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7:05:02

旅游文学

旅游文学范文篇1

一、人格精神

在儒家看来,山可以使草木生长,鸟兽繁衍,给人们带来利益而自己无所求;水滋润万物,所到之处给大地以生机,水有深浅,浅可流行,深不可测,蕴涵着智慧。人们之所以喜欢观山、赏水,就是因为山与水体现着仁者、智者的美好品德。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从修身开始,中经齐家,终于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以个人道德实践为基础,以实行德治为核心,它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与广大人民的生活相贴近,与中国人传统的伦理文化心理相契合,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在社会实践中推广实施。旅游文学深深地注入了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创了儒家人本主义的“比德说”旅游观。“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志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物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水也。”“夫山者,万民之所以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极焉,四方益取予焉。出云道风,从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山也。”(刘宝楠《论语正义》)。人类的品德来自山水,人对自然天理人伦的道德认同是出于人的本性,自然山水正与人的本性相通。同时山水也带给人以艺术美,所以钱穆说:“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将山水与不同思想修养、气质特征、个性品格紧密联系起来,使山水人格化、气质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都可以赋予山水,而且人可以通过游览山水达到娱乐、长寿的目的。儒家对山水的审美主要侧重于山水的道德象征性。儒家的“君子比德”说是一种君子人格呈现的方式,“所谓比德,是指以自然物(山、水、松、竹等)的某些特点使人联想起人的道德属性,借为人的道德品格、情操的象征,因之赋予自然物以道德意义”。[3]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君子比德”观对后世用自然事物的特性来象征主体品质和人格的描述手法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外在世界是和我们的生活世界一样的,是一个伦理化、道德化的世界,即从伦理品格的角度去观照自然万物,把自然物的某些“异质同构”的特质和人的品德、人格勾连起来。道德主体通过“比德”,达成了与自然物的直接对话和交流,继而以自然物为范型、作寄托来进行人格理想的构建和人格形象的塑造。“比德”所孕育的审美人生境界,使主体自我意识升华到超然脱俗的诗化境界,给人一种至善至美的感受。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描绘了一个幽静寒冷的艺术意境,呈现了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孤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的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诗中老人应该钓的是一种孤独,钓的是一种寂寞,钓的是一种孤傲的心境,钓的是一种理想和愿望,钓的是即将来临的整个春天。

此外,从老人孤独的垂钓中,读者看到的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种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诗人自我的内心的袒露,一种人格的闪光,一个超脱的身影。诗人那种在逆境中的倔强的态度、宁静超脱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个性,成为后代志士仁人追求的榜样。把个人刻苦的自我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历史使命相结合,成就一种具有光辉色彩的崇高的儒家伦理人格,这就是自然山水在儒家精神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意义。荀子说:“夫水,大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埠下,据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切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山水具有人的品德,故人类常用自然来比喻人的精神,也常从亲历自然中去感受天地的精神。儒家精神境界论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它的终极至上性,即与天道相联系的“圣”的境界;另一个是它的经世致用性,即与人道相联系的“凡”的现实。道德的内在性,即“内收”,特别把天道、神性与人的德性相贯通,把圣人与凡人相联系,根本上使得君子的政治行为、社会活动、教育师道、道德勇气有了天命、天道等超越理据的支撑,尤其是此超越神性意义的天就在人心人性之中,无疑增强了儒者的担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如: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词中描绘了一位奋力搏击风浪的白发老翁的形象。他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搏击,其实是儒家精神的表现,也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于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词句豪纵酣畅,气势磅礴,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全词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精神特色。“比德”是儒家诗性的重要形式,它以自然物隐喻道德人格,化景物为情思而陶冶人格,具有直指人心的影响力和震撼力。“比德说”以山水的自然属性比喻人的道德品质,以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去看待自然事物,使自然景观人文化,在发掘自然山水的内在气质之美中寄托人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可以说中国古代人旅游审美的焦点不是集中于山水本身的自然美,而是集中于山水所附载的人文美。正如柳宗元所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山水亦是如此。汉代刘向在《说苑》中也说:“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下之,其似有礼者。不清以入,鲜活而出,其似善化者。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知者所以乐水也。”山水的本真性体现了人的品性,人们常常在山水中发掘生命的真谛,以引导人们和谐健康发展。儒家人生不是“静观的人生”,是“行动的人生”,儒家精神是以成就人格精神为主的学说。一方面以创建兼备道德精神(仁、礼)与艺术精神(乐)的“文化中国”为社会理想;一方面又特别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以培育与弘扬个体人格美为人生理想。儒家倡导的“为己之学”、“心性之学”,体验到人人涵有一棵生生不已、休惕恻隐的仁心,强调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注意到人有价值自觉的潜力与能力,确立了人格的尊严与个性的自由观念,主张“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以这种“自本自根”的人生价值论启迪人们自觉地、主动地、创造地成就自我的人格,内在地超越,由有限体证无限,由自然通往自由,达到一种安心立命的境界,这是儒家精神始终以人格美的培育为中心的原由。[4]钱穆说:“中国艺术不仅在心情娱乐上,更要在德性修养上。艺术价值之判定,不在其向外之所获得,而更要在其内心修养之深厚。要之,艺术属于全人生,而为各个人品第高低之准则所在。”儒家生命人格超越的愿望在于通过修身、正心、诚意之自我超越的“内圣”功夫,为自我在此岸世界建构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因此,生命的超越终归还是价值的超越。

二、进取精神

作者将山水的游观写成山水作品,其间蕴含知识的认知,人生、事理的感悟,才情的激发,才性的展露。他们通过山水景物的内蕴、状貌、结构、规模、变迁等,经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功能作用,获得盛衰、大小、兴废、修短、寿夭、古今、名实、穷通、得失、生死、荣辱等方面的感悟,从而启发人生,实现自我的超越。旅游文学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对自然生机的感应,充分表现出儒家对人生、对社会的积极进取精神。儒家以有所“立”为不朽。所谓“立”,就是对国家对他人有所贡献,是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衡量人的价值,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强调人对集体、社会的服从,蕴涵着“集体主义”的理念。把人的基本价值看作是“类”(集体)的价值,以对“类”(集体)有所“立”为评价个人价值的标准,这是儒家价值观的最大特点。孔子很注重求不朽,并教人努力有所立以求不朽。当一个人身修、家齐之后,就要积极入世,投身于仕途,辅弼君主,竭忠尽智,披肝沥胆,特别是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尤应注重人事,兼济天下,为社会建立功业,留传后世。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这首词,描写壮丽的景物,追叙英雄的人物,抒发激昂的感情,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从个人人生观的角度说,个人生活的目的应当是邦国和人民的安定、兴盛。做到了这一点,就达到“仁”的境界,甚至成为圣人。作者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外,还对宇宙、社会、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探索与思考,这种思考既有哲理上的又有艺术上的,然而把人生、社会、时间、空间的哲理思考与艺术形象紧密结合从而表现作者深邃神秘的宇宙意识与艺术意境。儒家之道在于“修己以安百姓”,在安百姓中,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流露出深深的忧患意识,这种精神风貌连同平治天下之举本身就是一曲雄壮的号角。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词作借用典故抒发作者空怀满腔热血而壮志成空、碌碌无为的悲愤与苦闷,盘郁顿挫,字字挚情。但这种悲愤并不是绝望,作者那绝不甘沉沦的雄心,那愈挫愈奋的豪气,跃然纸上。词作充分地表现了儒家的刚健、有为、进取、入世的精神,体现出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儒家从自然山水的勃勃生机中获取生命的活力,并保持一种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志向追求。高山流水,代表着一种自强不息、奋斗不已、坚毅不拔、积极入世的精神。具有儒家精神的作者都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向往建立功业。旅游文学展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以人为本的道德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构想,和而不同的兼容气度,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躬行践履的实干作风,格致诚正的精微体验,修齐治平的博大胸怀,克己安人的自律仪范,重义轻利的仁侠风徽。孔子开创的儒家的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投身社会事业。儒家效法天刚健之德、流水日进之象,确立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君子处世,应当效法有源之水,有本而后进,学而优则仕,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有“自任以天下之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儒家是把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关切看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的。这种把民族、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肯定的价值取向受到世代人们的赞许,因而发展为历代仁人志士的普遍心态,形成代代相传的士风。

三、忧患意识

旅游文学精神植根于儒家思想,诗人徜徉山水时念念不忘自己大济苍生的抱负,游山玩水之行、模山范水之作都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国家、对人民的忧患精神。旅游文学表现了作者爱美、爱山川、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自然山水激励了诗人的博大怀抱和雄伟情怀。最为儒家倡导的是忧患精神。报国安民是忧患精神的最大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千古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和博大情怀。“忧国忧民”是一种忧患意识,是一种爱国爱民和以匡世济民为己任的精神。“忧患”一词较早出现于《孟子》:“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离娄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告子下》)忧患意识是建立在对现实的忧思,对人生的关注上,处于对社会环境进行审视的角度。儒家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毅,对世界对人生都给予高度的肯定,乐群贵和和以社会集体为重的心理定势,使儒家特别看重群体的利益和幸福。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不是为了个人的幸福与完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经世纬国,德济苍生,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对国家的关爱、对民生的关怀以及道德之传承的自觉使命,成为儒家培养逆境美德的积极力量。对现实的忧思、苦恼、愤懑,促使文人们在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候,怀着忧国忧民之情,喊出撕心裂肺之音、唱出千古报国之志,抒发为民造福之心。忧国忧民是中国文学的主导精神。徐复观先生对“忧患意识”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中国的学术思想起源于“忧患意识”,中国社会的发展立足于“忧患意识”,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是“忧患意识”,中西文化之不同、中西文化精神之差异都可以由此找到答案。[6](P141,199)忧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动力,是一种“进取”意识。有了忧患,便有了对民生疾苦的哀怨与同情,有了对国运前途的担忧与焦虑;有了忧患,就有了避免和消除忧患的理想,就有了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动力。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语抒写了一种怀古思今、孤寂思乡之情,这种情感本是人所共有的,作者将个人的情绪感受与人类共同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表达出一种世事无常,游子无定止的人生感叹,所以特别容易使人产生共鸣。作品所负载的“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文化内涵,使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儒家这种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焕发出人们强烈的入世精神,催生出“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起人们改造社会、变革现实的无穷热情。《易传》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居安思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任何时代都最为清醒和最具战略思维的精神。作为潜移默化地指引和扶助人一生的精神食粮,旅游文学应该对人类的道德进步有所助益。作为精神食粮的生产者,文学家除了个人的自我关注、浅唱低吟,除了热情洋溢的盛世礼赞,还应有深切的忧患意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高度的警世责任。

旅游文学范文篇2

(一)无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部门对公选课的课程标准一般不作要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我院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无课程标准,如果仿效旅游类专业《旅游文学》的课程标准,就与跨专业学生期待通过公选课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综合素质等目的不相适应。

(二)无配套教材

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对全院性的公选课一般不提供教材,教师多数是自己找资料凑合成简单的讲义,有的甚至只拿参考书目录,[1]用这样的蓝本教学,教学内容不是过于松散就是十分单调,真正想学知识的学生,听课以后只会感到失望;有的则是搬用自己所教专业课程的教材或相近的专业课教材加以压缩,进行概说,学生既感觉太专业,也激发不起学习兴趣。

(三)优质教学资源贫乏

课程无教材,教学无蓝本,教学管理部门对授课内容的监管难以到位,授课内容的随意性是不可避免的。高职院校对公选课缺少激励机制,教师花大心思花大力气用于公选课的,也是寥寥无几,挖掘、整合公选课优秀教学资源的力度不够,教学质量上不去。

(四)教学手段较单调

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课程虽然一直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但是教师用的是单一的PowerPoint课件,尚不能熟练地进行网上景点在线对接教学,缺乏必要的教学场景,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旅游兴趣。

(五)管理评价缺体系

公选课由教务处直接管理,由学生干部轮流检查,教务处、督导团不定时抽查师生出勤。但是,谁逃课并没落实到人,也未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逃课现象。实际上,是给没有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开了方便之门。高校公选课大多考核不严格、不规范,测评学生成绩没有统一的时间和要求,也没有细则规定,考核过程缺乏监控,自然出现不合理的现象。[2]

二、如何改革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课程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面对的,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姓“公”;而现有旅游类专业《旅游文学》课程与教材,本是专供旅游类专业学生学习之用的,姓“专”。旅游类专业课程和教材的专业性与跨专业公选课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公选课《旅游文学》课程决不能照搬照套专业课的课程体系,一课通吃,一成不变,非改革不可。

(一)明确本课程的性质

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课程的性质是跨专业性,旅游性、文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具有较强旅游文学素养,人文素养,鉴赏能力,审美176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树立课程的基本理念建设

高职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课程标准,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任务、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要求和学生未来工作生活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方法和素质”、“过程和效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制订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三)确立课程总目标

丰富非旅游类专业广大学生的旅游文学知识,培养其鉴赏旅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其人文综合素质,培养旅游兴趣,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即从单纯的“旅游文学教育”变为“培养人文综合素质和旅游兴趣的教育”,把德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及旅游兴趣的培养融入到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课程的全过程。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为了适应文化旅游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旅游文学教育的不同期待,高职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旅游性、文学性和人文性,既要使学生的旅游文学素养普遍获得提高,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因此,课程需要有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两部分。课内学习要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20学时,1学分。每周2学时,10周完成。课外学习应该体现实践性,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五)改革教材

打造公选课专用教材,特别是精心编纂的精品教材,应是公选课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材的改革,又应该通过下述诸多方面的改革得以实现:1.观念更新。跨专业公选课教材,不能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时所依据的教学材料,同时,还应该是学生在课外自学时的兴趣读物。这种教材要实现课内教材和课外读物的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自学的结合。例如:笔者即将付梓出版的《旅游诗联解读与鉴赏概论——旅游人的金钥匙》,即摒弃了一般教材的常规写法,力争做到使之既具教材的体系性,又有课外读物的趣味性;既致力传统文化的普及性,又兼具专业辞典释疑解难的工具性;既有传统名家名篇的权威性又有现当代旅游景点的鲜活性;既具校内、校外人见人爱的吸引性,又有案头枕畔常读常新的收藏性;既有深入浅出的学术性,又有雅俗共赏的兼容性。用此作为公选课教材,是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知识面的。2.增加内容。一是教材遴选案例应突出一个“广”字。应注重选择纵贯古今、涵盖各省的范例,尤其不能缺少港、澳、台、疆、藏、辽、吉、黑等地旅游文学作品的选入。应突破以往旅游类专业《旅游文学》教材内容只涉及大陆尤其是中原与东南一带的局限,为建立我国大一统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旅游格局,起补缺作用。二是教材范例解读应该突出“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旅游景点文学大多是古诗词和对联。传统古诗词和对联“导读”一类书籍的实质,从教育理念审视,多是典型的“灌输式”、“填鸭式”。改革教材应跳出传统诗联“导读”一类书籍的套路。其着眼点,不应是告诉学生结论,而应是教给学生自己去探求结论的方法,使之成为教会方法,培养能力的范本。如《旅游诗联解读与鉴赏概论——旅游人的金钥匙》,在阅读篇里先介绍阅读方法,再分类详细揭示诗联阅读的规律。3.突出德育、人文素质教育。所选文学作品应与当今旅游景点对应的思想价值高、爱国情怀深、民族精神强,艺术精湛的旅游文学作品为主体,重点是发掘其人文内涵,目的就是加强人文素质和道德教育。4.突显培养学生“精神旅游”的理念。旅游,不能只理解为“实地旅游”,即认为只有身体力行、身临其境才是“旅游”;而要认识到:借助有关文学作品和网络视频想象历史,“神游”胜地,也是一种旅游──“精神旅游”。因此,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教材还可以提示优秀旅游文学篇目或书目,与名篇相关的旅游景点网址等,让教材与网络媒体联姻,使之能随时随地进行“精神旅游”。

(六)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授课内容的遴选,应紧扣当今旅游景点中的文学作品,侧重对诗联进行鉴赏研读,指导解读与鉴赏方法技巧,精讲诗联的押韵、平仄、对仗知识,也应简介汉字的形体演变(因景点对联大多是非楷书)等知识难点。教材中的其他内容则布置课外自学。2.教学方法改革。以教材为蓝本,以景点为主线,整合网上优质旅游文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现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多样化。第一,将教学内容与相对应的旅游景点进行在线对接教学。例如:教学杜甫的名篇《望岳》,就可以在线对接泰山,同时介绍与泰山有关的人文地理知识,让学生领略泰山风光,感受泰山景区的人文内涵。第二,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分“基础知识、鉴赏文本、巩固难点”三个模块整合网络旅游文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或制成课件。例如:自制图文并茂的PowerPoint课件,用以介绍我国旅游景点人文概貌和帮助学生学习旅游文学知识;自建旅游文学声像资源库,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和审美能力;自建的网上“模拟旅游”视频资源库,帮助学生攻破教学难点,同时使之获得“心灵旅游”的审美感受。第三,布置与旅游景点文学相关的实训。例如,安排学生课外实地观赏市井民宅对联,就近观赏旅游景点中的文学现象,以之培养学生阅读旅游景点文学的习惯;也可指导学生网络搜索旅游景点文学或实地旅游观察旅游景点文学,遇到读不懂的诗联记下来,然后师生互动、团队协作解决;遇到不认识的繁体字、异体字则可以下载《简化字总表》(1986年新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解决,以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七)完善管理评价体系

建立任课教师、辅导员、系部、学院教务管理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和师生互动平台。1.可建立教务教学QQ群、职教新干线等平台,便于任课教师能及时与相关管理人员反馈学生的学情和要求。2.可建立师生QQ群、职教新干线等平台,师生可以互动,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要求,有利于任课教师尽快调节教学内容和方法。3.实行任课教师严格管理学生责任制。跨专业公选课不好管,人人皆知,必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教师严格管理。笔者任教本课程时,让每个系的学生分别集中坐在一块,各系自选1到2名学生负责人,帮助任课教师做些管理、服务工作。例如:落实到课情况,与学生所在的班级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等。[3]4.建立多元评价学生的体制。实行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且分别占总评成绩的60%和40%。其中,过程考核由到课、提问或互动、笔记、实训、团队协作或自主学习的记录构成,比例为2:2:2:3:1。期末考核由基本常识与创新能力等内容组成,比例为6:4。考核形式:可闭卷和开卷结合。考核时一律不得携带手机。考查内容应有旅游诗联文阅读的基础知识、旅游诗词曲名句积累,与名句对应的景点地理知识,应用旅游文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如景点名联断句,介绍自己熟悉的旅游景点或设计某一主题的旅游线路等。5.允许学生旁听。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是一门文以载道的又很实用的通识课,适合任何专业任何学生选修,在学生中有比较好的吸引力若想申报却没有报上的学生。任课教师可通过QQ群、职教新干线等渠道广而告之:允许未选上的学生旁听。还可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课件、实训内容以及人文内涵集中的旅游景点网址和旅游文学名著书目等在自己的QQ共享及职教新干线上[4],给那些想选修而没有机会选上或旁听的学生自学,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跨专业公选课《旅游文学》课程改革初见成效

旅游文学范文篇3

(一)诗词

诗词用优美的辞藻,朗朗上口的节奏,平仄有序的韵律,引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获得理性的升华。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写从长安回望骊山,岭上树木成荫,花繁叶茂,其间宫殿楼宇耸立,远望之下宛如成堆的锦绣。突出了华清宫自然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特点。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上镇江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追慕古代英雄,感叹自己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从而抒发自己的一腔忧愤。由于这首词,镇江北固亭得以扬名。

(二)赋

赋,构思精巧,笔调细腻传神,描写景观深动细致,从而抒发情感,塑造出的悠远意境感人至深,因而使相关的旅游景点颇受游人关注。如苏轼的《前赤壁赋》,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作者借用自然界的江水、明月、清风等景物,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文章描写的黄州赤壁矶亦成为无数骚人墨客向往之地。《阿房宫赋》虽是借古讽时,即借秦始皇荒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当朝皇帝唐敬宗大修宫室。但宏伟壮丽的阿房宫仍使许多旅游古迹游览爱好者心驰神往。

(三)楹联题刻

楹联,即刻在壁柱上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颇具民族传统的文学形式。题刻,即刻于石板石壁上的题词题诗,一般系名人所为。楹联、题刻因其本身的艺术魅力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一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宴饮作序是古代文人的习俗,作者王勃虽为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但是千百年来人们记住的是作品中滕王阁美丽的景色,和洪州一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特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勾勒出滕王阁水天一色的壮美景色。一篇旅游文学作品,使得滕王阁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被人们所称道。又如《秦皇岛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由于上联中的“朝”既可以读作zhāo,意为早晨,又可以读作cháo,同潮。下联中的“长”,既可以读作zhǎng,意同涨,又可以读作cháng,意同常。巧借这些谐音字,表现了孟姜女庙前潮起潮落,碧空云涨云消的景象。一副手法绝妙的旅游文学作品,依附于天下闻名的旅游胜迹,再加上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庙这一旅游目的地更使海内外慕名的游客趋之若鹜。

(四)史料古籍

《史记》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秦始皇陵巧夺天宫的精巧设计使得这一千年帝陵虽未开发,但慕名而来的旅游者也宁愿在帝陵周围的地面景观和仿制的人造景观游览一番,可见旅游文学作品的影响力。

(五)神话传说

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使得华山在险峻的魅力上又加上了感人的色彩。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人们在感慨凄美爱情的同时也记住了孟姜女庙这一旅游胜地。

二、旅游文学的旅游开发作用

(一)对旅游宣传促销的作用

旅游文学作品,尤其是名家、大家的作品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目的地往往是借由旅游文学作品的流传度和影响力来设计该地的旅游宣传与促销策略,比如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旅游文学作品《滕王阁序》。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进入厅堂,迎面的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旅游文学作品和阁有关。这样一种挖掘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深层次的旅游开发形式,使得文学作品的“虚”和旅游景点的“实”很好地结合。旅游景点借由旅游文学作品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再如华山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被截成三节,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300多斤重的月牙铁斧。相传这就是当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铁斧叫“开山斧”。当年沉香大哭的地方就叫“孝子峰”。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早已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现已被搬上戏剧舞台,秦腔剧“劈山救母”与京剧“宝莲灯”表现的就是这个故事。一个神话传说故事使得华山西峰广为人知,这就是旅游文学作品的影响力。

(二)对旅游产品设计的作用

旅游文学作品对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促销作用还体现在新型旅游产品的设计上。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宏伟壮丽的宫殿使旅游者总想一睹阿房宫的风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可见一斑。现旅游地根据史料及旅游文学作品的记载,再现立房宫前殿、兰池宫、六国宫、长廊、卧桥、磁石门、上天台、祭地坛等众多建筑,气势宏伟,锦绣壮观。并且每天在殿阁内外演出秦皇登基大典、横扫六合、七国宫女舞蹈等节目,秦风秦韵,使人陶醉。再如人造景点秦陵地宫,人们所熟知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仅仅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之一,真正的秦陵地宫并没有发掘,而史料记载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因此更使无数旅游爱好者想目睹千年帝陵封土堆下的奢华。《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探测也发现秦陵周围有汞异常反应,更是印证了史记“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的记载。因此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地根据史料修建了一座人造景观秦陵地宫,以横剖纵贯的手法,再现了秦始皇帝陵陵园地貌和地宫。在上层地貌展厅,游人可一瞻当年陵冢巍巍矗高,内外城墙壁垒,建筑金碧辉煌、气势壮观的秦陵陵园。从幽迷恐怖的墓道进入底层,便可身临“秦陵地宫”之中,一睹“千古之谜”的谜底。

旅游文学范文篇4

一、文学地理学与文学旅游

(一)文学地理学

文学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的新兴分支,是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的组成、风格和特色,探讨不同地域文学表现出的地域特征和差异[1]。我国学者对文学和地理学间关系的关注和研究,大体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最早提出“文学地理”的概念,开创了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和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把地理元素作为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重点关注地理环境和地域差异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作家创作思维和构思方式的影响,又包括作家在作品中对某一地理空间的创造性建构。作家所处的现实空间会对作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会使作品呈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共性特征;同时作家在作品中建构的虚构地理空间,是作家个人审美倾向和创作目标与现实地理环境有机融合的结果。

(二)文学旅游

文学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亚类[2]。文学与旅游渊源深厚,随着文学地理学和旅游美学等交叉学科的兴起与壮大,文学与旅游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文学,因此,文学资源成为承载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文学旅游资源概念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文学旅游资源外延的界定基本一致,即文学旅游资源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密切相关,文学旅游资源属于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体系,而且体系的核心是作品和作家,其他资源都是在这一核心资源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3]。因此,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文学资源包括知名作家、经典作品、人物形象、情节内容以及故事发生的真实或虚构场所,这些因素也成为文学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

二、陕西当代文学旅游资源的地域划分

陕西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许多陕西作家的创作既包含对前辈作家的承续,也提出了独到的艺术创作见解,为之后的作家继续开拓新的创作思路和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作家群奠定了基础。此外,许多陕西当代作品对地域历史文化的描写十分出色,作家普遍侧重对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挖掘与表现,流畅的文字蕴含作家对乡土故园的缱绻深情。从地域视角出发,可以将陕西当代文学大体划分为陕北文学、关中文学和陕南文学三个板块。陕北的粗犷苍凉、关中的深沉沧桑和陕南的朴素自然,在作家笔下得到了艺术化的呈现,使得陕西山水风物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充分提升,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学旅游区域。

(一)陕北文学旅游

陕西北部地区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区域,是“革命老区”,主要城市有榆林市和延安市。这里诞生了思想,孕育了延安精神,“延安文学”引领第一代陕西当代作家走上文学道路。这一地区除了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外,人文景观多以红色展馆为主,有多条经典红色旅游线路。陕西当代文学作品中,对陕北地区的描写以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为代表。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刻画了陕北乡村劳动者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奋斗者形象,也为读者展现了陕北高原的地貌特征。沟谷发达、色彩单调的黄土高坡以及粗犷刚毅、心胸宽广的陕北人,成为这一地区标志性的形象符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重走红色道路、体验纯朴民风。小说中描绘的村镇“双水村”位于陕西省黄原地区原西县石圪节公社,“黄原”是现在的延安市,“双水村”的现实原型也随着作品知名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文化游客的青睐。随着同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陕西榆林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得到关注并逐渐开发,包括窑洞分布密集而且保存相对完整,代表古老的陕北农村形态的郭家沟村、榆林红石峡摩崖石刻、高家堡古镇、沙家湾小学旧校舍等旅游景点,这些经典景点为旅游市场开拓、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二)关中文学旅游

“秦中自古帝王州”,关中地区见证了13个王朝的荣辱兴衰,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旅游市场成熟,特别是著名的“关中八景”,涵盖了人们一年四季的旅游选择。关中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丰富,文化价值观稳定持重,文化土壤与历史文化深厚,“关中环线”的建设更是带动了这一地区生态旅游和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来看,关中地区是陕西地形最优越、最富饶的区域之一,中原文明与西域文化曾在这里交汇,文化的包容传统源远流长,文学基调宏大、雅健,呈现“重质轻文”的文学地域特征。关中文学作品以陈忠实的《白鹿原》最为瞩目,小说细腻真实地描绘了关中人民的生活图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关中人民的生命意志。如今,这些艺术形象在白鹿原影视城中得以重现。其中白鹿村的建设以小说为原型,再现了关中平原上传统的自然形态与生活方式。除白鹿村外,影视城中还建有滋水县城、景观步道、创意文化区、游乐园等多个主题区域,集关中地区的建筑、历史、宗法文化以及居住、饮食、曲艺等民俗特色于一体,意在彰显“身在白鹿,远望天下”的景观文化。除《白鹿原》外,作家冯积岐的《关中》《村子》也充分展示了关中的别样风情。

(三)陕南文学旅游

陕南气候温暖湿润,有高峻挺拔的秦岭,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生产方式多样,生活方式自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而陕南文学语言颇具灵动感。王蓬笔下的陕南汉水流域和贾平凹笔下的秦巴山地都洋溢着浓郁的地域风情,一脉相承的民俗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学作品人物的言行举止间展现得淋漓尽致。陕南文学以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为代表,贾平凹的艺术创作涵盖了多种地理变化,从自然到人文,从乡村到城市,从政治到世情,形成了较为完整且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学旅游研究资源。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清雅幽怨、古朴秀美、真实自然,使商州的远古与今朝、历史与民风广为人知。棣花镇是贾平凹的故乡,也是陕西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历史上曾是宋金和议时的一个商贸榷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棣花镇的古镇景区自2013年试营业以来,逐渐被打造成文、旅、商、农多个产业集聚的综合体[4]。而在叶广岑的小说《青木川》问世前,青木川这个陕西最西的古老驿镇,曾深藏于秦巴山脉深处,无人知晓。《青木川》让人们渐渐了解到这个深山古镇六七十年间的人文地理、历史风貌。特别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代枭雄》,让这个古老小镇一跃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此外,无论是汉中的油菜花海、佛坪自然保护区、金丝峡谷、高原草甸之类的自然景观,还是两汉三国主题文化遗产、盐茶古道、秦巴古镇,都能让人们从文学角度体验不一样的陕西故事。

三、陕西当代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产品个性化与品质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具有文化赋能的旅游产品有持久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能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持续推动文化、文学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重要母题的进程,加快文学资源的旅游化进程,为当代文学开拓更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文学与旅游的结合顺应了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读者与游客的双重身份使游客既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开展审美想象,深度体验旅游景观内文化的形成,还可以借助现实可感的景观和环境来达成对抽象作品的审美理解,在传统游览观赏的基础上加深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从文学地理的视角审视文学旅游资源,可以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拓展旅游产品创意提供新思路、开辟新路径。

(一)依托文学作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

将文学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把丰富的人文资源转化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的长期目标。目前,陕西当代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流形式尚停留在静态景观营造层面。如延安的路遥文学纪念馆、西安市蓝田县的白鹿原影视城以及陕南地区的古村古镇等,缺乏动静结合、多角度与多种元素融合、能让游客参与体验的复合型产品。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都应在深入挖掘特色文学旅游产品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文旅产品的形式与内容,活化文学旅游产品的表现方式。1.陕北地区文学旅游的开发结合陕北地区红色文化,开发游客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主题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形式。如采用“听一节党课”“住一天窑洞”“做一天双水村人”等活动形式,使游客在红色旅游沉浸式的体验中感知“延安精神”,体味时代变革中普通人的奋斗精神。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陕北地区旅游产品的层次与结构,还能以动态的方式展现陕北文化的内涵与底蕴。2.关中地区文学旅游的开发关中地区可基于时间和地理空间双重维度,立体化打造文学旅游产品,整合自然景观、文化休闲以及地域民风等多种元素,推出综合型、复合型产品系列。注重横向延伸产业链,依托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研发文创产品,实现文、旅、商协同发展,增强景区文学旅游辐射范围,在更多的情境空间中推出吃、住、游、看、听、说、学等具体参与或体验性旅游项目,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如白鹿原影视城研发、推出了多种动态参与式活动与旅游项目,如“住王府客栈、品华阴老腔”,无论是“黑娃豆腐坊的蘸汁豆腐”,还是“蓝田饸饹”,都能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回忆。3.陕南地区文学旅游的开发陕南地区文学作品中描绘的自然山川与人文历史极具吸引力,汉中、商洛、棣花、青木川、古道以及秦腔,都充斥着故事与见闻。叶广岑在小说《青木川》中描绘了古镇的生活百态,在这个被称为“遗落风尘的净土”的小镇上开发“静心休闲之旅”项目活动,能为游客描绘出一幅远离城市喧嚣的画卷,让游客在“先秦遗风尚存,青山风貌依旧”的静谧安详中体味杜甫诗句“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的意境。这种景观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激发潜在游客的出游动机和再游意愿。

(二)借助文景融合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价值

在文学作品构建出的想象空间中,“因文设景”具有较高的审美意义,即实现“因文成景,文传景名”的效果[5]。将文学作品构建的空间维度当作一个整体旅游景观看待,将文学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融合,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以及特色地域文化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价值,借助文学作品的知名度及相关衍生作品的广泛传播,打造旅游目的地IP(IntellectualProperty)形象。旅游IP作为一种独特识别物,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产品。根据陕西不同区域文学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景区特色,可实施不同的品牌化战略,如陕北的“旅游+红色文化”IP与“旅游+黄土地文化”IP、关中的“旅游+历史文化”IP、陕南的“旅游+民俗文化”IP等。同时,还可以发挥文学和旅游资源充分融合后的产业联动效应,吸引外部关联IP集聚,建立“旅游+”新业态。如“旅游+影视文学”形式,依托相关影视文学作品打造文化旅游专线,通过旅游体验提升沿线市、县、镇、村的旅游审美价值和特色文化传播;“旅游+美食”形式,以地方特色美食小吃为标志,打造目的地美食IP;“旅游+特色民宿”形式,满足游客在自然人文观光基础上的对旅游要素的完整体验需求。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受众群体相对固定,而文学旅游属于高品位旅游形式。借助文学作品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通过产业融合采取多种开发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需求疲软问题,利于开拓中高端消费市场,也有机会逐步面向低端消费群体。在今后的陕西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中,应不断更新和调整策略,使各地旅游IP逐渐丰满、市场认知度不断提升。拓展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广度与深度,逐渐将文学作品人物与事件涉及的县域、地域、市域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与设计,能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

四、结语

文学本质上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要想获得良好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效果,吸引更多游客,应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增加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借助现代化的创新形式对文学资源进行再开发。文学旅游不仅能使更多游客找到心中的“诗和远方”的现实寄托,还能在弘扬精神文化、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璐.陕西文学地理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8(1):100-106.

[2]杨悦.近十年国内外文学旅游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34(2):83-86.

[3]王丽霞.文学名著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地方实践与提升路径:山东例证[J].改革,2019(9):115-127.

[4]徐翔.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陕西当代文学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8(2):42-44.

旅游文学范文篇5

一、意象符码

唐浩明认为,“探索湖湘文化,不能离开两个关键词:一曰楚风,一曰湘学。”[2]楚风即楚地的风土人情,“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以屈原之作为代表的楚辞,就是形象地记录楚风的典籍。据古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发现,湖南原为古越人和蛮、濮等民族的居住地,春秋战国时,楚人、巴人等楚国境内的民族随着楚国征湘相继进入并逐渐成为湖南境内的主体民族。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中期,吸收了周边地区尤其是中原文化精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楚文化,无疑是湖湘文化的源头。湖湘文化在此基础上,吸收南蛮、百越等南方土著民族文化,并在与中原华夏文化的交流中融合,经过两宋时期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学派别———湖湘学派融会贯通而完成其自身建构,并随着湖湘学说的传播成为对我国宋以来尤其是近现代影响巨大的地方文化[3]。在此过程中,湖湘文化积淀孕育了一些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它们与旅游主体的体验、想象、情思互动相融生成一系列典型意象,活跃在湖南历代旅游文学作品中,彰显着湖湘文化独特的形象特征与传承活力。

1.楚骚屈赋———雅趣忠怀。

屈原流放沅湘是湖湘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其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楚辞作品是楚文化的重要载体,借助其广泛传播,在历代文人心里埋下了楚文化因子。他沅湘泽畔的行迹与歌吟叩问,更是借自沉汨罗的悲壮决绝完成了与沅湘山川甚至湖湘大地的完全相融,彼此生成互相成就。因此可以说,屈原是奠定湖湘文化底蕴的代表人物,是湖湘文化的基本符码[4]。人们置身这片神奇土地,耳闻目睹的任何物象都可能与屈原发生链接,从而使楚骚屈赋成为旅湘吟咏和书写中不厌其烦的符码,成为湖湘文化在旅游文学中最直观的体现。刘禹锡“长沙地卑湿”的观感及“屈平憔悴颜”的浮想(《谪居悼往二首》);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江上吟》)的钦羡;欧阳玄“欲作庙堂迎送曲,杜红蘅碧尽离骚”(《过洞庭》)愁思恨缕对草木的灌注;李群玉“落日潇湘上,凄凉吟九歌”(《湖中古愁三首》)的悲吟;释惟虚“屈平词赋在,骚韵不消磨”(《湘潭偶兴》)、“诗社酒楼骚雅地,美人香草自风流”(《雨湖词》),“美人香草”、“骚韵”、“骚雅”楚骚文化的浸淫和流韵千古不废……它们都源自对同一位先贤及其沅湘泽畔的行吟求索、怀石沉沙的悲壮自决的遥感共鸣,从贾谊的《吊屈原赋》开始,无论是异地入湘文人浸身湖湘山水间,还是湖湘本土文人重蹈屈原践履之地,思绪都会自然而然地与屈原、屈赋等相关事象发生遥远对接,或喟叹悲悼其遭遇以比况自身,或赞其志趣高洁忠贞执着,或羡其艺术成就辉耀日月,屈原及其骚赋已成为后世旅湘文学书写湖湘山川难以剥离的对象。

2.斑竹———至爱深情。

神奇的湖湘山川孕育了众多瑰丽的神话传说,舜帝南巡娥皇女英追随至湘的传说更是奠定了湖湘文化的独特内蕴。传说舜帝南巡久久不归,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追寻至洞庭湖,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凝望九嶷山痛哭,把这里的竹子染得泪迹斑斑,从此,这种带有泪斑的竹子被称作斑竹,又叫湘妃竹、潇湘竹。痛不欲生的娥皇女英最后投身湘水,化为湘江女神,人称湘妃或湘夫人。正所谓“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高骈《湘妃庙》)凄婉的爱情故事一直吸引着文人骚客歌咏与赞美。继屈原《湘君》、《湘夫人》之后,又有元稹“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斑竹》)、刘禹锡“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清湘词二首》)、黄庭坚“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李群玉“万古一双魂,飘飘在烟雨”(《湖中古愁三首》)、舒绍亮题写的湘妃墓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七律•答友人》)、王俞、李元辉“情根万劫总难消,帝女余悲寄碧条”(《天下众山朝九嶷》)、廖奇才“斑竹有痕怀德泽,奇峰多彩竞风流”(《游九嶷山》)、杨金砖“斑斑竹泪情难了”(《踏莎行•陪友人谒九嶷舜陵》)……围绕这一传说,形成了帝女、尧女、君妃、湘女、湘灵、山竹、斑竹等以斑竹为代表符码的意象群,成为湖湘文化中多情、深情、专情、悲情的象征,不仅用来抒写浪漫感伤的爱情,还常与屈贾并举以隐喻“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贬迁之情。

3.衡阳雁———羁旅情愁。

雁与衡阳的链接,早在张衡《西京赋》里就有“季秋就温,南翔衡阳”之说,唐代朱庆馀的“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旅中秋月有怀》),认为衡阳就是大雁的家。“更怜归路远,不忍更高飞”(毛会建《回雁峰》),每年清秋时节,大雁都从遥远的北方出发,不远万里飞回故乡衡阳,加之鸿雁传书的传说,人们常常由物及人而与自身的漂泊羁旅、归思乡愁等情思融合在一起。庾信的“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和侃法师三绝诗》),首创衡阳雁这一组合符码,从此,衡阳雁就成为湖南旅游文学羁旅情愁书写中一个经久不衰的独特文化符号。元代诗人傅若金在其多篇游湘诗中都写到了雁,如“野莺先客至,江雁及春还”(《衡湘驿》)、“渺渺衡阳雁,迢迢浪泊鸢”(《登岳阳楼》)、“忽忆旧游今万里,天涯长见雁飞回”(《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登高欲访平安字,二月衡阳雁已回”(《回雁峰》)、“恨杀衡阳雁,来时不带书”(《题衡阳驿》)、“明年更拟寻春兴,应及潇湘雁北回”(《望岳》)等等,诗人在题写湖南尤其是湘南景观时,都与雁、衡阳雁这一文化意象发生交接,抒写去国离乡与亲友远隔音信不通,雁已归而人在途的哀痛及期盼。

4.桃花源———美与理想。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阴铿《渡青草湖》)、“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楼船相趁桃花水,钓艇闲倾竹叶杯”(王夫之《长沙旅兴》)……在湖南,桃花与桃花水,并非简单指向最能代表春天美景之花和桃花汛时江河暴涨之水,陶渊明描绘的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自由世界———桃花源与常德的渊源,“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的桃花江与美人的关系,都使桃花在与湖湘山水、人文交融中有了丰富的隐喻意义,寄寓着和谐、美好、理想等情思。陶渊明之后,咏桃花源的诗文可谓层出不穷,如李白“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桃源》)、李宏皋“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题桃源》)、李群玉“紫雪白鹤去不返,唯有桃花溪水流”(《桃源》)……“千百年来,从魏晋的蝉鸣到现在的蟋蟀都是一样年轻貌美”(张奇汉《这里的村庄———桃花源记》),对和谐美好的桃花源的传唱仍回响在当代诗人的歌喉里。

二、浪漫气韵

“芷白兰香,三楚本骚人之地”(龙光甸《王少伯宦楚诗跋》)。作为湖湘文化源头之一的楚文化,自秦一统天下以来,虽独立性不复存在,但其精神气韵早已潜隐民间,顽强地留存于三湘四水的神话传说、宗教巫术、岁时节庆、建筑服饰、饮食起居等领域,因此,我们今天还能有沈从文先生当年的感受:“屈原虽死了二千年,《九歌》的本事还依然如故”(《凤子》)。以搜奇猎异为乐的旅游者把散落于生活各领域神秘多情的湖湘自然、人文风物发掘出来见之于作品,使旅游文学作品自然带上了湖湘文化与身俱来的浪漫韵味。

1.湖湘多样化的自然地理环境激发了旅游文学作家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湖南山清水秀物产丰饶,保存着原始的热烈而强悍的生命活力。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云:“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沅水两岸的臭草香花、山精洞灵给溯流而上的屈原题材和灵感,促成其精神涅槃。刘禹锡以外来者的独特眼光观察认为,潇湘间无土山,无浊水,民秉是气,往往清慧而文。为此,一些异域作家留湘期间的文学创作甚至改变了先前文风,如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柳宗元入湘前创作的诗文平朴厚重,贬谪永州后,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诗文风格陡变为幽深孤峭,这与永州山水的清峭奇绝不无关系,故沈德潜以柳宗元作为“诗之品格每肖其所处之地”的典范。“山川风土者,诗人性情之根底”(孔尚任《古铁斋诗序》)。湖南境内山原水泊杂错分布,大江沼泽云蒸霞蔚,山野丛林鸟兽出没,自然特产繁多富盛,和谐优美多样化的大自然熔铸了生活在其中之人热烈的情感及自由无拘的浪漫气质。如元代浏阳人欧阳玄,其《过洞庭》:“白沙隐隐见金鼇,殿阁凭虚结构牢。天水浑融浮太极,神人幽显隔秋毫。龙堂深閟灵栖冷,象纬低垂客枕高。欲作庙堂迎送曲,杜红蘅碧尽离骚”,飞跃的想象、幽幽的愁绪及浪漫的书写都流荡着楚风骚韵。其《观捕鱼》“大鱼吹浪高如山,小鱼卷鬣为龙盘。群鱼联腴伐桴鼓,势同三军战强虏。长纲大罟三百尺,拦截中流若环堵”,浪漫见于其肆意夸张与铺排、飞扬的思绪与逸兴豪情。

2.浪漫主义是湖湘由来已久的人文传统。

古老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湖湘人独特的自然宇宙观,认为“天与地之间,神鬼与人之间,山川与人之间,乃至禽兽与人之间,都有某种奇特的联系”[5]112。因而,信巫鬼重淫祀成为楚人根深蒂固的习俗,并由此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等艺术。同时,“山水的性情影响到人的性情,因而湘楚之民多好浪漫幻想,不喜平铺直叙,反映到文学宗尚中,则形成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源头。”[6]因此,从以文学为代表的艺术到生产生活,湖湘人文地理都流露着神秘而浪漫的气韵,以之为重要表现内容的湖南旅游文学也就自然带有浪漫的气息。如背负着国家与民族的沉重责任重视写实、风格沉郁顿挫的杜甫,旅湘期间写出“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祠南夕望》),意境如此空蒙迷幻凄美的旅游诗,也就不足为怪。普列汉诺夫认为,“每一个民族的气质中,都保留着某些为自然环境影响所引起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由于适应社会环境而有所改变,但是决不因此完全消失”[7]274。湖湘本土文人在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及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受着湖湘文化浪漫传统的潜移默化影响。唐代澧县人李群玉,其诗多咏湖湘景物名胜,如《东湖》:“晚景微雨歇,逍遥湖上亭。波闲鱼弄饵,树静鸟遗翎。性野难依俗,诗玄自入冥。何由遂潇洒,高枕对云汀。”写东湖的幽静及诗人的闲适心境,颇具楚地轻灵浪漫之风。其《进诗表》云:“居住沅湘,宗师屈宋,枫江兰渚,荡思摇情”,当为湖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协同濡染形成其浪漫文风的自我注解。湖湘文化的浪漫主义传统孕育了湖南人多情善感的文人气质、丰富灵动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即使在异地观游和书写中也体现着这种特点,如晚清益阳人汤鹏的《陶然亭放歌》,其开合跌宕的思绪、自由不羁的想象、绚丽的辞藻和意象,都有屈原离骚的韵味和风采。晚清龙阳人易顺鼎的《黛海歌赋罗浮》,句子长短不拘,极尽夸张想象之能事,兼有李白的狂放、李贺的奇诡、李商隐的瑰丽而别具一格[8]。当然,对旅游活动的态度也是赋予旅湘文学牧歌情调与飘逸灵秀的原因。那些远离官场纵情山水追求人与自然契合的旅游者,其作品也恰似湖湘山水一样奇丽多姿。南宋宁远人乐雷发,曾因门生及第后上疏获翰林馆职,但涉足官场不久,就称病回乡,隐居九嶷寄情山水,其《九疑紫霞洞歌》以“欹欤奇哉,紫霞之洞真天开”突兀而强烈的赞叹开篇,然后假拟仙女游洞细写洞中奇观,想象瑰丽繁复,色彩缤纷艳丽,语句长短错落,极具神话色彩与浪漫气息。

三、经世内核

旅游文学范文篇6

关键词:山水文学;旅游价值;颂山;咏水;文化素养

湖南山水秀甲天下,湖南山水文学随之亦很发达。湖南山水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的南楚到明代,为古代湘楚文学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有屈原、阴铿、李群玉、胡曾、周敦颐、王以宁、乐雷发、冯子振、欧阳玄、李东阳等;第二个时期,从清代到中日甲午战争,为湖湘经世文学时期,其文学代表人物有王夫之、龄前魏源、曾国藩、何绍基、郭嵩焘、邓辅纶、王闿运等;第三个时期,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为资产阶级文学时期。其文学代表人物有谭嗣同、陈天华、宁调元、易顺鼎等;第四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新民主主义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时期,其文学代表人物有欧阳予倩、田汉、丁玲、沈从文、张天翼、周扬、周立波、康濯、莫应丰、古华、谭谈、孙健忠等。湖南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要求加强山水文学的研究,重视山水文学的作用,以促进和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增强在国际旅游业中的竞争能力。

一、湖南山水文学的特点

1.湖南山水文学的血液凝聚成浓郁的浪漫风韵。如楚辞中的离骚、天问、招魂,湘楚巫文化中的祭祀,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漆画等,其不同于黄河流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追求对称和工稳,而是更跳跃、更激情、更浪漫。二千多年间,从屈原到欧阳询、怀素,到王船山、魏源、曾、左、彭、胡,到谭嗣同、王闿运、齐白石,到黄兴、蒋翊武、蔡锷、,这种情怀和精神一以贯之。

2.湖南山水文学在“经世致用”学风哺育下具有广阔的政治视野。“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髓,体现在人才类型上,湖南人才以政治、军事人才为主体。近百年来湖南涌现出大批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3.湖南山水文学具有边缘文化地位潜质中的执拗的乡土情结。湖湘知识群体大多具有鲜明的湖湘性格特征,那种“蛮”、“倔”、“刚”、“烈”的性格特质成为他们的群体性风格,他们充分地保持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本土文化的传统。

二、湖南山水文学的旅游价值

现代旅游业本质上是满足旅游审美需求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旅游者将愈来愈不满足于山水景物的浅层观赏,而追求从文化的高品位上,从我国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华夏民族文化的契合点上去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去探求认识生活、美化心灵的真正价值。这其中当然包括从山水文化作品中寻求并且感悟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美感。品位高雅的湖南山水文学是湖南旅游文化的精华和骨干。那些浓笔重彩地描绘自然、人文景观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将以其独具而不朽的艺术魅力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审美需求。

(1)颂山。岳麓山及岳麓书院:岳麓山景区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座落在山中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为风景绝佳之地。此山流下的文学点墨颇多,开发价值大。武陵源及桃花源:驰名中外武陵源景区中的桃花源,境内古树修竹,古藤异草,清泉小溪,石阶曲径,亭台碣碑,仿若仙境,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述避秦绝境原型,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此地文学品位颇高。凤凰与沈从文:沈从文是文学大师,凤凰城则是历史文化名城。沈从文自凤凰城出,凤凰城因沈从文显,这人与城的关系确实耐人追寻。沈从文一生共出版《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此地文学韵味十足。

(2)咏水。洞庭湖与《岳阳楼记》: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

碧波万顷的洞庭湖称为为“天下第一水”,实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关。因为这些使我们引为自豪的旅游珍品,是以我们民族所特有的感情的视角去观察和描写的,其中融进了富于历史继承性和民族文化的特质。这些经过历代筛选的山水文学珍品,在思想内容上,是充分民族化的,闪烁着中华民族魂的光辉;在文化样式上,则因为文学所特有的情感要素,而有着其他旅游文化样式所不可比的感染力和跨时空的审美价值;所以,应视为旅游文化中的最有光彩和最富魅力的部分。

山水文学来源于古今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在游览观光中,通过相关联的山水文学珍品,领悟到一定历史时代的生活风貌,以及生活在彼时彼地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的性格、命运和精神力量。因此,按照现代旅游学的理解,山水文学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充分宣传和大力传播这些山水文学珍品,实际上是把我们民族所创造的文化精华展示出来,在世界上树立起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美好的形象。这不仅会提高它们所描绘美景的知名度,而且它们本身也将包孕着华夏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超越时空而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相映生辉,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山水文学在相当的程度上,宣传、开发并且保护着著名的旅游景观,提高这些景观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在各旅游胜地,凡能与历代名家的传世之作相关联的,都要附之以说明,我们的导游和接待人员也均不会忘记向游人作介绍,旨在增添景观的艺术光彩。山水文学同时也像卫士一样,保护着中华民族这些不可多得与复制的旅游瑰宝。

学习和研究山水文学,从中得到启迪与陶冶,也是提高旅游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必须的。旅游工作者特别是旅游高中级管理干部不仅要有经济头脑和管理才能,还应当富有一种艺术气质,这是旅游事业的文化传播和审美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旅游工作者的文化品格与审美情趣的高低决定其工作的优劣;决定其能否捕捉到文化旅游信息,能否开拓旅游市场,为繁荣旅游事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目前,湖南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较低、审美修养较差,由此所造成的拓展文化旅游市场的掣肘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证明,山水文学的艺术润泽和美育启迪,会如同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旅游工作者趋向高雅与文明,自觉地抵御来自各方面的“精神污染”,推动旅游事业健康文明地发展。

三、开发湖南山水文学旅游价值的途径

1.开发与保护湖南山水文学遗产。在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和文学的互唤互动和互用,以文学为核心的文化力量为动力,使山水更具有文化品位,更具经济价值。如开发屈原的辞赋,开发著名诗人李白、孟浩然、王昌龄、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流寓湖南时留下的不朽之作,开发宋元明时期湖南著名的文学人物有周敦颐、王以宁、乐雷发、冯子振、欧阳玄、李东阳等。开发在乡先贤王夫之、陶澍、贺长龄、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的湖湘经世派文学群体的作品。开发散文方面以曾国藩为领袖的桐城古文湘乡派及吴敏树、邓辅纶等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开发诗歌方面的何绍基、王闿运等名家的作品。开发“革命党之大文豪”陈天华熟练地运用了人民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及浅显的白话文写作的《猛回头》、《警世钟》等作品,用于发展文化旅游业。

2.开发伟人、名人文学旅游资源。湖湘文化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在这个地域文化的熏陶下,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抱负、有个性、有才情的知识群体,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文化的社会化功能,故成就为炳耀史册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开发湖南山水文学旅游价值,应充分发挥本省历代文化名人众多的优势,继续加大对文化名人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工作。要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人,创造一批文化名品,修复一批名人故居。公务员之家

3.提高导游员的文学素养,讲解、宣传湖南山水文学。开发湖南山水文学旅游价值,必须提高导游员的文学素养,让导游讲解、宣传湖南山水文学,彰显湖南山水文学旅游资源的魅力。导游员讲解、宣传湖南山水文学时,要做到言之有情、有神、有力。言之有情是指导游员在带团过程中要对山水、对游客有感情;言之有神是指导游员的讲解应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等,其讲解内容要经过综合性的提炼并形成为一种艺术,让游客得到一种艺术享受;言之有力是指导游员使用的语言应该是简洁明快、比喻适当、铿锵有力、耐人寻味,以增强湖南山水文学的旅游价值。

参考文献:

旅游文学范文篇7

【关键词】中国;旅游文化;文献综述

早在三十年前,旅游文化已是旅游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国内最早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可追溯到1986年俞慈韵在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旅游文化》。这篇文章以文化为切入点论述旅游文化的自身属性与主体内容[1]。随后郁龙余在1989年于旅游学刊上发表同名论文,主要论述了旅游和文化之间辩证统一的哲学关系并引发旅游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的广泛讨论[2]。两年后,张复于在1991年出版了以旅游文化为主体内容的专著《旅游文化》,详细界定了旅游文化的概念,研究范畴,衍生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将旅游文化推上了学科的高度,并引发了关于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与讨论[3]。

1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众多学者对旅游文化的基础理论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收缩论、三体论等[4]。总和论认为:旅游文化的依据是内在的文化价值,通过诸多旅游要素为依托,映射到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整体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5]。而碰撞论认为,旅游介体通过与旅游主体、客体相互碰撞最终生成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就是旅游文化[5]。大部分学者认为,总和论这个广义的概括是正确的,因为旅游的经济活动是通过文化体验消费而实现的,文化是旅游诸多要素的内核,不难推断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活动。碰撞论所述内容描述了旅游文化的内含属性,和总和论相比外延有所缩减,对于文化内容却没有体现。随后,张海荣通过文学与民俗学的角度为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交际论。交际论定义了旅游文化为“非定居文化”,通过反面的视角给予研究者更大的研究空间[6]。收缩论是沙向军对前三种观点进行总结所提出的。他认为,引用大概念,是无意义的,旅游文化不能泛泛而论,只有收缩外延,才能更深入更具体的对其进行研究。因此,狭义的旅游文化概念更具有研究价值。最终,他把旅游文化概念缩减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范畴之内,将其界定为古今人类在旅游活动中所积累的旅游观念、思想、意识等精神文化[4]。在诸多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三体伦。很多学者的专著与论文都是以“三体论”为框架而构成的。“三体论”最早是由喻学才于2001年《旅游文化》专著中提出[7],2005年王玉成在撰写《旅游文化概论》的学术专著中引用了“三体论”作为理论框架[8]。所谓“三体论”是通过旅游的主体、客体、介体为研究出发点,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通过介体与客体交互而生的文化现象。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初期,旅游文化研究的启蒙阶段产生成果影响深远,以至于后续研究很难在旅游文化广义的大框架中跳出旅游加文化的大范畴。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除“三体论”对旅游文化的内涵及研究对象有所界定外,其余成果仍在定义中徘徊,鲜有建树。近三十年来对于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依然举步维艰,甚至无法界定研究对象,更难达成共识,其原因在于众多学者对旅游文化本质的误解。于光远在《旅游文化论》中提出:“不要只看中旅游的经济属性,更要重视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一项文化活动[9]。”

2旅游文化特征研究综述

最早对旅游文化特征进行论证是在1997年由王立和刘卫英,发表在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题为《旅游文化基本特征试论》的论文。文中指出旅游文化应具有集中性、族群性、群众性、区域性、直观性、承续性、娱教性以及季候性八大特征[10]。同一时期,晏性枝于湖北三峡学院学报发表题为《论宜昌旅游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揭示现代旅游文化业具有体系性、文化性、包容性、沟通性、文明性、经济性、整合性、关联性、服务性、汇聚性十大特征[11]。随后,沈祖祥在1999年发表的专著中认为地域性、民族性、连续性、多样性、实用性是旅游文化首要的最为显著的特点[12]。同年王德刚论述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也是一种冲突文化,旅游文化因主体的背景而异,具有综合性、矛盾性、多样性等特点[13]。2008年,旅游文化研究进入新一轮的热潮,邹本涛、谢春山发表专著《旅游文化学》,书中表示旅游文化具有流动性、开放性、多质性、情感性、适应性、易变性等特点[14]。而曹诗图、孙静则认为旅游文化表现的是综合性的特征,是传统性与现代性、功利性和非功利性、自我确认性和认同性、外向性和交融性的辩证统一[15]。本文认为对于旅游文化特征的探究应把握两个原则性问题:一是旅游文化特征应是独有的、专属的特征。二是对旅游文化与文化进行区隔进而区隔旅游文化特征与文化特征,相互之间不能存在重复的部分。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特征的研究之所以不具备专属性原因在于对于旅游文化的概念把握不清晰,对于旅游文化研究的主体界定的不准确。如:王立和刘卫英所论述的旅游文化特征是基于中总和论的观点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总和,在研究的过程中基于对旅游的特征和文化的特征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加以整合得出结论。其中区域性、群众性、承续性属于文化特征,而直观性、娱教性、季候性则属于旅游特征。除此之外,基于“三体论”对于旅游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王立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中以三体论作为理论基础,提炼旅游文化中主体、客体、介体在旅游活动中的各自特征[16],最终整合为旅游文化的总体特征明显是不科学的。探究旅游文化的特征应从整体入手,不应单独研究某一个方面,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毕竟旅游文化是文化和旅游的一个分支,三者之间有交融的部分。可以先从旅游和文化共性的特征入手,求同存异,提炼旅游文化的独有特征。在这里我们需要把握旅游文化与文化和旅游的差别性,尽可能的找出与文化和旅游紧密相联且具备独特性的部分。

3分支学科研究现状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虽对于旅游文化是否应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一直都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旅游文化的分支学科早已引人关注,其中包括:旅游文化史、旅游文学、旅游美学等。1989年,王熹与林永匡发表了旅游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17],他们认为,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核心是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以及旅游主体的思维与心态。除此之外,他们还提出旅游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陶冶民众情操,引发各区域间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等[18],揭露了旅游文化史研究的意义与学科地位。2004年,马勇在《中国旅游文化史论纲》一文中以“三体论”作为横向论述的基础,将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滥觞、勃兴、隆盛、新变、穴结和转型等六个时期,对于旅游文化史的深入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旅游文学最早是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发展而来,可追溯到1982年赵家莹在浙江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概述》。对于旅游文学采用了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界定方式。一切与旅游有关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旅游文学,这是对旅游文学的广义界定。而狭义的旅游文学则单指“游记”[20]。通过这则概念我们可以了解旅游文学应从内容上进行区分,对于形式没有严格的要求,这一观点也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关于旅游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则略有争议,赵家莹在《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概述》中提出,中国古代旅游文学起源与发展分为萌芽、发展、成熟三个时期[20]。隗芾则在《关于旅游文学的开发与利用》[21]一文中表示旅游文学的发展应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以军事旅游为主的两汉时期、以动乱旅游(逃亡)为主的隋统一前时期、以诗词旅游为主的唐宋时期、以反思旅游为主的南宋至明前时期、以科学、商业旅游为主的明清时期。旅游美学的研究起源于我国古代园林、风水等相关学科体系中的分支,至今仍处于学科体系的建设阶段,对于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仍存在诸多争议。最早研究旅游美学方向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的学者是王遵近和沈松勤,他们发表的论文《风景美欣赏—旅游美学》对于旅游中风景之美进行了科学论述,并指出具有美感的风景应具备的特征,以及风景的美对于观景者心理产生的效应[22]。而后,徐缉熙在《旅游美学》专著中确定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旅游活动中各类审美关联人[23],这一观点得到如王柯平、仇学琴等学者的认可,在名为《旅游美学》的教材中得以体现[24]。

4结论及建议

旅游文学范文篇8

一、甘肃古代文学地域特色

反映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山川风物“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卢思道《从军行》)是西部典型气候的写照。“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胡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奇寒奇丽的景象;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阔“,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的悲壮,“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的劲拔警策,“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的苍凉等。来济《出玉关》、卢照邻《陇头水》、王之涣《塞下曲》、薛逢《凉州词》等对“陇坂”、“沙塞”、“黄沙”、“九曲黄河”等甘肃特有自然风物的描写,准确捕捉到甘肃文化的精髓。㈡体现特有的地域物产甘肃自古是名马的养殖基地,马文化是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如西汉的《郊祀歌·天马》、盛唐诗人张仲素的《天马辞》、晚唐诗人翁绶的《白马》等。还有苜蓿、石竹、鹦鹉、麝香、骆驼等陇物的记载和描写。

如“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杜甫《山寺》)、“羌女轻烽燧,胡儿掣骆驼”(杜甫《寓目》)。甘肃是葡萄、葡萄酒、夜光杯的主要产地,王翰的一首《凉州词》,不仅是其生动的记载,而且把边塞战士的豪放旷达之情渲染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甘肃各民族有着悠久的酒文化,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酒歌”,并伴有优美的舞蹈,如元缜的《西凉伎》。㈢传达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象和精神陇人在与大自然感应交流中积聚形成了陇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作为诗文则自然流露出独特地域特色。西部浩瀚的戈壁沙漠、连绵的群山培养了西部人豪放乐观、直爽简约、奔放流动、耿介正直、倔强顽强的品质;陇中陇东黄土高原积淀了陇人笃厚务实、和谐柔顺、韧性顽强的性格;蕴育出陇人热爱家园民族,关注民生疾苦的自觉而强烈的忧患意识。甘肃是古丝绸之路要塞,是东西文化交流碰撞之地和中西经济贸易黄金地带,使陇人胸怀天下、谦虚包容、处世不惊、关怀苍生的品格境界由是而生。

常年的民族战争炼就了英勇刚毅、尚武卫国的精神风尚,隐含的离别、望乡情感表达对和平的向往,令人荡气回肠。如朱庆馀《自萧关望临洮》、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等。又如赵壹《刺世嫉邪赋》、胡缵宗《白龙吟》《不寐》、张澍《天心篇》、任其昌《流民叹》等。㈣具有强烈浓郁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特色甘肃自古就是多民族聚集地,各民族既保留其文化独特性,又相互融合成多元交融的独特文化体系,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奇葩。所以一方面是“烽火照山燃,鼙鼓声不断”“、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的战争惨状;另一方面是“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等民族融合的胜景。“刀剑作锄犁,耕田古城下。高秋禾黍多,无地放羊马”(唐·刘驾《田西边》)是西部独特的民族人文景观的典型写照。现存最早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歌谣《匈奴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体现出浓郁独特的民族审美文化。诸如“西凉伎”“、胡腾舞”、“狮子舞”、“胡旋”等民族特有的歌舞,羌笛、琵琶、胡琴、画角等特殊的西域乐器演奏、急管繁弦的场面等,都是甘肃文学所特有的表现内容。

旅游文学范文篇9

关键词:校本教材;旅游;语言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导游职业,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具备:熟练的景点讲解技能,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对于语言知识积累和口头语言的表达有着比其他专业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旅游专业语文校本教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校本教材建设思路上,我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从基本的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的人文内容,然后再回归语言,让学生在与语言、人文的不断对话中,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从而让校本教材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与导游工作结合)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

1注重地方方言俚语、口语的搜集

导游语言的运用和日常单纯的口语交流又有不同的地方。导游语言“正确、清楚、生动、灵活”、是四大原则。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经过认真努力的专业学习,从语言表达来说“正确”和“清楚”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到。但是要想做到语言的生动和灵活,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特别是讲解有地域特色比较浓厚的景点时,如果能够穿插一些地方的俚语和俗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其实好的导游语言应该雅俗共赏,因此校本教材可以有目的的收集一些地方俚语、俗语,并教会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运用。而现在学生成长语境,对方言、俚语这一方面接触较少,而传统教材在对地域语言关注不足,校本教材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这样既更好的传承了地方文化,也对导游语言有了鲜活的补充。

2编纂的文学作品更接地气

校本教材可以是对旅游文学作品做深度的扩展,知其首尾、本末。例如笔者在编纂校本教材时,对于汉赋大家枚乘(淮安人)代表作《七发》里面所包含对楚太子所言之美食“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胹,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笔者特地引申,对本地美食文化的渊源做了介绍,淮安市是淮扬菜发源地之一,美食旅游资源丰富,关于美食文化的介绍的文章书籍汗牛充栋。从《七发》赋对美食的描述可见,早在西汉时期,在江淮一带人们美食追求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但是00后的学生是伴随着多元文化成长起来的,喜欢短平快浅的阅读,追求怪异离奇的情节和搞笑的戏谑语言,而对于真正纯唯美或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反倒缺乏审美能力和兴趣。通过校本语文教材的介绍可以将生涩枯燥古辞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美食文化,更加接地气。即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加深了旅游专业学生对美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今后的导游工作的开展。

3精当选材,补语文教材遗珠之憾

传统语文教材由于篇目有限,面对灿若星辰的文学作品,难免有遗珠之憾。例如晚明著名园林建筑学家计成所著之《园冶》,与其说是一部介绍园林建筑杰作,不如说是一部文学描绘园林景观的佳作,通篇体现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观和情趣。整部书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当要节用。“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这一段话可谓短短数语,将园林“借景”手法的运用,描绘的淋漓尽致。亦显出极高的构思手法。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园林的构景手法有独特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把作品中所蕴藏的文学知识、园林知识转化为指导自己今后独立从事导游工作有效能力,从而掌握运用园林审美的规律,能够自如地在游客面前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认识。而不是单纯的背诵导游词。优秀的导游员不单纯是对旅游景点简单的介绍,更是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在景点解说中能把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体验、感悟转化为自己的生命情愫,和所在景点的特色相融合,并能够用优美的言语形态展现出来。

4注重文学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融合

很多经典的文学资源就是旅游资源。在编撰校本语文教材时,注重文学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例如:一饭千金,胯下之辱等成语,就发生在笔者所在教学地—江苏淮安。笔者利用校本教材这个平台对有关民间传说、历史典故进行整理和收集、传承。在作业设置上,根据民间的传说和历史典故设计旅游线路,并进行导游词创作比赛。这样可以实现文学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特别是和地方旅游资源相结合。从而找准了语文校本教材建设的切入点和闪光点。

作者:路春涛 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旅游文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旅游专业;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一、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能力提升与《大学语文》课程融合育人的提出背景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各领域内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学习压力大,学生在大学语文课本中所学的大部分是文学常识、主题知识和背诵名言。所以对于课文中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享受,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分析、欣赏。因此大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素养方面相对较弱。然而,旅游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要求与标准更高。毕业后,他们大多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主要与人打交道,与各种人群打交道。因此,他们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人的工作”。大学语文课程是他们了解人性与社会的一种方式。

二、《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增加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

1.诗词楹联。大学语文诗词楹联部分的学习对旅游专业学生文化底蕴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教材中的作品包括古代、现代、中外和各个时代。学生通过作品了解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这对从事导游的讲解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华清池作为一个热点旅游地,许多导游在对华清池进行介绍时就会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些诗句不仅描述了华清池的景点特色,还赞美了深受游客喜爱的“李、杨”的爱情故事。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对去黄鹤楼旅游的游客介绍时也可以用到其中的诗词,使游客不但清楚了解了此地的由来,还会觉得导游的知识量充沛,人文底蕴丰厚,很有内涵。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讲解中收获了认可和自信,自然会增强主动学习能力和责任担当,这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向。2.人物传记。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中的人物历史的阅读了解,这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导游在为游客介绍杜甫草堂时,可以给游客介绍杜甫是为逃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如今的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之后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作杜工部。之后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此后草堂经历了屡兴屡废,最后终于在1952年全面整修后,才正式对外开放。这样将杜甫的一系列事迹向游客进行简单的描述之后,游客们肯定会觉得受益匪浅,并且随着当下物质经济的不断满足,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不再仅限于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就要求从业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用于满足讲解的需要,更是对导游人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3.历史典故。大学语文课程中有着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不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和人性。例如,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为人们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的经历与个性更为了解并熟悉。鲁迅的《灯下漫笔》把国民真正的劣根性描述得淋漓极致。张洁的《拾麦穗》向人们展现了真正的纯洁友谊。这一系列经典的典故可以加深学生对人性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与不同层次的人沟通的能力。这是旅游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核心素养中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文学常识。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人已经到了提笔忘字的状态,在线阅读电子书,写文章到百度,丧失了基本的中文读写能力。人们经常认为汉语是自身的母语,可以自然地说汉语,所以没有必要发展自身的汉语表达技能,然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尤其是对于旅游专业领域的学生来说,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能说会道,《大学语文》集知识与技能于一身。它教授学生识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以及大量的文学和散文、文学史,并逐渐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转化为阅读、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借助《大学语文》作为工具书巩固和实现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学习作家如何表达他们的思想,使用词语和句子来更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思想。至于如何才能把景点形容的栩栩如生,如何才能让游客更为满意,这就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并把作家的表达方式、看待问题的方式、名言名句牢记于心,这样在形容的时候才不会语枯词穷。只有耐心积累学习基础知识与文学常识,才能升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者。

三、旅游专业学生通过《大学语文》学习提高核心素养的路径及策略

1.活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开阔发散性思维,提高想象力。人们常说“听景比看景好。”景点虽然迷人,但如果说得好,那才是真的好。意思景点再与人们的想象力相结合之后更迷人。那么这种想象从何而来呢?都是从导游嘴里说出来的。因此,发散性思维对导游来说非常重要。其中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不但丰富、多样化,而且还能学习到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头发”,现代认为的头发就是头顶生长出来的毛发,但历史中许多古诗人对于头发的描述各有己见。如白居易的“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不同的诗人对头发有不同的描述,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就算是同一位诗人,如果身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他们同样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其次,通过对这些作家作品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2.旅游专业利用《大学语文》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的核心素养教学体系(1)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高职院校,所包含的实践性比其他院校的实践性更强。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开展探索性学习的主题,学生不仅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也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质量,加深运用祖国的语言,学习文化知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有很多学生无论是纪律性、学习态度、生活习惯等都比较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们的精气神会有很大的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同样会有很大的提高。至于原因,主要是真实的实践情景,可以促进学生对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实践活动对专业领域技能的培养有着很强的实际意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强。因此,学校应对情景教学的实际工作积极创设,引导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如果学生对旅游专业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理解盲区,可以通过探究、调查、访谈、实践操作、服务等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旅游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旅游专业必备的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应该依赖于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并有效地展示出整个生产、服务和其他工作环境旅游业的情况,把实践活动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围绕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2)借助《大学语文》中华文化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言传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时间。然而,大多数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知之甚少,对古代文化的了解严重不足。相当多的学生知道和阅读的文学作品很少,但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阅读了解中国历史书籍和古典作品,文学鉴赏水平依然停驻在感性的理解。这种写作技巧的缺乏和文学知识的积累缺乏造成学生的理解和辨别思维能力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作为高职旅游专业教师,我们应该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把大学语文的实用性特点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中国传统文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技巧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旅游领域拥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教学内容上看,要以听、说、读、写、思、辨、行等能力为立足点并把这些专业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突破原有的单一、工具性思维模式,从基础、综合、应用三个层面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扩大和巩固语文基础,加强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旅游院校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例如,为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增加多种口语培训,随时了解社会热点,开展对应的讨论、演讲、辩论。在实践写作方面,不同的专业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如营销专业,主要侧重营销策划书、广告制作、商务谈判等内容;旅行社及景区专业主要是操作流程、线路设计或产品说明书等;而导游专业,主要就是侧重导游辞撰写、旅游指南、旅游广告等内容。

四、总结

高职院校在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大学语文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加自身对于旅游专业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就业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户琳.开设大学语文课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意义[J].知识经济,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