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8:11:04

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襄阳;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襄阳现代农业处于起步阶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连年丰收的高基数上持续增长的压力和难度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加工水平需持续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发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因此,要探索襄阳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从而促进襄阳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相继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通过投入大量的化肥、农药等化学品,使农业迅速增产,但却带来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出现替代“石油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新模式。美国学者King(1911)在深入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初的有机农业思想。[1]J.I.Rodale于20世纪40年代创办了美国第一家有机农场,开始了有机农业的实践。美国土壤学家Albreche(1970)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强调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畜力、人力进行农事活动,尽可能利用生物措施和天然物质等防除病虫及杂草。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在《农业经济地理》中,首先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日本东京大学松尾孝领(1974)提出环境农业理论,认为在快速都市化的农村地区,农业应由传统上的以粮食生产为目的转化为以环境安全及提供休闲为目的的产业。[2]莱斯特•R•布朗在《BuildingasustainableSociety》(1981)中奠定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道格拉斯(1984)认为可持续农业是一种可再生发展的农业,是使环境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过程。[3](二)国内的相关研究。我国学者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顾益康(2006)认为现代农业主要有设施栽培模式、生态养殖模式、立体种养模式、休闲农业模式、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和有机农业模式等六类主要模式。郎秀云(2007)认为我国现代农业模式选择,应以循环农业为发展目标、以拓展农业产业链为核心任务、以生物技术为首要技术路线、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首要任务等。李滋睿、屈冬玉(2007)认为不同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都市农业模式、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模式、资源综合开发模式等值得扶持和逐步推广。孔祥智、李圣军(2007)认为不同地区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东部地区集约型现代农业、大城市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中部地区产业化型现代农业、西部地区特色型现代农业等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4]陈小萍(2007)认为广西当前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模式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和集农工贸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等运行模式。[5]罗志锋、梅福林(2007)认为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有:设施农业模式、观光休闲农业模式、精准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和绿色农业模式。[6]邓启明(2007)认为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应注意统筹农业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二次农业现代化。孙芳、李云贤(2009)认为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产业系统一体化、资源利用生态化是我国现代农业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7]蒋和平、崔凯(2009)认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户公司带动型、农牧结合型和城乡统筹型。[8]王方红(2010)认为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可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综合配套服务,广大农民通过现代农业服务联结起来,能有效地克服家庭经营的分散性与局限性,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9]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由于现代农业运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较为零散,使相关研究在指导农业发展方面缺乏有力支撑。因此,要推动襄阳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该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现代农业发展的运行机理,从襄阳市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二、襄阳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襄阳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襄阳农业在湖北省具有重要位置。全市有59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72万人、农村劳动力234万人。作为农业大市,农业基础条件好,区位比较优势明显,是全国夏粮主产区和20个商品粮基地市之一,是湖北省的粮食生产大市、畜牧养殖大市和农产品加工大市,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位列湖北省第二位。2011年,襄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首次迈上1000亿元台阶。2015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44亿元,规模稳居襄阳市六大支柱产业之首,总量占湖北省17%左右。农业对全市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和贡献作用。2012年,襄阳市粮食总产量突破50亿公斤大关,成为湖北省第一个50亿公斤粮食生产大市,并始终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2014年,襄阳“中国有机谷”建设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2015年,襄阳市进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加快示范区建设成为推进襄阳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有力抓手。(二)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从产业发展看,休闲农业发展较为落后。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缺乏规模大、实力强、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部级品牌少,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从产业联结上看,三产联结的种养业家庭农场、订单农业发展规模还比较落后,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比重为42.3%,低于2013年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均水平,远低于江苏吴江现代农业示范区90%的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信息、金融等农村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会展农业、科技农业、农业物流配送业、中介服务业等新业态有待加快发展。1.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2014年,襄阳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9,低于全国0.52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0.7~0.8相比差距更大。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为46.88%,低于2013年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均水平。旱涝保收面积为21.4公顷,占常用耕地的47.4%左右,鄂北岗地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西南山区半数以上耕地缺乏必要的灌溉条件。机电排灌占耕地总面积的25.4%,不少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过低。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化肥、农药、地膜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襄阳市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2014年,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药使用有待规范,农膜残留率高。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比例仅为7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为55.5%,有超过300000万公斤的秸秆被废弃或焚烧,适应小地块的秸秆还田配套机具缺乏,秸秆收储运等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单位能耗创造的农业增加值1.31万元/吨标准煤,低于2013年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万元/吨标准煤的平均水平。3.襄阳市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中涉及精深加工比例不足40%,远低于国外80%的水平。农机保有量大,但设备老化,大中型、新型、节能、环保、复式作业、高性能机械少,大中型拖拉机仅占9%。农业副业化、兼业化问题严重。4.农产品加工业品牌知名度还不高,缺乏竞争力强的品牌。茶产业近些年虽然发展迅速,但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扩大。核桃、桃等的种植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但还没有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有机农业的概念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根据调查,只有19.51%的人们对有机农业有所了解。有机农产品的普及率较低,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品牌的有机农产品。

三、襄阳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选择

襄阳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转变传统农业的增长方式。不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发展阶段、地理位置的不同,在农业发展模式上选择不同。从自然条件看,平原地区应将机械化和规模化作为主导方向,山区应强调资源优势,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道路。从发展阶段看,初步具备现代农业特征的地区,应以增加生产和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还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地区,应着重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完备的地区应以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目标,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从地理位置看,都市周边的地区应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社区支持农业(CSA)、认领农业,其它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发展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等。从农业发展趋势看,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业更多地发挥地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因此,襄阳现代农业应该走多样化的道路,可根据要素禀赋条件、发展阶段、区位优势等,选择适合的农业发展模式。1.规模农业发展模式。规模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在土地比较集中的地区,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机械化和集约化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土地集中有利于大型机械耕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便于统一精细管理,生产出品质和产量都比较稳定的农产品。襄阳由于地处江汉平原,中部的岗地和平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0%,是属于适合规模耕作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土地,再加上本地区具有适宜的水分、热量和光照等气候条件,利于发展以农业机械化为特征的规模化农业。建立和发展规模农业,还需要优质的肥料和农业技术支撑,更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度层面支持,特别是在农业科技投入上要注重长期性和稳定性。从经营管理上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国营农场、集体农场和个体(家庭)农场等形式。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指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襄阳的西部山区占土地总面积的40%,面积广阔,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生态环境好,还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这些地区应利用其特殊的位置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将粮食生产与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结合起来,通过公司加农户等形式,重点发展药材种植、果树栽培动物养殖等特色生态农业。对于一些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交通比较便捷的山区,可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增加乡村旅游的功能,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如农家乐、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等形式,走农业旅游开发的道路。对于一些山林、矿产等资源比较丰富的山区,可采取租赁承包或吸收其他资金参股的方式,进行合理开发。3.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青鹿四郎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分布在都市内的工商业区、住宅区内或者分布在都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都市周边由于大面积的耕地被征用,使得土地资源缺乏、农业劳动力资源丰裕,又因为邻近城市,容易得到资金支持。因此都市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目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可重点发展水果农业、花卉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认领农业等农业形式,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4.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遗传资源、成果,且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和动物排泄物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生产程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因此,在生态环境符合要求或土壤经过治理达到要求的地区,应加大有机农业开发力度,大力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在发展有机农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农户、基地、协会和农业专家的作用,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2]李岳去.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兼论南京都市农业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2(增刊):201-205.

[3]肖忠海.绿色消费视角下的循环农业理论研究述评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1):560-564.

[4]孔祥智,李圣军.试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J].教学与研究,2007(10):9-13.

[5]陈小萍.广西现代农业建设:模式、问题、对策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9):78-81.

[6]罗志锋,梅福林.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模式探析[J].农村经济,2007(10):37-41.

[7]孙芳,李云贤.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国际发展趋势[J].农村经济,2009(10):33-37.

[8]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农业发展范文篇2

1.1土地资源大整合,规模化经营趋势加速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民非农就业和进城就业机会增多,许多农民不愿经营农业,或通过土地流转,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土地资源的加速整合,由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种植向大规模集约种植转变[2-4]。如河南省舞钢市、济源市的土地流转规模达到土地保有量的30%以上,有些地区实现了整村、整建制乡镇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2]。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2资本大注入,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闲散资金丰富,许多过去经营矿业、房地产和工业的资金纷纷抢滩农业,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大面积土地,通过资本密集投入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道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

1.3主体大转换,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

逐渐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后,大多数小规模农户退出了种植业甚至农业,由农业经营者转变为劳务提供者或个体业主。农业经营主体由数量庞大的小农户向数量有限的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转换。经营主体的大转换,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以千万农户为基础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变革要求。

1.4科技大支撑,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与传统农业发展不同,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注重产品产量和质量,还包括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目标,需要农艺技术、物资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生态保护技术等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综合技术的集成应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具备了支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科技水平高、综合示范性强的科技示范基地,如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中鹤集团的2000hm2粮食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就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集成应用的典型。

1.5功能大拓展,农业内涵更加丰富

随着大量现代资本注入和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企业化方式管理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发展纵向向产前、产后延伸,横向向生态休闲及文化教育服务功能拓展[5]。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备展示、教育、体验、观光和休闲服务功能,甚至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体现历史农耕文明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大大丰富了农业内涵,拓展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

1.6园区大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全国上下都在把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各种农业特色产业园、农业休闲观光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通过园区建设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路径和经验。在园区内,通过各种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应用,建立相对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和先导区,示范带动其他农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各种现代农业园区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有效的途径。河南省现已拥有部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2家、省级园区8家,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

1.7产业大集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现代农业产业是涉及农业生产及产前、产后各产业配套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基础,把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贮藏、物流配送和配套服务等产业,在一定范围内集聚发展,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产业集聚的企业越多、产业越全,产业体系越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从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看,凡是现代农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是农业产业集聚度比较高、农业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的地方。

1.8方式大转变,农业发展转型加速

随着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速度加快。在生产上,农业加速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在经营上,农业加速向企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品牌化转变,小农经济加速让位于规模经济,农业在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经营手段、产业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在加速转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重要阶段。

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利用的非粮非农化突出

唯利是图是资本的天性,产业资本注入农业,是为了抢占土地这个唯一没有资本化的资源。资本进入农业多半瞄准的是养殖、蔬菜、林果等高效农业产业,而不会热衷粮食这种低效产业,尤其是在当前土地流转成本较高的状况下,种植粮食作物盈利空间较小,风险较大,种植非粮作物的预期效益较高,也是大多数土地承包企业的选择,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土地的非粮化。另外,有些企业在土地流转后,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了生态餐饮、休闲娱乐甚至疗养休闲服务设施等,加快了土地的非农化利用。如此下去,必将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2.2产业选择盲目和布局随意

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可供选择的产业和品种十分有限,种植业中通常所说的高效农业主要是蔬菜、林果、花卉、药材、食用菌等农产品种植业,而林果、药材种植有较强的生态区域性,食用菌受较强的资源制约,并且各种农产品受需求总量和增长速度制约,不可能为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需求容量。企业经营农业,选择好项目后,往往是在哪里流转到土地就在哪里干,没有考虑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产品的适应性问题,对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缺少与大区域规划的有效对接,存在项目选择的盲目性和生产布局的随意性,一旦存在经营风险,会造成较大的投资和资源浪费。如2012年冬季,全国各地出现的露地蔬菜难卖的问题,就是设施蔬菜面积急剧发展,精细蔬菜供给增加,导致露地蔬菜积压的结果。

2.3失地农民的就业缺乏保障

土地流转要建立在农民离乡进城实现稳定就业的基础上,但在我国农民进城难以实现稳定就业,或部分处于隐形失业状态,土地流转的速度快于农民就业问题解决的速度。有些地方还存在强制流转的问题,一旦经济发展不能为农民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将出现大量农民无法就业的问题,从而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先解决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这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6-8]。

2.4农业服务方式转变滞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土地流转需求日益迫切,农业经营主体的转换需要一批提供产业规划、运营指导、产品营销、技术综合服务的综合性公司。同时,面对千家万户要成立像日本农协那样真正属于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信息、农业技术、生产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产品销售方面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对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政府的有效组织和规范指导,导致许多大企业流转土地后,不知道如何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广大种粮农户由于处于分散无助的状态,不能通过自身的互助合作解决土地科学经营问题。

3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3.1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引导

现代农业是资金和科技集约投入的产业,其发展需要建设大量固定的水、田、路及标准生产设施,有些设施因产业而不同,如蔬菜和花卉产业发展需要建设温室大棚等,一旦产业落地,其用途便不可更改。但从各地土地流转用途看,土地用途很可能随土地使用主体的改变而调整,造成产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甚至混乱。对此,必须加强规划引导,对于不符合农业总体规划要求的产业不予审批立项和流转支持,通过规划,合理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避免因布局不合理导致资源利用和投资的极度浪费。

3.2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调控

当前,土地大规模向非粮甚至非农产业发展,必将打破现有生产结构和格局,造成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尤其是蔬菜、花卉、畜禽养殖和休闲观光产业,其发展速度超过需求的正常速度,必将引起产品价格的新一轮剧烈波动。对此,一是应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监测统计工作,及时农产品生产和供求信息,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服务;二是强化农业生产和需求的变动趋势研究,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和主要产品生产预警机制,适时为产业发展亮出“红绿灯”,引导产业发展更加理性、科学;三是根据产业发展态势,及时调整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

3.3合理规范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但同时也不能过度伤害承包方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流转和产业发展。目前河南省土地流转价格增长较快,许多地区每公顷土地流转费用在15000元左右,有些城市郊区在45000元以上,流转价格超过了农民自身耕种收益,承包方只有选择发展非粮农业才有可能获得收益。对此,建议适度抑制土地流转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引导农民通过合理流转,保障长期稳定的收益和转入方利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粮食主产区应严禁流转土地用途非粮化,尽量减少向企业流转,可适度向种粮大户流转,主要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合作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保障粮食生产。

3.4稳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

稳定就业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土地流转后,失地农民的生活成本相应提高,解决农民就业,尤其是不愿、不能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一是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引导农民为职能转变做好心理和技术准备。二是利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加工产业的发展,为流转土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特别是土地流入的企业或农民大户,通过反租倒包或雇工,合理安排当地农民就业;并引导农民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解决农民的稳定就业保障土地流转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土地转入经营主体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3.5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浅谈;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是当前农业县区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过渡,农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技术服务和社会关注。全面落实中央连续多年来的“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关注农业、投身农业,拓宽农业发展渠道,激活农业发展活力,提升农业相对效益,当前当前农业县区发展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1郊区农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阳泉市郊区地处城市近郊,环抱市区,辖4镇4乡184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616.89km2,耕地面积为0.77hm2,总人口20.94万,其中农业人口13.13万,人均耕地仅为0.058hm2。且郊区属丘陵地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年均降水量594mm,无霜期221d,为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多年来,郊区工矿业发达,农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足5%,属典型的以工哺农地区。“十一五”期间,郊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定位“服务城市、富裕农民”,走城郊型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实施“3+3”高效农业发展工程(即:重点发展3大主导产业<蔬菜、果品、蛋鸡>,扶持发展3个潜力产业<生猪、奶牛、核桃>),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通过整合支农资金,明确倾斜重点。2、通过政策扶持,对于连片温室基地和规模养殖小区给予资金扶持。3、通过政府奖励,对于获得省级以上品牌和绿色认证的农产品,给予奖励。4、人才支撑,通过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技术,重奖有重大贡献的人员等。经过五年努力,到“十一五”期末,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水平越上了一个新台阶。1.1农业生产面积逐步增加新增温室大棚面积386hm2,设施蔬菜基地59个,6.7hm2以上设施基地4个;新增规模养殖小区86个,生猪年存栏42050头,出栏70135头;蛋鸡年存栏180万只,出栏48.5万只;新增果品种植面积2500hm2,其中水果1500hm2,总产641.5万kg;干果核桃面积1000hm2;1.2生态修复效果明显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向,郊区有30hm2以上的水保生态大户20个,其中133hm2以上的15户,治理“四荒”3133hm2,占郊区“四荒”面积的48%;1.3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增加通过政策引导,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共计153个,其中种植业82个、养殖业51个、林业类7个、服务业9个、其它类4个;入社农户4270户,涉及98个村,覆盖率53%;创建省级示范社8个,市级15个;2006年发展高效农业前,郊区农业总收入19265万元,占到全区生产总值的2.9%,农民人均收入4996元;“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成效明显,特别是到2012年底,郊区农业总收入22870万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200元,其中农业为农民提供收入2050元,占比为22.3%。

2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十一五”期间,郊区出台了一系列的高效农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高效农业发展。五年来,郊区政府用于高效农业方面的补助资金近3000万元,带动了相关方面的大量投资,其中社会力量投资重点为温室大棚、蛋鸡养殖、生猪养殖、品牌对接及合作社会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投入、多方式参与。按投资方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2.1村集体投资+农户经营型结束语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村投资设施农业、农户承包经营或村集体投大股、农户搞配套。如:东村、北庄、桃林沟、汉河沟、大村等基地,目前已成为郊区的典型示范基地,起到很好的带动辐射作用。2.2企业参股型结束语发动有影响力的企业参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如:平坦镇桃林沟村与阳泉市煤运公司签订协议,引进资金3000万元,帮助建设金凤凰百万只蛋鸡二期扩建工程、6.67hm2有机日光温室;易汇投资公司在路家山村投资建设温室大棚基地,在市区设立直销点,给予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服务等。2.3合作社经营型结束语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优势,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对接市场,增加影响力。如:西南舁乡三舁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三舁”牌,社员186户,带动果农400多户,发展果园666.67hm2,挂果207hm2,2012年实现总收入120万元,人均纯收入比当地高出23%;阳泉市西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马铃薯脱毒种子销售、种植、收购马铃薯及其小杂粮,带动周边及盂县500多户农民、种植面积近200hm2,产品远销太原、石家庄等周边大中城市,2012年被山西省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等。2.4社会自然人参与类型结束语鼓励社会人员投资农业产业,如:大村村与福建漳州人王某合作,大村提供场地,福建人王某提供资金和技术,新建现代化杏鲍菇生产线,解决15个村民的就业问题,年销售收入150万元左右;退休职工李某承包李家庄乡长岭村0.67hm2日光温室,主要从事花卉、林木生产。

3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业基础条件差。立地条件差,山地丘陵较多,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短缺,重工轻农现象较普遍。3.2技术力量薄弱。区乡两级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人才缺乏,新技术推广和服务的效果不明显。3.3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有待提高。部分基地运行机制不健全、合作社建设不规范,影响辐射带动作用。3.4社会力量参与的空间还很大。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农业发展认识不到位,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农业领域的占比还很小。

4建议和对策

4.1营造氛围。要大力宣传近年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郊区下一步农业发展的思路措施,做到家喻户晓;并且要树好典型、宣传典型、以点带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2做好详规。要在当前郊区发展城郊农业的大背景下,乡镇依托区种植“标准园”、养殖“示范园”、休闲“采摘园”、加工“产业园”四园建设,做好具体详规,结合新城建设、移民搬迁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释放出的土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建设一批规模农业园区,吸引社会力量投资进驻。4.3政策倾斜。要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贷款、担保、金融融资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土地流转政策探讨研究,推进土地向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农业实体流转,实现效益最大化。4.4拓宽路径。要探索尝试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和途径,拓宽增收渠道,鼓励社会力量以“公司+基地+农户”、“农超对接”、“大户经营”、合作社经营、自然人身份、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多种模式和参股分红、控股经营、全额投资等多条路径,实现郊区农业发展模式多样化。4.5搞好服务。要加强区政府政策引导和部门工作机制协调,区、乡两级农业服务体系和科技体系建设,健全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机制,广泛吸纳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高现有人员专业素质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为郊区农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和服务保障。

农业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近年来,中国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就业容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渠道,是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1-10]。近年来,专家学者针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论述日益深入增多,王鋆等[11]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定义与内涵做了充分的阐释;杨华等[12]对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使用做了辨析与厘定;李旭东等[13]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以及农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与对策。针对休闲农业概念的研究,有益于帮助产业梳理发展思路;针对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的研究,有利于帮助休闲农业整体升级,但具体到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因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相应研究报告提出对策的迁移性较差。王继东等[14-20]对郑州休闲农业的研究表明了郑州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与劣势,申丹萍[21]对丰乐农庄的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但现有研究对郑州休闲农业整体发展的指导性不够清晰。郑州市是河南省会,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郑州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全国也越来越有影响力。笔者通过这几年休闲农业业务工作的开展,对郑州市所辖县(市)区休闲农园、休闲农庄、农家乐、休闲乡村和国家农业公园等多种经营形式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地方主管部门、经营者、从业人员、带动农户以及部分游客进行了深入交流,总结当前发展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郑州农业资源优势,以期解决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针对郑州未来休闲农业发展的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1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郑州休闲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改善农村(庄园)基础设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致富增收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调研组也发现,当前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发展环境还需要净化,产业内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仍有待解决。

1.1主要成就

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紧扣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两大主题,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自然资源,立足“沟通城乡、优化生态、服务市民、富裕农民”,以挖掘农村文化内涵、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抓手,以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支撑,着力绘制“山、河、沟、岭、原”美丽画卷。郑州休闲农业已初步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目的地、农民致富增收平台、都市现代农业样板,为建设“美丽郑州”做出了重要贡献[22-27]。

1.1.1产业规模壮大,经营效益提高,带动能力增强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郑州市共有休闲农业庄园186家(13.33hm2以上规模型),特色村18个,年接待游客超过15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18亿元,带动5.9万农民致富增收。

1.1.2发展类型多样,经营主体多元,投资渠道拓宽

郑州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地理区位、文化底蕴,挖掘乡土文化,注重文化创意,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以休闲农庄、休闲农园、农家乐、休闲乡村和农事节会活动为主的休闲农业经营形式。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建成已成为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并丰富了休闲农业发展类型。近年来,郑州市大力推动农耕文化依托型、农事节会带动型、农业景观拉动型等多样化模式发展,逐步形成了集休闲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传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的产业体系。随着社会资本大量进入休闲农业领域,逐步形成了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元化的休闲农业投资格局。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投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能力显著增强,促进了郑州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稳定持续提升。

1.1.3内涵不断丰富,功能日趋完善,品牌持续提升

郑州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充分挖掘中原乡土文化,展示农耕文明,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人文化创意的道路,将中原地域特色文化、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等纳入到经营范畴,使休闲农业内涵逐渐丰富。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品牌策划和文化消费项目开发,郑州休闲农业逐步形成了观光、游憩、娱乐、体验、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的综合体系,不断提升了产业功能。近年来,惠济区的丰乐农庄、中牟弘亿国际庄园、新郑君源有机农场,以及二七区的“樱桃节”,荥阳的“河阴石榴节”,中牟的“西瓜节”、新郑市的“枣乡风情游”等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品牌。

1.1.4休闲主题明确,空间布局优化,协调同步发展

2013年,郑州市围绕都市区建设规划,立足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结合自然禀赋及区域内休闲农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按照布局区域化、建设规模化、主题特色化、市场差异化,规划了五大休闲农业示范区和五大精品线路。2013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走进乡村寻梦田园”系列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及休闲农业企业星级示范创建评定工作。郑州休闲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示范企业,到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再到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协同发展格局,呈现出点线面同步协调发展态势。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郑州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发展环境和产业内部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2.1规模有待壮大,结构有待优化,服务有待提升

郑州休闲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但产业规模依然较小,产品总量供给不足。2013年郑州常住人口已经超过900万,若按人均每年2次休闲农业消费计算,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800万人次,而目前年接待规模仅为1500万人次,接待能力尚有近300万人次的缺口,如果再加上省内、省外乃至国外游客,当前郑州休闲农业规模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消费旺季,接待能力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休闲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小、散、低”的问题,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当前休闲农业庄园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内部各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行业间的合理分工,各个主体都比较重视自身内部资源,但对相互间的分工协作还不够重视,多数未能形成产业链共生关系,难以获得专业化分工效率,还会形成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28-29]。服务接待水平有待提高,休闲农庄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管理还不完善,从业人员服务离专业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员工缺少职业教育或专门培训,餐饮服务、客房管理、接待礼仪、导游讲解等水平有待提升[30-32]。

1.2.2产品品位不高,内容农味不足,项目内涵不丰富

项目内容上农耕文化内涵不突出,中原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缺乏,品味不高。农庄当中较多效仿西方都市风格,让农庄成为缩小版的都市,或者成为不土不洋的“混搭”,中原传统文化消失殆尽。产品结构单一,以吃住为主的观光型居多,缺乏农业休闲体验项目,农味严重不足[33]。未能深入挖掘农业产业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内涵不够,产品功能主要以满足游客物质需求为主,缺乏满足精神层面需求的产品和氛围,难以满足游客对“游”、“娱”、“养”的需求,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单体消费少,对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作用有限[34-36]。郑州休闲农业承载着中原农业文明,要能留得住乡愁,就要使农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郑州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豫剧表演、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传统习俗文化、农事节会等,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和利用。满眼望去尽是现代化的建筑和过分人工化的观光园,看不到农村的古朴与原生态、看不到农村的民风民俗,感受不到农味[37-42]。

1.2.3项目规划滞后,扶持政策不足,规范亟需出台

从整体上看,郑州休闲农业庄园规划经费投入不足,规划质量差,有的规划与建设环境不协调,导致规划难以实施,许多规划仅仅“纸上画画,墙上挂挂”。部分休闲农业经营者缺乏前期规划论证,加上后期投资跟不上,导致部分项目没有实现合理开发,土地闲置现象比较普遍。当前郑州市财政每年用于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已达3000万元,但这些资金对于全市的休闲农业主体带动还是有限的。目前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休闲农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待细化。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经营者凭着自己的经验对庄园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明显跟不上消费市场发展的要求,在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有效整合空间,优化生态环境,彰显特色方面比较滞后。

2发展定位与目标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郑州休闲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步伐,不仅要巩固产业基础,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把握发展的基本方向,树立清晰的发展目标。

2.1战略定位

郑州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地貌、便捷的交通等独特优势,根据农业部提出的“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发展要求,郑州应确立“聚传统华夏文明,铸休闲农业辉煌”的总体定位。郑州休闲农业发展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与农业产业提升结合,与城市和谐发展结合,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要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43-46]。

2.2总体思路

按照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定位,依据“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以强村富民为本”发展的总体思路,对郑州市不同地区、不同休闲农业企业所拥有的人文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对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特点等进行摸查,对现有的经营项目进行合理分类,统筹考虑,确定每种类型的发展定位和建设重点,科学规划,有序推进[16,18-19,47-54]。

2.2.1以农耕文化为魂

要加强中原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导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灵魂所在。要提高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深挖科学内涵,着力发掘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找出统摄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之魂、趣味之魂。

2.2.2以田园风光为韵

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建设,把美丽田园纳入基本农田或永久农田,加以珍惜和保护。强化动态管理,把创建过程与美丽田园的打造相结合,真正使那些田园美、山水美、人文美的典型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

2.2.3以生态农业为基

要把休闲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推进农村资源环境的保护利用。相互依存、相生共荣的好环境,天人共美、各美其美的好生态,天蓝地净、山青水绿的和谐美,是郑州休闲农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2.2.4以创新创造为径

要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与设计水平,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针对郑州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服务功能单一、经营形式雷同、创意人才缺乏等问题,要切实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创意策划水平,扎实推进创意农业的策划设计。

2.2.5以古朴村落为形

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古朴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古朴村落凝聚着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是乡村文明的载体,是休闲农业的软实力,对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6以强村富民为本

要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目的,着力壮大休闲乡村实力,大力发展农家乐集群。在保障乡村集体权益和确保农民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有序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

2.3发展目标

坚持把农业文化遗产、历史古村古寨、特色民居民俗等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实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原则,保护古建筑、原生态,着重突出中原文化特色,合理规划建设,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自然山水、文化传承相协调,逐步打造“河南休闲农业先行区”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区”。未来休闲农业发展要通过稳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着力提升产品品位,加强休闲农业各业态有机整合,推进休闲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休闲农业产业价值,带动乡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55-59]。

2.3.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通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结,使发展类型更加丰富,经营项目更加多样,促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加速休闲农业实体和一定规模以上的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增加,实现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持续增长。

2.3.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建设一批规模大、产业基础强、服务功能全、经营效益好、游客满意度高的休闲农业星级示范点;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农业片;实现休闲农业的规范经营、科学发展,促进郑州农业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2.3.3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结合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条件,郑州各种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因地制宜,由城市郊区和名胜景区周边向传统农区等适宜区域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原休闲农业集群发展格局。

2.3.4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休闲农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产业。通过提升产业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直接从事休闲农业经营的农民收入比本地一般农民高出一倍以上,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本地一般农民收入增长平均速度。

3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在未来发展中,郑州休闲农业建设要稳步提升休闲农园,规范发展休闲农庄,大力发展农家乐集聚村。

3.1稳步提升休闲农园

针对休闲农园建设和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要围绕休闲、养生、度假功能,开展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提升建园水平、景观水平和服务水平。一是壮大规模,凸显特色。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加工,做大规模,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为休闲农园经营提供农业种植基础。二是优化布局,美化环境。重点围绕休闲功能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形成曲径通幽的休闲体验环境,打造休闲化的农业园区。三是完善设施,拓展服务。完善园区休闲服务设施,拓展休闲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包装宣传为切入点,充实和提升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娱乐健身、度假养生等休闲内容,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多重便利[60]。

3.2规范发展休闲农庄

针对休闲农庄无序发展、对农民致富和农村建设带动不力的现实,要以规范发展为重点,加强休闲农庄的规范建设。一是严格准入机制和建设规范。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产业要素配置、安全和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建设要求,严格休闲农庄准入机制。以休闲农庄星级评定为抓手,加强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要求,规范休闲农庄建设和发展,确保休闲农庄的规范经营和持续发展。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竞争能力。坚持现代市场机制驱动,提高休闲农庄的自我发展能力,要重点加强农庄景区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切实增强休闲农庄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持续增强辐射能力。强化带动能力,以农庄企业为核心,以周边生产基地为支撑,打造“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形成休闲农庄与周边农村之间较强的产业发展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61-63]。休闲农庄通过创意、创新可以围绕某一主题,人为创建出一个可供游乐的景点。如“看涨台”、“点将台”、“官渡之战古战场”、“朝阳沟原形遗址”等吸引游人前往。

3.3大力发展农家乐集聚村

针对农家乐发展严重滞后的现实,要进一步鼓励农民合理开发自有资源,加强经营条件和环境建设,增强规范服务意识,提高品质和品位。一是加强政策扶助和规划引导。通过强化文化资源开发和景观建设,为农家乐发展提供更多文化创意元素。二是加速集中布局。围绕重点景区、道路等,开展集中布局,推进积聚发展,放大休闲农家发展积聚效应。三是加强规范引导。结合农业部《农家乐设施与服务规范》,加快制定郑州农家乐(休闲农家)发展规范和星级评定标准,推进建设和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规范发展,鼓励农民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致富增收[64-67]。郑州农家乐集聚村的发展理念可以借鉴台湾民宿的发展经验,重点围绕无景点旅游进行。所谓无景点旅游,就是游客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并不会去逛景点,而是一种自主、自愿、自助、自由的休闲游。现代人旅游更注重品质、休闲、舒适、灵活,更讲究精神内涵,更愿意彰显个性和独立,不愿扎堆,不愿走形式。围绕这一特点,农家乐可以通过创意、创新,围绕某一主题人为创建出一个可供游乐的地点。可供借鉴的创新、创意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3.1改造老房子

基本原则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没有一件废物”。老房子越来越稀少,老房子本身就是稀缺的旅游资源。因此,保留老房子的外貌,赋予它现代化的内涵,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点。

3.3.2展示老物件

基本原则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这里有你想不到的稀罕物”。收集各种农村以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娱乐用品、农具工具、牲畜用品,开设老物件展览馆。

3.3.3演示老手艺

基本原则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这些都不仅出现在回忆中”。贯穿农村生产、生活的老手艺,如榨油、打铁、织布、点豆腐、纳鞋底、剪纸、剃头、捏面人、糊灯笼、补锅、修伞、染布以及各种编织刺绣、传统小吃、木工、泥瓦工等,都应当挖掘开发进行展示体验。为了增加体验活动,增强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一方面可以现场展示,一方面可以传授体验。一个农村老人就可以操作几十样手艺,如果老手艺过于偏门,先找懂行的农村老人培训,然后让企业员工代为传授。

4对策措施

4.1完善休闲农业扶持政策体系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休闲农业庄园、农家乐特色村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和精品线路、农事节会活动的宣传推介工作。项目建设补助资金主要分两块,一是主要用于休闲农业庄园的基础设施、乡村民俗展览馆、公共卫生间、果蔬花卉廊亭、标识标牌等建设;二是农家乐特色村中农家乐外部的环境整治、美化绿化,农家乐内部即餐厅、客房、卫生间、厨房间的改造,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等。三是主要用于全市休闲农业品牌的宣传、精品线路的推广及农事节会打造等活动。

4.2制定休闲农业准入机制和服务规范标准根据各区(县)发展实际,制定休闲农业行业准入标准[68-70]。通过项目管理,从运行机制、经营场所、接待设施、内部规章制度、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的管理,做好对休闲农业星级评定、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发展协会等中介组织和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挥社团组织作用,规范竞争行为,促进休闲农业良性发展。

4.3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把从业人员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善于经营管理、掌握服务技能和营销手段的新型实用人才。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和经营者到台湾等休闲农业发达地区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推动郑州休闲农业创特色、上台阶,早日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作者:朱桂霞 史亚军 单位: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钟平.休闲农业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2]赵航.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包乌兰托亚.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4]蒋颖.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5]安文静.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6]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7]冯建国,杜姗姗,陈奕捷.大城市郊区休闲农业园发展类型探讨——以北京郊区休闲农业园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23-30.

[8]赵丽珍.清流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9]田颖.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10]刘敏.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11]王鋆,高岩.关于休闲农业的定义与内涵的研究综述[J].上海农业科技,2015(4):18-19,23.

[12]杨华,刘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异同辨析[J].品牌,2015(7):100-101.

[13]李旭东,谢晋.农业转型升级阶段农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5(7):78-79.

[14]王继东.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2):24-28.

[15]李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联动发展——以郑州市二七区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8-90.

农业发展范文篇5

云南农业科技园项目是我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由省农业科学院与我市共建,项目集科技创新、研发、示范、推广和转化为一体,目的在于依托云南植物多样性优势,发挥农业科技园集聚、示范、带动和辐射效应,提升云南特色农业发展科技水平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该项目经多方考察后确定在江川县九溪镇建设,项目核心区占地2345亩,规划建设科技服务区、科技一条街、加工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新品种展示区、试验示范区、特殊试验区和现代农业展示区等区域,对我市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将起到极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高劲松、李洪云、杨洋等市领导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农业科学院有关负责人一行前往江川县九溪镇云南农业科技园项目规划地,实地察看了解了项目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及项目规划工作情况,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听取汇报后,高劲松充分肯定了云南农业科技园项目前期规划工作取得的进展。他说,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云南农业科技园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项目规划工作进展顺利,项目建成后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高劲松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科技创新是国家的战略方针,云南农业科技园项目建设意义重大,规划起点高,辐射带动作用强,将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玉溪无论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还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方面,都处于全省前列,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玉溪科技兴市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的需要,我们要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新模式,坚持优化结构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生态和循环经济的原则,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把云南农业科技园作为玉溪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来打造,按照AAAAA级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建成立足玉溪、面向全国、带动全省、辐射东南亚的一流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要把农业科技园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水源地保护、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受益者。

高劲松强调,绿色、优质、高效、生态、环保、安全是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云南农业科技园处于东风水库径流区,在环保设施建设上,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做到零排放,为保护东风水库水源地起到积极的窗口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示范区建设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云南农业科技园成为玉溪各县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可复制”样板,带动玉溪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把建设云南农业科技园作为推进玉溪农业“二次创业”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快发展,使玉溪真正成为辐射全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范文篇6

1.1生物种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近年来,马鞍街道十分重视生物种业发展,园区引进的江苏国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聘请省内外有关育种专家为顾问,整合国内茉莉花品种资源,积极开展茉莉花品种选育驯化工作,现已驯化成功50个茉莉花品种,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合野茉莉新品种。2012年4月,该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正式成立茉莉花产学研基地;同年,江苏省(茉莉花)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成立;2013年成功申报南京市“321计划”,为茉莉花育种工作注入活力。在2012年,马鞍街道还引进南京鑫森生态农业公司,该公司占地1000亩,与江苏农科院长期合作,主要从事苗木的繁育和蔬菜品种的选育,目前生产应用品种达20多个。另外,该街道按园区规划建设的紫金创业社区,现拥有8332钢架大棚200亩,与扬州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主要从事水芹品种的品种选育驯化工作,目前引进驯化水芹品种5个,拥有大圣水芹品牌1个,具有水芹栽培知识产权3个,为街道水芹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1.2生物农药绿色防控有了较大突破

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上,该街道在控制农药使用量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利用“三品”基地建设及省市农作物绿色防控项目,积极推广苏云金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井腊芽、阿维菌素等农药在蔬菜、水稻等农作物上应用,年使用量在1t以上,防治面积达6666.7hm2。生物农药使用量已占全部农药使用总量的20%以上,生物农药防控有了较大突破。

1.3生物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

针对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高的难题,通过推广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秸秆加工企业原料开发、秸秆培育饲料、新型农艺措施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技术和措施,农作物秸秆利用工作逐年取得新进展,目前,全街道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已达95%以上。位于马鞍街道勤丰村的南京瑞森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将稻草、麦秸秆、棉花秆、玉米秆等粉碎压制成型后,加工成圆柱块状的生物质燃料,该公司自2008年建成投产以来,年消耗农作物秸秆2万t以上。而位于马鞍街道马集工业园区境内的金泰高能饲草饲料公司,成立于2009年,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饲料,年消耗农作物秸秆5万t以上。另外,成立于2013年5月的南京勤丰秸秆科技有限公司,将农作物秸秆炭化处理变成生物炭、木醋液、土壤调节剂和焦油4种耕地保育产品,每年也消化近1万t秸秆。按亩均产出250kg农作物秸秆粗略计算,马鞍境内的秸秆除部分进行还田外,余下已满足不了这3家企业的需求。

1.4利用生物技术开辟新领域

1.4.1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

该项技术通过应用农业生物技术,把有益微生物菌种应用到养殖中,开发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环保节能养殖新模式。2009年街道七里养猪场成功应用该技术,建设发酵床面积300m2,当年出栏生态猪200头。在2012年初,马鞍街道又引进江苏勤趣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应用发酵床养鸡技术,该建设鸡舍12000m2,养殖红标鸡苗达11000只以上。

1.4.2秸秆生产沼气技术

利用植物秸秆及人畜粪便生产沼气也在马鞍街道取得成功经验。现阶段街道在黄赵、玉王等已建沼气池500多口,年沼气产量近2.6万m3,有效处理人畜粪便和作物秸秆100t以上。

1.4.3生物食品研发

利用地方富硒水稻生产资源,将富硒大米通过生物化处理,培育富硒农产品,推进富硒产业化发展。境内的南京庞阳调味品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研发利用富硒大米通过生物发酵生产富硒醋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地方富硒产业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发展认知度不高

目前,大多数人对发展生物农业认识还不到位,对生物农业的背景、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认识模糊,对发展生物的必要性、可能性、方法性都不很清楚。一部分人认为农业就是种种田、收收粮、农闲打打工,做规模农业投资大、效益低,看不到生物农业发展前景,从而显得思路不清,劲头不足,认知度不高。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农业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对当地财政经济贡献也不大,从而出现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时现被动应付的局面。

2.2发展规划相对滞后

一是生物农业发展规划不明、思路不清。2014年年初,马鞍街道现代农业园被批准为市级园区,该园区的长期规划建设已比较清晰,但其中没有嵌入发展生物农业的理念,生物农业规划相对滞后,没有具体的发展思路。二是园区管委会实质性运作存不足。目前园区管委会组成人员均是兼职,不能够专职专心,分管农业领导不仅分管农业和园区,而且还要抓抗旱防汛等其他工作,办事人员靠临时抓差,检查验收靠突击,招商引资靠领导,解决矛盾缺主体。三是发展欠特色,自主品牌偏少。目前,园区有自主品牌的、有一定规模的、成长性比较好的生物农业企业还较少。

2.3产业基础还较薄弱

一是产业规模偏小。街道内生物农业总产值不高,生物农业企业不多,规模企业少。二是产业缺乏科技人才。除国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引进321人才以外,其他企业领军型农业科技人才较少。三是缺乏专业的组织服务体系引领。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金融信贷政策、产业组织协调发展等体制与政策仍不能完全适应生物农业的发展要求,全街道农业经营大部分仍以一家一户分散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规模偏小,生物农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数不多。

3对策措施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生物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新的增长点,早抓早主动,早抓就会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前列。

(1)加强领导。成立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农业、科技、财政、环保、农经等部门共同参与生物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组建一支生物农业科技队伍,聘请专家教授作为技术指导顾问,制定产业发展年度规划,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开展生物农业资源调查、技术服务,为全街道生物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统一思想。把生物农业作为街道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产业,以重点促突破,早抓促成效,确保马鞍现代农业走在全区前列。

(3)加强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办法,加强对生物农业知识深层次普及,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发展生物农业的背景、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推动发展工作的主动性。

(4)组织观摩。通过举办观摩活动,让大家走出去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明确思路,提高认知水平。

3.2明确思路,精心规划

根据《南京市生物农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南京市生物农业产业推进方案》及六合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意见》,明确街道发展生物农业重点,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强调以农业产业园区为主体,以区域内规模农业企业为载体,围绕生物种业、生物制品、生物食品以及生物质能源等四大板块,推进生物农业发展。

(1)基本思路是以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为基础,构建具有马鞍特色的生物农业创新与产业开发体系,重点打造以茉莉花品种资源和水芹新品开发的生物种业、以富硒醋系列产品的生物食品及秸秆固化和碳化的生物质能源三大产业,建成市级生物农业产业集聚基地和循环农业综合示范区,使园区成为南京乃至全省重要的生物农业产业集聚区。

(2)发展目标是至2017年,建成高标准生物农业产业园,总面积23800亩;共引进生物农业创新创业人才10名,其士3名;重点培育4家高新农业生物技术龙头企业;转化、应用5项重大生物技术成果,引进、培育2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力争2017年实现年产值达到3亿元,2020年达到10亿元。

(3)基本格局是以南京市生物农业发展“一谷四园”的规划为前提,在马鞍现代农业园的总体规划基础上,建设“一核四园”,即以紫金(江北)农业创业特别社区为生物农业产业核心区,打造水芹产业园、茉莉花产业园、金银花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4)优先发展。生物农业产业园优先发展种苗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并以园区鑫森生态农业公司发展智慧农业为主线,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集成应用,构建绿色农产品产业链。

3.3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3.3.1争取项目支撑,扶持企业壮大

街道要积极争取农业项目,并将省市各类财政支农项目及市生物农业项目充分整合起来,优先扶持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的生物农业先锋企业和具有较高成长性企业,提升他们发展基础,壮大他们的发展规模。同时,大力吸纳“三资”进园入区,制定引导社会资金向园区"输血"的政策,促进生物农业产业园发展。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吸引外来资本投入园区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投资的格局。

3.3.2打造孵化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以紫金(江北)农业创业特别社区为主线,制定优惠政策和操作细则,先行先试,吸引321科技人才及涉农企业家来社区创新创业和投资兴业。

3.3.3加强创业服务,打造特色品牌

园区管委会要加强生物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即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孵化成功,全程跟踪服务。在创业社区,以管委会项目服务部门为依托,组建项目申报与管理服务中心,收集和研究中央、省、市有关政策文件和项目信息,帮助创业者、落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事项目策划、申报和管理工作。针对金融信贷政策、产业组织协调发展等体制与政策仍不能完全适应生物农业发展的问题,街道要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统防统治、农机作业、技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打造特色蔬菜、特色林果、特色粮油、特色高效种养业的品牌。

3.4突出重点,统筹发展

3.4.1以产业引领,打造特色园区

重点打造以茉莉花品种资源和水芹新品开发的生物种业、以富硒醋系列产品的生物食品及秸秆固化和碳化的生物质能源三大产业,把生物农业产业园建成市级生物农业产业集聚基地和循环农业综合示范区,使园区成为南京乃至全省重要的生物农业产业集聚区。

3.4.2全力推广农业生物技术,实现统筹发展

(1)推广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建立以生物防控病虫为主导的“泥桥千亩富硒水稻生产基地”、“大圣千亩绿色水芹生产基地”和“平山乐和农业公司200亩生态农业立体种养基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实现生物农药推广与农业生产相衔接,提升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主导投入品中的地位。

(2)推广农作物秸秆生物腐熟还田、沼气等技术。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示范区、沼气应用示范村,提高生物秸秆的利用率。

(3)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杀虫、稻田养鱼、虾、鸭控制病虫草害等技术,建立生态拦截系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4)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通过有益微生物菌种与饲料充分搅拌喂养,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预防畜禽发病,实现清洁生产目标。

农业发展范文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研究

最近几年,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将以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按照“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西宁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海东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环青海湖牧区重点打造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柴达木地区重点打造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农牧业发展示范区;在三江源地区重点打造三江源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和黄南有机农牧业示范区。建设黄河谷地农业综合开发带、湟水沿岸高效农牧业发展带,兰青—青藏铁路沿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轴线,并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鼓励扶持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努力形成产业化聚集、园区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

1生态农业含义分析

1.1商品性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性既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农业的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求之外,大部分产品用来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小农生产模式被规模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尽管现阶段现代农业体系中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但是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要大的多,更好的体现出农产品的商品性特征。

1.2生态性

生态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从传统农业向着生态农业发展在时间上是继承发展的结果,也就是生态农业不能脱离传统农业而单独发展,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共性是生态,是和生态环境相容和和谐发展。相同的是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都是按照生产规律开展生产,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和有机肥施入等,不同的是生态农业更加体现出科技性,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高科技技术,通过人工手段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符合生态要求。也就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而传统农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被动的适应生态环境,无法很好的体现出生态性。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

2.1“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农户广泛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能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农业项目,更好适应市场需求。该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示范带动逐渐扩展到其他农户,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地方龙头企业统一收购,打消了农户农产品销售疑虑。同时,企业能够紧密把控市场动态,能够保证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从而不断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青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主要有青稞、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近些年,地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农民群众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2.2“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农民通过参股、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现现代生态农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够更好发挥出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合作组织,农民群众自发加入,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推广,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在青海的生态农业发展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灵活,方便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融资难度比较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今后发展中还需从管理、技术、资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3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化技术,人为的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以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植物共生互补促进农业实现良性循环。最近几年,青海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

作者:孟克 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J].郝朝晖.统计与决策.2005(14).

[2]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J].李广祖,张吉国.山东经济.2005(04).

[3]论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J].李书民,杨邦杰.中国发展.2005(02).

农业发展范文篇8

1.1垣曲县概况

1.1.1区划概况。垣曲县又名舜乡,地处山西省南部,从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靠太行。县辖5个镇,6个乡,188个行政村,1277个自然村。全县国土面积达1620km2,辖区总人口为232500人,市区常住人口97300人,流动人口22300人。辖区东西相距最远65km,南北则为48km,总面积1620km2。人口密度约为143人/km2。

1.1.2地理与气候。地处华北大陆板块南面,鄂尔多斯地块和河淮地块接触部分的南方,中条断拱东北端东部,以黄河为界南面和河南省的渑池、新安县相隔。境内北高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中部则是垣曲山间盆地,呈现出马蹄形,同时北宽南窄,从北向南倾斜,连接黄河谷地北岸。整体海拔位于600~800m范围内。全境72.24%为山区,面积达1170.80km2;25%是黄土台原区、丘陵;其余则为洪积、冲积平原区。气候方面而言,由于是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天干旱多风,夏天多有偏南风雨量集中,冬天则盛行西北风少雪干燥,四季分明,春秋水分充沛。而垣曲,热量资源较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适宜很多农作物生长。

1.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2.1垣曲县农业发展状况及经济地位分析从农业的地位来看,2011~2013年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变化不大,在2013年较前两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基本维持在10%左右,全省维持在6%左右,垣曲县农业所占的份额较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总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工业增速放缓所致。此外,近三年垣曲县农业增幅逐年降低,分别为7.3%、5.6%和5.1%,全省增幅基本保持在6%左右,可以看出垣曲县农业的总量虽然在增加,但增幅却在逐年降低,说明农业的发展速度要整体落后于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农业起着稳定农村、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其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垣曲的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要继续加大发展力度。从全县的财政收入来看,2011-2012年大幅增长,2013年出现负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5%。可以看出县财力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从而更好发展。

1.2.2垣曲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垣曲县已经形成了果、桑、畜、烟、菜、椒、菌、蜂八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但由于粮食面积过大,农业的增长效益不明显,农业的总体效益仍显不高,同时粮食种植面积过大、经营方式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没有彻底改变,特色农业、精品农业、高端农业在整个农业中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全县农业“大而杂、全而小”,包含了传统农业的方方面面,经营分散、缺乏规划、效益不高的特点明显,规模化、园区化、集群化农业正处于形成阶段。所以发展优势高效农业,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是发展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发展特优农业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1.2.3垣曲县农民收入水平分析。2013年垣曲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纵观发展速度较快、增长幅度较大;横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需要进行转型改善,具体的发展现状如下表。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其增幅基本与全省和全国同步。经营不集中和较低的单位产值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仅仅能以农业为自己的基本收入来源。在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中,农业收入占了44.35%,外出务工收入占了21.65%,而农业收入主要来自出售产品收入。由以上分析可知,花大心思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重鼓励基地农业、园区农业和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才有可能达到农民收入到2015年和2020年的成倍增长,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的目标。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带动的作用角度而言,垣曲县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是典型的农业县。城镇化水平低下,使大量农村人口存在,一方面造成农村人口转移缓慢,收入难以大幅增长;另一方面造成了土地规模集中受限,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如果加强推动县城扩张,建设中心镇区,则农村会受益。调查中,农村居民更多的愿望是能融入县城或中心城镇,对城镇化建设有迫切的要求,这对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实现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同步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

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条件分析

2.1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1优良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垣曲县区位优越明显,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区域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矿产资源的丰富和集中分布,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再加上铜选冶炼产业、缫丝业、炼焦业、非金属矿制品业、黑色金属采选冶炼业、医药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建立,以工促农带动了特色农业发展。复杂的地形、气候和绿色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2.1.2便利的交通条件。垣曲县有便捷的交通,截止2014年,境内有长达78km的南同蒲铁路;纵贯全境的闻垣高速公路、省道王横线,还有侯马到焦作的公路干线、以及支线公路和多条简易公路,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循环体系,总里程达到1000km多。垣渑高速、晋运高速也处于前期筹建阶段。本县交通有南同蒲铁路礼———垣支线直通县城,闻—垣、东—济、北—赵、阳—店四条主干道与外接连接,东—济高速公路于2010年10月份通车运行。以县城为中心,与乡(镇)村之间村村通路已全部通车,交通十分便利。

2.1.3特色产业优势。山里红果脯、中条山蜂蜜、泉鑫白厂丝、佛云山辣椒酱、沐风香菇酱、舜皇菖蒲酒、舜土坊野生核桃油等作为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其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提升了整个农业的生产水平

2.1.4工业带动优势。垣曲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主要力量来驱动农业的高效发展,近年来工业产业的强力壮大,在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人口转移、增强县财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加快建设。

2.1.5政策优势。农村、农业发展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得到了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除了国家对农业进行大力支持外,县委县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特色产业如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的支持力度。当下无疑是农业转型上档发展的重要阶段,煤焦、冶金、制造等领域的资金将会受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全县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影响,进入农业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园区化、基地化和规模化建设,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基础。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县委县政府明晰的发展思路以及强力的产业支持,将推动垣曲农业进入大跨越、大发展的新时期。

2.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传统观念较浓,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覆盖面较小。垣曲农业目前虽然引入了先进的装备,但仍沿用传统农业的思维模式经营,以家庭分散经营的“一户多业、一地多品”的现象非常普遍,缺乏精细管理和规模发展;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思路以粮食为主,阻碍了精品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比较效益因此得不到提升,农民很难实现增收。“果、桑、畜、烟、菜、椒、菌、蜂”八大主导产业在整个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过小,产业发展的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2.2.2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当下垣曲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如果想要实现再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近年来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进程在加快,但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而另一方面,虽然农产品在加工、储存、保鲜等方面进行了产业化的建设,但发展滞后,难以实现对整个农业的推动促进作用。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太少,导致很大份额的农产品难以完成转化增值,这大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必须努力改变。

2.2.3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业投入受比较效益和城市极化作用,无法满足农业的发展条件,这一点在垣曲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大量生产要素被工业所吸引,导致农业投入不足,农村年轻劳动力因此外流,最终留下从事劳作的劳动力最老高达80岁,50~60岁是主要劳动力。

2.2.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发展面临着土地流转整合的困难。由于以家庭形式分散经营是目前的农村经营机制,所以只有改变土地流转、改善经营方式才能发展区域的连片规模。而这在目前很难快速高效实现。最近几年有约400家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状态较好,但很少真正实现规范经营。自发状态下的农业,很难实现高度的资源整合。各村镇缺乏产业发展的科学定位,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发展。

3垣曲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建设农业经营组织创新体系

形成培育优秀的新型农业主体的意识,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等主体的发展;巩固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实现“四位一体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体制”;全力改善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帮助农民培养抵御市场风险的思维和能力。

3.2建设现代农业投入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完善公共财政支农体系,实行多元化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在农业方面的投资,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充分引导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的建成;充分发掘和利用雄厚的县民营资本,以“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为原则,鼓励民营投资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如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促使民营工业转型投资农业产业化开发,完善农业信贷政策。

3.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农业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问题对策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农业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绿色农业;绿色发展;基地;现状

绿色农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工业装备、管理理念,汲取人类农业历史文明成果,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把标准化贯穿到农业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具体应用上一般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经过多年发展,以“三品”为主的绿色农业,已成为各地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我国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品牌培育中凸显引领带动作用。

1绿色农业发展情况

截止目前,全国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的绿色农业面积约为5.1亿亩(主要为产品面积、基地面积)。新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的绿色农业面积约为1883万亩,与全国绿色农业发展规模相比,占3.7%。其中北疆绿色农业面积11883620万亩,占全区的86%,南疆263万亩,占全区的14%。目前,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发展数量上,全国“三品”总数已达10.3万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9万个,绿色食品2.1万个,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产品0.3万个。新疆“三品”总数1356个,占全国的1.3%,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010个(种植业产品781个,畜产品67个,水产品212个),绿色食品277个,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产品69个。到2014年底,南疆四地州发展现状为:无公害农产品124个,绿色食品43个,有机食品16个,分别占全区的12.3%、15.5%、23.2%。从全区整体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绿色农业发展比例已经达到30.3%,基本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及其评价指标,但与全国发展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差距大。

2绿色农业发展成效

近年来,以“三品”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农业发展已由点向面逐步展开。2006年-2008年,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大力支持下,喀什地区伽师县、塔城地区、伊犁河谷八县一市等地先后被列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面积达到680万亩。2007年和田县率先创建了全区第一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核桃)生产基地,基地规模30万亩。2008年-2010年,伊犁州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创建工作作为政府对县市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高位推进,到2014年底,州直八县一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已有21个,面积334.5万亩,占全区原料基地的45%。目前,已批准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4个,覆盖30个县市251个乡镇(场)51万个农户,有83家龙头企业与基地对接,基地面积840万亩。绿色农业稳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各地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一些县市依托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调整了产业结构,培育了主导产业。围绕特色林果产业带发展,各地认证的以红枣、库尔勒香梨、葡萄、哈密瓜、杏为主的绿色、有机特色林果产品,外销量达到30%~40%,效益平均提高23%以上,产业密集度高的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来自特色种植。奇台县作为粮食大县,紧紧以4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力和建立健全产业化经营机制,粮农增收显著。去年仅小麦订单补助就直接增收80万元。中储粮新疆分公司以主导经营产品为主,采取“两头”延伸的经营策略,大力开展绿色食品小麦认证,通过“分公司+直属库+基地”三级联动、层层落实的形式,逐步建立了绿色小麦比较完备的生产、收购、仓储等标准化管理制度,对基地内生产的绿色小麦提高0.02元/kg收购,直接带动18万农户,增收1160万元。巴州和硕县苏哈特乡永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出了品牌,社内成员的土豆比社外高0.5元/kg。伊犁察布查尔县大力开展有机水稻种植,农民增收明显。2008年普通水稻种植收入850元/666.7m2,有机水稻种植1200元/666.7m2,到2013年,有机水稻收入提高到2200元/666.7m2。

3围绕绿色农业开展的工作

自2010年自治区党委提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3.1建立健全了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14个地州市以挂靠、内设的形式基本建立了地州级工作机构,专兼职人员62名。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注册的检查员53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408人,绿色食品检查员128人,有机食品检查员3人。取得国家两个中心认可批准的“三品”部级委托检测机构4家。

3.2加快产品认证与基地建设

截至目前,全区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企业、合作社368家,产品数1222个,实物总量1030万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50个,面积516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9个,面积823.6万亩,实物总量620万吨。产品数量增加与基地规模扩大,进一步提高了绿色农业发展比例。

3.3完善政策保障

2013年农业厅出台了《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项目指导意见》。对每个示范县市补助50万元,要求完成8~10个产品、1~2个基地认证工作。2014年7月农业厅、林业厅、畜牧厅、水产局联合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和《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与此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采取了多形式推进举措。

4下一步工作重点与建议

新疆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极适宜发展绿色农业。按照《纲要》发展要求和评价指标,全区绿色农业发展将紧紧围绕“三品”认证与基地建设,在规模、数量上有突破,才能实现规划目标。

4.1认真抓好政策落实

2010年,“中央9号”文件专门提出“要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2014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讲话指出,“要打好新疆绿色牌,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等等。中央、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是我们奋力推进工作的根本保证。要按照自治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目前,重点是做好《关于加快我区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和《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的组织实施,需要认真抓好落实,确保《纲要》评价指标如期完成。

4.2多措并举加快产品认证与基地建设

“十三五”全区“三品”发展目标2600个以上,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2000万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多措并举、上下一致,才能推进新常态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首先要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不断扩大产品数量;其次改进工作方式,将“三品”申报材料初审工作下移至地州级工作机构开展,增强基层检查员工作的主动性,提高申报效率;三是将“三品”认证与基地建设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

4.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建议在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补助项目、庭院经济补助项目等涉农项目资金中,进一步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内容经费要用于“三品一标”认证补助;鼓励各地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获得“三品一标”的企业进行奖励或补助,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

作者:赵芙蓉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参考文献:

[1]郑娜,王艳.加快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J].区域经济,2012(3):23-25.

[2]杨玲.新疆“三品一标”工作现状与展望[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2):29-30.

[3]郭新正.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业品牌化———对新疆农业标准化与“三品一标”发展的几点认识[J].新疆农业科技,2012(4):56-58.

[4]马爱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成效及发展重点[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10-13.

[5]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