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途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3:29:24

实现途径

实现途径范文篇1

其实,党内监督固然重要,党外监督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毕竟在全国,党内人士和普通群众比起来,在人数上还是九牛一毛的。

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国民经济总值和人均值都节节高升,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了日新月异的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家的发展更加迅速。全国各地都响应党的号召,投入了大笔的资金用来建设城市,用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全国上下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伴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双发展,与之而来的问题是健全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特别是群众的监督职能必须提高到必要的水平。这样一来,国家才不会出现蛀虫,国家的建设才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开展,才能让全国的人民信服,获得全国劳动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目前,南京为了迎接城市运动会,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城市面貌大改样。我们的建邺区也正赶上了这一趟发展的高速列车,力求借此机会打造出南京的“浦东”,让河西成为南京一条新的风光带。奥体中心的建设、多处市民广场的建设、各种楼盘的耸立、各条主要街道的翻新,以及区政府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这一切的变化都让我们河西新区的人民感到振奋,感到欢欣鼓舞。

但是,在改革之中,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职能部门学习三个代表,学习人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大搞精神文明的建设,那么,是不是政府的所有的举措都深得老百姓的支持了呢?是不是所有的职能部门或掌权人都不带一点“灰色”的色彩呢?我想这也是全河西新区的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早在1987年的时候,国家党内部官僚主义横行,中国共产党就提出“要把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深入开展下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切实加强和完善群众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已经认识到了群众监督的重要性。

在1987年8月11日,《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官僚主义非要到"东窗事发"、酿成重大事故,才能被发现?否。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这些机关、这些干部的一举一动都看得很清楚,也早有意见,但他们无法对这些机关、这些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官僚主义日趋恶化。在不少地方和单位,一些领导干部的权力大得很哩。”当时是这样,现在又如何呢?举个小例子来说,电视上经常提到市容打人的事情,是确有其事?还是言过其实?再比如说,被市容没收的那些小商贩的东西最后都到哪里去了?还有,我们经常发动捐款,那捐出的款项最后落实到谁的手中去了?真的收到了吗?如果群众的心中还存在这些问题,那么政府的工作就没有能够取得人民的完全信任,这是政府工作没有积极地邀请群众监督的原因,使政府的一些举动变得模糊不清,透明度不够。

现今,河西大开发,廉政勤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公民监督作用,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对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公民监督是群众路线在廉政勤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具体运用。公民是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引导、支持公民参与反腐倡廉,就是调动公民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2.公民监督是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蔓延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来,国家整治了不少例腐败的案例,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发挥了群众监督在反腐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并且,很多的腐败案例的信息获取也都来自于最地层劳动人民的举报和指证。

3.加强公民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根据这一条例,群众就有监督的权利。公民监督是群众反映意见的直接途径,是国家机关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不过,虽然党历来强调党的干部必须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在许多的方面,所谓的“群众监督”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徒具虚名,并没有发挥实效。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但是综上所述,不能够真正地发挥群众监督的实效,政府机关不能够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做事,是有很多的弊端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那么,到底该如何实现公民监督呢?

第一,健全法律法规,保障行使监督权利的公民的人身安全,让市民敢于去监督。公民监督之所以不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民的一种畏惧心理。从古就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民不与官斗”,很多人是因为害怕监督举报后会产生对自己极为不利的影响,而放弃了自己行使监督的权利。因此,要想公民监督能够顺利开展,就必须健全法律法规,保障这些参与监督的公民的安全。

第二,加强思想文明建设,让普通市民树立自己的“主人”角色,让市民认识到自己应该去监督。自家的事,每个人都很热心、很负责;公家的事,能偷个小懒就偷个小懒。而且,千万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很多市民都抱有这样的心态,没有把自己当作是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主人,那又何谈“监督”呢?因此媒体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大公民的思想文明建设,帮助普通公民树立“自己就是这个城市、这个区县的主人”的思想,提高市民参与政府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从领导层做起,广纳民意,让市民乐意去监督。有很多时候,许多热心的市民针对政府提出的某项决定,提出自己的看法,阐述其中的不足,但领导层却不能够弯下腰来,走进群众,不能够采纳市民的意见。久而久之,公民的热情就被消耗光了,就不愿意再积极地投身到其中去了。所以,政府可以适当地制定一些开放日,让普通市民进入政府机关参观公务员工作,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政府也能够听听市民们的意见。

实现途径范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从责任的定义入手,阐述了政府责任的广义内涵和狭义内涵,并按照政府责任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四个方面,政府责任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政府责任的内涵

“责任”一词有三重涵义: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其二,份内应做之事;其三,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第一重含义,大都见于古代汉语之中。在现代汉语里,“责任”的涵义一般是指后两种。简而言之,责任有两重含义:其一,责任意谓份内应做之事;其二,责任意谓未做好份内应做之事所应受的谴责和制裁。前者为后者的基础,我们可以称前者为第一性责任,后者为第二性责任。概而言之,“责任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所负担的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应为的行为和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实际所为的行为承担一定后果的义务。”

责任包括公民责任和政府责任两大责任体系。作为自然人与法人,主要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作为政府机关,主要是权力与责任的统一。政府责任是政府属性的本质。没有政府责任,行政权的运行就没有制约,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只能是行政机关的一时激情而难以持久。

政府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最广意义上来看,政府责任是指政府能够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需求做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地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政府责任意味着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违法行使职权时,所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

二、政府责任的体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政府对人民负责。这一政体决定了作为国家权威表现形式的政府具有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政府责任。具体来说,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四个方面。

1.政治责任。概括地说,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所作所为,必须合乎人民的利益、权利和福利,其决策,也就是其制定的政策与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决定或措施,也必须合乎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二是行政机关的领导要负责决策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虽然,行政领导并不一定直接去执行每一项决策内容,也不可能全部知晓其属下每个部门所有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但他有责任制定有效的措施,督促、推动其下属按既定的目标行事,以确保决策内容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如果行政领导对其所管辖部门用人不当、管理不力、工作失察,或在发现问题后又不采取有效地补救措施,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或社会损失,那就是失职,就要承担相关政治责任。

2.行政责任。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具体行政管理活动和行政系统自组织或自身运作中所应履行的职责,以及政府工作人员对其本系统所应承担的义务。它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在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应履行的职责,主要体现为政府能否积极履行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行政职能;二是政府在行政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身运作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和政府工作人员对其本系统所应承担的义务。政府公职人员对行政系统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学术界普遍认为探究政府行政责任的一个重点。从积极意义上来说,这种义务和职责强调政府工作人员应克己奉公、尽职尽责,高效迅速地推动符合民意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从消极意义上来讲,这种义务强调政府官员因未履行自己的职责应当承担的否定性后果。

3.法律责任。指政府官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触犯法律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美国著名学者哈耶克曾经指出:“撇开所有技术细节不说,法治的意思是指政府在一切行政活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情况中会怎样行使它的强制力,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他自己的个人事物。”法治社会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与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的普通公民一样,政府也只是法治社会中普通的一个法律主体。如果说政府和普通公民相比显得有所特殊的话,也只是因为政府垄断着公共权力的行使,掌握着比普通公民更多更广的公共资源,因此政府理应更加模范地遵守法治社会的各项法律规范,承担更多的法律义务,履行更重大的法律责任。

4.道德责任。指政府及其公务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时必须承担的思想道义上的责任,也就是指政府及其公务员虽然不违反宪法也不违反法律,但如果其行为明显的与社会公德、秩序、风俗相悖,就应承担道德责任。从道德责任承担主体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行政道德责任的内容和其他道德责任一样,也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他律,指行政道德主体之外的社会公共监督,也就是违反行政道德者要承受公众舆论的批评和谴责以及对其社会评价的降低。自律,指行政道德主体所坚持的一种信念、恪守的一种情操,这种信念与情操保证了行政道德主体具有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它使行政人员在充分履行责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的美好感受;在没有较好地履行责任的时候,受到的道德与良知的谴责。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就能够使行政公务人员自省、自警,以恪守职业道德。

我们可以说,政府的总体责任与行政人员的个体责任是相当一致的,对于公共行政来说,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责任是被动责任,而积极的责任则是道德责任。与其他责任形式不同的是,道德责任的特点是自觉性和主动性的统一,表现为行政主体对责任的自觉认识以及行为上自愿的选择。行政公务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行政道德责任意识,才能在法律对其岗位与责任出现空档的时候,更充分地履行其自身应尽的责任。

三、中国政府责任的实现途径

中国政府责任的现状不容乐观,分析起来,原因很多,单从行政文化的层面来看,主要根源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官本位”的传统心理观念根深蒂固,这种传统的扭曲的权力思想,虽然激发了大家的权力意识,但他强调更多的是一种特权思想,是一种凌驾于责任之上的不受约束的权力,责任意识根本无从谈起;二是民众民主意识的不足,由于生活方式和历史的原因,特别是封建统治者愚弄和欺骗,中国民众向来轻视自己的基本权利,对官僚主义的种种恶习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能忍就忍,从来不考虑通过行政与法律的手段讨回公平、弥补损失、追究责任。因此,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中国政府责任的实现必然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必然要建立在真正实现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和行政主体责任意识的养成的基础之上。

1.更新观念,弘扬先进的行政文化。我们知道,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但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却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起作用,阻碍或者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政府责任的观念并不能简单地在原有的思想基础上简单地建立起来,它需要实现深刻地观念更新与转变。第一,要实现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任何政府都要建立一套责任机制……对任何主张民主的社会来讲,责任机制都是基本要素,这句话反过来说可能更有说服力。要成为民主社会,就需要有一套适宜的责任机制。政府组织由公众创立,为公众服务,就需要对公众负责。”现代政府机构是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其所有权力来源于人民。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源,是行政权力之本;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只有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形成一定的责任机制,才能保证“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的现代民主理念的真正实现。作为公权力行使者的政府与其工作人员,必须实现这一观念的转变。第二,要实现政府本位向公民本位的转变。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政府责任的真正实现需要广大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和行政主体责任意识的养成。而行政主体责任意识的养成则需要完成深刻的理念变革,也就是要使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从传统政治中的官贵民贱的观念,转变为现代民主政治中的政府与公民的平等交换和制约的观念,实现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的转变。所有这些更新的实现,都需要通过不断加强新的行政文化建设来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行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自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最根本的伦理道德原则融入到官员和民众的内心深处,并内化为他们对国家、对事业、对群众负责的“政治良心”,最终增强政府官员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为保证政府责任的实现奠定牢靠的道德基础和伦理保障。

2.健全机制,实现高效的制度依托。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具有代表人民群众的责任,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政府自身也有自利性,政府责任常常面临维护自身利益的挑战,因此,就必须要构建健全有效的机制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使政府的行为符合他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换句话说,只有依托高效的制度,才能保证政府责任有效的落实。首先,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建设,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权威,使之达到真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应有地位。为此,应重点考虑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审查政府财政预算、在审查政府的行政立法中的权力,加大在对各级政府工作以及政府官员违法犯罪行为的调查处理的权力。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切实担负起监督政府及领导人是否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履行宪法和法律、是否存在违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职责。其次,要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1)要理顺执法关系,落实执法责任。政府各部门要梳理、厘清执法依据及执法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对共同管理、协同执法的行政行为,要分清执法责任的主与次,既要体现相互配合的全局观念,又要体现各司其责、各尽其责的原则。对权力内容进行具体分解、细化,使其明确、充分,从而形成系统而严密体系,责任落实到位、责任具体到人,没有疑问,消除因执法依据、权限或主体不明确而带来的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彻底消除有人无事、有事无人的局面,最终提高行政执法权威性;(2)要明确和严格执法程序和时限。执法应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坚持持证上岗;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使用规范的法律文书等。要明确:不按法定程序执法也属违法,同样需要承担各类行政责任;(3)要建立过错责任机制。各级政府行政机关要明确本部门适用的承担执法违法责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行政主体违法行为的种类,建立过错追究和承担过错责任机制,切实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责任心。(4)要建立有效的救济机制,如:举报、申诉、控告、听证、复议、赔偿等制度,严格追究行政主体执法过错并向执行对象说明纠错情况,重新实施执法或进行其他方式的各类补救。通过对行政对象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行政对象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监督政府行政权力的行使,保证行政执法的准确性。最后,要强化政府责任的监督和追究机制。具体包括:(1)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以健全从上而下的政府责任监督机制,尤其是要制订出便于操作的行政人员引咎辞职的法律、法规,完善对行政人员失职和违法行为的惩戒机制。(2)构建多途径的有效监督体系,以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多方位监督作用,比如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体制、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和良好的政德政风监督机制等。(3)完善政府责任的追究途径。逐步建立包括立法机关追究、司法机关追究、行政机关追究、行政救济追究等多种责任追究的有效途径。

3.完备法规,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修改完备政府责任法律体系是实现政府责任的关键环节,只有健全的政府责任法律法规,才能保护公民正当权益,才能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确保政府责任的落实。第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进行合理而全面的整合,克服各种法律法规之间、法律规范之间出现的相互矛盾的现象,增强法律对规范政府责任的适应性。第二,行政授权坚持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的原则。行政授权指的是依照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方面的行政职权的部分或全部,通过合法的方式授予某个组织或个人的法律行为。相关部门在设计有关行政授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时,必须坚持权责同授的准则,特别要增加对行政责任解释说明的各项条款,以便使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及相关公务人员从获得权力第一天起,就对自己拥有怎样的权力,权力的权限范围大小,行使权力的方式方法,以及在行使权力时应承担的相关责任和后果等问题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使其明了“雷池”的边界,主观杜绝违反政府责任行为的发生。第三,要严格详细地规范政府责任追究的法律方法与程序。要有法可依,要依据宪法和行政法的规定,严格规范政府责任追究的方法和程序,不要使其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同时,要对政府责任追究的主体、政府责任的评价、政府责任的追究方式、追究步骤、追究时限以及失责惩罚的内容等问题做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满足公民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对政府责任过错进行追究的正当权力,确保政府责任的实现。第四,要公平公正地追究政府责任。要责任平等,对政府中任何人或组织的过失,要平等地追究其责任。特别是不能对行使公共权力的人或组织的不当行为进行辩护,不能出现不同层级政府在追究政府责任过程及结果上的不同。要做到有责必究,任何违法行为都要依法追究,不论官阶等级、机构层级;究责必公,要以且只能以法律为唯一准绳,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平等地追究法律责任。

4.提高素质,培养积极的行政人格。政府是由政府公务人员组成的,政府的行为最终是由公务人员体现出来的,政府公务人员是政府的代表,是政府责任的具体担负者,因此,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政府责任的实现。只有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政府责任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

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从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及社会基础知识包括对当前政治的理解、对市场经济的熟知程度、对工作方法的掌握、对社会动态的了解以及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了解和对生活技巧的掌握等等多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就是符合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真正服务于人民和社会,所表现出的热情、真诚、正真、刚毅等品质以及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以民为本的职业道德。从方法上来说,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方法主要有自律与他律两种。行政伦理学的研究表明,必须将行政理想、行政态度、行政义务、行政责任心、行政纪律、行政技能、行政荣誉、行政作风等融为一体,将行政他律与自律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完善健全的行政人格,才能为构建完善的责任政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原因有三:一是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执行公务时行使的权力具有强制性,对实施者本身容易产生诱惑;二是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执行公务时享有大量的自由裁量权,这部分权力的实施缺乏监督,容易滥用;三是政府本身及其公务人员相互间由于利益的关系,容易产生联系,从而形成明显的部门利益或机构利益,甚至影响到其为之服务的社会利益。

要提升政府和公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必须通过“自律”和“他律”两种方式加以实现。对“自律”而言,主要是要加强公务人员的行政伦理的教育与修养。开展持久有效的道德训练,强化责任意识,让行政主体的自律机制通过自我反省、悔过、道歉以及辞职等“内在驱动力”发挥作用。从“他律”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1)加强行政道德的立法,使政府及公务人员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有法可依,违法可究。我们知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把越来越多的道德规范纳入到其自身的法律规范体系之中,以推动社会整体风气的改良。我国也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把行政道德上升到制度的层面上来。(2)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处理政府公务人员违反行政道德但又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以有效遏止公务员行政道德责任缺位。(3)将行政道德水平作为公务人员任免、升降、调整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与公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4)加大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的力度,通过媒体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促使政府和公务人员倍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最终,在所有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行政道德社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蔡放波.论政府责任体系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4,(4).

[2]吴传毅.社会契约法律契约政府责任[J].行政与法,2004,(11).

[3]吕景城.论政府责任及其实现控制机制[J].东南学术,2005,(3).

[4]田思源.论政府责任法制化[J].清华大学学报,2006,(2).

[5]李铁明.论强化政府责任[J].求索,2004,(2).

实现途径范文篇3

公正与法律具有天然的联系。司法公正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实体公正,即各项司法活动使各方诉讼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其二,程序公正,是指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受到的对待及主张权利的机会是公正的。关于两者关系的观点,主要包括:1、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统一于司法公正的全过程,二者相辅相成;2、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两个相互区别的价值标准,二者之间是即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关于怎样取舍,笔者认为,二者都是不可偏废的,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而司法领域的最终目标则是实体公正。一味的追求程序公是不正确的,一味追求程序而忽视实体,极易导致个案的不公正,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与利益,损害法律的权威。

二、实现司法公正的途径

2014年,在公正司法方面,宣告无罪778人,再审改判1317件,国家赔偿案件2708件。其中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在巨大的压力下依法对呼格吉勒图一案进行再审,改判其为无罪。然而纠正冤假错案也是需要勇气的,近年来一些冤假错案的纠正也体现了司法机关实现公正司法的勇气与决心。笔者将顺应潮流,为司法公正的实现寻求一些有效的途径。

(一)树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司法理念

要坚持司法为民,公平正义理念,司法为民一直都是司法工作者的根本宗旨,要达到这一目的,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正义,使正义从过去抽象的、笼统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正义,是每一位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正义。二是在特定的案件中使人们够感受到具体的正义。只有尽力满足人民要求的司法制度,才是为人民所接受的,进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之所以要坚持公平正义理念,是因为司法工作的价值追求即是实现公平正义。

(二)加强正当程序在司法活动中的贯彻执行

司法公正是制度激励和道德支配的完美结合体。司法公正既要加强制度建设,也要强化司法人员的职业素养,而正当程序既能做到制度激励又能形成道德支配。在制度激励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程序的正当性直接体现出程序的公正性。程序公正是由正当程序直接体现的。其次,正当程序能够更加有效的查清事实以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公正的司法程序决定着正确事实的认定,而正确的认定事实又是作出公正裁决的前提。最后,法律的正确适用是正当程序的体现。只有正确理解法律、解释法律,然后将其正确适用于个案,才有可能实现司法公正。在道德支配方面,正当程序有利于法官道德良知的滋养并且使司法良知得到充分发挥。正当程序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想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正当程序这个层面上必须有所作为。

(三)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

实现途径范文篇4

与演绎的逻辑起点,是国家平等原则的前提,因而其存在是正当随着二十世纪自然法与价值分析方法的复兴,“应然”与“实的,这使国际刑法“以国家主权为前提,国际合作为基础”的特征无然”能否进行严格的区分与这样的区分到底有什么作用仍然有很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都难以被动摇。大的怀疑。然而,对于包括国际刑法在内的诸如经济法,国际经济三、市民杜会—政治圈家的法理分析法等边缘学科,作“应然”与法益目标分析不仅能走出新兴学科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对抗是一种古老的,极具包容性与有的部门法之争的泥潭,还能在更高的理念与精神层面上一统该开放性的法社会学原初模型与分析范式,所以本文无愈进行艰深部门法从而建构更严谨的理论体系,因而仍然是具有价值的。的理论剖析,而只能利用这一模型进行法的起源的描述,将国内法

一、国际刑法的应然构想形成过程里于国际社会语境之下,通过类比,参考国内社会是如何对构成国际刑法理论大厦的效力范围,国际刑法的使用途径出现“超私主体”的政治国家,指出国际社会如何能尽快形成超国等根本间题进行应然的回答,即可得出理想的国际刑法应该具有家机构,从而得出能使国际刑法能绕开主权,尽快走向理想的迁回法典化,超国家机构的存在与适用的直接性等特征之策.1法典化(一)利用市民社会一一政治国家模型的理论根据这是由国际刑法的公法性与国际性所决定的.刑法作为诸法国际法一直处于公法与主权的迷幕下,主权国家之间与踌国中强制性之极,必须严格适用罪刑法定原则,因而只有规定明确的私人之间多层次的极其复杂的关系使国际社会的形态变得难以理法典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性去束缚公权力,而不能像解.其实借助于市民社会一政治国家的原初模型即可以发现,国际经贸领域以模糊但适应性强的国际惯例作为法源。巴西奥尼其实国内社会的形成与国际社会的形成是具有相当大的可比性主持起草的《国际刑法典草案》毫无疑问代表着这一正确的趋势,的,而这种可比性正式下文分析的前提。而其中对国际犯罪的定义为“本法分则中规定的任何犯罪,或在国1.只要揭开主权的迷幕,即可发现其实国际社会与原初状态际公约中定义的任何犯罪”也能明显看出法典化才能严格遵守罪下国内社会是一样的,即都由没有上位权威机构的平等的私主体刑法定原则。其次,国际刑法是各国刑法管辖权让度而成,而这正所构成,两者有着一样的社会结构。是各国最为敏感的主权权力,只有能明确界定权力义务的法典才由于主权的存在,国际公法是公法这似平是不证自明的命题,能为各国提供足够的预期,从而甘愿让度出自己的主权。.但其实并不然,国际公法也具有私法的属性。对公私法划分的通么超国家机构的存在说认为.凡涉及到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从关系,根据国际公约所确定的管辖方式及执行模式,仍需以各主权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而凡属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国家为中介,仍不可遗免地出现在对国际犯罪的刑事管辖及惩处由选择,平权关系的法即为私法可看出来,此标准有两个要件:首力度上无法解决的争执,而犯罪的国际化水平又不断提高,以致于先是主体的划分,即公主体参与的法律规范即为公法,私个人参与不能满足惩处国际犯罪的客观播要,及时、有力地打击犯罪,所以的法律规范即为私法;第二是主体之间关系的划分,即纵向的强制只有超国家机构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国际犯罪。管理关系由公法调整,横向的平等协商关系由私法调整.然而,主体3适用的1搜性的划分不是公私法划分的本质所在,因为公主体也可成为私主体,理想的执行制度不只包括审判机构,还应包括国家刑事审判如政府与私人处于自由协商而达成合意,这种关系便应该适用私制度直接融合及综合国际刑事审判制度建立的所有要素,即调查,法规则。公私法的本质差异应在于:只要双方的地位平等,一方不起诉,审判,处罚与执行.间接执行模式仍难免其固有的诸如没有能强迫对方,双方意思表示真实,达成合意,而这种合意得以对抗更执行机构或由于国家政治因素影响执行效果等缺陷,所以只有之上位的强制性规范时,便应该适用私法规则,无论这种关系是存在解执行模式才是理想的国际刑法的执行模式。于私人之间还是公主体与私主体之间,甚至公主体与公主体之间。

二、应然构想的主要阵礴也无论是存在于国内还是国际的背景之中.首先,从制度层面理解.以制度是所有参与人的均衡解的观在确立划分公司法划分的定义后,本文将以此标准进一步审点观之,国际民商经济法经过各国私主体之间的大t博弈而自发视国际公法的定义:《奥本海国际法》定义为:国家在他们彼此往来形成了一套不孺要国家让渡主权但却能够为各国私主体自觉遵守中有法律拘束力的规则的总体.国内通说则认为,国际公法是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从以上定义可看出,国际公法之异于其他法律的唯一规定性就在于“国家之间”。若上文的公私法划分标准是合理的,则国际公法的私法属性是很清楚的:2.市民社会二政治国家的理论目标与国际刑法走向理想状态的目标相一致市民社会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调整现下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格局,而包括国际刑法在内的整个国际法的研究与发展的关健在于国际法在多大程度上“侵人”(intrude)到主权国的决策,可见市民社会理论正是解决包括国际刑法在内的国际法面临的核心问题一主权国(nation一state)与国际管制体系(int.,ationair哪少latorysysteln)之间的权力分配(allocationofpower).的有力理论工具。3国内社会形成超社会机构的过程描述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区别说到底不是它们的构造特征,而是它们各自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以及由此而生的不同的终极目标市民社会是一个有诸多相互关联的生产交易和消费行为构成的总和,拥有自身的内在动力和不受外界影响的规律,从而独立与政治国家。然而,市民社会是独立的,但却不是自足的,其不自足性只能凭靠政治秩序化方能解决,即市民社会本身无力克服其自身内部的利益冲突,而只能诉诸一个外在的但却是最高的公共机构,而这一机构代表着并反映着普遍利益。其根本的属性是市民社会自身随着交往扩大而使利益冲突严重到足以危害市民社会的公共利益时有市民社会所创造的工具。换一句话说,超社会机构的出现的关键并非是其本身的理性,而是市民社会的共同利益。是共同利益的扩大使享有天赋人权而据此在形式上享有绝对平等的私主体愿愈让度出其权利。四、日际刑法走向应然的设想若上文的分析成立,原处的国内社会与现阶段的国际社会是可比的,则超国家法典与执行机构的出现的肯萦之处肯定也在主权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最大化之处,即各国利益最一致的地方便是国际刑法发展的突破口.各国若能在一定的中间人,如联合国或其他专门的国际组织的组织下,从此突破口人手,引导各国有限的精力从因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分歧较大的领域抽出而投人到若干个经选择的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的更大诚意的国际合作,便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争取形成超国家的法典及其执行机构,并通过这一机构的形成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进而影响并推动其他领域更快的走向应然的国际刑法.这显然是比在现阶段企图淡化主权的努力更为务实,却又比进行泛泛的合作更有效率的进路。那么,衡量共同利益大小的标准在哪?怎样找到这样的突破口?本文认为,共同利益的衡t标准主要有两个:地域的标准与底线的标准。

实现途径范文篇5

法律效果体现形式正义,社会效果表现实质正义,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增进两者的融合与协作,就成为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法学界,程序正义理论的提出,对于实现裁判的公正具有重要价值。那么,程序正义能否成为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路径选择呢?

(一)程序正义观念的渊源及相关理论

程序正义的观念起源于13世纪英国普通法中,并在美国得到发展。程序正义观念的古典表述在英国是“自然正义”,在美国是“正当法律程序”。自然正义是英国法治的核心,它包括两个基本要求:任何人均不得担任自己的诉讼案件的法官;法官在裁判时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这两项基本要求,成为程序正义观念的最早表述。在美国,程序正义观念得到很大的发展,根据美国学者和联邦最高法院的解释,正当法律程序可分为“实体性正当程序”和“程序性正当程序”两大理念,程序性正当程序所表达的价值就是程序正义。

到了1971年,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程序正义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程序正义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即完善的程序正义、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和纯粹的程序正义。在罗尔斯看来,如何设计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从而对基本权利和义务作出合理的分配,对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合法期望进行合理的调节,这是正义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按照纯粹的程序正义观念来设计社会系统,“以便它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是正义的”。罗尔斯对纯粹的程序正义的分析是与其他两种程序正义形态相比较而进行的。在他看来,完善的程序正义的特征是,有关公平的分配问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标准,而且设计一种保证达到这一预期结果的程序是有可能的。典型的例证是公平分配蛋糕的情形:为了保证公平——即人人平等地分配蛋糕,最好的程序设计是让一个人划分蛋糕并得到最后的一份,其他人都被允许在他之前得到,这样他就不得不平等地划分蛋糕,以便自己能够得到尽可能最大的一份。不完善的程序正义的标志是,存在着判断结果正确性的独立标准,却没有保证达到它的程序,典型例证是刑事审判:即便法律被仔细地遵循,过程被公正恰当地引导,还是有可能达到错误的结果。一个无罪的人可能被判有罪,一个有罪的人却可能逍遥法外。因为设计出一种总是能够达成正确结果的审判程序是不可能的。与上述两种程序正义均不相同,在纯粹的程序正义中,不存在任何有关结果正当性的独立标准,但是存在着有关形成结果的过程或者程序正当性和合理性的独立标准,因此只要这种正当的程序得到人们恰当地遵守和实际执行,由它所产生的结果就应被视为是正确和正当的,无论它们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纯粹的程序正义最典型的例证是:在活动中没有关于结果正当性的标准,只要遵循正当的程序,任何一种分配参加者现金的结果都被视为公正的。

(二)程序正义的价值

罗尔斯关于程序正义的分析,使人们认识到程序与实体、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的重要性,引发人们对于程序正义的价值的思考。关于程序正义的价值,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程序工具主义,只要法律程序公正,实体结果就是公正的,程序是为结果服务的;一种是程序本位主义,强调法律程序具有独立于实体结果的内在价值,具有保障人的尊严与自主性等价值。本文并不想全面评价程序正义的价值,只想借助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来探讨程序正义对协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冲突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们把罗尔斯提出的程序正义理论应用于司法领域,可以概括出如下观点,纯粹的程序正义实际上表明只要程序正义,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司法都是公正的;而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则正好与之相反,它所强调的是只要结果是正义的,就说明程序正义,司法就是公正的,而如果结果不正义,就说明程序出了差错,司法也就是不公正的。应当说,这两种观点都从某一个侧面抓住了司法公正的实质,但又都不够全面。纯粹的程序正义的观点强调了程序之于司法正义的重要性,强调程序正义的观念是赋予审判正当性的重要根据。公正的程序活动是公正的裁判结果得以产生的基石,但是,公正的程序活动并不必然产生一个公正的判决结果,而判决结果不公正的司法绝不能称之为司法公正。所以,透过正义的程序活动获得公正的判决结果,才称得上实现了司法公正,即罗尔斯所说的完善的程序正义。我们又知道,法律效果是司法裁判的形式标准,社会效果是司法裁判的实质标准,法律效果好,社会效果不好或法律效果不好,社会效果好都不是正当的裁判,可以说两者是司法裁判正当性的来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法效果与司法公正是同义概念,也就是说实现了司法效果就是实现司法公正。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司法裁判既不能完全依靠普遍性规则(形式标准),也不能完全抛弃个别化处理规则(实质标准),可以发现真正公正的判决既需要尊重规则,因而必须坚持形式正义,也需要临机应变、考虑情境条件,因而必须容许进行裁量。但后者往往导致对前者的否定,难免存在矛盾。但可以确定的是,裁判首先是依据规则来进行的,体现的是裁判的法律效果;当依据规则作出的裁判显失公平时,法官的裁量才得以进入判决当中,体现裁判的社会效果。因此,法律效果是社会效果的基础,而程序正义的提出,保证了法律效果得以实现,并为实现社会效果提供了形式保障。

(三)程序正义的局限

程序正义的引入对于维护司法裁判的公正性意义重大,但程序正义本身并非完美无缺,在司法实践中,尽管它对现代法治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矛盾,但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从而为此付出代价。程序正义形成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程序正义并不始终代表公平的理想,反而易产生新的形式性。现代社会变迁非常之快,产生了大量、新生的利益冲突,依据既定的司法程序办事,个人及集体的权利就必然不能受到公平对待,反而会助长官僚主义作风。程序越是精巧,官员专制就越有可乘之机。不仅如此,司法越注重程序正义,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关注司法判决的公正性问题,官方法律与老百姓的正义感之间的差距也就愈大。在老百姓眼里,法律只是为某些人或某些集团服务的,而渐渐怀疑法律的权威性,进一步影响到司法权威,使司法失去公信力。

2.在法治社会,程序正义是成本很高的正义,需付出代价,耗费巨大的司法资源。在诉讼中,程序越是中立,其形式性越强,也就越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然而另一方面,高度的中立性要求高度复杂细密的程序保障,立法者不得不设计出精致的技术性规则。如对贫困者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保障现实双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涉及贫困者得以利用程序规则。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兴起,诉讼案件呈现一种快速增长的态势。案件的迅速增长造成了与有限的司法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程序规则越是复杂化、技术化,就越可能导致诉讼的迟延,而不利于当事人利用。“迟来的正义非正义”,为了程序正义而降低司法效率,甚至出现实际从事犯罪的人却被宣告无罪,从而违背实质正义的情况。可以说,这是法治进程中的代价,并被法治所包容的不可避免的缺陷。

3.在我国尚缺乏程序正义的理念以及一整套制度来确保法律程序发挥。公开、透明、平等对话基础上的法律程序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在法治社会肯定是受到欢迎和接受的,不可能给司法恣意的机会。但是,当下仍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非法利益,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成了歪曲社会正义的“正当”理由。程序正义理念还没来得及发挥其正当作用,它的流弊就已经很明显了。因此,程序正义的理论能否接受是一方面,制度能否保障法律程序顺利运行又是另一方面。而缺乏这样的制度保障与技术操作,司法效果的实现又将面临新的困境。这就好比,假如法官在法庭上审理一起案件,法官希望整个审判在自己的控制下,当事人双方通过举证辩论,法官希望给出双方满意的一份判决(好比是实质正义,这应是理想,双方对判决不可能都满意),又希望自己的审判行为是公开公正的(好比形式正义),那么法官起码要为审判提供计量工具吧,起码要提供审判场所、设立监督机构(检察院、人大监督、群众、新闻媒体旁听等),当法院缺乏上述制度和技术支撑的时候,想实现法官的理想是不可能的。法官得靠自己的能力、威信,甚至是暴力去维护法庭的秩序和判决的公平,久而久之,法官会发现自己离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其裁判越来越不公开和公正。

综上,程序正义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法治社会仅对其局限性包容还不足以完成实现司法效果的任务。可见,形式路径不是唯一的价值选择,对程序正义所衍生的新的形式性如何解决又成为司法面临的新问题。那如何来补充程序正义的缺陷呢?各国在司法中普遍采用“合理性”原则来补充“合法性”原则。即法官借助于司法技术来适应社会和价值观的变化、对付不断产生的新事物,从而体现社会效果。这也就是法律适用的“衡平”化——法官司法政策的运用。

二、实质路径:司法技术

(一)法律技术的概念与范围

依法裁判是司法过程的核心,法治的内涵包含着法官作出的判决,必须以法律为最终依据。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法官裁判并不是完全依据法律规范,当然在这里要分两种情况,法官故意枉法裁判,这显然没有把法律作为评判标准,如果法官并非枉法裁判,在司法实践中是不是一定会把法律规范作为最终依据呢?有这样一个案例,南方某地导致一对老人双双自杀的“欠条案”。原告以一张欠条证明自己对被告的债权,被告承认该欠条是自己亲笔所写,但主张不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因为是在原告拿着凶器威逼之下所写。法官最终以被告不能就“原告手持凶器威逼”举证,判决被告败诉。关于本案,梁慧星教授认为,片面强调程序规则、举证规则和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而忽视“法官”的作用,不仅违背法律的正义性,也违背裁判的本质。在这里“法官”的作用,我们认为应该是法官运用法律技术解决纠纷作出公正判决的能力,而不是僵硬地适用教条式的法律。实践中,法官常会面临一些复杂、疑难的案件,没有合适的法律规范可以适用,或依据一定的法律规范可能得出错误的判决,而法官又不能将案件置之不理,为应对这一难题,法官在不断试错的经验下总结出了作出正当判决所遵循的法律技术,司法过程的技术运用就成为裁判的正当性渊源。“法律技术”一词在学界使用也是比较普遍的。例如,我国台湾学者王泽鉴先生就有“法律技术”的提法,并将其解释为“为达成一定政策目的而限制,或扩张侵权责任时而采用的手段”,并将“法院如何解释适用法律,以促进侵权行为法的发展”作为技术之一。美国著名法学家庞德则认为,“发展和适用法令的技术、法律工作者的业务艺术”,与法令本身“都是同样具有权威性的,也是同样重要的”。而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也可在技术中得以说明。同样为我国学者所广为引用的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一书中,第3部分即为“法律的渊源与技术”,第18章的“司法过程中的技术”包括“宪法之解释”、“法规之解释”、“遵循先例原则”、“案件之判决理由”与“司法过程中的发现与创造”5种技术的阐述。那么,什么是法律技术?胡玉鸿教授认为,法律技术指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技能,是法官对于法律问题予以处理时的手段和方法。我们认为此概念只从一个层面即司法技术说明了法律技术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法律,它需要经过生成、实施、实现,即通常所说的立法、执法、守法、司法活动。也就是说,法律技术还应包括立法技术。立法技术是指立法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制定清晰、简明、涵盖普遍情形的法律条文的能力。即立法者既要考虑法律的可控性及必要性,也要考虑法律条文实践中可行性。立足于司法层次而言,法律技术应当包括司法主体将法律行之有效地运用至案件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技术性要求。按照胡玉鸿教授的划分,就司法层面而言,法官在规范法运作的规程中所应该具备的技术要求包括文本分析技术、事实发现技术以及法律适用技术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认为法律技术与司法技术是种属关系。

(二)司法技术的价值

司法技术是法律技术的一个种类,司法又可称为法的适用,因此司法技术可表述为法律适用技术。胡玉鸿教授把法律适用技术分为7个方面,其中利益衡量技术对协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有重要价值。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都是司法的价值目标,当两者冲突时,如何调试相互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司法面临的重要任务。对冲突的利益确定其轻重而进行权衡与取舍涉及既有利益衡量的依据和正当性问题,同时也有利益衡量的技术规则问题。我们知道司法活动展现的是当事人的博弈,不可避免地会有赢家和输家,出现零和博弈的结果。司法裁判的结果是刚性的、非此即彼的,其决断的不仅仅是是非,还有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而如何促使当事人相互沟通和妥协,最终妥善解决纠纷,双方对判决结果都满意,达到非零和博弈的结局呢?在司法技术中运用调解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方式。“调解本质上是一种以合意为核心要素的纠纷解决方式。”合意实质上就是双方利益的妥协,在一定程度上妥协即正义。“在第三者的参与下,双方当事人在协商对话的基础上,可以相对自由地约定解纷之过程,并能一下子就进入争议问题的核心,谋求纠纷的圆满解决。由于当事人双方最清楚他们的争点和利害所在,权衡得失之后所达成的合意便能更充分地体现他们的要求。”在刑事领域,刑事和解制度也引起学界的关注。为了和谐解决刑事案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尽可能减少不和谐因素,刑事司法领域提出了刑事和解的政策,在实践领域并得以贯彻。如柯昌霞交通肇事案。2005年8月7日5时30分,柯昌霞驾驶鄂C33102轿车,在305省道317km+400m处,将行人张志莲撞死,柯昌霞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案发后,柯昌霞主动报警,积极赔偿,并主动多赔偿被害人家属三千元。经竹山县检察院到实地复核,被害人家属对赔偿非常满意,并要求对柯昌霞从轻处理。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柯昌霞为过失犯罪,归案后能够认罪、悔罪、积极赔偿损失,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小,法定刑较轻,即使起诉到法院,一般也会判处缓刑或免处。竹山县检察院经过认真考虑,并进行了复核,经过了科内讨论、检委会讨论,作出不起诉决定,既做到了实体法上的公正,也做到了程序法上的公正,保证了不起诉权的合理、正确使用,从而确保了案件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①。刑事和解制度对于危害行为较轻、后果不严重的轻微刑事案件采取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一方面使得加害人与被害人有机会面对面地协商,有利于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能切实提高轻微刑事案件的处理效率,有利于犯罪人重新融入社会,并被社会接受与承认。此制度为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并最终在刑事领域实现司法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司法中利益衡量技术的采用对于化解民事、刑事当事人双方的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寻求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价值。

(三)司法技术的局限

司法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规则与价值之间的冲突,起到了实现司法公正的作用。像任何事物一样,它也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我们都知道法官严格依法裁判与当事人、民众对司法的预期是有一定的差距,造成这种状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重实体、轻程序”,当事人具有典型的社会效果的思维倾向。司法运行过程是否合法当事人关注并不是很强烈,普通民众不能接受的是实体不公正而不是程序不公正,刘涌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大多数当事人看好的是法官裁判的结果是否对他有利,而很少顾及纠纷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民众对法官角色期待也很明确。他们对法律规范不熟悉,主要看判决效果如何来对法官进行评价。如果法官不注重运用自由裁量权,不考虑裁判本身活动的目的,可能很难受到民众的认可,甚至可能会引起民众与法院的冲突。因此,这两种境况造成法官在裁判过程中运用司法技术来满足民众与当事人的愿望,其实形成了民意左右司法的情形。司法技术的运用偏重了社会效果,使得司法变得极不确定,个别化处理问题需要的增长。程序化制度的缺失必然促使司法恣意,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严重影响到法律的普遍性,最终成为阻碍法治建设事业的难题。

三、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路径:程序正义与司法技术的互助

实现途径范文篇6

论文摘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来说,选择实现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邓小平则强调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走“法治”之路,不仅继承这条正确的道路,而且将“法治”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制定出具体的民主政治建设基本纲领和措施。社会主义民主正一步步走出曲折,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向希望的目标。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民主该是什么样的呢?在1957年提出,要在中国实现“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川的民主建设目标。邓小平多次重提的这一设想,也把获得这种民主局面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十五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依法治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来说,目标确立后,选择实现的途径就具有首要的意义。、邓小平和对此进行了不同的探索。

一、对民主实现途径的选择—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靠什么实现民主?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革命战争时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认为实现民主主要靠党的干部的民主作风和制度建设两条途径,但强调前者是主要途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本人政治影响的提高.他日益为亿万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鼓舞、感染,越发信赖群众的热情和干部的作风.对制度的重视程度逐步下降,开始寻求通过群众性“大民主”的手段来实现民主。1958年秋,他明确指出:‘.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民主的实现和群众运动开始融为一体。“”期间,更是“自下而上地放手发动群众”把群众运动当成了实现民主的主要途径。当然,这样做最终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民主,没有带来二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而是“打倒一切”和‘’全面内战”。为什么最终会选择群众运动来实现民主呢?

首先源于对群众运动的认识。之所以认为民主离不开群众运动.除了他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外,还源于他对群众运动的以下认识:第一,群众运动是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凡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情,就应该让群众参与。1958年8月,他曾要求干部在布置各项工作时都要经过群众鸣放辩论,指出计划指标不经群众辩论主意是你们的,辩论后,群众自己是主人了,干劲自然足。日弓他认为,“”中人民群众空前广泛地参与革命才最接近他所倡导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二.群众运动也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人民的自我教育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功能。这是一个创见。但他同时又认为,人民自我教育的实现只有在群众性斗争中才能实现。在看来,反右斗争、“”运动和“”等“大民主”形式,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的通过大风大浪分辨真理和谬论、区分香花和毒草,明辨是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解放的提高政治觉悟的极好途径。的这些认识虽体现了他对群众创造力的尊重,但在那时的中国“以为把群众哄起来,就是民主,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一哄起来就是打内战”。邓小平的话一语中的。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上,依赖群众运动的自发性,只能导致混乱。

其次是由的民主观决定的。的民主观也有一个发展转变的过程,从革命战争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信奉“人民民主”、“人民主权”和“人民权力本位”,“人民”成为其民主观的核心内容。这时期的民主观不仅揭示出社会主义一定要民主的终极依据,而且从保障民主权利的行使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建。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彻底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但创建这些制度,并不意味着在制度问题上的认识的转变。1957年以后,随着党政干部队伍中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的出现,认为是对他1945年“跳出历史周期率”思想的违背,是由于群众没能充分、全面地发动起来。于是自然的结果就是选择能最大限度发动群众的、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内容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民主在这时的思想中变成了绝对化的工具和手段,不要制度法律的“大民主”和群治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民主观的核心内容。

第三,与对制度和法律的认识分不开。重视民主作风的培育,但并非无视制度建设。无论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建国初期,对新中国基本制度的建设和共产党的一系列制度的创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但是,反对对制度和法律的迷信,认为它们是冰冷冷的“清规戒律”,不能适应生动热烈的群众运动,所以,制度和法律建设在他的民主思想中未占据突出和主要地位。因为在他看来:1.制度是约束、规范人们活动的因素,而不是直接激起人们活力的因素;只有正确的思想和政策才能启发、调动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创造历史的主动性。2.对于权力,也认为要限制和制约,但他认为主要不是靠制度、法律,而是靠领导者的觉悟和权力的正确使用,靠把权力交给广大群众。他甚至认为,过分强调制约权力,会束缚人民和党的手脚,阻碍真正民主的实现。3.法律要有灵活性,法律条文要有足够的变化空间,以适应各种特殊的情况。4.法律主要是对阶级敌人实施专政的工具,而不是用于对付人民的工具。“”中提出冲破一切条条框框、规章制度和“造反有理”,便是他这一思想的极端表现。对制度和法律的认识,是他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陷入失误的重要原因。

二、邓小平对民主实现途径的设计—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与不同,邓小平历来讲实事求是。在“”后及20世纪fi0年代初,他就不止一次地表现出对群众运动式的民主途径的怀疑。“十年动乱”后,邓小平深深体悟出“四大”和群众运动不是实现民主的好方法,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不能仅有“破”,更重要的是要有“立”。这个“立”,就是“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靠建立完善的制度实现民主,靠健全的制度保障民主,从而走出了一条实现民主的新道路。邓小平走上这条新路,有他深刻的思想根源。

首先是他对中国共产党民主建设历史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形成了比较优良的民主传统。本人不仅作风民主,而且积极倡导民主的作风,这种优良传统一直保持到建国后的50年代初。但这样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错觉,即只要依靠长期形成的作风、传统,就能防止出现类似斯大林和苏共的错误;即使出现违背集体领导原则的现象,也能得到党中央的批判和纠正。然而历史的发展却背离了人们的意愿。一个具有悠久民主传统的党,却在后来的日子里对领导人的专制无能为力,对党的政策的变化无能为力,对人民群众的“苦难”无能为力。刻骨铭心的教训引起邓小平的深刻反思。通过反思他认识到:1.实现党和国家的民主,思想作风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要使民主不只是一时的存在,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大胆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困。2.制度在防止个人专断方面具有决定作用。1980年8月,他明确指出,“”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民主。1980年,邓小平号召:“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其次,邓小平民主实现新路的选择是他早期民主制度思想的延续、发展和成熟的产物。与相比,在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虽没有能建立自己全面的民主理论,但作为党和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领导人,邓小平不仅深刻理解的民主思想,而且有自己对民主的理解和思考。他在探索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早期关于民主制度建设的思想。这集中体现在1941年发表的《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中。该文论述了“三三制政权”的民主性质;党在其中的地位及党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党应当在制度范围内活动;党与政府的正确领导原则是“指导与监督政策。……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等,己涉及到中国民主制度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建国后,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他指出,党本身的建设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做出一些规定。与片面强调抓党自身的思想作风不同,20世纪60年代,邓小平又多次呼吁建立一套由三个层次(党组织、群众、党外民主人士)组成的监督机制,以防止党的各级领导产生不良作风;与强调官僚主义、特权现象等问题的思想作风、阶级根源不同,邓小平主要探究它们制度方面的根源和解决办法。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就开始酝酿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的改革,并形成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整套设想。这些都可看作是他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制度建设长期探索逐步成熟的产物。

第三,邓小平民主建设途径的选择,还与他的法制思想有关。民主与法制不可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与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1.邓小平将法律更多地视为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的基本手段,而不仅仅是对付敌人的工具。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又将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联系在一起。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不可分割,民主和专政各个环节,都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法制以民主为内涵,首先应在全社会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要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严格执法,应从根本上改变治理国家的观点和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1986年9月,邓小平强调“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4.法制建设要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进行。邓小平认为,法律必须付诸实践,但不能用的做法,不能用“大鸣、大放’的做法。就是说,一定要有步骤,有领导,稳妥地、有秩序地推进。邓小平的探索为社会主义民主实现途径开拓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三、关于如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探索—“依法治国”、渐进式法治改革

邓小平指出了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法治道路,并对如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提出了许多重要思路,但从总体上讲,尚在进一步探讨和实践中,这一时代使命和艰巨任务历史地落在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身上。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索,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首先,第一次在党的跨世纪纲领上明确写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不仅发展了邓小平民主实现途径的思想,而且开创了从国家治理高度建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民主建设理论与实践中一直没有解决的两大难题:“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没有能确立法律的应有地位,所以未能防止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现象发生。也与政治体制中这两大矛盾的长期积累密切相关。在这方面的认识虽然得失兼具,但一些正确的认识成果未能最终转变为执政党的治国实践。如果说邓小平主要是从防止“”悲剧重演的角度提出要实行民主法制的话,则是从与市场经济和世界潮流相适应的角度提出“依法治国”的。因为这里,法治一民主十法制。从此,民主实现的途径将彻底摈弃“人治”而被牢牢锁定在“法治”上。

十五大在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同时,还提出了如何实施这一方略的一系列基本措施。如合理借鉴别国法治经验、健全法律体系、深人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依法治理、以法治权、强化监督机制等,为人们提供了行动指南,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走向实践、走向现实。

其次,提出并阐发三大纲领、三大指标、三大文明,凸显制度文明,进一步保证民主实现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趋向。在十五大报告中分别阐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具备的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这样,制度文明从精神文明范畴中分离出来,使民主法制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包含丰富内容。同时“依法治国”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将直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

第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并全面付诸实施。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人民组成国家、制定法律的唯一目的就是增进和保障自己的福社,创造条件戈发展生产力)和采取措施仁制定和实施法律)来实现人权。

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在共产党历来的执政纲领中是首次。其重大意义在于,把依法治国与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权保障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问题,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我们将民主仅仅视为干部的作风和方法的误区。

第四,通过渐进改革途径迈向法治国家。这不仅是渐进式经济改革的要求,而且符合法治化进程本身的规律。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积极从各个方面着手实施。1.弘扬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理论,做好法治实现的理论和思想先导工作。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法治国家创造更为民主的政治环境。3.强化执法和完善法律运作机制,真正解决现实中突出的“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的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水平,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4.从政策操作过渡到法律替代。即改变以行政命令和政策调节推动改革的方式,代之以法律推进改革。这一转变将使人们逐步学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以法律为先导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模式将逐步为人们所接受。5.进行以独立、公正为目标的司法体制改革。违宪审查、司法机构的垂直负责体制、“荣誉职法官”身份确认等措施的出台,标志着“依法治国”正在各方面付诸实践。口丁见,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为社会主义民主绘就了科学的蓝图,而且指明了实现的途径,拿出具体的方案。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一定会成为现实。公务员之家:

纵观新中国三代中央领导人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探讨,值得指出的有以下几点;他们对民主的认识有许多共同点。一是坚持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权性质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也是对国际共运史和新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他们关于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邓小平则强调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制定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纲领和具体措施。社会主义民主正一步步走出曲折和迷雾,沿着正确的道路,迈向希望的目标。

实现途径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制约因素;实现途径

同志指出:“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校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一、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急剧转轨变型当代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学生自然会受到这些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强烈吸引和广泛影响,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在有限的时间解决如此众多的矛盾和问题,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影响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度、兴趣、说服力,最终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效果,导致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条件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增大与政治理论课评析、引导不力的矛盾。学生认识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消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客观影响与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宗旨不相符合,从而使其形成了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思想行为偏差,以至于对教学表现出极大的“逆反心理”。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市场功利、实用导向之间出现矛盾。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功能实现制约因素

第一,缺乏理想的教学模式。由于近几年不断扩招,导致高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使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采用合班形式,进行大课堂专题讲授。其结果导致了教学秩序差,教学效果不理想。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尽管在理论上有一定深度,但往往导致理论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第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教师讲为主,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而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与心理感受,缺乏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与交流,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与热情。许多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第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理论素质较低,科研能力较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缺乏研究,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释不清,甚至采取回避态度。教师队伍不稳定,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短缺。

第四,教材编写不规范。编写的教材体系庞大,没有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联系当前社会现实的内容较少,不能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教材编写和修订周期太长,教材内容更新往往滞后于实践的发展;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限于空洞的说教,这是政治理论课失去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一部分学生的思想中仍然存在着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倾向。有些学生认识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消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客观影响,形成了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思想行为偏差,以至于对教学表现出极大的逆反心理。

第六,在课程考核上,重期末考试,轻平时考查。有不少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只是到了期末复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以此来应付考试。

第七,知行不合一,教学实践性有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以教师——学生“一对多”的教学形式进行,其优点是理论性强,且能够通过考核方式保证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但其缺点是难免失于浮泛,无法监督学生的言行不一。这种课堂考核往往通过出勤、课堂表现和考试给出学生考试成绩,并在学生的综合测评中以学分的形式体现出来。

三、高校政治理论课功能现实途径

1.明确教学的地位和任务。同志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起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其教学效果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另外,即使它取得了效果也不一定是显性的,往往会在一个特殊的、关键的时刻才显现出来。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面临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应对时代的挑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保持教学内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保持它的相对稳定性。从教育学角度讲,只有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才能使教育对象容易相信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增强针对性和现实性,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学生遇到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化解学生思想上的疑难困惑,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切实贯彻教学基本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三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4.探寻教学“供求结合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成才要求与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有的放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为此,一是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时展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不断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和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努力回答我国社会转型期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二是要完善课程体系。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学科体系、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要求,学生接受特点、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以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体系。

5.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配置。一是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课程,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专题演讲、辩论、教学实践等多种方法有机地贯通起来,使其发挥整体效应和综合教育功能。二是要改革考查考试方法。可采用口试、论文答辩、写读书心得和调研报告等多种方法,重点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情况,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有电视录像、投影、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影等等。这些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可以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道理直观化,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受教育者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和冲击力,达到传统教育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6.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五步教学法”,即学、问、思、辨、行,它的价值目标是要获得预期的成效。

7.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感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在认识社会的同时认识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创建有效的教育教学机制。创建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机制,要协调好以下关系:(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过程,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能否得到提高主要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高低。(2)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牢固树立大德育观念,即高校德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为一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9.改革考试方式和方法。首先要在命题上动脑筋,既要照顾到一般的知识面,又要有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运用的内容,切实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促进考试方法多样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采取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方式的做法。

10.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和学术水平,要具有对教学方法和规律的深刻把握,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应精通自己的专业,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并努力使教学反映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力求从研究的层面上讲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吸引力。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关系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斌.明确使命增强高校党的执政兴校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

[2]刘家贵.大学生素质与素质教育[M].沈阳:辽宁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11).

[3]全国高校就业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

实现途径范文篇8

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实现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的核心是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共产党应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员各种权利的充分行使,拓宽权利表达渠道,健全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党内讨论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各项制度,保证每个党员充分行使选举权、决策权、批评权、监督权、罢免权等各项权利,对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给予有效的制裁。每个党员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权利的重要性,严肃认真行使党赋予的各种权利。

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度。共产主义者同盟创立时实行的就是年会制度。邓小平在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把党的民主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党中央委员会在党章草案中,决定采取一项根本的改革,就是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这种改革必然可以使党内民主得到重大发展。”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建党原则,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只是党的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1998年以来,党代会常任制工作搞了一些试点,我们应及时总结这一理论创新的经验,逐渐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向全国推广。

推进党代表任期制。如果党代表不是任期制,地方各级事务就基本上由党委常委委员决定,党代表只是成了“一次性代表”,开完党代会就被搁置,丝毫没有参政权利。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可以保证在任职期间真正代表党员的利益,在党代会年会上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

保证党的代表的广泛性。随着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新兴社会阶层,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这些新兴社会阶层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也有了参政的要求。因而,在党的代表大会中,要保证新兴社会阶层、广大农民以及大量的弱势群体的比例,使他们的心声有充分的表达,这也是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对于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认为:“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因此,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各级党的组织必须保证司法独立,尊重人大、政府依法行使职权。正确处理党委书记同各级机关组织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建议制定《政党法》、《参政法》等相关法律,使党与政府、团体和各级组织的关系科学合理,逐渐走向政治机构合理化、政治关系法治化、政治行为规范化、政治秩序民主化。

推进党务工作公开化。党要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党,因而党的各项工作必须公开透明。除了涉及到党和国家的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大多党务活动应该公开,增加透明度,如,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的出台、党的领导干部任职等,只有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向媒体披露,才能减少人民群众对党的猜疑,增强对党的信任。

四、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充分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在党代表和党的干部选举中保障党员的选举权,一方面,选举党代表是党员表达政治诉求的基本途径,只有人民拥护的人当选为代表,人民的参与热情才能迸发,各群体的利益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另一方面,民主选举的干部具有更好的群众基础,有较高的公信度,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有利于他们开展工作。

健全民主选举程序。党内选举包括选举单位的划分、候选人酝酿提名、产生候选人、介绍候选人情况、规定投票方式和当选计票方法、进行选举、公布选举结果和确定当选人等。选举每一个步骤都是严密科学的,比如,建立选举监督委员会,对选举全程监督;实行差额选举;建立候选人与参选人员的见面交流制度;引入竞争选举机制;客观公正介绍候选人,避免走过场;建立科学合理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指标体系,使这项工作量化,使推荐测评真正体现群众的意愿,使考核结果客观公正等等。五、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建立对党代表的监督机制。保证选出的代表能够代表选民的利益,完善代表向选举单位述职制度、代表辞职制度、罢免和补选等制度,制定监督代表的具体细则,监督代表的不作为,监督代表的违法乱纪行为。

建立对党务工作的问责制和追究制。有些权力人的渎职或者侵权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利益,受害方有权向权力行使人追究失职或侵权责任,对于党员干部缺乏责任心,从而出现的重大事故,人民群众有权知情,也应由相关部门对责任人予以问责,甚至追究行政、刑事责任。

改革完善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体制。纪检机关是党的监督机关,但目前纪检部门的双重领导体制,不利于对党委的有效监督,因而建议设置全国独立运行的纪检委领导体制,各级纪检委同各级党委是平行关系,接受同级党代会的领导,各级纪检委在地方各级党代会召开时向党代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在中纪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完善党的干部评价体系。近年来,在干部评价方面存在着评价内容缺失、评价主体缺位、评价程序缺乏、评价效果失真等现象,要坚决杜绝个别党员干部为高升而劳民伤财,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必须完善干部评价体系,就是要搞清楚由谁考核、怎样考核、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如何运用,从而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建立个人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党内个人专断,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必然导致腐败,影响民主,因而应建立个人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对于掌握公共权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定期向有关审计部门申报个人家庭财产,防止党内腐败的发生。

总之,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对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人民民主,必然会发生强大的驱动力,对人民民主必然会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

【摘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中应首先实现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实现党内民主应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选举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关键词】党内民主实现途径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政治体制改革应以党内民主为基点。中国共产党具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因而党内民主能够率先实现。实现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起带动示范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当前实现党内民主,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23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177.

实现途径范文篇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建设有了巨大的进步。随着我国在水利行业的投资金额逐渐增加,我国水利项目不断增加,因此在保证我国水利项目的资金顺利正常的运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工程的需要,成为管理的关键。加强水利建设的管理工作,实现资金的科学合理运转,会计监督成为必不可少的监督手段。

二、我国会计的监督发展情况

近四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的加快,改革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展,单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成分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市场中参与经济活动的单位也不断的增加,造成了单位会计监督面临的困难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状况,在会计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漏洞出现了信息失真的普遍性问题。

1、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信息凭证失真,会计工作所形成的和掌握的信息不全面,不够清楚。导致这种现象形成的因素有两种,一是单位在某些工作上进行了非法牟利,篡改了经济内容的信息,对原始的经济活动信息凭证进行了篡改,将不合法的经济活动改的符合法律法规,变得面目全非,掩盖了原本的真实内容。另一种是假造原本就不存在的经济活动,从中谋取一定的利益和好处。例如开虚假的发票进行报销,会计工作人员工作基本都是凭发票进行报销,没有一定的办法对发票进行检查,判定是否是真正的消费发票。

2、水利建设单位内部的监督体制制度不够健全完善,造成会计工作的监督工作比较弱化。我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水利建设工程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因此在开展会计工作监督等的工作上就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有些水利建设单位虽然建立了一定的监督体制,但是因为一些因素导致水利单位内部的监督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建立起的完善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我国的水利建设单位的监督情况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监督不力的局面将一直不能被扭转,会计监督的工作也将会被进一步弱化。

3、水利建设单位对会计的工作没有准确的进行定位,造成会计监督工作的弱化。单位的会计作为单位的重要工作人员,承担着重要的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计的工作内容逐渐改变,对单位的财务监督的只能不断被弱化。尤其是水利行业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很尴尬。一方面在单位的日常工作中,会计部门和会计工作人员在单位内承担了更多的事务性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单位的日常管理和各种决策活动参与的情况变的非常少。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的职工要服从单位领导的安排,而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又要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在单位的局部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不相协调时甚至出现冲突,会计人员受单位领导的影响,就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很难承担起监督者这个角色。因此这种鱼水关系导致了单位的局部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相冲突相矛盾相不协调的情况发生,这就决定了会计工作人员在自己的经济活动中弱化了监督的作用。

三、水利行业会计监督的实现途径

1、完善水利企业会计监督制度

完善水利行业会计监督制度必须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加快我国法律法规的建设,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会计法》为龙头的一整套会计法规体系,明确违法处罚的定量、定性标准,加强会计监督的“刚性”,同时,从制度上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不断从国家层面完善会计监督模式,让事业单位在进行制度建设和会计进行监督工作的时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发生问题情况的时候不至于让工作人员徇私枉法,逃避制度的惩罚。二是加大处罚和制度执行力度,在水利建设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考评制度,加快速度的发现会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高会计的工作信息准确度,实现会计行业的监督。三是要大力宣传财经法规,使绝大多数公众能够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单位领导要带头执行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做懂法守规的表率。这样才能在工作当中提升工作效率,保证会计的工作质量。

2、规避水利行业信息失真问题

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近远期发展规划的关键,那么怎样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则是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避免水利行业信息失真问题,必须做好水利行业三项内部核算工作。第一是会计核算,加强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使企业证、表、账的处理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满足规范中的要求。第二是加强水利行业成本核算,会计部门与其他各个相关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工作,以会计准则以及施工合同为依据,运用相关的科学方法进行评估和科学地配比,将水利工程真实的损益情况呈现出来。第三是着重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首先加强对专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巩固企业文化,宣传企业文化,不断用企业文化熏陶专业人员,提高专业人员在工作上的熟练程度。减少因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其次要提高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内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公平公正的处理在单位中出现的财务问题,不受外界干扰。

3、准确定位会计监督角色

会计监督包括会计人员的监督、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及外部监督。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由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构成的具有递进性和交互性的综合系统。会计人员监督只是单位内部经济监督方式,这是准确定位的前提。有人总想将会计独立于企业之外,如设立会计局、实行会计由行政委派等。其实这样是违反会计主体原则的,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回归企业的要求。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组成部分,应对单位资金运动及其信息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负责。要想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就需要改变会计人员在工作内部的真正角色。首先,要让会计人员参与重大经济问题的管理和控制,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监督的作用发挥情况,因此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学习新技能和新的专业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确保真正地在会计法律体系下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风险管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水平,使其能够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履行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做出正确地分析判断,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得到真实的会计资料,达到会计监督的做用。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的同时,开设另外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不受其他人员的干涉和限制,直接负责单位内部的监督事宜,让会计工作人员真正的回归到单位事物当中。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会计监督的最大效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水利行业在完善内部监督的同时,还应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形式。水利行业属于国家基础性建设,国家投资资金大,政府监管力度大。这就要求必须协调政府监管主体之间的权限范围,使审计、财政、监察等多个部门能够统一监督监察标准,改善“你查我也查,都管都不管”的局面,加强各外部监督部门横向信息沟通,做到信息相互利用,构建良好的监管信息网络,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水利建设工程行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水利建设行业单位必须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因此水利建设单位应该重视会计监督管理,寻找新途径,保证会计监督充分发挥作用。

作者:李小娟 单位:陕西省泾惠渠灌溉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宋德林.水利行业会计监督的实现途径研究[J].财会学习,2015,(18):147.

[2]龚华.水利行业会计监督的实现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3,(22):195.

实现途径范文篇10

【关键词】精神文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方法

与一般的艺术教育不同,公共艺术教育由于其面向的受教育对象面积广泛,因此无法向其他艺术教育门类一样能够对艺术知识和艺术内涵进行十分深入的探讨,只能够将艺术教育的内容向基础性和公共性方向靠拢。受教育者在进行艺术学习时,并非为了成就较高的艺术建树,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来培养自身艺术文化的修养,使自我通过创新感受到愉悦,此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出发点。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分析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审美是艺术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在进行艺术教育时,教育者对于艺术学习的审美价值有着较高的要求,通常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会选择运用审美观的树立来帮助学生实现对艺术价值的感知。公共艺术教育虽然与专业艺术教育在程度和水平深度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对于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却具有一致性。审美观主要包含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念三个部分,总结起来即为“何为美?何为丑?”从而形成健康与不健康的区分。例如,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美术教育当中,学习者就可以通过观摩优秀的美术作品来感知创作者所表达的情绪和价值,从而从中收获到感动和成长,这一个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道德教育是一个人一生都需要遵循并践行的教育,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保持平衡的法度和准则。在公共艺术教育当中,艺术教育通过其审美价值的形成使得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美丑、善恶的区分从而加深对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培养,进而形成对道德教育当中真善美的追求。例如在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的时候,学习者会根据音乐作品的表达内容而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情绪,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人的情感塑造和培育具有突出作用,学习者经过学习可以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观,从而能够明辨是非,形成良好修养。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实现途径思考

(一)开放的教学方法。公共艺术教育的面向较为广泛,其对于人的培养和塑造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在开展相应的教育时,教育者需要能够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价值所在,从而打造与之相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认为,在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时首先应当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艺术教育的目标将课程内容适当开放。公共艺术教育的涵盖面较广,本身并没有课程门类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穿插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对艺术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能够对艺术作品、艺术特征深刻感知。以音乐欣赏课为例,教师在进行音乐作品讲解时,就可以通过历史知识、乐理知识对音乐的创作背景和情感的表现方法进行介绍,从而使音乐知识更加立体,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印象。(二)开放的教学过程。公共艺术教育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学习者感受到愉悦感和审美价值,因此相对于传统课程教育一板一眼的教学方法,公共艺术教育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更加灵活。例如,在开展陶艺课程时,教师通过陶艺的制作、陶艺作品的鉴赏来帮助学生形成对陶艺的认知,教师通过对陶艺历史的降解帮助学生对陶艺价值的确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检索信息等方式来对陶艺知识进行补充,从而使自身的想象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三)开放的教学空间。艺术教育教学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空间应当遵循艺术创造的规律,深入自然和社会,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和教室。在教学活动中,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参考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方法,打造符合学习者生活场景和生活习惯的活动课程,通过对身边美的发现,来形成认知能力。如教育者可以引领学习者走进较为出名的企业,在对企业进行观摩中感受企业文化和企业魅力;或者走进博物馆,在博物馆当中感受历史的发展,形成价值。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教育内容中“艺术”的概念,还需要注重教学对象中“公共”的概念。教育从业者需要从这两个概念出发,建立起艺术内涵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联,使艺术教育可以向大众普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