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供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8:03:08

市场供需

市场供需范文篇1

(一)法务会计需求主体

根据我国目前法务会计在实践应用中的具体情况,法务会计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在提供证据信息和司法诉讼中,这些需求主体一般包括:

1.政府机关。

为了在经济案件的调查中查明真相、确认相关人员责任,政府各机关部门需要收集关于公职人员贪污受贿与职务犯罪的证据信息,法务会计人员成为政府的需求。

2.司法机关。

国家的公、检、法等政府部门在保护国家利益的安全、保证市场经济合法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法务会计人员提供司法鉴定者和专家证人服务。

3.律师事务所。

诉讼或法庭辩护时,一般的律师往往对专业的财务审计术语、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财务舞弊的手段、方式都不太理解和熟悉,如果有法务会计师参与提供专业性的诉讼支持,则有利于增加经济案件的审理效率和速度。

4.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表述和财务报表形式的合法性检验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查错防弊的审计功能需要专门的法务会计人员。

5.企事业单位。

企事业单位在寻求法律咨询服务、应对公司内部欺诈舞弊方面具有对法务会计的需求。

6.社会公众。

随着我国经济秩序的优化和各项法规制度的完善,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的提高。民事赔偿、财产分割、损害赔偿等鉴定责任认定都离不开对法务会计的需求。

(二)法务会计供给主体

按照市场经济供需理论,社会供给提供法务会计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提供法务会计方面服务的机构主要是司法鉴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但这些机构单独提供法务会计服务的能力还不够,通常都是合作完成任务。

1.会计师事务所。

国际“四大”和许多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具有了法务会计业务,很多专业人员提供企业重组、反洗钱等法务会计服务。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权威组织机构。经验证明,现阶段我国法务会计行业的发展,特别需要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承担注册法务会计师的培养和认证工作,为市场培养和提供专门化人才。

3.需求方自身的供给。

需要法务会计服务的部门,如果自身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则不仅能满足本单位开展工作需要,还能向外部提供专业人员的服务。我国公检法机关、国家审计部门、事务所等机构对法务会计服务有大量的需求,因此,这些部门选择自身配备或培养专职法务会计人员可以实现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重效益。

4.国内高校。

通过高等教育培养法学与会计学相融合的法务会计复合人才,以满足社会对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已有法务会计本科、硕士层次的人才培养。

(三)法务会计市场供需关系

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现象和法律问题,社会组织及公众个人对法务会计产生了许多直接或间接的需求。为了解法务会计市场供需现状及其关系,笔者对广西区法务会计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分别从调查对象的情况、法务会i日人知度、公众法律意识、广西区法务会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状况等方面设计了20个问题,通过发放和回收问卷,进行问卷数据统计,获得了较为有用的参考数据。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广西法务会计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需要有相应的社会供给资源,提供法务会计服务,但很明显,其市场的供给能力却非常有限,因此,法务会计供需市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失衡现象。

(四)供需失衡的调查结果检验

根据问卷统计数据,取市场供需双方的重要因素进行交叉分析,以检验法务会计市场供需之间关系的失衡状况。检验结果表2的p值等于a455,大于a05,检验结果不显著,表明公司遇到法务会计有关业务的需求与公司从事法务会计服务的人员供给之间关系不显著,市场供需关系被检验为失衡状况;检验结果表4的p值等于住709,大于a05,检验结果不显著,表明公司从事法务会计服务的人员供给与有进行法律诉讼的需求之间不相关,市场供需关系也被检验为失衡状况。

二、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法务会计涉及学科领域广,法务会计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非常宽泛,至少需要掌握会计学、审计学、证据学、法律、侦查技术等知识,这给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带来巨大的挑战。根据上述法务会计行业市场供需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应通过学历学位教育和在职教育双管齐下的培养式方式,加快培养法务会计专门人才。

(一)推进法务会计学历学位教育模式

法务会计的学历学位教育可以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分别进行培养。首先从本科教育阶段开始夯实基础,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本科阶段学历学位教育既可采用四年制法务会计专业本科的培养模式,也可采用双学位培养模式。由于法务会计人才培养要求较高,本科层次培养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高校在本科层次培养日趋成熟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展研究生层次教育,研究生阶段更要注重培养更多的法务会计师资力量,为其他高校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提供人才。到目前为止,我国一些高校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通过高校示范教学和学术研词会等交流方式逐步推广人才培养经验。

(二)建立法务会计在职教育模式

虽然学历和学位教育是培养法务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但需要的时间较长,毕业时学生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专业能力。事实上,我国目前的法务会计业务实践中,当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业务涉及很复杂的法律知识或侦查技术时,律师事务所或司法鉴定机构就派人参与进来,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大大节约工作时间和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反之亦然。这种相关职业人员通过后续在职教育,并参加法务会计师从业资格认证的培养模式,能够缩短法务会计人员的培养时间,快速缓解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匾乏状况。

三、结语

市场供需范文篇2

(一)不断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乐山连续4年启动稻谷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连续5年启动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强化外调对接,深化粮食产销协作关系,基本形成产销衔接、适销对路、优粮优价的乐山粮食流通新格局。2016年,全市从生产者购进粮食23.8万吨、外购粮食70.5万吨,购进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等食用油3.5万吨。全年粮油市场总供给量达184.7万吨,供需消费保障有力,多元化需求基本满足,总体保持平稳。(二)提升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水平全市有储粮点51个,粮食储备有效仓容42万吨,现储有中央储备粮及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粮,常年储粮保持在25万吨以上;同时在沐川、峨边、马边、金口河等4个区县分别建立了1000-3000吨的县级储备,有效保障了边远地区的粮食供需。十二五期间,争取涉粮项目资金1.93亿元,完成“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及功能提升31.22万吨仓容。当前正投资6092万元实施全市11个低温粮库改造;争取2200万元资金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拟建市级平台1个,县级终端10个,智能粮库22个。全市粮食仓储基础设施明显改观,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三)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立省、市、县应急小包装粮油5050吨,确定应急加工企业20个、应急配送中心15个、应急供应网点232个。建立健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粮食预警、监测和动态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落实职责,加强演练,配备设施,确保粮食应急时能迅速调动、正常运转。(四)深化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全市有国有或国有控股粮油购销和储备企业17家,粮油工业企业40家,其中27户规模以上企业年粮油交易额51亿元,工业总产值25亿元,利润6000万元。市里引导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农村合作社+基地+加工企业+配送销售”全产业链模式,签订优质粮油订单60万亩;大力创建粮油品牌,全市现有粮油品牌14个,其中著名商标4个,知名商标3个;积极打造“放心粮油”招牌,建成放心粮油示范店88个、配送中心9个、示范基地5个。粮食产业的稳步快速发展,为粮油供需平衡提供了丰富优质稳定的粮源。(五)规范粮食市场流通秩序当前行政审批粮食收购许可118个,全市11个区县均设立了监督检查机构,执法主体明确,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开展政策性粮食收购、粮油库存、粮食统计制度执行、粮食质量等各类粮食流通监督检查1845次,出动检查人员5350人(次),检查粮食企业3004户(次),处罚违法违规案件87例。全市粮食流通秩序有条不紊。

二、乐山粮食供需的瓶颈与难题

(一)粮食产需矛盾仍然存在乐山地处丘陵,山多地少。现有犍为、井研、夹江、市中区、五通、沙湾、峨眉山7个产粮区县,其中犍为和井研为产粮大县;有沐川、马边、峨边、金口河4个粮食纯销区。虽然产区县多于销区县,但据调查显示,市中、五通、沙湾、峨眉4个区县产粮自给并不足,而4个边远高寒山区90多万人的口粮,需依靠外购粮食供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转移,粮食刚性需求不断增加,全市农业人口通过市场购粮的情况呈逐年上升态势。201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10.7万吨,社会需求总量180.8万吨,产需缺口70.1万吨,粮食自给率为61%;油料总产量7.9万吨(折合食用油2.7万吨),社会需求总量5.9万吨,产需缺口3.2万吨,油料自给率45%。由此可见,乐山自身的粮食产量尚无法满足本地粮食市场需求。(二)粮食结构性失衡较为明显以2016年为例,全市粮食消费总量中占比最大的是饲料用粮95万吨,占消费量的52.5%;口粮位居第二,消费76.1万吨,占消费量的42%;其他为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分别占消费量的4.8%和0.1%。在饲料用粮中玉米用量最大,而从全市出产粮食品种结构看,玉米年产仅23.4万吨,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转化及工业用粮103.7万吨,主要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消费品种为小麦、玉米、大豆等。因此,小麦粉、玉米、粳稻、糯米、大豆、食用油等多个品种需从全国24个省和川内9个市州调剂才能满足全市口粮和工业用粮需求。(三)优质粮油增长量难以满足消费需求调查还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发生着从量到质的转变,如:粳米消费由人均17.5公斤增加到30公斤以上,籼米消费由85%下降到70%;北方玉米油、葵花油、大豆油融入南方;进口大米、橄榄油进入普通百姓餐桌。粗粮、细粮搭配显现;中高低端产品市场进一步细分,中高端消费群体逐步增多;科技带动粮食用途广泛,如副产物的利用、药用价值、工业燃料的提取等用量逐步增加。人们对优质粮油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大,多元化的粮食消费市场已基本形成。综上所述,既要保证口粮绝对安全,又要保证粮食市场供需平衡稳定是粮食安全保障的新要求。目前,乐山粮食供需处于销区市场,粮食需求对外依存度极其明显,全市粮食安全保障要通过不断引进粮源,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乐山粮食流通及安全保障将面临长期艰巨的任务。

三、乐山粮食供需平衡的对策建议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大粮食、大产业、大创新、大发展”思路,以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大局为目标,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粮食工作的主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深化改革、补齐短板、提质增效,纵深推进“粮安工程”,积极培育粮食产业经济新动能,着力破解粮食流通难题。(一)在“建”字上下功夫,加速推进“粮安工程”全面实施一是以建物流区畅通渠道。以“引粮入川”、“引粮入乐”为着力点,以实现粮食“四散化”为目标,依托乐山便利的交通枢纽及区位优势,加快推进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乐山10万吨粮食物流园、峨眉山8万吨中粮物流园、夹江丰收物流园以及井研、犍为、沙湾等区县的省二、三级粮食物流区建设,形成粮食外联、内通、下接互通网络,把乐山打造成为“北粮南运”出入川粮食的重要物流集散中心,融入成-绵-乐粮油食品产业走廊,以稳固的粮源保障粮食供需平衡。二是以抓仓储提升储粮品质。围绕粮食储备能力提升,推进粮食现代仓储体系建设,重点解决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的问题。依托低温库、智能粮库建设,推广应用绿色生态智能储粮技术,在市中区、峨眉山市新建2个总仓容18.25万吨的低温储备库,在五通、犍为、沙湾、沐川、马边、峨边、金口河等区县完成7个总仓容9.79万吨的储备升级低温库改造项目;以省定示范库、储备库为重点推进现代智能粮库建设。以科技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提升储备粮管理,确保储粮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品质提升。力争全市重点粮库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实现“作业流程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仓储保管智能化、业务管理集成化、经营管理智慧化”。(二)在“稳”字上下功夫,强化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首先是稳定粮油购销。根据市场需求,重点抓好粮源的有效衔接:坚持粮食政策性和市场化收购并重,积极探索市场化收购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创新经营方式,主动融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订单农业,发展优质粮油充实储备;拓宽购销渠道,加强产销区对接和合作,建立和完善稳定的粮油购销市场网络。其次是完善粮油质量监管体系。与依法管粮“放、管、服”结合,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机制和生产许可机制,促进流通,搞活经济;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严把储备粮、社会粮食、加工粮食质量关,与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做好监督检查、库存检查、质量调查、供需调查以及品质测报,确保数量真实、质量合标,严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切实营造规范、诚信、自律的粮食市场流通秩序。第三是健全粮情监测预警机制。认真执行保供稳价政策,在粮价波动超过15%且价差较大时,启动预案平抑粮价;在供需发生较大变化时,动用储备平抑市场;在发生自然灾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保证救灾供应;进一步加强应急网点建设和维护,健全供应网络,确保供应网点全覆盖;适当增加小包装储备,加快应急供应“储加调送”一体化建设,重点抓好马边、峨边、金口河、沐川等4个边远县区的应急保障。(三)在“融”字上下功夫,激发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国有资产经营和监管有效形式,逐步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战略性兼并重组,对个别规模小、换库压力大、抗风险能力差的储备企业进行改革;正确处理好国有企业与多元市场主体的关系,发挥好国有粮食企业在流通市场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有效利用资源优势,采取股份合作、交叉持股制等多种形式,引入多元经济主体融合发展,壮大资本,发挥效能;摒弃“坐、等、靠”思想,创新经营,盘活存量资产,融入现代农业产业经济,拓展业务、延伸链条,做强做大做优企业,搞活流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推进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合作方式与专合组织、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建立产销合同,实现优势互补,推动粮食经济的快速发展;指导企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减耗降成,增强内生动力,为企业增效添亮点;发挥好专合组织作用,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推优促新,扩大优质粮油基地,有效解决稻谷品种多而杂的问题,努力提高本地稻谷品质;以放心粮油建设、“中国好粮油”行动为契机,推进优质粮油工程,调优产品结构,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个性多元的粮油新产品,打造一批质量好、信誉度高、消费者喜爱的本地优质粮油品牌;大力实施“互联网+粮食”行动,推动产购储加销有机衔接,培育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在“节”字上下功夫,促进区域内粮食节约减损一是帮助农户科学储粮。在现有4.8万个标准化小粮仓的基础上,继续研制推广适合农户使用的新型储粮用具和新药剂、新技术;采用示范推广的方式,指导“两边一川一区”等市内边远地区以及犍为、五通、井研等粮食主产区的农户科学储粮,帮助种粮农民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二是广泛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利用“世界粮食日”等契机,综合网站、报刊、新闻等多种媒介宣传方式,大力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强化爱惜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粮食的意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市场供需范文篇3

[关键词]再保险市场,供给,需求

再保险作为保险市场的“安全阀”和“调控器”,具有保障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原有法定分保的取消和近期《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规划》的颁布,中国再保险市场在发展速度和规模、市场化程度以及竞争格局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拟从再保险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出发,探讨影响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的因素,并从供需层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我国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有限

一般认为,再保险供给是再保险市场中,各家专业再保险公司或经营再保险业务的直接保险公司在既定费率水平上能够提供的再保险产品总量。我国再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在发展程度、承保能力、产品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显不足,影响了市场的整体供给水平。

1.再保险主体缺乏,成熟度不高,技术服务能力落后

虽然中国再保险业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但是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再保险主体是1996年成立的中保再保险公司。而中保再保险公司几经变迁,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中资专业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集团”),中再集团下设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凭借市场的封闭和法定分保的政策保护,中再集团是当时市场上的惟一再保险主体,基本垄断了国内再保险市场,这种垄断地位即使在2006年取消法定分保之后仍然十分明显。据统计,2006年至今中再集团及其两家主营业务的子公司仍占有国内再保险市场80%多的份额。

法定分保的要求和中再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反映出来两个问题:一是受政策和市场的挤压,试图经营再保险业务的直保公司和新的专业再保险公司难以在近期获得很大发展空间,虽已有6家外资再保险公司获准在我国开办或筹办再保业务,但市场份额小,目前尚没有另外一家中资再保险公司出现,这是导致当前国内再保险市场主体仍比较缺乏的历史制度原因。二是中再集团凭借自己的国有和垄断地位,在外资再保公司进入前基本上可以无竞争地获得再保险业务,因而不利于其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国内再保险市场开放后很难迅速发展成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的市场竞争主体。

缺乏专业的再保险经纪公司是中国再保险市场主体缺乏的另一个表现。在成熟的再保险市场中,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企业的项目中为再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国内的保险经纪公司虽将再保险列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但主要以直接保险经纪业务为主。截至2007年底,我国尚未有专业的再保险经纪公司,这大大影响了国内再保险市场主体构成的完备性,当出现复杂技术的承保项目时,国内现有再保险公司由于缺乏相应领域的专业经验,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现有再保险市场主体技术服务能力落后,这是影响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的关键因素。再保险被称作“保险的保险”,再保险公司不仅要通过分保为直接保险公司分散业务风险,而且在承保过程中还要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增值服务。然而,我国保险业发展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机制,影响了国有再保险公司的技术水平。同时,再保险业的员工多数来自国内直接保险公司,未受过系统的再保险知识教育和培训,很难提供能满足直接保险公司多元化需求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我国再保险业商业化运作时间短,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再保险公司,明显缺乏服务意识,正处于从“坐等分保”向“上门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型期,整体服务水平较低。

2.再保险主体资本实力弱,承保能力有限

资本实力是影响再保险主体供给能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再保险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度非常高的行业,从国际再保险市场发展来看,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不多的再保险巨头所瓜分,这些再保险巨头的资本实力和承保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再保险市场的供给能力。就中国情况来看,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再集团的资本实力和承保能力基本上说明了再保险市场主体的情况。截至2006年6月底获得国家注资前,中再集团总资产近298亿元,约合38亿美元,其资本实力与国际再保险巨头相差甚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再集团与国际领先再保险集团的资本实力差距是非常明显的。2006年中再集团的净资产水平仅仅相当于慕尼黑再保险集团的10%,瑞士再保险集团的11%,资本实力的差距决定了中再集团在再保险供给能力上是十分有限的,很难达到国际市场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中再集团在2007年4月获得了中央汇金公司40亿美元的注资,大大增强了原有的资本实力,但是由于汇兑限制以及运用美元能力的不足,也很难在短时期内依托此资本形成有效的再保险市场供给。

3.再保险产品品种稀少造成再保险供给存在结构性缺陷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全球保险业的发展也呈现了新的特点,非传统风险产品正逐渐取代传统风险产品在再保险公司业务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当今国际再保险市场中的巨头们大都拥有了自身较为完善的产品组合,他们所经营的再保险产品几乎能够涵盖主要的风险领域,这些丰富的再保险产品平衡了市场的供给结构,为满足客户多样的再保险产品和服务需求奠定了基础。如瑞士再保险公司的产品组合共涵盖财产与损害类、人寿与健康类、商业保险类、融资服务类以及全球资产保护服务五个领域,具体产品包括高管人员责任险、环境责任险、巨灾再保险、火灾保险、航空险、农业再保险等险种。

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相比,我国再保险市场中的产品在单个产品发展程度和整体市场产品结构两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以中再集团为例,该集团及两家主营业务子公司分别从事财产再保险和人寿再保险业务,产品结构以低端的传统财产再保险产品为主,险种集中在车辆险、财产险等分保项目,责任险等险种业务比例有限,比例分保合约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超额分保合约业务规模很小,特别是尚未推出巨灾再保险和农业再保险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再保险市场在产品供给方面的结构性缺陷,某些险种的缺乏使部分经济领域当中的风险暴露无法得到规避和保障。这样既无法充分满足市场中出现的再保险需求,再保险企业也不能分享高端再保险产品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二、我国再保险市场潜在需求高涨,但现阶段总量有限,且存在结构性不平衡

(一)潜在需求分析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再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将不断高涨。主要基于以下事实:

1.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再保险市场潜在需求增长的基础

直接保险的发展规模直接决定了再保险的市场规模。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7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97.7亿元,同比增长32.6%;寿险保费收入4463.8亿元,同比增长24.5%;健康险保费收入384.2亿元,同比增长2.4%;意外险保费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17.4%。全行业利润总额672.7亿元。同时,保险业“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全国总保费收入争取比2005年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如此的市场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为再保险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现代化产业和技术为再保险提供了更多的可保领域

近年来,航天技术、大型水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巨额保险标的和可保风险,如三峡水利工程、众多奥运体育场馆和核电站,一个保险公司甚至若干保险公司都很难对此类项目进行承保,再保险公司的参与能够使直接保险公司的保单设计更加合理,并把巨大的风险分散出去。

3.社会意识的改善为再保险需求增长创造了舆论支持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境内相继发生了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地震灾害,国家和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国家、相关企业和个人普遍认识到,直接保险市场不能完全有效地抵御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必须依靠再保险把风险分散出去,才能更好地发挥保险业的社会保障作用。因此,关于建立巨灾再保险制度、开发巨灾再保险产品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不仅加大了社会各界对再保险的重视,而且从客观上也增强了再保险市场的需求。4.国内直接保险企业所有权结构现状内生再保险需求

国内直接保险公司主要分为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两种形式。基于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原因和保险企业的现实情况,国内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分散,机制风险相对集中,考虑到再保险可以作为保险企业有效的财务管理工具,众多直接保险企业在改善企业自身资本结构和转移相关风险等方面都有充足的再保需求。

(二)直保公司的“惜分”影响了当前再保险市场需求

然而在现阶段,如此高涨的潜在再保险需求却未能成功转化为实际市场需求。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了5641.4亿元,但总分出保费才338.97亿元,仅占6%。而国际发达保险市场这一比例一般为20%左右,某些特殊市场(如百慕大保险市场)甚至远远超过这一比例,中外再保险市场差距悬殊。

直保公司自留比例过高直接影响了市场保费分出量。2006年,国内几家大的保险公司保费自留比率均在75%以上,其中人保集团保费自留比例86%,平安财产79%,太平洋财产76%,国寿集团更是高达99%。与2005年相比,各保险公司自留保费比例除太平洋财产和天安保险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2)。而早在1997年,香港产险公司的平均保费自留率就已经降到了65%以下,台湾产险公司平均自留率保持在55%左右。国内直保公司“惜分”的主要原因是风险意识淡薄和利益驱动的结果。一方面,一直以来偿付能力风险在国内市场尚未大规模发生过,直接保险公司风险意识不强,以为通过业务布局和产品品种的搭配已能分散现有风险,忽视再保险的风险分散途径。但2008年7月保监会通报12家直保公司偿付能力不足,为各直保公司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直接保险市场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各直保公司普遍关注承保业务量,而对财务稳定性和长期利.润最大化尚不十分重视。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大部分直保公司都不愿意把招揽来的保费分人再保险市场。

此外,在分出保费比例结构上,2003年至2005年全球保险市场分出保费中财产险再保险在总保费中的比例维持在30%至35%之间,寿险再保险的比例已逐年接近30%的水平,而责任险所占比例也保持在35%左右,形成了“三分天下”的结构特点。而2006年我国产险公司总分出保费291.42亿元,占直接保险公司总分出保费的85.97%;寿险公司总分出保费47.55亿元(不包括9.18亿元财务再保险业务),占直接保险公司总分出保费的14.03%。可见当前我国再保险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财产保险再保险需求占主导地位。

三、从供需层面上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相关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主体数量不足、资本实力薄弱、产品结构单一,我国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在直保公司普遍“惜分”的情况下,市场中再保险需求虽然潜力巨大,但当前总量有限。因此,现阶段我国再保险市场尚处于需大于供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2007年7月11日中国保监会颁布了《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现状,并为实现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目标提出了九项政策措施,是引领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科学规划与构建现代再保险市场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新时代。依据《规划》精神,从供需角度进行分析,提高我国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释放市场需求总量,保障再保险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可以采取近期和长期相结合的举措进行。

(一)近期举措

发展再保险市场的近期措施主要是着眼于尽快提高再保险供给能力和引导市场需求良性化发展。

1.充分调动再保险市场现有供给能力

在短期难以迅速增加再保险供给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和挖掘现有市场主体的供给能力是有效的措施。中再集团作为国内惟一的中资再保险公司,在接受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后资本规模已经超过360亿元。按照《保险法》相关规定,其承保能力大约在1440亿元左右,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再保险市场的需求增长。如何有效利用资本规模提高供给能力成为中再集团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公司经营机制的转变和集团化运作模式的确立。中再集团在2007年10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强化集团化管控,尽快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金融控股集团,是该公司提高自身再保险业务供给的必然前提。

2.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尽快建立巨灾等自然灾害再保险体系,扩大再保险可保风险的领域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再保险具有内生的需求,提供这部分风险的再保险产品有助于在结构上提升市场再保险供给水平。巨灾再保险等由于具有小概率、大损失的特点,单纯的商业运作难以为继。国际上普遍采用政府支持的方式。我国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仅是原则性的。巨灾再保险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利益主体,各级政府要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包括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的支持。

3.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直保公司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当前再保险市场需求水平

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直保公司为了抢占市场、扩大保费规模,无视经营管理和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风险,无节制竞相压低产品费率恶性竞争,这成为保险市场发展的隐患。随着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直保企业的日臻成熟,保险行业内将广泛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今年6月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把偿付能力作为考量保险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客观上也为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保公司在经营中,为了在偿付能力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吸纳保费,必然借助再保险提高自身的承保能力,增加了再保险的市场需求。

(二)长期举措

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的长期措施立足于市场再保险供给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再保险潜在需求的逐渐释放,旨在保障再保险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健康发展。

1.充分重视再保险在保险业和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再保险具有保险业“安全阀”和保险市场“调控器”的独特作用,发挥着为保险公司分散赔付风险、扩大承保能力和巨灾保障的功能,还能为直保公司产品设计、定价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是保险业和金融体系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充分认识这一点,才可能为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建立和持续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

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市场结构和主体数量是建立和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的关键。成熟的再保险市场中,直保公司、再保公司、再保险经纪公司等都是有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各自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仅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市场中专业再保险主体的数量,提高再保险供给的绝对水平,而且要建立再保险经纪人制度,发挥其在业务中介、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方面的优势,有效促成再保险业务的完成,提高再保险供给的相对水平。

3.提高再保险业技术能力,特别是定价能力

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在风险的评估、危险单位划分、自留额确定、超额赔款再保险费率等方面更为复杂,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再保险公司具有比保险公司更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再保险业又具有自身的技术特点,在竞争过程中,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再保险定价能力上。因此,我国再保险企业不仅要充分总结国内市场经验,分析相关业务数据,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而且要在同国外再保险公司竞争过程中不断学习,持续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

4.培养再保险专业人才

我国再保险业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精算人才和产品研发人才十分缺乏。人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工作,我国再保险公司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通过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优化和提高现有人才素质,逐步形成再保险业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

市场供需范文篇4

关键词:房地产需求与供给统计分析

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宏观调控时期已经有数年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和措施的颁布实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笔者拟以安徽省商品房的供需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安徽省的房地产业进行一些探讨。

安徽省商品房需求市场的分析

(一)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测定

根据国家建设部《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安徽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22.56平方米,低于全国26.11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在内地31个省市中处于倒数第八的地位,从这个指标看,安徽省的房地产业相对欠发达。

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146平方米,年均增长速度为6.035%,增量和增速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以增量指标1.146平方米来计算,2010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达到28.29平方米(低于云南省2005年28.59平方米的水平);如果依据年均增长速度6.035%计算,则2010年安徽省的该项指标为30.24平方米(低于重庆市2005年30.68平方米的水平)。因此,安徽省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目标定位于28平方米,应该是客观实际的,同时也是保守的,没有过旺的追求。

(二)城镇住房需求量的测定

安徽省2005年总人口为6516万人,城镇化率为35.5%(全国平均水平为40%),城镇居民2313万人。若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产生的主动住房需求为12582.72万平方米;根据安徽省“十一五”规划,2010年总人口应当约束在675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2%,由此计算该省五年的新增城镇人口为522万人,从以往的惯例看,城镇新增人口中约65%需要购置住房,即应该产生的自动住房需求为9500.4万平方米;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每年安排的城镇住房拆迁安置约为600万平方米,五年总共需要拆迁安置的被动住房需求为3000万平方米。上述三项需求的合计是25083.12万平方米。

考虑到按城镇化水平计算的城镇人口中包含部分非当地户籍的外来常住人口(安徽省外来常住人口约占15%),而现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如果按照城镇化口径人口数计算,则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有所降低。因此,“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城镇住房的需求量应该是25083.12万平方米的85%,即21320.65万平方米。

(三)商品房需求市场的分析

商品房需求量由商品住房需求量、非居住类商品房需求量、配套公共建筑需求量三个方面构成。首先,从商品住房需求量来看,随着住房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安徽省城镇住房中商品住房的比重已经达到70%,用这个比重测定,“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城镇商品住房需求量是14924.46万平方米。其次,在正常情况下,各类商品房结构中,商业用房、办公楼、厂房等非居住商品房一般占25%左右,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与住房水平都比较低,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一年中,商品住房的面积占商品房面积的比重超过了84%,住房所占比重过大,所以,可以考虑选择16%的比例来测算,即“十一五”期间安徽省非居住类商品房的需求量是2387.91万平方米。第三,配套公共建筑面积一般占住房面积的5%,14924.46万平方米的5%是746.22万平方米。三者合计,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商品房需求总量不低于18000万平方米。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商品房需求总量的分析是建立相对保守的基础上,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商品住房占城镇住房比重、非居住类商品房标准都选择了最低的水平,由此计算的安徽省商品房需求总量应该是满足需求的下限值。

安徽商品房供给市场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测定

自从1998年全面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安徽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保持了年均增长35%的高速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性高达0.996,经测算,1998年至2006年期间,安徽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每增加1亿元,能够促使该省的生产总值增加5.85亿元,房地产业的带动性效能较高,支柱性作用明显(相关数据见表1)。

考虑到地区经济的增长要求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联动作用,因此以安徽省历年的生产总值作为自变量x,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作为因变量y,使用Excel工具建立有回归模型A:,有=-433.644+

0.169458GDPi(表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回归值,置信度α=0.05)。

回归模型中F检验统计值等于813.45,t检验统计值等于28.52,查表有:F0.025(1,7)=5.59,t0.025(7)=2.3646,F与t检验统计值都大于各自检验的临界值,表明回归模型具备显著性。

按照安徽省“十一五”规划,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0亿元,从“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个规划目标极有可能提前实现。现在假设安徽省提前一年实现10000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即放大自变量的取值,则2007年至2010年各年的生产总值分别为7226、8500、10000、11764亿元,由这个放大的自变量预测出来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分别为790.85、1006.75、1260.94、1559.86亿元。五年累计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5255.80亿元。

(二)商品房竣工面积的供给量

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的增量供给直接通过商品房竣工面积这个指标反映出来的,根据1998年以来安徽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商品房竣工面积的数据(表1),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作为x变量,商品房竣工面积作为y变量,可以建立回归模型B:(表示商品房竣工面积的回归值,置信度α=0.05)

表2、表3表明回归模型B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以回归模型A预测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作为自变量,则2007年至2010年安徽省商品房竣工面积分别为2696.13、3272.52、3951.17、4749.24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可以供给的商品房的竣工总面积为16736万平方米。

结论及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按照人均住房面积、城镇化率等指标,站在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可以确定“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商品房新增需求总量为18000万平方米;而根据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势态去推导,“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商品房竣工面积供给总量不足16740万平方米,即使商品房竣工总面积可以实现100%销售,供给市场达到最大值,此时距离商品房需求市场的下限值仍然有1260多万平方米的供需缺口,供需缺口的矛盾在“十一五”期间不可能解决。因此可以认为:安徽省房地产业总体上不存在需求过旺、投资过快、发展过热的问题。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经济增长虽然处于高位,劳动者收入增长也较快,但是由于底子薄弱,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广大的消费者寻求更大的居住空间还缺乏物质基础,目前寻求的目标是基本的居住空间,所以,安徽省房地产需求在今后若干年中都应该是总需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进入“十一五”之后,为保证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安徽省房地产业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不能左顾右盼,不能盲目随从,不能出现“拐点”。

为此本文就安徽省商品房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建议:安徽省应该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发展的准绳,坚决贯彻节约使用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土地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把握好土地供应结构、土地供应方式及土地供应时间,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不宜像发达地区那样紧缩发展的源头;省内各市要尽快全面推行廉租房制度,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借鉴新加坡政府建设“组屋”的经验,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防止发达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向省内蔓延;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加快高耗能建材的淘汰步伐,重视节能建材的研发与推广,在全省制定节能标准体系,加强住宅产业化的研究,结合地域特征,全面推广低耗高效的商品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信贷、税收等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积极调动房地产企业的积极性,保障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体平衡,提高房地产业对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的贡献程度;积极研究符合地域特点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制度,走制度创新之路,比如在省会与个别中心城市试行“一户一房”制度,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打击购房投机行为等。只有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大海航行中的灯塔,而不是禁行的红灯,安徽省的房地产业才能更加安全、快速地向前进,经济欠发达与房地产业欠发达的局面才会得到改观。

参考文献:

市场供需范文篇5

[关键词]再保险市场,供给,需求

再保险作为保险市场的“安全阀”和“调控器”,具有保障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原有法定分保的取消和近期《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规划》的颁布,中国再保险市场在发展速度和规模、市场化程度以及竞争格局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拟从再保险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出发,探讨影响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的因素,并从供需层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我国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有限

一般认为,再保险供给是再保险市场中,各家专业再保险公司或经营再保险业务的直接保险公司在既定费率水平上能够提供的再保险产品总量。我国再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在发展程度、承保能力、产品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显不足,影响了市场的整体供给水平。

1.再保险主体缺乏,成熟度不高,技术服务能力落后

虽然中国再保险业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但是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再保险主体是1996年成立的中保再保险公司。而中保再保险公司几经变迁,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中资专业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集团”),中再集团下设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凭借市场的封闭和法定分保的政策保护,中再集团是当时市场上的惟一再保险主体,基本垄断了国内再保险市场,这种垄断地位即使在2006年取消法定分保之后仍然十分明显。据统计,2006年至今中再集团及其两家主营业务的子公司仍占有国内再保险市场80%多的份额。

法定分保的要求和中再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反映出来两个问题:一是受政策和市场的挤压,试图经营再保险业务的直保公司和新的专业再保险公司难以在近期获得很大发展空间,虽已有6家外资再保险公司获准在我国开办或筹办再保业务,但市场份额小,目前尚没有另外一家中资再保险公司出现,这是导致当前国内再保险市场主体仍比较缺乏的历史制度原因。二是中再集团凭借自己的国有和垄断地位,在外资再保公司进入前基本上可以无竞争地获得再保险业务,因而不利于其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国内再保险市场开放后很难迅速发展成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的市场竞争主体。

缺乏专业的再保险经纪公司是中国再保险市场主体缺乏的另一个表现。在成熟的再保险市场中,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企业的项目中为再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国内的保险经纪公司虽将再保险列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但主要以直接保险经纪业务为主。截至2007年底,我国尚未有专业的再保险经纪公司,这大大影响了国内再保险市场主体构成的完备性,当出现复杂技术的承保项目时,国内现有再保险公司由于缺乏相应领域的专业经验,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现有再保险市场主体技术服务能力落后,这是影响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的关键因素。再保险被称作“保险的保险”,再保险公司不仅要通过分保为直接保险公司分散业务风险,而且在承保过程中还要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增值服务。然而,我国保险业发展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机制,影响了国有再保险公司的技术水平。同时,再保险业的员工多数来自国内直接保险公司,未受过系统的再保险知识教育和培训,很难提供能满足直接保险公司多元化需求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我国再保险业商业化运作时间短,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再保险公司,明显缺乏服务意识,正处于从“坐等分保”向“上门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型期,整体服务水平较低。

2.再保险主体资本实力弱,承保能力有限

资本实力是影响再保险主体供给能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再保险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度非常高的行业,从国际再保险市场发展来看,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不多的再保险巨头所瓜分,这些再保险巨头的资本实力和承保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再保险市场的供给能力。就中国情况来看,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再集团的资本实力和承保能力基本上说明了再保险市场主体的情况。截至2006年6月底获得国家注资前,中再集团总资产近298亿元,约合38亿美元,其资本实力与国际再保险巨头相差甚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再集团与国际领先再保险集团的资本实力差距是非常明显的。2006年中再集团的净资产水平仅仅相当于慕尼黑再保险集团的10%,瑞士再保险集团的11%,资本实力的差距决定了中再集团在再保险供给能力上是十分有限的,很难达到国际市场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中再集团在2007年4月获得了中央汇金公司40亿美元的注资,大大增强了原有的资本实力,但是由于汇兑限制以及运用美元能力的不足,也很难在短时期内依托此资本形成有效的再保险市场供给。

3.再保险产品品种稀少造成再保险供给存在结构性缺陷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全球保险业的发展也呈现了新的特点,非传统风险产品正逐渐取代传统风险产品在再保险公司业务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当今国际再保险市场中的巨头们大都拥有了自身较为完善的产品组合,他们所经营的再保险产品几乎能够涵盖主要的风险领域,这些丰富的再保险产品平衡了市场的供给结构,为满足客户多样的再保险产品和服务需求奠定了基础。如瑞士再保险公司的产品组合共涵盖财产与损害类、人寿与健康类、商业保险类、融资服务类以及全球资产保护服务五个领域,具体产品包括高管人员责任险、环境责任险、巨灾再保险、火灾保险、航空险、农业再保险等险种。

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相比,我国再保险市场中的产品在单个产品发展程度和整体市场产品结构两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以中再集团为例,该集团及两家主营业务子公司分别从事财产再保险和人寿再保险业务,产品结构以低端的传统财产再保险产品为主,险种集中在车辆险、财产险等分保项目,责任险等险种业务比例有限,比例分保合约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超额分保合约业务规模很小,特别是尚未推出巨灾再保险和农业再保险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再保险市场在产品供给方面的结构性缺陷,某些险种的缺乏使部分经济领域当中的风险暴露无法得到规避和保障。这样既无法充分满足市场中出现的再保险需求,再保险企业也不能分享高端再保险产品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二、我国再保险市场潜在需求高涨,但现阶段总量有限,且存在结构性不平衡

(一)潜在需求分析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再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将不断高涨。主要基于以下事实:

1.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再保险市场潜在需求增长的基础

直接保险的发展规模直接决定了再保险的市场规模。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7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97.7亿元,同比增长32.6%;寿险保费收入4463.8亿元,同比增长24.5%;健康险保费收入384.2亿元,同比增长2.4%;意外险保费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17.4%。全行业利润总额672.7亿元。同时,保险业“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全国总保费收入争取比2005年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如此的市场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为再保险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现代化产业和技术为再保险提供了更多的可保领域

近年来,航天技术、大型水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巨额保险标的和可保风险,如三峡水利工程、众多奥运体育场馆和核电站,一个保险公司甚至若干保险公司都很难对此类项目进行承保,再保险公司的参与能够使直接保险公司的保单设计更加合理,并把巨大的风险分散出去。

3.社会意识的改善为再保险需求增长创造了舆论支持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境内相继发生了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地震灾害,国家和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国家、相关企业和个人普遍认识到,直接保险市场不能完全有效地抵御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必须依靠再保险把风险分散出去,才能更好地发挥保险业的社会保障作用。因此,关于建立巨灾再保险制度、开发巨灾再保险产品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不仅加大了社会各界对再保险的重视,而且从客观上也增强了再保险市场的需求。4.国内直接保险企业所有权结构现状内生再保险需求

国内直接保险公司主要分为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两种形式。基于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原因和保险企业的现实情况,国内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分散,机制风险相对集中,考虑到再保险可以作为保险企业有效的财务管理工具,众多直接保险企业在改善企业自身资本结构和转移相关风险等方面都有充足的再保需求。

(二)直保公司的“惜分”影响了当前再保险市场需求

然而在现阶段,如此高涨的潜在再保险需求却未能成功转化为实际市场需求。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了5641.4亿元,但总分出保费才338.97亿元,仅占6%。而国际发达保险市场这一比例一般为20%左右,某些特殊市场(如百慕大保险市场)甚至远远超过这一比例,中外再保险市场差距悬殊。

直保公司自留比例过高直接影响了市场保费分出量。2006年,国内几家大的保险公司保费自留比率均在75%以上,其中人保集团保费自留比例86%,平安财产79%,太平洋财产76%,国寿集团更是高达99%。与2005年相比,各保险公司自留保费比例除太平洋财产和天安保险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2)。而早在1997年,香港产险公司的平均保费自留率就已经降到了65%以下,台湾产险公司平均自留率保持在55%左右。国内直保公司“惜分”的主要原因是风险意识淡薄和利益驱动的结果。一方面,一直以来偿付能力风险在国内市场尚未大规模发生过,直接保险公司风险意识不强,以为通过业务布局和产品品种的搭配已能分散现有风险,忽视再保险的风险分散途径。但2008年7月保监会通报12家直保公司偿付能力不足,为各直保公司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直接保险市场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各直保公司普遍关注承保业务量,而对财务稳定性和长期利.润最大化尚不十分重视。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大部分直保公司都不愿意把招揽来的保费分人再保险市场。

此外,在分出保费比例结构上,2003年至2005年全球保险市场分出保费中财产险再保险在总保费中的比例维持在30%至35%之间,寿险再保险的比例已逐年接近30%的水平,而责任险所占比例也保持在35%左右,形成了“三分天下”的结构特点。而2006年我国产险公司总分出保费291.42亿元,占直接保险公司总分出保费的85.97%;寿险公司总分出保费47.55亿元(不包括9.18亿元财务再保险业务),占直接保险公司总分出保费的14.03%。可见当前我国再保险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财产保险再保险需求占主导地位。

三、从供需层面上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相关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主体数量不足、资本实力薄弱、产品结构单一,我国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在直保公司普遍“惜分”的情况下,市场中再保险需求虽然潜力巨大,但当前总量有限。因此,现阶段我国再保险市场尚处于需大于供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2007年7月11日中国保监会颁布了《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现状,并为实现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目标提出了九项政策措施,是引领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科学规划与构建现代再保险市场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新时代。依据《规划》精神,从供需角度进行分析,提高我国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释放市场需求总量,保障再保险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可以采取近期和长期相结合的举措进行。

(一)近期举措

发展再保险市场的近期措施主要是着眼于尽快提高再保险供给能力和引导市场需求良性化发展。

1.充分调动再保险市场现有供给能力

在短期难以迅速增加再保险供给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和挖掘现有市场主体的供给能力是有效的措施。中再集团作为国内惟一的中资再保险公司,在接受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后资本规模已经超过360亿元。按照《保险法》相关规定,其承保能力大约在1440亿元左右,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再保险市场的需求增长。如何有效利用资本规模提高供给能力成为中再集团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公司经营机制的转变和集团化运作模式的确立。中再集团在2007年10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强化集团化管控,尽快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金融控股集团,是该公司提高自身再保险业务供给的必然前提。

2.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尽快建立巨灾等自然灾害再保险体系,扩大再保险可保风险的领域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再保险具有内生的需求,提供这部分风险的再保险产品有助于在结构上提升市场再保险供给水平。巨灾再保险等由于具有小概率、大损失的特点,单纯的商业运作难以为继。国际上普遍采用政府支持的方式。我国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仅是原则性的。巨灾再保险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利益主体,各级政府要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包括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的支持。

3.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直保公司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当前再保险市场需求水平

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直保公司为了抢占市场、扩大保费规模,无视经营管理和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风险,无节制竞相压低产品费率恶性竞争,这成为保险市场发展的隐患。随着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直保企业的日臻成熟,保险行业内将广泛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今年6月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把偿付能力作为考量保险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客观上也为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保公司在经营中,为了在偿付能力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吸纳保费,必然借助再保险提高自身的承保能力,增加了再保险的市场需求。

(二)长期举措

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的长期措施立足于市场再保险供给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再保险潜在需求的逐渐释放,旨在保障再保险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健康发展。

1.充分重视再保险在保险业和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再保险具有保险业“安全阀”和保险市场“调控器”的独特作用,发挥着为保险公司分散赔付风险、扩大承保能力和巨灾保障的功能,还能为直保公司产品设计、定价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是保险业和金融体系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充分认识这一点,才可能为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建立和持续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

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市场结构和主体数量是建立和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的关键。成熟的再保险市场中,直保公司、再保公司、再保险经纪公司等都是有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各自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仅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市场中专业再保险主体的数量,提高再保险供给的绝对水平,而且要建立再保险经纪人制度,发挥其在业务中介、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方面的优势,有效促成再保险业务的完成,提高再保险供给的相对水平。

3.提高再保险业技术能力,特别是定价能力

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在风险的评估、危险单位划分、自留额确定、超额赔款再保险费率等方面更为复杂,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再保险公司具有比保险公司更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再保险业又具有自身的技术特点,在竞争过程中,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再保险定价能力上。因此,我国再保险企业不仅要充分总结国内市场经验,分析相关业务数据,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而且要在同国外再保险公司竞争过程中不断学习,持续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

4.培养再保险专业人才

我国再保险业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精算人才和产品研发人才十分缺乏。人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工作,我国再保险公司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通过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优化和提高现有人才素质,逐步形成再保险业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

市场供需范文篇6

一般认为,再保险供给是再保险市场中,各家专业再保险公司或经营再保险业务的直接保险公司在既定费率水平上能够提供的再保险产品总量。我国再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在发展程度、承保能力、产品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显不足,影响了市场的整体供给水平。

1.再保险主体缺乏,成熟度不高,技术服务能力落后

虽然中国再保险业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但是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再保险主体是1996年成立的中保再保险公司。而中保再保险公司几经变迁,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中资专业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集团”),中再集团下设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凭借市场的封闭和法定分保的政策保护,中再集团是当时市场上的惟一再保险主体,基本垄断了国内再保险市场,这种垄断地位即使在2006年取消法定分保之后仍然十分明显。据统计,2006年至今中再集团及其两家主营业务的子公司仍占有国内再保险市场80%多的份额。

法定分保的要求和中再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反映出来两个问题:一是受政策和市场的挤压,试图经营再保险业务的直保公司和新的专业再保险公司难以在近期获得很大发展空间,虽已有6家外资再保险公司获准在我国开办或筹办再保业务,但市场份额小,目前尚没有另外一家中资再保险公司出现,这是导致当前国内再保险市场主体仍比较缺乏的历史制度原因。二是中再集团凭借自己的国有和垄断地位,在外资再保公司进入前基本上可以无竞争地获得再保险业务,因而不利于其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国内再保险市场开放后很难迅速发展成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的市场竞争主体。

缺乏专业的再保险经纪公司是中国再保险市场主体缺乏的另一个表现。在成熟的再保险市场中,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企业的项目中为再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国内的保险经纪公司虽将再保险列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但主要以直接保险经纪业务为主。截至2007年底,我国尚未有专业的再保险经纪公司,这大大影响了国内再保险市场主体构成的完备性,当出现复杂技术的承保项目时,国内现有再保险公司由于缺乏相应领域的专业经验,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现有再保险市场主体技术服务能力落后,这是影响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的关键因素。再保险被称作“保险的保险”,再保险公司不仅要通过分保为直接保险公司分散业务风险,而且在承保过程中还要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增值服务。然而,我国保险业发展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机制,影响了国有再保险公司的技术水平。同时,再保险业的员工多数来自国内直接保险公司,未受过系统的再保险知识教育和培训,很难提供能满足直接保险公司多元化需求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我国再保险业商业化运作时间短,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再保险公司,明显缺乏服务意识,正处于从“坐等分保”向“上门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型期,整体服务水平较低。

2.再保险主体资本实力弱,承保能力有限

资本实力是影响再保险主体供给能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再保险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度非常高的行业,从国际再保险市场发展来看,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不多的再保险巨头所瓜分,这些再保险巨头的资本实力和承保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再保险市场的供给能力。就中国情况来看,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再集团的资本实力和承保能力基本上说明了再保险市场主体的情况。截至2006年6月底获得国家注资前,中再集团总资产近298亿元,约合38亿美元,其资本实力与国际再保险巨头相差甚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再集团与国际领先再保险集团的资本实力差距是非常明显的。2006年中再集团的净资产水平仅仅相当于慕尼黑再保险集团的10%,瑞士再保险集团的11%,资本实力的差距决定了中再集团在再保险供给能力上是十分有限的,很难达到国际市场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中再集团在2007年4月获得了中央汇金公司40亿美元的注资,大大增强了原有的资本实力,但是由于汇兑限制以及运用美元能力的不足,也很难在短时期内依托此资本形成有效的再保险市场供给。

3.再保险产品品种稀少造成再保险供给存在结构性缺陷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全球保险业的发展也呈现了新的特点,非传统风险产品正逐渐取代传统风险产品在再保险公司业务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当今国际再保险市场中的巨头们大都拥有了自身较为完善的产品组合,他们所经营的再保险产品几乎能够涵盖主要的风险领域,这些丰富的再保险产品平衡了市场的供给结构,为满足客户多样的再保险产品和服务需求奠定了基础。如瑞士再保险公司的产品组合共涵盖财产与损害类、人寿与健康类、商业保险类、融资服务类以及全球资产保护服务五个领域,具体产品包括高管人员责任险、环境责任险、巨灾再保险、火灾保险、航空险、农业再保险等险种。

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相比,我国再保险市场中的产品在单个产品发展程度和整体市场产品结构两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以中再集团为例,该集团及两家主营业务子公司分别从事财产再保险和人寿再保险业务,产品结构以低端的传统财产再保险产品为主,险种集中在车辆险、财产险等分保项目,责任险等险种业务比例有限,比例分保合约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超额分保合约业务规模很小,特别是尚未推出巨灾再保险和农业再保险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再保险市场在产品供给方面的结构性缺陷,某些险种的缺乏使部分经济领域当中的风险暴露无法得到规避和保障。这样既无法充分满足市场中出现的再保险需求,再保险企业也不能分享高端再保险产品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二、我国再保险市场潜在需求高涨,但现阶段总量有限,且存在结构性不平衡

(一)潜在需求分析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再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将不断高涨。主要基于以下事实:

1.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再保险市场潜在需求增长的基础

直接保险的发展规模直接决定了再保险的市场规模。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7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97.7亿元,同比增长32.6%;寿险保费收入4463.8亿元,同比增长24.5%;健康险保费收入384.2亿元,同比增长2.4%;意外险保费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17.4%。全行业利润总额672.7亿元。同时,保险业“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全国总保费收入争取比2005年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如此的市场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为再保险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现代化产业和技术为再保险提供了更多的可保领域

近年来,航天技术、大型水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巨额保险标的和可保风险,如三峡水利工程、众多奥运体育场馆和核电站,一个保险公司甚至若干保险公司都很难对此类项目进行承保,再保险公司的参与能够使直接保险公司的保单设计更加合理,并把巨大的风险分散出去。

3.社会意识的改善为再保险需求增长创造了舆论支持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境内相继发生了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地震灾害,国家和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国家、相关企业和个人普遍认识到,直接保险市场不能完全有效地抵御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必须依靠再保险把风险分散出去,才能更好地发挥保险业的社会保障作用。因此,关于建立巨灾再保险制度、开发巨灾再保险产品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不仅加大了社会各界对再保险的重视,而且从客观上也增强了再保险市场的需求。4.国内直接保险企业所有权结构现状内生再保险需求

国内直接保险公司主要分为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两种形式。基于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原因和保险企业的现实情况,国内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分散,机制风险相对集中,考虑到再保险可以作为保险企业有效的财务管理工具,众多直接保险企业在改善企业自身资本结构和转移相关风险等方面都有充足的再保需求。

(二)直保公司的“惜分”影响了当前再保险市场需求

然而在现阶段,如此高涨的潜在再保险需求却未能成功转化为实际市场需求。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了5641.4亿元,但总分出保费才338.97亿元,仅占6%。而国际发达保险市场这一比例一般为20%左右,某些特殊市场(如百慕大保险市场)甚至远远超过这一比例,中外再保险市场差距悬殊。

直保公司自留比例过高直接影响了市场保费分出量。2006年,国内几家大的保险公司保费自留比率均在75%以上,其中人保集团保费自留比例86%,平安财产79%,太平洋财产76%,国寿集团更是高达99%。与2005年相比,各保险公司自留保费比例除太平洋财产和天安保险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2)。而早在1997年,香港产险公司的平均保费自留率就已经降到了65%以下,台湾产险公司平均自留率保持在55%左右。国内直保公司“惜分”的主要原因是风险意识淡薄和利益驱动的结果。一方面,一直以来偿付能力风险在国内市场尚未大规模发生过,直接保险公司风险意识不强,以为通过业务布局和产品品种的搭配已能分散现有风险,忽视再保险的风险分散途径。但2008年7月保监会通报12家直保公司偿付能力不足,为各直保公司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直接保险市场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各直保公司普遍关注承保业务量,而对财务稳定性和长期利.润最大化尚不十分重视。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大部分直保公司都不愿意把招揽来的保费分人再保险市场。

此外,在分出保费比例结构上,2003年至2005年全球保险市场分出保费中财产险再保险在总保费中的比例维持在30%至35%之间,寿险再保险的比例已逐年接近30%的水平,而责任险所占比例也保持在35%左右,形成了“三分天下”的结构特点。而2006年我国产险公司总分出保费291.42亿元,占直接保险公司总分出保费的85.97%;寿险公司总分出保费47.55亿元(不包括9.18亿元财务再保险业务),占直接保险公司总分出保费的14.03%。可见当前我国再保险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财产保险再保险需求占主导地位。

三、从供需层面上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相关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主体数量不足、资本实力薄弱、产品结构单一,我国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在直保公司普遍“惜分”的情况下,市场中再保险需求虽然潜力巨大,但当前总量有限。因此,现阶段我国再保险市场尚处于需大于供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2007年7月11日中国保监会颁布了《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现状,并为实现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目标提出了九项政策措施,是引领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科学规划与构建现代再保险市场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新时代。依据《规划》精神,从供需角度进行分析,提高我国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释放市场需求总量,保障再保险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可以采取近期和长期相结合的举措进行。

(一)近期举措

发展再保险市场的近期措施主要是着眼于尽快提高再保险供给能力和引导市场需求良性化发展。

1.充分调动再保险市场现有供给能力

在短期难以迅速增加再保险供给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和挖掘现有市场主体的供给能力是有效的措施。中再集团作为国内惟一的中资再保险公司,在接受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后资本规模已经超过360亿元。按照《保险法》相关规定,其承保能力大约在1440亿元左右,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再保险市场的需求增长。如何有效利用资本规模提高供给能力成为中再集团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公司经营机制的转变和集团化运作模式的确立。中再集团在2007年10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强化集团化管控,尽快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金融控股集团,是该公司提高自身再保险业务供给的必然前提。

2.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尽快建立巨灾等自然灾害再保险体系,扩大再保险可保风险的领域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再保险具有内生的需求,提供这部分风险的再保险产品有助于在结构上提升市场再保险供给水平。巨灾再保险等由于具有小概率、大损失的特点,单纯的商业运作难以为继。国际上普遍采用政府支持的方式。我国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仅是原则性的。巨灾再保险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利益主体,各级政府要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包括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的支持。

3.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直保公司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当前再保险市场需求水平

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直保公司为了抢占市场、扩大保费规模,无视经营管理和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风险,无节制竞相压低产品费率恶性竞争,这成为保险市场发展的隐患。随着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直保企业的日臻成熟,保险行业内将广泛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今年6月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把偿付能力作为考量保险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客观上也为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保公司在经营中,为了在偿付能力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吸纳保费,必然借助再保险提高自身的承保能力,增加了再保险的市场需求。

(二)长期举措

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的长期措施立足于市场再保险供给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再保险潜在需求的逐渐释放,旨在保障再保险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健康发展。

1.充分重视再保险在保险业和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再保险具有保险业“安全阀”和保险市场“调控器”的独特作用,发挥着为保险公司分散赔付风险、扩大承保能力和巨灾保障的功能,还能为直保公司产品设计、定价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是保险业和金融体系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充分认识这一点,才可能为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建立和持续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

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市场结构和主体数量是建立和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的关键。成熟的再保险市场中,直保公司、再保公司、再保险经纪公司等都是有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各自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仅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市场中专业再保险主体的数量,提高再保险供给的绝对水平,而且要建立再保险经纪人制度,发挥其在业务中介、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方面的优势,有效促成再保险业务的完成,提高再保险供给的相对水平。

3.提高再保险业技术能力,特别是定价能力

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在风险的评估、危险单位划分、自留额确定、超额赔款再保险费率等方面更为复杂,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再保险公司具有比保险公司更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再保险业又具有自身的技术特点,在竞争过程中,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再保险定价能力上。因此,我国再保险企业不仅要充分总结国内市场经验,分析相关业务数据,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而且要在同国外再保险公司竞争过程中不断学习,持续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

4.培养再保险专业人才

我国再保险业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精算人才和产品研发人才十分缺乏。人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工作,我国再保险公司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通过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优化和提高现有人才素质,逐步形成再保险业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

5.鼓励再保险公司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增强再保险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将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推动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银保合作深入展开,金融综合经营也将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鼓励国内资本实力雄厚,业务基础扎实的再保险公司成立金融控股集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整体资本实力,有效进行内部资源配置,强化集成创新能力,优化业务结构、分散经营风险,不仅扩充了中资再保险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而且有利于发挥品牌优势,提升再保险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市场供需范文篇7

1.**年共有近7万家各类单位通过公共职业介绍网络(含**专业人员招聘网)招聘岗位100.3万个,比上年度增长19.3%。

2.100.3万个招聘岗位中,专业技术管理岗位(指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具有技术职称)31.7万个,比上年度增长28.3%;普通技能操作岗位68.6万个,比上年度增长15.5%。

3.**年本市通过公共职业介绍网络求职的总人数累计为103.1万,比上年度增长6.1%。

4.从求职者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占43.7%,36-45岁占21.1%,46岁以上占35.2%。

5.从求职者文化程度构成看,高中、中专及以下占52.3%,大专、高职占33.5%,本科及以上占14.2%。

6.从求职者人员类别构成看,失业协保人员占56.8%,在职人员占15.4%,应届毕业生占8.5%,农村富余劳动力占19.3%。

7.从供求对比来看,**年本市劳动力市场整体求人倍率为0.97,较**年的0.93略有改善。

**市职业介绍中心负责人认为:**年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一方面,本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招聘岗位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市场就业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公共就业服务手段不断丰富,专业人员招聘网影响力日益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接受公共就业服务。

进一步分析表明,**年本市劳动力市场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1.“缺位”、“挤位”相对严重,半数行业供需失衡

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果求人倍率≤0.5或求人倍率≥1.2,一般可以认为劳动力供需失衡。按此标准,**年**劳动力市场总共20个行业中,劳动力供需失衡的主要有8个行业。在这些行业中,既有因要求学历高、专业精、经验足而使求职者望而却步的金融业,又有因社会信息化而需求量激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求职者应聘相对不足;既有因未来前景看好而令求职者趋之若骛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又有因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而广受求职者欢迎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求职竞争激烈。

2.民营企业求贤若渴,三资企业应聘者众

非公有制经济继续成为新增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其中民营企业稳稳占据用人第一大户地位,在招聘总人数中所占比重达27.9%;但在广大求职者心目中民营企业目前仍只是第三选择,希望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求职者比重只有17.8%;而希望到三资企业工作的求职者比重占25.2%;国有企业岗位只占市场总量的12%,但吸引了21.3%的求职者。

3.高技能人才稀缺,高薪难觅一技师

最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而增量主要集中在中高级技能人才尤其是具有技师以上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岗位需求每年增加50%以上。与之相应的是,用人单位开出的工资价位也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如果说,初级工的月薪为1000元,那么中、高级工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想要招一名技师开出4000元月薪还难以招到人。

职业指导专家特别指出,目前劳动力市场上无技术等级求职者在整个求职者队伍中仍占较高比重,超过55%。然而,有高级证书者仅有3.5万人,是市场需求7.8万人的45%不到,求职者的技能结构总体偏低,与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形成了鲜明对比,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十分尖锐。

二、两张职业招聘排行榜折射三大趋势

由于劳动力市场职业千差万别,为了具有更强可比性,我们以是否招聘专业人员为界,列出两张排行榜:

1.“软人才”悄悄崛起

与品牌塑造、商务策划等有关的产品设计制作和广告客户服务等“软人才”将成为今后企业用人需求的热点。这些新兴的职业概念大部分由外资企业引进,随着市场需求及经营理念的变化,国内一些企业也对“出思路、定方针、打市场、搞开拓”的“软人才”产生大量需求。

据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人事部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需要的“品牌主任”及“品牌经理”,主要负责将产品的品牌打进市场,并维护品牌形象。这些职位在国外是极常见的,而国内却较鲜见。他认为,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增强,这方面的人才不光是外资企业需要,内资企业也将产生需求。

另外,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敏锐的洞察力,思维周密而反应敏捷的策划人才,也炙手可热。这些人才带给企业的往往是“点石成金”的妙术。据专家预言,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产权改革、兼并收购、资产运作,而这些都是策划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2.择业须避热趋冷另辟蹊径

按常规,人们总是趋热而避冷。如果大家都抱着这种心态求职,那么热门职业会愈加热门,而冷门职业会更加冷落。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抓准机会,反其道而行之,来个避热趋冷,往往可以逮到“大黑马”。殊不知,再冷门的职业,也终会因“人才稀缺”而身价倍增。前几年,千军万马都向“白领”挤;而今天,高级技术工人、技师的身价已经基本与普通工程师持平。**通用汽车公司在招聘千余名人才时,最难招的是工段长。某国有企业要招两名七级镗床操作工,开出的月薪已经超过了同企业的工程师,但信息长达两个月却也无人问津。既然冷热是互换的,求职者们不妨现在耐住寂寞,苦练内功,当机会降临时就能自然而然把握住。

3.市场企盼“绿色专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日益注重,生物、医药、食品、环境等与绿色相关的各类职业开始为市场所追捧。以房地产业为例,它对人才的需求最初只停留在工程师、营销员、房产评估师等。随着对居住品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级绿化园林人才开始成为房地产业新的紧缺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绿化工程、花苗养护,更要懂得绿化经营管理,能够预算和规划。一家房地产公司以前在楼盘开发中忽视绿化,在激烈的楼市竞争中吃亏不少,前不久,他们通过公共职介网络“诚招”高级园林工程师。“我们需要懂得园林设计,有自己的创意和构思,同时又精通建筑设计,能将二者融会贯通,进行整体规划的高级园林工程师。”房地产公司希望招聘的往往是年轻、有大专以上学历,或有中级职称,综合素质较高的绿化园林人才。然而,既精通建筑又懂得园林设计的复合型人才还毕竟不多。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抓紧培养高素质的绿化园林人才乃当务之急。

三、两类求职现象值得关注:在职年轻人求职多和“反串”择业多

1.**年通过公共职业介绍网络找工作的求职者中在职人员所占比重达到15.4%,进一步分析在职求职者的年龄构成,可以看到35岁以下特别是25岁以下年轻人占了80%:其中16-25岁在职求职者占53.3%,26-35岁在职求职者占26.7%。换句话说,与年长的人相比,年轻人换工作的意愿要强烈得多。

对于这一现象,职业指导专家指出:年轻人频繁跳槽的原因可以分为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是由于首次就业的极大盲目性,表现为选择岗位不科学,定位不准,岗位与其个人爱好、理想、特长不相符。客观方面则是由于用人单位出于经济效益考虑,通常只与年轻人签订短期合同,合同到期不再续约并重新招聘;这样,很多在职的年轻求职者在合同未到期前就要未雨绸缪,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新的岗位。

2.所谓“反串”择业,简而言之,就是所干非所学。比如原来学建筑的,却去搞了服装设计;本来学历史的干起了广告策划,中文系学生当上了售楼经理等等。在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今天,这一做法在求职者中越来越多,也很难避免,为此,职业指导专家提醒求职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切不可随意应付。既然干了,就得认真干好。其次,切不可朝三暮四。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集中精力,咬住一点深入挖掘。最后,切不可本末倒置。反串择业作为检验年轻人才能和知识的手段,同时作为一种生活视野的拓展性尝试,也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在自己的专业行当中已经有了扎实基础,或者已有了重大的投入,甚至于造诣较高,就不要轻易放弃本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的更替变换不是无规律的,是可以预见的。为此,年轻人应未雨绸缪,在填报专业时多了解一些职业预测情报,或向职业指导专家咨询,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挖掘暂时埋在地下的“金子”,选择既适合自己又有成长潜力的专业。

四、岗位分布区域差别明显

为进一步引导求职者正确定位,**市职业介绍中心对**年本市招聘岗位和应聘人员的区域分布进行了分析。这是本市历年劳动力市场分析中首次对区域分布作出分析尝试,将在今后的季度分析中进一步完善。

1.中心区板块岗位量居全市之首

繁华的商业街、健全的社会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等,无疑使由黄浦、卢湾、静安、长宁、徐汇组成的中心城区相比其他板块更“夺人眼球”。市中心区单位的岗位数为31.6万个,占全市的31.5%。仅徐汇一区就了10.5万个岗位,占全市的10%,其他四区的岗位量也都在4万左右。中心区单位的岗位中大部分是服务行业的岗位,这与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区功能定位都不无关系。

职业指导专家指出,市中心板块得岗位多,但竞争也相对激烈,尤其是专业人员招聘岗位,平均每新一个招聘岗位就有5—6人前来应聘。专家预计明年市中心的岗位仍将受到求职者得关注,建议那些已在中心区职场“浮沉”了许久得求职者可适当去其他地区谋求发展。

2.东南板块中浦东新区独领风骚

与中心区岗位提供数量相对平衡的结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南板块中浦东新区独领风骚,岗位数远胜于其他区县。据统计,东南板块浦东新区、南汇、奉贤三区共的岗位数为23.9万个,占全市的23.8%。仅浦东新区就了17.1万个岗位,占东南板块所有岗位数量的71.5%,占全市的17%,居各区之首,岗位数量远大于毗邻的两区。这是由于近年来浦东新区重视利用大区优势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金桥、张江、外高桥已成为先进制造业集聚的地区,陆家嘴中央商业区也日益成形。

职业指导专家认可浦东新区是求职热点的同时,也建议求职者可适当关注东南板块其他两区的岗位,特别是要注意到大小洋山深水港、临港新城的建设,将进一步带动这两个区就业岗位的增加,整体前景看好。

3.西南板块松江专业人员供需两旺

西南板块松江、闵行和金山三区共的岗位数为13.1万个,占全市的13.1%。其中,闵行和松江的岗位都超过了5万个,需求量比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三区的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应聘“热度”相差很大,松江的平均岗位应聘人次为5.1,在全市也在三甲之列。而闵行为4.2、金山为3.1。松江的岗位为何如此受专业人员的青睐?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松江大学城的应届毕业生正值求职高峰,受区域因素的影响,他们自然也更多关注松江的岗位。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近年来,松江、闵行等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特别是这些地区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创造出了很多有吸引力的岗位,受到了全市专业人员的普遍欢迎,因而出现供需两旺的态势。

专家建议本市的专业人员可适当将注意力从西南板块向西北、东北等竞争相对小一些的地区转移。

4.西北板块岗位分布均匀

五大板块中,岗位量最为平均的是西北板块。普陀、嘉定、青浦三区共招聘岗位11.1万个,普陀区的岗位稍多,但总体相对平均。

从招聘岗位所属的岗位类型来看,由于临近中心城区,普陀区的岗位也带有中心区的特色,以服务行业为主。而青浦、嘉定的岗位主要是制造业的。其中,嘉定的汽车制造业已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嘉定依托汽车城的建设,已形成了集汽车制造、销售、维修、服务等相关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链。职业指导专家指出,郊区是**新世纪城市发展的重心,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承载空间,建议求职者可适当关注。

市场供需范文篇8

关键词:区域航空;客运运力;供需均衡

当前我国区域航空市场发展速度较快,但相比发达国家较为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源有限及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并且不同区域的运力投放差异较大,导致大量旅客滞留机场,航班延误问题较常发生,在供给过剩的状况下又会降低客座率,影响航空公司的效益。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运力资源,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概述

从国内外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经历相同,航空运输服务的供需均衡问题的研究,即航空运力投放问题的解决经历了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航线网络成熟发展两个阶段。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航空运输业蓬勃发展的早期,航空运输运力供需均衡研究的重点是加强机场与航线网络设施建设,以提高整个航线网络的运力容量来满足航空运输服务的需求,这在当时既是解决航空运力供需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制定航空运输服务政策的基本方针。航线网络成熟发展阶段:从1978年美国对航空运输业放松管制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竞争成为美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繁荣的重要因素。之后,航空运力供需均衡研究转向提高现有航线网络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现有航线网络的通行能力,以提高航空运输运力供给能力。

二、客运运力均衡分析

(一)运力供给计算。区域航空市场是一个与民航运输市场相应的较小的民航运输发展的空间概念,是一个于从整体上组织、计划、协调和管理民航运输动的空间范围,在内涵上重在考虑民航运输发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行政区域的调控能力以及区位的影响。也就是说区域航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整体性的航空运输而言的。此外,客运运力供给的计算公式为:供给(座位数)=客运量/平均客座率(1)客运量为机场旅客吞吐量,包括进港、出港及中转三种类型的旅客,但进港和中转同时包括区域内外部的旅客,如果计算机场旅客吞吐量,必然会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因此需要统计出港旅客量,这样就可得到特定年份的区域航空客运量。平均客座率同样是按照出港旅客来计算,取客座率的平均值,代入公式(1)中即可得到客运运力供给。(二)运力需求分析表。1为2015年不同运输方式的占比情况,由表可知,民航运输量所占比例较小,仅为0.84%,周转量也只有15.02%。未能发挥其在运输体系中的作用,但其增长速度较快。(三)供需均衡性分析。从供给角度分析,问题在于运力供给不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供给区域差异性较为明显,区域不平衡问题突出,这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所导致的。从需求角度分析,我国民航发展较为滞后,与靠前的经济体地位不一致,但这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此方面的需求潜力较大。总之,目前的问题在于供需不均衡,体现在区域内和区域之间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运输方式发展不均衡,民航市场潜力较大,运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供需均衡的规划与实现

从供给角度来看,客运供给稳定性较强,受到供给区域、航线及航班频率等因素的影响。需求方面可产出与满足两个角度分析,前者的特点在于地域不均衡性问题突出,后者的特点在于需求主体较为复杂且类型较多。当前需要探讨如何实现供需均衡。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政府高度重视。民航的特点在于增长速度快但比重低,与发达国家差异较大,当前国家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给予了一定支持,改善了政策环境。政府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可直接参与各项活动。民航公共属性较为明显,经济投资额度大,社会个别主体的参与难以起到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推动作用,修建机场、研发航空器、完善法律法规等。第二是间接影响。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时,政府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能够协调市场关系,实现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因此政府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调整,主要是通过合理应用政策工具、建设政策机制及协调区域市场关系来实现的。(二)区域差异性。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及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在航空方面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华东和中南地区民航业相对来说较为发达,而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则相对落后,并且存在着航线不发达、投入不足等多项问题。另外,西部地区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当地地面运输建设难度较高,必须通过航空运输与外界交流,而落后地区在建设时成本较高,处于劣势地位。但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区域差异性也可成为一个优势,原因在于欠发达地区自然及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发展愿望迫切,因此市场潜力较大。只要开发利用,后发优势将会逐步体现,其能够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并且可结合本土特点构建出极具特色的民航业格局,逐步追赶发达区域。另外,落后地区可吸纳发达地区的资源,并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完善本区域内的航线,并且在发达地区供需饱和的状况下必然会为落后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各国与各地区之间的频繁交流也将会为落后地区带来大量的承接机会。(三)建设区域航空枢纽。区域航空枢纽指航空港,用于集散、中转旅客,在建设时必须依据国家在此方面的布局规划,目前国家在此方面提出了一些重点建设枢纽中心,增加了支线机场布点,结构较为合理。另外,机场是航空业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实现机场集群,促进对外开放,并且可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以西部地区为例,该地区自然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在大力发展航空业的过程中能够解决地面交通堵塞的问题。另外,建设区域枢纽后能够使航线布局更加合理,将枢纽机场与支线连接起来,开辟更多航线。不同区域通过枢纽连接的过程中可时刻实现资源共享,彼此间的联系也会越发紧密,同时也便于航空公司高效定位并投放运力,对基地航空的建设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旅客来说,建设区枢纽后能够使其出行更加便利,进而增大市场需求,这样就能够使供应和需求同时增加,并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对于实现供需均衡具有重要作用。(四)航空公司积极参与航空公司要想实现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是自身必须加大运力投入,如果仅依靠政策支持或完善基础设施很难充分体现出区域航空资源的优势,因此航空公司的参与度是供需均衡能否实现的重点。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航空公司应根据市场运力的收益评估及预测结果开辟航线,适度适当扩大市场规模,根据需求总量决定是否增加航线及运力供给投入量,进而在供需总量上实现均衡。第二,航空公司需要同时考虑落后及发达地区,了解各区域的需求差异,进而以此为依据调整运力规模,在地域层面实现供需均衡。第三,节假日及淡旺季是供需不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大了运营管理的难度,并且会影响航空公司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航空公司可提供飞机,由地方政府负责飞行及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这样既能够使航空公司从中获利,同时也能使区域客运运力的投入量有所增加,进而在时间层面达到供需均衡。第四,部分旅客对机票价格过分在意,对此必须完善票价体系,适当给予旅客优惠。另外,部分旅客关注的是航班正点问题,因此要求航空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在内容方面实现供给均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航空运力规划受到航线网络、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为区域航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供需均衡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航空公司也应积极参与,实现区域航空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南宇峰.基于供需均衡的西南航空客运运力规划[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3.

[2]杨省贵.区域航空市场客运运力供需均衡性的规划[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36(4):46-51.

[3]杨省贵.我国区域航空市场客运运力供需均衡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32(6):13-18.

市场供需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影响因素

一、前言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扶贫手段,对增加农户有效收入、缓解贫困态势、农村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给总量增长缓慢且结构不合理,农村小额信贷总供给量显著低于总需求量,资金缺口大,但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需求却显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供求失衡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推动信贷市场供需总量均衡的理想体系构建,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扶贫功能,最大限度满足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参照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界定小额信贷的概念,其次从我国农村经济主体、农村社会特性与农业生产特点、农村金融体制三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的研究文献进行述评,最后针对既有研究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以后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二、小额信贷概念的提出

小额信贷于1960年产生,一经出现,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小额信贷以其门槛低、无抵押、贷款程序简易等特点在农村金融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发展成为广大农户以及中小企业喜闻乐见的信贷形式。世界各国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国情,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小额信贷模式,为我们系统研究小额信贷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小额信贷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以下则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界定:Morduch(1997)认为小额信贷是新型金融扶贫手段,专门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利率高、无抵押的信贷资金,同时能够实现较高的贷款偿还率。Bennet(1998)认为小额信贷是低收入群体的福音,能够带给他们大量生活生产所需资金。他认为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模式,能够通过商业化运作产生持续不断的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发展。同时,小额信贷使得低收入群体拥有改善生活困境的资本,为他们创造出美好的生活。Mark(1999)表示,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凭借所获得的小额贷款能够充分享受医疗健康、教育、保险等服务,并进行生产、消费,实现较高质量的生活水平。Jeffrey(2000)指出小额信贷具有金融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更加侧重社会效益,旨在向低收入群体提供信贷资金等金融服务,并将使该群体利益最大化视为发展目标。Robin(2004)认为小额信贷有其特定的目标客户,即广大农村地区低收入群体,该群体较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服务。吴宝国(1998)指出小额信贷是造福于中低收入阶层的金融模式,遵循商业化的运作规律。刘大耕(2000)表示小额信贷本质上属于金融模式的创新与运作流程的更迭,是一种新型化的信贷模式。程恩江和刘西川(2002)指出小额信贷专门向城乡贫困群体提供存款与贷款服务,是金融模式的创造性变革。李兴平(2003)指出,小额信贷凭借金融中介向特定群体提供信贷资金,且该群体具备一定的负债能力。杜晓山(2004)指出,小额信贷是一种综合性的信贷服务活动,包括储蓄、贷款、汇款、保险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中低收入阶层。何广文和李莉莉(2005)从不断变化着的角度分析小额信贷,认为其是由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展而来的特殊信贷模式。焦瑾璞和杨骏(2006)指出小额信贷采用异于正规金融组织的风险管控手段,为无法提供抵押品的客户进行小额度金融服务。

三、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原因研究

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既有研究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原因进行探讨。1.基于农村经济主体视角的研究。高帆(2003)指出,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之所以会出现供求不均衡,不仅仅归因于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供给有限,农户有效需求的不足也难辞其咎。周振海(2007)指出小额信贷供给方之间的激烈竞争能提高放贷效率,促进供给增加,引导供给方根据产品服务的成本与风险对金融产品科学合理定价。张乐柱和于卉兰(2008)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侧重于各个部门的利益调整,忽视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实际资金需求。建立农村社会普惠金融体系应综合考虑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继而实现二者的无缝衔接。李洋等(2009)实地调查了我国十个省市的小额信贷供需现状,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信贷市场运营极不规范,农户与小额信贷机构相互排斥,农户排斥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根源在于自身的贷款偏好、较高的贷款成本和繁琐的申贷程序,而金融机构不积极主动发放贷款在于农户征信体系不健全和负担高额成本。刘雪莲(2009)利用静态博弈方法探究了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经济主体,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巨大,但也面临着供给不充分的严峻形势。熊顺聪(2010)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供不应求的局面本质上源于供需双方自身利益的角逐。金融组织面对狭小的小额信贷盈利空间与不健全的信用等级体系丧失了贷款积极主动性,广大农户受较高的申贷成本的影响消极申贷,最终产生供需不平衡的困境。史新荣(2014)实地调研了河南省各村镇的信贷供求情况,认为河南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随着本地金融组织商业化程度的加深,发放贷款的条件愈加苛刻,最终出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两极分化局面。同时,提出农村信贷市场发展金融产品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樊帆(2016)认为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十分渴求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医疗健康消费,但受限于自身较低的信用等级与担保物品的匮乏,不容易获取较多信贷资金。廖媚媚等(2016)实地调研了江西省河口镇的信贷需求现状,着重探察该地区低收入群体的信贷需求满足程度,结果发现农户有着强烈的信贷需求,但对正规金融机构有效需求不足,大多数农户表示向金融机构申贷程序繁琐、审批时期长,挫伤了农户申贷积极性。余婷婷和张羽帆(2017)实地走访了藤县和平镇当地金融机构,并对当地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金融机构严格筛选借贷对象,将一大部分农户排除在外,难以满足借贷主体的多样性资金需求。2.基于农村社会特性和农业生产特点角度的研究。郭明奇(2002)指出我国各地农村受区域自然禀赋、产业结构、资本积累的不同影响,信贷供求状况千差万别,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引导不同信贷机构间的资金互融互通,促使信贷资金横向流通。徐珺(2003)指出农业收入受“天灾”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一经遭遇,便无法按时偿还借款,农户无法再从信用社筹集贷款,小额信贷丧失了应有的功能,同时农信社借出的贷款一时演变为呆死账,挫伤了其放贷的积极主动性。徐娟娟(2011)探究了我国农村现阶段信贷供求现状,指出农业生产天然弱质性影响信贷资金的供给,同时阐明了小额信贷所面对的各种类型风险以及风险管控措施,从健全农户信用等级体系、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建立金融产品担保体系等角度提出刺激信贷供给的举措。刘立民等(2014)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融资途径单一,很难借助有价证券如债权、股权、信托资本融通资金,加剧小额信贷资金供求矛盾。郭志仪和吴桢(2015)实地调研了甘肃省950家贫困农户,横向比较分析了农业发达区与传统农业区的小额信贷供求状况,结果显示农业发展水平显著影响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关系,但均表现为供给不充分的供求失衡。传统农业区的失衡表现在贷款周期短、放贷金额少;农业发达区的失衡则表现为贷款高门槛与借贷结构明显不合理。他们提出创新信贷产品形式、引导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化演变、优化信贷宏观环境等政策,以期解决信贷供求失衡矛盾。夏蓓和蒋乃华(2017)对江苏省苏北区285个农户进行调研分析,利用比较分析法与频次分析法研究了当地农户的需求状况和当地金融机构的供给状况,结果表明,当前政府对小额信贷供给机构财政补贴力度小、奖励门槛较高、农户可抵押物品少、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信贷资金供给缺乏,产生供求失衡现象。3.基于农村金融体制角度的研究。应宜逊等(2005)提出现阶段我国小额信贷体制明显表现出“转轨”时期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供给机构数量较少、市场垄断性较强、小额信贷深入贫困人群程度不足。李瑞红(2009)指出现行农村信贷机制缺陷直接导致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失衡,并且给出了缓解供求失衡紧张局面的对策建议,如拓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优化农村信贷市场环境治理。杨伟坤等(2009)对湖南省若干村镇的农户实施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农户普遍存在借贷行为,有着强烈的借贷需求,但是金融机构存在的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水平低等问题阻碍农户需求的满足。宋平和罗剑朝(2009)表示,当下农村信贷市场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结构性失衡,而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只是问题的表象,提出处理供需矛盾的关键在于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构建。康晓红(2013)梳理了小额信贷机构存在的若干问题,尤以内部体制缺陷突出,认为该缺陷限制了信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指出当务之急是不断健全完善金融体制,从而使农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赵安红(2015)指出我国农村现阶段信用体系的缺陷抑制了信贷资金的充分供给,加深了供求矛盾。窦俊贤和潘海英(2016)利用博弈模型分析金融机构与贫困农户之间的供求关系,结论表明金融体制不健全会诱发信用风险继而抑制金融供给。因此强调加强农村信贷体系与信用等级体系的完善、设立各种形式的信贷资金担保组织,不断降低信贷供应风险。李晓峰和刘小华(2017)在他们的硏究中总结了农村金融供需存在矛盾的特点,找到了供需存在矛盾的原因,提出了构建立体化农村金融体系、优化网点布局、推出大额担保信贷等政策建议。

四、结论与展望

市场供需范文篇10

一、西方经济学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剖析,是市场运行机理的机制构建和系统整合。从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脉络和知识构架来看,它主要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方面,逻辑性和系统性强。其一,高校西方经济学一般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其中宏观部分以微观部分为理论基础,其知识点结构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同时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具有一脉相承的研究思路,都是以供需研究作为切入点,均以供需均衡与否来衡量经济运行的有效性。其二,西方经济学各知识点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整体性,研究过程强调从微观个体到整体市场,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因此,无论是微观部分的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供需分析及其市场均衡,还是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有效调节到市场失灵的一系列分析;亦或是宏观部分的国名收入的决定模型及其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还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及其宏观经济的运行问题分析,都凸显出西方经济学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数学模型偏多。从总体上看,高校西方经济学主要涉及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领域,其中包含微观部分的产品供需模型、寡头市场博弈模型、生产要素供需模型、一般均衡的帕累托模型,宏观部分的GDP核算模型、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有限预期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等。正是由于大量的数学模型,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点掌握的片面式、断节式问题。

二、微观供需曲线推导教学的问题及误区

由于高校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知识结构的自身特点,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值得改进和正视的问题和误区,其中对微观部分供需曲线的推导过程尤为明显。一方面,该部分教学过程就模型讲模型,不注重模型内在的有机构成。以需求函数的分析的过程为例。西方经济学中指出,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价格预期、消费者偏好等。为了便于研究,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将商品价格P作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需求函数,(为大于0的常数)。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需求函数中的参数进行分析,实际上,该参数反映的,就是在建立需求函数是所忽略掉的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要素,诸如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价格预期等。理解这一点,对于后面学习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具有深刻意义。需求量的变动指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是在一条需求曲线上的变动,而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是需求曲线的平移,也即是参数的变化,导致的截距的变化。另一方面,该部分教学过程以单个模型和知识点的讲解为主,而忽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供给定义的分析和供给曲线的推动为例。首先,西方经济学认为,所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其中“能力”、“意愿”是构成商品供给的两个必要条件;同时,西方经济学对于供给曲线的推导,分别通过教材的第四章生产论、第五章成本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三个章节内容进行。然而,在对供给曲线推导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学思路不清晰,对三个章节知识点的布局意图和逻辑不明确,容易造成就单个模型和知识点讲解为主,形成学生学习知识点的片面化和断节化。事实上,教材中第四、五、六三章内容的安排和布局,正是源于教材对供给定义的“能力”和“意愿”两个核心方面的描述,其中第四章生产论和第五章成本论,分析的就是生产者生产产品的“能力”,而第六章所重点分析的利润问题,正是生产者进行产品生产的“意愿”。

三、教学思路新探

西方经济学是强调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学科,其体系的构建具有较为完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须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和框架构建,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系统。特别是对于供需曲线推导过程的教学,更应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系统性。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之前,就应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概念入手,让学生明确,供需曲线的推导就是基于需求和供给概念中强调的“意愿”和“能力”。其中对于需求曲线而言,“意愿”用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力”则用预算线进行描述;同样的,对于供给曲线,其“能力”则需要用生产函数和成本曲线两个知识点进行分析,“意愿”则用利润大小进行诠释。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7(6).

[2]樊士德.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新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2).

[3]刘旺霞,夏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改革研究新进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

[4]李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现代化,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