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4:32:17

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范文篇1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些研究者对柏拉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阐释值得商榷。有些学者认为,柏拉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奠定在比较科学的哲学基础之上,价值取向上是为社会服务的。简单地把马克思和柏拉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等同起来。其实二者在其理论出发点、内涵及实现途径上具有显著差异,不能简单等同。

马克思和柏拉图都是西方哲学史上的思想巨人。探讨二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差异,不仅有助于厘清柏拉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积极因素和理论局限,而且对准确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出发点差异的辨析

(一)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抽象人本主义的过程中,把目光从神秘的绝对观念、抽象的理性投向感性的现实世界、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于幻想中的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下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因为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观察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个人是什么样的情形呢?是人的异化。马克思揭示的异化是指劳动异化。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异化规定为四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创造的产品越多,越加强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控制和奴役。“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二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过程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在自由的劳动过程中应该感到愉悦和快乐,可在资本的强制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一旦强制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三是劳动与它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本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四是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工人之所以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在劳动过程中不能感到愉悦,这是人们在生产关系中不公平的地位决定的,是前三个规定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支撑,分析了由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垄断,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表现为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的过程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剥削和奴役关系的再生产。他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的具体人—工人劳动者的悲惨境遇及其异化的全面性、历史性。资本本是人的产物,却取得支配一切,决定人的命运的无穷力量;人原本是历史的主体,却葡甸在商品、资本的绝对权威之下,成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奴隶和工具。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刻对抗性矛盾贯穿于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一切方面和全过程。扬弃异化,摆脱奴役,不仅源于强大的道义力量,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逻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奴役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而共产主义又是和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强调:在共产主义的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怎样摆脱资本对现实人的野蛮奴役,扬弃异化,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正是从资本主义现实个人的生存境遇出发,通过对现存社会有机体内在矛盾的精辟剖析,探寻到消除工人苦难境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现实路径。可见,现实的、感性的个人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

(二)柏拉图的理论出发点:抽象的理念

柏拉图的教育观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他肯定智者学派的“三艺”(文法、修辞和逻辑),完善了“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且重视体育训练,促进公民德、智、体、美的全面提升与和谐。柏拉图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无疑具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合理内核。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他的理论出发点不是现实的、感性的个人,而是神秘的、先验的客观精神实体—理念。在柏拉图看来,理念先于个别的可感事物而存在,是万物的本原和模型,个别事物是理念的摹本和影子。他认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是理想国的最高价值目标。柏拉图认为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之上国家分层统治就是善的理念表现形式。他主张理想国的公民应分成三部分: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这三个等级体现了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与此相应需培养三种德行:智慧、勇敢和节制。柏拉图认为,应由哲学家管理政务,军人保卫国家,普通人从事生产活动。这三个等级在国家里面做各自的事而不互相干扰的时候,一个国家便成为正义的国家。要建立理想国,实现善的最高理念,关键在富有哲学素养的统治精英。而统治精英不是“自发地产生的”,必须由“政府有意识地培养造就。”由此柏拉图提出人才培养应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根据公民的等级和察赋进行分层培养,以实现理想国的社会蓝图。柏拉图的核心教育价值理念不是自由和个性,而是集体和秩序。为此柏拉图主张儿童的游戏规则和运动方式应长期保持不变,确保理想国的和谐与稳定。“如果游戏时常被破坏,时常有新的变化,不管在体态或服装方面,年轻人不觉得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可是凡对什么东西的款式、颜色等能创造出新奇的是被人尊敬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老实地说,一个国家里最大的危机莫过于此;因为凡是改变游戏的实在是暗中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厌旧喜新。”不难看出,柏拉图的人才培养思想着眼于理想国的政治目标,而理想国的制度安排又是善的理念的外在化和具体化,这种善的理念不是历史的、具体的,而是先验的、抽象的。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力量不在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变革,而是对先验理念的洞察和感悟。可见,柏拉图的出发点不是现实的个人,而是抽象的理念。其教育思想虽有人的全面发展的合理成分,但核心价值目标是要实现由抽象理念支配下的理想国的等级政治理想,以牺牲公民的个性自由来换取等级制度的秩序和稳定,彰显了强烈的社会本位主义伦理指向,与马克思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个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二、内涵差异的辨析

(一)从主体的全面性视角来考察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社会应该提供这样的条件,使“每个有拉斐尔才能的人都应当有不受阻碍地发展的可能。”从主体的视角看,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少数统治精英,而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发展权不为统治精英垄断,而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人的全面发展不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所有公民都平等享有社会提供的发展条件,全方位进行改造外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全面开展社会交往,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实现自己的自由个性和内在潜力。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一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它一切人的发展。“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得不到解放。”马克思还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动人情景,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全面性和发展内容的丰富性。“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

柏拉图关于主体发展的全面性主要限于知识精英内部。他的人才培养思想以其理想国的分层等级政治制度为依归。在初等教育阶段,除奴隶以外的所有公民都接受体育、音乐、道德等基本教育,主体尚有一定程度的全面性;但在较高的教育阶段,第三等级的劳动者失去了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权利(个人享赋特别优秀的除外)。这一阶段的教育范围比较广泛,主要通过数学、天文学、谐音学和辩证法训练,超越感性思维的局限性,提升抽象思维能力,这对完善人的心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人的发展主体仅限于少数知识精英。柏拉图认为只有精通辩证法的哲学家,才能把握善的理念,掌握高深的知识和智慧。而绝大部分第三等级的体力劳动者只有最低感情的灵魂,不具掌握高深知识的能力和可能,也没有进一步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权利。“人们按其能力说,是完全不同的。有一些人是为统治而诞生的,另一些人是为辅助统治而诞生的,至于其它的一些人则是为种地和做工而诞生的。”柏拉图把人的能力差别凝固化、绝对化,把较高层面的个人发展权仅限于少数知识精英,这与马克思强调的让每个人共享发展权的思想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二)从范围的全面性视角来考察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的活动、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三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实践中,马克思特别重视生产劳动。在他看来,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基本依据,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性条件。人们正是通过生产劳动,改造了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拓展了人的发展活动空间,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尽情挥洒。生产劳动既改变外部自然,“同时改变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到自己的控制。可见,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仅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和社会关系,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内在世界。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的类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普遍拓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摆脱狭隘的分工、地域、民族和国家的限制,建立起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的社会联系,个人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中的个人,越来越善于利用社会交往的积极因素丰富和发展自己,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巨大潜力。

柏拉图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也具有范围上的广泛性。他的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体育和音乐。对于等级和享赋较高的公民,柏拉图还主张对其进行理性教育。通过数学、几何、天文、哲学训练,剔除人的感性欲望对灵魂的诱惑和纷扰,保持心灵的纯净和理智的清醒。

柏拉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范围虽然比较广泛,但未把物质生产劳动纳入其中,这是他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理解的重大偏差。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柏拉图对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理解。他没有把人理解为现实的、感性的个人,没有理解正是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人的本质。柏拉图把神秘的理念作为最高的本原性存在。在他看来,人的本质不是现实的生产实践决定的,而是抽象的理念决定的。柏拉图把感性的物质生产活动视为低贱的、非本质活动,而把脱离生产实践的抽象思维活动误认为是人的本质活动,由此认为普通劳动者的物质生产必将导致人的物欲膨胀,美德的沦丧,理性精神的没落,不利于理智与理念世界的接近。柏拉图没有把物质生产活动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而试图通过脱离生产实践的纯粹理性训练,摆脱感性欲望和经验对理念世界的诱惑,达到对永恒理念的本质把握,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由于柏拉图没有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劳动实践的产物,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存在,因而也忽视社会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影响。他反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合理流动,主张把在一定历史下产生的社会分工凝固化、永恒化。不同等级的人应该各司其职,不可随便转换。否则就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柏拉图认为“这三类人如果易位而处,相互对调,一定会使国家受到最大的损害,也可以说是对国家做了最大的坏事。”由于脱离了生产实践,脱离了与其它社会阶层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割裂生产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即使是他寄予了厚望的知识精英群体,自身的发展也不能不受到狭隘交往关系的严重制约。因而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三、实现途径的差异辨析

(一)马克思:联系社会发展探讨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既要通过教育自身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又要通过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具有能动的主体精神,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改造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人又是一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任何人的历史创造活动都不能不受一定的现实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社会进步的时代浪潮,人的全面发展呈现为不断演进的三大历史阶段: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以及人的自由个性。马克思高度重视生产力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他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为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生产力的发展本身也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的显著标志。人们正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使自然成为人化自然,从而烙下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深深印记。当马克思把工业发展作为生产力进步的时代标志来理解时,他积极肯定了工业发展与人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赞扬工业是一本打开了人的本质力量的书。由此可见,马克思高度肯定生产力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把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一重大举措。在马克思看来,发展生产力的确是人的发展强大推进器。但并不意味着生产力的任何发展会自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生产力的发展和公平、合理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尤其是在旧的社会分工、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占支配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并不同步而行,相反,正是通过牺牲人的发展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此,马克思强调必须变革奴役人、摧残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

人的发展范文篇2

摘要:社会的和谐以人的和谐为依托。人的和谐在本质上是人的关系的和谐和人自身的诸多方面的和谐,是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和迈向和谐的过程,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个人自身和谐四个维度。

人的和谐发展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现实追求和理想目标,然而,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的和谐,最终要落脚到人的和谐发展问题上,它是以人的关系的和谐和人自身的诸多方面的和谐为依托的。本文拟就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人的和谐发展维度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人的和谐发展的核心内涵——多维度关系的协调有序发展

什么是和谐?和谐是一种状态,有一定幅度和范围,是多种事物在保持特性差异和同种事物之间保持层次差别的基础上的符合一定“度”的统一,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状态。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差别和多样性。

谈到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离不开对人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存在状态的考察。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为我们思考人的和谐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人是社会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其次,人是实践活动的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2]人的本质的实现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动态创造过程。在此意义上,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质量(包括和谐)就是一致的、同一的。

人的和谐发展在本质上是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和谐,是状态,也是过程。基于人的社会性而言,它体现为一种现实状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一种均衡态,是利益关系和要素关系的均衡,在社会的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大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因而必然是尊重多样性,以多样性为前提的;基于人的历史性而言,它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进行自我创造和建构的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个人自身诸要素的由片面、不协调发展到均衡协调的发展过程。

因此,我们在思考现实中人的和谐发展问题时,就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个人自身四个关系维度来展开。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人的和谐发展是以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为前提和基础的,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全面地建构自身、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是人安身立命的家园,人与社会的相互关联、交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现实的存在状态,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不断提升的互动过程,只有建立起彼此和谐的发展关系,在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动态平衡过程中,人和社会才能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第三,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人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前提。反之,恶劣的人际生态,就会限制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自觉协调个人的本能及需要与他人的本能及需要的矛盾,变单赢为双赢或多赢。第四,从人自身的发展来看,个人的和谐发展应是个人所具有的一切素质(生理、心理、兴趣、能力、道德、思想观念等)的协调发展,是身心和谐的健康发展,是符合国家、社会需要及发展方向的发展。

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消除盲目性、混乱性,以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们走彼此共存的多样性道路。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既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也是有限结果与无限过程的统一。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总是不断地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同自然界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必然会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曾论述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他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向来不是简单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能量交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然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过多地强调了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结果是自然对人类的侵害转化为人类对自然的侵害,如气温升高、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系统的失衡,从而使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事实上,社会和谐、人的和谐都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也难以建立长久的和谐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更无从谈起。无限制地掠夺自然,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活贫困和社会问题丛生,从而也会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德国诗人荷尔德林(F.Holderlin)认为:谁压迫自然,使之降为可利用耗尽的东西,谁就达不到爱,达不到自身与世界的美好统一。不难想像,在生存都面临危机的自然之中,人类所谓的和谐或许只能在疲于奔命之中相互达成,因为一个真正和谐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基础上。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需要和选择。

三、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当然内涵

人的和谐发展应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解放。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个性发展、解放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才得以展开和实现的。个性在社会发展中的要求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作为有个性的个人发生相互关系,社会尽可能提供条件满足人的个性发展,不是以被迫牺牲一些方面为代价而片面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对人的个性发展过程,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把它分为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人的自由个性发展三个阶段。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发展着。”[4]人对他人、对群体的依赖性极强,个人发展不可能被提出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的体系。”[5]这种“物的依赖性”是指由于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人与人在交换与分工中,在普遍的需求和供给中形成相互关系,这时个人全面发展的要

求才被提出来。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6]这是人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人彻底摆脱了来自社会和其它方面的限制和束缚,个性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由于人的个性发展是在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这种现实展开,既可以是对社会的(表现为阶层、集团、单位、社群等),也可以是对其他个人的。因此,人的和谐发展问题必然涉及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二者相互关联、交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现实的存在状态,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社会现实层面上,作为社会的人,其个体不能脱离或超越社会而独立存在,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即处于一定社会阶层和团体之中。所以,人的和谐发展,就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利益关系得以正确处理,彼此协调。这也就是与个人相对应的和谐的“民”。人民包括各阶层和各群体,只有各方面的利益都兼顾到,而不是关心一方、排斥另一方,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层面意义上的人的和谐,才更能体现和显示“以人为本”的价值。不同社会阶层、团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是人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人和谐发展的条件。

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前提。而那些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好逸恶劳、违法乱纪的人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生态,从而也就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来看,必须自觉协调个人的本能及需要与他人的本能及需要的矛盾,变单赢为双赢或多赢。

由此可见,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是一个相互作用、不断提升的互动过程。人和社会、他人只有建立起彼此和谐的发展关系,在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动态平衡过程中,才能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四、个人内在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都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和谐来实现。人的生命存在总是以单独个体的人的存在为最根本形式,人的和谐发展最终也要落脚到个体的人的自身和谐发展。

就单个人而言,人的和谐发展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的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综合平衡的开发调动。它包括个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与时俱进,能力(体力、智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等等)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个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等等)的充分自由发展。只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人的主体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整个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才有可靠保证和基础;只有每个人身心和谐,心理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社会成员显示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个性,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才能得以实现。

就内容而言,人的发展是由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构成,分别从自主性、广泛性、发展程度和发展状态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从广泛上谈人的发展,它是指人的各种需要、各种素质、各种能力、各种活动和各种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展示过程,也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充实、拓展过程。这种发展包括了个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对此,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像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性”[7]。

马克思多次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个人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本质的基础。人作为某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自身的特性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性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也蕴藏在他自身的内部结构之中,即人的个性发展中。这就如同一个个结在树上的桔子,生命之源来自于社会这棵大树,在光亮的表皮下面,又布满了交织复杂的纤维,即使内部如此的复杂,却又以完整独立的个体形象映入我们的眼中。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

人的和谐发展不仅包括人的各方面要素的和谐、个性的和谐,也包括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的精神属性,赋予了人不断提升自身本质力量、开发自身能力资源的条件,同时,也使得精神需要成为人的需要的基本方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除了满足吃、喝、住这些自然需要外,还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满足求真、向善、爱美的需要。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标志。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物质生活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精神属性愈益彰显、精神生活愈益丰富的过程。

总而言之,人的和谐发展,是由人内外在各种关系的状态界定的,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个人内在性等各方面的关系由紧张、对抗走向松弛、和谐。人的和谐发展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互为条件和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又是直接同一的。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的时候,伴随着它的必将是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出现的复杂状况,而这些都是让那些企盼简单生活的人们所烦乱的,而只有人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和摆脱出来,人和社会才能处于协调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全文)[R].(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人的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邓小平;全面发展;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人的畸形、片面发展的分析,对前人思想的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对马克思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即人的本质的发展,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的体力、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二是个人才能的多方面发展;三是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以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扩展至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并进一步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的、具有层次递进关系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和最终目标,又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又红又专”的干部培养要求。邓小平作为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者也非常关注新时期人的发展问题,他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着重于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思考人的发展问题,并把人的发展溶人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从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论述人的发展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一次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要内容,他们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人探讨后,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的共同发展纳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这个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一次创新。

同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还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的思想,即个体的全面发展要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高度完善为条件,同时,个体的发展又会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邓小平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历史把握,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这就把人的发展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践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又把人的发展问题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并强调“……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人的发展的社会,并据此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那就是,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他还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之一,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从制度上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现实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个人间的联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前提之下,即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创造出更丰富的产品,人们才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人才可能把劳动作为自我完善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通过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和丰富人的活动、人的需要和个性,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社会关系,从而使人得以更全面的发展,最终达到所有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正如恩格斯所说“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若没有发达的生产力,人们连基本的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不能成为自己和社会的主人,人的发展也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邓小平从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意义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的这一论断体现了他将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问题最根本的在于消除贫困和落后,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他进一步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个体发展的起点低,这就要求建立一种能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经济体制。在发展生产力,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道路上,邓小平没有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而是结合我国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变计划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创造性地以股份制作为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获得大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物质是基础,而政治建设则是保障。因此,邓小平提出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力”,“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此外,邓小平还特别重视人的思想观念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打破思想僵化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否则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他还说“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能够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并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从而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人的发展的现实目标

人的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人类实践/劳动创造/人的全面发展

【正文】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划时代的运用创新和继承发展。那么,当年马克思又是如何基于历史唯物论的形成发展来创立其劳动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呢?

一、批判异化劳动,确立人类劳动新理念,是马克思萌发产生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部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立场后的探索性著作,在研究异化劳动过程中,马克思开始了对人类劳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的全面发展观作了抽象表述,使之开始冲破国民经济学和思辨哲学的思想束缚,从而成为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理论开端。

(一)马克思深刻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是对人的发展的摧残和否定。

劳动异化范畴,是马克思当时既在理论内容上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观的原有含义,又赋予其唯物主义基础,进而力图从哲学经济学的理论高度对资产阶级市民社会进行解剖而形成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从当时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出发,把一切异化现象归结于人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并从人的类本质的丧失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彻底批判,揭示了异化劳动的如下本质特征:(1)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2)劳动活动同劳动者相异化;(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与人相异化。在这种异化劳动状态下“物的世界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工人在异化劳动中丧失了自己的本质,“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现实关系中的人都是“非人”,因而人的发展被异化劳动彻底否定和扼杀贻尽。[2](P47、51)

(二)马克思对人类劳动范畴的全新提出和规定。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作上述分析批判的过程中,重新界定了人类劳动范畴,并从其对象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作了分析和规定,以高扬起人类劳动的旗帜。

1、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规定上,人类劳动是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指劳动者主体自主能动地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对象化到某个产品上的创造性过程。所谓对象化是指人类通过有目的的对象性劳动实践活动使观念的东西和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现实化、外在化,它以物质的形态存在。马克思指出: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3](P91)促使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是形成并发挥人的创造力、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决定性条件。因为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P124)“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对象”,[2](P124)即所谓人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也就是指在人之外的自然界作为客观存在,它一方面给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肉体和生活所需的资料,另一方面给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物化提供劳动对象;人的对象性的产物,证实了人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2](P124)人的对象是经过人的劳动改造过的对象,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正象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2](P126)

2、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规定上,人类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所以,人的劳动活动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则在于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动物不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2](P53)。也“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们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P96)。即人在其对象化劳动实践中表现、实现和确证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和主体性,而不是丧失自身。而且,人的劳动有着自己的尺度。“动物只生产自身,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应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P53-54)。

(三)从“异化劳动”走向更高阶段的“劳动复归”是人类劳动发展进程的历史必然。

很显然,马克思在《手稿》中把异化劳动作为人类劳动演进的一个阶段,他认为整个人类劳动史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异化劳动——劳动复归”的历史,相应地人的历史就是“人——非人——人的复归”的历史。异化劳动阶段是人的发展的否定阶段,突出表现为:(1)异化劳动使劳动的主客体相分裂。工人从主体变成了客体,在精神和肉体上被贬为机器或其附件,使劳动丧失了人的自主性,造成了人性的泯灭、功能的扭曲退化、体态畸形化、行为片面化。(2)异化劳动使人的目的和手段相分裂。劳动成了每个个体谋生的强制性手段,工人把劳动看成是一种机械的沉重负担,他在劳动中不是因为创造而感到满足,而是感到丧失;不是感到创造的愉悦,而是感到劳动对自己创造能力的摧残,因而造成人的心灵和智慧的贫困化。(3)异化劳动使人的劳动和享受相分离。人在运用自己的劳动技能时,感到自己不过是“动物”;而在运用吃喝、性行为等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因而造成了人的活动的非人化。正因为异化劳动是对人的发展的摧残和否定,所以,扬弃私有财产、消灭异化劳动,真正树立起人类劳动的全新理念,实现人类劳动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全面复归,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首要任务和前提基础。

二、以劳动实践观为理论基础、以高度丰富社会关系为核心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科学创立

马克思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对劳动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较为系统的科学阐述,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得以创立的理论基础。一是马克思历史地考察劳动实践活动的物质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为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在于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丰富人的社会关系的观点准备了理论性前提;二是马克思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确定人在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发展特征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三是马克思具体地分析分工在个人活动与社会力量、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两对矛盾中的作用,为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方式的预见提供了客观性依据。这进而使其人的全面发展观日趋走向成熟:即从全面实现人的感性需要上升到全面丰富社会关系的高度;人的发展也从仅仅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特征进到具体研究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的人的发展特征;人的发展从以人的本质为其演化发展的基础转到以社会发展及其规律为基础。马克思在《形态》中对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科学制定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社会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

在过去基于私有制、阶级和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个人活动与社会力量、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直接分离和矛盾对立的社会条件下,本来是人本身活动的产物——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就成为与人相异的外在的物质力量,人只是有可能利用偶然性为自己服务,而不可能掌握社会的必然性和自觉地控制对人来说的偶然性条件。因而,“只有完全失去自主活动的现代无产者,才能够获得自己的、充足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4](P76)无产阶级要实现“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的伟大目标,它不仅要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一句话,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4](P27)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

(二)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融入集体的发展中才能得以实现。

在存在阶级和旧式分工的社会中,人总是与其相应阶级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任何个人的发展,“没有集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集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以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4](P84)个人的自由和发展取决于阶级整体的发展,这是因为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一定的阶级关系、社会关系之中的。因此无产阶级的每个成员只有在整个阶级的斗争和发展中,才能使自己得以自由和发展。因此,无产阶级的最高目标和确立自己个性的最高要求,是建立真正的集体——共产主义的自由联合体。“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而不是作为“阶级的成员”而参加的。这个集体是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个人的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而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利用世界的全面生产和建立高度丰富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指出:“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相一致的”。这表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要扬弃通过私有制和旧式分工造成的物化关系对人的奴役,实现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和对全部生存条件的控制,而且要超越个体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狭隘限制,消除个性与社会性的对立,形成无比丰富的社会交往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在客观上造成了“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形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除了要改变这种共同活动和关系的性质,还要求个人的活动必须“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4](P42)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地球村”的出现,经济全球化、国际一体化、跨国公司“世界工厂”的发展,网络终端接入千家万户,进入生产领域和家庭生活,电子政务,网络营销,为人们利用世界的全面生产和发展交往提供着物质前提和广大的全面发展空间及自由发展时间。只有在这时,人们才能在自己的活动中创造自己丰富多彩的社会本质,在个性中完美地体现普遍的类本质的特征,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形成高度丰富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个人同整个世界形成全面的交往关系而实现社会关系的丰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活动的自主实现和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马克思看来,阶级社会中的劳动已经失去了其本真,而成为劳动主体没有任何自主性活动的假象劳动,即自主活动和生产物质生活的劳动是分离的。“它们互相分离竟达到这般地步,以致物质生活一般表现为目的,而这种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则表现为手段。”[4](P75-76)劳动就其原初起源而言,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改造自然的自主活动,但进入阶级社会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只是用摧残生命的东西来维持他们的生命”,[4](P75)完全失去了其自主性,并且由于旧式分工的存在和发展,劳动也使个人变得片面、畸形。在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又开始获得了自主活动的性质,但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旧式分工还未消灭,劳动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还未达到完全自主。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需要和劳动高度统一,成为人的最基本需要;劳动和自由活动高度一致,劳动是为了争取更大的自由,但又是人的最自由的活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P37)劳动实现了完全的自主性和全面的流动性。在劳动自主性的完全实现的同时,也就是人的才能的充分发挥,即每个人都能够在他所喜欢的活动领域自由地发挥和发展他的才能,社会把发展创造能力作为全社会整体发展的目的,保证着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以劳动价值论为科学依据,以充分发展创造能力为目的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系统完善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资本论》这两大宏篇巨著中,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规律,直接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消灭私有制、个人占有生产力总和为前提的观点;揭示出了资本所造成的全面的社会生活与人的片面发展之间的对立;提出了自由时间是未来的人的财富的尺度、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物质生产领域超脱出来的观点;且天才地预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将直接是劳动者运用知识的过程,智力劳动将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系统完善作了如下全面的阐述。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最终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超脱出来,从社会关系的强制中解放出来,从事科学性的创造性的自由劳动。

人类从劳动中的彻底解放,即人们从以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升华到作为生活目的的自由活动的生活享受,从争取自由的领域上升到在这一领域里人获得完全的自由,亦即从劳动的必然王国走向劳动的自由王国,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标志和价值准则。马克思指出:劳动作为争取自由的手段表现在“劳动尺度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提供的。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4](P11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由是劳动的本质,这是正确的。然而,当人们的劳动还受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的强制,还没有“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时,[4](P113)就还不能说是自由活动或真正自由的活动,还只能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为在旧式分工的劳动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是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4](P113)而在消灭了剥削阶级和社会对抗的社会中,劳动摆脱了旧的生产关系的奴役,才初步获得了自由的性质,但因还处初级阶段,所以这种自由也是有限的、不完全的。要实现劳动的升华和飞跃,就应当使人从以下两个方面超脱和解放出来:

1、最终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超脱出来。对此,马克思在《大纲》中通过大工业下工人与机器和自然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看到了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将对人的劳动产生革命性变革影响的征兆,预见到人只有从物质生产领域的强制性劳动中超脱出来,劳动才会成为自由的活动。马克思分析道:机器大工业下,“劳动表现为不再象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这里已经不再是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而是工人把由他改变为工业过程的自然过程作为媒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无机自然界之间。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4](P218)后来他在《资本论》中又进一步指出:人类的“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4](P926)可见,人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解放出来,也就是由外在目的和需要规定的劳动的结束,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的开始。当代以微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开辟了物质生产自动化、数字化的新纪元。由机器人去完成原先由人手完成的各种加工动作,由电脑去行使原先由人脑承担的指挥、调节生产的职能,标志着物质生产的机能将全部外化为以电脑控制的自动化机器体系的活动功能,人们终将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超脱出来,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从事创造性活动。

2、从社会关系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形态》中就已经提出了消灭私有制而实行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旧式分工而实现人的对社会力量的控制的观点。在《大纲》中,他在继续坚持和发挥了上述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要消除社会关系对人的劳动的强制,改变劳动的谋生性质和功利效用,只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快速发展而带来一切人的普遍富裕,才能做到。然而这又是与劳动活动本身的发展相关的。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的“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4](P926)改变人类活动的性质只能通过发展和完善劳动本质来实现。所以,只有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在劳动对个体来说失去了谋生的实用性后,劳动也才会失去它“消极的规定”,[4](P113)才会有完全积极的真正自由的劳动,劳动将成为各个个体的自身的活动、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形式,成为个体之间互相创造、互为生成和互为丰富的自由活动。

在消除上述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对人的这两项强制后,自由的劳动既是一种科学性、创造性的活动,又是一种自主性、社会性的活动。很显然,“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4](P113)但人在其中不再是艰辛乏味,而是创造的乐趣和精神的愉悦;人不再把劳动当作外在生存的实用性需要,而是作为主体的内在价值和自我目的的积极实现。“因而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而是表现为活动的充分发展”,[4](P287)表现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创造能力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挥。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表明,人的存在发展经历了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到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的形态以后,就将必然地进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形态,即人的发展实践和劳动活动从“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而且有了其新的特质,即人的创造能力在人的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显,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挥。这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亦即人“不再从事那种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5](P287)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发展一般财富的条件,财富的巨大源泉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8](P222)“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这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0](P532)自由时间是“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也就是个人享有的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广阔空间。马克思是这样描绘的:在共产主义的自由天地里,“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8](P218~219)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6](P535)这时,人的个人创造能力的绝对发挥,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而个人的创造能力又是社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

人的创造能力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而且在于人的能力发展的全面性。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现实观念的全面性。由此而来的是他把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表现为支配自然界的实际力量)当作对他现实体的认识。”[8](P36)就此来说,人们在科学、艺术等等领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全新的发展。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既是一个按照客观规律必然到来的社会,又是一个善和美相统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成为驾驭着自然力,通晓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主体,不仅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和一切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创造活动,而且又以真善美三者统一的尺度对对象进行科学的伦理的艺术的把握。人们不仅在创造的直接产品中直观自身,而且把对自然客体的认识与对人主体的认识统一起来。同时,善与美和人的各种认识一样,不仅仅停留在思想领域,而是作为主体活动的自我目的又物化到人们的活动中去,在统一与物化的过程中,显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

综上所述,《大纲》以恢弘的历史感向我们展现了人的发展方式的个性特征;以透彻的洞察力向我们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尺度;以非凡的预见性向我们描绘了人的自由发展的全面图景。总之,尊重劳动者主体自由的具有独立个性的自觉的劳动创造,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得到了科学论证和系统完善。

【参考文献】

[1]见《光明日报》2002年11月1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

人的发展范文篇5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人的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根本目的。教育事业是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而在教育事业中,教育公平始终被人类社会所追求,并在不平衡中逐步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教育公平才能促使每一位社会成员接受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教育,使个体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曾经说: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文明都要大得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公平应成为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在教育活动中公平对待每个教育对象,是促进社会公平、缩小社会差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保障

1、教育公平的内涵。追求教育公平是当今人类社会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2500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这一朴素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今天,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仍然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念之一。我国“十五”计划中有关教育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教育公平这一概念。教育公平是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瑞典著名的教育学家胡森认为,教育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即包括教育权利公平和教育机会公平,衡量标准定位在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过程的公平体现在能否有公平的机会接受教育,更体现在接受何种质量的教育、如何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之后有何用的问题上。它强调的是任何人在受教育的年限、接受教育的学习内容、设备条件、教师水平等方面都应该是公平的。衡量标准定位在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即学业成功并被社会所接纳的机会均等。它以承认个体差异为前提,可以理解为每个学生都能在经过某一教育过程后,大体上获得了一致的学识水平、能力水平、道德发展水平,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个性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潜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具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人的能力、个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而教育是社会传送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手段,是培养人、生产人的素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从本质来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保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看来,每个人都天然地具有发展提高自己的机会。健全和文明的社会必须提供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均等的发展权,也必须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为个体之间的竞争提供合适的平台,使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拥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般认为,提供这样的公平、公正的环境的社会才是正义的社会、文明的社会、和谐的社会。没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也就必然导致人类种群的差异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二、当前教育公平缺失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客观地讲,近些年教育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相当多的人还没有享受到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机会。区域之间(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不小的发展差距,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所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弱势群体得不到社会教育资源应有份额的问题相当突出。同时,教育领域的乱收费尤其是高校高学费、招生腐败等问题更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公平的教育环境可以使所有的人都有可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而教育公平的缺失将阻碍个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1、教育权利公平的缺失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公平。教育权利公平是教育价值层面上的公平,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人的发展的必要的、最低的权利,它是公民生存、发展和各种利益、愿望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联合国人权宣言》规定,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权利的不平等尤其是义务教育的不平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的不平等。义务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应该是所有适龄青少年都要接受的教育。如果义务教育公平缺失,就意味着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孩子不能享受与富裕家庭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不能与富裕家庭的儿童处于同一水平的起跑线上。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全面和终身发展,还影响到全民族素质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国家有责任保障全体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以维护人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每一个人都有条件尽可能充分地发展他的潜能,这是一种良好的公共政策、良好的政治哲学。

2、教育资源公平缺失导致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问人的全面发展的差异。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国家公共政策有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尤其在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往往优先考虑城市的各种待遇,形成城市中心论的价值取向。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报告称,2004年,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缺少课桌椅的小学接近40%,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就在城市里的孩子可以自由地享有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时,乡村的孩子或许就在寒风中、破旧的危房里接受残缺的启蒙教育。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了人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一方面,优越地区和强势人群,由于享有优越的教育条件,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弱势地区和弱势人群,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和教育条件的限制,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持续降低,贫穷一缺少或失去教育一贫穷或更加贫穷,恶性循环,最终呈现马太效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导致城乡对立严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差距加大,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3、教育机会公平缺失影响社会弱势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育公平不等于教育平均主义,它强调的是教育起点、教育机会的平等。人的智力潜力千差万别,每个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如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等也各不相同,这就必然客观制约着个体受教育的机会,使其呈现出差异性,这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当一个具有众多社会资源而自我并不优秀的社会强势个体,与一个自身非常优秀却拥有很少社会资源的社会弱势个体共同竞争一个教育机会时,把教育机会给予前者还是后者,它体现了教育机会是否公正、公平。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目前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倍和323倍。在全国通用的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标准依据的是城市学生的学力,完全无视农村儿童在教育资源和环境上的巨大差距,导致一些农村儿童学习难度过高,许多学生因此不爱读书,厌学、辍学情况严重。全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各地区招生指标分配也是不公的,北京高中生只占全国总数的0.9%,而录取北大、清华的占招生总数的13%。导致许多人千方百计想挤进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教育移民愈演愈烈。高校收费也对教育公平产生了新的威胁,影响到经济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根据推算,在高校中,农民子女与工人、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子女进入高校的可能性之比为1:2.5:17.8:12.8:9。教育向来被称为推动社会公正之利器,它是公民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公民获取社会上升空间、改变命运的途径。当这一切竟需要身份、地域、户口、金钱等附加值来增添砝码时,毫无疑问阻碍了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影响其全面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力求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力求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教育公平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1、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减免、补助等体系。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进一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联合国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规定的六个项目标之一是,到2015年使世界所有儿童尤其是女童、贫困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高质量的初等义务教育。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郑重宣布: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免除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人的发展范文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社会交往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过程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除了生命本质外,还有社会本质。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人的各种潜能获得不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不断完善,人的劳动能力得到不断发挥,人的社会关系不断趋向和谐完美,人的个性不断彰显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而呈现不同的阶段。当前,人类已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新的时代使社会生产、社会交往等都具有不同特点,也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着,“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而一切社会关系不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的概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交往”(Verkehr)有较全面的概括。就一般意义而言,交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人群共同体之间互相沟通、相互作用、彼此了解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过程,是人们之间实现了的社会互动。

马克思把交往与生产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揭示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因此,一个人若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多种领域和世界范围的交往,就会同无数其他个人甚至同整个世界进行普遍的交往,使个人摆脱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实现自身的发展。

交往的方式和水平体现了人的发展的程度。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交往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必然推动人的发展进程。人们的交往形式同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相适应。当社会历史条件发生改变,原有的交往形式必然或迟或早地得以改变,从而形成了有一定特征的交往形式的序列,“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决定了人的发展的过程性、上升性。人类的交往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交往。“虽然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较明显的人的关系,但他们只是作为某种[社会]规定性的个人而互相交往,如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农奴等等,或作为种姓成员等等,或属于某个等级等等。”这种交往“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规定性”。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交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交往充满了物化、异化情形,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商品货币关系表现出来。市场经济又使社会交往日益普遍,伴随着普遍的物质交换,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关系得以丰富,为实现人类真正的普遍交往创造了条件。然而,商品经济时代又是产生“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第三个阶段是真正的自觉的普遍的自由的交往,是人类理想的交往形式。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普遍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是人的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总之,社会交往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也反映了人的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历史划分为民族的、地方性的历史和世界性的历史,而且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所导致的普遍交往的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而“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他们总是站在全球的高度来思考社会生产、社会交往和人的发展。

社会交往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交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社会交往包括交往主体、交往内容、交往手段等方面较之以前都有很大不同。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交往主体多元化。有社会主体、民族国家主体、集团主体、个人主体;有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有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交往除了个人之间、组织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还有个人与组织、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组织与组织、民族与国家、国际组织与民族或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交往,等等。总之,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交往主体更加复杂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交往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全球化由经济交往拓展至政治交往、文化交往,还有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交流与碰撞。

而且,人类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使人类的交往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进而使得人们的交往范围、交往方式、交往水平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为全球性社会交往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从而把人类的交往实践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了。长期以来,时空一直是限制人们交往的主要障碍。信息社会消除了具体的时空等天然的物质屏障,将不同时段、不同行业、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带到电子空间里进行交往,人类交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尼葛洛庞帝说:“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而且,人们的交往方式进步了。以前,人们受时空限制只能进行直接交往,而且只能是近地空间的即时交往。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凭借高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克服种种限制,一个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随心所欲”地进行交往,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的交往。

总之,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天然的时间地域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罗兰·罗伯逊所说的“世界的压缩”、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时空压缩”、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保罗·维里利欧所说的“地理终结”等结果。由此,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依赖和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人们即时地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的交往,人也就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然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交往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交往中具有不平等性。目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控制着强大的资本和交往的主动权,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高科技,一直占据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往往处于边缘和次边缘的地位,无法摆脱贫困处境。而且,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世界政治单极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想借助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实现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治野心。同时,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与融合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再如,网络交往有其负面效应。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人化而虚拟的空间,不存在时空限制和现实利益冲突,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倍感压力的人们就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网络虚拟交往中,这是不利于人的社会关系的正常发展的。因为,“作为人,我们需要可接触的存在来建立完整的联系,我们需要看到彼此的脸和手势,闻到彼此的呼吸”。“但是,简单的连线不会弥合任何东西,我们可以架设我们想要的任何桥梁,但如果我们不穿越它们并四处摸索,这样建立起来的联系将没有任何意义。”

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是双重的。

首先,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冲破了狭隘的民族地域的局限,使人从地域性的存在转变为全球性的真正普遍的存在,大大加速了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进程。“世界历史性个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普遍交往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为经济基础的。在前市场经济阶段,人类生存于彼此隔绝的狭隘空间,人的普遍社会联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的社会关系也没有真正丰富起来,人的发展受到狭隘人群共同体的局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和交换的扩大,人的活动的普遍性、独立自主性才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人在其现实性上才具有了世界性普遍联系的类特性。同时,普遍交往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特征,也是人的有效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因为交往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往,人们就可获得不同的社会关系。而且,不同的交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特性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们超越地方的局限性还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只有开展普遍交往,人才会拥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普遍存在,人们逐渐摆脱了民族文化的局限,在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中接触、了解甚至吸收各民族文化,使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人是文化的动物,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而且,“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塑造自身,用不同的经历来拼凑他们的身份特征,他们依赖的不仅是自己本民族的,而且包括他们从大千世界获得的知识、体验及对他们有用的信条”。

其次,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在积极推进人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生存发展困境。拉兹洛认为:“我们慢慢地接受了发生在我们周围的那些引人注目的不公正,而这些不公正不可避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因为,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普遍的全面的经济联系的同时,造成了具有异己性的物化社会关系的全球扩散,这种异己的物化关系是支配人、控制人、统治人的强大力量,导致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在当今世界,货币拜物主义盛行。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唯一纽带,成为生产的唯一目标,成为物质财富的唯一代表。

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人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世界,其负面结果则是人生活在一个“网络虚拟社会”中,人们只是借助于抽象的数字、符号建立起各种社会联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与这个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导致人的抽象化。而且,信息的变动性,人际交往的间接性也将使人们在心理上体验到新事物的强烈易逝性和瞬间性,历史感随之淡漠或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化,情感逐步淡漠。

而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普遍的经济联系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有均等的受益机会,贫富悬殊使得每一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处在不平等的起点上,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的发展空间与机会明显要大于发展中国家的民众,而有些人因此而成为“边缘人”,即使在今天,在某些经济落后的民族国家,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一些人尚未从饥饿和贫困中摆脱出来,其基本的生存问题都得不到解决,他们的发展问题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个体、群体与类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经济全球化使个体自主意识大大增强,也使整个人类的科技实力、生产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有根本性的提升,而且使个体与类具有强相关性。在当代的全球化阶段,个体与类直接相关,加强了个人与整个世界的互动关系。个体已经开始跨越群体的中介,直接地和整个世界的人们直接发生着关系。特别是在网络世界里,个体的能力、个体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个体对类的影响力增强、局部事件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力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个体与类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包含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问题。由于个体的行为使类遭受的危害加大,并且难以预知。而且,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个人发展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增强了,人们的命运得极其不稳定,似乎有瞬息万变之感,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往往使人很容易迷失自己。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交往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顺利推进经济全球化,使历史顺利地向世界历史发展;为了人类的共同发展,消除群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个人发展的畸形局面,人们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社会交往的水平。

第一,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品质和能力。

社会交往品质是人的品质表现之一,是人们对于社会交往内涵、实质、地位、作用等方面认识和实践程度的根本所在。交往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交往思维和交往实践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水平,开展积极的自觉的交往活动,抑制消极的自发的交往,必须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品质。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有可能,而且,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应充分认识到社会交往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运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们之间的交往方便而快捷,社会的普遍交往已成为一种趋势,任何个人、组织和民族国家都无法也不应该阻挡它,因此,应主动地参与到普遍交往中来,在普遍交往中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遇。同时,要有正确的交往理念,如:在各民族、国家、集团之间的交往中要培育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意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如何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使人类朝着共同发展的目标前进,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任何国家要想生存和发展都无法拒绝经济全球化。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国家、集团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共同利益日益增加,人们的活动具有了极强的相关性,人类真正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霸权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全人类的和平共处,不利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更不利于本国的发展。由此可见,正确的交往态度、交往意识、交往理念都能体现人们较高的交往品质,都能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创新社会交往规则。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适应全球性社会交往的需要,原有的规范和准则体系已经不可能发挥正常的功效了,必须实现变革创新。因此,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规则创新,无论是对各个国家而言,还是对人类社会整体来说,都是需要引起注意和重视的问题。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一定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交往实践活动有了质的飞跃,这就需要有新的规则来调控。

当前,由于不公平的经济规则,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交往中矛盾和冲突加剧。因此,同志指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共存的目的。”目前国际社会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不仅影响着全球交往的顺利开展,而且也表明全球交往规则存在着很大漏洞。当然,全球性的规则创新已经开始了。如多种多样的国际公约不断产生,纷繁复杂的国际规则不断制定,各集团之间的条约不断增加,各国内部的制度改革不断进行,等等。国际规则无非是国家间游戏的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规则是在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与游戏参加者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国际规则的调整势在必行,不仅包括全球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规则,也包括信息世界的规则。如: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如果各地区、各民族都只遵循自己特有的习惯和规范,网络信息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人们必须构建彼此都能理解并遵循的规范,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信息社会,也才能真正对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发展中国家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人的发展范文篇7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街中国成立后,坚持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丰富了这一思想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观点带有时代的络印(局限),但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他提出的“人的解放”、“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光辉思想,对于实现和推进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等基本内容。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州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中国成立后,以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它以其独创性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正确地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前提条件:人的解放

人的解放包括人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思想解放。只有解放和发展“新的革命的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机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思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都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

(一)政治解放: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要获得解放,必须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只有先获得政治解放,才会有最终走向人类解放的现实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首先获得政治解放,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争取政权的思想,领导人民取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第一次获得了独立的政治权利、应有的人格尊严和基本的生存权利,使“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旧的政治的枷锁砸碎了,旧的思想的牢笼冲破了,人民解放了,创造的伟力焕发出来了,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只有生产力发展,才能减轻人的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才使人有可能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相应做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首先是在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局面,满足人民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增强我国国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日益丰富和完善的物质条件。

(三)思想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最高目标。每个人依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在感兴趣有特长的方面获得突出的发展,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贯彻这一思想,提出了“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思想,1964年对《减轻中学生负担问题的意见》作出批示“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石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德、智、体方面的均衡发展,更是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百花齐放式地发展,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思想解放,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核心内容: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对全面发展的人的总体要求。1957年,他首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科学论断,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把握。

“德”是人全面发展的灵魂。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1939年6月,他要求青年“应该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求培养的人应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社会负责任并作出贡献”。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上,坚持“又红又专”,1958年在撰写《工作方法(草案)》中又提出:“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提倡“红”就是要培养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和观点;主张“专”就是要求广大青年具备扎实的为人民服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坚持政治与业务的统一,走“又红又专”的发展道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针对特定人群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一种特殊表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智”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内容。既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既强调“知’,又强调“智”,以期达到二者的统一。文化知识是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理论的工具和基础,“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学。他要求:“人人都要努力学习。有条件的要努力学技术,学业务,学理论。”重视智力的培养,要求青年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满足于书本知识的简单记忆,要多思,并且要自学,以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还特别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智育是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主体渠道

“体”是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方面十分重视体育,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他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进修勇而收效远”,随后,先后提出了“健康第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希望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等一系列指示,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正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结合社会主义初创时期的实际,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育是方向和灵魂,智育是主体和中心.体育是德育、智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三者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关于德、智、体三者辩证统一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途径:教劳结合

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看作“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充分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条根本途径。继承、丰富了这一理论成果,并使之闪烁了独特的思想光芒。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问题,坚持了马克思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并且创造性地使之变成实践的活动。认为,必须打破旧式分工的束缚,适应新社会工作的需要量,培养以实践、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多面手”。早在1934年在论述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时就提出:“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建国后他更加重视这个问题。1958年他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在视察天津大学时又强调应“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具体地说,突出强调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突出强调了实践活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形式,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人的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人类实践/劳动创造/人的全面发展

【正文】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3)06-0137-0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划时代的运用创新和继承发展。那么,当年马克思又是如何基于历史唯物论的形成发展来创立其劳动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呢?

一、批判异化劳动,确立人类劳动新理念,是马克思萌发产生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部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立场后的探索性著作,在研究异化劳动过程中,马克思开始了对人类劳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的全面发展观作了抽象表述,使之开始冲破国民经济学和思辨哲学的思想束缚,从而成为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理论开端。

(一)马克思深刻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是对人的发展的摧残和否定。

劳动异化范畴,是马克思当时既在理论内容上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观的原有含义,又赋予其唯物主义基础,进而力图从哲学经济学的理论高度对资产阶级市民社会进行解剖而形成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从当时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出发,把一切异化现象归结于人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并从人的类本质的丧失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彻底批判,揭示了异化劳动的如下本质特征:(1)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2)劳动活动同劳动者相异化;(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与人相异化。在这种异化劳动状态下“物的世界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工人在异化劳动中丧失了自己的本质,“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现实关系中的人都是“非人”,因而人的发展被异化劳动彻底否定和扼杀贻尽。[2](P47、51)

(二)马克思对人类劳动范畴的全新提出和规定。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作上述分析批判的过程中,重新界定了人类劳动范畴,并从其对象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作了分析和规定,以高扬起人类劳动的旗帜。

1、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规定上,人类劳动是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指劳动者主体自主能动地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对象化到某个产品上的创造性过程。所谓对象化是指人类通过有目的的对象性劳动实践活动使观念的东西和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现实化、外在化,它以物质的形态存在。马克思指出: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3](P91)促使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是形成并发挥人的创造力、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决定性条件。因为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P124)“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对象”,[2](P124)即所谓人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也就是指在人之外的自然界作为客观存在,它一方面给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肉体和生活所需的资料,另一方面给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物化提供劳动对象;人的对象性的产物,证实了人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2](P124)人的对象是经过人的劳动改造过的对象,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正象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2](P126)

2、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规定上,人类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所以,人的劳动活动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则在于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动物不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2](P53)。也“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们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P96)。即人在其对象化劳动实践中表现、实现和确证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和主体性,而不是丧失自身。而且,人的劳动有着自己的尺度。“动物只生产自身,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应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P53-54)。

(三)从“异化劳动”走向更高阶段的“劳动复归”是人类劳动发展进程的历史必然。

很显然,马克思在《手稿》中把异化劳动作为人类劳动演进的一个阶段,他认为整个人类劳动史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异化劳动——劳动复归”的历史,相应地人的历史就是“人——非人——人的复归”的历史。异化劳动阶段是人的发展的否定阶段,突出表现为:(1)异化劳动使劳动的主客体相分裂。工人从主体变成了客体,在精神和肉体上被贬为机器或其附件,使劳动丧失了人的自主性,造成了人性的泯灭、功能的扭曲退化、体态畸形化、行为片面化。(2)异化劳动使人的目的和手段相分裂。劳动成了每个个体谋生的强制性手段,工人把劳动看成是一种机械的沉重负担,他在劳动中不是因为创造而感到满足,而是感到丧失;不是感到创造的愉悦,而是感到劳动对自己创造能力的摧残,因而造成人的心灵和智慧的贫困化。(3)异化劳动使人的劳动和享受相分离。人在运用自己的劳动技能时,感到自己不过是“动物”;而在运用吃喝、性行为等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因而造成了人的活动的非人化。正因为异化劳动是对人的发展的摧残和否定,所以,扬弃私有财产、消灭异化劳动,真正树立起人类劳动的全新理念,实现人类劳动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全面复归,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首要任务和前提基础。

二、以劳动实践观为理论基础、以高度丰富社会关系为核心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科学创立

马克思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对劳动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较为系统的科学阐述,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得以创立的理论基础。一是马克思历史地考察劳动实践活动的物质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为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在于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丰富人的社会关系的观点准备了理论性前提;二是马克思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确定人在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发展特征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三是马克思具体地分析分工在个人活动与社会力量、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两对矛盾中的作用,为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方式的预见提供了客观性依据。这进而使其人的全面发展观日趋走向成熟:即从全面实现人的感性需要上升到全面丰富社会关系的高度;人的发展也从仅仅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特征进到具体研究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的人的发展特征;人的发展从以人的本质为其演化发展的基础转到以社会发展及其规律为基础。马克思在《形态》中对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科学制定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社会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

在过去基于私有制、阶级和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个人活动与社会力量、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直接分离和矛盾对立的社会条件下,本来是人本身活动的产物——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就成为与人相异的外在的物质力量,人只是有可能利用偶然性为自己服务,而不可能掌握社会的必然性和自觉地控制对人来说的偶然性条件。因而,“只有完全失去自主活动的现代无产者,才能够获得自己的、充足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4](P76)无产阶级要实现“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的伟大目标,它不仅要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一句话,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4](P27)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

(二)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融入集体的发展中才能得以实现。

在存在阶级和旧式分工的社会中,人总是与其相应阶级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任何个人的发展,“没有集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集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以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4](P84)个人的自由和发展取决于阶级整体的发展,这是因为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一定的阶级关系、社会关系之中的。因此无产阶级的每个成员只有在整个阶级的斗争和发展中,才能使自己得以自由和发展。因此,无产阶级的最高目标和确立自己个性的最高要求,是建立真正的集体——共产主义的自由联合体。“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而不是作为“阶级的成员”而参加的。这个集体是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个人的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而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利用世界的全面生产和建立高度丰富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指出:“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相一致的”。这表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要扬弃通过私有制和旧式分工造成的物化关系对人的奴役,实现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和对全部生存条件的控制,而且要超越个体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狭隘限制,消除个性与社会性的对立,形成无比丰富的社会交往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在客观上造成了“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形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除了要改变这种共同活动和关系的性质,还要求个人的活动必须“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4](P42)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地球村”的出现,经济全球化、国际一体化、跨国公司“世界工厂”的发展,网络终端接入千家万户,进入生产领域和家庭生活,电子政务,网络营销,为人们利用世界的全面生产和发展交往提供着物质前提和广大的全面发展空间及自由发展时间。只有在这时,人们才能在自己的活动中创造自己丰富多彩的社会本质,在个性中完美地体现普遍的类本质的特征,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形成高度丰富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个人同整个世界形成全面的交往关系而实现社会关系的丰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活动的自主实现和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马克思看来,阶级社会中的劳动已经失去了其本真,而成为劳动主体没有任何自主性活动的假象劳动,即自主活动和生产物质生活的劳动是分离的。“它们互相分离竟达到这般地步,以致物质生活一般表现为目的,而这种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则表现为手段。”[4](P75-76)劳动就其原初起源而言,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改造自然的自主活动,但进入阶级社会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只是用摧残生命的东西来维持他们的生命”,[4](P75)完全失去了其自主性,并且由于旧式分工的存在和发展,劳动也使个人变得片面、畸形。在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又开始获得了自主活动的性质,但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旧式分工还未消灭,劳动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还未达到完全自主。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需要和劳动高度统一,成为人的最基本需要;劳动和自由活动高度一致,劳动是为了争取更大的自由,但又是人的最自由的活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P37)劳动实现了完全的自主性和全面的流动性。在劳动自主性的完全实现的同时,也就是人的才能的充分发挥,即每个人都能够在他所喜欢的活动领域自由地发挥和发展他的才能,社会把发展创造能力作为全社会整体发展的目的,保证着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以劳动价值论为科学依据,以充分发展创造能力为目的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系统完善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资本论》这两大宏篇巨著中,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规律,直接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消灭私有制、个人占有生产力总和为前提的观点;揭示出了资本所造成的全面的社会生活与人的片面发展之间的对立;提出了自由时间是未来的人的财富的尺度、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物质生产领域超脱出来的观点;且天才地预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将直接是劳动者运用知识的过程,智力劳动将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系统完善作了如下全面的阐述。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最终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超脱出来,从社会关系的强制中解放出来,从事科学性的创造性的自由劳动。

人类从劳动中的彻底解放,即人们从以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升华到作为生活目的的自由活动的生活享受,从争取自由的领域上升到在这一领域里人获得完全的自由,亦即从劳动的必然王国走向劳动的自由王国,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标志和价值准则。马克思指出:劳动作为争取自由的手段表现在“劳动尺度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提供的。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4](P11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由是劳动的本质,这是正确的。然而,当人们的劳动还受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的强制,还没有“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时,[4](P113)就还不能说是自由活动或真正自由的活动,还只能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为在旧式分工的劳动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是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4](P113)而在消灭了剥削阶级和社会对抗的社会中,劳动摆脱了旧的生产关系的奴役,才初步获得了自由的性质,但因还处初级阶段,所以这种自由也是有限的、不完全的。要实现劳动的升华和飞跃,就应当使人从以下两个方面超脱和解放出来:

1、最终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超脱出来。对此,马克思在《大纲》中通过大工业下工人与机器和自然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看到了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将对人的劳动产生革命性变革影响的征兆,预见到人只有从物质生产领域的强制性劳动中超脱出来,劳动才会成为自由的活动。马克思分析道:机器大工业下,“劳动表现为不再象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这里已经不再是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而是工人把由他改变为工业过程的自然过程作为媒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无机自然界之间。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4](P218)后来他在《资本论》中又进一步指出:人类的“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4](P926)可见,人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解放出来,也就是由外在目的和需要规定的劳动的结束,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的开始。当代以微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开辟了物质生产自动化、数字化的新纪元。由机器人去完成原先由人手完成的各种加工动作,由电脑去行使原先由人脑承担的指挥、调节生产的职能,标志着物质生产的机能将全部外化为以电脑控制的自动化机器体系的活动功能,人们终将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超脱出来,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从事创造性活动。

2、从社会关系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形态》中就已经提出了消灭私有制而实行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旧式分工而实现人的对社会力量的控制的观点。在《大纲》中,他在继续坚持和发挥了上述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要消除社会关系对人的劳动的强制,改变劳动的谋生性质和功利效用,只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快速发展而带来一切人的普遍富裕,才能做到。然而这又是与劳动活动本身的发展相关的。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的“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4](P926)改变人类活动的性质只能通过发展和完善劳动本质来实现。所以,只有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在劳动对个体来说失去了谋生的实用性后,劳动也才会失去它“消极的规定”,[4](P113)才会有完全积极的真正自由的劳动,劳动将成为各个个体的自身的活动、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形式,成为个体之间互相创造、互为生成和互为丰富的自由活动。

在消除上述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对人的这两项强制后,自由的劳动既是一种科学性、创造性的活动,又是一种自主性、社会性的活动。很显然,“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4](P113)但人在其中不再是艰辛乏味,而是创造的乐趣和精神的愉悦;人不再把劳动当作外在生存的实用性需要,而是作为主体的内在价值和自我目的的积极实现。“因而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而是表现为活动的充分发展”,[4](P287)表现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创造能力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挥。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表明,人的存在发展经历了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到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的形态以后,就将必然地进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形态,即人的发展实践和劳动活动从“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而且有了其新的特质,即人的创造能力在人的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显,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挥。这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亦即人“不再从事那种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5](P287)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发展一般财富的条件,财富的巨大源泉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8](P222)“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这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0](P532)自由时间是“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也就是个人享有的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广阔空间。马克思是这样描绘的:在共产主义的自由天地里,“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8](P218~219)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6](P535)这时,人的个人创造能力的绝对发挥,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而个人的创造能力又是社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

人的创造能力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而且在于人的能力发展的全面性。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现实观念的全面性。由此而来的是他把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表现为支配自然界的实际力量)当作对他现实体的认识。”[8](P36)就此来说,人们在科学、艺术等等领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全新的发展。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既是一个按照客观规律必然到来的社会,又是一个善和美相统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成为驾驭着自然力,通晓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主体,不仅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和一切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创造活动,而且又以真善美三者统一的尺度对对象进行科学的伦理的艺术的把握。人们不仅在创造的直接产品中直观自身,而且把对自然客体的认识与对人主体的认识统一起来。同时,善与美和人的各种认识一样,不仅仅停留在思想领域,而是作为主体活动的自我目的又物化到人们的活动中去,在统一与物化的过程中,显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

综上所述,《大纲》以恢弘的历史感向我们展现了人的发展方式的个性特征;以透彻的洞察力向我们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尺度;以非凡的预见性向我们描绘了人的自由发展的全面图景。总之,尊重劳动者主体自由的具有独立个性的自觉的劳动创造,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得到了科学论证和系统完善。

收稿日期:2003-08-15

【参考文献】

[1]见《光明日报》2002年11月1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

人的发展范文篇9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扩展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获取新的社会意义。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形成了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坚持体育和智育并重发展,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健全的身体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是深刻的、重大的,它对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发展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深人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不仅对我国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此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正式和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他们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历史和逻辑的分析得出结论,人的全面发展,并非是个别人的主观意志和美好的愿望,而是一种生产发展普遍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起支配作用,它对人的全面发展也起着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一是指以人的智力和体力为核心的多方面发展,二是指人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教育理论,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思想大辞典》对教育思想作了如下界定:“教育思想是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方针就是其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诊释。全面地、动态地考察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与演化,不难发现,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积极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了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坚持体育和智育并重发展,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健全的身体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他把“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方针之一,直接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一思想。这些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

(一)在德育方面的内涵和特征

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决定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特殊的地位和育人的功能。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德育方面的内涵和特征首先表现在突出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首要地位。1955年9月,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一个著名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生命线”的提法是一种比喻,是党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政治辩证统一原理的具体运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针对一段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的情况,提出:“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他指出,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不仅是战争时期一切政治学校所应遵循的要求,亦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种类型学校所必须遵循的要求。把思想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对培养出一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有文化、愿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强调德育是教育工作的中心,并不是要否定发展智育、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重要性。1958年1月,在杭州会议上论述了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提出了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思想。他要求经济家和技术家要懂政治,政治家要懂业务。他认为,德与智的关系,即红与专的关系。对红与专的关系他还详细阐述:“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政治和经济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

(二)在智育方面的内涵和特征

历来都是站在把握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提出工人阶级必须造就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并于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无产阶级没有自己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他曾在一份报告的按语中,提出了消灭文盲的问题。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他反对死读书,提倡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他特别重视对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主张。他多次对课程改革做出重要指示,他的出发点是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保护、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使之成为有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视察天津大学时又强调应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显然他把理论联系实际看作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上他一向反对死读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张教学要废止注人式,实行启发式,主张要让学生做知识的主人,不做知识的奴隶,要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的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中,也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始终与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与实践联系在一起,与谋求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彻底解放联系在一起。

(三)在体育方面的内涵和特征

在的全面发展思想中,体育被视为与智育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智育更为重要。一生始终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体育,以重生、贵生的力量哲学为基础,从而揭示出体育养生、健身的本质。青年时期的就开始关注人的发展中的体育问题。他有深邃的体育思想,有丰富的持之以恒的体育实践,有对体育的真知灼见,以及许多有关体育工作的指示,他的体育思想在建国前后相当长的时期一直指引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他把体力的充实和完善看成是本质的原因,而将成就、年龄看成外在表象和结果,突出地强调了体力的生命意义。在体育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首先表现在提倡人民大众的体育。他身体力行,极力鼓励人民大众参加体育。他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是对人民群众投身体育运动的最好鞭策。其次是自始至终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新中国建立后,非常关心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建国不久他就致信当时的教育部长,提出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要深值注意,要“采取行政步骤,具体地解决此问题,。后来他又针对青年学习、工作负担重,有的部门和领导不重视他们健康的问题,指出了“十四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年们,要学习,要工作,但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那很危险”。他反对因开展运动而荒废学业,更反对牺牲少数运动尖子的学业去保持在竞技运动方面的某项荣誉。

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启示

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事业发展史,可以说是教育思想及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导思想不断明确、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光辉历史。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实践发挥了长期的指导作用,其基本内涵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虽然具体提法已经有所变化,但其基本思想和内容是一致的,仍然是适合中国国情、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先进思想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启示是:

人的发展范文篇10

随着我们教育事业现代化的蓬勃发展,伴随着新型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出台,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教育变革同时也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教育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在一定基础上取得了可喜的骄人成绩。如今,中小学公开招聘艺术教育教师、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艺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校开展有地域特色的课程等,无不说明近年来艺术教育取得的重大成效。艺术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在理论基础方面出现了新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对艺术教育模式因素的合理调整。

二、艺术教育的功能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本体象征,揭示世界和人生的双重奥秘。艺术活动是一种唤醒精神和生命兴起的形式。艺术教育是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与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艺术教育的作用包括培养人们的身体素质、培养艺术技能、传播思想文化、提高审美意识、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等重要作用。(1)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参与者的健康。(2)有助于培养艺术技能,提高参与者的艺术修养。(3)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促进个体的情感、道德品质、智力、人格以及心理健康等的发展,鼓励人们勇于追求真、善、美的和谐价值观,可以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一)艺术教育促进人的智力与创新。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境界,并且对人们的精神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教育通过培养人们对客观形象的观察、欣赏、理解和创造,增强人的感性力,丰富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动员左右脑的主动性,使智力创新得到平衡和协调的发展。任何形式的思考,都是通过意象图像进行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实现的。艺术教育的宗旨是鼓励人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倡导发展富有创造价值艺术构想以及完善个人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在艺术教育中,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力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艺术教育也促进了人类智能的发展。无论是雕塑、绘画或者是音乐舞蹈都是特殊的智力,一般的智力为特殊智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特殊的智力反作用于一般智力,是一般智力的升华。许多的实例都表明,采用艺术形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艺术教育为学生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智力、提升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在艺术教育的实质中,这种教育既是审美的能力,也是精神内涵中能力的丰富。在艺术教育的设计实践中,创意活动无处不在。(二)艺术教育促进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转变,道德教育又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人的良好品格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素质教育,而且在良好道德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孔子是一位非常注重艺术和美学的人,因此,艺术与美学在人的主体修养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美学教育家,他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还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认为美学可以培养人们的感情,提升审美意识,所以他一生都在倡导美学思想。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对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有较大的影响,而思想、情感、意志是构成品德的重要因素。作为美育核心的艺术教育,具有审美性、表演性、大众性的特点,因此,适合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三)艺术教育促进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对提高人格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使教育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在这种大的形势之下,切实改善人们的综合素质教育、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成为了一种十分迫切的任务,然而艺术教育是人类对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在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物的性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艺术教育给予人的更多的是心灵的触动,是一种自身对于事物的感性认知所具有的审美韵味,而知识教育更注重的是理性的培养。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条件,而人要想发挥自身的个性,艺术教育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整的人格必然不会缺乏个性,有个性的人格才具有批判旧事物的眼光,才能不断塑造与提升自己,才能在平凡的社会中勇于追求、努力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然而,在追求个性发展中并不是一味地放任自己,任意发展,而是要在个性的发展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并在健康的方面获得优势发展。在一个健康的人格发展中,不仅要有理性思考还要有情感思维,二者是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只有注重自我本身的全面发展和自我的个性发展才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四)艺术教育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智能科技发展的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沟通和理解就成为我们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艺术教育影响着人际关系的交流与发展。艺术是没有民族、语言、国家、阶级等界限的。从古至今,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思想与社会文明的重要象征,时刻体现着艺术对人类情感的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心灵的呼唤,以及艺术家对于自己作品的情感表达。艺术有利于人际交流,世界各国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但却可以通过同一件艺术品表达内心世界,绘画、音乐、舞蹈等这种非语言性的艺术形式都可以作为交流的桥梁。因此,非词语性的艺术手段是人类彼此沟通普遍的一种方式。(五)艺术教育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也在表达情感和缓解心理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捍卫自己的心理结构,并可以利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来释放内心的积极或消极情绪。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艺术教育可以通过对人类感性情绪的表达进行净化和升华,完成对自身审美能力的进步。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在于:从艺术中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我们自己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的知识,这些知识、观点和意义并不是任何理性学科可以替代的。艺术教育具有激发情感和提高美学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体现的东西通常会被艺术家的个人感受升华和加工,使事物的本质更加生动和典型,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内涵。艺术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文明变革的内在动力。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艺术教育可以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一个健全的人格发展应该是全方位地发展,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人类成长和今后道路的人生方向。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