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监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2:19:05

舒适监护

舒适监护范文篇1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1月住院腹部肿瘤患者76例,无化疗禁忌症,拟行化疗、介入或行手术患者。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35~68岁。病例种类胃癌26例、结直肠癌15例、宫颈癌21例、卵巢14例。均行手术治疗。

1.2方法

将以上7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8例,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2舒适护理

2.1入院舒适护理

2.1.1入院接待。患者入院到科室,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住院须知,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护士长。及时安排床位,铺好床铺,带病人至病房,介绍与同病房病友相识,尽快使患者熟悉环境,消除患者孤独、恐惧、无助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及时与患者以及家属沟通,全面了解评估每位患者对疾病、治疗方式的认识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舒适护理计划。

2.1.2心理疏导肿瘤患者由于癌症产生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悲观情绪,责任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肿瘤知识,认识“肿瘤并非意味着不治之症”,组织同类同期肿瘤患者进行经验交流、相互安慰鼓励,帮助患者解除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各种临床检查、手术、药物化疗及介入等治疗。争取家属、社会对患者的关心和理解,鼓励亲属多探视,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经济状况以及疾病预后。尊重有宗教信仰患者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在不影响病友及周围环境的前提下,允许他们与亲人、教友一起以祈祷、诵经等形式来获得心灵寄托,满足其内心的需求[2]。

2.1.3术前指导对预术患者针对性地解释手术目的、重要性和麻醉方法等,以消除对手术的各种疑虑及恐惧,术前晚适当给予镇静药,保证睡眠。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可预先告知患者术后有关注意事项,如各种管道的留置用途,指导患者练习有效咳嗽、床上大小便,介绍有效镇痛方法,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2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

2.2.1确保化疗方案实施根据化疗方案和治疗周期,在尊重患者个人意愿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血管,推荐患者使用PICC和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保证长期、有效的静脉给药通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组织损伤带给患者的不适。加强置管后护理,预防感染、堵管、栓塞等并发症,严防药液外渗。预防因骨髓抑制引起的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协助患者搞好个人卫生,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倾向,加强口腔护理和会阴部护理。对胃肠道毒副反应,造血系统毒副反应,心脏毒副反应,肾脏毒性反应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进行相应的舒适护理,可以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2.2术前营养的补充肿瘤患者肠营养支持十分重要,合理膳食营养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手术及化疗的耐受性,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告知患者加强营养的目的是促进机体恢复的关键,建议家属为其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可口的饮食,少食多餐,鼓励但不强迫患者进食,防止便秘和泌尿系感染,为手术或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2.3手术后期舒适护理

2.3.1术后严密监测勤巡视、严密观察腹部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量满足之。术后体位舒适能减少病人不适感并预防并发症发生。生命体征平稳后,应采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引流管通畅,尽早下床活动。介入化疗术后患者须卧床24h,穿刺部位加压包扎12h~24h,多饮水,以利药物毒性尽快排泄,保护肾脏。

2.3.2留置管道护理术后留置的各种管道,如鼻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等让病人感觉不舒适,甚至痛苦[1]。术后采取利于引流的体位,管道要妥善固定、起坐和翻身时留置导管与身体同步,防止管道牵拉、扭曲、刺激伤口,加重疼痛及病情。

3结果

舒适护理能减轻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治疗并发症。观察组患者选择非常满意的20例,占52.6%(20/38),满意的16例,占42.1%(16/38),一般的2例,占5.3%(2/38)。而对照组患者选择非常满意的10例,占26.3%(10/38),满意的12例,占31.6%(12/38),一般的16例,占42.1%(16/3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舒适监护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XX内科住院治疗同意参加试验的90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52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6.5岁,病程2~26个月,平均病程13.6个月。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4例,初中及以下56例,所有患者沟通交流均无障碍。我们按照入院顺序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舒适护理方式;对照组40例,给予一般护理措施。选取的两组患者在一般指标比较上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分组干预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的护理按照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由责任护士利用接触患者的治疗机会进行一般临床护理和适当的健康教育,根据情况适时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一般过程和注意事项。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从患者入院开始,由责任护士取得患者同意后,患者、其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共同计划制定护理计划,舒适护理措施包括:

(1)术前访视:如需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进行术前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病变部位、所需时间、手术方式、既往史等等,用亲切的语言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环境介绍,针对不同的病例讲解成功的实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满足他们的心理舒适需求,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给住院患者营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之间,相对湿度为50%-60%之间,尽量不要有喧闹声。如果有条件可安装自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3)体位护理:在摆放体位前,对需手术的患者准备好维持手术体位所需要的各种器械,两上肢不宜过度外展,以避免损伤患者的臂丛神经[2]。

(4)术中护理:给予患者麻醉时,帮助患者维持体位不动。护理人员应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手术中出现的问题,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要稳定解决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护理问题,以免引起患者猜疑,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5)术后护理:手术结束时,用温生理盐水拭去患者皮肤残留的消毒液和血迹,并帮助患者尽快麻醉苏醒,告知家属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以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1.3评价指标

本研究选取的评价指标包括疾病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①通过发放我们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回答在85分以上的患者为护理效果达标,了解患者掌握疾病相关技能的达标率;②通过计算复查率和服药的准确率来了解患者的遵医行为;③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我们采用无记名填表调查问卷,患者满意度在90%以上的为合格。

1.4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统计录入和总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研究数据分类资料和计量资料分析分别采用卡方(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随访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均有效消除了患者的焦虑心理,术后病人舒适度增加。对两组患者出院前我们分别发放调查表进行满意度测评,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组别例数满意不满意满意率(%)观察组5041982.0对照组40271367.5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χ2=8.126,P<0.01。

2.2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从表2和表3看出,在干预前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护理干预后两组服药依从性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适监护范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入选标准: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无认知障碍、无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均为门诊收治,无急诊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3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在60~79岁之间,平均(72.37±6.22)岁;疾病类型:呼吸道疾病16例,消化系统疾病14例,循环系统疾病11例,皮肤疾病9例,内分泌疾病3例。实验组患者53例,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62~83岁,平均(72.84±6.37)岁;疾病类型:呼吸道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15例,循环系统疾病12例,皮肤疾病8例,内分泌疾病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士按照输液常规,遵医嘱为其给予药物输注,输液期间定期巡视,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护士在输液前,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并耐心地讲解药物使用的效果及注意事项,以消除老年人的顾虑,并降低其紧张焦虑状态。为患者最好环境准备,给予老年人报刊等,使其在输液期间有事可做,避免老年人孤独无助而“胡思乱想”。保证病室环境适宜,空气清新。护士面带微笑,并画淡妆,保证衣帽整洁,给人以大方舒适的感受。此外,输液前还要检查患者的血管,以合理选择不同型号的针头。输液过程中,为患者给予合适的卧位,并对输液管进行妥善的固定,加强巡视,每次巡视时检查患者的输液是否流畅、询问老年人感受。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答。帮助老年患者更换体位,以减轻其疲劳感。在冬季可以为患者提供热水袋等,放在输液侧手下,让患者感受到舒适,并可以适当按摩肢体。输液完毕后,护士将无菌棉球轻轻盖在患者的穿刺点上方,不给予任何压力,并迅速地将针头拔除,随后立即按压住穿刺点[3],(按压时间约4min[4],至不出血为止,以避免老年人因自己按压位置不当、时间不足穿剌点出血而产生恐惧心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舒适度、焦虑状态及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在0~10分中选择一个数字表示自己输液期间的舒适感受,10分为非常舒适,0分为非常不舒适。在0~10分中选择一个数字表示自己的焦虑状态,10分为非常焦虑,0分为无焦虑。满意度在满意与不满意两项中选择一项。

1.4统计学方法

将我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ɑ=0.05。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适度及焦虑状态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满意度比较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干预,患者的舒适度更高,其焦虑状态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舒适监护范文篇4

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它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

患者不仅身体上处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很大的刺激。ICU的特殊环境和管理制度及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导致患者心理上出现很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将笔者观察的218例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对象为2008年7月年10月手术后入住河南省肿瘤医院ICU的大于岁小于82岁的患者,平均年龄51岁,入住时间大于24h且无精神障碍。本组患者218例,男例,占61%;女84例,占39%。

1.2研究方法设计自制表格218份,内容为:影响患者术后心理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包括您怎么看待自己的疾病、您手术醒来护士和您怎么交流、您对我院ICU的环境怎么看、切口疼痛、气管插管刺激、留置尿管的刺激、卧位不适和噪音影响以及其他因素。在术后第一天晨对每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选择影响因素可单选也可多选。发放问卷份,收回218份,经过汇总,其中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176例(80.7%),缺乏有效沟通158例环境陌生120例(55.0%),刀口疼痛例(59.6%),气管插管的刺激90例尿管的刺激110例(50.5%),卧位不适例(32.1%),报警噪音刺激92例(42.2%),身体暴露70例(32.1%)。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患者缺乏足够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护士对患者是否进行过有效沟通是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患者对环境的陌生以及尿管的刺激也是影响自身的重要原因,对于患者的各种不适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重视。

二、护理措施

2.1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后清醒的患者要向患者说“手术很成功,你现在在一切生命体征很平稳,大手术后的患者都要在观察,你没有什么问题的,请您放心。”特别是对我们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本身的疾病就让患者及其家属非常绝望,所以我们一定要给患者重获信心,坚定战胜疾病的勇气。

2.2加强ICU的护患交流介绍ICU的环境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手势、口形、表情、语言表达切忌只注意监护仪器而忽视患者的感受。进行各种操作前,均向患者事先解释,以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对不能进行语言表述的患者,如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用手或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及时给予解释,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介绍ICU病房的环境以便患者快速融入环境,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疾病痛苦。

2.3气管插管刺激全麻术后麻醉未清醒患者带气管插管入ICU后,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气管导管内吸氧。由于导管对咽喉壁的局部刺激和压迫,吞咽和咳嗽时的异物感,以及吸痰时吸痰管插入过深,操作时动作粗暴,致使患者难以耐受而躁动不安。气管插管本身可抑制吞咽活动,削弱了食管对反流胃内容物的清除功能而易使反流的胃内容物吸入胃内。机械通气对胃肠道也有影响,也可能造成反流和误吸,引起患者不适。为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不适,我们应对术后意识清楚肌力恢复,自主呼吸规则的患者及早拔管;对不能拔管、意识清醒患者,加强沟通,解释保留插管的原因和重要性,嘱患者放松,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对意识不清者,应合理使用镇静剂,并给予合适的肢体约束,防止意外拔管。自气导管内吸痰时动作宜轻柔,插入不可过深,以免刺激气管黏膜引起不适。

2.4留置尿管刺激尿管刺激是术后患者疼痛及不适的主要原因之一。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交感神经纤维传递疼痛、触觉及温觉。因此患者留置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痛等不适感。麻醉清醒后患者常诉尿意,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告知患者尿意为尿管刺激所致,尿液已由管道排在袋内请患者放松,待可以自解小便时即可拔出。

2.5切口疼痛术后未清醒或未完全清醒的患者使用大剂量的纳络酮拮抗阿片类药物,使体内的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完全消失,从而造成切口疼痛。全麻苏醒后随着镇痛药物的作用逐渐消失,患者常感到切口疼痛,而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使机体应激性增高、代谢增加、氧耗量增加,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这时应向患者解释,减轻焦虑,并报告医师应用镇痛药或者使用镇痛泵减轻患者的痛苦。

2.6卧位及噪音ICU的每张床都铺有可充气式床垫,由于某些故障或使用不当,充气后床垫凹凸不平或充气过硬,患者从未睡过此种床垫,觉得很不舒适,影响睡眠。我们应及时询问患者卧位是否舒适,根据情况调节气垫床充气软硬程度。及时协助患者变换卧位,采取舒适合理的卧位。控制病房噪声,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为降低噪声工作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讲话轻、开关门轻。监护仪的报警声应尽量调低。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注意保护周围患者。规定家属探视时间,并做好宣教,以共同保持病室安静。公务员之家

2.7减少患者身体暴露入ICU患者大都全身裸露,而且由于工作原因,护士可能注意监护和治疗较多,忽视了患者本身的存在,损伤了患者的自尊。所以在做任何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要尊重患者,必要时应用屏风遮挡或让其穿上病服。同时,做好晨、晚间护理(如为患者温水擦浴或清洗手脚、按摩经常受压部位皮肤及各种基础护理,这样不仅可给予患者爱抚和安慰,还可增进护患感情。

在ICU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护士所接触的不仅是先进的重症监护设备和患者的疾病,更应该看到患者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所以我们应该多与患者沟通,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使患者在一个家庭式的氛围中好好养病,树立战胜一切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和临床应对能力,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鼓励护士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班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景晓敏1ICU患者情绪障碍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2005,2(10):29

2梅莉1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A):75

舒适监护范文篇5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6-75岁,其中贲门癌12例,食道癌8例,脑膜瘤5例颅骨修补术8例,直肠癌3例。

2睡眠障碍的表现

按临床表现分三种①入睡困难,表现为卧床久久不能入睡,甚至出现异常心理反应,胡言乱语,有时伴定向力障碍②昼夜睡眠倒置:夜间难以入睡,而近黎明时渐渐入睡。白天昏昏欲睡,反应迟钝③睡眠中断:难以保持睡眠的持续性,夜间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

3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

3.1患者躯体不适,伤口疼痛及管道的约束:患者因切口疼痛、腹胀以及新带管道约束而痛苦不堪,从而影响睡眠。另外监护仪及治疗设备使患者产生一种束缚感,不敢活动而产生紧张和压力,躯体活动受限、不能采取舒适卧位从而产生睡眠障碍。

3.2精神因素:患者担心预后,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不少人不知道病情和治疗方法对手术存有疑虑缺乏信息传递而深感不安甚至抑郁。经济的困扰、家庭的矛盾以及看到邻床的抢救及死亡。各种担忧随之而来,使患者产生睡眠障碍。

3.3噪音:噪音可刺激交感神经,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疼痛加剧和影响睡眠。噪音来源主要有监护仪报警声、电话铃声、医护人员说话声。

开关门声、脚步声、操作声、探视人员说话声、患者紧急抢救和呻吟声,这些过多刺激均可引起睡眠障碍。

3.4医护人员因素:频繁护理和治疗的干扰可影响患者的睡眠。曾有一位贲门癌根治术后并发高血糖患者,遵医嘱每30分钟测血糖一次,每3小时雾化吸入一次,患者好不容易入睡又被打扰,以致出现严重睡眠障碍。

4睡眠障碍的护理

4.1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观察了解、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设法使患者表达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睡眠;术前一日帮助患者认识将要使用的医疗仪器讲解其应用目的,功能及可能出现的噪音,有利于术后减轻心理压力,减少睡眠障碍的产生;对病情稳定的患者睡前给予聆听一些曲调优美、舒缓的音乐有利于消除紧张焦虑,转移注意力,促进睡眠;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鼓励家属、亲友多亲近患者,给予心理安慰,有利于缓解心理压力,促进睡眠。

4.2做好晚间护理。根据病情协助患者洗漱、排便、热水洗脚、整理床铺、更衣、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必要时更换敷料,协助患者处于舒适卧位。

4.3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病房内调整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减少外界对各种感觉器官的不良刺激,尽量使环境家庭化,增加生活气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供柔软、平整、干净的床单位,高度适宜的枕头和薄厚适中的被褥并协助患者取舒适的睡眠姿势。夜间使用柔和壁灯,尽量使监护仪报警声、谈话声、走路等人为的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必要时提供耳塞、眼罩有效减轻噪音和光线刺激。

4.4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妥置管道,增进舒适。执行护理措施时尽量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患者入睡后尽量少打扰患者,尽量将治疗操作安排在90分左右,避免过频操作而引起睡眠中断,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尽量给予解释,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将噪音降至最低。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取得信任,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了解患者躯体不适的原因,避免管道过多和医疗仪器的使用让其被迫处于同一体位引起不适。尽可能给患者调整好良好的睡眠姿势,同时避免过频翻身而引起不适及影响睡眠。观察疼痛时间、部位、性质、程度,给予适当止痛护理措施,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从而减轻疼痛催进睡眠。当所有促进睡眠的方法无效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安眠药物,但必须掌握原则,用药时间越短越好。

舒适监护范文篇6

1.适用范围: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1.适用范围: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1.适用范围: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适用范围: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舒适监护范文篇7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监护类型可分为五种:单亲监护型、隔代监护型、上代监护型、同辈照看型和自我留守型。虽然我国《民法总则》还赋予了组织担任监护的职责,但实际上很少人处于这种机构的监护之下。

二、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人身保护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处于相对松懈的监管环境,教育和照料不够或未达到有效程度,导致他们对危险的判断认知水平较低,遭受意外伤害的可能性较大。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在班集体中可能处于边缘状态,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易遭受校园暴力。(二)发展问题。留守儿童能够接触的社会范围小,交流对象少,视野相对狭窄,判断事物的局限性较大,不利于其成长。监护人的照料主要体现在日常饮食等生活方面;在其他方面,家庭教育明显不足,缺少心理关爱和行为引导,使其易形成攀比、霸道等不良行为习惯,在面对不良信息时,缺乏自制力和辨别能力,影响成长和学业。(三)心理问题。父母关爱和教育保护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困惑时无人倾诉,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孤独感,致使多数留守儿童存在自卑心理。相较于非留守儿童,消极情绪和不良环境等因素对这一群体的影响更大,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

三、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监护功能的缺失。首先,留守儿童第一监护人缺位。在目前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城市生活成本高,且因户籍制度等方面壁垒,留守儿童父母不能把孩子带到身边照顾,其法定监护职责被虚化。(二)法律未明确规定监护责任标准。留守儿童父母较少会和受托人签订监护协议,且在多种监护类型中,也都没有清晰设定标准的条件限制、明确认定受托人监护资格。对监护过程中存在的权益也缺少相应法规的制约,常常出现监护职责虚化的现象。(三)机构监护的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机构设立明显不足,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资金保障和专业化的人员配备。因此留守儿童在其他监护缺失的情况下,这种机构监护也很难发挥补充监管的作用。

四、完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对策

(一)健全留守儿童监护法律法规。一方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监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健全留守儿童监护监管机制。既要明确受托人的监护资格与相应责任,形成制度约束,又要对不负责任的监护人进行法律制裁,促进留守儿童监护法制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明确规定监护质量标准体系,对于法律规定的监护人的监护质量不达标,民政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范和帮助,以实现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目的。(二)强化留守儿童家庭监护功能。一方面要充分为留守儿童父母履行监护职责提供保障。对存在的问题,要实行一系列改善措施,诸如务工人员就近为子女办理入学手续的便利条件、降低城市廉租房的申请门槛等,让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将子女带到身边。另一方面法律对受托人资格应明确规定,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血缘关系、身体素质、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因素均需纳入受托人监护资格限定的范围。(三)强化在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中的国家和社会责任。完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事关整个留守儿童群体乃至全社会,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制定、落实留守儿童监护政策和问责机制,同时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结合支持地方建立留守儿童监护机构,强化硬件设施建设,配备专业化监护队伍。其次地方政府要与时俱进,发掘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为当地青壮年提供就业机会,引导其就近就业,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再者,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增添专业心理老师,优化教师队伍,针对性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障碍,引导其行为正确发展。或成立寄宿制学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儿童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娱乐场所,还要培养其爱读书的好习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丰富内心世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鹿克新.宁阳县A村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J].农业教育研究,2016(1).

[2]王黛娜.留守儿童委托监护的现状反思与完善[J].湖南行政学院院报,2017(2).

[3]李玉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舒适监护范文篇8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celad.acutecholecystitis)是结石在胆囊内及其移位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结石性胆囊炎多是原发性胆囊炎。女性多见,50岁之前男女之比为1:3,50岁之后为1:1.5。

(一)术前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一般资料年龄、饮食习惯、营养状况等。

(2)既往史有无反酸、吸气、上腹饱胀及类似发作史。

2.生理状态

(1)局部疼痛部位、性质、有无压痛、反跳痛及放射痛;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包块等。

(2)全身有无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腹腔积液等症状;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情况。

(3)辅助检查胆管系统相关检查及血生化检查结果。

3.心理状态

(1)认知情况病人对疾病的进展、治疗及护理措施了解程度。

(2)心理承受能力病人对本次发病的心理反应,对手术过程、术后不适、预后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反应及程度。

4.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社会对病人的支持程度,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选择舒适的卧位,有腹膜炎体征者宜取半卧位。

2.进食可以促进胆囊收缩,加重胆绞痛,因此,急性期指导病人禁食,病情稳定后,宜食用低脂、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疼痛的护理

(1)观察腹痛部位及性质变化如出现寒战、高热或腹痛加重,波及全腹,应考虑病情加重,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2)诊断及治疗方案明确后,遵医嘱可给予镇痛剂,以减轻疼痛。

4.高热的护理

(1)高热病人遵医嘱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加强营养。

(2)及时更换潮湿被褥,增进病人舒适。

(3)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

5.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静脉补液及抗感染药,防止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6.评估病人对疾病及手术的心理反应,耐心解释发病原因、医护措施、手术目的、预后及注意事项,给予鼓励、安慰以取得配合。同情、关心病人,减轻焦虑及恐惧心理。

7.术前常规备皮、置胃管、药物皮试、配血等。

[护理评价]

1.病人对疼痛的处理是否满意,有无疼痛加剧或反复发作。

2.病人的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3.病人是否情绪稳定,是否护理合作。

(二)术后护理

[护理评估]

1.手术情况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中各器官系统情况、引流管放置情况。

2.生理情况全麻者是否清醒、是否躁动、心电监护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呼吸情况;伤口有无渗血,各引流管引流液量及性质的变化:出入量的情况。体位是否舒适。

3.心理与认知情况病人及家属对本次手术的满意程度,能否适应监护室环境,对手术后各种不适的心理承受程度,对手术后及康复出院后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记录。

(2)观察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腹腔引流管引流液性质及量的变化,如果短时间内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应立即通知医师,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4)观察病人面色、末梢循环情况,有无四肢发凉、出冷汗等休克症状。

(5)观察病人有无发热、腹痛等表现。

2.维持腹腔引流管效能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堵塞及脱落,每1~2小时挤压1次,避免逆行感染。

3.呼吸道管理

(1)全麻未清醒者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

(2)指导并协助有效咳痰及深呼吸。

(3)病情稳定后可取半卧位,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

(4)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行雾化吸入每日2次,吸入后协助拍背排痰。

4.及时评估病人舒适状况。协助取舒适卧位并定时翻身;向病人解释疼痛原因及应对方法,必要时,应用镇痛剂以减轻疼痛。

5.制定活动计划,预防并发症,最大程度地恢复自理能力。

(1)卧床期间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理需求。

(2)指导病人行床上功能锻炼,如足背伸曲运动,预防术后并发肌肉废用性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

(3)术后视病情指导并协助病人早期离床活动。

6.加强营养,促进康复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后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饮食。肝功能不良者给予适量蛋白饮食。公务员之家:

[护理评价]

1.疼痛是否缓解或能耐受。

2.病人排痰是否有效,肺部呼吸音是否清晰,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

3.病人是否自述舒适感增加。

4.病人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保证,自理能力是否逐渐提高。

5.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出血是否减少或停止。

舒适监护范文篇9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

近年来,临床产科中的剖宫产率在不断上升,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胎位异常、胎儿窘迫等分娩情况都需要选择剖宫产。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产科手术室部分剖宫产产妇进行舒适护理,探究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产科手术室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所有产妇均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无精神疾病和语言沟通的障碍,并且都具有配合本次研究的意愿和能力。按照产妇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平均年龄(29.45±3.79)岁;平均孕周(39.42±0.75)周。试验组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平均年龄(29.71±4.23)岁;平均孕周(39.63±0.28)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常规进行手术宣教,胎心监护,协助手术医师摆好体位,术后安全护送产妇回到病房等,试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手术前护理

①环境护理:加强产妇病室内的环境建设,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减少病室内不必要用品的摆放,病室内可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来调节产妇的精神状态。②心理护理: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多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产妇内心的想法,对于异常紧张,焦虑或抑郁的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答产妇对于剖宫产手术的疑问,向产妇介绍其剖宫产生产的安全性、优势以及麻醉方式等,提高产妇对于手术的信心。③术前准备:剖宫产手术需要在术前6~8h内禁食、禁水,术前需排空膀胱,术前常规进行备皮消毒,做好胎儿胎心监护,注意观察产妇宫缩情况等。

1.2.2手术中护理

①环境护理:保持手术室安静,光线温和明亮,温湿度适宜;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剖宫产手术器械准备充分,协助手术医生为产妇摆好麻醉体位。②心理护理:为最大限度避免产妇情绪波动,不宜将产妇过早的送到手术室。产妇在进入手术区可能会有一定的情绪波动,还会出现焦虑的现象,在焦虑的状态下,呼吸就会加速,同时全身肌肉有可能会处于紧张状态,影响麻醉工作的实施,此时,手术室工作人员或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产妇的鼓励和支持,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

1.2.3手术后护理

①环境护理:术后安全运送产妇回到病房,加强病房巡视,待产妇清醒后告知其手术结果以及婴儿的情况,加强病室环境的建设,减少病室内的闲杂人员,噪声等,保证产妇床单位干净整洁无污染,为产妇营造一个舒适的疗养环境。②疼痛护理:产妇在手术清醒后早期内会出现疼痛,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行自我调节,教会产妇如何放松肌肉。③有部分产妇在生产后会出现乳管不通畅、开乳困难等情况,专业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热敷和按摩乳房,促进乳管的疏通,同时应告知产妇如何进行如何挤奶以及正确的喂养方式。④告知产妇术后应早期下床活动,合理控制运动量,以促进身体恢复。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根据WHO提供的疼痛评价标准评价两组产妇术后2d的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疼痛发生率=(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总例数×100%;②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两组产妇术后抑郁情绪;③统计两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术后2d疼痛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产妇术后2d无痛8例,轻度疼痛24例,中度疼痛6例,重度疼痛2例,疼痛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产妇术后2d无痛1例,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7例,疼痛发生率为42.50%。试验组产妇术后2d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术后抑郁评分对比

试验组产妇术后抑郁评分为(41.27±3.75)分,低于对照组产妇的(52.47±5.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

试验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剖宫产手术不仅会对产妇造成一定创伤,还会导致产妇出现情绪障碍,有些产妇还会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在术前出现一些不适应症状,影响自身和胎儿。为提高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服务质量,临床中应该不断完善对剖宫产手术的护理。舒适护理是指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强调尽可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是一种极具人性化的护理模式[9,10]。对剖宫产产妇进行舒适护理,即在围术期加强病室、手术室环境的建设,持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术前协助产妇做好准备,术后加强其母乳喂养的指导等,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妇疼痛,改善其情绪,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取得产妇和家属较好的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术后2d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术后抑郁评分为(41.27±3.75)分,低于对照组产妇的(52.47±5.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缓解抑郁情绪,提高产妇术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临床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丹.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553-554.

[2]陈正英.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5(6):821-822.

[3]秦梅.舒适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270-271.

[4]王立霞,张立艳,刘静.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当代医学,2017,23(14):180-181.

[5]王娟,张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1):105-106.

[6]周丽萍.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1):1722-1723.

[7]马登兰,马桃花.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医学信息,2013(16):391.

[8]李圆,肖蕾,鄢丽.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评析.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0):190.

[9]林丽.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医学信息,2014(13):238-239.

舒适监护范文篇10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患者情绪;满意度手术

操作通常会造成患者心理上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感,可能导致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对手术安全产生影响[1]。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120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在14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52.4±6.9)岁;观察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在17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4.1±7.3)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仅针对手术进行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病房护理

需为手术患者提供一个优良且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需定期通风,保证空气流通,降低经空气传播病原菌概率,强化空气质量。确保病房内温湿度适宜,保持清洁与干燥。定期对病房物品与地面予以药物消毒或者紫外线消毒,确保病房环境处于清洁状态。病房清洁是保障患者在住院期间降低感染率的关键,清洁的病房不仅需要保障空气清洁、病床清洁、地面清洁,还应注意重症监护室中的设备仪器,以及患者使用的生活物品的清洁性,如医院提供的热水瓶等。除此之外,开窗通风应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条件下进行,若空气中颗粒物较多甚至存在雾霾现象应避免开窗,以免空气中的尘埃及颗粒物影响患者呼吸道。

1.2.2心理护理

在聊天过程中抓住患者薄弱环节,使其从精神层面被说服,唤起求生欲望,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手术过程中需对监测整个过程与在穿刺时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予以详细介绍,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全面且细致地认识到整个监测流程,对其不良情绪予以有效缓解[2]。与此同时,还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在监测过程中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护理过程顺利实施。若患者意识不清或者心情烦躁,则需进行适当约束,避免在监测过程中对中心静脉压导管予以牵拉或误拔[3]。若有必要可予以镇定剂处理。除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外,还需对患者家属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告知其在与患者交流或护理中需要细心、耐心,切忌嫌麻烦敷衍了事,或表现出嫌弃表情,以免加重患者心理负担。

1.2.3呼吸道护理

需确保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以保证氧疗效果。对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需予以及时吸出处理,同时对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状态予以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难以呼吸现象则需即刻告知医生并给予呼吸机与气管插管处理,以辅助患者呼吸。并对气道予以湿化,稀化支气管中分泌物使其更易排出,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及时予以吸痰处理,确保气道处于通畅状态,同时对患者血氧饱和度予以密切观察和记录[4]。若患者意识比较清醒且能够正常咳嗽与排痰,且呼吸处于平稳状态,血气分析检测正常,则可考虑将呼吸机或者气管插管撤离或者拔掉,改用鼻导管供氧方式,直到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

1.2.4机械通气

若患者为中毒需手术治疗,重度则可出现肺水肿、呼吸肌麻痹以及呼吸中枢抑制现象,进而导致呼吸衰竭。一旦出现此类现象需快速建立人工气道,并给予吸氧支持。在开始行机械通气时可将吸氧浓度提升,亦可使用呼气末正压与反比通气,对缺氧予以快速纠正,使抢救成功率获得提升。但是高浓度通气时间不可持续过久,防止氧中毒,同时还要避免血压降低现象,防止组织灌注不足。当重度中毒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时需给予解毒药物,并且待有所好转后不可立即脱机,当胆碱酯酶在0.8以上才可脱机。

1.2.5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需认真且细致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与护理要点,例如多饮水、保证休息充足,心态需好。出院后患者需休息7d~14d,饮食上需注重对维生素B、C的摄取[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术中心理状态对比见表1。

2.2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2。

3讨论

对于需要实施手术的患者而言,无论是开创性手术还是微创手术都会带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术中紧张情绪会影响到术中心律、血压等一系列生命体征,不利于术中观察以及顺利实施手术,因此稳定患者手术情绪是各医院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实施了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及对护理满意程度上均高于对照组。证明在舒适护理之下,患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医院的医疗条件以及自身疾病,减轻了由于对手术的未知导致的恐惧。除本次研究中提到的几点护理操作之外,还需从以下几点加强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若患者手术为全麻,则可在其麻醉消退后开展健康教育,转移其对手术的关注度;若为局部麻醉,则可在术中进行,降低患者对手术操作的紧张感。健康教育可从患者日常生活着手,例如术后饮食方面。可对患者意识状态与吞咽功能予以合理评估,鼓励患者进食,需给予流质饮食,富含营养,热量、蛋白以及维生素含量丰富,以对机体消耗予以合理补充。对存在自理缺陷的患者则需辅助喂食,若患者无法经口进食,需通过静脉或者鼻饲对营养予以补充。若患者体液不足,例如丧失额外体液或者大量引流液等,需对水分予以补充,以保证体液的平衡。饮食护理不仅需要让患者知晓自身饮食控制原则,还应让患者家属了解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并对患者三餐进食予以监护,在进食前了解食物、用量以及调味料用量,避免由于家属准备的饮食不当造成患者病情受到影响。另外,由于患者需要予以流食,因此切忌食用需要轻微咀嚼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部及肠道负担,也可能由于患者自身吞咽功能受损导致食物无法正常下咽造成危险。

综上所述,对需实施手术的患者加强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情绪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舒适护理可令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的温暖,为护患关系的和谐化助力,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肖桂梅 单位: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饶小英.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与实施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1(33):111-112.

[2]孟晓霞.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8(21):31-32.

[3]靳艳平,路丽.舒适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1(2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