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8:04:14

逆境教育

逆境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体育;逆境教育;授课环境

初中体育学科的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锻炼以及体育技能的掌握,以及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们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抗压能力,激发学生们的自驱力和潜在能力,让学生们的人格发展更加全面。下面本人就简要分析在初中体育学科当中实施逆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在初中体育中实施逆境教学的重要性

1.培养初中生形成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有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多人完成的,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学生们之间相互配合,在小组当中学生们就要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默契程度,让学生们珍惜同窗之间的情谊,如果学生们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经历了这种逆境教育,那么学生们在身心方面会有更大的变化。所谓的逆境教育并不是从学生们的比赛成果来区分的,赢得比赛和输掉比赛都经历了逆境教育,但是输掉比赛所发挥的教育价值更大,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们,让学生们能够积攒自己的实力,在下一次的比赛当中有更好的表现。当前独生子女所占比重多一些,尤其是初中这个关键时期,学生们处在青春期阶段,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主动地考虑他人的感受,在合作式的培养模式之下,能够让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更大,培养学生们为对方着想的心理,要照顾弱势的群体,多为他们分担,所以逆境教育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责任心和爱心,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2.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越高对学生的成长越起到推助作用,能够让初中生更加健康、生活充满活力。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与学生们的心理素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们充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或者比赛任务的时候可以通过逆境教育的方式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在家里很少做家务,而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的事情不需要孩子操心,但是这恰恰是教育的一个误区,那么孩子们就容易形成怕苦怕累、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等心理,但是在体育活动当中,学生们需要完成一定的运动量,比如:在800米跑、1000米跑、3000米长跑当中,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大量的锻炼,只有反复地练习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长跑运动,不同的季节长跑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从而增强学生们的体质,让学生们能够克服严寒和酷暑这种恶劣的天气影响,使得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3.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坚强的意志力。现在很多电子产品占用了初中生很大的时间量,学生们宁可看电子产品也不会选择在户外进行运动,所以对他们来说体育课成了一件苦差事,在体育课程当中渗透逆境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们坚强的意志力,在体育锻炼当中,如果有学生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不参加体育训练,那么缺少一个人的力量就会影响到小组的比赛成果,或者当比赛成果不尽如人意,有组员想放弃,但是为了团队的利益,学生们会选择坚持到底,从而激发出学生们的潜力,以反败为胜驳回一局,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更多的是为了集体的利益着想,以坚持到底的精神完成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学生们的意志力。4.有利于促进初中生个性的发展。在体育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逆境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在成长当中,学生们的个性会随着接受的教育、环境等发生一些改变,在体育训练当中,不同的运动项目能够让学生们个性的发展有所不同。比如,在长跑类的运动项目当中,学生们需要有较强的耐力才能够在一圈又一圈的跑步当中克服内心的孤独,虽然在到达终点之后非常开心,但是长跑的过程比较磨炼学生们的意志,在足球、篮球类的运动当中,学生们需要根据场上的情况灵活、冷静分析自身和对方的优劣,同样也需要较强的体力支撑,所以在运动之后,学生们能够更加开朗。

二、初中体育学科当中实施逆境教育的具体策略

1.体育教师应在授课环境当中融入逆境教育。从利用环境对学生进行逆境教育这一点来说,日本国家在这方面的教育更加成熟,从幼儿园开始,,学校会要求幼儿们在冬天赤膊进行锻炼,幼儿们还需要打扫卫生、分发食品等等,那么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可以进行一些教育改进,当户外下起小雨的时候体育教师也要让学生们完成训练内容,学生们需要围绕着操场跑步,这种让身体吃苦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们的身心素质得到增强,帮助这些顺境条件下成长的孩子主动克服逆境,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勇敢,激发学生内心的活力,这种自然环境当中挫折式的教育模式将会让学生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提高意志力。2.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逆境教育。在逆境教育当中,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体育教师要从学生们的心理教育入手,让学生们改掉依赖和娇惯等行为习惯,让学生们能够逐渐适应逆境教育模式,在逆境当中沉淀内心。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家长往往采取顺境教育的方式将最好的、自己成长过程当中无法得到的都给孩子,但是这种环境当中成长的孩子们对感情意识较为淡薄,对什么都表现出不在乎,这是因为所得到的东西太容易了,所以体育教师可以从情感教育的角度让学生们珍惜自己的校园时光,珍惜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同窗情谊。比如:在体育活动的设计当中,教师应尽量安排一些让学生们合作完成的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逆境的教育也会有轻松感和趣味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比赛,这样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在小组当中,每个组员的一条腿都与旁边学生的腿挨着,用绳子或者绑带进行固定,这样学生们就需要在前进或者后退当中照顾到对方,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趣味运动比赛,从学生们的表现情况来看,有很多小组的学生由于步伐和速度不同而摔倒,也有小组为了能够步伐一致喊起了口号,学生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的默契程度逐渐提升,也逐渐形成了顽强拼搏的意识。当前非常流行马甲线、腹肌等运动成果,肌肉的变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就像练习舞蹈的人如果通过重物强压的方式拉伸肌肉,不仅对关节造成损伤,他们对舞蹈也失去了很大的兴趣,所以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有很多男生和女生都会问我如何进行健身、如何掌握一些运动技能,那么我会告诉他们一定要坚持,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并控制饮食,但是在过程当中有很多学生由于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成果而放弃,那么我就会鼓励学生们,让学生们为自己设定目标,在反复练习的过程当中让自己的身体形成记忆,从而有效地磨炼自己的身体,让学生们感受到在逆境当中成长的乐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初中生进行体育学科的逆境教育一定要把握教育的技巧,不让学生们起逆反心理,将逆境教育当中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体育教师要照顾到学生们的心理,及时地开导学生们,因为初中生处在敏感的青春期,要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逆境教育,这样学生潜在的能力才能被不断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岳彪.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的必要性[J].才智,2015:213.

逆境教育范文篇2

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鲜花和欢乐,有时突如其来的不幸、挫折、困苦,甚至是灾难,让人防不胜防。对于这些客观存在,未来的一代“独生子女群”,能否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是逆境教育应得到重视的决定因素。所谓逆境教育,就是失败教育或受挫教育,是针对人们在意志的支配下,克服和排除个体目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干扰、破坏、损害、阻碍而进行的教育。逆境教育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因此必须从小学生抓起。

一、逆境教育思想在意志培养上的体现

意志是人的心理机能,坚强的意志是在明确认识的前提下形成的。有了明确的认识,才有正确的态度、鲜明的观点和坚强的意志。逆境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凡事有明确的目标,并表现出主动性和自制力,向预定的目标迈进而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在艰苦的情况下形成坚强的意志,要求学生在正确的认识促动下,战胜困难,克服挫折,排除险阻,取得成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试用本)的《中国石》,写的是一个戈壁滩上的哨兵捡到一块像雄鸡的天然肖形石,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石”。后来“中国石”赢得了“最佳宝石”的盛誉。从此以后,无论在怎样寂寞艰苦的情形下,这位哨兵都能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人民交给他的站岗放哨的重任。祖国在他心中,“中国石”给了他巨大的力量,所以他能克服戈壁滩这个逆境。因为这位战士懂得:我为祖国站岗放哨,祖国安全我安全。第十册的《挑山工》,讲述了挑山工负重登山要比游人多走路,和游人同时起程却常常走到游人前面,提前到达目的地。这靠的就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就像挑山工朴素而又富于哲理的话,“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因为挑山工“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可见人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境下,意志的培养、锻炼、形成是在正确的认识驱使下进行的。对此,教学中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逆水行舟难上难”。在逆境中战胜一切不利因素而汲取成功的养汁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畏挫折的勇气的。能承受挫折,就能战胜困难。顺利中勇于拚搏是不难做到的,难的是在挫折中不气馁,迎头赶上。《圆明园的毁灭》(试用本)表现了中华民族在一个时期中所受到的挫折。这惨痛的教训,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一部“心酸史”,并从中深刻地认识到:国家落后、贫困,就挨打受欺侮。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就要发愤读书。教学此课就要教育学生在挫折中抬起头,不畏艰难,迎接挑战。

二、逆境教育思想在品质形成上的体现

品质是人们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比较稳定的行为特征。优秀的品质要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品质,意志的锻炼才更加坚决。良好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磨练中稳定下来。在艰难、危险、挫折、逆境中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求学生从小就应“修身养性”,磨练意志,使自己的品行不断完善、美好、高尚起来。《考试》(试用本),写的是一位外国教育家在中国小学生中做实验获得成功的事。当教育家问学生原因时,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对此,这位教育家感慨万分。《一个苹果》一文叙述了在一次战役中,整整7天没喝过一口水的战士,谦让地传一个苹果吃的动人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写的是在飞机遇险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安危,把安全的希望留给别人的故事。《倔强的小红军》叙述了在红军长征路上,一个“红小鬼”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结果留给自己的故事。课文所讲述的人物都具有一种可贵的、优秀的、高尚的品质。有了这样的品质,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中都会顽强不息地拼搏。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要使其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教师就要善于启发诱导,也就是要用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打动学生,熔铸成学生高尚的品质。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生动、形象、灵活、自然的教学,只要不断努力,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逆境教育思想在能力训练上的体现

能力是人们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是人们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在同样的条件下,最简捷、最准确、最顺利地完成一定任务的能力,是人们认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反映。

1.心理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心理自我控制能力是逆境教育中能力培养的突破点。它是指自我的心理防卫活动,是用来应付逆境或挫折的心理活动。有了良好的心理自我控制能力,就会产生心理平衡;有了心理平衡,就会形成坚韧的毅力。心理平衡是指心理状态有一定相对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态度、情感或性格等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自然而然地适应环境的能力。《“绿色的办公室”》一文,生动地描述了革命导师列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全神贯注地工作,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质,还需要有心理平衡的能力。《倔强的小红军》、《一个苹果》、《峨眉道上》等课文都表现了人们在艰苦情况下心理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承受客观灾难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来自外界的压力、阻力,甚至是灾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有承受外来压力或灾难的准备和适应能力。《再见了,亲人》一文,在叙述小金花失去妈妈时,以顽强的意志克制了悲痛的感情,表现了小金花承受悲痛的能力。《“你们想错了”》表现了在敌人的威逼下的不屈精神和承受能力。《珍贵的教科书》表现了延安小学的学生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不懈努力,奋勇直前,化悲痛为力量的能力。

3.解决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

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生在突然降临的危险和灾祸中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逆境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面。《司马光》一课告诉大家,司马光在危急情况下,是以智慧和勇气解救同伴于危险之中的。《跳水》一文讲的是,船长在儿子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时,以胆识和智慧排除了危险。所以,要做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就应有这种应变能力。

4.处理复杂情况能力的培养

逆境教育也包括对学生进行处理纷繁复杂情况的能力的培养。《冀中的地道战》一文告诉我们,在抗日战争中,随着斗争形势的复杂变化,冀中人民创造性地发明了十分巧妙的对敌斗争方式——地道战,并且不断改进、丰富、扩大、发展起来。针对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的破坏方式,冀中人民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人们在战争中培养起来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表现出不畏强暴,克服险阻,勇往直前,力破顽敌的精神。

四、逆境教育思想在信念确立上的体现

信念是指人们的观念和信仰,是人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表现。人们在意识上有了一个明确的观念和崇高的信仰,就能为所追求的目标而牺牲一切。

1.在意识观念方面进行逆境教育

观念是人们在意志支配下所追求的理想。观念形成了,就有了一定的奋斗目标。课文中的此类内容十分丰富:爱迪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难,一生有一千多种发明;李时珍从小立志,救死扶伤,历尽27年的艰辛,编写了闻名于世的《本草纲目》;茅以升潜心研究,反复摸索,努力实践,终于成为我国桥梁专家。他们就是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而如痴如醉地追求的观念的支配下而有所成就的。

2.在崇高信仰方面进行逆境教育

逆境教育范文篇3

一、逆境教育思想在意志培养上的体现

意志是人的心理机能,坚强的意志是在明确认识的前提下形成的。有了明确的认识,才有正确的态度、鲜明的观点和坚强的意志。逆境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凡事有明确的目标,并表现出主动性和自制力,向预定的目标迈进而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在艰苦的情况下形成坚强的意志,要求学生在正确的认识促动下,战胜困难,克服挫折,排除险阻,取得成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试用本)的《中国石》,写的是一个戈壁滩上的哨兵捡到一块像雄鸡的天然肖形石,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石”。后来“中国石”赢得了“最佳宝石”的盛誉。从此以后,无论在怎样寂寞艰苦的情形下,这位哨兵都能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人民交给他的站岗放哨的重任。祖国在他心中,“中国石”给了他巨大的力量,所以他能克服戈壁滩这个逆境。因为这位战士懂得:我为祖国站岗放哨,祖国安全我安全。第十册的《挑山工》,讲述了挑山工负重登山要比游人多走路,和游人同时起程却常常走到游人前面,提前到达目的地。这靠的就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就像挑山工朴素而又富于哲理的话,“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因为挑山工“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可见人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境下,意志的培养、锻炼、形成是在正确的认识驱使下进行的。对此,教学中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逆水行舟难上难”。在逆境中战胜一切不利因素而汲取成功的养汁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畏挫折的勇气的。能承受挫折,就能战胜困难。顺利中勇于拚搏是不难做到的,难的是在挫折中不气馁,迎头赶上。《圆明园的毁灭》(试用本)表现了中华民族在一个时期中所受到的挫折。这惨痛的教训,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一部“心酸史”,并从中深刻地认识到:国家落后、贫困,就挨打受欺侮。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就要发愤读书。教学此课就要教育学生在挫折中抬起头,不畏艰难,迎接挑战。

二、逆境教育思想在品质形成上的体现

品质是人们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比较稳定的行为特征。优秀的品质要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品质,意志的锻炼才更加坚决。良好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磨练中稳定下来。在艰难、危险、挫折、逆境中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求学生从小就应“修身养性”,磨练意志,使自己的品行不断完善、美好、高尚起来。《考试》(试用本),写的是一位外国教育家在中国小学生中做实验获得成功的事。当教育家问学生原因时,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对此,这位教育家感慨万分。《一个苹果》一文叙述了在一次战役中,整整7天没喝过一口水的战士,谦让地传一个苹果吃的动人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写的是在飞机遇险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安危,把安全的希望留给别人的故事。《倔强的小红军》叙述了在红军长征路上,一个“红小鬼”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结果留给自己的故事。课文所讲述的人物都具有一种可贵的、优秀的、高尚的品质。有了这样的品质,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中都会顽强不息地拼搏。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要使其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教师就要善于启发诱导,也就是要用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打动学生,熔铸成学生高尚的品质。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生动、形象、灵活、自然的教学,只要不断努力,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逆境教育思想在能力训练上的体现

能力是人们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是人们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在同样的条件下,最简捷、最准确、最顺利地完成一定任务的能力,是人们认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反映。

1.心理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心理自我控制能力是逆境教育中能力培养的突破点。它是指自我的心理防卫活动,是用来应付逆境或挫折的心理活动。有了良好的心理自我控制能力,就会产生心理平衡;有了心理平衡,就会形成坚韧的毅力。心理平衡是指心理状态有一定相对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态度、情感或性格等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自然而然地适应环境的能力。《“绿色的办公室”》一文,生动地描述了革命导师列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全神贯注地工作,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质,还需要有心理平衡的能力。《倔强的小红军》、《一个苹果》、《峨眉道上》等课文都表现了人们在艰苦情况下心理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承受客观灾难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来自外界的压力、阻力,甚至是灾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有承受外来压力或灾难的准备和适应能力。《再见了,亲人》一文,在叙述小金花失去妈妈时,以顽强的意志克制了悲痛的感情,表现了小金花承受悲痛的能力。《“你们想错了”》表现了在敌人的威逼下的不屈精神和承受能力。《珍贵的教科书》表现了延安小学的学生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不懈努力,奋勇直前,化悲痛为力量的能力。

3.解决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

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生在突然降临的危险和灾祸中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逆境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面。《司马光》一课告诉大家,司马光在危急情况下,是以智慧和勇气解救同伴于危险之中的。《跳水》一文讲的是,船长在儿子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时,以胆识和智慧排除了危险。所以,要做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就应有这种应变能力。

4.处理复杂情况能力的培养

逆境教育也包括对学生进行处理纷繁复杂情况的能力的培养。《冀中的地道战》一文告诉我们,在抗日战争中,随着斗争形势的复杂变化,冀中人民创造性地发明了十分巧妙的对敌斗争方式——地道战,并且不断改进、丰富、扩大、发展起来。针对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的破坏方式,冀中人民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人们在战争中培养起来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表现出不畏强暴,克服险阻,勇往直前,力破顽敌的精神。

四、逆境教育思想在信念确立上的体现

信念是指人们的观念和信仰,是人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表现。人们在意识上有了一个明确的观念和崇高的信仰,就能为所追求的目标而牺牲一切。

1.在意识观念方面进行逆境教育

观念是人们在意志支配下所追求的理想。观念形成了,就有了一定的奋斗目标。课文中的此类内容十分丰富:爱迪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难,一生有一千多种发明;李时珍从小立志,救死扶伤,历尽27年的艰辛,编写了闻名于世的《本草纲目》;茅以升潜心研究,反复摸索,努力实践,终于成为我国桥梁专家。他们就是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而如痴如醉地追求的观念的支配下而有所成就的。

2.在崇高信仰方面进行逆境教育

逆境教育范文篇4

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鲜花和欢乐,有时突如其来的不幸、挫折、困苦,甚至是灾难,让人防不胜防。对于这些客观存在,未来的一代“独生子女群”,能否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是逆境教育应得到重视的决定因素。所谓逆境教育,就是失败教育或受挫教育,是针对人们在意志的支配下,克服和排除个体目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干扰、破坏、损害、阻碍而进行的教育。逆境教育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因此必须从小学生抓起。

一、逆境教育思想在意志培养上的体现

意志是人的心理机能,坚强的意志是在明确认识的前提下形成的。有了明确的认识,才有正确的态度、鲜明的观点和坚强的意志。逆境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凡事有明确的目标,并表现出主动性和自制力,向预定的目标迈进而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在艰苦的情况下形成坚强的意志,要求学生在正确的认识促动下,战胜困难,克服挫折,排除险阻,取得成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试用本)的《中国石》,写的是一个戈壁滩上的哨兵捡到一块像雄鸡的天然肖形石,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石”。后来“中国石”赢得了“最佳宝石”的盛誉。从此以后,无论在怎样寂寞艰苦的情形下,这位哨兵都能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人民交给他的站岗放哨的重任。祖国在他心中,“中国石”给了他巨大的力量,所以他能克服戈壁滩这个逆境。因为这位战士懂得:我为祖国站岗放哨,祖国安全我安全。第十册的《挑山工》,讲述了挑山工负重登山要比游人多走路,和游人同时起程却常常走到游人前面,提前到达目的地。这靠的就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就像挑山工朴素而又富于哲理的话,“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因为挑山工“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可见人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境下,意志的培养、锻炼、形成是在正确的认识驱使下进行的。对此,教学中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逆水行舟难上难”。在逆境中战胜一切不利因素而汲取成功的养汁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畏挫折的勇气的。能承受挫折,就能战胜困难。顺利中勇于拚搏是不难做到的,难的是在挫折中不气馁,迎头赶上。《圆明园的毁灭》(试用本)表现了中华民族在一个时期中所受到的挫折。这惨痛的教训,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一部“心酸史”,并从中深刻地认识到:国家落后、贫困,就挨打受欺侮。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就要发愤读书。教学此课就要教育学生在挫折中抬起头,不畏艰难,迎接挑战。

二、逆境教育思想在品质形成上的体现

品质是人们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比较稳定的行为特征。优秀的品质要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品质,意志的锻炼才更加坚决。良好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磨练中稳定下来。在艰难、危险、挫折、逆境中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求学生从小就应“修身养性”,磨练意志,使自己的品行不断完善、美好、高尚起来。《考试》(试用本),写的是一位外国教育家在中国小学生中做实验获得成功的事。当教育家问学生原因时,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对此,这位教育家感慨万分。《一个苹果》一文叙述了在一次战役中,整整7天没喝过一口水的战士,谦让地传一个苹果吃的动人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写的是在飞机遇险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安危,把安全的希望留给别人的故事。《倔强的小红军》叙述了在红军长征路上,一个“红小鬼”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结果留给自己的故事。课文所讲述的人物都具有一种可贵的、优秀的、高尚的品质。有了这样的品质,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中都会顽强不息地拼搏。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要使其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教师就要善于启发诱导,也就是要用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打动学生,熔铸成学生高尚的品质。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生动、形象、灵活、自然的教学,只要不断努力,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逆境教育思想在能力训练上的体现

能力是人们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是人们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在同样的条件下,最简捷、最准确、最顺利地完成一定任务的能力,是人们认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反映。

1.心理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心理自我控制能力是逆境教育中能力培养的突破点。它是指自我的心理防卫活动,是用来应付逆境或挫折的心理活动。有了良好的心理自我控制能力,就会产生心理平衡;有了心理平衡,就会形成坚韧的毅力。心理平衡是指心理状态有一定相对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态度、情感或性格等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自然而然地适应环境的能力。《“绿色的办公室”》一文,生动地描述了革命导师列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全神贯注地工作,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质,还需要有心理平衡的能力。《倔强的小红军》、《一个苹果》、《峨眉道上》等课文都表现了人们在艰苦情况下心理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承受客观灾难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来自外界的压力、阻力,甚至是灾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有承受外来压力或灾难的准备和适应能力。《再见了,亲人》一文,在叙述小金花失去妈妈时,以顽强的意志克制了悲痛的感情,表现了小金花承受悲痛的能力。《“你们想错了”》表现了在敌人的威逼下的不屈精神和承受能力。《珍贵的教科书》表现了延安小学的学生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不懈努力,奋勇直前,化悲痛为力量的能力。

3.解决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

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生在突然降临的危险和灾祸中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逆境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面。《司马光》一课告诉大家,司马光在危急情况下,是以智慧和勇气解救同伴于危险之中的。《跳水》一文讲的是,船长在儿子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时,以胆识和智慧排除了危险。所以,要做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就应有这种应变能力。

4.处理复杂情况能力的培养

逆境教育也包括对学生进行处理纷繁复杂情况的能力的培养。《冀中的地道战》一文告诉我们,在抗日战争中,随着斗争形势的复杂变化,冀中人民创造性地发明了十分巧妙的对敌斗争方式——地道战,并且不断改进、丰富、扩大、发展起来。针对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的破坏方式,冀中人民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人们在战争中培养起来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表现出不畏强暴,克服险阻,勇往直前,力破顽敌的精神。

四、逆境教育思想在信念确立上的体现

信念是指人们的观念和信仰,是人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表现。人们在意识上有了一个明确的观念和崇高的信仰,就能为所追求的目标而牺牲一切。

1.在意识观念方面进行逆境教育

观念是人们在意志支配下所追求的理想。观念形成了,就有了一定的奋斗目标。课文中的此类内容十分丰富:爱迪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难,一生有一千多种发明;李时珍从小立志,救死扶伤,历尽27年的艰辛,编写了闻名于世的《本草纲目》;茅以升潜心研究,反复摸索,努力实践,终于成为我国桥梁专家。他们就是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而如痴如醉地追求的观念的支配下而有所成就的。

2.在崇高信仰方面进行逆境教育

逆境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逆境;解读;解决对策

中学语文学科在学生真个学习生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承接小学语文课程,联系大学语文学科,可以说中学语文是整个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依靠这门学科掌握和理解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对学生今后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进入新世纪,我们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学习好语文既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又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沟通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由于中学语文学科被本身所具备的人文性和文学性,在培养思想道德和智力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做好中学语文教育工作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阶段,中学语文教育工作开展中面临很多逆境,需要我们深入分析这些逆境,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促进中学语文教育更好发展。

1中学语文教育的逆境解读

1.1功利观念严重影响到中学语文学科的发展:目前,在社会群体中,有不少人和学生家长都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识字,当出现汉字之后能够读下来,读得懂,会写字即可,学习其他学科才是学生今后发展关键。这种观点其实是对中学语文学科的一种偏见和一种忽视,是完全错误的一种理念。这些人根本没有全面认识到语文学科所具备真正功能和作用。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学科,其内容往往涵盖了古今中外与的历史、文化、地理和自然科学,学习好语文会对一个个体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同时在语文学科中包含了我国人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悠久历史文化,学习好语文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此外,学习好中学语文才能为学习好其他学科奠定坚实基础。

1.2学生对学习中学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语文学科本身是富有活力的,在中学语文体系中有着生动形象有趣的内容,直接面对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人和社会现实,由于中学语文具有显著文学性和人文性,按说其中的故事、典故和曲折的情节会显著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是多数中学生比较反感的学科,有的学生一上课就感觉昏昏欲睡,觉得教师讲解的内容寡淡乏味,在课堂上根本不愿意听教师讲解。还有不少学生在思想方面存在认知错误,他们认为学习语文就是识字,认识几个汉字就行了。还有不少学生认为教师讲解的内容没用,听不听都一样,在课下语文作为写不写也都一样。在社会功利性观念影响下,很多学生都十分功利,他们认为自己在语文考试中拿不了多少分数,分数多也就多几分,少也少不了多少,根本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不如将学习语文的时间用来学习英语、数学、理、化、生等学科,这些学科提分较快。在这种情形之下,语文课程不收学生欢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逐渐淡化,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升。

2解决对策分析

2.1语文教育要转变观念:语文作为应试教育中的一个必考学科,历来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高度重视,而出题者为使高考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而费尽心机,各种奇特的思维训练、分析题让千百万考生跟着几个人设置的框框转。语文改革一定要让学生走出分析、考究、思维训练的迷宫,避免那些僵化学生思维的所谓标准化试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决不能让学生整天围绕这些东西转,真正掌握,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2.2创新教师的教法:真正废止“灌输式”就成为改革与优化教法的关键。一是要坚决摒弃依靠讲授法和作业法“包打天下”的习惯,加强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使教法生动有趣、灵活多变,富有科学与艺术的魅力;二是要调整师生角色,最大限度的减少教师对语文教学活动过程的主宰成分,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

2.3改革学生的学法: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基本上还是被动的听讲、记笔记、硬背、做书面作业,自主、探索、创造性学习的意味太少,紧密联系生活应用的理解、吸收、表达、交流的活动太少,这样的学习必然寡味低效。优化学法的关键是,学生要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点,选用生动有趣、科学高效的学习过程和活动方式。

2.4建设高素质的中学语文教师队伍:确保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招录优生,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系统工程中最基础的工程,也是最艰难的工程。当前急需根据高素质教师的要求,修订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在职语文教师素质终身提高制度,人类社会已进入终身教育时代,教育者更应该终身接受教育,语文教育改革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素质。因此,国家要实施终身教育制度,最好首先实施语文教师素质终身提高制度,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充分有力的保证。

作者:张丽 单位:辽宁省铁岭县莲花第二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赵乔翔.论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必须突破的难点[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2]吴小春,崔小玲.简论中学语文教育基本定位和创新的融合[J].无线互联科技.2011(01).

[3]吴小春,崔小玲.简论中学语文教育基本定位和创新的融合[J].文学教育(中).2011(08).

[4]李斌,李仕华.“一仍旧贯”和“空论浮议”———20世纪30年代中学语文教育的两个倾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逆境教育范文篇6

一、逆境刺激的育人价值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要求学生能够“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由此可见,学生在面对逆境时能够拥有的意志品质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逆境刺激的基本途径

大量事实表明,学生面对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路向。因此通过适当的逆境刺激,使学生学会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困难带来的情绪,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阳光乐观的心态进行面对,是逆境刺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尝试:1.开展主题教育,形成正确认知。逆境认知是学生面对困难、挫折等时能够独立自主的做出反应的能力,如果逆境认知能力强,即使面对重大的失利或者障碍,学生所表现从情绪和行为反应也是相对稳定、微弱的。因此教师要开展一定的逆境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例如名人传记分享、名言警句学习、身边榜样宣传等多种形式,教会学生认识逆境、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在班级同伴中互相帮助总结教训,思考对策,逐步培养正确的逆境观,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2.设置适当困难,培养应对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他们出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难题”,主动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挫折感。如开展各项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会认识到自己有不如他人或不尽人意的地方,并由此产生挫折感,这时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困难,教给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在面对具体问题、经受实践考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对逆境的能力。3.促进家校协作,提高教育实效。教师应向家长宣传“逆境刺激”的作用,取得家长们的支持和协作,不要一昧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引导家长开展一定的逆境刺激,如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倒垃圾、擦桌椅等,以此来换取每月的零用钱,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要获得,必须先付出的道理,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当然,在引导家长减少溺爱的同时,也要避免形成专制、忽视等不对等的教育方式,要注意教给家长正确实施“逆境刺激”的方法,不要盛气凌人,粗暴蛮横,甚至拳脚相加,无疑,这样的“逆境刺激”是要不得的。

三、逆境刺激的辩证实施

逆境刺激能够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使学生经历在不断的挫折和失败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但是,“逆境刺激”也必须灵活处理,辩证实施: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用合宜的方式。对某一年龄段的儿童是逆境,对另一年龄段的儿童则不算一回事。其次,逆境刺激也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特殊具体个体,特别是对待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生理缺陷等敏感学生时,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予细致的关爱与呵护,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最后,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内容的侧重,例如对于缺乏自信、过度自卑的同学要予以适当鼓励,采用正面引导,激发其表现欲和行动力;对于行动鲁莽冲动、面对逆境表现过激的学生,要注意限制和指导,作出客观冷静的分析和对策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学生面对逆境的意志培养必须及早开始,有理由相信,在竞赛活动中不甘心失败的儿童,其行为坚持性的品质会转移到将来的学习乃至劳动中,个人成功经验的累积固然可以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但是,在快节奏,高科技的激烈竞争中,人们将面临更多逆境挑战,因此,从儿童时期起就应培植起对失败的免疫力,并学会从失败之中振作起来,不断地体验自我成长中控制环境的内在力量,最终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高凌云.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J].学周刊,2017

逆境教育范文篇7

一、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与贫困生的心理教育

(一)个体及生活的意义。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的早期代表,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教育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目的,生命是不断寻求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并与社会及他人产生密切联系,进而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价值统一的过程。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以社会文化而非生物学为取向的,追求优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追求优越既是与生俱来的又是后天发展出来的,而追求优越和自卑感密切联系,追求优越可以看作对自卑感的一种积极补偿。(二)合作与社会兴趣。阿德勒进一步把个体和社会联系起来,认为社会兴趣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植根于个人潜能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和态度。然而,个人追求优越和发展社会兴趣都应指向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对社会进步和发展都负有责任,只有通过与他人合作,并投身于社会实践,个人才能发展出健康的社会兴趣。换句话说,个人只有与他人沟通、合作,融入到家庭、社会及组织中才能具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可见,一个人的社会兴趣是其健康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正确的社会兴趣指向爱、合作及诸如此类的积极行为决定个人生活的意义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三)自卑补偿与贫困生的心理教育。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是自卑感的补偿。阿德勒认为,是我们对自卑感的补偿推进了人的成长。阿德勒提出,人出生就有一种自卑感,对儿童而言,身材的矮小就是他们面对成人时体验到的自卑之一。[1]正如贫困学生为了弥补自己经济困难的内心感受而努力在学习中寻找自身的闪光点一样,当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而体验到一种自卑时,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以弥补这一不足。但是,在补偿自卑的体验中,有些贫困生敏感、孤僻,出现心理问题,不愿意主动求助,有些贫困生为了避免偏见而放弃申请学校的各种补助,有些贫困生拼命学习而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较低,表现出种种对学习及生活的适应不良。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来看,个人可以积极地补偿自卑感,进而发展出健全人格。因此,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教育,应先探析其自卑感的心理根源,再有针对性地开展独特的心理教育。

二、贫困生自卑感的心理根源解析

(一)孤独感。孤独感是人们普遍的情绪体验。生活中人们期望被认可与接纳,并寻求感情的依恋与寄托,然而也时常出现孤独的煎熬。有研究表明,孤独感已成为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2]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贫困对个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贫困可能会激发个人斗志,成为改变命运的动力。另一方面,贫困可能会消磨人的意志,引起自卑心理或孤独感。贫困学生因经济上的困难,出现强烈的自卑体验和自尊需要,高度自卑和高度自尊的强烈矛盾,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孤独感。孤独感作为衡量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心理学家指出,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零苦闷的体验。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尔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困惑,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有可能引发情绪障碍,降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正确、理性地认识这一困境,引发人际冲突、情感冲突等问题,深陷孤独的“泥潭”。贫困学生在求学历程中,面临更多的困扰和挑战,经历着比普通学生更多的焦虑和无助,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因家庭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问题,就会产生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二)歧视知觉感。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孩子在求学历程中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学习机会、发展空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种社会不公平现象对弱势群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贫困生因家庭经济拮据,教育文化资本相对缺乏,承受着巨大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伴随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学生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普通学生相比,贫困学生面临更多的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容易出现自我价值感较低等问题。在校园里,贫困歧视是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可能面对的重要压力,贫困学生的歧视知觉直接影响其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歧视知觉是一种社会知觉,是相对于客观歧视而言的主观感受。在社会心理学中,歧视知觉被认为是个体知觉到的一种消极待遇,这种待遇由个人所属团体资格受到不公正的污名性而导致。[3]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班级及宿舍人际交往中会出现排斥感或被比较感。这种歧视知觉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效应,已成为贫困生的精神负担。感知到的歧视体验会使贫困生陷于消极应对体验之中,其结果有可能出现较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如忧郁、自卑等。(三)认同威胁感。认同是个体对自己及他人关系的认识,是个人产生自我定向的基础。如果缺乏应有的接受和认同,个人有可能陷入困境,形成认同威胁。从文化学角度来审视,个人在认同过程中,文化组织的权威运作促使个体主动或被动地参与文化实践活动,以实现其身份认同。社会对贫困生群体的偏见和负面评价主要存在于家庭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方面,与其他遭受歧视的社会污名的群体相比较,贫困学生被污名的严重程度并不高。但是,这种污名认知同样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认同威胁是在社会比较中个体对自己和所属群体身份的否定,以消极、否认的态度审视自身及群体,对群体地位持消极态度,甚至因自己是群体的一员而感到耻辱,进而产生某种强烈的污名感。贫困学生的污名感与群体认同威胁存在一定关联,这种认知威胁存在三类差异。第一类是依据自身情况判断的贫困生,他们倾向于接受或忽视外界对贫困生的污名倾向,这类学生所感知的认同威胁较低。第二类是依据外部利益判断的贫困生,这部分学生对贫困生群体的认同因外部利益变化而变化,有外部利益时倾向于认同这个特定身份,没有外部利益时则倾向于拒绝贫困生群体认同,这类学生的认同威胁高于第一类学生。第三类是根据自尊判断的贫困生,这是一类隐藏于普通学生中的非官方认定的贫困生,他们对贫困学生群体基本没有认同感,通过隐藏贫困身份以维护自尊,这类学生所感知的认同威胁最高。在歧视贫困的社会主流话语系中,每个贫困生都能感受到该群体的弱势和劣势,这种不利处境对其身心发展均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个体心理学视野下的贫困生积极心理教育促进策略

(一)追寻人生意义,提升核心自我评价。核心自我评价是一种潜在的、宽泛的人格结构,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和估计,影响着个体对具体领域的自我评价。美国心理学家乔治(Judge)等认为,核心自我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感、神经质和控制点四项标准,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核心自我评价较高的个体任务绩效和满意度也高,这说明正确认识自我能力和价值,对自己能力和价值充分肯定,可使个人产生任务的胜任感,从而获得相应满意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水平高的贫困生,趋向于采用理性策略,对自我能力认知积极,体验到的压力和紧张感较少,心身症状和行为抑制很低,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自我趋于一贯的和谐状态。这提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贫困生同样具有较高的核心自我评价,情绪稳定、健康,对自己能力持乐观态度。个体自我价值的建立通过与社会关系的互动而形成。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拮据,在大学校园中属于被歧视的群体,若将知觉到的歧视和偏见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体系,就会降低其自我价值感。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鼓励贫困学生进行自我探索,通过肯定自己的综合价值获得自尊,要敢于挑战问题和困难,调配任务所需的动机,合理调动认知资源,积极乐观,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学会转变思维模式,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提高自我价值感,加强对生活事件的掌控力,通过自我价值感的提高,提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二)学习与他人合作,构建精神支持系统。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处于经济利益贫困、生活质量层次低和承受力脆弱的特殊社会群体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处在歧视感、孤独感、认同威胁感中的贫困学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学生作为社会支持的对象之一,获得的有形物质支持(奖助学金、实物等经济方面的支援及学业、就业方面的实际帮助等)和无形精神支持(心理支持、尊重等关系支持和成就支持等)主要由政府、学校和家庭实施。贫困学生要发扬自立坚强的品格,勇于克服内外困难,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不断磨砺自我,争取在学习、实践、等活动中获得进步,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就是说,贫困学生要加强自我监控,积极上进,勤学苦练,通过努力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获得自我成就支持,逐步改变不利处境,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资源和空间。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同辈朋友支持是一种具有绝缘性的支持系统。同辈朋友支持对缓解个人的孤独感具有重要作用。和其他成人弱势群体一样,贫困学生群体中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是缓解其孤独感的重要资源,加强贫困学生的朋友支持可以有效缓解其孤独感。构建朋友支持系统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贫困学生处在困境和危难中,来自朋友的支持具有缓冲效应,有助于贫困学生对压力做出合理评估,表现出适度的压力反应,进而减少压力产生的负向心理结果。就像西塞罗(Cicero)所言:“朋友,可以把快乐加倍,把悲伤减半。”朋友支持是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学生时代是同一性的确立期和主动性发展的关键期,而贫困学生因条件限制和环境压力易出现心理发展问题。一个人是否从重大创伤中恢复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人际支持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系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干预等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提供丰富人际支持理论知识,培养贫困生人际交往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品格;另一方面,设计生动的人际交往情景,训练贫困生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技巧,帮助他们获得建立广泛人际支持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三)追求优越生活,提高逆境商指数。智商、情商和逆境商被认为是个人取得成就的三个重要因素,在智商和情商二者高低相当的情况下,逆境商成为决定个人成绩的关键性因素。同样是处在逆境中,个人的承受力和应对力不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如,同巴尔扎克(Barzani)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逆境商是个体对逆境的承受力和应对逆境或失败的能力。[4]逆境商高的人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能看到未来的希望,越挫越勇,逆境商对引导贫困生积极心理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对贫困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指导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贫困,学会在困境中成长与发展,提升逆境商指数。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比普通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学业、人际及生活压力,也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不适感。心理学家史托茨(Stoltz)认为,逆境商由控制、归因、延伸和忍耐构成,上述四个方面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引导贫困学生敢于面对困境,学会把握时机,努力改变不利处境,积极理性地应对问题情境,把挫折和困难转化为挑战和机会。贫困学生要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准确清楚地分析成败,并及时采取有效行动,不断优化自己的成长环境,将贫困对学业和生活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学会理性认识贫困,贫困只是暂时的一种特殊情况,切忌将经济贫困扩散为精神贫困,保证精神生活的积极化和丰富化,能准确自我定位,正确看待挫折,以缩短逆境负面影响的持续时间,从而提高心理韧性水平。

综上所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学生积极心理教育应包括积极引导贫困生追寻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提升他们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调控能力。鼓励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与人合作沟通,构建精神支持系统,形成认知坚强和心理韧性的积极人格品质,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进步多做贡献,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心理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1.

[2]李金德.中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4(07):1005-1007.

[3]刘霞,赵景欣,师保国.歧视知觉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02):216-223.

逆境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逆商教育;策略

一、引言

逆商的概念来源于西方,简称为AQ,全称为逆境商数,还可以称之为挫折商数和逆商数。它指的是大众在身处逆境和面对困难时的内心反映,及面对事物时的应变能力,总体来说是指人在身处逆境时如何成功度过难关的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对逆商教育策略的适时引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科目的过程中全面发展,具备一颗在从容解决困难和挑战的心。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逆商教育存在的意义

中小学阶段是英语科目的基础学习阶段,由于英语的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焦虑不安、甚至产生一些心理疾病。基于此,将逆商教育融入中小学英语课堂,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及时调整心态,加强学生的抗压抗挫心理;另一方面,逆商教育综合了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生活经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学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必不可少,教师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在英语学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三、中小学生逆商缺乏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自卑心理

许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对知识点、语法理解不足,导致成绩始终不如所愿,于是自暴自弃,对英语科目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这部分学生内心较为敏感脆弱,他们总是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不足,在课上不愿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而学习成绩的低下导致这部分学生时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训斥,影响了学生中小学阶段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二)厌学心理

厌学心理首先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思考和相应生活化联想沦为学习的“奴隶”。其次,由于教师、家长的期望较大,许多学生在努力后成绩仍未有效提高,常受到家长的斥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三)逆反心理

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为对家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抵触和排斥,不能有效地融入班级生活。这类学生通常认为自身在学习、班级中都没有好的形象,于是“破罐子破摔”。逆反心较强的学生通常自尊心也很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若方法使用不得当,将会造成学生的过分解读,使其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并在受教过程中站在教师对立面。

(四)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时常出现的矛盾状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出现错误时常常表现得满不在乎,并以蛮横无理的态度面对教师的说教。这类学生是由于英语成绩的落后,内心存在着极大的痛苦,他们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只是没有勇气表达。教师需对此类学生充分关心,在课上、课下都需关注其英语学习情况,在其有所进步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并不断提高英语成绩。

(五)应付心理

应付心理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应付了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从不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在老师批复作业后,对其错误也不更正和改变,在面对英语学习时通常缺乏主动性。面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通过谈话寻找出其对英语缺乏兴趣的原因,然后通过奖励、处罚机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中逆商培养策略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逆商

在心理学范围,个体对挫折的感知和反映的关键点在于个体的性格、挫折经历和对挫折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个性的人,其在面对挫折时的心态是具有偏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对那些英语学习达成情况较好的学生,应该多布置更加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对那些学习信心不足、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的学生,教师需多给予鼓励,并教授学生一些面对挫折时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构建完善的逆商评价机制,增强学生的抗挫信心

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当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可以及时进行引导教育;当学生通过引导教育克服困难和挫折时,教师需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在构建评价机制过程中,需围绕耐挫和抗挫进行多维度点评,确保评价符合学生的个性,并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差异性点评,保证评价机制的全面性。

(三)鼓励同学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展示学生自信

学生在英语课上进行问题回答时,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互相帮助的氛围,并在问题回答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优势,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当学生在回答英语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寻求同学的帮助,合力完成问题的解答。这样的互助形式可以增强同学间的信任感,不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获得学习成就感。这样的互助学习,还可以促使学生意识到身处逆境中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从而让学生克服困难并成功挑战自我。

(四)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布置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愿。制定的任务需具备一定的难度,才能实现学生在逆境中不断成长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人在布置教学活动目标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进行组内自主分工,培养学生探究答案的意识。在学生分工完毕后,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在解决过程中,由于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习潜能就可以在逆境中有效地激发出来。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小组成员都能提供及时的帮助,有效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团队协同能力。学生在自信、团结、互助、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学会如何战胜困难。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发上台,讲解活动中面对困难时的解决心态,并讲解小组协同合作过程中中存在的合作策略,共享经验。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引入逆商教育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适时引入逆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可以勇往直前。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同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逆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情,充分关注那些成绩较薄弱的学生,使逆商教育面向班级整体。

参考文献:

[1]胡成亚.初中生逆商的现状分析及逆商培养的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2,(10).

[2]王艳.英语教学中学生逆商的培养方法探索[J].成功教育,2009,(5):226.

[3]严碌.以英语学科为例初探学生逆商教育[J].科学咨询,2012,(20):78.

[4]刘道万.数学教学与逆商培养[J].小学时代,2010,(12):7.

[5]陈文明.浅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3,(7).

逆境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体育锻炼;统合人格

1前言

随着教育部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八年来带来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拥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校园中的残疾大学生数量随之增多,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庞大群体。根据《心理学报》、《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发表文章的计量学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及自我概念、精神疾病、一般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普遍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而残疾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本身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困难超过常人,加之众多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心理韧性是当代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被认为是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或挫折、逆境时的良好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韧性这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紧密相关。残疾大学生的社会弱势地位一时较难改变,因此塑造他们的心理韧性,有针对性地为其构筑心理适应及防御体系对于其今后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已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释放紧张情绪缓解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有研究者们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健身运动对心理韧性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虽然是调节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残疾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推进过程却往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场地器材、技能的缺乏及重视程度的不够等问题而屡遭阻碍。因此,在当今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开展项目少、锻炼时间短,现状堪忧的背景下,将体育锻炼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相关联,成为促进残疾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方向。如何通过心理潜能角度论证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塑造的意义,成为积极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的关注热点。

2心理韧性发展模型

无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运动心理学,其作用都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型,获取更加有意义的人生。但是以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为代表的传统心理学一直以来都把重心放在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关注负面情绪、心理障碍、变态行为等,尽管传统主流心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们已经远离了原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变得有意义。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用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类的心理现象,他们在弄清楚背后的本质的同时,更提醒大家的是,在面对生活重大压力、挫折甚至逆境时,很多人依然努力着,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曾放弃。然而这种逆境下的生存能力并不是人人具备,而是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催生出“心理韧性”这一概念,其作为一种特质或能力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同(Connor&Davidson,2003)。心理韧性被认为是一种涉及一个人的健康与幸福生活等的重要心理素质,每个人的心理韧性可以通过有效训练得到提高和改善,许多研究认为心理韧性是当个体面对的逆境、严重压力或创伤性生活事件等危险因素需要克服时才发挥作用的。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发展脉络经历了前中后三个明显阶段。前期的心理韧性模型聚焦在对韧性内在特质因子和外在环境保护因子的探索上,以Werner、Germezy、Butter等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的大多是能力型概念或结果型概念,关注是什么个体特质或者保护因子让个体在逆境中的表现结果不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心理韧性的研究重点逐渐侧重于其动态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个人———过程———环境”心理韧性框架(Kumpfer,1999)以及心理韧性重组的过程模型(Richardson,2002),即通过动态交互作用,在外在保护因素的作用和个体特质功能的发挥下,个体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逆境的过程。进入新世纪,心理韧性这一概念才结合着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在西方学界掀起研究热潮,学者们的关注点逐步转向个体的积极心理特质和心理潜能,该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心理韧性动态模型的构建和提出。模型如下图一所示:图一心理韧性的动态模型(李海垒,张文新,2006)该动态模型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潜能。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来自于外部保护因素“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以及它们之于个体的“亲密关系、高期望值和积极参与”为个体的发展需要提供满足后,在个体身上会自然地发展出一些个体特质,即图一中所示的心理韧性特质“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这些心理韧性特质会在个体面临逆境时保护其自身发展不受危险因素影响,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然而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由外部保护因素到青少年需求这一链条却几乎处于断开状态,从根本上阻碍了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特质的形成。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极为有限,身体的残缺往往伴随着家庭教育的缺失、同伴群体的缺失、社会支持系统不足等客观因素,这些缺失的支持条件都不足以给残疾大学生带来亲密关系、高期望值以及积极参与的体验,因此残疾大学生的诸多需求例如归属、爱、尊敬等都大幅度低于常人。不利的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的偏差使许多残疾面临自我意识模糊、缺乏归属感、对未来丧失目标与志向等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说,心理韧性是一种个体在身处逆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迅速恢复,甚至获得力量和成长的能力,来自于个体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力量。但是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在其拥有的外部保护因素现状下,无法较好地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获得良好发展提供能量。在心理韧性的潜能性定义视角下,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力量正是培养和发挥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潜能来源。如何帮助残疾大学生发掘这种积极力量是重中之重。

3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介入

3.1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特质与统合人格通过图一的心理韧性的动态模型可知,由于残疾大学生的外部保护因素的不足,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成长需求,进而影响其心理韧性的发展,制约学习生活方面的表现。因此本文提出,用体育锻炼作为这条断开链条的补充,及时为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提供新途径,发掘其自身潜能。残疾大学生处在成年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个体一生发展中起定位作用,几乎决定个体终生发展方向。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避免心理不适应与其他精神障碍,都成了这一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发展心理韧性的特质,能够帮助残疾大学生统合人格,获得更加健全的人格与生活。上文中提出的心理韧性模型特质也与统合人格的概念相吻合,包含自我内部的统合(个体自我内在一致的感受)、自我与社会的统合(社会认同、具有社会归属感、与社会和谐一致)、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活动)。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活动中,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调控与协调发展,获得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从而实现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已表明,体育锻炼对于个体心理韧性特质中的“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有着积极作用。3.2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积极作用一直以来,针对残疾大学生开展的体育锻炼的目的大多在于帮助他们保健康复,更好地适应生活、提升自理能力,对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度较为缺乏,对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也较为片面。实际上,体育锻炼通过对统合人格不同要素的作用,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塑造大有裨益。1.体育锻炼对自我内部统合的作用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残疾大学生被试的运动愉悦感,进一步提升乐于锻炼的内部动机,并且能增强自我概念,促进心理健康。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存在着对自身过于负面的认知,缺乏对自我价值的客观评价,适合的体育锻炼往往能够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在与运动器械的互动中提升自我内在一致性的感受,完成自我内部的统合,即心理韧性中自我意识与自我察觉的提升。2.体育锻炼对自我与社会统合的作用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的心理韧性塑造的积极作用的体现不仅仅表现在对内部自我的塑造,还在于它是在一定场地、器械和规则的配合使用下展开的比拼技艺、团队协作的具有积极性、建设性的活动,它代表着人类机体的柔韧美、协调美,在调动各个感官协作过程中体验强烈的愉快感,而运动带来的竞争意识又会给人以快感、自尊感。因此体育锻炼对培养残疾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建立更佳的人际关系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都有促进作用。这一点对于残疾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与融入社会意义重大,不论是在运动中学会合作与共情,还是获得人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是其他形式相比体育锻炼所不具备的优势。3.体育锻炼对自我与实践活动统合的作用最后,体育锻炼类的实践活动能够强有力地调动残疾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其未来的目标与志向发展注入信心,塑造自身的创造性人格。当人们需要全身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时,必须具备自我效能感,需要动力和热情,体育锻炼能够为他们提供充沛的体力与方法策略。但是,体育锻炼并不能自发地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作用,它必须在专业的组织和精心的准备下才能够顺利开展,这一点必须考虑到残疾大学生的身体残疾等级及他们自身的心理现状,切勿违反心理卫生教育的原则,不能开展有损其肢体健康的剧烈运动,还应配合心理老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定期检测,并由专业体育教师组织并完善整个活动计划,针对肢残大学生的具体身体状况开展适合他们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4结论

1.心理韧性,作为一种个体在身处逆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迅速恢复,甚至获得力量和成长的能力,为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积蓄积极力量。其通过外部保护因素作用于个体发展需求方面,进而为韧性的特质发展提供保障,提高学习生活中的表现。2.传统的心理韧性模型并不适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残疾大学生由于外部保护因素的不到位,无法满足个体需要,因此这一模型链条发生断开。而体育锻炼的及时补充,能够连接个体与外部因素,对残疾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精神、行为等方面有较好地重塑作用,帮助残疾大学生在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意识及自我察觉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来源,从自我内部、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实践活动三个角度进行作用,进一步获得健康统合的人格,保证心理韧性模型的稳态发展。3.体育锻炼通过塑造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进一步提升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但是目前高校残疾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开展有待推广,高校和社会应当为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辉.我国残疾大学生体育现状及其参与锻炼的价值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1):78-81.

[2]王永,王振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94-99.

[3]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5):41-56.

[4]Connor,K.M.&Davidson,R.J.Developmentofanewresiliencescale:The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J].DepressAnxiety,2003,18(2),76-82.

[5]KumpferK.L.Resilienceanddevelopment:Positivelifeadaptations[M].NewYork:KluwerAcademic,1999:179-224.

[6]RichardsonG.E.Themetatheoryofresilienceandresiliency[J].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2002,58(3):307-321.

[7]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30(4):12-16.

[8]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3):149-152.

[9]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338-339.

逆境教育范文篇10

一、有意识地对小孩进行“吃苦”教育。现在的小孩是“享受”的一代,从净水到饮料再到“八+八”台湾珍珠奶茶,一步一个台阶。纯净水还说得过去(但也没必要,因为学校已提供开水),饮料已是高级享受,珍珠奶茶乃是超级享受。据说,只有“八+八”才合口味,有些学生非进口水果不吃,这样一种消费观念,带来的是许多负面影响。还不知钱是如何辛苦地赚来的,小小年纪就学会享受,在同学中也造成一种不好的相互攀比的现象。有了这种思想,就不知“艰苦”二字的内涵,看不到在还有大量失学儿童的背后他们所拥有的幸福,就不会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嫌弃学校为他们配好的营养餐不合口味,不按正常就餐,结果许多学生得了胃病(不要以为生活好了,就不得胃病)。国外有种观念:富家“穷”孩子,就是有意识地对小孩进行吃苦教育。

二、父母既要言传也要身教,身教更重要。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对小孩的生活起决定作用。家庭集体成员之间的道德、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关系,无不构成孩子最初的社会经验,而这对孩子的一生所起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在孩子面前打开的第一扇通向周围世界的窗户就是父亲、母亲的个人榜样。因此,父母的举止行动非常重要。首先,父母在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上做出榜样。父母有责任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最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气氛,那就是父母相互尊重、相亲相爱、对老人体贴关怀、对孩子的情绪和心情细心关注、对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的人格和自尊心、为人善良乐于助人。这样的家庭环境才能使孩子对人类美好的品质形成信念,内心充满平静和安宁。还有父母应当将更为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那就是一些精神上的东西,如:勤奋、坚韧、豁达、协作、责任心、竞争意识等。在家庭中,也要让孩子看看自己为事业努力奋斗的模样,看见父亲孜孜不倦的精神,孩子才会了解努力是多么重要。一面看电视或一面打麻将,一面督促孩子用功的父亲,是不可能给孩子有效的影响的。

三、不被孩子的要求所左右。在“可以”和“不可以”、“应当”和“不应当”这样一些基本概念上要有一个较明确的界限。在某些问题上要大胆地说“不”。有些父母从不拒绝孩子的要求,惟恐孩子不能事事如意。这种溺爱是一种家庭创伤,它给孩子们带来的绝不是家长所希望的幸福,而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幼稚和自私自利。父母对子女那种无私的爱,必须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爱,才能把子女培养成为真正的人。

四、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不用隐藏父母的喜怒哀乐,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知道人间的艰辛。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因此,总设法让孩子绕开艰难困苦,尽量不让他们经历伤心事件,也不愿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苦难。以致于不少小孩到了一定年龄还不知道人的生活中竟有痛苦和悲伤。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失败、困难总是与人结伴而行。从挫折本身来说,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幸,带来各种压力,另一方面它又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坚强起来。如有时候挫折把人逼上绝路,人便产生背水一战的决心,集中精力想对策,往往会出现一种超越自身的潜力和智慧。人们能抵御各种挫折压力而使人获得心理上的平衡的能力,就叫耐受力,或叫挫折承受力。从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来看,顺境可以出人才,逆境也可以出人才。从某个角度看,在逆境中经过挫折锤炼成长起来的人才,其生存力、竞争力更强。科学史家贝里奇指出: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以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中国有许多格言:“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从小经过逆境磨炼,或经过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才会不断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敢于体罚孩子。由于教育方式的改变与社会风气的民主化,近来很多做父母的都尽量避免体罚孩子。可因为独生子女的受宠,令许多父母抱有一种“爱还爱不来,怎么舍得打”的心态,愈发使得孩子缺乏一种具有震撼力度的家庭教育。我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由于调皮,三个男孩推着建筑工地上的手推车玩,两人坐在上面,一人在后面推,为了满足冒险心,他们们从一个很陡的坡上往下冲,结果他们都挂彩了。回到家里,父亲狠狠地揍了他的儿子,也就是这个“冒险队”的“队长”。尽管“队长”极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体罚,但当父亲宽大厚实的手掌,打在他脸颊上的同时,他却感觉到父亲的爱意,这种既爱又恨的感受,至今仍深深地镌刻于心中,久久不能忘怀。从而有了这个故事。“体罚”,它把父亲的教诲,直截了当、毫无修饰地传达给孩子,而其中的寓意,不外乎是—“亲情”。在这个时候,母亲或父母的父母有可能充当孩子守护神的角色,不要理会他们,因为你是孩子的父亲,你必须对孩子将来的成长负责,你自己可能也是从小被体罚而长大的。有句俗语:“木棒下出好人”。当然,“暴君式”的教育也会对小孩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随着父母的素质的提高,我想能处理好这种关系的。

六、教育的责任不能全委诸学校。有少部分人单纯地认为,学生发展的情况如何,功过全归于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早就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中会像纸铸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和不可替代的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不管工作多忙,都别忘了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教育人的工作。任何人,从部长到看门人,都可以找到替代的人选,可一个真正的父亲是不能由旁人来替代的。如果孩子的学校请你去谈谈,你就一定要请假到学校去,这是一个极好的三方交流的机会。并且最好你能主动地把与老师交流的时间安排到你的日程表中去,给小孩的最好鼓励是让小孩感觉得到你对他的关心。

七、不要让孩子强词夺理。太过民主,你太多的听他的,他反过来倒不听你的了。小孩做错事情时,有时他会找来种种理由,这时你如果过多地听他狡辩,与他论理,就会滋长他以后没理也说三分,与家长争执顶撞,父母的威信在他心目中就会降低,他就可以听从也可以不听从,这样的教育是很难有教育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