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2:22:50

趋同化范文篇1

1、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背景

作为商业语言的一种,会计准则的出现主要是为更好地维护商业活动中各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产生,一方面是为更好地迎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区域乃至全球资本市场的加速形成;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影响。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公司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取份额,相继争取在多个国家资本主义市场上市,进行证券交易。而财务报告的出现主要是为更好地维持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在会计准则的约束下,资本市场中的所有参与者均需遵守相关规定。也就是说,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在国际贸易中,会计信息作为贸易双方达成贸易协定的媒介,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决定贸易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促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则更有利于加快信息交流,尽快扫清国际通用商业语言方面的障碍。

2、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际贸易与跨国资本流动大量涌现,只有深入了解各类会计体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作出更为合理的评价。在此背景下,会计的国际比较逐渐形成,借助会计的国际比较,人们往往能够更为准确地判断何为优秀的会计管理,如何区分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别。如此一来,各国会计准则通过磨合与协调,不断促进趋同化发展。事实上,会计国际协调可以视为一种手段,借助这种方法,人们往往能够更好地辨别与控制会计实务的差异。协调与磨合的最终目的,是使各国在会计准则方面达成高度统一,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进程的加快,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根基。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其实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在经济全球化、各国会计准则国际比较与协调以及国际强势集团的影响下,不断磨合与协调的一个过程。市场的国际化,进一步增强了会计与生俱来的国际特征,国际上市与发行证券范围的日益拓展,更是为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相关因素

1、缺乏良好的经济环境

结合现阶段情况来看,虽然我国设立了以市场为主体的资源配置体系,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较还存在较大差距,体系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均有待提升。金融、财税以及社会保障等宏观管理体制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由此可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环境均处在建设与发展的状态中。由于缺乏健全、良好的经济环境,我国会计准则趋同化势必会受到阻碍。同时,我国市场竞争缺乏规范化的机制加以约束,利润操控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信息根本无法真实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些均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推进造成了不利影响。

2、会计人员综合水平不高

不得不承认,我国整体上严重匮乏国际会计准则的专业人才,多数会计相关从业人员综合水平普遍不高。虽然,这部分会计人员在处理企业日常财务业务方面得心应手,不过在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的贸易活动时,其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经验显然无法满足工作需要。而且,会计准则与相关制度变化较快,会计人员很难与时俱进地了解、掌握各种新资讯与新知识,各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发展。

3、缺乏科学完善的治理体系

企业法人治理体系的职能其实是为企业运营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是企业股东、董事机构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对不同层次企业权力与功能的配置方法。就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现有的治理结构显然还尚未成熟,部分早期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其运营机制并未做到与时俱进,沿用的传统模式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改进。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系统只不过是企业内部的一个普通系统,同样会受到企业各类决策活动的影响,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监管作用。而内部人员还有可能以权谋私,利用虚报会计信息谋取个人利益。

4、影响力较弱

会计准则在执行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成果,同一种会计准则在处于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或不同经营模式的企业中,会产生不同的财务效果。在经营成果与现金流动方面,会计准则的执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正因如此,企业的产业价值、财务风险、发展决策、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也会存在显著差异。受到产业价值、财务风险、核心竞争力等指标的影响,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盈亏同样会存在差异。所以,由会计准则产生的经济成果,非常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企业往往更注重实质上的盈利或亏损。虽然,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会计准则的重要价值,但其影响力仍然不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鉴于此,增强会计准则影响力,使其更为广泛地促进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是很有必要。

三、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有效建议

1、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联系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积极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进行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交流越频繁,表达意识越强,则意味着我国将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机会。鉴于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积极主动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中,通过不同渠道,学会创造各种机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进行有效交流,获取更多发言权,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能够为我国利益多做考量。另外,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与体会国际准则的发展趋势,以便在执行方面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避免发生冲突或落后的情况。

2、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管力度

加强会计准则执行缓解的监管力度,确保跨级准则的深入落实至关重要。无论是企业内部监督还是政府部门监督,均应以透彻领悟会计准则的深刻内涵为前提,根据准则要求,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按照要求披露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全面提高会计信息公布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会计准则俨然已实现了国际趋同。这意味着,在往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有大量内容会同国际准则的更改与调整发生变化。有鉴于此,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督力度,以促进企业全面落实会计准则,迎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巩固我国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3、坚持维护国家及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同时,务必要坚决维护国际与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国在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工作,争取更多发言权的同时,还应在会计准则的落实过程中,积极寻找国际准则与我国基本国情、企业运营的显示情况有所冲突的地方,探索其原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磨合、消除冲突的契机。此外,还应对我国现阶段执行的经济体制、市场体系、规章制度、各类政策等进行多层次的综合考量,并通过反复的权衡,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改进策略。企业应充分借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这一机会,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以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4、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水平

优质的人才是确保会计准则全面落实的重要前提,也是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关键会计准则的执行,主要由会计工作者来完成。因此,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是为会计准则的有效落实提供可靠保障。优质的会计人员往往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会计信息,并为企业管理与国家监管提供更多便捷。就现阶段经济形势来看,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水平刻不容缓。在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是为使他们与时俱进,跟上形势变化,定期更新知识体系,并能将自身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各项实际工作。在培养优质人才的过程中,应强调拓展人才国际化视野,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环境,从而更好地为企业与国家效力。

四、结语

趋同化范文篇2

由于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炭一直都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品。正是因为煤炭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煤炭企业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煤炭企业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不断增多,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放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全年GDP增速为7.4%,这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宏观经济发展放缓,使得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下降。二是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由于煤炭是高污染能源消费品,导致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很多城市产生了雾霾天气,因此国家为了保护环境,正在大力发展水电、核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这些都使得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趋恶劣,我国煤炭企业要想生产与发展,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自身产品更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很多的煤炭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也认识到了这点。在国家政策支持的有利背景下,我国很多煤炭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开始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其产业结构的调整特点有:

(一)规划规模大

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希望煤炭企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非煤产业的比重,我国很多的煤炭企业都提高了煤炭就地转化的产能,例如:以同煤集团为例,到“十二五”末,同煤集团煤炭就地转化率将达50%,自身耗煤量将达1亿吨,非煤产业销售收入将占总销售收入的60%以上。

(二)产业和产品初级化且结构趋同,同属于能源类产品

目前,虽然我国很多的煤炭企业都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希望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技术、经营方针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多数煤炭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趋同的倾向,例如:在“由煤转非煤”上,大部分为甲醇、二甲醚、焦炭等初级产品,存在着机构调整趋同的问题。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煤炭结构调整涉及“煤转非”,而“煤转非”并非易事,需要煤炭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但是目前我国多数煤炭企业的技术总的来说都是走的引进、消化、创新的老路子,不仅自主知识产权少,更为主要的是还限制了我国煤炭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

(四)投资规模大

煤化工属于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煤炭企业要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非煤产业的比重,必须加大投资力度,例如:以同煤集团为例,为了发展煤化工产业,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同煤集团投资36亿元来建设60万吨甲醇项目,这就说明了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投资。

二、我国煤炭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同化的原因分析

煤炭产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虽然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核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但是煤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费产品,煤炭企业如果产业结构过于趋同,势必会影响国家相关能源政策的落实。因此,要对煤炭企业的结构调整趋同化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解决好这个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有:

(一)技术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有限

我国煤炭企业结构调整之所以会存在趋同化倾向,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技术能力不足。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煤炭企业,由于技术能力有限,只能进行一些初级的产品结构调整,导致结构调整趋同化问题在所难免。二是创新能力有限。在“煤转非”上,很多的煤炭企业只会将煤炭转化为焦炭、甲醇、二甲醚等,而更高一级的产品却难以转化成功。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我国多数煤炭企业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一些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实现重大技术与产品突破。

(二)煤炭企业经营策略有误

一方面是由于业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多数煤炭企业,尤其是国有煤炭企业都有做大做强的主观愿望,加上国家的政策支持,使得很多的煤炭企业认识不到国内外能源形势与政治的联系性、敏感性和多变性,从而也找不到正确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是盲目跟风。由于煤炭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为了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很多的煤炭企业都会盲目跟风投资一些热门的“煤转非”项目,使得彼此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向相同。

(三)地方政府的影响

为了取得更好的政绩,同时也为了增加地方GDP,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将煤炭资源与煤矿企业看成地方的“私有财产”,进而为了更好地维护与增加地方利益,往往不顾实际情况要求所在的煤炭企业实施煤炭深加工。

三、解决煤炭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同化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煤炭企业要想避免产业机构调整出现趋同化倾向,就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一是加大对相关技术的资金投入。虽然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思路有助于企业短时间内学习到新的技术,但是却没有知识产权,更为主要的是永远跟着别人走,没有自身的技术优势,因此,煤炭企业应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二是提高技术转化能力,使研发出来的技术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始终走在创新的前列。

(二)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能力

一是企业管理者要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不能看到别的煤炭企业发展煤化工产业,自己就盲目跟风,上马煤化工项目,置企业实际情况于不顾,这样只会使企业陷入危机。二是树立风险意识,量力而行。发展煤化工产业是煤炭企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不管是大型煤炭企业,还是中小型煤炭企业,要想在煤炭行业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但是发展煤化工产业必须要有风险意识,要在自身实际能力的条件下发展煤化工产业。

(三)加强国家政策引导

趋同化范文篇3

关键词:城市建筑趋同化

笔者了一番,觉得中国城市建筑风格不外乎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美式的建筑高度加玻璃外墙;欧式的穹顶石柱加广场;以及中式的人造“古董”。几乎每个城市的建筑都离不开这“三板斧”,就像是我们以前的革命“样板戏”,每个城市都在唱。

中国城市这么多,从何说起呢?笔者作为广州人,就拿自己的城市“开开刀”吧!说实话,笔者对广州的城市建筑也是颇有微辞!

古城岂可随意摧残

广州是个有着2800多年传统的文化古城,近代以前又是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Canton”作为广州的译名早已闻名于外。因此,广州的城市建筑在保留了传统岭南风格的同时又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以西关骑楼和沙面租界建筑群为代表的中西合壁的城市建筑风貌。

但令人痛心的是,随着前几任政府的一句“把广州建设成为化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广州传统的城市建筑风格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遭到了不断的破坏与摧残,我们不禁要质疑,难道建设国际大都市就要以破坏古城的建筑甚至把其夷为平地为代价?!

随着广州的不断飞速,城市建筑亦日新月异。为了重点体现“新”和“异”,旧城改造便是政府必然选择的方式。然而不知是因为我们政府内部缺乏城市建筑方面的专家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咨询过这些专家,使得广州的旧城改造在短短的十几年来不断犯错误:

首先是建设性的破坏。我们不妨以上下九步行街为例,可以说,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传统西关骑楼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似乎可以给广州人带来一些安慰!政府也对此津津乐道,以此表明自己是如何注重广州旧建筑保护的。然而,以笔者看来,这只是镜花水月的表面文章,根本不值大抒特抒!表面上看,政府是出于保护西关骑楼旧建筑的动机,而主动对其外部进行装修翻新,令其得以完好保存。但是仔细想想便知,政府的真正动机其实是商业动机,为了发展这里的商业,就得利用“上下九西关风情”这一卖点吸引消费者和商家,聚集人气和财气,所以在此搞了个步行街,把这里的骑楼建筑通通翻新一遍,等商业搞上去了,政府的税收收入就多了。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这种翻新只是在骑楼外墙涂上一层墙面漆粉饰一下便完事了,最多就是换过一些窗还有加装一些射灯,于是,经不起风雨和岁月磨练的它们,已逐渐露出了它们的本来面目;而且经过射灯长时间的高温照射,对骑楼的外部带来潜移默化的破坏。只要我们平时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上下九骑楼被破坏的种种蛛丝马迹。

其次是房地产开发的破坏。由于了解到政府有意大力改造旧城,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抓紧这一难得的发财机会在旧城区推出各种楼盘,纷纷搞起房地产开发的“圈地运动”,对有碍楼盘发展的旧建筑“有拆错,没放过”。广州的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就是在这种“圈地运动”中被“圈”掉了,一去不复返!据统计,这使广州的旧城人文资源损失了80%.每当笔者偶尔还看到一些旧建筑像一个被欺凌的小孩子卷缩在周围的“高个子”的包围之中时,心中顿生失落之感!!!难道真的是应了一句话:“城市建筑有一半的破坏是由于侵略者,而另一半的破坏则是由于受者。”难道我们受的教育就是“破坏”?!!!而这种短视功利的破坏令广州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魅力大减,为城市建筑的“趋同化”埋下了祸根!

新城建筑的程咬金“三板斧”

广州一面拆除旧城,一面建设新城,为的就是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派。但是旧城被拆了,割断了自己的传统,由于先前根本没有好好过自己的建筑风格,于是新城的建设表现得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迷失了方向。怎么办?没办法,只能copy别人的,copy就意味着“相似”和“累同”,于是,“趋同化”开始了!

看看以天河为代表的广州新城的建筑吧,天河的所谓化建筑充分体现了程咬金的“三板斧”:

首先是美式的建筑高度和玻璃外墙。众所周知,美国的城市建筑是以“摩天大厦”著称,像帝国大厦、世贸大厦等等。而我们广州也不甘示弱,上世纪80年代有“63层”,90年代有“中信”,21世纪还有“双子塔”。这些都是美其名曰“广州地标”的高楼,可谓是在“更高、更快、更强”上下了一番苦功,后两者还不好说,但绝对是“更高”,大有一柱擎天之势!而无一例外地,这些高楼都是以玻璃外墙作包装的,除此以外,还有像市长大厦、天河电脑城等建筑都是以玻璃外墙作包装的。似乎除了玻璃外墙,就没别的东西能够体现现代化了!而这种玻璃外墙,全国各地都在用,香港、上海、北京、南京等等城市,谁不在用?!

其次是欧式的穹顶石柱加广场。城市往往被人称为“石屎森林、文化沙漠”。广州不想让人如此称呼,所以在满城的美式建筑高度和玻璃外墙以外,还得向我们非常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欧洲,以增强自己的文化气质。于是大量的欧式穹顶石柱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珠江新城里在建的锦汉展览馆就是体现。其实欧式建筑我们本来就有,难道忘记了沙面租界里的那些旧建筑了吗?英式、法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应有尽有。不把原来的保护好,却要重新学人家的,这是哪里的逻辑呢?!硬要东施效颦,在本来不是欧式风格的建筑上硬是加上个穹顶或是石柱什么的,是不是有些恶心呢?!可是除了广州,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做同一件事,穹顶石柱还嫌不够,还要动不动就来个欧式广场,与周围的环境格外“协调”,让人仿佛去了欧洲,要是真的能够免费去欧洲旅游,谁不想啊!

趋同化范文篇4

关键词:城市建筑趋同化

笔者总结了一番,觉得中国城市建筑风格不外乎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美式的建筑高度加玻璃外墙;欧式的穹顶石柱加广场;以及中式的人造“古董”。几乎每个城市的建筑都离不开这“三板斧”,就像是我们以前的革命“样板戏”,每个城市都在唱。

中国城市这么多,从何说起呢?笔者作为广州人,就拿自己的城市“开开刀”吧!说实话,笔者对广州的城市建筑也是颇有微辞!

古城岂可随意摧残

广州是个有着2800多年历史传统的文化古城,近代以前又是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Canton”作为广州的英文译名早已闻名于外。因此,广州的城市建筑在保留了传统岭南风格的同时又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以西关骑楼和沙面租界建筑群为代表的中西合壁的城市建筑风貌。

但令人痛心的是,随着前几任政府的一句“把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广州传统的城市建筑风格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遭到了不断的破坏与摧残,我们不禁要质疑,难道建设国际大都市就要以破坏古城的建筑甚至把其夷为平地为代价?!

随着广州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城市建筑亦日新月异。为了重点体现“新”和“异”,旧城改造便是政府必然选择的方式。然而不知是因为我们政府内部缺乏城市建筑方面的专家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咨询过这些专家,使得广州的旧城改造在短短的十几年来不断犯错误:

首先是建设性的破坏。我们不妨以上下九步行街为例,可以说,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传统西关骑楼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似乎可以给广州人带来一些安慰!政府也对此津津乐道,以此表明自己是如何注重广州旧建筑保护的。然而,以笔者看来,这只是镜花水月的表面文章,根本不值大抒特抒!表面上看,政府是出于保护西关骑楼旧建筑的动机,而主动对其外部进行装修翻新,令其得以完好保存。但是仔细想想便知,政府的真正动机其实是商业动机,为了发展这里的商业,就得利用“上下九西关风情”这一卖点吸引消费者和商家,聚集人气和财气,所以在此搞了个步行街,把这里的骑楼建筑通通翻新一遍,等商业搞上去了,政府的税收收入自然就多了。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这种翻新只是在骑楼外墙涂上一层墙面漆粉饰一下便完事了,最多就是换过一些窗还有加装一些射灯,于是,经不起风雨和岁月磨练的它们,已逐渐露出了它们的本来面目;而且经过射灯长时间的高温照射,对骑楼的外部带来潜移默化的破坏。只要我们平时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上下九骑楼被破坏的种种蛛丝马迹。

其次是房地产开发的破坏。由于了解到政府有意大力改造旧城,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抓紧这一难得的发财机会在旧城区推出各种楼盘,纷纷搞起房地产开发的“圈地运动”,对有碍楼盘发展的旧建筑“有拆错,没放过”。广州的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就是在这种“圈地运动”中被“圈”掉了,一去不复返!据统计,这使广州的旧城人文资源损失了80%.每当笔者偶尔还看到一些旧建筑像一个被欺凌的小孩子卷缩在周围的“高个子”的包围之中时,心中顿生失落之感!!!难道真的是应了一句话:“城市建筑有一半的破坏是由于侵略者,而另一半的破坏则是由于受教育者。”难道我们受的教育就是“破坏”?!!!而这种短视功利的破坏令广州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魅力大减,为城市建筑的“趋同化”埋下了祸根!新城建筑的程咬金“三板斧”

广州一面拆除旧城,一面建设新城,为的就是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派。但是旧城被拆了,割断了自己的历史传统,由于先前根本没有好好总结过自己的建筑风格,于是新城的建设表现得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迷失了方向。怎么办?没办法,只能copy别人的,copy就意味着“相似”和“累同”,于是,“趋同化”开始了!

看看以天河为代表的广州新城的建筑吧,天河的所谓现代化建筑充分体现了程咬金的“三板斧”:

首先是美式的建筑高度和玻璃外墙。众所周知,美国的城市建筑是以“摩天大厦”著称,像帝国大厦、世贸大厦等等。而我们广州也不甘示弱,上世纪80年代有“63层”,90年代有“中信”,21世纪还有“双子塔”。这些都是美其名曰“广州地标”的高楼,可谓是在“更高、更快、更强”上下了一番苦功,后两者还不好说,但绝对是“更高”,大有一柱擎天之势!而无一例外地,这些高楼都是以玻璃外墙作包装的,除此以外,还有像市长大厦、天河电脑城等建筑都是以玻璃外墙作包装的。似乎除了玻璃外墙,就没别的东西能够体现现代化了!而这种玻璃外墙,全国各地都在用,香港、上海、北京、南京等等城市,谁不在用?!

其次是欧式的穹顶石柱加广场。城市往往被人称为“石屎森林、文化沙漠”。广州自然不想让人如此称呼,所以在满城的美式建筑高度和玻璃外墙以外,还得向我们非常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欧洲学习,以增强自己的文化气质。于是大量的欧式穹顶石柱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珠江新城里在建的锦汉展览馆就是体现。其实欧式建筑我们本来就有,难道忘记了沙面租界里的那些旧建筑了吗?英式、法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应有尽有。不把原来的保护好,却要重新学人家的,这是哪里的逻辑呢?!硬要东施效颦,在本来不是欧式风格的建筑上硬是加上个穹顶或是石柱什么的,是不是有些恶心呢?!可是除了广州,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做同一件事,穹顶石柱还嫌不够,还要动不动就来个欧式广场,与周围的环境格外“协调”,让人仿佛去了欧洲旅游,要是真的能够免费去欧洲旅游,谁不想啊!

趋同化范文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一体化;法律趋同化;传统

现如今的世界,是一个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交织与一体的世界,由于交通的日趋便利,经济的日益发达,加速了世界各国的交往,其中经济领域的经济全球化无疑成为了其中的一大亮点,夺人眼球。也正是由于全球各种积极的因素在不断共同推进,使得全球的资源也在不断进行调配,以达到一种互补的局面。在这种全新格局之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由于经济上的交往加深,从而促进了法律的趋同化。这对于研究法律的人而言,无疑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新领域。

一、法律趋同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李双元先生认为法律趋同化是“指不同国家的法律,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在国际交往日益发达的基础上,逐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趋于接受甚至趋于一致的现象,其表现是在国内法律的创制和运作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涵纳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与国际惯例,并积极参与国际法律统一的活动等等”[1]。从这一定义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的内涵之所在:从李先生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趋同化不能很随意有去臆测为法律的全球统一化,毕竟,由于世界各国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受到来自于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宗教、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的制约。这其中的各种因素既导致了国与国之间法律共性的出现,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出差异性与多样性。而这种差异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局面,看似平常,却也并非偶然,因为它不仅仅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法律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自身演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提到了法律趋同化,让我们又不得不想到“世界法律大同”这一提法,它是指针对各国法律制度中共同性内容不断增多这一动态现象提出来的[2]。这一提法的出现让人觉得貌似是正确无比,那事实又是如何呢?我们可以简要的进行分析。所谓“世界法律大同”,究其本质而言,它所追求的是全世界法律完全实现统一。虽然这一目标将来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在所不论,但是如果要从法律趋同化直接引申出“世界法律大同”这一结论就过于牵强。因为两者所追求的目标就不在一个轨道之上,前者所强调的是世界各国的法律差异性与多样性并存的法律趋同现象,而后是将世界各国的法律实现一个最终的统一,其中既无差异也无多样性,完全是一个绝对的统一。后者所追求的理念貌似已经完全脱离了各国的现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地区都各具特色,要实现完全的统一,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二、法律趋同化的实现形式

(一)直接实现的形式

国际经济法背景下的法律趋同化,其中自然就是关于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条约与惯例的趋同化问题。在国际社会高度趋向一体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程度也不断在加强的道路上奔驰,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相较几百年之前,自然是不可比拟的。在这此种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也在不断的签订着双边与多边的经济条约,再加之曾经就已经形成的商业习惯等,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体系。双边与多边条约的签订,如同其他的政治条约与军事条约一样,一般至少有两个及以上的国家共同参与签订,这即是它们进行平等协商一共同努力之下所形成的一个“共识”或者可以说是一个双方妥协的结果,那这其中自然将涉及双方国家国内法的修改,以便符合条约要求。如果该条约对两国或多国都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那无疑将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到该条约之中来,一旦该经济条约被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所认可并采纳,最后适用到本国法律中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法律趋同化的效果。当然,除了条约,国际惯例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直接实现的形式,国际惯例在《国际法院规约》中是指“作为通例而被各国接受为法律的国际习惯”[3]。相对于国际条约而言,国际惯例对所有的国家所以产生的强制力至少要大打折扣,因而,在国际惯例的适用问题上,它的效力自然无法与国际条约相抗衡。

(二)间接实现的形式

法律趋同化间接实现的形式和途径———“即通过把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纳入本国的国内立法,从而对有关国内法进行改造,使之与国际社会普遍实践相协调、相接近或者一致。”[4]这种借鉴与移植,一般都是由不发达国家所实施的一种行为,有些法律条文,这些国家都是直接照抄过来,未进行任何的修改即予以适用。但是,这种照抄照搬的举动在这些国家当中也仅仅是一时的无奈之举,在此后的过程中,它们将会对这些法律条款进行修订,以便完全适合本国的国情,而那些曾经被照抄过来的条款将逐步消失。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各国之间所进行这种借鉴与移植都是一种自主的行为,而并非强迫所致。毕竟立法所体现与牵涉到的是一国主权,所遵循的完全是该国的意志。即使有关国际组织如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制定的一些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也往往是遵循各成员国之主权意志的结果。[5]

三、法律趋同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点无须质疑,而由经济导致的法律趋同化自然也可以说是不可避免之情势。但是,在乐观的看到其一帆风顺的一面之时,我们又不得不去反思一下其存在的困境,这是任何事物都是必须面临的问题。经济对法律的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只有经济发展了,它势必将推动法律的发展。那么,由于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也是林立于地球之上。在这样一个国家林立局面之下,自然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简单的用等号划之。有些国家发达,自然就会有国家滞后,特别是在现在的非洲国家中,有些还处于原始社会的状态之下。在这种国家中它们的立法即使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倒退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事。正如前文所述,法律趋同化中包括了多样化的因素,而同样的,也就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看到的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及经济的因素。由于该国自身政治原因,其经济势必与这种政治环境所相衔接,而很少会出现相背离的情况,再由此则可轻易的推导出该国的法律状况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一般而言,政治比较稳定的国家,其国内经济动荡的可能性较小,而其国内的法律制度也相对健全与完善。反之,国内动荡不安,经济崩溃,那法律制度要想先进到何种程度也是有点异想天开。而对于这些政治、经济都不稳定的国家而言,要推进它们的法律趋同化,其中的自然是困难重重。就是其中政治、经济稳定的国家,它们内部同样也会因为利益之争出现不同的程度的矛盾,这些矛盾能否调和也值得思考。其次,一个国家的最终成立,背后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地域、文化传统及历史因素的影响。从古至今,这个国家所经历的一切王朝的不断更替———除非是长期被他国所占领,否则都不太可能改变该国几百或上千年所形成的那种风俗、文化、习惯等所带来的熏陶。可以说一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厚重的经过积淀的史书。这些有着特殊因素的国家,要想达到法律的趋同化,其中的难度也并不低。毕竟这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它对该国的人们的影响之深远是可以预见的。在法律趋同化的道路之上,就算是一些先进的法律制度,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被该国的人们所接受。特别是一些较为年长者,不排除他们对此出现的一些排斥的心理。毫无疑问,多样化因素的存在,使得法律趋同化的难度增加,其所面临的问题自然也是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是不可以化解的。其一,变更单一经济主体,使其走向多元化之路,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是国家之命脉与根本,经济发展了,它才会对法律有所促进。因此,可以说国家经济的发展它是法律趋同化的基础与前提。但是这种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又并非是一种盲目的照搬照抄的模式,它需要同本国的国情相契合。一国有其传统的文化与历史的积淀,这对该国而言是永远也不可能去磨灭的,那么经济自然要与这种文化与历史相适用,这样才能够对本国的经济产生其本应具有的推动力。同时,在经济发展之时,其相应配套的法律制度也应该与之同步而行,而不能先发展经济,法律制度则远远的抛之脑后,这种经济的发展在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之下,其可能出现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接下来的问题则是,这种紧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法律,不可能凭空创制,它需要从法律先进国家借鉴与移植,最终与本国的政治、经济融合为一体,这其实就是促成法律趋同化的主要因素。其二,法律趋同化应同本国国情与利益相适应。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追求自身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追求自身的利益之所在,虽然各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目标有所差异,但这并不代表着其利益可以随便被损害。因而,当法律需要为本国的经济服务之时,各国在制订之时就不愿意被他国所左右。即使是在参与国际条约谈判之时,一些具有主权性质的条款也是不可能被任何一国所接受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法律趋同化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但是,需要指出的,这种法律趋同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充满了种种对立,法律趋同化过程中所追求的一致性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多样性的尖锐对立在目前不会随着法律趋同化的进程的推进而迅速的消失,在这一过程之中,双方会呈现出互相不断的斗争与不断的妥协,对抗与融合的局面,从而使得法律趋同化的过程中使得各国根本自身的利益、自身的特点选择一个更为先进的法律制度。

作者:邓俊杰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双元.市场经济与当代国际私法趋同化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3.

[2]李双元.走向21世纪的国际私法———国际私法与法律的趋同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25.

[3]李双元,张茂,杜剑.中国法律趋同化问题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8.

趋同化范文篇6

关键词:留学生;教务管理;趋同化;差异

“趋同化管理”是目前留学生管理中较为常见的观念。教育部于2010年底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趋同化管理实行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中,目前的发展程度是什么样,中外学生在管理活动方面还有些什么差异,这些差异能否为“趋同化”管理所弥合,是本研究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学者孙绵涛提出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层面要素作为切入点,运用参与式观察、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Y学校两个中国学生班级(一个新入学班,一个毕业班)和两个国际学生班级(一个新入学班、一个毕业班)的教务管理工作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追踪研究,获得了中外学生在的教务管理工作实践层面的异同,探讨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对趋同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中外学生教务管理现状比较

按照刘建清的归纳,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活动的事实活动层面的要素是指与教务管理实践活动直接有关的、教务管理活动中所客观存在的那些要素。根据追踪调查的结果,笔者将下列要素对比情况总结如下(见下表)。“+”为相同或基本相同,“-”为不同。

二、中外学生教务管理差异

根据调查结果,中外学生教务管理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业务管理方面(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培养过程的管理存在差异。中方学生的培养目标综合专业技能和市场需求,定位准确,表述清晰。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专业技能要求方面与中国学生呈持平或偏低态势,增加了培养学生对中国的亲切感与认同度的目标,注重学生的跨文化背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国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实训和创业课程模块的比例逐年增加。相较而言,留学生的培养大多还停留在课堂教授为主的传统方式之上。(2)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中,对教学工作评价环节差异较大。近年来,学校针对全校师生建立了严格的教学质量检查、督导与反馈制度,留学生也纳入检查和督导的范围。规定实施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端正了留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环节,中外方执行差异较大。中国学生采取网上选课,必须先对每门课的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才能选课,教评工作具有强制性。目前,留学生的教评工作由管理人员采取纸质问卷调查填写方法来进行,操作复杂,信息统计成本巨大,无法做到及时反馈。最重要的是没有强制约束力,学生填写信息随意度大,真实性较差。教学评价工作在留学生这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教育事务管理方面(1)教学基本条件管理中,招生过程的管理差异最突出。中国学生的招生是高考后,教育部门组织统招统录,各大学教务处的招生办公室负责统筹管理,招生和录取程序完备。而留学生的招生管理情况复杂很多。首先是生源的差异。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使用语言和教育背景不尽相同,因此学校项目的沟通和宣传就是很大的问题。其次是各专业的录取条件和需提交的材料要求不同。不同专业对学生的学历背景、中英文水平、前期成果等要求不同。再次是学生性质不同,分为各类奖学金学生和自费学生,申请的方式、部门、步骤、申请截止时间都非常不同。最后是学习的性质不同,分为学历学生与非学历学生,造成每年的招生管理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2)日常教学管理可以说是教育事务方面差异最大的部分,在校历制定和课表编排环节面临着繁杂的问题。①在校历制定方面,中外学生的日常的教学活动均按照校历的规定开展,但中国的各类节假日会打乱教学安排。一些外国学生习惯于在每年的年末就制定好第二年的学习安排和学习计划,预留出放假的时间,以便做好完整的时间规划。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学校具体的放假和调课的通知仅在临放假前2~3天才正式,管理老师只能等待学校正式的放假通知签发后才能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答复,影响了留学生的时间规划,因此常常引起矛盾。②在课表编排方面,由于教师资源和教室数量有限,各种课程在白天全部排满的情况下只能排在晚上,特别是一些全校的公共必修课,由于必须兼顾各个学院专业课的上课时间,常常被安排在周末。这一情况也常常引起留学生的不满,认为学校排课占用了学生正常休息和安排课余生活时间。③学生学务管理环节是调查过程中发现差异最大的环节,包括学生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和毕业、学位授予资格审核环节。主要反映的问题是管理流程和管理标准不同。3.教务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中国学生的教务管理由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进行宏观统筹,后由各个专业学业负责具体教务管理实施,分工明确,上下沟通机制顺畅。同时学校出台了教务管理文件汇编手册,各部门工作人员依规办事,教务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留学生的教务管理体制机制就比较复杂,学校目前可参与的部门有国际交流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和其他二级专业学院。各部门的分工模糊,权限和职责划分不明,常常在管理中出现推诿或管理真空的情况,降低了管理的效率。针对该情况,学校于2018年初正式颁布了针对留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在很大程度改变了前期管理松散情况,强化了留学生教务管理规范性。

三、中外学生教务管理差异归因

调查可知,在同一所学校中,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已经在很多环节实现了,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一部分差异是可通过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改进管理措施等手段实现的,但另一部分差异是由留学生群体天然的特殊性和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决定的。针对后一个方面,要进行“趋同化”的管理显得较为困难。中外学生教务管理和服务产生差异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参与主体角色立场的差异。教务管理活动的参与者一般有两个,即教师和学生。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教务管理活动中,教师是指令的发出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规则的服从者和遵守者,师生二者关系清楚,角色立场明确。若学生的身份转变为留学生,二者关系中就加入了“外宾”这一层关系,造成“管理者——教师”和被“管理者——留学生”心理和行为都多了一层潜在改变,即:教师认为一般的中国学生应该这么管理,但外宾是否可以例外一点;留学生认为,一般的中国学生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定,而我是外宾,我是否可以例外。如无确切的管理规定,管理者在处理两者关系时顾虑因素增多,容易出现管理松散的问题。调查可知,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过程,招生管理和教务管理体制、机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该原因造成的,因此在这些方面实行趋同化管理较为困难。第二,文化背景的差异。留学生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决定了不论是在留学生与中国师生的互动中,还是不同国籍的留学生的互动中,文化冲击一定存在。作为管理者,在综合了本国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基础上,如何统筹协调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留学生管理是需要长期摸索和实践的,短时间内实施趋同化管理不太现实。第三,管理手段和技术的差异。管理手段和技术是为实现管理目标,保障管理过程顺利实施所采取的方法,是可以通过管理者的理念变化和手段优化所改变的。调查发现,造成留学生的教务管理中教学工作评价,学籍、成绩管理,毕业、学位授予资格审核,教师教学服务与指导、学生学习服务与指导等方面差异的原因属于该类别。这些方面的管理事宜与中国学生的管理方法基本一致,需要遵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对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处理。只是目前由于管理硬件条件和管理手段的制约暂时没有达到。因此,这些方面也是我们进行“趋同化”管理真正可以着手的地方。综上所述,留学生教务管理中真正可以进行“趋同化”优化的是由学籍、成绩管理,毕业、学位授予资格审核,教师教学服务与指导,学生学习服务与指导等管理技术和手段因素引起的差异。文化差异和参与主体的差异需从多元文化角度出发,能保障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即可,刻意采取“趋同化”的管理手段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参考文献:

[1]顾莺,陈康令.高校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比较研究——以全球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3

[2]孙绵涛.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刘建清.高等学校教务管理要素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

[4]张铮.试论留学生管理的“特殊照顾”与“同一管理”——中美高校留学生管理之比较[J].经济社会与发展,2010

趋同化范文篇7

就当代人类社会而言,作为上层建筑的法,面临全球化这一客观现实,不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都必须反映这一事实,适应客观需要,进而在促进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作用。[4](P.140)同时,全球化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断出现法律冲突的过程,因此国际私法作为调整跨国民商事关系、解决法律冲突的法律部门,其发展趋势,尤其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的一系列进程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际民商事交往,作为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国际私法也因之而得到了发展,有一些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值得注意。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潮流,任何国家不可能避免。我们应当顺应这个潮流,驾御这个潮流。在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方面也应如此。因为当代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已经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总体背景。这一点既是由于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在近二十年来更多地参与和融入了国际化的进程,更多地承担起了国际性的责任;同时也意味着在市场经济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情况下,中国国际私法的驱动和制约因素与西方日益接近。全球化浪潮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私法的统一化运动.[5](P.68)故面对全球化时代国际私法发展的新趋势,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分子,我国国际私法也应融入这一大趋势中。而目前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已落显滞后,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条规定:“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利和责任。”在目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进行中国国际私法之立法也是实际发展之需要,而且也有法律依据。但在进行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之时,有些具体问题尚待解决,譬如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形式、取向、范围、理念等。本文仅对这些问题作出探讨,希望能对未来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活动能够有所裨益。

一、全球化与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形式:分散化?法典化?

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的漫长发展过程。从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为适应萌芽时期的全球化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欧一些国家在民法典中或多或少地规定了一些国际私法规范,而影响最大的当属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自此之后,国际私法才真正取得了“国际”的意义,国际私法由学说进入到制定法阶段。[6](P.6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伴随着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以及全球化进程的要求,德、日等国出现了国际私法单行法规。二战后,全球化进程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民法典或其他专门法中规定了国际私法规范,另一方面,各国国际私法逐步向法典化方向迈进,完整的国际私法法典代表了国际私法立法的新趋势。而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形势进一步缓和,全球化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趋势。这促使国际民商事交往进一

步频繁,从而带来了新的更为复杂的国际私法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国际私法立法上进行改革。[7](P.33)这其中既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社会主义法系或前社会主义法系以及受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双重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德、澳、越、美国的路易斯安娜州、加拿大魁北克省等。它表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以及由之而引起的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发展是国际私法国内立法的基础,也是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渊源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与其它国家顺应全球化趋势制定国际私法法典相比较,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仍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分散状态,表现在有关国际私法的法律、法规,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宪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海商法、民诉等法律外,还有政府各职能部门制定的国际私法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和批复等。这种分散及多层次立法总体上是符合当时计划经济要求以及对外民商事交往发展的需要的。但是严格说来,我国现行的国际私法还不十分健全和完善,已制定的一些国际私法规范还比较零星分散,不够系统和全面,而且还有不少缺陷和空白,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形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也与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一部比较完整的国际私法。[8](P.2)

从国际上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更进一步、更大程度上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社会,特别是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我国国际私法立法模式也应有所改善,以避免整体性差所带来的立法和司法解释脱节,司法实践和立法以及司法解释脱节的现象发生。故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应顺应国际潮流对现行的国际私法立法进行补充、修改和废除,制定中国国际私法法典。至于法典结构,笔者认为,可采总则、分则两篇,在分则中分别就外国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管辖权、法律适用和外国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作出规定。在这方面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可为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典时加以借鉴、参考。有了一个成文的法典,能为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当事人提供指导作用,给予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从而推动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发展。

二、全球化与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取向:趋同化?本土化(特色化)?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国际间法律文化的相互传播,世界各国法律的趋同化走势愈益显著,其广度与深度均属史无前例。[9](P.512)在这种趋同化的大潮中,国际私法的趋同化现象也在不断加强。它植根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发展,和各国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的相互约束和影响,而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国际私法趋同化倾向不断加强的根本原因。其在国内立法中的表现则是各国国际私法更多地采用相同或相似的规定,晚近各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尤其如此。譬如在总体结构方面,大多包括总则、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管辖权、法律适用和外国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几方面;在冲突法立法方面,大多采用一些较灵活的、有选择性的冲突规范或对其采“分割”的方法以改变传统冲突规范的“僵硬”特点;在确认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时,首先适用有关的国际条约,而且接受国际惯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等。国际私法趋同化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而开始的,二战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一个小高潮,冷战结束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国际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全面发展而迅速加强,其趋同化趋势已在众多的国际条约以及国内立法中得到体现。

与国际私法趋同化相对立的则是国际私法立法的本土化或国际私法立法应具有中国特色。这首先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据,中国特色的国际私法立法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同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中国有独特的法律文化传统和法律思想历史,在这种文化土壤上产生的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但是趋同化与本土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只是它们在观察问题的角度、认识问题的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因而在总的趋向上有所区别,归根结底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国际私法这一法律部门的特殊性决定的。

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国际私法这一法律部门的特殊性的认识,我们主张,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应采一种折中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即趋同化与特色化相结合。一方面,国际私法的中国立法应具有中国特色。可以说,国际私法首先是民族的法或国家的法。因为国际私法最早是以国内立法的形式出现的,而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际私法立法。这两个事实同时表明,国际私法从一开始便具有强烈的国别色彩和深厚的民族底蕴。故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应以解决中国所特有的国际私法问题为中心,注意反映中国国际私法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原则、规定、制度、体例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国际上独树一帜,才能既无愧于中国的国际私法地位,又对世界有所贡献。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也应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保持一致,应有所趋同化。因为,尽管各国的国际私法立法都有反映其民族特色的一面,但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及完成的任务毕竟是相同的,其本质特征在于其国际性和所要解决问题的跨国性。同时,既存的和正在形成中的某些国际私法法规和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私法所调整的有关具体的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具有科学性,能为不同法系、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国际私法立法所普遍采用。[10](P.36-37)因此在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取向上应采趋同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折中方法或“两点论”,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全球化与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范围:大国际私法?小国际私法?

在国际私法的范围问题上,国内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由此也直接影响到国内国际私法典的制定。在理论和实践中,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主张把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冲突规范、国际统一实体私法规范和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都包括在国际私法范围之内。[11](P.5-6)但对于国际统一实体私法是否应纳入国际私法范围之内,仍有持不同意见者,并由此而产生小、中、大国际私法之分。而对于国际私法范围的不同主张也直接影响到中国国际私法典的制定。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私法典的制定是囿于传统的主张还是应有所拓展呢?笔者认为,这应从历史和发展的观点来考察,尤其是国际私法的发展历史可以用来分析这一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国际私法调整范围的扩大或国际私法渊源包括统一实体法的主张并不意味着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要包括实体法。国际私法作为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解决法律冲突的法律部门,其调整范围最初仅限于婚姻、家庭、物权、行为能力、合同、侵权等领域,而且其内容也基本局限于冲突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民商事交往较之以往更加频繁,国际民商事关系较之以往更加复杂,出现了新型的国际民商事关系,如国际票据、国际信托、国际证券、国际产品责任、国际环境保护、国际公司、国际保险、国际破产、国际劳务等等关系。而且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也有了很大发展。甚至在一些传统的本属于国际公法调整的领域,如外空,也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其商业化而引起的国际私法问题。[12](P.1382)这些新型国际民商事关系及争议解决机制的出现,充实、丰富了国际民商事关系的种类,也丰富了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使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较之以往不断扩大,这是全球化的影响,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随着国际私法调整范围的扩大,国际私法的渊源也不应再局限于冲突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统一实体私法纳入国际私法的范围,使国际私法的渊源不断丰富,不但包括冲突规范、规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国际民商事诉讼程序规范和仲裁规范,而且还包括统一实体私法规范。国际私法渊源的充实只是表明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在不断丰富,但在国际私法法典中加以规定的只应主要是冲突法部分,即传统的小国际私法的内容。综观各国国际私法的成文法典,也都主要是以冲突规范为主,包括若干外国人民商事法律地位规范、国际民商事诉讼规范以及裁决的承认和执行规范等等。在我国,尽管目前大国际私法的观点在学者中占主流,但具体在国际私法的中国立法上,多数学者还是赞成应以小国际私法的范围作为主要内容,主张只包括管辖权、法律适用及广义的司法协助三部分为宜。[13](P.107)而且国际私法典只是国际私法渊源的一部分,称其为国际私法典并不意味着其应包括国际私法的所有规范。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国际私法也开始引起重视。因特网是一个没有国家、没有法律、没有警察的网络空间。但是,它并非完全独立于现实的物理空间,而是后者的延伸和补充,两者存在明显的共生关系。由于从事网上活动的人、法律关系的主体处于不同国家的控制之下,许多网上活动的标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位于不同国家,随着网上活动的日益频繁,它必然影响到各国的利益,国家便会对这些活动作出反应,加以调整。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并没有消除人们对秩序的渴望,当网上活动的效力扩及现实空间时,网络纠纷必然大量产生,这同样要求法律的调整。[14]网络法律冲突主要集中在跨国侵权、知识产权以及电子商务三个方面,而它在连接点、法律选择方法、准据法、管辖权以及司法协助等方面则对传统国际私法提出了挑战,关键在于因特网并不是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空间的虚拟社区。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是对现有法律进行适当改革,发展出一些新的规则。具体在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层面上,笔者认为,考虑到网络法律冲突的特点,可以在先相关内容上适当增加有关调整网络法律冲突的规则,也可以在国际私法典中单独制定出调整网络法律冲突的篇章,以补充现行国际私法不能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而带来的缺陷。

四、全球化与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理念:主权优位?国际社会本位优位?

从国际私法的起源来看,它是在涉外民事关系大量出现以后,以解决不同国家或城邦之间民商事法律冲突为根本任务的。最初,主权者根本不承认外国法,此时冲突之解决方法是一概适用内国法。后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开始发展,在日益频繁的民商事交往中,各主权国家意识到如仍坚持只适用自己的法律,市场活动就无法维持,因而各主权者不得不考虑改变对待外国法和依外国法产生的权利的态度,渐渐注意在处理涉外民商事关系时,就相互冲突或抵触的外国法作出选择,从而开始产生国际私法。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国际私法从一开始就未能摆脱“主权优位”的观念的束缚,即主权者在通过立法或司法途径解决法律冲突时,总是努力选择自己的实体法,减少或排斥外国实体法的适用机会.[15](P.117)

在“国内法”优先适用的主权优位的国际私法的发展过程中,一套辅助性的国际私法制度,如识别、反致和转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外国法的查明等,也相继发展起来,并被用作从不同侧面保证国内法优先适用的有力工具。[15](P.119)这种向主权优位倾斜的法律选择作为解决民商事法律冲突的基本方法比原始的无视外国法要先进,但仍有一些局限性,如制约了主权者民商法律的合作,使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复杂化,挫伤当事人参与国际民商事交流的积极性,从而妨碍国际民商资源的流动与优化配置。

二十世纪二战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形势随全球化时代的形成而发生了诸多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导致以解决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为己任的国际私法的性质和功能的重大变化,即国际私法由着眼于主权优位向追求国际社会本位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各国法律的平等,通过消除不同法律的冲突或减少、避免法律冲突来实现国际民商事法律的协调,实现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这种国际社会本位观念在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中的表现形式便是各国法律体系的内部改造以及冲突规范的趋同化加强。具体体现在:一是大都采用双边冲突规范,将内、外国法置于平等的基础上;二是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领域大大推广;三是最密切联系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四是通过调整自身冲突规范而使冲突规范的趋同化加强等。

国际私法由主权优位向国际社会本位方向的发展理应在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中有所体现。在具体法律选择方法上,可采选择性连接点、意思自治、最密切联系等较为灵活性的选择方法,同时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确定适用最密切联系应考虑的连接点以及具体的较特殊的民商事法律的法律选择规则,做到法律选择中的内、外国法律的平等,体现内、外国法律之间的协调,以与国际接轨。

同时,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中还应体现保护弱方当事人正当、合法权益的保护,体现社会本位以及法律选择的适当性。二战以后,在整个民商法领域,世界各国无不把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奉为立法指导思想。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商法更是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使命,发挥着协调各种利益冲突的功能。法律一方面强调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同时亦不允许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其中,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各国民商法都凸现了对当事人的尊重、人格权的保护,进而发展到强调对弱者诸如老人、妇女、儿童、消费者、雇员等人类的保护,突出民商法维护社会公益的功能。国际私法作为民商法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在法律适用上当然也应向有利于维护社会公益方向倾斜。[16](P.78)而且在法律选择过程中,由于利益分析、政策定向和结果选择等法律选择方法受到重视,以及在立法中强调男女平等、保护消费者、劳动者以及弱者,故法律选择的适当性大大增强了.[17](P.133)这既是全球化时代公平、正义观念的要求,也是国际私法追求自身价值之体现。因此,在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中,加入有关在法律选择时适用有利于弱者的法律的条款,以增强法律选择的适当性,是完全有必要的。

五、结束语

趋同化范文篇8

一、升格与降格:趋同的两种类型及问题

(一)高等教育趋同发展的两种类型。与克尔论断不同的是,如今的高等教育趋同已由发展型的国际趋同转变成模仿型的组织和制度的结构趋同。主要体现在,一是对规模层次、专业设置、学科配置、学校等级目标的“升格趋同”,二是对办学方式、投资渠道、资源经营的“降格趋同”。

1.升格趋同。具体表现为第二流、第三流的院校与新成立的高等院校看齐985、211双一流大学的办学形式、课程标准、学术规范,造成高校办学不能安于自身定位,缺乏独特品格,过度聚焦,发展趋于单一,资源配置重复浪费。潘懋元教授由此概括出“地位较低”院校的趋同模式,地位较低的院校以地位较高院校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路径作为自身发展的蓝本,高等教育系统的差异化和独特性趋于缩小。譬如,高职高专热衷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升本院校热衷于多科性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热衷于硕士、博士授予单位等研究性大学;除少数公办的高职和民办高职外,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以国一流,国外有影响的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巨型大学为战略发展目标。

2.降格趋同。具体表现为重点大学除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学位培养和教育教学外,同时承担低端的大众化教育种类,如成人教育、高职教育、网络教育。不同等级的学校竞相把发展低端的大众化教育作为自身办学的投资经营渠道,以此扩大办学基础。虽然重点大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及服务,可以满足大众对优质教育的市场需求,却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一般大学巨大的生存压力和额外的不均等竞争。国外通过社区学院、技术学院、短期大学、在线开放大学等来专门承担大众型人才的培养;精英大学不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或者特设附属机构承担。

(二)高等教育趋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升格还是降格,都趋于形成统一的模式、结构、发展的办学标准或者雷同相似的经营办学,难以符合多样化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学校定位不明、人才质量下降、教育资源浪费以及政府难以管理等。

1.办学缺乏定位和特色。任何一所学校会受历史、现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等诸多因素制约,按照多样性、特色性、协调性原则,找准自己的位置,包括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服务方向、社会形象、办学特色等。和谐的高等教育系统应该是多层次、多样化、有特色、有活力、高质量的“生态系统”。不同的学校特色以及准确定位应该是高等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要素。

2.人才培养质量迅速下降。高校对自身的软硬件条件估计均不足,都将研究型大学作为自身的办学目标,都按照学术性标准来培养人才,造成高等教育重心上移过快,培养出来的人才既缺乏研究素质,又缺乏职业技能,导致最终在市场中遭遇结构性失业。

3.高等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院校延伸,多科性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高校注重学校的规模,扩大学科的覆盖面,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致办学效益的低下。

4.政府难以分类指导。由于高等学校之间缺乏一种明显的区分,政府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时,无法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二、政府与社会:趋同发展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趋同化带来的高校模糊定位、办学特色不明,这与政府政策制度的缺失及调节不当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政府政策的倾斜。20世纪末,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校,我国政府先后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对进入这些工程的院校进行重点支持,这些政策措施推动这批高校 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在对“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进行支持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出台支持其它院校的政策。“211工程”、“985工程”的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以“研究型”、“教学研究型”为标准的,这在无形之中就对那些没能进入政策扶持范围的“弱势高校”造成压力,激起这些高校追求“更好”的心理。教育经费与优待政策的倾斜促使“弱势高校”与重点高校间的差距日益扩大。为争取到政策的优待和支持,“弱势高校”在学科建设上盲目跟进,在定位上与进入政策优待和支持范围内的院校看齐,从而导致以“综合性”、“研究型”、“一流”方向作为建设目标。

(二)社会评估制度单一。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国家与社会对高等院校实行质量监控的重要形式。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对高校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导致我国高校趋同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评估既包括有政府组织的官方评估,又包括有民间组织的一些评估。政府组织的官方评估,基本以学术和科研为评估标准,诸如高校的重点学科、博硕士点、科研项目等硬性条件,并把这些作为财政投入的衡量依据。高校按照政府组织的官方评估标准对自己的学校进行定位,导致高校盲目趋同;民间组织的评估,侧重以办学声望、学科排名、就业率等综合指标来评价,然后这些指标事实上与官方评估是异曲同工的。如果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不论官方评估还是民间评估,总是以单一的科研指标作为衡量的因素,那么必将导致高校在教学、学科、师资、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实现单一的学术化。这与大学的科研、教学以及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及功能是相违背的。

三、自主与多样:趋同发展的现实出路

高等教育的趋同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高等教育的相关法规、政策及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充分赋予高校独立自主权利、增强多渠道资源合理配置、完善和落实政府质量评估制度来引导他们合理定位。

(一)自主的高等学校办学权。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引导高等学校进行合理定位的前提条件。我国在法律上虽然也规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在进行法律规定的时候并没有很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差异,而是用一个比较笼统的规定,因此不利于当前我国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分层定位的合理进行。当前要引导高校进行合理定位,就必须落实与完善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以及其中差异特色,配备不同的办学自主权,保护其办学自主空间。对于科学研究型大学来说,需要鼓励高校腾出更多的空间专注在科学研究层面;对于应用教学型大学来说,引导高校适应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变化,努力对接行业、贴近企业,依据地域特征培养特色人才,避免他们盲目追从科研型高校,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即培养出的人才既达不到研究型人才的标准,又缺失动手能力差和行业经验。

(二)多重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发挥具有导向作用。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基本以政府财政性拨款为主要收入来源,只有少量民办院校以纯粹的社会力量进行办学,然而举步维艰,如履薄冰。其本质根源是宏观资源配置的力度、广度和开放度不够。

1.政府拨款:有区别的财政资助。我国教育财政拨款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高校经费区别对待,基本以优良中差的划分等级来对高校进行资源配置,这严重造成部分高校经费不足。“贫困型”高校瞄准经费充足型高校时发现,国家还是青睐科研型高校。长此以往,高校趋同逐渐成风。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所能做的就是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进行完善。

2.社会筹资:拓宽资本投入渠道。国家努力修订政策,拓宽高等教育资本投入渠道,积极倡导多元资本投入办学,尤其是社会民间资本的注入,比如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试行和推广。在国外,社会筹资办学历史悠久,且办学质量明显优于公学。其实,多样性社会资本的融合和注入可以催发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引导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差异化定位。降低高校发展的趋同率。

(三)多元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避免使用以科研成绩为主的评估标准已经渐渐形成共识,然而如何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既能够全面系统综合衡量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校,又能引导各级各类高校发展具有长远性、指向性、可持续性,还能反映评估者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望。这确实较为困难。有必要通过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评估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多类型、分层次”的评估标准。

作者:郑菲菲 单位: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2]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涛.我国高等学校定位趋同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4

[4]王宾齐.迷失在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校趋同化原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5]何亚明.高校声誉管理:内涵、意义与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8

[6]张嘉燕,冯文全,杜明璋.我国高校特色化建设及战略措施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7]汪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谋划和推进学院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3

[8]蔡宗模.论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3,8

[9]陈利民.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的使命[J].襄樊学院学报,2005,3

[10]蔡宗模.全球化挑战与高等教育范式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2,12

[11]房玥婷.趋同与趋异———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向探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趋同化范文篇9

根据产业发展周期理论,所有产业的发展都经历几个时期:实验时期、迅速发展时期、衰退和停滞时期、发展速度减慢时期。就同类产业来说,各地区的发展时期不同,发展速度不一致,后进入地区就可以直接进入这种产业的迅速发展时期,这种后发优势导致了产业结构趋同。第二,区际趋同理论。新古典区域经济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趋同的趋势。R塔穆拉建立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在缩小区际差距中的作用,试图说明人际、区际与国际的收入趋同。而产业结构趋同是区际趋同的一个集中表现。第三,市场竞争理论。对企业家来说,要竞争就要重复生产,如果没有重复的生产就没有了竞争,将估量差不多达到饱和的行业,还能否生产出低价质优的产品来参与竞争。认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合理的理论基础:第一,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告诉我们,只要一国(或者区域)内部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另一国(区域)内部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不一致,就有了贸易的基础。对于任意一国,其比较优势都在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上,出口相对价格低的产品,进口相对价格高的产品,境况会变得更好,达到互惠互利。产业结构趋同的一个表现是区域之间贸易受阻,各区域生产分散,专业性不强。第二,规模经济理论。每一行业的生产只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结构趋同下的生产分散广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生产能力过剩,而且还限制技术进步,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发展。经济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专业性不断加强的过程,生产只有在一定规模上进行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第三,行政体制弊端说。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了一种刚性约束,这种(行政区经济)人为地割断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资源、部门与部门之间、技术、人才、资金联系,在损失了地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同时,形成省际之间、区际之间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趋同倾向,严重损害了经济的分工效益、产业结构效益和规模效益。

二、关于产业结构趋同的几个认知问题

1.工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生产能力过剩长期以来,由于国内需求不同,供给结构不合理,各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确实存在,但产业结构趋同表现出来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整个经济环境有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在整体经济运行良好时,虽然不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也可能会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相反,在日本,这种产业结构趋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重复建设和生产能力过剩现象并不严重。2.产业结构趋同≠效率低下产业结构趋同有其客观性:(1)资源禀赋的相似性。我国在资源的种类和丰度在许多地区具有相似性,使得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着相似性。(2)交易成本的存在。理论上讲,各地区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而交换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但这客观上存在着交易成本。(3)由于产业或产品的周期及行业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产业结构趋同。效率低下是指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生产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人为因素所形成的产业结构趋同不一定产生效率,相反政府所采取的产业政策所导致的产业结构趋同却是十分有效。同时,产业趋同也能促使企业在市场压力下不断地改造技术,更新产品,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与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横向兼并和联合。3.产业结构问题≠完全是政府的事产业结构状况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总是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寄托于政府的经济干预,显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政府的作用应该限于宏观上的制度安排,而不能介入具体的经济行为,否则破坏“看不见的手”正常发生作用,使价格信号发生误导。

三、对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趋同现象的几点建议

趋同化范文篇10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管理服务;招生录取;趋同化

自教育部2010年出台《留学中国计划》以来,来华留学事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据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但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目前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还存在明显不足,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从“扩张规模”转向“提质增效”,着力健全留学服务体系、提高来华留学质量,以期“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打造“留学中国”的品牌。健全留学服务体系、提高来华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与教学研究相关,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团队、教学设施等;第二个方面与管理服务相关,涉及来华留学宣传推介、留学生招生录取和日常管理服务等。对提高来华留学质量来说,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要,教学是留学生培养的根本,但管理服务对于学生的留学体验往往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本文关注后一个方面,首先归纳国内高校目前通行的三种留学生管理模式,进而探讨国内高校在留学生招生录取以及管理服务两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呼吁建立精细化的留学生管理机制。在分析国内高校现行的留学生管理模式时,文章将着重与国际主要留学生接收国进行对比,希望能以国外高校的经验,为国内高校提供借鉴。

一、国内高校的三种留学生管理模式

在国际学生管理上,国外高校一般采取完全趋同化模式,在招生、录取、培养、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对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不做区分。在我国,由于各大学国际教育发展程度的不同,现阶段高校留学生管理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趋同化、半趋同化和国际教育学院三种模式。趋同化管理模式,即在教学和管理上对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等对待。目前,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在学校部门职能设置上已基本实现对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学校招生部门负责国际和国内学生的招生录取,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各学院负责国际和国内学生的培养管理。留学生入学后,按专业分配到各学院和班级,与中国学生在同一平台上选课和查询成绩,由学生处负责国际和国内学生的学籍、思想教育、奖学金、学生活动等日常管理。所谓“趋同”不是无视文化差异性的简单同一性管理,其核心是实现对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在“学生”身份上的同等对待,在承认和尊重留学生不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使他们具备与本国学生平等的学习和被评价的机会。实践证明,趋同化管理有助于促进留学生与本国学生的交流融合,也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研究水平。半趋同化管理(留学生办公室)模式,即在学校国际交流处之下设置留学生办公室,负责国际学生的招录管理,并与学校其他部门、院系协调相关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均采取这一模式。在该模式下,留学生办公室负责国际学生的招生宣传和录取、奖学金、签证、医疗保险、就业指导、学生活动等日常管理工作,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各学院负责国际学生的教学培养;如需多部门协同,一般由留学生办公室牵头。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留学生管理专业化,其弊端在于:各学院以及学校职能部门容易将留学生办公室视为国际学生管理的唯一归口单位,一旦涉及国际学生,无论具体是何事务,都交由留学生办公室处理,容易导致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管理低效。国际教育学院模式,即成立专门的国际教育学院统一负责国际学生的招生录取、教学培养和日常管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苏大学等国内大部分高校均采取这一模式。在该模式下,留学生管理服务由国际教育学院单独负责,但在教学培养上,有的高校仍依托专业学院,有的高校则直接由国际教育学院从各专业学院聘请师资,在国际教育学院为留学生开设专业课程。这一模式的弊端在于:国际教育学院与专业学院以及学校职能部门的协调成本较高,管理和服务效果受到一定限制;更重要的是,该模式将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完全隔离,不利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融合,无法实现推进校园国际化建设、开阔本国学生国际视野等开展国际教育的初衷。

二、留学生招生与录取

不论基于何种管理模式,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改进留学生管理水平的基础,都在于招生录取环节。对国际学生来说,招生录取是其接触我国高校的最初环节,学校能否提供公正、规范、便利的招录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留学生的申请意愿和最终选择,并决定其对中国大学的第一印象。对我国高校来说,招生录取直接影响留学生来源,也是后续教学培养工作的基础。目前,许多研究都指出,来华留学生生源问题较为突出,生源不足、生源国别单一、生源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留学生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优化来华留学生生源,提升学历留学生比例和留学生质量,将是一项长期工程,但从留学生招生录取的具体工作着手,在短期内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一)细分生源市场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生源国趋向多元,但总体上,既有生源国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仍集中在亚洲和非洲,且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留学生生源拓展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有的留学生招生策略过于单一笼统。实际上,除汉语言专业等学科之外,各国学生来华留学的动机、主要目标专业、首要考虑因素等都不尽相同。例如,尽管此前的调查研究显示,奖学金资助是外国学生来华求学动机中最重要的一项,但费用问题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来自发达国家的学生的影响程度却并不相同;同样,各国来华留学生都会面临文化差异问题,但文化障碍对欧美和非洲留学生造成的影响,显然要比来自日韩等邻国的留学生更为显著。因此,对所有留学生笼统使用同一套招生策略,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对招生市场进行划分,基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高等教育水平、适龄人口数量、民族文化特色、产业人才需求等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国家分别确定因地制宜的国际学生招生目标,制定国别化的招生策略。这种细分生源市场的做法,能够有效回应各国学生关心的问题,做到量体裁衣,同时也有助于高校合理分配招生资源,提高招生效益。

(二)注重招生宣传、加强信息服务

国内高校留学生招录工作的明显短板是招生宣传。就传统宣传途径而言,仅限于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单一渠道,未能充分利用留学说明会、实地走访宣讲等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对于更为重要的新兴网络宣传,国内高校目前也仅限于网站宣传,被动等待外国学生搜索查询;而且,即便一些高校已经制作了英语版本的招生网页,这些网页在内容和形式上也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此相对,国外高校则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技术,采取多元化的招生宣传和市场推广手段,诸如通过Face-book、Youtube、Twitter、Linkedin等社交媒体平台,组织虚拟校园参观、在线互动等网络活动,向潜在学生全面生动地展示学校,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申请。有的大学甚至专门成立了市场推广和宣传办公室,负责国际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的建设运营,并针对重点生源国设计当地语言版本的招生网站,以当地语言学校新闻、招生宣传材料和视频,例如多所国外大学在中国的招生推广都使用了微信和微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途径单一,国内高校在留学生招生宣传工作上的另一缺陷是信息提供不足。针对上海高校留学生的调查研究证明了这一点,“留学生在来华之前,缺乏获得充分、准确的留学信息的有效渠道”。许多留学生反映,国内高校留学生招生网站外语版本的内容过于简略,无法提供所需资讯,这就给外国学生申请中国大学造成了障碍。即便外国学生最终得以来华留学,信息提供上的不足也会影响他们的留学体验。而许多国外大学不仅在学校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向各国学生提供充足准确、易于查询的信息,有的还运用Salesforce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采集潜在学生信息,使招生人员得以尽早与潜在学生取得联系,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信息,并做好后续跟进服务。

(三)完善生源质量评估体系

多项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生生源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入学考核不严格,尤其是国内高校对外国学生申请资格把关不严,对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没有详细规定。对此,我们确实要在申请材料上对留学生提出更细的要求,但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国内高校如何对外国生源的质量进行可靠评估。在缺乏类似美国GRE、GMAT或LAST这样的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情况下,即便外国学生提交了个人简历、成绩单以及推荐信,由于各国中学教育、课程体系、考试要求与评分标准的差异,国内高校留学生招生录取部门实际上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而对留学研究生而言,问题不仅涉及各国大学课程和考试体系的差别,更困难的地方还在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跨专业申请。针对这一问题,国内高校应当聘请专业团队,研究各国的教育体系、高中和大学课程体系、考试要求及评分标准,据此确定适用于不同国家学生的申请材料要求,制定相应的录取成绩换算标准。如此,既可以确保对各国留学生、对国际学生和国内学生适用同等录取标准,保证国际学生质量;也能为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提供科学、统一的标准,保证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三、留学生管理与服务

(一)留学生管理与服务理念

在留学生管理和服务理念上,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有所不同。国内高校对留学生,也采用对本国学生的“垂直式管理模式”,注重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等基层学生管理人员的作用,强调主动了解关心留学生的需求。按照教育部要求,参照本国学生管理模式,我国高校也为国际学生设置了辅导员,以便了解国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及时做好管理工作。与此相对,国外高校更强调对学生的服务,并未在院系专门为留学生聘任班主任或辅导员,而是采取客户服务模式,留学生在需要时主动上门咨询,学校各职能部门针对学生需求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这两种不同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各有优缺点。在国内高校的“垂直式学生管理模式”下,学校的通知可以通过学校——学院——班级——学生这个渠道有效传递给所有学生,学生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都能被学校及时发现和解决,不会有任何学生游离于管理之外。对于留学生来说,尤其是本科生,年龄尚小,结束高中学习后独自来到异国求学,大学与高中教育制度的差别、文化差异、语言障碍、远离父母家庭等因素,都有可能给留学生造成困扰,甚至引发心理焦虑,乃至抑郁。国内高校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辐射到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能够通过辅导员主动关心留学生,帮助学生平稳度过出国留学的适应期,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相较我国高校的主动管理,国外高校更强调在学生需要时提供服务,其优势在于,各职能部门专职人员长期从事留学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提供更专业化、更有效的服务。

(二)精细化的留学生管理: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为例

不同留学生管理服务理念的背后是每个国家各自的地域性与特殊性,不同模式各有优劣,不能强作高下之分。归根到底,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服务的模式和理念,还是要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契合。在整体上坚持本土特色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重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留学生管理中科学合理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日常的、具体的服务内容,决定了国际学生的留学体验。对于此类细微工作,最好的学习途径莫过于对典范高校的个案进行研判,此处即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ofAlberta)为例,来展现精细化的留学生管理模式是如何开展的。作为加拿大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阿尔伯塔大学非常重视国际化,目前,该校国际学生比例已经达到26%,形成了一套精细化的留学生管理模式,为国际学生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阿尔伯塔大学对留学生的服务主要由该校国际处负责,国际处为此专门设置了国际学生服务中心,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国际学生顾问为留学生提供各类咨询服务,这些服务在内容上涵盖了行前签证咨询、加拿大移民政策和报税流程、健康保险、医疗服务、学业规划、个人问题、实习就业等国际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常规性咨询服务之外,国际学生服务中心每年还会在各个学习阶段,为国际学生组织相应的活动,具体分为来校前、入学初和学期中三个阶段。在来校前,国际处通过在网站文字材料和视频、单独发送邮件等方式,为国际学生提供办理手续、来校报到可能需要的信息,以便国际学生充分做好行前准备。同时,学校还会在入学前就为国际学生开放“在线学生服务系统”,帮助他们提前对学业进行规划。在入学初,国际学生服务中心会为国际学生提供接机服务,安排本国学生协助国际学生办理学校注册、宿舍入住、银行开户、课程选择等一系列事宜。国际处还会同学生处、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各院系,共同为国际学生组织欢迎周活动,以便国际学生熟悉校园,了解在阿尔伯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此过程中,他们尤其注重帮助国际学生了解加拿大的价值观,为跨文化交流做好准备。新生辅导结束后,在阿尔伯塔大学的整个学习期间,国际处还会为其组织学伴计划、桥梁计划、当地家庭生活体验等多项活动,以促进国际学生与本国学生的互动,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四、启示

对下一步如何改进留学生管理工作,文章提出三条政策建议。第一,趋同化是未来留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共识。之所以以“趋同管理”为导向,是希望通过无差别管理,促进留学生与国内学生、与校园环境的融合。但趋同化对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的外语水平、专业能力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为高校培养吸收更多精通外语、专业过硬的留学行政管理人才。第二,招生录取是留学生工作的基础,在这一环节,要通过细分生源市场、注重招生宣传、加强信息服务、完善生源质量评估体系等措施,优化来华留学生生源,提升留学生生源质量。第三,在坚持现有留学生管理服务模式与理念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学习借鉴国外高校的精细化留学服务的经验,在入学前、入学初和入学后的整个学习期间,乃至毕业后的校友联络环节,有规程、有效率、有温度地为留学生提供充足有效的服务。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留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服务,提升国际学生在我国的留学体验,推动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EB/OL].2019-04-12.

[2]程伟华,张海滨,董维春.从“规模扩张”到“提质增效”:新时代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转型与制度重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2).

[3]彭庆红,李慧琳.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现行管理模式分析与分层管理模式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13(1).

[4]WeiLiu,XiaobingLin.MeetingtheNeedsofChineseInter-nationalStudents:IsThereAnythingWeCanLearnFromTheirHomeSystem?[J].JournalofStudiesinInternationalEducation,2016,20(4).

[5]丁笑炯.高校来华留学生支持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思考:基于上海高校的数据[J].高校教育管理,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