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业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1:58:26

司法业务

司法业务范文篇1

今天为期二天的司法所干部业务培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次培训既是新来同志的业务培训,也是老同志一次再教育再提高。这次培训班时间虽然短,但内容很丰富,有局长在开幕式讲话中的全局工作和政治理论,纪检组长的廉政建设、也有股室负责人的业务知识讲解,还有Xx镇的司法所、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省优秀司法所长、县“十佳公仆”,怎样当好司法所长和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现身说法。

这次业务培训取得了圆满完成,我认为: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局长早早就进行了布置,并亲自查看培训的各个环节,从人员的安排到授课的内容都一一进行布置;二是准备充分。这次业务培训早布置、早准备,在此次培训中制定了明确的培训工作流程,派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股室负责人、司法所所长主讲,将培训工作落实到个人,他们都做了精心准备,培训内容贯穿于整个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同志们能做到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三是内容实用,培训方法灵活,学习氛围浓厚。四是始终把政治理论、党性锻炼、廉政建设贯穿于业务培训全过程。

回过头来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大家一致感到,收获不小,受益匪浅。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是通过学习培训,新来的同志,拓宽了知识视野,锻炼了自己;老的同志更新了思想观念,提高了能力。通过学习培训,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基层司法工作担负着落实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做好人民调解和矛盾纠纷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安置帮教工作、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职能。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驾驭实际工作能力有所增强,为今后干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政治素质,强化了责任意识。同时也认识到基层的天地广阔,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大有可为,基层司法所正在加紧建设。硬件建设上为司法所配备了电脑、电话、摩托车、档案柜和办公桌椅,办公用房今年完成七个乡镇,明年完成两个乡镇,办公用房最少的面积都达到200平方以上,多的达到了420平方,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到了全省的前列,在组织建设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有6名司法所长提为副科级,也名列全市、全省前茅。在工作上,我们除了传统的做好人民调解和矛盾纠纷工作、安置帮教工作、法制宣传和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外,今年还要开展教社区矫正、人民调解与法院的司法对接,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以后还有可能把县看守所划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

三是通过学习培训,特别是江局长的以创先争优为中心,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三项重点工作”。“两城建设”的讲话,大家普遍接受了一次更加深入政治理论的再教育,理想信念得到进一步强化,世界观得到进一步改造,宗旨观念得到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看出,在同志员们身上,洋溢着一股蓬勃朝气、孕育着一股昂扬锐气、展现着一股不服输、敢为人先的骨气,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我们司法干部的“法律服务保民生,和谐社会我为先”精神内涵和时代气息。公务员之家:

司法业务范文篇2

法制宣传工作方面

一是扎实开展了“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工作。下发了2012年全县“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实施意见及考核验收方案,组织召开了全县“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动员大会,举办了全县各乡镇、各单位普法骨干培训班。县局抽调精干人员按“五五”普法规划及验收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县普法办各种资料搜集整理归档工作,“五五”普法确定的各项任务得到全面落实。5月24日-6月4日,由县领导带队,抽调普法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组成六个“五五”普法考核验收组,对全县18个乡镇、118个单位进行了考核验收,确保我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省、市的考核验收,县普法办还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全省普法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二是扎实有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3月份,以全县综治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县37个县直单位在县城广场开展了以“三保一弘扬”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日活动;3月20日-4月20日,我局组织司法干警、公证员、律师深入城北大库岗村拆迁户家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法律宣传活动,并编印了法律宣传手册免费发放给群众,重点宣传《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努力争取征地拆迁对象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我局组织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安全感测评进村入户法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000册,宣传资料4000份,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31起,为群众对我县司法行政工作满意度的提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是其他各项普法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制定并下发了各项法制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按省、市要求完成了普法教材及《法制宣传资料》的发行任务;向市普法办上报了“五五”普法有关文字材料及图片,撰写了“五五普法掠影”。认真组织了全县县级领导、科级干部、全民三大普法考试。

基层工作方面

一是第五批司法所建房计划已全面落实,正在施工建设中,已竣工的1-4批司法所全部办理了房产证。

二是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各项制度健全,人员得到调整充实,司法所公用经费落实到位,司法助理员岗位津贴调整到位。

三是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明显。在全县开展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矛盾纠纷化解能手大竞赛、大培训活动,10月22日举行了人民调解精品案例演讲比赛;全面完成了省、市、县人民调解员培训任务;组织开展了两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纠纷784件,成功调处762件,调处成功率达97.3%。

四是医患纠纷调处成效显著。全面落实了医患纠纷调解机构、人员、经费,建立健全了全县调处医患纠纷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成功调处医患纠纷21起,特别是成功调处两起在医院大门口放置棺材设灵堂闹尸事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为维护全县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安置帮教工作方面

一是制定下发了2012年安置帮教工作要点,特别是在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定贵重点对安置帮教工作进行了部署。

二是在醪桥镇105国道旁原县武装部民兵训练场创建了一个新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基地。

三是为切实做好与监狱的无缝对接工作,在全县开展了服刑在教未成年子女信息调查核实及老弱病残回籍人员的回访工作,开展了上监狱接回刑释解教人员工作。

四是建立完善了监所与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司法所、家庭、单位、社区的衔接机制,认真开展了回籍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与帮教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回籍刑释人员51名,劳教人员24名,安置率98%,帮教率100%。

社区矫正工作方面

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公、检、法、司、人劳、财政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局分管领导为办公室主任,成员为基层股人员,具体负责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二是召开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副书记、司法所长、派出所长、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会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定贵作了重要指示,公、检、法、司领导分别作了表态性发言。

三是开展了社区矫正对象调查摸底建档等工作,在去年年底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今年4月3日-25日,全面开展了社区矫正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8月13日,举行了社区矫正交接仪式。

四是积极配合县人事劳动、财政等部门做好购买社区矫正公益性岗位工作,招录了19名社区矫正岗位工作人员。

法律援助工作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认真抓好组织机构建设,全县18个乡镇均成立了法律援助站,全县270个村(居)都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8月份在县看守所成立了法律援助站;认真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结合创业服务年活动,及时制定公开了法律援助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效能。

二是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进一步降低援助门槛,扩大受案范围,加大办案力度,狠抓办案质量,最大限度做到“能援则援、应援尽援”。今年以来,共办理援助案件216件,其中刑事案件23件,民事案件189件,行政案件4件,受援人数227人,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1435件,很好地维护了贫弱群众的合法权益。开通了“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推出了各种便民利民措施。县法援中心在新行政中心一楼设立了无障碍通道的便民服务接待窗口,购置了办公用品和设施,安排专人值班接待,各项制度及办事程序公开上墙。另外,在北京、广东东莞、福建福州、浙江温州等地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为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

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工作方面

一是加强了律师管理。下发了《2012年律师工作要点》,制定了《律师事务所管理考评办法》,加大了对律所及律师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了警示教育、创先争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全体律师着力服务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为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今年以来,全县律师共担任法律顾问76家,办理刑事辩护案件133件,民事诉讼案件347件,非诉讼法律事务97件。

二是公证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加强公证质量监管,督促指导公证处拓展证源,规范内部管理各项制度,认真做好公证卷宗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全面推进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共办理公证261件,其中国内公证211件,涉港澳台公证22件,涉外公证28件,无一件投诉。

三是司法鉴定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以司法鉴定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办公场所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人员及设备配置合理齐全,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鉴定业务得到拓展,鉴定质量得到提高。今年以来共办理司法鉴定691件,无一例投诉,为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思想政治及廉政建设情况

一是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与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队伍能力相结合,建立健全了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司法所长例会制度,制定了全年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内容,多次组织司法所长、律师、公证员、基层工作者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局领导班子及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是以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司法行政队伍为目标,结合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了考勤、财务管理、公车使用、来客接待、物品采购等制度,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有力促进了局领导班子及司法行政队伍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关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和干部谈心交心活动,严格执行了“一把手”四不分管有关规定,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确保了局领导班子及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廉洁自律。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局机关班子成员较多,年龄结构还不算均衡,机关人员年龄老化,将出现断层现象;二是基层司法所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人财物紧缺状况仍然比较突出,乡镇支持力度还不够;三是人民调解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经费未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人民调解工作;四是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五是法律服务市场还不是很规范,监管力度还不够;六是公证证源不足,业务发展不快;七是司法所发展不平衡,工作职能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四、2013年主要工作思路及打算

一是继续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开展创建省级“平安县”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参与全县性、群体性矛盾纠纷、征地拆迁纠纷、信访事件和医患纠纷调处,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二是认真做好“五五”普法的总结表彰和“六五”普法的启动工作。

三是全面落实好社区矫正各项工作,争取县委、县政府全面解决机构编制、人员、经费问题。

四是进一步加大安置帮教工作力度,全面完善醪桥基地各项设施,充分发挥基地作用。

五是力推法律援助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水平。

司法业务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的目标,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业务工作人员的民主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部门,树立对外服务的良好形象。

二、培训范围

行政审批科、公证律师科、基层工作科、司法鉴定监管科、市公证处。

三、培训内容

对行政审批科、公证律师科、基层工作科、司法鉴定监管科、市公证处业务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办事流程、业务知识进行培训。

四、培训方式

以行政审批科、公证律师科、基层工作科、司法鉴定监管科、市公证处为单位,对其相关业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网络培训、脱产培训。

五、培训时限

2018年7月中旬完成此次培训。7月底将其培训工作总结报市人社局。

六、培训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此次培训是全面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高度重视业务人员、特别是通岗的法律法规、办事流程、业务知识的培训工作。

2.行政审批科、公证律师科、基层工作科、司法鉴定监管科、市公证处要分别制定好本科本单位的培训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限。培训方案于2018年5月25日前报局政治处。

司法业务范文篇4

今天为期二天的司法所干部业务培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次培训既是新来同志的业务培训,也是老同志一次再教育再提高。这次培训班时间虽然短,但内容很丰富,有局长在开幕式讲话中的全局工作和政治理论,纪检组长的廉政建设、也有股室负责人的业务知识讲解,还有镇的司法所、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省优秀司法所长、县“十佳公仆”,怎样当好司法所长和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现身说法。

这次业务培训取得了圆满完成,我认为: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局长早早就进行了布置,并亲自查看培训的各个环节,从人员的安排到授课的内容都一一进行布置;二是准备充分。这次业务培训早布置、早准备,在此次培训中制定了明确的培训工作流程,派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股室负责人、司法所所长主讲,将培训工作落实到个人,他们都做了精心准备,培训内容贯穿于整个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同志们能做到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三是内容实用,培训方法灵活,学习氛围浓厚。四是始终把政治理论、党性锻炼、廉政建设贯穿于业务培训全过程。

回过头来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大家一致感到,收获不小,受益匪浅。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是通过学习培训,新来的同志,拓宽了知识视野,锻炼了自己;老的同志更新了思想观念,提高了能力。通过学习培训,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基层司法工作担负着落实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做好人民调解和矛盾纠纷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安置帮教工作、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职能。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驾驭实际工作能力有所增强,为今后干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务员之家:

二是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政治素质,强化了责任意识。同时也认识到基层的天地广阔,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大有可为,基层司法所正在加紧建设。硬件建设上为司法所配备了电脑、电话、摩托车、档案柜和办公桌椅,办公用房今年完成七个乡镇,明年完成两个乡镇,办公用房最少的面积都达到200平方以上,多的达到了420平方,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到了全省的前列,在组织建设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有6名司法所长提为副科级,也名列全市、全省前茅。在工作上,我们除了传统的做好人民调解和矛盾纠纷工作、安置帮教工作、法制宣传和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外,今年还要开展教社区矫正、人民调解与法院的司法对接,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以后还有可能把县看守所划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

三是通过学习培训,特别是江局长的以创先争优为中心,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三项重点工作”,“两城建设”的讲话,大家普遍接受了一次更加深入政治理论的再教育,理想信念得到进一步强化,世界观得到进一步改造,宗旨观念得到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看出,在同志员们身上,洋溢着一股蓬勃朝气、孕育着一股昂扬锐气、展现着一股不服输、敢为人先的骨气,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我们司法干部的“法律服务保民生,和谐社会我为先”精神内涵和时代气息。

司法业务范文篇5

2009年,我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业务上级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省司法厅“五大工程”(“人民调解安民工程”、“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法制宣传近民工程”、“

法律服务便民工程”、“社区矫正、帮教安置为民工程”)及温州市司法局“三个司法”(强化基层司法、打造形象司法、构建活力司法)建设的精神,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各项职能作用,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服务文成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较好地达到和完成了司法行政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现将工作述职如下:

一、2009年司法行政工作回顾

全年,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积极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中的职能作用,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

(一)夯实基础,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强化基层司法

通过强化基层基础,实现司法行政工作重心下移,去理解民情、关注民生、解决民难,切实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1、规范基层司法所建设。一是全面加强基层司法所的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规划、资金、管理”三个环节,较好地完成了乡镇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完成了三个司法所建设任务(峃口、珊溪、百丈漈),同时向省厅申报2009年5个司法所(巨屿、百丈漈、樟台、龙川、周壤)的建设任务。二是司法所队伍建网设得到加强,今年从乡镇选调了四名干部充实到基层司法所,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三是加强司法所干部业务培训。多次对基层司法所干部和司法助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组织两批20人次分别参加省、市社区矫正业务培训,一批10人次参加市里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真正使司法所干警和司法助理员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2、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一是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疑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逐件登记、梳理、调处。今年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824件,调处成功791件,调处成功率96%,签订调解协议书286件,涉及金额550.897万元。其中乡镇调委会受理121件,调处成功120件,签订调解协议107份,协议所涉金额340.852万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二是切实发挥流动调解庭和乡镇专职调解员作用。今年,流动调解庭共成功调处各类纠纷135件。如在今年8月11日流动调解庭与西坑镇一起调解叶岸村村民黄xx人身损害赔偿一案,化解了一件极易引起上访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矛盾纠纷。三是继续推行“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制度,规范乡(镇)村调解工作,提高调解员提前介入调处纠纷积极性,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3、积极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坚持以制度化、规范化为突破口,落实措施,抓好安置帮教。加强衔接工作,对新回归的人员及时落实安置帮教措施,严防刑释解教人员漏管失控;扎实做好帮教安置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应用的准备工作;做好调查摸底后续工作;加强对重新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改进和加强帮教安置工作。至年未全市归正人员总数为1207人,其中五年内刑释人员有1081人,三年内解教人员有126人,2009年回归刑释人员有129人,解教人员有15人。当年重新犯罪16人,当年重新犯罪率1.4%。

4、全面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一是建立机构,健全机制。今年8月,专门成立了市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峰担任主任,下设办公室(设在司法局),负责日常工作。出台了《文成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意见》、《文成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二是全面排查,掌握情况。对全市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截止12月底全市共有社区矫正对象206名,分布在30个乡镇(其中桂山、周山、岭后暂无矫正对象),其中剥夺政治权利18名、缓刑166名、假释9名、暂予监外执行13名。三是抓好部署,全面实施。于9月19日召开了全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动员大会暨交接仪式现场会,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至10月24日全市所有乡镇已完成社区矫正对象整体交接工作,截止到11月底共接收在册建档对象138人,其中缓刑116人,假释8人,暂予监外执行8人,剥夺政治权利6人,期满解除矫正对象8人。四是全面贯彻落实10月29日市司法局局长会议精神和11月19日全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议精神,采取了四项措施,严防“脱管、漏管”现象发生。通过排查摸清接收的全部在册对象持有护照的25人,社区矫正对象没有护照但未报备的22名。协调公安局对这47名矫正对象进行不许出境报备,对持有护照的社区矫正对象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暂扣、收缴或注销其有效护照。五是市社区矫正办召开了第一期矫正对象动态分析会,各乡镇司法所汇报了矫正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对各自辖区内的矫正对象进行了分析,同时明确各所社区矫正对象管理重点。

(二)强化“窗口”意识、“龙头”意识,努力打造形象司法

我市司法行政机关还承担着公证、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四大职能,是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服务保障民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内

在要求,也是提升司法行政自身形象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我们紧紧抓住公证、法律援助这两个“窗口”和普法、依法治理这个“龙头”打造形象司法。

1、强化法律援助、公证“窗口”意识。

在法律援助“窗口”建设中:一是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重点做好“七个一”:召开一次法律援助工作座谈会;制作一幅大型广告牌;在《今日文成》报刊上长期刊登法律援助热线“12348”;在电视台播放一个月的法律援助宣传片;给乡镇领导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寄送一封法律援助公开信;采取以会代训方式为乡镇、部门法律援助站点人员举行了业务知识培训;奥运会前到9个重点乡镇举办一次法律援助现场咨询、宣传活动。今年共发放《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资料5000余份,其他宣传资料12000余份,通过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率。二是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全市9个重点部门、33个乡镇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384个行政村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通过人员调整、制度建设和加强培训,各站点建设进一步规范,切实推进了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建设。三是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完善法律援助受理审批、听庭等工作制度,加强“12348”法律援助接待服务窗口建设,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出台了《民行申诉案件与法律援助相衔接机制》,认真实施《交通事故法律援助案件合作处理暂行办法》、《侵害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案件移送暂行办法》等制度,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部门联合长效工作机制。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做到应援尽援。1-12月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2件,其中刑事31件,民事106件(非诉5件);接听电话1217件;接待群众来访67批103人次,法律援助听庭活动16场次。

在公证“窗口”建设上:公证处尽最大努力完成了以下几项服务保障民生工作,一是深入开展服务“三农”的公证。今年办理“三农”公证比去年增长五个百分点。比如,参与市委、市政府为东坑岭水电站补偿安置协议的调解工作,办理补偿协议书公证,成功的化解了群众矛盾纠纷,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同时,在14个乡镇聘请农村公证信息员,加强和农村联系,并向信息员颁发聘书,制定信息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二是照顾贫弱实行上门服务。今年,办理了3件法律援助公证,并为行动不方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达20余次。三是方便群众推行预约制度。对在外学习、工作、经商等急需办理公证业务的当事人,实行了“八小时外电话预约服务”和“周末值班”等制度,并向社会公示预约电话和值班人员名单。据统计今年共为当事人预约办证1份,双休日、节假日办证1份,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四是制定《公证处辅助人员岗位职责》、《公证办理时限制度》,该两制度的出台,理顺了公证处的岗位职责,落实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缩短了公证的办证期限,大大的方便了广大华侨和侨眷。五是拓展国内公证业务。通过与市国土资源局、市招投标中心协商,我们开展了土地招投标公证业务。今年已在南田镇办理了一宗土地招投标业务。通过与市邮政局协商,我们开展了公证文书快递业务,另国有土地范围房屋登记有关公证业务正在与市房管局积极协商,准备在2009年推出。

2、强化依法治理“龙头”意识,法制宣传工作在创新中发展。一是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在今年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和5月份法制宣传活动中,开展普法进农村、进社区系列活动,利用“普法快车”、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积极宣传监督法、选举法、土地、计生等系列法律法规。开展“人文奥运,法治同行”主题宣传活动,结合“法治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26”国际禁毒日等节日,集中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二是抓好重点对象宣教工作。通过组织举办法制讲座、脱产培训、理论中心组学习、普法考试等法制教育学习活动,促进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开展校园法制讲座107次、图片展览22次、禁毒签名活动11次,在黄坦、巨屿、南田等中学建立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促进青少年学法。通过组织进行巡回法制讲座、编印分发法制宣传资料、开展法制文艺演出、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抓好为民便民送法进农村活动;开展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法律培训工作,共培训人员37期2900余人次;促进农民学法。开展法律援助进企业活动,进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调解进企业”调研,切实抓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教育工作,促进企业学法。三是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创建星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对“四星级”以上8个民主法制村进行表彰,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全力提升创建质量。做好“法制示范户”的创建标准和评定前期准备工作,为全面铺开“法制示范户”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积极开展“五星级”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创建“五星级”民主法治村1个。推进先进法治市创建工作,拟订先进法治市、先进法治乡镇创建标准和实施方案,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明确,考核量化。

3、强化履行法律服务职能,提升法律服务形象。

一是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一书一卡三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职能,不断提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案质量,促进基层法律服务行业诚信执业、文明办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基层法律服务所担任法律顾问6家;基层法律服务业务收费7.83万元;诉讼事务79件;非诉讼事务2件;调解纠纷11件;解答法律询问611人次;接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案件32件;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万元。二是认真做好公证服务管理工作。严格依照《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办理公证,确保公证质量。全年共受理涉外公证8924件,受理国内公证427件,未出现错、假证。定期开展公证质量自查,经查的公证卷宗均为合格或基本合格,杜绝办错证、假证。三是加强律师行业监管。加强对律师收费的监管,严肃查处各种违规收费行为,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全面履行“三个维护”的神圣职责,发挥作用,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构建活力司法

1、强化“学习”意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今年,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教育,增强队伍的综合素质。我们利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局干部理论学习、“周一夜学”、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学讨论活动、“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及继续认真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等六个载体增强和提高队伍素质。据统计全年我们开展局中心组学习12次,全局干部理论学习、“周一夜学”、“大学讨论”活动合计39次,全年人均学习时间在80小时以上。同时围绕“如何以关注民生为重点,努力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等五个专题内容开展了学习。同时,我们将党风廉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二次全会、全市、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市委政法委〔2009〕9号文件通知,组织开展司法行政机关“讲廉洁、强素质、促公证、树形象”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党风廉政责任制”,分解落实到各班子成员及科室处所的机制,及时纠正不良现象和改进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自觉抵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确保政令畅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纪律和规定,加强廉政自律教育。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车辆管理等制度,严格实行审批制度,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确保整个队伍的廉洁高效。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障有力。今年我局补充完善了我局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学习制度、考勤纪律、岗位职责、会议制度、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公物管理制度、监督投诉制度、公证处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等方面,这些制度对干部行为作了明确规定,使局机关的内部管理有规可依。建立了考核管理机制,实现岗位工作责任化、服务群众经常化、日常管理制度化,通过完善工作制度,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3、扩大自身宣传,增强活力。今年我们充分利用政府的政务公开网络,及时上报工作中的新动态、新进展、新经验,到12月底我局共刊登了《文成司法》34期,被司法部、全国普法网共采用3篇、省厅采用7篇、省普法依法治理动态采用4篇、市局采用14篇、钱塘法治网采用2篇、温州普法网采用3篇、文成市委办、市府办共采用27篇,市电视台采用3篇。在《今日文成》和“文成网”的民情热线栏目中长期刊登法律服务咨询热线电话号码:12348,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晓度;我们还协助市委办创办《文成信息》(法治专刊),与电视台创办“与法同行”专栏。

同时利用座谈会、现场咨询会等形式加强宣传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司法行政工作环境。今年,我局分别召开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的座谈会、协调会8个。二、三季度我们深入文成市玉壶、珊溪、南田等七大片区,进行8个场次公证法律知识宣传和法律援助现场咨询和宣传。听取群众对做好司法行政的意见和建议,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待咨询人员30余次,收到意见和建议10多条,有力的宣传了司法行政工作,也完善了自身的各项制度。使广大市民增强法制意识,“有事找司法”,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四)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行政综合能力建设

1、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做好维稳工作。2009年信访和稳定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开展工作。一是抓好信访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在奥运会期间,我局为了做好维稳工作,成立了信访工作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共对2批次进京上访人员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二是积极参加信访大接访活动。分别携带我市知名律师参加市主要领导大接访活动6次,开展局长接访活动9次。对上访群众从法律角度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解释,帮助群众梳理情绪、化解矛盾。同时,加强了对律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敏感案件和群体事件律师辩护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在奥运期间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开展一次法律服务大行动。开展一次“人文奥运•法治同行”为主题法制宣传活动,为维护我市社会秩序稳定做出司法行政机关的贡献。

2、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和信息新闻工作。我局在市局法制处和市政府法制办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司法行政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工作。为提高我局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司法行政执法队伍,做到司法行政执法岗位持行政执法证上岗,我局派了3名司法干警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全省司法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并在11月份对已经持有的行政执法证进行了年审。全年信息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共印发司法行政简报33期,并被司法部、省厅、市局、市委办、市府办、市电视台等采用共计54篇,及时地反映司法行政工作进展情况,即扩大了宣传、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加强政务公开和档案管理建设。按照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要求,配合司法行政工作的需求及时更新和调整政务公开事项,依托市司法局电子政务公开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网站列为公开信息的重要途径,将公开信息编制公开目录,逐一上网。为了提升档案工作水平,使其发挥效能和作用,为发展经济服务民生的持续发展服务,我局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把档案工作列入局领导工作议事日程,明确了分管领导的工作责任。落实两名档案管理员,并且派他们到市、市档案部门单位进行档案理论知识及其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档案水平。目前,我局又根据档案达标的要求,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补充制定一些制度,使我局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4、积极做好后勤保障。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我局利用有限资金加强了办公装备建设,全年共购置16台电脑,4台打印机等,做到每人1台,基本保障了工作需要。今年,利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争取到省厅2辆小车,并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制度,明确驾驶员工作职责,实行专人专车管理,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做到了准时出车,安全行车,全年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5、开展干部服务基层活动。深化下基层服务活动,我局班子每人确定一个调研课题至所联系乡镇蹲点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选派3名中层干部到挂钩的乡蹲点服务;选派公证处主任张景华到周壤乡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乡长助理,接受锻炼。

6、积极做好扶贫挂钩和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我局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挂钩村(玉壶镇外村、周壤乡岙底村)、挂钩乡(金炉、石垟)开展结对联系活动,服务内容涉及支农惠农政策宣传、新农村建设等,局里在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挂钩村、挂钩乡落实专项资金5万元,“七一”前夕,局机关党员还自愿捐资1500元慰问金炉乡老党员,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今年5月12日,四川阿坝州汶川市发生里氏8.0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后,我局干部职工在5月14日即积极响应赈灾号召,积极踊跃为地震灾区捐款15000元,5月23日,局26名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再次以“特殊党费”形式向灾区捐款8650元,向四川政法干警定向捐了3950元,加之市律师协会共捐资3800元,我局共募集捐款31400元。

另外,我们还重视退休老干部工作,对老干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走访,注意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逢节日或老干部生病住院主动看望慰问,及时了解掌握老干部思想动态。同时局里两个党支部和工、青、妇等组织按要求较好地开展各项活动。

今年以来,我市司法行政工作虽然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不小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基层工作指导力度、督促检查不够;二是司法行政业务规范化建设急需加强,离省厅、市局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三是基层工作力量仍然偏弱,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四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仍需加大,法制宣传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五是社区矫正工作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落实工作制度和措施;六是公证、法律援助等“窗口”建设,打造服务民生形象仍需加强。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司法行政工作思路

2009年,我们将按照省司法厅、市司法局有关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基本思路即努力做好四个服务,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四个服务是:通过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努力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通过发挥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优势,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努力为建设法治文成服务;通过法律援助工作,发展律师队伍、提高律师素质,努力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四方面重点工作是: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抓好司法行政工作规范化建设;抓好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一)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继续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创新青少年、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抓好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考试制度,推广依托文化示范户平台,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抓好社会和谐稳定工作。

1、加强人民调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各级调解组织,推行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度,建立和健全“以奖代补”为主要方式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社区村居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探索“调解进民企”做法。同时,以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主抓手,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做到强化基层司法。

2、全面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探索总结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矫正中心作用,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公众参与社区矫正的组织机制。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最大限度地降低再犯新罪率,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归正帮教安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犯罪率。

3、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树立法律援助品牌。积极发展法律服务业,创新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法律援助“窗口”和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积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进一步加大农民工法律援助办理力度;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开拓法律援助新局面

4、围绕“一个目标,做好两个加强,三个不放松”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一个目标: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接纳、安置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安置帮教向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转变的目标。“两个加强”,即加强与监狱部门、成员单位、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加强对帮教基层单位的指导、检查工作力度,努力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个不放松”,即排摸登记不放松,宣传教育不放松,管理措施不放松。

(三)抓好司法行政工作规范化建设

1、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司法所在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市方略实施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司法所建设,帮助解决司法所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基层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保障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助理员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司法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

2、加强司法行政工作业务规范化建设。2009年我局的司法行政业务在规范化上有较大的差距,这与局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对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培训不够、指导不力有相当的关系。随着2009年新进司法行政队伍人员的增加,我们必须加强对整个队伍的指导和培训,把司法行政工作的业务规范化建设也提到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去实施。

3、发挥公证、法律服务作用,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做好公证“窗口”接待、受理等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办证效率,确保公证质量,打造形象司法。深入开展“律师送法进村活动”,健全工作台帐,丰富活动内容,加强对律师工作的监管,畅通投诉渠道,坚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基层法律服务在积极当好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级集体组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法律顾问的同时,要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主动介入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司法业务范文篇6

一、新《公司法》修订的指导思想

1993年《公司法》立法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存在着较为浓重的政府管制色彩,而且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秩序较为混乱,“皮包公司”泛滥。基于这种立法背景,《公司法》在制度安排上是基于保护债权人和维护交易安全的需要而设计的。体现为强制性规范过多,既没有给予公司以足够的自治空间,也没有给予股东以充分的自由,因而限制和束缚了公司、股东的行动自由。这种制度安排对促进建立规范的社会经济秩序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直接投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其阻碍经济自由发展的缺陷日益显现。

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要通过对公司法体系的修正和完善,构建一个有利的制度平台,广泛吸引社会直接投资,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全球范围内日益激烈的资本竞争当中。能否在全球资本竞争中取得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地位,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的企业法律体系是否能够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宽松的制度环境,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因此,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必然朝着放松政府管制、强化公司自治的方向前进。

强调“公司自治”是新《公司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公司法》更多地强调“公司自治”,而不再是以政府管制为主;重视公司章程的效力及其在“公司自治”中的主导作用;降低投资者进入市场的门槛,简化公司设立手续以减少设立公司的交易成本,鼓励投资组建公司;优化、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着力强化保障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利,同时兼顾债权人的利益。[1]

二、新《公司法》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双重影响

(一)新《公司法》为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公司法》放宽公司设立的准入条件,无疑会在社会上兴起一股创立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的热潮,这对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开拓对公信贷业务市场、扩大中小企业贷款的市场份额,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新《公司法》赋予公司更多的自由空间,减少了对其经营、管理、投资等方面的强制性限制,使其经营和投资可以更加面向市场、更加富有效率。公司类客户在扩大规模、拓展其自身业务范围的同时必然在金融服务的种类、数量等方面产生更多的需求,这将为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机遇。

(二)新《公司法》实施后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挑战

新《公司法》改变了原来偏重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的格局,因而也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发展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对银行预测能力提出挑战。新《公司法》赋予公司、股东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公司的前途更加充满不确定性、更加难以预测。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或者公司集团来说,新《公司法》在对外转投资和对外担保等方面的放松限制将使其在资本市场上大有用武之地,其手法也将更加纷繁复杂,这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进一步考量银行提供服务的效率。由于新《公司法》鼓励投资,使公司数量增多,也必然会使银行业务量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量有大幅增加。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一般较为灵活,其管理也更加侧重效率,资金使用的时效性强,因此,商业银行只有优化业务流程,缩短业务流程期间,提高贷款发放的效率,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面临纷繁复杂的客户结构,对客户选择、资产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放宽了公司设立的准入条件,也难免使注册公司的整体资质有所下降,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如何选择资质优良、成长性好的公司进行营销,如何评估信贷项目的风险,如何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都因此变得更加复杂,银行业务营销、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等工作的难度无疑将提高。

三、面对挑战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新《公司法》的实施虽然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银行作为债权人将面临更多的严峻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应重新审视内部操作各环节,完善流程控制,在新的法律环境下维护自身利益。

(一)贷前调查和贷款发放环节的对策建议

1.重新认识公司章程的作用,高度重视公司章程。银行只有审慎审查公司章程,并严格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才能确保法律行为的有效性。[2]银行直接到公司登记机关即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询并获得公司章程。公司向银行提供的公司章程应与公司在公司登记机关所登记的版本一致,因为公司法明确规定,一旦公司章程有变化,但没有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这种变化不能对抗第三人。对公司章程的审核,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是对法定代表人的规定。在与借款人、担保人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件时,应当根据其各自的章程及营业执照确定法定代表人;对于法定代表人以外的人员代表借款人、担保人进行签约的,应当要求其出具相应的授权文件,以确保签约行为合法有效,避免出现对签约行为效力的法律争议。二是公司注册资本到位及结构情况。新《公司法》降低公司设立门槛,要求银行转变过分依赖公司注册资本的固有观念,要从重视资本信用转变为注重资产信用和商业信用;要关注公司注册资本的构成,对于非货币出资占比较大的情况,要审查非货币资产的评估报告,以判断评估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偏离度及对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三是关于公司分红的规定。如果公司章程中对分红比例作出了与出资比例不同的规定,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执行。关注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关于分红比例的规定,有利于对公司股东的未来现金收入有合理的预期,进而可以对其还款能力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四是公司章程对法定事项以外其他事项的规定和股东会的权力范围。新《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可以规定股东(大)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公司股东(大)会可以行使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因此,应当注意对公司章程进行研究,对有关事项是否符合该公司章程作出判断,确保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合法有效。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2.关注公司对外担保的新规定。新《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上述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因此银行在对担保单位进行审查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审查担保单位的公司章程。应审查章程中对担保事项有无约定,对担保总额或单项担保限额的数额有无限额规定。二是审查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决议的机关与公司章程规定是否一致。三是审查担保人是否是上市公司。担保人系上市公司的,应注意若其董事是否与被担保人有关联关系的,如有,则该董事不得对该担保事项行使表决权或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而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并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关系董事人数不足三人的,应将该担保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同时,还必须审查该上市公司是否在一年内担保金额累计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的30%。对于超出的担保,则应审查其是否有股东大会作出的决议,且该决议是否经过了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四是审查担保的金额。对照公司章程查看该担保决议的金额是否超过章程对单项担保数额规定,且通过财务报表判断担保人的担保总额在与本次担保金额相加后是否超过章程的有关规定。五是该担保事项决议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应当审查该决议的作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正当程序,该决议是否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六是审查被担保人是否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在项目调查过程中务必要先查明被担保人是否为担保人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如被担保人具备上述身份,则该担保事项无论金额大小,都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如果被担保人是担保人的股东或有充分资料表明被担保人确系担保人的实际控制人的,应审查以下事项:担保人是否提供了其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就该担保事项作出的决议;被担保人或其控制的股东有无对该担保事项行使表决权;担保人的公司章程中是否存在对该类担保的禁止性规定。

3.关注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在接受以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标的时,应注意审查借款人、担保人转让股权是否受法律或章程的限制,并合理确定股权的质押价值。

(二)贷后管理环节的对策建议

1.关注借款人对外转投资的情况。新《公司法》取消了对公司转投资数额的法定限制,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只需取得章程规定的相关决议并不超过章程确定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数额的限制即可。[3]因此,在贷后管理环节应强化对借款人资产的动态监测,防范因借款人借转投资之名逃废银行债务或对外投资过度导致偿债能力减弱产生的信用风险。

2.做好公司分立时债权落实工作。贷款发放后,借款人或担保人进行公司分立时,银行应积极介入公司改制过程,落实分立后公司债务承继情况,并区别情况制定贷款回收方案。对于借款人以分立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的,应向分立后的所有公司追索,要求其承担归还银行贷款本息的连带责任。

3.加强对借款人的股份回购的关注。新《公司法》放松了对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的限制。因此应给予借款人、担保人的股份回购行为以充分的重视,防止借款人、担保人利用股份回购进行实质性减资。

4.加强公司合并和减资时的贷款管理。新《公司法》缩短了公司进行合并和减资时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期间,规定公司合并或减资只需将其有关决议在报纸上公告一次即可,债权人必须在公司公告合并或减资决议后的45日内要求其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因此要做好对借款单位和担保单位的日常监测,防止借款人或担保人借合并、减资形式逃废银行债务。

(三)不良贷款管理环节的对策建议

司法业务范文篇7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司法所工作业务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后工作,总结交流经验,提升工作水平。县领导对这次会议也非常重视,县委常委、县政府委曾志华书记亲临会议指导,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要坚定做好司法所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前一阶段,县委、县政府和市司法局均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我认为有必要给大家作个综合性的传达,帮助大家认清当前形势,统一队伍思想,坚定大家做好司法所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3月25日,我县召开了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局机关的股级以上干部都参加了此次会议。县委黄少峰书记在会上讲了四点意见。

一是要求大家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二是要把握原则重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三是要突出实践特色,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月27日,县纪委又召开了十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以优化政务生态环境为重点,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以创建“最优经济环境县”为目标,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年”活动,力求实现“最优”;三是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抓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三保一弘扬”落到实处。

3月31日,县委又召开了全县政法信访工作会议,曾书记在会上对2011年的政法工作作了全面而客观的回顾,对2012年的政法工作作了明确的部署。具体到我们司法行政的工作的有:一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二要着力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三要依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四要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的管理;五要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中心,着力提升法律保障和服务能力。

4月8日,在全市又召开了司法行政工作业务会议,我局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参加了此次会议,从此次会议上得知,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开局形势喜人,兄弟县市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再也不能等待和观望了。

刚才,我简要地传达这几个会议的精神,有几个会议的材料,会后你们要在《县人民政府网》上,下载学习,有些材料,要办公室的同志向你们提供。

根据这些会议精神,我局也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成立了一些服务机构。其中“三个实施方案”,即“机关效能年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10件实事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大家一定要按照“三个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规定动作,创出特色动作。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我县司法行政基层工作新局面

从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获悉,我们周围的兄弟县市发展都很快。我们如果再这样地等待、观望下去,落后就是必然的。因此,我们要有不等、不靠、创自身特色的工作劲头。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进一步做好法律服务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司法为民的理念,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选好切入点,把握结合点,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主要参与乡镇的涉法涉诉、重信重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普法宣传等工作,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平衡较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水平。

二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要充分发挥全县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作用,积极拓展调解领域。司法所要特别做好在农村征地、城镇拆迁、工程建设、劳资纠纷中引发的各种矛盾调解工作。

三要进一步落实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工作要常抓不懈。网络化帮教组织在司法所也要象局基层股那样,档案要规范;回访措施要象埠前周聪平所长那样,做到与每个释放人员都见面。对直接流散于社会、不落户或人户分离人员的有关资料要及时上报并输入数据库,最大限度地减少脱管漏管;司法所在乡镇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好释放人员创业减税、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优惠政策。

四要进一步抓好法制宣传工作。要创新普法教育理念、载体、方案和机制,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努力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有司法所的所在乡镇,均要建立一块30米长的永久性法制宣传栏。要切实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司法所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乡镇政府,至少按标准建设好一个“民主法治示范村”。

五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县委对我们司法所长的配备很重视,能够选拨到司法所长的岗位上,就说明你们具有一定能力的。我相信大家是有一定“内功”的,但是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一定还要有“唱功”。大家在基层,一定要深挖典型,及时推荐,及时投稿。象形所所长的稿件就写的不错。希望大家勤动脑、齐动手,不断向社会、媒体推介我县司法行政工作。

司法业务范文篇8

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县司法局专门组织这次全县普法及司法行政业务培训班,我认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培训策划方案事先已分别请示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明确要求认真组织好这次培训班,希望同志们在这短暂的学习期间集中精力,学有所获。首先,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对这次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授课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学习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这期业务培训班将重点辅导学习普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发挥普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作用的实际需要。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素质,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普法骨干带头作用

今天参加普法培训的都是各乡镇、各单位分管普法工作的领导,法律素质及各方面的素质都是比较高的,接受能力也相对比较强,所以组织你们来参加培训,目的就是要你们回去后培训好本单位的普法骨干,安排好本单位的“五五”普法后期相关工作,为“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做好准备。普法骨干是普法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排头兵”,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普法任务完成水平的好坏,也影响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进程。同时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给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注入了新思想、新内容,也要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此,大家要不断开阔思路、创新方法,扎实工作,推动“五五”普法深入开展。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家要把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落实各项任务。二要开拓创新,突出实效。要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创新的基本原则,对当前影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用创新的思路来解决,用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在具体实践中,要着眼实际,提出新思路,推出新举措,运用新办法,不断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制度,真正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各单位各部门可以先行试点,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科学量化,逐步建立起符合本部门实际,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普法工作体系。同时,要求真务实,强化检查督促,使“五五”普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普法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要与方方面面打交道,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通过学习,大家要进一步提高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调动各部门和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调查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要进一步提高指导工作的能力,根据普法工作不同的对象和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加以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工作的落实。四要总结经验,加强交流。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加强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水平。

二、努力学习,提升能力,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学习本身就是自我充电、自我提高的过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大家来参加这次培训,就要定下心来,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专心听课,认真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是通过学习培训,大家在政治理论、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提高。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结合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我想谈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和意见。

第一,人民调解员要强化“五种理念”。一要强化政治坚定的理念。要求我们各级人民调解员要在工作中能自觉地同党中央、同各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强化为人公正的理念。只有具备为人公正的高尚品行和正直的情操,才能被群众信赖,才能真正坚持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调解工作原则;三要强化联系群众的理念。由于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一名调解员必须要作群众的贴心人,要了解群众、关心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才能得到准确的信息,才能了解和得到纠纷的实情,也才能把调解工作做好;四要强化热心调解的理念。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即苦又累、很繁杂的工作,有时还要面对风险或者是不愉快,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五要强化依法调解的理念。依法调解是我们整个人民调解工作的重心。人民调解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这是依法、公正调解的前提和关键。

第二,人民调解员要具备“四种能力”。一要具备分析判断能力。在面对群体性、突发性、疑难性纠纷时,要做到思维清醒,判断准确,分析透彻,能够尽快查清纠纷发生的来龙去脉,问题的性质,做到“知已知彼”

从小就是天才我的异界特种部队,要为成功调解奠定基础;二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这是人民调解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具体体现;三要具备现场对话能力。要求人民调解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要有气势,要掷地有声。说话要有条理性,逻辑性和政策性,讲话让人信服。要有足够的胆量和智谋,在纷繁复杂的纠纷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有扎实的作风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用自己的超前思维来应付复杂的局势;四要具备综合处置能力。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伤和气、利于社会的原则,坚持“情、理、法”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调处工作。

第三,人民调解员要修炼“四种功夫”。一要修炼听功。要通过耐心听,让当事人倾诉、宣泄,以此来了解纠纷原因、过程和当事人心声,调解员首先是一个听众;二要修炼问功。通过策略地问,打消当事人的对抗、不信任心理,以此全面了解事实真相,为调解过程中适用的法律和政策提供依据;三要修炼记功。在认真听、细致问的基础上,要详细记录,这是取得当事人信任,并为调解工作奠定基础的关键环节;四要修炼答功。这是人民调解员的内功,答复是人民调解工作的最终目的,任何一类纠纷,走入调解程序时,双方都要寻求调解员一个合理、合法、合情的答复。

三、加大宣传,拓展渠道,努力打造政府绿色工程

法律援助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援助工作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崇高社会事业。近年来,在县委、政府领导下,法律援助中心及各援助站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加强领导,加大宣传,不断扩大覆盖面,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稳定。法律援助工作者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密切县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着经费不足、人员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为此,全县各级法律援助工作者们都要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开创法律援助工作新局面

第一,切实服务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直接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着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尽心竭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希望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从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推出更多的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工作网络,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要切实加强宣传,让法律援助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更多的困难群众了解并能实际运用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切实保障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让困难群众平等享受法律保护,享受社会公平正义。要始终把保障公平正义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要逐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确保每个公民不因经济困难而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要充分调动广大法律工作者特别是律师参与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各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畅通法律援助渠道,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效率。

第三,切实促进和谐稳定。法律援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律援助工作要始终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要把实施法律援助的过程,变成既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又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的过程,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要加强与调解、信访等工作的衔接配合,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第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法律援助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司法业务范文篇9

(1)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是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是今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的总纲。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基层组织,与其他基层政法组织优势互补,密切协作,共同担负着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使命。司法所组织开展的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以及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现行法治运行机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司法行政系统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基层社会的具体实践。

(2)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是司法所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需要。近年来,各地在积极推进司法所机构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目前各地司法所业务发展得不平衡,有的司法所建立后,片面强调硬件建设,没有迅速有效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有的开展工作很不全面,没有把司法所承担的“八项职能”落到实处;有的开展工作很不规范,在履行职能时不能严格依法办事,甚至超越职权范围,滥用强制手段,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司法所职能作用的发挥,还将动摇司法所在基层政法组织建设和法治机制中的地位,影响到它的进一步巩固和健康发展。因此,要大力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司法所的职能及开展业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建设,促使司法所各项业务在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运行,保证司法所严格依法、全面、正确履行各项职能,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3)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是司法所自身巩固、提高、发展的需要。司法所只有不断加强业务规范化建设,全面履行职能,积极开拓业务,努力地“为一方服务,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繁荣”,才能显示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自身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

(4)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是强化县区司法行政机构地位和职能的需要。司法所作为县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它所承担的各项职能是县区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在乡镇(街道)的延伸,它所开展的各项业务工作是县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保证县区司法行政工作有效地落实到基层,是不断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和社会效益,强化县区司法行政职能的重要环节。这对于在地方各级政府即将启动的新的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巩固县区司法局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二、要正确认识和全面履行司法所管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职能

(5)司法所作为县区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是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纲,以“大服务”思想为指导,正确把握和全面履行《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司发通[1996]081号)所规定的各项职能,充分实现司法行政系统所承担的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等重要职能向基层的延伸和拓展,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6)协助基层政府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和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工作。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协助本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依法治理工作规划,积极推进和逐步深化依法治乡(街)、依法治村(居)、依法治厂(矿)等各层次依法治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主动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政务决策、建章立制和行政执法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协助基层政府依法处理好本地区的重大经济、社会事务,特别是事关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的各种涉法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辖区内各村(居)委会依法自治,依法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特别是农村地区要帮助建立健全村民选举、民主议事、村务公开等各项制度,逐步实现村务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协助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检查、监督机制;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法律培训,不断提高其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7)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这项工作的重点是,指导村(居)委会和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城乡集贸市场建立健全调解委员会和三级调解网络,在城乡结合部、厂村(街)结合部和纠纷多发的毗邻地区建立发展联合调解组织,并指导调解组织搞好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调解主任例会制度,多形式开展对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调解队伍的法律素质和调解水平;要及时总结交流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加强对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结合本地区民间纠纷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新情况、新特点,重点抓好防止纠纷激化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民间纠纷排查和专项治理活动,积极协助和参与重大疑难和易激化民间纠纷的调解,并虚心接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及时发现纠正不当和错误的调解;主动向本地党政领导和有关政法部门反映情况和意见,争取重视和支持,解决调解工作遇到的困难,有效维护调解人员履行调解职能的正当权利,保障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工作、报酬的落实。

(8)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这项工作的重点是,根据司法部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本地司法行政机关的部署,负责规划、指导、监督本乡镇(街道)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巩固健全基层法律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争取基层政府支持,不断改善办公用房以及装备设施建设;指导法律服务所认真充分地履行法律服务职能,围绕基层工作重心,大力开拓业务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业务切入点和增长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严禁越权或违法执业,并主动争取本地律师、公证组织的支持和协作;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执业监督检查工作,保障其依法执业,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9)代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处理民间纠纷。这项工作的重点是,代表基层政府及时受理调处群众要求政府解决的纠纷或调解委员会解决不了的疑难纠纷;在处理民间纠纷中要坚决贯彻调解为主和依法处理的原则,主动争取有关部门协助,努力解决纠纷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对重大疑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纠纷的调处要及时向基层政府请示汇报,对随时可能激化的纠纷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与恶化;对作出处理决定的纠纷,应当监督当事人自觉执行,对事后反悔拒不执行又不起诉的,可以采取法律许可的措施督促执行,或动员帮助当事人诉诸司法程序解决。

(10)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这项工作的重点是,根据全国和地方人大普法决议和本地有关普法工作部署,承担本乡镇(街道)普法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组织建立基层法制宣传网络,负责培训法制宣传员队伍;根据各时期普法重点并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加强有关重点法律的普及宣传工作,把普法工作与逐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对乡村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板)报、讲台、夜校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法律讲座、以案讲法、知识竞赛、咨询解答、文艺表演、巡回演讲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对普法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及时总结交流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的经验,不断提高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11)组织开展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和帮教工作。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在本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领导下,承担本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有关协调工作;组织辖区内的村(居)民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队伍及其组织网络,并指导其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要全面掌握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和在押在教人员情况,组织落实接茬帮教措施,建立实施帮教责任制;积极协调争取多方支持和有关部门扶持性政策与经费保障,及时解决安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广辟安置就业渠道,有条件的应利用社会企业发展过渡性安置基地或创办安置实体;加强工作调研、指导和检查督促,不断提高安置率和帮教质量。

(12)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在本地综治部门领导下,充分利用自身职能优势,通过法制宣传努力提高广大群众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对本地区治安隐患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治理和防范工作,协助参与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协助组织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治安模范村”和评选“遵纪守法光荣户”等群众性活动;按照综治部门的部署,积极配合、参与本地“严打”斗争和各种专项打击统一行动。

(13)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要不断增强全局意识和组织观念,认真完成基层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有关工作和法律事务,充分运用各项职能手段,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基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司法所的工作职责,提高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14)要正确处理司法所工作与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关系。司法所要增强大局观念,把业务工作与基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本职业务和发挥职能优势,为中心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但不得超越职权范围,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参与侵犯群众权益、加重农民负担等违法乱纪活动。要正确处理司法所工作与基层法庭、公安派出所、信访等有关部门工作的关系。司法所对依法应由其他政法部门处理的事务,既不应越俎代庖、越权办案,又不可敷衍塞责、一推了事,应当加强与其他政法部门的信息沟通与业务协作,实行联动服务,优势互补。要正确处理司法所与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关系。两所职能既不能交叉,更不能替代混淆。有条件的地方,两所应当分设,各司其职;不具备条件的,可以保留现行合署办公的体制,但要分清两种职能,人员应适当分工,防止以司法所名义开展有偿服务或以法律服务所名义行使管理职权的现象发生。

(15)要严格依法开展业务。司法所在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中,必须准确掌握和正确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协助基层政府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中,要运用审查、修改、咨询、建议等各种服务手段,充分发挥法律参谋、助手作用,保障其依法行政,依法建制;在代表基层政府调处民间纠纷时,要严格遵守处理程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及时化解纠纷矛盾,严禁采用强制压服手段,严禁干涉、妨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协助基层政府治理关系群众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特别是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时,要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办事,主要运用疏导教育和依法定程序处理的方式,严禁采取任何违法的强制性手段,严禁非法拘禁或变相拘禁(如强制办班),严禁实施处罚和变相处罚,严禁使用警、戒具。

(16)司法所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司法所工作人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基层社会服务;要充分履行应尽职责,维护群众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和政策的正确实施,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和法制秩序;要秉公执法,廉洁自律,自觉维护司法所的声誉和形象;在工作中不得以冷漠、生硬、蛮横、推诿或拖延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不得利用职权或执行职务之便向当事人“吃、拿、卡、要”,不得利用职权强制、压服甚至打击报复当事人,不得侵犯或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17)司法所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要根据司法部的统一规定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和培训、自学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职责分工与岗位目标责任制度,重大业务请示报告、集体研讨制度以及对突发、易激化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体现责权一致原则的定期考评、勤政廉政、奖勤罚懒等人事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与开展业务相配套的登记、统计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司法所工作公开公示制度,做到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结果三公开,并通过设置举报电话、接待群众来访、聘请执法监督员等多种形式,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同时建立健全自我监督制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18)司法所应当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司法所必须严把进人关,切实按照干部任免权限、任职条件和考录程序,协助县区司法局和乡镇(街道)选配好干部;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队伍中形成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讲奉献的良好风气;要认真抓好业务学习和选送培训,注重智力投资,鼓励自学成才;要加强对干部的考核、检查和监督,做到奖优罚劣,对违章违纪的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对不适宜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要及时清退。

(19)司法所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办公用房、设施以及装备建设。各地司法所应当本着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争取本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财力、物力的支持,不断改善办公用房建设,配置必要的交通、通讯、文印、档案管理等办公设施。

四、切实加强对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和监督

(20)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认识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强化指导管理,加大监督力度,积极推进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进程,不断提高司法所依法、全面、正确履行各项工作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21)普遍建立司法所的地区,司法行政机关应把指导管理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上来。按照本《意见》的规定和要求,对本地区司法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一次认真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本地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在贯彻实施中,应首先组织力量,下功夫抓好试点,总结经验,树立标杆,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22)县区司法局对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要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对司法所各项业务的开展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工作指标能量化的应尽可能量化,措施步骤要有可操作性。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个所一个所地检查督促,逐项逐条地检查业务规范化计划方案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纠正业务工作中的不良倾向。要积极向基层政府和有关部门宣传司法所的任务和职责,帮助理顺关系,争取重视支持,确保司法所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开展各项业务。

司法业务范文篇10

一、提高素质,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普法骨干带头作用

今天参加普法培训的都是各乡镇、各单位分管普法工作的领导,法律素质及各方面的素质都是比较高的,接受能力也相对比较强,所以组织你们来参加培训,目的就是要你们回去后培训好本单位的普法骨干,安排好本单位的“五五”普法后期相关工作,为“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做好准备。普法骨干是普法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排头兵”,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普法任务完成水平的好坏,也影响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进程。同时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给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注入了新思想、新内容,也要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此,大家要不断开阔思路、创新方法,扎实工作,推动“五五”普法深入开展。

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家要把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落实各项任务。

二要开拓创新,突出实效。要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创新的基本原则,对当前影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用创新的思路来解决,用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在具体实践中,要着眼实际,提出新思路,推出新举措,运用新办法,不断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制度,真正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各单位各部门可以先行试点,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科学量化,逐步建立起符合本部门实际,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普法工作体系。同时,要求真务实,强化检查督促,使“五五”普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普法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要与方方面面打交道,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通过学习,大家要进一步提高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调动各部门和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调查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要进一步提高指导工作的能力,根据普法工作不同的对象和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加以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工作的落实。四要总结经验,加强交流。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加强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水平。

二、努力学习,提升能力,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学习本身就是自我充电、自我提高的过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大家来参加这次培训,就要定下心来,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专心听课,认真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是通过学习培训,大家在政治理论、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提高。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结合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我想谈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和意见。

第一,人民调解员要强化“五种理念”。一要强化政治坚定的理念。要求我们各级人民调解员要在工作中能自觉地同党中央、同各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强化为人公正的理念。只有具备为人公正的高尚品行和正直的情操,才能被群众信赖,才能真正坚持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调解工作原则;三要强化联系群众的理念。由于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一名调解员必须要作群众的贴心人,要了解群众、关心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才能得到准确的信息,才能了解和得到纠纷的实情,也才能把调解工作做好;四要强化热心调解的理念。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即苦又累、很繁杂的工作,有时还要面对风险或者是不愉快,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五要强化依法调解的理念。依法调解是我们整个人民调解工作的重心。人民调解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这是依法、公正调解的前提和关键。

第二,人民调解员要具备“四种能力”。一要具备分析判断能力。在面对群体性、突发性、疑难性纠纷时,要做到思维清醒,判断准确,分析透彻,能够尽快查清纠纷发生的来龙去脉,问题的性质,做到“知已知彼”,要为成功调解奠定基础;二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这是人民调解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具体体现;三要具备现场对话能力。要求人民调解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要有气势,要掷地有声。说话要有条理性,逻辑性和政策性,讲话让人信服。要有足够的胆量和智谋,在纷繁复杂的纠纷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有扎实的作风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用自己的超前思维那一世小说网来应付复杂的局势;四要具备综合处置能力。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伤和气、利于社会的原则,坚持“情、理、法”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调处工作。

第三,人民调解员要修炼“四种功夫”。一要修炼听功。要通过耐心听,让当事人倾诉、宣泄,以此来了解纠纷原因、过程和当事人心声,调解员首先是一个听众;二要修炼问功。通过策略地问,打消当事人的对抗、不信任心理,以此全面了解事实真相,为调解过程中适用的法律和政策提供依据;三要修炼记功。在认真听、细致问的基础上,要详细记录,这是取得当事人信任,并为调解工作奠定基础的关键环节;四要修炼答功。这是人民调解员的内功,答复是人民调解工作的最终目的,任何一类纠纷,走入调解程序时,双方都要寻求调解员一个合理、合法、合情的答复。

三、加大宣传,拓展渠道,努力打造政府绿色工程

法律援助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援助工作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崇高社会事业。近年来,在县委、政府领导下,法律援助中心及各援助站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加强领导,加大宣传,不断扩大覆盖面,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稳定。法律援助工作者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密切县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着经费不足、人员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为此,全县各级法律援助工作者们都要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开创法律援助工作新局面。

第一,切实服务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直接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着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尽心竭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希望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从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推出更多的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工作网络,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要切实加强宣传,让法律援助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更多的困难群众了解并能实际运用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切实保障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让困难群众平等享受法律保护,享受社会公平正义。要始终把保障公平正义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要逐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确保每个公民不因经济困难而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要充分调动广大法律工作者特别是律师参与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各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畅通法律援助渠道,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效率。

第三,切实促进和谐稳定。法律援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律援助工作要始终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要把实施法律援助的过程,变成既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又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的过程,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要加强与调解、信访等工作的衔接配合,共同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