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视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2:20:39

双重视域

双重视域范文篇1

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喻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的浮现:电子技术成为一系列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催生婆,这些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一批著名范畴的涵义,诸如自然与文化,虚构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科学与神话,生与死,远与近,进步与落后,权力与民主,财富与贫穷,如此等等。一批传统界限的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对于亲眼目睹电子传播媒介历史演变的人说来,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辩;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电话机或者电视机如同窗外树木一样"自然",与生俱来,那么,二者不都是他们所置身的"现实"吗?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媒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长的问题:电影给人们的视觉开启了什么?电影工业昭示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哪些根本改变?城市人口每日耗费几个小时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与教育、书籍以及儿童成长之间如何产生联系?中等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是多少?移动电话改变了哪些生活观念?计算机联网为金融活动带来了什么?网络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联网从事政治竞选和商业信息?详尽地搜集种种统计数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子传播媒介已经进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种种传统仪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会,师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跃在一个个村落的社戏--正在被电波、电缆、芯片和集成电路所摧毁。技术的力量正在清除这些文化仪式拥有的象征符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如果人类的身体因为媒介的配置而发生变异,如果人与机器的结合体正在形成某种新型的单元,那么,这种身体与机器组织的社会必将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种种变异。新技术的内化与文化的转型同时发生。一些理论家甚至主张按照生物学的原则理解机械,某些机械正在跨越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马克·波斯特认为:"人类对于身体的机器复制过程已经到达这一时刻:人类正在以电脑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交流系统对人脑进行一点一点的复制。一种智能性的机械身体如今已成为工业、科技和大学圈内许多人士梦寐以求之物。"这时,机械、电子技术与主体建构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得到正视。(1)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这个意义上,正面提出和阐述"电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时机成熟。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的社会,电子传播媒介是否诞生了另一种文明?如果说,种种历史湮久的遗址和古老的典籍还如此引人注目,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没有理由对于即将进入的另一种文明视若无睹。

在大多数人那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远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种种共同体。电视分别被视为称职的安慰者、孤独者的伴侣、新闻中心或者良师益友。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激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互联网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之中存在强大的控制。的确,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正在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经验,人们仿佛从这个窗口跃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们察觉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对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窗口隐藏的另一种威力。无论是呼吁、召唤、劝诫还是发号施令,电视的符号体系和传播范围都是无可匹敌的。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海关、边防线、国界、辽阔的海域和崇山峻岭--这些传统的空间栅栏对于互联网已经失效。民族国家赖以划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术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远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技术的人无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换言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网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可以利用网络制造不凡的机遇。这个意义上,网络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会条件为前提。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学派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也许,人们没有必要急于确定一个结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电子传播媒介的评价。人们需要的是分析和展开,从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现为一种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现为一种控制。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考察的双重视域几乎同时开启。如同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多数电子传播媒介不是逐渐从民主转向保守,从开放转向封闭,或者将局部的微型解放纳入总体性的权威体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某种辩证的转换。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解放和控制均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起。电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如果电视台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射功率,电视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壑诘挠荡鳎苛硪环矫妫绻缡犹ㄔ诵械姆延貌皇侨绱酥撸愀嫔逃衷趺茨苋绱斯婺5匕课幕Γ枚ǖ缡咏谀康娜の叮踔脸涞蔽ㄒ坏牟镁觯?BR>这提示人们充分地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性质。这时,人们迅速地想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点:媒介即信息。媒介传播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质所传送的信息。机械的意义不在于机械本身,而在于机械如何为人类所使用。麦克卢汉在这个意义上反复地阐述了印刷术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例如,"电力时代生活中的新结构和新形貌,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时代陈旧、线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冲突。"电子传播媒介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扩张式社会组织模式而产生了彼此纠缠和相互拥挤的内向性"爆炸"。(2)所以,技术程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会改变既有的信息。鲍德里拉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观点:"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

虽然麦克卢汉的论点曾经遭受异议,但是,媒介的性质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人们至少必须意识到电子传播媒介与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所以,J·希利斯·米勒在麦克卢汉论点之上进一步说:"媒体的变化将改变信息。换个方式说,’媒体就是意识形态’。"J·希利斯·米勒认为,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了出版、无线电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新的电传技术现在生产出用以取代所有这些的新形式。这些新媒体--电影、电视、因特网--并不仅仅是以未被改变的形式传播意识形态或真实内容的被改动的母体。它们构成它们所’输送’的内容,并任意把那个’内容’改造成该媒体本身所强加的信息的表达。"(4)J·希利斯·米勒察觉到,电子传播媒介不仅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肌理,而且大规模侵入政治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抵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霸权的各种手段、意识形态、大学、性别、种族和阶级等所有那些问题都由于我的这样一个信念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即新传媒技术是所有这些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J·希利斯·米勒解释说,衡量电子技术的巨大突破决非仅仅局限于科学范畴。尽管发明者并没有蓄意地制造某种社会变革,或者预见这些发明的后果,但是,这些发明还是制造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断裂。J·希利斯·米勒赞同地引述了德里达的观点:电子传播媒介终结了传统的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爱情信件。他们认为,上述学科均是与印刷文明乃至民族国家观念、言论自由的权利结合在一起的。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刷新这一切。德里达甚至断言,政治制度退居第二位。民族国家的地位没落了。电子传播媒介侵入家庭和民族,混淆了种种内与外的界限。个体、自我、隐私、家庭、工作地点、大学等等无不随之改观。更为严重的是,"它们也威胁到我们的这样一个假定,即政治行动基于某一特定的地域,具有明确边界、种族和文化统一性的一个特定民族国家。"J·希利斯·米勒总结说,"民族国家自治性的衰落或削弱,新的电子社区在电脑空间中的发展,具有新的人类感性的一代人的可能产生--这是新的电传制度产生的三个结果。"有趣的是,J·希利斯·米勒并未像许多思想家那样对于电子技术的未来忧心忡忡;他期望电子传播媒介的开放性可能产生新的革命性联合--因为"新电传技术可能是资本主义创造的,但这种技术超越了创造者而具备了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相对于印刷文明,某些权威可能因为电子传播媒介的启用而得到了千百倍的扩大;但是,这不等于说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完全消失。人们无宁说,这是一个未确定的因而也充满了创造可能的新型空间--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才会充分意识到隐藏于大众之间的潜力。

传播媒介与文化类型之间的历史呼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麦克卢汉认为,石头是穿越纵向时间、粘合许多时代的媒介,纸张却倾向于联结横向的空间,建立政治帝国或者娱乐帝国。(5)的确,新旧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风格不得不追溯至传播媒介的性质与构造。结绳纪事不可能产生微积分,长篇小说不会铭写于甲骨或者竹简之上,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彻底涤除了艺术周围神秘的崇拜气氛,互联网络对于传统的作者与版权等概念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谷腾堡发明的印刷术如何彻底地撼动了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学,印刷文明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哪些联系,法律、规章制度和特定的民族意识形态如何利用印刷机器得到不断强化,这是许多人倍感兴趣的题目。巍峨的皇宫、朝廷奏议、烽火传讯、旌旗猎猎--这些历史景象与电视机里的竞选政治、电子信息组织的立体战争分别属于不同的文明。如果说,寓所之中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社会空间,那么,这个社会空间正在遭受电子传播媒介--从电话、电视到计算机网络--的彻底改造。从信息的攫取、购物形式到身体的快乐,一系列变异或显或隐地陆续发生。一切都在证实,传播媒介不仅是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的工具,同时,传播媒介还决定了?幕睦嘈汀⒎绺褚约白饔糜谏缁嵯质档姆绞胶头段А?BR>如同历史揭示的那样,早期的统治阶级控制传播媒介的主要目的在于垄断文化和知识,生产维护主导权威的意识形态,并且造就一支加固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文化卫士--巫师、史官、僧侣以及一大批骚人墨客无不程度不同地从属于这一支庞大的队伍。近现代社会,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崛起之后,商业与市场经济愈来愈多地介入传播媒介的争夺战。从报纸、平装书到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传播范围日益强大,文化的成分与功能也日益复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形成的地形图之中,文化是被决定的;文化如同经济活动以及政治活动的副现象。但是,电子传播媒介的运行至少表明,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对于社会的组织和控制--功能急剧地增强。全球化时代的形成可以部分地视为电子传播媒介的杰作。许多时候,电子技术的胜利怎么估价都不过分。当然,这并非主张文化决定论或者技术至上,但是,人们不得不看到,印刷文明所形成的"文化"、"经济""政治"等一系列传统范畴正在遭到瓦解和重组。电子传播媒介时代,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失,文化生产本身正在成为最为强盛的经济产业之一。电视的影像生产产生了巨额的利润,众多网站竞相涌向股市,这一切无不暗示了电子传播媒介、文化生产与经济的共谋关系。电子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一种"文化",电子传播媒介的运作方式是一种相当典型的经济活动。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充分证实了阿多诺对于文化工业的阐述:"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赤裸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自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它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它们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了这种性质。但是,在那时,它们对利润的追求只是间接的,仍不失它们的自治本质。文化工业带来的新东西是在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的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6)虽然文化、商品、经济利润、意识形态各个环节的并非一脉相承,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文化与经济正在前所未有地交织为一体,共存共荣;文化对于物欲的抗拒意义正在缩减乃至丧失。电子传播媒介的符号体系、机械性能、运行费用、传播效果无一不在为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合作推波助澜。对于电子传播媒介说来,需要一门政治经济文化学。所以,电子传播媒介对于现实的影响、支配以至于重塑是多维度的。从个体的身份归属、种族文化的面貌、意识形态的建构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形成某种核心。这个意义上,出现鲍德里拉式的断言并不奇怪--现实正在变成符号的模仿。无论是反抗还是顺从,这一切乃是人们深陷其中的历史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尽管"文化研究"的内涵仍然众说纷纭,但是,文化研究已经时髦地成为显学。或许,"文化研究"的概念模糊不定即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这表明了文化研究游离于传统学科的程度--人们无法援引传统学科的范畴予以界定。理查德·约翰生认为,文化研究"必须是跨学科的(有时是反学科的)。"相近的意义上,詹姆逊将文化研究称之为"后学科"。(6)许多时候可以说,文化研究的考察不是以某一学科的疆界为活动半径。这时,人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研究之所以成为显学,至少证明了文化研究的兴盛恰逢其时。无论如何命名这个时代,人们都可以发现,现今所遇到的问题是综合性的。例如,电子传播媒介的考察必须联合文学、符号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如此等等。换言之,传统的学科地图已经无法分配和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文化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描述与分析。尽管跨学科的分析也将产生另一些后继的疑问,但是,至少在目前,文化研究显示了突破学科疆域之后的巨大活力。从考察的对象到考察问题的方式,许多文化研究因为抛开了陈陈相因的程式?挥诳葱浴F浯危幕芯砍晌匝е蟮囊桓鑫O帐潜恢匦绿逯苹H嗣强赡苤匦律枇⒛承┪幕芯康墓嬲潞湍J剑枰远ㄐ停佣笱Щ蛘哐芯炕乖俣仍鎏硪桓鲂碌难Э啤1砻嫔希Э铺峁┝四持掷砺劭蚣苡胙豕娣叮蝗欢庖磺惺侵渡⒎掷唷⒄加杏敕峙渌纬傻暮蠊K裕Э剖背S幸獾爻氏至耸裁矗劢沽耸裁矗蛘咭亓耸裁矗诟橇耸裁?-学科的所声称的"普遍真理"并非如此地普遍。在我看来,跨学科的意义不在于设立一个超级大型学科,跨学科的意义在于解除既有学科的遮蔽,开启传统学科框架背后的盲区。对于文化研究说来,拒绝体制化--拒绝重新演变为一个固定学科--的动力源于日常现实的启示。日常现实的压力时常使学科的框架摇摇欲坠。文化研究抛开了精英主义、经院主义的习气,文化研究不再依据某个学科的传统版图--例如,文学,历史或者经济学--指定一个超凡的独立舞台,这包含了回归日常现实的企图。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时候,我所搜集的许多材料来自《参考消息》、《南方周末》等日常读物。它们的确不是经典,但是,它们是一个有力的说明--说明电子传播媒介已经多大程度地演变为日常现实的组成部分。当然,回归日常现实决不是撤消理论分析的另一种说法。犀利的理论分析往往是学科给予的不可放弃的遗产。文化研究必须保持日常现实与理论分析之间的强大张力。从历史性演变的描述到有线电视频道某一个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从符号学的阐述到计算机网络虚拟生存的经验,大理论与日常现实的结合无疑是文化研究引人入胜的风格之一。

注释:

(1)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192、23、24页

(2)《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48,259页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页

(4)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2000年5期,以下J·希利斯·米勒的引文均出于此文

(5)同(2)

双重视域范文篇2

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喻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的浮现:电子技术成为一系列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催生婆,这些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一批著名范畴的涵义,诸如自然与文化,虚构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科学与神话,生与死,远与近,进步与落后,权力与民主,财富与贫穷,如此等等。一批传统界限的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对于亲眼目睹电子传播媒介历史演变的人说来,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辩;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电话机或者电视机如同窗外树木一样"自然",与生俱来,那么,二者不都是他们所置身的"现实"吗?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媒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长的问题:电影给人们的视觉开启了什么?电影工业昭示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哪些根本改变?城市人口每日耗费几个小时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与教育、书籍以及儿童成长之间如何产生联系?中等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是多少?移动电话改变了哪些生活观念?计算机联网为金融活动带来了什么?网络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联网从事政治竞选和商业信息?详尽地搜集种种统计数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子传播媒介已经进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种种传统仪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会,师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跃在一个个村落的社戏--正在被电波、电缆、芯片和集成电路所摧毁。技术的力量正在清除这些文化仪式拥有的象征符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如果人类的身体因为媒介的配置而发生变异,如果人与机器的结合体正在形成某种新型的单元,那么,这种身体与机器组织的社会必将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种种变异。新技术的内化与文化的转型同时发生。一些理论家甚至主张按照生物学的原则理解机械,某些机械正在跨越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马克·波斯特认为:"人类对于身体的机器复制过程已经到达这一时刻:人类正在以电脑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交流系统对人脑进行一点一点的复制。一种智能性的机械身体如今已成为工业、科技和大学圈内许多人士梦寐以求之物。"这时,机械、电子技术与主体建构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得到正视。(1)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这个意义上,正面提出和阐述"电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时机成熟。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的社会,电子传播媒介是否诞生了另一种文明?如果说,种种历史湮久的遗址和古老的典籍还如此引人注目,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没有理由对于即将进入的另一种文明视若无睹。

在大多数人那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远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种种共同体。电视分别被视为称职的安慰者、孤独者的伴侣、新闻中心或者良师益友。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激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互联网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之中存在强大的控制。的确,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正在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经验,人们仿佛从这个窗口跃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们察觉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对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窗口隐藏的另一种威力。无论是呼吁、召唤、劝诫还是发号施令,电视的符号体系和传播范围都是无可匹敌的。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海关、边防线、国界、辽阔的海域和崇山峻岭--这些传统的空间栅栏对于互联网已经失效。民族国家赖以划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术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远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技术的人无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换言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网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可以利用网络制造不凡的机遇。这个意义上,网络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会条件为前提。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学派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也许,人们没有必要急于确定一个结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电子传播媒介的评价。人们需要的是分析和展开,从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现为一种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现为一种控制。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考察的双重视域几乎同时开启。如同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多数电子传播媒介不是逐渐从民主转向保守,从开放转向封闭,或者将局部的微型解放纳入总体性的权威体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某种辩证的转换。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解放和控制均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起。电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如果电视台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射功率,电视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观众的拥戴?另一方面,如果电视台运行的费用不是如此之高,广告商又怎么能如此规模地包揽文化权力,裁定电视节目的趣味,甚至充当唯一的裁决?[page_break]

这提示人们充分地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性质。这时,人们迅速地想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点:媒介即信息。媒介传播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质所传送的信息。机械的意义不在于机械本身,而在于机械如何为人类所使用。麦克卢汉在这个意义上反复地阐述了印刷术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例如,"电力时代生活中的新结构和新形貌,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时代陈旧、线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冲突。"电子传播媒介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扩张式社会组织模式而产生了彼此纠缠和相互拥挤的内向性"爆炸"。(2)所以,技术程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会改变既有的信息。鲍德里拉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观点:"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

虽然麦克卢汉的论点曾经遭受异议,但是,媒介的性质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人们至少必须意识到电子传播媒介与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所以,J·希利斯·米勒在麦克卢汉论点之上进一步说:"媒体的变化将改变信息。换个方式说,’媒体就是意识形态’。"J·希利斯·米勒认为,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了出版、无线电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新的电传技术现在生产出用以取代所有这些的新形式。这些新媒体--电影、电视、因特网--并不仅仅是以未被改变的形式传播意识形态或真实内容的被改动的母体。它们构成它们所’输送’的内容,并任意把那个’内容’改造成该媒体本身所强加的信息的表达。"(4)J·希利斯·米勒察觉到,电子传播媒介不仅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肌理,而且大规模侵入政治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抵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霸权的各种手段、意识形态、大学、性别、种族和阶级等所有那些问题都由于我的这样一个信念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即新传媒技术是所有这些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J·希利斯·米勒解释说,衡量电子技术的巨大突破决非仅仅局限于科学范畴。尽管发明者并没有蓄意地制造某种社会变革,或者预见这些发明的后果,但是,这些发明还是制造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断裂。J·希利斯·米勒赞同地引述了德里达的观点:电子传播媒介终结了传统的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爱情信件。他们认为,上述学科均是与印刷文明乃至民族国家观念、言论自由的权利结合在一起的。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刷新这一切。德里达甚至断言,政治制度退居第二位。民族国家的地位没落了。电子传播媒介侵入家庭和民族,混淆了种种内与外的界限。个体、自我、隐私、家庭、工作地点、大学等等无不随之改观。更为严重的是,"它们也威胁到我们的这样一个假定,即政治行动基于某一特定的地域,具有明确边界、种族和文化统一性的一个特定民族国家。"J·希利斯·米勒总结说,"民族国家自治性的衰落或削弱,新的电子社区在电脑空间中的发展,具有新的人类感性的一代人的可能产生--这是新的电传制度产生的三个结果。"有趣的是,J·希利斯·米勒并未像许多思想家那样对于电子技术的未来忧心忡忡;他期望电子传播媒介的开放性可能产生新的革命性联合--因为"新电传技术可能是资本主义创造的,但这种技术超越了创造者而具备了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相对于印刷文明,某些权威可能因为电子传播媒介的启用而得到了千百倍的扩大;但是,这不等于说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完全消失。人们无宁说,这是一个未确定的因而也充满了创造可能的新型空间--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才会充分意识到隐藏于大众之间的潜力。

传播媒介与文化类型之间的历史呼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麦克卢汉认为,石头是穿越纵向时间、粘合许多时代的媒介,纸张却倾向于联结横向的空间,建立政治帝国或者娱乐帝国。(5)的确,新旧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风格不得不追溯至传播媒介的性质与构造。结绳纪事不可能产生微积分,长篇小说不会铭写于甲骨或者竹简之上,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彻底涤除了艺术周围神秘的崇拜气氛,互联网络对于传统的作者与版权等概念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谷腾堡发明的印刷术如何彻底地撼动了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学,印刷文明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哪些联系,法律、规章制度和特定的民族意识形态如何利用印刷机器得到不断强化,这是许多人倍感兴趣的题目。巍峨的皇宫、朝廷奏议、烽火传讯、旌旗猎猎--这些历史景象与电视机里的竞选政治、电子信息组织的立体战争分别属于不同的文明。如果说,寓所之中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社会空间,那么,这个社会空间正在遭受电子传播媒介--从电话、电视到计算机网络--的彻底改造。从信息的攫取、购物形式到身体的快乐,一系列变异或显或隐地陆续发生。一切都在证实,传播媒介不仅是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的工具,同时,传播媒介还决定了文化的类型、风格以及作用于社会现实的方式和范围。[page_break]

如同历史揭示的那样,早期的统治阶级控制传播媒介的主要目的在于垄断文化和知识,生产维护主导权威的意识形态,并且造就一支加固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文化卫士--巫师、史官、僧侣以及一大批骚人墨客无不程度不同地从属于这一支庞大的队伍。近现代社会,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崛起之后,商业与市场经济愈来愈多地介入传播媒介的争夺战。从报纸、平装书到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传播范围日益强大,文化的成分与功能也日益复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形成的地形图之中,文化是被决定的;文化如同经济活动以及政治活动的副现象。但是,电子传播媒介的运行至少表明,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对于社会的组织和控制--功能急剧地增强。全球化时代的形成可以部分地视为电子传播媒介的杰作。许多时候,电子技术的胜利怎么估价都不过分。当然,这并非主张文化决定论或者技术至上,但是,人们不得不看到,印刷文明所形成的"文化"、"经济""政治"等一系列传统范畴正在遭到瓦解和重组。电子传播媒介时代,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失,文化生产本身正在成为最为强盛的经济产业之一。电视的影像生产产生了巨额的利润,众多网站竞相涌向股市,这一切无不暗示了电子传播媒介、文化生产与经济的共谋关系。电子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一种"文化",电子传播媒介的运作方式是一种相当典型的经济活动。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充分证实了阿多诺对于文化工业的阐述:"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赤裸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自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它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它们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了这种性质。但是,在那时,它们对利润的追求只是间接的,仍不失它们的自治本质。文化工业带来的新东西是在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的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6)虽然文化、商品、经济利润、意识形态各个环节的并非一脉相承,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文化与经济正在前所未有地交织为一体,共存共荣;文化对于物欲的抗拒意义正在缩减乃至丧失。电子传播媒介的符号体系、机械性能、运行费用、传播效果无一不在为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合作推波助澜。对于电子传播媒介说来,需要一门政治经济文化学。所以,电子传播媒介对于现实的影响、支配以至于重塑是多维度的。从个体的身份归属、种族文化的面貌、意识形态的建构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形成某种核心。这个意义上,出现鲍德里拉式的断言并不奇怪--现实正在变成符号的模仿。无论是反抗还是顺从,这一切乃是人们深陷其中的历史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尽管"文化研究"的内涵仍然众说纷纭,但是,文化研究已经时髦地成为显学。或许,"文化研究"的概念模糊不定即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这表明了文化研究游离于传统学科的程度--人们无法援引传统学科的范畴予以界定。理查德·约翰生认为,文化研究"必须是跨学科的(有时是反学科的)。"相近的意义上,詹姆逊将文化研究称之为"后学科"。(6)许多时候可以说,文化研究的考察不是以某一学科的疆界为活动半径。这时,人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研究之所以成为显学,至少证明了文化研究的兴盛恰逢其时。无论如何命名这个时代,人们都可以发现,现今所遇到的问题是综合性的。例如,电子传播媒介的考察必须联合文学、符号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如此等等。换言之,传统的学科地图已经无法分配和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文化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描述与分析。尽管跨学科的分析也将产生另一些后继的疑问,但是,至少在目前,文化研究显示了突破学科疆域之后的巨大活力。从考察的对象到考察问题的方式,许多文化研究因为抛开了陈陈相因的程式而富于开创性。其次,文化研究成为显学之后的一个危险是被重新体制化。人们可能重新设立某些文化研究的规章和模式,予以定型,从而为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再度增添一个新的学科。表面上,学科提供了某种理论框架与学术规范;然而,这一切是知识生产、分类、占有与分配所形成的后果。所以,学科时常有意地呈现了什么,聚焦了什么,或者隐藏了什么,掩盖了什么--学科的所声称的"普遍真理"并非如此地普遍。在我看来,跨学科的意义不在于设立一个超级大型学科,跨学科的意义在于解除既有学科的遮蔽,开启传统学科框架背后的盲区。对于文化研究说来,拒绝体制化--拒绝重新演变为一个固定学科--的动力源于日常现实的启示。日常现实的压力时常使学科的框架摇摇欲坠。文化研究抛开了精英主义、经院主义的习气,文化研究不再依据某个学科的传统版图--例如,文学,历史或者经济学--指定一个超凡的独立舞台,这包含了回归日常现实的企图。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时候,我所搜集的许多材料来自《参考消息》、《南方周末》等日常读物。它们的确不是经典,但是,它们是一个有力的说明--说明电子传播媒介已经多大程度地演变为日常现实的组成部分。当然,回归日常现实决不是撤消理论分析的另一种说法。犀利的理论分析往往是学科给予的不可放弃的遗产。文化研究必须保持日常现实与理论分析之间的强大张力。从历史性演变的描述到有线电视频道某一个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从符号学的阐述到计算机网络虚拟生存的经验,大理论与日常现实的结合无疑是文化研究引人入胜的风格之一。[page_break]

注释:

(1)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192、23、24页

(2)《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48,259页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页

(4)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2000年5期,以下J·希利斯·米勒的引文均出于此文

(5)同(2)

双重视域范文篇3

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喻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的浮现:电子技术成为一系列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催生婆,这些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一批著名范畴的涵义,诸如自然与文化,虚构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科学与神话,生与死,远与近,进步与落后,权力与民主,财富与贫穷,如此等等。一批传统界限的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对于亲眼目睹电子传播媒介历史演变的人说来,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辩;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电话机或者电视机如同窗外树木一样"自然",与生俱来,那么,二者不都是他们所置身的"现实"吗?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媒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长的问题:电影给人们的视觉开启了什么?电影工业昭示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哪些根本改变?城市人口每日耗费几个小时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与教育、书籍以及儿童成长之间如何产生联系?中等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是多少?移动电话改变了哪些生活观念?计算机联网为金融活动带来了什么?网络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联网从事政治竞选和商业信息?详尽地搜集种种统计数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子传播媒介已经进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种种传统仪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会,师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跃在一个个村落的社戏--正在被电波、电缆、芯片和集成电路所摧毁。技术的力量正在清除这些文化仪式拥有的象征符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如果人类的身体因为媒介的配置而发生变异,如果人与机器的结合体正在形成某种新型的单元,那么,这种身体与机器组织的社会必将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种种变异。新技术的内化与文化的转型同时发生。一些理论家甚至主张按照生物学的原则理解机械,某些机械正在跨越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马克·波斯特认为:"人类对于身体的机器复制过程已经到达这一时刻:人类正在以电脑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交流系统对人脑进行一点一点的复制。一种智能性的机械身体如今已成为工业、科技和大学圈内许多人士梦寐以求之物。"这时,机械、电子技术与主体建构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得到正视。(1)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这个意义上,正面提出和阐述"电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时机成熟。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的社会,电子传播媒介是否诞生了另一种文明?如果说,种种历史湮久的遗址和古老的典籍还如此引人注目,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没有理由对于即将进入的另一种文明视若无睹。

在大多数人那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远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种种共同体。电视分别被视为称职的安慰者、孤独者的伴侣、新闻中心或者良师益友。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激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互联网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之中存在强大的控制。的确,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正在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经验,人们仿佛从这个窗口跃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们察觉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对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窗口隐藏的另一种威力。无论是呼吁、召唤、劝诫还是发号施令,电视的符号体系和传播范围都是无可匹敌的。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海关、边防线、国界、辽阔的海域和崇山峻岭--这些传统的空间栅栏对于互联网已经失效。民族国家赖以划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术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远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技术的人无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换言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网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可以利用网络制造不凡的机遇。这个意义上,网络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会条件为前提。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学派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也许,人们没有必要急于确定一个结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电子传播媒介的评价。人们需要的是分析和展开,从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现为一种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现为一种控制。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考察的双重视域几乎同时开启。如同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多数电子传播媒介不是逐渐从民主转向保守,从开放转向封闭,或者将局部的微型解放纳入总体性的权威体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某种辩证的转换。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解放和控制均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起。电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如果电视台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射功率,电视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观众的拥戴?另一方面,如果电视台运行的费用不是如此之高,广告商又怎么能如此规模地包揽文化权力,裁定电视节目的趣味,甚至充当唯一的裁决?

这提示人们充分地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性质。这时,人们迅速地想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点:媒介即信息。媒介传播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质所传送的信息。机械的意义不在于机械本身,而在于机械如何为人类所使用。麦克卢汉在这个意义上反复地阐述了印刷术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例如,"电力时代生活中的新结构和新形貌,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时代陈旧、线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冲突。"电子传播媒介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扩张式社会组织模式而产生了彼此纠缠和相互拥挤的内向性"爆炸"。(2)所以,技术程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会改变既有的信息。鲍德里拉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观点:"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

虽然麦克卢汉的论点曾经遭受异议,但是,媒介的性质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人们至少必须意识到电子传播媒介与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所以,J·希利斯·米勒在麦克卢汉论点之上进一步说:"媒体的变化将改变信息。换个方式说,’媒体就是意识形态’。"J·希利斯·米勒认为,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了出版、无线电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新的电传技术现在生产出用以取代所有这些的新形式。这些新媒体--电影、电视、因特网--并不仅仅是以未被改变的形式传播意识形态或真实内容的被改动的母体。它们构成它们所’输送’的内容,并任意把那个’内容’改造成该媒体本身所强加的信息的表达。"(4)J·希利斯·米勒察觉到,电子传播媒介不仅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肌理,而且大规模侵入政治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抵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霸权的各种手段、意识形态、大学、性别、种族和阶级等所有那些问题都由于我的这样一个信念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即新传媒技术是所有这些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J·希利斯·米勒解释说,衡量电子技术的巨大突破决非仅仅局限于科学范畴。尽管发明者并没有蓄意地制造某种社会变革,或者预见这些发明的后果,但是,这些发明还是制造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断裂。J·希利斯·米勒赞同地引述了德里达的观点:电子传播媒介终结了传统的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爱情信件。他们认为,上述学科均是与印刷文明乃至民族国家观念、言论自由的权利结合在一起的。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刷新这一切。德里达甚至断言,政治制度退居第二位。民族国家的地位没落了。电子传播媒介侵入家庭和民族,混淆了种种内与外的界限。个体、自我、隐私、家庭、工作地点、大学等等无不随之改观。更为严重的是,"它们也威胁到我们的这样一个假定,即政治行动基于某一特定的地域,具有明确边界、种族和文化统一性的一个特定民族国家。"J·希利斯·米勒总结说,"民族国家自治性的衰落或削弱,新的电子社区在电脑空间中的发展,具有新的人类感性的一代人的可能产生--这是新的电传制度产生的三个结果。"有趣的是,J·希利斯·米勒并未像许多思想家那样对于电子技术的未来忧心忡忡;他期望电子传播媒介的开放性可能产生新的革命性联合--因为"新电传技术可能是资本主义创造的,但这种技术超越了创造者而具备了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相对于印刷文明,某些权威可能因为电子传播媒介的启用而得到了千百倍的扩大;但是,这不等于说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完全消失。人们无宁说,这是一个未确定的因而也充满了创造可能的新型空间--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才会充分意识到隐藏于大众之间的潜力。

传播媒介与文化类型之间的历史呼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麦克卢汉认为,石头是穿越纵向时间、粘合许多时代的媒介,纸张却倾向于联结横向的空间,建立政治帝国或者娱乐帝国。(5)的确,新旧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风格不得不追溯至传播媒介的性质与构造。结绳纪事不可能产生微积分,长篇小说不会铭写于甲骨或者竹简之上,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彻底涤除了艺术周围神秘的崇拜气氛,互联网络对于传统的作者与版权等概念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谷腾堡发明的印刷术如何彻底地撼动了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学,印刷文明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哪些联系,法律、规章制度和特定的民族意识形态如何利用印刷机器得到不断强化,这是许多人倍感兴趣的题目。巍峨的皇宫、朝廷奏议、烽火传讯、旌旗猎猎--这些历史景象与电视机里的竞选政治、电子信息组织的立体战争分别属于不同的文明。如果说,寓所之中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社会空间,那么,这个社会空间正在遭受电子传播媒介--从电话、电视到计算机网络--的彻底改造。从信息的攫取、购物形式到身体的快乐,一系列变异或显或隐地陆续发生。一切都在证实,传播媒介不仅是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的工具,同时,传播媒介还决定了文化的类型、风格以及作用于社会现实的方式和范围。

如同历史揭示的那样,早期的统治阶级控制传播媒介的主要目的在于垄断文化和知识,生产维护主导权威的意识形态,并且造就一支加固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文化卫士--巫师、史官、僧侣以及一大批骚人墨客无不程度不同地从属于这一支庞大的队伍。近现代社会,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崛起之后,商业与市场经济愈来愈多地介入传播媒介的争夺战。从报纸、平装书到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传播范围日益强大,文化的成分与功能也日益复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形成的地形图之中,文化是被决定的;文化如同经济活动以及政治活动的副现象。但是,电子传播媒介的运行至少表明,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对于社会的组织和控制--功能急剧地增强。全球化时代的形成可以部分地视为电子传播媒介的杰作。许多时候,电子技术的胜利怎么估价都不过分。当然,这并非主张文化决定论或者技术至上,但是,人们不得不看到,印刷文明所形成的"文化"、"经济""政治"等一系列传统范畴正在遭到瓦解和重组。电子传播媒介时代,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失,文化生产本身正在成为最为强盛的经济产业之一。电视的影像生产产生了巨额的利润,众多网站竞相涌向股市,这一切无不暗示了电子传播媒介、文化生产与经济的共谋关系。电子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一种"文化",电子传播媒介的运作方式是一种相当典型的经济活动。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充分证实了阿多诺对于文化工业的阐述:"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赤裸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自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它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它们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了这种性质。但是,在那时,它们对利润的追求只是间接的,仍不失它们的自治本质。文化工业带来的新东西是在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的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6)虽然文化、商品、经济利润、意识形态各个环节的并非一脉相承,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文化与经济正在前所未有地交织为一体,共存共荣;文化对于物欲的抗拒意义正在缩减乃至丧失。电子传播媒介的符号体系、机械性能、运行费用、传播效果无一不在为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合作推波助澜。对于电子传播媒介说来,需要一门政治经济文化学。所以,电子传播媒介对于现实的影响、支配以至于重塑是多维度的。从个体的身份归属、种族文化的面貌、意识形态的建构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形成某种核心。这个意义上,出现鲍德里拉式的断言并不奇怪--现实正在变成符号的模仿。无论是反抗还是顺从,这一切乃是人们深陷其中的历史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尽管"文化研究"的内涵仍然众说纷纭,但是,文化研究已经时髦地成为显学。或许,"文化研究"的概念模糊不定即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这表明了文化研究游离于传统学科的程度--人们无法援引传统学科的范畴予以界定。理查德·约翰生认为,文化研究"必须是跨学科的(有时是反学科的)。"相近的意义上,詹姆逊将文化研究称之为"后学科"。(6)许多时候可以说,文化研究的考察不是以某一学科的疆界为活动半径。这时,人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研究之所以成为显学,至少证明了文化研究的兴盛恰逢其时。无论如何命名这个时代,人们都可以发现,现今所遇到的问题是综合性的。例如,电子传播媒介的考察必须联合文学、符号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如此等等。换言之,传统的学科地图已经无法分配和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文化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描述与分析。尽管跨学科的分析也将产生另一些后继的疑问,但是,至少在目前,文化研究显示了突破学科疆域之后的巨大活力。从考察的对象到考察问题的方式,许多文化研究因为抛开了陈陈相因的程式而富于开创性。其次,文化研究成为显学之后的一个危险是被重新体制化。人们可能重新设立某些文化研究的规章和模式,予以定型,从而为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再度增添一个新的学科。表面上,学科提供了某种理论框架与学术规范;然而,这一切是知识生产、分类、占有与分配所形成的后果。所以,学科时常有意地呈现了什么,聚焦了什么,或者隐藏了什么,掩盖了什么--学科的所声称的"普遍真理"并非如此地普遍。在我看来,跨学科的意义不在于设立一个超级大型学科,跨学科的意义在于解除既有学科的遮蔽,开启传统学科框架背后的盲区。对于文化研究说来,拒绝体制化--拒绝重新演变为一个固定学科--的动力源于日常现实的启示。日常现实的压力时常使学科的框架摇摇欲坠。文化研究抛开了精英主义、经院主义的习气,文化研究不再依据某个学科的传统版图--例如,文学,历史或者经济学--指定一个超凡的独立舞台,这包含了回归日常现实的企图。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时候,我所搜集的许多材料来自《参考消息》、《南方周末》等日常读物。它们的确不是经典,但是,它们是一个有力的说明--说明电子传播媒介已经多大程度地演变为日常现实的组成部分。当然,回归日常现实决不是撤消理论分析的另一种说法。犀利的理论分析往往是学科给予的不可放弃的遗产。文化研究必须保持日常现实与理论分析之间的强大张力。从历史性演变的描述到有线电视频道某一个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从符号学的阐述到计算机网络虚拟生存的经验,大理论与日常现实的结合无疑是文化研究引人入胜的风格之一。

注释:

(1)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192、23、24页

(2)《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48,259页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页

(4)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2000年5期,以下J·希利斯·米勒的引文均出于此文

(5)同(2)

双重视域范文篇4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师;学生

1.引言

在国务院制定“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具有基础性作用,青少年永远承载了国家发展的希望和动力。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全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青少年的体质却出现了连续下滑的态势。这与学校体育没有很好地贯彻健康教育理念不无关系。为此,学校体育应该坚决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保体育健康课程开展落到实处,在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中扮演应有的角色。

2.“健康第一”视域下学校体育健康课程开展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在应试教育的理念影响下形成了成绩导向的发展思路,使体育教学出现了“重成绩,轻素质”的畸形化发展,甚至出现学校体育学时被文化课侵占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处于“稳定”的下降通道中[1]。由于体育健康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体育课程魅力很难充分释放,导致学生也难以提起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参与意识亟需提高。当前,体育健康课程内容缺乏有效的创新,不能及时融入一些新兴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学模式缺乏灵活的多变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不仅学生在课堂上接触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在课下接触体育的时间也少,使体育强身健心的教育功能无从发挥。

3.“健康第一”视域下学校体育健康课程开展的走出路径

3.1以“健康第一”思想推动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随着科学健康观的不断发展,健康观的内涵也更加全面,它融合了身体、心理的健康,更涵盖了个体对社会的良好适应性。因此,学校体育健康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教育,更要构筑集社会适应性于一体的三维健康教育新模式。在课程目标的设置方面,应该综合考虑,构筑有机的整体目标,既要考查学生的运动参与性和运动技能,也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还要凸显社会适应性这个新指标[2]。以新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指导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模式上积极创新,强调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参与性。3.2以“健康第一”思想引领体育教学内容的变革。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切实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帮助他们形成运动的兴趣,养成持久的运动习惯。在内容选择上,在坚持几个大项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妨凸显体育课程的时代性发展特色,实施“青少年化”,择优选择学生兴趣高、对学生身心发展作用明显的教学项目,如啦啦操、健美操、瑜伽、搏击、武术等。这样,使学生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也强化了健康课程的实用性。同时,体育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如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大课间活动中增设新运动项目的练习单元,使体育活动能够更好地接上“生气”。3.3以“健康第一”思想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体育教学“短板”的角色。部分体育教师还没有达到新教学理念的要求,无论在思想层面和技能层面都需要提高。学校应该下大力气强化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思路,促使体育师资水平的有效提升。一方面,积极聘请体育领域的学者、专家、优秀教师到校进行学术报告和指导,开展教学讨论活动;一方面选送中青年教师赴校外交流学习,参加各种学术和教研活动,同时积极的开展体育教师的教学竞赛活动,在体育教师中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手段,促进体育教师在思想观念和技术水平上的双提升。

4.结语

“健康第一”视域下,体育健康课程要实现其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教育价值,就必须通过丰富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尊重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开发学生的课堂能动性。健康课程的推广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需求,通过强化师资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变革教学内容推进体育健康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辉.健康教育视阈下学校体育实现健康促进目标的路径探析[J].青少年体育,2017(7):109-110.

双重视域范文篇5

[关键词]传播学;翻译;统计分析;综述

一、引言

任何信息的交换和传递都是一种传播行为,所以信息的沟通过程就是一个传播过程,这种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在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间有目的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就叫作传播。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相同意思表达的语言,这种转换行为就叫翻译。而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充分地理解源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再运用多种方法将理解到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并且可以采用这种新的语言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实际上,翻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这种传播活动涉及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语言系统,这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传播活动。德国的威尔斯和美国的奈达都认为翻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强调在翻译研究中必须充分重视其传播的性质,他们是从传播学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的代表学者。国内相关研究的先驱者是吕俊教授和廖七一教授:吕俊教授于1997年首次提出了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廖七一教授于同年从信息论角度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翻译的传播学理论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关注。为了使研究者进一步了解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发展情况,笔者对迄今为止11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刊载的相关论文以及从超新图书和其他购书网站上搜索到的相关专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完成了此次文献综述。希望对今后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计量法、理论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选择了11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文章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分别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选择以上期刊后,分别在两个数据库中选取关键词和主题词“翻译”与“传播学”对每种期刊进行一一检索,搜索出所有相关论文,将论文汇总后,采取逐一分析法,共得到相关论文10篇,形成了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通过对超新数字图书馆和当当网购书网站的搜索,共检索到两部相关专著,一并作为本研究对象。笔者将这10篇论文和2部专著下载构成本研究的资料库,然后再依据文献发表(或者出版)的年份、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来进行整理统计和归纳分析。

三、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论文和著作介绍

笔者通过上述检索方法,共发现相关论文10篇和专著2部,下面按照发表和出版的时间顺序,将这些论文和专著的内容简介如下。吕俊在《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上发表了论文“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并从中外学者围绕翻译性质的普遍争论为出发点,认为翻译是传播学的重要分支,其本质就是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换和交流活动。接着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把翻译学纳入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指出翻译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动态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等五个特点。廖七一在《外国语文》1997年第3期上发表了论文“翻译与信息理论”,并以信息论理论为出发点,认为翻译过程实际是信息交流过程的简略形式,翻译的传输形式划分为两级:第一级为理解过程,第二级为生成目的语并且传达给广大读者。而且,在编码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要考虑到信息容道、噪音和冗余以及传输负载等因素。吕俊和侯向群在1998年《外国语》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元翻译学的思考与翻译的多元性研究”的文章。该论文从翻译学学科意识的觉醒和学科建立中的困惑出发,对元翻译学进行思考,指出翻译的本质就是传播或交际,翻译学的研究必须是多元性而不是一元性的。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使动态机体结构与静态分类结构研究保持统一性,也要使翻译保持其独立学科的地位。唐卫华在《外语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了论文“论翻译过程的传播本质”,并以传播学为出发点,认为翻译的本质即是传播,翻译过程本质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进而作者提出翻译过程是以某特定目的为指导,在克服噪音干扰的前提下,尽量不失真地利用反馈作用来传播信息,进而实现了翻译的目的。孙建成和李昕亚在2009年《中国科技翻译》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传播学视角下的网页汉英翻译———兼评故宫博物院英语网页”的文章。该文章首先从大众传播理论出发分析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以及译者和读者的关系,认为英语译者身兼受传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应以英语读者为中心,积极发挥“过滤者”的身份。接着,文章结合网页汉英翻译的特点,对故宫博物院英语网页的翻译进行了评析。段红萍在《外国语文》2011年第1期上发表了论文“社会传播学视角下的武术翻译”,并以武术翻译具有的重要地位为出发点,认可了武术翻译也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过程,也具有传播学的基本性质,并且指出译者需要着重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特点、社会运作、策略运作,以及标准运作。麻争旗的学术专著《译学与跨文化传播对翻译的根本反思》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9月进行了出版,主要是以跨文化传播的角度通过语言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与基本理论的相互结合来阐述了理论并分析了案例。比如说,关于译制的三章案例分析与“译事”“译传”和“译品”这三章理论阐释是相互对应的,补充和验证了对理论的认识。最后,作者提出了“媒介翻译学”的全新概念。”刘安洪与谢柯的学术专著《传播学视域下的旅游翻译研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4年7月进行了出版,主要运用了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旅游翻译的本质、过程、噪音、主体、内容、媒介、受众、效果,以及旅游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著者认为传播学视域下的旅游翻译不仅有利于旅游品牌的塑造和推广,还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且能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汪庆华在《外语教学》2015年第3期上发表了论文“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红楼梦》英译为例”,以传播学为出发点来分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的关系,并以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不同的在西方传播的《红楼梦》译本为例,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既要满足专业读者的需求,更要满足普通读者大众的需要,那么国内译者选择的翻译策略就要偏向异化,而国外汉学家选择的翻译策略则要偏向归化。谢柯与廖雪汝在《上海翻译》2016年第1期发表了论文“翻译传播学的名与实”,从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来论证了“翻译传播学”之名,接着又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论证了“翻译传播学”之实,最后该文章认为“翻译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胡庆洪与文军在《上海翻译》2016年第2期发表了论文“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为例”,认为传播学视域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基本原则是效果为先原则和目标受众中心原则,接着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存在的目标受众感兴趣和需求的核心信息不突显和文化专有项英译不当这两个主要问题,并结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例子,该文章提出了对应的改正方法。周楠和谢柯在2018年《外语研究》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从传播学视角看《天演论》的译介及其对文化传播的启示”的文章。该文章主要是站在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了《天演论》的译介,严复成功翻译本文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他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了传播规律,运用了传播学的思想。该文章从充分发挥了翻译传播主体的主体性、“自己人”效应、契合“两级传播”理论以及特殊受众的积极反馈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文章指出中国文化外译的译者应该既要重视翻译过程又不可忽视传播过程,从传播学理论中吸取合理的思想,提高传播效果。

四、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统计分析

(一)历年刊文和专著总体分析

作者对历年来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论文和专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统计,论文数量:1997年2篇,1998年1篇,1999-2010年2篇,2011年1篇,2015年1篇,2016年2篇,2018年1篇;专著数量:2011年1部,2014年1部。可以看出,国内从传播学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数量较少,且呈曲折发展的态势。自1997年至2018年,22年间总共只有10篇论文见刊,平均每年0.46篇,专著也只有2部。1997有2篇论文出现,1998年又有1篇。但是1999-2010年10年间国内相关研究几乎停滞,只有2篇文章见刊。2011年学者们又开始重视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这一年有1篇,还有1部专著出版。2012-2014年没有论文见刊,但是2014年有1部专著问世。2015-2016年有3篇文章见刊,2017年没有相关论文或专著,然后到2018年又有1篇文章出现。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21年来,虽然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的历程颇为曲折,但是也在逐渐吸引着诸多学者的关注。

(二)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方法

廖传风认为应用研究可以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类。所谓宏观研究指的是在某个实践领域中应用某种理论具有其必要性;而所谓微观研究是指在某个实践领域中应用某种理论的实际操作方法。笔者对历年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宏观研究的论文:1997年2篇,1998年1篇,1999-2010年1篇,2011年1篇,2014年1篇,2016年1篇;微观研究的论文:1999-2010年1篇,2011年1篇,2015年1篇,2016年1篇,2018年1篇。由于2部专著一部是从传播学角度对翻译进行根本性的反思,一部是从传播学角度对旅游翻译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因此笔者把这2部专著都归为宏观研究大类。可以看出,历年来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论文各5篇,各占论文数的50%。但是有2部专著从宏观角度对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进行了宏观研究,总体而言,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

(三)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内容

通过对历年刊文和专著的统计分析,1997年至2018年间,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翻译性质(1997年2篇论文,1998年1篇论文,1999-2010年1篇论文,2011年1部专著,2016年1篇论文)、文化传播(2016年1篇论文,2018年1篇论文)、旅游翻译(2014年1部专著)、武术翻译(2011年1篇论文)、网页翻译(1999-2010年1篇论文)和翻译策略(2015年1篇论文)等方面。可以看出,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翻译性质的论文共5篇,居第一位,占论文总数的50%,同时2011年还有一部专著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表明了国内从传播学角度对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翻译性质的重新理解和界定。文化传播方面的论文有2篇,排在第二位,并且占论文总数的20%;同时从传播学角度对旅游翻译的研究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旅游翻译的学术专著在2014年也出版了一部。而武术翻译、网页翻译和翻译策略方面的论文分别都是1篇,各占论文总数的10%。

五、结语

双重视域范文篇6

一、人文教育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一)人文意识不足,功利思想严重。人文教育在我国大学课堂起步较晚,关于人文意识的灌输也仍未普及到位,导致人文意识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语文课堂中,多数教师虽有意识地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人文意识教育,但由于当前大学生普遍都有实用主义思想,因此在整体意识上仍难免倾向于的功利思想。[2]所谓功利思想即指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如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大学生重点考虑的因素通常在于就业率及薪酬回报等层面,而没有深入结合专业内核进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需要在今后的人文教育中加以调整。(二)价值观混乱,人文精神缺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加上网络环境及社交环境的影响,价值观输出渠道相对混乱,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构成了一定危害。[3]例如,部分大学生受网络上盛行的“虚荣主义”影响,过分看重金钱及物质,甚至以此作为人生价值的所有体现,而忽视了其它正向价值观的构建。在这种价值观混乱的现状下,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加以扭转可能会致使大学生误入歧途。(三)人文教育流于表面,奖惩力度不足。目前,人文教育的理念已初步进入大学课堂,尤其在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已经具备了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但由于发展时长较短、教师缺乏相关经验等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通常仍然流于表面,难以触及内在,导致学生真正汲取到的人文养分仍然十分有限。[4]例如,缺乏配套的奖惩措施,无法直观地对缺乏人文素养的行为作出有效管理;对于弘扬人文精神的正面行为也基本缺乏足够的鼓励。

二、大学语文视域中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路径

(一)利用语文多元性特点,建立健全人文教育体系。基于语文教学的多元化特点,教师可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能力、思维、文化、知识等各个层面综合出发,以建立健全的人文教育体系为最终目标,使人文教育能够彻底、深入地融合于语文教学课堂当中。[5]首先,可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建立积极的交流关系等措施提高学生之间互动的和谐性,再以此为前提引入以“和谐”、“交际”为主题的人文教育。其次,在倡导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渗透关于“独立”、“自主”的人文教育理念。最后,还可通过建立科学的语文体系来提高人文教育的全面性,同时坚持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路线,致力于大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二)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开创人文语文教育模式。传统教学理念下,新型教学方法、路径难以完全融入课堂,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理念也具备高度的与时俱化需求。转变语文教学理念的重点在于“创新”,如可通过开辟全新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双重教学目的。例如,在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需求下,可通过开创“人文+语文”的教育模式来兼顾两者,在建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人文素养的构建。以文章赏析为例,教师可通过“欣赏鉴别法”的应用,在引导学生赏析语文文章的同时,学会品读文章的语境、美感,从而在提高学生文章赏析水平的同时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实现语文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三)结合生活情境,深化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语文课堂的生活化特征通常较为明显,通过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对于深化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可起到重要推动力。例如,根据“名著当中内蕴的人生”这一主题,教师可将文章内容中蕴含的生活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串联,借此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愉悦感。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等名著为例,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再对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感想进行总结,进行生活哲理的体悟,从而生成思想智慧,为人文教育提供相应的素材铺垫。

三、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构建可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人文教育的认知与重视,将其作为激发学生独立精神和自由意识的重要手段,并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弊端来使其价值得到更大发挥。

参考文献:

[1]颜修.试论新课改下大学语文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J].魅力中国,2016(06):54-55.

[2]张胜难,张宇红.人文教育体验式教学理论与实践探析———以“大学语文”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02):54-55.

[3]张瑞.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8(06):16-17.

[4]曹莹.大学语文视域中人文教育的探索[J].文献创新比较研究,2019(04):19-21.

双重视域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艾特玛托夫;俄苏文学;文学批评

20世纪60年代,苏联时代吉尔吉斯地区的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开始走进中国,力冈先生翻译他的成名作《查密莉雅》,在《世界文学》1961年第1期一经问世,即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此后,其作品陆续被翻译过来。1981年,石南征的《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长篇小说(一日长百年)》(《外国文学动态》1981年第3期),打破了此前学界有译无评的局面(“”中庸俗的政治批判除外),此后,关于艾特玛托夫其人其作的评介在各种文艺刊物上不断涌现。因此,严格说来,国内关于艾特玛托夫的学术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本文拟对近30年来艾特玛托夫的研究状况作以系统的梳理。

一、启蒙语境中的艾特玛托夫研究

20世纪80年代,艾特玛托夫及其作品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文艺理论家刘再复认为:“艾特玛托夫的作品被热烈传诵的程度大约不亚于海明威。”…学者汪介之指出:“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影响最大的当代苏联作家莫过于艾特玛托夫。”众多名家之所以盛赞艾特玛托夫,是因为他的作品契合了国内新时期人们的精神诉求。基于“”反思与改革开放的政治语境,现性启蒙在当时的中国,逐渐成为思想主潮,“新启蒙主义”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公共话语,人的“主体性”也成为知识精英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别求新声于异邦”,此时期中国学界从苏联文学中找到了精神价值的高度认同感,俄苏文学的译介掀起了一个高潮。

艾特玛托夫是一个典型的人道主义作家,其作品努力讴歌真诚美好的人性,批判践踏人性的官僚主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他不仅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还强调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艾特玛托夫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圆融社会主义人道价值观的理解,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民的普遍心态。“如果说50年代那批青年还不大容易理解,那么,他们从22年‘炼狱’,从极左路线与个人崇拜的灾难中,重新返回文坛的时候,由于有了切肤之痛与情感体验,他们重新阅读《一个人的遭遇》以及艾特玛托夫的《扎米莉亚》、尼林的《冷酷》……怎能不痛思连翩,怎能不情感爆炸,满腔热忱地呼唤人性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复归!”学者偏重于挖掘艾特玛托夫作品中人性美的内质,但是批评者并未剥离具体的政治历史语境,对“人性”概念作抽象理解,而是把“人性”与社会现实密切结合起来思考。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探讨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论文,如浦立民的《“严格的现实主义”——谈艾特玛托夫的创作特点》(《俄罗斯文艺》1985年第4期)、曹国维的《走向现实美与幻想美的结合——试论艾特玛托夫的创作特色》(《文艺研究》1986年第1期),等等。尽管当时国内学界对现实主义的理论内涵还存有争议,但学者对艾特玛托夫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总体上持褒扬态度,大多认为其作品饱含一份厚重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这其中渗透着知识分子对“”历史的沉痛反思与新人文主义的精神渴求。

二、形式主义文论视野下的艾特玛托夫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内政治气候的变化,上个十年形成的艾特玛托夫研究热已降温。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发现,从1990年到1999年,关于艾特玛托夫的研究论文仅有68篇,其中关注小说艺术形式的论文24篇,超过研究成果的l/3,出现了“形式的转向”。有学者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去研究艾特玛托夫小说的形式技巧,其中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关注小说故事的叙述结构以及叙述视角。孙兆恒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归纳出艾特玛托夫不同时期小说的结构方式有三个基本特征:内聚焦为主的视点结构、辐射型的情节结构和隐喻型的意象结构。其二,探讨小说中的神话功能和结构规律。此时期部分学者注意到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花狗崖》《一日长手百年》和《断头台》等作品中包含神话传说元素。他们运用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方法,挖掘小说中神话模式的原型意义,进而呈作者对人类的现代处境及其悲剧性命运的独特思考,如何云波的《论艾特玛托夫小说的神话模式》(《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

中国学者运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艾特玛托夫,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结构主义理论的原初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色彩。有学者通过借鉴和改造原有的结构主义模式,建构新的结构主义理论框架,来评析艾特玛托夫的创作。阎保平在《论艾特玛托夫小说的“星系结构》中认为,“世界”是艾特玛托夫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的结构特征是众多各自独立的世界构成的“星系结构”。还有学者将结构主义分析与其他形式分析结合起来,对艾特玛托夫的作品采取一种综合性的阐释方式。孙兆恒《也谈艾特玛托夫小说的结构特征》一文运用结构主义叙述学理论,指出艾特玛托夫的小说具有内聚焦为主的视点结构;又借鉴俄国形式派对作品情节与情节分布的讨论,指出艾特玛托夫的小说具有辐射型的情节结构;同时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得出小说具有隐喻型的意象结构的结论。可以说,中国学者对形式文论的创造性运用,使得艾特玛托夫作品的形式研究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从而丰富了人们对艾特玛托夫文学作品形式与意义的认识。这些研究成果共同推动着艾特玛托夫研究朝着现代学术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文化批评视域中的艾特玛托夫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艾特玛托夫的学术研究重新活跃。据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统计,2000—2008年关于艾特玛托夫的研究论文有77篇,仅2002年就有20篇。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统计,2000—2008年,关于艾特玛托夫的硕士论文有11篇。此时期还出现了两部研究专著:韩捷进的《艾特玛托夫》(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和史锦秀的《艾特玛托夫在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这一时期,学者主要运用文化批评理论去分析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民族性、宗教意识、女性意识和生态意识等。有学者从生态主义的视角评价艾特玛托夫。杨素梅认为:“自20世纪70年后,艾特玛托夫创作了一系列生态题材的作品,凸显了具有时代性的生态伦理观。”有学者从后现代的视角去剖析艾特玛托夫的宗教观。刘伟锋运用互文性理论去阐释《死刑台》,认为小说大量地借鉴了《大师与玛格丽特》以及《圣经》有关彼拉多的内容,从而形成一部典型的互文性小说。有学者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切入,如韦建国认为艾特玛托夫“站在更高的层次、在更广的范围里思考本民族的伊斯兰文化、新母语民族的东正教文化与世界其它文化的关系”。从方法论层面看,文化批评的视角既吸收了形式主义文论的文本分析之长,又兼顾了文本与社会历史语境的复杂关联。

总的来说,21世纪以来,学者们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双重视域出发,开拓了艾特玛托夫研究中的文化批评空间。在宽宏的文化研究视域,艾特玛托夫独特的民族身份与作品的文化意义得到了多维诠释,他在俄语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由此得到彰显。学界普遍认为,艾特玛托夫以其个性化的写作方式,将个体生命熔于本民族文化的深层机制之中,将吉尔吉斯与俄罗斯文化置于全球化视野中进行通观,以此表达对生命、人性和文化等方面的独到见解。

四、问题与反思

从20世纪80年代单维的政治一人性批评,到当下多维视角的文化批评,整个历程相当于中国文艺批评观念演变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学者研究俄苏文学的方法论转向。在关于艾特玛托夫的学术研究中,还有一些问题期待深化和突破。

其一,艾特玛托夫的宗教观问题。国内学者对艾特玛托夫的宗教观存有争议。任光宣认为,艾特玛托夫“从不庸俗化地看待宗教……他肯定宗教的某些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宗教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所起的能动作用”。…陈慧君则措辞严厉地批评艾特玛托夫的宗教观:“《断头台》和主人公阿弗季鼓吹的‘宗教济世’,是荒诞的,是有害的,必须给予批判。”很显然,这种“大帽子扣人”的批评方式和结论,非常僵硬干巴。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论者对俄罗斯悠久复杂的宗教文化历史认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缺少一份真正的宗教情怀,从而无法对宗教抱以“同情之理解”。

双重视域范文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视域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深,尤其是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建设设计之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建筑设计进行论述。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内容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在人类发展进步的今天却在不断的破坏生态环境,可以说我们当前身边的一切都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来的。由于人类发展建设需要大量资源,大自然成为了人类伸手不断索取的资源库,近年来自然环境越来越差,地球上许多的自然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短缺,目前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活,人类未来的建设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威胁,要将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加强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建筑设计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类未来的建筑设计任务一定要以环保为主要宗旨进行设计,本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行建筑设计。

2生态文明对建筑的贡献分析

2.1重建人与建筑的共生关系。生态文明,重塑了建筑观,使人类对人与建筑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建筑作文承载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当代盛会,我们应该将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发掘出来,拜托平庸单一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让城市建筑面貌焕然一新。这对当代建筑观有了巨大补充,同时因为生态文明更加观众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的价值在建筑中的体现,因此,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需求。在现代社会,强调人与建筑的共生关系,这对完善和充实建筑观有这一定的贡献。2.2重建人与建筑的共荣关系。建筑是为满足人类居住需求而建造的,人具有审美、情感,以及宗教等很多需求,如果仅仅以物质需求去衡量建筑的标准,这是片面的,建筑的文化功能同样重要。也可以说,将具有丰富内涵的建筑文化,压缩为仅具有物质功能的文化,是这种文化是单一的,是对人性多元化的抹杀和禁锢。如果以社会文化的视角分析,那么则是对各民族文化丰富性的削弱,也是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相背离的。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更加崇尚后现代主义,这种结合了哲学、历史学、文艺理论以及建筑、舞蹈等众多人文学科而产生的思潮,能够促进我国传统建筑理念的更新与完善,能够突破固有的设计理论与模式,不断尝试新的建设风格,这种风格是以更高层次追求为基础的,这实际上,就是人与建筑之间共荣关系。人类为生存,会不断突破原有的原则,一边继承,一边抛弃。改变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工具,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必然对建筑的要求会更高。人与建筑的关系始终密切,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建筑的蓬勃发展城市的巨大变化。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人不断总结建筑经验,追求坚固,舒适,美观的,融入地区特色符号,添加本民族的信仰,审美观念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不会轻易变化的特色,这就是建筑文化。人类赋予建筑各种价值,人的价值也在建筑中体现,审美趣味,民族精神等等。回顾历史,战乱期间,人民流离失所,没有人了家园也就荒芜了。国泰民安时,人们安居乐业,居住的环境当然更加讲究。几次大的建筑风格的转变,都是伴随着人口的激增,哲学文学艺术的繁荣,一个提供智力支撑,一个提供物质保证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充盈。所以后现代主义建筑观就是以开放的方式吸收多元文化要素,传承历史并加以创新,让建筑充满活力,给予聚居者以生命的力量。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分析

在进行现代化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并结合环境的发展要求,进行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使得现代化建筑既符合人类的生活需求,又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在传统的建筑过程中,以牺牲环境进行建筑的路线对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建筑道德创新与发展,使人与自然与建筑三者可以共存。对此,在进行建筑房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与人文要求,打造更加合理现代化的居住环境。3.1节能节地类型建筑。此建筑类型主要是指在建筑过程中充分节约资源与能量的损耗,利用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材料实现新概念建筑。此建筑类型充分与生态文明相结合,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建筑过程中运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实现节能节地。在保证居住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可能少的使用土地资源与建筑材料。通过此方法实现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如在建筑过程中,运用沼气进行发电、运用废料进行供暖等,用其他能源代替建筑供电、供暖的消耗,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行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实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升居住环境、扩大可利用空间。3.2生土类型建筑。此建筑类型只要是指,以节约资源为主要目的,降低现有建筑物中的热能消耗,逐步利用环保资源降低建筑损耗。主要的可利用资源是覆土,通过在建设过程中对覆土的重复性使用,减少热能消耗,并通过覆土的利用增加建筑物对风的抵抗力和抗争能力,并通过覆土的加厚减少外界噪音的影响,实现建筑过程的绿色化应用。由此可见此类型建筑在减少能源损耗的同时增加了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在保护建筑物的同时实现了对生态文明的保护。3.3生物类型建筑。此建筑类型的特色主要是指将建筑与人文相结合,建筑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成分融入生态性能。利用科学实现建筑与人文的结合,主要表现为:设计时在建筑的结构布局上就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建筑与自然和人和谐共处,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性;建造过程中,将区域自然资源特点与建筑相结合,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等资源,提供居住使用者适宜的居住环境;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规律,进行房屋的理性建造,打造生物类型为主的建筑物。3.4新陈代谢建筑。此建筑类型主要是在应用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将现代技术与用材应用到建筑物中,实现融合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双重优势。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弥补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忽视,将传统建筑特色进行继承与发展。3.5少费多用建筑。此建筑类型主要是指,利用较少的资源与能源实现建筑构造,通过循环或多次利用构建生态型建筑。主要的优势是,造价费用较低,建筑规模较大,资源尤其是物质资源可进行循环使用。建筑更具生态特色、智能应用、现代文明。如此类建筑物可应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建筑结构资源与自然能源的守恒交换,保证物质能量的持续供应,加强对环保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保证建筑与自然资源形成可循环封闭圈,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损耗。

4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探究

基于以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设计的相关分析,下面结合实际案例,对其设计对策进行探究:4.1工程概况。本工程总用占地面积16576m2,建筑由1栋综合楼,1栋附楼组成,该工程地块呈长方形,南北向宽约106m,东西向长约165m,本设计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重点打造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城市景观,根据设计要求,应与规划区内相关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相协调,重视人性化设计和生态化设计,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满足建筑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的功能目标,其建筑指标体系。4.2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生态性能。如建筑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的实用性与流通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加强建筑资源共享的应用。这就要做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水文状态、气候因素等进行充分了解,使得建设设计满足当地的环境要求、气候要求。更要对当地的人们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并走访相应的材料市场,使得建筑设计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此外,还要保证建筑设计既能提供居住条件又能与环境协调发展。如选择安装使用太阳能集热板,实现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自然资源进行房屋设计,保证科学的利用资源实现采暖、干燥、降温的建筑环境建设。或在进行房屋设计时,考虑本地地热能源,充分应用清洁能源进行地热供暖,使得供热更环保。4.3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建筑设计时需要立足人文出发点,将建筑设计与人们对生活状态的需求相结合。逐步完善设计理念使其与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相协调实现建筑服务人们生活的目标。首先在设计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人文情怀与风俗习惯,使得建筑满足当地的特色要求;其次,了解地域性文化特色实现建筑与思想相结合的细节设计;再次,设计凸显人性化,注意与环境的协调性,保证建筑的的实用性,使得建筑设计既符合科学原理由于当地人文相融合。4.4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在进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建筑设计时,需要保证建筑的设计时就与生态充分结合。第一,纵观建筑行业的发展历史,设计需要结合以前设计的经验并展望未来实现设计过程考虑生态建设需求,既要保证建筑的耐用性又要考虑其美观性,保证建筑周围的原有生态环境。第二,宏观调控建筑物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融入人文情怀,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充分协调建筑与人、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建筑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其中主要的操作步骤是,控制建筑使用的材料主要选择环保型器材,以此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设计时就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利用效率,将自然风、自然光与建筑结合,保证房屋的采光效果与通风效果;充分调控建筑内部的环境温度使其与人体相适应,保证室内湿度符合居住需求等,这些内容都是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当考虑的,实现建筑人文一体化。

5结束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对建设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近些年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设设计逐渐趋于成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未来的路还是十分漫长,人类社会还会不断进步,对生态文明建设设计的要求不能够因此而停止脚步。进一步对其意义、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剖析,十分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四方面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也能够为我国当代建设的生态文明设计,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万艳蓉.关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江西建材,2017(23).

[2]程俊.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12).

[3]曹艳霞.分析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6).

双重视域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立德树人

1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价值

1.1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发展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出来。在每一种社会制度里,教育的观念和教育的目标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立德树人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宗旨和理念的必然选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养,关系着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国家未来主人而努力奋斗。1.2是积极应对当前发展形势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应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不能小觑。各种思想文化都充斥在网络当中,获取信息方便的同时,一些低俗、错误的、偏激的思想也影响着人们。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注重思政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丰富教学内容,让思政教学突出时代性,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1.3是积极完成高校教育伟大历史责任和使命的基本需要。众所周知,高校是我国的高等学府,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传承优秀文化及参与国家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履行教育职责,完成教育使命的基本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2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暴露出的重点问题分析

2.1学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规划。长期以来,有些高校一直不太重视本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某些高校的领导对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全面认识,从而让他们产生思政课不重要,不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科研成果难以达到学校的学科要求,因此,领导们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在日常的教学中,高校在网络建设和书籍提供上严重欠缺,给予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辅助也往往不足,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思政课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想教育的发展。有些高校对思政学科的建设业绩不太满意,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需求不重视,不能充分的满足。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在课程安排上,也对思政课进行排挤,将其视为“副科”,刻意的减少思政课课时,使得思政课的教学地位甚是尴尬,思政教师也产生了被轻视的感觉,难以产生足够的积极性来参与思政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规划。2.2有些思政课教师政治觉悟较低,缺少坚定的政治立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国内的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了复杂性和多边性的特点。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信息的真伪性更加难辨别。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和开放,他们经常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各种消极、偏激、堕落的思想经常出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侵蚀,有的还对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及价值观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些思政教师也会经常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思想信念也会产生困惑,甚至是动摇,这必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严重影响。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传授人,他们的理想信念一旦发生动摇,必将严重影响教育效果和质量,难以教育出信念坚定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造成了巨大冲击。2.3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存在重视理科而轻视文科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典型的文科课程,长期受到冷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并不是科班出身,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毕业,一些思政教师甚至是兼职的,他们其中很多人思想政治专业知识不高,执教能力有限,却都在从事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巨大差异性,个别思政教师对思政教学内容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甚至存在较大的偏差。一些资历较深的教师凭借着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注重新知识、新思想的学习,而一些新进入工作岗位的思政教师,由于缺少相应的教学经验,对思政课的教学缺少准确地把控能力。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家教育领域的改革,高校的思政教育逐渐被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还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需要各高校和广大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2.4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例如,一些学校缺少必要的奖惩制度,不能有效激发思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高校缺少必要思政课科研经费的保障制度,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比较混乱,容易滋生一些腐败行为,或者影响正常的教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开展,有的甚至由于缺少经费,使得重要的思政专项研究无法开展下去。所以,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提高和发展,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路径分析

3.1各高校要重视并不断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其一,高校要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并对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做出明确的规定。高校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全面而深刻的对本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做出明确的判断和认识,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指引着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序发展。其二,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和完善。针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组织管理混乱的状况,高校必须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管理质量,促使教师队伍焕发出活力和激情,有力保障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效性和有序性。其三,进一步加大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高校要及时为思政课教师配备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增加思政教师的教学书籍储备等,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3.2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在高校里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在日常教学中,一般的学科教师只负责教授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而思想政治教师却不同,他们同时肩负着授业和育人的双重责任,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认识,并且把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传送给学生,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走好自己的未来人生路。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并将这种认识和观念传授给学生,引领他们努力学习,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目标,实现教学和立德树人相统一。3.3加强对思政教师队伍的管理。其一,高校要注重对思政教师的岗位培训和再教育工作,促使他们及时更新知识构成,掌握最新的国家方针政策,坚定他们的政治立场,强化立德树人的政治信仰。其二,进一步提高执教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准确的把握思政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内容,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拓展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其三,加大对思政教师的制度保障,使他们具有公平的福利待遇和晋升空间,能够安心从事本职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思政教师队伍承担着授业和育人的伟大使命,必须要加强思政教师的队伍建设,迎接新的历史发展带来的众多挑战,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丽.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J].学理论,2019(8):174-176.

[2]尹庆永.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革新[J].智库时代,2019(28):32,41.

[3]董海涛,康瀚月.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塑[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1(11):77-81.

[4]赵宏文.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8):76-77.

双重视域范文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方法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正在逐步扩大,这提示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过渡,这体现出当前高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也不再统一,而是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的教育评定方法。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符合行业以及岗位的技术技能需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够有效满足社会与企业的多元化需要,因而可以真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突出贡献。所以,高校在全面推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重要方向,并积极探讨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综合策略。

1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必要性

如今的高校正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活动,这为高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但是教育改革必须要抓住正确的方向,把握合理的目标,才可以提高改革实践效果。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是推动高校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如今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背景,社会发展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多,而需要的人才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除了需要在英语语言文学领域进行研究和教学的人员之外,还需更多能够将英语诸多学科紧密整合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企业进步的人才需求。因此,高校英语教育需要综合社会需求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符合高校教育发展趋势。我国高校教育正向着大众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很多学生毕业后会直接就业,这就需要学校选用的办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策略要与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相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第三,指明英语教学定位与方向。在未来的高校英语教学当中都需要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这是未来英语专业以及英语教学的定位和重要方向,因此需要高校对其提起高度重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2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分析

2.1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符合英语学科发展规律。伴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我国高校的英语学科教学也获得了快速发展。高校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核心目标,那么就需要做好有效的人才培养定位,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与英语学科发展规律相符。高校需要对英语学科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与挖掘,在发展英语学科的过程中力求专而不窄,其中的专是指的是在学问研究方面做到专和精,不窄指的是要有新的人才培养角度与良好的定位,拥有宽广的人才培养视野。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最为主要的是要把握英语学科规律,对人才的适应力以及创新力进行培养。在有了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后,高校就需要积极建设英语专业化的课程体系,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科学设置外语实践能力和知识能力的比例,培养出更多具备极高应用能力的人才。2.2英语应用型人才要符合人才个性化的发展特征。高校关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关注学科等客观的外部要求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个性化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也进一步提示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要坚持人才教育符合人才个性化特征的原则。应用型人才是具备个性化需求,且能够适应社会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的人才。而单一注重英语知识和英语语言研究的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极高的应用型能力,同时还无法为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有了这样的清楚定位后,高校在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中要关注学生个性需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一般而言,高校可以在英语课程的基础之上增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选修课程,同时还需要在课程教学当中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领域获得最大化的发展。2.3英语应用型人才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最为核心的特点应该是“应用”二字,这一词具有双重内涵:第一,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学习当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综合应用。第二,学生能够将所学英语综合技能与具体的职业整合起来,在有关领域和职业岗位上进行实践应用。那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应该是要保证培养出的应用型英语人才,能够最大化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满足市场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会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话,那么该地区的国际化程度也处于较高水平,相应就会加大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并为高校的英语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实践当中要注意对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地方经济建设的英语人才需求进行全面调研,避免出现盲从问题,也避免教育资源与人才的浪费。

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方法

3.1构建应用型英语人才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只有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才能够不断扎实英语教育基础,打造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在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高校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课程体系建设要注意对英语教学的优良传统进行继承,将原本的单一语言教学转变成为带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英语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设置相应的英语课程,有效改进课程安排。比方说,在对法律专业学生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将语言教学作为基础,提高他们的基本语言能力之外,还需要将英语教育和法律教育整合起来,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英语教学内容。第二,课程体系建设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现状,注重将市场需求作为有效根据,将教育差异作为重要背景,并整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以及基础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统筹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个体化发展需求。3.2选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主阵地,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积极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符合的教育模式。第一,彻底转变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英语教育模式,确立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技能课程知识化以及知识课程技能化,促进英语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实现英语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聆听学生的心声,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足,以便针对性的给予学生指导,增强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第二,积极运用灵活多样的英语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开展英语教学,让学生可以将实践应用案例和英语语言建立紧密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为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第三,增加实践环节所占的课程比重,抓住实践课程这一有利的契机,对学生进行一系列专业模拟训练,让学生所以在今后的岗位工作当中更好地胜任各项工作。3.3结合培养目标改进教学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除了要关注应用型课程建设以及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打造之外,还要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打造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强化学生管理,做好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交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第一,高校要从根本上转变过去单一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从单一模式转变成为具备专业特色的应用型英语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与管理,做好师德建设,加强教学督导,以便从根本上提升英语教育质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支持。具体而言,高效合理利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教育模式,聘请专家、学者与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在共同探讨当中深入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第二,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要注重正确思想认识的渗透,要求高校学生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要想成为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综合性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完善的道德素质;必须要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拥有强大的创新力。

4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高校英语教学要想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在把握学科建设规律的基础之上分析内外部的环境条件,对英语教学进行全面改革,积极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满足行业企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高校在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当中必须要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准确的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便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教学改革方法,彻底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云侠.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19.

[2]梅晓瑶.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6,(3):523-525.

[3]陈红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5,(32):48.

[4]蒋莹莹,吉哲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2):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