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2:10:43

汽车造型

汽车造型范文篇1

关键词:汽车造型;设计流程;数字化技术

1影响汽车造型的因素分析

1.1车型定位的影响。汽车是一种体现不同功能需求的工业产品,其在设计阶段就融入了各式各样的需求和理念。不同类型的汽车,其造型特点必然存在着一定差异性,由此可见,汽车的类型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造型样式,同时造型也是区别不同车型的重要依据[1]。造型设计是汽车设计的首要内容,首先要结合车型定位和具体的功能需求初步确定其车型尺寸,车辆的大小和比例是人们对汽车的最直观认识,因此,尺寸和尺寸关系是汽车造型特点的第一要素。在对汽车基本功能区域的尺寸进行确定时,必须要对相应的功能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比例关系是设计形态生成时首要考虑因素。1.2总布置对造型的影响分析。总布置影响着汽车造型设计的大致走向、造型空间以造型形态。在总布置中,对汽车造型设计影响最大的是动力单元的布置形式和人机排布。动力布置形式决定了汽车的功能和用途,也是汽车造型比例关系和特点的重要体现。不同动力布置形式下汽车外部造型轮廓如图1所示。驱动形式也会对汽车造型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美国肌肉跑车中的代表,中前置后驱的高性能跑车拥有狭长的引擎盖[2]。而欧洲超级跑车由于发动机后移,因此汽车的车头相对低矮短小。

2基于数字主导的汽车造型设计的设计新流程

2.1关键技术和方法。1)CBAS辅助概念设计,汽车造型呈现出复杂的自由曲面,因此对面的描述难度较高,必须使用特征线对其造型进行概括[3]。CBAS系统采用的贝塞尔曲线对汽车造型的特征线进行描述,在进行造型设计时,可以在历史车型特征线和点的基础上计算产生新线和点。2)数字原型的造型设计。使用数字模型代替实体模型不仅能够极大的精简设计流程,提升速度,还能够将设计工作整体转移到数字平台上,做到多进程同步设计。3)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系统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还原视觉体验,还为造型的修改变成可能,有利于设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2基于数字主导的汽车造型设计对不同阶段流程的改进。1)将CBAS系统应用于概念设计阶段。在前期概念设计阶段,需要设计师对设计目标、用户群体以及车型定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获取设计意象和特征。通过CBAS系统的应用能够通过对特性车型的特征数据得到初始的造型特征种群,经过计算得到新的造型特征线,设计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获得满意的造型特征。2)基于数字原型和虚拟设计的额形态特征生成阶段。在汽车造型设计中,草图和效果图是设计值记录、表达概念和创意的重要途径,相较于传统的手工绘制,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草图软件生成2D数字草图,确定基本的造型比例关系,之后在草图的基础上在空间中绘制曲线,使用曲线构成大致的造型面。在3D草模上对相关细节进行深入,就可以构建更多的造型特征。3)还可以通过虚拟设计完成人机布置。造型设计和人机最相关的就是各视图外轮廓的确定,它是造型空间确定的基础。基于数字原型的设计流程中,通过等比例虚拟现实方法可以对人机排布进行初步设计。将前期草图转化成NURBS曲线绘制的三视图,通过虚拟现实系统进行等比例投影,在对曲线控制点调整过程中实现对线型的动态控制。同时,虚拟现实系统还能够为设计师带来极为真实的主观感受,为设计提供更加切合实际感受的环境。4)基于数字原型和VR的造型完善和评审。在造型细化完善阶段,需要对汽车的型面进行进一步调整。通过数字原型和VR技术的应用,能够构建集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高度拟真环境,设计师只需使用相应的设备就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和物体进行交互活动。由于数字原型在精度和真实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应用VR技术十分必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深度探究了基于数字主导的汽车造型设计关键技术和设计流程,相较于传统的汽车造型设计模式,数字主导的造型设计模式在效率和质量方面都实现了极大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徐超 单位: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贺新云.汽车造型设计中轿车设计新流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汽车造型范文篇2

关键词:汽车;形式;造型艺术;美学风格

1.汽车的产生

卡尔·奔驰[Karl·Benz](1884—1929)——现代汽车工业先驱之一,人称“汽车之父”。1885年10月,他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1886年1月26日,他又取得汽车发明的专利权,德国人便把1886年称为汽车诞生年,从此汽车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汽车的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汽车形式与功能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的设计美学风格,可将汽车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七个时期:

(1)汽车产生阶段(1885—1900);

(2)汽车发展阶段(1901—1915);

(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1916—1929);

(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

(5)喷气式时代(1952—1964);

(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

(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

2.1汽车产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885—1900)

在汽车产生阶段,设计师仅仅专注于技术层面的设计,设计仅仅是为了满足汽车的技术实现功能,是一种技术上的探索与发明,是完全向功能技术设计的“一边倒”设计,造型艺术则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功能压倒形式的设计。尽管如此,汽车作为一件伟大工业产品的诞生,其本身就符合一种理性的、严谨的美学风格——机械美学风格。

1885年奔驰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形式上给人的感觉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三轮马车。奔驰所注重的是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功能实现与制造技术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是从功能、技术层面去考虑设计,在美学风格上则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甚至根本没有加以考虑。一眼看去,该车只有一种机械加工所处理过的痕迹,符合机械美学风格。

1894年的BenzVelo只是将三轮改进成了四轮,虽然车身加装了翼子板,但在形式风格上却没有任何改变。这时的汽车只是一个粗糙的工业产品,还没有关于美学风格的设计理念。这时的发明家(也是设计师)认为将三轮运行方式改为四轮运行方式要远远强过纯形式上的改进,机械风格依然处于垄断地位。换言之,1885—1894年之间的汽车设计还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功能性的探索,属于一种纯机械的美学风格,而且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了1900年前后。

2.2汽车发展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01—1915)

19011915年间,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问世,汽车实现了小批量化生产。设计师开始注重汽车的局部装饰,在车的前脸使用了铝板、镏金板等质感较强的装饰性材料,使得该时期的汽车看上去装饰性很强,符合当时“新艺术运动”的流行趋势和趣味喜好,是一种注重局部装饰的装饰风格。

1900年产的MercedesBenz一改过去的“机械式样”,给人一种全新的面貌:发动机前置,就着发动机形状因地制宜地加装了一个发动机车罩;前脸安装了圆圆的前大灯,形式上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轮毂不再用圆钢条直接交织而成,而转向采用铸造成型的具有平面装饰韵味的轮毂,增加了车轮的形式美感;车轮上面的翼子板不再是一块简单的铁板,而是根据车轮和传动齿轮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圆弧形,这对整车有很好的装饰性;车座上增添了扶手和靠背,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05年产的MicheltouringCar与前者在整体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但前脸、座椅、方向盘等局部装饰却远远超过了前者:车灯采用了镀金处理;前脸的通风栅栏周围镶嵌上了金黄的装饰性镶条;轮毂经过镀金处理,边缘喷上了鲜艳的红漆;车身也喷涂为鲜艳的蓝色,增添了该车的视觉美感,是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1914年产的Ford-T小汽车在前脸、驾驶台、座椅等局部继承了这个时期的设计特点——细节装饰。繁琐的装饰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趣味,甚至是这个时期审美的标准。尽管车身仍然是马车造型,但翼子板已开始采用整体连贯的弧型设计,车身的形式感得到了增强,造型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汽车发展阶段的汽车虽然在局部形式上有了些细微的改变与突破,但就整体形式而言,还是比较呆板。设计师只是通过增强汽车局部的装饰来美化车体,花哨的装饰成了这个时期汽车的“标准配置”,仿佛花哨的装饰就是美、就是时尚、就是真理。1915年左右“装饰风格”逐渐被“反装饰风格”所取代,从而沦为文化化石,被岁月所掩埋。

2.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16—1929)

汽车加工制造在这个时期已日趋成熟,汽车零部件基本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拥有汽车,汽车的造型逐渐成为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被奉为时髦的装饰,在此时被坚决反对,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一种整体的形式美。

在1916年生产的PorscheTurbo车身上,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大量的细节装饰——前脸没有了金色的装饰性镶条,没有了夸张的前大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只有进气和散热功能的通风栅栏;翼子板、座椅以及方向盘周围也都没有任何装饰;每个零部件的存在都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整个车身都旨在突出“功能主义”,是一种反装饰风格。

在1919年产的Ballot身上,我们能明显地发现它和以前的车身有了很大的区别:

⑴以前的车头与车身在分布和衔接上是不统一的,缺乏整体感,而该车在设计上将车头和车身融为一体,已经开始注重整体造型,造型已成为了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⑵车身在色彩上采用了偏灰的色彩,不再像“装饰风格”时期那样偏好于鲜艳、明快的色彩。

⑶整车仍然找不到任何装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反装饰风格。

反装饰风格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渐渐地走向了低谷。从1928年生产的MercedesBenz汽车身上可以看出,该车的车身尽管符合这个时期的整体性特征,但在轮毂和前脸部分又开始出现细节装饰,整车充满了十多年前的那种装饰韵味。该车的出现,宣告了反装饰风格时期的结束。

2.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的设计美学风格

汽车引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汽车造型艺术的突飞猛进,汽车设计开始追求一种动感美,速度美,开始以空前的热情重视外修造型。此时外形具有流畅线条的汽车便被认为就是好的设计,“流线型风格”开始席卷全球。

1930年产的Ford-A型汽车,外形已与以前的箱型车迥然不同,它具有新颖的车身,前后翼子板、驾驶舱都呈圆弧形,就如一只甲虫。通过与以前的车身作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该车有以下特点:

1)车头、车身和车尾完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整车具有一种流畅的线条,从头部一直蜿蜒到尾部。

3)整车没有棱角分明的地方,任何面与面的相交处都力求一种圆滑、柔和的过渡。

1951年产MercedesBenz300在前脸和翼子板的设计上都采用圆弧型设计,使用内置式车灯,增强了车灯与前脸的融合性,使得前脸线条更加优美流畅。该车圆滑的前脸,柔美的车身,流畅的线条无处不体现了流线型风格所具有的特点。

由于流线型轿车在车内空间的利用方面有很大缺陷,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类似船形,带有引擎舱、乘员舱和行李舱的汽车逐渐代替了流线型风格的汽车,成为了时代的新宠。

2.5喷气式时代(1952—1964)的设计美学风格

随着喷气式时代的来临,汽车设计开始趋向在车后加上大大的尾翼,追求一种与飞机形式有紧密联系的风格。这种对有机形式比较重视的设计风格被称为有机风格,也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富于雕塑表现味道的风格,这种风格慢慢地取代了流线型风格的统治地位,成为了设计美学风格的新标准。该时期的汽车造型有两大特色:一是车身的防撞设计;一是尾翼的流行。

在1953年的MercedesBenz180车上可以看到,流线型时期前脸和引擎盖所特有的夸张的流畅线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的近乎平板的引擎盖和简洁的圆弧车灯;车身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快,而且驾驶室空间比以前更大了;车的裙边外侧有了比较显眼的防撞保险杠;车侧身有两道仿佛特意雕刻出来的外凸有机形,属于一款典型的有机风格设计作品。

1960年产的Lincoln车,其整体造型就犹如用刻刀镌刻出来一般,有种简练的形式美,车身两侧也和前面两部汽车一样,有一刚劲的外凸有机形,行李舱上面有一对尾翼,整体形式非常接近于飞机造型,是对喷气时代的一种具体反映。

20世纪60年代中期,喷气式飞机不再为人们所好奇,时代再次把有机风格遗忘,而将趣味投向了新的设计风格。

2.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的设计美学风格

在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受当时“波普”运动的影响,新奇、古怪、独具个性的造型赢得了消费者青睐,以甲虫为原形设计的小型汽车大为流行。汽车的造型艺术属于一种追求独特形式美感的波普风格。

1965年产的Corvette汽车造型比较奇特,车体较以前小了许多;车尾也不再有尾翼;前端的防撞杆也较以前隐蔽;车身两侧没有了外凸有机形。整车在风格上有了一种夸张而新颖的变化——即注重整体形式而不拘泥于局部刻画,美学风格上属于波普风格。

1975年产的Chevette汽车在形式上也是仿甲壳虫造型:两个前大灯就犹如两个眼睛;车体表面比较小巧、硬朗,形式感强烈;车身线条从圆滑走向了棱角,从柔和走向了硬朗,车灯从圆形变为了矩形……在造型艺术上一如既往地继承了追求形式主义的波普风格。

1979年产的通用Buick在整体形式上较以前有了大的改变,车身体积又开始出现长、大、宽的特征,车身风格抛弃了以小巧的甲虫为原型的波普风格,而转向采用硬朗、理性的造型风格,形式主义从此宣告结束。

该时期的汽车设计比较注重车的整体形式,外形大都取材于甲虫造型,汽车的形式非常丰富生动,具有美感。这种片面地强调汽车形式的设计风格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同时也降低了汽车内部空间使用的有效性,因而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2.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的设计美学风格

从20世纪80年代起,汽车销售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形式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各种风格的汽车式样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以一浪高于一浪的趋势淹没了整个世界,造型艺术已经完全沦为一种有力的促销手段。而对其设计美学风格来讲,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1)极简主义风格

LexusLF-A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是一种简洁干练的外型,一种在整体形式上能取得高度协调的统一,倡导“简洁便是美”的设计理念。

(2)仿生风格

生物的外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具有神奇而美丽的形式,把生物的形式应用到了汽车设计中能取得一种奇特的效果,能赋予汽车某种生物的灵性。Beetle是大众的一款经典轿车,其外形就像一只栩栩如生的甲虫,属于典型的仿生风格。

(3)雕刻风格

希腊雕塑分为两种风格:崇高伟大风格,即一种表现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风格形式;优美典雅风格,即一种表现优美、典雅的风格形式。在现代的汽车设计中,这两种风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崇高伟大风格表现的是一种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美,如果把这种风格融入到汽车设计中,便能使这些车具有一种神圣庄重、雄浑有力的形式感,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审美的功能性。ChevroletCamaro概念车通过坚实、健美、有力的车身线条,凹凸有序的块面关系,传达出一种庄重、雄浑、彪悍的气质。

其次,优美典雅风格是借助车体外形上灵动的线条,或是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来得以体现,突显出一种优美典雅的外形气质,这种风格大量地被用在了轿车和跑车的造型艺术上。PorscheCarreraGT的车身就是由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所构成,具有一种优美典雅的特质。

(4)高科技风格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设计也出现了一种倾向于表现科技,体现未来的风格,即:高科技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不但吸取了雕刻风格的优点,而且在外观上还具有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AudiRSQ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高科技风格,该车在形式上吸取了优美典雅风格的精髓,加上概念化的夸张外形、银灰的色彩搭配,整车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

在近二十多年间,尽管汽车的美学风格是复杂多样的,但就汽车设计中的美学理念来说,却是有史以来被应用得最为成功的。

3.汽车设计美学风格的总结及未来发展

夏尔·巴托[CharlesBatteux],(1713—1780)将艺术分为三种,即:美的艺术、机械的艺术、居中的艺术。对于汽车设计来说,它既不完全属于“美的艺术”,也不完全属于“机械的艺术”,而应该属于“居中的艺术”,也就是说,汽车设计的本质是要做到技术与艺术的最佳平衡。从汽车发展所经历的七大阶段性美学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汽车造型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也发生了以下复杂的变化过程:技术>艺术,技术≥艺术,甚至技术≤艺术。从机械美学风格,装饰风格,反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新有机风格,波普风格到如今的极简主义风格、仿生风格、雕刻风格以及高科技风格,都直接反映出了各个时期设计师对这种平衡关系的理解。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汽车设计也从未停下过前进的步伐。汽车的设计美学风格也在不断地演变,也在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就汽车的设计美学风格来讲,雕刻风格、仿生风格以及高科技风格仍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刘世恺.汽车发展史话[M].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05年7月版.

[2]王受之.世界现代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

[3][德]Dr.HarryNiemann.百年奔驰[M].朱华,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年11月版.

[4][英]贡布里希(E·H·Gombrich).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2003年版.

汽车造型范文篇3

关键词:油泥模型;汽车造型;设计运用

在现代汽车设计公司进行汽车设计中,油泥模型是设计师完成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途径,油泥模型的使用能够让设计师完美体现自身的设计理念,并发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虚拟现实的不断应用,对传统的油泥模型制作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目前计算机建模应用仍无法完全取代油泥模型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作用,油泥模型为代表的实际模型构造为汽车在正式开工前分析其外形实际情况提供了更加直观、可靠的表现,让设计师能够通过模型实物了解到设计中的不足,从而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1]。而新时代背景下油泥模型材料的多样性,油泥模型制作环节的优化与改良,则进一步保证了油泥模型的制作质量,为汽车造型设计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1油泥模型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1.1模型骨架及内部填充。油泥模型的模型骨架搭建以及内部填充是进行油泥模型制作的首要环节。骨架的设计和搭建质量对整个油泥模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设计图的要求以及模型建造的需要,选择小型油泥模型制作或等比模型制作所需要进行的骨架搭建工作量也是不一样的,从这种角度来讲油泥模型越小骨架搭建的工作量越小,搭建比较方便,而1:1的汽车油泥模型在骨架打造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更多[2]。首先骨架材料的选择,现阶段骨架材料主要选用金属骨架进行搭建,因为相比很多材料而言,金属骨架具有较好的承重性。在选择好骨架材料后需要严格根据骨架设计图纸进行模型内部骨架的搭建,使用焊接的方式将骨架固定妥当。在骨架连接完成之后,需要使用覆盖木板或填充泡沫进行覆盖,而填充泡沫材料的应用可以减轻车辆的自身重量,也能够保证油泥黏结的稳定性,应用效果更好。1.2油泥填敷及形体加工。油泥填敷与形体加工环节是骨架以及内部填充之后的一项工序。油泥填敷的工作量跟上一步工序中内部填充物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现阶段使用泡沫填充材料的油泥模型制作较多,而在对泡沫材料作为填充材料的模型进行油泥填敷时必须注意油泥材料贴合性,保证油泥与泡沫材料表面能够比较好的贴合。另外,油泥的填敷是逐层填敷的过程,这个阶段中模型师需要对层与层之间的贴合关系把控好[3]。在油泥填敷完成后可以对模型进行初步的形体加工,传统的形体加工主要依靠刮刀进行,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应用机械加工方式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进行形体加工,可以通过计算机设置好粗加工、精加工以及清角、划线等操作,再进行机械加工,打造更好的油泥模型。1.3模型调整细节刻画与后期安装及涂装。在油泥模型初步形体加工完成后,可以对模型进行细节的调整与刻画。油泥模型的细节刻画主要依靠模型师使用刮刀、刮片或者特殊机械进行,这些刻画调整不仅包括对模型曲面造型的加工,更多的是对车辆模型细节进行处理[4]。模型的调整与细节刻画是十分考验模型师工作能力的操作,模型师对于刮刀或刮片的使用,划线的准确性和延续性,如何科学准确的将图纸上的内容表现出来,都需要模型师对油泥进行精准的把控。需要注意的是,油泥模型使用的油泥材料为工业油泥,这种材料具有比较好的可塑性,可以进行多次切敷,另外油泥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不同,在进行模型刻画时需要注意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完成刻画,若加工中的刻画出现错误,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对油泥进行再次加工[5]。油泥细节刻画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的安装和贴膜涂装,后期安装的主要安装对象是车辆中的格栅、风口、显示屏、把手等功能性样件,这些样件安装的目的是为了让模型更加逼真,而同样油泥模型完成后的状态并不十分逼真需要通过贴膜以及涂装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装饰,让车辆的高光、反射等更加符合实际[6]。在贴膜涂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气泡和裂缝的数量,并注意对涂装颜料的搭配。此外,模型面与面之间使用胶条或者胶带做装饰能更好的营造特殊视觉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油泥模型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由不同的人群来对模型进行评价,通过模型展示和评审,了解油泥模型的表现情况并进行改进和修正,以便提高模型的质量。

2提升油泥模型运用质量的保障措施

2.1设计师与模型师的水平。提升油泥模型的质量水平需要从汽车设计师以及油泥模型师着手,提升设计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创意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油泥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汽车设计师是完成汽车设计的重要工作人员,油泥模型的整体设计方案主要来源于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和灵感,设计师的汽车造型设计水平对模型的最终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为此,汽车造型设计师应当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想,科学合理的进行二维图纸和三维图像的设计,保证油泥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汽车油泥模型师的工作技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模型的最终质量,油泥模型师的工作能力优劣影响着模型构造的优质程度。为此,模型师也应当注意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尤其是模型的细节刻画和涂装方面,按照设计师的要求进行涂装和刻画,让设计方案能够得以体现[7]。另外,设计师与模型师的搭档也十分重要,一方面设计师的设计需要模型师进行体现,设计师与模型师进行有效沟通能够让模型更好的体现设计要求,展现出造型的效果。另一方面,设计师的设计方案是一个需要不断修改和更新的过程,设计师与模型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设计师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模型制作的质量,也对最后汽车造型进行完善。此外,设计师与模型师都要注意第一时间掌握新的资讯,以便了解新的科学知识和技艺,不断扩展视野获得新创意和新思路。2.2油泥材料技艺的改进和革新。油泥材料的材料质量关系着油泥模型的整体质量,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对材料进行处理以及选择优质材料完成模型制造对模型的最终成品而言十分重要。汽车的油泥模型应当注重选用更加先进的材料,保证材料的可塑性以及优质性,方便进行后续的修改,对汽车造型进行高度还原。油泥模型的材料选择一般应当选择可塑性好的材料,并且根据模型建造的不同阶段,不同材料的选择对模型的最终成品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可塑性良好的油泥材料能够帮助更细致的进行模型的调整和刻画,保证了模型制造的质量,很多最早期的石膏、木板材料现在已经逐渐被工业油泥、高密度硬质泡沫等所取代,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可能有更多可塑性更好的材料可供油泥模型制造所选择。除了油泥材料的使用,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组装和拼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油泥模型的最终质量,为此油泥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改进。比如:在喷漆过程中使用专业装饰薄膜代替传统喷漆,利用新的刮刀使用技艺进行油泥模型的刻画,保证造型曲面更流畅,提高最终展现效果等。

3结语

油泥模型在汽车造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汽车造型设计中,使用油泥模型对汽车外形进行模拟和塑造,能够便捷的创造出具有较高仿真性的汽车模型,帮助进行下一步设计的完善和改进。汽车造型设计中油泥模型的运用,则需要进行模型骨架搭建、内部填充、油泥填敷、形体加工、细节刻画、后期涂装等多项环节,对油泥模型制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管控,能够保证汽车造型设计的油泥模型质量,保证后续设计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另外,为了提升油泥模型的质量,需要汽车设计师与油泥模型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对油泥材料和材料处理工艺进行改进,提升油泥模型的质量,进而保证汽车造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美观性。

参考文献:

[1]宁晓东,张霓.汽车油泥模型数控加工技术分析[J].工业设计,2018,20(05):135-136.

[2]张伟剑.浅析比例模型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8,18(17):229-230+241.

[3]王鹏.油泥模型设计制作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及必要性[D].苏州大学,2016.

[4]李阳,王硕,吴辉.浅谈汽车风洞实验中的油泥模型工作[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6):75-76+79.

[5]吴辉,李阳,王硕.浅谈油泥模型师在汽车造型开发中的作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9):15+17.

[6]蒋剑.现代汽车造型设计之油泥模型制作概述[J].四川水泥,2016,21(05):314+298.

汽车造型范文篇4

关键词:汽车轮毂;轮毂造型;造型设计;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汽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注重汽车的实用性逐渐转变为追求汽车的美观度与综合性能。汽车轮毂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的美观度,因此,汽车设计中,越来越注重轮毂造型设计。为了提高汽车的美观度,必须确保汽车轮毂造型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就需要应用符合汽车风格与品位的轮毂造型设计方法。下文中,笔者主要探讨了目前最为常见的几种汽车轮毂造型设计方法。

1标准发射式

对于汽车轮毂的形态,从正面进行观察,可以看出,汽车轮毂造型属于平面构成的范畴。由于受到受力状况、实际应用、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必须将汽车轮毂设计为一个同心圆式的造型,从而将汽车轮毂造型设计的自由度牢牢限制在平面构成中有圆形特质的发射构成的类别范围之内。通常情况下,发射构成的骨骼形式,主要包括多心式、螺旋式、同心式、向心式以及离心式五种类型。从汽车轮毂造型设计方面来看,轮辐类似于发射的骨骼线,因此,汽车轮毂造型设计中,可以应用同心式、向心式以及离心式这3种形式,而多心式、螺旋式的受力性能相对来说较差,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之下,无法在汽车轮毂生产制造及造型设计中进行应用。选择出一定的骨骼线以及基本形式之后,便可以采取逻辑数理发射阵列,设计出三辐或者是多辐的汽车轮毂。标准发射式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为简单的造型设计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创意的要求,增加一些动感、光感或者是渐变的形式效果,从而使人感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纹理装饰式

首先,表面纹理。通过采取一些特殊工艺,或者是一些材质不同的贴图,便可以赋予汽车轮毂独特的肌理效果,从而使人感受到或璀璨、或灵动、或复古、或高贵的视觉效果。其次,彩色轮毂。彩色轮毂是汽车轮毂的新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最为常见的一种搭配是“红绿灯式组合”,也就是橙红轮毂+黄绿色车身。同时,也可以在一个轮毂上涂装不同的颜色,轮毂、车身可以采用对比色,例如,白色轮毂搭配深蓝车身,会使人产生一种细腻、净雅、轻松的感觉;而金色的轮毂搭配红色的车身或者是黑色的车身,会使人产生一种豪华大气的感觉。

3移花接木式

通过利用Photoshop软件,将一张图上的其中一部分转移到另外一张图上,使得这两张图能够实现完美的融合,便是所谓的移花接木。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事物、新设备不断涌现,在一些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着一种“闪信”手机,当在夜晚对这些“闪信”手机进行来回晃动的时候,移动轨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图案。现在,汽车轮毂造型设计领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将这一科技“移花接木”到汽车轮毂上。若是实现了这一点,便可以使轮毂在夜晚转动的过程中形成轨迹图案。

4喻指类比式

喻指类比式指的是,通过利用一定的符号或者是形式,来将深层象征意境有效表达出来,目前,喻指类比式也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汽车轮毂造型设计方法。例如,壁虎这种动物,可以在各种墙体路面间游走,也可以牢牢固定在天棚、房顶上,究其原因在于,壁虎的四足就像吸盘一样,抓力十足。将壁虎作为汽车轮毂的造型设计题材,便可以充分彰显出汽车具有良好的适应各种路面的能力、抓地能力,是一个不错的设计方案。再如,十字架一般代表着基督教,在轮毂造型设计中应用十字架这一特征符号,便可以使轮毂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也可以彰显车主的信仰,使人产生联想。

5时尚追随式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时常翻新、时尚层出不穷的社会,也是一个不断追逐时尚、高度重视时尚的社会。因此,汽车轮毂造型设计中,也要注重追随时尚,适当添加一些时尚因素。首先,极致魅力。通过对国内外的时尚追随式汽车轮毂造型设计进行分析,现阶段最为著名的汽车轮毂之一,被誉为“维多利亚的秘密”的世界上最昂贵的轮毂Asanti-Lexani,表面上覆盖着800颗蓝宝石、12000颗钻石,所有宝石总共1100克拉,价值一百多万美元,其标志着奢侈消费时代来临。其次,刻字文化。在轮毂上刻上一些特殊符号,可以是车主的名字,类似于个性化车牌的效果,既时尚,又富有个性,还赋予了轮毂归属感,提高了轮毂的收藏价值。

6文化符号式

任何一个民族,在进行任何一个设计的过程中,均会带有一定的民族性,民族性虽然与民族化具有一些同义之处,但两者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化是将民族特色特意地展示在设计对象中,或者是刻意追求设计对象中的民族特色,而民族性的设计,是人文、气候、地理等因素自然折射或者是体现在设计对象中,基于这样的原因,这种具有民族性的设计,并不一定绝对是一个民族化产物。本土化设计指的是,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民族精神的运用、创新、继承以及发扬,本土化设计要求设计师,应当将本土文化当作立足点,创造出有民族文化特征、有民族个性的设计作品。为了有效促进本土化设计、民族化设计的实现,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便是,有机运用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例如,运用中国传统图案。众所周知,龙是中国形象的一个重要象征,将龙作为汽车轮毂的造型设计题材,便可以突出轮毂的中国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造型设计中添加一些蕴涵吉祥寓意的符号,像祥云相随、三龙互嬉等,便可以表达吉祥如意、平安快乐的美好祝愿。再如,引用典型标志符号。Nissan公司设计了一款轮毂造型为江户幕府家徽的概念车,这款车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参加了东京都的庆祝活动,主题为“江户幕府400周年”,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加强对江户幕府时代至现代这段时间内的各种工艺与文化,在江户幕府时代的各种文物中吸取灵感,来致力于设计能够表现出历史沿革一脉相传的作品,充分展现东京本地特色与江户历史。

7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主要的汽车轮毂造型设计方法包括标准发射式、纹理装饰式、移花接木式、喻指类比式、时尚追随式、文化符号式以及概念创新式7种。汽车轮毂造型设计,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追求现代时尚与创新,相信在未来,汽车轮毂造型将会变得更加多样化。

作者:康泰 张世琪 杨磊 单位: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俭涛,陈永亮.基于田口方法的铝合金轮毂造型最佳化设计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5(6):531-534.

汽车造型范文篇5

关键词:汽车;造型设计;品牌基因

1汽车造型与品牌基因

一直以来,寻求用户满意、市场表现优异的汽车造型设计都是各汽车设计与生产企业的首要课题。奥迪集团董事会主席RupertStandler认为:“正确的设计不是即兴的,而是必须遵守品牌基因的,品牌竞争将成为未来汽车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的确,现代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已由传统技术驱动向品牌战略驱动转变,表现出消费者对汽车造型有了新的要求,而品牌基因则成为了汽车造型设计的重中之重。顾名思义,品牌基因类似于生物遗传学中的基因片段,可通过不断地自我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其下一代,并使其下一代继承上一代具有的特点。在遗传过程中,生物体通过基因突变与重组不断进化以获得更强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与此类似,汽车的造型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设计者的不断改进与创新来获得满足时代与市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把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看成是造型基因遗传和变异的过程。汽车造型是汽车整体设计的首要环节,是汽车品牌差异化体现的最重要、最直观的标准。作为传达品牌价值信息的直接载体,汽车造型具有继承性、明确性和可识别性。一个汽车品牌各款车型所具有的相同或类似的主要造型特征即为该品牌造型设计的灵魂———品牌基因,它是构建该品牌价值的核心元素。随着时代的变化,汽车造型也会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更迭,但其品牌传统具有的品牌基因始终不会被改变,而会被能工巧匠有机地结合到每一款新车型的造型设计中,并构成一个全新的产品家族,使该品牌焕发出新的活力。

2浅析具有特色的国外汽车品牌基因

2.1奥迪。奥迪是德国最具历史的几家汽车设计生产公司之一,其标志性的“四环”标志主要源于组成当前奥迪公司前身AutoUnionAG汽车联合公司的四家汽车公司———Audi、DKW、Horch以及Wanderer。在奥迪品牌的发展史上,由汽车联合公司前身的四家汽车公司设计的HorchV12type670Convertible(1931)、TypeC(1937)、DKWF102(1965)、NSURo80(1967)四款车型奠定了奥迪汽车造型的原始品牌基因。其中最著名的是1937年TypeC车型的单框格栅造型,后来,由奥迪设计总监席尔瓦(Silva)将其发扬光大。他设计的三款概念车Nuvolari、PikesPeak和LeMans将传统的横向布置改为纵向拉通、保险杠内置的前脸“大嘴”造型,确立了“大嘴”造型作为奥迪新的品牌基因的历史地位。2004年后,由沃尔夫冈•艾格(Wolfgang•Egger)等设计师带领的设计团队将“大嘴”进一步改进为不规则六边形中网设计,使整个前脸更加扁平化,呈现出奥迪汽车扁平化的设计风格,将“大嘴”造型的品牌基因进一步发扬光大,并沿用至今。另外,提到奥迪又不得不提到其车灯设计。被誉为“欧洲灯厂”的奥迪公司,其车灯设计制造水准冠绝整个汽车界。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车灯,一种是奥迪车灯,一种是其他车灯。这一美名最早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奥迪设计总监约瑟夫•丁斯特设计的头灯组和上格栅的一体化造型设计。后来,同样由艾格等人将车灯的设计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将LED灯带、矩阵式大灯、激光大灯等新技术融入车灯设计,不仅成就了“灯厂”美名,同时也将车灯与前格栅有机结合,让两个品牌基因交相辉映,完美营造了奥迪汽车扁平化设计风格,成为了消费者选购汽车时的关注焦点。2.2宝马。最早由一家飞机工厂发展而来的宝马公司同样作为德国最具历史的汽车设计生产公司之一,其生产的高级轿车在全球享有美誉。现如今,宝马已经成为全世界效益最好、最成功的豪华汽车品牌,这与其品牌基因的帮助密不可分。宝马汽车最主要的品牌基因包括双肾格栅、“天使之眼”大灯和C柱侧窗回勾。双肾格栅造型首次出现在1933年生产的303车型上,这一特征经后续其他车型继续发展,最终成为了最为著名的宝马汽车品牌基因。最初的双肾造型非常细高,直到1955年的507车型才将细高形的双肾变为了横向扁平形,这成为了现代宝马双肾造型的雏形。到了1992年,宝马M3车型采用将横向扁平形双肾与平置大灯相结合的前脸造型,塑造了现代宝马的品牌基因,这一整体格局一直沿用至今。“天使之眼”大灯最初来自宝马5系的大灯设计,由黄色或其他颜色LED灯组成,表现为远光和近光灯头外萦绕而成的光环,在示宽灯状态下能形成一个美丽的光环,就犹如天使头上的光环,故被用户美名曰“天使之眼”。C柱侧窗回勾首次出现在1962年的1500车型上,这一造型特征虽然比较小,但也在此后出产的车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增强了整车的动感,成为了后代车型“绝对必须遵守的”宝马基因。2.3凯迪拉克。凯迪拉克作为美系豪华车的代表,隶属于美国通用汽车集团,1902年诞生于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凯迪拉克在汽车行业内的无数个第一。时至今日,凯迪拉克长盛不衰,依然是美国总统专用车指定品牌,受到国内外用户的广泛好评。身为美系豪华车,凯迪拉克兼具传统美式肌肉车的粗犷豪放与欧式汽车的沉稳灵动。其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基因莫过于经典的“钻石切割”设计语言,包括了水滴形前大灯、直列式飞翼尾灯等造型元素,融入多维型面设计理念,就仿佛切割钻石般将车身打磨出丰富的层次与细节,使外观富有雕塑的精致、灵动感。

3浅析具有特色的国产自主汽车品牌基因

3.1红旗。红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历史最为悠久的汽车品牌。作为民族品牌,红旗的品牌基因不仅代表了企业文化的要求,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纵观历史上各代红旗轿车的造型设计,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早已牢牢地刻在了红旗的品牌基因里。引擎盖红旗立标、扇形进气格栅、“宫灯”形前大灯、三排式侧窗、筒状翼子板是红旗轿车的经典造型。引擎盖红旗立标最早源自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红旗牌轿车CA72,该设计元素将新中国的象征———红旗与轿车引擎盖巧妙结合,在之后的出产的各代红旗轿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并沿用至今,是红旗轿车最显著、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基因。扇形格栅造型来源于中国折扇,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九梁十八柱”的寓意。“宫灯”形前大灯、三排式侧窗、筒状翼子板则在兼具中国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营造出了红旗轿车头部厚重、车身后踞的蓄势待发之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庄重与威严。3.2吉利。吉利汽车始建于1997年,在汽车设计制造企业中算是绝对的后起之秀,但经过多年来的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功。在过去,国产自主汽车品牌产品普遍缺乏属于自身的品牌基因,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国外品牌已有产品的模仿或逆向研发,产品造型缺乏自主创新,被广为诟病。但在进入3.0产品时代后,吉利创造出了“水滴涟漪”进气格栅、“时光之翼”尾灯镀铬条等一系列原创度很高的吉利基因,并用于之后出产的各型产品上,彻底摆脱了模仿或逆向研发的道路,从国产自主汽车品牌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业界和用户的广泛认可。“水滴涟漪”中网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设计风格,它的灵感源自水滴下落到水中时形成的同心“回”字形波纹的独特自然现象。在设计时将“涟漪”的轮廓造型设计与车标相呼应,使车头造型更具张力。“时光之翼”是一条雕刻有“GEELY”字样贯穿左右尾灯的镀铬条,使车尾造型更加饱满,层次分明。3.3比亚迪。比亚迪最早是一家电池设计生产商,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早期的比亚迪同样存在自主创新不足,产品依靠模仿或逆向研发的问题。但自从2012年起,在推出以“秦”为首的王朝系列车型后,比亚迪彻底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备受好评。王朝系列车型以我国古代“秦”、“汉”、“唐”、“宋”等朝代名命名,并将车标更改为以具有浓厚中国传统元素的篆体字为主体的车标。2016年,比亚迪引进了奥迪前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WolfgangEgger),在艾格等人的帮助下,比亚迪首次将“龙”的设计元素加入到产品的前脸设计中,取名为“DragonFace”,形成了比亚迪全新的品牌基因。在之后推出的车型中无一例外使用了“DragonFace”造型,令人眼前一亮。“DragonFace”设计语言中的前脸造型采用了不规则梯形“大嘴”设计,宛如龙嘴,气势磅礴;前格栅与中央的比亚迪LOGO连成一体,突出简约的设计风格;前大灯的镀铬装饰条与前格栅相连,宛如龙须,与龙嘴设计相得益彰,熠熠生辉;整车造型突出了悬浮感,车身轻盈灵动,充分彰显出在新品牌基因下比亚迪汽车的速度感和力量感。

4结语

汽车造型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时代会因为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车型骨子里所承载的品牌基因不会发生大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品牌基因只会在用户的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让品牌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姚君,金然,韩叔冬,等.论品牌基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包装工程,2012,33(24):37-41.

[2]王陈静雅,江浩,覃一鸣.浅谈汽车前大灯造型设计[J].时代汽车,2018(12):79-80.

[3]张文泉,赵江洪,谭浩.奥迪品牌发展与汽车造型特征研究[J].装饰,2011(7):75-77.

[4]邬宇坤,吕京昌,李文,徐敏.品牌基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15):135-136.

[5]欧阳予婧,赵斌.宝马汽车造型设计家族元素溯源[J].轻型汽车技术,2011(Z1):35-37.

[6]白俊峰,牟琼坤.基于品牌基因的国产自主汽车前脸设计现状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0):87-89.

汽车造型范文篇6

关键词:识别特征;充电桩;造型设计

目前按照国家规划出最理想的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比例应达到1:1,但截止于2019年,我国的车桩比约等于3.3:1[1]。根据目前缺口可以看出,充电桩行业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建设空间。技术与制造工艺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品牌存在亟待提升自身产品识别度的需求。需要通过借助旗下产品来塑造成功的品牌形象。研究从产品识别中的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尺寸识别特征要素出发,以汽车充电桩为例进行相应的产品识别造型设计与研究。

1产品识别特征要素概述

企业在实现品牌认知的过程中会采用产品识别这一设计策略,产品识别是要素是品牌识别(CI)发展到产品识别(PI)过程中的识别理论产物。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由各个设计要素组成的,而产品识别的关键是有助于整合各个产品特征要素,使其形成一定的造型特征,从而运用于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当中,如图1所示。产品识别中的特征要素主要包括形态识别、色彩识别、材质识别以及尺寸识别[2],这些特征要素由可成为产品识别的表现形式。一般存在可视化的物理特性。这种视觉上的造型特征能很快被用户接受,并进行相应的信息转码,转化为与品牌和产品形象统一的意象感受。

2汽车充电桩造型设计现状

优秀的充电桩造型设计能促进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推广与普及。作为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在产品造型、设计风格以及色彩材质这些识别特征上都应与品牌电动汽车保持一致性与协调性。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汽车品牌会按照电动汽车造型与风格去定位充电桩的造型属性[3]。2018年伴随其电动汽车推出的专属充电桩,是充电桩造型设计上与电动汽车契合的典型案例[4]。其充电桩的整体视觉感受带有时代冲击力,充分彰显其品牌理念下的未来与科技感。充电桩正面运用蔚来家族化设计元素“X”,外轮廓又保持着与蔚来汽车电动汽车前脸车灯的方正棱角造型,在色彩上延续了蔚来汽车的品牌色蓝绿色。对于大部分汽车品牌来说,充电桩的造型设计上应与汽车外观形成统一的视觉体系,要做到能让用户快速辨认出各个品牌的特色所在。即使是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品牌背景下,会呈现出差异较大的形态或色彩等特征,从而能建立自己的市场定位与形象认知[5]。这种表现形式是品牌特有的符号与特征,这种独特、易识别的特征才能使品牌经受时间与市场的检验。目前品牌在售卖电动汽车的过程中会提供相应的配套私人充电桩安装服务。而充电桩产品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技术同质化的现象。作为企业,特别是初创型公司,存在亟待提高品牌识别度,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一定的识别认知的需求[6],所以设计出与品牌相匹配且具有较高产品识别度的汽车充电桩造型是必要的。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产品识别对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产品设计的重要性。针对于此,将根据产品识别设计中的特征要素对充电桩进行分析与研究,分为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尺寸四个方面的产品识别特征要素进行设计运用。

3基于产品识别特征要素的汽车充电桩造型设计思路

3.1充电桩形态要素的应用。产品的形态识别要素可以从点、线、面、体出发,提取出形态识别下的产品基因,有助于塑造出品牌旗下系列化产品的完整形态[7]。线在造型设计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汽车的造型特征线是汽车设计环节的基础。造型特征线能运用最小的单元来表达丰富的造型信息,能通过线与线之间的配合与联系构成完整的产品形态。一方面,线的形态影响着产品的风格走向,而另一方面,产品的风格也决定着线的形态。一般产品的风格主要由企业确定,而产品的风格具有多样性,可以从现有的其他产品意象或自身品牌产品造型特点出发进行考虑与研究。汽车充电桩作为一类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产品之一,造型上的设计往往也会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产品意象的发散。例如荣威的私人充电桩的造型意象来源于帝国冲锋队士兵的形象,如图3所示,只为突出其品牌的尊贵与自信,同时强调其充电桩集智能、安全、便捷于一身的特点。新一代宝马充电桩则是采用智能水滴造型,相比较上一代更加动感有型,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时尚气息,带来独特的设计之美,同时几何化的造型与宝马汽车双肾型格栅造型相呼应,体现出宝马品牌自身产品的造型特征。特斯拉充电桩的造型线条运用极其简单,这与特斯拉汽车造型设计理念保持一致。在线条的运用上采用特斯拉惯有的流线型曲线;能从充电桩设计上看出其持续创新的品牌理念。3.2充电桩色彩要素的应用。色彩的物理属性一般包含饱和度、色相与明度,色彩占据了产品重要的视觉比例,所以充电桩的色彩识别要素具有重要意义。产品颜色的改变成本远远低于造型、材质等变化的成本,并且在产品色彩上有所变化,视觉的冲击效果也较大[8]。例如,国家电网作为充电桩行业重要生产者,在充电桩的色彩识别上运用国家电网独有的墨绿色,让公众对国家电网的充电桩具有较强的辨识度。充电桩色彩识别要素提取的影响因素通常为以下几种:1.品牌色的运用。品牌的差异影响着产品的整体风格偏向,一般充电桩品牌为突出其稳重和科技感,会以黑、白、灰色为主,同时运用有彩色进行充电桩灯带、装饰线条等小面积的点缀。其中有彩色则会使用各个品牌最突出和具有典型性的色彩进行修饰。2.使用环境的影响。使用环境可以分为地域性环境与地点性环境。地域性环境的决定因素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背景与文化,可以适当加入地域性标志装饰以符合当地特色。地点性环境主要考虑充电桩安装位置为户外停车场还是地下停车场等,公共充电桩应采用与环境有区别的、醒目的辨识色。3.产品的造型与工艺。产品的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风格走向,例如具有科技风的产品一般会选用冷色,可爱圆润的产品会采用明亮的暖色。同时色彩的运用也受到不同的加工工艺等影响,从而让充电桩色彩产生细微的质感变化。3.3充电桩材质要素的应用。一般户外充电桩的使用环境特殊,要考虑风雨、严寒、曝光、用电安全等因素,避免环境中的温度、光以及粉尘等严重影响其产品寿命。因此对于充电桩外壳的材料性能具有一定要求,要同时考虑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目前运用在充电桩外壳上的材料有钣金材料和PC、PC/ABS、SMC等复合材料。目前部分国外产业的充电桩外壳,例如ABB企业,则主要以钣金为主。其优点是强度高、耐高温、散热好以及成本低,但重量大且运输困难。而例如北汽等汽车品牌的充电桩外壳材料较多选用PC等复合材料为主。这种材质有物理性能好、阻燃性好以及可塑性高的特点,也存在易老化、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充电桩外壳的材质选取上可以均衡两种材料的优势与劣势并加以合理运用。3.4充电桩尺寸要素的应用。根据《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技术标准》GB/T51313-2018的充电桩布置规定,充电桩与需充电的电动汽车、车位、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操作要求。充电桩安装在车侧时,不宜妨碍车门开启,充电桩应离电动汽车距离应大于40厘米。充电桩安装在车尾时,充电桩离电动汽车距离应大于50厘米。除此之外,充电桩应垂直安装,偏离垂直位置的方向范围不宜大于5度。汽车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重要装置,市面上大多以使用壁挂式交流充电桩为主。为提高充电桩在产品造型设计上的合理性与舒适度,汽车充电桩应按照合理的尺寸参数进行制定。由于充电桩目前整体尺寸暂时没有标准规定,所以各品牌充电桩在外形尺寸上差异较大,但一般私人充电桩的长与宽所占面积应控制在1平米以内,深度不宜超过30厘米。

4基于产品识别要素的汽车充电桩造型设计实践

4.1汽车充电桩设计目标。根据以上充电桩要素的研究与分析工作,明确电动汽车配套充电桩产品造型设计目标如下:充电桩形态上运用符合电动汽车品牌的产品风格形象;色彩上要因地制宜,同时考虑环境、品牌以及工艺因素;材质上综合考量钣金和PC等复合材料;充电桩的形式采用随车桩的基本形式———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同时保证其合理的尺寸完整性。4.2汽车充电桩设计实践。按照产品识别特征要素作为设计思路,进行以爱驰品牌为例的汽车充电桩造型设计实践,如图4所示。按照品牌需求,实践造型方案的设计整体呈现出一个“U”字造型,与爱驰U5系列汽车品牌相互呼应,符合品牌“与爱驰行”的宣传标语。充电桩上部分采用起伏有致的造型设计,体现科技感与层次感。色彩搭配上采用黑色与蓝绿色搭配,深灰色加以点缀,在展现品牌蓝绿色的同时,运用大面积的深色处理增添沉稳。根据PC材料可塑性较强的特点,材质上则以PC复合材料为主。尺寸上的长度、宽度与深度分别为50厘米、32厘米和12厘米,符合充电桩基本尺寸要求。

5结语

本研究在针对品牌充电桩的造型设计上,引入产品识别设计以及识别特征要素的理念,实现了基于产品识别特征要素的充电桩造型设计实践活动。将设计师单纯基于个人主观感受的设计过程与本次基于产品识别要素进行的充电桩设计活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基于产品识别要素上的设计活动要素表现形式划分,例如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尺寸等,且同时具有明确的品牌针对性,为企业提供了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设计策略,推动品牌形成产品识别的基因库。接下来可以通过针对更广泛的汽车衍生品进行研究,探索其配套产品之间的相关性与运用规律,从而完善基于产品识别特征要素下的理论与实践框架,减少设计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的主观性与相应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充电桩行业盈利能力和发展驱动力分析[J].电器工业,2019,220(03):35-39+42.

[2]王海涛.煤矿机械产品形象识别中的特征符号建构[J].设计,2016(16):134-136.

[3]那成爱,吴志军,周曦,etal.基于产品识别的智能安全装备产品族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8.

[4]蔚来.代表“未来”的汽车专属充电桩[J].上海信息化,2018(10):68-70.

[5]任英丽,张中一.基于基因转移理论的产品造型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0(02):28-29.

[6]王淦卿.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识别策略[J].工业设计,2018(08):58-59.

[7]柳禄,章永年,丁为民,etal.Designofmulti-objectivedrivenproductfamilyshapegenefortractor%多目标驱动的拖拉机产品族外形基因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7,033(017):82-90.

汽车造型范文篇7

关键词:汽车;形式;造型艺术;美学风格

1.汽车的产生

卡尔·奔驰[Karl·Benz](1884—1929)——现代汽车工业先驱之一,人称“汽车之父”。1885年10月,他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1886年1月26日,他又取得汽车发明的专利权,德国人便把1886年称为汽车诞生年,从此汽车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汽车的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汽车形式与功能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的设计美学风格,可将汽车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七个时期:

(1)汽车产生阶段(1885—1900);

(2)汽车发展阶段(1901—1915);

(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1916—1929);

(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

(5)喷气式时代(1952—1964);

(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

(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

2.1汽车产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885—1900)

在汽车产生阶段,设计师仅仅专注于技术层面的设计,设计仅仅是为了满足汽车的技术实现功能,是一种技术上的探索与发明,是完全向功能技术设计的“一边倒”设计,造型艺术则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功能压倒形式的设计。尽管如此,汽车作为一件伟大工业产品的诞生,其本身就符合一种理性的、严谨的美学风格——机械美学风格。

1885年奔驰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形式上给人的感觉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三轮马车。奔驰所注重的是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功能实现与制造技术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是从功能、技术层面去考虑设计,在美学风格上则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甚至根本没有加以考虑。一眼看去,该车只有一种机械加工所处理过的痕迹,符合机械美学风格。

1894年的BenzVelo只是将三轮改进成了四轮,虽然车身加装了翼子板,但在形式风格上却没有任何改变。这时的汽车只是一个粗糙的工业产品,还没有关于美学风格的设计理念。这时的发明家(也是设计师)认为将三轮运行方式改为四轮运行方式要远远强过纯形式上的改进,机械风格依然处于垄断地位。换言之,1885—1894年之间的汽车设计还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功能性的探索,属于一种纯机械的美学风格,而且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了1900年前后。

2.2汽车发展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01—1915)

19011915年间,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问世,汽车实现了小批量化生产。设计师开始注重汽车的局部装饰,在车的前脸使用了铝板、镏金板等质感较强的装饰性材料,使得该时期的汽车看上去装饰性很强,符合当时“新艺术运动”的流行趋势和趣味喜好,是一种注重局部装饰的装饰风格。

1900年产的MercedesBenz一改过去的“机械式样”,给人一种全新的面貌:发动机前置,就着发动机形状因地制宜地加装了一个发动机车罩;前脸安装了圆圆的前大灯,形式上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轮毂不再用圆钢条直接交织而成,而转向采用铸造成型的具有平面装饰韵味的轮毂,增加了车轮的形式美感;车轮上面的翼子板不再是一块简单的铁板,而是根据车轮和传动齿轮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圆弧形,这对整车有很好的装饰性;车座上增添了扶手和靠背,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05年产的MicheltouringCar与前者在整体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但前脸、座椅、方向盘等局部装饰却远远超过了前者:车灯采用了镀金处理;前脸的通风栅栏周围镶嵌上了金黄的装饰性镶条;轮毂经过镀金处理,边缘喷上了鲜艳的红漆;车身也喷涂为鲜艳的蓝色,增添了该车的视觉美感,是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1914年产的Ford-T小汽车在前脸、驾驶台、座椅等局部继承了这个时期的设计特点——细节装饰。繁琐的装饰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趣味,甚至是这个时期审美的标准。尽管车身仍然是马车造型,但翼子板已开始采用整体连贯的弧型设计,车身的形式感得到了增强,造型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汽车发展阶段的汽车虽然在局部形式上有了些细微的改变与突破,但就整体形式而言,还是比较呆板。设计师只是通过增强汽车局部的装饰来美化车体,花哨的装饰成了这个时期汽车的“标准配置”,仿佛花哨的装饰就是美、就是时尚、就是真理。1915年左右“装饰风格”逐渐被“反装饰风格”所取代,从而沦为文化化石,被岁月所掩埋。

2.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16—1929)

汽车加工制造在这个时期已日趋成熟,汽车零部件基本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拥有汽车,汽车的造型逐渐成为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被奉为时髦的装饰,在此时被坚决反对,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一种整体的形式美。

在1916年生产的PorscheTurbo车身上,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大量的细节装饰——前脸没有了金色的装饰性镶条,没有了夸张的前大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只有进气和散热功能的通风栅栏;翼子板、座椅以及方向盘周围也都没有任何装饰;每个零部件的存在都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整个车身都旨在突出“功能主义”,是一种反装饰风格。

在1919年产的Ballot身上,我们能明显地发现它和以前的车身有了很大的区别:

⑴以前的车头与车身在分布和衔接上是不统一的,缺乏整体感,而该车在设计上将车头和车身融为一体,已经开始注重整体造型,造型已成为了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⑵车身在色彩上采用了偏灰的色彩,不再像“装饰风格”时期那样偏好于鲜艳、明快的色彩。

⑶整车仍然找不到任何装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反装饰风格。

反装饰风格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渐渐地走向了低谷。从1928年生产的MercedesBenz汽车身上可以看出,该车的车身尽管符合这个时期的整体性特征,但在轮毂和前脸部分又开始出现细节装饰,整车充满了十多年前的那种装饰韵味。该车的出现,宣告了反装饰风格时期的结束。

2.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的设计美学风格

汽车引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汽车造型艺术的突飞猛进,汽车设计开始追求一种动感美,速度美,开始以空前的热情重视外修造型。此时外形具有流畅线条的汽车便被认为就是好的设计,“流线型风格”开始席卷全球。

1930年产的Ford-A型汽车,外形已与以前的箱型车迥然不同,它具有新颖的车身,前后翼子板、驾驶舱都呈圆弧形,就如一只甲虫。通过与以前的车身作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该车有以下特点:

1)车头、车身和车尾完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整车具有一种流畅的线条,从头部一直蜿蜒到尾部。

3)整车没有棱角分明的地方,任何面与面的相交处都力求一种圆滑、柔和的过渡。

1951年产MercedesBenz300在前脸和翼子板的设计上都采用圆弧型设计,使用内置式车灯,增强了车灯与前脸的融合性,使得前脸线条更加优美流畅。该车圆滑的前脸,柔美的车身,流畅的线条无处不体现了流线型风格所具有的特点。

由于流线型轿车在车内空间的利用方面有很大缺陷,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类似船形,带有引擎舱、乘员舱和行李舱的汽车逐渐代替了流线型风格的汽车,成为了时代的新宠。

2.5喷气式时代(1952—1964)的设计美学风格

随着喷气式时代的来临,汽车设计开始趋向在车后加上大大的尾翼,追求一种与飞机形式有紧密联系的风格。这种对有机形式比较重视的设计风格被称为有机风格,也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富于雕塑表现味道的风格,这种风格慢慢地取代了流线型风格的统治地位,成为了设计美学风格的新标准。该时期的汽车造型有两大特色:一是车身的防撞设计;一是尾翼的流行。

在1953年的MercedesBenz180车上可以看到,流线型时期前脸和引擎盖所特有的夸张的流畅线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的近乎平板的引擎盖和简洁的圆弧车灯;车身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快,而且驾驶室空间比以前更大了;车的裙边外侧有了比较显眼的防撞保险杠;车侧身有两道仿佛特意雕刻出来的外凸有机形,属于一款典型的有机风格设计作品。

1960年产的Lincoln车,其整体造型就犹如用刻刀镌刻出来一般,有种简练的形式美,车身两侧也和前面两部汽车一样,有一刚劲的外凸有机形,行李舱上面有一对尾翼,整体形式非常接近于飞机造型,是对喷气时代的一种具体反映。

20世纪60年代中期,喷气式飞机不再为人们所好奇,时代再次把有机风格遗忘,而将趣味投向了新的设计风格。

2.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的设计美学风格

在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受当时“波普”运动的影响,新奇、古怪、独具个性的造型赢得了消费者青睐,以甲虫为原形设计的小型汽车大为流行。汽车的造型艺术属于一种追求独特形式美感的波普风格。

1965年产的Corvette汽车造型比较奇特,车体较以前小了许多;车尾也不再有尾翼;前端的防撞杆也较以前隐蔽;车身两侧没有了外凸有机形。整车在风格上有了一种夸张而新颖的变化——即注重整体形式而不拘泥于局部刻画,美学风格上属于波普风格。

1975年产的Chevette汽车在形式上也是仿甲壳虫造型:两个前大灯就犹如两个眼睛;车体表面比较小巧、硬朗,形式感强烈;车身线条从圆滑走向了棱角,从柔和走向了硬朗,车灯从圆形变为了矩形……在造型艺术上一如既往地继承了追求形式主义的波普风格。

1979年产的通用Buick在整体形式上较以前有了大的改变,车身体积又开始出现长、大、宽的特征,车身风格抛弃了以小巧的甲虫为原型的波普风格,而转向采用硬朗、理性的造型风格,形式主义从此宣告结束。

该时期的汽车设计比较注重车的整体形式,外形大都取材于甲虫造型,汽车的形式非常丰富生动,具有美感。这种片面地强调汽车形式的设计风格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同时也降低了汽车内部空间使用的有效性,因而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2.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的设计美学风格

从20世纪80年代起,汽车销售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形式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各种风格的汽车式样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以一浪高于一浪的趋势淹没了整个世界,造型艺术已经完全沦为一种有力的促销手段。而对其设计美学风格来讲,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1)极简主义风格

LexusLF-A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是一种简洁干练的外型,一种在整体形式上能取得高度协调的统一,倡导“简洁便是美”的设计理念。

(2)仿生风格

生物的外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具有神奇而美丽的形式,把生物的形式应用到了汽车设计中能取得一种奇特的效果,能赋予汽车某种生物的灵性。Beetle是大众的一款经典轿车,其外形就像一只栩栩如生的甲虫,属于典型的仿生风格。

(3)雕刻风格

希腊雕塑分为两种风格:崇高伟大风格,即一种表现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风格形式;优美典雅风格,即一种表现优美、典雅的风格形式。在现代的汽车设计中,这两种风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崇高伟大风格表现的是一种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美,如果把这种风格融入到汽车设计中,便能使这些车具有一种神圣庄重、雄浑有力的形式感,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审美的功能性。ChevroletCamaro概念车通过坚实、健美、有力的车身线条,凹凸有序的块面关系,传达出一种庄重、雄浑、彪悍的气质。

其次,优美典雅风格是借助车体外形上灵动的线条,或是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来得以体现,突显出一种优美典雅的外形气质,这种风格大量地被用在了轿车和跑车的造型艺术上。PorscheCarreraGT的车身就是由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所构成,具有一种优美典雅的特质。

(4)高科技风格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设计也出现了一种倾向于表现科技,体现未来的风格,即:高科技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不但吸取了雕刻风格的优点,而且在外观上还具有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AudiRSQ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高科技风格,该车在形式上吸取了优美典雅风格的精髓,加上概念化的夸张外形、银灰的色彩搭配,整车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

在近二十多年间,尽管汽车的美学风格是复杂多样的,但就汽车设计中的美学理念来说,却是有史以来被应用得最为成功的。

3.汽车设计美学风格的总结及未来发展

夏尔·巴托[CharlesBatteux],(1713—1780)将艺术分为三种,即:美的艺术、机械的艺术、居中的艺术。对于汽车设计来说,它既不完全属于“美的艺术”,也不完全属于“机械的艺术”,而应该属于“居中的艺术”,也就是说,汽车设计的本质是要做到技术与艺术的最佳平衡。从汽车发展所经历的七大阶段性美学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汽车造型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也发生了以下复杂的变化过程:技术>艺术,技术≥艺术,甚至技术≤艺术。从机械美学风格,装饰风格,反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新有机风格,波普风格到如今的极简主义风格、仿生风格、雕刻风格以及高科技风格,都直接反映出了各个时期设计师对这种平衡关系的理解。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汽车设计也从未停下过前进的步伐。汽车的设计美学风格也在不断地演变,也在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就汽车的设计美学风格来讲,雕刻风格、仿生风格以及高科技风格仍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刘世恺.汽车发展史话[M].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05年7月版.

[2]王受之.世界现代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

[3][德]Dr.HarryNiemann.百年奔驰[M].朱华,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年11月版.

[4][英]贡布里希(E·H·Gombrich).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2003年版.

汽车造型范文篇8

(一)企业采用家族化设计

家族化设计近些年倍受青睐的原因有很多,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其根本原因是为了扩大销售、抢占市场,以增强其品牌效应,形成“生产——销售——淘汰——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让企业能够经久不衰地发展下去。除此之外,采用家族化设计,在所有车型上采用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家族基因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开模、电器元件安装等步骤,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节省开支。从文化层面上来说,家族化设计的产生是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以企业发展历史为依托的,是企业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民族性格的具体展现。正如人们一看到大众汽车的家族基因“U型脸”时,自然让人联想到大众汽车皮实、耐用的特性,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德国严谨、认真的民族性格。而日系车则让人觉得精致小巧、节能环保,这样的设计是由其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所决定的,但同时也与其细致、一丝不苟的民族性格分不开。所以,使用家族化设计也是对企业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宣传和展示。

(二)消费者买单家族化设计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汽车产品进行家族化设计,能够更加易于识别,在远距离看不清楚品牌LOGO的情况下,只需看清汽车前脸或者腰身特征形态就能够判断出是哪个品牌的汽车。在鲍德里亚看来,人们在消费产品时,不仅为了其使用价值,还需要获得其符号价值。因此,对于豪华品牌汽车而言,家族化的视觉形象成为彰显驾驶者身份地位的符号元素。根据符号学原则,所指和能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例如,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心理预期,当人们看到其家族化设计元素和视觉符号时,自然就会联想到其卓越的性能、精致的做工以及舒适的驾乘体验,从而会认为车主有较高的品味和社会地位,这也就是消费者青睐家族化设计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消费者在长期使用某一辆汽车时会对其造型产生一定的心理依赖,当需要再次购买汽车时,会对跟原有汽车具有相同或相似造型的车产生更大好感,从而将现有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对象。

二、家族化造型设计现状

(一)家族化造型设计成为车企成熟的标志

目前,几乎所有相对成熟、具有悠久历史的汽车品牌都在家族化设计方面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他们将家族化设计基因运用到不同车系、不同车型当中,成为贯穿品牌的主线。而且,不同品牌的家族前脸已经让人有了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奔驰的“平板三叉”家族前脸让人觉得尊贵典雅,JEEP的“七孔竖格栅”家族前脸则带有粗犷不羁的视觉色彩,别克的“直瀑式格栅”家族前脸又会让人感觉到其稳健端庄的气质。就宝马具体而言,其家族化脸谱中最易识别的“基因”就是“双肾”格栅。从1933年宝马303型汽车第一次采用“双肾”进气格栅以来,在宝马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宝马将这一家族设计元素一直保持了下去。“双肾”格栅的使用,仿佛汽车在努力吸取更多空气以增强动力,从而给人一种动感的视觉感受,这一设计令消费者过目不忘、记忆犹新。可以说,好的家族化设计俨然已经成为汽车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

(二)家族化造型设计造就车企新贵

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与东风汽车公司、江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三方于2001年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起亚汽车正式迈上在中国的发展之路。虽然在前几年的发展中,起亚汽车销售额不断提升,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令人欣喜。但总体看来,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的依旧是丰田、大众、本田等主流品牌,起亚很难与其抗衡。而家族化设计的缺失可能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早期的起亚汽车整体车系风格较为混乱,其家族基因不具有统一性,没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家族脸谱,从而在国人眼中成了低端车、便宜车的代名词。而自从设计师彼得•希瑞尔担任其设计总监以来,他大胆想象、锐意革新,从老虎的脸谱当中获得了设计灵感,并于2009年推出“虎啸”式格栅设计。这一设计主要是将老虎鼻子的形态通过夸张变形,最终形成一个12变形的封闭式中网,中间部分向内收缩,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让人产生一种动感而有韧性的视觉感受。与此同时,将车灯设计在格栅上下两根延长线之内,并对车灯进行拉长,更能与格栅相呼应,从而展现虎啸时威武勇猛的王者之气,追求一种神似。“虎啸”式格栅在福瑞迪一车进行首推,结果市场反响强烈,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在新款福瑞迪大获好评之后,“虎啸”式家族前脸又先后在秀尔、IX35、K3、K2等车型上相继加以运用,进一步获得市场的认可。其中设计隽永大气的K5还获得了2011年度红点设计大奖赛的最高奖项。自此以后,东风悦达起亚的销售数据一路飙升,从2008年的14.1万辆、2009年的24万辆、2010年的34万辆到2011年的43.3万辆,并且其车型不断丰富,谱系渐趋完善,复合增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家族化造型设计对中国汽车设计的启示

(一)国产汽车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汽车的设计和制造虽然起步较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汽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量的积累,成为世界公认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产量和销售量的提升为中国在汽车界赢得一席之地,但由于国产汽车品牌识别性和标志性的欠缺,中国汽车品牌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统一的家族印象,因此,很难在世界汽车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虽然不时有自主品牌推出其家族化设计产品,但总体来说,自主品牌的家族化设计在长期的发展中却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企业对于产品缺乏长期稳定的规划,在前期研发、设计过程中缺乏持续性。其次,企业有时候会跟风上马一些项目,打破了原有的设计规划,使得家族化设计生硬而没有灵魂。除此之外,国内车企很多时候会将部分甚至全部的设计研发工作外包给国内外的设计公司,这样做虽然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长远看来由于设计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会对企业的家族化设计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国产品牌所谓的家族化设计依旧显得杂乱无章,难以让人辨识。

(二)国产汽车家族化设计解决方案

中国自主品牌的形象塑造注定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中国汽车品牌应该根据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摸索出能代表企业文化和能被消费者认同接受的设计语言,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基因提炼、创新设计,形成新的家族脸谱。从知名车企的家族化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设计元素的来源可能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向的。其可能来自技术和功能的需求,如宝马的“双肾”格栅,曾是进气、散热的功能需求,最终造就了最经典的家族化造型之一。但也可能是来源于动植物的形态,正如保时捷的“青蛙脸”和英菲尼迪的“鲨鱼”前脸。此外,企业精神、民族文化甚至也能成为汽车家族化设计的原点,如马自达的概念车“魂动”系列,其设计元素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忍者文化,通过车身线条、光影关系将其完整地表达出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家族化造型元素的来源是丰富和多元的。各种自然和人工形态自不必多说,就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传统设计元素而言,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设计元素宝库。因此,自主品牌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选择出适合自己品牌并且又能体现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同时,我们必须迎合市场的需求,力争做到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长足进步,而不能一味地对国外成功车型、元素进行借鉴、模仿,这样只能阻碍企业发展,甚至会威胁企业生存。当然,家族化设计是把双刃剑,也具有负面性,使用不当反而会让人觉得所有车型千篇一律、没有变化,造成消费者的厌恶感,这要求企业在设计时需要掌握好“度”的问题,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三)国产汽车家族化设计探索

近些年来,中国汽车品牌也慢慢意识到家族化设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包括吉利、奇瑞等在内的汽车品牌都相继推出了一些家族化设计脸谱。奇瑞汽车经过从数量取胜到质量取胜的转变后,已经俨然成长为国产品牌的中坚力量,而其在家族化设计的探索上也一直不甘人后。奇瑞在新推出的瑞虎5和艾瑞泽7等系列车型中都采用了相同的家族化前脸(图6、图7)。其整体呈现为不规则的六边形,上下两边拉长,分别与引擎盖和防撞梁相连接,形成长条状中网格栅,四周用金属镀铬条加以包裹,并在格栅中间加上一条较细的金属镀铬条,金属条在横竖方向上有不同的粗细变化,横向较细,纵向则较粗,使其更有层次感,同时粗细的对比产生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格栅上部直接转折角过渡,显得较为尖锐硬朗,下部则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过渡处理,给人以圆润而自然的视觉感受,上下呼应,两者刚柔并济,显得稳重而灵动。车灯以六边形格栅的一条边为基准向外延伸,与引擎盖、保险杠等相互协调,并将进气格栅包容其中,几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这些元素的综合运用,使其整体显得饱满而大气,不激进、不保守,有一种“刚柔并济”的神韵,遵循着设计的中庸之道,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趋向。该车一上市便赢得了大批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家族化设计案例。

四、结语

汽车造型范文篇9

关键词:造型分析;中国文化;情感体验

随着全民经济、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对周围生活必需品的精神享受程度越来越高。汽车,从一种功能性的实用交通工具发展成为一种汇集文化审美等方面的艺术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拥有经典的造型会让一个车型在市场中产生可观的销量。

1汽车市场分析

在中国相继召开和两会的时间里,多方面的关注度都有聚集到汽车产业。无论是政府的相关报道还是企业产业代表们的提案,都表明了国家在这个行业内有所突破的目标。民族品牌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设计工作者强烈的创新研发观念,给国民打造一种强势中国汽车设计的市场和成功信心。合资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华人民去赶超他们的心理。随着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中国一批民族品牌汽车的成长,中国汽车在市场开始崭露头角,比例吉利的帝豪、博越,长城的哈弗系列等[1]。消费者的思想改变、对生活品质的关注度提升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都影响着设计的发展趋势。不同需求的存在让市场车型也增多。但终归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大家对汽车使用的体验:造型符合审美、尺寸满足人机、操作有一个舒适的交互等。

2汽车销量数据调研

将产品投入市场产生销量是检验它从创意方案到实际生产整个流程是否成功的最有效方式。本文从各个车企官网整理统计了从2013年至2018年这六年期间2月份的单月国内SUV销量前十的车型,如表1—表6所示。每年的上榜车型随着年份的不同都有所差异,在这个基础之上又将所有上榜车型进行6年期间2月总销量的汇总进行排列,如下图1所示。由上述图表可得,销量前三的国内SUV车型依次为哈弗H6、途观和传祺GS4。三者之间的销量差异巨大,销量第三的传祺GS4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位列第四的长安CS35。市场角度而言,一款新车上市,或许是高性能的参数配置,也或许是造型的创新突破。

3汽车造型对比分析与提取

不同的国家汽车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英系车的古典稳重、美系车的开放自由、德系车的冷静内敛、日系车的物美价廉、法系意系车的潮流等等,每个系列独具特色。对于中国而言,或者是典雅、或许是质朴,暂时没有明确的定位。市场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各个自主品牌都在极力的去打造属于中国的特色汽车设计风格。譬如:目前比亚迪的王朝系列车型,用中国朝代命名,有着浓浓的民族味道[2]。一个充满艺术性的汽车前脸可以让汽车增加不少姿色。前脸可以算是汽车整个造型中的细节,是车辆之间差异性特征的代表,为了提升汽车竞争力和品牌价值而存在[3]。基于市场销量的基础上对大众喜欢单月前三的国内SUV车型案例分析,对这三款车的前脸造型进行线条的提取,发现了三者前脸特征的共同之处:前脸造型与牛造型的融合。如下图2所示:通过对每款车型的前脸和造型综合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与牛有相似之处。通过简单的几根主要线条就可以把车的特征凸显:从正视图方向入手,前机盖与格栅线条的贯通呼应。而和汽车特征相似之处牛的造型则是牛角、眼睛、鼻子和轮廓的结合。通过融入不同牛的造型,使消费者在关注到汽车的时候,能够有一种直观动物——牛的前脸感受,从而将对牛的通俗情感认知附加到汽车之上。

4文化元素

牛文化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画着精彩的一笔。道教中讲“牛”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牛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不同民族对牛不同的期望寄予因此会有不同的牛节[4],但是牛在众人心中更多被赋予的是憨厚、勤劳、朴实的精神形象。鲁迅曾说到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古代把小孩子称为孺子牛,后来指一些无私奉献的人。汽车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交通工具,为广大市民作为“坐骑”所使用,他的造型好坏、寓意深浅,大家各执己见。但是从人性化的角度,他就像一头默默奉献的牛,消费者是珍爱他还是厌恶他,细心呵护他、保养他还是在无意间让他“毁容”,他不能反抗也不会反抗,只是默默履行自己作为一个交通工具的职责,在川流不息的城市间工作,在乡间公路穿行。

5总结

本文通过对近六年的国内SUV单月销量数据汇总整理,对销量最高的三个车型哈弗H6、大众途观和传祺GS4,从中国文化元素的角度进行前脸造型设计分析,进行线条是提取分析,发现他们都有着“牛”造型的共同设计基因,在文化设计方面给予消费者一份独特的情感体验。牛的造型融合到国产汽车的前脸造型之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牛被附加到汽车的情感体验当中。正所谓,汽车像一头勤劳的牛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生活品质。精神时代在更新,科技在进步,文化当然不能缺席。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热闹非凡:国家重视鼓励、企业追随、大众开创。想要在世界中走出中国汽车设计特色之路,就有必要将中国文化在整个美的造型基础上进行融合,让全世界的汽车消费者有一个“中国风”的情感体验。加之不断进步的汽车制造工程和技术,让一辆辆行驶的中国汽车拥有华夏种族盎然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许亚杰.汽车产业崛起展现中国自信[N].中国青年报,2018-03-15(012).

[2]靳剑桥.不同品牌汽车前脸造型比较探究[J].发展,2016(12):84-85+95.

[3]生鸿飞.产品设计中细节设计方法探讨[J].美与时代•城市,2013(12):52.

汽车造型范文篇10

关键词:LED技术;汽车灯具;造型设计

近几年是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行车安全的重视,人们对汽车灯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LED灯具有亮度高、易省电等优势,其技术发展也越来也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在近几年汽车的设计构造中,LED技术被广泛运用其中,除了保证汽车足够的照明,还可以为汽车加强汽车总体的现代感。事实上,LED车灯技术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装饰,它将是未来汽车照明的发展方向。LED技术在汽车灯具方面的应用也引领时尚潮流的发展[1]。

1汽车灯具的要求及发展

自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之日起,汽车灯具也开始随之研发。在最开始时期,汽车灯具主要是由白炽灯构成,但白炽灯亮度比较弱,而且费电。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灯具的要求和种类越来越繁多,例如前照灯、转向灯、倒车灯、制动灯、高位制动灯、近光灯、远光灯以及雾灯等,LED灯的出现开始引起汽车设计师的重视。作为汽车安全保障最重要的汽车灯具也相当重要,LED的研发与应用,很好地避免了汽车在夜间或是光线暗的情况下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2]。

2LED技术应用于汽车灯具

目前世界上无论国内国外均以传统钨丝灯、卤素灯的常规要求作为标准,并没有独立的LED车灯灯具的生产标准。所以目前LED车灯制造企业生产的车灯总成,其设计生产依据仍多是国标、SAE等标准。为使得LED车灯光源的配光、外形符合传统标准,LED光源必须设计成三维阵列,通过调整LED发光方向来达到配光目的,对汽车灯具设计而言是一种新技术。由于LED光源的单色性,不需加滤色片便可以直接选用不同波长的LED元件,设计成具有不同功能的转向灯、制动灯或者倒车灯等。不加滤色片也使光的透过率增加,从而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另外,用于LED车灯的LED元件为满足传统配光标准的要求,角度的选用十分重要。正确的发光角度意味着,可以使用最少数量的LED元件,从而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散热设计是LED灯具设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份,散热是否良好决定了灯具的使用寿命是否能达到设定值[3]。

3LED灯具的优点

作为一种新兴绿色照明光源,半导体照明正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交通运输照明成为LED作为照明光源的重要应用市场。目前,LED已应用到汽车内部和外部,尤其是在汽车内部照明,彩色LED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与普通照明灯具相比,LED灯具具有以下几个优点。3.1节能无污染。LED即发光二极管,其内部主要为一个PN结。当PN结内的电子与空穴复合时,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电子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电致发光现象。由于电致发光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因此能量转换损失较少。而且LED灯具不含铅、汞等污染元素,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此外,LED灯具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既没有热量,也没有辐射,眩光小,废弃物可回收。它还属于冷光源,可以安全触摸和使用。3.2灯光色辨别度高。由于LED的光谱接近于日光,所以它的光被物体反射的有效性要比其他光源更容易识别,便于其他驾驶者更容易发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即使是晚上,也可以避免因看不清交通标志而发生事故。3.3防止前照灯的眩目。LED的照明较为温和,与白天的自然光接近,不会使驾驶员因为刺眼而不舒服。有驾驶经验的人都知道,夜间会车时,对面来车灯光亮度较强时,会造己方驾驶者视觉暂时失明而产生危险。因此LED前照灯在设计时,会将大灯光谱中最蓝的部分进行推移,从而避免因为强光导致对面驾驶者眩目。3.4其他优势。LED前照灯点亮无延迟,响应时间更快(传统灯泡则有0.3s的延迟);具有更强的抗震性能;发光纯度高,无需灯罩滤光,光波长误差在10nm以内;发光热量很小,对灯具材料的耐热性要求不是很高。另外,LED前照灯光束集中,更易于控制,且不需要用反射器聚光,有利于减小灯具的深度;耗电量低,达到传统灯泡同等的发光亮度时,耗电量仅为传统灯泡的6%;具有超长寿命,无灯丝结构,不发热,正常使用在6年以上。

4LED在汽车照明系统上的应用

4.1LED在前照灯上的应用。将LED应用于汽车前照灯系统中的最直接优势,就是大大缩小前灯系统所需要的空间。目前,由于LED单颗亮度不够,亮度衰减比较严重,其价格也相对比较贵,所以LED现在主要应用于汽车的行车灯、制动灯、位置灯、前后转向灯、雾灯、倒车灯、高位制动灯以及室内灯和侧转向灯,暂时还没有完全在汽车的前照灯系统上普及应用。LED前照灯往往由于LED阵列的排布而容易形成明显的品牌特征,这种极富科技感的前照灯设计,能将车辆的个性化设计和品牌特征完全展现出来,并提高品牌的识别性。4.2LED示宽灯造型。示宽灯是提示车辆宽度的灯具,用于傍晚和夜间行驶时,让别的车辆看见,是欧洲国家强制装备的灯具。随着LED技术的普及,LED示宽灯的造型已经成为一款车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奔驰CLS的前照灯系统采用了总共71颗LED,近光灯16个,远光灯8个,转向灯13个,示宽灯22个,弯道辅助灯2个,其他用途10个。这款全LED大灯的色温在5400K左右,点亮效果接近普通日光,具有良好的光照性,照明效果也十分自然,同时能耗比普通氙灯低,使用寿命甚至能够达到终身免更换。其22个LED组成的示宽灯,呈c形排列,具有极强的科技感和品牌识别性。这款车型推出以后,带动了LED在示宽灯上面的发展,使LED示宽灯的造型成为汽车型又一个重要特征。4.3日间行车灯。日间行车灯是指使车辆在白天行驶时更容易被识别的灯具,装在车身前部。日问行车灯不是照明灯,其作用是为了提醒别的车辆注意,属于信号灯的范畴。欧盟规定所有新车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此举也正是大众公司在LED汽车灯具上大做文章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大众公司实施“灯光战略”,将LED车灯普及,旗下大部分车型在大灯中都装备了LED日间行车灯。尤其是奥迪,LED日行灯甚至成为了这一时期奥迪的品牌标识。奥迪的照明系统高级设计师解读了不同的LED日间行车灯设计所要强调的不同车辆性格:A系车型(比如A4和A5)上的LED日间行车灯,看起来就非常坚决、优雅和动感;在Q5和Q7上的灯组设计,则表现出宽厚和充满力量;而R8的LED日间行车灯,就像是全速奔跑中的公牛的角,充满生机和自豪。4.4雾灯。雾灯安装在汽车前部和尾部,也是LED被应用较多的位置。在雾天、下雪、暴雨或尘埃弥漫等情况下,雾灯被用来改善车前道路的照明情况。LED前雾灯一般采用光色为橙黄色的光源,后雾灯采用光色为红色的光源,以警示尾随车辆保持安全间距。传统雾灯造型多为圆形、环形和横向带状形,设计含量不高。奥迪早在2003年底特律车展首次的PikesPeakQuattro概念车,就采用了条状LED雾灯,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雾灯上使用高性能的LED技术。在这款概念车上,LED雾灯的造型设计成狭长的线条,整个雾灯与前保险杠融为一体,设计极具前瞻性。由于LED雾灯集合了亮度和美观,也成为现代汽车设计的典型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LED雾灯出现在车辆中。4.5LED在尾灯上的应用。LED在尾灯设计中中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LED的应用能减少尾灯系统所需要的空间,从而丰富尾灯形状的可变性。其次,其特有的光照效能也塑造出现代汽车尾灯明显的特征。LED凭借其其高质量的发光纯度,为日常行车提供良好的安全保证;LED独特的塑造性同样也为汽车尾灯的造型带来了质的变化。LED灯具往往由于LED阵列排布的特点,容易形成线状排布,使得尾灯排布舒展而协调,正好满足设计师的需求。如大众辉腾的LED尾灯设计,就是在车身设计中融入时下流行的流线型设计元素,从而使较传统车灯能更好地与现代设计相匹配,同时展现车辆的个性化设计和品牌特征。

【参考文献】

[1]杨熙.LED技术在汽车灯具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12(16):106.

[2]赵梦雄.LED汽车前照灯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