,基于市场需求促进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的改革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不仅可以为物流行业输出大批专业的现代化人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分解决了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代芬.物流管理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5).

物流专业范文篇4

您好!我XXX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近期获知贵公司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能胜任这一职位,所以特意写了这封信。感谢您能在百忙中翻阅我的求职信。经过四年物流专业的学习。我熟练掌握与现代物流相关的知识。并于XXXX年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

四年的大学校园和社会实践生活使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开拓创新,为实现自身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期间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作为一名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我期望从一线职位做起,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快速积累最基础的工作经验,所以工作初期阶段,本人期望从事物流实际操作。

本人在校成绩最好的是物流市场营销,这是由于本人的爱好所决定的,物流管理与市场营销都是我最喜欢的专业,所以我期望从事二者的结合体----物流市场营销。在大学期间,我参加过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并曾在多家公司做过兼职工作。正因为此,使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更加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更加明确了我的人生目标。

我坚信,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未来的事业更要靠自己去探索和拼搏。请您相信我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果能得到您的欣赏,我将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您的信任。谢谢。

我很期望能进入贵公司,并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物流专业范文篇5

关键词: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学

1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

据了解,目前中职物流专业的实训教学情况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1对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仍然有大部分开设了物流专业的学校在教学中是纯理论式教学,学生仍然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很难真正将理论知识理解透彻,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就业时真正的应用到工作中去。对实训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喜欢动手操作,而非纯理论记忆学习。1.2实训教学的场所、设施设备等实训条件不足。开展实训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具备物流实训的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有部分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物流实训场所不够,物流实训设施设备不足,那对于物流实训教学来说是最致命的因素。1.3实训教学的师资力量单薄。开展实训教学时,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实训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据了解,目前很多学校的物流实训教师都是其他专业转岗,真正物流专业毕业或在物流企业工作过的教师少之又少,这样就直接导致物流专业实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从而影响了整个学校物流专业的实训教学。1.4实训教学脱离物流企业岗位需求。实训教学如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结合,对于学校、学生及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好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时可直接上岗,也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然而,真正能够做到将物流实训教学与企业接轨,实现岗课对接的学校少之又少,即使开设了物流实训教学的学校在真正的实训教学时也是脱离物流企业岗位需求的。1.5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影响着实训教学的效果中职学生的年龄层处于18岁以下,大多在校时为十五、六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文化底子薄,社会见识少,直接形成了对实训课的不重视,怕累怕脏、懒惰等情况的发生。

2中职物流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

为实现岗课对接,实现物流专业实训的教学,学校要设置好物流专业的实训课程。以下课程设置主要就物流专业几个主要的专业化方向来设置的实训课程,如表1。

3对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学的一些思考

在了解了中职物流专业实训现状及课程设置情况后,为了更好的开展中职物流实训,达到实训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本人对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学有了一些思考,整理如下:3.1重视实训教学,合理安排实训课时。重视实训教学,从观念上改变教学方式,由单一的纯理论式教学转变为理论+实训教学的模式,合理安排实训课时,确保实训的顺利开展。3.2创造物流实训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满足物流专业实训教学。物流实训得以开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具备物流实训的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学校要重视实训场所的规划,设施设备的采购,满足物流专业日常教学及技能比赛所需。3.3加强物流专业教师的培训与企业实践力度,培养物流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物流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仍有待于提高,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对物流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及鼓励教师去物流企业实践,让教师得以快速成长,从而更好的在教学中发挥教师所学,将教师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在企业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贯穿到实训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满足企业需求。3.4加强校企合作,结合物流企业岗位设置来开展实训教学,实现岗课对接。加强校企合作,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岗位设置来安排学校物流实训课程,将企业具体每一个岗位中的工作内容、流程、要求等当成一堂堂的实训课。学生模拟岗位实际操作,学生将自己当成物流企业中的员工来学习,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工作的职责,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加强校企合作双方教师互派,让企业工作人员来指导学校的实训教学,更加直接的实现了岗课对接。学生能够从企业工作人员那学习到第一线工作要求,从而也为企业培养了更多直接面向工作岗位的人才。教师进入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实践,也能更好的在今后的实训教学中实现岗课对接。3.5提高学生对实训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观教育,真正培养出一批批适合物流企业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在物流实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训操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了,真正动手操作过,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除了专业能力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职业观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职业观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上的综合反映,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等职业道德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3.6重视物流专业技能比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物流专业的技能比赛,以前主要是就物流的某个技能方向来开展比赛,如叉车技能比赛、进出库技能比赛等,而近两年来物流专业技能比赛有了很大的变化,将大多数物流的技能整合到一起来开展比赛,称为“现代物流综合作业”技能比赛,这项比赛包含了仓储中的作业操作(移库、入库、补货、出库、盘点等)以及配送与运输中的作业操作,还涉及学生计算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比赛的难度加大了,对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更多的是要看到社会的需求,物流技能比赛的改革,其实更多的体现到了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更多的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学生。那么,作为培训物流专业人才的学校而言,也要顺应社会需求来重视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4结束语

所以,我们中职学校在开展物流实训教学时,要结合现代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实训课程;提高学校对物流实训的重视程度;为物流实训教学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加强物流专业教师的培训与企业实践,增强教师实训教学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岗课对接;提高学生对实训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观教育,真正培养出一批批适合物流企业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覃冠华,喻媛.浅谈从专业实际出发改进物流实训教学[J].中国职工教育,2014(2).

[2]陈美华.浅谈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模式[J].科技展望,2014(10).

[3]陆超.中职物流专业校内实训现状反思[J].职业,2015(8).

[4]杜凤顺.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0(3).

[5]宋华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6(12).

物流专业范文篇6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由三部分构成:

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费用;

2.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费用;

3.物流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是第三利润源”以及“物流成本冰山说”等观点都说明了物流成本问题是物流管理初期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所谓“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是指通过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继降低制造成本和扩大销售获取利润之后,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三个源泉。“物流成本冰山说”告诉我们,通常我们所能明确掌握的物流成本,只占企业物流总成本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物流成本并没有为管理者所认识。正是由于在物流领域存在着广阔的降低成本的空间,因此物流被看作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问题也引起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可见企业物流管理开始于对物流成本的关心。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构成企业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课题。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物流成本计算,只有搞清物流成本的大小,才能够实施物流成本分析,编制物流成本预算,控制物流成本支出。物流成本的内涵在概念上是明确的,问题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规定和划分物流成本的范围,如何将物流成本准确计算出来。在物流成本计算方面,我们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操作经验。由于缺乏对物流成本的准确把握,给企业的物流管理带来许多障碍,不利于发现企业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非效率活动,也难以对物流成本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因此,认识物流成本,不能只停留在概念本身的理解上,还必须对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以及物流成本分析方法等有一个全面掌握,这也是我们的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急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降低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从微观的角度观察

从微观的角度看,降低物流成本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抽象劳动的数量。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而是由行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当某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效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物流活动效率,物流费用低于所属行业平均物流费用水平的时候,该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获得超额利润,物流成本的降低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第三利润”;反之,企业的利润水平就会下降。正是由于这种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超额利润的存在,而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导致企业积极关注物流领域的成本管理,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

2、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增强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从宏观的角度观察

从宏观的角度讲,降低物流成本给行业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如果全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费用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对于一个地区的行业来说,可以提高其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2、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导致物价相对下降,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相对提高国民的购买力。

3、物流成本的下降,对于全社会而言,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在物流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节省资源消耗的目的。

三、物流成本水平的衡量指标

1、企业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用来衡量微观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与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企业物流成本从物流活动的领域角度可以划分为,采购物流费、工厂内物流费、销售物流费、返品物流费和废弃物回收物流费等。

按照商业习惯,采购商品(制造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商业企业的采购商品)一般由供应商支付运输费用,并不计算在采购物流费用中。但是,这部分费用最终也会在产品的价格中反映出来,从而影响到物流费用的水平,对于这部分物流费用应加以特别关注。

要准确反应企业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该项指标具有可比性,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制定出统一的计算标准;其次,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2、行业物流成本占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

同一行业所有企业物流成本的平均值,即行业总物流费用占销售总收入的比重,反映的是某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水平。不同行业的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有一定差距的。一般说来,制造业的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高于非制造业,其中,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居于所有物流费用的首位,其次是保管费用。

3、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

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用来衡量社会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运输费用、二是库存维持费用、三是物流管理费用。

运输费用包括企业使用专业运输服务,支付给各种专业运输业者(包括物流子公司)的运输费用和企业使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开展运输活动所支出的费用。

库存持有费用包括用于存货的保管费用(人工费、设施折旧、材料费、水电费等)和存货所占用资金的成本。前者包括支付给仓库企业的费用和企业自己从事货物保管所发生的费用;后者参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资本投资回报率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存货金额。

管理费用包括用于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及其运营方面支出的费用。管理费用的计算可以根据历史经验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运输费用和库存持有费用的总和;或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制造业和流通业的GDP贡献值。

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水平和物流活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因此,反映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上也有所不同。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离不开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只有在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趋于科学合理,并且有了一套完整的统计体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从宏观上准确把握物流成本的水平。

现行的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方法,是站在货主企业,也就是物流需求方的角度去计算汇总物流费用的支出。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从国际范围来看,呈现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首先说明,随着企业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效率化水平的提高,在创造同等规模社会财富的情况下,在物流活动领域耗费的资源得到降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程度得到提高。

导致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尽管从物流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已经进入了物流战略管理的阶段,但是,对于物流成本管理的任务并没有完结。从某种意义上讲,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永恒课题,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方式、手段以及范围有所不同而已。在PD(PhysicalDistribution)阶段,物流成本管理局限在销售物流领域,进入Logistics阶段,物流成本管理扩展到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领域,物流总成本的意识得到增强。而到了供应链物流阶段(SupplyChainLogisticsManagement),对物流成本最小化的追求,已经超过个别企业的边界,追求的是整个供应链,整个流通过程的物流成本最小化。因此,可以说,物流管理到了高级阶段,同样离不开成本这个主题。只要价格还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物流成本就仍然是企业物流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正是企业物流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被陆续挖掘出来,企业物流成本水平的降低直接导致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

(2)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作为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经营的新兴产业,它的出现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结果,是企业物流合理化的要求。现代物流业凭借其专业化的运作方式,在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活动规模化方面表现出强大的优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企业采用外包方式推动物流合理化和效率化,继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供了外部条件。

(3)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品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内容和数量是不一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总体的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降低,以服务业为主要标志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同一产业内部的结构同样也在发生变化,如第二产业中的电子产业、生物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渐加大。这种变化,导致物流量与GDP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那种同步、同力度增长,转向物流量的增长幅度相对放缓,甚至出现与GDP增长相乖离的趋势。换言之,由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社会经济增长对物流量的拉动作用在减小。

体现在物流成本方面,同样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因此,在对不同国家的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进行比较的时候,不能够忽略产业结构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注意来自不同主体的指标的可比性问题,避免简单比较和轻易下结论。

除了以上因素导至社会物流成本下降外,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则会引发物流成本的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考虑,物流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准之下的物流费用支出。物流服务水准越高,支出的物流费用自然也就越高。高度化的物流需求,需要高水准的物流服务做基础才可以得到满足。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度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生产运作方式的变化,对于物流服务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订货周期在缩短,物流的批量在减小、物流作业频率上升,物流成本也会随之加大。根据资料显示,美、日两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在近一、二十年中,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库存规模下降带来存货持有费用的节约。但是,运输费用的下降幅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随着运输频率的加大,及时配送、小批量订货比重的加大,运输费用支出明显提高。

四、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1)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从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要有专司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切入点。

(2)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

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点对于企业构筑和优化物流系统,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和途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来自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转向物流领域,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不少企业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某一项功能活动上,而忽视了对物流活动的整合。其结果,一是由于忽视了物流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的效益背反关系,虽然在某一项物流活动上支付的费用降低了,但总体物流成本并没有因此下降,甚至反而出现增加;二是将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变成只是利用市场的供求关系,向物流服务提供商提出降低某项服务收费标准的要求。如果物流服务供应商无法承受、而又可以拒绝的话,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便无功而返。

(3)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计算的难点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数据,物流成本数据很难从财务会计的数据中剥离出来。因此,要准确计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

(4)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就是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寻找一个恰当的物流运作方式。物流系统优化是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到企业盈利水平的重大问题,应该得到企业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的物流系统。同时,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个部门在优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相互配合。

物流专业范文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1高校物流学科发展现状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2000年,经教育部批;隹,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本科专业由北京物资学院于2001年进行首次招生。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中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不过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区分和具体的教学安排,各个高校的理解和做法有所不同。“物流工程”专业往往是在理工科背景的高校设置,该专业侧重于用工程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的问题,与生产运作、现代制造技术、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结合较为紧密:而“物流管理”专业一般是在偏重于文理科的大学设置,主要侧重于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规划物流系统。据教育部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12月9日举办的关于“制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全国设置“物流管理”或者物流工程的高校有200余所。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有相当一些高校并不是在管理学院中发展或者设置物流类专业,而是在传统的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等与物流学科相关的学院中设置物流专业。这些高校的物流学科往往是建立在传统的优势学科基础之上,因此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深刻影响着该校物流学科的发展轨迹和特色,就连教材和课程的设置都有明显的倾向性。如,在电子信息学院设置的物流专业,其方向偏向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设计、电子商务等:在机械学院设置物流专业的,其方向则偏重于企业生产作业规划,甚至一些带有某些传统学科色彩的管理学院所设置的物流专业,也是偏向于企业供应链管理和设计等物流学科中的某些方面。这种现状必须引起重视,毕竟从现代物流的角度而言,这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是不足以体现出物流学科的内在要求与特点。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专业定位不明确

由于受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现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口向,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但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对该专业的定位有清楚的认识,人才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2师资力量薄弱,影响整体教学水平

目前国内的学历教育现状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

2.3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

从目前我国设置物流或相关类专业的学校数目与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可看出,至2007年为止,我国共计200多所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其中有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工程专业,1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而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600余万人,到2010年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将达3O万人以上,差距悬殊。而物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物流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4课程设置不成体系

在物流专业主干学科划分、专业课程设置和核心课程设置上各高校有较大分歧,由于本身的学科历史沿革,导致“物流管理”的课程设置几乎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物流管理概论、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等几门专业课,从而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

3“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构建

本文从培养物流人才社会需求有效途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两个维度研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了系统化的培养体系。

3.1依据物流岗位群、物流人才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界定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审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层次、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群等方面来确定,以保证其更具专业针对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目前,物流从业人员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中职层次,节点性、操作性初级管理人才;第二是高职层次,综合性、操作管理人才;第三是本科层次,学科性、物流策划、管理人才;第四是研究生层次,研究人才、学术性高级管理人才。具体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研究型,一种是应用型。大多数人认为研究生教育层次所培养的人才是理论研究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又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它侧重于具体的岗位技能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培养。从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来看,大多数停留在作业操作岗位,如物料保管员、车辆调度员、货车(叉车)司机等,对高职高专而言,就业岗位及其应用技能的要求可能是明确的,但对本科层次而言,除仓储、采购等岗位外,毕业后就能立即从事主管岗位工作的很少,所以物流管理本专科专业可以分领域设方向,如工业企业方向、电子商务方向、信息管理方向等。因此,根据社会需求设计明确的物流管理岗位以及构建其应用技能,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各高校应该是在物流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物流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必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物流专业范文篇8

1.1创意设计物流博物馆原因。面对物流产业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2016年我主持申报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校企共建物流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立项,又赶上教育部“十三五职业大学”设置评估检查的大好时机,为了帮助推进南昌职业学院申报升格民办本科大学准备工作。于是,我便有了将收藏多年的物流管理研究成果贡献出来,创意设计江西省第一家物流博物馆的愿望。很快学校投入项目资金200万元,在2017年10月正式开馆。物流博物馆得到了教育部民办本科设置专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为南昌职业学院申报本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南昌职业学院升格为南昌职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民办高校职业大学批准设置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已成为全国第一批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专业,同时也迎来了全国、全省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交流热潮。1.2物流博物馆展陈内容。物流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布局与调整而慢慢演化出来的新专业,它与其他运输、国际贸易相关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市场调查,全国物流院校没有设置物流文化教学内容,所以物流企业、物流管理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物流文化知之甚少,,一直认为物流管理没有多少文化可言,造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误解。由于当时全国都没有建立物流博物馆的先例可参照,于是我基本上就按照博物馆一般的展陈要求进行设计。物流博物馆设计宗旨就是“讲好物流故事”,根据物流博物馆展陈面积700平米,按照历史年展的顺序,设计前言、中国商业发展历史、中国地图设计历史、物流运输方式(水上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江右商帮、物流文化、军事物流、中国消防发展历史、物流信息技术历史、物流产业政策、智慧物流十个模板。充分挖掘了商业历史中的人物、故事,突出物流文化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影响,以重点宣传江右商帮发展故事,激发大家对物流文化的兴趣,特地以各种不同的宣传形式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物流人物及物流标志性事件。物流博物馆开馆以来,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达到了物流博物馆设计期望目标。

2物流博物馆展陈教学价值研究

物流博物馆作为一所高等院校的文化宣传教育场所,就更应该在承担宣传教育功能的同时,不断融入教学中去,发挥与教育培养、校企合作功能相结合。基于此,物流博物馆展陈教学价值具有传承、教育功能、融合功能、孵化功能。2.1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功能。中国历史悠远,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商业的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物流的服务功能,也就慢慢演变出物流行业,形成物流产业,而深藏其中的商业文化、传统文化让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物流博物馆就是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平台,通过物流博物馆可以让更多的人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中国商业文化、物流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激发青年学子的共鸣,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2.2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诚实守信,并且永远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代人。物流博物馆就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教育角度出发,利用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商业传奇、不同的商帮故事等一定要讲好物流故事,让大家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围绕着中华民族立德树人、诚实守信、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讲述物流故事,借助于物流博物馆展陈的实物、图片,挖掘江西商业故事、讲好江右商帮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学习、爱祖国、爱物流、爱文化的潜在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勇于担当,积极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宣传者。2.3融入地方经济创新功能。作为江西省第一家物流博物馆,2017年10月开馆至今,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场馆,也是全国不同行业企业参观交流学习的场所,更是与地方物流企业、物流园区深度合作共建的平台。物流博物馆成为江西工业园区、物流企业员工学习培训的中心,成为探索建设校合作共建物流实训基地及订单式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多种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充分利用物流博物馆教育资源,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创新服务,赢得学生、学校、企业、社会、政府的点赞。2.4物流研究的孵化功能。物流博物馆在展陈内容设计、展陈风格设计、展陈装饰设计上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物流博物馆不仅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平台,而且还可以满足艺术设计系、人文旅游系、工程技术系、建筑设计系等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教育需求,成为学校众多专业的实训教学基地,以物流博物馆为平台不断孵化更多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锻炼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积极与区域内相关单位企业的合作,将物流博物馆优化成为:一馆N学校、一馆N企业的融合共建模式,不断创新放大其为社会服务功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展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贡献力。

3物流博物馆融入教学模式研究

3.1物流博物馆融入教学设计。物流博物馆怎样才能更好的融入教学,怎样才能让青年教师进入角色,怎样更好的让学生接受,是物流博物馆融入教学设计的难题和关键。这既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改革,也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创新,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首先按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要求,结合物流博物馆展陈内容模块,在不同的学期有序进行。其次教学内容设计,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提前让青年教师熟悉物流博物馆展陈内容,选择物流博物馆其中的某一个感兴趣的模块,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制定好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为教学做准备。第三、教学效果如何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因为在物流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很容易走神,容易被物流博物馆的展陈吸引,没有用心听讲,青年教师又缺乏现场教学的控制水平,物流博物馆现场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物流博物馆现场教学的效果,我亲自担任讲解员,手把手教授现场教学技巧及现场教学关注点,再让青年教师试讲多次,并且利用教学监控系统,进行教学录像,再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究会,总结经验。用一些相关联的数据进行教学过程监督管理。3.2物流博物馆融入开学第一课教学模式研究。3.2.1物流博物馆融入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为了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新生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设计,显得尤其重要。首先学会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作为物流管理新生,对物流管理专业具体学习的课程内容、未来的就业创业发展方向,一知半解,专业认知度比较低,所以,开学第一课就要从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利用物流博物馆相应的展陈物流政策、智慧物流模块进行先期引导。其次学会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生源地。基本上都是江西省内学生,但是对江西商业文化、物流文化知之甚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利用物流博物馆展陈的实物、图片、资料,讲好世界物流故事、讲好中国物流故事、更要讲好江西物流故事,让学生知道了解世界和中国的商业文化、物流文化,江西曾经的辉煌商业历史、物流运输大通道对中国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让学生深刻理解到物流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三学会分析社会发展与物流产业发展的关系。借助物流博物馆开学第一课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商业文化、物流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掌握物流产业发展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掌握物流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性,对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创业具更加能够激活学生的活力。3.2.2物流博物馆融入开学第一课教学模式研究。利用物流博物馆融入开学第一课教学模式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与完善,才能真正达到物流博物馆融入教学教育的预期效应,而是真正需要融入整个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环节。既需要符合教育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最终是要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注重立德树人的融合教育功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巧妙地融入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育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要忘记思想品德修养、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力。在物流博物馆教学过程中以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探索,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感知更多的专业知识与物流文化的魅力,走进物流博物馆,让你感知历史,让你感知未来,物流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才能得到彻底的放大,才能真正体现物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影响力。

4总结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条漫长之路,物流博物馆融入教学教育更是一条创新探索之路。未来将不断总结经验,把握时代的步伐,围绕着教育部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不断挖掘更多的物流故事,讲好物流故事,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薪火相传。

注释:

[1]刘艳梅.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物流技术,2013.3

[2]舒辉,周熙登,物流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12

[3]龚新蜀,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7,3

[4]武富庆.物流产业集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5

物流专业范文篇9

月日下午1:30,伴着白主任的精彩讲座,拉开了我们这次实习的帷幕。这次座谈会白主任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内容。首先,对服务中心的历史,规模,服务对象等自然状况进行了宏观概述。其次,围绕这次讲座的核心问题——角色转变,换位思考,品格塑造,自我修养,具体展开“感情与原则”,“精神与物质”,“软件与硬件”三对关系的阐述。以及灌输给大家“小政府,大服务”的先进理念。最后,是白主任对大家的期望,希望我们在这次实习中有所得,有所获。这次讲座虽然时间简短,但其深刻的寓意犹如一把打开服务中心的钥匙,把我们领进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大门,使我的人生阅历在政府中得到升华。

很荣幸,我被分配到了人事局窗口。在与窗口人员朝夕相处的十天里,我学会了许多许多,学会了书本中不曾告诉我的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学会了人事局办公的专业知识,学会了一名实习生在社会中的角色,学会了……具体所见,所得,所感,如下:

第一,人事局的②号窗口是外埠人才引进。这是一个在中心四楼中,最忙碌的窗口,我想也是在整个中心中最忙碌的窗口,从上岗到下班,几乎没有停顿。而这个窗口的办公人员,老师作为一位今年年末就要退休的老员工,从没有任何的抱怨。四楼的空调有些不好用,天气的闷热,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赵老师的办公,一遍遍耐心的讲解,一张张证件的审阅,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看到了政府人员作为人民公仆的最佳验证。面对大量的数据,烦琐的程序,赵老师都能一件件从容的解决,更使我对政府人员的专业技能刮目相看。我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这名老同志几十年来工作的最贴切个概括。

第二,对人事局办公业务的了解。中心的人事局共有三个窗口组成①政策性干部调入②外埠人才引进③人才服务机构设立。绝大多数业务集中在②号窗口,其主要对引进人才的学历,身份,婚姻状况等事项进行审核。细分如下,夫妻双方,一方在,一方在外地在①号窗口办理人事关系调入;都在外地在②号窗口办理手续,①②号窗口都只办理干部身份的人才调入关系,工人身份的则在劳动局办理。③号人才服务机构设立窗口,主要侧重企业员工的培训,由于此项业务对申报人要求相当严格,所以我尚未经历过此项业务的办理。

第三,学以制用。对我来说,指导自己毕业后的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局独具特色的魅力所在。把自己的档案放到解放广场的人才中心,一年交240元的费,就可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作为物流班的班长,面对我们班大量外市的同学,如果要在就业的情况,也向老师做了充分的咨询,可以为我们班其他同学做好人事关系指导。这样的现实意义,更是人事局对我来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四,两个人的智慧结晶。在这十天的实习里,我遇到了一个,实际性,操作行都很强的问题。为人口结构办设计一个Access软件,鉴于刘影老师提供的数据项,以老师为主,以我为辅的设计开始了。在两个下午的工作中,对窗体与表的关联,组合框的展开,数据的属性,报表打印等几个难点问题逐个攻坚。最后终于完成了购房落户软件的设计。此项工作大大简化了牛警官对6000多户的数据录入。

第五,与此同时,对于相邻的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窗口业务也有所了解。如:年检时间,批文,设立与注销等事项。

上述内容是我这十天体会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实习生不仅要在中心学好知识。心系中心发展,为中心献计献策更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以下便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尚未成熟),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合理规划,调整布局。例如:我实习的人事局窗口与公安局有些间接的联系。因为人事关系与户口,往往有所关联,而这两个窗口一个在二楼,一个在四楼。如果两窗口相邻,我想会方便一些业务的办理。

第二,不断地做强做大是中心的发展方向。政府的办公注重制定,实施,监督三权相分离。我想把市尽可能多的有关实施性质的业务迁入中心,对中心的发展会有战略性的意义。中心的规模已经颇具完善,怎样精益求精更是中心值得探索的方向。

物流专业范文篇10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过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等较好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抄袭、拼凑完成的,个人观点比较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论文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要加快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

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形式就是毕业论文。在近几年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必须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不得直接从网下抄袭,不得直接拼凑,虽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标准,但是毕业论文质量还不是特别的高。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这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

(二)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压力特别大,自然很少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根本不可能想办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由于压力大、工作忙,学生就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写作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只好在论文答辩前、中、后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差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这期间学生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论文主题,往往随便确定主题,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只能在答辩前一周,甚至在答辩时匆匆上网下载资料,直接拼凑论文,根本不考虑论文主题是否合适,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化根源分析

纵观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中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创新、进取意识薄弱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这主要原因就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指导老师由于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专业中还是比较优秀的,有些老师就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意识,所以很少考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根本无法花时间想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是安于现状,按老师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准备资料,甚至有学生还无法按计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这是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性、时效性,也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指导老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考核又不严格,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论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只是安于现状,按老模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在跟岗实习后返校的两天内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相关的论文思路,然后在如此漫长的4-5个月的时间内,就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激励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制度,对老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指导工作不规范,指导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思考

(一)毕业论文形式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接本学生,由于其第5学期和第6学期没有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校的时间比较长,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与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形成写作思路,一起确定论文题目,一起罗列论文提纲,能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测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就是以物流专业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依据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由物流专业老师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由学生选取相应项目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多数都在企业实习,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比较少,为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中,一部分专业技能比较娴熟的学生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三)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

现代物流企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现代物流技能大赛,依靠学院的软件资源,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货物、设施设备情况、作业成本等要求,制订作业方案;然后按照作业方案,在模拟仓储和运输环境中,完成现场完整的作业流程,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过去参加过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的学生,可采取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方案和方案实施情况的具体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四)实习报告形式

实习报告就是学生结合实习的企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最终形成实习报告,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经过一年实习,对企业、职业岗位比较熟悉的,又有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健全管理,规范指导,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上一步。

[参考文献]

[1]倪莉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127-131

[2]曹海红,王宏军.高职学生毕业设计模式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测试,2015(7):73-75

[3]周同旭,宋蔚.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J].教育文化论坛,2015(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