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7:45:28

人居范文篇1

关键词:山地景观;居住区景观;高差处理

在我国,山地面积大约占到国土面积的70%,众多的名山大川,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在近几年房地产开发突飞猛进的市场行情下,在城市不断雾霾和空气质量变差的情况下,开发商转入山地,打造山地度假大盘,山地开发项目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如何规划设计山地住宅的景观,不仅关系着住宅销售的好坏,重要的还是未来居住在这里的人是否居住的舒心。针对项目需要,笔者也参观考察了北京及河北周边的一些山地项目,如北京周边的奥伦达小镇,安吉绿城桃花源、鲸奇谷等项目,将考察的经验也一并分享给大家。藏龙镇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平山县,被太行山脉所环绕,毗邻黄金寨原生态旅游风景区。这里幽远宁静,空气清新。山中植物以刺槐、油松、柿子、黑枣等植物为主,植被茂盛。受山中小环境影响,藏龙镇夏季凉爽宜人,是理想的度假避暑胜地。建筑依山而建,台地式布局,布置灵活,保证每栋楼都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山地开发不可避免的就是建筑布置完后留下的挡墙,以及台地布置后的高差,整个项目高差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如何构建人工与自然相融合的人居环境,如何有效处理开发后的挡墙高差,如何提供更好的景观效果,是探讨的关键性问题。

1景观营造原则

1.1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保护与开发兼并原则。山地的自然起伏变化使得山地景观天然具有了立体空间,在设计规划时,应尽量减少土方开挖,形成台地式的规划布局;尽量少破坏植被及生态,利用生态修复的手法处理开发后的场地;顺应地形,尊重场地,巧借山水,形成景观亮点,彰显山地景观特色。1.2以人为本原则。2017年,在报告上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景观的功能就是为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作为山地度假大盘,作为购房者的第二居所,更应从人的需要出发,营造一个人们可以养花养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四世同堂的社区环境;利用景观处理的方法,变高差为坡道,让无障碍设计遍布整个社区环境,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有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安全、方便、舒适、好玩的人居生活环境。1.3五感体验原则。五感即人的5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综合五感体验,通过交通组织、视线组织、台地变化、空间围合、公共设施设计等景观手法,将人带入环境中,在不同场景中看到和感知的景观均不同。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就曾提到过理想居住的4个必备条件:一是亲近自然;二是感知时节;三是空间通透;四是确保私密但又不妨碍邻里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这也是我们在山地人居设计时应认真践行的标准。

2景观营造手法初探

山地项目区别于城市住宅区的最大特点就是独特的依山傍水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放空自我的氛围。因此,借势与自然环境打造的景观亮点,也就带有了独一无二的景观特色。藏龙镇项目布局在三面环山,一面迎水的理想风水格局间,设计上充分利用山势、水势,打造“踏云”、“观山”、“游谷”、“枕水”、“亲自然”5大景观特色。2.1利用高差形成景观亮点。由于藏龙镇的开发是顺山势而上的建设,因此,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留下了很多毛石砌筑的挡墙,其一,开山挖出来的石块并不美观,其二,从几米到几十米的挡墙又很多,不能用单一化的景观手法来解决。因此,从调研考察山地项目开始,就非常重视山地高差处理的手法,设计中大致采用了以下措施:2.1.1挡墙景观化处理手法。第一,仿生处理,形成一整副丛林画般的效果。设计通过仿原生石块的技术手段,配合上自然山林的彩绘,在砌筑时分段留下种植槽,选择花灌木,种上爬山虎从下往上爬,同时人工的放上一些枯藤,在爬山虎还未完全爬满时也依然能开起来像真实的原始丛林的感觉。与之相应的广场的主题定位恐龙乐园,以仿生景墙为背景,还原恐龙生活的环境,配合恐龙的雕塑、铺地、各种恐龙蛋等元素,打造儿童主题游戏乐园。第二,在重要的景观视点上,采用了打造落水瀑布的手法,在修整自然叠石表面后,在高处做水池,从小镇最下面的湖里取水,形成落差在十几米到几十米之间的瀑布,效果蔚为壮观。不仅有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听觉上也让人有种置身山林间的感觉。这样做的另一种好处便是春夏时节,一阵微景观设计风拂过,带着花香草香和阵阵水气拂上脸颊,带给人一份清凉和滋润。此种手法分别在二期和三期进行了尝试。冬季时节,小镇的温度会比市里面低上5~6℃,但是没有雾霾,山中会生气雾气,望向窗外,置身云间。冬季的景墙不再是瀑布的形态,通过人工的浇筑,变成一淙淙冰瀑,开发商还准备了造雪机,于是一个避暑胜地摇身变作玩雪的胜地。第三,攀援植物及绿篱。此种方法虽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效果,但是确实最经济实惠和最为生态的处理挡墙的手法。在设计中大范围用于建筑侧面和后面的挡墙,一方面降低成本,二来也为整个小镇增加更多的绿色。第四,墙体文化手法处理,包括矮墙的贴面、文化石,镂空不锈钢板加灯带,堆土形成草阶、花阶等。通过光照,形成夜晚梦幻的效果。2.1.2巧借高差,形成可玩景观。在设计之初,就调研了目前较好的山地人居项目,包括北京延庆古崖居边的奥伦达,绿城安吉的桃花源鲸奇谷,秦皇岛阿那亚社区等,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从上而下的大滑梯,很好地利用了山地的地势,还给了孩子们一个挑战自我、释放天性的游乐空间。因此,其目的是做好玩的景观。藏龙镇的恐龙乐园广场上连接了2个大滑梯,分别是从周边两个十余米高度建筑平台上连接而下的。建筑受地形限制,和广场的高差非常大,人们到达广场非常的不方便,设计中也仿照鲸奇谷的入口,设置了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做的旋转大滑梯,即好玩也有限便捷的解决了高差问题和连接性的问题。2.2因山水而活的景观。我国山水千姿百态,得天独厚,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山水文化。山水美自古时起就被寄托了精神价值,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把对山水的崇拜升华为一种审美境界。孔子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老子主张返归自然,以保持纯真的天性;庄子则向往和追求自由,“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山水中的文化性,让自然山水和人工山水相得益彰。2.2.1注重传统山水文化。山林文化也可称为隐逸文化或者闲情文化,在休憩间能寄情山水,也是很多购房者的需求之一。“每个人的心中皆有‘山水’,那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与记忆,对外部世界的情感体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藏龙镇风景的代名词,将居住者的感情与环境融为一体,对山水的向往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理念,形成特有的“山水生活、居住文化”,返璞归真、自然洒脱像儒家把山水作为道德推崇的写照,山一样的高大、自然和质朴是人们向往景观完美的追求。项目还与国家文学协会合作打造独特小区文化,挖掘藏龙镇缘起的传说,讲述刘秀在此起兵建立东汉江山的故事,将藏龙镇命名为金龙湾、瑞虎台、紫轩居3部分,寓意通过风水文化,打造项目的独特亮点,取为藏龙卧虎之地之寓。2.2.2防洪及水景设计。山中的建设,必然首要考虑的是山地汇水及防洪问题,通过收集历年降雨数据,同时进行GIS分析,得出结论,设计泄洪沟,来满足雨季的泄洪要求和场地的安全。藏龙镇湖山里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项目地的最北侧有个珍珠湖,可以利用水库的水源,保证设计中的景观用水,同时通过泄洪沟渠,将雨水汇集到水库中。在二期的核心景点处,通过落差设计大瀑布水景;设计还充分利用了山地沟谷形成的汇水渠,通过地形的梳理,形成分布在沟域里的不同形态的水景,有奔流的小溪,也有小池塘,亲水而居的生活永远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从小池塘舀水出来就可以浇灌自家的菜地,男耕女织的生活就形成了。冬季人们会在一期的湖面上滑冰、堆雪人;在二期的泄洪沟里造上冰雪,放上雪圈,就是孩子们的雪道;三期的冰瀑装点着小镇,或许有一天,这里也能成为攀冰爱好者的营地,不出社区就能体验各种冰雪项目。2.2.3竖向设计及排水设计。藏龙镇依山而建,整体山势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由于地形高差变化较大,雨水排水基本采用明沟及自然散排,沿道路一侧设计排水及截水沟,收集山地及挡墙汇水和道路散排的雨水,汇入泄洪沟。场地内部排水以透水铺装和散排为主,局部设置不锈钢边沟,再就近汇入排水沟。所有山地汇水及场地雨水通过泄洪沟进行收集,最终汇入下面的珍珠湖,用于景观用水、浇灌等。2.3五感体验的景观约翰•O•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写到:“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体验。”第二居所的打造尤其应注重人们的生活需要和休闲体验。针对五感景观体验,设计从“踏云”、“观山”、“游谷”、“枕水”、“亲自然”5方面进行设计,利用山势,做登山步道,种植桃花园,春夏赏花、秋赏叶、冬赏雪景。利用山谷设计开发参与体验性服务配套,从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全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出发,让人们能在这里找到停歇和寄托之处。策划设计了桃林画室展馆、童话小屋、波若禅室和爱学图书馆,激活人们相互交往和尊重的空间,为心灵、意识、情怀、童真留一处安放的空间。建筑与山林自然生长,日出而开日落而息,自然通风和采光。山地间的听觉体验也很独特,不仅是“枕水”形成的水声,还有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鸟鸣声、季节交替变化的自然之声等。充分带动五感去感知时节,参与耕作,设计利用沟域较平坦的地势,设计了业主菜地、保留了现状成片的核桃林,并划分给每户的业主,可以在核桃成熟的季节收获一树的核桃。现有的黑枣树、柿子树也都做了保留,都是未来生活在这的人们丰收的果实。2.4种植设计体现景观。山地植被是山地景观最为基础的特色,在开发和建设中,以保护和利用现有植被为原则,注重乡土植物的选用与珍贵花木的搭配,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的分层结构搭配,注重宿根花卉的花期、色彩搭配,还要尽量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山地植物配置时,大概分为以下区域考虑,从而保证其层次丰富:第一,顶部植物配置。在整个依山而建的台地中,为突出其山体高度及造型,在山顶及山脊线附近应植高大乔木,山坡、山沟、山麓则应选用较为低矮的小乔、灌木;山顶及山坡亦适宜搭配大片花木或彩叶树种,已达到远观层层叠叠的效果。第二,山坡、山谷植物配置。原则上遵从山坡原生植物群落,强调山体整体性及成片效果,常用常绿落叶混交林。景观以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漫山红叶硕果累累,冬季苍绿雄浑为好。山坡设计考虑阴坡阳坡,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配置应与山坡浑然一体。第三,山麓植物配置。靠近道路及园路广场的地方,应精细化种植,选择一些常见的园景植物,从造型、养护、选种时都应考虑整体的设计氛围,满足园林景观的需要,既能体现设计艺术,又能和山林相映成趣。3结语阿那亚总裁马寅曾说:“开发阿那亚的过程,也是我生命成长的过程,是阿那亚让我真正懂得,大海不仅仅是一种景观式存在,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生命样式,一种心灵状态,一种精神属性,一种生活方式”。回顾整个藏龙镇的设计,以期传递给甲方和业主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依山傍水的简单景观式存在,更是期望业主们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寄托,找到精神的归属,找到一种与自然融合而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随着房地产业产能过剩、去库存压力逐渐增大,单纯的地产项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尤其是极为依靠旅游度假和服务配套的二居所项目。通过在有限的空间,利用景观手段,打造功能性景观,满足人们身心灵的需要,满足从孩子到老人的全龄化需求,才是未来景观更应该多去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未来的文旅地产项目发展必将迎来更多景观上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洪东涛.缙云山下的山地人居实践———“紫泉枫丹”项目的规划设计实践探讨[J].重庆建筑,2018(7)

[2]刘圆圆,刘声远.城市居住区景观五感体验式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2)

人居范文篇2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一座中心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718.8平方公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0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0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83.07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万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达到4175美元;全市人口994.30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702.6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291.64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30.7平方公里。广州市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二、申报“人居奖”类别

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治城市脏乱现象,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大气污染治理治理废气污染,推广使用清洁汽车,发展绿色交通。

●水源污染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整治工业污染源。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设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构建现代化生态城市新格局。

三、广州市人居环境改变的过程

●未实施改善环境之前的情况。前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州市的城市区域迅速扩展,周边农村大幅纳入市区范围;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迅速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负荷不断增大;机动车辆迅速增长,城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流动集中,城市管理面日趋复杂,广州市面临的环境脏乱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交通阻塞状况严重;商业网点和室内市场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违法建设现象大量涌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用水量的大幅增长,珠江和流溪河等水源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废气和扬尘污染指标急剧升高,城市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绿化跟不上城区扩展的步伐,市区“温室效应”不断增大,城市居住环境呈现恶化的态势。

●目标和决策的形成。1996年8月林树森就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之后,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致力于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他先后提出“拉开城市结构,有序地配套建设,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从根本上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等城市发展策略和目标,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和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广州市的城市面貌要“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要求,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广州市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资金和资源配置。近几年来,广州市持续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进行了高强度投入,1998年投入140.18亿元,1999年投入175.3亿元,两年的投入相当于之前18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投入的总和,2000年投入147.01亿元,2001年计划投入142.62亿元。这样的投资强度前所未有。林树森市长力主将大部分城市建设税费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从市场上筹措的发展资金,用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上。

●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

(1)完善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以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路网为重点,对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高强度投入。先后建成内环路及其联络道、环城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广园路等一批城市快速路,建成3座跨江大桥,建成一批立体交通系统,建成一批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到2000年底,广州市的城市道路长度达到2887公里,总面积达到392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76平方米。与此同时,加快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了全长18.48公里、总投资12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一号线,目前正推进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并积极筹备建设三、四号线和市区至新白云国际机场轻轨,全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

(2)整治城市脏乱现象。对市区道路两侧、农贸市场周边、市区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珠江两岸和城市进出口等部位的脏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按照岭南建筑风格对市内陈旧楼宇的立面屋顶进行整饰改造,“穿衣戴帽”,美化市容景观。全面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强化城市规划管理,近三年来年,共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870万平方米。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户外广告的管理,1999年全部清拆了户外烟草广告,使广州市迈入了无户外烟草广告城市的行列。对环境卫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城市道路实行16小时保洁制度,城市垃圾和粪便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3)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治理机动车的排气污染,对机动车辆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广泛推广使用燃油添加剂和无铅汽油;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中广泛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汽车,不予生产、进口、销售、上牌。在饮食服务业中全面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或者电能等清洁能源。先后将80多家废气污染型工厂企业迁出中心城区;对76家废气污染型小水泥厂,限期治理48家、关闭28家。

(4)治理水源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有3座建成投入运行,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到63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1.49%。有4座正在建设之中,到2010年,广州市的工业废水处理率将达到95%,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从1998年起,投入11亿多元,对市内河涌进行清疏截污整治。并对工业污染源进行整治,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整治工厂排污口,对127家洗漂企业限期治理81家、关闭21家、停产搬迁25家,使全市2941个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5)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着眼于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充分利用广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背靠白云山,面临南海,怀抱珠江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全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构建山水城市的新格局。新建和改造了大批城市公园。到2000年底,全市城市公园总数达到125个,总面积3075公顷。新建了大批城市绿化广场;完善了市内交通道路绿化配套工程。到2000年底,该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4.98%和30.2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10.36平方米。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全市林业用地达到3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6)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着眼于对广州市历史名城的保护,广州市在综合整治城市环境过程中加强了对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成功地保护了西汉南越宫署御花园、南越王墓遗址、镇海楼、锦纶会馆、近代民居等大批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古迹,修复了西关大屋、商业街骑楼、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和黄大仙庙等大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了改善广州市的人居环境,林树森作为市长,对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倾注心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亲自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进行广州的城市建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对广州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空间形态、交通路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发展策略等等重要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制订出《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地确立了广州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他亲自组织制订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法规。他主政四年多,先后主持制订5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政策文件;颁布实施11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法规规章。他亲自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筹措建设资金,指导主管部门开拓资金渠道,协调有关商业银行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贷款融资,确保了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他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重要工作的实施“拍板”决策;坚持对重点工程项目跟踪指导,逐项抓落实;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质量严格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创造工程项目精品;沟通协调中央、省直、部队驻穗单位支持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四、广州市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成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州市实现了广东省提出的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目标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明显增强。城市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由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城市主干道路网三大路网系统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阻塞的问题。城市脏乱现象得到了全面整治,市容景观进一步美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环境脏乱的状况。遏制了大气和水源污染,从根本上保护了城市环境,使环境功能区的水源和空气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珠江水变清,鱼虾大量回游繁殖。城市绿化水平大幅提高,逐步实现了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怀抱珠江,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林树森市长为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推上了更高的平台,为广州市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城市交通路网和市政设施的完善,为经济腾飞和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了由于交通阻塞导致汽车废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了广州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大气、水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和园林绿化系统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一些大企业纷纷把总部迁往广州。近几年来,国外到广州投资的大企业明显增多。国、内外大批高素质人才自愿到广州定居就业,甚至一些久违的候鸟也纷纷重来广州过冬。城市面貌的改善,提高了广州的文化品位,丰富了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游客表示,今天的珠江完全可以与赛纳河媲美。

六、广州市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经验和影响

人居范文篇3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一座中心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718.8平方公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0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0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83.07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万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达到4175美元;全市人口994.30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702.6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291.64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30.7平方公里。广州市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二、申报“人居奖”类别

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治城市脏乱现象,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大气污染治理治理废气污染,推广使用清洁汽车,发展绿色交通。

●水源污染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整治工业污染源。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设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构建现代化生态城市新格局。

三、广州市人居环境改变的过程

●未实施改善环境之前的情况。前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州市的城市区域迅速扩展,周边农村大幅纳入市区范围;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迅速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负荷不断增大;机动车辆迅速增长,城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流动集中,城市管理面日趋复杂,广州市面临的环境脏乱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交通阻塞状况严重;商业网点和室内市场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违法建设现象大量涌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用水量的大幅增长,珠江和流溪河等水源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废气和扬尘污染指标急剧升高,城市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绿化跟不上城区扩展的步伐,市区“温室效应”不断增大,城市居住环境呈现恶化的态势。

●目标和决策的形成。1996年8月林树森就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之后,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致力于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他先后提出“拉开城市结构,有序地配套建设,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从根本上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等城市发展策略和目标,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和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广州市的城市面貌要“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要求,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广州市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资金和资源配置。近几年来,广州市持续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进行了高强度投入,1998年投入140.18亿元,1999年投入175.3亿元,两年的投入相当于之前18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投入的总和,2000年投入147.01亿元,2001年计划投入142.62亿元。这样的投资强度前所未有。林树森市长力主将大部分城市建设税费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从市场上筹措的发展资金,用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上。

●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

(1)完善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以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路网为重点,对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高强度投入。先后建成内环路及其联络道、环城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广园路等一批城市快速路,建成3座跨江大桥,建成一批立体交通系统,建成一批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到2000年底,广州市的城市道路长度达到2887公里,总面积达到392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76平方米。与此同时,加快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了全长18.48公里、总投资12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一号线,目前正推进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并积极筹备建设三、四号线和市区至新白云国际机场轻轨,全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

(2)整治城市脏乱现象。对市区道路两侧、农贸市场周边、市区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珠江两岸和城市进出口等部位的脏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按照岭南建筑风格对市内陈旧楼宇的立面屋顶进行整饰改造,“穿衣戴帽”,美化市容景观。全面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强化城市规划管理,近三年来年,共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870万平方米。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户外广告的管理,1999年全部清拆了户外烟草广告,使广州市迈入了无户外烟草广告城市的行列。对环境卫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城市道路实行16小时保洁制度,城市垃圾和粪便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3)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治理机动车的排气污染,对机动车辆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广泛推广使用燃油添加剂和无铅汽油;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中广泛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汽车,不予生产、进口、销售、上牌。在饮食服务业中全面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或者电能等清洁能源。先后将80多家废气污染型工厂企业迁出中心城区;对76家废气污染型小水泥厂,限期治理48家、关闭28家。

(4)治理水源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有3座建成投入运行,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到63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1.49%。有4座正在建设之中,到2010年,广州市的工业废水处理率将达到95%,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从1998年起,投入11亿多元,对市内河涌进行清疏截污整治。并对工业污染源进行整治,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整治工厂排污口,对127家洗漂企业限期治理81家、关闭21家、停产搬迁25家,使全市2941个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5)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着眼于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充分利用广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背靠白云山,面临南海,怀抱珠江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全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构建山水城市的新格局。新建和改造了大批城市公园。到2000年底,全市城市公园总数达到125个,总面积3075公顷。新建了大批城市绿化广场;完善了市内交通道路绿化配套工程。到2000年底,该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4.98%和30.2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10.36平方米。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全市林业用地达到3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6)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着眼于对广州市历史名城的保护,广州市在综合整治城市环境过程中加强了对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成功地保护了西汉南越宫署御花园、南越王墓遗址、镇海楼、锦纶会馆、近代民居等大批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古迹,修复了西关大屋、商业街骑楼、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和黄大仙庙等大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了改善广州市的人居环境,林树森作为市长,对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倾注心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亲自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进行广州的城市建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对广州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空间形态、交通路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发展策略等等重要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制订出《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地确立了广州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他亲自组织制订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法规。他主政四年多,先后主持制订5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政策文件;颁布实施11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法规规章。他亲自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筹措建设资金,指导主管部门开拓资金渠道,协调有关商业银行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贷款融资,确保了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他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重要工作的实施“拍板”决策;坚持对重点工程项目跟踪指导,逐项抓落实;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质量严格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创造工程项目精品;沟通协调中央、省直、部队驻穗单位支持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四、广州市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成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州市实现了广东省提出的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目标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明显增强。城市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由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城市主干道路网三大路网系统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阻塞的问题。城市脏乱现象得到了全面整治,市容景观进一步美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环境脏乱的状况。遏制了大气和水源污染,从根本上保护了城市环境,使环境功能区的水源和空气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珠江水变清,鱼虾大量回游繁殖。城市绿化水平大幅提高,逐步实现了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怀抱珠江,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林树森市长为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推上了更高的平台,为广州市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城市交通路网和市政设施的完善,为经济腾飞和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了由于交通阻塞导致汽车废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了广州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大气、水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和园林绿化系统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一些大企业纷纷把总部迁往广州。近几年来,国外到广州投资的大企业明显增多。国、内外大批高素质人才自愿到广州定居就业,甚至一些久违的候鸟也纷纷重来广州过冬。城市面貌的改善,提高了广州的文化品位,丰富了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游客表示,今天的珠江完全可以与赛纳河媲美。

六、广州市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经验和影响

人居范文篇4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一座中心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718.8平方公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0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0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83.07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万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达到4175美元;全市人口994.30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702.6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291.64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30.7平方公里。广州市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二、申报“人居奖”类别

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治城市脏乱现象,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大气污染治理治理废气污染,推广使用清洁汽车,发展绿色交通。

●水源污染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整治工业污染源。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设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构建现代化生态城市新格局。

三、广州市人居环境改变的过程

●未实施改善环境之前的情况。前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州市的城市区域迅速扩展,周边农村大幅纳入市区范围;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迅速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负荷不断增大;机动车辆迅速增长,城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流动集中,城市管理面日趋复杂,广州市面临的环境脏乱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交通阻塞状况严重;商业网点和室内市场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违法建设现象大量涌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用水量的大幅增长,珠江和流溪河等水源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废气和扬尘污染指标急剧升高,城市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绿化跟不上城区扩展的步伐,市区“温室效应”不断增大,城市居住环境呈现恶化的态势。

●目标和决策的形成。1996年8月林树森就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之后,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致力于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他先后提出“拉开城市结构,有序地配套建设,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从根本上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等城市发展策略和目标,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和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广州市的城市面貌要“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要求,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广州市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资金和资源配置。近几年来,广州市持续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进行了高强度投入,1998年投入140.18亿元,1999年投入175.3亿元,两年的投入相当于之前18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投入的总和,2000年投入147.01亿元,2001年计划投入142.62亿元。这样的投资强度前所未有。林树森市长力主将大部分城市建设税费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从市场上筹措的发展资金,用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上。

●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

(1)完善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以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路网为重点,对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高强度投入。先后建成内环路及其联络道、环城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广园路等一批城市快速路,建成3座跨江大桥,建成一批立体交通系统,建成一批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到2000年底,广州市的城市道路长度达到2887公里,总面积达到392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76平方米。与此同时,加快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了全长18.48公里、总投资12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一号线,目前正推进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并积极筹备建设三、四号线和市区至新白云国际机场轻轨,全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

(2)整治城市脏乱现象。对市区道路两侧、农贸市场周边、市区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珠江两岸和城市进出口等部位的脏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按照岭南建筑风格对市内陈旧楼宇的立面屋顶进行整饰改造,“穿衣戴帽”,美化市容景观。全面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强化城市规划管理,近三年来年,共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870万平方米。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户外广告的管理,1999年全部清拆了户外烟草广告,使广州市迈入了无户外烟草广告城市的行列。对环境卫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城市道路实行16小时保洁制度,城市垃圾和粪便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3)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治理机动车的排气污染,对机动车辆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广泛推广使用燃油添加剂和无铅汽油;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中广泛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汽车,不予生产、进口、销售、上牌。在饮食服务业中全面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或者电能等清洁能源。先后将80多家废气污染型工厂企业迁出中心城区;对76家废气污染型小水泥厂,限期治理48家、关闭28家。

(4)治理水源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有3座建成投入运行,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到63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1.49%。有4座正在建设之中,到2010年,广州市的工业废水处理率将达到95%,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从1998年起,投入11亿多元,对市内河涌进行清疏截污整治。并对工业污染源进行整治,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整治工厂排污口,对127家洗漂企业限期治理81家、关闭21家、停产搬迁25家,使全市2941个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5)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着眼于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充分利用广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背靠白云山,面临南海,怀抱珠江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全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构建山水城市的新格局。新建和改造了大批城市公园。到2000年底,全市城市公园总数达到125个,总面积3075公顷。新建了大批城市绿化广场;完善了市内交通道路绿化配套工程。到2000年底,该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4.98%和30.2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10.36平方米。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全市林业用地达到3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6)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着眼于对广州市历史名城的保护,广州市在综合整治城市环境过程中加强了对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成功地保护了西汉南越宫署御花园、南越王墓遗址、镇海楼、锦纶会馆、近代民居等大批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古迹,修复了西关大屋、商业街骑楼、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和黄大仙庙等大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了改善广州市的人居环境,林树森作为市长,对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倾注心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亲自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进行广州的城市建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对广州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空间形态、交通路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发展策略等等重要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制订出《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地确立了广州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他亲自组织制订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法规。他主政四年多,先后主持制订5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政策文件;颁布实施11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法规规章。他亲自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筹措建设资金,指导主管部门开拓资金渠道,协调有关商业银行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贷款融资,确保了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他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重要工作的实施“拍板”决策;坚持对重点工程项目跟踪指导,逐项抓落实;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质量严格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创造工程项目精品;沟通协调中央、省直、部队驻穗单位支持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四、广州市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成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州市实现了广东省提出的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目标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明显增强。城市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由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城市主干道路网三大路网系统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阻塞的问题。城市脏乱现象得到了全面整治,市容景观进一步美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环境脏乱的状况。遏制了大气和水源污染,从根本上保护了城市环境,使环境功能区的水源和空气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珠江水变清,鱼虾大量回游繁殖。城市绿化水平大幅提高,逐步实现了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怀抱珠江,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林树森市长为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推上了更高的平台,为广州市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城市交通路网和市政设施的完善,为经济腾飞和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了由于交通阻塞导致汽车废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了广州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大气、水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和园林绿化系统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一些大企业纷纷把总部迁往广州。近几年来,国外到广州投资的大企业明显增多。国、内外大批高素质人才自愿到广州定居就业,甚至一些久违的候鸟也纷纷重来广州过冬。城市面貌的改善,提高了广州的文化品位,丰富了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游客表示,今天的珠江完全可以与赛纳河媲美。

六、广州市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经验和影响

人居范文篇5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乡村建设建设模式长效机制国外经验

引言:人居环境是以人类为核心的一个复杂体系,包含了人类生存所需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同时也包含了人类赖以生活与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环境[1]。农村人居环境则是农村居民在聚居中所涉及到的生活、居住和基本生产活动相关的生存环境[2]。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水平差距日益显著,农村人居环境也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3]。然而,由于我国城乡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村人居环境仍存在区域性差异明显、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4,5]。2021年我国继续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要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6]。欧美、日韩等国家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整治方面起步早,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文章分析国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发展背景、建设模式以及长效机制等,提炼总结先进经验,提出我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关建议,为我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1国外农村人居环境研究发展现状

欧美国家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早。16—18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提出将城市与农村融合来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7]。英国学者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理念,提出要科学规划,结合园林绿化改善人居环境[8]。美国学者芒福德主张区域整体发展,提出城市和农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9]。20世纪30年代,围绕农村发展趋势以及农村发展需求,德国学者克里斯泰勒提出中心地理论,认为城镇的主要职能是充当周围农村的中心并提供商品和服务[10]。希腊学者道萨亚迪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类聚居学”的概念,从此开启了人居环境的系统研究[11]。

1.1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

国外的农村人居环境研究始于农村人居环境地域地理,前期聚焦于乡村聚落的研究。19世纪,德国开启了乡村聚落的研究,集中于自然环境与聚落之间的关系[12,13]。20世纪初,美、英、日、韩、荷兰等国家随即开展了针对乡村聚落的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研究,包括乡村聚落的职能、类型以及规划等。梅休对不同时期乡村聚落形态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形态下乡村聚落的优缺点[14]。这一时期的乡村地域较为封闭,受城市影响较小。到了20世纪5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农村居民点由乡村聚落逐渐转变为城镇型社区,学者开始关注乡村社区的演变与重构、地理空间保护等问题[15-17]。20世纪下半叶,人居环境科学开始发展,以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重点[18,19]。欧美发达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忽视了乡村的发展,学者们逐渐将研究视角转向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从城乡统筹等角度出发,聚焦农村的贫困、基础设施和城乡差距等问题。到60年代末期,面对突出的城市问题,人口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城市居民和商业资源向农村转移,农村的空间、环境、景观和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学者们开展了逆城市化原因分析、对乡村聚落的影响研究等[20,21]。1985年12月17日,联合国设立“世界人居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提出,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20世纪末,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移居农村和消费乡村,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和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21,22]。大量城市人口的流入也导致了地方文化逐渐消失、居住环境不断恶化[23]。学者们开始关注乡村环境的脆弱性和农村社区的适应性,并探讨城乡移居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以及农村环境治理等问题[24-26]。研究农村转型的对策,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环境等策略[27-30]。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学者认为农村转型的实质是功能和空间的转型,封闭的传统农村空间被打破,成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农村由单一的生产功能逐渐发展成生态保育、消费、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31,32]。2004年联合国提出城乡相互发展的理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农村地区增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随着科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下沉,农村功能不断拓展,田园风光成为上层社会人士的追求,多功能农业和多元化农村也成为时尚。学者们开始探讨以休闲消费为背景探讨农村人居环境问题[33]。此时的农村人居环境逐渐与体验自然风光、感受乡村文化、享受舒适宜居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迁居追求相适应(表1)。

1.2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典型模式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开展了长期探索实践,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图1。英国和美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特点为典型的城乡共生模式,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20世纪初,为缓解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政府推行小城镇建设政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中产阶级向城市郊区迁移[34-36]。60年代以后,美国大力推行“示范城市”计划,推行以“度假农庄”和“观光牧场”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建设模式,带动了周边农村的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生活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无差别[37]。18世纪初期开始,英国政府推行城乡均等化,聚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府通过财政拨款、补贴等方式,在新建住房、燃气电力、交通出行等方面,给予农村地区有力的支持。乡村建设方面从最初提出乡村景观的重建与修复、“保护性治理”理念直至现阶段的保护农村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在保护、强化本身的乡野和文化特色,不断建设生态宜居乡村[38,39]。韩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特点为典型的自主协同模式,政府努力支持与农民自主发展相结合,共同推动与实现低成本改善农村环境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韩国实施“新村运动”,最初的任务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改变思想观念。由政府提供设计规划和建设方案,通过改善农村公路、住房条件、修建村民会馆等,为项目提供免费的钢筋和水泥,大力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40]。还通过优化耕种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农民收入。在“新村运动”的中后期,农民自主意识兴起,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已经逐步转变成以农民为主导的模式[41,42]。农民根据自身需要以村落为单位结成“生产协同组合”“协同会”“妇女会”,加强彼此间在生活环境改善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领域的协作,实施农户副业企业计划,建设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经济收入齐发展[43]。日本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特点为典型的自下而上模式,政府协同自治,通过农村社会自发性组织挖掘本地的潜在资源,带动衰败的农村全面振兴,农村环境改善。20世纪70年代,日本实施了造町运动,政府充分发挥农民群体的力量,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建设家乡,实现产业振兴,并逐步扩展到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环境治理等,逐渐由农村到城市,成为全民运动[44,45]。其中最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模式充分发挥农村社会自主性,形成了具有地方产品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村农产品、旅游业、文化资产的地域特色等,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不断提升[46,47]。

1.3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

德国政府为推动农村环境建设与改造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建设规划,颁布一系列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法律,同时配备完善的垃圾处理和污水管道等环保基础措施,生活垃圾和污水问题基本解决,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注重环境建设规划,为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各类农业支持政策均有强制性的环保要求[48]。实施严格的农村建设审批政策,并完善管理机构与机制,体现了农村地方特色。政府鼓励公众参与农村环境建设,建立多方参与投资机制,同时开展环保教育和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9,50]。其他欧洲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长效。如荷兰面对国内的环境压力,以及欧盟环境保护政策,农场主自发成立环境合作社,从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为农场主提供技术支持和意见建议,为促进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1,52]。英国通过政府改组农业、渔业及食品部为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DEFRA),解决产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并实施了一系列农村管理等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建设[52-54]。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环境建设,通过严格管理、法律建设、资金支持以及示范带动等方式加强长效管护。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完善的分散型污水政策体系、完整的垃圾处理产业链条,还禁用对粪便不处理的开敞厕所,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的保护;建立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先行规范和约束污染源。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性法律标准,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国家有权对地方进行核查和处罚[37];设立农村发展水和环境资金,美国农业部下设有“农户水和废水补助金”“农村社区和家庭的特别评估援助”“固体废物管理补助金”等9种援助资金,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化资金补充的资金机制。各州政府也设立农村污染治理的专项资金[55,56]。资金使用地区指向性强,重点照顾缺乏清洁可靠的饮用水或废物处理系统的地区;建立完备环境教育体系,组织公众和学校参观环境教育场所,通过评选环境教育示范农场,组织农场主定期参观、交流经验。此外还推行“示范城市”,加强辐射带动作用,拓宽小城镇周边农村生活环境和休闲旅游,改善农村人居环境[57,58]。日本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以村民为主导、政府协作和社会支持的组织形式贯穿始终,通过法律建设、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以及激发农民主体作用等方式加强长效管护。建立完善法律保障体系,颁布《环境基本法》《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等基本法律,同时针对垃圾分类、农村污水治理等也出台了成体系的法律规定[59-61];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针对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颁布系列标准对处理设施的设计、生产、建设、维护等进行科学规范和指导;通过实施环境保护型农业支付制度,支持农业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政府为使用堆肥或其它有机方式栽培的农户以及使用净化槽的农户提供补贴,提高了环境污染防治能力[62-64];鼓励农民自力更生,组建农协并辐射全国,支持村民共同参与村庄规划制定以及村庄环境保护等[65,66](表2)。

2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

2.1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区域间不平衡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总体上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既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也有小区域间的不平衡。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如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总体上优于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地区,更优于西部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地区。小区间的不平衡:如有的地区集中整合各种资金、资源,开展试点示范造盆景形成了不平衡;有的地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产业优势,在资源、人才的聚集上,对周边地区形成强大的虹吸作用,导致了“马太效应”,扩大了区域间差距。

2.2资金投入缺口大

截至2021年底,我国仍然有约75%的农村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30%左右的农户没有普及卫生厕所,未来建设和管理资金投入需要量仍然较大。比如,按照全国全年农村污水排放量约337亿立方米、平均治理成本每立方米2.73元测算,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年资金需求约920亿元。按照“十三五”期间农村污水处理建设和运营费用年均投入280亿计算,农村污水治理年资金缺口约640亿元[67]。目前中央财政在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的年投入超过百亿,但整体缺口依然很大,且面临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村民自筹收费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

2.3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农民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受文化传统和教育程度的影响,部分农民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较为淡薄,参与人居环境保护积极性不高。当前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了解有限,在整治工作中参与度不强,并且对环境整治效果评价不高,反映了农民作为乡村社会主体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处于"缺位"的状态,存在农民参与意识不高、参与意愿不足、参与深度不够、参与途径有限等问题。此外,由于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参与渠道不畅通等,作为受益者没有足够的主动意识去参与其中。农民主体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缺位,直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

2.4长效管护机制不完善

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需要长期管理维护,才能实现长久运行。若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则整治成果难以巩固。一些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由于缺少有效的管护机制、人员和经费,导致设施短期运行之后“停摆”。此外,部分地方管护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限,仅靠简单的宣传培训难以实现有效管护,容易出现管护不及时、管护不到位、管护方式方法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浪费、整治效果打折扣。比如有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村民认为缺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会造成卫生厕所不好用、生活污水管网损坏及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等情况。

2.5法律保障不健全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十分突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重视不够,呈现出重城市轻农村的立法模式。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且条文数目有限。参与主体的权责界限不清,且法治意识不强。此外,法律监督机制缺位,缺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监督的规定,且监督的主体与对象模糊,现行法律只规定了政府可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监督主体,但未明确其它主体能否成为监督主体。

3国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但与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卫生厕所、污水垃圾处置以及再利用设施建设不足。另一方面,长效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厕所、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运维长效机制未建立,部分设施闲置,导致建设资金浪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多年来“重城市、轻农村”导致农村环境整治的财政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也有投入机制不健全、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运维长效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的原因。国外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当前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1)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先行。学习欧美、东亚等国家的经验,政府主导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规划。统筹考虑各项重点任务,综合考虑设施配置和标准,明确重点任务优先序,先易后难,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形成整治“菜单”,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充分讨论后,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乡村聚集形态是周围环境多因素的集中体现,呈现“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多样化形态,因此在制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时,应当充分结合当地地域特色,保留乡村风貌,挖掘文化传承,尊重当地风俗,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打造具有传统田园风情和乡村特色景观的个性化农村人居环境。

(2)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模式。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不均衡,大致分为发达型、发展中型和相对落后型3类,因此,学习国外经验,根据不同类型,创新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政府主导,多方共建,城乡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同时也要保持乡土特色,避免千村一面以及乡村建设同质化、低质化、非农村化等问题。此外,秉承“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构建“人居环境+乡村旅游”“人居环境+研学旅行”“人居环境+观光体验”等创新模式,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有机结合,高质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3)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法律体系建设。完善的法律是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发达国家已制定完善的环境法及标准体系,但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领域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法律依据。需要加快研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立法工作,明确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监督评估和奖罚机制。针对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垃圾、污水处理等重点整治任务,制定法律条例,同时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构建完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法律法规体系。

(4)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村民自治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一项持久性工作,借鉴荷兰的环境合作社、日本的农协等基层组织,我国也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组织村民自主参与,投工投劳。同时,由村民民主推选有威望、有公心、有能力的党员、家族精英等组建村落理事会,搭建政府与农民的组织载体,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模式,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进程。

(5)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多元投入机制。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主体作用不强、地方财政紧张、农民自筹资金不足等问题,建议因地制宜地采用“EPC+PPP”融合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投融资、建管护机制创新,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同时,运营企业与村级组织合作,聘用当地村民参与建设和管护,提高村民参与感。

(6)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科普宣传。农民群众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在动力。国外也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环保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因此,我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引导应先行,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更要“扶上马,送一程”,通过科普培训,培养起农民环保习惯,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才能行稳致远。建议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引导,普及环境卫生健康知识,同时,加强科普培训,对于改厕、垃圾、污水治理等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运行维护等开展培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通过评选“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户”等激励形式,激发农民参与的内生动力等。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李伯华,曾菊新,胡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5):70-4.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5)[2022-11-17].

[4]梁晨,李建平,李俊杰.基于“三生”功能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与优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0):19-30.

[5]田超,程琳琳,殷婷婷.一村一策,确定乡村三生功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工作重点.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9)201-209.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2021-12-05)[2022-11-17].

[8]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克里斯泰.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1]田深圳,杨兵,李雪铭,等.从分科知识到交叉融通的国内外人居环境综述与展望.(2022-03-14)[2022-11-17]世界地理研究,

[12]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世界地理研究,1994(1):72-79.

人居范文篇6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工作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立足加快补齐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实现三年整治行动完美收官,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环境面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满足全镇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目标任务

(一)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拓展省“三清一改一建”整治内容,持续推进全镇“六清一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把环境整治重点从村向屯、从屯向户转移,实现村村整洁、户户干净。坚持整治工作5个方面24项任务36项整治重点内容不少、标准不降。同时按照区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工作。4月末越冬垃圾要清仓见底,5月初转入集中整治提升阶段。开展“花海”、“果树进院”工程,按照见缝插花插绿原则,因地制宜种植树木和花草。继续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主线,着重提升农村公路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路田分离工作,加强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年底全镇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

(二)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镇、村收集、企业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并提高运行质量效果,各村、社区要做好收运体系前端保洁,要配备好前端保洁人员及转运设备,合理选择垃圾收集方式。各村、社区要加强“三小五堆”的整治工作,对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在原有基础上联系住建部门开展再排查、再整治,做到垃圾定时定点堆放。要加大农村垃圾收集装置建设的力度,有条件的村、社区可以探索垃圾分类收集。按照“烂与不烂、可买不可卖”搞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构建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建立起“有人员、有经费、有标准、有督查、有奖惩”的保洁机制。龙澄公司和区住建局要保证垃圾的转运和处理及时。

(三)稳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要积极探索适合我镇的改厕模式。本着宜水则水、宜早则旱、实际适用、群众欢迎的原则,组织好农户造型、招标投标、施工组织、监督检查、验收结算、建档管理等工作。实施好农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奖补政策,按照省里要求,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适量出资出劳。强化农村改厕技术指导,举办业务培训班,强化技术指导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厕所运营维护机制,推动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明确厕所设备管护机制,配套建立相应的维修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各村要充分调动农户以出工出资等方式主动参与厕所改造施工、运营管护、粪污清掏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组织各村对改造的厕所加强管理,使用维护负起监管责任,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镇农业办。

(四)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建立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选择适宜模式,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投入,推进环保督查工作落实。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将农村水环境治理钠入河长制管理,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恢复水生态。各村、社区要做好宣作,引导广大农民处理好生活污水,严格管控好生活污水乱泼乱倒。

(五)推进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牧站要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工作部署,深入组织技术指导与服务,强化资金保障,确保到2020年末,全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类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各村引导农民以“五化”利用为方向,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农药和化肥包装物、废旧薄膜、废弃食用菌袋等废弃物收集,农业部门统一做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六)加快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各村要合理确定人居环境治理、垃圾处理等运行管护方式,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落实村组干部包保河道清洁、道路清洁、村屯清洁责任制,明确农户门前包卫生管理、包路面清扫等“三包”责任制。通过群众评议等方式褒扬乡村新风,深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七)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整合原村庄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乡村规划。各村要对照《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对三年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整理各种档案材料,做好验收准备工作。统筹推进做好省、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部署的其它各项任务。

三、保障措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任务,整治难、易反弹,必须树立长抓不懈的思想,在建立健全长效体制机制上下足功夫做足功课。全镇要自上而下推进“九个一”体系和机制建设。

(一)建立完善一套组织领导体系。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切实落实工作职责,压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村庄清洁行动各项工作责任。镇农业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工作推动、政策落实、督查检查、考核验收等项工作组织,真正做到推动有力、措施管用、成效明显。

(二)继续完善一套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

与深圳龙澄公司合作建设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负责承担11个村2个社区的生活垃圾转运工作。目前完成了在全镇11个村2个社区分布65个垃圾深埋桶项目,已经达到了全部行政村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下一步将继续规范垃圾收运工作及前端保洁工作。

(三)建立一个经费保障机制。争取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费纳入全镇财政预算,保障环境整治所需资金有稳定渠道来源,适度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保障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

(四)建立一个村(社)整治管理机制。落实村支书、社(屯)长环境整治责任制。在此基础上,推行整治管理“五户长”、“十户长”制度,即村民自由组合,以5-10户为一个单元组,实施“三包”责任制,组内互帮互助,共同推进组内农户房前屋后、院里屋内环境卫生整体改善提升。在组与组之间,开展比学赶超,评选最美单元组,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自己的方式,扮靓自己的家园。

(五)签订一份环境守护之约。各村要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将爱护、维护和保护环境写入村规民约中。村组与每户农户都要签订一份环境守护条约,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到户,切实提高村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现念,让广大村民在自觉维护、相互监督下,共同守护好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家园。

(六)设立一个暗访督查机制。严格落实镇到村、村到户督查全覆盖,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全面开展“六清”整治攻坚。要边整治边督查,区级督查一月一次,镇级督查半月一次,村级督查每周一次。村级每周报送镇级一次阶段性工作总结,要求有文字有数据有图片,时间为每周五上午下班前。镇形成月度工作总结报送区人居办。4月28日前形成4月份工作总结报区人居办。

(七)组建一个全区环境整治直通群。按照区工作要点,我镇也要完善已组建的工作群,实现各部门单位工作部署直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况直通,整改内容反馈问题直通。

人居范文篇7

关键词:脱贫;康巴藏族;人居环境;治理策略

2015年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2017年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再次吹响了乡村振兴战略号角,随后制定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围绕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2019年3月国务院落实了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提出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力度。巴塘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边缘地带,地处川西北高原山区,是四川省与西藏交界的重要节点城市。助力该区域的脱贫,对于发展民族团结具有特殊意义。在脱贫攻坚背景下,从2015-2020年间甘孜州巴塘县康巴藏族的人居环境治理效果出发,对其人居环境的治理策略进行研究。巴塘县是“高原江南”,地处偏远,地质脆弱,经济基础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基层组织比较薄弱,不少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弱,同时也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全县有61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21.15%,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战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国家出台了旅游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银行业保险业扶贫等一系列的举措,从甘孜州巴塘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政府投入,群众参与,援建帮助”这一治理链为主要框架,对巴塘县的人居环境治理各项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各项策略的结成果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总结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可能性。作为国家深度贫困县,人畜混居、饮水安全、危旧房多、道路不通等难题是长期制约其发展,同样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群众自主改善居住环境的积极性不高,光靠财政投入政府又显得力不从心,最终通过“政府投入、群众参与、援建帮助”三大主体策略做为巴塘县推进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关于四川省印发《藏区新居建设计划推进工作方案》中,藏区新居建设、危房改造,“五改三化”项目(改房、改圈、改厨、改厕、改水电和房屋美化、庭院硬化、绿化),易地扶贫搬迁等为主要工作目标。为保障和推进巴塘藏区治理效果,为可持续发展而推行了一系列的治理策略。

一、建立现代形态和环境统一的新型社区和聚居区

甘孜州按照省委、省政府根据工作方案,以政府投入为主,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在道路、饮水、电力保障这些难题上下功夫,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改善则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藏区新居”工程作为“三化联动”、统筹城乡的核心工作和扶贫攻坚、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在“藏区新居”建设中打造现代业态、现代形态和现代环境统一的新型社区和聚居区。藏区新居建设包括新建和改造两种类型。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以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和个人筹资能力大小做为规划和建设新居的原则,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听取农牧民的建议和意见,不能因为新居建设增加新的贫困人口。新居建设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并引导农牧民直接参与建设。通过邻里之间的相互帮衬,对结帮扶与投工投劳等措施减少资金的需求;以实际条件和环境出发,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必保的原则。同时处理好“建、改、保”的关系,保留村寨原始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对百年老宅、原有的生态环境、老林盘、大树、古树、珍稀树木,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与与保护政策。对于改造提升已经具备基本功能的村寨,尽量保留原有风貌,突出区域特色,不应照搬城市建设的思维和做法。要通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真正体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环境整治,振兴旅游

巴塘县在金沙江上游,连绵的大山和奔腾的数条河流里矿产丰富,素有“高原江南”“弦子之乡”美誉,采矿挖砂一度成为县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曾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这座原江南小城的真实写照。山上的植被变少了,河水变得浑浊了,灰尘变多了。巴塘县人民意识到认识到这样的发展模式管不了一辈子,青山绿水才是巴塘的最大财富。痛定思痛后提出了“环境整治,旅游振兴”的策略。于是在双流援建巴塘指挥部的支持下,近年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展开了一场整治与振兴同步的行动。关闭夏塞银矿、佛光水泥等3家矿产开采企业,整治巴楚河、金沙江沿线的采砂企业;以“山种植、路种花、河变湖”的旅游振兴行动,渐渐的以前的荒山也开始渐渐有了绿意,河水也变得清澈。改变城市面貌,治理绿水青山,使这座高原小城焕发出新的生机,游客越来越多了,以高原特色旅游为主的业态渐入佳境。绿色发展,普惠民生。遵循生态规律,发展旅游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更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实施人居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润育工程”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外因和内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从康巴藏族的人居环境治理的的人居环境进行研究,治理的初始阶段政府扶持和社会援助作为外因成为了康巴藏区的居住环境改善的重要驱动力,但从其长远可持续性的成效来看,当地居民主动参与治理作为内因必将成为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为了激发内生动力,保证人居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甘孜州委宣传部于2018年实施推行“润育工程”。甘孜州扶贫移民局明确创新扶贫项目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调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决策、建设、管护的积极性,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宣教聚力行动、文化浸润行动、文明引领行动、典型示范行动等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其中实施文明引领行动,动员50%以上的农牧户参与“五星级文明户”创评,创评“五星级文明户”达到参评总数的15%。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截止目前,在2016年底巴塘县共在12个村实施“五改三化”734户,推动5个村的藏区新居建设,普惠藏族群众379户,至2020年4月共建幸福美丽新村50个,藏区新居2582户,五改三化5433户,新建垃圾收集池161个、公共厕所112座,有效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先后援助巴塘开展新建和改造各类基础设施项目40余个。在基础设施、社会事务、产业帮扶、助民增收、促进就业、培养人才、全力参与共建七个方面全面展开。全面提升城乡环境,以文化为魂,改扩建城市,提升风貌,改善教育、医疗、商贸等服务设施,深化“润育工程”,倾力做美村寨。巴塘藏区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生活条件好了,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产生了更强的勤劳和劳动的欲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所以环境对人的意识、对人的劳动欲望起了很大的作用。改善贫困地区的人居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是提升公民素质、激发群众发展信心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城乡环境和发展环境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的有力抓手。脱贫攻坚背景下康巴藏族的人居环境治理的策略研究,对于特殊贫困区域的乡村规划设计体系与规划实施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形成系统的规划设计层级体系,建立特殊贫困地区乡村规划实施监督管理体系。对于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建设农民幸福家园,实现国家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贫困区域人居环境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示范。

参考文献:

[1]祁新华等.国外人居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世界地理研究[J].2007年6月第16卷第2期

[2]彭超,张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宏观质量研究.2019年9月第7卷第3期.

[3]赵华勤,江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专题

[4]郜彗,金家胜,李锋,周传斌.中国省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评价及发展对策.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2015年6月

人居范文篇8

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人居环境。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近几年来,县在抓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了以城市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改善为内容的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县人居环境取得可喜变化

全县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5.11平方米。年末,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增加。年。全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33平方米,增加了14.7%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47平方米,已经超过小康社会标准。楼房居住面积扩大。年住宅楼面积仅为276102平方米,年末,住宅楼面积累计达到478670平方米,人均楼房居住面积由年的4.7平方米增加到年的8平方米。其中有39万平方米实现了集中供热,占住宅楼面积的81.5%

新增白色、黑色街路面积14万平方米,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城镇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县相继完成了镇、宝泉镇主次干道硬化改造项目13项。硬化面积为24万平方米,铺装人行步道板6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95.5%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完成通乡公路107.8公里,实现了全线通车。

增幅达到80%新安装路灯810盏,绿化、亮化工程同步推进。绿地面积由年的75公顷增加到年的135公顷。做到路铺到哪里,亮化和绿化工作就做到哪里。同时,根据“依山建城,围山发展”城镇发展战略,将二克山融入了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赋予了生态县、园林城”建设目标的新内涵。

镇内新建水厂2处,城镇供水能力得到提高。年以来。新打机电井4眼,更新供水管线米,持续供水能力进一步增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镇更新改造公厕座,环境保洁取得实效。年以来。污水井个,垃圾清运设施个,清运车辆台,镇内道路保洁力度加大,环卫工人年均增加工资元。城内居民(包括住宅楼)垃圾清运和公厕及污水井的管理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居民保洁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二、人居环境发生可喜变化的原因

1、领导重视到位。县领导非常重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经常深入工程建设一线,现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村公路建设上,县委、县政府根据县情实际提出了五年任务三年完工”目标,实行了县、乡(镇)村、屯“四长”负责制;城镇环卫保洁和文明城镇建设上,专门召开会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深入综合整治一线检查督促,确保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健康开展。

2、资金投入到位。资金投放上。勒紧腰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跑省进京争取项目和资金用于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外埠资金进入我县房地产开发、城镇管理等领域,弥补了县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据统计,年以来,县用于人居环境改善资金近万元。

3、部门管理到位。城镇环卫保洁上。加大管理力度,对造脏现象坚决制止和处罚。公安、交警加大执法力度,对镇内车辆乱停、乱放、违章行车等现象严格管理和规范;居民拆迁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规划、拆迁、新闻宣传等部门也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问题

但在调查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虽然我县城镇的人居环境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1、城镇建设东西发展不均衡。由于城内中小学分布和建设规划等原因。镇内形成以202国道为界线,东西两侧发展不平衡,人居环境改善不同步的格局。主要表现为202国道东侧房价大幅度上扬,每年楼房开发面积都在万平方米以上,而国道西侧很少有开发商问津,房屋价格持续低靡。

2、物业配套建设相对滞后。由于集中供热方式的转变。承包物业效益低下,无人愿意参与物业管理,部分居民楼因物业问题而引发大面积上访。

3、个别部门配合缺失。由于职责交叉、部门利益等原因。环卫保洁,占道经营,噪音处理等方面出现了些推诱扯皮等现象,滞约了人居环境改善的进程。

四、今后努力方向

人居范文篇9

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

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

1.1自然环境方面:

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其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

1.2人文环境方面:

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内容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

2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

二十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内容。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时代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交通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3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

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4建筑师在推广健康型居住建筑中应起的作用

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无庸置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

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鲍家生.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J].建筑学报.

[6]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

人居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旅游;负二项式回归

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1-4]。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游客的增加,农村的生态承载力、水体承载力、固体垃圾的清理能力等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5]。鉴于此,本文率先采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六万多个行政村的大样本数据,运用计数数据模型评估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辐射效应,进一步采用引入交互项评估辐射效应的异质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采用的村域尺度样本容量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十分之一,获得了更细粒化和外部效度的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洞察我国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关系的真实状况。第二,厘清了农村人居环境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机理,丰富了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

1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1变量选取。因变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程度,采用行政村2016年接待旅游人数衡量,是计数数据。自变量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程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因此以“生活垃圾是否集中处理”“生活污水是否经过集中处理”“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的自然村、居民定居点的比例”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程度的变量。借鉴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本文的控制变量可以分为五大类:(1)自然资源,包括行政区域面积、地形地貌、是否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村干部情况,包括大学生村官人数、党支部书记年龄、党支部书记受教育程度、党支部书记是否兼任村委会主任、村委会主任年龄、村委会主任受教育程度;(3)交通基础设施,包括进村主要道路路面状况、村内主要道路路面状况、是否通公共交通、通公路的自然村及居民定居点比例、村内主要道路是否有路灯;(4)生活性基础设施,包括安装了有线电视的自然村及居民定居点比例、通宽带互联网的自然村及居民定居点比例、是否有电子商务配送站;(5)生产性基础设施,是否有畜禽集中养殖区、主要灌溉用水源。变量定义见下页表1。1.2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微观调查数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微观数据。该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6年度,在全国范围内登记了596450个行政村普查表数据。本文从中抽取了68906条村级单位数据,数据样本包含了行政村的接待旅游人数、地形地貌、基础设施等基本属性指标。

2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2.1实证模型选取。首先,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基准模型。其次,由于因变量接待旅游人数是计数数据,且2016年接待旅游人数为0人的行政村占总样本的91.28%,接待游客大于0人的样本行政村只占8.72%,属于低发生率的事件,而泊松回归模型是计数资料分析中最基本的模型,适用于低发生率的计数数据,所以进一步采用泊松回归进行分析。再次,泊松回归模型要求样本的期望值和方差相等或相近,但因变量“2016年全村接待旅游人数”的方差是均值的17.46倍,明显大于均值,存在过度离散的问题。Alpha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不存在过度离散的原假设,即数据不符合泊松回归的假定,将导致系数估计结果虽然是一致的、无偏的,但标准误会被低估,所以采用基于方差大于均值假设的负二项式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最后,零膨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适用于观察事件发生数中含有大量零值的研究,所以尝试利用零膨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但利用Vong检验对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进行检验,结果显示Z统计量显著为正,即负二项式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强。综上所述,本文最终采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与泊松回归等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2.2主效应的实证分析。下页表2是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发展辐射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其中,模型(1)和模型(5)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模型(2)和模型(6)是泊松模型的回归结果,模型(3)和模型(7)是负二项式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模型(4)和模型(8)是零膨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从表2可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对乡村旅游发展有显著的辐射效应,污水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和改厕的辐射效应都很显著。从模型(1)至模型(4)可知,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泊松模型、负二项式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式模型四个模型中,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综合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显著为正。从模型(7)可知,污水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和改厕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系数显著为正。计算平均边际效应可知,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垃圾集中处理平均可以增加162.2641%的游客人数,污水集中处理平均可以增加142.3469%的游客人数,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平均可以增加159.3378%的游客人数。2.3引入交互项的实证分析。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但乡村旅游资源变现还受到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整合能力等关键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交通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乡村旅游的辐射范围有限,交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更为关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集体土地界址不清、面积不准确与产属模糊等原因,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相对不明晰,普遍存在多个群体共同拥有旅游资源,造成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进入壁垒,导致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和利用不足等问题,应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来提高乡村旅游资源集体合作化水平和整合能力。由于不同行政村在交通区位条件、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不同条件行政村乡村旅游的辐射效应是否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检验。本文在模型中引入是否通公共交通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交互项(bus_envir)、村集体收入是否大于均值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变量的交互项(collective_envir)。从下页表3的模型(9)可知,在控制其他因素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通公共交通的行政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从模型(10)可知,在控制其他因素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村集体收入较高的行政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的辐射效应更加明显。综上所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辐射效应受到交通基础设施和村集体经济的影响。2.4稳健性检验。为了进一步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两种方法重新定义因变量:一是把因变量取对数再采用负二项式回归进行参数估计;二是将因变量“2016年全村接待旅游人数”替换为“有营业执照、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的本村居民户数”再负二项式回归进行参数估计。在2016年全村接待旅游人数的对数和有营业执照、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的本村居民户数作为因变量的结果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变量在1%的水平下均显著为正,生活垃圾是否集中处理、生活污水是否集中处理、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在5%的水平下均显著为正,说明本文的实证结论是稳健的。

3结论

本文在分析人居环境影响乡村旅游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六万多个行政村的大样本数据,准确评估了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的辐射效应及其异质性。结论如下: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发展有显著的辐射效应。在控制村干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的情况下,垃圾集中处理平均可以增加162.2641%的游客人数,污水集中处理平均可以增加142.3469%的游客人数,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平均可以增加159.3378%的游客人数。另一方面,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辐射效应受到交通条件和村集体经济的制约。在交通便捷、农村集体经济发达的行政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的辐射效应更加明显;反之,辐射效应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邹芳芳,陈秋华."林业-旅游"生态产业链构建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9,39(6).

[2]陈哲,刘学敏."城市病"研究进展和评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14(1).

[3]李玉新,靳乐山.基于游客行为的乡村地区游憩价值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旅游学刊,2016,31(7).

[4]张晶晶.生态旅游示范景区服务空间、品牌形象与游客满意度关系[J].林业经济问题,201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