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2:50:13

设计性

设计性范文篇1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设计的理解也发生着变化,它的内容直接对应着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经济形态和社会分工。早期的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劳动而创造工具、车辆和建筑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必定先有构思和计划,然后才进行制造和建设。当构思的形象按计划得以实现时,设计意识和创造性也就诞生了。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设计”最早的意思是“计谋”。如《三国志·魏志》中有:“赂遗吾左右人,令囚吾服药,密因鸩毒,重相设计”;元尚仲贤《乞英布》第一折也这样写道:“运筹设计,让之张良,点将出师,属之韩信”。它们都意指“设下计谋”或是“谋略”。可见,“设计”在最初是以一种整体的、宏观的语义出现在人们观念中的。

这样的理解还能够从《新华字典》中对“设”和“计”的注解上清楚地反映:“设”作动词时,有“安排”、“建立”、“构筑”、“假使”等含义,由此形成的复合词为“设置”、“设想”、“设法”、“陈设”、“设施”和“设计”等;“计”兼作动词和名词用,名词有“计谋”、“诡计”,动词有“计算”、“计划”和“筹划”等含义。将“设”和“计”联合在一起来看,在中国传统中的最初理解更多地有着一种十分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到了近现代,这一层面上的含义日益淡出,“设计”随之变得翔实而具体起来。“设计”最初作为“Design”这个英文词的翻译对应词正式出现在中国的词汇中,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这时,“设计”绝大部分的意思是“图案、美术、工艺美术”。英语“Design”,从语源上来自拉丁语“Designarn”。在数百年中,词义内涵不断发生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古典、近代、现代三个阶段。15世纪前后,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8世纪,“Design”的词义仍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1786年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Design’与构成同义,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比预想更好的效果”。到18世纪以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导致设计观念的变革,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的观念由此而确立。“Design”的概念及其语义开始突破美术或纯艺术的范畴趋于广泛。

在西方工业文明到来之前,设计几乎与艺术放置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并落实在器物制造、物品美化等甚为具体的技术性行业和行为中来认识。这样的观念延续了若干世纪而不曾改变,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才被打破。随着工业时代的脚步,“设想、规划”等词汇增添进来并不断得到强化,“设计”开始被越来越具体而翔实的社会分工定义下来,从而铸就了现代意义上“设计”的基本观念。正是在此背景下,“设计”的现代含义诞生了,并建立了艺术创造性和工业时代下的技术创造性这两个特点。这种注重局部的、具体的,以及设计者个人旨趣的创造观念,不但与中国古代人们对创造十分整体和朴素的理解相距甚远,而且,在创造性的探索上也越来越弱化了从创造客体出发来把握创造性规律的途径。

二、设计的实践

在设计实践方面,我们对设计的创造性则表现出了另外一种强烈的偏移。“生产工艺图”在1790年被首次使用,它在设计史上犹如一条分水岭。机械化的大量生产让人们从手工时代的“有意而为”,但多数时候却是在“意外发现”的创造模式中重新认识到了计划的意义。用品一旦被机器制造,那么,从原材料到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事先予以精心的考虑。从此,一种严密的、一丝不苟的技术化生产逻辑被定义了下来。

这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最重要变化之一。人们的设计创造性,被牢固地加上了精心、周密的技术化词汇。手工时代工匠们通过长期实践,才能沉淀下来的对材料、形态、结构等所具有的整体的创造性,随着生产的模块化、机械化和技术化,而变得能在具体的分工中实现孤立地创造。

设计的创造性似乎可以用技术发明来加以替代。翻开现代设计史,似乎全是一连串技术发明创造: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器、电子表以及“白色家电”;20世纪80年代的手提电话、随身听和IBM笔记本;20世纪90年代的彩屏手机、数码相机等,一切的科技创新与企业、商业、市场组合在了一起,不断肯定着这种创造的模式,并使之成为当今设计实践中最容易获得的创造性。

当然,另一方面,属于设计的创造成果也同时发生在人们对美的追求上。所以,设计的创造又突出地表现在造型的创造上。一个新颖的形态,设计者往往依据的是这样两类创新方法:一类是设计者知性的创造力,即利用所学习到的形式美法则,在一定的技术规范和平台上进行造型工作。在内容上可以分解为,了解将被运用的创新技术所持有的特点;明确生产和制造所提供的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特定内容(不同的地区或企业,生产的水平和条件并不相同),以此作为创造一个新造型的限定条件;关注使用者在产品外观上的期望和认同趋势等。另一类是设计者思维技巧性的创造力,即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思维上的创新技能,激发自己的创造灵感。例如:针对设计的目标与问题,运用设计者的思维和想象,提出各种解决方案;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逆向、打破常规的提案,以此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解决方案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设计实践中设计的创造性是基于设计者个人的知识和自身思维技能来获得的。它同样只激发了只属于创造本体自身思维那部分的内容。而属于设计创造性最为关键的,如何使设计者从社会对其成果的制约和要求中建立起认识,来获得的创造力基本处于空白。

三、设计的教育

设计既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把设计看成是艺术,是人类对美的理想的实践与探索,进而从艺术的创造性角度来培养设计的创造性,自然有着其十分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样,把设计的创造性看成是运用科学的技能,进而以科学技术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也是我们时代的特色。

所以,对于设计的创造性培养,可以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从造型、色彩、材料和工艺等内容出发,来培养设计者对形(型)的塑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另一方面,来自脑科学、心理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并为设计在培养创造性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法和依据。这些方法从创造学的角度来看,则被归结为是创造主体在心智方面的那部分。例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以集体或小组的方式开展“头脑风暴”法,或将某个设计的阶段视为思维练习的主题,让学生们作相应的联想和归纳等。现代创造性研究在这方面完整地提出了以下这样10个方面:“1.探索问题的敏锐性;2.统摄思维活动的能力;3.转移经验的思维能力;4.侧向思维的能力;5.联想能力;6.记忆能力;7.思维的灵活性;8.评价能力;9.产生思想的能力;10.预见能力”。

在研究和培养设计者的创造能力时,我们所运用的方法依然集中在创造本体上,始终没有脱离设计者个人的心智与修养的角度。这就使得在方法上只局限于在创造本体上寻求规律和培养创造能力。这与创造的完整内容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从以上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创造性,人们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集中在了创造的主体——设计者自身的认知因素、知识背景、动机、人格等内在因素之上。它所揭示的创造性规律和提供给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创造实践的方法,自然也都局限于这个内容中。

我们应该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创造活动都应该从客观世界对事物的作用中来认识和把握。所以,研究和探索设计的创造性,更应从创造成果如何体现特定的社会整体利益与价值来展开。

设计性范文篇2

1.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理性与感性设计。针对芜湖的特色农村环境开展理性调研,设计出符合芜湖地区特色的农村规划管理制度。打造生态建设型、环境整治型、新型农村社区型等“一村一品”特色村庄。积极探索集文化、科技、旅游等文化产业为一体的发展新模式,所有的这些都为芜湖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在理性设计的前提下加入感性设计的思维理念,逐渐成为芜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准则。

2.感性设计深入人心———“微笑服务”。我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在实行规范化管理后,大力开展文化品牌建设,以“八颗牙齿的微笑服务”的品牌服务为窗口,来体现芜湖人民的整体素质。以理性的高速服务站运营方式为原则,感性的微笑服务方式来表达芜湖人民的精神面貌,从而体现出理性设计和感性设计无处不在的属性。

3.从雕塑作品感知城市文明。芜湖雕塑公园内一共安放了145件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作品是中国芜湖首届刘开渠国际雕塑大展以及第二、三届刘开渠国际雕塑大展的获奖作品。雕塑公园的建设丰富了神山公园的景点和文化内涵,提高了广大市民对公共艺术的认知程度和审美情趣,对神山公园乃至城东新区旅游观光都有促进作用,对城市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从城市景观设计角度去审视城市特色设计。芜湖滨江公园聚集了江景、园景、城景……在滨江公园里都能观赏到。这里是芜湖人休息游玩的首要去处,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芜湖滨江公园渗透着芜湖人的创造力,物化着城市的文明史,凝结了这座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创新思维积淀。这种积淀体现在城市面貌中,就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形象。将这些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代表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文化现象整合成文化景观,通过理性和感性的设计手法,即以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滨江公园展示出来,让到此的游客领略这座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风貌,了解和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人文价值观念,进而认识芜湖这座城市,将地方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一种宽容、豁达的开放形象。

二、感性与理性设计对芜湖未来城市建设的构想

1.“铁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芜湖铁画,原名“铁花”,是安徽省芜湖地区的特产,为中国汉族独具风格的民族工艺品,是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铁画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芜湖铁画堪称中华一绝,但可惜的是芜湖铁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没有像景德镇的陶瓷、宜兴的紫砂陶、浏阳的鞭炮、北京的景泰蓝、泾县的宣纸那样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将芜湖铁画应用到城市建设中的具体设计中去,将铁画注入芜湖的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艺术设计、产品包装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运用在各项设计载体中,促进市民和外来游客对芜湖特色文化的认知和领悟。借鉴铁画的理性绘制技巧,加入感性的策划方式,将芜湖这一重要的文化代表作品推入市场。如果芜湖铁画能代表芜湖的城市文化走出芜湖,提升芜湖的知名度,将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设计性范文篇3

关键词:建筑表皮;室内设计;波普艺术;生态理念

一、建筑表皮概念及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表皮是指位于建筑最外层的维护结构,它是形成建筑外观视觉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建筑表皮被拿来作为隐藏室内建筑结构的重要手段,在表现手段上也较为单一和保守,通常是单一立面的设计形式。而近二十年来,建筑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迅猛发展,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建筑材料也更加多样化,设计师和施工单位得以利用更加先进的设计手段和建筑材料来提高建筑表皮的设计水准和建设水平。为此,建筑表皮开始脱离承重结构的单一定义,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中设计师们更加强调设计的功能性,重视对建筑空间的灵活运用,排斥与功能无关的装饰并且淡化建筑表皮的存在,以达到消除表皮对功能传达意义干扰的目的。分析当前的建筑表皮特征,可以发现建筑表皮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方面是设计师们很重视建筑表皮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从宏观的表象上看,建筑表皮多表现为大面积的附着和包裹。设计师们频繁地运用金属、玻璃及大屏幕等建筑材料,有的设计师偏爱以不规则的外形包裹建筑表面,有的设计则希望这些建筑表皮材料按照一定的秩序附着于建筑表面。另一方面,设计师们喜欢运用光之类的自然元素来渲染气氛,他们希望通过不透明、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来引导人们产生遐想。特别是个别设计师会将建筑表皮“立面剖面化”,以透明的表皮映射出内侧的情景,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映象化,而有的设计师运用半透明的建筑表皮不仅能够展现出建筑的含蓄之美,还能使建筑内部获得更加柔和的自然光照,增添气氛。

二、建筑表皮对室内设计的指导作用

1.引导和影响室内设计个性

现代主义的室内设计风格多变,不断涌现出新的室内设计形式,但总的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室内设计形式,都会有一个共同的主体风格,我们称之为室内设计的个性。而这个室内设计的个性需要受控于建筑表皮的个性,也就是说建筑表皮能够引导和影响室内设计个性,这一引导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融合环境、材料承接以及强化主题三个方面。众所周知,建筑室内设计在表现新颖性的同时也需要融合建筑所处的环境,与环境尽可能地相处一致,共同促进。

2.使室内界面发生变化

当代建筑设计中室内空间逐步增大,这使得建筑表皮得以脱离毛坯的墙面和顶面,能够独立地表现出装饰作用。而建筑表皮的这一变化也将使室内界面发生变化,变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室内界面的表皮化。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往往需要考虑如何压缩装修层,从而使得室内空间看起来更大更宽敞。但是随着现建筑室内空间本身增加,建筑设计师有了浪费空间的余地,因此室内设计时可以使室内装修更加表皮化,使装修界面与结构层这些固有界面分离,成为真正的建筑表皮。二是室内界面的构造化。室内界面构造化表皮不一定依附于固有界面,而是在室内空间中独立,成为内部空间在组织的手段。目前较多的将室内界面构造化的手段是3Dprinter技术,但由于成本等因素尚未在室内设计中得到普遍采用。

三、建筑表皮影响室内设计的实例研究

通过研究当代建筑大师的作品,可以发现建筑表皮的发展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比如,极少主义下的建筑表皮。罗莎琳•克劳斯描述极少主义是一种将意义直接表现于表面的艺术,多运用反射性材料和利用自然光照。作为极少主义建筑代表物的沃尔夫信号楼,从外观看起来它是一个6层高的巨大箱子,这个箱子被装进一个有20cm宽的横向编织而成的巨大外套里,而铜条则在窗口处弯起,一方面可以表现出艺术效果,另一方面也利于室内采光。再如,生态理念下的建筑表皮。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师们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建筑表皮的美观性,其关注建筑表皮的功能技术远大于审美的需求。双层皮幕墙是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建筑表皮形式,这种建筑表皮是将双层体系(多为玻璃)作为围护结构,不仅能够提供室内的通风及采光,还能增加室内空间的舒适度。由于其能比传统的玻璃幕墙耗能少,并能明显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建筑可以呼吸的皮肤。此外,建筑表皮影响室内设计的典型实例还有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波兰馆及水立方。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设计师运用数量庞大的藤板材料组成篮子以形成整个建筑表皮,因此使得内部空间隔热效果变好,室内设计中得以较少采用隔热措施,整个设计既环保又透气。上海世博会波兰馆则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效果,不仅在建筑表皮设计中运用到了剪纸图案,而且还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了较多剪纸元素,将外在的建筑形态延伸到了室内设计中,这使得内外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参观者能够感受到成倍的艺术效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场馆水立方,其建筑外形由大小不一的方形几何体构成。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源于水分子造型,约3000个水分子形状共同构成了建筑表皮。同时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光影和水平反射等,使结构消隐,能够使观看者产生更加生动真实的视觉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意义下的建筑表皮作为建筑外部环节与室内空间的过渡环节,在外界与室内空间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对于室内设计也起到了较大的引导作用,一是能够引导和影响室内设计个性,二是与室内实际一起共同表现某一设计理念,三是使室内界面发生变化。但是也应该认识到现代主义下的建筑表皮不仅仅局限于建筑与外部环节接触的那一部分,还包括脱离了结构层后独立的装修层。面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设计师们需要以建筑表皮对室内设计的引导性为例,积极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和方法,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建筑作品。

作者:詹松 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孟彤.在与不在之间——论建筑表皮的精神文化意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1).

设计性范文篇4

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极力地推销想要介绍的商品,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这样的广告作品才能说是合格的广告。对于商品来说,商品针对哪一类消费者是商品生产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对于商品被生产出来之后的广告设计而言,它的针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者更要清楚的知道,到底想要吸引什么样的消费者,吸引哪个层次的消费者?是公司白领呢?还是商界精英呢?是学生群体呢?还是普通工薪阶层呢?在很多时候广告设计者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拿到广告委托之后,就会搬出以前的一些广告设计的固定程式来套用。由于我国的设计行业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设计师是经过几年专业训练的科班出身,有的设计师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可能只是看到这一行业的就业形势好一些,或者说容易就业,就直接从事了广告行业,这也就造成了很多负面的问题。比如说某些广告公司的广告内容雷同,广告画面的形式和色彩都是千篇一律,似曾相识。他们很多时候是小广告公司模仿国内知名大广告公司的作品,而有些国内大广告公司则模仿国外发表的一些优秀广告作品。导致有些国内的广告作品丧失了非常可贵的原创性。

所谓广告的针对性就是指广告的特定消费群体。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个内容。有些广告人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广告创作,应该从哪些点进入到广告创作的过程中,那么原创性广告作品自然不会被创作出来。如果认真分析各个消费群体,把握他们的喜好,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的话,那么广告雏形就会被很快的设计出来。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我首先提出广告设计的针对性来讨论一下,因为广告设计的针对性问题,也是怎样去创作广告作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如果广告不适合特定的消费者,或者这些消费者不接受这样的广告形式,那么这个广告也是无效的作品。所以在设计广告作品之前,应该非常清晰的了解到该产品是针对于哪些特定消费群体的。有些广告设计者认为这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我想问的是,这些特定消费者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比如从年龄段上大跨度划分的话,有“儿童商品、青少年商品、青年人商品、中年人商品、老年人商品”,在设计这些商品广告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的哪些问题?首先,对于儿童商品广告来说,颜色一定要鲜艳,因为小孩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当然也很容易被转移,所以鲜艳跳跃的颜色才能更好的吸引他们。在广告图形的使用上,需要一些具象并且相对卡通一些的造型出现,这样比较符合他们的心理认知度。在广告文字的使用上也应该使用颜色鲜艳,文字粗大,字形卡通的文字形式,这样才能整体的吸引他们。其次,对于青少年消费者来说,针对他们的商品广告应该是时下最流行的元素组合,比如时下最流行什么色彩,最流行什么画面效果,最流行什么物品等等。并且广告画面也应以刺激,叛逆,新颖为主,这样才能更多的吸引他们的注意。所谓青年人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的划分方法:18—44岁之间,这样一个年龄段的人。那么这样年龄段的人基本是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们的市场购买力是不容小视的,针对他们的广告作品就要既新颖,又稳重,并且要具有时尚感。所以设计者就要搜集最新的信息资料,比如说在广告的这个阶段中,到底流行什么样的图形感觉,流行什么样的色彩搭配,流行什么样的文字变化等等的问题。只有你了解了这些之后,你才能设计出青年人喜欢的广告作品出来。

如果是针对中年人的商品广告的话,那么这个广告最好是非常的真实,因为在45岁到59岁之间的中年人,他们已经有了很深的生活阅历,很少去追求一种流行的趋势,现实的生活已经使他们少了很多浪漫的情节,所以为他们而做的广告不一定要花俏,但是一定要真实。广告的图形不一定要有多炫,但是一定要清晰。色彩不一定要多么丰富,但是一定要稳重大气。文字不一定要多么华丽,但是一定要朴实。也许这样的广告作品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对于老年人来说,广告本身的形式已经不怎么重要了,他们更注重广告中商品本身的作用。由于他们的时间比较充裕,他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或者经过体验者的口口相传,把商品更好的推广出去。所以这个时候的广告可以把使用商品后的结果直观的告诉他们,更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下面通过对资生堂化妆品广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该品牌对广告针对性的研究更加令人惊叹。资生堂是全球十大化妆品品牌之一。该品牌拥有十分丰富的产品线,它的下属品牌从单价几千元到单价几十元的产品均有,不同价位有不同的广告设计,企业层次分明的具有针对性研究,也带给企业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其不断壮大,成为世界知名的化妆品公司。比如他的顶级品牌珂丽柏蒂,被称为开启美丽肌肤的钥匙。这是资生堂化妆品的一线品牌,一瓶要好几千元才能买到,它所针对的消费者都是相对高端的贵妇级别的消费者。所以珂丽柏蒂选用的广告整体颜色都比较深,有一种深沉的厚重感,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累积后所产生的能量爆发,好像能够给皮肤带来重生的希望。资生堂出的心机彩妆是它的二线品牌,主要针对于18岁到25岁,对美丽有自主性的女孩。所以这个品牌的广告在用色上,以自然和谐的色彩为主体,透出大自然的美丽清新。诠释出现代成熟女性对于人生和妆扮都积极掌握、创造的自信意识。资生堂的另一个二线品牌是悦薇,悦薇系列适合年龄在30岁以上,为皮肤开始老化的消费群体而使用的。主要对抗皮肤老化,帮助恢复肌肤弹力。所以它的广告代言人基本上都是年龄在30—40岁左右的女性。广告作品的颜色也是以浅色和金色为主。资生堂的三线品牌姬芮,它针对于细胞中锁住水分的透明质酸减少而导致的干燥问题。阻止岁月对肌肤的伤害,保持肌肤的年轻。这是适合年轻女性的化妆品,相对价位也比较低。它的广告画面活泼,清新自然,颜色亮丽。也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广告形式。虽然都是同一品牌旗下的不同的商品,但是广告的具体针对性非常强,所以拥有不同的代言人,设计出的广告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对于广告设计来说,广告的针对性是做好一个广告所必须明确的,只有了解具体消费人群的喜好,才能更好的发挥广告的作用。

有些广告客户希望自己生产的商品能够面面俱到,能够满足每一个消费者,不愿意把自己的商品受制于特定的消费人群。但是这样的想法反而会使品牌的推广受阻,削弱该品牌的优势。在现今的商业活动中,如果是同一品牌,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下的广告设计形式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广告设计的针对性是不能被忽视的,我们更应该去找准定位,更好的来表现广告作品。

设计性范文篇5

[论文摘要]开展设计性实验是我院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近年来带教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本文既提出了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又着重谈及了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设计性实验就是采用科学的逻辑思维配合实验方法和技术,对拟定研究的目的(或问题)进行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探索性研究,又称探索性实验[1]。开展设计性实验是我院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适当的指引下,完成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操作、书写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的全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的工作、科研作风和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笔者就近年来带教设计性实验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1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步骤、要求

1.1基本步骤

1.1.1查阅文献与立题在开学初或上一学期末向学生公布开展设计性实验的计划,并由带教教师集中进行有关科研课题的选题和设计的知识讲授,给定学生实验的研究方向,比如从药理学的角度,可有影响血压的药物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等心血管药理学研究方向,由学生联系课堂所学或将要学的书本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自行完成实验设计初稿。

1.1.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开题实验设计初稿经带教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审阅、筛选,对无合适内容者可进一步给定题目,在教师的引导下继续查阅文献、完善设计,再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撰写开题报告,经教研室教师论证、把关,对实验设计、技术路线进行修正,保证实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可行性。

1.1.3实验实施与结果分析按照修改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学生自行准备实验药品、配制试剂、调试实验仪器等,在带教教师和实验教辅教师的监督、帮助下认真进行正式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整理、统计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1.1.4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与评分最后按照科研论文的格式与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可先每人写一份,锻炼每个同学的归纳、总结、综合分析能力与写作技巧,由带教教师进行初筛、适当提出修改意见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写出相对较好的小论文式的实验报告(如果教师时间较紧,由实验小组讨论推选较好的报告,或也可直接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撰写),再由带教教师审阅、评分。

2要求

2.1由于学生是从实验准备到实验操作的完成的主要角色,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不损坏实验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实验秩序和清洁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中爱惜实验动物,注意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2.2实验从头至尾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要有集体责任感,注意树立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发挥集体的智慧。

2.3作为设计性实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验要有创新性又要保证可行性,切忌脱离现实条件,对不符合设计的抄袭方案将取消实验资格;对不能及时立题的学生小组将分散、参与到其他小组实验。

3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3.1学生方面

开展设计性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素质与创新教育,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基础和相对较强的自学与归纳总结等能力,还要保证不影响正常课程的学习,这对于从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课程学习到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学生来说有个适应过程。这在学生自己立题进行设计上就表现得很突出:关于“影响血压的药物的研究”实验设计初稿,有的学生写的和实验手册近乎完全相同;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有的学生写的是他人科研论文的缩写版,根本谈不上个人的设计,更不用说实验的创新性。所以开展设计性实验应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基础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在实验的创新上下工夫,从文献的查阅到论文式报告的书写,强调科研的色彩“浓”些,甚至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部分科研课题或本学科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实验课题,来完成自己的设计性实验;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可以着重于在原有的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实验内容、改进或摸索新的实验方法和条件以获得更理想的实验结果。比如在机能实验课中“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实验基础上,进行“不同给药速度对拟肾上腺素药物调节家兔血压作用的影响”,让学生自行设计、探索在此血压实验中“给药速度”这一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和效果。另外,在刚开设设计性实验课的学生中,也可以先在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较好、善于思考、思维活跃的学生中小范围开展设计性实验,再让这些学生起带动作用,逐步扩大学生范围。

3.2教师方面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要将设计性实验开展好、逐渐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很显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仅要熟知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实验原理,善于捕获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新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还要熟悉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还要注意加强角色的转变,在带教设计性实验过程中,要把握好引导、指导的尺度,既要循循善诱,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而绝对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实验。另外,从指导查阅文献到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的批阅与评分,需要带教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要保证设计性实验完成的质量,就要求教师有更加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教风。也许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完成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做个“顾问”,一定要有做顾问的资格与能力,又要有做好顾问的技巧。

3.3选题方面

如何既保证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保证实验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可以说是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要考虑实验室的条件,尽量选择本实验室能开展的项目进行设计。作为本科学生一般缺乏科研经验,完全由他们自选题目,往往不是缺乏创新性就是没有可行性,所以我们主张选题由带教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师的科研成果与研究方向,或结合本科实验课教学内容,先给学生拟定实验方向,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立题设计,再经过教师对实验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自选题目又不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对于学生中较好的自选题目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比如我们在学生的设计中发现我校2004级某本科学生,经7年的自学中医,潜心钻研了某中药复方用于降压治疗,自己就这一复方写的“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实验研究”,已经在我们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有望申请校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

3.4管理方面

作为一项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设设计性实验还面临着重要的管理方面的问题。(1)一项设计性实验的完成较以往的实验教学历时较长,教学管理部门应结合教研室对设计性实验的计划,从教师的教学工作到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好统筹安排,从而有利于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比如机能实验中心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在实现资源共享、课程适当整合后,使用率比较高,要从教学安排上满足设计性实验的需要。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让其先完成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在实验的理论、操作水平和技能上有较大的提高,具备独立设计比较复杂的机能学实验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性实验[2]。甚至涉及到图书馆的管理配合,应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2)开设设计性实验,使教师的工作难度、工作量都明显增大,学生也付出很多,管理部门应采取适当的倾斜与鼓励政策,保证教学质量。比如对学生而言,实验设计好、实施成功、论文式实验报告书写优秀者,可以在年度评优时给予适当加分。其实,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个别平时理论考试成绩优秀、能得到一等奖学金的学生,在完成设计性实验上,却缺乏活跃的思维,实际的综合能力并非同样优秀;而某些理论考试成绩并非十分突出的学生,却从文献查阅到最后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上都表现得很出色。这就间接反映出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管理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开展设计性实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有助于实现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不过各级各类院校的设计性实验教学都还不够成熟,如何深入、持续进行此教学、逐步增加设计性实验比例是我们将要面临的艰难课题。但是我们坚信在各级教师的努力探索、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通过该课程实现教学相长,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必然会是一种非常好的实验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设计性范文篇6

一、隐性广告的内涵

最初的隐性广告是将产品植入电影场景作背景,使观众能够看到该产品或公司的标志。如:电影《天下无贼》中标有“长城润滑油”字样的厢式卡车就是简单的隐性广告。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隐性广告的内涵。

(一)硬广告与软广告的关系

首先,硬广告和软广告均属于广告传播策划。硬广告(媒体广告策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直邮及户外等媒体广告。软广告包括软文、活动、事件及隐性广告。其中,隐性广告是时下使用较多、效果较好的一种形式。

其次,硬广告诉求方式较直接,功利性较强,尤其是以促销为目的的广告,功利性最强。软广告则是指以公关等不太“功利”的形式出现的广告。

第三,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企业的传播目的。

(二)隐性广告的含义

隐性广告,又称“植入式广告”,它隐藏于载体并与之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想象所感知到的场景的一部分,以非广告的形式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或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展露给受众。

隐性广告经常与赞助活动相连,不作为广告形式出现,但又巧妙地起到广告的作用。可选择的载体包括影视剧、电视节目甚至各种事物、活动,植入信息涉及企业、品牌和产品等方面。

(三)隐性广告的特点

隐性广告的特点可浓缩为一个“隐”字。但是这个“隐”字却寓意深刻。宋代一位禅宗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受这句话的启发,隐性广告的“隐”有以下几层含义。

1第一层次:形隐。追求“形”隐,即隐性广告的形式不被受众察觉,这是隐性广告的最初阶段。在影视剧、春晚节目中使用的各种“道具”,是这一层次的隐性广告。如:电视剧中所有角色均使用同一品牌的手机,并使用该品牌的经典铃声;春晚各小品中的道具——饮料、礼品、家具等。

2第二层次:意隐。追求“意”隐,即注意广告品牌与影视剧、节目、赛事等载体具有相关性。品牌虽已融于载体之中,但仍然能看出雕琢的痕迹。要做到相关性,需要找出广告品牌与载体的关联、关系,如:200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由央视与香港TVB电视台合作拍摄的电视剧《岁月风云》,讲述民族汽车产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背景所描述的汽车品牌即中国国产汽车“吉利”,在剧中数次展露该品牌车的外形、标识等信息。

3第三层次:形、意皆隐。追求“形”、“意”皆隐,是隐性广告的最高境界,是把广告信息“自然”地融入到载体中,找不到广告的影子,但又时时能体会到该广告品牌在载体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广告信息已成为载体“情节”的一部分,如电影《手机》中的主角“严守一”手机的来电铃声,在影片中数次出现,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巧妙地成为影片的一部分,于无形之中深入人心,记忆率极高,以致于在电影放映后,此种来电铃声成为街头流行时尚。

二、隐性广告的策划

如何策划才能做到“隐”的最高境界呢?

(一)“隐”要适度

首先,策划隐性广告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必然会造成隐得粗浅,在受众高度戒备之下暴露无遗,被受众敏锐地察觉并拒之门外。广告便只能起到提醒的作用,而负面的影响却更大,受众会产生厌烦感、敌意等,加之逆反心理的作用,也许会把他们推向竞争对手一方。

其次,策划隐性广告亦不可过于超脱,否则,由于隐得“过度”,即隐得无影无踪,受众不可能识别,也绝不可能对受众产生任何效果,广告信息可能与受众擦肩而过,无缘相识。据说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有“七匹狼”的隐性广告,但是在观众被精彩剧情吸引的同时,又有多少人能注意并准确地计算出在黑夜中有七匹狼出现在山坡上呢?

那么,到底“隐”要达到什么“度”才合适呢?讲求“巧妙”二字,便解决了“隐”的适度问题,“巧妙”地“隐”,是指在“隐”的创意上做文章,潜移默化、深藏不露地影响受众。

(二)隐性广告的创意

所谓“隐”的创意,即表现隐性广告主题的艺术构思。在运作上,先确定隐性广告的主题,再构思如何表现主题。简单地说,即先确定“隐什么”,再确定“怎么隐”。

1解决“隐什么”的问题。“隐什么”,即主题,指隐性广告的中心思想。一个隐性广告的主题可以由广告目的、产品信息、消费者心理三个方面共同确定,方法就是找出三

者的融合点。

2解决“怎么隐”的问题。“怎么隐”,即创意表现,指构思隐性广告主题的表现方式。要注意主题与载体的艺术融合,并考虑如何使二者具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必然的、必需的、必要的。

3隐性广告创意要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2002年2月23日《北京青年报》刊登的半通栏致歉信,发出者是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总经理拉金,内容为:近期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并下榻于我饭店,对由此可能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并衷心感谢您能再次光临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重新体验我们为您精心提供的完美服务。这则名为“致歉”,实则宣传的隐性广告,以布什访华的事件为载体,将产品信息——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融入其中,非常巧妙地传递了一个主题:该饭店是名副其实的一流饭店。

(三)隐性广告的创新

正如一位国家领导人曾说过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隐性广告的策划在遵循以上规律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创新。

首先,要注意隐性广告载体的创新。例如:目前腾讯出品的一个很流行的网络游戏“QQ幻想”,在游戏中植入了娃哈哈的新产品“营养快线”,作为主人公补充体力的营养品,必须不断地使用和购买,加之游戏的玩者多为年轻人,与该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正好吻合,在不知不觉中唤醒了他们的购买欲望,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都迅速提高。

其次,要注意将隐性广告与常规广告相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达到最大效应。上文中提到的“吉利”汽车隐性广告,在电视剧播出时,中间插播了该品牌的硬广告,二者结合,效果很好。

三、隐性广告的效果

隐性广告是一把“双刃剑”,策划和使用得当,则效果不凡;反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一条好的隐性广告可以使企业名利双收。不但可以提升产品、品牌的形象,扩大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还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因此,很多广告主、影视剧导演都热衷于隐性广告的策划和运用。做得比较好的导演有美国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法国导演吕克•贝松、中国导演冯小刚等。还要一个数字可以说明这一点:作为广告主的宝马公司通过在007系列的《黄金眼》隐性广告策划,多获得了价值24亿美元的销售额。

然而,隐性广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会对品牌产生冲蚀作用。因此,策划隐性广告,不但要做好创意,还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这方面的教训也很多,例如:在一部比较严肃的纪录电影《华氏911》中,由于隐性广告过多,越过了观众的道德底线,以致于对其中出现的产品、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国德州石油公司便是受害者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要正确认识隐性广告,并巧妙地策划隐性广告,使隐性广告与载体融为一体,对受众产生正面影响,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

[参考文献]

[1]饶德江:《广告策划与创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设计性范文篇7

关键词:酸性设计;包装设计;美学表现特征

1酸性设计概述

“酸性设计”一词音译于“AcidGraphics”,又被称为酸性平面,是一种现代常用视觉美学风格。“Acid”原是指化学中的“酸”,是致幻剂LSD(二乙酰胺赖瑟酸)中的主要成分,故在设计领域所呈现出的艺术作品也总给大众带来迷幻与超脱现实物质的视觉感受。酸性设计文化思潮根源及酸性艺术风格从早期的迷幻艺术至20世纪80年代嬉士皮运动及愤世嫉俗的迷幻文化等有很大的关联性,表现出很强的迷幻抽离、混乱与秩序并存的设计艺术风格,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随着时间轴中各类文化语境和人类对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而持续变化[1]。

1.1酸性设计思潮源起

酸性设计的形成早期受迷幻艺术(Psychedelicart)影响较大,迷幻艺术常出现在文学、音乐、视觉艺术等领域,艺术家通过摄入致幻剂LSD后产生的虚拟幻觉获取艺术灵感,其作品常不受任何艺术形式的限制或视觉展示。而这种所谓的“迷幻”艺术形式,究其本源要早至从十九世纪末,在欧洲与美国产生并发展出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与维也纳分离派开始追溯[2]。新艺术运动中一批艺术家宣扬“要与传统艺术美学决裂,放弃传统的装饰风格”;去追求唯美自由,艺术强调装饰性,运动感的线条;通过探索新的材料与技术给艺术形式带来新的可能;尤其是新艺术运动中海报设计常出现的裸体女性形象,受到了迷幻艺术家们的大量追捧,常从新艺术风格海报设计中直接截取元素再应用,新艺术运动中出现的反秩序、反传统、反对一切刻板艺术的青年文化思潮,也赋予了后续迷幻艺术的发展提供的燎原之势的火苗之引。随后在1924年由理论家布列东于巴黎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宣言”后定义了“超现实主义”,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有序经验与逻辑思维的现实形象,挖掘自身潜意识中的本能与梦境[3]。以毕加索、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以精神世界为主导的,充满幻觉色彩且具有生命活力的抽象作品,打破了长久以来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固化艺术思想,这也进一步为迷幻艺术、酸性设计未来的发展进一步积淀文化溯源在其中。至1960年,由一群摇滚青年与求偶音乐人们兴起的“嬉皮士文化”是当下酸性设计发展的主要文化来源,青年们在摇滚与药物中迷失自我,掀起了迷幻摇滚与追求自由的热潮,产生了反政府、反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艺术家们通过从新艺术风格中极具夸张的曲线与对比强烈的装饰元素中汲取灵感,认为其与嬉皮士时代特有的自由奔放的思想内核相契合,故通过拆分重组、视觉错位与组合等艺术设计手法将其融入日常设计之中,创作出了大量装饰性极强、色彩迷幻、视觉眩晕的艺术作品,至此形成了酸性设计的主要文化。

1.2酸性设计风格的发展

酸性设计风格的发展早期一方面受到嬉皮士文化、迷幻艺术等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酸性设计,亦称其之为酸性平面的现代视觉美学风格。其早期发展更多受到20世界80年代电子摇滚音乐盛行发展的影响,设计师们在进行音乐封套、音乐海报设计时常喜欢采用酸性设计风格应用呈现,与当时流行的迷幻电子旋律的达成视觉契合。但是酸性设计之中的“酸”与味觉上的酸并不同指,更多代指的是打破常规、抽换迷离、新潮的且富有未来质感的视觉感受。早期的酸性设计风格在其呈现上常表现为高饱和度的色彩对比,以及反复堆叠的几何图形,其后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自由发展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迭中,艺术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赋予了艺术表现形式的更加多样性,酸性设计表现风格也越来越多样性,从最初的小众审美逐渐出现在更多大众的视野之中。平面设计师兼音乐杂志创始人DavidRudnick在其作品中也曾赋予了酸性设计新的定义,他认为酸性设计平面应当是挑战传统的对美感和欲望的再定义[4]。他在音乐海报中大量使用液态金属与镭射材质,画面中融入未来科技与虚拟场景的组合元素,对酸性风格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酸性设计发展到当下,其在短频快的社交媒体与网络发展的虚拟现实的时代背景下,高饱和度的3D特效迷幻元素与排版杂乱、随性的酸性设计不仅仅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呈现,而更多的成为了“反叛精神”与“自由恋爱”的一种文化理念,其设计风格广泛拓展应用到多个领域。

2酸性设计风格在包装设计中的美学表现特征

2.1酸性字体

字体是艺术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字体本身具有极强的审美意识。不同风格的字体,能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匹配不同的设计需求,表达不同的审美主题。酸性设计作为一种挑战传统美感的设计风格,酸性字体在酸性设计中承担着重要的组成部分,酸性字体受到嬉皮士文化的影响,其具有极强的装饰性,酸性设计师们往往更关注字体的艺术性,而非字体本身的识别性;或尖锐或流线的字体造型,搭配上液态金属的质感与夸张的变形,强调字体线条的扭曲与花纹的变化,呈现效果上倾向于“哥特式”与“复古风格”(图1)。在版式编排上,酸性字体相较于传统的字体功能,在酸性设计画面中的比重明显增强,复杂又精致的酸性字体常作为一种增强视觉迷幻效果的辅助图形元素在画面中重复出现,其在画面版式布局排列方式上也不受传统设计规范约束。

2.2酸性元素

在酸性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通过炫酷的未来科技材质元素,使作品达到科技迷幻的视觉效果。例如:3D、液态金属、流体、玻璃、铝箔、塑料、霓虹色彩、石膏、气泡等。这些元素都充斥在各个酸性作品中,通过大小各异、重复排列、组合拆分的设计形式,让这些风格迥异的酸性元素在画面中呈现出和谐、统一、层次分明的设计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具备着新奇、夸张、科幻迷离的视觉效果(图2)。

2.3酸性色彩

纵观各类酸性作品,其色彩都是最能吸引大众视觉的一大亮点,通过绚丽缤纷的色彩奠定了作品基调风格的同时,也烘托渲染了整个画面氛围。在酸性设计中通常以高饱和度的荧光色、绚丽材质的渐变色、大面积的黑色背景等配色,这些色彩组合通常不符合传统审美标准,极度的追感官上的刺激感受,给大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科幻迷离的体验(图3)。

2.4多元文化融合

酸性设计作品中一直充斥着多元文化的强烈碰撞,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从东方文化到西方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如在相关酸性设计作品中通常会呈现出以下特点:画面主视觉皆为中国传统元素(琵琶、旗袍、梅花等),在色调与材质上选择了银色和玻璃、金属质感的置换;字体上也采用了中英文相互穿插的形式随意布局,让画面灵动科技感十足。皆如此类的作品还有许多,它们通常将高度发展的数字技术与网络信息等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使画面充满张力与美感的同时伴随着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2.5开放性与包容性

酸性设计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似乎并不是由某个人或是某个国家去定义的。这种多元包容的设计形式是一种新潮、反叛、突破精神不断变化的青年流行文化,它通过显著的艺术视觉形式将其表达呈现。设计师们在开放叛逆的文化背景下,大胆的利用科技酷炫的色彩与对未来的无限幻想表达它们的情感与创造力,丰富与拓宽着艺术设计领域发展的新视野。酸性设计五花八门的艺术形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酸性设计师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力也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与自我思考探索中前进,这种源源不断的创新开放力也正是酸性设计中宝贵的艺术灵魂。

3酸性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发展

现代包装设计的目的便是为了满足方便运输、储存之用,且希望通过包装设计突出产品本身的规格、属性特征,以此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5]。酸性设计风格逐渐映入大众眼帘并被广泛接受且应用于艺术设计行业之中,然其在包装设计领域暂时并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应用规范,如何将其元素适当应用至包装设计载体之上,已是现代包装设计者们应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酸性设计的版式通常是无序、混乱、重复、扭曲等形式,呈现出一种随性、凌乱、复杂的视觉感受,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酸性设计风格的艺术性、开放性、多元性都让设计师们能从中找到更多的自我价值体现,也是它能够流行的重要原因。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何将它独特的审美特点与包装设计市场相结合,并使主流消费者所接受是我们目前乃至未来需要去着重研究、思考的问题。随着当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包装材质越发丰富且在不断进行创新,包装规格也逐渐打破传统的包装规格形式,不断进行创新。同样的,在包装内容形式上同样也需要创新,现代消费人群对产品包装形式要求逐渐增高,传统的包装设计内容形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酸性设计风格作为当下设计审美趋势之一,积极将其设计元素、设计特征、设计审美应用反馈在包装设计过程之中,呈现与包装载体之上不失为一种符合当下时代审美需求趋势的形式之一。运用酸性设计风格,将包装设计重心放在其产品特性的内容与信息的同时,运用夸张绚丽的色彩、绚丽多变的字体及其他酸性设计元素如扭曲变换样式、背景网格、尖锐几何元素等将其应用至包装设计之中,在营造出一种新潮的时代氛围的同时,也赋予其更加简洁清晰的产品主题表达,更加易于传达商品、产品的信息。

4结语

酸性设计作为当下最热的潮流艺术,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数十年来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与概念,其既是青年人群“反叛”、“表达自我”的代名词,同时也侧面体现着时代审美趋势的变化。在数字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酸性设计更像是一座桥梁,在复古迷幻摇滚的框架下不断囊括前沿科技的潮流文化。给予了设计师们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与情感表达机会,同时酸性设计作为潮流文化应用至包装设计之中,也要避免盲目模仿与视觉同质化等相关问题,在包装设计过程之中应结合新时代审美需求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梦若,张洪海.赛博朋克在数字媒体视觉设计中的应用[J].艺海,2020(05):90-93.

[2]章梦圆.60年代迷幻平面风格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0.

[3]田姝鑫.酸性设计在日用陶瓷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皮革,2021,43(18):69-70.

[4]朱文静,郝亚维.酸性设计在动态海报中的应用[J].艺术大观,2021(20):57-58.

设计性范文篇8

文脉,在语言学中被称作“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在广义上,引申为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空间时间上的关系。后来由后现代主义引入规划设计领域,并译作“文脉”。是一个城市不能失去的部分。文化便是物质第一性,所生成的艺术形态。文脉形象来讲,就是在一座城市任何一处,每时每刻所产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并且一直延续发展,为人们所接受与保留的那一部分,从而能够更好地向后人表达出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是每个城市的特有之处。

2.文脉的提取

每个城市都有其特有的发展历程,因为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质与社会特色。我们不仅仅为了让城市独特而独特,为地域特色而去寻找地域特色。而是寻找其地方的传统文化、风俗民情、自然风貌。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追本溯源,寻找这些习俗、文化、风貌形成的原因。再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设计出更加适合于现代的作品,符合现代人审美与习惯的作品。

3.提取当地文化元素设计的三种模式

(1)根据文献进行完全复原性设计。例如西安大唐芙蓉园里面的紫云楼和西安大明宫的丹凤门都是属于这种复原性设计。这些建筑的复原都直观的向世人展示唐代建筑的规模与气势,华美而不纤巧、整体而不呆板的特色。复原性设计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大家很直观的去了解遗址的原貌,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和直观的接受感。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和文献材料的缺失与失真,在完全还原的路上还有很多问题与困难,并且难度很大。像近几年各地频繁出现的“白宫”、“金字塔”这些不伦不类的“古董”,除了制造许多无谓的噱头,在艺术上并没有留下任何价值。为了配合潮流而被制造出来的遗产资源,不仅是对当地文脉文化的破坏,还容易歪曲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认识。

(2)保护本体不动,只是为保护遗址而添加一些设施。例如圆明园大水法遗址的设计。采取的就是直接展示遗址本体的方法。由于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残缺的形象更加能够对世人产生情感的冲击力,引发大家的思考,让大家牢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但是这也是因为有其独特且不可复制的条件,其一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主要材料为石材,这样的材料抗腐蚀性比较强,能够得以保存,其二遗址本身破坏较严重复原难度大。

设计性范文篇9

关键词:平面设计;创意性;审美性

一、绪论

计算机图形设计为商业环境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书籍装订设计等媒体产品开发提供较为有效的办法,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在计算机图形设计中,合理使用色彩不仅可以直接表达作品的内涵,还能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本文对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创意性与审美性研究。

二、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设计软件的相互结合方式

在平面设计中,要做好计算机平面设计中与设计软件的相互结合应用工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中要要做好软件设计工作,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通过软件应用来提升平面设计工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可有效做好软件设计工作,通过各类软件的应用来提高软件设计水平,基于计算机平面设计提升软件质量。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中,应用PS、DW等软件,通过软件的熟练应用,通过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来提升作品的艺术质量。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提高作品的创意性和审美性,提升作品的艺术性。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作品的呈现,以提升作品的效率和质量。应重视设计软件在设计过程中的综合应用,以有效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使用设计软件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品质,确保设计工作的高效率。做好计算机图形设计工作,将优秀的作品呈现给读者。做好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在设计中应用软件进行创作,在制作中设计出图像质量和分辨率。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构建,开对计算机图形设计成品进行分析,以做好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客户,做好辅助工作。以做好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创新创意设计工作,提升计算机平面设计效果。

三、创新需要设计思维与创意的突破

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要不断按照美学的观点作好计算机平面创新设计工作。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突出美学创意设计的观点。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按美学观点来作好平面设计工作,在作品中要注重创新性和审美性的工作。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提升工作,以满足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实际需要。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与时俱时,按当代美学的感觉要求做好作品的设计工作,满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需要。做好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要满足生活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要不断创新思路,在设计中要创新思路,作好广告创意的设计工作,以突出作品设计的特点。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要加强理解,提升创意水平,以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水平。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要做好广告设计的构建工作,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整体实力。做好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可以在视觉和功能上实现双赢。

四、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构建的有效方法

(一)进行平面之间的转换。二维图形设计需要有序地组合和排列作品的大小和形状,然后生成相应的图形以实现结构主体的表达功能。二维计算机平面设计和相应的空间进行相应的变换,采用二维平面空间的方法进行图形和正负形式的相互作用,形成平面之间的有效变换,实现往复变换的转换方法。多种平面和空间感,提高了工作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图形设计方法的转换很简单,只需要较少的图形变化就可以增加平面空间图形的效果,使其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二)合理应用传播的载体。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美学元素的建构需要营造良好的视觉冲击效果,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构图的作用,合理运用传播的载体,传达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要重视文本交流的载体,相应地提高文本设计的风格和美学效果。现代字体设计有很多种方式,例如艺术,个性化和艺术视觉图形。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平面设计师应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创新设计的产品,开发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有趣设计作品,通过文字元素提高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好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作品,提高审美能力。要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塑造人物,必须使人物符合实际主题设计。计算机平面设计产品,实现更好的广告效果。文字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保证了文字和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有效结合,文字的颜色,风格和大小的合理使用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三)创造性思维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具生命力。创造性思维可以突破平面之间的限制,减少施工的限制因素,突破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创造性思维可以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和喜好,同时,旨在使广大观众更容易接受设计产品,增强计算机平面设计作品的创造力等于增加计算机平面设计作品的生命力。创造性思维可以实现计算机平面设计作品的有效创新,可以相应地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作品的创造力和活力。

五、结语

在中国设计应用中,创意图形在现代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限于广告,包装,海报等设计,其形式和内容广泛而多样,不乏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师需要遵循基础的基本设计原则,并相应地完善创意图形的改进计划,并需要从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创作灵感,才能创造出创意。工作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丰富的形式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高懿君.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的创意与表现研究[J].中国包装,2017,37(01):44-48.

[2]王奇.现代艺术格局中的招贴之美[J].艺术教育,2017(Z2):243-244.

[3]温晓红.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及创意研究[J].电子测试,2017(04):103+105.

[4]高小婷,张宁宁,乔珮菊.字体在推广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07):109-110.

[5]郑兰,徐海洋.美术课堂中提高平面设计“创客”学生美术素养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08):155.

[6]张威,付宏才.浅谈创意广告设计[J].电脑迷,2017(04):126.

设计性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重要性;途径

1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1.1什么是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在近年来普遍称作“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就是说,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能,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

即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应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即属于民生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左右。由于建筑用能关系到国计民生,量大面广,因此节约建筑用能是建筑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1.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1.2.1建筑节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需要能源提供动力。1990~1995年第8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2%,而一次商品能源平均每年增长才有316%。这种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滞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能源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我们要发展国民经济,就非依赖于节能不可。近年来高耗能建筑不断大量兴建,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建筑用能继续急剧增长,势必会限制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国民经济持续、快捷、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搞好建筑节能。

1.2.2建筑节能是改善广大人民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我国气候冬冷夏热的问题是相当突出的。冬天需要采暖,夏天想要空调,而采暖和制冷都需要能源,其中对优质能源的需求量增长更快。而我国的能源供应特别是优质能源如电力、燃气的供应目前还很紧张,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只有大力开发能源,并在注意节能的条件下改善人民的建筑热环境,这种改善才有可能。

1.2.3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在我国,人均可采能源储量不丰,建筑用能巨大,大气污染严重,居民又对改善冬寒夏热的环境要求迫切,因此,把建筑节能工作真正落实到设计中去,这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国家已十分明确地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头等大事,要求我们付诸行动,结合我们建筑设计的情况,就必须抓紧建筑节能,坚决遏制建筑用能浪费严重,把建筑节能工作切实做好。

2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基本途径

2.1房屋各部位的绝热

(1)屋顶的绝热:一般采用屋顶外侧绝热方式。为了防止“烘烤”

现象,可以设法通风换气。同时还应正确选用绝热材料。

(2)墙壁的绝热:一般宜采用墙壁外侧绝热方式。外侧的绝热层要有相当大的传热热阻。同时应处理好防止内部结露的问题。

(3)地面的绝热:地面与普通地板相比,冬季的热损失较少,这从节能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但考虑到南方又湿又热的气候因素,对地面进行全面绝热还是必要的。一般可采用内侧绝热的方式,但是,为了防止土中湿气侵入室内,可加设防潮层。

(4)门窗的绝热:窗的结构形式常采用以下3种方法:①利用双层窗玻璃,在寒冷地区可以设置三层窗。②利用能反射红外线的玻璃或利用贴有能反射红外线的合成树脂薄膜的玻璃。③利用上述二者的复合形式。同时应合理选择窗内材料,在既需采暖又需制冷的地区,原则上宜选用以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为原料制成的中空玻璃。同时也应指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应努力发展和推广在普通玻璃上贴隔热膜的做法,以代替节能玻璃的使用。在密封材料上,应改变目前在同一密封部位仅采用单一材料进行密封的做法,应采用在性能上互为补充的多种密封材料在同一部位进行密封,则接缝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并应逐步推广采用三级密封方式。

2.2采暖的节能途径

在建筑设计中,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来考虑:

(1)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各种可能条件促进辐射热进入室内。

(2)在建筑设计中从表面的辐射、开口部位的辐射和部位内的辐射诸方面的条件来抑制辐射热的损失。

(3)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分别从减小温度差、导热面积、导热系数或增加材料厚度(材质相同时)诸方面来抑制导热损失。

(4)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分别从风势、开口部位和缝隙以及冷风的性状诸方面来抑制对流热损失。

(5)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造型和材料的选择达到蓄热效果的充分利用。

2.3制冷的节能途径

设计时制冷的节能途径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来考虑:

(1)设计时考虑障碍物的存在、太阳照射的方向性、开口部位的处理以及反射和再辐射诸因素来抑制辐射热进入室内。

(2)设计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面产生反射和二次辐射以达到抑制导热传热进入室内。

(3)采取措施抑制对流热进入室内。

(4)可将采暖时抑制热从室内散失的方法完全颠倒过程使用,从而促进辐射热从室内散失。

(5)可以利用采暖时抑制导热散失完全相反的方法来促进导热散热。

(6)利用自然通风、在建筑物最高处设置排气孔以及人造风等措施促进对流散热。

2.4照明的节能

照明节能的要点,在于不使用照明设备,或者使用很少的能耗,得到需要的照度及其均匀的照度分布状态,总之,要求得到合理的采光和照明。其节能途径有如下几种:

(1)设计时提高所有建筑部位(包括开口部位在内)及室内的所有物体的光反射系数,可以有效地控制光的损失。也可以把所有扩散性的反射面都作成白色而使照度均匀分布。

(2)设计时,注意建筑部位的朝向,以便能够接受到日照,充分利用太阳照射和天空光。在途中有反射时,要考虑到反射面的面积和反射系数以及反射方向等条件。另外,利用天窗、照亮室内顶棚、扩散照在窗上的阳光、利用上层的光亮也是照明节能的途径。

(3)采用高效率光源,提高照明设备的效率。根据不同亮度的要求,可以采用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结合的方法。

3住宅建筑中节能设计的应用

3.1建筑平面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形状、建筑长度、宽度、幢深与平面布局等方面的设计。

3.1.1建筑平面形状中节能的设计

建筑设计时,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原则上应使围护结构的总面积越小越好。这是因为:在相同的建筑体积V下,由于围护结构的总面积不同,热耗相差很大。设计时应注意使围护结构面积A与建筑体积V之比为最小。

3.1.2建筑长度中节能的设计

住宅建筑的长度与建筑热耗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增加住宅建筑的长度可以节能。长度小于100m,能量增加较大。例如,从100m减少至50m,能耗增加8%~10%,从100m减少至25m,对于5层住宅,能耗增加25%,9层住宅,能耗增加17%~21%。

3.1.3建筑宽度中节能的设计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增加建筑宽度可以节能。对于9层住宅建筑,宽度由11m增加到14m,能耗可减少6%~7%,若增大到15~16m,能耗可减少12%~14%。

3.1.4建筑幢深中节能的设计

建筑幢深即建筑物沿纵向轴线方向的总尺寸。对于单幢建筑物来说,当其层数相同而幢深不同时,随幢深的加大,建筑的传热耗热指标明显降低。有资料表明:建筑面积为1000m2,幢深由9m加大到12m时,其单位面积耗热(W/m2)由41.2W/m2降低到36.85W/m2,这表明加大幢深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3.1.5建筑平面布局中节能设计

建筑平面布局不仅对建筑的合理使用及提高室内热舒适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建筑节能亦有很大作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①热环境的合理分区:由于人们对不同房间的使用要求及在其中的活动状况各不相同,因而,人们对不同房间室内热环境的需求也各异。

在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热环境的需求而合理分区,即将热环境质量要求相近的房间相对集中布置,这样做,既有利于对不同区域分别控制,又可将对热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或较低)的房间集中设置于平面中温度相对较高(或较低)的区域,从而取得最大限度利用日辐射,保持室内具有较高温度,同时减少供热能耗的效果。②温度阻尼区的设置:为了保证主要使用房间(或热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分区)的室内热环境,可在该热环境区与温度很低的室外空间之间,结合使用情况,设置各式各样的温度阻尼区,这些阻尼区就象是一道“热闸”,不但可使房间外墙的传热损失减少40%~50%,而且大大减少了房间的冷风渗透,从而减少了建筑的渗透热损失。设于南向的温度阻尼区可当作附加日光间来使用,是冬季减少耗热的一个有效措施。

3.2建筑体型设计中节能设计

从节能的角度讲,合理的设计应基于以下原理,即应使南墙面吸收的辐射热量为最大,且尽可能地大于其向外散失的热量,以将这部分热量用于补偿建筑的净负荷。基于这一思想,在考虑建筑体型对节能的影响时,主要应对下述一些因素有所把握。

(1)控制体型系数:体型系数系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不计地面)与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体型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所分担的热散失面积越大,能耗就越多。有研究资料表明,体型系数每增大0.01,耗热量指标约增加2.5%。一般宜控制在0.30以下。

(2)控制表面面积系数:从获取更多的日照辐射,降低能耗的观点来看,表面面积系数越小越好。从节能意义上来说,长轴朝向东西的长方形体型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长轴朝向南北方向的长方形体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最差。

(3)考虑日辐射得热量,选择适当的长宽比:对正南朝向来说,一般是长宽比愈大得热也愈多。但须注意,随着朝向的变化,其得热量会逐渐减少。当偏角达到67°时,各种长宽比体型建筑的得热基本趋于一致。而当偏角为90°时,则长宽比越大,得热越少。

(4)最低耗能体型的选择:所谓最低耗能体型,是指建筑的各方面尺寸与其有效传热系数相对应的最佳节能体型。一般来讲,当各面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不同时,传热系数相对较小的面具有相应较大面积的体型是最佳体型;而当各面的平均传热系数相同时,体型系数最小的体型是最佳体型。

3.3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设计

(1)建筑朝向与节能的关系:建筑物的朝向对于建筑节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同是长方形建筑物,当其为南北向时,耗热较少。而且,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主朝向的面积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

(2)建筑间距与节能的关系:从节能角度考虑,要求建筑物南墙面的太阳辐射面积在整个采暖季中不要因被其他建筑遮挡(即处于其他建筑的阴影区内)而减少。为此,就需要研究建筑物各瞬时的阴影长度。瞬时阴影长度是随时间而变的,它主要取决于建筑间距。

(3)建筑密度与节能的关系:在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的形势下,严格按节能要求决定较大建筑间距从而建造低密的城市建筑群是很不现实的。为此必须研究建筑节能与合理的提高建筑密度问题。从保证节能效益的前提来提高建筑密度。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适当缩短南墙面的日照时间。除缩短南墙日照时间外,在建筑的单体设计中,还可以采用退层处理、降低层高等方法,也可有效缩小建筑间距,对于提高建筑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3.4建筑设计中窗的节能设计

(1)窗墙比、玻璃层数及朝向对节能的影响:有资料表明:南向窗户的窗墙比增加时,单层窗节能率下降,而双层钢窗却上升这说明南向双层窗的辐射得热量大于窗的热耗而使南向窗成为得热构件。

东向和北向的单层窗节能率随窗墙比增加而下降,而双层窗也随窗墙比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同时还应注意,窗户成为得热或耗热构件,还与建筑所在地区气可使室内的日辐射得热量大于窗的热耗损失量而成为得热构件,而在长春,既使采用双层窗也依然是耗热构件。

(2)附加物对窗节能效果的影响:保温窗帘和保温板对减少夜间窗的热耗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宅的阳台在冬季对窗接受太阳辐射有一定的遮挡,遮挡的程度取决于阳台的挑出长度和朝向。南向阳台挑出长度大于0.5m之后,节能率是下降的,而东向阳台的挑出长度则对节能率影响不大。

(3)不同气候区窗的设计:进行窗的设计,应根据地区的不同,选择层数不同的窗户构件,使其在本地区尽可能成为得热构件。在窗墙比的选择上,应区别不同的朝向。对南向窗户,在选择合适层数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热耗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窗户面积,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而对其他朝向的窗户,应在满足居室采光环境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减少开窗面积以降低热耗。

(4)改进窗户热工性能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①加强窗户的气密性:除了采用气密条,提高外窗气密水平外,还应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准确度、尺寸稳定性和组装的精确度以增加开启缝隙部位的搭接量,减少开启缝的宽度达到减少空气渗透的目的。②改善镶嵌部分的保温能力:其主要方法是设法增加其空间层数和提高镶嵌材料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以改善其保温性能。③加强窗框部分的保温措施:其主要方法是对窗框进行断热处理,用高效保温材料镶嵌于金属窗框之间,加大窗框的热阻,或利用空腹钢窗内的空气间层达到增加窗框热阻的目的。同时,选用导热系数较小的塑料窗框以减少通过窗框部分的热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