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1:09:55

实务课程

实务课程范文篇1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实操性最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国际贸易实务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覆盖面很多,主要有国贸贸易惯例、术语,外贸合同中商品的品名、数量、质量、包装,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检验,货物的运输与保险,货款的支付,贸易方式等等。

2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独立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师,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2.1学生英语水平过于薄弱,双语教学效果不佳独立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英语水平较差,这就使得很多独立院校很难实现双语教学,即便已经开设双语教学模式但由于学生很难听懂,效果也不理想。双语教学沦为一种形式。2.2任课教师理论性强,但缺乏实践经验不少独立院校的国际贸易教师虽然毕业于国内外名校,但他们很多一毕业便到高校任教,没有实践教学经验。以山西某独立院校为例,国贸专业共有5名专职教师,分别来自于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韩国东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没有一名老师在外贸公司系统学习过。甚至有不少国内重点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也从未到企业系统学习过外贸知识。2.3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存在不足长期以后,我们一直是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略了学生的消化、吸收。大多情况下,老师课下辛苦备课、准备充分,课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学生们有的不停的做笔记,有的玩手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方式早已不再适应《国际贸易实务》这类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教学需要。2.4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首先,教材更新速度慢。目前比较权威的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是黎孝先的国际贸易实务,目前已有五版,虽在不断更新,然而更新的速度依然远远落后于外贸的发展。其次,内容编排顺序不合理。大部分实务教材在内容等的编排上是根据外贸的流程编写的,术语、合同的签订、运输、保险、货款的收付、争议的处理等,但也存在个别不足。如,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第2版)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确定放在了保险之后,作者认为价格应与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一起放在第四章。而且,在现实的外贸过程中,有时候并不像我们的教材编写的那样有那么严格的逻辑顺序,似乎告诉学生外贸中他们就该遵循那样的次序进行外贸操作。最后,大多数教材过于理论,具体操作讲述不具体。比如,大多数教材都告诉我们《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共有11种贸易术语,也大篇幅地介绍了它们具体的中英文名称、进出口报关、运输、保险、适用的运输方式等,但却没有一篇具体的英文贸易术语案例、也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选择术语。

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措施

3.1树立“专业+外语”的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外语”的专业培养模式可以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有所优势,更有利地进入外贸公司。推行“专业+外语”的专业建设模式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第一,加大英文类课程教学。除有外语学院担任大学英语课程外,本专业可通过《商务英语口语》、《金融英语视听》等英文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第二,组建国际商务特色班。国际商务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应用性,通过采取邀请外教进来授课以及交换学生出国学习、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3.2培养 “双师型”教师为了大力提高国际贸易实务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学校可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一方面学校可组织实务课教师到外贸企业进行集中的参观、学习,通过同外贸人员的交流及相应的培训,迅速提高高校教师的外贸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向高校或企业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学者来学校授课,也可招聘有外贸经验的老师来校任教。3.3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以老师为主题“为”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翻转课堂”。在课前,准备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比较简单的、经典的国际贸易实务案例供学生学习讨论,老师也可通过发送教学短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提前观看。课中,做到“排忧解难”。单纯的理论知识点讲解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兴趣。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案例或短视频结合本节课内容相互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4把握国际贸易前沿,教学内容做到不拘泥于教材国际贸易瞬息万变,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实践也时刻在更新在变动。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要充分体现它的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教材是基础,但教材内容具有时滞性,甚至有些教材内容是不正确不合理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依赖于课本,尽信书不如无书,应及时补充更新的知识。如,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报关环节,2016年之前的教材几乎没有涉及到一体化通关。

4结语

在独立院校中,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上严重趋同,教学模式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毕业生就业前景严峻,专业口碑日益下降。高校及教师只有做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市场化、师资队伍双师化、课程建设精品化、教材编写应用化、实践教学仿真化、教学管理制度化、教研科研一体化才能在“一带一路”的浪潮下抓住机遇,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郭楠.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商界论坛,2012(09).

[2]高静.关于国际贸易教学改革的尝试[J].商情,2011(04).

[3]邵艳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经贸实践,2017(09).

实务课程范文篇2

课程体系改革能推进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根据旅游酒店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通过对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并在今后就业和创业中能根据酒店企业的实际环境和条件恰当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进行品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酒店企业的经营与业务管理水平,推动酒店企业发展,提高酒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课程研究的可行性

2.1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与探讨能够得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本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一线教学的教师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多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积极主动,不断探索,取得的成果也是完成本项目的有力保障。2.2利用学院现有实训基地以及学生在旅游酒。店企业一年顶岗实践的有利契机,教师布置任务对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利用假期深入实习企业与学生一起顶岗实践,客观了解和评价实习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得与失、利与弊、经验与教训,为教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为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3信息时代,师生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收集各类最新的旅游酒店相关案例,并加以整理归纳,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经验;建立了丰富的案例库,通过关联性案例的引入,大大加强了学生对营销管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3课程研究的创新性

3.1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工学结合教学模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创新能力培养,目前世界旅游酒店企业飞速发展,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适应各种新环境才有可能生存与发展,师生只有对实际企业和经典案例反复研究中举一反三、角色转换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项目展开多视角观察,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审视企业,如企业发展的纵向与横向,正面与反面,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宏观与微观等多角度认识企业研究企业,利用学生在旅游酒店企业一年顶岗实践有力契机,布置任务进行跟踪调研,教师深入企业与学生一起客观评价实习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得与失、利与弊、经验与教训,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2典型案例对比分析研究。案例对比分析法研究是管理学中的一种具有探索性研究的科学分析方法,也是MBA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模式。对比分析法的特征和作用主要表现为方法与学科的交融、认识与实践的结合、鲜明性和说服力,其核心是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作者的初步探究案例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对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3.3传统国学思想与现代营销理念融合研究。将传统的国学思想引入课堂能够加深学生对营销原理的认识,孔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道理在中学阶段都学过,真正理解深刻内涵的并不多,大学阶段重温经典认真弄明白了这些思想就不难理解现代营销理念中以顾客为中心,关爱员工,关爱社会的思想内涵了。

4课程研究的内容

4.1《酒店营销实务》课程开发理念与思路研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教师与酒店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项目的课程设计,提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项目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营销实务为课程视野,以双师团队为课程保障”的课程设计思路。教学模式设计努力实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案例教学、情景模拟、项目导向、调研策划等教学方法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学习激励的体验教学为基本点即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参与教学系统。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推动课程实训,构建了“理论内容实务化,实务内容实践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4.2《酒店营销实务》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研究。课程内容主要依据酒店岗位群需求、行业专家建议、学生反馈情况以及营销管理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选取,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相对应设置了10个酒店营销工作项目以及相对应的三个模块,每一个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一项营销技能,并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2)案例模块———收集相应教学案例收集原则:典型性、时效性、启发性(3)酒店营销情境实训模块根据项目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酒店餐饮市场调研,对于行业和企业典型营销事件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加深对营销原理的认识。

5课程研究方法

5.1借鉴学习法。学无止境,向企业具有丰富营销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学,向同行教师学,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始终关注时事,关注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新动态。5.2归纳总结法。几十年的课程教学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在新的时期还应开阔视野,不断学习同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完善课程开发建设的一系列工作。5.3调研法。采用实地调研法和二手资料收集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真实准确了解营销案例产生原委及其影响力。5.4案例对比研究法。案例对比分析法的特征和作用主要表现为方法与学科的交融、认识与实践的结合、鲜明性和说服力融合,其核心是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6结语

通过对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并在今后就业和创业中能根据酒店企业的实际环境和条件恰当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进行品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酒店企业的经营与业务管理水平,推动酒店企业发展,提高酒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晓飞.本土品牌差距在哪里[J].经营管理者,2005,(05).

[2]薛美云,耿恒山.信息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5,(08).

[3]侯国林,李金生,卞显红.论我国经济型饭店品牌建设的模式与方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04).

实务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网络化教学;慕课;以学生为主体

当前信息和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网络化教学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正在并将持续影响全球教育。2012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2011-2020年)》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1]。2015年以来,“互联网+”更成为新一轮促进教育领域持续变革的启动机[2]。高校网络化教学正逐渐普及,例如大学生慕课、微课等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和课程APP、微信等移动学习方式等。有关调研结果表明,高职生对药学服务实务课程学习资源形式选择上,除传统课堂视频素材外,对知识点呈现、教学实录、微课等有较高兴趣[3]。网络教学中视频、文字、案例、图片、声音、动画等相结合,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营造学生想学乐学的学习氛围。药学服务实务本身属于一门交叉学科,是药学类、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与临床药物治疗学、医学基础、药理学、药物化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有密切关联,也与药学众学科互相渗透、联系紧密。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的原则,其中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是毕业实习前的一次综合演练[4]。本课程内容涵盖了药学信息服务、医院药房与社会药房的处方调剂、常见病症的用药指导、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的学习。将网络化教学应用于本课程教学之中,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师生间交互式的教学方式。目前一些学者对于网络化药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较多,因此本文将对网络化教学应用于药学服务实务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旨在更好地将网络化教学应用于本课程。

1网络化教学的内容与意义

网络化教学是以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强调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强调学习的全过程和各学生之间的协作的教学模式[5]。网络化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以网络课程与交流平台为主,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网络课件作为网络课程的重要资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包括课件、题库、素材库等[6]。通过交流平台,老师可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案例讨论等,学生之间能发表自己的看法,线上可向老师提出疑惑、即时沟通。网络化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其内容上存在有限传授与无限需求的矛盾、知识信息有限时效与即时更新的矛盾,其思想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其方法上大多讲究个体化学习,而网络化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则解决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的缺陷,在思想上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合作型学习。此外,基于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更为学生提供了宽泛、富有弹性与创意的学习空间。因此,网络化教学在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对现代教育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符合信息化时代知识传播的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网络化教学应用于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的优点

药学服务实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分配分别为52课时与44课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相对较多、课时相对较少,这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难以吸收与内化,而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造成师生之间相对缺少互动交流与讨论,这也成为高职高专药学生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的一大瓶颈。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将网络化教学应用于药学服务实务课程中,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抽象的概念等做成短视频或微课、动画等学习资源[7];同时提倡学生利用手机APP学习软件进行与本课程相关的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笔记本电脑、手机上自主学习,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环境下的课堂。2.1以慕课、微课为主线的网络视频教学平台应用于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的优点2.1.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个性化学习慕课、微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式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学支持平台主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等特点[8]。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在对教学模块的各部分内容有系统性认识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大学生慕课平台应用于本课程过程中,以高血压的用药指导为例,部分学生由于医学基础、药理学等学科基础较为扎实,对于视频中给出的高血压病例,高血压级别的判断,临床首选用药、考虑有无并发症、是否需要联合用药,有何禁忌症等心中大致有数,而基础薄弱的学生连高血压水平分类的概念都模糊不清。学生之间的专业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下如何体现个性化学习呢?考虑两者各自情况,前者在观看该章节课程时可在视频页面下方设置播放速度是常速的1.5倍,而后者可以设置成常速的0.5倍或是按下暂停功能,把知识先消化一下。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难以做到用适应所有人的讲课节奏去传授药学知识。此外,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可以在线上的教师答疑区提出问题或在课堂交流区与同学交流,在课堂面授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在论坛区相互讨论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讲解,针对有些知识点认识错误,偏离讨论主题的相关内容给予详细的讲解[9],这样确保了自主个性化学习方式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2.1.2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情景化还原操作现场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学生能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堂讨论以及笔记摘录。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接受药学服务实务课程信息。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网络教学中重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网络化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提供符合学习需要的感官刺激,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得以发生和完成。例如在静脉调配模拟实训网络教学中,视频中进行静脉药物调配操作流程的动画演示以及插入播放医药工作人员的实地工作视频,视频情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对静脉药物调配的操作流程有一个直观清晰的印象,无形中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这为学生去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训做好了一定的功课,也为学生参与实训基地的实践做了更充分的准备。2.1.3课程播放无限次,贯穿于课前与课后学习过程药学服务实务课程涉及的药学知识面广,因此学好这门综合性的课程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对于本课程的药品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这一模块,课程规定的4个学时是难以使学生做到掌握教学要求所规定的掌握体内、体外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与分类、常见的不良反应等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要把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及课后复习做到位。慕课网络学习平台贯穿于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对于疑难点学生可进行反复观看,在反复吸收知识中慢慢积累,最终将知识内化。而面授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老师很多知识点都难以做到反复地给学生灌输。因此,课程的无限次播放是网络教学平台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无可取代的优势。2.1.4促进翻转课堂形成,引导启发式教育翻转课堂是利用慕课、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形式[10]。网络化教学网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翻转课堂的形成。学生学习模式会从“被动应付式“向“主动探索式”转变,即由“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一个课程视频结束后,便过渡到线上作业任务板块,让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问题探究,并组织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组员之间合作搜集、分析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任务,发现总结知识规律并对学习成果以PPT形式展示。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提出问题,例如对于所给的一张电子处方笺,怎么进行分析呢?学生观看完处方分析的课程后会进行资料的网上搜集整理、并结合本课程知识点,从处方的结构完整性与“四查十对”原则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都需要学生自主地观察、分析、处理,产生与自己的学习经验相符的解释[9],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各组再分配组员进行PTT制作以供课堂展示交流。面授课时,老师以处方点评为任务驱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时,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PPT并且进行交流互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上课积极性也会提高,一些小组不仅会找出处方错误之处,还会对处方用药方案进行完善,并补充一些生活健康指导。最后老师对课堂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并分析总结。这样有利于促进翻转课堂的形成,引导启发式教育,教学效果是十分理想的。2.1.5精选课程知识点,教学内容时效性强某种程度上讲,当前也是信息泛滥化时代。因为选择太多,总会有新的选择打乱思路。药学服务实务课程中给特殊人群指定给药方案便是如此: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五花八门,因此久久不能得出一个给药方案。药学信息量的超载和知识点的零碎化,使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犹豫不决的学习状态。而且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更新慢,覆盖面窄,学科领域的新发现和前沿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反映[5]。网络慕课教学中,药学服务实务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经过老师的精挑细选,同时参考了最前沿的临床用药信息,并采用了文、声、图、像等多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突出了重要的知识点,丰富了教材的表现力,提升了教学的感染力。2.2电子教学及考试测验APP应用于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的优点目前,教学软件的开发,一些手机软件的应用取代了传统教师点名速度慢的缺点,提高了课堂的有效利用率[11]。同时,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的软件逐渐应用于学生课外学习之中,如药学通、医药学堂等,其中药学通具备药品图片收藏,药品知识管理等功能,培养学生建立药学综合知识数据库以便查阅学习的能力,符合本课程人才培养的要求;考试酷、考试资料网等在线考试系统,对接职业标准,直击考试热点。考试酷是免费的在线考试系统,包括了自测练习、组织统一考试、布置课外作业或假期作业、智能组卷、考卷评阅与成绩管理等功能,公共题库里面有大量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测试,将考试酷用于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的平时测验,既可以找出学生的漏洞,又可以为药学专业学生将来的执业药师考试做准备,做到与药学职称考试的无缝对接,也可以准备平时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竞赛,不断地提升学生在专业上的竞争力,奠定扎实的药学基础。2.3其他娱乐性热门APP应用于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的优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是当前较为流行的APP,比较受学生的欢迎。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2018年4月10日,今日头条旗下短视频平台抖音表示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目前少部分学习积极性高且酷爱抖音的学生拍摄关于药品信息介绍的抖音短视频做为本课程学习的一部分。介绍视频中指出的药品,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以说唱结合视频的形式流畅表达,因为抖音带着很强的节奏感,而音乐旋律有助于记忆(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旋律,能使人体内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如乙酉左胆碱的释放量增多,而乙酉左胆碱是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主要物质,它对改善记忆、增强记忆力有着显著的作用)而且视觉冲击力强,非常吸引眼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观看者与表演者在娱乐中吸收药学服务知识,从中也培养了多媒体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

3网络化教学应用于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的不足

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开放性有利有弊,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分心。小部分同学并不完全接受网络化教学方式,忽视了该网络课程的作用,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自觉性不高。因此,如果学生利用慕课平台方式不当,反而会造成学习负担重,学业压力大的问题。在网络背景下,学生也无法直接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示范作用得不到体现。另外,教师也无法把握学生的情感发展[12]。本课程的药学服务道德与礼仪教学过程中,网络视频中老师讲授药学服务的礼仪要求,学生在线上听了之后疑惑的表情难以被老师察觉,而在面授课上,老师把握住学生情感后,会解释如果做不到这些服务礼仪将造成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谆谆教诲,网络化教学在这方面相对不足。药学学习APP资源纷繁复杂,而且学生普遍利用零碎化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因此导致知识的碎片化吸收,学习思维容易中断,而本课程对于知识的运用需要较强的内部逻辑,在问病荐药、处方分析、用药指导等教学过程中都要把握好对应知识点的衔接,而碎片化学习容易忽视。考试酷等一些在线考试系统中的题库,题量有限,试题上传者有时会出错。学生利用娱乐性质的软件学习,固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部分学生为了娱乐而娱乐,可能起初就是冲着玩的心态做都抖音,而把学习药学服务实务放一边,难以做到娱乐中接触药学、融入药学的学习去。此外,网络化教学中,来自网络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病毒的侵袭、黑客的非法闯入、数据窃听和拦截、垃圾邮件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4对网络化教学应用于药学服务实务课程的改革建议

实务课程范文篇4

1.1现代学徒制与课程体系的概念。现代学徒制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学徒制形态。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综合分析,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密切结合校企双方的价值理念,持续改革课程内容,积极培养学徒的整体素质。1.2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特点。现代学徒制包括两方面,即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学,它不但揭示了时间概念,还与之前的学徒制产生较大区别。现代学徒制发展基础便是传统学徒制,其有效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学徒制的内涵。为了对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深入分析,必须整体把握传统学徒制课程体系特点。

2纳税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计理念模糊。纳税实务课程无法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会计电算化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企业会计人才,使其拥有丰富的税务与会计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基于此,迫切需要基于现代学徒制改革纳税实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展实践教学,进一步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人才。2.2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首先,纳税实务课程虽然已经添加实践教学训练,但是教学重点尚未转移至实践技能训练。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一课程标准突出了系统、完整的知识学习,没有以理论够用为基础,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施。其次,教学内容突出讲解制度,对核算内容给予了高度重视,教材内容占据较大篇幅,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存在大量交叉重复的知识,一定程度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不利于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2.3教学方法单一。纳税实务课程一般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更加依赖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学习十分枯燥。当前,设计与实施纳税实务课程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完成,依靠教师单一的讲解课堂知识。另外,由于无法普及应用有关申报纳税的先进软件,不能全面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尚未全面开展,影响教师利用现代技术开展教学的效率。

3现代学徒制下纳税实务课程改革实践

3.1课程改革思路。学生在学校中认真学习税法、涉税业务以及核算等课程,毕业之后在处理涉税业务时依然束手无策,充分表明,传统会计教学不能与实际工作要求相符。本次课改载体是企业税务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利用校企合作,采取现代学徒制开发和设计纳税实务课程,建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处理涉税业务的实际能力。3.2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利用校企合作,按照企业税务会计工作要求,设计教学内容。以办理税务业务工作程序为主线,密切联系税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开展教学,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解读操作目标,在实践操作中理解理论意义,使教学内容不仅符合教育要求,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3具体教学实践。在此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师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一是具体化教学内容,按照初步设计的教学内容,要求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对教学内容具体化。教学载体是办税工作程序,以办税业务具体步骤为依据,把有关理论知识融入各个办税项目中,实际包括计算应纳税额、填写纳税申报表等,在每个环节穿插讲解税法要素、计算纳税税额等理论知识。二是学校案例教学法。学校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归纳总结典型企业案例,制作成教学案例,教师根据案例启发学生分析和思考。教师设计教学案例时,应当注意突出多样性,包含实际报税案例、违法税法的犯罪案例等。通过各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的进行讲解。三是企业现场观摩实际操作法。企业导师组织徒弟参与企业报税,同时引导学生计算税额、填报申报表、税务会计处理等,在实际工作中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报税过程,使学生逐步提高税务会计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参观税务机关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纳税工作程序。

4结语

纳税实务课程已经成为会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体现出极强的实践操作性。现代学徒制逐步成为现代高效教育的重要方式,并且得到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肯定。本文通过研究纳税实务课程改革过程中应用现代学徒制,希望可以培养实践经验丰富的税务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萍.税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

实务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

近些年来,“互联网+”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包括外贸行业和教育行业。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融入“互联网+”元素,向跨境电商方向发展。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教师已然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所以,以培育新时代“工匠”为己任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在相关的课程内容上,还是教学手段上,势必应该改革和创新。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必要性

(一)基于外贸行业发展现状,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极大地渗入到外贸行业,单纯依赖传统销售渠道的外贸企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着B2B和B2C方向的跨境电商发展。即使依靠传统销售渠道的外贸业务,也在不断地加入新技术、新方法。如运输方式开始走向第三方物流,货款结算方式走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形式更加多样化。新入职的外贸人才必须懂得跨境电商,了解行业的新变化,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较快较好地适应外贸行业现状和工作环境。所以,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应该加以改革。(二)基于培养实用性外贸人才的教学目的,实训项目必须改革。“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注重实际操作经验,实训项目必不可少。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和“跨境电商”技术广泛应用的行业发展现状下,学生应该知晓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从业务磋商开始,直到合同履行完毕这一连贯的流程,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一些意外情况发生时的应对技能,所以,传统的割裂、独立的各个实训项目必须整合和串联。此外,既然目前的国际贸易模式具有B2B和B2C两个方向。传统的以B2B为主的实训模式也应该新增加B2C实训,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融入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内容。(三)基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教学手段必须改革。不可否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广、专业知识繁杂,加上大篇幅的英语函电阅读,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常常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的效率。另有一些同学,因为课堂学习和实训的时间比较有限,因为诸多原因并没有完全掌握和消化全部的知识点,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查漏补缺成了老师和学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还有一些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规划的同学,他们希望能够获取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有帮助的知识点,从而个性化地去学习和拓展,而不是在课堂里“吃大锅饭”。综上,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了授课老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遍使用的现状下,基于“互联网+”载体开展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成为教师改革教学手段的一个方向。

二、基于“互联网+背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能够提高有志于从事外贸工作的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单位无不希望新员工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更快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顺应行业发展现状,在校内学习阶段就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互联网+”下的外贸业务实操技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和行业需求的人才,不仅能有效地帮助毕业生在求职阶段拥有足够的自信心,也能在就业阶段尽快适应相关岗位,提高就业能力。(二)“互联网+”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相对枯燥且又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如果采取“满堂灌”或“一刀切”的形式,不仅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无法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也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诸如单证员、业务员等有重点、有方向地学习。所以,采用微课、移动学习平台、一体化实训等多种开放式学习形式,既能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职业规划有选择、有目的地学习。(三)能够让学生增强跨境电商的创业意识。大学生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互联网创业则是大学生创业的热点。但是面临着国内电商行业竞争激烈且趋于饱和的现状,引导学生向跨境电商创业发展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而“互联网+”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如果能改革传统教学内容,结合跨境电商创业的新鲜血液,恰好吻合这一目标。(四)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作为一名工作负责的教师,总是希望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互联网+”教学恰好能满足教师的这一需求。在开放式的学习平台上,教师经过后台数据分析,能轻易地掌握每个学生的网络签到、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微课浏览的数据,还能通过实时考试,给每个学生客观公正的学习评价,这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授课教师批改作业、调查问卷、学情分析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策略

(一)教学目标融入“创新创业”元素。从高职教育的目的来看,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因此,作为课程改革,必定需要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国际贸易行业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不断吸纳新技术、新方式,本身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可能被行业所抛弃。因此,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应该融入“创新创业”元素,作为教学的指导性纲领。就“创新”来讲,个人认为可以细分为“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在课程内容讲授中利用具体的情境适时地启发学生去“创新”思考,乃至“创新”实践。就“创业”来讲,“互联网+”下的外贸创业主要是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个人店铺开设。各个跨境电商平台以门槛低、投资少、风险小而适合学生创业者。教师可以以工作室的方式,也可以以团队的方式,选取操作简单、口碑良好的平台带领有兴趣的同学走向“国际贸易”的创业。(二)课程内容与“互联网+”结合。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一般以企业与企业间的进出口工作流程为主线,从交易磋商开始,经过样品的寄送、洽商、合同条款的拟定、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结束于跟单工作的完成。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外贸业务不再仅仅依赖于原有的销售渠道,更主要的是利用互联网资源开拓销售渠道。所以,既有的课程体系下,应该多关注“互联网+”下外贸业务网络营销的开展,第三方支付结算,国际物流的方式,包括商品在互联网展示的平台、展示的方法和技巧等。从宏观来看,互联网下的国际贸易方式不仅包括“B2B”业务,即企业与企业间的业务,还有一块来自于“B2C”业务,即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业务。就目前跨境电商的发展形势来看,B2C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所以,整个课程体系内容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企业与企业间的业务,应该调整为“B2B”和“B2C”两大模块。“B2B”模块按照贸易流程,可以具体分解为B2B跨境电商平台信息、业务磋商、签订合同、合同履行、跟单处理五个子模块。“B2C”模块可以参照跨境电商平台的业务流程,分解为注册店铺、营销推广、接受订单、物流跟踪、货款结算、售后处理六个子模块。实训是专业技能的演练和深化,也是实际业务的模拟。随着行业业务的发展和课程内容的大幅度调整,实训模式也将随之改变,更多地融入“互联网+”元素。从基础实训到高阶实训大致可以分为三步走。一是模拟单个贸易环节的实训,可以是一次成本利润的核算,可以是一笔出口的报关。环节模拟实训完成后进入第二阶段,即业务模拟阶段,教师设置各国货币、汇率、国际运费、进出口相关税费、产品价格等业务信息,学生模拟经营一家贸易公司,在国际贸易实训平台寻找交易对象,搜索产品、供应商、采购需求,完成业务磋商、成本利润核算和合同签订,并在业务流程图的指引下,履行合同并缮制各类单据,直到合同全部完成。每位学生应对自己的模拟公司的成本利润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经验教训,撰写一笔业务完整的实训报告。第三阶段是实战阶段,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跨境电商平台尝试注册店铺,产品上传,并试着与国外客户开展交易,在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三)教学方式与“互联网+”结合。一直以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属于难度较大的课程,专业术语多,知识范围宽,流程复杂,对授课教师来讲是一大挑战。从历年学情来分析,“课堂讲授+实训”的模式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课程存在畏难情绪,高职类学生本身基础并不太好,一接触大容量、高难度的课程,短时间无法适应的情况下,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课堂+实训”的模式让学生产生了疲劳感,因为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都是属于此种教学模式,所以,教学模式需要注入新的血液;三是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考虑将零散的时间化零为整,能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状况,有选择、有目的地去查漏补缺和课外拓展,而不是一味地吃“大锅饭”。高职类学生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普遍使用,改变了国际贸易行业的交易模式,也使得碎片化学习和移动网络学习成为可能,这引导着教师尝试着利用“互联网+”教学手段,让学生根据自身学情,有目的、个性化地去学习,特别是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学校大规模停课的现状下,也迫使教师动用远程教学模式开展互动教学。首先,教师首先应该把课程内容按照业务流程贯穿起来。就课程来讲,融入新的“互联网+”跨境电商课程内容后,整体的课程B2B部分主线就变成了:出口商注册及信息、寻找商机、洽商、成本利润核算、拟定合同、履行合同、跟单操作;B2C部分主线变成:注册及信息、产品信息上传、产品推广、订单处理、确认收货、货款结算;实训部分主线为环节实训、整体业务模拟和实战演练。其次,为了方便学生有效地检索利用和消化吸收教学资源,教师必须对整体的课程体系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学习资源必须是小块的、松散连接的,同时又必须是系列化、专题化的。显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该有3个专题:B2B专题、B2C专题和实训专题。B2B专题下可以切割成出口商注册及信息、寻找商机、洽商、成本利润核算、拟定合同、履行合同、跟单操作七部分。B2C专题切割成注册及信息、产品信息上传、产品推广、订单处理、确认收货、货款结算六部分。而实训专题包括了环节实训、整体业务模拟和实战演练三部分。然后,教师把切割完成的三个专题及相应的子专题于移动学习平台,并对每个子专题进行具体的知识点的补充和学习任务的安排,组班完成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方向检索知识点,完成学习。每次授课或者自主学习,学习平台上的后台数据库能清楚地分析出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

四、小结

“互联网+”背景下,外贸行业向着B2B和B2C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势必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的更新能培养出切实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让志于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毕业生打好专业基础,充分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更快地适应实习和就业。教学方式的改革则能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提升在校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更加主动积极地根据自己的规划和需求有选择地去学习和拓展。当然,也应该看到,这种改革和创新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改革的过程中亦会有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周慧丽.“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应用[J].鄂州大学学报,2019(3):85-86+98.

[2]袁照稳.“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59.

[3]白静.“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4):116.

[4]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5]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8-232.

[6]QiujunChi.OntheTeachingReformofCareerPlanningCourseforCollegeStudentsinTheNewSitu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ndEconomics,2020(2):60-61.

实务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汽车营销;实务;共享资源;课程建设

本文将对汽车营销实务资源共享这一课程的建设实践进行简单的概述,同时将资源共享这一课程建设实践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介绍,同时提出自己的有效建议和恰当的方案。

一、简述《汽车营销实务》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实践的重要意义

《汽车营销实务》是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主要面向将来从事汽车营销行业的专业学生们,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提高,社会各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们专业基础知识过硬,还对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为了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教学教师也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研究出培养全能型人才更好的方法,经过实践,资源共享课程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不仅能够巩固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资源共享课程值得在教学活动中推广和实践。《汽车营销实务》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面向汽车销售、维修、售后服务等工作,实质作用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汽车行业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了解有关汽车各方面的工作,掌握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主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汽车营销实务》这个课程设计不仅创新增强了实践性的训练,而且传承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对基础知识的重视,既有特色,又有传承,符合国家号召的素质教育,培养可以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全方位人才,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教学的需求,而且实践课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能有效满足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初衷。

二、简述资源共享课程的可实践性

资源共享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分享,是众多的网络爱好者不求利益,把自己收集的一些资源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分享给大家。将资源共享应用到教学模式上,在资源共享这种大的环境中,学生们能够通过老师的教学更好的了解到整个汽车营销行业的变化,能够吸取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源和知识,掌握不同方向的技能和本领,老师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汽车营销行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要和能力侧重点,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来改变教学策略和模式,无疑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创新,更是一项改革。信息化社会就要将信息化融入到各个行业、社会的角角落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汽车营销这个行业。资源共享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也区别于精品课程,不仅改变了传统课程的枯燥性和单一性,还具有很大强度的共享性,它不拘泥时间,你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分享和接收资源;它也不拘泥地点,学生们既可以在课堂上互相分享资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把自己更好的资源分享出去,然后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同行业者的经验;它还不限制共享的对象,不局限于师生之间,你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来自社会上的有经验的工作者进行交流和学习;而且资源共享的平台也不受限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映入眼帘,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且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像是百度云盘,360网盘等等,你可以随时随地在有网络的地方进行资源备份,这样即使手机不慎丢失也可以保留住手机里的资源,还可以节省手机内存。资源共享平台既可以网上浏览,也可以缓存,还可以网上交流讨论,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完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简述资源共享课程的不足之处

每一项突破和创新都伴随着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资源共享课程因为刚刚开始实践,还需要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它现在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每一项智力成果和项目设计都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还包括商标、商号、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等等,在资源共享的平台上,大家对于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有很大的纠纷。在共享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成果被剽窃、版权纠纷等问题,这都是因为法律意识不强烈、授权机制相对缺乏造成的,使用者往往不会考虑资源的出处和所属者,更不会意识到自己无心的一个借鉴就有可能造成侵权。而且由于资源共享课程属于刚刚起步的状态,资源的可用度其实并不是很高,甚至还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导致资源共享课程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

四、如何提高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我看来,资源共享课程对教师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难免会打击到老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所以需要老师能够及时的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而且能够起到监督学生的作用,保障资源共享课程的有效进行。资源共享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首先学生要非常自觉,化被动为主动,增强法律意识,既是保护自己不侵权也是维护自己自身的利益,改变以往填鸭式学习方式的心理状态,实现资源共享与自我建设相统一的目的,积极地投入到全新的学习模式中去,积极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自我,改变自我。

五、总结

通过资源共享课程的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上的认识和感悟,在本文中我将《汽车营销实务》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和总结,而且将《汽车营销实务》中的理论应用到了资源共享课程中,真正的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本文还提出了资源共享课程现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本文对《汽车营销实务》有更深刻的见解和认识,并且能够通过本文更好的提升自己,了解自身所需要改变完善的地方,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的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价值,更好地从事于自己喜爱的职业,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李梦寅 单位: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探究——以高职“报关实务”课程开发实践为例[C].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2]黄爱华,知识经济运行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挑战及对策[C].首届泛珠三角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八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专辑,2004

实务课程范文篇7

1如何提高学生实训环节的参与度在实训部分,主要采用了项目化教学,将实际的营销过程分解成不同的模块来进行,包括:货品摆放、仪容仪表整理、营销策划、POP广告制作等;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借鉴了企业拓展培训项目,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珠宝营销实训室,让学生提前亲历珠宝销售现场,感受销售氛围,并将课堂所学通过实训室得以实现,提高了教学效果。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在实训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的开始借鉴了企业拓展培训的项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团队。在后面的实训环节,每个模块都设置不同的实训内容和考核评比,考核结束给每个团队评分,评分将直接和期末的考评分数挂钩。一方面,划分团队,每个团队的队长对于学生在实训环节的参与有所监督,教师在组织实训项目过程中,管理起来更方便;另一方面,给每个实训项目设置一个评比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如何组织每个实训模块的考核每个实训模块都有相应的任务,设置和组织好考核任务非常关键。比如销售技巧训练模块,设置了销售技巧PK赛,事先准备好题目,题目:A.一对情侣买订婚戒指,男方不舍得花钱,女方想买贵点的,双方发生争吵;B.一位顾客买了一个月的K金项链断了,很生气,来店里处理客诉;C.今天是促销第一天,店里的顾客很多,忙不过来,其中有顾客等得不耐烦了;D.有一位男士给太太选结婚纪念日的礼物。每个小组抽取一个题目,进行销售技巧的演练。要求所有同学都参与不同的角色扮演,讨论时间10分钟,表演时间15分钟。评分标准:表演的投入,销售技巧运用的熟练程度等。考核成绩以小组自评,互评,老师打分,最后给出综合分数。每个实训模块都设置这样可以量化的考核,学生在动手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

3如何运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实务课程教学强调互动教学,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的多维交互,完成“自学、导学、助学和促学”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教师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一切机会、时间,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教学之中,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的素质和谐全面地发展。课程教学手段强调现代化,教学方法强调多样化。课程教学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项目,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设计、组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突出高职教学的鲜明特色。(1)全程渗透案例分析讨论:重视典型案例的学习,通过案例讲解、分析、讨论,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启发、互动式教学: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的优越性,让同学们进入情景,引导他们进入角色。不时地提出问题,让同学思考,让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与积极性。(3)情景模拟教学:比如在讲销售技巧单元,给每个团队设置一个情景,如设置一位顾客买了一个月的K金项链断了,很生气,来店里处理客诉,要求团队的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来处理客诉的问题。

二、结论

实务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CDIO理念;日语国际贸易务实;应用探究

一、引言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在高校日语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日语专业教学主要是用汉语进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的教授,很难将日语与国际贸易实务结合起来。学生掌握了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但是不能够熟练地使用日语进行贸易洽谈;教学方法与课程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实践教学滞后;双语教学概念的匮乏;理论与实践失衡。相关研究表明CDIO理念下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几种问题。

二、实施方案

在本研究当中,为了科学的验证将CDIO理念运用到日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在教学内容上,本研究将课时分为5大块内容:市场调查、寻找客户;推销产品,进行磋商;签订出口合同;信用证的开立与审证;运输、保险及出口货物报验、报关;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面,为了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该课程实现双语教学的导入教学,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以日语进行主体教学的前提下,辅助以汉语的解释、说明。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点、要点问题,用汉语进行解释。这样即学习了日语相关术语,又用汉语进行了对应理解,达到了日语与汉语的互译训练。

三、教学运行组织

CDIO培养模式强调的不是专业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做中学”培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凡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就可以布置学生自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布置几个课前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带着一些问题去查找资料,自及学习,解决相关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并且让学生汇报各自小组的讨论结果。这个模块结束时,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布置另外一个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项目,即要求学生自己成立公司,然后确定自己的主营产品,并找到自己的日本客户,向对方发日文的业务建交函。然后将他们自己独立完成的建交函交给老师。

四、结果分析

(一)平时表现—基于教师的角度

1.学习态度与积极性

就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积极性来说,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要好于对照班。首先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出勤较好。其次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生均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类教学环节及教学活动当中。

2.实践技能

就学生实践技能来说,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基本上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提高。从实践作业的完成时间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均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作业完成的质量上看,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将课堂上面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所提交的作业也各具特色,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所提交的作业是千篇一律,没有相关的拓展及创新。

(二)问卷结果—基于学生的角度

1.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

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更高。基本上有89%的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去查询与本课程有关的学习内容与资料,在课前进行预习及课后复习等,这大大超过以前。这从侧面上说明了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面更加愿意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去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2.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影响

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大部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上面要明显的强于之前。大部分的学生均表示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工作及具体的实践中。但是在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面,同时学生在实际实践及工作当中遇到实际问题时他们经常会求助计算机网络、老师或其他的手段去自行解决问题。

3.对学生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影响

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认为其实际交流能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所有的学生都表明了其实践能力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4.学习成绩方面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生及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均由实践成绩(100分)与期末考试成绩(100分)组成,最终按各自的权重(实践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计算总成绩。从成绩上面看,而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生学习成绩平均分为82.4,比之前大大提高了,并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这说明了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的教学方法。同时,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平均实践成绩也大大提高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即基于CDIO理念下的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五、结论

基于CDIO理念下日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宣传这种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本研究选取的班级有限,实践的周期较短,本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课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兆凤.基于CDIO理念的高等院校项目制英语教学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06):163-164.

[2]付立民,樊丽丽.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的探究[J].岱宗学刊,2011,(12):26-28.

实务课程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设计与实践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职业能力培育为核心,落实能力本位教育并进行全人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设计应该以进出口贸易需要的技术和实务能力为核心,建立未来工作所需能力的项目和标准,订立教育目标,进行项目内容规划,最后设计评估指标,并与校外职业资格鉴定结合,鼓励学生及时参加技术等级鉴定。同时,重视学生全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能力的人。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设计的目标

课程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课程。所以,课程目标是我们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必须首先予以讨论的问题。

通过改革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重视能力本位教育,突出进出口贸易职场要求,紧跟业界运作方式及发展趋势。能力素质培养是人才规格的核心,这里能力素质包括:本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一专是指,学生具备了从事进出口贸易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对进出口贸易实务流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多能是指,具备了从事进出口贸易所必需的专业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变化的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以及拓展业务能力,如报关、报检、保险、运输、国际金融结算等相关专业能力;课程能力与校外考证的衔接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设计与实践

1.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教材的内容应主要是结合专业需要的教学基础知识。针对本科教材教学内容庞杂、理论多的情况;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择业的需要;根据国家的持证上岗的政策;依据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等考试大纲、考试科目;结合外贸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等,对教材进行了内容上的改革。编写了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试图满足“以理论够用、技能为主”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侧重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叙述如下。

(1)“删”就是删去过时理论,压缩专业理论课程中的纯理论,以及交叉课程中的重要理论。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贸易方式分别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与合作等课程中交叉出现,而且在国际贸易中占的比例大,此课程又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前行课程,因此关于贸易方式的内容放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与合作等课程中讲授或采用学生课外阅读、上网查阅资料方式进行,不作为校内考试内容。

(2)“增”就是拓宽专业基础方向,增加与今后工作学习适应的内容。例如,与外贸紧密相关行业的专业岗位群所需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介绍,以利于学生结合兴趣自我发展并使学生进入社会后扩大就业面。

(3)“强”是指强技能,注重实习和实训,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有:课程实习规程及内容,校内模拟实纲等。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通过教学电子光盘、模拟实习软件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提高实训的仿真度,与业界接轨。

(4)“调”是指为了专业课的需要和职业资格考试需要提前或拖后讲授部分章节。如国际贸易实务中的贸易术语,独立成块。可往前调或结合其它专业课及校外考证需要(报关员、单证员、外销员等都需要此块内容)随时讲授。

2.本课程设计

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设计本课程分层教学目标。其次,设计本课程课程实习规程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研究国与国之间有形商品即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也是国际经贸类高职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本课程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中心,以我国进出口贸易实践为背景,全面介绍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业务知识和程序、具体操作技能和主要法律惯例。其核心内容包括合同条款介绍、合同磋商与订立、合同履行等。

结合21世纪国际贸易运行环境、手段的变化,如: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经济等因素。本课程的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参见表1。

本课程的课程实习规程参见表2。本课程课程实习(实践)总计30课时,总课时为72课时。

3.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推广应用“以学生为主、以培养能力为主、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原则的教学方式方法,极大地提高应用性、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非常重视教法的改革,主要尝试采用过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模拟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综合设计法、实践教学法、导学式教学法等。(1)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承载和传递教育信息的中介物,如用于教学或培训的设备、仪器、工具和记载教学材料的教科书、录像带等。职教的教学媒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中的原始物品,如单证、图章、电传稿等往来函件等;另一类是课堂教学媒体,如教材、挂图、磁带、录像带、VCD、DVD、模拟实训软件等。

采用工作中的原始物品,如外贸单证、电传稿等往来函件等进行示范教学;采用电脑光盘,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习软件等进行模拟教学法、综合设计法的改革尝试。尝试多采纳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及处理商业信息能力的实践教学法。

如“装运条款”有个思考题,查阅相关资料并填空。世界部分著名港口:(Baltimore)在美国和爱尔兰有同名、波士顿(Boston)在国和英国有同名、(Liverpool)在英国和加拿大有同名、曼萨尼略(Manzanillo)在和古巴有同名、纽波特()在美国和英国有同名、(Perth)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有同名、苏尔(在黎巴嫩和阿曼有同名、(Vancouver)在美国和加拿大有同名等。

以上思考题,可通过多种途径完成,查阅相关专业书籍或工具书,利用互联网查询,利用考证教材等均可以做好,但鼓励学生采用互联网查询。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绝大多数学生是通过互联网查询的,少数学生采用其它几种途径完成作业。答案准确率很高,为97%,此种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同时,根据外贸工作的涉外性,兼顾高职外贸人才的国际性和复合性,在教学中注重探索以培养学生外语口语实践技能为中心的处理商业信息能力的方式方法。

我认为,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等媒体进行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上采用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动脑思考问题动手训练技能,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在课下查资料能培养学生利用多渠道及现代化媒体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适应外贸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要。(2)根据本课程特点,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从业素质,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高分低能,高学历低素质的落后面貌。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各种现代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导学式教学法等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调整“教”与“学”的方位,以教师引导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思考、学生质疑、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要环节,进而使教师站在核心知识的高度,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思考内容、思考角度、思维方式与岗位工作发展动态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其中在本课程教学中制订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规程及具体实习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论文“导学式教学法初探”,曾获院首届教学改革二等奖并已公开发表。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形式有,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来校作专题讲座;在授课班级间开展常用专业术语英文单词比赛;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小论文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巩固加深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丰富和活跃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严新平.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进的新思路,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1).

[2]朱懿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初探.教育发展研究,2003,(3).

[3]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3,(2).

[4]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5]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6]山西进出口贸易科技结构态势与对策研究.

[7]外贸、经济增长与体制改革.

[8]李旺明.WTO与山西.

实务课程范文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困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

一、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现状与困境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重要。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0.5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对外贸易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足以满足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高校作为对外贸易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避免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解决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的矛盾,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发散思维,依然任重而道远。总的来看,现阶段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教材内容更新缓慢。现有国际贸易实务类教材虽然种类繁多,但内容架构基本相似,主要围绕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以合同为主线展开。虽然教材版本不断更新,但也主要是局限在对于一些国际商会规则和条例的更新,缺乏对于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国际上贸易形式发生的新变化的体现。线上订单,线下运输交易导致现行国际贸易和无互联网时代的国际贸易差异巨大,贸易投资和贸易模式的改变等方面的内容并没有在现有教材中体现。教师按照以往教学计划进行,缺乏对国际贸易新兴事物的讲解,学生所学知识与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联系的不紧密。(二)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很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师都有较高学历,直接从高校毕业就从事了教学的教师占较大比例。缺乏在企业中锻炼和成长的经历,因此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多,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照本宣科。其结果导致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认识操作较浅薄流于表面,创新意识较差,部分学生甚至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国际贸易实务以双语教学为主,但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普遍较差,迫使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掺杂了大量的“教学英语”。(三)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要求学生对国际贸易的法规条例、谈判则和交易流程都要精准掌握。同时,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如对国际贸易展位设计与商品展列、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要都要求学生能够具有现场操作和应变的能力。但是这些在以理论讲述为主导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依然没有得到锻炼,毕业后无法胜任国际贸易专业工作。(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行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但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低于预期。由于缺乏创新能力针对性培养的模式,加之没有复杂贸易环境的外部条件,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在实际的贸易过程中灵活运用。(五)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缺乏有效融合。国际贸易学科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实务”三个核心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解决“为什么以及如何开展国际贸易与分工”;国际贸易政策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解决“一国在特定时期针对某一产业应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和措施”;国际贸易实务以合同为主线,着力解决“如何开展一笔具体的进出口业务”,主要包括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合同标的物及与其相关的条款、商品的包装、价格和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货款的结算、国际贸易争议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是脱节的,个别高校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放在一门课里面上,但多是理论部分归理论,实务部分归实务,缺乏将两者有效的融合,导致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缺乏理论深度。

二、原因剖析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陷入低速发展的困境,世界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涌动,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型传授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不仅对学历的要求提高了,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以科研为主的高校考核机制无法对教师形成有效激励。高校主要以发表科研文章数量以及科研项目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考核的标准,对于教学以及教材类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无法对教师形成有效激励。高校新进教师的门槛一般都要求是博士学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在教授实务类课程时缺乏实践的指导,存在照本宣科情况。(三)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方法与实务脱节。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忽略了企业的主体地位,直到新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将分析变量细化到微观企业层面,才开始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定所忽略的贸易摩擦和交易成本,正是现实国际贸易实务所考虑和关注的。贸易利得是抽象的、普遍的,国际贸易实务所考虑的贸易利得则是每一个具体的进出口企业所得到的贸易利得,因而两者的分析角度和方法不同也是导致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教学脱节的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课程体系设置,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有机融合,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方式敏锐和处事灵活的复合型国际人才。此课程应以理论为指导,具体案例和实践操作要贯穿始终,这样才能让学生知行合一,达到培养目标。没有理论的实务教学是“无源之水”,不能指导实务的理论则是“空中楼阁”。因此,在国际贸易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该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有机融合起来,在实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和政策分析具体化,运用大量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政策的解读。同时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同针对当前此课程教材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不断改进《国际贸易实务》教材,更新教材内容,创新理论和实践,把两者有机联系起来。(二)更新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把所学知识内化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教学设计环节要考虑到此课程实践性较强的原则,开发以翻转课堂授课和以比赛制授130课的双模式授课方式,以此打开学生视野、开拓新的领域和创新学生思维。把课程要点和难点通过视频或者网络直播方式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了解初步的知识体系后再到课堂中进行师生互动。同时可让学生分组后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比赛,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变革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同样的课堂时间内增加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系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可多利用动画和视频技术让学生直观并且深入对国际贸易中的问题有所思考,同时在教学中可多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使他们带着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进入到课堂。(三)拓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拓展训练本质上是一种培训,与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具体实践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传统课堂以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即通过预设的模式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以讲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的传导。拓展训练则是通过情景,信息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和能力。拓展训练经常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情景环境中体验不同的实践操作,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乐趣,获得满足感和提升认知水平。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拓展训练:其一,设置国际贸易情景课堂,丰富学生实践认知。通过贸易情景课堂,可以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国际贸易实践中来,成为贸易的主体。学生在参与贸易过程中可以逐渐对贸易理论有更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甚至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国际贸易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此课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式教学。其二,加强课外贸易情景拓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打破课内外壁垒,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发展,让课内教学成为课外实践的指导,课外贸易实践成为课内教学的案例,深化课内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具体操作可由教师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深度的国际经济热点话题、练习和案例供学生课后讨论。建立校企合作,把学生从“笼子里”释放到企业中学习最新的国际贸易相关事务和法则,同时开展课外国际贸易辩论和贸易案例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拓展专业深度和广度,提高国际贸易创新能力。(四)优化高校教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课堂创新的热情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最为核心的两项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的,高校优化教师考核体系,进行多元考核、分类评价,赋予教学和科研同样的权重,加大对优秀教材和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以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课堂创新的热情。

四、结语

新时代的对外贸易已由简单型、单一型逐渐向复杂型、复合型方向转变,对外贸易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日益升级,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对国际贸易从业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负责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则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面对此课程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实践操做能力欠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地处理国际贸易交易全过程。因此首先需要对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教材更新,新教材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生动地理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运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开展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第三,要对学生进行能力培训,通过设置贸易情景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熟悉贸易流程,了解贸易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去解决问题。最后,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要紧跟时代步伐和熟悉掌握各国政策的变化,始终站在国际贸易的最顶层,掌握政策新动向,积极融入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根.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16(1):225-226.

[2]班苑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7):128-129.

[3]杨青龙.国际贸易学科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3(1):53-56

[4]PaulKrugman,MauriceObstfeld.InternationalEconomics:TheoryandPolicy[M].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4:186-209

[5]王金亮.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以国际贸易教学为例[J].对外经贸,2016(2):129-131.

[6]沈克华,雷平,舒红.互动式全英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中的效果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2):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