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服务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1:14:38

区域服务业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蓝图需要在体察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勾画。发达经济体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的产业结构类型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各国(地区)服务业产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数据对比可知,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任重而道远。而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水平更是低于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

尽管图-1中国家与区域横向对比的数字表明,辽宁省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纵向的历史统计数据却表明辽宁省服务发展的势头强劲:2007年底辽宁省GDP达1.102万亿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3.4亿元,年均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5853.1亿元,年均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4037亿元,年均增长12.2%。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有潜力成为三产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辽宁服务业发展滞后却颇具潜力。这种判断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工、农产业率先发展会对服务业有较强的拉动与支撑作用;二是通过向发达经济体借鉴发展经验可以减少发展中支付的学习成本,因而具有后发优势。考察国内发达省份的服务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服务业的持续增长趋势得以保持并非轻而易举。例如,上海是我国服务业率先发展的区域,然而据张明海(2007)的观察,自1990年以来上海在服务业中的同定资产投资力度一直较大,约占全部投资的2/3。但是,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直到2000年才勉强超过50%,在以后的年份中还有反复。由此看来,辽宁若要实现服务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还需要合理布局,精心筹划。

二、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环顾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按四条主线展开:一是服务业发展战略模式的研究;二是服务业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三是服务业发展侧重点的研究,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率先发展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涉及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优先发展服务业构成对发展农业、工业的机会成本。因此,关于如何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顺序就需要慎重考虑。韦福祥(2005)考察各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发展历史后指出,服务业发展有三种模式:传统模式、捷径模式和孤岛模式。传统模式是将资源应用于满足农业与工业发展需求后投入相关服务业,典型的应用国家是美国和英国;捷径模式是跨越工业发展的漫长历程,利用区域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农、牧、渔业产品加工贸易,进而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典型应用国家是荷兰、丹麦和冰岛;孤岛模式是区域自身并无坚实的工农业基础,但由于临近区域有发达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因此,利用区位优势和特色服务业取得经济的增长和繁荣,摩洛哥、塞浦路斯和中国澳门均是孤岛模式应用的典型。韦福祥(2005)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可能整齐划一。上述三种模式在不同的区域中可以灵活应用。但这三种模式在省级区域中如何应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于服务业持续发展途径的研究,考察我国各省、直辖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可以触摸其脉络。一是各地区普遍加深了对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的认识。这表现在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区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区分;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分等。二是相当数量的省份加深了对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认识。例如,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推动重点集聚区的快速协调发展,形成‘一核三带’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浙江省提出“引导推进服务业布局向三大产业带集聚、向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集聚、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山西省提出“围绕‘一核一带四片’”的城镇空间格局,促进服务业的极化和网络化发展。省域服务发展规划设计了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姚莉英(2006)则观察了现有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机理。归纳总结出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三种模式:原生型服务业集群、嵌入式服务业集群和外生型服务业集群。

关于区域服务业发展的侧重点,各地区在发展规划中普遍提到旅游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物流业和会展业等。这与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基础设施投入迅速增长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息息相关。

关于促进区域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众说纷纭,其中具有共性特征的对策有:一是推动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张春光,2009);二是在服务业中引人多元化投资主体;三是加强财税政策的倾斜力度;四是以外向型经济促进服务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等。

三、辽宁服务业发展战略的反思

重新梳理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已有的相关文献,结合前文思考问题的主旨,反思辽宁服务业发展战略,笔者有如下发现。

(一)辽宁服务业发展中的资源获取

近年来,辽宁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投入的绝对数量尽管逐年不断增长,但相对数量有所下降。2005年之后辽宁服务业与工业在固定资产投入方面不分伯仲、平分秋色,体现出明显的老工业基地特征。

这说明辽宁日前在三次产业中的资源配置中工业型经济特征依然明显,离服务型经济尚有一段距离。从辽宁目前的三次产业的结构特点来看,辽宁总体实质上选择的是传统的服务发展战略模式。即在工、农业发展至一定基础之上,企业生产、人民生活产生对服务业的大量需求后,服务业作为三次产业中的“短板”,顺次发展起来,是配合一、二产业的被动增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辽宁省短期内不存在服务业超前的问题,从总量上可以加大对服务业的资源投入。

(二)辽宁省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

与依赖于能源、原材料与资本的工业产业集群不同。服务业产业集群更依重于技术和市场。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制度的作用就更为显著。辽宁省由于历史上计划经济制度构建得较其他省份更为完善,由此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使得服务业市场化机制转变较为困难。由于政府及其下设的相关部门在服务业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科技人才也多集中在国有企业,原生型的服务业产业集群只会在市场需求量大、技术与资本含量低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产生。而咨询、研发、信息、金融、会展和文化创意等现代化服务业产业集群无法自发形成。因此,嵌入式服务业集群和外生型服务业集群是今后辽宁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备选途径。所谓嵌入式服务集群是指本地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由政府引进外资服务业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嵌入式集群发展模式对于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科技研发、信息计算机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等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而且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也会与稳步发展的工业集群相得益彰。外生型服务业集群是在一定的区位条件下,利用特殊的优惠政策集结企业而成。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城市发展战略与新型工业园区的建设方兴未艾,如若在招商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多制度层面的基础设施,致力于减少服务业企业交易成本,外生型服务业集群模式也会得到成功的应用。

(三)辽宁服务业战略实施侧重点

经济发达区域服务业发展的经验虽然可以汲取,但辽宁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实施仍需立足于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展开。战略实施侧重点应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发挥优势,使优势更为突出;二是克服劣势,弥补不足。只有“扬长”且不“避短”才能为服务业发展夯实基础,不致增长乏力。

辽宁服务业发展的优势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发达对服务业构成有力支撑。相对于其他地区,辽宁雄厚的工业基础为其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技术资源。着力推动产品研发、物流信息、法律咨询和人员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而且对辽宁工业的可持续增长大有裨益。二是人力资源充裕为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提供有利条件。由于经济转型、企业改制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原因,辽宁传统服务业可因地制宜地吸纳足够数量的熟悉本地风土人情的员工,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餐饮和物流等企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三是较高的城市化率及人口老龄化趋势为社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辽宁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2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5%,而且以年均3.2%的速度,也就是年增20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除了依赖于政府加大对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外,发动社会力量,及时提供市场化的社区老年服务也是大势所趋。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的劣势也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滞后。这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内联与外交,同时也降低了服务企业的竞争能力。即使是传统服务业,有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也可以不同程度提高企业服务的效率与品质。二是服务业目前同质竞争多,服务品种单一,导致不正当竞争与重复投资,在浪费社会资源的同时,也不利于产出效率的提高。三是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许多行业仍然处于事业单位、公益部门,市场化程度低。一方面是企业与居民的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阻碍了民间资本的介入,遏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四)辽宁服务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

现有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促进各区域服务业发展壮大的对策,但缺乏实施主体的说明。笔者认为,服务业发展战略有效实施需要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三重保障。从政府层面来说,应致力于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与法制环境的完善;维护服务业市场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秩序;搭建并逐步完善服务发展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形成有效的服务业政策实施反馈与评价机制,及时反映服务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修正相应政策,完成对服务业引导、扶持与监控的职责。从社会层面来说,教育与媒体应致力于区域文化的推介。挖掘并弘扬区域特色的文化,让世界了解辽宁、认同辽宁、向往辽宁。为开放型经济扫除文化障碍,扩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从企业层面来说,应抓住产业政策倾斜与区域经济发展所赋予企业的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努力向区域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靠近,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组建或参与行业协会的方式,加强业内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交流,共同制订行业服务标准。加强企业自律与社会责任承担的意识,区别市场定位,从而实现业内企业的协同发展。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2

关键词:中心城区;服务业;漳州市

1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漳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漳州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现实选择。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发达国家乃至福州、厦门、泉州等先进地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启示,也是漳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乃至福州、厦门、泉州等先进地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历程显示,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必须由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服务业共同推动。“十五”期间漳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6%,均高于全省的14.1%、泉州的14.4%、福州的14.7%,但由于漳州服务业增长一直乏力,制约着漳州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10.5%,低于厦门15.3%、泉州12.3%、福州11.5%)。2006年服务业增幅回升到11.8%,但仅高于三明、宁德而居全省第7位,依然是漳州经济快速增长的软肋。纵观近年来漳州经济发展轨迹,可以发现漳州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尤其是工业)、三产业共同推动的,1992-2006年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6%、49.4%(工业为46.2%)、33.1%。今后发展也只能靠第二、三产业两轮同时驱动最后达到由第三产业为主推力。但2006年漳州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34.1%,低于全国的39.5%、全省的39.1%,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三是壮大地方财力的现实要求。2006年漳州地方级财政收入仅为泉州的36.9%,其中营业税也只占泉州的36.2%。

(2)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构建小康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动漳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增加农民收入,这就要求尽快有序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这对于农业地市的漳州来说相当重要;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的整治,都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2006年漳州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3%与46.6%,分别比2000年下降7.5、5.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的39.3%与45.3%、全国的35.8%与43.0%。

(3)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利于降低能耗和增加就业。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漳州服务业吸纳了49.1%新增从业人员。而目前漳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达48.2%,同时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会下降,服务业必将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二是要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降耗12%的目标,也要依赖服务业比重的大幅提高。2006年漳州单位GDP能耗下降2.1%,没能完成下降2.4%的目标,究其原因在于工业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规模工业单位能耗是服务业的6倍多)。同时近年来漳州工业投资呈高速增长,必然带来能源消耗的增加,为此,漳州节能降耗不仅需要从工业等单耗中挖掘潜力,更要依赖服务业比重的大幅提高。

(4)加快服务业发展可助推漳州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现实条件下,利用优惠政策把投资欲望强烈的社会资金引向发展服务业,这既可摆脱投资困局又能刺激消费需求上升,从而起到培养和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作用,最终是经济增长在平稳发展中完成投资与消费两大力量的转换。这对于消费率远低于全省、全国的漳州而言尤其重要。

2发挥中心城区强大的内聚力和辐射力是实现漳州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1)中心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中心城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心脏所在。因其特殊的区位、交通、文化等良好条件,对于生产要素集聚、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市场发展起着“磁吸”作用。可以对外部区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即“极化效应”。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城市对周边区域辐射半径也不断扩大,有力地带动了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即“扩散效应”。2006年漳州市区服务业占全市的比重从1985年的17.7%上升到2006年的35.1%,GDP所占比重也由15.5%上升到25.2%。

(2)中心城区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服务业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和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基地,2006年市区服务业比重达49.0%。城市具有组织城乡商品流通,向外辐射流通服务的功能;科教文卫体等服务部门聚集在作为科研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的城市、城镇;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都以城市、城镇为基地。2006年市区批发贸易业、科教文卫体及公共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37.2%、36.3%、31.3%。

(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力大大增强。长三角、珠三角发展显示,服务业的差异越来越大,已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发展差异最大的产业。服务业的产出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远远大于农业或工业的影响,且服务业增长速度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也大于农业和工业。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必然会加大经济发展差距。

(4)漳州中心城区已进入服务业加速发展期。经济学研究中普遍认为,人均GDP3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2006年漳州市区人均GDP达到3946美元,经济增长进入由工业带

动逐步转向由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服务业将逐步成为推动城市向纵深推进的后续动力。

3中心城区服务业规模小层次低,制约着辐射与带动作用的发挥

自1985年撤地设市以来,漳州这个闽南中心城市致力于改革与发展,加快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心城区在推进海峡西岸生态港口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气息与古城风韵融合,城市经济的特色彰显。但由于中心城区规模不大,服务业量小层次低,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不足。

(1)经济总量偏小,对县域带动作用不够明显。2006年市区GDP仅为厦门的15.5%、福州的22.5%、泉州的44.4%、莆田的52.5%,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四个市区的17.7%、20.0%、53.1%、86.0%;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仅占厦门的13.1%、福州的18.8%、泉州的48.8%,居第4位,经济影响力还较小,核心地位不突出。同时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中心城区,而二、三产业发展偏小,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回落,影响辐射力与带动力。

(2)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综合竞争支撑不够。一是金融保险业规模偏小,支撑力不足。2006年市区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仅为厦门的5.7%、福州的8.3%、泉州的20.8%,占服务业的比重也低于这些地市。二是房地产业总量不大,带动力仍不够。2006年市区房地产业增加值只占厦门的12.5%、福州的15.6%、泉州的44.4%,由于市区地域空间的狭小,公共设施建设受到影响。市区的剧场影剧院、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客运总量分别居全省各市区的第7、5、8、9位。三是高技术领域进展较慢,推动力不强。市区普通高等学校3所、低于泉州市区的10所。2006年市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分别为泉州的23.2%、61.2%、87.9%,与福州、厦门更不可比。(3)空间狭小人流量不大,消费拉动作用较为有限。近几年漳州中心城区在规模扩大和城市框架拉开进展较为缓慢,2006年市区常住人口58.87万人,仅高于南平居全省第八位,而且城镇人口扩大的速度大大低于泉州与莆田。空间狭小使得贸易规模不大,2006年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为泉州的46.8%、厦门的25.1%、福州的14.3%;旅游消费辐射力不够,接待过夜旅游人数与福州、厦门、泉州、南平较快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3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动漳州服务业发展

(1)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竞争力。一是要继续围绕建设海峡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重点在龙文区培养一批物流园区,整合建设一批功能全、档次高、辐射广的大型专业、综合批发市场。二是积极构建以滨海渡假旅游为龙头,形成以市区文化商贸旅游为核心,以生态、朝圣旅游为辅助,以特色旅游为重点的漳州旅游产业格局,提升漳州旅游业发展水平。三是进一步提升环境吸引力,加快人才的培育和集聚,要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的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的人才,为做大做强临港工业、落实依港兴市培育人才,聚集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

(2)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尽快做大建成区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是要按照漳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定位(闽东南花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做好城市建设,以新区建设为突破口,强化中心区的辐射功能。重点建设与发展市区小城镇,尽快做大市区建成区规模,建设大漳州。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配合实施新市中心东移的发展战略,抓住新市行政中心即将东迁的契机,龙文区4个城镇建成区要严格按市区规划,以自身功能定位,主动成为新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3)加快工业产业集聚,重点培育总部经济,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漳州市区目前有产业集群7个(全市13个),但规模小、具有带动能力的大型名牌企业不多。为此,要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工业,加快产业集群尤其是重化和高新产业的培育、发展、壮大,积极引导城区工业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扶持发展总部经济、研发中心、企业生成和服务中心等,使中心城区成为创新型企业家的沃土、科技型企业的摇篮、先进生产力的孵化器,将其培育成为撬动漳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参考文献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3

(一)积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

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资金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经济杠杆效用。要合理安排财政资金投入比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不断加大对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相关的服务类行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支持效用与宏观调控效用,促进优化开发区域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另一方面,要加快与服务业领域相关的税收政策改革,激发服务行业发展活力。要调整营业税征收税率及征税方式,切实减轻服务企业的税赋压力,增强服务企业的竞争力。

(二)积极的投融资政策

一是要加大投资力度。要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尤其是在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交通、信息设备等方面。吸引服务业在优化开发区域空间集聚,壮大服务业整体规模。对于民间资本,要放宽准入限制,允许其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并引导其向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等实体性领域投入,促进投入多样化;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二是要金融创新支持。要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破解融资难题,为服务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服务企业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创造条件。三是要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基金和科技促进专项基金,支持服务业重点领域以及重大科技领域项目开发,壮大服务业整体规模与实力。

(三)积极的产业政策

一是要提升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强化服务产业优先发展共识,提高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在服务业市场准入、价格要素、生产要素、服务贸易等方面放宽政策限制,加强服务业的对接和配套。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服务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优化开发区域打造成现代服务业基地。二是要加强服务业顶层设计。要加强服务业发展区域整体战略规划,促进技术创新与服务发展的有机结合,加强与服务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引导服务产业在优化开发区域内形成合理集聚空间,推进服务业特色化发展。

(四)稳健的土地政策

一是要发展稳健且有所侧重的土地管理政策。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的潜在需求,优先保证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用地需求。鼓励服务企业利用以划拨方式获得的工业厂房、仓储用地、传统商业街等现存的土地空间,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态,确保服务业用地的用途以及使用权的稳定性。二是要提高服务业土地利用水平。国土资源紧张是优化开发区域不争的事实,合理规划土地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与效率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服务业发展用地,要充分提高土地整体利用水平和集约化水平,减少乃至杜绝滥用土地、圈地行为,防止土地浪费。

(五)科技创新支撑政策

一是要不断完善服务业官产学研联合研发机制,整合官、产、学、研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创新,建立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放大技术创新对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二是要强化知识产权与标准认证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引进吸收国际先进认证标准,结合本土服务业特色进行标准创新,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认证标准体系。三是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降低企业创新过程中侵权现象的发生概率,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六)服务业市场发展政策

一是要降低公共服务业行业准入门槛。目前,服务行业诸如科研、文化、医疗、电信等公共服务部门普遍存在准入门槛过高的问题,民间资本难以融入,导致垄断现象频生,削弱了服务业的竞争力,也体现不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为此,要适度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维护市场信用体系。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规范市场主体诚信行为,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三是要健全服务业市场监管体系。由于市场本身具有“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的特点,再加上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时间不长,存在一些体制性和机制性弊端,亦需要进行监管,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七)积极的人才政策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4

一、服务业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度量方法的选择

目前我国对服务业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数量测算,由于角度不同,测量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千差万别。从国民经济部门之间的相关性出发,用投入产出法测量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投入产出法虽然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但是该方法计算复杂,要编制一个区域的投入产出表很困难。因此,本文在研究服务业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时,从两者的组成部分及共有的特征方面的联系上做出分析。因此,可以在服务业和区域经济两者之间,从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方向,以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结构这四个特征方面为桥梁纽带,来分析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服务业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度量方法的构造分析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就是要分析服务业代表指标的变化对区域经济代表指标的变化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服务业的代表指标可看作自变量,区域经济的代表指标可看作因变量。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

第一,确定服务业在某一方面的代表指标(或称作自变量指标),并获取其历史统计数据,按时间顺序列表。

第二,确定区域经济在同一方面的代表指标(或称作因变量指标),并获取其历史统计数据,按时间顺序对应列表。

第三,根据两变量指标特定的经济、技术含义,设置服务业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关系系数公式,如弹性系数公式或影响系数公式等。第四,利用历史统计数据,计算各时期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关系系数值。由于单一时期的作用关系系数值更易受到随机、偶然因素的影响,一般需要计算某一阶段各时期拉动作用关系系数值的平均数。第五,将所计算的拉动作用关系数值与不同阶段相对应的数值作对比分析,判断服务业在此特征方面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力度。

三、宁波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测度

1.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经济系统运行质量的反映,经济系统的运行质量可以用产出效率表现。我们用服务业增加值指标代表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用区域生产总值指标代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具体计算公式为:=△△(1)其中,Rb为服务业水平拉动系数;△GDP为区域生产总值增量;△IP为服务业增加值增量。服务业水平拉动系数说明服务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将拉动区域生产总值增加多少个单位,系数越大,拉动作用越大,反之亦然。我们依据公式(1)测算出1996-2006年宁波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动系数,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表1宁波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拉动系数1996-2006年期间,宁波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均拉动系数为2.11,表明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加一个单位,将拉动经济增长2.11个单位,高于第二产业的平均拉动水平(2.05),在促进宁波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从不同发展阶段看,“九五”期间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呈上升趋势,“十五”期间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呈下降趋势,但“十五”期间的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明显大于“九五”期间的服务业贡献水平;第二产业在“九五”期间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呈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贡献波动不大,但“十五”期间的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明显低于“九五”期间的贡献水平。从横向来看,1996-2006年期间,全国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动系数2.87,而宁波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均拉动系数为2.11,表明宁波服务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动作用比较低,因此应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

2.发展速度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指标,选择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度量指标,选择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作为服务业发展速度的度量指标。构造服务业增长弹性系数来测算服务业增长速度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计算公式为:=(2)式中:Eb为服务业增长弹性系数;RGDP为区域经济平均增长率;RP为服务业平均增长率。该式表明服务业增长平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系数越大,拉动效果就越大,反之亦然。我们依据公式(2)测算出1996-2006年宁波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拉动系数,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表2宁波服务业对经济发展速度拉动系数1996-2006年期间,宁波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平均拉动系数为0.77,表明服务业增加值增加一个百分点,将拉动经济增长0.74个百分点,低于第二产业的平均拉动水平(1.07)。总体来看宁波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呈下降趋势。从不同发展阶段看,“九五”期间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作用明显低于“十五”期间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作用;第二产业在“九五”期间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拉动作用高于“十五”期间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作用。从横向来看,1996-2006年期间,宁波服务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作用比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服务业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系数0.96,而宁波市仅为0.74。但全国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波动幅度比较大,而宁波服务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作用相对稳定,并且呈上升趋势。

3.发展规模在发展规模方面,选用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度量指标,选用服务业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作为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度量指标。确定服务业发展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作用程度,可用服务业规模拉动系数来度量,计算公式为:=(3)式中:Rx为服务业规模拉动系数;Rn为区域经济规模变化量;Ri为服务业规模变化量。此式表明服务业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将拉动区域经济规模增加多少个单位,系数越大,拉动效果就越大,反之亦然。我们依据公式(3)测算出1996-2006年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拉动系数,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表3宁波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拉动系数1995-2006年期间,宁波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平均拉动系数为1.73,表明服务业增加值每新增加一个单位,将拉动全社会新增投资1.73个单位。总体来看宁波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拉动呈上升趋势。

4.发展结构用服务业内部各主要行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作为服务业发展结构的代表指标,用三次产业结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代表指标,因此可以在服务业内部各主要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和三次产业结构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系数,来反映质量服务业发展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推动作用。为达到这一目的。应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来建立能够反映度量服务业发展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拉动作用的关系系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确定因素序列。假设要计算参考因素X0(服务业结构指标)对N个比较因素Xi(i=1,V,N)(区域经济结构指标,如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及服务业比重)的关联度,则首先要给出各因素相对应的序列数据,即:X0=[X0(1),V,X0(l)]Xi=[Xi(1),V,Xi(l)](i=1,2,V,N)各因素相应的序列数据为同量纲的数据。(2)求关联系数。设参考因素X0相对比较因素Xi在k上的关联系数为i(k)=(k=1,V,l),则有:(4)其中为在[0,1]上取值的分辨系数,一般取0.5。(3)计算关联度。与的关联度为:(5)ri值越大,说明X0与Xi间的关联影响程度越大,关联性也越强,X0对Xi的作用就越大;其值越小,说明X0与Xi的关联影响程度越小,关联性也越弱,X0对Xi作用就越小。

依据宁波的实际情况我们用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作为服务业发展结构的代表指标,用三次产业结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代表指标,度量宁波服务业发展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拉动作用。我们从服务行业十四个门类中选取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5个门类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依据公式(4)和(5),测算出宁波服务业发展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表4宁波服务业与区域经济结构关联系数从表4可以看出,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大于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大约为第一产业关联度的2倍。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对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

四、宁波市服务业主要行业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用前面介绍的方法计算出2003-2006年宁波市服务业主要行业对区域经济的平均拉动作用,由于行业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只计算主要行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速度、规模的拉动,具体结果见表5:表5宁波市服务业主要行业对经济拉动系数从对区域经济水平的拉动作用看,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业的拉动作用比较大,房地产、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动作用比较小。从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拉动作用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最明显,金融、房地产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拉动不大。

从对区域经济规模的拉动作用看,金融的拉动作用最大,金融资产每增加1个单位,使整个资产规模增加958个单位,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区域经济规模的拉动作用最小。

五、结论与建议宁波市服务业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低,不仅表现为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的拉动作用,也表现为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性,为了促进宁波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提升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为此,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建立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打破服务业中的行业分割、部门壁垒、行政垄断与地方保护等行为,按照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认真清理服务业的市场准入规定,调整市场进入条件和标准,放宽市场准入,尤其要积极支持非公有经济参与服务业的发展,发挥非公有经济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的作用。

2.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保持规模的适当扩大由于宁波目前产业结构正处于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顺序调整的过程中。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因此,现阶段应确保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保持规模的扩大。

3.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合理吸收外资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是中国既定的基本国策,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合理利用外资可以有效弥补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并带来现代流通和市场营销理念。因此应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积极吸收国外资金发展服务业。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5

1.现代服务业金融资金需求量快速增长与金融支持相对不足。1981-2011年30年间,山西省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总量增长了27.3倍,服务业年均增长11.8%,不仅高于整体经济1.8个百分点,而且高于第二产业1.2个百分点。30年来山西省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81年的20.8%上升到2011年的34.2%,上升了13.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在三次产业中是最高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37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02亿元。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但从产业分布看,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弱化,其中,现代服务业贷款占比由2009年的12.96%下降至2011年的9.43%(见图2)。2.信贷资金对现代服务业支持存在行业和地区的差异性。从贷款分布地区来看,资源型城市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较弱,如忻州、阳泉现代服务业贷款占比只有1.40%和5.55%,而发达地区银行信贷对现代服务业支持作用明显,如太原、大同服务业贷款占比分别为37.69%和30.19%,位居全省前列。另外,全省贷款分布特征趋同,各市50%左右的信贷资金投向第二产业,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3.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对现代服务业的外生支持效应较弱。从直接金融内生性来看,山西省直接金融发育不足,中介机构数量有限。目前全省注册期货公司只有5家,占全国的2.88%;基金管理公司只有1家,占全国的1.7%;证券公司只有2家,而且只有山西证券是综合类券商,大同证券只从事证券类经纪业务。全省共有5家企业发行过企业债券,1家企业发行过可转换公司债,但均为煤炭、化工和铁路运输企业。从直接金融外生性来看,山西省直接金融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极为有限。2010年底,山西省26家A股上市公司占全国上市公司数量的1.66%,同期上海上市公司150家、浙江上市公司123家。总股本300亿股,占全国A股总股本的1.80%。2007年全省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融资35.09亿元,占全国的0.45%。全省26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煤炭、焦化、电力、冶金、化工等资源型传统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企业的只有太工天成1家。长城微光以H股方式在香港上市,融资4000万港元。在货币市场方面,截至2011年底,山西省共有18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307.6亿元,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在全国排名第六,但发行主体均为传统支柱产业的相关企业。

在现代服务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信息、资产规模等约束条件不断变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结构也将随之改变。商业银行内在的风险偏好与风险企业不匹配,针对现代服务业融资工具的缺乏、自身信用能力与抵押品不足,再加上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使得现代服务业从现存的传统金融机构体系中获得信贷融资面临成本高、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1.引导金融机构转变观念,找准金融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切入点。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适应现代服务业特点的融资工具;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信用评级市场,继续推进各类现代服务企业担保机构发展。使现代服务业对银行信贷融资的依赖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普遍惜贷这一对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2.完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研发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型金融产品。根据现代服务企业资金需求频繁的特点,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办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优化对现代服务企业的结算服务,提高其资金运转效率。一是低息短期贷款:企业希望获得利率较低的融资或贷款贴息。由于超市是毛利,无法承受高利率贷款,超市对贷款有需求的时段,可能就是节日前几个月的短期融资。银行可以针对这种类型的商贸企业,考虑低息短期贷款。二是抵押问题:担保公司费用太高,有的要求支付年利率的50%作为担保费用。由于超市的房产有限,而且要用于经营。现在我国东莞地区的有些银行创新了仓单质押方式,主要针对物流公司,建议银行也可以考虑采用此种方式对商贸企业,尤其是大型超市融资。三是避免过于专业化:在市县区,银行贷款的专业性针对性很强。例如:工行针对工业企业和项目,农行针对农林牧副渔业,中行针对外贸行业,适合商贸行业的基本只有信用联社。而信用联社往往利息很高,企业无法承担。建议在地级市或县区的银行也考虑针对商贸企业发放贷款。3.扩大消费信贷,不断增加现代服务业有效需求。引导商业银行适当简化房地产信贷审批手续,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等有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研发、推广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消费信贷产品,推动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不断增加现代服务业有效需求,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建议加紧落实银监会和科技部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尽快建立和完善科技型现代服务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依托省级、部级高新技术和工业园区,扶持发展园区内科技型现代服务企业的信用担保互助组织,为现代服务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贷支持。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民间资本融入现代服务业领域。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组织对现代服务企业的资金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人缘、地缘优势,深化金融支农,突出对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支撑作用,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等合法金融机构流向附加值高、成长性好、风险较低的现代服务企业,把“地下金融”转变为“地上金融”,推动民间资本合法、合规、有序流动,发挥其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作用。

资本市场是连接投资者与筹资者的重要渠道,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完善的资本市场结构,能给处于融资约束中的现代服务业带来多元的金融支持,因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1.完善的资本市场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多元的支持。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对拟到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现代服务业具有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突出特点,有望成为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主力军。推动建立综合类券商、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建设,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企业完善会计制度,加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加快现代服务企业股票上市步伐。此外,基于现代服务业普遍存在资产规模较小、行业风险较大的特点,建议采取由地方政府牵头,按照“统一冠名、分别负债、分别担保、捆绑发行”的模式,探索研发现代服务企业联合债券、现代服务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支持债券等新型直接融资工具。完善中小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现代服务企业集合发行短期融资券,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完善债券风险处置办法,不断满足现代服务企业短期融资需求。2009年5月21日,大连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这是继“07中关村债”、“07深中小债”之后第一支没有商业银行担保的集合债券,也为山西省现代服务企业集合债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建议相关部门考虑制订与现代服务企业特点相匹配的集合债券管理办法、制度设计方案,使货币市场更好地为全省现代服务企业服务。2.利用创业板市场为现代服务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平台。现代服务业的创业性需求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或创业板上市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来解决。为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的进入,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一起,通过分散风险来支持企业的创业需求。对于能够达到创业板门槛的创业投资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可以积极推荐其上市,通过直接融资来满足企业获取资金的需求。

本文作者:曹富明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6

关键词:新常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空间重构

1.引言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不断发展,苏南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整个区域空间重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有其重要的可行性,主要是苏南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趋势明显等。因此,必须要对新常态下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进行研究,以在新常态下更好地发挥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作用。

2.新常态下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可行性分析

2.1苏南地区经济基础雄厚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回到正规,各产业的发展步伐逐渐稳定,苏南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十分明显,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实现集聚,以整合有效的资源实现长远的发展。目前,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基础雄厚是整个生产性服务业得以集聚的重要条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可行性。但是,必须要看到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部的竞争具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因此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集聚将成为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2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是建立在大量有效消费基础之上的,目前苏南地区的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人们的消费观念相比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断提升,使得苏南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拥有强大的市场基础,为了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其必须要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同时要逐步缩减发展的成本,因此必须要实现产业集聚。而在这一过程中,就必须要全面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其能够有效符合经济、消费的发展,进而又对其产业集聚提供了可能性。

2.3产业发展趋势明显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逐步进入新常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各项产业发展的趋势逐步明确,产业集聚是任何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这也使得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成为可能。相关产业的带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拥有重要的产业基础,为其充分利用各产业发展的优势提供了便利性,可以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降低资源利用的成本,通过产业基础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集聚的效率。

3.新常态下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

3.1打破了传统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

新常态下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整个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打破了传统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苏南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虽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其改进空间很大。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发展使得区域现有产业发展模式不断被优化,各项新兴的产业逐渐进驻,传统的失去竞争力的产业逐渐退出,使其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得到改进,以此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使得区域空间产业布局得到重构,促进苏南地区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3.2改变了区域空间产业的布局

区域空间重构与产业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趋势不断加强,使得整个区域产业的布局能够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传统的产业布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趋势的不断加强使得这一现状被打破,对经济新常态下的苏南地区区域空间重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当前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其区域空间重构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实现苏南地区区域空间重构,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全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发展。

3.3活跃了区域空间内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是各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之一。这也是新常态下苏南地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能够不断提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有效整合各项资源,使得空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得到进一步的活跃,转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模式,进而有效激发了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各个产业的发展,以此提升各产业的发展质量,通过经济新常态来实现区间区域的重构,在这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的作用功不可没。

4总结

在经济新常态下,苏南地区产业集聚的趋势不断加强,产业集聚的可行性不断不断提升,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不断显现,主要是打破了传统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了区域空间产业的布局、活跃了区域空间内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重要作用。

作者:朱洪春 刘伯超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7

2008年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3561.19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9.5:59.4:31.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接近60%,是典型的工业型城市。当前,唐山湾“四点一带”和“四城一河”的开发建设以及着力打造的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链,均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唐山经济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生产性服务业是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大部分生产性服务是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有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是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要求。生产性服务业对当地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其它产业的互动发展来综合体现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各产业融合的润滑剂,是促进各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日益融合的趋势下,唐山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必须把推进先进制造业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结合起来,加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分工与合作。三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增长。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高,就业吸纳能力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能激发社会活力,从而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四是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延伸产业链,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工业品生产提供更专业化的中间产品,是产品价值链中价值创造和增值的重要来源。

二、唐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2008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07.89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市GDP增速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3%,对经济的拉动率达到4.8%。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大概在45%左右。根据2007—2008年唐山统计年鉴整理,唐山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下:

(一)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一席之地,产值不断增长,但对经济的贡献度并不突出

从绝对值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的生产总值是在逐年增长,然而其所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却上升缓慢,甚至个别年份还有反复,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唐山市2008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左右,第三产业的增长依然依靠传统第三产业。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对于经济的贡献力量并不突出。

(二)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合理

从结构上看,唐山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例偏大,新兴服务业比例偏小、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狭窄。以信息服务业为例,目前在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已占服务业的60%以上,而唐山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增加值仅占服务业的3—4%,差距明显。

(三)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以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发动机——曹妃甸为例,2008年曹妃甸工业区完成投资3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6.6%,第三产业增加值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绝大部分由交通运输和仓储构成,金融业2007年也仅有1116万元的增加值,其他三产近乎为零,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极其有限,不能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尚未发挥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动力还是在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在岗职工人数没有太大的变化;从行业内部结构来看,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行业等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金融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则有增减反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却没有变化,说明唐山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吸引人才的能力较差。

三、促进唐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要根据唐山市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等方面确定重点发展的领域,打造企业服务品牌;结合唐山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状况,结合现有各产业的发展程度、基础条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禀赋条件等,有选择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还要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整顿和规范服务市场秩序,优惠市场准入条件,以几大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如资金资助、税收减免、信贷补助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公务员之家

(二)要加快与其他主导产业的互动融合,促进产业聚集,提升产业关联度

一是要通过产业梳理,分析主导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哪些需求,因地制宜,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与相关产业互动融合,紧密产业关联;二是要鼓励生产企业将没有比较优势的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出来,以降低其成本,进行社会化生产;三是要鼓励实力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企业间合作,以多种形式,促进其集群发展;最后,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抓住唐山湾大开发机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

唐山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应该抓住唐山湾开发的战略机遇,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根据唐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有基础,充分发挥区位、港口、产业、市场及后发优势,结合唐山在大北京经济圈的功能分工和城市产业布局,积极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转移工作,重点发展外贸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服务外包,分工互动、错位发展,做好京津的外应,有选择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8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蓝图需要在体察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勾画。发达经济体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的产业结构类型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各国(地区)服务业产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数据对比可知,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任重而道远。而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水平更是低于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

尽管图-1中国家与区域横向对比的数字表明,辽宁省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纵向的历史统计数据却表明辽宁省服务发展的势头强劲:2007年底辽宁省GDP达1.102万亿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3.4亿元,年均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5853.1亿元,年均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4037亿元,年均增长12.2%。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有潜力成为三产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辽宁服务业发展滞后却颇具潜力。这种判断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工、农产业率先发展会对服务业有较强的拉动与支撑作用;二是通过向发达经济体借鉴发展经验可以减少发展中支付的学习成本,因而具有后发优势。考察国内发达省份的服务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服务业的持续增长趋势得以保持并非轻而易举。例如,上海是我国服务业率先发展的区域,然而据张明海(2007)的观察,自1990年以来上海在服务业中的同定资产投资力度一直较大,约占全部投资的2/3。但是,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直到2000年才勉强超过50%,在以后的年份中还有反复。由此看来,辽宁若要实现服务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还需要合理布局,精心筹划。

二、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环顾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按四条主线展开:一是服务业发展战略模式的研究;二是服务业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三是服务业发展侧重点的研究,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率先发展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涉及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优先发展服务业构成对发展农业、工业的机会成本。因此,关于如何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顺序就需要慎重考虑。韦福祥(2005)考察各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发展历史后指出,服务业发展有三种模式:传统模式、捷径模式和孤岛模式。传统模式是将资源应用于满足农业与工业发展需求后投入相关服务业,典型的应用国家是美国和英国;捷径模式是跨越工业发展的漫长历程,利用区域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农、牧、渔业产品加工贸易,进而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典型应用国家是荷兰、丹麦和冰岛;孤岛模式是区域自身并无坚实的工农业基础,但由于临近区域有发达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因此,利用区位优势和特色服务业取得经济的增长和繁荣,摩洛哥、塞浦路斯和中国澳门均是孤岛模式应用的典型。韦福祥(2005)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可能整齐划一。上述三种模式在不同的区域中可以灵活应用。但这三种模式在省级区域中如何应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于服务业持续发展途径的研究,考察我国各省、直辖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可以触摸其脉络。一是各地区普遍加深了对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的认识。这表现在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区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区分;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分等。二是相当数量的省份加深了对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认识。例如,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推动重点集聚区的快速协调发展,形成‘一核三带’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浙江省提出“引导推进服务业布局向三大产业带集聚、向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集聚、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山西省提出“围绕‘一核一带四片’”的城镇空间格局,促进服务业的极化和网络化发展。省域服务发展规划设计了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姚莉英(2006)则观察了现有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机理。归纳总结出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三种模式:原生型服务业集群、嵌入式服务业集群和外生型服务业集群。

关于区域服务业发展的侧重点,各地区在发展规划中普遍提到旅游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物流业和会展业等。这与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基础设施投入迅速增长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息息相关。

关于促进区域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众说纷纭,其中具有共性特征的对策有:一是推动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张春光,2009);二是在服务业中引人多元化投资主体;三是加强财税政策的倾斜力度;四是以外向型经济促进服务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等。

三、辽宁服务业发展战略的反思

重新梳理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已有的相关文献,结合前文思考问题的主旨,反思辽宁服务业发展战略,笔者有如下发现。

(一)辽宁服务业发展中的资源获取

近年来,辽宁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投入的绝对数量尽管逐年不断增长,但相对数量有所下降。2005年之后辽宁服务业与工业在固定资产投入方面不分伯仲、平分秋色,体现出明显的老工业基地特征。

这说明辽宁日前在三次产业中的资源配置中工业型经济特征依然明显,离服务型经济尚有一段距离。从辽宁目前的三次产业的结构特点来看,辽宁总体实质上选择的是传统的服务发展战略模式。即在工、农业发展至一定基础之上,企业生产、人民生活产生对服务业的大量需求后,服务业作为三次产业中的“短板”,顺次发展起来,是配合一、二产业的被动增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辽宁省短期内不存在服务业超前的问题,从总量上可以加大对服务业的资源投入。

(二)辽宁省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

与依赖于能源、原材料与资本的工业产业集群不同。服务业产业集群更依重于技术和市场。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制度的作用就更为显著。辽宁省由于历史上计划经济制度构建得较其他省份更为完善,由此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使得服务业市场化机制转变较为困难。由于政府及其下设的相关部门在服务业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科技人才也多集中在国有企业,原生型的服务业产业集群只会在市场需求量大、技术与资本含量低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产生。而咨询、研发、信息、金融、会展和文化创意等现代化服务业产业集群无法自发形成。因此,嵌入式服务业集群和外生型服务业集群是今后辽宁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备选途径。所谓嵌入式服务集群是指本地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由政府引进外资服务业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嵌入式集群发展模式对于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科技研发、信息计算机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等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而且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也会与稳步发展的工业集群相得益彰。外生型服务业集群是在一定的区位条件下,利用特殊的优惠政策集结企业而成。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城市发展战略与新型工业园区的建设方兴未艾,如若在招商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多制度层面的基础设施,致力于减少服务业企业交易成本,外生型服务业集群模式也会得到成功的应用。

(三)辽宁服务业战略实施侧重点

经济发达区域服务业发展的经验虽然可以汲取,但辽宁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实施仍需立足于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展开。战略实施侧重点应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发挥优势,使优势更为突出;二是克服劣势,弥补不足。只有“扬长”且不“避短”才能为服务业发展夯实基础,不致增长乏力。

辽宁服务业发展的优势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发达对服务业构成有力支撑。相对于其他地区,辽宁雄厚的工业基础为其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技术资源。着力推动产品研发、物流信息、法律咨询和人员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而且对辽宁工业的可持续增长大有裨益。二是人力资源充裕为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提供有利条件。由于经济转型、企业改制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原因,辽宁传统服务业可因地制宜地吸纳足够数量的熟悉本地风土人情的员工,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餐饮和物流等企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三是较高的城市化率及人口老龄化趋势为社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辽宁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2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5%,而且以年均3.2%的速度,也就是年增20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除了依赖于政府加大对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外,发动社会力量,及时提供市场化的社区老年服务也是大势所趋。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的劣势也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滞后。这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内联与外交,同时也降低了服务企业的竞争能力。即使是传统服务业,有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也可以不同程度提高企业服务的效率与品质。二是服务业目前同质竞争多,服务品种单一,导致不正当竞争与重复投资,在浪费社会资源的同时,也不利于产出效率的提高。三是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许多行业仍然处于事业单位、公益部门,市场化程度低。一方面是企业与居民的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阻碍了民间资本的介入,遏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四)辽宁服务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

现有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促进各区域服务业发展壮大的对策,但缺乏实施主体的说明。笔者认为,服务业发展战略有效实施需要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三重保障。从政府层面来说,应致力于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与法制环境的完善;维护服务业市场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秩序;搭建并逐步完善服务发展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形成有效的服务业政策实施反馈与评价机制,及时反映服务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修正相应政策,完成对服务业引导、扶持与监控的职责。从社会层面来说,教育与媒体应致力于区域文化的推介。挖掘并弘扬区域特色的文化,让世界了解辽宁、认同辽宁、向往辽宁。为开放型经济扫除文化障碍,扩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从企业层面来说,应抓住产业政策倾斜与区域经济发展所赋予企业的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努力向区域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靠近,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组建或参与行业协会的方式,加强业内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交流,共同制订行业服务标准。加强企业自律与社会责任承担的意识,区别市场定位,从而实现业内企业的协同发展。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为目标,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探索推动我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在发展中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融合互动,发挥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正确区分服务领域不同属性,着力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破除阻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和政策障碍。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大胆探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服务业发展途径。

三是坚持积极作为。在坚持市场导向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积极主动地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优化环境,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四是坚持注重实效。按照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要求,保证试点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具有突破、示范和带动效应。

二、总体目标

通过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和经验推广,使我省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总量扩大。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至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5%以上,投资占比达到6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

结构优化。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占比稳步提高。服务业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形成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区域服务业中心,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服务创新示范区。

素质提升。生产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通过市场化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产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服务企业。

活力增强。服务业科学发展机制初步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市场环境逐步健全,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

三、试点任务

(一)探索推进服务业发展新机制。深化市场配置资源改革,探索科学配置要素资源,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和市场导向的发展机制;改善服务企业金融环境,尽快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的投向、投量、投效协调一致的服务业投融资机制;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建立有利于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现代管理机制;推进服务企业改革,尽快培育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形成企业做大做强的培育机制;加快培养引进服务业紧缺和高端人才,探索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有效的人才辈出的保障机制。探索垄断行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新模式,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加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力度,不断拓宽购买服务的领域。

(二)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和布局。发挥各地优势,科学制定优化服务业结构和调整布局的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支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我省服务业发展层次。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调整服务业空间布局。

(三)培育区域服务业中心。根据各地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需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合理集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辐射带动效应较强的服务行业,做大做强服务业集聚发展载体,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专业化水平高、影响力大的生产服务企业或机构,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区域服务业中心。

(四)建设生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探索生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集约发展模式。依托工业园区或产业集群,针对其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科学规划,积极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职业培训、租赁和商务服务等配套生产服务业。鼓励工业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促进相关生产服务企业或机构集聚化发展。

(五)创新生活服务业发展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改造提升传统生活服务业,创新发展生活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大力整合现有生活服务业资源,建设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服务行业标准,完善相应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生活服务规范化程度。对具有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的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大力发展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旅游、房地产、家庭和社区服务、养老、文娱、健身等生活服务业,提高生活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

(六)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发挥城市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资源密集的优势,以城带乡、统筹城乡服务业发展。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科技、营销、信息、金融和技能培训等服务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立传统交易市场与新型商业业态相结合、有形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集会展营销、科教推广、体验休闲、绿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产业化服务示范基地。加快发展专利应用、信息服务、农机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注册推广服务等农业专业服务,培育一批农业专业化服务龙头企业。

(七)拓展新型服务业态。瞄准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新业态、新热点,适应人们消费需求多样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加快推进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创意产业、节能环保、高技术服务等市场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有条件的地方要突出特色,体现城市功能定位,有选择地发展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传媒创意、艺术创作等创意产业,突出发展以网络游戏、动漫、多媒体影视制作、电子出版物等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产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全省服务业的亮点。

四、试点要求

(一)试点区域。根据“十二五”我省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以创新发展服务业重点区域、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主要内容,选择10个县(市、区)和服务业园区作为试点区域开展试点。申报试点区域要有领先的相关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及影响力大等优势和特点;高度重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工作机制健全;国家和省发展服务业政策措施落实得好,并有创新、有突破。

(二)试点任务选择。申报试点区域应在《方案》确定的试点任务范围内,突出重点和比较优势,选择一项或多项试点任务。

(三)试点方案。申报的试点方案要思路清晰、定位合理、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保障措施有力。试点方案既要有二、三年内需要实现的近期目标,还要有长远目标。主要内容包括:试点区域概况、经济发展现状、服务业工作情况、与试点任务相关的产业基础情况、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试点主要目标任务、重大项目、保障措施等。

五、组织实施

(一)职责分工

1、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政府要求,负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对试点区域的考核、评估和验收,创造有利于试点开展的工作机制和环境氛围。

2、相关设区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对本区域试点工作的具体指导和管理。协调有关方面,加大对试点区域政策措施支持力度;协调解决试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落实试点相关保障措施;及时反映试点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3、试点区域政府(管委会)是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和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和责任单位,并建立考核制度;建立相应工作机构,承担试点日常组织协调工作;积极探索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土地倾斜、体制机制改革等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途径和办法;及时总结报告试点进展情况,提出深化改革试点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试点申报。由试点区域所在市发展改革委向省发展改革委申报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申报材料包括: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请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保障措施涉及的相关承诺文件。

(三)试点确定。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方面根据《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确定办法》,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省发展改革委予以批复,并授予试点单位“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名称。

(四)试点实施。试点区域从批复之日起实施为期五年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区域根据确定的试点方案,在省、市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开展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协调有力、运行高效的领导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突出试点任务目标,深化改革,积极创新,探索有效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考核评估。试点单位实行动态管理,试点工作实行年度考核、中期评估和总结验收制度。

1、年度考核。每年由试点区域根据年度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开展自查,市级发展改革委负责对试点情况进行核查,省发展改革委对各试点区域工作全面考核,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考核结果报省政府,并通报各试点区域。

2、中期评估。试点中期,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以听取汇报、资料审查和现场观摩等形式,对各试点单位工作情况逐一评估打分。评估结果报省政府,不合格的建议取消试点资格。

3、总结验收。试点结束后,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验收。总结验收结果分别报省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改革试点有突破性、示范性的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相关政策。推动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试点区域的落实,按照扶持政策支持取向,鼓励试点区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不断深化完善相关政策。支持试点区域进行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鼓励服务业领域技术创新。协调省有关方面优先支持试点区域服务业发展,对试点区域重点服务项目在用地、融资、人才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国家和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试点区域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相关市应积极支持试点区域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申报,落实配套资金。试点区域政府要设立一定规模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逐年扩大规模支持服务业发展。在条件成熟的试点行政区设立由政府和社会资金共同出资组建的服务业发展投资公司,支持试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展。

(三)加强研究指导。建立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试点区域对口联系制度,加强省对试点区域工作的指导,深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的研究。建立试点工作调研督导和信息通报制度。每年召开一次试点工作会议,总结典型经验,研究有关工作;建立试点工作推进交流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试点区域工作交流会。

(四)优化试点环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及相关市、县(市、区)成立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形成三级联动机制。

二是加强服务业基础性工作。支持试点区域积极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健全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机制;加强服务业人才培训工作;发挥服务业行业协会作用;建立服务业工作专家咨询机制。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试点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

区域服务业范文篇10

科技服务业的界定

学术界对科技服务业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概念,多数研究文献采用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从概念上来看,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统计数据来源的一致性,本文采用国家统计部门对科技服务业的界定。根据国家标准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代码》,科技服务业分为四大类:①研究与试验发展,包括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②专业技术服务,包括气象服务、地震服务、海洋服务、测绘服务、技术检测、环境监测、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③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包括技术推广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及其他科技服务;④地质勘查业,包括矿产地质勘查、基础地质勘查和地质勘查技术服务。

长三角城市科技服务业辐射力实证分析

本文以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为分析目标,但是由于这些城市分布集中,且规模、能级等差别很大,不可能每个城市的科技服务业都能对周边城市具有明显的辐射作用。因此,借鉴相关研究经验做法,本文首先从长三角16个城市中遴选出具有科技服务业辐射力的城市,然后再运用威尔逊模型测算其辐射力的大小。1.具有科技服务业辐射力的城市选取现有研究认为,一个城市的某个产业若想对周边区域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能力,则该产业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发展水平;该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基本上以接受其他城市的辐射为主。因此,为了遴选出具有科技服务业辐射力的城市,需要首先对这16个城市的科技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借鉴相关做法,认为综合发展水平总因子得分大于0的城市的科技服务业具有辐射力,而其他小于0的城市科技服务业主要接受周边城市的辐射。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统一性、全面性、可比性等原则,本文从三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即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科技服务业投入情况、科技服务业产出情况,并区分为功能性指标和标志性指标。数据来源于各地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科技监测统计等。②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测算。运用SPSS软件对16个城市14个指标数据进行主成份分析,如下:由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出,KMO值为0.666,符合Kaiser给出的大于0.5的标准,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统计量为276.275,显著性概率为0.000,说明指标比较适合采用主成份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出3个主成份因子,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6.373%,可以认为这3个因子F1、F2、F3基本包含了全部14个指标所反映的信息。由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可知,F1因子在GDP增长速度、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科技服务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等指标上负荷较大;F2在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利授权数等指标上负荷较大;F3在R&D人员数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重、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例、科技活动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等指标上负荷较大。根据SPSS软件运算得出的各个因子得分,可求出16个城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结果如下:表2长三角16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可见,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等6个城市的科技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大于0,可以认为它们具有科技服务业辐射能力,而总因子得分小于0的城市主要是接收周边其他城市的辐射。2.主要城市科技服务业辐射力实证分析本论文主要采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威尔逊模型来测算辐射力的大小。威尔逊模型指出,区域J对区域K的资源吸引能力可以用公式表示:Tjk=KOjPkexp(-B*rjk)其中,Tjk是区域J吸引到的源自区域K的资源数,Oj是区域J的资源强度,Pk是区域K的资源总量,rjk是两区域间的距离,B作为衰减因子决定了区域影响力衰减速度的快慢,B值越大,衰减越快,K是一个系数,一般情况下设为1。威尔逊模型考虑了距离的衰减特性,反映了区域在相互作用中所处的地位。王铮等人(2002)的研究对我们利用威尔逊模型处理问题提供了简化的方法,他们将威尔逊模型用于研究人口辐射问题时得出城市的辐射半径可以表示为:r=1B*lnPkC!"要求解r,需要得到B、Pk、C的值。对于B值,王铮等人提出简化公式B=2TtmaxD姨,其中T是域元内传递子的平均个数,在这里表示城市的个数,即T=16;tmax是元素中具有扩散功能的最大个数,即具有辐射能力的城市个数,tmax=6;D是相互作用域的域元尺度,本文用16个城市的平均面积来表示域元面积D,经测算D=6869.72。所以,B=0.028。C为取定的一个阈值,表示当城市的科技服务业辐射能力衰减到这一阈值时,就可以近似认为该城市的科技服务业辐射能力达到了极限。根据无锡市综合因子得分为0.0737,所以假定C=0.01。Pk是区域K的科技服务业资源总量,本文将城市科技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作为该城市科技服务业资源总量。将数据代入公式,可以得到各城市科技服务业辐射半径r(千米):上海187.25,苏州150.33,杭州139.84,南京108.54,无锡106.01,宁波71.71。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做出6个城市科技服务业的辐射区域图:科技服务业辐射区域图可以看出,六大城市科技服务业辐射能力已经基本覆盖了整个长三角区域,且相互交织、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具有科技服务业辐射能力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沪宁、沪杭沿线的中心城市,这也是长三角最为发达的城市,但是在相对的南、北区域并没有形成具有辐射力的城市。二、对策建议1.相邻城市之间错位发展,形成差异化优势具有科技服务业辐射能力的城市多紧密相邻,要想扩大整个区域的科技服务业的层次和能级,需要坚持城市之间错位发展,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千篇一律。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例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科研能力和中心城市地位,大力促进研发能力建设和科技交流推广;苏州、无锡、宁波等城市立足科技制造业的优势,重点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通过差异化发展,每个城市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优势,扩大城市科技服务业辐射力。2.增进城市间的融合联动、协作,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差异化发展形成的是单个城市的竞争优势,要想提升整个长三角区域的科技服务业辐射能力,必然要求深化长三角城市之间的融合与联动,加强协作配合,增进整个区域的竞争优势,形成长三角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的合理,扩大区域整体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区域乃至全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可通过加强城市间协同研发创新,建立城市间科技服务业交流共享平台等。3.促进其他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培育新的辐射点由结果可知长三角相对的地区城市并没有科技服务业的辐射极,这些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也影响着这些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应该着重促进这些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并挑选具备条件的城市,培育其成为该部分地区科技服务业的增长点和辐射极,以带动该部分地区科技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

本文作者:孔令超工作单位: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