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8:49:57

模式教学

模式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模式素质教育高等学校

1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涵义和特征

1.1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涵义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研讨式教学模式即研究讨论式教学模式,是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也有学者对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讨论法”和“研究法”一直作为两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长期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在集体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由此看来,上述两种观点虽然在具体表述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其基本精神则是一致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并不仅仅是将“讨论法”和“研究法”这两种方法简单相加,而是在吸收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将“讨论法”和“研究法”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从研讨式教学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实践过程来看,研讨式教学模式一般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①指导选题。教师先讲课程的导论,使学生对课程的线索有所了解。然后,将全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别讨论一个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师告知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要求;②独立探索。学生按教师传授的方法独立自主地去查找资料,撰写讲稿;③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将独立探索的知识和心得进行交流,展开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几位同学在班上集中讲课;④大班讲评。由各小组推选的学生在全班登台讲述,然后师生一起评议,教师进行综述;⑤总结提高。每位学生根据切身体会写一篇评学议教的文章,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由此看出,研讨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1)研讨式教学模式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具体方法,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根本方法。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将研究法、讨论法和其他一些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并加以创新的结果。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互相结合,是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研讨式教学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2)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讨论法”、“研究法”及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它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较单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而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培养。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等等,研讨式教学模式正是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研讨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方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整个教学过程都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教师的指导则表现为示范性讲授,平时启发思维,解疑析难等。

2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研讨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上的五个转变,即在教学方式上,完成了从“讲授式”到“研讨式”的转变;在教学形式上,完成了从“一言堂”到“群言堂”的转变;在教学目标上,完成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在师生关系上,完成了从主客关系到主主关系的转变;在教学评价上,完成了从“一张试卷定高下”到按学生在研讨中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来综合评定成绩的转变。这一教学模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师生关系等因素都会对学习的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研讨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几者结合的教学新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没有预定的真理、知识、经验或价值,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探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始终,能够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它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创造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被动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视学习为乐事,主动学、积极学。

2.2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人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显得极为重要,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不仅表现为他所掌握的现有知识的数量和结构,而更重要地表现为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表现为会不会学习、善不善于学习,表现为是否具有开放性的思维。研讨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从静态的封闭型转向了动态的开放型,课堂的涵义得以延伸,由只是教室、黑板加粉笔延伸到了资料室、图书馆、电子网络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结论与事实,而是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研讨式教学过程以问题启动思维,而问题的解决要求独立思考,开动脑筋,善学、会学、活学。这样就为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合格人才创造了条件。

2.3有助于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转轨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素质教育必须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人的素质、能力不是凭空形成的,也不是通过单纯的说、教所能提高的。没有学生实实在在的“做”,没有他们亲身的实践,没有与他人的交往、对话,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感悟,对世界、对事物、对他人、对自我的认识与理解,学生能力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踏踏实实的“做”、师生平等的交谈与讨论,给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养成提供了极好的锻炼机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真理、领悟人生,并在此基础上改造与构建自我。因此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素养养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模式教学范文篇2

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广大教师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强调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共同探讨、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合作学习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合作的前提是参与,参与的主旨是全体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它让合作学习的实施度更加宽广,课程形式更加灵活,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提升。小班额教学中运用参与合作式教学,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设计有效的参与合作形式,并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指导、协调和激励,让全体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农村小学小班额实施参与合作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小班额为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提供了前提条件。小班额教学因为学生人数少,学生在教室、教学资源、活动空间等方面获得了更多的可利用的时空条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直接、广泛、深度的交流机会;小班额教学使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纳入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有效增加学生参与活动以及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将有效增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带来更大空间。2.小班额为个体化差异教学提供了前置性师生了解的维度。小班额为个性化差异教学的实施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学生因为生活、家庭教学背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的不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学习方式的运用都是不相同的,因此,需要个性化的差异教学。就是所谓“因材施教”。在小班额条件下,教师可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每一位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情,掌握学情是教学的前置性条件。因此,小班额教学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三、农村小学参与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式

模式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倒推法;移动式教学模式;蓝墨云班课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推进,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更加凸显,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育部有关文件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教学服务是很多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难题,本文提出以倒推法为着眼点,倒推目前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利用移动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互动,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多数院校的教学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传统教学固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也在不断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教学趣味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板书和课件演示为主,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泼、互动的气氛,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减弱,甚至产生厌学。其次,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时间都集中在课上,课下师生互动的频率很低,因此学生在遇到学习中的疑惑时,无法与老师及时沟通,直到下次上课才有机会解决,学生的学习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求知欲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教师也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导致师生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最后,学生的兴趣发生改变。随着网络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巨大的信息量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据调查95%的学生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而借助的工具则是手机,因此学生对手机的热爱与日俱增,对手机的注意力也不断增加,当枯燥乏味的课堂与手机相遇时,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会倾向于手机,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2基于倒推法的移动式教学模式

倒推法的基本思想是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思想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的模式,其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课堂,爱学习。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倒推法的核心思想为着眼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注入移动式教学模式。移动式教学模式是借助互联网+,以蓝墨云班课为信息化平台,教师将教学资源,例如课件、视频等在平台上,利用移动智能设备来组织课堂教学,实现课堂内外的即时反馈与互动[2],学生可以在蓝墨云班课平台查看教师的资源,移动式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成为学生们的移动式课堂。移动式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将标准化的教材,通过个性化的课程资源,成为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设置不同类型的活动,激发学生课堂上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及时互动。移动式教学的出发点是利用倒推法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所以如何利用移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教学设计作为移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移动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思路首先是以一门课作为立足点,将一门课中的知识点分割成若干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若干个知识点再进行细分,直至细分到每节课的知识点都包含哪些内容,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资源建设,移动式教学资源的建设应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教学资源的种类和内容需要突破原有教学的瓶颈。教学资源种类不仅可以包括电子课件,也可以包括短视频、flash动画、网页链接、拓展资料等等,而内容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本课程的内容,可以是启发性的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是将以上建设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其为教学服务。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移动式教学利用的是蓝墨云班课平台,而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功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蓝墨云班课的功能包括签到、小组任务、测试、头脑风暴等内容。每次课前在云班课若干资源作为课前学习引入,让同学们提前适应课堂内容。利用云班课的签到功能,完成考勤,节约了时间,班课成员管理可以设置管理员和助教,帮助老师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发挥互相监督的作用。利用信息环节,课前及时信息通知,布置学习任务,设置情景任务,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学习若干个重要的知识点之后,可以在云班课上进行一次或者两次简单的测试,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摸底,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为了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的学习,课堂上可以适时发起举手、抢答和指定回答等活动,回答问题可以进行经验值的奖励,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老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课堂上讲解完重点和难点,进行随堂测试,检验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来决定下一步的计划,随堂测试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重要参考。也可以投票问卷、讨论答疑或头脑风暴,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作为课堂反馈。课后在云班课上布置在线作业或小组任务,不仅方便学生完成作业,也方便教师及时批阅。将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与云班课结合,利用云班课这一信息化平台社交互联、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化的优点[3],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增强了教学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参与和主动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3结论

利用倒推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状态和特点,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采用移动式教学模式,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的种类和形式进行建设,使其适应学生的需求,利用云班课平台中含的功能,通过教学活动设计整合教学资源,使移动式教学真正地服务于学生,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Z].教高[2015]3号.

[2]祁爱萍.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J].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6,(19):207-208.

模式教学范文篇4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跨入二十一世纪,已成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远程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的应用而兴起。“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现代信息和教育技术的远程教育,更确切的说,现代远程教育是在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世界上的三大通信网络环境下开展的远程教育,它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式等显著的技术和教学特征”。定义表明了现代远程教育是以三大通信网络为技术特征发展的教学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是人们构建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现代远程教育理念实现了对现代教育方式的突破,对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对现代教育目标的重新审视。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系统体系,探索出一套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学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人才教育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新要求。

2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建构

2.1定义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是由斯密斯•J与艾勒特•马西埃将传统学习理念与E-learning纯技术学习理念相结合提出的。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其中混合式教学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很大。布鲁纳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动地接受知识,是接受信息的加工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者能够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这也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极为符合。混合式教学是对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混合,以其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混合式教学模式引起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的观点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网络资源建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利用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网络资源建设是面授教学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延伸。1)构建网络平台。在网络技术、虚拟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学网络平台的搭建应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创造学习的网络环境。首先建立起教学资源库,将教学内容碎片化,以知识单元为单位,例如微视频的视频库,构建起网络平台的素材资源库。其次,设计教学网络平台的结构框架。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跟踪服务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设计为一个模板,每个模板要实现网上教学互动与学员互动。最后,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源服务网络的技术支持,使学员可在家中、上班路上、休闲场所等场所都可以随时登录资源服务平台开展自主学习。2)建立学习内容技术支持。网络学习的一大弊端是师生之间缺乏交互与沟通,学生面对枯燥的课本内容,会产生焦躁、乏味、孤独的心理。针对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形式进行创新。“美国心理学家马腾斯(Martens)指出可以在印刷教材和电子教材中采用内置的支持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可采取纸质教材内置二维码的形式。将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二维码,对应网络资源平台上相应的视频、题库等。另外,还可以附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扩展、补充的学习资源。3)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了学生可以在学习平台中迅速定位,可以通过跟踪学习者平时网上学习行为,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等,结合个人的年龄、兴趣、职业等个性化特点,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包”,并且设计“点餐式”的学习推荐服务,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学习。

2.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教学准备,包括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课前教学设计,分别为网路资源建设、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活动设计,为之后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第二步包括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网络教学是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呈现在资源平台上。课堂教学侧重于对课程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可以运用创新理论解决实际的创新问题。第三步是考核评价,是形成性评价成绩与总结性评价成绩之和。

3创新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

3.1创新教育的教学准备环节

网络资源建设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课堂扩展到了课堂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效果,即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设计为主,是教学准备环节的重要部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对创新内容的熟练掌握,完成课堂中的创新任务。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设计通过让学生根据学习到的创新知识完成创新成果,达到突破常规思维,善于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3.2网络教学

学生以在教学资源平台上自主学习为主。创新教育课程的网络教学形式包括课程视频库、PPT课件、测试题库、网上教学辅导、在线评价等。课程视频是将教学内容以小节为单位,每一节内容录制一个视频资源,紧扣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点播视频学习。教师将教学活动设计为教学目标、步骤、任务三个模块内容,学生可以参照模块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平台还将设置讨论和答疑区,学生之间结成学习小组在线学习和交流,师生在平台上进行即时的互动和指导。教师布置作业和任务,学生要及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到平台上,教师应对学生上传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与反馈。此外,可将与创新有关的视频、时事动态、学术研究做成专栏,并设计成APP,学生可随时随地了解创新。

3.3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环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创新教育的课程中,通过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做创新游戏、展示创新成果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培养创新思维的活动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重难点、学生在线测评反馈等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对课本知识的全部讲解,对学生在创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点拨。

3.4实践活动

创新课程是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造力、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活动的环节,要以创新理论的实践为主。在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中都要设计创新实践的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定式,能够熟练掌握创新的方法。此外,还要关注创新与企业、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运用创新理论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3.5总结性考核评价

模式教学范文篇5

催化知识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炼油、化工、环保、制药、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而“催化材料与催化剂设计”课程作为我校催化学科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除了应介绍催化理论的相关基本知识外,还要结合专业特点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联系与化工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催化知识,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与催化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学内容一定还要紧跟当今时代催化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热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介绍催化学科发展前沿及其在其它学科领域应用的热点实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相关催化理论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催化材料一章时,讲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可介绍新型氨基桥联的PMO材料的一些最新研究动态及应用。共聚法合成的氨基桥联的PMO材料具有较短的有序介孔直孔道,可作为环境友好型有机碱催化剂,催化水介质Knoeve-nagel反应和无溶剂Henry反应。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科研成果和收集的国内外催化材料及催化反应最新研究成果,向学生们进行介绍,并组织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将所学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相联系,才能培养研究生对相关催化理论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学之有用,从而产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开拓研究生思维

1.研讨式教学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要研究,没有研究就不能称之为研究生。研讨式教学理念就是注重激发研究生思维,鼓励研究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讨式教学可以激发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绪论一章中介绍当前催化在化学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时,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分组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做总结发言,最后教师引导总结。这样,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催化在化学或持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了更深的了解。

2.案例式教学

听课、复习、考试等教学环节,对于本科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对于研究生来讲,在经过本科4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学中再平铺直叙地讲述知识,不利于研究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案例式教学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提出方案,因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介绍催化基本知识一章时,要知道催化的特点,可以甲烷制汽油为例。首先,介绍Mobil公司、Sasol(南非)和Shell公司利用甲烷分别采取“三步走”或“两步走”的方式合成汽油。其次,作为问题提问为什么就不能将甲烷直接转化为汽油而非要采取“三步走”或“两步走”的方式呢?大家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出并进一步理解催化剂的催化特点等。

3.研究生讲学

在讨论课的基础上,可以让每一位研究生经常把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探索思考以讲座的形式与其他研究生交流,让其他同学了解他的研究思路与方向,检验他的理论,这样每位研究生不仅熟悉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也了解了其他同学的研究内容,无形中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在讲学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种创新压力,努力做到最好。最后,转化为创新动力,鞭策其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三、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现行的研究生评价机制实际上仍然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严重忽视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因此,必须改变长期以来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观念,建立一套多元、开放的评价机制。合理分配总评成绩比例:出勤10%;课程参与讨论20%;平时ppt讲学35%;课程专题报告35%。多元评价不仅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重视其情感、态度等创新能力的发挥;不仅重视定量的认识,又重视定性的分析;既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又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

四、结束语

模式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声乐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会开设声乐课程,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声乐课程是具有教育性和艺术性的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声乐自身并没有形象的、具体化的架构,区别于美术等艺术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用于声乐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的教学方式,应根据声乐教学的特殊性,采取具体的措施,保证声乐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潜能。

一、互动式教学方法概念

互动式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教学,其鼓励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更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相互交流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激发出某方面的潜能。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习者自身知识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课程规划和教学目标。声乐教学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声乐没有专业课程具体化的知识点,没有美术课程视觉化的冲击感,更没有触觉的真实感。声乐教学不能只是教师讲解声乐的要点,更多的应是让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点评-学生在教师点评的基础上改进的过程,即将声乐的知识点转化为实际的声乐作品,促进教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用于声乐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创设情景、营造互动氛围。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点讲解,应尽可能地创设师生互动的情景,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气氛。教师可以自己演唱一些声乐作品,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并用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演唱出来,通过特定的情景设置,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积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接触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声乐作品,欣赏一些声乐大家的作品,感受专业的声乐歌曲,改正自己的不足。声乐作品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情的表达,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将精力放在歌曲情感的传达上,通过课堂上相互交流,传授学生歌唱的技巧。(二)课堂互动式交流、反馈与改善。课堂的互动式交流是指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一些声乐技巧、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和困惑的过程。互动式交流不仅是教学成果的反馈过程,同时也是增进师生情感的一个手段。在互动教学中,师生可以通过肢体的交流,将无形的声乐教学化作有形的情感表达,更加直观地传播教学知识,传达教师的教学意图。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会逐渐增加,对声乐的感染力和创造力也会不断提高,同时师生之间的情感和信任感也会逐渐增加。(三)课后互动、加强实践教学。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是有限的,而声乐这门艺术涵盖了许多更加深刻的知识,课堂结束并不代表声乐学习的结束。互动式教学应包含课后的教学实践部分,通过课后的师生交流,发现现实生活一些值得分享的事情。学生通常在课后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困惑,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课后学习动态,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三、互动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互动式教学可以帮助老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及时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声乐教育是一门融合了思想和艺术的学科,声乐教育不能拘泥于将声乐课程的知识点讲给学生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声乐这门艺术产生兴趣,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声乐的创造力和感染力。教师不再是完全的主导作用,而是让学生参与,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互动式教学还能够提高教师讲课的效率和积极性,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互动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综合素质发展。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声乐认识,让学生对声乐的艺术感受力、创造力不断提高。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更加轻松有趣,更加能体会到声乐艺术的感染力。

四、结束语

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声乐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交流的环节,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声乐教学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志华 单位:商洛学院

参考文献:

模式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工科外语教学

一、工科背景下外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描述。在工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外语类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往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获取、理解、分析国际信息的能力,即通过各种媒体与途径获取信息,并基于语言能力对其进行理解和分析;思辨及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即就不同领域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与讨论。2.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工科背景的培养方案中,外语类课程的教学课时通常比较有限,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尤其是有关思辨与表达的目标就有些力不从心。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都集中在教材内容的讲解上,教师自说自话型的授课模式,不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习得感也较低。课程考核环节往往注重语法与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文化理解力、语言表达力等应用能力的比重较小,因而在试卷分析时,教师总是发现这样的问题:(1)虽然学生的语法与词汇部分得分较高,但是在写作与口语考试中的应用并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学生理解了词汇与语法本身,可以顺利完成机械性的语法与词汇练习,却不能在表述时选择合适的词汇与语法,在交际中也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工具。(2)有些学生虽然具备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但缺乏思辨的方法与能力,无法就某一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有见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课程考核没有口语表达或书面表达的部分,那就更容易将学习重点错误地导向为单一化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很难有效地达到人才培养体系对外语能力的要求。

二、“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混合式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与网络化学习方式的优势相结合,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工科背景的外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高,但课时相对有限,并且强调学生能力习得的过程。混合式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通过十年的课程建设历程,笔者深深感到如果语言教学仍然将语法讲解、语篇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重心,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地学会使用一门语言。此外,如果教师的教学一味地停留在课本内容上,即使再优秀的教材也无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足够的语言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增加一定的拓展内容,并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将这两大内容在课堂中进行融合。1.课本内容。采用面向行动的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主题导入、整体理解、精细理解、概念化、系统化、语言应用六个教学环节,在理解语料意义的基础上,主动地发现语言规律,并将其概念化,经过系统的语法与词汇练习后,以完成任务化的项目进行语言的输出应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由学生自己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并予以运用。2.拓展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习得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因此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对应的文化主题开发了拓展内容,内容节选自国外各大报刊和广播,学生需根据资料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并以PPT和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之后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见下图)。课前阶段,首先,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编制课堂报告进度表,并于学期初发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以及对内容主题的兴趣分组,通常为两人一组。然后,教师在课前将拓展内容的具体材料、辅助资源以及学习指南发给学生,学生对资料进行学习、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制作PPT形式的报告。课堂阶段,学生以口头汇报辅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记录报告要点,并对报告小组提问,实现生生互动;教师在该环节需给予即时反馈与引导,以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课后阶段,学生根据教师反馈的意见对PPT进行修改,并由教师发给所有学生予以分享。无论是面向行动的教学法还是混合式教学模式,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二)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教师的疑虑与分歧,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对象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语法讲解与口头报告是收获最大的教学环节;75%的学生认为口头报告环节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口语表达能力;喜欢口头报告与分组讨论的学生中54%的学生希望将口头报告的成绩纳入课程评价体系,而喜欢语法练习的学生中仅有16.7%的学生希望将其纳入评价体系;认为语法讲解与语法练习收获更大的学生中有20%认为口头报告很浪费时间;40%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在写作环节增加教学时间;值得一提的是,53%的学生认为将课堂主要时间用于讨论互动符合他们的学习需求,47%的学生则持不同意见。

三、持续改进措施

基于上述改革措施实施与反馈情况,若想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就要从共享教学资源、优化评估模式等方面进行持续监控与改进。(一)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1.教师之间的共享。教师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研究分析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面向行动的教学法或案例教学法),并根据教学方法分工合作开发教学资源,然后通过“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料,并定期进行更新整理。2.师生之间的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料,也可以进行预习、复习、上传作业、与教师沟通答疑,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不仅使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能及时把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更有效的反馈。3.学生之间的共享。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前环节讨论、课后分享心得。教师也可将优秀作业在平台上,供学生相互学习。总之,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不再局限于课堂,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二)评估模式的优化。1.将课堂讨论与课前预习环节纳入评价体系。为激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保证课堂讨论环节的参与度,教师需根据课前预习内容设计自主学习测试题,以监控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设计课堂参与度评分表,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习得,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教师要以适当的比例将这两部分成绩纳入课程考核中,以保证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开展。2.优化考试内容,重点考察语言应用能力。在考试环节,应尽量减少语法与词汇的机械性练习,增加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力度,例如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往往是工科外语教学考核中比重较小,甚至缺失的环节。考核环节要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而不是考前突击、死记硬背。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方式是解决工科外语教学课时少、目标高的方式之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该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与互动性,学生获得了更多语言应用的机会。然而,这种教学方式无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投入,还是对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都提出了挑战。因此,要建立教学资料共享机制,并在考核环节突出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更自主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M].刘骏,傅荣,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5-25.

[2]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3-

模式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联结学习论;认知学习论;课堂讲授法;结构教学法;先行组织者

一、《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会计学原理》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通过《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通晓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形成初步的会计理念,为专业课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会计学原理》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新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年级新生的特点,《会计学原理》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教学法。

二、学生由联结学习向认知学习的转变

联结学习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直接建立联结的过程。强化在S-R之间起着重要作用。在S-R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或类似的刺激情景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而大多数学生都是联结学习论的直接受影响者,高中阶段他们通过每天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习惯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总怕漏下一句话;一本一本地记笔记,总怕落下一个字;题目一遍一编地做,总怕少做了一种题型。结果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学习上普遍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能力较差。而大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时,并不是简单地通过练习与机械记忆,在问题情景与解决问题的手段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而是需要对整个问题情景进行知觉与理解,领悟其中的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方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学生感到不适应。他们需要接受认知学习的训练。认知学习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成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个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从记忆中抽取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三、《会计学原理》课程的课堂讲授教学法

课堂讲授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讲授法教学中,教师的职能是详细规定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并力图这些材料在速度和内容上适合于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负责诊断学习者的困难,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补救。课堂讲授法的优点:一是教师直接向学生呈现学科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控制教学进度;二是课堂讲授法有助于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以他渊博的知识、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语言、感染学生,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课堂讲授法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导,比较适合于刚入校的学生。关于课堂讲授法的缺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下降。对课堂讲授法最多的指责,是说它导致了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是“填鸭式”教学。其实,无论是学生注意力下降,还是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都不是课堂讲授法本身的过错,是教师没能够正确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解决的方法是在运用课堂讲授法的同时,注意结合下列方法。

四、《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结构教学法的应用

布鲁纳(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的结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他所谓的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而所谓“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结构,他们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促进学习迁移,促进其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结构整理如下:

(一)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

会计对象是企业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科目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内容和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所作分类的项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表1表示。

(二)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会计等式)、设置账户、复式记账

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会计的基本理论,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在组织该部分教学内容时,围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表”的填列来完成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经济业务或事项,帮助学生得出下列结论:“每一项交易或事项都会引起会计要素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变动”、“理论上,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化以后的结果,可以在这张表格中完成,实际工作中显然有其局限性。”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如何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化以后的结果——“设置账户”的问题。即给每一个会计科目设置一定的结构,来反映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变化以后的结果。这个结构首先要反映“期初数、增加数、减少数、期末数”。每一项交易或事项都会引起会计要素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变动,这就要求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进行“复式记账”。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表如图表2所示。

(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交易或事项发生后,经办人员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最终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通过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是三个主要环节。体现了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教学过程中通过图表3作好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衔接工作。

这三条主线基本上概括出《会计学原理》的主要结构。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幻灯片之间的超级连接,使得教学内容之间衔接自如。这样,课程学习结束时,学生自然形成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结构。

五、《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法的应用

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他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准备“先行组织者”。

(一)介绍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时,先引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鲁滨逊记账的一段话:

“……这位从破船上抢救出表、账簿、墨水和笔的鲁滨逊,马上就作为一个地道的英国人开始记起账来。他的账本上记载着他所有的各种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各种活动,最后还记载着他制造这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

教学内容就自然归结到会计起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渐认识到在进行生产的同时,有必要把生产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对生产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计算。

(二)介绍借贷记账法时,引用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一书中关于“复式记账”的描述。

“比较公认的复式簿记是1949年意大利的一位修道士,同时也是一位教授、学者,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i)在他的专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SummadeAithmaticaGemetria,ProportionetProportionalita》)第二章“计算与记录详论”(deComputisetScriptuis)中系统描述并总结了流行于意大利沿海城市威尼斯一带商人所用的复式簿记法(威尼斯簿记法)。这书明确指出“所有的分录……都是复式的。若你记录了贷方,就必须同时记录了借方”。商人“应建立备查簿和分类簿两种账簿”,“无论现金收付、货币种类,还是变换的价值都应记录”,特别是对那些持续经营的企业,他同时要求每年计算一次利润并进行结账,这对于保持合伙的友谊与合作是必要的。该书指出:“(如果)将你财产目录的第一项即你所拥有的货币数量登记到日记账中去,为了理解财产目录的内容记入日记账和分类账,你必须学会另外两个术语,一个称为‘现金’,另一个称为‘资本’。……在日记账和分类账启用时,资本总是作为贷方登记而现金则作为借方登记,购买商品也是如此,借记‘蔗糖’账,贷记‘现金’账”。

500年前,LucaPacioli传授人们的记账技术,居然今天仍然为现代企业会计所运用,而基本上没有改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德国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歌德(Goethe)赞扬复式簿记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

这是对复式记账法的一般性描述,为教师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内容作好了铺垫。例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的减少。这一做法沿袭了“威尼斯簿记法”中的做法:“所有的分录……都是复式的。若你记录了贷方,就必须同时记录了借方”。“在日记账和分类账启用时,资本总是作为贷方登记而现金则作为借方登记,购买商品也是如此,借记‘蔗糖’账,贷记‘现金’账”。显然,“威尼斯簿记法”中以“借”表示资产增加,以“贷”表示资本增加;以“借”表示资本的减少,以“贷”表示资产的减少。最后,教师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类型(图表4)来说明这一结论。

六、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问题的答案可能是本节内容的总结。比如,讲授完总分类账户的试算平衡后,提出问题:“总分类账户的试算平衡后,说明总分类账户的登记结果绝对无误吗”?学生通过思考,很快能得出结论: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总分类账户登记结果基本正确,但不能检查出诸如重复登记、漏记、科目错误等错误,因此,试算平衡不是万能的。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与前面章节内容的比较。比如,讲授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学生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结果对照表,来检查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结果的正确性,为了与试算平衡表进行区别,提出问题,试算平衡表与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结果对照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很快能得出结论:试算平衡表是检查总分类账户登记结果的正确性,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结果对照表是检查某一个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登记结果的正确性。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对下一章节内容的引入。在讲授完会计账簿一章后,提出问题,假设账簿记录正确无误,是否说明账实相符,是否存在某中客观原因导致账实不符?如果账实不符,根据账存数编制会计报表?还是根据实存数编制会计报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财产清查的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二是在讲授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找出不同知识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和优化。

七、开场白和结束语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都说明了上好第一堂课的重要性。一个完美的开场白不仅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充分信任,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一堂课,教师应谈及下列问题:介绍自己的学习背景、研究方向、关注的会计实务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教师,还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信任感。同时,学生的信任对教师也是一种鞭策,促使教师精心备课,潜心科研,努力让每一堂课都精彩;介绍《会计学原理》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会计学原理》教材的结构,《会计学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参考书目;介绍《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如听课为主,笔记为辅,课后阅读补充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介绍学校图书馆,高校学生提倡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图书馆便是良好的阅读、学习的场所。

学期结束,除了对本课程进行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介绍下一门与之衔接的专业课《财务会计》,介绍《会计学原理》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模式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学习通平台;混合式教学;大学数学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这种“一刀切,一言堂”的情况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随之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与指导,实现多元立体化教学。实际教学中“低头族”不在少数,一部分同学沉溺于手机,上课期间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将手机作为教学设备引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类现象的发生,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通作为一款教学软件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不受限制,学习状态更为灵活,同时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沟通交流,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更多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其数据分析功能也帮助教师节省了反馈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的准备中。

一、混合式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不够,混合式教学不是简单的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进行融合。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利用平台通知、提供学习资料、布置作业,那学生的学习体验就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生源分部更广,部分偏远地区学生基础差,汉语水平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由于学习者自身基础与自控力的不同,有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够很好地控制自身。还有一些学生依赖老师,控制力较差,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地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会有些跟不上教学进度。考核方式较单一,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较少,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查空白。大学数学成绩的评定主要依赖于期末考试、作业情况、出勤率等。这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忽略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依靠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学习知识,导致学生疲于学习,丧失热情。

二、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一)细化并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理解不同教学模式背后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实施混合式教学。例如,对于概念类知识讲授,可以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并借助学习通平台上传关于该知识点的发展历史,人文轶事,加强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讲到“极限”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在学习通上传极限的发展历史。三国时期刘徽的割圆术中就体现出了极限的思想。这些作为学生初步认识极限思想,比之抽象的概念更容易让人接受;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可借助学习通平台展开主题讨论。例如在学到“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时,因为之前讲授定积分时已经渗透过了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思想,因此可以在学习通平台开展关于“如何利用该思想求曲顶柱体体积”的讨论;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采取案例分析法。例如在讲到一阶线性差分方程时,可以结合“合理理财,合理消费”的案例进行分析,让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入课堂;当然,我们也不必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将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组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开展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等多种学习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二)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个性化教学的流程。我们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拓展学习等方面完善教学流程。课前准备:通过学习通平台学习相关资源,包括课件、文档、视频、讲座、学习链接、与教学相关的时事热点等。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我们要注意难度与长度要适中,避免学生观看过程中走神,可以将教学内容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根据知识点制作相应视频,视频中可插入简单的测试,提高学生观看视频的专注程度。学习通自身的丰富教学资源也可直接为教师所用。教师也可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供学生预习后作答,以此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平台及时提出,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根据完善后的教学设计完成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学习通平台开展签到、抢答、选人、多屏互动、主题讨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在线测试等活动。平台多样的签到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节省了传统课堂的点名时间。抢答、选人、多屏互动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得师生形成良好互动;主题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相互之间共同进步、共同努力克服难题。教师要对积极响应、表现良好的同学给予一定奖励并注意合理组织学生的行为,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分享并交流学习心得,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小组讨论以及合作学习期间教师可设立学,帮助组内同学明确学习任务,管理纪律,带领同学进行探究学习。同时教师要注意监控学生学习活动进程,了解大多数学生的活动状态,帮助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避免这些学生因看不懂、学不会而产生厌学情绪。课后反馈:教师根据课堂实际进展以及线上数据修改并完善已有的教学设计。学习通能够完整的记录教学过程,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为教师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数据支撑,帮助教师不断调整线下教学策略。教师还可以借助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下答疑活动,与学生讨论交流并集中对出现较多的问题再次讲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我们可以通过汇报、作业、在线小测、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拓展学习:对大学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我们可以进行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学习。设计这方面的学习应当注意难度要适当。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精力和学习热情,当学生学习课程过多时,也不利于培养其学习热情的培养。数学建模可以提供不同级别的竞赛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性学习。也可以补充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趣味学习资料,包括数学悖论、趣味竞赛、趣味知识等。(三)确立班级助教,保证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以及上传下达的有效性,教师可借助平台为每个班级设立助教这一职务。助教可以帮助老师更快了解班级情况,包括班级学生学习水平,学习习惯等。也可以帮助老师完成一些辅助性工作,包括发放通知,辅助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完成线上线下任务,活跃课堂氛围等。学生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也可由助教汇总整理后上报老师,帮助老师及时进行调整。(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坚持做到以评促教,保证学生成绩评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设置成绩评定标准时除了传统的考勤、作业、期末试卷成绩外,还增加在线测试、阶段测试、主题讨论、课堂表现、小组汇报、平台学习活跃度等指标并合理分配权重。各分项成绩根据相应权重,加权平均后计算个人合计成绩。考虑到班级整体水平的差异性,全班个人合计成绩最高分记为满分100分,其余以个人最高成绩为标准,折合计算个人最终平时成绩。即平时成绩=(个人合计成绩/max(合计成绩))*100。

三、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学习通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丰富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拓展学习等方面。混合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解决了课堂线上线下脱离的现象,促进了教学平台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行为,精准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借助学习通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既能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主性,提高综合素养,又能促进教师不断用新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志丽.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综合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0(3):127-132.

[2]方璐,郑新芳,朱乐霞,姚娟娟,李红英.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智慧课堂建设[J].安徽化工,2019(5):109.

[3]何晓伟,陈志宏,张汆等.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0-121.

[4]刘慧敏,张发艳.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7):212-214.

模式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开放大学;诊所式教学模式;学做一体;双师素质法学

学科是开放大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广受社会学习者欢迎的热门基础学科。如何提升法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建立符合社会学习者需求和学习习惯的有效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对于提升开放大学的社会认可度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典型意义。诊所式教学模式是法学高等教育领域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模式,对于推动开放大学法学学科教学水平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诊所式教学模式概述

1.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诊所式教学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专业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内涵与我国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做中学”教育理念、情景教学理念类似,指的是教师同时也是持证律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实际法律案件,实现有效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1]这种方法类似于诊所临床实习,因此也被称为“诊所式教学模式”。在诊所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主动地参与案件的全过程,在复杂多变的实际情景下为各种类型的对象提供法律服务,因此能够获得比在传统课堂更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能力、素质锻炼,并且在毕业前就融入律师行业,得到一定认可,受到广大学生的广泛欢迎。近十年,这种理念已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一流高等学府法律学科教学领域采用。通过查阅文献得知,2011年前后开放大学系统开始探索实施该模式,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2.诊所式教学模式对开放大学法学学科教学的意义。在开放大学法学学科教学中,由于师生大部分通过远程教学或者网络自主学习进行交流,见面交流的机会较少,而法学学科中很多语言、技巧、情感等方面的目标无法得到良好的实现,因此,学生毕业时实际的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的达成度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这使得开放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实际效力方面受到较大的影响。一方面,诊所式教学模式适应国家对开放大学新时期建设的要求,是开放大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2011年,教育部通过的《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提出:“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新模式。”诊所式教学模式凭借其学做一体的特点,能够为开放大学构建学习新模式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诊所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法学教育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能够推动开放大学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水平。传统开放大学中,法学教育是以应试为基本手段,人们学习法学更多是考虑获得学历和资格,获得法律带给自己的收益,更多考虑的服务对象是请得起律师的人,而这忽略了开放大学的重要任务,即对于社会从业者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对于社会大众的服务能力的提升效能。[2]通过应用诊所式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从小微之处着手,认识到从事法律职业的本质,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从而达到开放教育服务社会的目的。诊所式教学模式通过学做一体的教学,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很好地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实际工作的水平,这与国家开放大学服务终身学习体系的办学目标相吻合。总而言之,诊所式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开放大学中法学学科学生的需求,在实践领域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二、开放大学法学学科应用诊所式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开放大学诊所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情况、师资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以下问题。1.研究数量较少,对总结和探索模式运行规律缺乏有效支撑目前学术界对于诊所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基本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对于开放大学中的改革研究还较少。通过中国知网以“诊所式教学模式”为主题进行检索,截至2019年12月,共有47篇文献对诊断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对高等院校的研究,只有2篇是关于开放大学中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课程论证了诊所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前景。例如:有研究者针对开放大学中“律师实务”课程应用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了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策略,认为该模式符合“国家开放大学框架下法学专业学习者的需求,将成为未来远程高等法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3]但是目前类似的研究还比较少,无法反映法学学科实际应用该模式的情况。2.推广范围有限,实际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对诊所式教学模式的认同度较高,研究也较多。根据对开放大学法学学科有关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访谈,结合诊所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发现目前该模式应用和推广的范围还比较有限。这是因为,第一,开放大学教师对于该模式的认识还比较浅,未充分认识到该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和价值;第二,该模式运行的经费要求较高,一般院校缺乏专门的经费支持;第三,学生不具备律师的实际身份,导致参与案情处理带来阻碍等。这些原因造成该模式实际推广和应用的范围有限。[4]3.教师实际实践能力和教学模式实施能力有限诊所式教学模式运行的关键是教师。实施这种模式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律师,具有较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比较稳定的对外法律业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稳定地获得学习资源。这对教师本身的要求是较高的。从开放大学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法律学科教师的实践能力还不能充分满足诊所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这些教师一般是以在线或远程录像讲授为主,偶尔辅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教学,对教材和案例等资料运用较多,缺乏从事实际法律事务的动力,将业务和教学结合开展诊所式教学的动力也较差,这也导致开放大学的法律学科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比较有限。另外从开放大学本身来讲,能够胜任诊所式教学模式组织的教师,培养的过程较长,人数也比较稀缺,这对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开放大学法学学科应用诊所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问题,开放大学法学学科在推广诊所式教学模式时,可尝试以下几种策略。1.加强对诊所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根据国内高校目前对于诊所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该模式对于高等教育的积极意义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但是在开放大学领域,对于诊所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放大学应通过校本课题培育、外部课题立项、教师竞赛和学生竞赛等方式,推动该领域研究和探索的深入,对原有法学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深度的优化,同时鼓励更多教师实施诊所式教学模式,从实践中为该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支持。2.拓展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领域,加大对相关课程建设的扶持力度第一,开放大学应加强对教师的理念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诊所式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实践技能,建立较好的认同感,熟悉实施的技巧;第二,可以以课程建设项目的形式进行专项扶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实现教学成果的突破;第三,与律师事务所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办案的临时身份,或者入学后积极让学生取得一定的从业资格,在诊所式教学模式实施之前让学生具有较好的资质条件,为参与办案提供便利。[5]另外,开放大学还应当积极拓展诊所式教学模式在法学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应用,拓宽实施的课程范围,为该模式的探索提供更加充分的课程实施建立和实践经验,为开放大学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加充分的支持。3.切实提高教师实际法律事务实践能力,打造双师素质的法学学科教师队伍开放大学的学生基本都已参加工作,对于工作规律、态度以及理论的应用都有自己的体会。因此,在实施诊所式教学模式时,教师的实践能力就受到很大的考验。教师如果没有熟练和高超的事务处理技术,很容易受到学生的质疑。因此,开放大学应仿效其他教育类型,加强教师的定期企业实践管理,切实提高教师参与实际法律事务的能力,打造一支教师+律师的,具有双师素养的法学学科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诊所式教学模式长期、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打造高水平的法学学科。

参考文献:

[1][3]房佳时,佟欣秋.国家开放大学框架下诊所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远程教育,2013(1):66-69+96.

[2]方益权,申晓丽,易招娣.法律诊所式教学与法律职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0(5):91-93.

[4]张镝.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