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3:17:26

设计史

设计史范文篇1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再生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以及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它是构成城市特色景观的最主要的体现。它记载着这一城市的过去的历史与风貌等内容,他的责任是连接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目前在进行连云港城市老街及其周围建筑环境的保护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保护连云港老街单一建筑很难使人们对其历史文化意义和价值有深刻的印象或感受,所以应该结合其周围的城市环境进整体的景观的保护与改造设计,这样才能形成整体的文化历史感。对连云港老街的景观风貌的改造设计必须同时兼具时代文化特征和当地城市特色,不仅使城市历史街区景观风貌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使用等需求,也应延续和重现连云港的城市文化、当地特色。所以在现阶段对连云港老街的景观风貌保护与再生改造进行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1失落:从“名城”到“城名”

在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上,我国正在稳步前行。从1930年的《古物保存法》到今年的国务院对文化历史街区的保护,我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先从单个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到整个历史建筑群的保护。但是在以前的保护中,并没有明确界定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范围,因此没有解决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其结果往往是没有保护名城整体,而常常只成为拥有“名城”这一招牌,许多历史街区与古城受到了“建设性破坏”,而且原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作为连云港城市名片,连云港老街以文化为招牌、以商业为内涵的历史文化街区曾经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值。但街区景观文化营造较为欠缺,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理念还稍显逊色,尤其体现在整体风貌设计上,街区文化线索提取失误,使连云港历史文化街区急需寻找到一个符合城市文化和街区文化的线索,并对这些文化进行转译与再生。目前连云港历史街区设定的主题景观线索是民主路为民国风情街、连云港老街突出民国文化和港口文化、盐河巷为市井文化、二营巷则是庙会文化,并没有充分挖掘和呈现连云港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文化街区不应该只是考虑到单体建筑,还应该考虑到整体的构造以及山水格局,街区景观的保护和再生尤为重要。在建筑整体的构造方面,并不是用现代的钢筋水泥以及一些灯光设计进行建筑外立面的包装,而是需对建筑进行原真性修复。还有在街区的布局上,应将自然环境、河流水系以及其中的古树名木一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应该完全因为考虑到游客的现代审美和消费需求,而对游客进行“妥协"。通过对整体的考虑,既能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到对文旅消费的满足感,又能充分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2沉思:古城的“泪”与“伤”

我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战乱中消亡,所以我们应当对现存的古城建筑做到力所能及的保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古城与城市之间的矛盾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如何正确处理这一矛盾也成了一世纪难题,稍有不慎便会破坏甚至失去它们。北京的古城墙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人名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时,北京古城墙没有收到一点损坏,可谓是一个奇迹。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特别重视对北京古城墙的保护,在即将攻打北京城前一夜,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就为了北京古城墙可以完好的保存这件事就亲自找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说北京古城墙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他强调“世界现存最完整最伟大之中古都市。全部为一整个设计,对称均齐,气魄之大举世无匹。”并希望可以使它不受战乱之苦并完好的保存下来,后来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包括郭沫若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古城墙的存在会严重阻碍北京的城市发展,坚持要拆掉北京古城墙。结果这座经数百年风风雨雨的岿然不倒的古建筑便被拆的支离破碎,最后只剩下了正阳门城楼、箭楼和德胜门箭楼,还有“梁思成哭古城墙”的心酸故事。现在,人们在北京古城墙的残垣断壁上依然还能回忆起那一年梁思成先生的呐喊:“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这既是梁思成的泪也是古城的伤。对古城不能一概拆之,我们应该在古城的拆除与保留之间寻求一条最为合适的出路。

3回归:从修旧如“新”到修旧如“旧”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城的治理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之下,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下为较成功的优秀成果案例:桐乡乌镇:桐乡市政府领导乌镇旅游开发公司并全权负责管理工作与实施工作。在对乌镇的保护与更新上,采用了“修旧如旧”的方法。所谓“修旧如旧”,就是恢复到江南水乡古镇的“原生态”面貌,尽力把乌镇的建筑外貌恢复到100年前的模样。正是因为此方法,乌镇的整体风貌得以体现,没有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同时对乌镇建筑进行了修补,沿街每家每户设置抽水马桶和“三线入地”等。这一系列综合治理是为了适应现在生活和发展旅游的必要措施。紫阳古街:紫阳古街在以前是台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文化历史悠久,其是临海古城内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许多风士人情、传统历史文化正在逐渐消亡。临海市政府为了保护紫阳古街这一文化古城,于年成立紫阳古街的专职保护机构,并且组建临海市古城保护与开发公司,对紫阳古街进行保护改造设计。在对紫阳古街的保护改造过程中,采取了保护紫阳古街的整体传统风貌,着重发展城市文化韵味,主要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的条件的做法。是紫阳古街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最为重要的原因。通过桐乡乌镇和紫阳古街这两个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古城以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应该做到先保护在开发,首先是政府以及相关组织的保护其原生态,再由旅游开发公司做到对其合理的开发,带动城市经济,这样才是做到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并行的良策。

4重拾:保护与再生

针对当前历史街区景观风貌保护现状,本项目在学习相关设计理念与方法以及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仔细研究连云港老街街区景观保护现状和景区运行状况、老街保护与改造所面临的困难。从连云港老街景观与建筑的保护和再生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实施运作这两个方向进行具体探讨。尝试将城市设计、街区景观保护以及景观改造的方法运用到连云港老街的景观的保护与再生设计之中,对连云港老街街区空间要素以及保护运作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构建连云港老街事物保护与再生的策略框架。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做到对连云港老街的保护,这一方面包括整理连云港老街的景观的改造设计方法的依据与原则,可以从连云港老街保护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方法应用、传统建筑保护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方面入手,探究如何保护连云港老街文化特色,维护连云港老街整体街区景观。在进行保护改造的同时我们应该关注传统空间,连云港老街与常规的城市空间是不同的,在对老街进行保护时,应该保护现有建筑性结构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切忌大拆大建。规划基本保留了所有现状建筑。在不伤害建筑结构的原则下进行保护。其次是我们应该有意识的识别老街与城市之间的公共空间,这一公共空间的目的是充当一个缓冲的空间,以缓解城市对于老街的侵占和城市人民生活对于老街的破坏。接着在对老街改造时应该及时清理老街周围以及内部因游客的消费,商家活动而产生的垃圾,以防对老街整体形象的污染,这样可以保持老街的文明形象。最后应该重视老街的交通空间组织。交通压力过大,是古城区的通病,这也是连云港老街的痛病,连云港政府应该制定与交通出行相关的政策,例如可以将现在的单向车行道改为双向车行道,双向车行道可以充当连接连云港老街内部与外部交通目的,单向车行道可以连接连云港老街内部与当地居民街区,还可以对单向车行道的时间进行限制,以此来缓解连云港老街的交通问题对于当地居民生活的困扰。此外,政府应该对现在的停车场进行改造并将其改在为地下停车场,进行多元化设计,结合老街的旅游中心来增加公共停车场,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改进老街的交通问题。对于老街的改造主要应该主要主要从文化产业方面入手,一、老街旅游项目负责人应该关注文化旅游产业并达到串联历史文化遗迹的目的,将连云火车站(钟楼)、连云港老街历史文化馆、连云港港口历史博物馆、民俗工艺馆等景点串联起来。这样既能保持景区的热度又能提高旅游产业的收入。二、增加体验性文化的功能。景区项目体验设计是指引用体验设计这一理念,围绕游客身心体验和全方位感受进一步完善景点、景区的建设,提升景区主题形象和吸引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要。三、可以加入体验性消费的功能。老街之中应该积极投入拥有体验性消费功能的店铺,例如,让游客花费一定的钱来制作自己喜欢的文化产品,既能提高旅游项目收入又能让游客从制作过程中收获体验所带来的意义与乐趣。四、增加西游文化的文创产业。由于连云港是西游文化的产源地,所以老街应该更加积极的发展西游文化的文创产业,可以借助科学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创造,通过对西游文化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利用,设计制造文创产品。五、增加文化教育功能。景区文化工作者可以通过借助景区的文化宣传以及文创产品的销售以达到对前来旅游的游客进行一定的文化教育,让游客不仅可以可以看到眼前景还可以领会到心中情。对于连云港老街的保护修复工作所采取的是先保护再进行再生改造设计,在保护原有建筑以及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到对文化产业的创意设计,既能做到对老街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留又能延续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体现城市文化品位。也是对老街的拆与留的问题上做出了一个合适的回答。

设计史范文篇2

关键词:街道改造;景观提升;空间设计;文脉传承;街道秩序

一、设计实验的开展根据

理事厅街显现出来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引导了我的设计方向和内容。首先,理事厅街上有四所学校,近三千名学生,可是街道路宽只有五米,长有近三百米,形成了一条拥挤的高密度的狭长小巷,那么研究的首要内容便是如何通过设计来解决道路交通问题,重新梳理混乱的交通秩序:其次,理事厅街作为历史街道,街道上有开封市的历史建筑群、非遗“汴京灯笼张”老店和开封天主教区的大教堂,这些建筑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保护价值,所以,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重新打造街道的历史文脉也成了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三,理事厅街由于街道建筑太过狭窄拥挤,导致缺乏大量的功能空间,像街道居民的日常交流休息这样的空间、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空间、游客游览参观的空间等,因此,研究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如何在街区中打造被需要的多种功能空间这一课题。

二、场地现状的实地调研

在设计初期,对场地进行了多次的深入调研,发现很多的场地问题。首先,针对场地复杂的交通人流问题,将场地的使用时间分成了高峰期,平常期和低峰期三个时间段,人流高峰期为每天的上下学高峰期,人群主要集中在街道的东西两个入口的学校附近,学生和家长、上下班的居民为主要人群,高峰期时街道承载力完全超负荷水平;平常期则是上下午的非高峰期时间,会有少量的游客出没在“汴京灯笼张”老店和天主教堂附近来参观非遗和老建筑,其余主要人群便是街道的原住居民,无论是游客参观亦或是原住居民的日常休息交流,都缺乏一定的使用空间。在对于街道建筑与建筑空间的调研中,将街道上的所有建筑大致分成了四类:居住区、学校建筑区、历史建筑民居和教堂建筑区域。其中最多数的是历史建筑民居和居民楼,人流量最大的是学校建筑区。通过建筑分析继而将整条街道划分成为四种空间: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私密空间、可拓展空间。这其中可拓展空间便是街道中的违章搭建和可拆除的非历史建筑,这类建筑在整条街道中完全可以拆除以满足街道各类人群的空间需求。在对街道基础设施的实地调研中,发现该街道的基础设施完全处于年久失修和严重缺乏的情况。街道上空管线漫天,一些电线已经垂落到地上,有极大的安全隐患。街道上仅有一处垃圾桶,两个旧式路灯,更没有设置相关导视,这对于有大量学生和住户的老街来说是必然无法满足各类人群需求的。同时街道因为狭窄,全街绿化程度近乎为零,但是毫无疑问,人们希望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对于人群需求与行为分析两个重要部分的信息调查发现,理事厅街目前的街道主要使用人群分三类,分别是街区原住居民、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游客与路人。其中前两者人数众多,游客与路人只占少量,无人参观的很大原因要归结于街道的治理不善,不具备良好的游览条件,这是本次设计需要重点改善的地方。对于人群行为的调研分析中,将街道内的主要行为也分成三种,分别是校园上下学、街区住户的活动交流和参观游览。这也是根据街区三大人群而相对应的,且参观游览活动也在整体的人群活动中占据很少比例。在街道人群的民意调查中,抽取了一百人作为样本进行访问调查,结果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认为道路太过狭窄拥挤,高峰期无法正常通行,基础设施老化;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认为环境脏乱差;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认为历史文化缺失,在街道上无法体验出这是一条有悠久历史的古街,没有文化内涵。这些调查信息都为课题的设计方案做着现实支撑。

三、针对街道文脉与空间的整合性改造

对于本条街道的改造设计,整体方向仍然是要打造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环境空间,从文化景观设计的角度讲,便是要用景观设计重拾地缘文脉,每个文化性的景观设计,都是特定时代有特定意义的产物,我们设计文化性景观,并不仅仅是要回忆过去,而是让大家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到更远的未来,本设计中主要展示的是开封的宋文化,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朝代的都城,开封的曾经无比辉煌,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的宏观地区设计,开封慢慢退出了国家第一梯队城市的行列,这又正如理事厅街的过去和现在。文化景观的设置可以反映地区的精神面貌与历史变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人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在街道设计方案中,设计了一些景观节点小空间,这些空间在街道中串联整体的景观轴线,除了基本景观外还有着不同的功能性作用。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过程中,依照《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相关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基础上进行设计,依照《规定》中,城市中的历史建筑保护单位,需根据《文物保护法》按原状保存,不能有损毁、改建、拆除等行为,如需修缮保养,需体现“修旧如旧”的原则,使用上一般做博物馆或参观场所。在本课题的设计中,对于街道空间的划定即按照《规定》中要求,拆除违章搭建以及可拆除的对古建筑造成威胁的建筑,来创造更多空间来满足街道的功能需求。因此,相关设计规定同样是本设计方案重要参考。方案中整条道路按照功能分为了三部分,进行分别设计,由西向东分别是街道入口景观区、历史建筑保护区和教堂景观区三大区域。在西段街道入口景观区域中,拆除街道西入口南侧的老式平房,改为开放式广场景观“盛时东京”,建立一个街道的景观标识,同时将道路拓宽,取消路牙平整路面,最大限度方便人流出入。将理事厅街小学对面空地设置为家长等待区域,加入可移动式的座椅模块,在需要时可移走露出消防登高面,符合其功能需求。在街道中段历史建筑保护区中,拆除北侧灯笼张老店旁的威胁性建筑,将其拓展成一个非遗的文化展示景观区。将街道南侧的违章搭建拆除,改造成为街道景观节点与小型空间广场,拓展街道空间并打造功能性广场。营造“华灯初上”“汴梁老街”“谠言直声”三个景观空间。对于老建筑群,则是用通道将其连接,成为一个可游览的微循环,打通老建筑之间的联系,重新梳理建筑格局与秩序,重组院落,由多个细碎的小空间重组为整体的大空间,在院落的格局中加入绿化和迷你的休息空间,完善其功能。在街道东段教堂景观区中,由于校园所带来的人流量大,因此将北侧教堂主教楼前的老旧建筑拆除,整条街道70米的距离向北偏移4米,南侧多出的4米宽度成为非机动车停放处和绿化带,北侧建筑和教堂围墙拆除后成为开放式广场景点“汴京福音”。既解决人流问题和活动空间问题,又成为一个教堂古建筑的展示空间。

四、对于空间秩序与建筑保护方面的探索结果

在经过一些列的问题探讨与分析后,理事厅街的问题在设计中得到了相对目前更好的方案。在空间格局,道路交通治理办法,历史文脉传承,古建筑保护,街道基础设施提升等多个方面得到了改变。在空间格局方面,由最开始的杂乱无章,古建筑现代建筑违章搭建三种建筑相互穿插的无秩序,转为私密空间、半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和可拓展空间的相互转换,最大程度获得开放空间满足人们的需求。道路交通治理办法中,除了对街道路段的整体改造,面对街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沿街随意停放的现状,对整条街道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点有重新的规划,增加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专用停放点来整理街道。最后,针对车流与学生的安全问题,设计限时禁行的机动车管控措施,在上下学高峰期禁止机动车驶入,来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在历史文脉传承的设计中,街道由西向东共设计三大区域五个景观空间,“盛时东京”用清明上河图浮雕和框景的手法展现了北宋汴梁的繁华;“华灯初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张打造了唯美的展示区,试图改变之前灯笼张鲜有人知的尴尬局面,成为街道中靓丽的风景线与名片;“汴梁老街”重铸了一个历史建筑的景观场所,并结合海绵城市理论打造雨水花园;“谠言直声”用现代的方法唤起地缘文脉,重述理事厅街公正严明断案的曾经;“汴京福音”让开封大教堂成为开放的集散空间,满足多种需求。

本次设计的课题研究其实是一次探索的过程,致力解决很多像理事厅街这样的国内的街道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与历史文化、老街居民生活方式的冲突。因此,本次设计重点解决的问题便是怎样在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大潮流趋势下,继续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人们口中的“老旧”的观念与事务,留住身边的历史文脉,更好的将历史留在我们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邱书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建筑学报,2007[03].

[2]李俐.古城改造中的历史和文化影响.山西建筑,2004[11].

[3]徐兴根,陈洁.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改造设计探析--以开封双龙巷景观设计为例.现代园艺,2015[08].

[4]曹磊.基于文化传承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J].艺术评论,2018[05].

[5]李星怡.曹磊.窦逗.景观一体化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

设计史范文篇3

高中生处于青年时期,其身心正走向成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能力、探究的欲望,情感相对于初中生稳定,但是容易走极端;有一定的归纳、演绎推理及运用逻辑法则进行正误判断的能力。这就要求高中历史的表现性评价任务要有趣味性的同时更要重视历史知识的逻辑性、规律性,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学生置于情感冲突的情景中,用探究、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其寻求符合社会利益的答案,并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是历史学科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这也是历史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

二、关注需要复杂认知技能和学生表现的学习结果

任务的趣味性是重要的,但这还不够,应该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参考其中“教学活动建议”重视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因此,应重视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和评价学生历史思维、问题解决过程的可能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然后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三、重视指导语、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

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含糊的任务指导语会导致非常不一致的行为表现以至不可能用公平或可靠的方式评价他们。运用评价标准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要完成的预期目标,并确保评价任务与评价目的高度相关。

四、考虑任务的公平性、可行性

设计史范文篇4

在服装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教学面临新变。服装设计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禁锢,探索新式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以适应专业的发展。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史论课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不断提升史论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全面而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架构专业建设的桥梁。《中外服装史》一书秉持历史眼光,展现了中外服装发展历史的脉络,探讨了中外服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尚变迁,分析了中外服装的基本款式与主要特点,列举了中外名家的服装设计案例。该书以大量的考古学资料为基础,梳理了中外服装设计方法要点,对比展示了中外服装的剪裁结构、工艺细节等,提出了历史经验转换为实践设计的技巧,为相关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中外服装史》共分为十章,主要诠释了中外服装历史的发展流变,探析了中外服装的时代风尚,分析了基本款式与主要特点,列举了大量实例与设计范本,提供了设计方法与实践经验。该书对照中西服装发展历史,讲解了中西服装设计案例。服装设计历史贯穿于人类文明之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服装设计历史体现了区域的民俗历史,是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装伴随劳动产生,是物质文明的产物,也是精神文明的结晶。追溯服装发展历史,不同学者存在相异观点。有些学者认为人类为保护自己创造服饰,有些学者认为人类为遮羞而创造服饰。祖先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在无衣状态下度过了风雨飘摇的岁月,艰难地跨入到文明时代,尝试用衣物遮身护体。追求美是人类的共性,服装除了被赋予实用功能之外,还被赋予审美功能,熔铸了人们的生活习俗、个人偏好、文化心态、宗教信仰等。该书首先梳理了中国服装发展历史。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服饰装点了文化与艺术的门廊,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显示了东方之美。从原始社会开始,在对大自然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可用于服装的原生材料,包括植物纤维材料、动物纤维材料等,并且不断摸索、创新纺织技术,形成了棉麻织物、毛织物和丝织物等,这些都为服装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历史材料记载,商代人已经能够织出精美的丝绸衣服,且用色非常厚重。到了西周时期,我国逐渐确立了等级制度,不同等级需要穿着符合自己身份的服装。周王朝设立了专门负责服装制作的官职,专门为王室提供服饰。我国的冠服制度就形成于夏周时期,掌管服饰制作的部门也在周代趋于完善。到春秋战国时期,服饰虽然类型多元,繁简不一,却都有了上衣与下裳,使中国服饰的规制基本定型。这一时期织绣工艺获得了长足进步,服装材料日益精细,各种华丽服饰围绕衣料脱颖而出,使传统工艺发扬光大。秦汉时期,纺织印染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使了秦汉服饰得以繁荣呈现。马王堆遗址出土的精致丝绣织品,种类之多、品质之高,充分反映出汉代织造工艺的高水准,再现了当时独特的服饰风貌与内容。在服装构成上保留了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面料重锦绣,体现出了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主要体现在服饰的样式、色彩和佩饰的规定上,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从汉代开始,随着多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传统服装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与包容性,表现在异域服饰材料与纹饰等在传统服饰上的呈现与融合。这一时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形成了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经济的大道——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中西服饰文化的融合发展。唐朝时期我国从分裂走向统一,服饰发展高度繁荣,外来服饰传入国内,胡服新装备受追捧。明清服饰不再受到异域思潮的影响,以传统服装为主,但等级性更加明显。近代以后,时代变革较明清时期更加剧烈,中山装成为社会改革的标志,一度成为中国的国服。进入现当代,社会秩序越发稳定,中国服饰文化与异域服饰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新的服饰体系正式生成,中国服装逐渐走向了新纪元。

该书其次展现了西方服装发展历史。西方服饰文化发源于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东方与西方世界,包括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推动了服饰文化的变迁。服装发展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过渡与演变。在古代,服装一般不经过裁剪,通过幅布披挂缠裹构成衣的形式。服饰面料以亚麻、羊毛等自然纤维为主,由于生产力的局限性,衣料匮乏,以及社会阶级观念,对于衣料的分配与占有存在森严的等级,衣服成了身分、地位的象征。中世纪宗教文化盛行,教会组织结构严密、影响深远,促成了罗马式、哥特式服饰风格的出现。文艺复兴时期也是资产阶级运动时期,男子服饰上宽下窄,女子服饰强调细腰丰臀。在文艺复兴的照耀下,欧洲兴起巴洛克、洛可可艺术,服装敞口轮状褶领。十八世纪,西方服饰趋于轻便。十九世纪,宫廷服装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宫廷化服装既有典型的洛可可风格,又有古典主义的闪光,使服装文化进入新的发展期。二十世纪,西方国家大多进入工业化阶段,服饰文化迎来变革,服装被分为礼服、西服、户外服等,为现代服装的出现奏响了序章。纵观中西方服装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服装的构成形式与穿着状态上,导致这种差异的核心在于中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服装构成呈现出一种自然而含蓄的设计理念,在服装裁剪上以二维的平面化裁剪为主,不追求对人体的塑造,强调服饰与装饰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中式哲学。西方服装更加强调自我呈现,强化了对于服装造型的研究,在裁剪方法上以一种理性的服装结构设计来表现,甚至强化身体曲线的美感,创造一种复杂的三维“构筑式”的服装形态。服装与服饰设计学习是理论、视觉与形式有机结合,服装史课程设计需要通过不断加深理论与实践对等关系,强化专业史论课对于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服装历史学习的同时,探讨关于服饰文化语言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兼具知识性、技术性和审美性,能够有效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就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服装史论课程,将其作为服装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分支。服装史教学与服装设计密不可分。一方面,前者为后者奠定基础。服装史课程内容丰富,涵括了中外服装文化发展历史,这其中有大量的实践案例,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学习者可以通过服装史课程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脉络,把握服装设计的基本规则和评判标准。服装史课程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讲述中西服装的发展流变,分析服装的历史延续性。服装伴随人类文明一路走来,在继承传统时推陈出新,在承载历史中保持时尚。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有着相异的服饰特征,这些特色服饰都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思路。中国唐代流行胡服,西方流行中国风服饰,都体现了服装设计的革新,体现了国与国服饰文化的交融。把握东西方服饰发展历史,能够共享服装设计的现代元素,巧妙应用这些视觉元素,创造不拘一格的服饰,推动服饰文化的繁荣发展。在服装史课程作用下,学习者的基础功底将更加扎实,对服饰设计规律的把握将更加驾轻就熟。服装史见证了时尚的流动性,见证了服饰从宫廷走向民间,从贵族走向平民。学习者在服装史课程中遨游,不仅能够洞察服装的变化,而且能够领略经济社会的变迁,了解政治文化对服饰流行的影响。另一方面,前者为后者提供素材。东西方服饰历史中出现的各种风格的服装,最终都会成为学习者的灵感来源,为学习者开展设计实践指引方向。对于服装设计者而言,必须对传统服饰进行解构,样式颠覆必然以传统服饰为前提,服装史记录了各种服装样式,利于服装设计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紧跟后现代时代设计的浪潮。除了要对传统服饰进行解构之外,还需要泛化风格,模糊不同风格服饰的界限,整合类型服饰的优点。泛化风格的服饰往往能够采集众家之长,在时尚领域掀起讨论热潮。为了推出独具个性化的服饰作品,设计者必须相当熟悉各个时期的代表服饰,了解东西方服饰文化发展史中的流派,游走在不同风格的服饰之间,确保自己能够立足在时尚的前沿,此时从东西方服饰历史中寻找灵感,能够助力服装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服装史文化学习对服装设计意义重大,应该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注重服装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呼应,突出服装史课程在服装设计专业培养体系的重要地位。首先,应该深入剖析课程,重塑知识框架。服装史课程内容庞杂,所涉猎的范围较大,教学难度较高,学习者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状况。为保持知识接收的连贯性,应着重梳理东西方服装历史发展的线索,通过朝代演变探究中国服装文化的发展规律,按照时间顺序把握西方服装文化的发展特点。在讲授过程中应该形成不同的时间板块,按照时间架构教学体系。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也可以对量大板块进行细致划分,对同一时期的东西方服装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这一时期服饰发展的共性特征,从而让学生产生思维跳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其次,应该注重场景教学,做到寓教于乐。课程知识过多会打消学习者积极性,导致学习者失去学习兴趣。理论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知识获取的需求,教育者需要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设计中掌握理论运用的方法,在理论学习中积累实践设计的经验。服装史课程中的设计案例不胜枚举,教育者可以通过场景再现的方法,对历史场景进行还原,使学生在情景中认识某一时代服装的面貌。再次,应该利用模块知识,进行项目训练。专业驱动教学方法对学习者而言有积极作用,教育者应该坚持专业导向,根据任务模块对学生进行项目训练。比如,要求学生根据某一阶段的服装史内容查找相关现代设计案例,教师通过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设计师对于不同历史时期服饰文化的现代化、时尚化表达,而后进行专业设计实践体验。项目训练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无缝连接,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最后,应该注重思政教育,实现教育融合。为推动服装设计教学改革,应该并重服装史教学与思政教育,使学习者把握服饰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与价值观的关系,树立新的服装设计理念。我国服装行业蓬勃发展,服装课程展开需要进行有效的专业驱动设计。通过服装史教学设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特征、贯通服装历史文化与现代服饰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服装文化,补充设计资源,开拓设计思维,落实实践环节,为日后的服装设计理论基础与创新思维提供依据与借鉴,强化史论课程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发展的导向性作用。

作者:陈健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设计史范文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景观规划设

计通常将含有水域及其周边各种陆域元素的整个景观系统称之为滨水景观,在历史文化名城中规划设计具有特色的滨水景观,为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提供集中场所之余,使得人们能够从中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并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1城市历史文化与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在关联

1.1滨水景观设计可有效显示城市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滨水区作为其一大重要区域,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也积累形成了大量的优秀、特色历史文化。通过结合城市历史文化开展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方面可以对原本城市中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相关要素进行集中整合与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也可以对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集中展示,成为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与风景“名片”,并推动着城市历史文化的继续发展。1.2滨水景观设计以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基础。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要素作为根本基础。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创造了大量宝贵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真实记录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历程、真实展现着城市的现实生活,市民所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均以城市历史文化为依托[1]。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滨水景观时可以从城市历史文化出发,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行为等进行充分考虑,在有效利用各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下,以便可以有效丰富滨水景观设计效果,并使得城市历史文化得以借助滨水景观设计获得新发展。

2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

2.1塑造滨水驳岸。以赣江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在该项目的滨水景观驳岸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充分结合赣江的亲水性、历史性与生态性,选择使用驳岸组合的设计方式。在与赣江附近广场的结构特点进行有机整合下,将片区的出口与入口位置处的滨水驳岸设计成堤路型驳岸,先通过使用原档石填充湖面与驳岸的空隙位置,进而保障湖面与滨水驳岸持平。随后通过增加自然石块并搭配周围的自然绿化,进而在有效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使得游览者能够最大程度地近距离接近水岸地,令游览者能够真正参与到滨水区地空间中,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滨水驳岸的亲水性。在滨江步行道中段位置,设计人员则将滨水驳岸规划设计成栈道型驳岸,便于游客步行游览,与滨水空间以及水体之间形成有效互动,获得反复身临其境般的观览效果。而在滨江步行道的周边位置处,则通过规划设计漫滩型滨水驳岸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节点[2]。2.2设计滨水建筑。通过充分结合当地的地方传统特色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设计人员在积极搜集当地地方建筑符号如出檐深挑的屋顶、建筑主材多使用青灰色石材等。在滨水建筑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选择将赣江周围的传统建筑作为基础原型,在整个滨江建筑形体设计成上下收分的形式,并通过运用大量蕴含丰富城市历史文化的建筑元素与符号,在建筑屋顶大多使用深灰色的流线型瓦片,建筑立面则多为白色和赭石。滨江建筑主体以运用青灰色石材为主,在门窗、栏杆等建筑部位,则仿照当地传统建筑采用暖色木材,并搭配使用雕刻、镂空等工艺技术,进而使得滨江建筑可以与周围传统建筑融为一体,凸显出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充分彰显出滨江建筑典雅、稳重、古朴自然的独特建筑气质。与此同时,为有效保护滨水岸线,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赣江滨水建筑时,将水岸周围的建筑高度适当降低,随着水岸逐渐向腹地深入,建筑高度也逐渐升高,利用此种设计方式使得游览者在登上滨水建筑时可以拥有宽阔的视域,将整个赣江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小赣江宽度对滨水建筑规模的影响。2.3配置景观植物。景观植物属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一大重要设计要素。由于在该项目中,赣江水体周围自然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以及湿生植物,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植物资源,因此为有效增强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自然性,还需要在赣江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重视对景观植物的科学配置。设计人员通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选择当地特色树种如白玉兰、菖蒲等为主,并且考虑到赣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国槐与芦苇等植物在当地属于历史悠久的传统特色植物,因此,为了有效增强滨水景观植物的层次性,提高其观赏美感,在实际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将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地被与水生植物进行相互组合,同时在绿色植物中间穿插配置白玉兰、二月兰等颜色丰富的花卉植物,进而使得滨水景观植物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为游览者呈现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2.4设计设施小品。在滨水景观的小品设施设计中,设计人员同样将赣江当地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小品设计当中,利用丰富的滨水景观小品充分展示出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在雕塑设计中,由于赣江当地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名人辈出。陶渊明、柳宗元等文豪均先后在此地游览或居住生活过,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因此在该项目的雕塑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在滨江栈道驳岸较为宽敞的中心位置处设计放置仿铜绿的陶渊明伏案读书雕塑,并在旁边设置铜刻当地历史文化简要介绍,从而使得雕塑不仅可以有效丰富滨水景观,同时也可以作为一大重要载体传承和展示当地丰富、优秀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出当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在座椅设计中,则与周边滨水建筑相协调,同样采用暖色木材,并将座椅脚设计成圆弧状,方便游览者休憩停留。

3结束语

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通过对当地城市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积极将各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科学设计景观植物,结合当地传统建筑设计特色滨水建筑,在合理选择滨水驳岸类型并合理进行设施小品的规划设计,从而有效将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滨水景观设计相互融合,进一步增强其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韵致.滨水景观立体化设计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9(2):141-142.

设计史范文篇6

历史文化是指一定时期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历史文化是城市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人们代代相传的历史积淀。从内容上来说,历史文化包括自然环境、城市形态、城市建筑物、城市生活特征、历史人物和事件。自然环境是指城市中的山水、动植物等,这些虽然是自然因素,但在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人工痕迹,成为城市的特色历史文化景观。城市形态,即城市的道路、地标等,园林设计师通常以这些为题材呈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是凝固的历史,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包括房屋、陵墓、亭台楼阁等。通常我们对城市的生活关注较少,然而这恰恰是最有价值的文明,是设计师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是城市不同情趣的展现。历史人物和事件与城市的文化发展紧密相关,使城市更加具有历史气息,如名人故乡通常有名人的雕塑;历史事件反映了城市的历史,使城市彰显独特的历史意义,如沈阳背部柳条湖地区的“九一八事件”纪念碑。

2城市公园中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

2.1能够让观众了解历史

城市园林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通过观察能够让人们了解历史,获得情感的升华,同时,人们在欣赏公园中的建筑时可以回忆历史、反思历史,升华成精神认同,发挥教育功能。在城市公园设计中要有明确的道德方向,如痛斥侵略者的侵华战争、歌颂民族英雄等。如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侵略者杀害30多万手无寸铁的同胞,造成史无前例的战争灾难。因此不能忘记历史,政府修建了21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以此提醒国人勿忘历史,反映中国人民对历史的态度,来这里参观的游客能够目睹和反思历史中的“南京大屠杀”。

2.2能够让人们怀念过去和憧憬未来

设计师已经认识到历史文化的重要性,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在观赏公园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尊重历史。设计师通过独特的建筑符号将历史事件和文化呈现出来,依托市民的回忆和体会,让市民的内心营造一种独特的感悟。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紧密相关,因此,园林设计中的历史文化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

2.3可以作为城市园林的素材

城市文化不仅包括历史建筑,其意义也不仅止于其想象。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文化是根,是城市中宝贵的历史资源,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和素材,成为城市园林不断发展的动力。园林设计者在设计时,首先把眼光投入到历史遗迹及延伸的文化现象上,例如,规划背景园林时可以考虑北京作为古都的历史背景,如北京龙潭公园;以南京为例,可以依靠南宋古都的历史设计园林。

2.4可以丰富园林的历史内涵

公园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体现了设计师对历史文化的追求,它不是干枯的,而是丰富的、有灵魂的。有内涵的公园不仅仅是一些建筑、植物、山水,而是这些要素的整合体。一个城市的公园如果没有利用城市的历史资源,则这个公园是无意蕴的,游客过目就忘,城市的精神也不能彰显。有历史内涵的公园才是有生命的,才能融入市民的生活,才能给市民带来精神慰藉。

3城市园林中历史文化的呈现原则

3.1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是指城市所处地域的气候、植被、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气候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与纬度、经度、海拔等因素有关,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较长,冬季人们的活动受限,但也可以开展滑雪、滑冰等活动;南方地区夏季较长,人们多爱游泳。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要根据地域的气候特征开展园林设计,如,可以根据独特的植物造景,设计独特的园林景观。地形包括平原、丘陵、盆地、河道、湖泊等,这些地形在形态上有独特的美,如山西骊山华清池,背靠骊山,风景独特。在我国北方多为平原,地势平坦,而南方多山,地形崎岖,设计师要从不同的地形出发,掌握园林的时空特征。植被是一个地域独特的地理景观,每一个地域的植被都是最原始的、最和谐的景观。设计师在利用植物设计景观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选择合适的植物。当然,设计师不能勉强把一个地域的植被强搬到另一个地方而破坏该地原有的植物景观。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倾向。我国有南北方差异,北方人务实,性格豪爽,文化粗放;南方人性格内向,情感细腻,文化较为精致。另外,南北方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文化,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是唯一的,都有明显的地域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区域文化之分,并且逐渐成熟,各区域形成独特的文化,如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

3.2时代性原则

园林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为人服务。从历史发展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园林设计水平也越高,内涵也较为丰富,相反在动乱时期园林发展缓慢。在现代社会,园林设计不仅要依据地形、气候、民俗等,还要依靠现代科技,全方位地推动园林设计的发展,在肯定历史的同时也要让人们感受到园林的时代性。

3.3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园林能够展示城市文化、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在设计时,设计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服务于人,满足游客的休息、娱乐等需要。

4以迁西东山公园为例分析

4.1地理位置

迁西县东山公园位于河北省迁西县,西北部紧邻建成区,北部靠滦河,西南与西山公园相望,南邻南山公园。东山公园占地158hm2,形似苹果,内部多为山,北部及西北为山体陡坡,中部有平坦谷底,是城市发展的预留地。其植被多为油松,且覆盖率不均衡,有的山体裸露。公园没有景观建筑,北端有居民宅,中部为建设用地,村镇建设向谷底延伸。

4.2自然环境

地质方面,迁西为山间盆地,为低山丘陵区,沟壑纵横;气候方面,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常年为西南风,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25℃,年均降水量778mm;水源方面,迁西地表水主要有滦河、长河、清河等;植被主要有油松、侧柏,果树主要有板栗、苹果、核桃。

4.3历史文化资源

迁西境内有西寨文化遗址,有龙井关、喜峰口等险隘,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公孙瓒、韩当、马永、戚继光、石文华、吴沐卿等。另外,迁西地区还有重要的板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史书中迁西板栗有“紫玉”的美称,迁西人民对板栗有独特的情怀,既可作为食品,也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

4.4东山公园中的历史文化呈现

4.4.1尊重地形

东山公园的地形见证了迁西的历史,只有尊重地形才能更好地呈现历史。迁西公园中的观滦塔利用观滦峰的地形,借鉴塔的经典造型,登塔可观迁西山水,同时观滦塔与周围的松、枫等融为一体,风光秀美。另外,公园内还有市民的活动区,利用山体修建了自行车道,使游客可以在深林中体验探险的乐趣。

4.4.2传统设计手法的运用

在迁西公园中,设计者运用大量的诗词、雕刻,利用景石、木桩等将其展示出来,让游客能够感受迁西的历史,对历史心驰神往。另外,东山公园内的观滦摩崖石刻结合了书法、绘画,把迁西的历史和风土展示无遗,游客在观赏过程中也可以自己题写诗句,增强互动性。在东山文化广场中,设计者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广场中景观墙、塑石碑刻等让游客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呈现了悠远的古文化。

4.4.3通古贯今

古时的迁西为兵家必争之地,龙井关、喜峰口等以红黄为基调,让游客看到了古时的烽火。迁西文化纪念区的东山访古让游客似乎看到了迁西的变迁,以时钟象征时间的推移,沿着木制道路前行使游客受到历史的熏陶。

4.4.4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展现

在东山公园中有4个木制构架亭,构成“历史长河”,左边辅以浮雕,叙述迁西民间故事,展示历史人物的一生,让游客对迁西留下深刻的印象。

5结语

设计史范文篇7

一、教学目标清晰多层,学生兴趣有的放矢

任何课程都有既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大纲中给予明确表述。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由于教师对史论课程重视不足,教学目标经常会在教学过程不断模糊并发生偏移。常见的情况有两类:一是过度理论化,教师忽略了高职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而是培养能够将史论消化吸收并转化成作品的设计型人才。这会使学生将平面设计史误解为一门单纯的历史课,与设计和其他课程无关,教师只是简单的历史复述人。学生很快会陷入疲倦和乏味,对课程完全丧失兴趣。二是过度娱乐化,教师为提高学生听课兴趣,把设计师的逸闻趣事贯穿始终,将平面设计史演变为历史人物故事课,完全偏离了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平面设计史课程可以设置三种不同层次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了解课程的基础上找到自己可以驾驭的范围,提高对课程的兴趣。(1)基本知识要求:对平面设计史主要发展阶段、设计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可以做到基本的辨识;(2)知识记忆、重现和整理要求:熟悉平面设计史主要发展阶段、历史背景、设计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并能对上述内容进行梳理、表述及总结;(3)知识与审美的转化、提升及设计要求:掌握平面设计史主要发展阶段、历史背景、设计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既可熟练复述史实又能对经典作品进行模仿创新设计。以上三种层次目标也可简单归纳为:眼睛认清楚、嘴巴说明白、手脑能设计。任何学生看到这个教学目标,都能做到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同时也能意识到平面设计史课程与其他手绘、软件类课程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重视单次教学,学生期待积累兴趣

高职平面设计史教学通常安排为每周2节,18周完成,所以每2节可以算作一个单次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单次教学可以充分抓住青少年求新求变的心理特征,将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法引入传统的史论课堂。笔者根据个人经验将部分教学方法归纳如下:(1)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1)专题讲授,也称之为“以点带面”,通常用来讲授重要的设计阶段、设计流派或大师级的平面设计师。例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平面设计,“交通招贴画之王”爱德华德•迈克耐特•考弗(EdwardMcknightKauffer),美国现代平面设计师保罗•兰德(PaulRand)等。2)对比赏析法,重在进行平面设计作品历史性的横向或纵向对比。例如: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战争海报对比,波兰三代平面设计师的作品对比,以女性造型见长的朱里斯•谢列特(Julescheret)、阿尔封斯•穆卡(AphonseMucha)和查尔斯•吉布森(CharlesDanaGibson)的设计作品对比等。(2)学生主导,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1)学生授课法。教师预先设定几个授课专题,要求每位学生制作可以讲解10分钟左右的PPT,课堂抽2人讲课,教师现场评价,其余学生上交PPT纸质打印版。此方法可以确保全体学生参与,并能避免个别学生偷懒和侥幸逃避的心理。2)资料分享法。教师设定资料收集范围和要求,调动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辨析。资料收集可包括限页文字、设计图例、相关视频等。3)现场设计法。选择多位设计师作品作为讲课内容,讲授完毕师生自行选定作品进行模仿,当堂绘制草图。师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单可以加深对设计师设计风格的印象,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魅力,还能增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和理解。4)结合现实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当代平面设计作品,让学生寻根溯源进行辨析,考查学生对平面设计史的熟悉程度,锻炼学生纵向比较今昔差异的能力。5)专题讨论法,选择有针对性的专题。譬如:包豪斯教学模式和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共性,多国公共标识系统的设计风格及文化内涵等。6)分组制图法。将历史阶段、主要设计师和设计风格以树状图的模式绘制出来,锻炼学生梳理历史脉络和合作学习的能力。7)参观赏析法。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平面设计展,做到提前了解资料,之后讨论观感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的兴趣在第一次课上被调动起来,就会为下一次学习积累期待心理。这种期待心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提升,渐次渐强。虽然单次授课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是存在于单次教学间的重要有效的连贯因素,并可以使整个课程环节构成良性循环。所以教师选定恰当的教学方法上好每一次课,就能产生逐层推进的教学效果并对整学期教学产生重要意义。

三、阶段授课前后呼应,学生兴趣稳固提升

平面设计史课程虽只有36学时左右,但完全可以将之分出前期、中期和后期。教学前期,学生对平面设计史认知甚少,是知识的积累期。教师以精讲为主,图例为辅,内容贵在精炼准确、代表性强。学生课外作业重点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收集资料。教学中期,学生储备了基本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单人演示、合作讲课、分组辩论等,参与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后期史论讲述过半,学生不仅有历史知识和观念,还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和赏析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简单命题让学生从模仿设计入手,将理论与设计相结合,将史论与手绘、软件课结合。一旦学生可以将史论知识转化为丰厚的设计资源及文化内涵,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幅提高,学习兴趣也会日渐浓厚。

四、认知情感决定兴趣,教书育人师格在先

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却不外乎两种:认知与情感。认知,就是学生在课程中感觉可以学到知识,而且是有用的知识,这样的课程往往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作为教师不仅要能把握当代平面设计的新动向,随时将新设计引入课堂,为平面设计史增加新内容;还要有遵循学生兴趣特点、学习效果而打破常规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的胆量;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找准课程间承前启后的关系,把握课程间的共性和合作,使用本门课程的知识解决其他课程中遇到的设计问题;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整个专业教学进度的一致步伐。情感原因,即是所谓的爱屋及乌。一位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下都充满人格魅力,他的课程必定令学生充满兴趣。教学认真、热情饱满、评价客观、风趣幽默、教法灵活、要求严格、情感真诚都是学生最认可的教师素质。教书育人,育人为首,言传身教,身教为先。教学认真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学习认真的学生;热情饱满的教师总能得到学生热切的回应;评价客观的教师可以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风趣幽默的教师可以轻松化解课堂上的不利情绪;教法灵活的教师让学生看到了课前充足的准备和良苦用心;要求严格的教师,学生也必会严格要求自己;情感真诚永远是人和人的相处的第一要素,师生如此,教学如此。

设计史范文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教师的教学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不仅包括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还包括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能力,作业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产生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并不注重历史作业的设计,甚至根本不给学生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这样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历史教师必须注重多元化的历史作业设计,通过作业设计来有效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那么,究竟如何设计出高效、多元的历史作业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具体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辩论型作业的设计

辩论型作业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不同,它需要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最终完成。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作业设计形式。例如,执教《抗日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抗日战争究竟国民党做出的贡献大还是共产党做出的贡献大?这样的辩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正反双方的激烈辩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均为我国的抗日战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又如,执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型作业:究竟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正反双方亦展开激烈辩论。通过辩论,大家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市场经济更符合人类发展需要。计划经济是历史的产物,其历史地位不可忽视。辩论型作业看似费时费力,但其取得的成效却是传统作业远远无法比拟的。它没有固定答案,是一种开放型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通过辩论型作业的完成,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也会在无形中不断得以提升。

二、论文型作业的设计

论文型作业,即是指以论文的形式完成的一种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业设计形式。例如,执教《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为题,写一篇篇幅在500字以上的小论文,谈谈自己对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些见解。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自身的切身感悟有效完成了本次作业。有一名同学的论文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快速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模式必然会造就一代新人,在未来我国的人口素质会越来越高,国家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次作业完成之后,我还特地抽出一部分时间要求学生自发朗读自己的论文,积极给他们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在我的精心设计下,本次作业设计取得了理想成效。论文型作业的设计是对学生协作能力和历史知识掌握能力的一项深入考查,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虽然并不一定是学生所普遍热爱的,但是它所取得的成效却不容小觑。因此,教师应适时设计论文型作业,以不断丰富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形式。

三、调查型作业的设计

调查型作业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调查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历史的伟大。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合适机会我便会设计一些调查型作业让学生完成,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也普遍表现出极大兴趣。例如,执教《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型作业: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其对当前社会互联网的普及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束之后,学生发现:互联网在当前社会已经非常普及,尤其是城区家庭,几乎所有家庭均已安装上了互联网。除此之外,智能手机在我国也非常普及,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均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实现上网。通过这样的调查,再与之前的历史进行对比,学生真切感受到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并感叹人类智慧的伟大。调查型作业的主题可以由教师制定,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特别感兴趣,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积极践行。

四、结语

除了上述几种历史作业设计形式之外,可采取的作业设计类型还有很多,在此不做详细论述。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注重历史作业的设计,并结合具体的教学主题设计出更多高质量的、令学生普遍感到满意的历史作业。

作者:毛伟光 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参考文献:

[1]范艳梅.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4).

设计史范文篇9

1文化背景及特质

文化特质是文化组成的最小单位,是景观人文空间特色塑造的基本要素。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北极阁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在南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中所存在的景点,北极阁必定会背负上南京的历史,六朝的文化,而忽略了北极阁自身也有着其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北极阁的气象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北极阁便建有“灵台候楼”,用来观天测候;明,洪武年间,又建造了“观象台”,又名“钦天台”,既观气象又观天象;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烨南巡,登山眺望后,在此题了“旷观”二字。北极阁的气象观星史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其独特的文化,便是北极阁自身所特有的文化特质。

2现状对比与分析

2.1文化小品的主题选择

位于下沉广场之中的雕塑文化墙,是体现整个北极阁广场历史文化内涵的主体景观,文化氛围以此为中心展开。此景主要由瀑布及文化墙构成,文化墙依托于仿自然山体的岩面雕塑,设计的初衷是将其打造成整个文化广场的点睛之笔,以突出“金陵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内涵、灿烂的六朝艺术”为宗旨,所以浮雕墙附有大量六朝时期的雕刻、砖墓壁面、浮雕、书法碑帖等,依附着山体走势“浓缩”于文化墙之上,然而这些历史痕迹却没有起到明显的文化表达效果,由于内容多而杂乱导致主次关系小明确,主题不突出,北极阁所特有的古代观星及气象文化更足被淹没其而无法得到强调,导致失去了景观文化特质。加上文化墙的建造在材质运用上使用了人造手法,从而使墙体与自然lJ体的背景产生了脱节,更加削弱了整个景观应有的效果。作为一个表达人文历史背景的景观节点,苗先,就是要突基地的文化特质,而不是泛泛的引用区域环境所固有的相同的文化背景。凸显历史文化特质,才能鲜明的表现基地文化,使景观具有特殊性。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涌金段景观,恰好能说明凸显文化特质的重要性。涌金门为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因传说此处为西湖中金牛涌现之地,唐景福二年,故在此处开城门,命名为涌金¨。在涌金广场的设计中,以唐风纹样为主要装饰纹样,而广场西侧的湖面中更设有“金牛出水”雕塑,诉说着基地的故事。西湖涌金段景观的设计,在古杭州众多的历史典故及文化底蕴中,只提取了与景观节点所关联的文化特质加以刻画,生动的表现了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征明显,内容丰富,使得景观点有了特殊的内容和含义。

2.2水景与历史文化的融合

北极阁广场亲水平台处的水景安排,以一种现代的、两的姿态摆放于古韵浓厚的历史文化前,东西方的碰撞,古代与现代的碰撞,未能找到平衡两者的契合点,生硬的衔接大大削弱了场地的历史文化氛围。水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而符合文化特质的水景,为营造景观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西湖涌金段水景设计,无论是在材质的运用上还是在小品的处理上都运用到了历史文化元素,厚重朴实的天然石材,自然的植物,古韵浓厚的石桥不但使文化的主题在景观中得到了延续,还成功的烘托了景观环境的历史文化氛围。而自然式的水景处理,更符合了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的标准。从北极阁广场景观的下沉广场开始向外扩展,可以看做是从古代文化朝向现代的朝气的年代的跨越和融合。但是在两种文化的交接以及融合上,却没有得到融洽温和的效果。古代文化的氛围不够浓重,现代的商业亦缺乏特点。一味的套用西方的设计手法,而没有思考中国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应如何得到很好的应用,从古代中国文化,逐渐演变到古文化在现代的运用,才是真正的历史演变。如图1所示,长方形喷水池是西方园林的典型产物,应用到这个以六朝古文化为主题的广场中,是否显得有些不合适。那么怎样才能使现代水景设计富有历史的意味而又与现代环境相融合,怎样来寻找两者的契合,在对材质的运用上和对文化的理解上是非常至关重要的。杭州国际名品街位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与杭州最繁华的商业地带延安路的交接处,而人驻名品街的多为国际顶级品牌,在这样一个古今交汇,中西合并的环境中,却没有一丝的不和谐。在西湖风景区的大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古文化与现代的商业气息和谐交汇。现代材质的古典运用以及古代材质的现代运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文化特质这条主轴线在材质上得到贯穿,以细小部位烘托大气氛。却因为材质的迥异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西式现代的造景模式中,柔和的运用进了中国古代材质以及中国古典园林材质,古典材质在现代设计手法中的运用,两者相得益彰,使得设计在周围环境中,营造现代商业气氛的同时,又不失古韵。

2.3铺装手法的历史表达

古法铺装对于历史文化氛围的烘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铺装中加入能够体现基地历史文化特征的标志性纹样或者文字,对景观历史环境的形成能起到很大帮助。北极阁广场铺装材质主要使用了水泥砖以及少量的花岗岩,以现代西方的手法加以布置,显得过于粗糙而且随意,无论是主题还是表达,都没有追随“文化”二字展开,材质的选择,铺装的手法,都与历史主体所不协调。虽然有极少的梅花图案出现在铺装中,但是对整个铺装所形成的大气候并没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铺装色调跟景观环境也并非很融洽。梅花成为南京市的市花,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并不能够体现出北极阁本生所固有的古代历史文化特征。杭州西湖风景区的道路系统中,为了烘托环境氛围,所有的铺装都采用天然石材,并且融合古典园林铺装手法,尤其使用了古杭州所特有的道路结构,即路面呈拱形两边各有排水沟的道路形式,并在铺装中大量加入代表性图案及文字,充分显示了景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味十足。北极阁完全可以在铺装等细节上抓住历史文化特征加以表现。历史文化特质的表达要贯穿到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各个景观元素中体现所要表达的同一个文化和同一思想,小到铺地形式,大到景观雕塑,这样才能营造出设计者想要达到的氛围,达到景观效果。

设计史范文篇10

关键词:历史环境,建筑设计,城市肌理,历史文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历史建筑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生活娱乐需求,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我们所研究的着重点在于如何在不破坏历史环境的前提下设计新建筑。历史环境就是指与一定范围土地上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所组成的物质环境,它是发展变化的,是城市的自然地理、物质技术和人文精神的综合反馈,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载体。城市历史环境由城市布局,传统的街道构造,传统建筑组群及其周围公共设备,园林绿化,街道陈设组成。建筑的新旧是相对而言的,我们所指的旧建筑,是指处在历史环境中的有修复价值和值得保留的传统历史建筑,新建筑即是区别于旧建筑而言的存在于图纸上或刚建成一段时间的建筑。研究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就是研究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避免与旧建筑发生冲突,与环境不协调,破坏城市风貌,产生不良的效果。

1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的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新旧建筑发生冲突的情形,城市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更加明显,存在于城市的各个区域,我国的城市历史环境被破坏。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新建筑对历史环境的破坏

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历史上,我们能了解到,当新旧建筑发生碰撞时,往往牺牲的是旧建筑,城墙被推倒,四合院被拆迁为高楼让路,旧城的破坏是20世纪中国城市建造最让人痛心的城市行为。紧接着而来的复古,全国大兴土木,修建“假古董”,古建筑与新建的古建筑交错而立,城市的时代性变得不再清晰,老城的风貌支离破碎,城市的文脉被割断。

1.2传统建筑与新建筑的不协调

中国的传统建筑的特色以木构为主,体量较小,还有大屋顶,现代建筑很难与之呼应,运用类似手法会变成复制,运用对比手法往往造成反宾为主的效果,或者二者极不协调。另外木构建筑的保留和维护比较艰难,往往选择拆旧建新的方式。

1.3新建筑设计缺乏思考与灵性

现在,我们对于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如何定位,如何存在,如何能达到最佳结果都缺乏研究,我们只能边建造边探究,从而衍生出许多失败品。在许多大城市中,除了少数保留下来的旧建筑外,还有许多不同时期的中西建筑,新、旧、中、西拼接在一起不伦不类的新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来的历史环境氛围,切断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拥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大规模减少,建筑与建筑之间各成一体,把城市分割的支离破碎且毫无特色。

2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态度

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设计态度主要是“对比”与“协调”,这是新旧建筑的两种关系,“相似”与“对比”是事物之间最简单最明晰的两种关系。掌握好“对比”与“协调”的尺度,我们就能设计出美感强烈的新旧并存的事物或环境。对比要求我们在两种不一样的事物之间建立明确的布局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使事物的特殊性质更加突出,得到加强,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整体氛围。“新”与“旧”本来就是作为反义词的存在,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之间的矛盾进行掩饰,符合客观规律的存在应该再将它们各自的真实属性表现出来。类似的事物往往在视觉中被联系到一起,相似导致统一这一常常被运用于新旧建筑的呼应协调,产生的效果取决于形式构成手法的运用熟练程度及恰当程度。同时,我们要传承文脉。作为拥有多年历史的中国,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着重于文脉的传承,文脉是城市的延续,我们的城市在进步的同时舍弃了许多东西,我们不能留给后代一个被切断,被抹去的历史。了解历史的最好方式是直观去感受,而不是冰冷的课本。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思考,将历史文脉与新的生命融合,赋予城市新的特色内涵,让历史延续。

3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原则及手法

3.1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原则

历史环境下的新建筑与旧建筑是共生关系,新建筑的设计是“带着镣铐跳舞”,要按一定的原则去进行设计。1)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整体性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要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建筑设。计这一方面,在解决建筑的功能、结构、经济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它与周围城市街道、旧建筑保持整体性的统一,从历史环境的文化内涵中来找出可发展的新形式,使其具有不同的表现力且不违背整体的形象,新老建筑共同构成城市统一风貌。2)从城市的历史角度———尊重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历史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城市的易识别性,形成明确的城市形象。新建筑不应该破坏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在我们设计新建筑时,为了保证历史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标志性地位,我们通常把新建筑作为辅助来陪衬历史建筑,新建筑设计时在体量、高度上要有节制,同时要保证视线不会破坏历史建筑,保护历史环境的原有空间及肌理的完整性。

3.2现代建筑在历史环境中的设计手法

城市的环境涉及到物质功能、历史、人文等方面,城市历史的环境涉及到的更多。所以,在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手法是很复杂的。1)城市肌理织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更新,城市的空间肌理在不停的产生新的改变。我们的设计是要保证城市肌理的完整性的,所以设计时采取城市肌理织补法,城市空间深层结构的形态依据就是延续城市的空间肌理。城市肌理给建筑设计提供一个切入点,引发建筑师的创作灵感。城市肌理织补的成功案例有理查德•迈耶的西门斯办公大楼,它以一种新的姿态被纳入原有街道。2)借鉴历史传统。既然历史建筑无法移除,那么我们在进行新建筑时就要借鉴传统建筑的精髓,隐新于旧。借鉴历史传统的方法有复古、仿古、简化、变异。复古与仿古以历史建筑为底本进行新建筑的设计,这样可以使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得到统一。简化和变异是指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展示形式和特性有直接的关联,达到似曾相识的效果,与历史环境协调的同时也没有破坏历史的真实性。3)化整为零解决整体冲突。解决现代建筑大体量的特征与旧建筑的矛盾的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将建筑形体化整为零,在体型和形块上对完整的大体量建筑进行改变与收放。保证整体的舒适性的同时呼应历史环境。我们可以把新建筑的里面分几个段落,也可以把建筑分为不同的体量,使建筑与周围及大环境呼应协调。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