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2:46:46

权利意识

权利意识范文篇1

论文摘要:现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是公民意识的重要指示器。对某学院大学生权利意识的问卷调查显示,现代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比较强,特别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攸关的权利,重视维权,也能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作为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权利意识指的是社会主体对权利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的总和,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体对自身权利的知晓、理解和把握;二是社会主体对他人权利的知晓和尊重。权利意识具有物质制约性、时代性、阶级性和独立性等重要特征。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是公民意识的重要指示器,也是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笔者以st学院为对象,调查其权利意识,并进行相关分析。

调查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878份。其中,文科类专业623份(2006级299份,2007级324份),理科类专业2007级255份,实际有效回收855份,其中文科类605份(2006级290份,2007级315份),理科类250份;小计2006级290份,2007级565份,总有效率达97%。

大学生整体权利意识不强,对自身应享受的权利了解不够,但对事关切身利益的权利关注强烈。表1—表3反映,大学生整体对权利意识的认知程度不高,无论是自身的评价还是对同学的评价,无论是大一新生还是二年级学生,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均无显著的区分度,完全了解的不到2%,而且2007级比例文理科相当,同时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在增强,从表3可看出2006级比2007级高l0个百分点。

2.个人和集体权利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那种政治高于一切,集体先于个人,“为集体而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的观念正在改变。现在的大学生重视集体的权利,重视为集体服务,具有奉献的意识,但也反对完全忽略个人的权利。

从表4可见,前两项相加达90%,说明大学生非常重视集体利益,并能非常理性地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但不容忽视的是,完全看重个人利益的学生平均接近7个百分点,反映出当下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也有不小的影响。

3.大学生关注的权利类型

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涉及多方面,但在特定的时空段,大学生特别关注与自身利益攸关的权利,特别看重自身的主体权利。

按照强弱程度排序如下:2006级文科,B>A>D>H>G>F>E>C;2007级文科,B>A>F>D>H>G>E>C;2007级理科,B>A>D>F>G>H>E>C;文科比例,B>A>D>F>H>G>E>C:理科比例,B>A>D>F>G>H>E>C。由上看出:排在前两位的完全一致,是隐私权和名誉权,排最后两位的也是完全一致。有趣的是,文科生其后的排序如果把F去掉,则两个年级排序出乎意料的完全一致,是D>H>G>E>C,理科生是D>G>H>E>C,总体上相吻合。

2007级学生刚进入大学,脱离了以前的高中生活模式,离开了父母和高中老师的直接管束,自由度增加,享受到现实自由的甜蜜,所以把F排至第3位或第4位,选F是生活的逻辑,而非理性的判断,无论2006级还是2007级都看重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排在末尾的均是c,选举与被选举权,而且比例是最低的,文理科都不到40%。这一方面是大学生活里使用到的频率不高,最多是学生干部的选举等,这虽然和学生本人的利益有关系,但还不是最直接相关的,但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而言,这就显得非常重要,让他们懂得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意义不言而喻。

4.对待不同权利的态度

大学生对待不同权利显示出明显的态度差异,与自身权益的直接相关度成正比,相关程度越高,关注度越强。

比较表6-表8可以看出,因为人党本身有较为严密的程序和具体的要求,并且注重党员的群众基础,注重党员平时为集体服务的情况,所以成绩稍差同学依旧得到认可;但涉及到和本人切身利益攸关的奖学金则体现出强烈的权利意识,奖学金不仅涉及到荣誉还有直接的奖励,也和自身今后的就业有一定的关联,所以要求更正的均排在第一位,(A+B)的比例超过50%。但对于具体的针对受伤害的情形看(表8),选择无所谓的只有5%,超过50%的学生表示程度很高的不满,哪怕是面对自己的老师。所以涉及学生自身的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侵权,学生都很敏感,很关注。

5.权利救济情况

调查问题是:你认为权利得到保护和救济,应该采取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见表9)?表9反映出:权利如需得到很好的保护,途经依次是:自己一法规一领导一老师一其他,也就是说自己首先要有权利意识,这一点无论是文理科还是2006级2007级均这样认为。

表10可见,大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前4位次序是自己、父母、同学、老师,一方面反映出学生自我独立意识的加强,这和表9大学生权利保护的选择相对应,和前面自己选择生活方式排在前列相吻合;另一方面,血缘与感情关系起主导作用,老师被放在第四位,折射出老师的作用和地位。

从表11可见,凡涉及到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大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前4位次序是老师、上级、父母、司法,和前面相比,父母地位依旧极为重要,老师被放到了第一位置,同时司法救济被纳人视线。

6.结语

影响大学生权利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毋庸讳言,公民常常感到个人在权利主张、权利实现和权利救济等各个方面的力量比较薄弱,反映在大学生身上,权利意识整体性不强,许多学生对有关权利实现与维护的问题是知之甚少,对法律途径信任度不高。这与传统意识的持续惯性作用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个人作为利益主体的地位和意识肯定会逐步得到提高。事实上,从代际差别看,这一代大学生较之他们的前辈,权利意识要强很多。

综观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在教育的主客体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学校权利教育存在缺陷。中学和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权利意识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中学,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几乎无暇思考权利意识,一旦升人大学,学生对权利概念模糊,是非不清,缺乏权利意识发展的良好基础。虽然大学开设了法律类基础课程,但更多的是注重法规知识的传授,一般缺少有关权利的讨论和实践活动。

大学生自身成长过程存在局限。尽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进入大学以前,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生活在相对单一固定的空间,再加上父母的管束,心理和生理处于未完全成熟与定型阶段,不少人是“戴着大学校徽的中学生”,社会阅历浅,相关权利知识缺乏,缺乏权利要求意识和法规建设的责任感。

权利意识范文篇2

调查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878份。其中,文科类专业623份(2006级299份,2007级324份),理科类专业2007级255份,实际有效回收855份,其中文科类605份(2006级290份,2007级315份),理科类250份;小计2006级290份,2007级565份,总有效率达97%。

大学生整体权利意识不强,对自身应享受的权利了解不够,但对事关切身利益的权利关注强烈。表1—表3反映,大学生整体对权利意识的认知程度不高,无论是自身的评价还是对同学的评价,无论是大一新生还是二年级学生,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均无显著的区分度,完全了解的不到2%,而且2007级比例文理科相当,同时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在增强,从表3可看出2006级比2007级高l0个百分点。

2.个人和集体权利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那种政治高于一切,集体先于个人,“为集体而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的观念正在改变。现在的大学生重视集体的权利,重视为集体服务,具有奉献的意识,但也反对完全忽略个人的权利。

从表4可见,前两项相加达90%,说明大学生非常重视集体利益,并能非常理性地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但不容忽视的是,完全看重个人利益的学生平均接近7个百分点,反映出当下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也有不小的影响。

3.大学生关注的权利类型

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涉及多方面,但在特定的时空段,大学生特别关注与自身利益攸关的权利,特别看重自身的主体权利。

按照强弱程度排序如下:2006级文科,B>A>D>H>G>F>E>C;2007级文科,B>A>F>D>H>G>E>C;2007级理科,B>A>D>F>G>H>E>C;文科比例,B>A>D>F>H>G>E>C:理科比例,B>A>D>F>G>H>E>C。由上看出:排在前两位的完全一致,是隐私权和名誉权,排最后两位的也是完全一致。有趣的是,文科生其后的排序如果把F去掉,则两个年级排序出乎意料的完全一致,是D>H>G>E>C,理科生是D>G>H>E>C,总体上相吻合。

2007级学生刚进入大学,脱离了以前的高中生活模式,离开了父母和高中老师的直接管束,自由度增加,享受到现实自由的甜蜜,所以把F排至第3位或第4位,选F是生活的逻辑,而非理性的判断,无论2006级还是2007级都看重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排在末尾的均是c,选举与被选举权,而且比例是最低的,文理科都不到40%。这一方面是大学生活里使用到的频率不高,最多是学生干部的选举等,这虽然和学生本人的利益有关系,但还不是最直接相关的,但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而言,这就显得非常重要,让他们懂得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意义不言而喻。

4.对待不同权利的态度

大学生对待不同权利显示出明显的态度差异,与自身权益的直接相关度成正比,相关程度越高,关注度越强。

比较表6-表8可以看出,因为人党本身有较为严密的程序和具体的要求,并且注重党员的群众基础,注重党员平时为集体服务的情况,所以成绩稍差同学依旧得到认可;但涉及到和本人切身利益攸关的奖学金则体现出强烈的权利意识,奖学金不仅涉及到荣誉还有直接的奖励,也和自身今后的就业有一定的关联,所以要求更正的均排在第一位,(AB)的比例超过50%。但对于具体的针对受伤害的情形看(表8),选择无所谓的只有5%,超过50%的学生表示程度很高的不满,哪怕是面对自己的老师。所以涉及学生自身的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侵权,学生都很敏感,很关注。

5.权利救济情况

调查问题是:你认为权利得到保护和救济,应该采取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见表9)?表9反映出:权利如需得到很好的保护,途经依次是:自己一法规一领导一老师一其他,也就是说自己首先要有权利意识,这一点无论是文理科还是2006级2007级均这样认为。

表10可见,大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前4位次序是自己、父母、同学、老师,一方面反映出学生自我独立意识的加强,这和表9大学生权利保护的选择相对应,和前面自己选择生活方式排在前列相吻合;另一方面,血缘与感情关系起主导作用,老师被放在第四位,折射出老师的作用和地位。

从表11可见,凡涉及到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大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前4位次序是老师、上级、父母、司法,和前面相比,父母地位依旧极为重要,老师被放到了第一位置,同时司法救济被纳人视线。

6.结语

影响大学生权利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毋庸讳言,公民常常感到个人在权利主张、权利实现和权利救济等各个方面的力量比较薄弱,反映在大学生身上,权利意识整体性不强,许多学生对有关权利实现与维护的问题是知之甚少,对法律途径信任度不高。这与传统意识的持续惯性作用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个人作为利益主体的地位和意识肯定会逐步得到提高。事实上,从代际差别看,这一代大学生较之他们的前辈,权利意识要强很多。

综观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在教育的主客体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学校权利教育存在缺陷。中学和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权利意识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中学,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几乎无暇思考权利意识,一旦升人大学,学生对权利概念模糊,是非不清,缺乏权利意识发展的良好基础。虽然大学开设了法律类基础课程,但更多的是注重法规知识的传授,一般缺少有关权利的讨论和实践活动。

大学生自身成长过程存在局限。尽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进入大学以前,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生活在相对单一固定的空间,再加上父母的管束,心理和生理处于未完全成熟与定型阶段,不少人是“戴着大学校徽的中学生”,社会阅历浅,相关权利知识缺乏,缺乏权利要求意识和法规建设的责任感。

权利意识范文篇3

关键词:法律意识毕业生劳动权益择业就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就业劳动权益问题越来越受关注,毕业生一边整天怀揣简历高喊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另一边却频繁跳槽、动辄“毁约”,这些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折射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比较紧张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这里讨论的择业就业劳动权益是指有劳动能力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与劳动关系建立、存续过程中自由支配自身劳动力,并要求国家、社会与用人单位为其提供公平对待、体面就业、和谐发展的权利。

一、毕业生择业就业缺乏的四种法律意识

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应具备维权意识、合同意识、平等意识及法制意识这四种基本的法律意识。但在实践中,毕业生表现出来的以上四方面的法律意识却不尽如人意。

(一)维权意识淡漠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急于与用人单位达成招聘意向,以致往往忽视(或者不得不忽视)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又加上毕业生对择业与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劳动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择业与就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而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于劳动权益的保障知识根本无法应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法律问题,不少学生对调查问卷中问及的“法律、法规对你的就业成才起到的作用”时给予了“无任何作用”、“效果一般”、“对个人指导不强”的结论。因此当遇到侵犯自身权益的问题时,毕业生一般会表现为不知所措、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的反应。

(二)合同意识(又称契约意识)缺乏

公民与法人在财产与人身关系的保护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契约自由与保:沪。当契约双方按照自己的意思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时,其契约必须遵守,这时,契约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这也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公平原则”与“诚信原则”的体现。但是,我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却都缺少对契约“一诺千金”的执行力,主要表现为:(1)毕业生随意毁约。从对待规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在就业工作权利与义务的就业协议书的履行来看,不少毕业生随意背离协议的条款,这些问题给毕业生本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2)用人单位设置陷阱。一些用人单位故意设置一些合同陷阱,例如故意模糊“见习期”与“试用期”的概念,将毕业生的见习期与试用期分开计算,有的甚至长达数年;有的以见习期的名义不签合同,借故延长见习期;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对涉及员工福利的条款都采用口头协议的形式不订立书面合同,当事过境迁后死不认帐,让毕业生陷人不利的处境。

(三)平等意识欠佳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面对择业中存在的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容貌歧视、生源地歧视、乙肝歧视以及对学生毕业学校的歧视,毕业生缺乏维护自己平等就业权的意识,而往往采取回避与放弃的策略。

(四)法制意识薄弱

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学生为取得择业的优势而涉足违法犯罪行为,如一些学生通过伪造成绩单、学业证明、学位证书、获奖证书来获得用人单位的垂青,而东窗事发后,这些学生又会以“不知道违法了”等借口推脱责任。

二、四种法律意识所蕴涵的择业就业权益内容

(一)维权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内容

1.接受就业推荐与获取指导信息服务的权利。接受就业推荐权就是毕业生有权要求学校和职业介绍机构在择业过程中公正、择优、分类型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权利。接受就业指导与信息服务权是指学生有权从学校、社会、国家获得公开、及时的就业指导与就业信息服务。

2.特殊时期、特殊群体的保障权。特殊时期主要包括过渡期和休息休假期。过渡期保障权是指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工作前后在实习期、试用期、见习期限所应当享有的保障个人安全与和谐发展的权利。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后进行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我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侵害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的保障。特殊群体主要是依据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女职工的身体、生理特点,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女职工有权主张用人单位特殊保护的权利。

3.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权。社会保障权,又称社会福利权,是指劳动者享有国家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各类保障、福利设施和各种福利待遇,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险权,是指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失业时,从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险基金中获得必要物质帮助的权利。

4.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享有参加劳动所必须的、提高劳动技能或就业能力的各种业务学习和进修的权利。保障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权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还能为减少失业人员、促进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二)合同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

1.违约及求偿权。违约及求偿权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如用人单位无故要求解约,毕业生有权依照《合同法》要求对方履行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违约金的权利。

2.获得报酬权。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有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是劳动权利的重要内容,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又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对于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将以另外的标准给予劳动者工资报酬,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法律规定的工资报酬。

(三)平等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

1.公平择业权。公平择业权就是公民在择业过程中不得因其民族、种族、性别、政见、信仰、身体原因、社会出身不同等原因而受到歧视,被排斥适用公平均等机会,或被取消、损害就业与职业机会,或违反待遇平等原则给予区别对待的权利。国家应尽快废除与宪法“平等权”和劳动法“平等就业权”相冲突的法规、规章和红头文件,从制度上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择业权。

2.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包括自由选择是否从事职业劳动,从事何种职业劳动,何时从事职业劳动,在哪一类或哪一个用人单位从事职业劳动等权利。

3.择业知情权。择业知情权是指被征集信息的劳动者对所征集的个人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所加工的产品,及其征集信息者的信息享有了解真实情况的权利。为保护劳动者知情权的需要,《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国家还应要求用人单位将以上内容以书面形式写在劳动合同中,以保证劳动者的实体本又益。

4,民主管理与组织参加工会权。民主管理权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范围内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审议单位的重大决策,监督单位管理者,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组织参加工会权是指劳动者有自由组织与参加工会,保障自己经济权利、劳动社会权益的自由。是否承认集会、结社自由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这对于劳动者来说,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于劳动者组织与参加工会的权利。

(四)法制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

权利意识范文篇4

农民工是我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制度等因素,农民工在城市中没有获得相应的待遇和尊重。本项研究是以石家庄市为个案,通过实证调查,考察农民工权利意识和权利保障的现状,思考相关政策的合理性,为提高农民工权利意识和更好地实现农民工权利,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调查方法: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342份,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为93%。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择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企业、饭店、火车站等为调查点。

调查数据处理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给出表格统计数据描述或图形描述。

调查的主要内容:城市农民工权利现状,包括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权利意识情况,包括参政意识、维权意识、法制意识。

二、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关于农民工的性别调查结果显示: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男性占75.6%,女性占24.4%。可见,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女性外出务工还是少数。

关于农民工年龄的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的农民工占总人数的2.9%,18-30岁的占44.7%,31-40岁的占33.5%,41-50岁的为15.3%,51-60岁为3.6%。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

关于农民工在外务工年限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外务工不满一年的占24.1%,1-3年的为33.5%,3-10年的为31.2%,10年以上的为9.7%。

关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7.9%,初中文化程度占51.5%,高中、职高文化程度的为27.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6%。总体上,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但有提升的趋势。

关于农民工从事行业的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有31.6%农民工从事建筑(装修),有14.6%在工业工作,有20.2%在餐饮娱乐及其他服务业工作,1.8%在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工作,7.9%是个体工商户。可见,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强度比较大的行业。

三、农民工权利实现及权利意识状况

1、就业渠道:

农民工外出务工通过老乡、亲戚介绍的有135人,自己找的有125人,通过劳务中介介绍的有6人,用人单位直接到家乡招聘的有7人,包工头带出来打工的有22人,通过招聘会、招聘广告找的有17人,政府或有关部门介绍或组织的有2人。农民工外出找工作的渠道很多,但主要还是通过熟人介绍等比较原始的方式,以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帮助的基础上。而政府提供的帮助和服务非常有限,中介机构起的作用也非常小。

2、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状况的调查:

(1)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相对低。调查显示:农民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有176人,占总人数的51.5%;8-10小时之间的有137人,占总人数的40.1%;8小时以下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6.1%。农民工一般都有加班经历,并且没有假期。每月加班次数的统计显示:每月加班0-4次的有183人,加班5-9次的有96人,加班10-14次的有19人,加班15次以上的30人,各占总人数的55.8%、29.3%、5.8%、9.1%。过长的劳动时间,过大的劳动强度必然对农民工身心造成一定伤害。而关于农民工月工资的调查显示:46.8%的被调查者月均工资为1000元以下;月均工资800元以下的有37人,占总人数的10.8%,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低于当前最低工资标准。(每月750元);33.6%的月均工资1001-1400元;12%的月均工资1401-1800元;16.4%的月均工资为1800以上。农民工工资比较低,一般在1000元左右,而且工资增长缓慢。只有有一技之长或包工头性质的管理者收入相对较高。

(2)农民工工资克扣、拖欠时有发生,仍然困扰着农民工群体。农民工领取工资的形式多样,其中按月发放的占56.7%,按月发放但要扣一部分保证金的占6.1%;“年终结算,平时借支生活费,年终结不清来年结”的占19.2%,工资在工程完工后发放的占11.3%。农民工的工资拖欠比较严重,偶尔被拖欠的占39.9%;经常被拖欠的占7.9%。另外,还有其他形式变相的克扣。农民工加班后,不给加班费的有65人,占总人数的19.8%;给不给加班费全由老板自己定的有67人,占总人数的20.4%;按平时工资标准支付的有147人,按平时150%、假日200%、节日300%的标准支付加班费的有49人,分别占44.8%、15%。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但农民工工资拖欠、克扣仍然比较严重。尤其,在农民工从业比较集中的建筑行业更加突出。但随着农民工就业市场的逐渐成熟,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薪酬标准的态度也开始趋于客观公正。

(3)劳动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凭证。调查显示:49.7%的被调查者只有口头约定,没签正式合同;还有21.3%的被调查者或者没有任何形式的约定,或者由用人单位拿走而失去制约作用。只有95人,占29%签订了书面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法律维权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处于相对强势的用人单位不严格执行劳动法,为逃避责任找各种借口不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另外,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农民工为求就业,不敢提出要求,屈服于用人单位。因此,目前签订劳动合同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还不普遍。由于缺乏劳动合同的约束,农民工劳动权益很容易被侵犯。在法制社会下,要树立正确的法律维权意识。农民工应该习惯于运用劳动合同,主动维护自身权益。

当前,社会保障对农民工覆盖率低。调查显示:农民工用人单位没有给上任何社会保险的有170人,占总人数的51.8%;只上工伤保险的有48人,占14.6%;只上养老保险的有6人,占1.6%;只上生育险的有2人,占0.6%;还有23人,占18.3%不知道单位上没上。其原因主要有: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实现一体化,农民工的流动性使他们在城市参保收益不确知,甚至难以获得。这使用工企业和农民工双方都对参保不积极。用工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愿因为农民工交纳保费而增加“包袱”。农民工对社会保险不了解,根本没有考虑参保。访谈中了解到,农民工体会到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但农民工对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有较多的关注。

劳动缺乏安全保护。农民工工作环境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如建筑、运输等重体力劳动,工作环境比较差。餐饮服务业相对较好。用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也参差不齐。调查显示:反映用人单位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的有75.7%;免费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的有39.2%;有安全保护但不免费发劳动保护用品的有17.8%;没有安全措施的有18.7%。由上可见,在劳动法的约束下,大多数用工企业积极为农民工劳动环境的改善和劳动保护采取了一些措施。

(4)农民工在工作中受歧视严重。对“您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何种歧视”的回答中,有238人,占总人数71.4%,选择在薪酬、福利,工作安排,工作升迁,应聘时或多或少遇到过歧视;只有95人,占总数的28.6%,选择没有遭遇歧视。农民工大多户籍不在本地,流动性强,用人单位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控制,要求农民工交纳押金(或培训费、服装费)或扣押证件。调查显示:被用人单位要求交押金、扣证件或二项皆有的有118人,占总人数的36.2%;什么都不要,但要有担保人的有39人,占总人数的11.8%。当然,仍有95人,占27.8%反映什么都不要。这说明目前农民工就业仍然因身份而普遍受到不公平待遇。

(5)农民工业余的文化生活贫乏。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务工之余,“睡觉”的有103人,占总人数的31.4%;看电视或电影(露天电影)的有128人,占39%;聊天的有91人,占27.7%;上网的有99人,占30.2%听广播的有45人,占13.7%;看书看报的71人,占21.6%;打电话的有44人,占13.4%;学习业务的有20人,占6.9%;家务劳动的有35人,占10.7%;玩的有44人,占13.4%;参加体育活动的有29人,占8.8%。大部分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原始,与城市居民的娱乐文化相比显得单调。睡觉、看电视、聊天是农民工主要的业余文化活动。农民工看电视、听广播主要是为了娱乐,但已经出现一些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关注法律、国家政策、招工消息等与自己利益有关的栏目。文化程度较高,较年轻的农民工也开始上网,看书看报。

6、农民工权利意识不足。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资发放。但对“您知道现在石家庄市最低工资保障线是多少?”的回答中,只有11.4%的被调查对象知道,其余或完全不知道或不能准确说出。至于“平时加班及法定节假日的加班支付标准”,有203人,占总人数61.9%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知道;有125人知道,占38.1%。86.8%被访者不知道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的电话号码。农民工对用工单位是否应该给上社会保险的认识,认为应该上的有225人,占总人数的65.8%;认为“不知道”和“上不上无所谓”的有102人,占31.1%。这反映了当前维权实践和维权意识现状。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农民工经常很困惑,不知道怎么去维权。有67人,占19.6%选择忍了就算了;找当地朋友帮忙或找老乡帮忙有34人,占10%;找劳动部门,找包工头,求助法院,找妇联、寄托于政府的各占20.5%,16.4%,10.2%,0.6%,6.7%。当发生讨薪案件时,您知道可以免费请律师?调查显示:有186人,占56.7%不知道;104人,占31.7%知道但觉得不太现实;知道,也准备试试的有38人,占11.6%。可见,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不足;政府有关部门在维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

农民工对政治权利的认识差强人意。对村民选举态度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对回村参加选举的态度较消极。请假回家参加选的有58人,占总人数的17%;“挣钱最重要,不参加选举”的有91人,占26.6%;“别人参加,我就参加”的有50人,占14.6%。在访谈中了解到,影响农民工回村参加选举积极性的因素有:村民选举的一些弊端,如内定、贿选等因素使选举形式化,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认为与其回家参加没有实际意义的选举,不如留下来多挣点钱。另外,工作单位不愿意因回家参选而耽误工作,一般不会批准,农民工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而放弃回家参选。农民工对选举权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充分。对城市居民权利的态度的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的有230人,占总人数的69.7%;没想过的有59人,占17.9%;无所谓的34人,占10.3%;不应该的有7人,占2.1%。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已经意识到应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这代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成长。

由上可见,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缺乏对相应政策和法律的了解,农民工权利意识还处于较低层次。但农民工权利意识在逐渐增强,或显性化即他们开始敢于申张自己的权益。

四、改善农民工权利状况的对策

1、加强农民工就业与劳动权益保障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工权益越来越为相关政策所关注。在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下,农民工仍然是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其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如就业的非正规性、工资拖欠和克扣问题、劳动合同、安全保障、社会保障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农民工工作地和所在的农村的政府应该有组织地提供和就业招工信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网络。这样可以使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规范化,减少农民工就业风险,增加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

(2)加强社会中介的作用,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如有规范的机构名称、组织章程、业务范围与管理制度及服务办法;专项开展职介服务,并有相应的固定服务场所、办公设施等。建立职业中介机构年审制度,申报期内无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有效投诉,无不良诚信记录,自愿开展免费职介服务,统一安装并使用职业介绍软件。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职介服务补贴标准,鼓励职介服务发展。

(3)加大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力度,加强监督用工单位行为。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加大工资清欠力度,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对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对有关人员要依法予以制裁。

(4)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推进制度执行。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根据当地工资标准确立合理的缴纳额度,尽快建立跨区保险服务,以解决农民工流动带来的不便。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5)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坚决遏制违法强制超时劳动。

(6)加强对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

2、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将其纳入城市文化生活体系。

农民工游离于农村与城市社会生活,很难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难以挤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受众行列。农民工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改善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已成为确保社会稳定、打造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农民工文化生活解渴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赋予农民工同等的国民待遇,使农民工分享城市社区文化资源和文化参与机会。将农民工的文化设施的需求纳入规划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供给文化设施。

(2)改变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隔离和排斥。社区组织应有意识地扩大文体活动内涵的包容性,选择适宜农民工参加的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引导社区内农民工参加各类社区文化活动组织。

(3)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应发挥主导作用,增加财政投入,制定激励制度;用工单位应发挥主体作用;此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关注和关怀,形成政府-用工单位-社会“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用工企业必须提供基本的文化设施或组织文化活动。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如免费送电影,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文化进工地”活动,开辟工地阅览室、电视放映房、文体活动中心等。

3、建构体系化、系统化、常规化、制度化的农民工培训制度,实现农民工继续教育可持续化。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农民工培训制度或政策,把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系统化、长远的政策稳定下来。明确政府在农民工素质培养中的责任。经常对农民工实际需要进行调查,以开发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就培训内容、培训组织机构、培训对象、设施建设、筹资方式等作出系统、具体的规定。

(2)协调整合劳动和社会保障、扶贫办、安全生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多家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共同规划农民工培训,避免多头管理,各自运行,造成的资源浪费。培训资源共享,如培训设施、培训资料、师资等,以降低培训成本,增加培训机会。

(3)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考核机制。目前,对各部门委托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种培训实际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人数为标准,缺乏有实际意义的硬性的量化考核标准。以技能增长、农民工实际感受等能反映培训质量为指标建立考核标准。

(4)不断扩展政策层次,将针对性的培训逐步扩展为更广意义的农民工素质教育,增加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开办农民工夜校、放宽电大、职业学校的入学门槛。

4、加强宣传、教育,在城市社区增加农民工权利实现的制度空间,培养农民工权利意识。农民工权利意识较弱,这导致政策制定过程中角色缺失,从而影响政策的回应性。这不利于推进当前民主决策、民主政治的建设。

权利意识范文篇5

关键词:权利权力法治法律价值

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国的改革和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真正启动了中国迈向现代法治社会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经济上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

然而,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已成为制约中国法治进程的巨大障碍。

1权利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公民不论存在多大差别,都具有同等的尊严和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并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依照正当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同时也是权利经济,这意味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参与者(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市场主体既包括各种经济组织,如法人、企业,也包括作为自然人的公民。市场主体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其权利和义务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设定,而不允许有任何人加以侵犯或者非法设定和强加。由于市场经济是追逐利益的经济,所以特别强调权利,如果法律不为市场主体设定并保护权利,市场主体就丧失了权利能力,失去生机和活力,也就没有了在市场中存在的任何价值。市场主体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如财产保值增值权、追求经济利益权、自我管理和自主经营权等,享有这些权利,既是市场经济要求的权责需明确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区别所在。

传统的计划经济以权力为本位,通过行政命令方式来组织、管理经济,本应作为社会经济主体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企业,只是国家的一个生产车间,自身没有独立的权利;另一个应是主要社会经济主体的公民则附属于单位和企业。由于社会参与者不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其相应的权利也就无从谈起,因而企业缺乏活力和生机,在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从国家最初改革国有企业时采取的措施“放权让利”上看,即可真切地看出旧体制下的企业“无权无利”或“少权少利”。而市场经济是以权利为本位的经济,市场主体及其一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交易活动都主要围绕权利或经济利益而运转,企业和个人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不再受政府意志支配、围绕政府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意志来运转,企业有自己的意志利益,其一切活动都体现着“权利本位”的原则而不再体现“权力本位”。

所以说,提倡并鼓励市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并对市场主体及其各种民事权利加以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产生许多新的观念、新的权利需要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权利内容。市场经济为完善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民主政治的基本含义是使政治权力按法律设定的既定途径运行,防止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即政治权力的运行不听从或不利于它的主人—人民。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障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而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是当前社会对公民权利侵犯的最大威胁。因此,完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2公民权利意识薄弱的历史原因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法系,并使之源远流长。中华法系不但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而且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任何文化都有缺憾,中华法系也不例外。

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法律文化强调义务,轻视个人的权利和利益。首先是由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古代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只重视行为本身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要求,而不管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否对国家、对他人、对自己有利,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对社会、对集体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并设计了理想的中国人模式: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高尚之士。《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与“利”和君子与小人相对照,对“利”的不屑一顾一目了然。晋人傅玄曰:“丈夫忠义于泰山,轻利于鸿毛。可谓仁义也。到了朱熹时代,更是将天理与人欲之于生死存亡的境地,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人向来羞于、耻于言利,但凡与“利”相关的词汇大多在文意中带有强烈的贬意。以经商为业从中谋利的商人在中国古代历来地位低下,并往往称之为“奸商”。不注重个人权利,缺乏整个社会对合法利益追求的道德性肯定,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未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并在近代由于落后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和灾难。

其次,中国古代法律文化重视国家的整体利益,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漠视个体的利益,不注重个体的自主和自由,个人权利在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就是可有可无的概念。中国人认为个人是整体的一个部件,自己是家庭、家族的一分子,在家族相互依存的生活中,自己获得了生活的快乐或痛苦。为了家庭和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中国人名成功就之时,往往会认为是祖宗的功劳,而不会觉得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每一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社会成员—臣子、父亲、儿子—存在着。“我是谁“和“我有什么权利”这样的问题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从来不曾考虑过。

最后,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对公民权利起到了阻碍作用。中国古代法是王者之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是皇帝一人的“家天下”,因此,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考虑的是如何维持好自己的“家天下”,法律的最高使命在于统治百姓、规范庶民以充当维护统治王朝永固的工具,是用来“绳愚警顽”、对被统治者进行统治的。《说文解字》中有“法,刑也”,直到清王朝的中国法律条文都是以刑法为主,同时,民事行为被大量的刑事化,即对民事侵权行为给予刑事处罚,造成严刑峻法。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了人的地位不平等,产生了极强的人身依附关系,民众完全处于对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依附之中,没有自由和权利。因此,在民众的心里根本缺少以法律来维护权益的观念,更多的是对法律的憎恶和逃避,对权力的恐惧和祟拜。法律依附于权力,而不具有高于权力之上的效力,是典型的权力本位法律,而不是权利本位法律。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法律文化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彻底有所改变。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打破了旧的制度和秩序,但我们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建设社会主义,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摆脱历史留下来的文化积淀,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来理解和接受一种理论,这就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按照中国的背景来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各种历史和文化演进、积累的条件,而我们片面理解建设现代社会就是机器大工业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利以及个人的平等、独立似乎与现代社会毫不相关,建立在个人独立、个人权利确立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则更是与社会主义不相容。因此在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我国个人权利从来未得到过确认,人身依附关系依然很强,只是通过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即个人对企业或单位的依赖。表现在法律上就是直到现在我国还没有民法典来全面确认和保护公民及法人的权利。

与中国人不同,一方面,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认为个人权利被尊重,不能为了集团和社会的利益而牺牲个体利益,人权是人的基本的权利,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利的是天经地义的,是符合人类理性的,具有最高的道德合理性与合法性,个人幸福是道德的出发点,也是内在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法律文化中的人身依附关系从较弱到逐步破裂,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爵士把这种人身依附关系的破裂称之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人人都有权自由地与任何人签定任何内容的合同,个人权利和义务逐渐代替家族依附关系。

3保障权利是我国法治社会法律价值的体现

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社会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即法律对社会主体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换句话说,法律价值就是法律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间的关系。“一个社会的法律价值一方面是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识形式决定的,另一方面它决定着国家的立法政策、义务及其界限的合理参数。法律价值既是为了评判法律规则和法律行为的选择,又是统一各个部门法的目标组织原则”。法律价值的涵义实质就是指法律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这种价值目标并不是从法律本身而论的,而是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向法律所提出的价值要求。

权利是法律的重要价值准则,是法的内核,没有对法律的渴求,就没有对法律的自觉遵守,也就没有法治国家可言。如何对待权利是不同类别法律的重要区别:在民主和法治国家,权利总是被法律所强调和保护;在专制和集权的国家,权利总是被践踏和抛弃。

在目前从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虽然基于伦理的等级制已经失去了观念和成文法的基础,但是实际生活中的等级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对个人权利的分割和双重标准并没有真正破除。对权利的制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义务,二是权力。因此,保障权利也应当从这两个方面人手。

(1)认真履行义务。从义务的角度看,保障权利首先要求重视权利,以权利的实现带动义务的履行。权利与义务是构成法律规范的两大要素,在权利与义务之间作何种选择是任何法律时代都存在的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有着一种错误认识,似乎两者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即只有权利与义务一致的理论才是惟一正确的。实际上这是十分偏狭的,从不同侧面认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其结论自然就有所不同。在价值意义上,我们提倡的是权利先导,因为权利与义务在重量上是相等的,在理论上似乎强调义务还是强调权利都是一样的,都能达到二者实现的目的。然而,强调义务和强调权利的实际后果是不相同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关心自我的本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权利具有比义务更大的号召力。因此从保障权利出发来带动义务的履行,比从义务出发保障权利更加有效。同时,重视权利还可以有利于社会权力的扩大和良性发展。相对于权利的义务,一是指为满足权利所需要的义务,也是有与权利人相对的义务人承担的;二是指权利人要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即权利人正当行使自己权利的义务,它是由权利人承担的,第二类义务是权利人正当行使利的义务,实际上也是义务人的权利或者权利人的义务。但这两种义务都是为权利而存在的,离开了权利强调义务,就可能显得十分狭隘。在权利与义务这两者中义务与秩序和稳定相关联,遵守义务是为了形成某种秩序,达到某种稳定状态。而权利则总和自由相关联,享有和行使权利意味着某种活力的存在,意味着创造、发展,如果过分强调义务则社会就会凝固,只有在有秩序的前提下,赋予社会主体更多的权利,一个社会才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2)保障依法行使公权。从权力角度看,保障权利就要求制约权力。我们这里指的是国家的公权力。权力与权利有着重大的区别。第一,从宪法原则上说,公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界限刁是国家权力的原始渊源,国家权力不是公民权利的基础。人民的权利和权力是主,行政权力是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权力(通过人大)的授予,最终来自公民的权利(通过选举和监督)。第二,权利要由权力予以保护,权利本身往往难以自保,而权力本身都有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第三,权利本身不具有国家强制性,对其保护要依赖权力,而权力本身则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权力与权利的区别就决定了权力易于膨胀,而权利难以自保,权利易于受到权力的侵犯。

为了保障权利,法律就必须制约权力,以法来平衡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法律的基本定位,这种平衡关系表现在法律上,第一,从法律上确定公民权利自由的相对独立的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免受政府干预的领域。第二,必须在法律上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使公民在法律上能够防范侵犯并在受到侵犯之后能够予以法律救济。第三,法律在政府权力的设置上应在规定权力范围的同时规定其一定的职责和义务,使其在违法行政或滥用权力时,通过法律责任来加以约束。同时,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状况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民主程度。法治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权力的制约,严格规范权力的范围和行使,防止权力对权利的侵犯,实际上就是保障民主。在任何法治国家,民主总是法治的内核和精神。离开民主,就没有法治,所以实现法治就必然要求对权力进行制约,为权利提供保障。历史经验表明,法治建设愈发展,权力愈受到规范和约束,权利就愈得到保障和发展。规范权力应当作为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着力点。

政府要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以往我们在各种依法治理活动中一直比较重视政府的管理,强调运用行政权力管理他人,而对权力运行的程序和效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同时,对公民的权利重视不够,甚至运用手中的权力侵犯公民的私权,这不仅与法治的理念大相径庭,而且更严重损害了法治在人们心目中的信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依法治权摆在突出的位置,把保障和发展公民权利作为根本使命。应树立“有限政府”的观念,规范政府权力行使的范围和效力,并保障当公民权利受到权力侵犯时,有获得政府救济的权利。

权利意识范文篇6

关键词:权利权力法治法律价值

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国的改革和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真正启动了中国迈向现代法治社会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经济上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

然而,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已成为制约中国法治进程的巨大障碍。

一、权利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公民不论存在多大差别,都具有同等的尊严和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并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依照正当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同时也是权利经济,这意味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参与者(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市场主体既包括各种经济组织,如法人、企业,也包括作为自然人的公民。市场主体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其权利和义务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设定,而不允许有任何人加以侵犯或者非法设定和强加。由于市场经济是追逐利益的经济,所以特别强调权利,如果法律不为市场主体设定并保护权利,市场主体就丧失了权利能力,失去生机和活力,也就没有了在市场中存在的任何价值。市场主体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如财产保值增值权、追求经济利益权、自我管理和自主经营权等,享有这些权利,既是市场经济要求的权责需明确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区别所在。

传统的计划经济以权力为本位,通过行政命令方式来组织、管理经济,本应作为社会经济主体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企业,只是国家的一个生产车间,自身没有独立的权利;另一个应是主要社会经济主体的公民则附属于单位和企业。由于社会参与者不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其相应的权利也就无从谈起,因而企业缺乏活力和生机,在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从国家最初改革国有企业时采取的措施“放权让利”上看,即可真切地看出旧体制下的企业“无权无利”或“少权少利”。而市场经济是以权利为本位的经济,市场主体及其一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交易活动都主要围绕权利或经济利益而运转,企业和个人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不再受政府意志支配、围绕政府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意志来运转,企业有自己的意志利益,其一切活动都体现着“权利本位”的原则而不再体现“权力本位”。

所以说,提倡并鼓励市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并对市场主体及其各种民事权利加以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产生许多新的观念、新的权利需要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权利内容。市场经济为完善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民主政治的基本含义是使政治权力按法律设定的既定途径运行,防止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即政治权力的运行不听从或不利于它的主人—人民。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障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而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是当前社会对公民权利侵犯的最大威胁。因此,完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二、公民权利意识薄弱的历史原因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法系,并使之源远流长。中华法系不但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而且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任何文化都有缺憾,中华法系也不例外。

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法律文化强调义务,轻视个人的权利和利益。首先是由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古代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只重视行为本身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要求,而不管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否对国家、对他人、对自己有利,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对社会、对集体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并设计了理想的中国人模式: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高尚之士。《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与“利”和君子与小人相对照,对“利”的不屑一顾一目了然。晋人傅玄曰:“丈夫忠义于泰山,轻利于鸿毛。可谓仁义也。到了朱熹时代,更是将天理与人欲之于生死存亡的境地,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人向来羞于、耻于言利,但凡与“利”相关的词汇大多在文意中带有强烈的贬意。以经商为业从中谋利的商人在中国古代历来地位低下,并往往称之为“奸商”。不注重个人权利,缺乏整个社会对合法利益追求的道德性肯定,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未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并在近代由于落后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和灾难。

其次,中国古代法律文化重视国家的整体利益,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漠视个体的利益,不注重个体的自主和自由,个人权利在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就是可有可无的概念。中国人认为个人是整体的一个部件,自己是家庭、家族的一分子,在家族相互依存的生活中,自己获得了生活的快乐或痛苦。为了家庭和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中国人名成功就之时,往往会认为是祖宗的功劳,而不会觉得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每一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社会成员—臣子、父亲、儿子—存在着。“我是谁“和“我有什么权利”这样的问题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从来不曾考虑过。

最后,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对公民权利起到了阻碍作用。中国古代法是王者之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是皇帝一人的“家天下”,因此,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考虑的是如何维持好自己的“家天下”,法律的最高使命在于统治百姓、规范庶民以充当维护统治王朝永固的工具,是用来“绳愚警顽”、对被统治者进行统治的。《说文解字》中有“法,刑也”,直到清王朝的中国法律条文都是以刑法为主,同时,民事行为被大量的刑事化,即对民事侵权行为给予刑事处罚,造成严刑峻法。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了人的地位不平等,产生了极强的人身依附关系,民众完全处于对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依附之中,没有自由和权利。因此,在民众的心里根本缺少以法律来维护权益的观念,更多的是对法律的憎恶和逃避,对权力的恐惧和祟拜。法律依附于权力,而不具有高于权力之上的效力,是典型的权力本位法律,而不是权利本位法律。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法律文化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彻底有所改变。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打破了旧的制度和秩序,但我们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建设社会主义,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摆脱历史留下来的文化积淀,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来理解和接受一种理论,这就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按照中国的背景来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各种历史和文化演进、积累的条件,而我们片面理解建设现代社会就是机器大工业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利以及个人的平等、独立似乎与现代社会毫不相关,建立在个人独立、个人权利确立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则更是与社会主义不相容。因此在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我国个人权利从来未得到过确认,人身依附关系依然很强,只是通过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即个人对企业或单位的依赖。表现在法律上就是直到现在我国还没有民法典来全面确认和保护公民及法人的权利。

与中国人不同,一方面,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认为个人权利被尊重,不能为了集团和社会的利益而牺牲个体利益,人权是人的基本的权利,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利的是天经地义的,是符合人类理性的,具有最高的道德合理性与合法性,个人幸福是道德的出发点,也是内在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法律文化中的人身依附关系从较弱到逐步破裂,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爵士把这种人身依附关系的破裂称之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人人都有权自由地与任何人签定任何内容的合同,个人权利和义务逐渐代替家族依附关系。

三、保障权利是我国法治社会法律价值的体现

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社会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即法律对社会主体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换句话说,法律价值就是法律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间的关系。“一个社会的法律价值一方面是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识形式决定的,另一方面它决定着国家的立法政策、义务及其界限的合理参数。法律价值既是为了评判法律规则和法律行为的选择,又是统一各个部门法的目标组织原则”。法律价值的涵义实质就是指法律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这种价值目标并不是从法律本身而论的,而是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向法律所提出的价值要求。

权利是法律的重要价值准则,是法的内核,没有对法律的渴求,就没有对法律的自觉遵守,也就没有法治国家可言。如何对待权利是不同类别法律的重要区别:在民主和法治国家,权利总是被法律所强调和保护;在专制和集权的国家,权利总是被践踏和抛弃。

在目前从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虽然基于伦理的等级制已经失去了观念和成文法的基础,但是实际生活中的等级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对个人权利的分割和双重标准并没有真正破除。对权利的制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义务,二是权力。因此,保障权利也应当从这两个方面人手。

(1)认真履行义务。从义务的角度看,保障权利首先要求重视权利,以权利的实现带动义务的履行。权利与义务是构成法律规范的两大要素,在权利与义务之间作何种选择是任何法律时代都存在的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有着一种错误认识,似乎两者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即只有权利与义务一致的理论才是惟一正确的。实际上这是十分偏狭的,从不同侧面认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其结论自然就有所不同。在价值意义上,我们提倡的是权利先导,因为权利与义务在重量上是相等的,在理论上似乎强调义务还是强调权利都是一样的,都能达到二者实现的目的。然而,强调义务和强调权利的实际后果是不相同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关心自我的本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权利具有比义务更大的号召力。因此从保障权利出发来带动义务的履行,比从义务出发保障权利更加有效。同时,重视权利还可以有利于社会权力的扩大和良性发展。相对于权利的义务,一是指为满足权利所需要的义务,也是有与权利人相对的义务人承担的;二是指权利人要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即权利人正当行使自己权利的义务,它是由权利人承担的,第二类义务是权利人正当行使利的义务,实际上也是义务人的权利或者权利人的义务。但这两种义务都是为权利而存在的,离开了权利强调义务,就可能显得十分狭隘。在权利与义务这两者中义务与秩序和稳定相关联,遵守义务是为了形成某种秩序,达到某种稳定状态。而权利则总和自由相关联,享有和行使权利意味着某种活力的存在,意味着创造、发展,如果过分强调义务则社会就会凝固,只有在有秩序的前提下,赋予社会主体更多的权利,一个社会才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2)保障依法行使公权。从权力角度看,保障权利就要求制约权力。我们这里指的是国家的公权力。权力与权利有着重大的区别。第一,从宪法原则上说,公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界限刁是国家权力的原始渊源,国家权力不是公民权利的基础。人民的权利和权力是主,行政权力是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权力(通过人大)的授予,最终来自公民的权利(通过选举和监督)。第二,权利要由权力予以保护,权利本身往往难以自保,而权力本身都有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第三,权利本身不具有国家强制性,对其保护要依赖权力,而权力本身则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权力与权利的区别就决定了权力易于膨胀,而权利难以自保,权利易于受到权力的侵犯。

为了保障权利,法律就必须制约权力,以法来平衡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法律的基本定位,这种平衡关系表现在法律上,第一,从法律上确定公民权利自由的相对独立的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免受政府干预的领域。第二,必须在法律上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使公民在法律上能够防范侵犯并在受到侵犯之后能够予以法律救济。第三,法律在政府权力的设置上应在规定权力范围的同时规定其一定的职责和义务,使其在违法行政或滥用权力时,通过法律责任来加以约束。同时,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状况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民主程度。法治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权力的制约,严格规范权力的范围和行使,防止权力对权利的侵犯,实际上就是保障民主。在任何法治国家,民主总是法治的内核和精神。离开民主,就没有法治,所以实现法治就必然要求对权力进行制约,为权利提供保障。历史经验表明,法治建设愈发展,权力愈受到规范和约束,权利就愈得到保障和发展。规范权力应当作为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着力点。

政府要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以往我们在各种依法治理活动中一直比较重视政府的管理,强调运用行政权力管理他人,而对权力运行的程序和效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同时,对公民的权利重视不够,甚至运用手中的权力侵犯公民的私权,这不仅与法治的理念大相径庭,而且更严重损害了法治在人们心目中的信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依法治权摆在突出的位置,把保障和发展公民权利作为根本使命。应树立“有限政府”的观念,规范政府权力行使的范围和效力,并保障当公民权利受到权力侵犯时,有获得政府救济的权利。

权利意识范文篇7

关键词:权利权力法治法律价值

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国的改革和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真正启动了中国迈向现代法治社会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经济上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

然而,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已成为制约中国法治进程的巨大障碍。

一、权利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公民不论存在多大差别,都具有同等的尊严和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并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依照正当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同时也是权利经济,这意味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参与者(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市场主体既包括各种经济组织,如法人、企业,也包括作为自然人的公民。市场主体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其权利和义务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设定,而不允许有任何人加以侵犯或者非法设定和强加。由于市场经济是追逐利益的经济,所以特别强调权利,如果法律不为市场主体设定并保护权利,市场主体就丧失了权利能力,失去生机和活力,也就没有了在市场中存在的任何价值。市场主体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如财产保值增值权、追求经济利益权、自我管理和自主经营权等,享有这些权利,既是市场经济要求的权责需明确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区别所在。

传统的计划经济以权力为本位,通过行政命令方式来组织、管理经济,本应作为社会经济主体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企业,只是国家的一个生产车间,自身没有独立的权利;另一个应是主要社会经济主体的公民则附属于单位和企业。由于社会参与者不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其相应的权利也就无从谈起,因而企业缺乏活力和生机,在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从国家最初改革国有企业时采取的措施“放权让利”上看,即可真切地看出旧体制下的企业“无权无利”或“少权少利”。而市场经济是以权利为本位的经济,市场主体及其一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交易活动都主要围绕权利或经济利益而运转,企业和个人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不再受政府意志支配、围绕政府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意志来运转,企业有自己的意志利益,其一切活动都体现着“权利本位”的原则而不再体现“权力本位”。

所以说,提倡并鼓励市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并对市场主体及其各种民事权利加以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产生许多新的观念、新的权利需要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权利内容。市场经济为完善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民主政治的基本含义是使政治权力按法律设定的既定途径运行,防止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即政治权力的运行不听从或不利于它的主人—人民。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障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而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是当前社会对公民权利侵犯的最大威胁。因此,完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二、公民权利意识薄弱的历史原因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法系,并使之源远流长。中华法系不但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而且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任何文化都有缺憾,中华法系也不例外。

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法律文化强调义务,轻视个人的权利和利益。首先是由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古代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只重视行为本身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要求,而不管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否对国家、对他人、对自己有利,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对社会、对集体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并设计了理想的中国人模式: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高尚之士。《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与“利”和君子与小人相对照,对“利”的不屑一顾一目了然。晋人傅玄曰:“丈夫忠义于泰山,轻利于鸿毛。可谓仁义也。到了朱熹时代,更是将天理与人欲之于生死存亡的境地,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人向来羞于、耻于言利,但凡与“利”相关的词汇大多在文意中带有强烈的贬意。以经商为业从中谋利的商人在中国古代历来地位低下,并往往称之为“奸商”。不注重个人权利,缺乏整个社会对合法利益追求的道德性肯定,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未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并在近代由于落后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和灾难。

其次,中国古代法律文化重视国家的整体利益,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漠视个体的利益,不注重个体的自主和自由,个人权利在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就是可有可无的概念。中国人认为个人是整体的一个部件,自己是家庭、家族的一分子,在家族相互依存的生活中,自己获得了生活的快乐或痛苦。为了家庭和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中国人名成功就之时,往往会认为是祖宗的功劳,而不会觉得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每一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社会成员—臣子、父亲、儿子—存在着。“我是谁“和“我有什么权利”这样的问题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从来不曾考虑过。

最后,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对公民权利起到了阻碍作用。中国古代法是王者之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是皇帝一人的“家天下”,因此,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考虑的是如何维持好自己的“家天下”,法律的最高使命在于统治百姓、规范庶民以充当维护统治王朝永固的工具,是用来“绳愚警顽”、对被统治者进行统治的。《说文解字》中有“法,刑也”,直到清王朝的中国法律条文都是以刑法为主,同时,民事行为被大量的刑事化,即对民事侵权行为给予刑事处罚,造成严刑峻法。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了人的地位不平等,产生了极强的人身依附关系,民众完全处于对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依附之中,没有自由和权利。因此,在民众的心里根本缺少以法律来维护权益的观念,更多的是对法律的憎恶和逃避,对权力的恐惧和祟拜。法律依附于权力,而不具有高于权力之上的效力,是典型的权力本位法律,而不是权利本位法律。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法律文化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彻底有所改变。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打破了旧的制度和秩序,但我们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建设社会主义,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摆脱历史留下来的文化积淀,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来理解和接受一种理论,这就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按照中国的背景来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各种历史和文化演进、积累的条件,而我们片面理解建设现代社会就是机器大工业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利以及个人的平等、独立似乎与现代社会毫不相关,建立在个人独立、个人权利确立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则更是与社会主义不相容。因此在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我国个人权利从来未得到过确认,人身依附关系依然很强,只是通过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即个人对企业或单位的依赖。表现在法律上就是直到现在我国还没有民法典来全面确认和保护公民及法人的权利。

权利意识范文篇8

1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的根源

1.1受封建“官本位”和“人治”思想的长期束缚

长期封建的中国是“人治”大于“法治”的“人治”社会,人们的“法治”思想观念非常淡薄,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官本位”和人治思想。人们对通过“打官司”等正当地维护自己权利的途径避而远之,不能通过正当的法律手段来维护个人的权利。这主要由于我国缺乏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权利意识的基本条件不具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正逐渐被唤醒,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自觉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目前广大群众的权利意识个体之间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还普遍存在淡薄的现象,不能正确了解自己的权利有哪些及怎么维护权利,当前我国公民权利意识还远远落后于当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需求,制约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2当前公民权利意识缺乏理性,偏重个人权利的实现

近几年来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认知程度还不完全适应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制、治理能力的综合要求。部分公民即使已经充分认识到所拥有对应的公民权利,却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观念,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其权利,从而缺乏实现公民权利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公民权利的理性认识。目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对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对应关系的理性认识,缺乏实现公民权利的理性认识,对履行公民义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利的认知缺乏充分认识。二是忽视他人的合法权利,过度强调自身权利。公民的权利意识是基于自身和他人权利的认知,不但要保障自身权利的实现,而且也必须充分认可和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履行自身的权利前提以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利为基础。三是信任传统的上访行动而不相信法律的公正。虽然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完全确立,但计划经济的遗留毒害仍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公民缺乏对法律公正的必要尊重与信仰,还只相信通过政府的权力集中方式解决行使公民权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还是习惯于通过信访的方式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怀疑法院执法的客观公正。

2新时期继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的继续教育被看作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同时又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学校看重的是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以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对继续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区,认为可有可无,在教学课程中虽设置了相关的课程,主要还是以说教为主,学习内容和形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和生活,缺乏联系实际和创新,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对于自觉学习的兴趣不高,目的只是疲于应付相应的考试。

3当前继续教育中学员群体的特征

3.1学生来源广泛,个体差异大

随着继续教育的飞速发展,在高校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生源来源广泛,有的是普通高考落榜生、职业中专生、高职院校的专科生和在职职工,有的是社会青年,学生构成复杂,年龄相差大,背景不同,社会阅历参差不齐,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不尽相同,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层次有高低,同时对公民权利的认知概念模糊、观念淡薄。

3.2文化基础弱,学习自治力弱

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由于前期学习习惯和环境的影响,原有的文化底子薄,现有的学习劲头易松懈。同时大多数学生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因此在他们的思想上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利益,功利色彩浓厚,缺乏集体主义和团体意识。

3.3各种继续教育学员群体所受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继续教育学员的来源广泛且各自的工作经历也不尽相同,对待问题的出发点和深度也有较大的差别,同时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和动机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乏目标和理想,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不到位。有的学生迫于就业竞争的压力,想提升学历文凭,但不想刻苦认真学习,只想混一混以应付考试,希望通过提升的学历文凭找个舒适的工作或保住现有的工作,在理想上没有“远大抱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更多的是追求自我利益,过分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追求个人价值。(2)知行不一致,纪律规范意识薄弱。有些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有脱节,甚至有的人缺乏做人的基本认知,随意损害公共财物,行为粗野,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语言粗俗,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组织纪律观念更是淡薄,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无故旷课、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把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带到了学校。

4新时期借助继续教育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个体主体意识的认知,同时诱发了个人主义倾向的生成;增强了经济效益理念,却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的生成;还造成一些领域道德缺失、诚信欠缺、假冒伪劣、诈骗活动的滋生蔓延,这些给人们的道德认知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当今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负面的影响随之有着加快和蔓延之势,迫使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面对更多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人对发展继续教育事业存有模糊的观念,如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级的专业人才,而继续教育则是学校的创收渠道,这种观念极度影响了当前继续教育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因此,要彻底清除任何对继续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轻视和偏见的不利因素,学校各级领导,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思想观念。继续教育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领地加强对学员的公民权利意识教育,对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5借助继续教育平台有效实施加强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由于继续教育对象来源广泛,由社会的各个阶层组成,因此这就要求在对教育对象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实施公民权利意识教育行之有效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和模式。

(1)在继续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把对继续教育学员的公民权利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脚点和出发点。从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相应的整合,尤其是在“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两门课程的教学中,更应突出实现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这一基本教学目标,把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充实于教学内容中,让学员先从如何做好一个公民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进而再有机地渗透相关的深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既可以大大提高“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又使二者在教育效果上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2)在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方式上,必须创建相应的开放式社会教育体系。积极组织继续教育学员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建立可行性的、经常性的学员社会参与机制。这种教育方式可以确保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能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从而很好地体验良好的社会民主生活。目前缺乏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参与活动,而这样就造成了学员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所以,作为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积极创造切实可行的条件,结合继续教育群体的特点,通过学校与社会共同合作的渠道,为学员提供切实有效的活动规划,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信任和责任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公民权利意识。

(3)借用学校网络资源,探索继续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寻求学生公民权利意识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利用学校网站构建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版块,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同时利用此阵地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教育,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网站中建立讨论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如何维护自身的权利加以讨论和分析,从而增强和提升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继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群体中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继续教育平台上探讨各种行之有效的公民权利意识教育途径,使广大继续教育群体普遍提升公民权利意识,使大家从内心产生对依法治国的认同和信仰。只有从广度和深度切实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宪法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障,现代化的法治社会才能实现,从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作者:郭九红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顾成敏.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辛世俊.公民权利意识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权利意识范文篇9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公民权利教育;目标

近年来,部分幼儿教师虐童事件频繁发生,例如2017年11月上海携程公司亲子园事件,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人身权利受到伤害。虽然事后幼儿园和教师受到处罚,但无辜的孩子身心遭到摧残,权利被严重侵害。这些伤害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源自于整个社会公民权利教育的弱化;幼儿师范学校对公民权利教育的缺失;学校对公民权利教育目标不明确、认识不准确。目标是行动的向导,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首先要确定教育目标。

一、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概念

广义的公民权利教育就是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公民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教育。狭义的公民权利教育就是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向学生传授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教育途径,顺应、加工、内化为学生自身信念,并指导未来工作生活实践的教育活动。本文所指的公民权利教育为狭义的公民权利教育。简单的说公民权利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教育和义务教育。

二、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主要目标

1.丰富学生公民权利教育的内容

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的目标就是在德育课堂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向学生传授公民权利、义务的内容,同时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信念,能够指导未来工作生活实践。目前幼儿师范学校的幼师生们的公民权利的知识是匮乏的,我们首先要确立的目标就是丰富学生的公民权利知识。确立公民权利教育的内容要遵循两个要求,1)符合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要求。当代社会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依法享有公民权利和承担公民义务的公民成为了社会的主体。但在现阶段,理想和现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当前我国公民的素养低下、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是不争的事实。培养合格公民,提高公民素养,丰富公民权利教育的知识就是要对公民进行以平等为核心的权利知识教育和承担责任为核心的义务知识教育。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确立公民权利教育的知识内容。幼儿师范学校公民权利教育的对象是在校的幼师生们。我们在进行公民权利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幼师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教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和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一致,才能有助于学生们的成长。幼师生们入学时文化素质低,思维简单、权利意识低下,因此在确立公民权利教育的内容要体现出从由浅到深、由简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分阶段分层次,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育内容与被教育者的发展实际相一致。

2.培养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

当今社会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身份就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也被视为现代国家中最普遍的成员身份。每位公民要认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通过公民身份认同,更进一步提高对自身的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认知与权利意识觉醒。正如凯思﹒福克斯(FaulksKeith)所言,公民身份是一种成员地位,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对于公民身份的理性认同,是形成合理的公民观念和公民教育理念的基础。公民权利教育的缺乏,导致幼师生们对“学生”“未来教师”的身份的认知远远高于自己对“公民”身份的认同。作为学生立足校园看社会,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学生身份,很少立足社会看校园,忽略了自己的公民身份。公民权利教育首先培养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确定自己是一个具有主体性权利的公民,学生公民的自由权利是任何组织、政府和社会共同体所不能干预的。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公民身份的认同意味着“对国家的忠诚和认同,具有国家意识,也表示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具有民族意识”,也就是说公民资格的认同的前提是国家的认同和民族的认同。

3.培养学生的自由平等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自由与平等的精神是整个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是公民权利教育追求的目标。公民权利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由平等精神。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自由、平等观念虽诞生于西方,但它绝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也是我们进行公民权利教育所要培养的精神。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固有的封建文化传统,本质上是不讲权利的专制主义文化,缺乏“自由”“平等”观念,所以中国人的自由平等观念是贫乏的。虽然近代思想先驱们曾极力宣传平等自由思想,但是国人的权利认知水平依然低下。幼师生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从小接受平等自由的教育,但是自由平等的情感仍有待培养,自由平等的信念仍有待加强。在校园内存在的“官本位”“师道尊严”等思想仍旧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幼儿园工作中出现教师虐待学生、体罚学生、谩骂侮辱学生等现象,也说明幼儿园教师对自由平等的认知水平有待加强。因此要通过公民权利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由平等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说明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公民权利。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而平等自由精神则是进行公民权利教育的准则。

4.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与能力

现代公民教育和公民权利教育理念,都特别重视公民的实践与参与。公民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越来越成为公民资格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实践上,培养主动积极参与型公民已经成为世界公民教育目标的共同指向。正如中国学者杨深坑指出的那样:“公民资格之获得并非仅止于法律上拥有平等、自由、参政权而已,公民的认同也并不是在价值观念上附同于某一国家或社群之集体意识。公民资格之获得与公民认同形成之先决条件毋宁说是沟通理性的成熟发展,使个体有足够的能力,积极参与合理的公共决策过程。”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小到基层领导的选举,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公民都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具备公民权利意识的公民有很强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介入政治,就国家政策提出意见、质疑,以期影响国家政策。但目前幼儿师范学校学生政治参与度低,参与愿望少,参与热情差,有效的参与能力低,很多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政治是国家的事,老百姓参与不参与没有关系”,还有人认为“政治是领导说的算,参与只是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公民权利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公民有序参与意味着公民具有一定的参与知识与参与能力,公民能运用法律制度所赋予的基本权利,独立地进行价值判断。“民主要求成熟的公民”,公民有序参与要求公民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公民逐步树立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培养自身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公民参与能力是指人们进行利益表达、参与决策、组织活动的能力,它体现了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熟练程度,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参与能力,公民才能自主理性的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并作出正确选择。在幼儿师范学校公民权利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素养,才能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度,积极投身政治参与实践。

2)培养学生的政治方向意识。只有坚定不移地跟随党和国家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学生的政治参与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技能。例如思维批判的技能、辩论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等。

4)参加实践锻炼。通过校园活动参与、自我管理、社团管理来促进未来学生的参与能力。总之,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开展公民权利教育要首先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才能保证课程顺利开展,才能使公民权利教育不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FaulksKeith.Citizenship[M].London:Routledge,2000:13.

[2]刘婷婷.公民资格视域下的我国公民教育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8.

[3]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权利意识范文篇10

“观念是制度的灵魂,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¹建设法治国家有赖于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有赖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全面提升,而其中最重要和根本的是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自由之保障、权利之源泉,是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的本源,是最高层次的法律规则。º它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现代法治的灵魂是依宪治国。因此,公民的宪法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思想条件,是推动国家民主与法治进程的重要精神。宪法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人们对宪法精神与基本内容的理解、认同与情感,是宪法权威在人们头脑中的直接体现,是人们自觉运用宪法的理论思考、判断、处理各种问题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宪法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秩序,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逐渐地为人们的心理结构所认同,从而自觉形成按照宪法的要求去从事各种行为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就构成了整个社会法律制度有效运作的社会心理支持力量。经验证明,公民宪法意识的强弱,是人们是否具有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内在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国家法治成就的重要标准。全社会的法治状况不仅仅在于公民是否具有一般的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公民是否具有必要的宪法意识。宪法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现代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

一、培养和增强公民的宪法权威至上意识

观念形态的宪法权威至上是指人们对宪法权威至上的感觉、反应、评价和思想、观点的总称。建设法治国家在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上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要实现这场变革,首先必须实现观念上的更新,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具体地说,它包括法律权威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大于权的观念、国家公权力必须受制约的观念、依法治理的观念、自觉守法的观念等。在这些法律观念中,树立法律一权威或者说对法律的信仰是建立法治国家的法律观念基础;全体公民一认同法律、依赖法律、信仰法律,使法律在社会中具有极大的权威,乃是实现依法治国、架构法治社会的先决条件。由于宪法作为根本法和母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其他立法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是民主与法治最完美的结合•无论是维护一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秩序,还是规范一经济秩序,都不能违背宪法的基本准则,因此宪法权威至上是法律权一威的核心和标志。宪法的权威至上,一既能够维护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领导,又能够使每个人享受到法治社会的各项自由。正因为如此,宪法权威至!上在现代已普遍被法治国家所接受,‘是现代国家法治之路的灵魂。一国一宪法权威状况归根结底决定于生产关系,但如果人们不先形成宪法权「威观念,则不可能创造宪法权威现实•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宪法在立法上过于原则化、纲领化、政治化,…一在司法上的非讼化特征、在实践中一’又缺乏关于解释、修改、控诉及违宪…责任机制设置等原因,导致宪法缺乏应有的最高权威。宪法没有最高权威地位已成为中国法治的根本症…结。伴随而来的是在公民普法教育中,强调一般法律知识的传播,而缺乏对宪法知识、原则和精神的宣传和普及。在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今天,宪法意识却相对薄弱•《中…国公民宪法意识调查报告”»中清楚j地显示:中国公民心目中的宪法更大程度上是政治宣言书,而不是法律,也谈不上具备最高的法律效力,公民更是缺乏宪法权威至上意识。而公民作为法治国家的主体,他们…的宪法权威至上意识的培养和增强,对于实现法治国家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因、匕,在公民的普法教育中,…要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依法治国的主要标志、市场经济与宪政社会、中国法治建构所面临的一问题等进行深人的探讨,使公民充分领会宪法的精神、原则、内容与作用,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形成宪法权威至上意识,强化“宪法也是法,且是最高法”的观念,使宪法至上意识成为全社会的主导意识,使公民真正信奉只有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切实奉行宪法至上原则,才能把我国建成民主法治国家。

二、培养和增强公民的人权意识

作为一个法治社会的公民,权利意识是宪法核心意识,它是人们关于人权心理和人权思想的总和。权利不是外在的赐予,而是公民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当然享有的,权利就是现代法治社会每个个体的社会生命。基于保护人权而产生的现代法治社会所推崇的宪政理念就是将人权固定化,明确在宪法中予以体现,因此,宪法历来被称为人权保障书,无论是人权原则、内容,还是人权的实现途径,都要通过宪法做出规定。人权保障也是宪法的核心,离开了人权保障,宪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国宪法和宪政制度的完备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人权的发展水导平。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人权的内容及其保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人权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人的尊严和自由借助权利语言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和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我国人权事业得益于宪法和宪政制度的不断完善而日臻完备。尤其是在今年全国人大第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四次修正案中,首次将人权概念引人了宪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这就意味着“中国正在走进权利的时代”。¼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宪法的“虚化”状态导致的许多权利处于“睡眠”、“半睡眠”状态;基本权利缺乏司法救济机制;普法教育过分强调公民义务至上等,造成我国公民的人权意识相当薄弱。因此,在对公民的宪法意识的培养中要强化人权观念,要紧紧围绕生存、安全、民主、自由、平等、人道、福利、正义、和平、发展等这些基本人权展开深人的研讨,并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公民权利保障的实际,解决公民关于权利的思想认识问题,从而培养和增强公民的人权意识。

三、培养和增强公民的诉讼意识

诉讼是法律的生命,是权利的最终救济。在现代法治国家,任何公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都平等地享有提起诉讼,要求国家司法机关予以保护和救济的权利,即司法保护请求权,它包括:起诉权、应诉权、反诉权、上诉权、再审请求权等等。那么公民的诉讼意识,就是公民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心理及认知的总和。现代法治社会,人权保护是法律的核心目标,为保护人权,不仅要避免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而且要在权利被侵犯后给予及时、公正的救济,如果公民间的纠纷不能得到公正迅速的解决,公民的权利损害不能救济,则所谓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人权就成为了泡影。因此,现代法治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有较高的诉讼意识,特别是宪法诉讼意识,要将宪法奉为“上帝”,公民可以不了解国家所有的法律,但是,知道用宪法和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利就足以支撑起法治社会的大厦。在通过宪法和法律来保障自己权利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坚信宪法和法律可以为自己被侵害的权利提供最终有效的救济。但是在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厌讼、惧讼”观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争讼是对自然良好秩序的破坏,相反,没有争讼的社会才是理想、和谐的社会。即使到现在,有些人仍然把“打官司”,特别是把当被告看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因此,“我国诉讼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制度化建设问题,而在于诉讼观念和意识的培育上,其重心应当放在改造或重构国民诉讼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上,使其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½因此,在公民宪法意识培养中,要教育公民将为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视作一种权利,以及捍卫权利的正当行为;视作一种让争端在公开、公平的前提条件下谋求来自第三方独立公正地加以解决的争端解决机制,比之以前的私人调解、裁决等私力救济更加文明和进步。积极鼓励公民为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运用宪法和法律的武器,及时充分地利用诉讼权利,未雨绸缪或者亡羊补牢。

四、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监督意识

公民的监督意识是现代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宪法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公民以国家主人翁的身份监督政府的活动,监督政府行为的合宪性和合法性。法治并非法律、法规的简单积累,而是有着特定价值追求的社会组织模式。这种特定价值追求的核心是民主和人权,而在法律体系中,真正对民主和人权进行系统明确规定的则是宪法。因此,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归根结底就是要用宪法来限制政府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宪法规定政府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以防止权力的任意扩张和滥用,法治真正的内涵就是在国家权力之上加上宪法权威的限制,使国家权力成为一种派生的权力,使国家权力的存在服务于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是人民主权观念的直接体现。社会主义宪法不仅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而且为公民有效地监督政府的行为是否合宪、合法提供切实的保障。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公民因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而受到损失时,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并且为这些权利的实现建立了相配套的制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薄弱,宪法权威意识的淡漠,违宪审查机制的缺失,国家赔偿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我国公民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等一系列监督权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因此,建设法治国家,一方面要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完善国家赔偿立法,实现宪法司法化;另一方面,在公民宪法意识培养中,应强化监督意识的培养,让每一个公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国家机关所行使的公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的授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享有超过人民主权之上的权力或者权威,政府只是人民的公仆,政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内行使权利,逾越宪法和法律就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人民对政府的监督是应然的权利。只有公民真正行使宪法所赋予的监督权,才能把我国建成民主法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