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枢纽工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6:43:22

水利枢纽工程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1

[论文摘要]邵武市东关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采用翻板门活动坝进行泄洪的工程,具有闸孔尺寸大、泄洪能力强、对城区防洪影响小的特点。该文介绍了泄水闸布置,坝体构造、坝体断面、翻板闸门等的有关设计内容,以期为今后在城区建设具有发电、改善水环境、美化城市、促进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提供参考。

1工程基本情况

邵武市东关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集改善环境、蓄水发电、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工程采用分期导流、分期施工方式;工程于1999年9月28日开工,一期工程于2000年6月28日完成,二期工程于2004年10月10日完工;工程投入运行以来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东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邵武市东关大桥下游180m处的富屯溪干流上。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748km2,多年平均流量106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3.4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189.5m,校核洪水位193.41m,总库容935万m3;电站装机容量4.8MW,保证出力900kW,年利用4217h,多年平均发电量2024万kWh。电站接入福建省电网,主要向邵武地区供电,电站建成后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工程为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枢纽主要由活动坝、河床式厂房、升压站等组成。

枢纽工程位于城区,为降低邵武城关的防洪压力,经分析比较和论证,采用活动坝为本工程的泄洪建筑物。活动坝是采用一定开度的翻板闸门作为主要挡水结构的一种坝型,共有8孔,安装8扇尺寸为25×5.0m(闸门宽度×挡水高度)的翻板闸门,平时通过闸门不同开度的控制来调节下泄流量,或保持上游库水位在正常蓄水位189.50m;洪水时翻板闸门全部开启,近于消失(当洪水大于设计洪水时活动坝处于水下),保持了天然河道的过水断面,使枢纽具有足够的泄洪能力(坝址处20年一遇洪水位较天然状态仅壅高0.23m),较有效的解决了城区枢纽工程挡水与防洪的矛盾。

工程的建成,美化了邵武市区,正常蓄水位189.5m时,相应水库面积1.2km2,枯水期回水长度5.4km,市区河床裸露景象不复存在,形成一个宽阔优美的人工湖。

2枢纽布置

根据东关水利枢纽工程所处地形、地质、水流条件,施工条件以及运行管理等因素,发电厂房布置在河床左岸,河床中部及右岸布置溢流闸(翻板门活动坝),左、右岸采用混凝土挡墙与岸坡连接,坝顶全长284.9m。

拦河坝为低堰溢流闸,坝顶高程191.80m,坝高12.80m,溢流闸全长238.9m,分8孔,每孔净宽25.0m,闸墩内设两个冲淤积导水孔;为使溢流堰不影响行洪,堰顶高程比下游河床略低,采用宽顶堰,高程确定为184.50m;下游消能采用跌流及底流消能,坝顶不设交通桥。

溢流闸采用8孔平板翻板工作闸门挡水,翻板工作闸门尺寸25.0×7.07m(宽×高),每扇翻板闸门用2×2000kN液压启闭机操作。工作门上游采用浮式闸门作为检修设施。活动坝闸墩内导水孔闸门尺寸为1.2×1.2m,采用手电二用闸阀进行动水启闭,导水孔进口设拦污栅和检修闸门。翻板闸门在门顶过流时,门顶后侧挂有一道水帘,为使闸门与水帘之间的空间能够补气和排气,在闸门上设有破水器,在闸墩边墙设有通气孔。

主厂房总长46.0m,总宽度32.9m,主机段长33.5m,装配场段长12.5m。厂房内安装3台竖井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1.6MW,机组间距11.0m。进水口布置拦污栅、事故检修闸门及进人孔,每台机组设2个进水口,其中拦污栅一道,事故闸门两扇,进水口平台高程190.0m,布置了起吊拦污栅和事故检修闸门的电动葫芦门型构架。

3工程主要技术及特点

3.1活动坝

3.1.1坝体构造

(1)坝顶高程:由于活动坝坝顶可以过水和坝顶无交通桥布置要求,考虑在设计洪水标准下技术廊道内不进水,并减少行洪影响,坝顶高程以设计洪水位191.71m加一定超高确定,最终为191.80m。

(2)坝内技术廊道:为解决技术廊道液压启闭机油管布置、左右岸交通、检修、通风、排水等,在活动坝底设技术廊道。技术廊道尺寸为2.0×2.7m(宽×高),位于中心桩号为坝下0+014.2m,底部高程181.0m,其下游侧布置排水沟,集水井尺寸3.0×2.0m×1.95m(长×宽×深)。水泵和通风机室设在右岸,翻板闸门液压启闭机的泵站设在左边墩194.6m高程的平台上。

(3)冲砂孔:由于溢流堰堰顶及闸门支铰高程较低,堰后较易淤积,为便于翻板闸门开启,在每个活动坝闸墩均设有冲砂孔(孔口尺寸1.2×1.2m),取压力水通过冲砂孔将堰后底坎沉积淤积物冲掉。

(4)坝体分缝止水:考虑活动坝坝体高度及底板厚度不大,基础约束较弱,为降低闸门设计、制造安装难度,降低止水要求和工程造价,借鉴有关工程经验,在溢流闸八孔中部设一道伸缩缝,解决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厂坝间、右边墩与集水井之间结构缝、坝体伸缩缝各设一道止水铜片和一道橡胶止水带。

3.1.2坝体断面设计

(1)坝体基本断面:溢流闸活动坝坝体断面除满足稳定与应力要求外,主要受金属结构布置控制。溢流闸共8孔,每孔净宽25m,闸室底板长26.5m,上下游侧设防渗齿墙,左边墩因启闭机布置要求宽度为5.0m,中墩和右边墩均为4.0m。

(2)溢流闸孔口确定:考虑本工程处于城区,洪峰流量大,库区洪水位雍高受限的特点,根据洪水流量,河床地质条件选定具有泄洪能力大的混凝土溢流闸(活动坝、翻板闸门)为泄洪建筑物,洪水全部由溢流闸渲泄。由于本工程处于邵武市区,上游淹没和市区防洪是确定闸孔总净宽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闸孔总净宽时,上游淹没要小,上、下游水位差一般在0.1~0.3m,同时兼顾允许过闸单宽流量、水工建筑物布置和工程造价。通过7种孔口方案的比较,最终选定大孔口方案,布置8孔溢流闸,每孔净宽25m,堰顶高程184.5m(低于原河床高程),在下泄2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上下游水位差为0.23m。

(3)坝后消能防冲:由于翻板闸门的运行特点,活动坝泄洪时,下游流态变化形式与一般闸门不同,且更为复杂;参照国内相关工程经验,按翻板闸门不同开度,下游流态由按跌流与底流相互演变进行消能设计,消力池长15.4m,底板高程180.68m;在跌流不同开度工况下,计算冲坑深度均小于消力池水深,不会影响溢流坝安全。闸门泄水运行中采取合理的调度方式,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水跌发生在消力池内。

3.1.3闸墩拉锚筋

活动坝中水荷载通过翻板闸门传至闸墩上,受力点为油缸支座、锁定梁处,而闸门检修时需固定浮动门,此时荷载主要受力点为闸墩上游两侧面的浮动门吊耳,这些部位由于承受荷载较大,在闸门全开时,油缸支座拉力达2130kN,因此上述闸墩局部受拉区须配置扇形受拉钢筋(拉锚钢筋)。

3.1.4闸墩侧面翻板门扇形运行区处理

翻板门底铰在底坎上,闸门从关闭至卧倒全开的运行轨迹在闸墩侧面形成一扇形区。为了使闸门在不同开度情况下均能正常工作,并保证闸门两侧水封能紧密与闸墩表面接触,以达到止水效果,此扇形区进行一定处理;扇形区闸墩表面要求光滑垂直,表面磨光,喷涂903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垂直度2/1000,平整度3mm/m,粗糙度2μm。3.1.5基础处理及防渗型式

东关水利枢纽坝高较低、水头较小,建基面基岩为强风化顶板,坝基稳定与应力小满足规范要求,坝基设置上下游齿墙后,坝基抗渗也满足要求,坝基不进行固结、帷幕灌浆处理,仅在上下游坝脚处抛填大块石保护,防止水流冲刷和掏空。

右坝头采用连续防渗墙防渗,墙顶高程193.47m,延伸长度9.51m;同时在右坝头开挖后,回填一定比例的粘性土以增加坝头的防渗能力。2003年为了进一步防止绕坝渗流危及下游防洪堤基础,在东关大桥至坝址段布置防渗孔,加强防渗处理措施。

3.2活动坝段金属结构

(1)挡水闸门及启闭

挡水闸门布置:活动坝挡水闸门为翻板平面钢闸门,采用向下游倾斜55°角布置方式,为使正常蓄水位时,闸门操作设备不浸水,其操作用的2支液压缸中心线成水平布置在高程190.0m孔口两侧闸墩上,闸门宽度方向两端上游侧设置了两个垂直于面板的三角形支臂,闸门即通过该支臂与液压缸相连接。液压启闭机最大启闭力2×2000kN,最大持住力2×1300kN,工作行程6.3m。每扇翻板闸门均在闸墩上设机械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的爪式锁定块通过在闸门三角形支臂上端的一个锁定挡头对闸门进行锁定。活动坝上游采用浮式闸门作为检修设施,其支承跨度25.75m。

翻板闸门结构设计:闸门孔口净宽25m,具有闸门跨度大、启闭力大,底部支承和变形控制要求高的特点。为保证闸门整体变形小,运行安全可靠,设计时充分考虑底部支承和闸门启闭时两吊点启闭力差异等情况。每孔闸门底部采用多铰支承布置,共设5个圆柱铰;对闸门进行抗扭计算,使闸门整体具有足够的抗扭刚度。

翻板闸门的启闭:闸门开启依靠水压力和闸门重产生的倾倒力矩,此时液压缸只用于持住闸门,泵站的输出压力仅用于开启液压锁定阀,闸门的开启速度采用调节液压系统的调速阀来控制。闸门关闭采用启动液压泵站,通过液压缸提起闸门,关闭孔口,一般情况下分两批交替关门。

液压系统的布置:除液压缸为露天布置外,液压泵站和电气设备均设在大坝1#闸墩194.6m高程的启闭房内,油管从泵站经竖井和活动坝底板下的技术廊道通向各液压油缸。

(2)导水孔闸门:每个活动坝闸墩均设有冲淤积导水孔,导水孔的进口处设置了一道固定式拦污栅,孔口尺寸为1.9×1.9m,设计水头3m,拦污栅重量约0.4t。导水孔设一道检修门,孔口尺寸为1.2×1.2m;导水孔工作闸门为手电两用蝶阀,直径Ф1.2m,开启压力0.6MPa,重量约3.25t,该蝶阀可进行动水启闭。一般情况下,在开启活动坝翻板闸门时,均应先开启导水孔阀门进行冲淤,以利于翻板闸门的正常运行。

3.3水轮发电机组

电站为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水头范围为2.1~5.6m,根据工程经验,此水头段宜采用贯流式水轮机,通过灯泡贯流式、轴伸贯流式和竖井贯流式3种机型的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用利于枢纽布置、运行检修、经济合理的竖井贯流式机组,型号为GZSK114-WS-290。水轮机转轮直径2.9m,额定水头4.1m,额定转速125rpm,额定出力1737kW,额定点效率87%;机组安装高程181.3m,吸出高度-2.8m。

发电机与水轮机同轴,型号为SFW1600-8/1480,额定容量为1.6MW,额定电压6.3kV,额定电流183A,额定功率因素0.8。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2

1.1概况及其特征。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灌溉、供水、航运以及水库养殖等任务的综合利用工程。其工程规模为:水库总库容为7.76×107m3;电站总装机容量60MW。

该工程位于贡水左岸支流桃江下游赣县大田乡夏湖村境内,距赣县县城约28Km。桃江流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气温19.4℃,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6℃,多年平均蒸发量1576.2mm。

工程是由挡水坝、溢流坝、河床式发电厂房、船筏道及升压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的主要消防对象是水电站建筑物及其机电设备。其中水电站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含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开关站)、高压开关室、厂用屏配电室、油库、机修车间和坝区等。除检修期外,水电站及其机电设备一般都处于生产运行状态。

1.2消防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本工程消防设计依据国家、行业颁布的下列现行规程规范进行: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5)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99年版)

(7)电力系统设备典型消防规程(GB5027-93)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9)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DL/T5186-20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04-29)

(11)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93)

(12)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方针,并结合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如下基本设计原则:

在消防区内,按规范要求统一规划畅通的安全通道,设置安全出口及其标志;

以生产重要性和火灾危险性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特殊部位按防火规范采取其它消防措施;

在电站设置消防控制中心(计算机房旁)和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电源采用双可靠独立电源;

采取消防车、消火栓、CO2灭火和干粉灭火器四种灭火方式,消防用水取自可靠而充足的水源;

设置通风排烟系统;

选用阻燃、难燃或非燃性材料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火灾发生;

有火灾危险性设备之间,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墙或门隔离,孔洞用耐火材料封堵以防止火灾的漫延与扩散。

1.3消防总体设计方案。枢纽总体配备一辆消防水车,若遇重大火灾时,则由县消防部门支援扑救。工程消防系统按其生产及防火功能要求分为主厂房、副厂房、开关站、高压开关室、油库、机修间及大坝(含启闭机室、坝区用电变房)七个区,其中主厂房、副厂房采用自动灭火与灭火器具结合的灭火方式,开关站、高压开关室、油库、机修间、大坝则采用灭火器具灭火。

为确保消防区灭火要求,本工程消防水源及电源均按双水源、双电源设置,互为备用。当其中之一停止工作时,备用水源及备用电源均能自动切换投入。二台消防水泵从上游水库取水或下游取水,水泵扬程为52m,作为消火栓消防备用水源,两台消防水泵布置在技术供水设备室;另外,由两台深井泵从水井取水给高位水池(V=100m3)供水,作为消防水源及生活用水,为保证消防水源的可靠性,应经常检查消防水泵是否能正常运转。

在主、副厂房等建筑物设计中,防火设计要求: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2)重点火警防护区,按消防要求设置防火隔墙、防火门或防爆门。

(3)建筑物层间不少于两座楼梯(含爬梯)。每片消防分区不少于两个安全疏散出口通道。

(4)开关站及绝缘油库设车道,供消防车通行的消防车道宽度为5m。

2.工程消防设计

2.1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厂房各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要求见表1。

2.2主要场所和主要机电设备的消防设计

2.2.1主、副厂房消防。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灯泡贯流式机组,厂区主要由主厂房和安装间、电气副厂房、中控室、机修间和室外绝缘油库等部分组成,厂区机修门外、绝缘油库门外设室外SS100-1.6型消火栓2个、开关站设SS100-1.6型室外消火栓2个。

电站主厂房长66.70m,宽19m,高约50.0m,共分运行层(高程112.20m)、中间层(高程103.20m)、水轮机层(高程84.70m)。

运行层主要布置有调速器和油压装置等设备,在每个机组段(运行层、中间层)上游侧各设1个SN65(带报警)型消火栓箱和2个MT3型手提式CO2灭火器。

考虑发电机水喷雾灭火装置的要求,在运行层每个机组段上游侧各设一个发电机消火栓箱为发电机内部消火提供水源,手动报警装置1个,发电机内部灭火及火警装置由制造厂家设计提供。

建筑物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表生产场所名称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类别主厂房丁类二级透平油库丙类二级绝缘油库丙类二级户外开关站丙类二级中央控制室、微机房丙类二级坝区用电变室、厂用变室丁类二级高压开关室丁类二级电缆、电缆道丙类二级发电机设备小间、资料室丙类二级空压机及贮气罐室丁类二级水清测报站丁类二级载波通信室丁类二级大坝监测室丁类二级高压试验室丁类三级机修车间丁类三级其它戊类三级水轮廊道层主要布置有轴承回油箱,调速系统漏油箱等,每机组段拟设MT3型CO2灭火器2个,另在与该层相通的渗漏排水泵房设MT3型CO2灭火器2个,手动报警装置1个。

为扑灭厂内桥机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在桥机上设置MT3型CO2型灭火器2个。

电站安装间位于厂房右侧(从上游往下游看),长28m,宽19m,安装间上、下游侧各设SN65型消火栓1个和MT3型CO2灭火器4个。

空压机室设在安装间的下层,在该室油处理室上游侧设SN65消火栓1个及MT3型CO2灭火器4个,空压机室布置两个灭火器设置点。布置两个离子型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装置1个。

在副厂房的电缆层(高程107.70m)入口处设MT3型CO2灭火器4个,即每个进人门布置一个灭火器安置点(各2个MT3型CO2灭火器);每个入口门设自动控制防火门,手动报警装置1个;此外还配置若干个防毒面具、呼吸器,电缆穿过楼板或进入各屏柜的孔洞均须用耐火材料封堵以防止火灾漫延,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结合设备与电缆布置情况,每隔一定距离集中布置MT3型CO2灭火器2个,在电缆桥架每层均敷设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

技术供水层位于副厂房的100.40m高程处。其门外布置MT3型CO2灭火器4个。

在高程112.20的微机房及中控室拟设置固定CO2灭火系统,采用固定管网消防,即组合分配系统,共用一套CO2储藏装置,保护这两个防护区的消防灭火系统,其设计用量按其中最大的中控室需要量设置,不考虑备用,经计算选用20个70L储存钢瓶,同时在每个地方均设置有烟温复合探测器,当感温感烟探测器同时报警时,控制器将立即停断该区风机与空调,声光报警器鸣响,提醒人员迅速撤离,延时30秒(可调)后,关闭防火门,启动灭火装置灭火,30秒全部喷完,另外门口设手动报警装置1个,进人门口设气体放气信号灯,声光报警器,布置MT3型CO2灭火器4个。

固定CO2自动灭火系统,既可在现地手动操作,也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

2.2.2水轮发电机组消防。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在密闭的灯泡体内,其消防措施由制造厂解决,电站提供水源,相应在机组段布置发电机消火栓箱,采用固定式水喷雾灭火装置。灯泡体内同时设置感温、感烟探测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发电机内部管路设备均有机组制造商按规程规范配套供应。

2.2.3油库和机修间消防

2.2.3.1油库消防。居龙滩水利枢纽油库分为厂内透平油库和厂外绝缘油库,油库采用防火墙与其他房间分隔,油罐室设有两扇门与外界相通,出口门为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油库内设有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和挡油槛,室内立式油罐之间间距大于2.0m。油罐与墙之间的距离大于油罐半径,油处理室与油罐室相接部位用防火墙隔开,烘箱电源开关和插座设在小间外,油库内灯具和电器设备均采用防爆的灯具和电器设备。透平油库设在安装间下面(高程103.20m),内有20m3的立式油罐2个,并设油处理室等,采用消火栓灭火,设置感烟探测器,油处理室设置手动报警装置1个。

绝缘油库布置在室外,靠近厂房公路边,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能顺利抵达现场救火。绝缘油库内布置有15m3立式油罐2个,30m3立式油罐1个,油库设有油处理室、滤纸烘箱室。

根据有关规范,在绝缘油罐和透平油罐室各设置2台MFT35型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和1个100×100×60cm3砂箱,每个砂箱配2把铁锹;两个油处理室各设3个MF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同时在透平油处理室与空压机室联接处设SN65型消火栓1个,在绝缘油库室外设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个。

油库内防火门自动关闭,风机停止排风并可自动启动消防泵,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火灾报警后,并确认火灾位置后,在中控室手动关闭厂房内相应部位的排风机,此时防火阀连动关闭。火灾结束后,重新开启排风机进行排烟,然后通风系统恢复正常。

2.2.3.2机修间消防。机修间靠近安装场布置,面积为15×20m2,内设小型机修设备,机修间除设置1个SN65型消火栓外,另配MF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8个,分二个设置点,每个设置点配置4个。在机修间外设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个。

设置感温、感烟探测装置及手动报警装置1个,自动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

2.2.4高压开关柜室和厂用电变消防,坝用电变消防。两个高压开关柜室共设置开关柜16面,低压开关柜室设置低压柜10面,以上两个高压开关柜室内均设置1台MTT35型推车式CO2灭火器和4只MT3型CO2灭火器并设置向外开启的防火门。

坝用电配电室、厂用变室、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独立的小间内,小间配置3只MT3型CO2灭火器,并配置1台MFT35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同时在每个地方均设置有烟温复合探测器,另外口门设手动报警装置1个,进人门口设气体放气信号灯,声光报警器。

2.2.5主变和户外开关站消防。主变露天布置,2台主变间距离大于10米,与建筑物距离大于12米以满足防火要求,每台主变均设置可储存一台变压器油量和20min消防水量之和的事故储存坑,坑内装设金属栅格(其净距不大于40mm)并铺设粒径50~80mm,厚度为250mm的卵石层。事故时,变压器油可迅速由排油管排至设置在厂房右侧的事故集油池内。另外,每台主变附近均设置2台MFT35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和2个砂箱(100×100×100cm3)。另设置专门房间放置灭火器具。户外开关站附近设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2个。户外110kV开关站,设置4只MT3型CO2灭火器。

2.2.6坝区消防。坝区内溢洪道8座液压泵房,每座配置2个MF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坝顶每50米设置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个,计3个。每座液压泵房设置1个感烟探测装置。

2.3消防给水设计。居龙滩水利枢纽水库水质清晰、泥沙含量较少,可以作为消防水源。设四个消防取水口,为防止取水口堵塞可以用吹扫气管供气对水泵取水口进行吹扫;根据电站所配置的消防设备供水压力及消防用水量的要求,选用二台XBD5.2/30-125-200型水泵,扬程为52m,流量为108m3/h,两台水泵互为备用;消防水泵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以便及时发现并经确认后能尽快消灭火灾。消防水泵及附属设施均布置在技术供水设备室(高程100.40m)。另外,由两台深井泵从水井取水给高位水池(底部高程160.00米,V=100m3)供水,作为消防主水源及生活用水,消防水泵供水作为备用水源。

2.4消防电气和监测报警系统

2.4.1消防电气。本电站设专用消防动力盘,并标有明显消防标志,由双电源供电,以保证消防设备由2个可靠的电源。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穿管敷设,当发生火灾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厂房内主要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安全出口处,均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正常时,事故照明由交流电源供电,交流电源失去时,通过交直流切换装置自动切换为蓄电池直流供电。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低于0.5lx,疏散指示灯正常时由交流电源供电,交流电源失去时,通过其自配的备用电源供电,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均设置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2.4.2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控制系统。本电站的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控制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形式,电站的消防控制中心设于消防控制房。

消防控制中心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屏,对厂内的火灾报警设备及消防灭火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并对发电机组设备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器进行重复显示及控制。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选用总线编码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接收来自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厂内各部位安装的点式感烟、感温探测器、缆式定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输入模块传送来的信号,自动或手动发出灭火指令;向控制模块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风机、防火阀、固定式CO2灭火系统等消防灭火设备的运行;同时经通信接口自动启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进行跟踪及录像,并显示、记录、打印产生报警或故障信号的时间、地点及有关火灾信息,发出声光报警。并将所有火警或故障信息经通信接口送给全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主要设备布置区如中控室、计算机室、1G10.5kV开关柜室、2G10.5kV开关柜室、400V厂用配电屏室、透平油库、油处理室、空压机室、高压试验室、柴油发电机房、400V大坝用电配电室、电缆层、技术、消防供水泵层等地均设置有点式感烟探测器;在主厂房运行层及安装场和中间层设置有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安装有固定式CO2灭火系统的设备区(即中控室、计算机室),电缆层及电缆廊道均另外设置有点式感温探测器或缆式定温探测器。在厂内各重要通道、走廊均安装手动报警按钮及声光报警器。

上述区域,按其重要性和所配置的消防灭火设备的要求选择报警、报警及手动灭火、报警及自动灭火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旦发生火灾,任何一个探测器探测到火警信号,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通知运行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根据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显示的报警地址到现场证实或经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证实后,即可采用干粉灭火器或手动启动消火栓、固定式CO2系统,指挥救火。固定式CO2系统的远方手动操作在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上进行。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也可以设定为自动灭火方式,如果CO2灭火保护区域内同时有感温、感烟两种类型的探测器报警或手动报警按钮按下后,经控制器分析判断后自动停断对应区域内的风机、关闭对应区域内的防火阀、投入灭火装置。无论是在手动方式还是在自动方式下,控制器在发出火警信号的同时都自动启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对相关部位进行跟踪、显示及录像,以备日后事故分析。

根据规范及电站的实际布置进行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的配置;根据灭火设备的自动控制要求配置联动模块。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所有线路均采用屏蔽型电缆,以防电厂的磁场引起干扰;所有线路均穿管暗敷。

2.4.3其它电气设备及盘柜消防设计。电气设备尽量选用难燃材料为绝缘或封闭式产品,厂用变压器、励磁变均采用干式变压器,高低压柜采用封闭式盘柜(柜内断路选用无油型),以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发生和扩展。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3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加强林木管理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区两级土地收储中心要做好土地征迁与林木管护的衔接工作,明确土地收储后地上林木的管护责任,切实加强收储后土地上林木的管理工作。一是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征迁区域内的林木管护主体,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切实把林木管护工作真正抓好抓实。二是要制定管护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落实管护责任,确定专人管护,签订管护协议。要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护林责任,切实发挥护林员在林木管护工作中的作用。三是对已征迁土地上的渠道、泵房等水利设施,要加强管理和保护,防止出现毁损现象,确保收储后土地上的树木能够灌足冬水,保证林木成活率。

二、严格执法,加强督查,确保林地林木安全

森林公安和各区林业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已征迁土地上林木和水利设施的巡查,加大对偷盗、牲畜啃食等破坏林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防火宣传和冬季野外用火管理,增强管护责任人和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确保林木冬季防火安全。利用“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开展之机,级林业、森林公安、监察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已征迁范围内的林木管护工作及管护措施落实情况重点进行督查。对管理有方,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进行表彰奖励;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落实不力,出现严重问题的要在全范围内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4

1.1概况及其特征。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灌溉、供水、航运以及水库养殖等任务的综合利用工程。其工程规模为:水库总库容为7.76×107m3;电站总装机容量60MW。

该工程位于贡水左岸支流桃江下游赣县大田乡夏湖村境内,距赣县县城约28Km。桃江流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气温19.4℃,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6℃,多年平均蒸发量1576.2mm。

工程是由挡水坝、溢流坝、河床式发电厂房、船筏道及升压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的主要消防对象是水电站建筑物及其机电设备。其中水电站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含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开关站)、高压开关室、厂用屏配电室、油库、机修车间和坝区等。除检修期外,水电站及其机电设备一般都处于生产运行状态。

1.2消防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本工程消防设计依据国家、行业颁布的下列现行规程规范进行: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5)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99年版)

(7)电力系统设备典型消防规程(GB5027-93)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9)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DL/T5186-20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04-29)

(11)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93)

(12)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方针,并结合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如下基本设计原则:

在消防区内,按规范要求统一规划畅通的安全通道,设置安全出口及其标志;

以生产重要性和火灾危险性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特殊部位按防火规范采取其它消防措施;

在电站设置消防控制中心(计算机房旁)和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电源采用双可靠独立电源;

采取消防车、消火栓、CO2灭火和干粉灭火器四种灭火方式,消防用水取自可靠而充足的水源;

设置通风排烟系统;

选用阻燃、难燃或非燃性材料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火灾发生;

有火灾危险性设备之间,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墙或门隔离,孔洞用耐火材料封堵以防止火灾的漫延与扩散。

1.3消防总体设计方案。枢纽总体配备一辆消防水车,若遇重大火灾时,则由县消防部门支援扑救。工程消防系统按其生产及防火功能要求分为主厂房、副厂房、开关站、高压开关室、油库、机修间及大坝(含启闭机室、坝区用电变房)七个区,其中主厂房、副厂房采用自动灭火与灭火器具结合的灭火方式,开关站、高压开关室、油库、机修间、大坝则采用灭火器具灭火。

为确保消防区灭火要求,本工程消防水源及电源均按双水源、双电源设置,互为备用。当其中之一停止工作时,备用水源及备用电源均能自动切换投入。二台消防水泵从上游水库取水或下游取水,水泵扬程为52m,作为消火栓消防备用水源,两台消防水泵布置在技术供水设备室;另外,由两台深井泵从水井取水给高位水池(V=100m3)供水,作为消防水源及生活用水,为保证消防水源的可靠性,应经常检查消防水泵是否能正常运转。

在主、副厂房等建筑物设计中,防火设计要求: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2)重点火警防护区,按消防要求设置防火隔墙、防火门或防爆门。

(3)建筑物层间不少于两座楼梯(含爬梯)。每片消防分区不少于两个安全疏散出口通道。

(4)开关站及绝缘油库设车道,供消防车通行的消防车道宽度为5m。

2.工程消防设计

2.1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厂房各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要求见表1。

2.2主要场所和主要机电设备的消防设计

2.2.1主、副厂房消防。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灯泡贯流式机组,厂区主要由主厂房和安装间、电气副厂房、中控室、机修间和室外绝缘油库等部分组成,厂区机修门外、绝缘油库门外设室外SS100-1.6型消火栓2个、开关站设SS100-1.6型室外消火栓2个。

电站主厂房长66.70m,宽19m,高约50.0m,共分运行层(高程112.20m)、中间层(高程103.20m)、水轮机层(高程84.70m)。

运行层主要布置有调速器和油压装置等设备,在每个机组段(运行层、中间层)上游侧各设1个SN65(带报警)型消火栓箱和2个MT3型手提式CO2灭火器。

考虑发电机水喷雾灭火装置的要求,在运行层每个机组段上游侧各设一个发电机消火栓箱为发电机内部消火提供水源,手动报警装置1个,发电机内部灭火及火警装置由制造厂家设计提供。

建筑物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表生产场所名称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类别主厂房丁类二级透平油库丙类二级绝缘油库丙类二级户外开关站丙类二级中央控制室、微机房丙类二级坝区用电变室、厂用变室丁类二级高压开关室丁类二级电缆、电缆道丙类二级发电机设备小间、资料室丙类二级空压机及贮气罐室丁类二级水清测报站丁类二级载波通信室丁类二级大坝监测室丁类二级高压试验室丁类三级机修车间丁类三级其它戊类三级水轮廊道层主要布置有轴承回油箱,调速系统漏油箱等,每机组段拟设MT3型CO2灭火器2个,另在与该层相通的渗漏排水泵房设MT3型CO2灭火器2个,手动报警装置1个。

为扑灭厂内桥机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在桥机上设置MT3型CO2型灭火器2个。

电站安装间位于厂房右侧(从上游往下游看),长28m,宽19m,安装间上、下游侧各设SN65型消火栓1个和MT3型CO2灭火器4个。

空压机室设在安装间的下层,在该室油处理室上游侧设SN65消火栓1个及MT3型CO2灭火器4个,空压机室布置两个灭火器设置点。布置两个离子型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装置1个。

在副厂房的电缆层(高程107.70m)入口处设MT3型CO2灭火器4个,即每个进人门布置一个灭火器安置点(各2个MT3型CO2灭火器);每个入口门设自动控制防火门,手动报警装置1个;此外还配置若干个防毒面具、呼吸器,电缆穿过楼板或进入各屏柜的孔洞均须用耐火材料封堵以防止火灾漫延,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结合设备与电缆布置情况,每隔一定距离集中布置MT3型CO2灭火器2个,在电缆桥架每层均敷设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

技术供水层位于副厂房的100.40m高程处。其门外布置MT3型CO2灭火器4个。

在高程112.20的微机房及中控室拟设置固定CO2灭火系统,采用固定管网消防,即组合分配系统,共用一套CO2储藏装置,保护这两个防护区的消防灭火系统,其设计用量按其中最大的中控室需要量设置,不考虑备用,经计算选用20个70L储存钢瓶,同时在每个地方均设置有烟温复合探测器,当感温感烟探测器同时报警时,控制器将立即停断该区风机与空调,声光报警器鸣响,提醒人员迅速撤离,延时30秒(可调)后,关闭防火门,启动灭火装置灭火,30秒全部喷完,另外门口设手动报警装置1个,进人门口设气体放气信号灯,声光报警器,布置MT3型CO2灭火器4个。

固定CO2自动灭火系统,既可在现地手动操作,也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

2.2.2水轮发电机组消防。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在密闭的灯泡体内,其消防措施由制造厂解决,电站提供水源,相应在机组段布置发电机消火栓箱,采用固定式水喷雾灭火装置。灯泡体内同时设置感温、感烟探测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发电机内部管路设备均有机组制造商按规程规范配套供应。

2.2.3油库和机修间消防

2.2.3.1油库消防。居龙滩水利枢纽油库分为厂内透平油库和厂外绝缘油库,油库采用防火墙与其他房间分隔,油罐室设有两扇门与外界相通,出口门为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油库内设有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和挡油槛,室内立式油罐之间间距大于2.0m。油罐与墙之间的距离大于油罐半径,油处理室与油罐室相接部位用防火墙隔开,烘箱电源开关和插座设在小间外,油库内灯具和电器设备均采用防爆的灯具和电器设备。透平油库设在安装间下面(高程103.20m),内有20m3的立式油罐2个,并设油处理室等,采用消火栓灭火,设置感烟探测器,油处理室设置手动报警装置1个。

绝缘油库布置在室外,靠近厂房公路边,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能顺利抵达现场救火。绝缘油库内布置有15m3立式油罐2个,30m3立式油罐1个,油库设有油处理室、滤纸烘箱室。

根据有关规范,在绝缘油罐和透平油罐室各设置2台MFT35型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和1个100×100×60cm3砂箱,每个砂箱配2把铁锹;两个油处理室各设3个MF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同时在透平油处理室与空压机室联接处设SN65型消火栓1个,在绝缘油库室外设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个。

油库内防火门自动关闭,风机停止排风并可自动启动消防泵,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火灾报警后,并确认火灾位置后,在中控室手动关闭厂房内相应部位的排风机,此时防火阀连动关闭。火灾结束后,重新开启排风机进行排烟,然后通风系统恢复正常。

2.2.3.2机修间消防。机修间靠近安装场布置,面积为15×20m2,内设小型机修设备,机修间除设置1个SN65型消火栓外,另配MF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8个,分二个设置点,每个设置点配置4个。在机修间外设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个。

设置感温、感烟探测装置及手动报警装置1个,自动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

2.2.4高压开关柜室和厂用电变消防,坝用电变消防。两个高压开关柜室共设置开关柜16面,低压开关柜室设置低压柜10面,以上两个高压开关柜室内均设置1台MTT35型推车式CO2灭火器和4只MT3型CO2灭火器并设置向外开启的防火门。

坝用电配电室、厂用变室、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独立的小间内,小间配置3只MT3型CO2灭火器,并配置1台MFT35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同时在每个地方均设置有烟温复合探测器,另外口门设手动报警装置1个,进人门口设气体放气信号灯,声光报警器。

2.2.5主变和户外开关站消防。主变露天布置,2台主变间距离大于10米,与建筑物距离大于12米以满足防火要求,每台主变均设置可储存一台变压器油量和20min消防水量之和的事故储存坑,坑内装设金属栅格(其净距不大于40mm)并铺设粒径50~80mm,厚度为250mm的卵石层。事故时,变压器油可迅速由排油管排至设置在厂房右侧的事故集油池内。另外,每台主变附近均设置2台MFT35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和2个砂箱(100×100×100cm3)。另设置专门房间放置灭火器具。户外开关站附近设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2个。户外110kV开关站,设置4只MT3型CO2灭火器。

2.2.6坝区消防。坝区内溢洪道8座液压泵房,每座配置2个MF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坝顶每50米设置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个,计3个。每座液压泵房设置1个感烟探测装置。

2.3消防给水设计。居龙滩水利枢纽水库水质清晰、泥沙含量较少,可以作为消防水源。设四个消防取水口,为防止取水口堵塞可以用吹扫气管供气对水泵取水口进行吹扫;根据电站所配置的消防设备供水压力及消防用水量的要求,选用二台XBD5.2/30-125-200型水泵,扬程为52m,流量为108m3/h,两台水泵互为备用;消防水泵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以便及时发现并经确认后能尽快消灭火灾。消防水泵及附属设施均布置在技术供水设备室(高程100.40m)。另外,由两台深井泵从水井取水给高位水池(底部高程160.00米,V=100m3)供水,作为消防主水源及生活用水,消防水泵供水作为备用水源。

2.4消防电气和监测报警系统

2.4.1消防电气。本电站设专用消防动力盘,并标有明显消防标志,由双电源供电,以保证消防设备由2个可靠的电源。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穿管敷设,当发生火灾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厂房内主要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安全出口处,均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正常时,事故照明由交流电源供电,交流电源失去时,通过交直流切换装置自动切换为蓄电池直流供电。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低于0.5lx,疏散指示灯正常时由交流电源供电,交流电源失去时,通过其自配的备用电源供电,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均设置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2.4.2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控制系统。本电站的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控制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形式,电站的消防控制中心设于消防控制房。

消防控制中心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屏,对厂内的火灾报警设备及消防灭火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并对发电机组设备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器进行重复显示及控制。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选用总线编码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接收来自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厂内各部位安装的点式感烟、感温探测器、缆式定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输入模块传送来的信号,自动或手动发出灭火指令;向控制模块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风机、防火阀、固定式CO2灭火系统等消防灭火设备的运行;同时经通信接口自动启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进行跟踪及录像,并显示、记录、打印产生报警或故障信号的时间、地点及有关火灾信息,发出声光报警。并将所有火警或故障信息经通信接口送给全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主要设备布置区如中控室、计算机室、1G10.5kV开关柜室、2G10.5kV开关柜室、400V厂用配电屏室、透平油库、油处理室、空压机室、高压试验室、柴油发电机房、400V大坝用电配电室、电缆层、技术、消防供水泵层等地均设置有点式感烟探测器;在主厂房运行层及安装场和中间层设置有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安装有固定式CO2灭火系统的设备区(即中控室、计算机室),电缆层及电缆廊道均另外设置有点式感温探测器或缆式定温探测器。在厂内各重要通道、走廊均安装手动报警按钮及声光报警器。

上述区域,按其重要性和所配置的消防灭火设备的要求选择报警、报警及手动灭火、报警及自动灭火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旦发生火灾,任何一个探测器探测到火警信号,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通知运行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根据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显示的报警地址到现场证实或经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证实后,即可采用干粉灭火器或手动启动消火栓、固定式CO2系统,指挥救火。固定式CO2系统的远方手动操作在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上进行。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也可以设定为自动灭火方式,如果CO2灭火保护区域内同时有感温、感烟两种类型的探测器报警或手动报警按钮按下后,经控制器分析判断后自动停断对应区域内的风机、关闭对应区域内的防火阀、投入灭火装置。无论是在手动方式还是在自动方式下,控制器在发出火警信号的同时都自动启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对相关部位进行跟踪、显示及录像,以备日后事故分析。

根据规范及电站的实际布置进行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的配置;根据灭火设备的自动控制要求配置联动模块。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所有线路均采用屏蔽型电缆,以防电厂的磁场引起干扰;所有线路均穿管暗敷。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5

【关键词】坝料填筑;计量数据转换;无线视频监控;智能坝料称重

1概述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和喀什地区莎车县交界的阿尔塔什村,总库容22.49亿m3,电站装机容量755MW,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新疆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为大(1)型Ⅰ等工程。该枢纽工程由于在设计、施工等方面面临诸多技术难点,被业内专家称为“新疆的三峡工程”。阿尔塔什大坝为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堆石坝,最大坝高164.8m,坝顶宽度12m,坝顶长795m。坝体填筑分区从上游至下游分别为:上游盖重区1B、上游铺盖区1A、垫层料区2A、特殊垫层区2B、过渡料区3A、砂砾料区3B、爆破料区3C、水平排水料区3D。大坝总填筑方量约2500万m3,其中砂砾料1227万m3,爆破料1033万m3,排水料80万m3,过渡料、垫层料95万m3,上游任意料、土料57.7万m3。以上填筑坝料种类繁多,计量管控难度较大。大坝标准横断面见图1。

2坝料计量管控存在的问题及重要性

2.1坝料运输过程监管难度大。阿尔塔什大坝工程每月坝料填筑高峰强度高达150多万m3,投入的运输车辆多达200多辆,且分属几家协作单位,在同一部位混填,分车计量确认难度较大。此外,坝料运输上坝道路距离远,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直接导致运输协作单位和参运司机滋生装车过磅称重计量后弃料、不运输上坝填筑但又能计量结算的行为。这样不仅导致坝料的浪费,而且增加了项目施工成本投入,仅靠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无法杜绝恶意弃料现象的发生。2.2称量系统计量准确性差。阿尔塔什大坝坝料总填筑方量约2500万m3,高峰期投入200多辆运输车辆,传统的称量计量系统准确性差,数据收集、调整、处理工作量大,已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而且一旦坝料称重系统出现偏差,必然影响计量结果的公平性,不仅不利于调动协作运输单位的积极性,而且还将影响到项目部正常的施工运行管理。2.3计量单位不统一造成数据偏差。计量过程中,业主对总包方按照压实方进行计量结算,总包方对运输协作运输单位采用称重的方式进行计量,计量单位不统一,初期由于计量单位的数值分解转换样本不够多,且不够科学,经常使得对上、对下的计量结算数值偏差较大,这不仅影响项目部的经营效益,也影响协作单位的积极性和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对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数值进行分解转换并及时调整显得至关重要。2.4坝料计量管控的重要性。阿尔塔什大坝工程坝料填筑总量约占合同总造价的54%,坝料计量管控是经营结算的基础和依据,而计量管控过程较为复杂,一旦计量工作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工程经营状况和施工进度,因此,做好大坝坝料填筑计量管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采取坝料计量管控措施并使之有效实施,可以确保现场施工正常进行,进而达到坝料填筑施工盈利的目标。

3坝料计量管控措施及运行情况

3.1建立道路视频监控系统。针对上坝填筑料的运输计量监管存在空间断缺和时间不能记录复盘的缺陷,项目部在科技部门的支持下,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在所有坝料运输道路的重要节点均安装了无线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现场监控画面见图2。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重要空间节点无缝监控,可准确、连续记录、反映现场坝料的运输情况并且数据可储存,变单一空间节点单一人员记录监控为全域空间、全时段多人多层级监控;项目部根据视频监控系统的回放功能,可准确判定路边随意弃料的车辆,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并责令改正;这一措施解决了恶意弃料现象,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运输过磅车辆进行记录监控,可避免出现运输车辆重复过磅现象。当坝料运输作业队对称重车数有异议时,也可通过监控视频系统的回放功能进行比对清查,实现公平计量,以促进项目部与运输作业队的良好利益关系。3.2采用坝料智能称重计量技术。3.2.1实现坝料分区计量数据的收集、记录和监控。由于面板堆石坝坝料填筑工程量大、种类多,坝料运输计量的地磅房工作人员每天不仅要面对大量的运输车辆,而且还要区分不同种类的坝料,记录、整理、汇总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为了改善上述情况,项目部选在道路的合适部位建设坝料智能称重系统,同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将所有坝料运输车辆信息录入智能称重系统,实行“一车一卡”制度,对每种坝料的上坝量进行区分。每个智能称重系统都设置了重车磅和空车磅,为了准确地计算出上坝料的重量,所有坝料运输车辆必须按照要求过磅两次。地磅房每计量一车坝料,信息在储存至地磅房主机的同时发送至数字化指挥中心。数字化指挥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过磅数据,每天对上坝运输吨位数进行整理分析。智能称量系统还具备数据异常预警功能,可对地磅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控。计量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分析结果,直观地对违规称重的数据进行自动提取、识别和判定,有效地避免了运输车辆出现一车多卡、循环过磅等问题,确保了称重信息的准确性。大坝智能称重系统见图3。3.2.2实时数据的同步整理。智能称重计量技术可以帮助计量管理人员识别运输车辆、卸料地点和上坝材料名称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运输车辆运输的位置发生变化,可通过电脑系统修改运输车辆的信息数据,避免出现运输上坝料混淆的现象。同时智能称重系统还可以实现前后方同步收集、查询和总结大坝坝料分区计量称重数据。3.2.3异常数据分析。项目部可以通过智能称量系统自动识别收集的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提前在称重系统上设置标准运输时间和标准运输吨位后动态监控运输车辆的称重运行状态。监控的主要内容为异常数据分析,主要指单车运输中称重数据的异常判断。在系统中输入标准值后,系统将根据标准值自动提取重量数据的异常信息。称重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异常数据,并在系统窗口中弹出数据异常提醒。计量管理人员根据提示对窗口识别的异常数据进行最终的封闭管理,若数据真正异常,直接删除异常数据。在特殊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封闭存储。3.3制定坝料运输管控制度。为切实做好对运输作业的管理,坝料运输必须遵循统筹规划、源头管控、安全第一的原则。所有进场运输车辆必须经设备物质部、机械队进行验收,并将车辆保险、证件在机务部进行备案。安全部将设备物质部、机械队验收通过的车辆进行编号、挂牌,只有在安全部编号和挂牌后方可投入使用。所有运输车辆在运料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装车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石块掉落,导致挤压飞石伤害。对存在装车量超标、随意卸料或过磅后故意卸料行为的运输司机进行经济处罚和思想教育,清退离场拒不整改的司机。通过坝料运输管理制度的编制与实施,对所有运输车辆进行约束,以确保大坝填筑坝料运输施工能有序开展。3.4做好坝料填筑和运输数据的转换对比分析。由于对上、对下计量单位不统一,须及时对上坝料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定期由测量人员对填筑坝料进行现场收方。计量管理人员根据坝料填筑收方工程量与运输统计台账回归分析,将上坝运输工程量转化为压实方量。计量管理人员每天根据坝料智能称量系统的数据,建立每种坝料上坝工程量统计台账,并将每日统计工程量上报至项目部工程计量管理QQ群,使所有参与运输的人员都能清楚地了解当天的上坝工程量。这样不仅有利于工程计量管理的公开透明化,而且便于实时掌握坝料运输经营状况。截至2019年5月阿尔塔什大坝项目部累计填筑方量约2000多万m3;各种坝料的测量收方数据与过磅转换数据偏差值控制在1%以内;大坝坝料计量管控工作达到了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预期目标,砂砾料填筑过磅结算与测量收方对比分析见表1。

4结语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采用视频监控技术和智能计量技术,并结合相应的坝料运输管控制度,确保了大坝坝料填筑的有序施工,杜绝了随意弃料、重复过磅等恶意行为,同时做到了各类坝料的精准计量,有利于对业主及时准确结算和对作业队运输工程量进行合理分解,理顺了参建各方各层级的相互利益关系,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避免了浪费,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樊鹏.坝料智能计量称重和加水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水力发电,2018,44(2):15-17.

[2]吴姝沄.建筑施工工程计量管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218(17):272-273.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6

关键词: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

水利枢纽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和社会财产造成的损失,而且还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水利枢纽工程往往处于河流或者湖泊等施工环境比较复杂的地区,加之存在施工质量不合格或者防渗结构不合理等情况,一些水利枢纽工程在投入运营后出现了坝体渗漏等问题,既影响水利枢纽工程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合理地选择坝体的防渗结构,提高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渗能力,保证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

1目前在我国水利枢纽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防渗结构

1.1水利枢纽工程的金包银防渗结构。在金包银结构中,所谓的金通常是指常态混凝土,而银则主要是指碾压混凝土。金包银防渗结构也就是在将常态混凝土浇筑层设置与坝基和碾压混凝土所构成的工程坝体之间,此外还需要在水利工程坝体的背水面以及挡水面分别用常态混凝土浇筑1.5~3.0m厚的包裹层。在施工过程中,去上下游的碾压混凝土结构的坝体与常态混凝土采用浇筑搭接的方式同步上升,其防渗功能则主要是通过常态混凝土来实现。这种金包银防渗结构方式应用得比较早,目前我国将其应用与岩滩和铜街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并且从建成投产至今没有明显的渗漏问题发生,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然而,这种防渗结构的施工技术工艺比较复杂,且由于其金包银结构中的碾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在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以及水化热等形象参数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会造成二者无法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导致贯穿性裂缝的产生,对水利工程的坝体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1.2水利枢纽工程的二级混凝土防渗结构。由于碾压混凝土的防渗能力较低,因此,设计施工中一般需要适当增加其中的胶凝材料,使用碾压二级配混凝土,从而使其防渗能力得到改善。我国在早期建设柳溪坝等水利工程中使用过这种防渗结构,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改善措施,当时仍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目前在水利工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在碾压混凝土的基础上,辅助以变态混凝土等防渗材料的方式来提高坝体防渗能力。1.3水利枢纽工程的变态混凝土防渗结构。所谓变态混凝土也就是在施工现场将水泥浆液掺入碾压混凝土,这种变态混凝土可以呈现出亚流性特点,其在施工时则需要采用插入式振捣设备。这种防渗方式不仅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抗渗能力以及密实度得到明显地提升,而且操作十分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这种防渗方式也是水利工程防渗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某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体会

2.1该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的设计选择。某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的是变态混凝土与碾压二级配混凝土相结合的防渗结构方式。其中其上游碾压二级配混凝土为了适应坝前作用水头而采用了台阶状设计,并沿高度布局,厚度则控制在不低于坝面水头20%标准上。此外,该水利工程坝体从其坝顶高程的745.50~706.50m范围内的碾压二级配混凝土厚度应达到4.0m标准,而在坝体高程的706.50~672.00m区间,其厚度应达到6.0m标准,从坝体的672.0m到坝底,其厚度应逐渐增厚并达到8.0m标准。此外,变态混凝土则应尽量将其厚度控制在30~50cm内,且其最大厚度应在100cm以内。在该水利枢纽工程中,其迎水面坝体的变态混凝土厚度为0.6~1.0m范围内,并同步浇筑碾压二级配混凝土和变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将粉煤灰水泥粉净浆铺抹于碾压二级配混凝土的面层上,其水泥砂浆的厚度应控制在1.0~1.5cm范围内,且缝面铺应采用M25标号,从而实现缝面与加强面层的可靠连接。2.2该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形式性能。变态混凝土与碾压二级配混凝土结合这种防渗结构具有很好的防渗性能,通过其在本水利枢纽工程坝体施工中的实践应用发现,其在承重能力、受力强度、抗剪切性能等施工质量参数方面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2.2.1碾压二级配混凝土防渗结构的抗渗性能在本水利枢纽工程的上游坝体防渗结构中采用的是碾压二级配富胶凝材料混凝土,同时采用变态混凝土铺设于上游防渗结构面层,通过检验发现其抗渗性能良好,不仅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度,而且层面之间的结合可靠。同时碾压混凝土在各性能参数方面均符合设计标准,特别是防渗标号能够实现W8~W12,某些部位的防渗标号甚至能够超过这一标准。2.2.2碾压二级配混凝土防渗结构的抗冻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具有类似的抗冻性能,其实际抗冻性能的实现与混凝土的内部状态和合成情况密切相关。在本水利枢纽工程坝体的防渗结构中采用了加入引气剂的方式来对其抗冻能力加以改善。由于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要比普通混凝土低,所以其呈现出更加坚硬干燥的状态,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适当增加引气剂的用量,才能使气泡更加充足。经过现场试验发现,需要将引气剂的用量加大到正常用量的9倍后,碾压混凝土中的含气量将达到4%左右,其抗低温性能几乎与F300混凝土相一致,这种具有良好抗低温能力的混凝土材料才能满足本水泥枢纽工程坝体抗冻的需要。2.3该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法。由于本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采用了变态混凝土与二级配碾压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在坝体施工中可以直接采用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扰动因素。另外,在其上游采用的是变态混凝土的防渗施工技术,将适量泥浆通过摊铺施工的方式完成其与混凝土的转换,从而使其基本与普通混凝土保持形状的一致性。最后再通过振捣机械设备来进行振捣施工。2.4该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的投资成本。本水利枢纽工程所采用的碾压二级配混凝土与变压混凝土相结合的防渗结构,其施工成本与其他防渗结构形式相比更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3结语

坝体渗漏是我国在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而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的设计施工不合理是重要的诱因之一。因此,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要对各种坝体防渗结构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实践应用发现,联合使用碾压二级配混凝土以及变态混凝土的防渗结构方式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而且施工操作比较便捷,施工成本也比较低,是提高我国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能力的有效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另外,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还应进一加强防渗结构和施工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国城.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4):50.

[2]姚念凌.某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67.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7

摘要:万家寨水利移民管理

一、概述

万家寨水利枢纽库区沉没影响涉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准格尔旗和山西省偏关县3个县(旗)10个乡(镇)的70多个自然村,水库直淹农村人口3698人,沉没耕地、园林、水塘346hm2,沉没林地78.5hm2,沉没各类房屋12.38万m2,沉没各类树木42.8万株。沉没县级以上大专项7项,文物古迹28处,乡镇和私营企业60多个,三等水准线路1条。全库区规划搬迁5078人,生产安置人口5094人。

库区移民工作从1994年开始,到1998年全部结束,2002年4月顺利通过由水利部水库移民开发局主持的竣工终验,移民工程质量为优良。

万家寨水利枢纽移民工作采取前期补偿、补助和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坚持国家提倡的开发性移民方针,将移民安置和库区建设结合起来,合理使用移民经费,提高投资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开发性移民的路子。主要表现在摘要:

(1)在移民搬迁及专项迁建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批复的投资概算,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监督,逐一兑现移民安置及专项迁建工程的全部补偿补助资金,对一些原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移民意愿,结合具体情况,由业主、监理、设计、地方移民实施机构四方现场联合办公,在不突破概算的前提下进行现场优化设计变更,并签字认可,使移民的意愿真正得到体现。

(2)制定了《万家寨水利枢纽库区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成立了后期扶持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实施机构组成和职责,使得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得到了保证。

(3)聘请专家深入移民安置点,认真了解情况,结合安置点的具体特征进行研讨,制定出符合地方政府及移民意愿的后期扶持规划,充分利用后期扶持资金,帮助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经济收入,使移民真正富起来。

二、健全的移民工程管理体制

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作为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的业主单位,下设征地移民办公室,负责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征地、库区沉没补偿、大专项迁建处理以及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的协调、组织、管理,根据工程进度按期拨付移民资金,适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抽查,不定期组织审计部门对各级移民机构的移民资金使用进行事中审计,在整个移民工程的实施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功能。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移民局设立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移民监理部,进行现场监理。移民监理工程师的重点是检查控制移民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为下拨移民资金提供监理依据。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探究院为万家寨水利枢纽移民工程的规划设计单位,常派代表到现场配合监理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实施项目现场进行优化设计变更。

征地移民所涉及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万家寨水利工程征地安置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副主席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内蒙古准格尔旗成立了征地移民安置办公室;内蒙古清水河县成立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由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组成的万家寨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安置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副县长任主任;山西省偏关县成立了支持重点工程办公室。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移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为了全面保证移民工程的实施,自治区对县(旗)、县(旗)对乡、乡对村、村对户层层签订移民安置协议,逐级明确责任目标,把各级的责任目标作为考核本级干部政绩的内容。

县级专项迁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的拆除、搬迁和新建项目的管理工作,按国家基建程序管理专项工程的实施工作。

乡(镇)移民机构协助负责本乡(镇)内影响人口的调地生产安置,协调村委会的关系,协调村和村之间的土地调整新问题,向村民宣传有关移民政策和法规。

村委会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和县级移民机构做移民的土地调整、移民搬迁工作,对移民做好宣传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移民实施中存在的各种新问题。

三、充分发挥移民监理的监督功能

移民工程实施监理制,目前已被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采用,万家寨水利枢纽移民工程实施监理制在国内属于较早的项目之一。一些做法对移民工程监理尚有一定的借鉴功能,在此做一个概要介绍。

1.监理工作原则

(1)事前指导原则。鉴于移民实施机构的成员大多是第一次从事移民工作,移民监理在进驻现场后的第一次移民工作会议上,就向和会代表通报了移民监理规划内容,重点介绍了监理工作范围、目标和控制办法,以便实施单位按监理规划要求配合监理工作。为使实施机构了解把握各阶段移民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内容要求,监理及时印发内容具体的年度监理计划,以便参照配合实施。

(2)监督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在监理介入万家寨水库移民工作的开始阶段,个别地方政府移民机构认为,移民是地方政府负责包干实施的,监理介入似乎多了个“紧箍咒”,一度配合消极。通过监理在检查督促实施单位工作的同时,积极为他们完善移民计划和办法,做好参谋,使他们转变了对监理的看法,不但主动配合监理工作,而且碰到新问题还坦诚征求监理的处理意见。

(3)同项目法人、设代协调配合的原则。移民监理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和移民规划方面,虽具有客观独立性,但监理同业主、设代的目标一致。为了顺利实现共同的管理目标,从移民实施计划的制定到实施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的处理,监理都同业主、设代密切配合,主动汇报,并阐明监理意见,达成共识后付诸实施。这样既让业主及时把握了移民实施活动的状况,也使监理符合法规的意见得到了支持,便于协调一致工作。需要从设计方面答复或解释的新问题,由设代直接出面处理,见效更迅捷显著。

(4)广泛宣传政策和严格执行补偿标准的原则。移民群众服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大局需要,克服难离故土的心理是通情达理的,但他们最关心的是搬迁补偿和安置去向。对此,移民监理凭借移民相信监理客观处事的优势,同业主、设代和地方政府实施机构密切配合,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移民搬迁村反复宣传移民政策和国家批复的补偿标准,同时向移民全面介绍规划的各种安置方案,并建议实施机构组织移民户到规划安置点实地考察,最后由移民户自己选择安置方式和地点。

(5)执行移民规划和实际变化相结合的实施原则。万家寨水库移民实施中结合实际进行了合理调整。在兑现实施中根据群众意见,监理同意移民实施机构组织由县、乡、村各级管理人员和移民代表参加的联合评委会,对各类房窑按新旧程度分等评定补偿单价,一等价高于规划标准,二等价基本同规划标准持平,三等以下补偿单价低于规划标准。这样兑现相对比较合理,群众满足。同时监理建议实施机构对分等补偿进行加权测算,使分等兑现总金额基本接近规划补偿总金额,如有结余继续用于移民。确保了补偿兑现顺利实施。

另外,移民监理还坚持发《监理通知书》和发《监理简报》相结合以及突出监理重点的工作原则。

2.监理控制

(1)进度控制。

①在移民搬迁安置期间,根据主体工程对库区清理时限的要求,制定监理进度控制总目标。依据搬迁计划,监理人员每周深入库区现场,督促检查移民搬迁和专项拆迁处理进展情况,并按监理统计表式样分类统计各项搬迁进度,然后同计划进度横道图作对比分析。发现进度滞后,及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建议,配合业主共同协助实施单位采取有效办法,加快搬迁和清理进度。

②依据实施单位报送的项目月进度统计报表,监理人员到现场抽查核实,加强对重点监理项目的进度控制。

(2)工程质量控制。

①按照设计对库底清理的各项质量要求,监理人员深入现场,对库区各类建筑物拆毁、树木砍伐、消毒处理等,逐项督促检查,确保库底清理完全达到设计标准要求。

②依据规划和移民安置方案,以移民生活生产设施建设配套齐全、功能恢复到位为总目标,监理人员重点对移民居住(包括宅基地划定和建房)、水、电、路、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和耕地划拨及土地质量等定期到现场进行检查统计,落实到位情况,确保移民的生活生产基本条件按规划标准建设到位。同时了解移民对安置条件的满足程度,对移民在完善安置方面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意见,及时建议实施单位采纳并做完善工作,最终使移民的各项安置设施达到方便生活,有利生产恢复和发展。

③对大型专业项目复建和基础设施专项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因各项目都聘有施工专业监理人员,移民监理除参和审查项目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和工程竣工验收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移民监理人员定期到现场对施工监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情况和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检查记录。对发现的工程质量新问题,及时通告业主,并向实施单位和现场施工监理单位发送移民监理通知书,责成妥善处理。

(3)资金拨付及使用控制。

①配合业主按基建程序对移民项目资金实施管理,控制预拨款。对移民实物补偿资金,依据移民搬迁计划,本着提前一次拨付到位的原则拨款,确保实施单位兑现移民补偿需要,促进搬迁。对专业项目资金的拨款,一般按监理统计完成的实际工程量超前20%的原则,并结合实施单位的用款计划,控制预拨款。对大型专项在竣工验收之前,预留质保金,竣工验收后拨付全部工程费用。

②对移民资金的使用实行跟踪检查监控制度。按移民资金拨付流程渠道,监理人员定期检查各中间环节及时下拨资金情况,防止资金在中间环节滞留,确保实施单位使用。对移民实物补偿资金的使用,监理人员按规划补偿标准,对补偿对象进行抽查访问。访问主要内容,一是补偿项目和标准,二是补偿有否拖欠新问题。

另外,移民监理在移民工程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协调各方关系上均发挥了很好的功能。

四、移民资金专项管理

1.实行移民资金专项财务独立管理

万家寨水利枢纽移民工程财务实行独立管理,公司移民办下设财务科,各级移民机构设立专项财务专款专用、独立管理、独立记账、独立核算。

2.移民监理对移民财务监督控制

根据各级移民机构按月上报的移民资金使用情况,工程完成进度按月统计上报。公司移民办及时召开主任办公会,会同移民监理部总监对财务拨款把关,依据监理对进度质量标准的评定意见,实施经费控制拨付。拨款及质量控制行使监理一票否决权,充分发挥了集体决策把关和监理的功能。

3.按基建程序拨付移民资金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为保证搬迁任务顺利完成,对移民实物补偿资金一次拨付到位。对专业项目迁建经费,采取按完成工程量进度超前20%的原则把握预付款,项目快完成时,按完成工程量进度付款;对重点大专项实行专款专用,按基建程序拨款,预留5%质保金,工程验收后结清付款。

五、加强业主对移民工作的管理力度

1.保证运行机构和体制有效运作

万家寨水利枢纽实施了业主和移民实施主体单位——各级政府的合同制、政府层层责任制、工程质量进度监理制、设代现场指导优化设计制、移民工作中的奖励激励机制,为移民工作提供了切实可靠的组织保证、技术保证、质量和经费保证。

2.宣传政策法规,公正处理新问题

移民工作开始实施第一件事,就是让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移民政策、法规。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办多级别干部的学习班,提高了广大移民干部的政策水平。同时还会同内蒙古自治区移民办、监理部、设代入村入户宣传政策,耐心解答移民提出的新问题。

督促基层移民干部在补偿兑现时,对实物量和兑现情况张榜公布,让广大群众监督。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规划标准实行各项补偿,如数兑现,不折不扣。

3.依靠政府当好参谋,协调各方齐抓共管

公司移民办在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协调好各方关系,抓住重点,组织内蒙古移民办和监理部、设计代表四方联合现场办公。深入实地对基层移民工作调查探究,当即形成统一熟悉,协调一致解决新问题。对调查中发现的重大带有普遍性涉及移民政策正确贯彻执行的新问题,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多次批示摘要:一定把移民工作做好,保证水库下闸蓄水,决不拖工程后腿。分管移民的自治区副主席亲自深入库区现场办公,有力地推动了移民工作的进展。

4.按项目管好财务,定期检查和审计

公司移民办对移民工程实施按项目管理,并建立了计算机移民信息管理数据库。

各级移民财务都采取独立管理,专款专用。对各级移民机构的财务人员,举办了多次学习班进行培训。统一了账目,统一了财务报表。移民办会计深入各移民机构辅导建账,要求各级移民机构按月对移民资金使用情况、工程完成进度进行统计上报,并定期对账务进行检查。同时对移民资金使用进行跟踪检查。开展阶段性移民经费的事中审计,防患于未然,防止动用移民资金。

5.引进激励机制

在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进度一度严重滞后,为使其迎头赶上,在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引进激励机制,制定了《万家寨水库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奖励办法》,明确奖励原则、奖励范围、先进单位及个人的评选条件,正式发文给各级移民机构进行宣传。通过表彰,交流了经验,弘扬了正气,鼓舞了士气,对全面完成库区移民搬迁任务,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功能。

6.落实安置目标

在万家寨水库移民安置中,提出了以建设文明新村为总目标的工作任务,并请安置区地方政府帮助完善移民的基本生产条件和物质条件,提高移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移民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通过移民机构、地方政府和广大移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移民安置四到位(住宅、耕地、供水、基础设施到位)的目标基本实现。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8

1.1工程概况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三门峡枢纽”)是黄河“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保安工程体系中的第一座大型工程、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三门峡枢纽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控制黄河流域面积68.8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86.5%,控制黄河水量的89%,控制黄河沙量的98%。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分为左岸挡水坝段、溢流坝段、隔墩坝段、电站坝段、安装场、右岸挡水坝段。现在,三门峡枢纽共有27个泄水孔洞,包括12个深孔、12个底孔、2条隧洞、1根排沙钢管,315m水位泄流能力为9701(不含机组泄量)m3/s。三门峡枢纽发挥着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调水调沙等综合效益。

1.2建设历程

三门峡枢纽委托苏联设计,是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程项目中唯一的水利项目。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施工,1957年4月13日正式开工,1958年10月截流,1960年9月实现蓄水,1961年4月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三门峡枢纽1960年开始蓄水后,库区淤积严重,1965—1968年进行第一次改建(也称增建工程),主要内容为增设“两洞四管”。1969—1978年进行第二次改建(也称改建工程),主要内容为打开1~8号施工导流底孔作为永久排沙底孔,同时安装5台单机容量为5万kW的发电机组。为解决溢流坝泄水底孔磨蚀、下游2号隧洞出口淘刷以及进一步增大泄流规模等一系列问题,1984—2003年进行了泄流工程二期改建,1989—1990年打开9、10号底孔,1998—2001年打开11、12号底孔工程和1~3号底孔出口增设消能工。

1.3三门峡枢纽的特点

(1)边运行边改建。三门峡枢纽原设计的问题导致其在原建基础上长期大规模改建,在改建施工的同时,还要保证枢纽完成所承担的防汛、防凌、调水等任务。随着改建施工的进程,三门峡枢纽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这是其他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所没有或少见的。(2)受泥沙影响。泥沙导致枢纽过流建筑物混凝土磨损、汽蚀破坏严重;闸门及对应的导轨、水封座板、底坎等门槽埋件遭受破坏,维修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泥沙淤堵致使闸门启闭力增加,给工程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3)受水库运用方式影响。水库运用方式经历了由“蓄水拦沙”(1960年9月—1962年3月)到“滞洪排沙”(1962年3月—1973年10月)再到“蓄清排浑”(1973年11月至今)的转变。不完全年调节方式使设备启停频繁。水库运用方式的变更使得高坝低水位应用,大坝受力条件发生根本变化,有利于坝体安全。(4)受枢纽老化影响。三门峡枢纽已经蓄水运用几十年,大坝进入老化期,混凝土结构出现磨蚀、渗漏、裂缝等破坏现象,机电设备部分功能失效,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下降,给工程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综上所述,三门峡枢纽的工程管理工作受多方面影响,总体上呈现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管理难度较大。

2工程管理探索与实践

工程管理是枢纽管理的基础,是枢纽工程发挥功效的实现途径。三门峡枢纽管理涵盖范围广泛,主要涵盖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工程巡检与监测、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坝区管理、通信及信息化管理、坝区旅游管理等方面。工程管理工作涉及水工、水文、机械、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等专业领域,专业性较强,协调工作量大且较为复杂。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黄河三门峡就以三门天险闻名于世,形成了丰富厚重的黄河三门峡文化,黄河三门峡文化包括以历史古迹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以诗词歌赋为核心的诗词文化、以三门峡水利工程为核心的枢纽建设与管理文化、以水利知识为核心的科普文化、以民风民俗为核心的地域文化等,为坝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这是其他水利枢纽少有的,是三门峡枢纽的特色。1983年以前,枢纽长期未设立统一管理机构,大坝由原水利电力部第十一工程局负责改建和维护管理,水电站由三门峡水力发电厂运行管理,归属于河南省电力工业局,水库的蓄泄运用由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调度。这种分块管理影响了工程的全面规划和改造完善,以及水库的调度运用和改建施工的统一管理[1]。另外,枢纽改建的紧迫性导致工作重心放在了建设方面,这样造成了“重建轻管”的状况。虽然枢纽的防汛、防凌、发电等综合效益有所发挥,但是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1983年,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以下简称“三门峡枢纽局”)成立后,按照“以水保电,以电养水”的方针,开始走向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发挥工程效益的新阶段。在几十年的工程管理工作中,结合三门峡枢纽管理实际和特点,以法规制度为准则,适应形势变化,完善细化管理内容,合理配置资源,严格各项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依靠科技进步,注重科技和管理创新,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三门峡枢纽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做法。

2.1组织管理

依据三门峡枢纽规模、特点和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机构设置,采取分级管理。三门峡枢纽局是三门峡枢纽的管理单位,下属的工程管理分局是三门峡枢纽的具体工程管理单位,防汛抗旱办公室按照上级指令履行三门峡水库的调度职能。组织机构的设立根据职能以职定岗、以岗定人,坚持以人为本,以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能为原则。三门峡枢纽局对各岗位编制了岗位说明,对各岗位的职责及任职要求进行了说明,促进了组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2.2制度管理

规章制度是工程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基础。为加强枢纽工程管理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三门峡枢纽局根据水工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和设备的运用、维修及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制定各主要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的运用和维修技术要点、主要设备的大修及更新改造标准,包括设施、设备的巡检制度、运行规程、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等。针对水库调度、安全管理、大修更改项目、材料物资、档案管理等分别制定了《三门峡水库调度运用管理办法》《三门峡水利枢纽防汛预警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设备管理办法》《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维护材料使用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制定了各类应急方案,构建了枢纽工程在特殊条件下和突发险情条件下的应急应变体系。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并根据枢纽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使枢纽工程管理工作迈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工程管理有章可循,保证了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2.3工程巡检与监测

枢纽运行期间,按照巡检制度,对水工建筑物及附属设施、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枢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巡检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巡检记录完整。特殊部位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检查,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水下电视系统”对闸门槽水下部分和张公岛导墙水下基础部位及左岸护岸水下基础部位进行水下检查。枢纽建设期安装的大坝监测系统由于老化以及工程改建过程中的破坏,因此一部分测量仪器失效,部分项目停测,部分测量数据不准确,同时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测量自动化程度较低。1991—1994年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之后又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局部改造,通过改造,恢复了部分停测的项目,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提升了大坝监测的自动化水平。枢纽运行期间,加强观测仪器的检验和维护,整理原始记录数据,编制观测资料月报和进行年度资料整编,按规定时间上报大坝观测报告,定期进行观测资料分析。在发生大洪水、地震等特殊情况时,加大巡检频次,关注参数变化,必要时编制专项分析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及时养护、保养,对于较大问题,根据轻重缓急列入岁修计划。1989—1991年,三门峡枢纽局与天津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对1958—1988年大坝应力应变及温度观测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和分析,这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先后获得水利部、(原)能源部规划设计总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水利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4安全管理

根据国家法规,建立了工程管理责任制。按照要求,编制了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应急管理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安全检查,识别危险源,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按照规定进行大坝注册登记工作,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大库注册登记证书。按照规范要求,结合大坝状况,开展大坝安全状态的检查和评估及验收工作,1985年12月黄委受水电部委托,组织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共同对三门峡水利枢纽进行了初步验收,结论为正常坝;1990年4月,三门峡枢纽局对大坝的安全状态进行了检查和评估,水利部责成黄委负责鉴定和验收,确认为正常坝;2015—2016年,三门峡枢纽局委托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对三门峡大坝开展了安全评估工作,经黄委鉴定,结论为一类坝。

2.5运行管理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复的《近期黄河中下游洪水调度方案》,三门峡水库由黄河防总负责调度,三门峡枢纽局负责组织实施。在实施调度工作中,按照运行操作规程,三门峡枢纽局严格、准确执行黄河防总调度指令,并对闸门启闭操作进行记录。运行期间,编制机电设备检查表,建立枢纽设备运行档案,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在1995年水利部水管司进行的闸门及启闭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中,三门峡枢纽13台(套)防汛主设备及闸门被评为一类工程。三门峡枢纽是建设在多泥沙河流上的水利枢纽,为了解决泥沙问题,水库运用方式经历了由“蓄水拦沙”到“滞洪排沙”再到“蓄清排浑”的转变,枢纽任务除防汛、防凌、灌溉、发电外,还有调水调沙等任务,在一定的来水条件下,既要与上级防汛部门协调好水调工作,又要与电调部门协调好机组发电工作,同时在汛期和特殊时段做好库区的排沙工作。多任务的目标要求三门峡枢纽水库调度要统筹兼顾、整体考虑。三门峡水库目前形成了200多km2的水域,成立了自然保护区。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对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水库及下游安全和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2.6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

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是确保枢纽工程完整、可靠和安全运行,维持大坝健康生命,延长大坝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运行,大坝逐渐老化,设备缺陷增多,可靠性下降。三门峡枢纽局针对巡检、监测及运行中发现的水工建筑物设施及机电设备缺陷、故障影响大坝安全运行的问题,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进行养护、维修或更新,消除异常及病害隐患。坚持遵循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养重于修,修重于抢”。每年安排对水工建筑物泄流设施进行岁修,对启闭设备、拦污栅条进行大修。为了缩短全部泄流孔的关门时间,削减下游洪峰,1988—1989年汛前对部分深水孔和底孔工作闸门进行“一门一机”改造,达到了设计关闭时间8h的要求。1986年、2005年分别对张公岛导墙进行加固处理。1994—1997年对2#泄流排沙隧洞出口进行了加固。2007年9月—2011年6月对坝顶两台3500kN门机进行了更新,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2.7坝区管理

三门峡枢纽局针对坝区划界历史遗留问题,与地方政府研究协调确定管理区、保护区,1987年4月确认山西侧管理区面积为129.86hm2,1997年10月取得山西侧129.86hm2土地使用证;1995年5月确认河南侧管理区面积为147.73hm2,2003年9月取得河南侧约60hm2土地使用证。坝区划界确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坝区的面貌反映了一个水利枢纽工程管理的水平。三门峡枢纽局编制并修订了坝区发展规划,并积极按照规划推进坝区的各项建设。针对坝区的气候、地形、土壤条件,重点进行了坝区绿化美化,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初步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2006年新建三门峡枢纽大门,2005—2006年对坝区主要道路进行了改线和翻新,改善了坝区交通条件,基本实现了景区封闭管理;2010年,建设了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廉政园,坝区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1998年,三门峡大坝被河南省委列为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2013年驻坝部队撤离后,组建了专职负责坝区治安的坝区治安巡防大队,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提高了枢纽安保工作的水平,努力打造安全坝区、文明坝区。

2.8通信及信息化管理

通信是工程管理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三门峡枢纽局通信网络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后经不断改建、扩建,逐步形成了以数字交换为节点,微波传输为纽带,有线通信为主导,无线移动通信为补充,集语音、数据、图像传输为一体的综合性通信网络,实现了与黄河防汛通信网、河南省电力调度网、电信公网、联通和移动网的中继联网。网络覆盖各办公、住宅和坝区各生产经营网点,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内部专用通信网络。运行期间做好维护,保证系统畅通、可靠。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通信设施不断进行更新、改造和建设,逐渐形成了集防汛、电调、办公、住宅等多领域、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通信网络[2]。三门峡枢纽局信息系统始建于1999年,逐步发展为黄河云、雨、水情防汛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电算化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大坝运行视频监控系统,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视频会商系统,黄河水量调度系统。2004年开通外网宣传网站“黄河三门峡网”,成为外界了解三门峡枢纽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枢纽管理信息的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

2.9坝区旅游管理

多年来,三门峡枢纽局大力发展旅游等多种经营。2001年,三门峡大坝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景区。2004年10月,成立了三门峡黄河明珠旅游开发公司,专门从事旅游开发工作,陆续开发了“一步跨两省”“廊道水晶宫”等旅游景点。1993年投资兴建了三门峡展览馆,2008年对三门峡展览馆进行了整修和重新布展,黄河三门峡文化得以挖掘和展示,2017年建成了黄河文化园。

3工程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与主要经验

3.1取得的成效

三门峡枢纽局通过几十年的工程管理工作,培养了一支专业、优良的工程管理队伍;针对三门峡枢纽的特点制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维持了工程设施的完整性和完好性,三门峡枢纽实现了枢纽运行及大坝安全运用,2016年大坝安全鉴定被评为一类坝;通过“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水库基本实现冲淤平衡,说明了在多沙河流上可以修建水库,而且可以持续兴利运行;库区形成了河南省最大的湿地,白天鹅等珍稀动物在这里栖息,改善了库区环境,并促进了三门峡市当地经济的发展;坝区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职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黄河三门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利用和展示,提高了三门峡枢纽的知名度;坝区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枢纽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成为工程管理的新亮点;坝区划界确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减少了与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的纠纷;工程管理单位多次被评为黄委工程管理先进单位。

3.2主要经验

(1)水利枢纽要统一管理。根据三门峡枢纽管理经验可知,水利枢纽是一个整体,不统一管理将会影响工程的改造完善,影响水库的调度运用和改建施工管理。一个水利枢纽要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必须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实现枢纽管理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规章制度是工程管理的制度保障。三门峡枢纽局把制度建设作为工程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按照水利部、黄委颁布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建立了大坝巡视检查制度、设备检查保养制度、大坝观测规程、操作及检修规程、坝区管理办法等系统、完备的制度、办法、体系,并根据内部和外界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使工程管理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实现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3)坚持把工程的安全运用作为工程管理的首要目标。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到枢纽效益的充分发挥,而且涉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工程安全是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工程管理的最低红线。没有工程的安全就谈不上工程的兴利,谈不上工程效益的发挥。为了工程安全,三门峡枢纽局按照制度要求,加强对水工建筑物和设备的巡视检查、安全监测和维护保养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4)进行水、沙、电一体化水库调度,努力实现来水效益最大化。三门峡枢纽是建设在多沙河流上的水利枢纽,承担的任务除防汛、防凌、灌溉、发电外,还有调水调沙等,多任务的目标要求三门峡枢纽水库调度要统筹兼顾、整体考虑,在一定的来水条件下,既要与上级防汛部门协调好水调工作,又要与电调部门协调好机组发电工作,同时在汛期和特殊时段做好库区的排沙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三门峡枢纽在这方面取得了宝贵的调度经验。(5)持续不断地改善坝区环境面貌。三门峡枢纽规划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基于当时的建设理念,只重视枢纽本身工程的建设,以及工程防洪、防凌、发电、灌溉、供水等基本功能的实现,而不重视大坝管理区的环境面貌建设,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更谈不上挖掘水利工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利用开发旅游等附属功能。现在的水利建设理念已经从单一的基本职能向多种复合职能转变,重视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大坝与自然的和谐,并注重改善枢纽建设和管理单位职工生活条件。基于以上理念的变化,三门峡枢纽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坝容、坝貌的治理,坝区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但是,坝区环境面貌现状与三门峡枢纽在坝工界的地位还不相称,与新时期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坝区环境面貌。(6)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枢纽管理单位引进推广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于工程、设备改造和更新中。引进安装监视系统用于操作闸门启闭设备,成功对大坝监测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采用抗磨蚀材料用于泄流孔洞的检修,引进混凝土碳化防治材料解决混凝土碳化问题等,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和推广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人员工作条件,提升了枢纽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4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1)进一步开展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研究,努力提升枢纽效益。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投运,经反复研究讨论,水利部决定三门峡水库2003年进行1a原型试验,非汛期控制水位为318m,汛期洪水期敞泄。其后水库一直在此原则下运用,迄今已经14a。近年来,三门峡水库入库水量、沙量显著减少,水库运用边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新情况、新变化,建议进一步开展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研究,通过与万家寨、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运用,共同实现黄河中下游防洪减淤等多重目标,努力提升三门峡枢纽效益。(2)引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管理方法,进一步解决制约工程管理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促进工程管理手段的提升。针对水工建筑物磨蚀、碳化等病害,闸门集中控制和信息集成等制约工程管理的技术需求和问题,跟踪与工程管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管理方法的引进应用。对于水工建筑物病害,调研新的病害防治材料,综合比较其技术性能和经济性,选取适合三门峡枢纽工况特点的病害防治材料,消除病害或延缓病害的发展,达到提高工程耐久性、延长使用年限、降低检修频次从而节省检修资金的目的。针对工程进入老化期的现实,利用新手段对工程进行健康诊断、风险分析及评估、寿命评估,建立预警机制。(3)建设“数字枢纽”,提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形成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的工程管理体系。继续加大利用新技术对传统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促进工程管理在机电设备集中监控系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防汛网络、办公系统及档案管理系统的整合融合,形成综合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建设“数字枢纽”,提升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形成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的工程管理体系。(4)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打造“智慧景区”,建设具有黄河三门峡文化特色的AAAA级景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营增效的有效途径。主题旅游、知识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人们在旅游休闲过程中获得一定知识,受到文化熏陶,可增加旅游的意义和情趣。三门峡枢纽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丰厚的黄河三门峡文化,挖掘其中的内涵并通过景观、旅游产品等多种途径展示出来,可提升三门峡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加吸引力。利用信息技术等打造“智慧景区”,实现景区管理、保护、发展、服务的信息化。以现有三门峡明珠旅游开发公司为平台,把景区建设和旅游开发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建设AAAA级景区,提高旅游经济效益。(5)探索工程管理新模式,把需要大额投资的枢纽工程改造项目纳入水利基金渠道。现在工程管理是按照“以水保电,以电养水”的模式运行的,这种运行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种事企结合的特殊模式。近年来黄河来水偏少,发电效益减少;而枢纽经过几十年的运用,需要的大坝维护和设备更新升级资金量很大,管理单位依靠现在的经济状况不能及时到位资金。因此,需要完善“以水保电,以电养水”的工程管理模式,把需要大额投资的枢纽工程改造项目纳入水利基金渠道,使枢纽工程重大改造项目得以及时开展,有利于工程管理工作向高层次发展。(6)持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建设国家一类水管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枢纽工程管理领域的新理念不断涌现,枢纽工程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是枢纽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今后,三门峡枢纽局将按照水利部一类水管单位的要求,结合枢纽的实际情况,健全完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继续及时进行更新改造,保持枢纽设施的完整性和完好性,有效发挥枢纽设计功能,持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利用6~10a时间达到国家一类水管单位的标准。

作者:李明堂 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

参考文献: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1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性能和工作特性

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从电力网吸收电能,并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最后,机械能通过杆轴输出到给水泵,使水泵完成传动的过程。通过分析,异步电动机的性能优势由下述参数决定。1.1电动机效率参数。效率=P2/P1×100%(即,输出功率P2和输入功率P1的比)。同样的负荷条件,电动机的效率越高,能源的利用率越高,越省电。因此,电动机的效率是需要在固定负荷条件下,在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前提下,发挥电动机更大的效率。1.2电动机功率参数。设备功率对于电气设备的利用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电动机运转时,它不仅能够从电源吸收有功功率,而且还吸收了无功功率。所谓低功率,就表示设备运行中从电源吸收更多的无功功率,增加电力网的负荷,降低机器的利用率。水利枢纽的电动机的力率约为0.8,未能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所以,选择使用了并联高电压电容器的无功补偿技术,以此提升功率。1.3电动机启动扭矩参数。初期的启动扭矩,它直接与电动机的正常启动相关。1.4电动机启动电流参数。太大的启动电流,可能会导致电源线的电压下降过大,降低电压,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以及正常运转。1.5电动机最大与最小扭矩。由上可知,相关技术指标是在电动机设计时的综合考察以及计算来获得的。当电动机实际运行时,还应测试以及检查。就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来分析,当异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能够得到各项性能指标与输出功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我们称其为工作特性,并通过对电动机的实际运转状况进行判定。泵站的启动会使得电压下降,在相关规定中,要求此时电压下降不应该大于定格値的10%,同时,启动电流不能够大于输电网的过载。在泵站启动时,需要能够满足电动机本身的特性需求。如果能够满足这些前提,那么高压的异步电动机通常会选择运用全压启动,并通过机械手段对其进行制动。在某种情况下,水利枢纽泵站也会选择使用同步电动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同步电动机传动系统中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励磁装置。

2机电传动装置稳定运行的条件

在水利泵站的传动装置中,为了保证相关设备和装置的正常运转,首先必须要确保电动机与水泵保持统一的机械特性,保障其正常运行。第一,系统要实现匀速运行;第二,系统如果受到外部干扰,导致其运转速度发生变动时,要在去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后,确保其能够依旧保持正常运转。电动机与水泵系统能够实现稳定运行,有如下基础条件。2.1水泵的扬程曲线以及机械效率特性曲线水泵的扬程曲线和水泵的机械效率特性曲线有交点,如图1所示。图1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性能以及工作特性2.2速度比与平衡点如果速度比与平衡点对应的速度较大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外部干扰导致速度增加时,速度比应该小于平衡点对应值。如果去除外部因素影响,速度比小于平衡点对应值,当速度小于与平衡点相对的速度时,速度比大于平衡点对应值,即当外部干扰因素导致转速出现下降,这种干扰消除之后,速度比应该大于平衡点对应值,这种特性调整是电气机械传输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

3水泵的运行调节

某水利枢纽泵站中包含3台竖井式贯流泵,各个泵进行单列设置,泵距离机组中心的距离为8.2m,电动机和水泵之间经由齿轮来实现动力传动。水泵依赖于液体的旋转阻塞的动态作用,将能量连续地传递给液体,增加其运动能量,然后,将一部分运动能量转换成压出室的压力能量,并使得液体实现排出。基本参数为:一是,流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经由水泵的水的总量,其计量单位通常为m3/s,在该水利枢纽中其流量为20m3/s;二是,扬程,指的是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站期间所能够获取的能量;三是,转动速度,指在泵轴的部分的旋转数,单位r/min;四是,有功功率,指每秒为单位液体流过水泵所能够获取的能量;五是,效率,有功功率和轴功率的比。在水泵实际的运转过程中,如果需要的流量发生变化的话,那就必须要被调节。由于水利泵站是用异步电动机驱动的,因此,为了使泵的速度变化而改变特性曲线,经常使用可变速度调整,改变其动作点,达到使流量变化的目的,这样就能够节约电能。

4机电传动装置的运行维护及保养

为保证机械和相关设备长期处于最好的工作状态,长期的设备维保非常有必要。在长期工作和日常检查之后,相关工作人员总结了以下的工作经验。4.1需要保持电动机周围环境优异性。电动机的外壳应该是处于无尘无垢状态,严格防水,避免其粘结油和灰尘,保持其运转的流畅度。另外,接线盒要进行防潮处理,螺栓要处于紧固状态,一旦发现零部件出现损坏,须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4.2定期检查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一般来说,电动机的动作电压是定格电压(+5%),三相电压的差不超过5%,各相电流的不平衡不超过10%,应该严格地防止相位切断动作。4.3定期检查电动机的温度上升状况。一般的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上升,不能超过最大的允许值。4.4杂音和气味的监测。正常的电动机运行必须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其他杂音,外部的轴承应处于很好的密封状态,工作期间,其声音、气味、振动和传达装置必须被监测和分析。4.5将卷线的绝缘。电阻用欧姆表定期测量卷线的绝缘电阻有必要在0.5MΩ以下进行干燥处理。在卷线的隔热性恶化的情况下,使用隔热性涂料,通过干燥或交换绕组来提升其绝缘性能。4.6轴承监测。轴承需要定期交换,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必须均匀。如果轴承松紧而出现疲劳,那就必须定期更换(一般来说,滑头轴承不可超过1000h,转型轴承不可超过500h)。4.7电机操作电动机的合理操作,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长是重要的条件。任务人员,必须每天的检查记录。4.8水泵维护。泵的维护是很重要的。如果泵在运行中出现振动,那么必须要找出原因,泵的振幅减少必须根据需要调整。寒冷期泵配件的冻结,也应该要注意。4.9加强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工程土木建设的协。调实施在施工前,须制定科学的安装组织实施方案,从而对机电设备安装与土建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地解决和处理,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应加强沟通与交流,使设计与施工之间更好的契合,实现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土建的协调实施,最终提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率和质量。4.10促进水利工程基础施工阶段的有效配合。促进水利工程基础施工阶段的有效配合,需要机电设备的设计工作者与安装人员加强设计与管理方面的工作,并且全面而系统地规划和计划水利机电设备安装的高度和位置。例如,水利工程中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可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安装=△动+H实吸式中,△安装为离心泵安装海拔高度,m;△动为井中动水位海拔高度,m;H为水泵实际吸水高度,m。水泵的实际吸水高度H,可按照H实吸=Hs×H吸损×v2进/(2g)×k的公式计算,式中,Hs为离心泵允许吸上的真空高度,m;H为进水管路损失扬程,m;v为水泵进口处流速,m/s;g为中立加速度,m/s;k为安全系数。此外,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提升基础施工环节的准确性与系统性,为后期机电设备的安装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提升机电设备安装和管理的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传动装置在水利枢纽运行多年来,已经展现出了其本身非常显著的优越性能,对于保障水利枢纽的健康、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水利枢纽工程范文篇10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从工程批准立项时起,就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提出和制定了“绿色亭子口”的环保目标,提升生态文明水平,造福老区人民。为此,公司与枢纽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了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目标的设定

由于工程所在区域地质、地貌、土壤和气象的特殊性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二是部分支流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特别是闻溪河支流接纳了剑阁老县城的工业废污水,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三是自然灾害频繁。由于降水量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严重不平衡,导致区域干旱和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威胁江河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的环境保护针对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落实国家环保基本国策,以造福老区人民的更高要求提出了“绿色亭子口”的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总目标。其具体要求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7.6%,弃渣拦渣率98.5%,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8.7%,林草覆盖率达到34.5%。施工期,要确保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并卫生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易扬尘的物料覆盖封闭运输,以防止运输扬尘污染;确保定期洒水,以消除道路扬尘;确保有效降低工地噪声和施工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在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还要确保坝区和水库移民安置区供水以及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确保生产、生活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不降低原有功能和水质级别;对主要污染源闻溪河进行工程治理;对移民集镇和农村移民安置点,按照现代集镇和新农村标准,配套规划和建设环保设施。在移民安置区发展林果绿色产业,增加植被、净化空气、减少水土流失,使“绿色亭子口”名符其实。

3环境保护的设计与规划

3.1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配套、完善的制度性安排,保证了环保治理和建设的高标准。2007年,在枢纽工程的准备阶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了《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与此同时,业主委托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的《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得到了四川省环保局的批准;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项目区的环境现状,进行了影响因子的评价和环境风险分析,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环境影响评估证明了该工程在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工程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后,不存在制约工程可行性的环境问题。该报告书是工程得以建设的环保通行证,也是工程环保规划的基本依据。

3.2制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规划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公司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定了《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规划》。《规划》确定了水源地、鱼类“三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古树名木等重点保护对象。其中,要求保证水源保护地12个取水口、居民点、14个集镇在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的水质和水量;保证坝址以上嘉陵江干流、白龙江支流、闻溪河以及坝址以下苍溪河段的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得到保护;保证对该区域内国家重点保护的13种动物的保护和生境、生态协调的完整性;保证水库淹没区涉及的61株名木古树通过迁移得到保护;对水环境保护、陆生生态保护、水生生态保护、施工区环境保护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和人群健康保护进行了系统设计;对工程建设的生态与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环境监理提出了要求;水土保持规划着重对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设计,同时进行了本工程的环保、水保投资概算。

3.3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023.4mm,水土流失是该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嘉陵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是该区域环保的主要任务。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项目的移民安置工程共扰动地表面积331.14hm2,产生弃渣311.85万m3。为此,专门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重点对移民安置工程建设区受扰动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的区域制定了详尽的工程、植物和临时防护等防治措施。

4环境保护工作的运行与管理

4.1坝区和库区分类实施

根据坝区和库区的不同特点,将坝区环境保护责任纳入工程承包合同,作为枢纽工程建设合同的一部分,由承包商负责实施,主要目标是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治理和控制。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和移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治理和控制,由其移民实施主体的地方政府负责落实。环保的工程治理措施,包括闻溪河污水深度处理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8片防护工程等,则由业主直接投资建设。

4.2建立环保水保监理机制

为了确保环保目标的实现,工程建设单位决定建立监理机制。通过招投标,确定了由深圳市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亭子口枢纽工程施工区和水库移民安置区的水保与环保专项监理工作。监理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不间断地对治污措施和效果进行监督,提出整改意见。监理单位每月向业主提供监理月报,对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确保业主实时掌控工程环保实施情况。

4.3实行施工期环境监测制度

招投标确定了广元市环境监测站负责工程及影响区域内的环境监测,分包委托四川光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水生态监测。重点对生活饮用水源从严监控,对饮用水源的34项指标每天监测一次,一月一报。

4.4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

工程水保与环保管理体系包括监管层、决策层、协调管理层和实施执行层,分别由外部行政和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决策机构、工程现场管理部门、水保与环保专业监理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水保与环保措施实施单位(包括承建单位、环境与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设计单位、水保与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单位等)组成;同时,制定了与上述管理体系配套的主要管理制度。业主单位将水保与环保管理工作纳入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系,确定由公司移民工作部具体负责;工程建设部、机电物资部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助。到2011年,亭子口工程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业主对工程建设水保与环保工作的统一管理、水保与环保监理单位协助业主进行水保与环保监督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对水保与环保设(措)施建设与运行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监理,各承建单位对水保与环保设(措)施进行分级管理,水保与环境监测单位和工程设计单位参与管理,地方政府对工程建设水保与环保设(措)施进行监督控制的综合管理体系———“水保与环保专项实施与综合管理”新模式。

5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措施

5.1与枢纽工程建设进度同步落实环保任务

公司按照工程进度每年下达环保年度任务,由负责环保的移民工作部等部门与监理单位一起组织召开各工程项目水保与环保工作会议,向各参建单位进行分解落实,作为监理和考核的依据;同时,指导各承建单位编制施工项目水保与环保方案和制订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与水土流失等事故的应急预案及年度施工项目水保与环保工作计划

5.2建立环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由业主、政府移民工作部门、监理、参建单位等组成,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定期听取环保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环保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协调有关各方配合开展工作。

5.3落实人员,专题培训,建立环保水保台账

在参建单位落实环保工作分管领导和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后,与业主签订目标责任书。由业主单位牵头对所有参与环保工作的人员进行环保业务培训;建立承建项目水保与环保工作台帐制度,为日常管理工作保留了实施记录和运行资料,也为将来水保与环保专项验收保存历史档案。

5.4现场检查环保工作开展情况

现场检查是确保环保工作落到实处的主要措施。其主要检查:枢纽建筑物、施工道路、永久占地区内施工附企设施等的用地建设开挖边坡及临时堆土等防护措施,部分零星裸露边坡绿化,道路两侧行道树和各弃渣场排水箱涵、边坡防、挡防护措施以及弃渣平整等情况;水库移民安置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及消毒处理,生产用水、粪便无害化处理,排水系统的清理管护,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及卫生填埋状况等情况;库区植被恢复、陆生动物和古木大树迁移等陆生生态保护措施实施情况;交通专项复建工程中的等级公路、大中型桥梁和其他农村道路等建设过程中的弃渣场、料场及其他临时用地的防护措施;农田防护工程中的低地回填、护岸整治、截洪沟及土地复耕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料场、临时堆土场及其他临时施工用地的防护等。检查的重点是各项设施完成的工程量与投资、合同要求、使用情况与功能效果等。其方法主要为:现场查看、抽取样本、翻阅台账、座谈讨论、查找问题、督促整改。仅2012年,就现场解决具体问题60余件。

5.5考核奖惩,兑现承诺

由水保与环保监理单位每月严格按照《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施工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各项考核指标,对各参建单位及其承包的施工项目逐项进行检查、评定,按合同的约定兑现奖励或处罚。项目业主按照监理合同的约定,考核监理单位,兑现奖惩。由于合同单位业绩突出,业主仅2012年就兑现奖励4万多元。

5.6优先满足环保投资

公司勇于承担业主的社会责任,优先保证了对环保水保的投资。在工程设计阶段,公司按照环保规划足额预算了1.95亿元的环保水保投入。在工程建设中,确保环保水保资金的优先拨付和使用。

6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