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6:49:14

思辨范文篇1

关键词:课堂展演;思辨能力;产出导向法

1研究背景

思辨(criticalthinking)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强调的“可迁移能力”中的重要一环。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外语类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包括“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外语专业对教学的要求也指出,教学应“融合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更是强调了大学英语课程的跨文化教育和阐释中国文化的课程性质,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而思辨能力正是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我国对于思辨能力研究非常重视。罗清旭和杨鑫辉、林崇德以及文秋芳都设计出了适用于测试我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量具;黄源深和孙有中分析思辨缺失原因及探索改善的途径,呼吁改革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在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得到众多学者支持的同时,对如何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然而,针对英语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较匮乏。比如,二者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英语口语的诸多训练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能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目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

2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尝试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弄清楚我校学生在交际实践中,英语口语输出是否与语言能力(词汇和语法)成正相关;二是弄清楚以课堂展演(presentation)为主的口语教学是否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思辨性质的口语教学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的问题或情境进行。因为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交际任务,对学生的“驱动”也各不相同,故本研究尝试在口语教学中以产出导向法(POA)为主,依托课本内容,再以学生进行的课堂展演(presentation)为主要形式,进行口语训练。

2.1产出导向法

语言习得领域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认为“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获得语言知识的唯一方式(Krashen,1986)”,可理解性输出假设则认为“可理解性输出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Swain,1985)”。然而在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中,这两种主要观点被结合起来,认为“输出驱动需要全面采用综合技能教学法,即通过输入与输出的互动结合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文秋芳,2008),之后又以此为原型,推出了“产出导向法(POA)”。产出除了包括输出所指的说和写之外,还包括口译和笔译;产出既强调产出过程,又强调产出结果(文秋芳,2015)。产出导向法的具体教学过程有三个阶段: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评价(assessing),教师在这三阶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引领(guide)、设计(design)和支架(scaffold⁃ing)。

2.2课堂展演为主的口语输出

课堂展演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语训练方式,可以很好地与产出导向法相结合,能为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与实践平台。此训练途径可以很好地结合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实现以口语和听力双向促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思考过程和思维认知过程,实现驱动——促成——评价——再驱动的闭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为达成口语交际,一定会调动注意力与能动性,先以听或读的形式积极主动输入大量与之有关的内容,实现前期积累;再经过输出模式驱动,力求顺利完成与主题相关的观点论证型口语任务。本研究采用的课堂展演是以学生按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内容上以观点论证为主的课堂展演,需要学生在教师限定的某个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自主查阅资料、小组内部讨论,班级全员参与的形式开展。故本研究采用的课堂展演与传统展演最大不同在于:(1)内容上以“观点论证”为核心,需要学生清晰、流畅、全面地表达观点;(2)全员参与,活动不仅限于做展演的小组,每个同学都要求发言。为了研究英语口语输出是否与语言能力(词汇和语法)成正相关,在此活动中还特意设计了“中文表达时间”,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表达不受制于语言能力,这样既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辨能力,又能照顾一些英语水平偏低的学生,从而尽量实现全体学生参与。

3课堂展演任务设计

本研究采用的课堂展演的过程是:首先要求小组成员(4~6人)在合作式、探究式、互助式的讨论交流基础上,针对教师课前布置的某个热点现象进行思考并达成共识,再由小组每位成员上台,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位成员的论证需从不同角度开展,并要求按照“观点——支撑细节——总结”这三个步骤进行,同时台下同学边听边讨论。在小组展演之后,有一段自由讨论时间,此后教师指派多名学生上台进行观点驳斥,依然按照“观点——支撑细节——总结”三步骤,陈述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并加以阐释,做到表达清晰、有理有据。教师可要求学生使用多种证明方式如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在自由辩论的最后,安排一段“中文时间”,让大家自由地用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2视听说教程》(第三版)的前六单元为例,教师设计六项课堂展演的口语任务(表1),所选单元内容涉及语言学习、大学功能、人生阶段、校园爱情、金钱观念、生活态度这六个学生较为感兴趣、较宜讨论且较有深度的话题,供学生们开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陈述。(1)实验初期作者在南京某独立学院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2020级大学英语2的听说课程中,实行了上述课堂展演训练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此教学实验历时12周,由2020级A班(实验班)和2020级B班(控制班)共104名同学参与。两班学生来自相同学院的相同专业,且都通过了入校后英语分级考试划定的二级起点班,由此可见在实验开始前两班的英语水平相近。在实验第一周的准备过程中,课前欲告知在第二周学完Unit1Lifeisalearningcurve之后会安排一次约10分钟的课堂展演活动,并进行全班讨论。之后全班进行常规的课本教材听力输入,用听力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语言点,并了解与主题相关的内容。A班和B班第二周的课堂展演过程的口语表达都不够理想,没有完全按照观点论述型的要求作答,且语言贫乏、内容浅显、表达方式单一、逻辑性较弱,没能做到灵活多角度地陈述理由或支撑自己的观点。作者随后举例(图1)向学生讲解利用观点论证的方式,即按照“观点——支撑细节——总结”三步骤设计自己的展演内容,帮助学生在表达的清晰性、内容的相关性、论证的逻辑性、思想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这五个方面提高课堂展演能力。(2)实验中后期在后续的10周教学安排中,作者依然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对实验班A班同学的课堂展演进行辅导和改进,积极在展演后开展全员参与的自由讨论和自主发言,并且留够“中文表达”的时间,教师当堂及时给予评价反馈。课后学生积极进行自我修改和总结,将课堂展演的语言部分写成文字稿提交,最后教师根据该小组的展演和文字稿的总得分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部分记录下来,从而实现驱动——促成——评价的整个过程(图2)。控制班B班则进行常规的以课本教材为主的听力口语训练,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参与课堂问答,无统一的课堂展演和自由讨论。根据图2的教学流程开展的以课堂展演为主的英语口语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做到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反复地训练学生的观点表达能力,表达的清晰性、内容的相关性、论证的逻辑性、思想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A班同学的思辨能力有较明显的提升。课程结束后的问卷和访谈发现,有87%的同学认同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以课堂展演、观点论证为教学方式的口语课堂,对自身的口语水平和思辨能力也更加自信。实验班A班和控制班B班的期末口语成绩也证实了A班思辨能力和口语能力的进步(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成绩的主要差距体现在80-89这一区间内,可能是因为以上述方式开展的口语教学最能抓住中等层次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反映出中等层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高。另外,在特别设置的“中文表达时间”环节中,由于采用了中文陈述,不受英文单词和句式的限制,同学们的口语表达意愿变得非常强烈,金句频出,如“因为爱得深沉,所以不肯放弃希望(Unit4)”,“都说体育与政治无关,然而实际却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体育是战争的替代品(Unit2)”等,令人印象深刻。由此推断:语言的熟练使用程度可能最能影响口语表达的清晰性和深刻性,这也有待后续验证。

4总结

思辨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方法;思辨性教学

“思辨”包括思考与辨析两方面能力,这两方面能力所包括的内容既包括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也体现出了学生潜在思维品质的展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积极引导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够全面把握分析、比较、归纳、应用等思维形式,使之在遇到具体现象或者事物之际,能够以更为自主的姿态完成分析与评价。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对规则和条文单纯说教的说服力是很弱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为优良的思辨情境,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发展。

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乐于思辨

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思辨情境,保证大家既乐于思辨,又敢于思辨。这是极为必要的做法,它是确保师生良性互动、生生及时互动的基础,同时也是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善辩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可以意识明确地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产生不畏于权威、不惧于现实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当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平正义有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给学生安排下述富于生活化色彩的思辨情境:同学们,大家是否可以将生活之中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列举出来,并提出可行性的、具体的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形式的讨论,并要求小组成员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的成果。然后教师按照学生所给出的讨论成果,择选出其中的两至三个典型事例进行重点说明。比如有的小组提出:当前社会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少劳未必少得,多劳未必多得;有的小组提出:生活中存在竞争机会不公平的问题,同样的岗位,有些人有优先入选的机会;还有的小组提出:在家庭之中,父母对待子女也有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学生所提出的现象包含范围比较广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典型的“公平性”问题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辨,使学生享有足够的思辨空间。学生在利用思考和讨论之后能够得到如下结论:若想使生活与社会的公平得到维护,一定要全员参与、全员努力,最终走向相对公平的状态。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够公平的事情,虽然人人都非常渴求公平,可绝非意味着公平可以自然实现,愿望想要转化为现实一定要有一个全员积极参与的过程。总的说来,在上述案例启发与应用过程中,正是由于教师为学生提示了富于生活化色彩的问题情境,才使学生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经历联系起来,由此让思辨性学习有章可循,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胡乱猜想。

二、核心任务使学生明于思辨

教师要利用核心探索任务,使学生明于思辨,掌握必要的方法,也就是能够逐步进行缜密性更强的思辨行为。当我们审视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时可以发现:关于概念学习的内容在其中占据着相当高的比重,只有对这些核心概念给予充分了解,才能有机会透过问题表象,紧密把握住其本质,最终达到知识与能力的高效内化效果。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之中,重点核心概念能够促使学生实现思辨思维拓展,保证其思维的缜密性。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依法行使权利有关内容时,可以使学生处在下述核心任务带动下的思辨情境之中:A是一个品德修养与学习成绩都很好的学生,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但因为家庭条件不好,高中毕业之后,没能继续进入大学深造,而是参军入伍,承担起了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当二年义务兵役完成之后,A做出了回乡自主创业的选择,变成一位个体经营者,在此期间,他以诚信经营为己任,主动依法纳税。在他的带动下,本地数十位村民也逐步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A本人也被推选为镇人大代表。事例讲述完毕,教师使学生进行思考:按照我国的宪法和法律,A享有哪些权利;按照我国的宪法和法律,A履行了什么义务;从这一事例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些需要掌握的有关核心概念。通过生动的情境以及指向于核心任务的问题,学生将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辨,明确“权利”“义务”这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对其核心概念进行整体化的把握。在此过程中,教学的重点任务在于思辨形式与深度的指导。

三、拓展训练使学生持续思辨

关于思辨性教学,教师还应当注意其持续性,而不是仅停留于某一次课堂,为此,拓展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利用时政论文的引入形式,使之发挥出思辨引导的功能。英国学者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然而知识与力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这个条件即在于知识习得者一定要拥有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能力。若想让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保证思辨思维持续下去,便一定要有必要的拓展训练相支持,其中引导学生完成道德与法治的小论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引导创作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首先是明确小论文创作的价值,其次是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小论文的创作方法,接下来是引导学生完成各个具体步骤,如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任务调查、论文撰写等,在整个过程之中,学生将逐渐生出疑问、有话可讲、感受生活、活跃思维、升华思辨智慧。如2018年10月,重庆市万州区一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此次事故原因已经查明,系乘客与驾驶员发生争执互殴引发;美国商务部宣布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公司销售零件……这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背后,都包含了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知识,通过研究热点事件,创作基于本学科的小论文形式,可以让思辨能力得到全面而持续性的发展。其次,依靠专题辩论的形式促进思辨能力成长也是一种必要做法。教师借助针对性明确的设疑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基于思辨能力的辩论活动,能够让学生辨别是非、分析真伪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掌握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另外,这样的做法还会让学生依靠所学知识审视对方观点,由此让思辨能力形成与具体活动联系起来。比如接触到“合理利用网络”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微信朋友圈对于生活是利是弊的辩论。使学生在分组后完成讨论和辩论任务。其中正方观点是微信朋友圈对于生活利大于弊:它可以使家人沟通变得方便;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可以让商品广告的与获得更高效;商品付款和生活缴费随时进行;时事信息迅速获取。反方观点是微信朋友圈对于生活弊大于利:网络交流影响现实生活;过度沉溺会造成焦虑等心理障碍;身体素质受到不利影响;有诈骗和等诱惑可能性;重复信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正反双方在自由辩论的形式下,理性表达自身观点,最后各自做出总结性的发言。整个过程激烈而有深度,且紧密结合主题内容,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极有帮助。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给予充分培养,这一方面关系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本学科教学的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具体操作中,生活情境是学生完成思辨学习任务的有效载体,而核心任务的施予,以及拓展训练的强调,则会给学生创设更加具有挑战性的思辨机会。

参考文献:

[1]石进军.培养学生思辨力的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5):29-30.

思辨范文篇3

1关于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1.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商务英语这门学科开设的时间不长,在课程体系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在商务背景知识机商务交际能力培养上缺乏准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少学生虽具备较为完备的商务英语方面的知识,但缺乏商务社交的经验和能力,在胜任具体工作岗位上略显不足。总的来说,我国在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缺乏系统完善的理论经验,在相关参考资源及文献上略显薄弱,虽然近年来商务英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教学目标及发展定位上仍存在不足之处。1.2缺乏准确的教学定位。课堂教学作为开展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及效果。一直以来,商务英语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细致入微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有利于控制课堂教学秩序及进度。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上存在不足。此外,商务英语教学内容较为固化,未能及时引进新的商务实践知识,使得教学内容及方式未能与时俱进,进而影响到商务英语教学质量。1.3在理论结合实践上稍显不足。商务英语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和途径上存在不足,未能充分发挥理论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便开始系统学习英语,已经具备了较为英语基础知识。但不少学生虽然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但在开口说英语方面存在不足。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社交能力及商务洽谈技巧等是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未得到充分体现,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一定负面影响。

2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意义

2.1契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商务英语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和专业性,贯彻落实思辨能力多维训练模式,符合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商务英语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虽然在之前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中得到了体现,但并不受重视,在具体落实方面略显不足。商务英语专业不仅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还要求学生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综合性。为此,单一的教学目标不能满足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商务英语教学要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完善教学目标及教学规划。2.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纵观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现状,绝大多数院校均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教学重点集中在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上,整体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不少学生具备较为完善的英语语言能力,但缺乏经济、管理等与商务有关的知识。鉴于这一情况,商务英语教学要根据专业特点将经济、管理等与商务相关的内容科学融入到商务英语教学之中,适当降低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基于思辨能力创建多维训练模式

3.1在专业教学中贯彻就业导向。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将就业导向有效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尽早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院校在设置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时,不仅要设置有效提升学生语言应用技能及相关知识的学科,还要增加商务方面知识、相关背景知识等内容,逐步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开展契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操作能力,逐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3.2调整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比例。就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能够妥善处理商务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为此,商务英语教学要贯彻落实理论联合实践的教学理念,适当增加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并以此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和探究能力等,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过度就业率,改善就业即失业的难题。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主题活动,创建适宜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根据客户需求,完成相应的操作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思辨能力。此外,学校可以挖掘社会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寻找优质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训,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3.3完善相应的教育评价机制。考核评价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改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学校要推进形成性评价建设。专业英语四级及专业英语八级是考察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考试,BEC是考察学生商务英语水平的重要考试。在商务英语评价体系中,不仅仅需要举行关于理论知识的期末考试,还要根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对应的考试,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按比值计算到综合成绩之中,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不仅关注期末考试成绩,还重视平时表现。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3.4将思辨能力训练与专业教学有效结合。我国不少院校并未开设专业的思辨能力训练课程。为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院校应基于学科内容,构建科学有效的思辨能力训练体系,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将引入话题、研究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等的教学活动应用到专业教学之中,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和训练。另外,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科技,利用多媒体设施展示相应的教学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顺应时展要求,开展微课教学,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等内容以微课的形式上传网上学习平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信息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及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每年均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学校要基于思辨能力,综合多个要素,构建科学完善的训练模式,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莉.创新型个人学习环境下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J].考试与评价,2017(10).

[2]王欣欣.商务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

思辨范文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思辨能力

我国近些年开展素质教育,而英语仍然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课程。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英语获取相关的信息知识,良好地将英语应用到实践中,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互动。而英语学习中,阅读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口语水平、写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当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分析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障碍,进而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商务英语概述

商务英语英文为BusinessEnglish,缩写为BE。现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成为全球商务活动中重要语言。当前我国很多院校已经设置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也备受学生关注,关于商务英语专业师生队伍不断扩大,不过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商务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其中阅读是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商务英语中重要环节未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落实,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商务英语面对全球化经济持续发展现状,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思辨能力。

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1.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对教材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并且对材料主要内涵可以有进一步认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次用心阅读都可以带来不一样感受。当前学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难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缺乏技巧,有的学生习惯逐句翻译英语句子,却忽略了对英语文化感悟和理解,在翻译后用汉语思维理解文章意思,然后解答阅读材料问题。这是一个从阅读到翻译再到理解过程,浪费了学生很大精力,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利于学生加深对词句、文章、英语文化的理解,甚至会阅读完文章后忘记前面内容,大大降低了阅读效率。有的学生在阅读中过分依赖字典,没有运用逻辑推理技巧推理陌生单词含义,无法深入理解词句意思。2.学生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当前很多学生简单地将英语学习终极目标定为考得好成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和学生都在为之努力。处于这种目的,很多师生采用投机取巧的得分办法,对英语知识学习和运用反而有所忽视,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英语知识,但是却很难真正理解英文文章含义,更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据不完全统计,在课外英语阅读方面,有大约80%学生从未接触过,有11%左右学生接触过课外英语读物,但是基本是在家长逼迫下完成。此外,很多学生面对英语阅读有抵触心理,认为英语阅读无法提高英语分数,愿意将更多时间花费在争取分数项目上。此外,加上部分教师缺乏对英语阅读重视,久而久之师生都忽视了英语阅读教与学,最终导致学生难以保持阅读热情。3.缺乏有效实践教学。实践活动不足导致很多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停留在理论上。当前很多学校师生更加关注是考试成绩,所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逐渐被忽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主动学习,而是被动接受,遇到问题时缺乏灵活思维方式,难以及时变通,自己解决问题能力比较低,不懂得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同时,由于缺乏实践活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比较低,所学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思辨能力培养

1.建立纠错微视频库。在往年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一些错误,在考试中容易出现知识点出错频率和人数进行纠正。根据英语典型错误运用camtasiastudio录制屏幕制作视频,在学习中纠正错误知识点和思维方法。在课堂之外也可以利用视频库进行学习,反复重复进行学习,小组讨论典型知识点和错误可以利用QQ群以及微信群,还能通过这些聊天工具请求帮助向老师和同学们。在学习时遇到不懂,不会,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纠错微视频进行观看,如果在视频库中发现没有学生要查询错误资料,教师可以及时把学生所需要知识补充到微视频中。学习讲解每章节后,需要进行复习整理本章节相关知识点,主动学习观看微视频中纠错,防止自己出现同样错误,保障自己知识库得以巩固。对于易错知识点进行巩固,降低犯错概率,使学习效率提高,反复思考寻得解错答案,找到错误原因,学习兴趣得以提高。2.通过自媒体形成学生主动建构意义载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关注教师自媒体,对知识点做到查漏补缺作用,同时对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在利用自媒体同时还可以获取更多其他平台网络英语资源,例如:英语GOGOGO和CCTV.com英语台以及英语周报等公共资源,不但可以一起学习英语技巧而且还可以分享单词汇总以及英语日志。利用这些音频资源来激发学习英语兴趣以及学习英语主动性,可以全方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同化和顺应,关键意义自在于构建英语知识。3.通过互动法加强学生思辨能力。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而思辨能力直接决定学生交流能力。通过培养学生阅读水平有助于优化学生表达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商务英语掌握能力。为此,需要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交流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入国际贸易术语,提高学生与客户沟通技巧及水平,让学生通过情景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商务英语含义,提高自身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利用PPT、多媒体技术开展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课前提出几个关于课程的问题,例如学生是否存在同外国人接触沟通经验、学生对外国礼仪了解多少。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维进入教学过程。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要求学生标注自己难以理解或者带有疑难的问题,由课堂同学作答,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利于学生形成思辨能力。在完成问题解答后教师可以提问:“DotheArabsliketoexpresstheirideasdirectly?”学生可以分组谈论,得出英美之间在生活交流、谈判中是否存在异同点。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英美两组商人,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重视,加深对商务英语理解,掌握英语阅读知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4.建设实践体系。通过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首先,应当提高对实践重视,积极改进实训体系。随着现代化信息科技持续地发展,很多高校都开始引进商务实训室等实践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设备,学生在新科技带领下充满兴趣地进行英语学习。所以,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监理仿真实训室,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其次,可以开展比赛,通过比赛促进英语阅读学习。比如定期开展学校英语演讲、商务谈判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赛和实践加深英语理解力,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辨水平。然后,学校可以组织校外实习,加强和商务公司、酒店等相关机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

四、结束语

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是高校商务英语中重要教学内容,加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理解水平,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曹磊.课堂教学设计与英语思辨能力的提升[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2):164-166.

[2]陈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调研——以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7(06):82-88.

[3]叶兴国.商务英语教学创新和教师自主边界[J].外国语文,2016,32(04):54-59.

[4]张玲.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实践探索——以商务英语专业谈判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6,(24):134-135.

思辨范文篇5

关键词:思辨能力;高校英语;语言意识

一、引言

我国的教育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长期比较缺乏,而许多教师在自己当学生的时候也并没有接受过思辨能力的教育,这导致高校教师普遍都有思辨缺失问题,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思辨水平上也都不让人十分满意。由于高校学生逐渐固化的生活习惯与三观,因此激发其自身学习和提升思辨能力就比较困难。学生的语言意识和思辨能力与英语教师息息相关,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与思辨能力就必须先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意识与思辨能力。所以,高校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地提升自己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与辨析能力,弥补“思辨缺席”状况。

二、高校英语教师的语言意识与思辨能力

语言意识概念最早由Hawkins提出,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语言意识强调了对语言的敏感度、本质和作用的概述。即语言意识可针对教师也可针对语言学习者,教师语言意识被定义为:教师具有的能使教学有效进行的潜在的语言系统知识,即教师要具备熟练的学科知识与良好的语言水平。学习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缺乏语言环境。所以,对学生来说,学习和使用这门语言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由于教师的语言是中国学生最有效的接触目标语言输入的方式之一,所以学生语言的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教授教学内容,还需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组织和有效的授课方式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也起到了目的语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学生语言的影响力很大,发生在各个阶段,从教学计划到反思,从指令到内容。思辨能力指的是人们在分析、应用标准、辨别、逻辑推理、预测与转化知识等方面的能力。我国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理念早已经得到了实施,但是仍然存在着“思辨缺席症”。语言意识关注的是语法、搭配、措辞等方面的问题,思辨能力则关注的是语言表达的内容是否符合逻辑,思想是否有创意、论述是否切中要害等。缺乏思辨能力,语言表达尽管准确无误,但缺乏实质的思想与内容。这对于英语教师的教学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教师语言意识和思辨能力对教学的影响

一个教师的语言意识,表现在潜在的语言系统上,对于词汇量、语法的学习、词句结构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在一些英语大赛上,选手都出现了注重语言而轻视语言知识的倾向,轻视语言形式而注重文章意义,轻视课文结构而重视课文的修辞手法等等,这种学习现状就是典型的对于语言意识准确化、具体化的忽视。在语言的教学当中,教师教语言的方式应该要多样化,其中外语教学的发展历史最长,发展到目前被大量采用的是以语言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当前这个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此时就更要注重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交流相结合能力的培养,教师也要学会从侧面鼓励学生重视这种学习方式,避免对学生一直都采用打击或单一的评判方式,这都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注重自身言语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表达变得更加流利和准确,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对自己思辨能力的培养。专家认为,思辨能力就等于论述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言学习上,教师要弥补只重视语言而轻视内容这一思辨能力缺席的表现。近年来,欧美兴起了一种教学理论———“反思性教学”,意思是促使教师从业者能力提高的并不是外来的研究理论,而是教师自己的实践以及对隐藏在书本以外的知识和观念的思考,将思考的结果再返回到教学行动中来,让其教学更完善。专家认为,教学效果的改善取决于反思实践的改进,其中反思包括了对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还有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的磨合和制度结构。根据专家的论点,反思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反思型特点的教师。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而得到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当中。

四、教师语言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教师的思辨能力和语言意识对于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培养这些能力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来自纽约的教育专家对此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他认为,语言除了用来叙述、解释、推理之外,也要用于到争辩、解答以及说明中。因此,思辨能力和语言意识都是一个需要时间培养的过程,中间还需要做很多努力,比如课程设置、知识架构、教学方法的转变等等。英语的教学离不开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首先就是要先培养老师。教师的语言意识是一个教师众多技能中必须具备的能力,除了语言的系统知识,还有学科知识和语言交流的能力,都需要起到示范作用。教师自身也需要良好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能够为学生正确输入知识。其次,在思辨方面,要注重反思性教学和自主性的学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做好课堂讨论和互动学习。讨论时,老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学生问问题时,老师需要尽量采用较为开放的形式去提问,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拓宽视野。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老师也要引导学生用怀疑和客观的态度去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总的来说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愿意自主学习的人,语言意识与思辨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就是要求教师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当中,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自己的时间,同时积极地、自主性地学习。

五、总结

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虽然普遍不高,但目前也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提高。当然,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提高英语教师的语言意识和思辨能力,是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言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素养,良好的思辨能力、语言知识、专业技能都是处理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大小小问题的基本保证。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促进高校英语教师思辨能力的提升,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坤媛,初胜华.以教师合作反思教学促进高校英语教师思辨能力的发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4):67-69.

思辨范文篇6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启示

一、引言

关于思辨能力(CriticalThinkingSkills)在我国学界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初,思辨能力是21世纪具有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各学科教学的共同目标(文秋芳:2015)。外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阵地。大学英语教学不同于高中英语,大学的外语教学不再是应试性的教育,我们更加注重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在提高英语专业技能的同时,在跨文化能力,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上能有所提高,因此教学方法和模式就应该与高中的英语教学有所区别。大学英语的有效课堂应该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然而高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还停留在简单的语言技能的传授层面,学生识记,模仿,反复操练,机械的去反复,以期熟练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这与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脱节。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以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掌握学习策略并具备思辨能力新一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文以外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现状为切入点,对我国外语界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各种探索作出综述,以期从他们的探索中求得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二、外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以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国内有学者将CriticalThinking译成批判性思维)与外语教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范围是2010年至2019年3月国内主要外语类核心期刊上与思辨能力与外语教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内思辨能力与外语教学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黄源深(2010),任文(2013),曲卫国(2015)等人就外语思辨能力的缺失问题展开了讨论;文秋芳团队则从思辨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015),思辨能力及其量具的制定(2010)到研究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另外还有如黄源深(2010);孙有中(2011);孙有中,韩宝成等(2013)学者深入的探讨思辨能力与外语教学改革的问题。关于思辨能力培养与教师关系问题也吸引了学者的兴趣,如董元兴,李慷,刘芳(2010);刘芳,董元兴,李慷(2013)。然而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大部分的笔墨都是在讨论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策略问题,这个领域成果非常丰硕,有李莉文(2010)等一大批学者专注于这个领域的研究。研究者们分别从写作,口语,阅读或课程设置,提问问题的层级层面,思辨理论的认知层面等方面探索如何更好的找到思辨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完美契合点。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从微观细节着手,如裴正薇等人(2018)做了关于不同认知层级问题驱动下的小组讨论与思辨能力的培养,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探讨如何通过小组讨论去促进思辨能力培养,这样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本科生至少要进行一年以上,大多数二本院校都是两年的英语必修课课程。这2年的英语课程学习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很好的一个契机。但纵观这些年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仅有少数学者关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问题,如董元兴(2010),刘晓民(2013),陈晓丹(2013),邹绍艳,高秀雪(2015)。陈晓丹(2013)通过实证研究,积极探索PBL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显著的效果。同样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探讨思辨能力的培养问题,董元兴等(2010)与邹绍艳,高秀雪(2015)则着眼于教师的角度去分析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董元兴等从教师角度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教师要努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包括思辨能力在内的各项素质;二是教师可以结合语言技能课或是开设英语通识课程,找到英语教学与思辨能力的契合点;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改进,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与反省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积极主动的学习当中来;四是教师要高度重视思辨思维培养的教学目标,精心设置课程,内容与方式,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轻松,自由,平等的上课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并勇敢提出自己的观点。邹绍艳,高秀雪(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认同度低,当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不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综述以上关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关注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文章占了主要部分,而且比较系统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研究比例比较少,研究内容也比较分散与零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高等教育的每个环节都是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为什么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没有系统化,可借鉴性强的研究成果?这值得大家思考。

三、思辨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对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深化,但是由于大学英语的覆盖面广,学生多,改革的步伐肯定会出现不一致,走得快的学校如一些985和211工程学校以及一些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它们的改革力度和效果值得称赞。对于一些普通高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虽然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在力度和效果上却大打了折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依旧停留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课堂上,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黄源深先生曾两度谈论外语学生“思辨缺席”这一问题,现如今外语师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的难题依旧存在。不仅是2020年第3期外语学生,我国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都是不足的。较之外语专业学生,其它专业的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没有在他们的课程学习中得到很好的培养。文秋芳(2010;2014)就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思辨技能与思辨倾向其实都强于其它专业的文科生,甚至也强于理科生,只是这种技能和倾向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使之更强而已。这里讲到的文科生和理科生正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了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中任务艰巨,同时可作为的空间也大。基于以上对思辨能力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梳理,以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显性目标,得出深化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3.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强化思辨能力培养过程首先,分级小班教学——依托不同的教学内容去培养共同的思辨能力学生思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培养首先会受到语言因素的影响,语言的流利度以及学生对语言掌握的自信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表现。那如何使得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同时都能很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分级教学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经开展了十几年,在很多高校,分级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但在有些高校,效果却没那么理想。主要是因为在分级教学的实际实施当中没有做到真正的分级教学。许多学校分了A班,B班,C班,可是对各个层级的教学班的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测评内容与形式一模一样,没有差别,这样的分级教学是形式上的分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实施了真正意义的分级教学,首先语言这一关大家的水平线几乎是一致,能保证大家参与课堂的公平性。接着根据不同级别的教学班,采用的教材应该有所差别。对于语言技能稍好的A级班,内容难度可以适度提高,基于这样的内容,设置要求学生运用到归类,识别,比较,区分,阐释或是质疑,推论,论证等思辨技能的教学活动。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B、C班,可以选择一些语言简单,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话题,但在这些内容当中,同样设置要求学生运用到思辨能力各个技能的教学环节。也就是说,分级教学所依托的内容有所区别,但教学目标应该一致,这样才体现出对待学生的公平性。刘浩,孟亚茹,邱鹄(2016)在实证研究中发现思辨能力较高的学生在高层级问题的提问和理解与思辨能力较低的同学没有太大的差异,他们比较擅长中间层级的认知活动,在教学中应多提问中间层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分级教学只能依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分级,而不能依据学生思辨能力的层级来分级,鉴于刘浩等人的发现,我们可以放心在依托不同内容的基础上,多提问中间层级问题,保证不同思辨能力层级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得到思辨能力的训练。然而在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很好的精力去准备素材,设置课程环节并在授课过程当中很好的引导与评测,教师的多重角色与精力决定了教学班的规模不能太大。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以大班教学为主,少有40人以下的班级,在80或是100人的教学班当中让教师做到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技能的培养与很好的评测是一个太大的挑战。而且很多大学英语教师都会上多个教学班,这样要做到过程性评估是不可能的。要做到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当中很好的实践,这需要包括各二级学院以及学校领导的努力,最大限度的把教学班规模缩小以保证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二,基于思辨能力的层级结构,依托教学内容,把教学任务具体化。根据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清晰的分析之后,任课教师依托课本教学内容以及思辨能力的层级结构,在每一个单元授课时,清晰的在教学目标中列出该单元的思辨能力培养目标,并依据设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教学环节以及教学问题,在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找出理据,分享观点,培养自信等等思辨技能与思辨倾向。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引导,观察和评测与行为记录。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达到思辨能力逐渐的提升。课后,任课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对自己课堂的行为进行自我评测,看是否达到了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这使得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再次显性化,有利于学生和老师的自我反思。其三,实施翻转课堂,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给思辨一个充分的空间。翻转课堂将学习过程当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颠倒过来,教学流程的逆序创新带来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变化。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PPT等资源,使用教学平台听看学,学习教学课件,学习慕课等方式对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进行学习与反复的巩固,这一过程的逆化给一些英语基本功较弱的大外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先吸收低层次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到了课堂上,基于课前知识的学习,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能够培养学生高层级思辨能力的问题,话题和活动。组织学生提问,质疑,小组讨论,呈现观点,辩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把课前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加深理解。这种学习过程逆转,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兴趣,让其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2借鉴现有思辨能力量具,监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状况文秋芳及其团队(2010)主要致力于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本土化构建以及信效度检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外语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其它文科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不管是在思辨技能还是思辨倾向上,外语专业学生都强于其它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科学生。作为这一系列的大规模实证研究结果,文秋芳等人于2012年出版了《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一书,该书系统的将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先导研究以及两次正式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探究了外语专业学生在思辨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其研究规模大、内容广,研究方法规范、多元,研究成果具有初创性,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缺。其课题组构建的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经过实证研究证明具备很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供各高校外语教师检查自己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思辨倾向的现状,做到更好的了解学生以便更好的将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实施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在大学生入学之时,学校可以借鉴哈佛、剑桥等名校的入学测试模式,借助文秋芳等研究思辨能力量具标准,以学校官方的身份组织学生参加思辨能力技能测试并对成绩进行记录,收录数据库并分发给对应的大学英语任课教师,使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思辨技能与思辨倾向有个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这些数据也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思辨能力思辨倾向有个清楚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有意识的积极的配合并参与到教师针对思辨能力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教学活动,使培养思辨能力目标显性化。同时,这个让学生和老师掌握学生思辨能力的测试应该贯穿在思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都说以考促学,建立思辨能力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思辨能力培养成效的有利措施。在思辨能力的培养中,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思辨能力是可以习得的,但却不是一蹴而就的。思辨能力评价体系应该是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每个学期的终结性评价其实又是大学两年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过程性评价,保证评价数据的连续性,培养才更具针对性。

四、结语

思辨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思辨能力;传统教育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目标之一。我国高校学生在思辨能力表现并不理想。导致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教学中不重视思辨能力培养等。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大学课程,但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更重视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导致学生缺乏思辨能力。相关研究发现,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很少主动发言,也不会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疑问,对于老师布置的翻译作业多依靠翻译软件完成,套用网络模板。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思辨能力,因此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现状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针对学生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展开分析。

1.1传统教育方式对思辨能力现状的影响分析

我国的高考制度为应试制度,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由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学生从入学初就形成一种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忘记了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交流与沟通。在大学英语学习中,部分英语老师和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将机械记忆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方式,以应付大学中各种考试,忽略了对学校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英语写作教学中,当学生遇到需要讨论的话题时,不知从哪里入手,找不到切入点。在英语教师布置写作任务时,学生不能独立思考,不知如何下笔,没办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大学生本应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但是在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学生思辨能力却如受到限制一样,不仅难以提升,也难以发挥。

1.2大学生的认知对思辨能力现状的影响分析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受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自身学习方法的影响,当遇到问题时,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问题表面,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直接导致学生无法独立思考问题,没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理解为学生认知不够导致思辨能力难以提升。

1.3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对思辨能力现状的影响分析

在英语学习中大学生缺乏思辨能力,教育部门和相关工作者负有一定责任。目前的英语课程设置中,很少设有专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课程。思辨能力本可通过专业的引导与教学培养形成,但因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学生无法通过后天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在英语写作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思维的锻炼与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思辨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在英语课程设置中,写作教学的课时并不多,而且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导致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被忽视。在实际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很多教师也未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全部用在写作课堂,让学生通过背诵经典语句和优美文章来提高写作能力,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用词中更加华丽,但却扼杀了学生的思辨思维与能力的养成,由此导致学生思辨能力难以在写作学习中培养(黄河等,2019)。

2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途径

2.1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比重

英语写作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不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学校应该提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在实际的教学进行实践,彻底改变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学校的英语课程教研组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写作教材,将思辨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对于英语写作课程,学校在制定英语课程计划时,要将写作教学单独拎出来,增加写作教学课时,给教师留出充足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和教师都认识到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并对学生做出引导,启发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2改变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关注点是英语写作教学的结果,比如书信、发言稿等。英语教师关心的是写作结果的语法准确性、是否与主题相关。英语教学以模仿为主,根据教师给出的句子示例,学生将句子进行扩展或复制。在这种写作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写作结果的语言正确性,而不是文章的思想和逻辑。学生关注的是写作成绩,而非写作过程(金晓宏,2018)。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传统的学校英语写作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因此,写作教学应将关注点从英语写作的结果转向英语写作的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实时反思,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用于写作准备和写作修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图书馆查阅与教师布置的写作题目相关的资料,精心整理,参考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利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图1)。线下(写作课堂)线上(网络)图1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此外,英语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应多让学生参加“Brainstorm”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多思考,锻炼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教学方案设计如表1所示。如表1所示,在英语写作课堂上,通过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培养思辨能力的机会。鼓励同学在完成作业后,进行互相评阅,在分析其他同学作业的同时,也是锻炼自己思辨能力的机会。在互相评阅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面对面、自如地交流彼此的观点,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如果有优秀文章,可以将优秀文章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在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同时,学习别人的写作思维。在英语教师对学生写作任务的评阅中,教师不应该只是给出学生的写作成绩,而是应该在关注学生作文的语言质量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思想和写作逻辑给予充分关注,并且要给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评语(焦扬,2018)。

2.3加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目前虽然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仍由英语教师主导,所以英语教师还是占主导地位。要想在实际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是关键因素。以前培养的英语教师虽然英语技能水平较高,但思辨能力不足,教学中问题不断。在启发学生的过程中,英语教师的视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学内容也和教师的视野有关系(韩威,2020)。因此,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要主动了解思辨能力,掌握思辨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针对培养思辨能力阅读大量的资料,进而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提高自身思辨能力之后,利用自己足够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开阔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并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王托兄,2020)。

2.4转变英语考试写作命题的方式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学校和学生十分关注的英语考试重点,英语写作教学也受到影响,导致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受到考试命题的限制,所教授的写作内容多数与英语考试命题相关,学生不能自由发挥。学生在考试压力下,缺乏独立思考,而是热衷于学习所谓的为应付考试而形成的英语写作模板和技巧,进而导致思辨能力难以提升。这也使得大多数学生的英语作文毫无新意。因此,要改进学校英语考试的命题方式,使其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写作题目必须能够为学生发挥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机会(郑欢,2021)。

3结语

在学校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通过改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相关的影响因素,逐步改变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现状,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以更高的层次对学生开展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要跨越学科界限,充分利用教师已有知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威.翻转课堂语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新思考———评《高校英语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2.

[2]黄河,林芸.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2):92-97.

[3]焦扬.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20(3):48-49.

[4]金晓宏.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路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2):134-139.

[5]王托兄.基于过程教学法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以《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0,41(11):43-46+53.

思辨范文篇8

1思辨性阅读内涵与概念介绍

思辨性阅读概念可以从“思辨性”这个词本身入手,我们可以把思辨性阅读指的是具有思辨性质的阅读,也就是说阅读的性质具有思维辩证性,阅读指的是教育对象在阅读书籍或文本之后产生的心理认知,并且对内容会产生一定的吸收效应,内化于心理的运作过程。阅读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必经途径和手段,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确保学生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之上,有些学者认为思辨型阅读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批判的态度阅读文章,并且对文章展开理性分析,但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思辨性阅读却不仅仅局限于对文章的批判态度,否则会缩小思辨性阅读的外延和范围。因此我们可以把思辨性阅读作出如下解释:指的是教学对象根据自身对文本的疑惑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文章进行独立解读和自我评价,通过阅读完成一系列的体验人生,感悟人生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能够站在自我的角度对阅读文本形成逻辑清晰条理清楚的观点,并且能够理性地展开自我反思和评价。

2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特征

第一个方面是反思性特征,指的是读者对阅读文本展开阅读之后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深度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监控和反省自己在阅读全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反思性思维。反思性思维是一种优越的思维形式,对问题进行不断重复并思考,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利用反思性思维不断运转,通过反思发现文本的问题和情节的矛盾,再通过继续反思推动矛盾的深入,让自己的思维问题一步步得到解决,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及时总结阅读文本的科学方法,学会转变固有的阅读框架和模式。第二个方面是延伸性特征。延伸性特征指的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会利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对问题转换思考角度,适当的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和相关的知识点相互联系,进行对比和分析,并且在阅读中不断的审视和创造问题,形成自己的感悟与思辨,最终对文本阅读做出自己独特的定义和理解。延伸性一方面指的是思辨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另外一方面也指的是读者阅读的思维方式拓展。从特定的阅读角度,读者能够产生更加深刻的见解,体现思辨性阅读独特的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利用思辨性阅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则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文本,尤其是一些经典名著的选段最适合当做思辨性阅读材料,学生能够对作品当中的人物形象展开全面把握,就自己的需要进行思维补充。第三个方面是学术性特征,学术性特征指的是基于某一个学科问题展开科学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的见解,发现文本阅读中更有价值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做出全新的学术定义。在高中语文教学思辨性阅读中,学生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和系统化的思考,也可以对文章中的某一看法和意见展开研究,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提炼,通过思辨阅读培养学生基础的学术思维能力,此外在阅读文本的理解过程中去寻找新的落脚点与切入口,通过阅读尽可能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观点和理解方式。

3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意义和价值

3.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利用思辨性阅读教学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化特点,首先思辨性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理性分析,展开独特的体验,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阅读文本的路径进行启发和开拓,并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反思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之所在,并通过反思性思维逐级深入,从而实现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拓展;其次通过思辨性阅读能够全面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尤其是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对文本问题展开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是自己思维不断发展的历程。发展思维能够促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当前阅读能力和水平。思辨性阅读可以有效纠正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尊重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体现出新课改后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保障,通过思辨性阅读,学生能够辩证理性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里领悟文章中心思想,挖掘主题背后的含义,促进自身多方面能力全面发展。

3.2创新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

思辨性阅读的拓展能够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展开创新,首先通过思辨性阅读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和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展开深层次的剖析,产生和传统的理解方式不一样的观点,从经典作品中也能解读出全新的内涵。开展思辨性阅读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天马行空的开阔思维,对文章内容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证分析,此种模式的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挖掘文字背后所隐藏的问题,通过透彻而理性的理解,更加关注作者通过文章想要传达出的感情;其次思辨性阅读教学不刻意关注对学生的阅读技能传授,也不仅仅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到怎样的知识,它更看重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和思考过程,这和当前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不谋而合,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上的创新。

4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4.1加强对有关问题的设置,引人思考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之下,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以追逐高分为最终的目的,相关教学内容的设置难免会变得过于形式化,通过短期的题海战术和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虽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长此以往也会激发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降低对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塑造和长远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对此进行一些积极的转变,虽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应试教育大环境,却可以转变阅读方式,把传统的任务型阅读转变为提问式阅读,通过问题的回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吸引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根据文本内容,教师要合理的筛选出文章的关键点和中心点。在问题具体设置时,首先要让学生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框架,可以给出一些初级的提示,引导学生继续推进,展开思考。在问题设置时一定要由浅入深,深入浅出,不要一下子加深难度,要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给予学生缓慢适应的过程。除此之外问题的设置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不同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正常的现象,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优势和长处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尽自己所能给出对问题的看法,积极参与到阅读课堂中,提高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2增加课外阅读数量

在高中阶段学生普遍处在青春发育期,学习意识较强,学习能力也不错,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渠道提高知识水平,开阔眼界,打造纯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但如果单纯依靠语文课本的素材却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无法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补充文本素材,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课外书目,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实现思辨性阅读的目的,也就是自主思考。通过自己的独立判断,有选择性的对书目和文本内容进行筛选,这样才能为阅读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保障,增加课外阅读数量,能够突破传统语文教材篇幅的局限性,为学生补充更加有意思、有意义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开拓眼界。比如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可以阅读四大名著,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发展,以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为例,虽然语文课本上也有这一篇课文,但是通过删减已经变得不完整,学生通过阅读名著能够更好的感知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当学生开始课外阅读之后,教师尽可能的不要给予过多的干扰,为学生充分的流出自我阅读和自我思考的空间,在学生阅读之后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根据自己的眼光和理解去重新审视整个故事,在学生问题回答完毕之后,教师也要总结学生的发言,为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该篇阅读文本的看法。林黛玉进贾府并非一个简单的外孙女和外祖母相认的故事,其更反映的是一种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通过思辨性阅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都能够得到大大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要为学生给出课外阅读书目的建议,让学生谨慎选择阅读文本,避免学生选择不当受到不良文字的误导和影响,通过思辨性阅读完成内容的自我消化,合理选择阅读内容,把阅读知识碎片完全内化。思辨性阅读指导之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阅读观点,提高阅读水平和语言组织能力,各方面得到综合发展。

4.3综合使用多种阅读方法

在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提高阅读效率。第一个方面要大概浏览全文,进行快速阅读,对文章内容展开大致的了解,梳理情节脉络,或者可以带着课后问题去阅读,找到阅读方向,同时要加强对小标题和数字的敏感程度,理清人物逻辑关系,并掌握文章要表达的情感重点;第二个方面学生可以展开对比性阅读。对比性阅读指的是对文章中存在的逻辑关系展开对比,了解问题的源头,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找出文章重点,不要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第三个方面要对重点部分展开深入阅读,在快速阅读和对比阅读的前提之上,学生想必已经筛选出该篇文章的重点段落,这个时候在阅读时要熟读精读,用笔标记出重点字词句。一般来说,在思辨性阅读中,可以把不同的阅读方法组合在一起共同使用,加强对文章含义的推敲和反复研究,全面提高学生逻辑性思考能力。当然除了以上三种阅读方式之外,阅读的手段多种多样,学生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为自己驾驭即可。

4.4打造良好阅读环境,促进思辨水准提高

在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打造和谐的阅读范围,思辨性阅读教学要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束缚,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展开思考。思辨能力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特征,也具有较为广阔的覆盖面积,可以容纳学生多元化的思想,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这都是可接受的正常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不要用一刀切的答案规范学生的阅读解答,否则会造成思维固化。例如在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言文时,按照传统的阅读观点,蔺相如是一个大气沉稳,拥有智慧的政治家外交家,廉颇则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的武将,然而思辨性阅读则要求学生能够突破传统僵化思维的束缚,给出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其中蔺相如虽然聪明,但在他的身上也少不了赌徒特质,如果说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又怎么会拿自己国家的生死存亡去赴渑池之会?在这一质疑性和反叛性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也要顺势而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对经典人物蔺相如聪明睿智的形象提出质疑。这样一来在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思辨性阅读的功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哪怕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可以大胆叙述出来,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答案标准、思维僵化的弊端。

5结语

思辨范文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要改变这一现状,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水平。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

思辨能力又被叫做批判性思维,作为一项核心内容被列入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中。要具备创新能力,首先便需要具备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推动未来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我国关注思辨能力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最先被熟知的概念便是“思辨缺席”。“思辨缺席”是指一个人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事物等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其辩论时无理可依,在论述时无例可举,在对他人进行质疑时无问可提,在写作时难以下笔等等。思维的缺席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说理和辩驳能力以及创造性和综合运用分析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师理念。教师在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居于中心地位,这一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调动,也难以很好地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大部分英语教师认为英语这一学科只是一门语言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这样的理念是不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必须转变教师的理念,让教师主动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创新、思考和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新奇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加入到讨论中,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英语教师还应明确英语这一门外国语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有着极大优势的,东西方文化和文明是存在巨大差异的,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一样的文化和文明,进而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以及用不同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二)优化教材。优化教材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教材内容的时代性、趣味性和体验性是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必须确保的,教材要立足于生活实际,才能使得学生感受到亲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感知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其对事物理解和掌握效率自然会提高,创作的灵感也会随之涌来。大学英语教师应有现代意识,合理调整教学的内容,主动承担起编写适应时展的大学英语教材的责任,进而保证英语教材能够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大学英语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应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和合作。engage,study和activate是基于有效课堂教学的三个元素。Engage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讨论和分享趣闻乐事,或是通过音乐、有意思的图片等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study即组织语言学习活动,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操练、写作效果赏析、口语片段分析等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深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activate即促使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辩论和讨论等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将演讲、讨论或辩论的题目在课前传达给学生,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在准备演讲、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写作能力。在课堂展示的时候,学生的参与意识大都异常强烈,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好的演讲视频或文本向学生进行推荐和分享,让学生对其进行赏析,找出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在分析评价这一过程中掌握英语的演讲技巧,提高自身的英语演讲能力和英语思辨能力。在阅读理解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所学习的课文以自身的思路和语言来进行诠释,通过这一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写作方面,教师应将思辨融入写作课,重视逻辑推理,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以及运用语言构建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有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持续努力,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得学生能够独立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更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蔡婧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思辨范文篇10

所谓的思辨能力,又称批判性思维,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实践方面与精神层面。其中,实践方面: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思辨能力主要可以包括思辨方式以及思辨技能。而精神层面:从精神的角度分析,思辨能力可以是思辨者的人格以及自身的态度。通常情况下,思辨的本质就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是个体对思考对象意义价值的一种客观评判。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培养,会让学生在英语表达以及创新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1]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使得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期间,经常将精力放在考试要求上,教师加大对学生记忆的力度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应付考试,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过于明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实际需要,只是一味地对英语知识进行灌输,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互动和交流,致使英语教学课堂过于沉闷、枯燥等,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不但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2]通常情况下,学生如果缺乏思辨能力,那么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候,其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对所遇到的问题不能进行合理分析,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二)缺乏对思辨能力的认识。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使得各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加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和干扰,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意识到思辨能力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大大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制约了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由于英语学科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现阶段,很多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为了要留学、考研等,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将重点放在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存在了很多问题,制约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3](三)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各大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经过调查显示,其在英语方面就显色更为薄弱,从而使得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影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由于英语学科不是母语,因此使得很多学生会产生一种抵触以及畏惧的感觉,甚至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够自信,常常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久而久之,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就会越来越被动,最终导致英语水平一直无法提升,其思维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在遇到问题时,也无法主动的进行思考和探究,不仅制约了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4](四)英语教学表面化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干扰,使得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无法适用于当前的英语教学,再加上一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够,不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致使英语学习过程过于表面化,不能进行深入的探究,当学生的遇到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不能探寻合理的对策对问题进行解决,严重的还会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思维方式混乱,经常按部就班,照搬全抄,最终导致英语思辨能力模式构建存在了一些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讨

(一)提升学生以及教师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在实际的教学期间,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保证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期间,教师应该不断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意识,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应该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可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确保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学校也应该明确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发展过程中,定期组织活动进行培训,保证教师形成一套系统的思辨知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5](二)应用先进的手段。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主动迎合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并且,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特点,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同时,在进行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期间,教师还应该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保证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实际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期间,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答环节,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养成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结语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英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在各大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以及创新能力,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升有着很大作用。对此,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该应用合理方式,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继菊,王淑雯,吕旭英.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时代教育,2015(9):7.

[2]孙璐.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11):104

.[3]黄思荧.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72-74.

[4]魏涛.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校园英语,2016(1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