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特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1:51:14

命题特点

命题特点范文篇1

一、新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

1.从理论上分析,新高考是“会考后的高考,要与会考自然衔接,要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因为“知识性考试主要由会考水平考试来完成”.因此“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是高中“两项改革”赋予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它的着眼点在于试图走出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大的新生,又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的新路子.

2.纵观近几年(即实行新高考后)的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在难度水平控制、能力考查的要求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基于《考试说明》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的单元计算,试题的单元覆盖率均达95%以上,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试题又注重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即几乎全部考查了C级知识点,B级知识点的考查率也在80%左右.甚至有些重点知识(主要是中学物理中应用广泛的重要概念和规律),不回避多处反复考查.

(2)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特征.根据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的原则,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能较好地鉴别考生的能力,这种鉴别力一般不是靠对知识点的高要求,而是靠对能力的要求来实现的.试题十分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考试说明》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这种能力考查的“立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各种能力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同一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同一种能力;其二是试题的内涵丰富,能力因素的含量高,同一道题目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多种能力.

(3)实验的考查更趋科学化和多样化.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地方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够重视,新高考对实验的考查有所加强,主要体现在:①实验题的比例有所增加;②题型已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两个大题,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择与填空中去.考查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学生实验,还要考查演示实验和常用仪器的使用;③实验题的设计趋于科学化,使没有做过实验或没有认真做过实验的考生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在实验仪器考查中,死记硬背的学生也将无能为力.

(4)常规题改造,旧题有新意.这是新高考物理试题的又一显著特点.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由常见的优秀陈题或课本内容改造而成的,其中有取自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通过重新改编、组合、引申,更新了物理背景或改变了设问方式,使旧题有新意.通过改造后的试题往往都提高了能力层次,它们或是立意新颖,或是情景新颖,或是设问巧妙.从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虽然题目并不过深、过难、过隐蔽,但学生能力上的缺陷很容易显露,因而常题改造恰到好处.

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而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据了解,目前不少学校的物理老师总感到必修课太浅,喜欢把选修课的内容下放到高一、二年级.诚然,各校都有其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但是加强基础应当是一致的.笔者认为,选修课的物理常规、常法可以适当渗透到高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中,其目的是夯实基础,并不一定要知识“下放”.由于高中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然出现两者可能重复或衔接不紧的地方,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知识层次,以使学生知道选修知识“新”在哪里.根据高考命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整理,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知识整合后,要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2.从培养能力出发,加大新课教学力度,提高复习针对性.从讲新课的终结看,就是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物理概念、定律等知识.而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这一过程的教学包含许多基本的物理方法和能力,切不可缩短这方面的时间,过早把力量放在解题和综合上.

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弱点.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在高考中暴露出来的弱点主要有:①对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缺乏清晰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也是解答绝大部分题目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②缺乏从总体上去把握、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对一些相互联系比较紧的概念无法区分,划不清物理概念与日常观念间的界线;③不能掌握用图象表示物理过程中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的方法;④遇到新问题时抓不住关键,没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弱点无不与能力的欠缺有关,因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切实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是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对教学的有力启示.3.加强实验教学.新高考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但实验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实验原理没有透彻的理解,对如何进行读数,如何记录整理数据,对误差及其原因都不甚了解,缺乏实验操作经验,碰到有关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我们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像重视知识教学和解题训练那样去重视实验的教学与复习.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在高考前搞一次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再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补偿、巩固和提高.

命题特点范文篇2

一、选词填空有技巧,速度上拿高分

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选词填空,每年十道题,难度中等,但是对于考生来说,要想快速准确地拿到高分,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这就需要在解题技巧上下一番功夫。

在选词填空题中,近义词的辨析是非常常见的。近义词,即意义相同或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可以帮助人们细致地区别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异,从而使思想表达得更加精确、严密,使语言更加明朗、显豁。因此,学会辨析各个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对于我们事半功倍地解题意义重大。

1、感情色彩不同

有些近义词所包含的基本意义相同,而其感情色彩不同。例如“顽强”、“坚定”、“顽固”、“固执”和“支持”这一组同义词,所表示的都是“坚持不变”这一概念,而“坚定”则含有褒义,指的是对正确的信念或正义事业的坚持不变的态度;“顽固”和“固执”则含有贬义,表示所坚持的是不正确的、错误的东西;“顽强”和“坚持”则是中性词,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2、语义轻重不同

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事物概念虽然相同,但在表现其某种特征或程度方面,则有轻重的差别。例如“损坏”、“毁坏”、“破坏”所表示的是同一行为动作,而“损坏”的语意轻些,“毁坏”、“破坏”重些,说一个人“损坏公物”、“毁坏公物”或“破坏公物”显然有程度上的差别。

解答包含同义词的选词填空题时,认真地从感情色彩和语义轻重两方面进行辨析,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异,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片段阅读提问方式多样化,难度稳中有升

纵观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题量和2014年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但2014年对此类题型的提问方式却进行了突破。2014年片段阅读主要包括主旨概括和词句理解两类题型,且提问方式也较为单一,如主旨概括出现最多的提问方式为“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2014年则要复杂一些,不仅题型多变,尤其提问方式突出了很大的灵活性:“根据这段文字,十二生肖像的实际用途是”、“根据这段文字,大棱镜温泉湖面颜色变化的原因是”、“这段话谈论的重点是”、“根据这段文字,五子棋的发展变化主要经过了”等这样的提问方式。2014年片段阅读题型涉及主旨概括、意图推断、词句理解、语句衔接、细节判断等多种题型。这一突破不仅意味着考生在答题时要想单纯地通过提问方式立即做出题型判断的做法会受到限制,同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答题的难度。

【例1】复杂的现代民族-国家体系提示每一个试图从弱到强崛起的落后国家:国家硬软实力的强化首先不是一个外部竞争的问题,而是一个内部理顺的问题。只要一个国家内部问题重重,既无视经济上基本机制的建构,又忽视政治上政体的严肃选择,更抹杀社会文化的价值认同,那这样的国家就会始终处于民族-国家间竞争的弱势位置,即使它偶尔获得机遇成为一时大国甚至强国,它的长期维持能力也严重不足。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0]

A.国家的软实力要比硬实力更具决定性

B.国家的内部问题要比外部问题更重要

C.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决定国家实力

D.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长期保持强势状态

【答案】B。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文段只谈软实力,文段中“不是……而是”句式,明显强调的是“而是”之后的“内部理顺”问题,而其后的文字明显是对“内部问题”的阐释,所以选择B选项。

【例2】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喷水台12石台上的。这些肖像皆兽首人身,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掠走了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这批国宝流失于海外一百多年。

根据这段文字,十二生肖像的实际用途是()。[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2]

A.调节园林空气湿度

B.扇形水池中喷水的装置

C.具有报告时辰的作用

D.皇家园林的奢侈观赏品

命题特点范文篇3

一、新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

1.从理论上分析,新高考是“会考后的高考,要与会考自然衔接,要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因为“知识性考试主要由会考水平考试来完成”.因此“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是高中“两项改革”赋予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它的着眼点在于试图走出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大的新生,又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的新路子.

2.纵观近几年(即实行新高考后)的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在难度水平控制、能力考查的要求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基于《考试说明》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的单元计算,试题的单元覆盖率均达95%以上,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试题又注重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即几乎全部考查了C级知识点,B级知识点的考查率也在80%左右.甚至有些重点知识(主要是中学物理中应用广泛的重要概念和规律),不回避多处反复考查.

(2)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特征.根据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的原则,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能较好地鉴别考生的能力,这种鉴别力一般不是靠对知识点的高要求,而是靠对能力的要求来实现的.试题十分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考试说明》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这种能力考查的“立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各种能力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同一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同一种能力;其二是试题的内涵丰富,能力因素的含量高,同一道题目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多种能力.

(3)实验的考查更趋科学化和多样化.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地方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够重视,新高考对实验的考查有所加强,主要体现在:①实验题的比例有所增加;②题型已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两个大题,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择与填空中去.考查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学生实验,还要考查演示实验和常用仪器的使用;③实验题的设计趋于科学化,使没有做过实验或没有认真做过实验的考生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在实验仪器考查中,死记硬背的学生也将无能为力.

(4)常规题改造,旧题有新意.这是新高考物理试题的又一显著特点.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由常见的优秀陈题或课本内容改造而成的,其中有取自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通过重新改编、组合、引申,更新了物理背景或改变了设问方式,使旧题有新意.通过改造后的试题往往都提高了能力层次,它们或是立意新颖,或是情景新颖,或是设问巧妙.从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虽然题目并不过深、过难、过隐蔽,但学生能力上的缺陷很容易显露,因而常题改造恰到好处.

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而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据了解,目前不少学校的物理老师总感到必修课太浅,喜欢把选修课的内容下放到高一、二年级.诚然,各校都有其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但是加强基础应当是一致的.笔者认为,选修课的物理常规、常法可以适当渗透到高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中,其目的是夯实基础,并不一定要知识“下放”.由于高中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然出现两者可能重复或衔接不紧的地方,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知识层次,以使学生知道选修知识“新”在哪里.根据高考命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整理,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知识整合后,要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2.从培养能力出发,加大新课教学力度,提高复习针对性.从讲新课的终结看,就是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物理概念、定律等知识.而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这一过程的教学包含许多基本的物理方法和能力,切不可缩短这方面的时间,过早把力量放在解题和综合上.

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弱点.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在高考中暴露出来的弱点主要有:①对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缺乏清晰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也是解答绝大部分题目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②缺乏从总体上去把握、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对一些相互联系比较紧的概念无法区分,划不清物理概念与日常观念间的界线;③不能掌握用图象表示物理过程中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的方法;④遇到新问题时抓不住关键,没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弱点无不与能力的欠缺有关,因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切实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是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对教学的有力启示.3.加强实验教学.新高考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但实验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实验原理没有透彻的理解,对如何进行读数,如何记录整理数据,对误差及其原因都不甚了解,缺乏实验操作经验,碰到有关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我们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像重视知识教学和解题训练那样去重视实验的教学与复习.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在高考前搞一次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再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补偿、巩固和提高.

命题特点范文篇4

前面提到,申论测试既不同于古代选拔贤良的策论,也不同于当今的大学入学的作文考试,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1)测试形式灵活多样

申论测试除了所给出的材料部分外,其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议论部分。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中的某一种形式,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方案部分,则是应用文写作;第三部分则自然是议论文写作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测试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测试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2)测试背景资料涉及面广

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公务员,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为反映这一要求,申论所给定背景资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申论的背景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至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争议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不会成为背景材料。

(3)测试目的针对性强

申论测试考查的目的是明确的,针对性很强,即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出来。从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与测试的命题是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目的具有针对性,试题也具有针对性;试题为测试的目的服务,目的则是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4)测试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国际性

选拔公务员的申论测试,一开始就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仅注重对应试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对应试人员将要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考查。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上都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在内容上体现了中国特色。

西方一些实行公务员制度时间比较长的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是分类分等、定时定期进行的,人员的选拔录用与职位紧密结合,采用不同的试卷,以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对人员的不同需求。我国也将逐步在公共科目试卷中,体现中央国家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作到分类、分等、定期考试。

(5)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

申论测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固定、惟一的标准答案。从资料背景来看,都是有关当前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有的已定论,有的尚未定论,完全要考生自己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提出对策或是对对策进行论证,都不会有一个确切、固定、惟一的标准答案。

以对策部分为例,这部分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要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但是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相对的,在不同地区以及发展中的不同阶段,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可能一样,更何况有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种更为合理,针对性与可行性更强,要对若干方案比较论证后方能确定。又比如论证部分,抓住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论证、采取什么方法与结构,要适合自己的特长,因而也决不会有一个具体惟一的标准。因此论证(作文)部分的评定,也只能是综合的、全面的、等级式的,不可能有确切的惟一的标准。

正因为申论测试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给了考生以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

(6)测试具有前瞻性

申论测试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公务员考试命题不仅会与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还会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二、申论测试的命题发展趋势

申论测试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应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检测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测试的命题发展趋势便是以此为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历年考试情况,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之后,进一步改进题型、题量和结构,完善《申论》材料的选择和评分,确保《申论》测试的主要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综合历年《申论》测试的情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1)题目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申论》考试主要是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试题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申论》测试的这种命题发展趋势可以从近几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情况看出来。2014年《申论》考试的题材是一个因噪音污染而导致的纠纷问题;2014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是关于“PPA在全球引起的风波”;2014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是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2014年《申论》材料的主题是“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2014年《申论》材料涉及的主题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可以看出这些题材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此考生应该有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2)出题角度更加灵活,更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

《申论》测试在问题的设计上更加灵活多变。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试题为例,2014年《申论》测试的题目要求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论述问题这三个步骤;2014年则是要求提出解决方案和写一篇领导讲话稿;2014年又出现了新的要求,即以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篇报告。从这些题目要求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申论》考试在坚持考查能力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出题角度更加灵活,更加注重针对性,更趋于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除了讲话稿和报告这两种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两种公文文种外,《申论》测试还可能会考查其他公文文种的写作能力。

(3)背景资料的字数增多

2014年、2014年和2014年《申论》背景资料的字数还局限在1500字左右,但2014年和2014年的材料字数却远远超过这个数目,达四五千字之多。这就要求考生要更加注重对概括理解能力的训练。

命题特点范文篇5

关键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特点;逻辑技巧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的特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中国国家行政机关选拔录用公务员的一种特定的人才甄别方式。国家公务员的笔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是指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能力有联系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公共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测验,它主要是通过测试一系列心理潜能,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多种职位上适应和称职的可能性。它测验的是一个人在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中通过积累而形成的能力,其性质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考试。行测考试以文字、数字、图形、表格四种方式来设计题型,其在考卷中的题型分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模块,考题形式一律为客观题。考查应试者在基础知识、思维技巧、写作及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在这些基本能力的考查中,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考查的重点,不仅体现在判断推理题型中,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题型中都贯穿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体现了公务员职位对于应试者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行测考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答要求。首先,测验内容有严格的时间要求,120分钟的考试时间与一般考试差异不大,但是考试题量巨大,不但需阅读大量材料,而且作答题目在130道题左右,平均在一道题上的答题时间不足一分钟。其次,要求应试者思维反应敏捷,准确领悟题意,快速反应判断。最后,逻辑思维和逻辑应用能力的考查占据很大比重。在行测考试内容的五个模块中判断推理就占到了总题量的近三分之一,而言语部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也需要逻辑推理能力的协助来解题。由于行测考试的内容、形式和特点有这些方面的要求,于是掌握逻辑知识,在考试中能熟练运用逻辑技巧,对于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二、逻辑知识与技巧在行测考试中的运用

逻辑的知识内容在现实思维中的运用构成了逻辑技巧。由于行测考试要求准确理解、快速反应、正确选择,逻辑思维严密,因此将逻辑知识运用于实际,熟练地运用逻辑技巧,就成为行测考试中应该注意的掌握和应用的技能。(一)概念技巧的运用。概念的知识首先要注意把握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定义中反映了概念的内涵特征,运用内涵特征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概念,将不同事物标识开来。这一点在判断推理模块中的定义判断题型中非常明晰。定义判断通常是在题干中先给出一个或多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行为方面的选项,要求按照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对待这类题目,首先要对题干中的定义信息进行分析,抓住其内涵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将事物或行为区分开来。当把关键的特征勾画出来,就会发现选项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了。其次,运用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清晰的解题。这一点在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中有突出的表现。类比推理类题型往往是题干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语,要求在选项中找出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语。在这类题目中外延关系往往会被涉及。对于逻辑关系鲜明的题目,要重视概念的外延关系,以期对题意深层理解,准确分析。例如题干为:名茶:龙井,这两个概念从外延关系角度看属于属种关系,龙井是名茶中的一个类别,那么选项答案也应是属种关系的概念,不能是其他的关系。概念外延关系解逻辑判断类的题目也是十分有效,当题目中涉及的概念间有明显的外延逻辑关系时,就可以用外延关系进行分析,甚至可以用表达外延关系的欧拉图来解题。例如: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这里涉及概念众多,且概念间外延关系明显,可以利用欧拉图来表示各个概念间的关系。将公司的人员可分为男性和女性,男性和女性是全异关系;销售人员在男性范围中,二者是种属关系或全同关系;所有文秘都是女性,文秘和女性是种属关系或全同关系,已婚者都是文秘,已婚者和文秘是种属关系或全同关系;公司总经理与销售人员、文秘、已婚者都是全异关系,则由图可知,总经理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这样的图形表达清晰、简洁。(二)命题、推理技巧的运用。第一,直言命题及其推理技巧的运用。直言命题是简单命题的一种。直言命题按照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全称肯定命题(A)和全称否定命题(E)、特称肯定命题(I)和特称否定命题(O)、单称肯定和单称否定命题。直言命题可以进行换位推理,有三个有效的形式:所有S都是P→有的P是S,所有S不是P→所有P不是S,有的S是P→有的P是S。特别注意的是“所有S都是P”不能推出“所有P都是S”。推理中按照有效的形式进行推演,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A、E、I、O四类命题当其所陈述素材一致时,它们之间存在称之为对当关系的真假关系,A与E是反对关系——可同假,不可同真,I和O是下反对关系——可同真,不可同假,A和O、E与I是矛盾关系——不可同真,不可同假。对当关系在真假推理题型中是解题的关键。在真假推理中,首先要分析已知中有没有矛盾、反对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根据这些关系的真假特点,来确定题干中已知前提的真假,进而得出结论。运用直言命题可以进行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是指包含一个共同词项的两个直言命题(前提)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结论)推理。三段论推理有其特殊的规律,如:两前提不能皆为特称;两前提不能皆为否定;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则结论必否定等规则。运用这些规则就可以很快地进行三段论推理,得到结论。第二,复合命题及其推理技巧的运用。复合命题是形式结构复杂的命题。根据命题中联结词种类不同,复合命题可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命题。分析复合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并列、转折、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在言语理解题目中有助于我们清晰地把握句意,理解文段材料中的信息,进而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正确归纳总结文段主旨大意。运用复合命题进行推理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题型,最典型的是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所进行的推理。当我们根据联结词识别出假言命题的种类,就可以依据其性质和规则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在题干“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去爬山”中看到了联结词“如果……就”,就识别出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将其结构内容翻译为符号表达的形式,“天不下雨→去爬山”,再根据其推理的规则“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来进行推演。这样一来错综复杂的问题就变得条理化和形式化了,有助于我们厘清事物关系,理出头绪,排除由于语言文字内容所带来的干扰,得出明确的答案。(三)归纳和类比推理的运用。前面说到的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推理、复合命题推理都是演绎推理,不同种类的推理在我们的逻辑思维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演绎推理是我们认识事物由普遍到具体的过程,而归纳推理则是从具体抽象到一般的过程。我们对于事物很多规律的总结得出都有赖于归纳推理。在行测题目中阅读理解里的主旨概括类题目、逻辑判断的一些归纳推理题目和图形推理题目都可以借助归纳的特征和方法,把握核心,抓住本质。归纳的技巧首先应是全面,不能有所遗漏,不论是总结主旨,还是把握图形特征,都应是这一类别事物的全体反映。其次要找的特点应是主要特征、本质属性。我们要全面总结并不是把事物的所有方面都归纳进去,而是要从庞杂的事物情况中找到根本的规律、属性,让它能反映出最一般或最主要的规律和内容。类比推理是从一个或一类事物的特点推演到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的特点上,不同事物间其规律和特点有相似性。图形推理中图形的类比题目,及逻辑判断中词语的类比都是对类比特征的考查。我们在类比中重要的是找到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内容。类比中可以题干横向分析,也可与选项纵向结合分析。特别注意不要类比了非本质的属性,因为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若类比属性为偶然性的因素,则极有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四)论证技巧的运用。论证是运用推理,从一些命题出发,来确定另一个命题真实性的逻辑方法。论证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在行测题目中,我们经常会使用间接证明的排除法和反证法。总的来看,我们选择选项的过程也是一种证明,证明某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为了找到这个正确选项,我们有时直接证明,但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使用排除法,在选项中先去排除显而易见的错误。有时是先直接推理,得到一定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再去排除。除了排除法,反证法也是很好用的方法,当我们需要假设代入时,经常是在代入的过程中会发现矛盾的出现,于是证明我们之前的假设是错误的,则其反面就是正确的。对于论证的题目,我们可以从论证的结构角度来解题。论证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找准论题是第一步,因为不管加强或削弱论证,都是针对论题而言的。我们可以通过重申论题,增加论据,搭桥(在论题和论据中建立联系)等方式来加强论证;用直接反驳论题,举反例,论据错误,拆桥(打断论题与论据的联系)等方法来进行论证的削弱。(五)逻辑基本规律的运用。逻辑基本规律也叫思维基本规律,是人们正确思维必然要遵循的思维规律。逻辑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们是人们思维确定性的不同角度的表现,同一律要求思想的同一性,矛盾律要求思想的无矛盾性,排中律要求思想的明确性,这些是人们在现实思维中正确思想的基本要求。行测考试中巧解题目,也应该注意让思维合乎逻辑基本规律。比如在阅读理解题目中,我们要总结文段主旨,那么同一性是必须要关注的,要关注细节性的问题,概念和观点的偷换都会造成主旨的偏离与内容实质的转换。而在选词填空中关注同一性会让我们更容易选出合乎文段语境的词句。语义深浅的程度,前后呼应的手法,都和整体内容的同一性相关联。至于关注矛盾的出现,则是我们对于思维无矛盾性的直接体现。当我们注意到这些问题,会使我们解题的准确率大大提升。综上所述,逻辑的知识与技巧在行测考试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这应是应试者必备的技能,要认真学习,善于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永新.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命题特点范文篇6

一、运用探索、猎奇心理命题。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这种心理实际上是青少年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和证服欲望。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折。例如,有一则材料名为《鹿狼之战》,谈一群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鹿被赶进了养殖场,结果生长状况愈来愈差,病弱越来越多。有人想了个办法,在养殖场里放进了两只狼,结果鹿群非但没被消灭,反而越来越壮大。这个材料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怎么没有天敌而反有害,有了天敌反而有益”,一题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歧见迭出,想叫他们不说也不行。再如写谈《王熙凤的“笑”》、《新乞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怎么单写她的笑呢?乞丐也有新旧,这里的“新”到底是什么含义?由于命题新颖见奇,引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普遍喜欢写。探索、猎奇心理是学生写作愿望的内在引发因素,命题时善于运用,会产生很好的引发效果。

二、运用质疑、是非心理命题。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必然会遇上许多疑难,许多是非难辨的事物,这会引起他们的思考、争辩。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理性思维的增强,他们表现出乐于思考,不愿盲从,有正义感。倘能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命题时,就可以出一些学生希望解决而又有探讨价值的疑难、是非问题,供他们讨论。如《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吧?》、《走在最前面的人也是最痛苦的人》,前一问题经常困扰着学生,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在成绩浪线上起伏,也同时引来家长、教师、同学的不同评价和不同对待,现实中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于是他们想质疑、想说出心里话。后一命题是题目本身使学生质疑。“走在前面的人怎么会最痛苦?”这似乎有悖常理,于是学生产生了征服疑难的愿望,结合《记念刘和珍君》一课,他们认识到先知先觉者、披荆开路者是最大的幸福者,又是最大的哀痛者。

再如《有“礼”走遍天下》、《班门弄斧辨》,这类文题很触动学生的是非心理。“用礼来走天下,打天下,这是哪来的道理?”“弄斧为什么不能到班门?”一种反对歪风邪气、反对旧传统观念的情绪油然而生,写作冲动产生了,学生自然会兴趣为文。

三、运用关注、责任心理命题。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他们有自己关注的问题,有希望自己健康成长的责任态度,特别到了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长,有关他们自身发展的关注心理、责任心理也愈强烈。结合学生实际,注意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关注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焦点上,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写作,又有利于引导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命题的又一思路。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中学生当干部弊大于利吗?》、《读书与做人》、《机遇》等,这类文题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身边有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同学们选我当干部,为什么父母却反对;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这类问题就不单单是作文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他们怎样成长、怎样成功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这类问题,他们乐于思考,这样的文题,他们乐于做,并迫切希望得到正确引导。命题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赞》,这类作文就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四、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争强好胜,想有所作为,这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特别进入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明白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远大的目标、杰出的人物时时在激励他们,于是现实中的我开始否定过去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我,不断用理想的我鞭策自己,由此,自强心理、成就心理十分突出。这些心理特点,也就给教师提供了命题的引发因素。例如:《要战胜自我》、《发光与沾光》、《由圆明园废墟引起的思考》,这些文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自强自奋心理,前两题容易激起向自己挑战的情绪,后一题往往在痛定思痛之后,学生会表达出“青年当自强,民族当自强”的强烈愿望。再如《人才与兴国》、《当代青年大有希望》这类文题,不但能刺激学生的自强心理,还能激发他们的成就心理。“兴国需人才,我是人才吗?”“我们荣幸地赶上了这个时代,我能成为栋梁吗?”写作这类题,理想的我,成功的我总是在向自己呼唤,心中总有一种内在的驱动,情绪冷静之后便会换来理性的思考和表达。

命题特点范文篇7

一、运用探索、猎奇心理命题。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这种心理实际上是青少年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和证服欲望。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折。例如,有一则材料名为《鹿狼之战》,谈一群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鹿被赶进了养殖场,结果生长状况愈来愈差,病弱越来越多。有人想了个办法,在养殖场里放进了两只狼,结果鹿群非但没被消灭,反而越来越壮大。这个材料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怎么没有天敌而反有害,有了天敌反而有益”,一题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歧见迭出,想叫他们不说也不行。再如写谈《王熙凤的“笑”》、《新乞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怎么单写她的笑呢?乞丐也有新旧,这里的“新”到底是什么含义?由于命题新颖见奇,引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普遍喜欢写。探索、猎奇心理是学生写作愿望的内在引发因素,命题时善于运用,会产生很好的引发效果。

二、运用质疑、是非心理命题。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必然会遇上许多疑难,许多是非难辨的事物,这会引起他们的思考、争辩。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理性思维的增强,他们表现出乐于思考,不愿盲从,有正义感。倘能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命题时,就可以出一些学生希望解决而又有探讨价值的疑难、是非问题,供他们讨论。如《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吧?》、《走在最前面的人也是最痛苦的人》,前一问题经常困扰着学生,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在成绩浪线上起伏,也同时引来家长、教师、同学的不同评价和不同对待,现实中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于是他们想质疑、想说出心里话。后一命题是题目本身使学生质疑。“走在前面的人怎么会最痛苦?”这似乎有悖常理,于是学生产生了征服疑难的愿望,结合《记念刘和珍君》一课,他们认识到先知先觉者、披荆开路者是最大的幸福者,又是最大的哀痛者。

再如《有“礼”走遍天下》、《班门弄斧辨》,这类文题很触动学生的是非心理。“用礼来走天下,打天下,这是哪来的道理?”“弄斧为什么不能到班门?”一种反对歪风邪气、反对旧传统观念的情绪油然而生,写作冲动产生了,学生自然会兴趣为文。

三、运用关注、责任心理命题。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他们有自己关注的问题,有希望自己健康成长的责任态度,特别到了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长,有关他们自身发展的关注心理、责任心理也愈强烈。结合学生实际,注意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关注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焦点上,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写作,又有利于引导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命题的又一思路。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中学生当干部弊大于利吗?》、《读书与做人》、《机遇》等,这类文题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身边有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同学们选我当干部,为什么父母却反对;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这类问题就不单单是作文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他们怎样成长、怎样成功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这类问题,他们乐于思考,这样的文题,他们乐于做,并迫切希望得到正确引导。命题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赞》,这类作文就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四、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争强好胜,想有所作为,这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特别进入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明白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远大的目标、杰出的人物时时在激励他们,于是现实中的我开始否定过去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我,不断用理想的我鞭策自己,由此,自强心理、成就心理十分突出。这些心理特点,也就给教师提供了命题的引发因素。例如:《要战胜自我》、《发光与沾光》、《由圆明园废墟引起的思考》,这些文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自强自奋心理,前两题容易激起向自己挑战的情绪,后一题往往在痛定思痛之后,学生会表达出“青年当自强,民族当自强”的强烈愿望。再如《人才与兴国》、《当代青年大有希望》这类文题,不但能刺激学生的自强心理,还能激发他们的成就心理。“兴国需人才,我是人才吗?”“我们荣幸地赶上了这个时代,我能成为栋梁吗?”写作这类题,理想的我,成功的我总是在向自己呼唤,心中总有一种内在的驱动,情绪冷静之后便会换来理性的思考和表达。

命题特点范文篇8

一、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原则

1978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一向坚持“依纲据本”的原则,体现了国家教委对高考提出的“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的方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改写、扩写等作文练习,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作文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纵观这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以上作文方式几乎都涉及到了。近几年来,紧扣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单元作文训练要求进行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比如1991年的大作文,要求考生从“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中任选一题,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其中“近墨者黑”直接出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对于辩论这种形式,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有专章论及,考生也接触过。1992年、1993年“全国卷”的大作文,1992年“三南卷”的续写,都是要求根据所提供的一则短文进行合理想象,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关这一命题的写作知识和训练,就在高中语文(统编)第二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的“联想和想象”一节。又如1994年高考作文题《尝试》,此题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也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写作练习”第一题出现过。

由此可见,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没有超纲离本,较好地解决了“两个有利”的矛盾,这对引导中学师生贯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重视并用好课本上的写作材料,扎扎实实并有序地进行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据此我们可以预测,1995年高考作文仍然会遵循“依纲据本”的原则,统编语文课本各册“单元知识和训练”的写作训练内容,仍有可能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容,其中的写作训练题目,亦有可能成为1995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类型题。

二、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演变趋势

高考作文试题的内容和题型总的演变趋势是“稳中有变”。现归纳出几个特点,分述如次:

1、从思想内容看,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总是避开了当时的政治热点和社会焦点,而是侧重于要求考生反映他们所熟悉的校园生活和现实生活,而且多数试题可以从几个角度选材立意。对“全国卷”17次命题,按其思想内容可分为:哲理7次;做人6次;做学问3次;人际关系1次;人同自然的关系1次;治国1次。命题重点十分突出。从涉及的题材范围看,一类是有关青年学生的学习、道德修养、人生看法的内容。比如1984年高考作文试题要求学生对师生有关中学作文教学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1989年要考生给好友写一封信,帮助好友解除填报考志愿时遇到的困惑和苦恼。1992年高考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涉及了社会公德问题。1994年的《尝试》,实际是要求考生写亲身经历的或他人的一次有益的实践活动。这些命题大都贴近考生的生活,适合大多数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便于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另一类是有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内容,大都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审题立意和阐述分析问题。比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是要求考生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1987年的大作文要求考生把握和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990年的大作文要考生就玫瑰园里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发表看法,实际是要求考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那个小姑娘以偏概全、主次不分的错误。1993年试题要求考生扩写完“梧桐树下”父子三人的对话,实际上是要求考生通过写对话阐明新旧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出新的事物、新老一代、新旧体制之间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类试题都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在思想内容或选材范围方面也不会去迎合政治形势,不会超出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他们的生活经历,仍然会注重可写性,突出思想性,显示辩证性。值得注意的是,高考作文命题不直接与政治热点挂钩并不意味考生作文可以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试题往往是比喻型或类比型的,题意比较隐蔽,只要不是牵强附会,考生尽可展开合理的联想,针对社会生活实际来深入议论,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方能做到思想深刻,富有时代气息。

2、从命题形式上看,“全国卷”17次作文命题,大小作文按文体(有的题目兼顾几种体裁,分别统计)分为:议论文14次,记叙文9次,应用文2次,说明文2次;按题型分为:命题作文3次,选题作文1次,看图作文1次,根据文字材料作文14次,缩写2次,改写1次,扩写2次,续写1次。总的规律是:议论文和给材料作文连续反复出现,命题作文间隔出现。仔细分析,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给材料作文备受青睐。17次命题就有14次采用了给材料作文形式。八十年代初期侧重考给材料写议论文,从90年起注重考给材料写记叙文(即“情境型材料作文”,亦简称“情境作文”)。这类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按照题目所创设的情境来作文,也就是按照材料中所写的人物、事件、环境、情感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后限制性条件进行写作。比如1993年写“梧桐树下”父子三人的对话。这类文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又可防止猜题押题,避免搬套范文。

二是两题并举,大小作文兼顾不同的文体、语体。

近几年,给材料作文的题数从单一演变为一材多题,并往往以一种文体为主(大作文),兼及其他文体(小作文):比如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一材三题,由简到繁,先描述后议论,先片断后综合。1992年作文试题记叙、议论各半,平分秋色,可谓一种创新。有时则是“多题配套”。如1993年小作文写一段介绍圆规的说明文字,大作文是情境作文。这种“一材多题”或“多题配套”的命题形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已为大家所首肯。它能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又便于阅卷者把握、操作,增加了作文评分的公正合理性。

三是注重检测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这是语文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迫切需要。学生走上社会,无论是传播知识、学习经验、交流情感,还是从事社交活动,都离不开口语,离不开实用文。从国外作文的发展趋势看,作文命题十分注意与现代社会交际相适应。近年来,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在这方面也作了成功的探索。比如1991年“全国卷”要求考生写辩论稿参加辩论;1993年“六省市卷”要求考生写一篇广播稿,小作文要求考生分别写两段介绍文具盒的文字;“上海卷”要求考生以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身分写一篇播讲稿,预告并介绍新节目“上海之夏”,等等,都是检测考生的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预测: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很有可能是“大”、“小”兼及的给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或一材多题,或两题配套。就文体来说,大作文多半是议论文(因为1993年、1994年已连续两年考了记叙文),小作文有可能是情境文(根据材料写片断)或实用文(如新闻简报、说明书、广告词等)。就语体讲,演讲稿、辩论稿和广播稿也许会涉及到。

三、几点主要的应试对策和指导方法

根据以上的预测,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指导方法和应试对策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

1、采用梳辫子的方法,将统编高中教材中所有的“单元写作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把各册所有的写作训练内容和题目都作归类整理,然后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的思想内容和题型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力求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点点落实,节节过关,不留知识漏洞。

2、作文命题要注意与学生实际接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从中精心选择一些反映校园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优秀时文来设计作文训练题,让学生阅读写作。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首先可采取举办哲学讲座和指导课外阅读通俗哲学读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其次选取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鲜活的材料,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审题立意,理解其中的深刻意蕴。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中的一、二则材料,分别写出富有辩证思想的文章,尽可能使自己的文章具有品评历史、剖析现实,展示未来的恢宏气魄和成人感,而不显得稚嫩、肤浅。

命题特点范文篇9

一、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原则

1978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一向坚持“依纲据本”的原则,体现了国家教委对高考提出的“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的方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改写、扩写等作文练习,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作文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纵观这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以上作文方式几乎都涉及到了。近几年来,紧扣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单元作文训练要求进行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比如1991年的大作文,要求考生从“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中任选一题,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其中“近墨者黑”直接出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对于辩论这种形式,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有专章论及,考生也接触过。1992年、1993年“全国卷”的大作文,1992年“三南卷”的续写,都是要求根据所提供的一则短文进行合理想象,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关这一命题的写作知识和训练,就在高中语文(统编)第二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的“联想和想象”一节。又如1994年高考作文题《尝试》,此题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也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写作练习”第一题出现过。

由此可见,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没有超纲离本,较好地解决了“两个有利”的矛盾,这对引导中学师生贯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重视并用好课本上的写作材料,扎扎实实并有序地进行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据此我们可以预测,1995年高考作文仍然会遵循“依纲据本”的原则,统编语文课本各册“单元知识和训练”的写作训练内容,仍有可能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容,其中的写作训练题目,亦有可能成为1995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类型题。

二、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演变趋势

高考作文试题的内容和题型总的演变趋势是“稳中有变”。现归纳出几个特点,分述如次:

1、从思想内容看,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总是避开了当时的政治热点和社会焦点,而是侧重于要求考生反映他们所熟悉的校园生活和现实生活,而且多数试题可以从几个角度选材立意。对“全国卷”17次命题,按其思想内容可分为:哲理7次;做人6次;做学问3次;人际关系1次;人同自然的关系1次;治国1次。命题重点十分突出。从涉及的题材范围看,一类是有关青年学生的学习、道德修养、人生看法的内容。比如1984年高考作文试题要求学生对师生有关中学作文教学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1989年要考生给好友写一封信,帮助好友解除填报考志愿时遇到的困惑和苦恼。1992年高考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涉及了社会公德问题。1994年的《尝试》,实际是要求考生写亲身经历的或他人的一次有益的实践活动。这些命题大都贴近考生的生活,适合大多数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便于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另一类是有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内容,大都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审题立意和阐述分析问题。比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是要求考生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1987年的大作文要求考生把握和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990年的大作文要考生就玫瑰园里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发表看法,实际是要求考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那个小姑娘以偏概全、主次不分的错误。1993年试题要求考生扩写完“梧桐树下”父子三人的对话,实际上是要求考生通过写对话阐明新旧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出新的事物、新老一代、新旧体制之间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类试题都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在思想内容或选材范围方面也不会去迎合政治形势,不会超出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他们的生活经历,仍然会注重可写性,突出思想性,显示辩证性。值得注意的是,高考作文命题不直接与政治热点挂钩并不意味考生作文可以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试题往往是比喻型或类比型的,题意比较隐蔽,只要不是牵强附会,考生尽可展开合理的联想,针对社会生活实际来深入议论,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方能做到思想深刻,富有时代气息。

2、从命题形式上看,“全国卷”17次作文命题,大小作文按文体(有的题目兼顾几种体裁,分别统计)分为:议论文14次,记叙文9次,应用文2次,说明文2次;按题型分为:命题作文3次,选题作文1次,看图作文1次,根据文字材料作文14次,缩写2次,改写1次,扩写2次,续写1次。总的规律是:议论文和给材料作文连续反复出现,命题作文间隔出现。仔细分析,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给材料作文备受青睐。17次命题就有14次采用了给材料作文形式。八十年代初期侧重考给材料写议论文,从90年起注重考给材料写记叙文(即“情境型材料作文”,亦简称“情境作文”)。这类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按照题目所创设的情境来作文,也就是按照材料中所写的人物、事件、环境、情感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后限制性条件进行写作。比如1993年写“梧桐树下”父子三人的对话。这类文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又可防止猜题押题,避免搬套范文。

二是两题并举,大小作文兼顾不同的文体、语体。

近几年,给材料作文的题数从单一演变为一材多题,并往往以一种文体为主(大作文),兼及其他文体(小作文):比如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一材三题,由简到繁,先描述后议论,先片断后综合。1992年作文试题记叙、议论各半,平分秋色,可谓一种创新。有时则是“多题配套”。如1993年小作文写一段介绍圆规的说明文字,大作文是情境作文。这种“一材多题”或“多题配套”的命题形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已为大家所首肯。它能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又便于阅卷者把握、操作,增加了作文评分的公正合理性。

三是注重检测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这是语文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迫切需要。学生走上社会,无论是传播知识、学习经验、交流情感,还是从事社交活动,都离不开口语,离不开实用文。从国外作文的发展趋势看,作文命题十分注意与现代社会交际相适应。近年来,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在这方面也作了成功的探索。比如1991年“全国卷”要求考生写辩论稿参加辩论;1993年“六省市卷”要求考生写一篇广播稿,小作文要求考生分别写两段介绍文具盒的文字;“上海卷”要求考生以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身分写一篇播讲稿,预告并介绍新节目“上海之夏”,等等,都是检测考生的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预测: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很有可能是“大”、“小”兼及的给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或一材多题,或两题配套。就文体来说,大作文多半是议论文(因为1993年、1994年已连续两年考了记叙文),小作文有可能是情境文(根据材料写片断)或实用文(如新闻简报、说明书、广告词等)。就语体讲,演讲稿、辩论稿和广播稿也许会涉及到。

三、几点主要的应试对策和指导方法

根据以上的预测,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指导方法和应试对策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

1、采用梳辫子的方法,将统编高中教材中所有的“单元写作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把各册所有的写作训练内容和题目都作归类整理,然后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的思想内容和题型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力求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点点落实,节节过关,不留知识漏洞。

2、作文命题要注意与学生实际接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从中精心选择一些反映校园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优秀时文来设计作文训练题,让学生阅读写作。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首先可采取举办哲学讲座和指导课外阅读通俗哲学读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其次选取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鲜活的材料,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审题立意,理解其中的深刻意蕴。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中的一、二则材料,分别写出富有辩证思想的文章,尽可能使自己的文章具有品评历史、剖析现实,展示未来的恢宏气魄和成人感,而不显得稚嫩、肤浅。

命题特点范文篇10

如果按内容进行分类,演讲大体分为娱乐性演讲、传授性演讲、说服性演讲和鼓动性演讲四大类。

娱乐性演讲,主要是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中心议题往往由一连串幽默组成,偶尔也涉及一些真实的消息。节日前夕的茶话会上,或在联欢会上,演讲者要显得轻松愉快,怡然自得,幽默诙谐。

传授性演讲,也叫讲解性演说,它用于传授知识,传递信息。如科学普及讲座,介绍经验等等。

说服性演讲,是为了说服一些持有反对意见或者态度冷淡的听众赞同演讲者的某种观点。因此,感情感染力和逻辑感染力都要运用,以使听众同意演讲者的观点。如律师为当事人辩护、辩论会、研讨会等等,都属于这一类演讲。

鼓动性演讲,是要激励人们行动起来,或为信仰而采取行动。这类演讲的见解,往往听众与演讲者基本上是一致的,要充分运用感情的感染力和非常激动人心的语言。

另外,还可以把演讲划分为政治演讲、军事演讲、经济演讲、学术演讲、法律演讲、道德演讲、礼仪演讲和宗教演讲等类别。

《二》演讲按形式进行分类

如果按形式进行分类,演讲可以分为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

命题演讲,即由别人拟订题目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发表的演讲。它包含两种形式:全命题演讲和半命题演讲。全命题演讲的题目一般是由演讲组织部门来确定的。半命题演讲指演讲者根据演讲活动组织单位限定的范围,自己拟订题目进行的演讲。命题演讲的特点是: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稳定、结构完整。

即兴演讲,即演讲者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眼前场面、情境、事物、人物临时起兴发表的演讲。如婚礼祝辞、欢迎致辞、丧事悼念、聚会演讲等。它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时境感强、篇幅短小。它要求演讲者要紧扣主题,抓住由头,迅速组合,言简意赅。

论辩演讲,即指由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们因对某个问题产生不同意见而展开的面对面的语言交锋。其目的是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明辨是非,并具有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的特点。论辩演讲较之命题演讲、即兴演讲更难些,要求演讲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品质、严密的逻辑性、较强的应变性。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庭论辩、外交论辩、赛场论辩,以及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生活论辩等。

《三》演讲按功能进行分类

如果从功能上划分,演讲可分为“使人知”演讲、“使人信”演讲、“使人激”演讲、“使人动”演讲和“使人乐”演讲等几类。

“使人知”演讲,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

“使人信”演讲,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

“使人激”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著名的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他用几个“梦想”激发广大的黑人听众的自尊感、自强感,激励他们为“生而平等”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