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5:03:43

旅游教学

旅游教学范文篇1

1.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发展形势来看,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传统的观光旅游正在向文化旅游转变,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旅游文化知识成为了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通过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此类知识的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创新灵感,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旅游文化知识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2.促进高品位旅游产品研发。旅游是一项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同时也是一项经济型的文化事业。[1]旅游文化来源于旅游,是旅游产品中最核心的内容,旅游开发只有深入地挖掘文化内涵,才能造就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才能增加旅游吸引力,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文化内涵的挖掘有赖于旅游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旅游研发技能的运用,而这一切归根结底要依赖旅游文化及其他课程的学习。

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上来看,它涉及到旅游学、文化学、美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民俗学、宗教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又涉及到资源开发、经营管理、服务文化等内容。[2]因此,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同时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素养,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关于旅游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上所述,旅游文化教学对于旅游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做好旅游文化教学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课程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教学工作者思考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旅游文化教学问题发表如下几点拙见。

1.结合旅游热点问题阐释教学内容。任何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旅游热点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也最能反映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把旅游热点问题融入到旅游文化教学活动中,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旅游热点问题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旅游文化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这种方式可以把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及时地运用到旅游实践中,使学生体会到该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最后,通过旅游热点问题可以将课程内容直观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接收。

2.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等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容易使他们陷入迷茫,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因此,课程教学要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或解释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恋爱、就业等诸多问题,教学中要尽量把这些问题引入到课程中,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贴近学生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教会他们正确地待人接物,从而完成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众所周知,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播基本知识外,还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所谓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技术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环节。[3]实践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过去传统教学中往往仅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所占比重特别小,甚至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属于一种单向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的参与性较差,感觉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实践考察学习。例如讲到古代陵寝文化,可以带学生考察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昭君墓、成吉思汗陵等景区;讲到宗教文化可以到呼和浩特市区的大昭寺、席力图召等实践学习;涉及到建筑文化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地带学生参观一些古建筑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直观、深入地学习到有关内容,而且印象深刻。这种考察绝对不是观光式的走马观花,而是带着问题学习,考察的整体设计由学生制订,考察过程尽量由学生组织,考察后要请学生自行制作PPT,进行课堂讲解评论。总之,通过实践教学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锻炼各种实践能力。

旅游教学范文篇2

1.实践性教学含义以及种类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扩展,是实现“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保证,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的主要途径。实践性教学是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采用技能训练和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过程,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实践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2]。

2.高职院校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旅游行业特点要求。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际操作和科学管理应用的能力[3]。旅游行业的行业特点要求旅游管理教育必须要与实践高度结合。旅游政策法规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是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该课程的教学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需要。目前,不少旅游管理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普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忽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使有些教师在专业实训室能为学生进行实际演示,但是由于平时不注重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协作,对饭店、旅行社、景区等的实际运营模式、流程以及最新动态了解甚少,从而不能达到使学生拓展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效果。另外,通过调查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90%以上的学生希望能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他们希望能增加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3.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具体运用

我校旅游法规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广东省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政策法规》,是广东省导游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全书内容包括政策篇和法规篇,政策篇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内容,属于基本理论,法规篇包括旅行社经营管理法律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旅游安全事故管理法律制度、旅游交通和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旅游住宿治安管理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管理法律制度、旅游合同等内容。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本课程安排周课时4个,总学时数68个,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熟悉旅游行业的条文法规,必须考虑教学方法的改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摸索,认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很好的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还能让学生更容易、更快接受新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笔者主要采用的实践性教学手段分为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两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模拟法、社会调查法、参观式学习等等。在此,笔者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实践性教学在旅游政策法规课程中的几项运用。

3.1校内实践运用

3.1.1借助校内实训室我校建有可供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实践用的模拟旅行社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酒店客房实训室、模拟娱乐歌舞厅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好教学,比如旅行社经营管理法规制度这一章,它主要包括旅行社设立、旅行社经营两大模块,借助旅行社实训室,向学生讲解旅行社设立的三大基本条件,应当准备什么材料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请,质量保证金需要交多少等等。这些知识点前呼后应,脉络清晰,最后让学生掌握旅行社的设立程序和条件,并动手制作申请设立模拟旅行社的全套资料。

3.1.2课堂模拟演练旅游政策法规第十二章内容《旅游合同》,如何订立旅游合同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导游资格考试的难点,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订立合同,使学生了解订立合同的程序和要求,培养学生依法订立旅游合同的能力,掌握旅游合同的主要条款与履行合同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例如,先设定一个背景资料:有一个旅游团要参加海南的旅游观光,双飞4天,住当地5星级酒店。根据法律规定,旅行社需要跟游客签定旅游合同。提出假设,假设学生是某旅行社的经理,请学生根据上述背景材料拟定一份旅游合同。要求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界定要清楚明确,不含混不清,不产生歧义,不得违反《合同法》和《旅行社管理条例》。另外,实际教学中亦可以设立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以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为依托,以学法、用法、普法为宗旨,以提高法律素质为目的,由非法律专业学生自编、自演的仿真法庭。每次从正在学习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学生中公开选出十余名学生担任案件中的“司法人员”,“律师”,“原告”、“被告”,“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按照程序法的规定,模拟真实“案件”的审判活动。

3.2校外实践运用

校外实践运用在这里并不是指校企合作的分段式或者顶岗式实习,而是指结合我校校情以及所处环境,布置学生完成课外实践调查或者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参观式学习。

3.2.1课外调查法旅游政策法规中的第九章内容包括了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制度、旅游饭店行业规范、旅游住宿业治安管理法规制度以及食品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运用性非常强,都是目前行业必须要遵守的规范。首先通过授课讲解主要内容,随后用课外实践调查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要求学生分组并派组长抽题,给定1周时间,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调查,做好报告并讲解调查的过程及结果。每个题目的设计都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周边的环境,具体的题目可以是:①了解江门高星级酒店的星级情况,通过谈话了解酒店在接受检查时要准备什么。②调查酒店在保护客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及保护客人物品上有什么规定。③实地考察娱乐场所(k房)的环境,指出不符合娱乐场所设施规定的地方。④调查餐馆或者商场出售的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情况,将不符合的指明并进行记录等等。

旅游教学范文篇3

本文作者:曾晓英工作单位:四川省商贸学校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瑞士学者皮亚杰最早提出,它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第二,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第三,通过这种协作学习,揭示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此是学习的最终目标。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即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依据上述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可以大致确立以下的一些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教学活动应体现合作、探究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评价要趋于多元化,且学生的学习也不仅限于教科书。传统中,教学就是教师教授一本一本的教科书。但既然学习是一种积极、谈及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或相关的辅助材料,整个社会文化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和情境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中职旅游专业的创新教学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将“发现式教学”作为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着眼于这种发现式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创新开放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1.情景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和艺术手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融入其中,在情趣盎然中展开对知识的探索、对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情景可分为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情景式教学是在教室、校园或实验室设置规定情景,将学生与教师置身于虚拟情景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校外情景式教学则是置身于实景中,以教师为主,或以实景中工作人员为主,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外语”等课程都可以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如“导游讲解”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面对相关画面进行景点、景区讲解;也可以将学生带入实际景观中,面对实景进行讲解。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趣味性,培养其自信心和锻炼其讲解能力。2.基于任务的项目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科研生产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实际科研、生产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教师作为行动的辅助者",强调学习应以学生的自我构建为重。在旅游专业中,我们可以把某个专业课程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就是一个项目,然后通过师生协作、生生协作的努力来共同完成此次的项目,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如: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西南旅游区的教学作为一个项目来进行教学:⑴首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宣传该区三省一市的旅游资源,要求宣传要突出该省或市旅游资源特点,主题鲜明、富有创意、内容全面、有条理性、宣传员讲解生动、组内成员配合默契;(2)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学生根据各省市资源的特点,设计宣传计划,并搜集资料完成宣传稿和宣传幻灯片;(3)成果展示: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本组所做的宣传幻灯片,并且完成旅游资源宣讲工作;同时一组进行现场宣讲的时候,其他组成员按照宣传要求,记录这组成员表现的优缺点,以备进行评价;(4)评价学生成果:笔者主要从主题、内容、创意、讲解、配合五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采取老师评、师生评、生生评等几种形式;(5)总结:老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并请学生谈谈完成这次任务的收获。通过上述项目教学,使教学与旅游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联系的更加紧密,同时也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且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旅游服务水平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了他们今后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的旅游服务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法是实现旅游专业理论与实际业务活动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它较大程度上激发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开了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比如在《饭店管理概论》的教学中,“制度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从生活中的案例或当前热播的电视剧中的案例再到饭店管理中的案例,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进而深化学生对制度管理这一概念的感知性理解。基于案例的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习应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基于此理论建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传统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角色,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旅游专业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技能为重,就业为本”的宗旨,使所学知识更能适应社会需要和服务的需要,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还应不断的探讨教学新思路,把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不断的在探索中加以深入,探寻出更多适应学生及市场需求的教学新方法。

旅游教学范文篇4

一、生动讲授与故事穿插相结合

生动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生动,鲜活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常规教学方法。它是普通讲授法向着生动和鲜活发展的一个延伸。事实上,讲授法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师课堂上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然而在过去,由于许多教师课堂形成了满堂灌的僵局和模式,致使我们对讲授法存在一定的误解和误区。关于讲授法的褒贬我们暂且不论,但就旅游专业本身来说,讲授法是我们一定要继续传承并要把它发扬光大的教学方法,这与旅游专业自身就是一个和语言运用相关的专业本性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从培养学生能力这个角度来说,对旅游专业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就是要求其掌握较强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例如:做导游要学会讲解景点知识,做酒店要学会与客人沟通,做餐厅服务员要学会为客人介绍菜肴的加工方法等等。学生的表达能力从何处得来?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师身上言传身教“学”来的。针对旅游专业来说,我们侧重培养的是学生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老师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学生就可以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生动讲授法是旅游专业课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此外,生动讲授法还可以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引入到旅游专业的教学当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学生产生较强的感染力。例如在《景点讲解》这门课当中在介绍福建莆田的妈祖庙时,可以讲述妈祖小时候做梦用手、用脚、用嘴来营救出海打鱼的亲人及渔民的故事。

二、课件辅助与情境体验相结合

课件辅助法主要是指在教学中运用课件来辅助教学的方法。它是一种以正面感知为主的视觉教学方法。新的形式下,针对旅游专业课程复杂、多样、新奇的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我们有必要采取以正面感知为主的视觉教学方法——课件辅助法。课件辅助法是刺激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课件辅助法中,着力突出和渲染画面,通过图片来抓住和强调事物与众不同的特征,并把它鲜明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产生很强的视觉效能。在课件的辅助下,教师图文并茂,根据专业课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画片,给学生留下生动、形象的印象。在旅游专业教学中,无论是《导游业务》、《景点讲解》,还是《导游基础知识》都可以采用课件辅助法。例如在讲解孙中山故居时,可以把与孙中山生平相配套VCD光碟引入到教学中,借助VCD中图片的感染力,再现景点中所描绘的各种景区,使学生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景点当中。此外,一些带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景点像广州的《陈家祠》、《黄花岗烈士陵园》、东莞的《鸦片战争纪念馆》等景点,在网络上有很多专题性的关于这些景点的视频,甚至中央电视台也拍摄过一些专业的鸦片战争纪念馆的纪录片,如果我们把这些纪录片下载下来并适当的运用到课件当中,这对学生景点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光有“课件辅导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我们还必须采用“情境体验法”。“情境体验法”是教师根据专业课所描绘的情景,模拟出形象鲜明的场景,辅之生动的表演和展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教学阶段来实现。第一个阶段是创设情境,第二个阶段是模拟练习,第三个阶段是深化吸收。旅游专业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法也是一项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酒店前厅服务》这门课中可以设置两个一个总机的情景:情景1:你是某酒店的总机接线员,请介绍自己所在酒店的位置;情景2:让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话务员与客人,轮流进行接电话的话务员练习。此外,在我们《导游讲解》这门课也经常使用到“情景教学法”。例如你要带一个单位的员工到中山詹园游览,作为中山国旅一日游的导游,如何来做自我介绍。

三、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

旅游专业的学生如果光是“坐在课室里,练在实验室”是很难真正掌握技能的,就算掌握了技能有时也会和社会上最新的行业标准相背离,因此要改变现状,尽可能的创设条件让学生外出实训是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提高学生技能的直接的方法。一项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如果前面的说课件辅助法是老师给课件让你看,那外出实训,则是真正给任务让你做了。外出实训法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方法。旅游专业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行业服务技能包括旅行社服务技能、饭店服务技能、景点管理服务技能等。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对旅行社如何组团、饭店规范服务程度、特殊问题处理技巧、礼仪服务标准这些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各种技能:做导游的要知道接团、送团的注意事项;知道游客的性别、年龄不同,他们的旅游行程应如何妥善安排;知道客人的客源地不同,客人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知道客人迟到,客人的投诉如何处理等;做酒店的要了解客房部、餐饮部、前厅部的职责和分工;要熟悉各部门的工作程序;要了解客人房间内用餐的收费标准以及客人使用信用卡结算时如何处理等。这些专业技能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的。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学校必须改变旧有只限于在学校实验课实训的观念,创造条件,创设环境,让学生大胆的走出去。目前一些职业中学大都设有实训基地,他们和企业联系,使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在校阶段就可以随时进行阶段性的实习。目前,我们学校专门和当地的四星级酒店和旅行社联系,把学生外派到这些地方进行顶岗实习或阶段实习,实习时间大都是是二个月左右,实习后学生再回校学习,不同的学生轮流入职。这一学期,我们旅游专业共有150多名学生在宾馆和酒店实习,这些学生主要分布在中餐厅、西餐厅、客房、厨房等部门。此外,针对导游专业,我们还有50多名学生在旅行社带团、跟团,通过这些实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四、个人展示与竞赛辅导相结合

旅游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设计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促进各行各业发展进步的一大精神支柱,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因此,我们要求各个旅游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敬业、专注、精益求精以及创新发展的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应当仅仅在从业人员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而是在其求学期间就应当开始这种精神的培育。因此,作为培养旅游业人才的中职旅游学校,必须将工匠精神渗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的旅游事业培育出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1.工匠精神在中职旅游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推动中国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的专业型旅游服务人才,而工匠精神的引入是培育出优秀旅游服务人才的关键因素。首先,工匠精神要求精益求精[1]。在中职旅游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止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学习态度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才能培养出专业技能卓越的旅游业人才。其次,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要敬业、专注。因此,中职旅游专业教育不止应当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专业,坚定自己的职业信仰,专注于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再次,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2.工匠精神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2.1营造具有工匠精神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营造具有工匠精神的课堂氛围[2]。比如,邀请旅游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浓郁工匠精神以及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优秀从业人员走进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感受他们身上蕴含的工匠精神;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诸如《大国工匠》之类的视频,让那些大国工匠成为学生的榜样,激发学生传承及弘扬工匠精神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在专业课讲授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具体的行业案例来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这些案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也可以营造出相应的课堂氛围。比如,向学生宣传一些国际知名酒店和旅游公司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2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而旅游业作为一项服务型行业,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专业的旅游服务技能外,必须深入到实际工作中,面对真正的游客开展旅游服务,才能真正培养其服务意识、磨练其服务技能,同时使其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因此,中职旅游专业想要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旅游服务人才,必须深化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在校外磨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同时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除此之外,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学生课堂学习成绩和校外实习效果相结合。除了以考试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课堂学习成绩外,还应当加强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通过实习单位的反馈信息和学生撰写的校外实习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另外,鼓励学生撰写实习日记,让学生从每天的实习见闻中寻找到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并且通过日常记录的方式使其能够逐渐深植于学生心中,成为激发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水平的精神源泉。2.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也是工匠精神的一大构成要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事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国外旅游风潮的兴起,我们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旅游行业必须不断创新,开发出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从旅游路线设计、旅游景点建设以及旅游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为中国旅游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3]。比如,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加强情景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逐渐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其能够从多角度寻找旅游产品创新的方法。2.4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普遍年龄偏低,认识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通常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技能课上,而忽视了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意识是行动的前提,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旅游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以及情景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并借此激发学生的工匠精神。

综上所述,中职旅游专业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引导者,应当不断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时刻注意工匠精神的运用,在课堂上要充分营造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继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热情,让学生做到将工匠精神时刻铭记于心,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与服务意识,希望其在踏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发挥自己的工匠精神,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书标.中职学校推进工匠精神的做法与经验[J].教育现代化,2017,4(19):209-210.

[2]孙昉.浅谈“工匠精神”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渗入[J].经贸实践,2016(21):249.

旅游教学范文篇6

一、新媒体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影响

(一)新媒体高校教育信息来源的影响。新媒体中包含的信息量十分丰富,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新媒体,可以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进行满足,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新媒体的形式多元化,图片、视频、文字、音频等都是其主要形式,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以及教师提高教学热情具有积极作用。将新媒体应用在高校旅游教学中,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有利于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二)新媒体对高校教学运行方式的影响。教学改革的体现就是高校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高校教学模式的选择性和可能性。板书是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课堂的主要框架就是粉笔、黑板及教师的语言。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程讲解时主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形式进行了丰富,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丰富了学生的眼界。新媒体技术可以在模拟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应用,通过模拟课程和实践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教学内容,同时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得到加强,对学生进行难点重点的突破有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旅游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充分重视新媒体教学。新媒体的利用对高校教学过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高校充分认识新媒体教学的意义,并且高度重视其传播规律。新媒体结合教学理念及教学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程度,同时高校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对新媒体信息资源的开放性的利用,关注当代最新的旅游信息。(二)充分发挥及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高校旅游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是新媒体影响高校旅游教学的重要体现。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生动、灵活的优势,所以高校应该对其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及利用,进行高校旅游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加大力度建设和开发旅游课件和旅游软件、精品旅游课程,通过新媒体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真实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积极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在高校旅游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把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带到课堂中,通过营造现实旅游景观的情景,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真切地感受所学知识的含义,并对其所表达的内涵进行理解,能=充分认识到旅游教学中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价值,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世界旅游地理、模拟导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旅游教学尤其适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无法完全把传统旅游教学模式进行取代。在进行高校旅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参考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运用新媒体技术,应该结合传统教学和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把旅游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充分体现。(三)高校旅游教学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旅游专业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与学生为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新媒体视阈背景下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要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要突破传统师生观念的束缚,教师不一定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可以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对于现代高校的师生关系要重新认识,对于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要虚心聆听,并且要合理采纳,要让学生勇敢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对新媒体科学合理的利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心理和习惯进行掌握,因材施教,促进教学改革顺利开展。

三、结语

旅游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实期待

目前贵州在推进旅游强省的伟大战略,全省旅游企业度对本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特别那些高素质、具备相当技能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将会大有用武之地。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呢?高校又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呢?

一、贵州旅游企业岗位人才匹配现状

1.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结构。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往往要求年富力强的人员从业,年轻员工在其单位所占的比例最大,使得大部分人认为从事旅游就得有“青春”资本,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旅游饭店服务人员、导游;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在招收行政管理人员时候比较看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如景区管理人员、旅行社高管等。此外,旅游企业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特别是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多,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还是初高中毕业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根据调研,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当中高中级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大致是10%-15%,基层服务人员所占的比例高达85%—90%。2.旅游企业提供的岗位及薪酬。对旅游及相关企业提供的岗位进行透视,新进员工一般是餐厅服务员、客房部服务员、市场营销、大厅服务员、导游员等,部分旅行社导游员还兼接待、票务、文员等基层岗位。除导游工资月基本工资300-500元外,其他基层人员的月工资水平贵州全省平均在200元左右,地区不同工资略有不同。3.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据调查,大多数旅游企业对新进员工的外在条件如身高、容貌等比较讲究。甚至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候将五官端正、身材匀称、女生身高1.60米以上等条件明确列入应聘条件。除此外,绝大多数旅游企业将毕业生的道德素质列为首位,然后比较看重学生的为人处事和沟通协调能力,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毕业生实操能力、外语等级、计算机等级、心理素质等比较讲究。在同企业负责人的访谈中得知,企业在决定应聘者是否录用的时候,往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精神、实操技能以及为人处事甚是关注。因而旅游企业的员工都是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技能。因此,具备综合技能的学生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实期待

1.需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经调研,旅游企业从多年已有的工作人员中发现,刚毕业的大学生比较欠缺协调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对旅游这个特殊行业,企业企业十分看重学生这些能力。然而我国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人员几乎都是老师家长,显得比较单纯,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或“心肝宝贝”,其成长历程普遍由父母设计,因而,大学生待人接物、与人沟通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旅游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表达能力,大学生协调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就是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然而高校往往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不够,即使部分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其相关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不合理,恰恰又是企业非常看重的。几乎很少有学校让学生去独自和社会上的人和事打交道,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没有让其多看、多问、多体悟。

2.需具备一定的领悟能力和自学能力。领悟力及自学能力是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内核,也是旅游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不同类型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总体而言就是领悟力及自学能力。前述的调查数据只是非常笼统的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旅游企业非常看重的能力之一。我们的深度访谈结果则清晰地表明,旅游企业对毕业生的此项能力非常不满意,其缘由主要在于毕业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领悟能力不足。他们所指的领悟力在一定程度即指学习重组能力,有时也指对问题系统化思维的洞察能力。具体而言,毕业生在与上下级沟通过程中,能不能清晰地明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能不能对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系统分析的能力,如果暂时还不具备这些能力的话,那么毕业生有没有意愿与能力通过自学去逐步提升。3.需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过调研,大多数旅游企业都在降低成本,不愿送学生去继续学习,一是因为企业担心旅游行业的人才流动,送人学习不会为自己企业带来长久利益。二是很多企业节约成本,压缩开支。因此,旅游企业希望学生能立马上任,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然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风格往往高校无法给学生提供,高校给学生提供的理论知识,泛泛而谈,但缺乏企业的具体实践教材。因此刚毕业的大学生实践能力欠缺。很多旅游企业往往愿意接受在其他旅游企业工作过具备一定经历的学生。这次调研中,用人单位最希望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习就是经历真正的实习,与问题解决能力一样,实践能力也是受访者提及最多的一种能力需求。毕业生在校期间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有一个专门的实习,时间尽量长一点。实践能力可能不是一两个月就能体会出来的,我觉得至少半年。另外,不要为了实习而实习,尽量不要将相识的同学一窝蜂都分在一个部门,这样会让个体有依赖性,妨碍真正体验社会,适应社会。

三、聚焦旅游企业现实期待的教改建议

1.注重职业软素质的课程教导。根据对百里杜鹃、黄果树、十里河滩等景区企业的调研来看,随着旅游管理毕业生的增多,包括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忠诚度等在内的职业素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唯学历是尊”的现象在逐渐改变。如何提高学生的软素质,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其与企业的期待值相吻合。如果一个员工文化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但敬业意识差、忠诚度不高,这样的话,旅游企业肯定不会接受。这就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的课程重点就是要瞄准学生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软素质提升进行展开。如果靠传统的讲授法和实训,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软素质,软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学生的教化能力,靠学生的潜移默化,需要学生从内心深处获得共鸣,并下功夫。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课程。在校期间开设职业规划课,科学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可以帮助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率。因此,在整个教学规划中,帮助学生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为学生胜任底层到高层的工作岗位打基础。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请旅游企业各岗位的人士到学校来讲课,这些人均由不同年龄和学历构成,由其讲授在其岗位上的乐趣及人生感悟,适当渗透一些企业文化,以改变学生的就业看法。学校开设名人讲座、组织交流会和咨询会,请旅游行业有权威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学,为学生的就业答疑解惑,让学生和专家学者们正面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旅游行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就业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在读书期间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实践实训设计与安排。实训课程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软肋,根据现行是否在校划分,一般可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本科生一般是前3年在校内进行实训(高职高专是前2年),学生在校最后一年才有机会安排出去实习。学校和企业要进一步合作,建立持久的合作模式。双方可以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要,制定教学改革模式和考核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推行“伴工伴读”式教育。旅游旺季期间,将课堂搬至课外,进行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旅游淡季,再回到教师和校内实训。这样工读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高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定位特点,通过制定机制,加大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既要在数量上保持完美的比例,又要保证双师型的老师的质量。学校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又要为双师型教师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和任务实现目标,也要合理设置专兼的双师型教师的课程。专兼职教师需要分开的课要分开,需要配合的就要配合完成。对于完成不好的或配合不好的给予一定的处罚。如果保障不力,师资队伍建设就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5.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高校通过制定政策,并提供制度作为保障,激励教师将其教学过程设计与旅游企业的操作流程相结合,根据岗位的特点,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任务,开设相应的课程。通过调研发现,贵州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很多课程现行的教学模式依然比较传统,教师在唱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教师会单向传统信息,师生互动性不强,整个内容照本宣科,知识比较僵化。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在整个课程设计建设上,要突出旅游管理的实践性特点,整个教学内容要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将旅游企业完整的操作过程为核心,并在过程中设计一定的工作任务要学生完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适应具体岗位的需要。

作者:张世兵 熊兰 丰凤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红芳.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市场需求[N].中国教育报,2007-07-30(5).

[2]李兆举.旅游本科生为何高不成低不就[N].中国旅游报,2006-04-28(7).

[3]陈国成,范晓辉,赵静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93‐194.

[4]陈世伟,王珏.我国旅游企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索[J].科技广场,2008,(6):238‐240.

[5]李莹.大学生就业行为与心态调研分析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179‐180.

旅游教学范文篇8

我国高校传统的”旅游法学”教学主要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即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从主观意愿和教学进度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2]。从而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然”,探究创新能力不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不足,两极分化严重,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本文介绍了DJP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旅游法学”的课程特征和教学需求,提出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旅游法学”教学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之道。

2DJP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客体,认为是消极的接受者,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已经不再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为了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DJP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2.1DJP教学模式的内涵

DJP教学是指学生利用学案的引导和帮助,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内容、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师生共同的评析,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评价的目的[4]。DJP教学模式颠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它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成功探索,同时也为现代化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操作模式。“导学”、“讲解”和“评价”是导学讲评式教学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主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取“导”、“讲”、“评”汉语拼音的首个大写字母“D”、“J”、“P”,简称导学讲评式教学为“DJP教学”。其基本理念是:导学结合,以学定教;思启结合,以启促思;讲评结合,以评促化。DJP教学的基本模式有以下五个环节:学案导学-交流讨论-讲解评析-练习巩固-反思拓展[4]。DJP教学模式旨在调动学生自我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掘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内在的驱动力。该教学模式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成功范例。

2.2DJP教学模式的特征

DJP教学模式有以下三大特征:主动性、合作性和高效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DJP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发掘个体的学习潜能,并调动其主动学习的欲望。主动性(initiative)是指个体由自我原则和价值观的推动,按照个人设定的目标,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个人愿景。DJP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学案的引导和帮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内容、建构知识框架,这就是主动性的一大表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合作性(cooperative)是指学生之间为达到共同目标相互帮助和支持。DJP教学模式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有效解决困难的同时,也为学生相互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提供了条件。高效性(efficiency)是指学生超额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实现学习目标。DJP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评价的目的,突出体现了高效性这一特征。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实践,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谐自主地发展[5]。DJP教学模式认真贯彻现代教学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相互合作,提高学生自主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3“旅游法学”的课程特征及教学需求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市场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法学人才,”旅游法学”教学因此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成为每一个”旅游法学”教育者探讨的问题。”旅游法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课程,具有本学科独特的课程特征和教学需求。针对”旅游法学”的课程特征和教学需求、应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开展”旅游法学”教学,才能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

3.1“旅游法学”的课程特征

“旅游法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科目和必修科目。与旅游专业同类型的其他课程相比,”旅游法学”具有难度大、理论性强、对学生知识结构要求高等特点[1]。第一,难度大。这一特征取决于”旅游法学”的跨学科性。作为旅游专业和法学的交叉学科,”旅游法学”不仅要求有旅游专业的扎实基本功,还要求具有法律的基本知识。”旅游法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既懂旅游又懂法律的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利用法律知识解决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纠纷[6]。第二,理论性强。庞大的理论是”旅游法学”的骨架,现实案例是”旅游法学”的新鲜血液。因此,学好理论是”旅游法学”的基础。而理论的学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就如小威廉姆E.多尔所说“枯燥乏味扼杀我们的活力,遏止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气,使我们的课程暮气沉沉,使我们的教育对象成了塞在象牙嘴里的牡蛎”[7]。所以,理论的讲授是”旅游法学”教学的一大难点。第三,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高。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旅游法学”顾名思义不仅需要旅游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法律的知识。因此,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高。“旅游法学”的课程特征,是其他学科不具有的。这些课程特征为”旅游法学”教学者提供了教学依据,也对”旅游法学”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求,这就要求有特别的教学模式满足其教学需求。

3.2“旅游法学”的教学需求

为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旅游法学”的教学目标,”旅游法学”教育者必须研究本学科的教学需求,按照教学需求合理的安排”旅游法学”的教学活动。本文认为”旅游法学”的教学需求有以下三点:第一,培养学习”旅游法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在”旅游法学”教学中,一旦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学生就会去主动探求知识,难度越大,成就感就会越强。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旅游法学”的理论难度大,这是”旅游法学”教学的一大难题。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理论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利用理论解决现实的案例,不仅能降低理论难度,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闭门造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和研究的需要。相互交流不仅能克服难题,而且可以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旅游法学”教育者按照以上三点教学需求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

4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中,既可以充分发挥DJP教学模式的优势,又可以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旅游法学”的教学目标。这是”旅游法学”教学的需要,也是DJP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

4.1必要性

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是市场、教学和学生等多方面的需求。而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中恰巧可以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这是”旅游法学”教学的需求。

4.1.1市场的需要

伴随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纠纷日益增多。市场急需具有旅游知识和法律基础的旅游法学人才,这就需要高校高度重视”旅游法学”的教学和旅游法学人才的培养。而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恰巧能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旅游法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1.2教学的需要

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的教学中,鼓励旅游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内容和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师生共同的评析,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评价的目的。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的教学中,提高了”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实现了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是”旅游法学”教学的需要。

4.1.3学生的需求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和受益者,迫切需要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活动中,调动了学生自我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演讲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掘了学生学习的潜力。DJP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自我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旅游法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DJP教学模式的特征与”旅游法学”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8],也为市场培养越来越多的旅游法学专业人才。

4.2可行性

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系统学习”旅游法学”,掌握”旅游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实现”旅游法学”教学目标。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的教学中,提高了”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符合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

4.2.1DJP教学模式日渐成熟

DJP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内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的教学中提供了现实的成功范例,这使得将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中的可行性大大增强。根据”旅游法学”的学科特征和教学需求,正确运用DJP教学模式,必定会达到“旅游法学”的教学目标。

4.2.2符合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

将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教学中不仅能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这与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

4.2.3DJP教学模式与”旅游法学”的优势、劣势互补

DJP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深度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而”旅游法学”的最大难点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教学活动中,可以解决”旅游法学”教学的这些难点。因此,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中,既可以充分发挥DJP教学模式的优势,又可以提高”旅游法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旅游法学”的教学目标。这是”旅游法学”教学的需要,也是DJP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市场、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可操作的实例决定了DJP教学模式在”旅游法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的难点及解决之道

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自我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掘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内在的驱动力。但是,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中也有一些难点和困难。

5.1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的难点

DJP教学模式使”旅游法学”教学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将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也有以下难点:其一,学生讲解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基础和知识的广度不同,每一个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呈现给大家的知识量各不相同。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讲解质量。其二,课堂时间有限。课时制限制了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的教学,DJP教学分为五大环节,课堂上需要进行讲解评析、练习巩固和反思拓展三个环节,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能保证三大环节的高质量进行。其三,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DJP教学模式应用到”旅游法学”教学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成为讲解者的机会,这就造成机会不均等,打击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中出现上述难点是不可避免的,要将DJP教学模式完美的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中就需要克服这些难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5.2解决之道

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无法克服的。针对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的难点,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办法: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可以从普通同学的角度出发,将可能忽略或希望学生重点学习的知识点呈现在学案上,学生的讲解以学案为基础,尽量在学案的基础上提高和升华。对于忽略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讲评阶段加以补充,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第二,合理控制课堂内容和时间。一方面,讲解者可以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普通知识点一带而过,因为学案导学和交流讨论阶段会为学生提供本章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宏观上把握每个环节的进展,既关注时间又把握好质量,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第三,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和角色定时互换的原则,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成为讲解者、点评者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角色扮演和角色定时互换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总之,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虽然有一些难点,但是也有解决的办法。按照解决办法进行”旅游法学”教学,调动了学生自我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DJP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法学”教学中是对”旅游法学”教学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

6结论与展望

旅游教学范文篇9

一、地方旅游文化教材的编写

在旅游专业课程中,《广东导游基础》中有一小节是关于珠海市的,但非常简略,提及本学校所在地区斗门区的文字几乎没有,因此可以将珠海市这一节教学内容独立出来,单独开设一门地方旅游文化课程,因此需要编写适合的地方旅游文化校本教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如珠海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素有“百岛之市”之称。珠海市的面积为1711.24平方千米,设有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3个行政区,下辖15个镇、9个街道,并设立5个经济功能区。每个行政区所管辖的街道社区也是学生必须了解的。第二,历史沿革。如珠海市大部分地区自南宋起至民国时期属中山县(原名香山县)辖地。1959年3月22日,珠海县撤并入中山县。1961年4月17日恢复珠海县建制,县政府驻香洲。1979年3月5日珠海县改为珠海市,1980年8月5日珠海被设为经济特区,像这样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必须写进教材里。第三,历史名人。如唐绍仪、容闳、苏兆征、杨匏安、陈芳、唐廷枢、徐润、苏曼殊、林伟民和容国团等是一些闻名中外的英才,他们的重要事迹都是学生学习的内容。第四,民居宗祠。如本市有170余年历史的会同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另外,梅溪村的陈芳家宅,也有110余年的历史,另外还有入选为第5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珠海斗门旧街、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香洲区南屏镇北山村的杨氏大宗祠,这些本身就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第五,民俗风情。如珠海的沙田民歌,已有170多年历史,是疍家人唱的歌,疍家人过去被称为“水流柴”的海上渔民,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三灶的“鹤舞”,也入选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六,特色旅游城镇。如珠海市有7个特色旅游城镇——历史文化旅游城镇(斗门镇、唐家湾镇)、南海(渔村)民俗旅游城镇(横琴镇)、休闲度假与接待服务型旅游城镇(白蕉镇)、岭南水乡(景观)民俗旅游村镇(莲溪镇)、南海渔岛(渔家风情)、特色旅游城镇(万山镇)和珠海海洋旅游服务基地城镇(桂山镇)。第七,风景旅游资源及旅游功能分区。平沙温泉度假旅游区、金湾会展旅游区斗门康体休闲旅游区、斗门水乡风情旅游区、莲溪休闲农业旅游区这5个不同区域正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优势,把珠海的旅游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

旅游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旅游英语;应用

近些年,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改革中备受关注,许多课程纷纷引入项目教学法,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在引入项目教学法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旅游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简称ESP),有明确的目的性,应用于特定领域,是一门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能力的强调实践的应用型课程。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旅游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旅游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项目教学,又称专题研究、主题探索、专题导向学习等,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但是核心是不变的,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1]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完成项目、职业体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是基于团队协作学习与个体探索学习的一种模式。这种教学法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与项目相结合,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作精神,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英语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旅游专业术语和服务技能,使之在熟悉旅游业务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旅游专业词汇和表达法,提高涉外旅游工作能力,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而项目教学法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等特点,与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相吻合。[2]因此,旅游英语教学可以借助项目教学法来实现其教学目的,达到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融合。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英语教学需要,旅游英语教学急需教师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能动性,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总之,项目教学法可以并且应该用于旅游英语教学中。那么,如何找到一个适合本课程适合学生的项目任务就成为首要问题,而项目任务如何实施,如何监控则是重中之重。如果无法实施或是实施效果不好,那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教学效果,从而使项目教学法失去它原有的意义。

二、项目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旅游英语教学项目应以旅游活动内容的开展为主线,让学生分环节掌握旅游英语专业术语与表达法,通过全真或仿真的旅游情景整合涉外旅游方向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一)结合旅游活动内容设计旅游英语项目

旅游英语项目的确立应结合行业发展与职业要求,以职业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项目设计的出发点,以涉外旅游服务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分析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来设计项目,通过项目的完成来实现旅游英语教学目标。[3]涉外旅游活动主要由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两部分组成,两者方向相反但内容基本一致。以入境旅游接待为例,整个的旅游活动包括入出境、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环节。围绕各个交际主题,设计相应的旅游项目,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实践的机会,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根据旅游活动内容,设计以下项目(表1):

(二)项目实施

1.实施前准备

项目的实施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首先,项目的开展应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教学目标、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总的目标和要求,说明项目实施流程与评价标准,并进行基础知识的铺垫,如旅游活动开展的业务流程、旅游相关常识、旅游各环节涉及的基本词汇和语句表达等。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教师还需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讨论各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涉及的人员或部门。其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行组合,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搭档组合和一个8-10人的团队组合。通过集体讨论项目任务的具体要求,完成细节设计及相关准备。

2.实施过程

为了实现旅游英语教学目标,提高每位学生的旅游英语对话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质,旅游英语的教学采用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层层推进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对应工作能力,同时辐射导游技能及导游文化礼仪,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1)团体协作演练在完成各环节的专业知识之后,进行一对一的搭档对话,以巩固所学的专业词汇和惯用表达语句;在学完全部内容之后,小组成员经过集体讨论设计具体情节,将各环节融会贯通,将旅游业务与旅游英语紧密联系,形成相对完整的旅游场景,进行小组情景模拟对话,以提高业务能力及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个人实战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旅游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外的实训基地或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战环境,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为外籍人士充当景区导游,或是到涉外旅游酒店中实习锻炼,以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和服务水平。

3.过程监控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过多地干预项目的进展,而是更多地去鼓励和引导。在学生进行搭档对话和情景对话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过程演示,教师只在最后做点评或是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适当引导,让学生在自主自觉的项目参与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为了确保校外项目的实施过程也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应选择长期合作的国际旅行社和涉外酒店,并跟企业充分沟通,配备相应的企业指导教师,使之明确考核标准,在学生完成项目之后给予相应的评价。总之,通过开放式的项目教学,使学生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项目评价

在项目实施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多元化的项目考核评价,主要包括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业内评价四个部分。校内开展的项目,各小组可先由各组负责人对项目的总体概况、具体过程、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一一阐述,然后其他小组可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在全班内展开交流与讨论,教师做好综合点评。校外开展的项目,可请旅游业内人士和服务对象对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

(四)项目总结

在项目结束时,应对项目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以便积累经验,指导下一次的实践,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以推进项目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好的旅游英语项目应是把学生带入全真或仿真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利用,达到“知行合一”。

三、结语

项目教学法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大多数的专业课程都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设计者、指导者和评价者,而学生也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获取。

作者:黄阵仙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文明.项目教学的内涵与分类[J].外语教育教学,2010(7):87-89.

[2]胡萍.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