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9:20:10

农大生范文篇1

本次实习所在地是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

索伦牧场总土地面积107726.97公顷;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浅山地带,山川交错,地貌有山地、沟谷地、低洼地三种,山势大多平缓,低洼地坡度大部分小于10°,一部分谷底较为开阔。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年降雨量450~560mm,年均气温2.1°C,无霜期110天,≥10°C年积温2000~2200°C,光照时数2789.48,雨热同季,多集中在7~9月。土壤类型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暗棕壤。植被类型有次生林、灌木林、疏林地、草甸草原、坡地草原。无风蚀沙化及水土流失。该牧场主要从事畜牧饲养业和农业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高,机械配套率较高。全场总人口约为5千人;辖管7个生产队;农业机械总动力11668千瓦,实际机播面积约为4000公顷,化肥用量约1000吨。但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基本上无水利灌溉设施,完全靠天吃饭。农业总产值1千多万,粮豆总产量12000吨,单产3526公斤/公顷,牲畜头数30多万头只。1998年由外地人分别投资建造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各一个,年利润均在200万元左右。

二、实习过程

8月17日早晨,全班同学24人到达索伦牧场总部。那是几排陈旧的瓦房围成的院子。其中两排房子各扇门前分别挂着写有“生产科”、“计财科”、“维修科”、“场长办公室”、“副场长办公室”……的牌子,一排是十来间招待所,一排是几间作食堂的房子。当日11:00左右,场部开了一个座谈会,有全班同学、两位实习带队老师和牧场场长在内的部分领导。场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词,场长助理给我们介绍了索伦牧场的历史。我们由此知道,此牧场由于地理位置极佳,牧草肥美,曾为侵华日军所占并作为军马牧场和掠夺我大兴安岭宝贵资源的必经之路;解放后又作为我军大型军马牧场之一为部队提供了大量良驹宝骑;后由于其并被淘汰以及不再用马匹来载重运输物资,便在我军精简机构时被裁出军队,归地方管辖,从此自主经营,兼营农牧;9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羊群以及农业机械分发承包给各户农民,农户们每年交足农牧税和提留后自负盈亏,此状况至今。

中午,在场部受到杀猪宰羊的盛情款待。下午,我们去了本次实习所在连队——三连,然后全班同学被分成四组分驻四家农户。全队的人聚居在一个村落,一条大道南北贯穿整个村,南头到北头不足500步,我和三位同学便被分派到了最南头的一家农户。连部在北头。天黑时下了一阵小雨。而那时我们正在连部受到连部领导的欢迎和款待。还是猪肉和羊肉。由于头天下雨了,麦穗湿润不宜收割,故18日那天我们无事可做。好多同学都爬山去了,我和同住的王学军也去了。

19日下午,我们总算可以下地实习了。或4人一组,或5人一组,全班同学共分成5组,分别去了5个农场主各自的麦地。我所在的组有5人,由于我原不是与其余4人分为一组的,后临时调整去了那组,他们欺我后去,除组长外其余三人分别自封了副组长、副副组长、副副组长秘书,说唯我一人是组员。看他们那样洋洋得意和陶醉,不忍破坏其心情,便配合他们自称组员,他们果然大为兴奋。

农场主用吉普车化了50多分钟才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开收割机的两个师傅正好从地这一头开往另一头,我们就站在地头等他们下次回来。让我们惊诧的是地里麦子还不及膝盖的一半高,而且麦穗极小。农场主解释说好几年都这样了,因为天旱,没有水利设施进行灌溉,而且一块地就成百上千亩,也不方便灌溉,天气好的年头还成,一年还能有几十万块钱的盈余;天气不好,比如今年,每亩地只能收几十斤麦子,刚能把种子收回来,这么大面积土地的投入,像化肥、农药以及农业税和提留都没办法收回了。他说,你们是农业大学来的,水平高,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呢?我们沉默了,我们是农业大学来的,却学的是农业机械,而学校也从未开过与农业相关的课程,好多同学还不认识一些基本的作物,大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空负着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称号,在一片低矮的小麦面前束手无策。那时,心中内疚不已,想着回去一定多学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并努力学习,将来能真正为中国农业做点实事。后来,农场主又和我们谈了许多,关于农场经营方式,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何种作物经济效益更好等等。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收割机才开过来,这时我不得不惊叹这儿土地之广阔了,并感叹:要是没有机器进行耕作、收获,全凭人力,得花多大的功夫啊!眼前则浮现出妈妈为了家里那四亩多的土地而整日辛勤劳作的身影。一时又为自己学农机感到自豪了。收割机把收获的麦粒卸到地头的卡车里,卸完之后,卡车车厢里才隆起一个不大的麦堆。看着麦堆,心中阵阵心痛:这么宽的土地啊,只因为缺水就只能收获这么一点粮食。后来我们五人坐上收割机看师傅们如何操作机器,并请教他们许多问题,包括每个操作柄的功能和遇到不同生长情况的作物在如何调整等等。来回三趟,太阳已去了西边的山头。我们就停工准备回去了。此时卡车里的麦粒差一指高才满。我们五人就躺在麦粒上,两位师傅则在驾驶室里开车回归。我们仰躺在麦粒上并半陷其中,卡车来回颠簸,而我们则在麦堆里来回晃动;仿佛有一床巨大的绿色毯子从天降下,覆盖着大地,使得道旁的平地和小山坡连为一体,那么流畅,那么自然;而不时出现的羊群则似毯子上绣着的白色花朵;天空那么近,那么蓝,云那么低,那么厚,仿佛一床天鹅绒的被子暖暖地盖在身上。

21日上午大雨。下午参观了当地唯一的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淀粉加工厂由一大连商人投资建于98年;整套生产线投资150万;年消耗土豆能力2万吨;年产淀粉2400吨;纯利润在200万元左右。根据淀粉厂老板介绍,当地气候很适宜种植土豆,亩产量在两吨左右,其收益超过种小麦,若当地种土豆面积扩大的话,他的厂还需扩大规模,而且当地没有竞争者,成本低,产品售价也高。屠宰场也是98年为外地人投资所建;生产过程为流水线作业,但工艺简单,全为人工操作;拥有冷藏库一个;年屠宰量数万只。因参观时间仓促,许多情况未及细问,但曾这样问老板:“老板,你在这儿没有人竞争,而且这儿的羊数量又这么多,效益一定不错吧?”他腼腆而开心地笑,说:“还行!”22日上午小雨,到场部。下午与场部联谊,开欢送会。会后即驱车前往乌兰浩特火车站。至此,实习结束。三、实结建议本次实习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首先是亲眼看到了农业机械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加强了自己的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在生产实践中,学会了农业机械的操作和调整,培养了自己的实际技能;再次,看到如此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懂得了在实际经营中经济核算的重要性;最后,我第一次看到了草原。

农大生范文篇2

本次实习所在地是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

索伦牧场总土地面积107726.97公顷;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浅山地带,山川交错,地貌有山地、沟谷地、低洼地三种,山势大多平缓,低洼地坡度大部分小于10°,一部分谷底较为开阔。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年降雨量4,年均气温2.1°C,无霜期110天,≥10°C年积温2000~2200°C,光照时数2789.48,雨热同季,多集中在7~9月。土壤类型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暗棕壤。植被类型有次生林、灌木林、疏林地、草甸草原、坡地草原。无风蚀沙化及水土流失。该牧场主要从事畜牧饲养业和农业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高,机械配套率较高。全场总人口约为5千人;辖管7个生产队;农业机械总动力11668千瓦,实际机播面积约为4000公顷,化肥用量约1000吨。但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基本上无水利灌溉设施,完全靠天吃饭。农业总产值1千多万,粮豆总产量12000吨,单产3526公斤/公顷,牲畜头数30多万头只。1998年由外地人分别投资建造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各一个,年利润均在200万元左右。

二、实习过程

8月17日早晨,全班同学24人到达索伦牧场总部。那是几排陈旧的瓦房围成的院子。其中两排房子各扇门前分别挂着写有“生产科”、“计财科”、“维修科”、“场长办公室”、“副场长办公室”……的牌子,一排是十来间招待所,一排是几间作食堂的房子。当日11:00左右,场部开了一个座谈会,有全班同学、两位实习带队老师和牧场场长在内的部分领导。场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词,场长助理给我们介绍了索伦牧场的历史。我们由此知道,此牧场由于地理位置极佳,牧草肥美,曾为侵华日军所占并作为军马牧场和掠夺我大兴安岭宝贵资源的必经之路;解放后又作为我军大型军马牧场之一为部队提供了大量良驹宝骑;后由于其并被淘汰以及不再用马匹来载重运输物资,便在我军精简机构时被裁出军队,归地方管辖,从此自主经营,兼营农牧;9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羊群以及农业机械分发承包给各户农民,农户们每年交足农牧税和提留后自负盈亏,此状况至今。

中午,在场部受到杀猪宰羊的盛情款待。下午,我们去了本次实习所在连队——三连,然后全班同学被分成四组分驻四家农户。全队的人聚居在一个村落,一条大道南北贯穿整个村,南头到北头不足500步,我和三位同学便被分派到了最南头的一家农户。连部在北头。天黑时下了一阵小雨。而那时我们正在连部受到连部领导的欢迎和款待。还是猪肉和羊肉。由于头天下雨了,麦穗湿润不宜收割,故18日那天我们无事可做。好多同学都爬山去了,我和同住的王学军也去了。

19日下午,我们总算可以下地实习了。或4人一组,或5人一组,全班同学共分成5组,分别去了5个农场主各自的麦地。我所在的组有5人,由于我原不是与其余4人分为一组的,后临时调整去了那组,他们欺我后去,除组长外其余三人分别自封了副组长、副副组长、副副组长秘书,说唯我一人是组员。看他们那样洋洋得意和陶醉,不忍破坏其心情,便配合他们自称组员,他们果然大为兴奋。

农场主用吉普车化了50多分钟才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开收割机的两个师傅正好从地这一头开往另一头,我们就站在地头等他们下次回来。让我们惊诧的是地里麦子还不及膝盖的一半高,而且麦穗极小。农场主解释说好几年都这样了,因为天旱,没有水利设施进行灌溉,而且一块地就成百上千亩,也不方便灌溉,天气好的年头还成,一年还能有几十万块钱的盈余;天气不好,比如今年,每亩地只能收几十斤麦子,刚能把种子收回来,这么大面积土地的投入,像化肥、农药以及农业税和提留都没办法收回了。他说,你们是农业大学来的,水平高,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呢?我们沉默了,我们是农业大学来的,却学的是农业机械,而学校也从未开过与农业相关的课程,好多同学还不认识一些基本的作物,大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空负着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称号,在一片低矮的小麦面前束手无策。那时,心中内疚不已,想着回去一定多学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并努力学习,将来能真正为中国农业做点实事。后来,农场主又和我们谈了许多,关于农场经营方式,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何种作物经济效益更好等等。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收割机才开过来,这时我不得不惊叹这儿土地之广阔了,并感叹:要是没有机器进行耕作、收获,全凭人力,得花多大的功夫啊!眼前则浮现出妈妈为了家里那四亩多的土地而整日辛勤劳作的身影。一时又为自己学农机感到自豪了。收割机把收获的麦粒卸到地头的卡车里,卸完之后,卡车车厢里才隆起一个不大的麦堆。看着麦堆,心中阵阵心痛:这么宽的土地啊,只因为缺水就只能收获这么一点粮食。后来我们五人坐上收割机看师傅们如何操作机器,并请教他们许多问题,包括每个操作柄的功能和遇到不同生长情况的作物在如何调整等等。来回三趟,太阳已去了西边的山头。我们就停工准备回去了。此时卡车里的麦粒差一指高才满。我们五人就躺在麦粒上,两位师傅则在驾驶室里开车回归。我们仰躺在麦粒上并半陷其中,卡车来回颠簸,而我们则在麦堆里来回晃动;仿佛有一床巨大的绿色毯子从天降下,覆盖着大地,使得道旁的平地和小山坡连为一体,那么流畅,那么自然;而不时出现的羊群则似毯子上绣着的白色花朵;天空那么近,那么蓝,云那么低,那么厚,仿佛一床天鹅绒的被子暖暖地盖在身上。

21日上午大雨。下午参观了当地唯一的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淀粉加工厂由一大连商人投资建于98年;整套生产线投资150万;年消耗土豆能力2万吨;年产淀粉2400吨;纯利润在200万元左右。根据淀粉厂老板介绍,当地气候很适宜种植土豆,亩产量在两吨左右,其收益超过种小麦,若当地种土豆面积扩大的话,他的厂还需扩大规模,而且当地没有竞争者,成本低,产品售价也高。屠宰场也是98年为外地人投资所建;生产过程为流水线作业,但工艺简单,全为人工操作;拥有冷藏库一个;年屠宰量数万只。因参观时间仓促,许多情况未及细问,但曾这样问老板:“老板,你在这儿没有人竞争,而且这儿的羊数量又这么多,效益一定不错吧?”他腼腆而开心地笑,说:“还行!”22日上午小雨,到场部。下午与场部联谊,开欢送会。会后即驱车前往乌兰浩特火车站。至此,实习结束。三、实结建议本次实习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首先是亲眼看到了农业机械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加强了自己的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在生产实践中,学会了农业机械的操作和调整,培养了自己的实际技能;再次,看到如此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懂得了在实际经营中经济核算的重要性;最后,我第一次看到了草原。

农大生范文篇3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处理

(1)烤烟10个品种(系)即VA116、RG17、K730、NC89、温德尔、4029、9111-21、辽烟15、吉烟7号、G866的抗病性比较试验。

(2)4个不同氮肥用量试验。亩施纯氮2kg、3kg、4kg、5kg。

(3)5个烤烟不同移栽期(地膜覆盖)试验,分别为4月25日、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移栽。

(4)7种不同农药对烟草赤星病防效的研究:40%菌核净(江苏苏州)、40%抗赤星一号(吉林农大)、75%扑海因(法国罗纳)、50%代森锰锌(江苏新沂)、80%大生(美国杜邦)、70%甲基托布津(日本曹达株式会社)、20%杀菌霸(贵州道元科技公司)。

1.2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4项试验均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4行区,行距1.0m,株距0.5m,小区面积32m2。供试品种:NC89。试验地点:1997年在绥化市利民镇,1998年在绥化市东富乡。

(2)病情分级标准及调查方法:在赤星病发病高峰调查2次,每隔7天调查1次,取平均数,每个处理定点调查10株,3次重复共调查30株。按病情分级标准,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药剂试验,在发病初期第1次喷药,每隔5天喷1次,共用药3次,以清水为对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对赤星病的抗性反映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在相同的条件下,对赤星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4029、9111-21、G866、K730在田间表现了抗烟草赤星病,VA116、RG17、吉烟7号、辽烟15低抗,而NC89和温德尔表现易感烟草赤星病(见表1)。

2.2不同氮肥用量与赤星病的关系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对烟草赤星病关系很密切,在4个处理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赤星病有加重的趋势(见表2)。

2.3不同移栽期对烟草赤星病的影响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对赤星病影响较大,随着移栽期提早,赤星病流行发展有上升的势头(见表3)。试验表明,本地区适宜移栽期为5月10日~15日效果最佳。

2.4不同农药对烟草赤星病防效结果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7种农药中,75%扑海因1000倍平均防效83%,居第1位;40%菌核净400倍平均防效81.09%,居第2位;40%抗赤星一号500倍平均防效70.57%,居第3位;20%杀菌霸平均防效70.42%,居第4位;大生500倍平均防效69.36%,居第5位。其它两种农药防治效果较差(见表4)。

3供试多种农药用药量、成本、毒性和残留情况

3.17种农药用药量和成本

40%菌核净(400倍)亩共用药量400g,成本18.55元;40%抗赤星一号(500倍)亩共用药量300g,成本15.30元;75%扑海因(1000倍)亩共用药量150g,成本15.50元;50%代森锰锌(500倍)亩共用药量300g,成本5.94元;80%大生(500倍)亩共用药量300g,成本22.40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亩共用药量150g,成本9.00元;20%杀菌霸(2000倍)亩共用药量75g,成本14.50元。

3.23种农药毒性及残留

扑海因(法国罗纳)毒性:大鼠径口急性LD50为3500mg/kg,小鼠径口急性LD50为4000mg/kg,按我国农药分级标准属低毒杀菌剂,残留量不超过我国农药规定标准。

菌核净(江苏苏州)毒性:纯品雄性大鼠径口急性LD50为1688~2552mg/kg,雌性小鼠急性径口LD50为800~1321mg/kg,属低毒杀菌剂,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抗赤星一号(吉林农大)毒性:雌性大白鼠径口急性LD50为5840mg/kg,雄性大白鼠径口急性LD50为5010mg/kg,属低毒杀菌剂,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

4结语与讨论

近年来通过对烟草赤星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药剂防治系统试验综合结果分析,基本弄清了烟草赤星病与种植品种、氮肥用量、移栽期、降雨量及有雾天数的相关性。在掌握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的基础上,应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控制赤星病的危害。

4.1选择种植抗赤星病品种

选择种植抗病品种是减少烟草赤星病危害的内因。从两年试验10个品种(系)结果看,美国新引进的K730、VA116和国内吉烟7号,对赤星病表现了较强的抗性,而且烟叶产质也很好,可以因地制宜种植。由青州所提供的4029、黑龙江所9111-21、丹东G8663个新品系也对赤星病表现了较强的抗性,今后很有前途应适当进行扩试,而温德尔、NC89对赤星病的抗性较差,感病严重,应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或控制种植面积。

4.2测土配方施肥,按需供养

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越高赤星病发病率也上升,特别是绥化地区土质比较肥沃,黑土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都较高,不能单纯追求产量,盲目增加氮肥用量,要坚持做到测土配方施肥,按需供养,并要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抗逆性,减少赤星病的危害。氮肥用量一般亩施纯氮2~3kg为宜。

农大生范文篇4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处理

(1)烤烟10个品种(系)即VA116、RG17、K730、NC89、温德尔、4029、9111-21、辽烟15、吉烟7号、G866的抗病性比较试验。

(2)4个不同氮肥用量试验。亩施纯氮2kg、3kg、4kg、5kg。

(3)5个烤烟不同移栽期(地膜覆盖)试验,分别为4月25日、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移栽。

(4)7种不同农药对烟草赤星病防效的研究:40%菌核净(江苏苏州)、40%抗赤星一号(吉林农大)、75%扑海因(法国罗纳)、50%代森锰锌(江苏新沂)、80%大生(美国杜邦)、70%甲基托布津(日本曹达株式会社)、20%杀菌霸(贵州道元科技公司)。

1.2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4项试验均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4行区,行距1.0m,株距0.5m,小区面积32m2。供试品种:NC89。试验地点:1997年在绥化市利民镇,1998年在绥化市东富乡。

(2)病情分级标准及调查方法:在赤星病发病高峰调查2次,每隔7天调查1次,取平均数,每个处理定点调查10株,3次重复共调查30株。按病情分级标准,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药剂试验,在发病初期第1次喷药,每隔5天喷1次,共用药3次,以清水为对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对赤星病的抗性反映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在相同的条件下,对赤星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4029、9111-21、G866、K730在田间表现了抗烟草赤星病,VA116、RG17、吉烟7号、辽烟15低抗,而NC89和温德尔表现易感烟草赤星病(见表1)。

2.2不同氮肥用量与赤星病的关系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对烟草赤星病关系很密切,在4个处理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赤星病有加重的趋势(见表2)。

2.3不同移栽期对烟草赤星病的影响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对赤星病影响较大,随着移栽期提早,赤星病流行发展有上升的势头(见表3)。试验表明,本地区适宜移栽期为5月10日~15日效果最佳。

2.4不同农药对烟草赤星病防效结果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7种农药中,75%扑海因1000倍平均防效83%,居第1位;40%菌核净400倍平均防效81.09%,居第2位;40%抗赤星一号500倍平均防效70.57%,居第3位;20%杀菌霸平均防效70.42%,居第4位;大生500倍平均防效69.36%,居第5位。其它两种农药防治效果较差(见表4)。

3供试多种农药用药量、成本、毒性和残留情况

3.17种农药用药量和成本

40%菌核净(400倍)亩共用药量400g,成本18.55元;40%抗赤星一号(500倍)亩共用药量300g,成本15.30元;75%扑海因(1000倍)亩共用药量150g,成本15.50元;50%代森锰锌(500倍)亩共用药量300g,成本5.94元;80%大生(500倍)亩共用药量300g,成本22.40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亩共用药量150g,成本9.00元;20%杀菌霸(2000倍)亩共用药量75g,成本14.50元。

3.23种农药毒性及残留

扑海因(法国罗纳)毒性:大鼠径口急性LD50为3500mg/kg,小鼠径口急性LD50为4000mg/kg,按我国农药分级标准属低毒杀菌剂,残留量不超过我国农药规定标准。

菌核净(江苏苏州)毒性:纯品雄性大鼠径口急性LD50为1688~2552mg/kg,雌性小鼠急性径口LD50为800~1321mg/kg,属低毒杀菌剂,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抗赤星一号(吉林农大)毒性:雌性大白鼠径口急性LD50为5840mg/kg,雄性大白鼠径口急性LD50为5010mg/kg,属低毒杀菌剂,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

4结语与讨论

近年来通过对烟草赤星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药剂防治系统试验综合结果分析,基本弄清了烟草赤星病与种植品种、氮肥用量、移栽期、降雨量及有雾天数的相关性。在掌握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的基础上,应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控制赤星病的危害。

4.1选择种植抗赤星病品种

选择种植抗病品种是减少烟草赤星病危害的内因。从两年试验10个品种(系)结果看,美国新引进的K730、VA116和国内吉烟7号,对赤星病表现了较强的抗性,而且烟叶产质也很好,可以因地制宜种植。由青州所提供的4029、黑龙江所9111-21、丹东G8663个新品系也对赤星病表现了较强的抗性,今后很有前途应适当进行扩试,而温德尔、NC89对赤星病的抗性较差,感病严重,应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或控制种植面积。

4.2测土配方施肥,按需供养

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越高赤星病发病率也上升,特别是绥化地区土质比较肥沃,黑土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都较高,不能单纯追求产量,盲目增加氮肥用量,要坚持做到测土配方施肥,按需供养,并要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抗逆性,减少赤星病的危害。氮肥用量一般亩施纯氮2~3kg为宜。

农大生范文篇5

1.1试验处理

(1)烤烟10个品种(系)即VA116、RG17、K730、NC89、温德尔、4029、9111-21、辽烟15、吉烟7号、G866之抗病性比较试验。

(2)4个不同氮肥用量试验。亩施纯氮2kg、3kg、4kg、5kg。

(3)5个烤烟不同移栽期(地膜覆盖)试验,分别为4月25日、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移栽。

(4)7种不同农药对烟草赤星病防效之研究:40%菌核净(江苏苏州)、40%抗赤星一号(吉林农大)、75%扑海因(法国罗纳)、50%代森锰锌(江苏新沂)、80%大生(美国杜邦)、70%甲基托布津(日本曹达株式会社)、20%杀菌霸。

1.2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4项试验均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4行区,行距1.0m,株距0.5m,小区面积32m2。供试品种:NC89。试验地点:1997年在绥化市利民镇,1998年在绥化市东富乡。

(2)病情分级标准及调查方法:在赤星病发病高峰调查2次,每隔7天调查1次,取平均数,每个处理定点调查10株,3次重复共调查30株。按病情分级标准,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药剂试验,在发病初期第1次喷药,每隔5天喷1次,共用药3次,以清水为对照。

二、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对赤星病之抗性反映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在相同之条件下,对赤星病之抗性有明显之差异。4029、9111-21、G866、K730在田间表现了抗烟草赤星病,VA116、RG17、吉烟7号、辽烟15低抗,而NC89和温德尔表现易感烟草赤星病(见表1)。

2.2不同氮肥用量与赤星病之关系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对烟草赤星病关系很密切,在4个处理中随着施氮量之增加,赤星病有加重之趋势(见表2)。

2.3不同移栽期对烟草赤星病之影响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对赤星病影响较大,随着移栽期提早,赤星病流行发展有上升之势头(见表3)。试验表明,本地区适宜移栽期为5月10日~15日效果最佳。

2.4不同农药对烟草赤星病防效结果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7种农药中,75%扑海因1000倍平均防效83%,居第1位;40%菌核净400倍平均防效81.09%,居第2位;40%抗赤星一号500倍平均防效70.57%,居第3位;20%杀菌霸平均防效70.42%,居第4位;大生500倍平均防效69.36%,居第5位。其它两种农药防治效果较差(见表4)。

三、供试多种农药用药量、成本、毒性和残留情况

3.17种农药用药量和成本

40%菌核净(400倍)亩共用药量400g,成本18.55元;40%抗赤星一号(500倍)亩共用药量300g,成本15.30元;75%扑海因(1000倍)亩共用药量150g,成本15.50元;50%代森锰锌(500倍)亩共用药量300g,成本5.94元;80%大生(500倍)亩共用药量300g,成本22.40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亩共用药量150g,成本9.00元;20%杀菌霸(2000倍)亩共用药量75g,成本14.50元。

3.23种农药毒性及残留

扑海因(法国罗纳)毒性:大鼠径口急性LD50为3500mg/kg,小鼠径口急性LD50为4000mg/kg,按我国农药分级标准属低毒杀菌剂,残留量不超过我国农药规定标准。

菌核净(江苏苏州)毒性:纯品雄性大鼠径口急性LD50为1688~2552mg/kg,雌性小鼠急性径口LD50为800~1321mg/kg,属低毒杀菌剂,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抗赤星一号(吉林农大)毒性:雌性大白鼠径口急性LD50为5840mg/kg,雄性大白鼠径口急性LD50为5010mg/kg,属低毒杀菌剂,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

四、结语与讨论

近年来通过对烟草赤星病之发生流行规律及药剂防治系统试验综合结果分析,基本弄清了烟草赤星病与种植品种、氮肥用量、移栽期、降雨量及有雾天数之相关性。在掌握病害发生流行规律之基础上,应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控制赤星病之危害。

4.1选择种植抗赤星病品种

选择种植抗病品种是减少烟草赤星病危害之内因。从两年试验10个品种(系)结果看,美国新引进之K730、VA116和国内吉烟7号,对赤星病表现了较强之抗性,而且烟叶产质也很好,可以因地制宜种植。由青州所提供之4029、黑龙江所9111-21、丹东G8663个新品系也对赤星病表现了较强之抗性,今后很有前途应适当进行扩试,而温德尔、NC89对赤星病之抗性较差,感病严重,应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或控制种植面积。公务员之家

4.2测土配方施肥,按需供养

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越高赤星病发病率也上升,特别是绥化地区土质比较肥沃,黑土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都较高,不能单纯追求产量,盲目增加氮肥用量,要坚持做到测土配方施肥,按需供养,并要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抗逆性,减少赤星病之危害。氮肥用量一般亩施纯氮2~3kg为宜。

农大生范文篇6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温北英先生创办的以生产肉鸡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总部设在广东省新兴市,在各地设有联营公司。公司有种鸡场22个,种猪场5个,饲料厂12个,孵化厂14个,还有动物保健研究所、肉鸡良种培育中心、塑料编织袋厂、肉鸡屠宰分割厂、冷库等,总资产5亿元,有员工300多人。养鸡部分实行公司全员股份制,股本金1亿元,资产1.3亿元,1998年,上市肉鸡8800多万只,产鸡苗1.1亿只,上市肉猪1.2万头,年销售10.3亿元,合作养殖户(养鸡8800户,养猪800多户)平均每户1.4万元。1999年公司养鸡户发展到1万户,销售收入约10亿元。

一、“温氏”集团产业化发展过程

“温氏产业化模式”在我国是最早提出的“公司+农户”模式之一,它是从养鸡服务开始的。1983年温北英联合了7户8人投资入股,股金8000元,创办了勒株畜牧联营公司。到1986年底,经过3年奋斗鸡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原有设施、场地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温氏”养鸡开始了新的变革,鸡场一部分继续养鸡生产,一部分专门从事养鸡服务。办法是:养鸡户按每只鸡预付5元定金,然后采取记帐的形式从鸡场领取饲料、药物,鸡场免费向他们传授养鸡技术,鸡养成后,交由鸡场代销,代销费1角/kg,销售后进行总结算,多退少补。

随着公司饲料厂、种鸡场和服务中心的建立,饲料、鸡苗、药物等服务环节要素的自给,使鸡场和养鸡户的效益明显提高,总产值1986年为36万元,1987年为100万元,1988年为235万元;养鸡利润也由1986年的5万元上升到1988年的37万元,到1988年“温氏”开始形成了稳定的公司+农户的经营结构。1992年10月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加盟“温氏”,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温氏集团公司,从而给温氏集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带动了公司内部全方位的科技进步。华南农大不仅培育出新的肉鸡品种,还及时解决了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技术问题。有了技术的支撑,不仅能够扩大公司生产规模,也使农民不再单纯依靠经验来从事农业生产,而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生产的高效、高产、高附加值,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体制。主要做法是:把肉鸡饲养全部交由农民完成,公司仅办种鸡场,并为养鸡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具体办法分6个环节:一是申请入户,公司同意后在计算机里建立养殖户档案;二是交付定金,每只鸡苗5元;三是以记帐形式领取鸡苗和生产资料,待肉鸡上市后统一结算;四是技术指导和相关服务,公司按要求按时接种疫苗,按饲养规范供给饲料和药物,确保质量和成活率;五是统一收购;六是结算。养鸡户在肉鸡上市当天,即可凭据到财务部结算,并由电脑打印清单,列出肉鸡上市率、肉料比、上市均重、饲养天数、鸡苗和其它材料领用情况和农户应得利润等。“公司+农户”的经营机制实现了公司和农户优势互补,大大地提高了公司整体养鸡规模和水平。从公司讲,解决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环节这个重要问题,农户是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以农户为单元分散养鸡有利于家庭经营、有利于鸡病的防治、有利于鸡粪的处理和农牧结合。不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经营,公司也可以减少鸡舍等基本建设投资。从农户讲,突出解决了分散经营,家庭生产,比较效益低,经不起市场风险以及技术服务和生产资料供应等一系列问题。公司+农户,公司有效地把分散的小生产组织成社会化的大生产,农户已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实体,而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了肉鸡生产系列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使养鸡的生产规模、劳动效益、技术水平都得到迅速提高。在与“温氏”合作的养鸡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已具备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养鸡上,每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二、公司+农户的利益机制

在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中,公司和农户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没有农民的长远利益也决不会有企业的长远利益,农民失去企业便失去了进入市场的桥梁,企业失去了农民也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经营风险高的农产品市场时,要求合作双方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单家独户的农户缺乏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无力应付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环节,公司则是他们市场利益的代表;而在另一方面,公司的经营规模和销售业绩又蕴含着农户的辛勤劳动。从这点出发,“温氏”在处理双方利益关系时,非常重视农民的利益。具体是采取平均分配的做法,一般按正常原料价格和销售价格,每饲养一只鸡可得毛利3.5-4元,公司和农户的分配比例为5∶5,即公司和农户各得50%,农户养鸡的收益为1.8~2元/只,以每人每年饲养鸡12000只计,每年收入2万元以上。事实上,和温氏合作的农户每年总共有1000多万元的升幅,而公司的效益增长和农户是同步的。从1986年到1994年,合作农户获利总共6227万元,“温氏”获利6888万元。“温氏”在处理和农户的利益关系时,还特别注意从公司长远利益出发保护农民的利益。例如1998年,由于香港发生鸡流感,肉鸡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公司果断实行保护价收购措施,当年公司收购肉鸡亏损6700万元,而农户收益基本没有受到损失,保护了农户养鸡的积极性。1999年,参与公司合作养鸡的农户跃增至1万多户,养鸡高达1亿多只。1999年肉鸡市场畅销,公司养鸡总收入10亿多元,实现了公司、农户养鸡收益双增长。

三、“温氏”纵向、横向产业结构

“温氏”集团在发展生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可概括为纵向和横向产业结构。纵向产业结构以养鸡为核心,建立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纵向生产销售系统,具体做法是组织了一个农民养鸡集团,公司向养鸡户提供种苗、饲料、医药、技术指导,并包销其产品的服务体系。这样一来使过去独立于经济实体之外的相关产业连成一体,在经济实体内形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有机循环系统,变单一生产力结构为综合生产力结构。在这个统一整体中,产业与产业,行业与行业互为条件,共生共长,既是“食物链”,又是“营养圈”;既相生,又相克。因此,这种生产力结构必然为经济实体带来综合效益。横向经济结构以养鸡为主,建立了包括饲料、编织、兽药、鸡肉分割、罐头等在内的配套产业,形成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横向产业结构,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温氏”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养鸡具有稳定的市场和较高的科技含量,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也存在着投入和产出的关联,它们既互为市场,又互为原料,从而构成了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相生相克的生态运转系统,产生一种共生共促的动力机制,由此使“温氏”的养鸡业、科技业、饲料加工业、编织业等在科、工、农、贸一体化循环系统中都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养鸡业的后向产业——鸡品加工业也得到发展,公司还可以通过扩大肉鸡的加工数量平衡市场,保证养鸡这一主导产业的正常发展。

“温氏”纵向和横向产业结构保证了企业的整体效益,而无需计较某个时期、某个环节甚至某个年度的盈亏与否。例如,1990年销售肉鸡亏了84万元,种苗、饲料等盈利,企业综合盈利仍为72万元;1991年销售肉鸡亏了230万元,但综合盈利152万元。

四、内外两个市场

“温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构造了内外两个市场,即以“公司+农户”建立起来的内部生产要素市场和企业外的产品市场,两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共同构筑起“温氏”养鸡产业的整个市场。

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市场特点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我国农村现实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力主要集中于分散的家庭生产,农业产业化只能把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与家庭经营结合起来。因此,要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构筑产业化经营,企业主要通过联户经济的途径来扩大生产规模。“温氏”在企业内部用服务的形式联结农户,构造生产要素市场,实际上农产成了“温氏”的“生产车间”,这种生产车间按“温氏”规定的生产标准和技术程序进行产品生产,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公司主要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销售等一条龙的配套服务,这种生产要素内部市场是通过记帐形式进行内部结算的。

最终产品营销市场是“温氏”的外部市场,包括肉鸡、鸡汤罐头、分割保鲜鸡制品等,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农业企业相对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的优势,就在于对销售市场的占有和扩展能力,能够高效地组织起农产品销售活动,实现农业产业经营的规模效益。“温氏”从1983年办场养鸡开始,就用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开拓销售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电脑化的市场销售管理系统,并且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遍布23个省区的销售网络。

作为完整的市场体系来说,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是高度统一的,两者的发展是共生关系。无论是内部市场的扩展,还是外部市场的延伸,相互间是彼此配套有机生成的,每开拓一个外部市场空间,都会在此空间内建立起公司的内部市场,以该市场的生产能力满足外部市场的需要。

五、“温氏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精髓和意义

广东“温氏”食品有限公司自1983年创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从几个人的养鸡场,发展成一个大型养鸡集团,形成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温氏模式”。目前,正在把养鸡模式移植到养猪产业当中,1999年公司合作养猪户800多户,上市商品猪5万余头,争取几年内生产肉猪百万头。一个新的超大型畜禽产业集团正在逐步形成。

“温氏”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养鸡业为主导产业,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为基础,全面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工业经济方式重组农业生产和经营,以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科工农贸一体化。它的主要精髓和经验:

1.确定好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素,应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产品市场前景好,在现有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和其它相关产业关联程度高,并能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且具有开发潜力的产业。养鸡业成为“温氏”集团的主导产业正是具备了这些条件。

2.确定好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龙头企业是指具有很强的把握市场的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能给农民全方位服务、能处理好与农民的经济关系,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或企业集团。“温氏”集团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延长农副产品销售时间、扩展农副产品销售空间、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是典型的龙头企业。这里,尤其重要的是,“温氏”集团以全员股份制构建企业的组织框架,形**人是员工,人人是股东的新型关系,为各劳动成员共同富裕奠定了分配基础,做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而使每个员工都关心企业的经营,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这种组织形式符合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避免了传统集体经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的弊端,企业可以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按照经济规律来进行产业化经营。同时,也避免了个体企业经济实力单薄、生产分散、不利于规模经营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缺陷。

3.“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和基础,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的两个关键环节。“公司+农户”是指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和农户,采取公司带农户的形式,一头联着农民,一头联着市场,实行农业的贸工农技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温氏”集团的基本经验是:通过“公司+农户”的经济联结,使养鸡户通过公司融入市场,按公司要求采用先进技术,按市场的需求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它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很多企业难以做到的是公司能够以长远的眼光,把农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看作自己能否建立可靠的生产基地,能否保障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以综合经济效益为企业最终经济效益,正确处理和农民的经济关系。公司在肉鸡市场不景气时,对养鸡户采取保护价收购措施,保证农民养鸡不受市场风险的干扰,农户养鸡积极性不断提高,从而使企业的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公司+农户”的组织也更加巩固。

农大生范文篇7

一、后进党支部转化工作中的经验做法

1、端正思想、体查民意,制定后进党支部转化方案及本村发展规划

我们下派干部和包村工作队成员入村后,严格遵守下派干部和包村工作队守则,吃住在村,与村“两委”干部一同开展工作。

一是端正干部思想。我们下派干部和包村工作队成员入村后,发现村干部谈起后进党支部转化工作情绪高涨,但谈起建设畏难情绪、依赖思想严重,总是以没钱、怕产生债务为借口,等待帮扶单位的支持,后进转化工作迟迟没有动作。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多次召开会议,给村干部做思想工作,正面鼓劲加压,增强他们对后进党支部转化工作的认识。同时,与党支部书记等村干部进行个别谈话,侧面消除他们思想上的顾虑,增强他们实现后进转化,发展本村经济的责任意识。

二是走访党员、干部、群众。我们利用两周时间共走访群众60人,困难户5户,种植户8户,党员18名,干部3人,收到建设性意见和建议70余条,这为我们了解村情民情,弄清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理顺该村发展思路,制定后进党支部转化方案及本村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三是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联席会,研究制定了北郑各庄村后进党支部转化方案及本村发展规划,并分别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向党员、群众做了传达。

2、争取资金、帮扶共建,狠抓村班子和阵地建设

一是选齐配强村班子。按照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的标准,我们狠抓了村党支部建设,在村党支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向上级党委提出充实支部成员的请示,经义安镇党委研究决定,由下派干部市检察院刘华忠同志和县检察院刘建革同志,分别担任北郑各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支委,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北郑各庄村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就没有办公室,一直是“炕头”支部,修建村“两室”,加强阵地建设,就成为摆在我们下派干部和包村工作队面前的头等大事,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于是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主动与包村县领导、科局领导汇报工作,在领导们到村考察工作的同时,与他们一同商讨转化方案和建设规划。另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多方面筹措建设资金。在田县长和有关科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自4月份该村动工修建办公室,我们得到市检察院7万元、县畜牧局1万元、水利局1万元、粮食局1000元、环保局5000元水泥、农业局5000元桌椅、林业局2000元绿化苗木、组织部2000元电教设备、新华书店300本图书,共计10万余元款物的支持。在这些单位的帮扶支持下,我们8月底就完成了高标准“两室”建设,现已投入使用,软件建设及院内硬化、绿化等工作也相继完成。

3、加强教育、重视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村内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并亲自给全体党员上党课,号召党员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观念,规范党员行为,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我们与村干部一同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会,征求党员意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我们严格按照程序发展党员,保障党员发展质量,对村内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行了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宗旨意识、党性观念。上半年发展一名年轻党员。

四是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由于该村为义安镇镇级文明生态示范村,我们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无职党员岗位,并实行挂牌公示制度,这一举措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党员们都自觉加入到创建工作中来,达到了教育党员建家园、带动群众搞创建的目的。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4、健全制度、规范公开,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推行“一制三化”等各项工作机制,严格各种会议制度,确保支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等会议按期按时召开。

二是抓好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通过设立村民理财小组,公开开支渠道,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村民监督。

5、调优结构、强化服务,增强村域经济实力

一是我们根据北郑各庄村所处地理位置和村情,提出了重点发展地膜花生种植的设想,倡议种植户成立地膜花生种植协会,不断完善经济人组织,加大对农户的种植技术培训,拓宽销售渠道。

二是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业,依托义安镇养牛、养猪业发展,与信用社联系建立信用户和协调小额贷款,重点扶持一两户有养殖经验及一定基础的农户发展,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使更多的农户发展养殖业。

三是关心扶持村内木材加工和服装加工厂发展生产。

6、为民办事、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投资2万元新打机井一眼,完成一眼机井配套,投资1万元整修水渠500米,彻底解决了村民浇地难问题。

二是更换变压器一台,解决了群众用电问题。

三是排除和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0余件,确保未发生一起越级集体访。

二、后进党支部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在后进党支部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村干部思想不过硬,工作作风不扎实。有的村干部不注重自己的职责分工,该落实的工作没有落实,该干的工作没有干;有的村干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严重,不关心本村工作落实和经济发展,整天忙自己的事情;有的村干部不是互相补台,共谋发展,而是互相拆台,推诿扯皮。这些现象急需克服和改正,否则将会成为制约后进转化工作的最大障碍。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2、党员、干部老龄化问题严重。北郑各庄村现有党员22名(包括三名下派干部,两名30周岁以上,一名30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党员6名;50—60周岁党员7名;40—50周岁党员3名;30—40周岁党员3名;30周岁以下党员3名。同时,村干部均在50周岁以上(不包括在村任职的下派干部)。

3、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虽然明确了重点发展地膜花生种植的思路,但还只停留在单独农户个体种植经营的水平上,只有特色没有规模,缺乏应有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产、供、销链条不完善。

4、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北郑各庄村2004年集体收入3000元,村经济发展缓慢,没有能力承担和完善包括农田水利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内木材加工和服装加工厂也只是作坊式经营,没有立村产业和项目。

5、村容村貌亟待改善。北郑各庄村是义安镇镇级文明生态示范村,按要求应达到“硬化、净化”标准,截止到目前,只完成硬化任务,村内残垣断壁、“六乱”现象严重,创建任务依然很重。

6、群众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法制意识、文明意识、主人翁意识淡薄,对本村各项工作开展和经济发展漠不关心。村里没有文化设施及文化团体,几乎没有开展过群众性文化活动。

三、后进党支部转化工作整改建议及措施

针对以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对村干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一是组织村干部、党员外出参观学习,不断开拓眼界、更新观念,增强干部、党员建设本村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农村干部学习班、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三是对村干部实行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工作奖惩等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干部、激励干部,同时对党员、干部行为实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坚决予以公示。

2、抓好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一是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保证党员发展质量,重点发展有能力、有素质,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年轻党员。同时,积极推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充分发挥党员在发展党员过程中的民主监督、民主决议作用;二是要加强对4名30周岁以下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明确后备干部的培养责任人,发挥“传、帮、带”作用,多给后备干部压担子,提供锻炼机会,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能力与素质。

3、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一是聘请农大专家到村讲授地膜花生种植技术,争取成为农大联系点;二是成立地膜花生种植协会,完善经纪人组织,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三是完善销售渠道,依托“龙头”走订单农业之路。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4、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一是继续扶持村内木材加工和服装加工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吸收村内更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多方寻找项目信息,积极促成适合本村发展的项目落户。

农大生范文篇8

一、“大别山道路”提出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功绩

(一)“大别山道路”提出之初的农村社会背景

“大别山道路”思想的提出始于198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政策文件。当时,经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六年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系列改革基础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快速,但由于自然和社会等方面因素国内部分地区尚有一部分人的生产、生活相当困难。因此,该文件着重提出了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一些政策措施。在国务院文件颁布以后,安徽省委、省政府于1985年初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指导意见,列出帮助的重点地区是中央划定的大别山片贫困地区、安徽省确定的沿淮行、蓄洪区和其他部分低洼老灾区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在我校成立了“扶贫办公室”,制定了扶贫政策和方案,并很快推动了一批学校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深入山区,调查农业资源和生产条件,为山区农民确立主导产业,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因此,从“大别山道路”提出之初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说,当时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制度改革激励下,我国农村生机勃勃,但个别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从当时城乡经济整体发展状况来说,贫困农村地区的主要矛盾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当地经济水平,主要途径就是提升种植或养殖等农业生产环节的科技水平。上述国务院扶贫文件也明确地把帮扶农业生产经营作为基本目标。

(二)“大别山道路”的历史功绩

自“大别山道路”被确立为我校的办学方向以来,我校围绕农村地区(以安徽农村贫困地区为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出了大量工作。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发展需求的变化,“大别山道路”的服务内涵也不断拓展。同时,在“大别山道路”工作目标和精神的引领下,我校科研、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工作的系统性增强,功能逐步整合,从而推动我校事业稳步和快速发展。因此,“大别山道路”的历史功绩理应涵括外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成果。就外部的社会贡献来看,主要有:为各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如向农民传授板栗、茶树、高山蔬菜、西洋参和小麦等先进科技成果;直接培训或输送毕业生支持地方发展,如联合举办金寨县农业专科班、与阜阳农机校合办农副产品加工专科班、参与各地“村大工程”、农村实用人才等的培训活动,同时,本校毕业生大量进入县级以下农村基层工作,成为县农委和科技局等部门的核心力量,例如,近年来输送大量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等。从“大别山道路”对学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功绩来说,主要有:激励了我校师资人才的成长,如任立中、宛志沪和胡承霖等专家教授,为学校赢得来自政府和社会等的一系列荣誉和声望,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如早在1999年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教委就组织各类媒体报道我校“大别山道路”在科技扶贫和科技兴农方面的大量先进事迹;推进了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如大别山区特色农业开发、小麦增产丰收和巢湖流域治理等。如同校党委书记赵良庆所言:“大别山道路”是我校在长期服务“三农”实践中形成的一条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富民、兴校、创新、育人之路。“大别山道路”是安徽农业大学紧扣时代脉搏、把握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和时代办学精神的产物,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别山道路”的丰富内涵也正是我校20多年奋斗历史的实践总结。

二、“大别山道路”新征程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责任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与上世纪80年代“大别山道路”确立之初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同时,现代科技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踏上“大别山道路”的新征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当代社会环境和我们的时代责任。

(一)“大别山道路”新征程的农村社会环境

由于“大别山道路”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因此在“大别山道路”的新征程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概括而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经济发展,大量优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对农业发展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从我校推进“大别山道路”来说,农村青壮年、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大量转移,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社区管理等带来不利影响。第二,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与农业产业化的社会大生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农业产业化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1]。目前我国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导致其在市场进入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难以适应产业化发展需求。同时,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第三,必须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农业。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的石油农业传统模式无法满足当代可持续发展需求。适应现代社会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农业承担着食品、纤维、休闲、能源和环保等多重功能。现代农业的内涵深化和功能拓展,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体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改变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而且,“三农”问题呈现联动效应。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民思想文化反过来也对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传承“大别山道路”的时代责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今后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仍将有数亿人生活于农村[2]。以“三农”问题为根本导向的大别山道路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就“三农”问题的关联性、联动效应而言,在当前农村社会环境下单纯的科技成果输送既难以有效促进农村发展,也将面临诸多阻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样,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如总理所言,解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我校传承“大别山道路”,既需要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农业建设,也要综合学校各个学科专业的师生员工共同推动农村社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总之,新时期传承“大别山道路”需要注意“大别山道路”的内涵深化和外延拓展。校党委书记赵良庆在总结“大别山道路”的发展历史时也曾指出,从“单兵作战”向整体协同攻关、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从“输血扶贫”向提升“造血机能”、从单纯的科技推广向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体现了“大别山道路”的不断创新精神[3]。传承“大别山道路”的时代责任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就外部功能而言,主要包括: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此需要同时重视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社区规划、社区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协调解决由农业现代化而引发的乡村社会转型问题。从学校事业的内部发展来说,主要包括:推动多学科的横向合作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各类优秀人才。笔者认为,我省地跨长江淮河、处于国家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都将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引导价值。作为地方农业高校,立足本地区三农事业发展也应是我校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三、“大别山道路”内涵拓展和延伸的必要性

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大规模人才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增强农林院校服务“三农”能力是时代赋予现代农业教育的重大任务。从2005年起党和国家连续就“三农”问题提出重要发展战略,强调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我国广大农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的建设资源是人力资源,最富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生产要素是人才要素,如何快速高效大规模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提供人才支撑是党和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党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明确指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满足社会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才需求,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规模的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增强现代农业教育体系服务“三农”能力是时代赋予农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国逐步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凝练、升华、继承和创新“大别山道路”办学模式,探寻“大别山道路”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规律,探索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进步,推动全面的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等,已经是我校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任务。如何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统筹起来,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结合起来?如何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为农村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经济和社会服务服务能力,建立农科教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如何围绕“大别山道路”构建特色大学文化?“大别山道路”的深化研究和现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要求和现实需求。新时期推进“大别山道路”,需要解决农村青壮年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同时也要强化对新型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的扶持。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问题,我校一方面需要推动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针对所服务的农村区域组织软科学研究,为区域“三农”发展提供资政服务。另一方面,我校要积极参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针对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问题,区域农业产业链向纵深延展和横向合作的发展需求问题,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我校参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举措有:进一步加强与农业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企业发展;助推以合芜蚌综合实验区、皖北三市六县和皖江城市带等区域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升级,尤其要推动农产品工业企业发展;通过“村大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的培训活动、师生科技下乡活动和参与新型农民教育活动等,全面践行科教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四、新时期推进“大别山道路”的对策思考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功能发挥受系统内部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影响。传承和创新“大别山道路”精神,需要把学校内部发展和外部功能发挥相统一,在激励内部要素成长的基础上实现外在社会服务功能的最佳化。

(一)创造和弘扬以服务“三农”为主题的先进文化

我校以凝练与弘扬“大别山道路”精神,做为学校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工程。该工程定位准确,是我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及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特色内容乃至大学文化品牌之“平台”。在“服务安徽崛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弘扬工程中,在原有的以“科技支撑”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农村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高校的新需求,来补充拓展“大别山道路”的新内涵。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重新审视我校自身的文化特质,大力推进具有农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永葆“服务‘三农’、献身‘三农’”的政治本色,坚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锻造“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弘扬“崇尚学术、求实求真”的学术境界,构建具有农大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学术环境和校园环境,把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传承和弘扬“服务‘三农’、献身‘三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大别山道路”精神,构建具有农大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农大特色的先进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建立崇尚学术、宽容失败、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学术文化,完善系统严密、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制度规范,营造崇尚科学、尊师重教、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建设厚重质朴、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校园环境,树立立德树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构建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灵魂的校园文化,通过师生的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或为社会输送人才等途径把服务三农的文化精神传入社会,以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团结和凝聚全体师生员工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而不断奋进。

(二)推动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多学科合作研究

科学研究为高校人才培育、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提供物质保障,也无疑是我校坚持“大别山道路”的基本前提。由于“大别山道路”面对的是具体的、现实的农村社会问题,既需要关注现代农业的产业延伸、专业分工,也要应对因城市化、工业化和科技推广而引发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农村社区文化和社区管理等的新问题。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三者之间的连锁、联动效益,需要推动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多学科协作研究。首先,要改变传统农业科技研究单兵作战的困局,加强我校农林类各个自然学科之间以及同校外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遵循我省或其他相关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开展协作研究。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要素优化组合,打造合力、激发活力,遵循农业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科技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因此,只有按照农业产业发展规律来协调农业科技研究,才能形成集成化的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其次,在协调自然科学各个学科之间合作研究的同时,联合校内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资源,针对未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的农村、农民的社会问题开展同步研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应该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和农民的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农民组织化发展、激发农民社会参与,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创新人才教育,培育“大别山道路”的现代人才

在20多年的“大别山道路”实践中,安徽农业大学为安徽省农业振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扎根在田间地头、山间湖旁,为安徽省“三农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立足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积极探索全日制普通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专门型人才。“大别山道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配合安徽地方经济发展和安徽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作物多样性特征,形成了相应的专业特色学科群,组建“产学研”联盟,积极孕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科学技术新理念、生产新知识、产生新技术、培育新品种,以科技创新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以人才培养服务安徽农业发展。学校针对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现状,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各级各类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新农村建设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成人教育,进行“村大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人才培养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大别山道路”的深入发展是安徽农业大学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主动融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科技研发、农村科技服务、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教育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三个纲要的公布与实施,以及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升华和凝练我校“大别山道路”的时代品质,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探索总结其现代农业教育规律,揭示其对现代农业教育体系的启示意义和创新价值等诸多方面,需要继续探讨、凝练、升华“大别山道路”深刻的教育思想指导和教育哲学理念,这对我校“十二五”期间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实现“三农”人才的创新性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丰富高等农业教育理论,促进现代化农业教育体系构建一样具有重大价值。

农大生范文篇9

从城里人变成农村人

在去农村之前,从小生长在城市、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他连小麦和韭菜都分不清,农具里只认识铁锨和锄头;在去农村之后,他对庄稼、大棚、西瓜的病虫害门门清,他领着大伙重新分地,他身为乡长却到城里超市求人家帮忙买西瓜,2003年碰上洪涝灾害,去采访的记者竟然不敢相信他就是乡长。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从××轻工业学院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转变成××市××县××镇党委书记,他变得成熟、稳重了,他说自己很快乐,其实,这十年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想生气,就分地

1996年7月,考上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离开××轻工业学院,回到家乡××等待下乡分配。那时候,年轻的*可谓一腔热血,他拒绝了学校让他留校的建议,拒绝了鲁中监狱和××市海关给他的报道函,一门心思要到他最不熟悉的农村去开创一片天地。

*最早被分到××县一家乡镇水泥厂做化验员,每天面对枯燥的原料和数据,半年后,他被调到陈集镇政府,后来又做了陈集镇贸易区管委会副主任,从那时起他才真正开始与农村、农民打交道。

年轻的管委会副主任很快被派去包村,他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村里一个小队到了十年调地期,要重新分地了。

小队只有四五十户人,但地有好有坏,还有人家嫁出女儿需要让地,*就一遍遍往村民家里跑。跑一遍有的人不在家,跑两遍才知道分地大事要跟当家人说才行,这就得去了解这家是男人当家还是女人当家,等所有村民家全跑遍了,全同意分地了,这才通知大家去开群众大会。

等人们陆陆续续来得差不多了,*领着大家去量地,为了怕村民日后有意见,*让所有人都看着,量好一块就立下桩子圈好地,然后再接着往下量。

但第二天,村民们又找来了,有的人嫁出去闺女又不想让地了;有的人说地头有块废置两年的空地,这次也得拿来分;有的人说地我可以让,但地上载着树,你得赔偿给我;有的则说我那地里有坟头,谁负责迁走……

*把这些问题收集起来,跟村委会和村里老人们商量,结果是再开会,再量地……等重新量好了,提意见的又来了,原先说话的话又变卦了……就这样,四五十户人的地分了整整两个月,才算尘埃落定。

“村民那个反复呀,你今天把他说通了,回去家里人一说,明天就不承认,而且他们觉得你是镇里派下来包村的,说的话代表镇里,不合心意就要去上访,那段时间压力太大了。”*说,从那次分地经历之后,他才深刻理解了“想生气,就分地”这句老话,真实的农村生活给*扎扎实实上了一课。

乡长卖西瓜

2001年,28岁的*被调到××县××乡当乡长,他也是当时乡政府班子里最年轻的领导。

××乡企业少,经济不发达,但有种植早春西瓜的历史,不过面积并不大,*就想把早春西瓜当成××村民致富的“敲门砖”。

*开始一次次跑济南,他找到一家西瓜研究所,请他们代为培育西瓜幼苗,并担任××乡的技术指导。

西瓜苗培育好了,*兴高采烈地带回××,在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全乡五万亩土地上有两万亩种上了早春西瓜,就在他们梦想着能早日致富的时候,出事了,刚种上不久的西瓜苗出现了疫病,而且带有传染性,很快,大批大批的幼苗不行了。

看到大片的幼苗茎部从发黑到腐烂,然后再断掉,*的心几乎在流血。他想起了当初为了劝说村民种早春西瓜致富,他组织村民坐了十八辆大客车到寿光参观学习经验,农民穷啊,他们只吃了早饭就出发了,中午舍不得买吃的,晚上又没钱在寿光住宿,就开车连夜往回赶,虽然车上准备了一些面包火腿肠,但很快就分光了,有的村民饿得摔在了两米深的沟里,好半天才救过来……

*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苗烂掉,他到济南找专家、到××农业大学找教授请教,最后,山农大的一位教授来到××乡,给村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那些日子里,*天天靠在田里,手把手给村民示范如何给幼苗涂药,蒙受了这么大损失,有些村民对这位乡长说话很难听,*一声不吭,他说:“将心比心,农民把全家积蓄拿出来种西瓜,怎么可能再通情达理地跟你讲话呢?”

在*和乡亲们的努力下,80%的西瓜苗给救活了,虽然损失降到20%,但*也不肯放弃,他又找到那家西瓜研究所,好说歹说又让他们无偿提供了20%的健康幼苗。

终于等到了西瓜丰收的那一天,西瓜是保质保量了,可买家不认啊。*就拎着两个西瓜去××的大超市,求人家帮××卖西瓜,超市的人谁也没想到,竟然是一个乡长在低三下四地求他们收下西瓜。

在*的努力下,××西瓜终于打开了销路,大学毕业的*看得比较远,他给西瓜注册了商标,上网、上电视、参加西瓜协会……很快,“××青”西瓜大批流向了全国各地。

蹲在××街头招商

“当时我左看右看,就没看出他是个乡长,”××《牡丹晚报》记者杜红发一直记得2003年洪涝灾害时见到的*。那次,××连下了一个多月的雨,××乡地势低,积水倒灌进来,造成内涝。杜红发到××时,雨水就在村边围绕,很多房屋、电线杆倒在水里,地里的棉花只露了个尖。

杜红发来到乡政府,想找个人带他们去地里看一看,里面有个年轻人走出来,二话不说,从屋后拎起一双泥靴子就带他们上了路,一到田里,几乎所有人都认得他,都喊一声“乡长来了。”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杜红发的脑海里,他想不到,这个满身泥巴、一双泥靴的年轻人竟然是乡长。

*的好朋友李守卫则陪着这位张乡长到××蹲过大马路。那时候*刚当乡长,他听朋友说清华大学下面一个厂子想扩大生产,就赶紧跑了过去,并请朋友李守卫同去“长长眼”。谁知到了××一谈才知道,人家只是有这么个计划,什么时候实施还不一定。

*不甘心,他就在清华大学门口守着,看能不能碰上个招商引资的机会,“我们就蹲在清华大学门口,看着大城市里人来人往的人流,天都黑了,*还是不死心,那种感觉……”李守卫对记者讲。

当然,那段有些盲目的时期早已过去了,如今*对招商引资已经非常熟悉和内行,再提起所受的那些委屈,*只是淡淡一笑,他说:“以前这些事我已经记不得了,我只记得这些经历积攒了感情,积累了经验。”

农大生范文篇10

从城里人变成农村人

在去农村之前,从小生长在城市、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他连小麦和韭菜都分不清,农具里只认识铁锨和锄头;在去农村之后,他对庄稼、大棚、西瓜的病虫害门门清,他领着大伙重新分地,他身为乡长却到城里超市求人家帮忙买西瓜,2003年碰上洪涝灾害,去采访的记者竟然不敢相信他就是乡长。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从××轻工业学院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转变成××市××县××镇党委书记,他变得成熟、稳重了,他说自己很快乐,其实,这十年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想生气,就分地

1996年7月,考上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离开××轻工业学院,回到家乡××等待下乡分配。那时候,年轻的*可谓一腔热血,他拒绝了学校让他留校的建议,拒绝了鲁中监狱和××市海关给他的报道函,一门心思要到他最不熟悉的农村去开创一片天地。

*最早被分到××县一家乡镇水泥厂做化验员,每天面对枯燥的原料和数据,半年后,他被调到陈集镇政府,后来又做了陈集镇贸易区管委会副主任,从那时起他才真正开始与农村、农民打交道。

年轻的管委会副主任很快被派去包村,他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村里一个小队到了十年调地期,要重新分地了。

小队只有四五十户人,但地有好有坏,还有人家嫁出女儿需要让地,*就一遍遍往村民家里跑。跑一遍有的人不在家,跑两遍才知道分地大事要跟当家人说才行,这就得去了解这家是男人当家还是女人当家,等所有村民家全跑遍了,全同意分地了,这才通知大家去开群众大会。

等人们陆陆续续来得差不多了,*领着大家去量地,为了怕村民日后有意见,*让所有人都看着,量好一块就立下桩子圈好地,然后再接着往下量。

但第二天,村民们又找来了,有的人嫁出去闺女又不想让地了;有的人说地头有块废置两年的空地,这次也得拿来分;有的人说地我可以让,但地上载着树,你得赔偿给我;有的则说我那地里有坟头,谁负责迁走……

*把这些问题收集起来,跟村委会和村里老人们商量,结果是再开会,再量地……等重新量好了,提意见的又来了,原先说话的话又变卦了……就这样,四五十户人的地分了整整两个月,才算尘埃落定。

“村民那个反复呀,你今天把他说通了,回去家里人一说,明天就不承认,而且他们觉得你是镇里派下来包村的,说的话代表镇里,不合心意就要去上访,那段时间压力太大了。”*说,从那次分地经历之后,他才深刻理解了“想生气,就分地”这句老话,真实的农村生活给*扎扎实实上了一课。

乡长卖西瓜

2001年,28岁的*被调到××县××乡当乡长,他也是当时乡政府班子里最年轻的领导。

××乡企业少,经济不发达,但有种植早春西瓜的历史,不过面积并不大,*就想把早春西瓜当成××村民致富的“敲门砖”。

*开始一次次跑济南,他找到一家西瓜研究所,请他们代为培育西瓜幼苗,并担任××乡的技术指导。

西瓜苗培育好了,*兴高采烈地带回××,在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全乡五万亩土地上有两万亩种上了早春西瓜,就在他们梦想着能早日致富的时候,出事了,刚种上不久的西瓜苗出现了疫病,而且带有传染性,很快,大批大批的幼苗不行了。

看到大片的幼苗茎部从发黑到腐烂,然后再断掉,*的心几乎在流血。他想起了当初为了劝说村民种早春西瓜致富,他组织村民坐了十八辆大客车到寿光参观学习经验,农民穷啊,他们只吃了早饭就出发了,中午舍不得买吃的,晚上又没钱在寿光住宿,就开车连夜往回赶,虽然车上准备了一些面包火腿肠,但很快就分光了,有的村民饿得摔在了两米深的沟里,好半天才救过来……

*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苗烂掉,他到济南找专家、到××农业大学找教授请教,最后,山农大的一位教授来到××乡,给村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那些日子里,*天天靠在田里,手把手给村民示范如何给幼苗涂药,蒙受了这么大损失,有些村民对这位乡长说话很难听,*一声不吭,他说:“将心比心,农民把全家积蓄拿出来种西瓜,怎么可能再通情达理地跟你讲话呢?”

在*和乡亲们的努力下,80%的西瓜苗给救活了,虽然损失降到20%,但*也不肯放弃,他又找到那家西瓜研究所,好说歹说又让他们无偿提供了20%的健康幼苗。

终于等到了西瓜丰收的那一天,西瓜是保质保量了,可买家不认啊。*就拎着两个西瓜去××的大超市,求人家帮××卖西瓜,超市的人谁也没想到,竟然是一个乡长在低三下四地求他们收下西瓜。

在*的努力下,××西瓜终于打开了销路,大学毕业的*看得比较远,他给西瓜注册了商标,上网、上电视、参加西瓜协会……很快,“××青”西瓜大批流向了全国各地。

蹲在××街头招商

“当时我左看右看,就没看出他是个乡长,”××《牡丹晚报》记者杜红发一直记得2003年洪涝灾害时见到的*。那次,××连下了一个多月的雨,××乡地势低,积水倒灌进来,造成内涝。杜红发到××时,雨水就在村边围绕,很多房屋、电线杆倒在水里,地里的棉花只露了个尖。

杜红发来到乡政府,想找个人带他们去地里看一看,里面有个年轻人走出来,二话不说,从屋后拎起一双泥靴子就带他们上了路,一到田里,几乎所有人都认得他,都喊一声“乡长来了。”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杜红发的脑海里,他想不到,这个满身泥巴、一双泥靴的年轻人竟然是乡长。

*的好朋友李守卫则陪着这位张乡长到××蹲过大马路。那时候*刚当乡长,他听朋友说清华大学下面一个厂子想扩大生产,就赶紧跑了过去,并请朋友李守卫同去“长长眼”。谁知到了××一谈才知道,人家只是有这么个计划,什么时候实施还不一定。

*不甘心,他就在清华大学门口守着,看能不能碰上个招商引资的机会,“我们就蹲在清华大学门口,看着大城市里人来人往的人流,天都黑了,*还是不死心,那种感觉……”李守卫对记者讲。

当然,那段有些盲目的时期早已过去了,如今*对招商引资已经非常熟悉和内行,再提起所受的那些委屈,*只是淡淡一笑,他说:“以前这些事我已经记不得了,我只记得这些经历积攒了感情,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